应用统计学复习试题

合集下载

应用统计试题及答案

应用统计试题及答案

应用统计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统计学中,用来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量数是()。

A. 方差B. 标准差C. 平均数D. 中位数答案:C2. 在统计学中,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可以通过()来衡量。

A. 平均数B. 方差C. 众数D. 极差答案:B3. 以下哪个不是描述数据分布形状的统计量?()A. 偏度B. 峰度C. 平均数D. 标准差答案:C4. 抽样调查中,样本容量的大小对估计的准确性()。

A. 没有影响B. 有正向影响C. 有负向影响D. 影响不确定答案:B5. 以下哪个统计图最适合展示变量间的关系?()A. 条形图B. 折线图C. 散点图D. 饼图答案:C6. 假设检验中,拒绝原假设意味着()。

A. 原假设一定错误B. 有充分证据表明原假设不成立C. 有充分证据表明原假设成立D. 无法确定原假设是否成立答案:B7. 以下哪个统计量不是度量数据的离散程度?()A. 极差B. 方差C. 标准差D. 众数答案:D8.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A. (-∞, ∞)B. (-1, 1)C. [0, 1)D. (0, ∞)答案:B9. 回归分析中,用于衡量自变量对因变量解释程度的统计量是()。

A. 相关系数B. 回归系数C. 决定系数D. 残差答案:C10. 在方差分析中,F统计量用于检验()。

A. 总体均值是否相等B. 样本均值是否相等C. 总体方差是否相等D. 样本方差是否相等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是描述数据分布中心的统计量?()A. 平均数B. 中位数C. 众数D. 极差E. 方差答案:ABC2. 以下哪些是描述数据分布形状的统计量?()A. 偏度B. 峰度C. 平均数D. 标准差E. 极差答案:AB3. 以下哪些是描述数据离散程度的统计量?()A. 平均数B. 方差C. 标准差D. 众数E. 极差答案:BCE4. 以下哪些是假设检验的步骤?()A. 建立假设B. 收集数据C. 计算检验统计量D. 确定显著性水平E. 做出决策答案:ABCDE5. 以下哪些是回归分析中常用的诊断方法?()A. 残差图B. 方差膨胀因子C. 相关系数D. 决定系数E. 多重共线性检验答案:ABE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简述什么是置信区间,并说明它在统计推断中的作用。

应用统计学期末复习试卷8套含答案大学期末复习资料

应用统计学期末复习试卷8套含答案大学期末复习资料
C.样本指标是唯一确定的D.总体指标是唯一确定的
E.样本指标是样本变量的函数
9.销售额与流通费用率,在一定条件下,存在相关关系,这种相关关系属于()。
A.正相关B.单相关
C.负相关D.复相关
E.完全相关
10.职工平均工资上调8%,职工人数减少了10%,则()。
A.平均工资指数为108%B.职工人数指数为90%
6.任何两个总体比较其平均数的代表性时,都可以采用标准差指标。
7.所谓序时平均数就是将同一总体的不同时期的平均数按时间顺序排列起来。
8.全面调查包括普查和统计报表。
9.某地区某年人均工资7500元,这是个相对指标。
10.若逐期增长量每年相等,则其各年的环比发展速度是年年下降的。
四.计算题(20%,每小题10分)
E.平均增长速度
7.某企业产品总成本报告期为183150元,比基期增长10%,单位成本综合指数为104%,则(ABC)。
A.总成本指数为110%
B.产量增长了%
C.基期总成本为166 500元
D.单位成本上升使总成本增加了7 044元
E.产量增产使总成本增加了9 606元
8.简单随机抽取调查单位时其方法有(ABE)。
2.某地区粮食生产资料如表5-21所示。
表5-21某地区粮食生产资料
耕地每公顷生产量分组(千克)
耕地面积(万公顷)
5 250以下
5 250~6 000
6 000~6 375
6 375~6 750
6 750~7 050
7 050~7 500
3.将某地区40个工业企业按产值多少分组而编制的变量数列中,变量值是(D)。
A.产值B.工厂数
C.各组的产值数D.各组的工厂数

应用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应用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应用统计学试题及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 (10%, 每题1分)1.要了解某企业职工的文化水平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A.该企业的全部职工B.该企业每一个职工的文化程度C.该企业的每一个职工D.该企业全部职工的平均文化程度2.对一批食品进行质量检验,最适宜采用的调查方法是()。

A.全面调查B.抽样调查C.典型调查D.重点调查3.将某地区40个工业企业按产值多少分组而编制的变量数列中,变量值是()。

A.产值B.工厂数C.各组的产值数D.各组的工厂数4.某企业某月产品销售额为20万元,月末库存商品为30万元,这两个总量指标是()。

A.时期指标B.时点指标C.前者为时期指标,后者为时点指标D.前者为时点指标,后者为时期指标5.离散程度大小与平均数代表性之间存在()。

A.正比关系B.反比关系C.恒等关系D.依存关系6.下面4个动态数列中,属于时点数列的是()。

A.历年招生人数动态数列B.历年增加在校生人数动态数列C.历年在校生人数动态数列D.历年毕业生人数动态数列7.在材料单耗综合指数中,每种产品的材料单耗指标是()。

A.质量指标B.数量指标C.相对指标D.总量指标A、提高B、下降C、不变D、条件不够,无法判断8.某企业产品为连续性生产,为检查产品质量,在24小时中每隔30分钟取下一分钟的产品进行全部检查,这是()。

A.整群抽样 B.简单随机抽样C.类型抽样 D.纯随机抽样9.年劳动生产率x(千元)和工人工资y(元)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 =10 + 70x,这意味着年劳动生产率每提高1 000元时,工人工资平均()。

A.增加70元B.减少70元C.增加80元 D.减少80元10.对某市全部商业企业职工的生活状况进行调查,调查对象是()。

A.该市全部商业企业B.该市全部商业企业职工C.该市每一个商业企业D.该市商业企业每一名职工二. 多项选择题 (20%, 每题2分)1.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性别、文化程度、企业所属行业类型都是品质标志B.企业的职工人数、企业管理人员数都是数量标志C.某地区职工的工资总额是统计指标D.在校学生的年龄是连续变量2.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标准时间是2010年11月1日零时,下列情况应统计人口数的有()。

应用统计学考试试题

应用统计学考试试题

应用统计学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下列数据中,属于分类数据的是()A 年龄B 工资C 性别D 体重2、为了调查某校学生的购书费用支出,从男生中抽取 60 名学生调查,从女生中抽取 40 名学生调查,这种抽样方法是()A 简单随机抽样B 分层抽样C 系统抽样D 整群抽样3、设随机变量 X 的概率密度函数为$f(x)=\begin{cases}2x, &0<x<1 \\ 0, &\text{其他}\end{cases}$,则 P(05 < X < 15) =()A 075B 05C 025D 14、设随机变量 X 服从参数为λ的泊松分布,且 P(X = 1) = P(X = 2),则λ =()A 1B 2C 3D 45、设总体 X 服从正态分布$N(\mu,\sigma^2)$,其中$\sigma^2$已知,$\mu$未知。

从总体中抽取样本容量为 n 的样本,样本均值为$\overline{x}$,则$\mu$的置信水平为 1 $\alpha$的置信区间为()A $(\overline{x} z_{\alpha/2}\frac{\sigma}{\sqrt{n}},\overline{x} + z_{\alpha/2}\frac{\sigma}{\sqrt{n}})$B $(\overline{x} t_{\alpha/2}(n 1)\frac{\sigma}{\sqrt{n}},\overline{x} + t_{\alpha/2}(n 1)\frac{\sigma}{\sqrt{n}})$C $(\overline{x} z_{\alpha}\frac{\sigma}{\sqrt{n}},\overline{x} + z_{\alpha}\frac{\sigma}{\sqrt{n}})$D $(\overline{x} t_{\alpha}(n 1)\frac{\sigma}{\sqrt{n}},\overline{x} + t_{\alpha}(n 1)\frac{\sigma}{\sqrt{n}})$6、在假设检验中,原假设为 H0,备择假设为 H1,如果原假设被拒绝,则()A 可能犯第一类错误B 可能犯第二类错误C 两类错误都可能犯D 两类错误都不可能犯7、对于两个独立样本均值之差的检验,当两个总体方差未知但相等时,检验统计量为()A $Z =\frac{\overline{x_1} \overline{x_2}}{\sqrt{\frac{\sigma_1^2}{n_1} +\frac{\sigma_2^2}{n_2}}}$B $T =\frac{\overline{x_1} \overline{x_2}}{\sqrt{\frac{s_1^2}{n_1} +\frac{s_2^2}{n_2}}}$C $F =\frac{s_1^2}{s_2^2}$D $Z =\frac{\overline{x_1} \overline{x_2}}{\sqrt{\frac{(n_1 1)s_1^2 +(n_2 1)s_2^2}{n_1 + n_2 2}(\frac{1}{n_1} +\frac{1}{n_2})}}$8、方差分析中,用于检验不同水平下总体均值是否相等的统计量是()A F 统计量B T 统计量C Z 统计量D $\chi^2$统计量9、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A -1, 1B 0, 1C (∞,+∞)D 0, +∞)10、在线性回归模型中,判定系数 R²越接近 1,说明()A 回归方程的拟合程度越好B 回归方程的拟合程度越差C 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越大D 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越小二、填空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数据的类型包括_____、_____和_____。

应用统计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应用统计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A.普查B.重点调查C.典型调查D.抽样调查A.正态分布B.F分布C.t分布D.卡方分布A.原假设肯定是错误的B.原假设肯定是正确的C.没有证据证明原假设是正确的D.没有证据证明原假设是错误的A.一个是分组,另一个是次数B.一个是指标数,另一个是分配次数C.一个是总体总量,另一个是标志总量D.一个是单位数,另一个是指标数A.越接近于-1B.越接近于1C.等于0D.越接近于0A.具体化B.抽象化C.一般化D.形象化A.相同B.单因素方差分析中的SST大C.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等D.无交互作用的双因素方差分析中的SST大A.限定研究范围B.确定具体构成C.划分各组界限D.选择分组标志A.变量B.标志C.标志值D.指标A.甲数列均值的代表性好于乙数列B.乙数列均值的代表性好于甲数列C.两数列均值的代表性相同D.两数列均值的代表性无法比较A.演绎与归纳相结合,以归纳为主导B.纯粹的演绎C.演绎与归纳相结合,以演绎为主导D.纯粹的归纳A.从定性到定量B.从个体到总体C.从总体到个体D.从定量到定性A.理论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B.描述统计学和应用统计学C.理论统计学和应用统计学D.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A.抽样调查中各种原因引起的全部误差B.偶然性代表性误差C.系统性代表性误差D.登记性误差A.中等B.较差C.较好D.号、中、差A.分组工作量的多少B.采用分组标志的多少C.分组数目的多少D.分组对象的复杂程度A.200B.180C.210D.230A.5%B.4.76%C.15%D.15.5%A.算术均值B.调和均值C.几何均值D.众数和中位数A.540B.510C.520D.530A.中位数所在组以前各组的累计频数B.中位数所在组的频数C.中位数所在组以后各组的累计频数D.中位数所在组的累计频数A.无法判断B.提高C.下降D.持平A.观察、测量、计算的失误B.破坏了随机原则C.抽样过程中的偶然因素D.样本容量过小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CA.不确定B.否C.是A.考试分数B.年龄C.收入水平D.所有制A.一次性调查B.分层次调查C.多次平均A.这个结果报告一定有错误B.此研究是无交互作用的双因素方差分析C.B因素对因变量影响显著性比A因素的大D.研究中有110个被试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AA.商品销售B.商品数量C.以上都不对D.商品流转统计A.整群抽样B.纯随机抽样C.分层抽样D.等距抽样A.质量指标B.数量指标C.数量标志D.品质标志A.定比B.定类C.定序D.定距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BA.非全面调查B.全面调查或非全面调查C.以上答案都对D.全面调查A.整群抽样B.类型抽样C.机械抽样D.纯随机抽样A.80在第四组,50在第二组B.50在第一组,70在第四组C.70在第四组,80在第五组D.60在第二组,80在第五组A.直接计销法和间接推算法B.直接调查法C.普查法D.查询法A.最小一个B.平均值C.最大一个D.中间一个A.数值型变量与分类型变量之间的关系B.分类变量之间的关系C.数值型变量之间的关系D.分类型变量与数值型变量之间的关系A.其中因变量是随机变量B.都是随机变量C.都不是随机变量D.其中自变量是随机变量A.生产工作B.返修C.废品D.经营管理A.包括直接资料和二手数据B.只包括直接资料C.只包括二手数据D.是统计分析的结果A.越不真实B.越不显著C.越真实D.越显著A.否B.是C.不确定A.每一名职工B.每一个职工的工资水平C.500名职工D.500名职工的工资总额A.t分布B.卡方分布C.正态分布D.F分布A.口头讯问法B.直接观察法C.开调查会法D.通信法A.nB.k-1C.n-kD.n-1A.统计服务和统计监督B.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C.统计设计和统计研究D.统计预测和统计决策A.销售活动B.管理活动C.生产活动D.经营活动A.重点调查B.普查C.典型调查D.抽样调查A.连续变量B.离散变量C.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D.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A.结构相对数B.比例相对数C.比较相对数D.强度相对数A.年初在册职工数目B.工资总额C.年末库存量D.单位产品成本A.概率度B.抽样平均误差C.抽样极限误差D.概率A.在一般条件下,两类指数之间有变形关系B.在一定权数条件下,两类指数之间有变形关系C.在权数固定条件下,两类指数之间有变形关系D.在一定的同度量因素下,两类指数之间有变形关系A.是无关联的两个概念B.是无区别的C.是一致的D.一般是有区别的,但有时也一致A.8.26%B.4.13%C.4%D.9.18%A.离散型无限个,连续型有限个B.都是有限个C.都是无限个D.离散型有限个,连续型无限个A.相对指标中的动态指标B.质量指标C.绝对指标D.品质指标A.以上都不对B.商品标价C.商品销售总量、商品批发、商品零售D.商品数量A.典型调查B.重点调查C.抽样调查D.普查A.全部汽车B.每辆汽车C.一个停车场D.所有停车场A.职工人均月收入额的多少B.职工家庭成员平均月收人额的多少C.职工的人均月岗位津贴及奖金的多少D.职工月工资总额的多少A.填报单位B.调查对象C.调查单位D.调查项目A.普查B.重点调查C.抽样调查D.典型调查A.变量值B.变量C.数量标志D.量的个数A.5倍B.3倍C.4倍D.2倍A.平均数B.绝对数相对数D.文字A.检验结论是正确的B.犯了第I类错误C.抽样是不科和学的D.犯了第Ⅱ类错误A.估计标准误差B.相关系数C.决定系数D.回归系数A.众数组的组中值就是众数B.众数为零C.众数不能确定D.众数组的组限就是众数A.简单算术平均法加权算术平均法C.几何平均法D.加权调和平均法A.小于B.大于C.大于或等于D.等于A.是B.否C.不确定A.当假设正确时拒绝原假设B.当原假设错误时拒绝原假设C.当备择假设正确时拒绝备择假设D.当备择假设不正确时未拒绝备择假设A.乙企业较大甲企业较大C.不能做出结论D.相同A.众数>中位数>算术平均数B.算术平均数>众数>中位数C.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D.众数>算术平均数>中位数A.3.13B.2.88C.2.9D.3A.可以放心地接受原假设B.备择假设是错误的C.没有充分的理由否定备择假设D.没有充分的理由否定原假设A.众数B.中位数C.几何平均数D.算术平均数A.现象之间客观存在的,关系数值是不固定的依存关系B.函数关系C.因果关系D.现象之间客观存在的,关系数值是固定的依存关系A.增加1倍B.不变C.减少1/2D.增加2倍A.组内任意一变量值B.组间变量值C.上限与下限的平均数D.总体单位变量值A.报告期的数量指标B.报告期的质量指标C.基期的数量指标D.基期的质量指标A.皮尔逊B.凯特勤C.约翰•格朗特D.高尔登A.两种产品个体指数的几何平均数B.利用个体指数和报告期生产费用计算的加权调和平均数C.利用个体指数和基期生产费用计算的加权算术平均数D.利用个体指数和固定权数计算的加权算术平均数A.均值高低的影响B.标志变异程度的影响C.总体指标数值大小的影响D.总体单位数多少的影响工人学历B.工人工龄C.工人工资D.工人身高A.方差B.标准差C.异众比率D.众数A.学号B.民族C.钢产量D.性别A.时效性B.适应面广C.准确性高D.经济性准确性原则B.可靠性原则C.灵活性原则D.随机性原则A.8.6B.8.9C.9D.7.6A.检验结果犯第I类错误的最小概率B.H1为真时拒绝H1的概C.H0为真时拒绝H0的概率D.根据样本计算的拒绝真实Ho的概率A.抽样调查B.典型调查C.重点调查D.普查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B在统计史上被认为有统计学之实而无统计学之名的统计学派是( )A.社会统计学派B.数理统计学派C.政治算术学派D.国势学派A.不等于1B.大于1C.等于1D.小于1A.随便归入任何一组B.归人上限所在组C.另立一组D.归入下限所在组A.数量描述的准确性B.各单位的同质性C.总量的分配D.平均值的代表性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AA.一次性全面调查B.一次性非全面调查C.经常性非全面调查D.经常性全面调查A.变量性质不同B.组距与组中值C.组限与组中值D.选择的分组标志E.变量值的大小A.每次抽选样本时,总体各单位抽中的机会不相等B.各次抽选样本时相互影响C.每次抽选样本时,总体各单位被抽中的机会相等D.每次抽选样本时,总体单位数逐渐减少E.每次抽选样本时,总体单位数始终不变A.要求因变量是随机的,而自变量是给定的数值B.回归系数只能取正值C.两个变量中须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D.一个回归方程只能做一种推算E.要求两个变量都是随机的A.以“数理统计学派“为开端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以社会经济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社会经济统计B.以概率论的研究为开端并以概率论为基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以方法和应用研究为主的数理统计C.以“政治算术学派”为开端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以社会经济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社会经济统计D.以“政治算术学派“的研究为开端并以概率论为基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以方法和应用研究为主的数理统计A.分层抽样B.纯随机抽样C.等距抽样D.整群抽样A.它是根据随机原则来抽选样本单位的B.抽样推断产生的误差可以事先计算并加以控制C.它是一种专门组织的非全面调查D.调查单位少,调查范围小,可节省开支E.根据部分资料对全部总体的数量特征作出估计A.拉普拉斯B.拉格朗日C.威廉•配第D.约翰•格朗特A.1.66,0.6677B.1.67,0.6677C.1.66,0.6644D.1.67,0.6644A.反映变量值愈分散,均值代表性愈好B.反映变量值愈集中,均值代表性愈好C.反映变量值愈分散,均值代表性愈差D.反映变量值愈集中,均值代表性愈差A.标志值的连乘积等于总速度B.求平均比率时C.具有等比关系的变量数列D.标志值的连乘积等于总比率E.标志值的代数和等于标志值总量A.固定资金占用率B.流动资金周转速度C.全部资金占用率D.流动资金占用率A.统计资料B.统计设计C.统计学D.统计工作E.统计分析F.统计调查A.统计分析B.编制统计表C.拟定整理纲要D.统计设计E.数据搜集A.组限不应重叠B.不应出现开口组C.组间有差异D.组内属同质E.各组应等距A.能够反映总体的基本情况的那些单位B.就调查的标志值来说,它们在总体标志总量中占有很大的比重C.在总体中它们的数目不多D.它们在总体单位中占很大比重E.在总体中举足轻重的单位A.众数和中位数B.几何均值C.算术均值D.调和均值A.期望天数是3.3天B.期望天数是3.2天C.概率是0.6概率是0.7A.统计数据B.统计学C.统计方法D.统计工作A.不存在误差B.经济性C.时效性D.主观性强A.相对性B.综合性C.平均性D.有效性A.单变量值分组B.以上都对C.组距多变量分组A.对客观现象做定性分析B.计算相关系数C.绘制相关图D.编制相关表A.性别B.民族C.工种D.年龄E.工资A.以上都对B.分层抽样C.非概率抽样D.概率抽样A.职工人数B.产值厂房面积D.原材料消耗量E.设备报废数量A.一致性B.鲁棒性C.有效性D.无偏性A.从事工业生产活动的个体工业B.事业单位C.附属于其他部门的非独立核算的工业企业D.独立合算的工业企业A.有充足的理由否定原假设B.原假设必定是错误的C.犯错误的概率不大于αD.在H为真的假设下发生了小概率事件E.犯错误的概率不大于β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A C D甲是一名射击手,他的射击技术是8环概率是0.3,9环的概率是0.1,10环的概率是0.6,那他的射击环数的数学期望不是()A.9.6B.9.3C.9.2D.9A.《政治算术》B.《概率论书简》C.《概率论分析》D.《论赌博》A.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得到的B.统计指标数值来源于数量标志值C.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D.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E.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A.显著性水平a变小,意味着拒绝域缩小B.显著性水平a变小,意味着拒绝域扩大C.显著性水平a变小或变大,不影响拒绝域的变化D.显著性水平a变大,意味着拒绝域扩大显著性水平a变大,意味着拒绝域缩小A.方差B.标准差C.极差D.平均差A.反映工业生产成果的工业统计指标体系B.反映工业生产效率的工业统计指标体系C.反映工业经济效益的统计指标体系D.反映工业生产条件的工业统计指标体系A.均值B.分位数C.中位数D.众数A.都增加B.减小,增加C.都减小增加,减小A.家庭的消费支出随工资收入的增加而增加B.商品流转的规模愈大,流通费用水平则愈低C.商品产品成本越高,则利润越低D.产量增加,则产品成本随之降低A.非全面调查B.经常性调查C.一次性调查D.全面调查A.全面调查B.经常调查C.一时调查D.非全面调查E.专门调查A.质与量的辨证统一中研究其量的方面B.量的方面去研究其质的方面C.质的方面去研究其量的方面D.质与量的辨证统一中研究其质的方面A.集中趋势B.偏态C.峰度D.离散程度A.质量指数,时间性指数和数量指数,区域性指数B.时间性指数,区域性指数和数量指数,质量指数C.数量指数,区域性指数和质量指数,时间性指数D.数量指数,质量指数和时间性指数,区域性指A.样本均值B.总体均值C.样本容量nD.显著性水平E.总体方差A.调和平均数B.中位数C.几何平均数D.算术平均数A.分群抽样法B.分层抽样法C.简单抽样法D.判断抽样法A.8.9B.8.7C.9.6D.9A.调查对象B.调查单位C.调查项目D.总体单位E.填报单位A.单位产品成本B.上交利税总额C.产品合格率D.资金利润率E.废品数A.职工文化程度B.产品使用寿命C.企业所有制性质D.学生年龄E.教师职称F.产品等级A.按照统一的表式B.按照统一的报送时间C.按照统一的报送程序D.以一定的原始记录为础E.按照统一的指标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A B C D E 离散程度测量值的主要作用是A.可以反映总体单位的均匀性和稳定性B.科学地确定必要抽样单位的因素C.可以反映社会经济活动过程的节奏性和均衡性D.衡量平均数代表性的大小A.全面调查B.非全面调查C.专门调查D.经常调查E.直技观察法A.两段式分群抽取样本B.统计判断抽取样本C.多段式分群抽取样本D.专家判断抽取样本A.时效性B.工作量小C.全面性D.精确性A.所选样本除数据本身的准确性B.可比性C.充分性D.代表性A.在任何情况下,指标和标志都可以相互对调B.指标有可能成为标志C.标志有可能成为指标D.在不同研究目的下,指标和标志可以相互对调E.在同一研究目的下,指标和标志可相互对调A.表头B.列标题C.数字资料D.行标题A.专门调查广泛用于自然科学领域和社会经济现象数量方面的研究B.按照随机原则抽取样本单位C.对调查对象进行科学的估计和推断的方法专门调查E.非全面调查A.制定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B.确定调查项目C.确定调查的目的D.确定调查时间和期限E.确定调查对象的单位A.以上都对B.试验可在相同条件下重复进行C.每次试验哪个结果出现是未知的D.试验的可能结果不止一个,且所有可能结果是已知的A.平均差B.方差C.离散系数D.异众比率A.无偏估计以上都对C.点估计D.区间估计A.从批发零售贸易业购进B.从生产者购进C.出口D.商品购进总额(量)A.品质分布(分配)数列B.次数分布(分配)数列C.品质数列D.变量分布(分配)数列E.变量数列A.组距与组数B.组限C.组中值D.总体单位实际分布的特征或类型根据统计研究目的进行B.适应被研究对象的特征C.必须考虑历史资料的可比D.以上都对A.平均数大的标准差小,平均数小的标准差大B.两数列的平均数相等C.平均数大的标准差亦大,平均数小的标准差亦小D.两数列的标准差相等E.两数列的计量单位不同A.定比数据B.调和平均数C.以上都对D.定距数据A.报告法B.统计报表C.直接观察法D.一时调查E.A.入库原则B.度量原则C.时限原则D.质量原则A.总体单位数的多少B.抽样调查组织方式和抽样方法C.样本单位数目的多少D.总体被研究标志变动程度的大小E.样本被研究标志变动程度的大小A.组间方差中不包含系统因素的影响B.方差分析中应拒绝原假设C.组间方差中包含系统因素的影响D.方差分析中应接受原假设E.组内方差中不包含系统因素的影响A.不等距式的B.C.等距式的D.有组限的E.闭口式的A.电信报表B.基层报表C.非全面统计报表D.地方报表E.月度统计报表A.算术平均指数B.调和平均指数C.加权算术平均指数D.加权调和平均指数A.抽样总体是不确定的B.总体参数是随机变量C.全及总体是唯一确定的D.抽样指标是随机变量E.全及指标是唯一确定的A.样本容量不足B.抄录错误C.样本结构与总体结构存在差异D.没遵循随机原则A.汇总表B.调查表C.简单分组表D.简单表E.复合分组表A.用变异指标说明平均指标代表性的大小B.以平均指标为基础,用变异指标说明经济活动的均衡性C.以变异指标为基础,用平均指标说明经济活动的均衡性D.以平均指标为基础,用变异指标说明经济活动的节奏性E.以平均指标为基础,用变异指标说明总体各单位的离散程度A.审核B.筛选排序D.分类A.对单个综合指数的编制有指导意义B.以上都对C.可用于对指数进行推算D.对现象进行因素分析A.受各组变量值和频数的共同影响B.受各组值大小的影响C.只受各组变量值的影响D.受各组频数或频率的影响A.重点调查B.统计年报C.典型调查D.快速调查E.抽样调查A.各组间的标志变异程度样本容量C.各组内标志值的变异程度D.各组样本容量占总体单位总数的比重A.综合性B.同质性C.数量性D.变异性E.具体性错误正确错误错误正确正确。

《应用统计学》网上复习题库

《应用统计学》网上复习题库
A.不变
B.扩大到原来的5倍
C.减少为原来的1/5
D.不能预测其变化
答案:A
5、在下列两两组合的平均指标中,两个平均数完全不受极端数值影响的是()。
A.算术平均数和中位数B.几何平均数和众数
C.算术平均数和众数D.众数和中位数
答案:D
6、总量指标按反映总体的时间状态不同,可分为()。
A.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B.总体标志总量和总体单位总数
算的。()
答案:错
4、抽样误差范围愈小,则抽样估计的置信度也愈小。()
答案:对
5、在保证概率度和总体方差一定的条件下允许误差大小与抽样数目多少成正
比。()
答案:错
6、抽样估计置信度就是表明抽样指标和总体指标的误差不超过一定范围的概率
保证程度。()
答案:对
第五章假设检验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项是作出检验结论的判断方法()
2、在假设检验中,当我们做出拒绝原假设而接受备择假设的结论时,表示
()。
A.有充足的理由否定原假设
B.原假设必定是错误的
C.犯错误的概率不大于α
D.犯错误的概率不大于β
E.在H0为真的假设下发生了小概率事件
答案:ACE
三、判断题
1、原假设和备择假设的提出,通常与所要检验的问题的性质有关,与决策者的
经验无关。()
答案:错
2、如果在一次试验中,小概率事件发生了,人们宁愿相信该事件的前提条件是
错误的。()
答案:对
3、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可以利用小概率事件原理来解释。()
答案:对
4、在假设检验中,原假设为H0,备择假设为H1,则“H0为真,却拒绝H0”为犯第
2类错误。(

应用统计学复习题

应用统计学复习题

应⽤统计学复习题应⽤统计学复习题⼀、在德国的汽车拥有者中,有⼀辆Porsche的概率是0.07,有⼀辆Mercedes的概率是0.29。

1、有⼀辆Porsche或者⼀辆Mercedes的概率是多少?2、有⼀辆Porsche以及⼀辆Mercedes的概率是多少?(假定有两辆车是独⽴事件)3、这两种车⼀辆也没有的概率是多少?⼆、对于如下数据,计算样本容量、中位数、样本均值、众数、样本⽅差:0,2,2,2,5,10 ,14三、随机抽检了14袋产品的重量(单位:千克):195,210,210,193,195,198,212,182,190,210,204,206,200,201 给出这种产品袋装含量的区间估计。

四、设两个分类变量X、Y的观察值如下,对变量X、Y作卡⽅分析。

Y y1y2Xx1 2 5x2 4 6参考答案⼀、1、0.36,2、0.0203,3、0.66;⼆、样本容量7,中位数2,样本均值5,众数2,样本⽅差26.33;三、区间估计:(195.31,205.55);四、p值为0.63,不能拒绝零假设,因此认为两个变量没有显著的统计关系;第⼀章习题第⼀节统计学的基本概念与主要思想 (16)单选题下列学科那个是是研究如何收集、分析与处理数据,并且由此作出决策的⼀门学科?A.逻辑学 B. 数学 C. 统计学 D. 社会学2.⼀家⼩⾷品加⼯⼚,为了了解⼀种新产品是否受欢迎,以问卷形式做了市场调查,请问这种以问卷形式做市场调查的⽅法属于统计学中的那类:A.收集数据 B. 分析数据 C. 计算数据 D. 由数据作出决策3. ⼀家⼩⾷品加⼯⼚,为了了解⼀种新产品是否受欢迎,以问卷形式做了市场调查,该家⼚将收集来的数据,整理成表格形式,如下:表1.1性别⼥性男性对新产品的喜欢程度喜欢102 15 不喜欢23 85总计125 100请问这种将数据以表格形式表⽰出来属于统计学中的那类:A.收集数据 B. 分析数据 C.计算数据 D. 由数据作出决策4. ⼀家⼩⾷品加⼯⼚,为了了解⼀种新产品是否受欢迎,以问卷形式做了市场调查,该家⼚由调查来的数据进⾏推断:这种新产品更受⼥性消费者的欢迎。

应用统计复习题答案

应用统计复习题答案

应用统计复习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在统计学中,用于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的度量是()。

A. 方差B. 标准差C. 平均数D. 极差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描述数据离散程度的统计量?()A. 极差B. 标准差C. 众数D. 四分位数间距答案:C3.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A. [-1, 1]B. (-∞, +∞)C. [0, 1]D. [0, ∞)答案:A4. 假设检验中,如果原假设为真,但被错误地拒绝,这种情况称为()。

A. 第一类错误B. 第二类错误C. 正确决策D. 错误决策答案:A5. 以下哪种分布是对称分布?()A. 正态分布B. 均匀分布C. 指数分布D. 泊松分布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统计图可以用于展示分类数据?()A. 条形图B. 饼图C. 散点图D. 箱线图答案:A|B2. 在回归分析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回归方程的准确性?()A. 样本大小B. 变量间相关性C. 异常值D. 多重共线性答案:A|B|C|D三、判断题1. 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后,位于中间位置的数值。

()答案:正确2. 标准差越大,数据的波动性越小。

()答案:错误3. 相关系数为0意味着两个变量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1. 请简述中心极限定理的内容。

答案:中心极限定理指出,对于足够大的样本量,样本均值的分布将近似正态分布,无论总体分布的形状如何。

2. 什么是置信区间?它在统计推断中有何作用?答案:置信区间是用于估计总体参数的一个区间估计,它以一定的置信水平给出了总体参数可能落在的值的范围。

在统计推断中,置信区间帮助我们了解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之间的关系,并提供了一种量化不确定性的方法。

五、计算题1. 给定一组数据:10, 12, 15, 18, 20,计算其平均数和标准差。

答案:平均数 = (10+12+15+18+20)/5 = 15;标准差= √[(1/5) * ((10-15)^2 + (12-15)^2 + (15-15)^2 + (18-15)^2 + (20-15)^2)] = √[(1/5) * (25+9+0+9+25)] = √[(1/5) * 68] ≈ 4.042. 如果一个总体服从正态分布,其均值为100,标准差为15,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100的样本,求样本均值的95%置信区间。

应用统计 试题及答案

应用统计 试题及答案

应用统计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统计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科学?A. 数字B. 数据C. 模型D. 计算答案:B. 数据2.统计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A. 数据分析B. 模型建立C. 结果预测D. 变量选择答案:A. 数据分析3.以下哪个是统计学的一个分支?A. 物理学B. 化学C. 经济学D. 历史学答案:C. 经济学4.统计学中,样本是指什么?A. 全体实验对象B. 全体研究对象C. 随机选取的一部分对象D. 不具备代表性的对象答案:C. 随机选取的一部分对象5.哪个指标用于衡量数据的离散程度?A. 均值B. 中位数C. 标准差D. 方差答案:D. 方差二、填空题1.描述数据离散程度的指标是__________。

答案:标准差2.样本容量为100,抽样误差为0.05,那么置信度为__________。

答案:0.953.样本的均值称为__________。

答案:样本均值4.样本容量为200,样本均值为25,样本标准差为5,总体标准差为10,那么样本的标准误差为__________。

答案:0.35365.样本的方差称为__________。

答案:样本方差三、计算题1.某城市有60%的居民喜欢看电影,现在随机调查了200名居民,其中有120人表示喜欢看电影。

根据这个调查结果,估计该城市所有居民喜欢看电影的比例,并给出95%的置信区间。

答案:样本比例 = 120/200 = 0.6标准误差 = sqrt(0.6(1-0.6)/200) = 0.0346置信区间 = 样本比例 ± 1.96 ×标准误差= 0.6 ± 1.96 × 0.0346= [0.5322, 0.6678]结论:根据这个调查结果,我们可以估计该城市所有居民喜欢看电影的比例为0.6,并且有95%的置信度认为比例在0.5322到0.6678之间。

2.某农场种植了1000棵苹果树,调查其中200棵树的产量,平均每棵树的产量为150斤,样本标准差为30斤。

应用统计学复习题答案

应用统计学复习题答案

应用统计学复习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统计学中,用于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度量是()。

A. 方差B. 标准差C. 平均数D. 极差答案:C2. 以下哪项不是描述数据离散程度的统计量?()A. 极差B. 标准差C. 平均数D. 方差答案:C3. 在统计学中,用于衡量两个变量之间线性相关程度的统计量是()。

A. 相关系数B. 回归系数C. 标准差D. 标准误差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1.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A. 总体B. 样本C. 变量D. 参数答案:ABCD2. 描述统计中常用的图表包括()。

A. 条形图B. 饼图C. 散点图D. 直方图答案:ABCD三、判断题1. 统计学中的样本容量是指样本中包含的个体数量。

()答案:√2. 标准差越大,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小。

()答案:×3.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1到1。

()答案:√四、简答题1. 请简述什么是中心极限定理,并说明其在统计学中的重要性。

答案:中心极限定理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大量相互独立且同分布的随机变量之和经过标准化后,其分布趋于正态分布。

这一定理在统计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为许多统计推断方法提供了理论基础,尤其是在样本量较大时,即使原始数据分布未知,也可以使用正态分布的性质来近似处理。

2. 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案:描述统计主要关注对数据集的描述和总结,如计算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目的是呈现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

而推断统计则是基于样本数据对总体进行推断,包括估计总体参数和进行假设检验,目的是从样本数据中得出对总体的结论。

五、计算题1. 给定一组数据:10, 12, 15, 18, 20,计算其平均数、中位数和标准差。

答案:平均数为15,中位数为15,标准差为4.24(保留两位小数)。

2. 假设某产品的质量检测结果服从正态分布,其平均重量为50克,标准差为2克。

若从该产品中随机抽取100个样本,计算样本平均重量的标准误差。

应用统计学考试试题

应用统计学考试试题

应用统计学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是描述定性变量的?A. 身高B. 年龄C. 性别D. 体重2. 在线性回归分析中,用于表示解释变量的参数是什么?A. 系数B. 截距C. t值D. R方3. 什么是显著性水平?A. 当两个变量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时所使用的统计指标B. 在假设检验中,所设定的拒绝原假设的概率值C. 回归模型中的一个关键参数D. 方差分析中用于计算误差的指标4. 在假设检验中,p值表示什么?A. 拒绝原假设的概率B. 接受原假设的概率C. 样本出现这种结果的概率D. 用于计算置信区间的参数5. 以下哪个不是描述定量变量的?A. 温度B. 年龄C. 体重D. 性别二、简答题1. 请说明t检验和z检验之间的区别。

2. 什么是方差分析?请说明方差分析的原理和应用场景。

3. 请简要描述线性回归分析的步骤并说明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4. 什么是离群值(outlier)?离群值会对统计分析产生什么影响?5. 简要说明统计学在商业决策中的作用。

举例说明统计学如何帮助企业提高效率和盈利。

三、论述题统计学作为一门学科,应用广泛,对于各行各业都具有重要意义。

请阐述统计学在以下领域的应用,并举例说明其作用:1. 医学领域2. 金融领域3. 营销领域4. 社会科学领域统计学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据,还可以指导我们进行决策和预测。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各种统计学方法,因此掌握统计学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通过本次考试,你能够加深对统计学的理解,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应用统计学复习一

应用统计学复习一

复习思考题一一、单选(每小题2分,共20分)1、统计认识过程是()。

A、从质到量B、从量到质C、从质到量,再到质和量的结合D、从总体到个体2、调查某市职工家庭的生活状况时,统计总体是()。

A、该市全部职工家庭B、该市每个职工家庭C、该市全部职工D、该市职工家庭户数3、通过调查大庆、胜利等几大主要油田来了解我国石油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

A、普查B、典型调查C、重点调查D、抽样调查4、了解某企业的期末在制品数量,由调查人员亲自到现场观察计数,这种收集资料的方式属于()。

A、采访法B、直接观察法C、大量观察法D、报告法5、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

A、正确选择分组标志B、正确划分各组界限C、正确确定组数和组限D、正确选择分布数列种类6、在出生婴儿中,男性占53%,女性占47%,这是()。

A、比例相对指标B、强度相对指标C、比较相对指标D、结构相对指标7、序时平均数又称作()。

A、平均发展速度B、平均发展水平C、平均增长速度D、静态平均数8、相关关系是()。

A、现象间客观存在的依存关系B、现象间的一种非确定性的数量关系C、现象间的一种确定性的数量关系D、现象间存在的函数关系9、抽样调查的主要目的是()。

A、了解现象发展的具体过程和变化趋势B、对调查单位作深入具体的研究C、用样本指标对总体综合数量特征作出具有一定可靠程度的推断估计D、为计划和决策提供详细生动的资料10、从总体中选取样本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A、可靠性B、随机性C、代表性D、准确性和及时性二、多选(每小题2分,共10分)1、全国人口普查中()。

A、全国人口数是统计总体B、总体单位是每一个人C、全部男性人口数是统计指标D、男女性别比是总体的品质标志2、专门调查包括()。

A、普查B、抽样调查C、定期报表D、全面报表3、下列指标中属于时期指标的有()。

A、全年出生人数B、国民生产总值C、粮食总产量D、商品销售额4、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有()。

《应用统计学》网上复习题库

《应用统计学》网上复习题库

D.乙丙
差异愈大:(丙)则原假设真实的可能性愈小;(丁)则原假设真实的可能性愈 大。( A.甲丙 答案:A 6、某橡胶厂生产汽车轮胎,根据历史资料统计结果,平均里程为 25000 公里, 标准差 为 1900 公里。 现在从新批量的轮胎中随机抽取 400 个做试验, 求得样本 平均里程 25300 公里。 试按 5%的显著性水平判断新批量轮胎的平均耐用里程与通常的耐用里程有 没有显著的差异,或者它们属于同一总体的假设是否成立? 这是:(甲)双侧 ) B.甲丁 C.乙丙 D.乙丁
B.所有离散变量 D.变异范围大的离散变量
三、判断题 1、对数据进行描述的统计方法称为描述性统计分析。( 答案:对 2、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都是用来衡量数据离散趋势的。( 答案:错 3、展示时间序列数据的最佳图形是直方图。( 答案:错 ) ) )
4、在组距数列中, 组中值是各组的代表值, 它等于组内各变量值的平均数。 ( 答案:错 5、统计分组法在整个统计活动过程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答案:对 6、推断统计学是描述统计学的基础。( 答案:错 ) )
2 2 (C) EX EY
答案:B 6、样本容量也称( A.样本个数 C.样本可能数目 答案:B )。 B.样本单位数 D.样本指标数
二、多项选择题 1、以下属于常用抽样方法的是( A.简单随机抽样 B.分层抽样 C.等距抽样 D.整群抽样 E.PPS 抽样 答案:ABCDE 2、统计量常用的分布是( A.卡方分布 B.t 分布 C.F 分布 D.随机分布 E.抽样分布 答案:ABC 3、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有( A.总体方差 2 C.概率保证程度 E.抽样方法 答案:ABDE B.样本容量 n D.抽样组织方式 )。 ) )
本中的 单位数。( 答案:错

《应用统计学》复习试题库完整

《应用统计学》复习试题库完整

第一章思考题及练习题(一)填空题1.统计工作与统计资料的关系是和的关系。

2.统计工作与统计学的关系是和的关系。

3.统计活动具有. . . 和的职能。

4.统计指标反映的是的数量特征,数量标志反映的是的数量特征。

5.在人口总体中,个体是“ ”,“文化程度”是标志。

6.统计研究过程的各个阶段,运用着各种专门的方法,如大量观察法. . 综合指标法. 和统计推断法等。

7 .统计标志是总体中各个体所共同具有的属性或特征的名称。

它分为和两种。

8.要了解一个企业的产品质量情况,总体是. 个体是。

9.性别是标志,标志表现则具体为或两种结果。

10.一件商品的价格在标志分类上属于。

11.一项完整的统计指标应该由. . . .和等构成。

12.统计指标按所反映的数量特点不同,可以分为和。

13 .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相对水平或工作质量的指标称为指标。

14.统计活动过程通常被划分为. 和三个阶段。

15.经过余年的发展,形成了今天的统计学。

16.古典统计学时期有两大学派,它们分别是和。

17.《关于死之表的自然和政治观察》一书的作者是,他第一次编制了“生命表”。

18.提出了著名的误差理论和“平均人”思想。

19.统计研究的数量性是指通过数来反映事物的量的. 量的. 量的和量的。

20.统计学包括和两部分容。

21.总体中所包含的个体数量的多少称为;样本中所包含的个体数量的多少称为。

22.总体中的一个组或类,可被称为一个研究域或。

23.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一部分个体所组成的集合称为。

24.统计理论与方法,事实上就是关于的理论和方法。

25.总体的三大特征是. 和。

26.总体的差异性要求体现在至少具有一个用以说明个体特征的。

27.企业性质标志适用的测定尺度是,产品质量等级标志适用的测定尺度是,企业利润标志适用的测定尺度是,企业产量标志适用的测定尺度是。

28.可变的数量标志的抽象化称为。

它按其所受影响因素不同,可分为和两种,按其数值的变化是否连续出现,可分为和两种。

应用统计学考试试卷

应用统计学考试试卷

应用统计学 课程考试(样题)一、判断题(打√ 或 ×,每题2分,共20分)1.为消除组距不同对频数分布的影响,需要计算统计频数密度。

频数密度才能准确反映频数分布的实际情况. ( )2.显著性水平表示备择假设为真时拒绝原假设的概率,即拒绝原假设所冒的风险。

( ) 3.最小二乘法是通过使残差平方和最小来估计回归系数的。

( )4.几何平均数是适用于特殊数据的一种平均数,它主要用于计算比率或速度的平均。

( )5.样本容量指从一个总体中可能抽取的样本个数。

( ) 6.产量增加,则单位产品成本降低,这种现象属于函数关系。

( ) 7.回归系数b和相关系数r 都可用来判断现象之间相关的密切程度( ) 8.标准差指标数值越小,则反映变量值越分散,平均数代表性越低。

( ) 9.周末超市的营业额常常会大大高于平日数额,这种波动属于循环变动。

( ) 10.在样本容量一定时,要提高估计区间的精度,就应降低估计的置信水平(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某公司员工的工资分为:(1)800元以下;(2)800~1500元;(3)1500~2000元;(4)2000元以上,则第四组的组中值近似为( ) A .2000元 B .1750元 C . 2250元 D .2500元2. 若两总体的计量单位不同,在比较两总体的离散程度时,应采用( )A .全距B .平均差C .标准差D .标准差系数3. 在假设检验中,原假设0H ,备择假设1H ,则称( )为犯第一类错误 A.0H 为假,接受0H B.0H 为真,拒绝1H C.0H 为真,拒绝0HD.0H 为假,拒绝0H4. 某产品的价格(x )(元)与销售量(y )(千件)的回归方程为x y-=50ˆ,表明价格每降低1元,销售量平均 ( ) A .增加1千件 B .增加50千件 C .增加49千件 D .减少49千件5. 已知回归直线方程的判定系数81.02=r ,那么可知A .相关系数9.0=rB .相关系数9.0=r 或9.0-=rC .相关系数9.0-=rD .无法计算相关系数6.若边际误差E=5,σ=40,要估计总体均值μ的95%的置信区间所需的样本量为 A.346 B.246 C.146 D.4467.单因素方差分析中,计算F 统计量,其分子与分母的自由度各为A. r ,nB. r -n ,n -rC. r -1, n -rD. n -r ,r -18.某企业报告期与基期相比,各种产品产量增长了8%,总生产费用增长了 15%,则该企业单位成本指数为( )A .187.5%B .7%C .106.48%D .87.5% 9.客观现象有相关关系和函数关系等,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相关关系的有( )A .圆的半径与圆的面积B .现代化水平与劳动生产率C .身高与体重D .机械化程度与农业劳动者数量 10.在某总体平均数的假设检验中,假设0100 :H , :μμμμ≠=H ,若随机抽取一个样本,得到检验统计量xx t σμ0-=<)1(2-n t α,则( )A .肯定接受原假设;B .有可能接受原假设;C .有α-1的可能接受原假设;D .有可能拒绝原假设三、简答题(共15分)1.标准分数是如何构造的?其意义是什么?(5分)2.影响时间序列的因素有哪些?写出三种测定长期趋势的方法。

应用统计学期末复习题

应用统计学期末复习题

应用统计学期末复习题一、单选题1一个统计总体( D )。

A 只能有一个标志 B只能有一个指标 C可以有多个标志D 可以有多个指标2 要了解50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B )。

A 50个学生B 每一个学生C 50个学生的学习成绩D 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3要了解100部手机的使用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B )。

A 100部手机B 每一部手机C 100部手机的使用情况D 每一部手机的使用情况4某城市进行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普查,总体单位是( B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D.每一个工业企业5全国人口普查中,总体单位是(B )。

A 每一户B每个人C每个地区的人D 全国总人口6某班5个学生的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68分、75分、80分、86分和90分,这五个数字是( D )A、指标B、标志C、指标值D、标志值7下列标志中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C ) A年龄 B工龄 C职业 D工资8 200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95933亿元,这是(A ) A数量指标B质量指标 C数量标志 D品质标志9全面调查是对调查对象总体的所有个体都进行调查,下述属于全面调查的是( B )A.对某种连续生产的产品质量进行抽查B.某地区对工业企业设备进行普查C.对全国钢铁生产中的重点单位进行调查D.抽选部分地块进行农产量调查10某市卫生局对管辖下所有医院某月发热病人调查,填报单位是( C )。

A 全部发热病人 B每个发热病人 C 每个医院 D 全部医院11某城市对占全市储蓄额4/5的几个大储蓄所进行调查,以了解全市储蓄的一般情况,这种调查方式是(D)。

A 普查B典型调查 C 抽样调查 D 重点调查12对一批产品进行质量检验,最适宜采用的调查方法是( C ) A普查 B重点调查C抽样调查D典型调查13对于检验具有破坏性的社会经济现象(A )。

A必须运用抽样调查B必须运用全面调查C既可运用全面调查,也可运用抽样调查 D 既不能运用全面调查,也不能运用抽样调查14 统计分组对总体而言是( B )。

应用统计学复习题

应用统计学复习题

《统计学》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填写在题后括号内,多选或不选或选错,不得分。

每小题1分,共20分)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C )A、抽象的数量关系B、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C、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D、社会经济统计认识过程的规律和方法2.对总体中的全部或足够多的单位进行调查观察并加以综合研究的方法称为(A )A、大量观察法B、综合指标法C、归纳推断法D、模型法3.几位学生某门课程的成绩分别是67分、78分、88分、96分,则“成绩”是(B )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标志值D、数量指标4.对某地区工业企业职工情况进行研究,统计总体是(D )A、每个工业企业B、该地区全部工业企业C、每个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D、该地区全部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5.要了解50名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B )A、50名学生B、每一名学生C、5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D、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6.了解某地区工业企业职工情况,下面哪个是统计指标( C )A、该地区每名职工的工资额B、该地区职工的文化程度C、该地区职工的工资总额D、该地区职工从事的工种7.在全国人口普查中( B )A、男性是品质标志B、人的年龄是变量C、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D、每个人的文化程度是统计指标8.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C )A、总成本B、工资总额C、平均成本D、职工总数9.下列指标中,属于数量指标的是(D )A、人均粮食产量B、男女人口数比例C、劳动生产率D、机器设备总数10.一个统计总体( D )A、只有一个标志B、只有一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标志D、可以有多个指标11.一个总体单位( C )A、只有一个标志B、只有一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标志D、可以有多个指标12.要了解2000户养蚕专业户的生产情况,数量标志为(B )A、2000专业户的收入B、每一专业户的养蚕收入C、养蚕专业户的户数D、每一专业户的蚕种类型13.以产品等级来衡量某产品质量,则该产品等级是( B )A、数量标志B、品质标志C、数量指标D、质量指标14.某班有50个学生,某学期英语考试全班总分达3580分,除以50人之后,求出的平均成绩是(D )A、对50个变量求平均数B、对50个标志求平均数C、对50个指标求平均数D、对50个变量值求平均值15.统计总体同时具备三个性质是(C )A、社会性、经济性和数量性B、社会性、总体性和综合性C、同质性、变异性和大量性D、科学性、可行性和具体性16.统计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所以(B)A、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固定不变的B、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可以变化的C、标志和指标都是可以用数值表示的D、只有指标才可以用数值表示17.下列标志中,哪个属于品质标志(A )A、姓名B、年龄C、工作年限D、基本工资18.统计调查中的专门调查有( B )A、统计报表、重点调查、典型调查B、普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C、经常性调查、一次性调查D、全面调查、非全面调查19.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 B )A、人口普查B、工业企业经营状况调查C、果树产量调查D、工业企业机器设备使用情况调查20.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的关系是(C)A、两者是一致的B、两者不是一致的C、两者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D、两者完全没有关系21.人口普查的调查单位是( C )A、每一户B、所有的户C、每一个人D、所有的人22.调查时间是指( A )A、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B、进行调查工作的期限C、调查工作登记的时间D、调查资料的报送时间23.作为一个调查单位(C)A、只能调查一个统计标志B、只能调查一个统计指标C、可以调查多个统计标志D、可以调查多个统计指标24.在统计调查中,调查标志的承担者是( B )A、调查时间B、调查单位C、填报单位D、调查表25.调查期限是指( B )A、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B、进行调查工作的起讫时间C、调查工作登记的时间D、调查资料的收集时间26.某企业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元月31日前,则调查期限为( C )A、1年零1个月B、1年C、1个月D、1天27.根据调查目的和任务的要求,在对调查总体进行全面分析和初步了解的基础上,有意识地从中选出少数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方法是(B )A、抽样调查B、典型调查C、重点调查D、普查28.对占全国钢产量80%以上的几个大型钢铁企业进行钢产量调查,这种调查方法是(B )A、抽样调查B、重点调查C、典型调查D、普查29.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区别是( C )A、作用不同B、组织方式不同C、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D、灵活程度不同30.抽样调查是( A )A、遵守随机原则要求的调查方法B、以重点单位进行调查C、全面调查D、一种无误差的调查方法31.对一批彩色电视使用寿命进行调查,最适宜采用的方法是(B )A、全面调查B、抽样调查C、重点调查D、典型调查32.在调查对象中,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进行调查,以了解总体大致基本情况的统计调查方法属于( C )A、抽样调查B、普查C、重点调查D、典型调查33.编制组距式分布数列时,对于连续型变量,相邻两组的组限( A )A、必须是重叠的B、必须是间断的C、可以是重叠的,也可以是间断的D、必须取整数34.下列分组中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是( B )A、学生按考试分数分组B、产品按品种分组C、企业按计划完成程度分组D、家庭按年收入分组35.有一个学生考试成绩为70分,在统计分组中,这个变量值应归入( B )A、60---70分这一组B、70---80分这一组C、60-70或70-80两组都可以D、作为上限的那一组36.统计分组的关键是( B )A、划分各组界限B、选择分组标志C、确定组数D、确定组距37.统计分组的结果表现为 ( A )A、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B、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C、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D、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38.变量数列中各组频率的总和应 ( B )A、小于1B、等于1C、大于1D、不等于139.对连续型变量分组,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2000。

应用统计学复习试题

应用统计学复习试题

应用统计学复习题一简述1.统计调查的方法有那几种答:三种主要调查方式:普查,抽样调查,统计报表。

实际中有时也用到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

2.表示数据分散程度的特征数有那几种答:全距(又称极差),方差和标准差,交替标志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变异系数,标准分数3为什么对总体均值进行估计时,样本容量越大,估计越精确答:因为总体是所要认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它是具有某种共同性质或特征的许多单位的集合体.总体的单位数通常用N来表示,N总是很大的数.样本是总体的一部分,它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出来、代表总体的那部分单位的集合体.样本的单位数称为样本容量,通常用n表示。

样本容量n越大,就越接近总体单位数N,样本均值就越接近总体均值,对总体均值进行估计时,估计越精确。

4.区间估计与点估计的结果有何不同答:点估计是使用估计量的单一值作为总体参数的估计值;区间估计是指定估计量的一个取值范围都为总体参数的估计。

5.在统计假设检验中,如果轻易拒绝了原假设会造成严重后果时,应取显著性水平较大还是较小,为什么答:取显著性水平较小,因为如果轻易拒绝了原假设会造成严重后果,那就说明在统计假设检验中,拒绝原假设的概率要小,而假设检验中拒绝原假设的概率正是事先选定的显著性水平α6.简述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调和平均数的适用范围。

答:几何平均数主要适用于比率的平均。

一般地说,如果待平均的变量x与另外两个变量f和m 有fx=m 的关系时,若取f为权数,应当采用算术平均方法;若取m 为权数,应当采用调和平均方法。

7.对总体均值的假设检验中,如何通过确定样本容量大小以控制两类错误答:要控制两类错误就要减小误差,也就是提高精确性,决定样本大小的影响因素主要有:(1)总体方差σ2的大小.总体方差大,抽样误差大,则应多抽一些样本容量.问题是实际工作中我们往往不知道总体方差,因而必须作试验性调查,或以过去的历史资料作参考.(2)可靠性程度的高低.要求可靠性越高,所必需的样本容量就越大.(3)允许误差的范围.这主要由研究目的而定.若要求推断比较精确,允许误差范围应该小一些,随之抽取的样本单位数就要多一些.可用最大允许抽样误差e 来表示区间估计的准确程度,其中/2e Z α=对于无限总体,22/22Z n e ασ=;对于有限总体,2222/2n e Z N ασσ=+, 8.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是什么答: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是:根据所获得的样本,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总体的某种假设作出拒绝或接受的判断。

应用统计学试题与答案(doc 7页)

应用统计学试题与答案(doc 7页)

应用统计学试题与答案(doc 7页)点单位D.使用部分单位的指标数值去推断和估计总体的指标数值E.通常会产生偶然的代表性误差,但这类误差事先可以控制或计算2.某种产品单位成本计划比上年降低5%,实际降低了4%,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程度为80%B. 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程度为101.05%C.没完成单位成本计划D.完成了单位成本计划E.单位成本实际比计划少降低了1个百分点3.数据离散程度的测度值中,不受极端数值影响的是()A.极差B.异众比率C.四分位差D.标准差E.离散系数4.下列指标属于时点指标的是()A.增加人口数B.在校学生数C.利润额D.商品库存额E.银行储蓄存款余额5.两个变量x与y之间完全线性相关,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A.相关系数|r|=1B.相关系数|r|=0C.估计=0标准误差Sy=1 E.判定系数r2=1 F.判定 D.估计标准误差Sy系数r2=0四、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有10个人的年龄资料:10,20,15,20,25,30,15,20,30,25岁。

由该资料确定的中位数为,众数为,极差为。

2.平均指标反映总体分布的趋势,标志变异指标反映总体分布的趋势。

3.某地国民生产总值1988年比1980年增长了1倍,若计划到2005年国民生产总值将达到1980年的5倍,则1988年以后的17年间与1988年相比总增长速度应为 %,年平均增长速度应为 %。

4. 某地本年与上年相比粮食总产量增长了10%,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增加了7%,则粮食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增长了 %。

5. 相关系数r是说明两变量之间的方向和紧密程度的统计指标,其取值范围是。

五、简答题(5分)加权算术平均数受哪几个因素的影响?若报告期与基期相比各组平均数没变,则总平均数的变动情况可能会怎样?请说明原因。

六、计算题(共60分)1.某茶叶制造商声称其生产的一种包装茶叶平均每包重量不低于150克,已知茶叶包装重量服从正态分布,现从一批包装茶叶中随机抽取100包,检验结果如下:每包重量(克)包数(包)148—149 149—150 150—151 151—152 10 20 50 20合计100要求:(1)计算该样本每包重量的均值和标准差;(2)以99%的概率估计该批茶叶平均每包重量的置信区间(t0.005(99)≈2.626);(3)在α=0.01的显著性水平上检验该制造商的说法是否可信(t0.01(99)≈2.364);(4)以95%的概率对这批包装茶叶达到包重150克的比例作出区间估计(Z0.025=1.96);(写出公式、计算过程,标准差及置信上、下限保留3位小数)(24分)2.某商业企业商品销售额1月、2月、3月分别为216,156,180.4万元,月初职工人数1月、2月、3月、4月分别为80,80,76,88人,试计算该企业1月、2月、3月各月平均每人商品销售额和第一季度平均每月人均销售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统计学复习题
一简述
1.统计调查得方法有那几种?
答:三种主要调查方式:普查,抽样调查,统计报表。

实际中有时也用到重点调查与典型调查。

2、表示数据分散程度得特征数有那几种?
答:全距(又称极差),方差与标准差,交替标志得平均数与标准差,变异系数,标准分数
3为什么对总体均值进行估计时,样本容量越大,估计越精确?
答:因为总体就是所要认识得研究对象得全体,它就是具有某种共同性质或特征得许多单位得集合体.总体得单位数通常用N来表示,N总就是很大得数.样本就是总体得一部分,它就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出来、代表总体得那部分单位得集合体.样本得单位数称为样本容量,通常用n表示。

样本容量n越大,就越接近总体单位数N,样本均值就越接近总体均值,对总体均值进行估计时,估计越精确。

4、区间估计与点估计得结果有何不同?
答:点估计就是使用估计量得单一值作为总体参数得估计值;区间估计就是指定估计量得一个取值范围都为总体参数得估计。

5、在统计假设检验中,如果轻易拒绝了原假设会造成严重后果时,应取显著性水平较大还就是较小,为什么?
答:取显著性水平较小,因为如果轻易拒绝了原假设会造成严重后果,那就说明在统计假设检验中,拒绝原假设得概率要小,而假设检验中拒绝原假设得概率正就是事先选定得显著性水平α
6、简述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调与平均数得适用范围。

答:几何平均数主要适用于比率得平均。

一般地说,如果待平均得变量x与另外两个变量f与m 有fx=m 得关系时,若取f为权数,应当采用算术平均方法;若取m 为权数,应当采用调与平均方法。

7、对总体均值得假设检验中,如何通过确定样本容量大小以控制两类错误?
答:要控制两类错误就要减小误差,也就就是提高精确性,决定样本大小得影响因素主要有:(1)总体方差σ2得大小.总体方差大,抽样误差大,则应多抽一些样本容量.问题就是实际工作中我们往往不知道总体方差,因而必须作试验性调查,或以过去得历史资料作参考.(2)可靠性程度得高低.要求可靠性越高,所必需得样本容量就越大.(3)允许误差得范围.这主要由研究目得而定.若要求推断比较精确,允许误差范围应该小一些,随之抽取得样本单位数就要多一些.
可用最大允许抽样误差e来表示区间估计得准确程度,
其中
/2
e Z
α
=
对于无限总体,
22
/2
2
Z
n
e
α
σ
=
;对于有限总体,
2
22
2
/2
n
e
Z N
α
σ
σ
=
+
,
8、假设检验得基本思想就是什么?
答:假设检验得基本思想就是:根据所获得得样本,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总体得某种假设作出拒绝或接受得判断。

9、众数与中位数在什么情况下适用?
答:中位数就是把总体单位得某一标志值按大小顺序排列,居于中间位置得那个值。

中位数就是一种位置性质得平均数,当某些现象不能进行严格得数学分析或不便于用算术平均数测定
时,往往使用中位数。

特别就是当统计资料中含有异常与极端得数值时,有可能会对算术平均数产生较大影响,这时使用中位数来度量中心趋势就比较合适了。

因为中位数不受变量中极端数值得影响。

例如,工业产品得质量检验、季节变动得分析等。

众数就是现象总体中出现次数最多得那个标志值,亦即最普遍、最常出现得数值。

在 统计中,有时也用众数来作为现象一般水平得代表。

例如,为掌握集市贸易中某种商品 得价格水平,往往就用该商品最普遍成交得价格作代表;又如,商店在进货时,经常就某
种商品销售量最多得尺码或规格,大量进货。

特别就是在服装行业中,生产商、批发商与零 售商在作有关生产与存货得决策时,常关注得就是最普遍得尺寸,而不就是平均尺寸。

二.下面就是20个长途电话通话时间得频数分布,计算该数据得平均数与标准差 解:
4559
713
21712112511.8
20fx x f ⨯+⨯+⨯+⨯+⨯+⨯=
==∑∑(分钟)
2
222222
()
4(511.8)5(911.8)7(1311.8)2(1711.8)1(2111.8)1(2511.8)20
5.23f x x f
σ-=
=
⨯-+⨯-+⨯-+⨯-+⨯-+⨯-=∑∑(分钟) 三、 从一批灯泡中随机抽取5只,测得其寿命(以小时计)为1050,1100,1120,1280,1250,设灯泡
寿命),(~2σμN X ,2σ未知,求X 得均值μ在置信度为0、95下得置信区间。

(96.12=αμ)

10501100112012801250
1160
5x ++++=
=
2
111()(1210036001600144008100)99.7514n i
i s x x n ==-=++++=-∑ 2
2
t (4) 1.96
ααμ≈=
通话时间/分钟 频数 通话时间/分钟 频数 4-6 4 20-22 1 7-11 5 23-27 1 12-14 7 合计 20 15-19
2
(1160 1.96,1160 1.96)
-
+即(1072.57,1247.43) 四、 某一汽车装配操作线完成时间得计划均值为2、2分钟。

由于完成时间既受上一道装配操作线得影响,又影响到下一道装配操作线得生产,所以保持2、2分钟得标准就是很重要得。

一个随机样本由45项组成,其完成时间得样本均值为2、39分钟,样本标准差为0、20分钟。

在0、05得显著性水平下检验操作线就是否达到了2、2分钟得标准。

(96
.12
=αμ)
解:双侧检验:H0:u=2、2 H1:u ≠2、2
统计量
6.37
t =
==
2
2
t 1.96
ααμ≈=
6.37 1.96
t => 所以拒绝H0,在0、05得显著性水平下操作线没有达到2、2分钟得标
准。

五、 一种新型减肥方法自称其参加者在第一个星期平均能减去至少8磅体重。

由40名使用了该种方法得个人组成一个随机样本,其减去得体重得样本均值为7磅,样本标准差为3.2磅。

您对该减肥说明方法得结论就是什么?(α=0、05,96.12=αμ,645.1=αμ)
解:左侧检验:H0:u ≥8 H1:u <8
统计量
1.98
t =
==-< 1.645αμ-=-,所以拒绝H0
该减肥方法没有达到它宣传得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