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仔猪水肿病的防治
仔猪水肿病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治措施
![仔猪水肿病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3897271a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54.png)
96猪业科学 SWINE INDUSTRY SCIENCE 2023年40卷第8期猪群保健H E A L T H仔猪水肿病是一种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急性细菌性传染病,该病的临床发病特征主要为引起仔猪全身性不同程度水肿和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
仔猪感染后发病率相对较高,且致死率极高。
仔猪水肿病的预防需加强饲养管理水平,减少外界环境等发病诱因隐患,对患病猪只进行及时治疗,对症用药,可有效治疗仔猪水肿病并降低致死率。
本文对仔猪水肿病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表现和组织病理变化进行论述,并对目前该病的综合防治措施进行综述,以期为养猪场临床防治仔猪水肿病提供参考。
1 发病原因1.1 饲养环境因素若仔猪饲养猪舍过于潮湿,温差较大,或者猪舍肮脏、通风保暖工作欠缺以及周围空气质量不佳,则会导致饲养环境内各种病原菌大量滋生,且仔猪抵抗力较弱,增加仔猪发生水肿病的风险。
1.2 消化功能因素仔猪的消化器官和功能均尚未发育完全,胃肠道内虽然含有消化作用的蛋白酶和游离酸盐,但其含量相对较少,因此无法发挥正常的消化功能,进而不能有效地吸收和利用摄入蛋白质。
仔猪无法高效消化摄入饲料,胃肠道内充满残余蛋仔猪水肿病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治措施孙 琰(新宾满族自治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辽宁 抚顺 113200)白质、淀粉、氨基酸等营养物质,极易成为肠道内大肠杆菌的天然培养基,为其生长繁殖提供营养和适宜环境,致病性大肠杆菌快速繁殖并产生大量毒素,同时仔猪体内有害菌群可使大量残余蛋白质在其肠道内发生腐败发酵,产生大量有害物质并刺激肠道神经,使仔猪发生腹泻和消化不良,最后均导致仔猪发生水肿病。
1.3 饲料搭配因素仔猪因胃肠消化功能未发育完善,经常在饲喂过程中出现与饲料搭配或饲喂量相关的消化性疾病,若未根据生长阶段配置合理饲料和设置饲喂量,则极易诱发相关性疾病。
豆粕为饲料中的主要成分,其含有植物凝血素和胰蛋白酶抑制因子,若仔猪饲料中含有较多豆粕,较高含量的凝血素和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可能严重损害小肠绒毛并降低蛋白酶的活性,一定程度损害仔猪肠胃,从而诱发仔猪水肿病。
仔猪水肿病发病原因及症状防治
![仔猪水肿病发病原因及症状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91c33b35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ce.png)
S i y a n g t i a n d e仔猪水肿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病,运动共济失调,惊厥,局部或全身麻痹及眼睑部水肿。
该病病程短,治愈率低,致死率高,发病率为5%~30%,死亡率达90%以上,已成为养猪业危害较严重的疾病之一。
一、发病原因1.管理不善管理不善,卫生不良,消毒不严,营养缺乏,引起肠道微生物变化,促进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生长繁殖,导致发病。
2.断奶应激反映断奶后饲料单一或喂给大量蛋白饲料引起仔猪胃肠机能紊乱,有利于致病菌繁殖并产生毒素诱发本病。
3.消化功能不全由于初生仔猪的消化器官容积小,胃肠内的消化酶和胃酸分泌不足,如果饲料中添加的植物性蛋白质过多时,蛋白质不能彻底分解,使肠内容物腐败、发酵,刺激肠末梢感受器蠕动增强,从而引起腹泻、消化不良等。
继而发生水肿病,因营养过剩而引起的水肿病多数归于死亡。
4.母源抗体因素通过胎盘、初乳或卵从母体所获得的抗体称为母源抗体。
仔猪出生后,母源抗体的随着母乳经小肠传给仔猪,母源性大肠杆菌性抗体在仔猪体内维持时间是8-36天.所以断奶后容易引起本病的发生。
5.饲料中维生素E、硒的缺乏饲料单一或饲料搭配不当,常造成猪缺硒、缺乏维生素E。
维生素E和硒在机体内共同参与机体的抗氧化防御体系,两者有复杂的补偿和协同作用,机体缺乏时,免疫器官正常结构遭到破坏,抗病力减弱,引起仔猪营养不良,消化酶活性降低,影响消化道正常生理机能,肠道菌群失调。
从而为某些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增殖、附着和毒素产生与吸收创造了条件。
二、临床症状仔猪突然发病,体温常无变化,急性病例常见患猪突然跃起,然后倒地抽搐,肌肉震颤,四肢乱蹬,口角有少量白沫,角弓反张,呼吸急促,来不及救治就死亡;慢性病例常见患猪四肢无力,喜卧,共济失调,走路摇摆,呼吸急促,采食量无变化或少量减少,个别的体温升高,有的腹泻排灰色或黄绿色稀粪,有的便秘排干硬的粪球,有的盲目乱冲,叫声嘶哑,对外界声音等刺激敏感,肌肉震颤,触之惊叫。
治疗猪水肿病技术方法
![治疗猪水肿病技术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aa18a165ef7ba0d4b733b2e.png)
治疗猪水肿病的技术方法
网友问题:
猪友们帮个忙,治疗水肿病都有什么好方法,发病一天就死了。
剖检肠糸膜有水肿浸润,腹部皮下有水肿,眼睑水肿。
网友回答:
1. 恩诺沙星,呋塞米全群注射2天,饲料里加抗生素,降低饲料蛋白含量,适量添加亚希酸钠维生素E。
2.及时为仔猪推糖是挽救仔猪生命的最好方法。
方法是在仔猪开始出现眼睑水肿但没有神经症状时,及时给仔猪静脉推注25%或50%葡萄糖(约40毫升),可以将仔猪从死亡线上拉回来。
3.磺胺间甲氧嘧啶60mg/kg+凝血酸30mg/kg+5%生理盐水2~4ml/kg,腹腔注射,一日一次。
水肿病流行特点
发病猪一般在45~120日龄内。
45~80日龄最多,80~120日龄内占30%;该病3~1 0月份较多,平川多,山区少,10月份~第二年2月发病较少。
喂高蛋白饲料(配合饲料加玉米、苕类植物等)发病多。
水肿病的注意事项
饲养仔猪可避开发病季节,把握45~90天易感期,注意观察饮食欲、粪便。
若饲喂高蛋白饲料多加麸皮或易消化饲料。
适时注射疫苗,未确定为水肿病时决不能乱用其它药物。
仔猪水肿病的简单治疗方法
![仔猪水肿病的简单治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500c49a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b5.png)
仔猪水肿病的简单治疗方法
仔猪水肿病的治疗方法
1、仔猪水肿病没有特效治疗药物,早期注射抗生素治疗,效果较好,发病后期治疗效果不佳。
2、由于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所以治疗前可以先做药敏试验,来验证致病菌对抗生素的敏感程度。
3、使用恩诺沙星,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卡那霉素,头孢哌酮等抗生素对引起水肿病的大肠杆菌敏感,不过由于耐药性原因,还不能肯定是否一直有效,具体还要视情况而定。
该病的治疗方法:
1、口服硫酸镁15~25克,每日一次。
2、卡那霉素2毫升、5%碳酸氢钠30毫升、25%葡萄糖30毫升,混合后一次静注。
3、肌注
维生素C4毫升,2次/日。
4、亚硒酸钠维生素E2毫升,1次/日。
5、地塞米松5毫克,2次/日。
6、远征霉素3毫升、亚硒酸钠维生素E1毫升、地塞米松2毫克,肌注,1次/日,疗效明显。
治疗:药物治疗效果初期一般,后期无效。
浅谈仔猪水肿病的防治
![浅谈仔猪水肿病的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c92d4f50be23482fb4da4cfa.png)
2 %甘 露 醇 :l 2 /g静 点 ,每 日 1 2 0 ~ gk ~
次 。直 到 水 肿 消 除 。 4 体 会
变 平 .呈 半 透 明样 ,粘 膜 下 层 显 著 增
厚 呈 胶 冻 样 :肠 系 膜 水 肿 增 厚 、呈 半 透 明胶 冻 样 ,切 开 流 水 样 物 ;脑 膜 充 血 ,水 肿 。
经 症 状 危 及 生 命 时 ,要 及 时 使 用 利 尿 药 、脱 水 药 等 消 除 水 肿 和 降低 脑 内 压 ,
亡率 高 ,给 养 猪 业 造 成 较 大 经 济 损 失 。
笔 者 通 过 多 年 来 的 临 床 实 践 , 总 结 该 病 诊 治 经 验 ,取 得 了较 好 疗 效 , 现 介 绍 如 下 ,以 供 同 行 和养 猪 户 参 考 。
治 疗 较 好 。 从 对 4个 规 模 场 的 5 0多 0
升 ,或 麝 香 注 射 液 6 1 ~ 0毫 升 , 当归 i 丰
射液 8 1 ~ 0毫 升 。 24 于 酵 母 片 、复 合 维 生 素 B液 .. 4
254 用 黄 芩 6 .. O克 、 黄 连 5 O克 、
银花 4 0克 、 陈 皮 4 0克 、 厚 卜 4 0克 、
仔 猪 水 肿 病 主 要 发 生 于 断奶 仔 猪 , 由 于 饲 料 营 养 过 高 , 引 起 胃 肠 道 环 境 紊 乱 。使 溶 血 性 大 肠 杆 菌 等 有 害 菌 大 量 繁 殖 ,产 生 毒 素 而 引 起 的 一 种 急 性 充 血 发 红 ;肺 水 肿 ,胸 腔 、腹 腔 、 心
猪 的 饲 养 管 理 , 供 给 母 猪 易 消 化 多 营 养 及 青 绿 多 汁饲 料 。 24 1 5 5 %葡 萄 糖 1 0 2 0毫 .. 2 ~ 0 0 ~0
仔猪水肿病的防治
![仔猪水肿病的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19ea4636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5f.png)
交流与分享
组织养殖户之间的交流活动,分享 防治经验和成功案例,促进共同进 步。
奖励与激励
对积极采取防治措施并取得良好效 果的养殖户给予奖励和激励,激发 其积极性。
05
案例分析
成功防治案例
案例一
某规模化猪场,通过严格控制饲料营 养比例、加强饲养管理,有效预防了 仔猪水肿病的发生。
案例二
某散养户,采用中草药方剂拌料饲喂 ,显著降低了仔猪水肿病的发病率。
防治失败案例分析
案例一
某规模化猪场,未及时对病猪采取隔离 和治疗措施,导致疫情扩散,防治效果 不佳。
VS
案例二
某散养户,未能坚持使用预防性药物,仅 在出现疫情后才采取治疗措施,防治效果 有限。
案例对防治策略的启示
启示一
加强饲养管理,提供营养均衡的饲料 ,增强仔猪抵抗力。
启示三
选择合适的预防性药物,并坚持使用 ,以提高防治效果。
启示二
及时发现并隔离病猪,采取有效的治 疗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病因与流行病学
病因
主要病因是某些特定血清型的溶血性 大肠杆菌侵入肠道,并在肠道内大量 繁殖,产生毒素,导致仔猪中毒。
流行病学
该病多发生于春季和秋季,主要感染 4-5周龄的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 高。
临床症状与诊断
临床症状
病猪表现为突然发病,精神萎靡,食欲不振,体温升高,四肢无力,共济失调 ,肌肉震颤,呼吸困难等。
仔猪水肿病的防治
汇报人: 2023-12-30
目录
• 仔猪水肿病的概述 • 预防措施 • 治疗措施 • 防治策略 • 案例分析
01
仔猪水肿病的概述
定义与特点
仔猪水肿病综合防治措施
![仔猪水肿病综合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34efc7383d049649a665850.png)
仔猪水肿病综合防治措施仔猪水肿病综合防治措施仔猪水肿病又称肠毒血症,是由病原性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的一种断奶后仔猪急性高度致死性、散发性传染病。
猪只以突然发病,头部水肿,胃壁后肠系膜水肿为特征。
该病发病率高达15%~35%,致死率达50%~80%,给养猪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严重制约着养猪业的开展。
因此,及时确诊本病并采取相应的有效防治措施,对养猪业的健康开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流行特点本病主要发生于断奶前后仔猪,以断奶后1周~3周内发病率最高,低营养水平少发。
发病规律一般是中等以上体况,同窝仔猪生长发育良好的容易发病。
发病时间多集中在3月~5月和9月~11月。
不同品种和性别的仔猪都可感染。
发病急、死亡快,散发性传染,病程短,致死率高。
气温变化大时多发,气温平稳时少发;饲料中添加了维生素B和亚硒酸钠的少发。
二、发病原因1、管理不善,卫生不良,消毒不严,营养缺乏,引起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变化,促进致病性大肠杆菌生长繁殖,导致发病。
2、断奶后饲料单一或喂给大量蛋白质饲料,引起仔猪胃肠机能紊乱,有利于致病菌繁殖并产生毒素,诱发本病。
3、仔猪生后,母源抗体的传递是通过小肠吸收母乳而获得,母源性大肠杆菌性抗体在仔猪体内维持时间是7天~35天。
4、仔猪消化机能不全,胃底腺不兴旺,体内缺乏淀粉酶和胃酸,影响植物蛋白和淀粉的消化,特别是在肠道内腐败分解,产生毒素,致使肠道功能异常。
5、过早断乳,饲料骤换,饲养方式不当,气候变化,阴雨潮湿,以及防疫和阉割等诸多外部应激因素均可诱发本病。
三、临床表现急性型:患猪突然发病,步态不稳,走路蹒跚,倒地后肌肉震颤,严重的全身抽搐。
眼睑苍白、水肿如鱼肉状,口吐白沫。
通常是在敏感猪群中一头或几头见不到明显病症,几小时即死亡,被感染的猪只大多很健壮,吃得饱长得快。
亚急性型:食欲废绝,精神沉郁,体温大多正常。
眼睑、鼻、耳、下颌、颈部、胸腹部等水肿,其中耳朵水肿最为明显。
皮肤发亮,指压有窝,重症猪水肿时上下眼睑仅剩一小缝隙。
仔猪水肿病的预防和治疗
![仔猪水肿病的预防和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8d8a9ee19b89680203d8251c.png)
矿 物 质 的 供 给 不足 .都 是 发 生 该 病 的
诱因 。
52 仔 猪 水肿 病 虽 然 在 一年 四季 都 可 _
发 生 . — 1 月是 该病 的多 发 期 而 但4 O
气 温 突 变 是 诱 发 该 病 的 一个 非 常 重 要
变 化 及 送 检检 查 结 果 .确 诊 为仔 猪 水 肿病。
4 防 治
展 . 猪 水 肿 病 的 发 生 日益增 多 , 各 仔 在
地 呈 上 升趋 势 . 已成 为猪 的常 见 病 和 多 发病 .并 成 为 早 期 断 奶 后 仔 猪 死 亡 的 主要 原 因 .给 养 猪 业 造 成 了重 大 的
的 因 素 。 因此 , 当气 温 变 冷 时 , 当 每 应
2 1年 6 0 1 月初 . 台河 市 某 猪 场 有 七 断奶仔猪6头 . 然发病死亡7 3 突 头 小猪突然发病 . 始时 . 开 出现 腹 泻 或 便 泌 . 后 病 程 突 然 加 重 或 死 1 d 2 亡 。病 猪 四肢 无 力 , 济 失 调 , 的病 共 有 猪 前肢跪地 , 肢直立 , 后 突然 向 前 跃 , 捕 捉 时 . 突然 倒 地 . 四肢 做 游 泳 状 滑 动 。 病 猪 病 情 稍 轻 者 ,精 神沉 郁 , 食 欲 不振 或废 绝 . 数体 温不 高 多 2 剖 检 变 化
深 部 肌 肉 注 射 1 .病 重 者 隔 5 6 d 次 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龙 江省 七 台河 市 北 兴 农 场 畜 牧科 , 龙 江 七 台河 1 4 2 ) 黑 黑 5 6 5
复 注 射 1 此 外 对 病 猪 可 应用 缓 泻 剂 次
仔猪水肿病如何防治
![仔猪水肿病如何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640ab0e8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4c.png)
仔猪水肿病如何防治
仔猪水肿病是一种由病原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多发于断奶仔
猪的急性猪病,而且往往是一些生长状况良好,体格健壮的断奶仔猪容易出现仔猪水肿病并且迅速死亡,这也让许多养殖户心痛不已。
仔猪水肿病发病突然,平日里健壮的仔猪突然精神萎靡,反应迟钝,后肢乏力,行走困难,倒地时四肢乱动做划水状,叫声嘶哑,仔猪眼睑、脸部、颈部甚至全身发生水肿,食欲不振,断奶仔猪有时出现腹泻状况。
预防方法:由于仔猪水肿病与饲料和饲养方式的改变有较大关系,所以当仔猪断奶时不要突然断奶,在断奶前做补料措施,避免仔猪出现断奶应激;断奶后不要突然改变饲料与饲养方式,饲料喂量逐渐增加;猪舍做好保温措施,及时通风,避免仔猪生长环境过于潮湿,严
格消毒及时清理仔猪粪便。
治疗方法:目前仔猪水肿病依旧是综合对症治疗,应该在发病初期便采取治疗,限制病猪采食量,降低饲料中蛋白质的含量,适当增加饲料中纤维的含量,添加有机酸并内服抗菌素药物,出现精神萎靡,食欲降低,腹泻、拉稀后应该立即进行肌肉注射。
仔猪水肿病的发生及防治
![仔猪水肿病的发生及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e6f8fcb4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60.png)
仔猪水肿病的发生及防治仔猪水肿病,又称为仔猪水肿性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的猪类疾病。
该病主要发生在出生后1-7天的仔猪身上,特征是全身性水肿以及心脏异常。
仔猪水肿病的发生和防治涉及多个因素,包括环境、遗传、饲养管理等。
环境因素对于仔猪水肿病的发生起着重要作用。
低温、高湿度的环境会造成仔猪失温,引发水肿病。
仔猪只出生后不久就接触到污秽的环境,也容易导致病原菌的入侵,引起疾病。
遗传因素也是仔猪水肿病的一个重要因素。
家系中存在遗传的疾病易感基因,容易导致仔猪水肿病的发生。
繁殖选择中应考虑对这些易感基因进行负选择,降低遗传水平。
饲养管理对于防治仔猪水肿病也非常重要。
饲养环境应保持清洁、干燥,避免病原菌的传播。
合理的饲养密度和集约化管理可以减少仔猪间的传染机会。
饲养过程中要注意饲料的营养均衡,充分满足仔猪生长发育的需要。
饲喂增加营养价值的饲料可以提高仔猪的抵抗力,降低疾病的发生。
预防仔猪水肿病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对于新生的仔猪要做好保暖工作,提供合适的环境温度,避免失温引发疾病。
饲喂高营养饲料,提高仔猪的抵抗力。
注重环境的卫生和消毒工作,减少病原菌的传播。
定期对仔猪进行体检,发现病情及时处理。
对于确诊为仔猪水肿病的病例,要及时进行隔离处理,避免传播给其他仔猪。
仔猪水肿病是一种常见的猪类疾病,影响着生猪养殖业的发展。
通过合理的饲养管理和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仔猪水肿病的发生率,提高养殖效益。
饲养者在工作中要加强对仔猪水肿病的认识和防治方法的学习,确保猪只的健康生长。
仔猪水肿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仔猪水肿病的综合防治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64fd2acf4028915f804dc2d0.png)
6 . 1 改善饲 养管理
饲料 营养
要全 面 , 蛋 白质 不 能过高 , 同时
注意圈舍卫生 , 减少或消除应激 因素 , 发 现疾 病及 时治疗等综合
病猪多处发 生水肿 、 眼睑 、 面颊 、 头颈部皮下水肿 。肠 系
0o= 0 I 3 ∞ 西9 / J . 1 s∞z. _ 1 _ l ● 0 0 . 7 _ 2 0 . 1 _ 0 ∞ . 0 忉 0 膜和肠系膜 淋巴结充血 、 水肿。 肠 道黏膜有不 同程度 的充血 、 措施进行防治。 还应加强仔猪断奶前后的饲养 管理 防止饲料
养 猪
猪水肿病是 由某些溶血型 大肠杆 菌引起 的一种急性 、 致
死性疾 病 , 俗称小猪摇摆病。 是断奶仔猪 常见 的多发病 , 多发 病 于断奶后 1  ̄ 2周龄 , 虽发病率不高 , 但死亡率高达 9 0 %, 且 5 . 4 . 1 消肿解 毒 口服硫 酸钠 1 5 g ,肌 肉注 射 速 尿 l O m L , 1  ̄ 2 次, d , 连用 3 ~ 5 d ; 也可使用 1 0 % 氯 化钙 5 m L 、 5 0 %葡 萄糖 5 0 m L 、 2 5 %甘 露 醇 3 0 m L和 维 生 素 C 注 射液 4 mL静脉 注射 , 1次 , d ,
压 留痕 。后期发生后肢麻痹 , 反应迟钝 , 皮肤 常出现红斑 , 腹 部 有臌气现象 , 卧地不 起 , 呈 昏迷状态 , 粪便 干燥 , 皮 肤苍 白 或局部 发绀 。 急性病例 4 ~ 5 h死亡 , 多数在 1 — 2 d内死亡。 年龄 稍大的猪 , 病程可长达 5 — 7 d 。
断奶一个多月的仔猪猪。该次猪群发病急 , 在3 d就有 1 7头 仔猪发病 , 死亡 7 头, 死亡和发病的猪只 , 大多数是健康状况
仔猪水肿病的病因及防治措施
![仔猪水肿病的病因及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f78fa8da80eb6294dd886ca2.png)
3 合措施 , 在一 定范 围 内较好 的控制 了本病 的发生 , 膜肺 炎的诊 治 [] 中 国兽 医杂 王 J.
志 ,9 8 8 :52 . 19 ( )2 —6
1 发病 原 因
1 1 致病 微 生物 .
仔猪 消化 器官容 积小 , 发育 不 完善 , 胃不分 泌淀
引起仔 猪水 肿病 的病原 是 由致病性 大肠 埃希 氏 粉酶 , 小肠 和胰 脏分 泌 的消化 酶也很 少 , 不能充 分消 菌某 些血 清型 引起 的 , 常见 的 OK菌 群 , 是 与仔猪 黄 化 吸收饲 料 中的 营养物 质 , 被消 化 的蛋 白质 ( 未 尤其
亚急 性 为 6 ~8 。如治 疗 及 时 7 O 0/ 9 6 2 h不 死 , 有 的病 猪逐渐 康复 。
一
些仔 猪采 食量 大 , 入 高蛋 白 , 摄 高碳 水化 合物 营养
多 , 应激 作 出的反应 则更 强烈 , 对 因此 生长 快 的仔 猪 更易 发病 。
1 3 消化 系统 机 能 .
部 分仔 猪 出现空 嚼 , 伸 出 口外 , 能 缩 回, 后 昏 常 能 引起消 化不 良和 腹泻造 成肠 道正 常菌群 失调使 舌 不 最
迷 死亡 。一 般体温 正 常或稍高 , 程短 , 的仅 几个 致 病性 大肠 杆菌 增殖 , 仔猪 在 断 奶 后 短 时 间 内诱 病 有 使 小时 , 通常 为 1 。急 性病 例死 亡几乎 为 10/, 发仔猪 水肿 病 。本 身仔 猪生 长 过 快 也是 一 种 应 激 , ~2d 0 9 6
痢基 本相 同 , 02 08 O1 8 O1 9 O1 1等 群 , 有 、 、 3、 3、 4 以 是植 物性 蛋 白质 ) 肠 道后 引起 的过敏反 应 , 绒 毛 进 肠 O1 9 3 多见 。 猪 水 肿 病 是 大 肠 埃 希 氏菌 的溶 血 性 受 到损 伤 , 仔 消化功 能下 降造成 消化 不 良和腹泻 , 再则
仔猪水肿病的发生及防治
![仔猪水肿病的发生及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b2180fa9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d1.png)
仔猪水肿病的发生及防治
仔猪水肿病是一种常见的猪病,常见于出生2-7天的仔猪。
病猪的全身均有浮肿,尤以腹部、泌尿生殖系统和胸腹腔为多见。
本文将主要介绍仔猪水肿病的发生原因以及防治措施。
发生原因:
1. 饲养管理不当:没有对母猪进行适当的预防和治疗,导致乳汁质量差,仔猪在吮吸乳汁时摄入了较多水分。
2. 高温环境:高温环境下,猪舍空气湿度大,仔猪能耗增加,进食减少,造成水分摄入不足。
3. 哺乳秩序紊乱:在仔猪密集饲养的环境中,强势仔猪会抢夺较多的乳汁,导致弱仔猪乳汁摄入不足。
4. 仔猪吸食污染物:在饲料、水源或环境中存在有害物质,例如霉变饲料、大肠杆菌等,仔猪摄入后引起水肿病。
5. 高产种母猪:高产种母猪在哺乳期需提供较高的营养,而部分母猪可能无法满足需求,导致乳汁质量下降。
仔猪水肿病的发生与饲养管理、环境条件、哺乳秩序、饲料水源及母猪遗传素质等因素密切相关。
只有做好综合防治措施,才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仔猪水肿病的发生。
养猪中如何有效防治猪水肿病
![养猪中如何有效防治猪水肿病](https://img.taocdn.com/s3/m/4e3ba869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31.png)
增加免疫力
定期接种疫苗,提高猪的免疫力。
兽医专家的防治建议
及时诊断
对于出现水肿症状的猪,及时诊断, 确诊是否为猪水肿病。
使用敏感药物
选用敏感药物进行治疗,以快速有效 地控制病情。
跟踪治疗效果
在治疗过程中,定期跟踪治疗效果,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预防并发症
为缓解猪的营养不良,可适当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增强猪的 抵抗力。
纠正电解质失衡
由于猪水肿病可能导致电解质失衡,因此需要对猪进行电解质纠 正。
改善饲养环境
保持良好的饲养环境,减少应激因素对猪的影响,有助于预防和 治疗猪水肿病。
中药治疗
利水渗湿
使用中药方剂如五苓散、猪苓汤等,以利水渗湿、清热解毒。
活血化瘀
血清学检测
通过检测病猪的血清抗体水平,以确定是否感染过该病。
鉴别诊断
与其他类似疾病的鉴别
如猪瘟、猪丹毒等类似疾病,需要通过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诊断进行鉴 别。
与其他原因引起的水肿的鉴别
如营养不良性水肿、心源性水肿等,需要通过病史、临床症状和实验室诊断进行 鉴别。
04
猪水肿病的预防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
避免应激因素
01
减少环境应激
在猪运输、转栏等过程中,尽量 减少应激因素,如保持安静、避 免拥挤等。
02
合理安排猪舍布局
03
预防接种应激反应
根据猪的品种、生长阶段等因素 ,合理安排猪舍布局,使猪群之 间保持和谐关系。
在接种疫苗时,可以采取适当的 措施,如缓慢注射、口服镇静剂 等,以减少应激反应。
05
在治疗过程中,注意预防其他并发症 的出现。
仔猪水肿病的发生及防治
![仔猪水肿病的发生及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6f01cce2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00.png)
仔猪水肿病的发生及防治仔猪水肿病是指由于幼仔猪机体免疫力低下,易受外界环境及病原体的影响,导致机体水分代谢紊乱而引发的一种疾病。
该病主要表现为仔猪体内水分潴留,导致猪体四肢、眼睑、乳房、阴囊等部位明显水肿,病情严重时可导致呼吸困难、心肺衰竭而死亡。
本文将从疾病发生原因、病理学变化、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讨论。
一、疾病发生原因1. 环境因素。
仔猪在出生后需要一段时间适应外界环境,幼崽期间气温、湿度、空气流通等因素不合适会影响仔猪的免疫系统,使其易感染细菌、病毒等病原体。
2. 饲养管理因素。
母猪的疫苗接种、饲喂管理等都直接影响幼仔的健康状况。
如果母猪未接种疫苗或接种不当,会传染给仔猪影响免疫力,饲喂不合理或不及时也会导致仔猪营养不良。
3. 病原体因素。
仔猪水肿病主要受到大肠杆菌、链球菌等病原菌的感染,致病菌在小肠内繁殖,产生大量毒素,从而导致仔猪水肿病的发生。
二、病理学变化仔猪水肿病主要表现为仔猪体内水分潴留,猪体四肢、眼睑、乳房、阴囊等部位明显水肿。
同时,受到病原菌和毒素的侵袭,免疫系统会出现一系列炎症反应,大量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等细胞聚集在感染部位,产生发热、发炎等症状。
此外,由于水肿影响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功能,仔猪也会出现呼吸困难、心肺衰竭等症状。
三、临床表现1.仔猪体内水分潴留,猪体四肢、眼睑、乳房、阴囊等部位明显水肿。
2.猪体呈现发热、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等症状。
3.猪体出现呼吸困难,呼吸急促等症状,严重时出现心肺衰竭。
4. 猪群中多数仔猪同时出现明显症状。
四、治疗方法1. 抗生素治疗。
根据病原菌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按照医嘱使用,一般应用2-3天即可见效。
2. 制止腹泻。
在使用抗生素的同时,应针对腹泻进行补液、止泻治疗,补充电解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维持正常代谢水平。
3. 对症用药。
如疫苗、免疫球蛋白等,以补充免疫力,提高机体抵抗力。
五、预防措施1. 加强清洁消毒。
仔猪水肿病的防治方法
![仔猪水肿病的防治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548adc4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1e.png)
仔猪水肿病的防治方法
仔猪水肿病最早发现于英国,又称猪胃肠水肿或猪大肠杆菌肠毒血症,有高度致死性疾病,因此仔猪水肿病的防治很重要。
仔猪水肿病的预防方法
仔猪出生后7天-l0天补料,开始大量吃饲料期间,每天饮水中加入少量食用醋,从断奶到喂全价饲料要稳步过渡,一窝仔猪饲喂某种饲料后,最好中途不要更换。
做到科学饲养、少量多餐,每天喂4次-6次,每次仅喂七八成饱,特别是在饲喂高蛋白全价饲料时,更要注意控制好饲喂量。
仔猪在大吃饲料期间,每隔5天-7天用土霉素4片-6片、敌菌净2片-4片。
对发病猪群暂时减少或停喂高蛋白饲料,改喂青饲料拌玉米粉的高能低量饲料。
缺硒地区应注意补硒及维生素e,有利于减少本病的发生。
使用嗜氧芽孢杆菌类微生态制剂(如康大宝),添加到饲料中预防本病,效果较为理想。
仔猪水肿病的治疗方法
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用远征超级消肿王注射液,按每千克体
重0.lml,每天一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谈仔猪水肿病的防治
发表时间:2010-06-11T15:11:37.140Z 来源:《科学教育家》2009年第4期供稿作者:桑新华
[导读] 仔猪水肿病(又名猪胃肠水肿)是由溶血性埃杀氏大肠杆菌的毒素引起断奶仔猪的一种急性散发性疾病。
近年来,该病对养猪生产的危害越来越严重。
谈谈仔猪水肿病的防治
桑新华
(河南省扶沟县练寺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461300)
【摘要】仔猪水肿病(又名猪胃肠水肿)是由溶血性埃杀氏大肠杆菌的毒素引起断奶仔猪的一种急性散发性疾病。
近年来,该病对养猪生产的危害越来越严重。
据调查, 该病多发生于出生6-15 周龄(断奶1-2 周)的仔和一窝中膘情较好的仔猪,特别是腹泻治愈的仔猪。
该病发病率高达5%-8%,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死亡率仍达50%-60%,晚期治疗死亡率高达90%以上,严重制约着养猪业的发展,因此对本病的控制不容忽视。
本文谈谈仔猪水肿病的防治对策。
【关键词】仔猪;水肿病;防治策略
【中图分类号】S15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4-0040-01
1.流行特点
1.1本病多发生于断奶前后的仔猪到3 月龄左右的中猪,百斤以上肥猪即使发病,死亡率较低。
1.2同窝仔猪中,体质较健壮的、较大的、易发病、先发病,死亡率较高,且死亡较急,急性症一般病程为半天到两天。
1.3病程后期的,已见有神经症状的猪,很难治愈,有的常出现不注射药物,尚可维持,一旦抓猪,打药,由于心肌功能衰弱,且死亡更快。
1.4本病具有传染性,一旦有发病猪,会陆续出现,逐渐扩展。
1.5本病多发生于转群,长途运输,突然断奶,突然换料,或饲料变换频繁,春秋气候变化,温差过大,卫生条件差,饲料单一等。
2.临床症状
其症状表现为:发病初期兴奋、转圈、痉等,行走时摇摆不定,步态不稳,后期卧地不骚动不安,最后嗜睡或昏迷。
病猪叫声嘶哑吸急促,四肢下部及两耳发紫。
后期常张口吸,最后因衰竭而死亡。
水样腹泻,粪便呈黄体温多数正常。
病理变化为:上下眼睑、颜面、下颌部、头部皮下呈灰白色凉粉样水肿;病猪胃的大弯门部及胃的粘膜层和肌肉层之间呈胶冻样肿;结肠间膜及淋巴结水肿,整个肠间膜呈凉粉样水肿,切开有许多液体流出,粘膜红肿,甚至出血。
水肿病暴发的第一个表现通常是在敏感猪群中一头或几头猪死亡,平常往往观察不到临床症状,被感染的猪大多数很健壮。
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发病初期有些猪食欲不振,眼睑水肿,结膜充血,皮肤发红,呼吸困难,声音嘶哑,感觉过敏,触之惊叫。
感染猪的体温在出现临床症状前通常在正常范围内,但有个别病例在疾病早期会发热,体温升高到41℃左右,持续时间一般只有2-4 小时,以后降至常温,因此临床上很难见到体温升高的现象。
发病仔猪初期便秘,水肿症状出现前2 天腹泻,后期肌肉运动失调,导致蹒跚样步态,可迅速发展到颤抖、痉挛跑动、麻痹和侧卧后作划水运动。
出现神经症状后在几分钟或在几天内死亡,大多数猪在24小时内死亡。
3.病理变化
剖检变化最特征性病变是水肿, 水肿严重的部位为胃粘膜贲门区,比正常增厚2-3 倍;从水肿切面可以看到水肿液呈血清样胶冻状,偶尔在粘膜附近是血样的;如果严重,水肿可以延伸到基底粘膜下层。
结肠系膜水肿比较常见,偶尔也见胆囊水肿、喉水肿、肺水肿、胸腔含有过量的浆液、肠粘膜充血、皮肤有不规则的充血和发绀。
多数仔猪胃内充满食物,小肠、结肠内容物较少。
有的猪心包腔中有过量的含纤维蛋白的浆液,心脏内、外膜有一些淤血点。
4.控制措施
猪群中一旦有的发病,应以控制全群为主,病猪隔离,单独治疗,圈舍消毒,大群药物预防。
普遍注射,疗效更佳,但要坚持更换针头。
绝不可发现发病的只治疗病猪,那样会出现,发现病猪即打针治疗,未发病的不采取措施,最后是发病的因病程治愈率低,未发病的陆续发病,结果,几乎全群都发病,都打了针,药钱花了不少,猪也死亡不少。
4.1加强日常管理。
对仔猪逐步进行断奶。
断奶后要逐渐改变饲料,喂量逐渐增加,防止喂饲料单一或蛋白质过多的饲料,增加青绿饲料及麦麸等富含无机盐和维生素饲料,适当补充添加富含硒、维生素%的饲料。
对常发病的猪圈需定期进行消毒,同时在饲料中添加适量复方新诺明、土霉素、氯霉素、氟哌酸等药物。
4.2治疗方法。
综合防治按照防重于治的原则, 根据水肿病的流行特点, 要采取“消、防、补、治”等一系列措施,即:彻底消毒、预防发病、早期补料、病源治疗与对症治疗相结合,适当使用抗菌药物,减少应激因素,增加维生素供给,对控制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较好的作用。
(1)彻底消毒,尽量减少母、仔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每批仔猪转入前、转出后,应把猪舍门窗、墙壁、地面等先用水冲干净,再用2.5%的火碱喷洒消毒,以喷湿为宜;母猪转入产仔舍前3 天,用0.5%的高锰酸钾喷洒消毒,也可用1∶600 百毒杀喷洒消毒,以尽可能地杀灭母、仔猪周围环境的致病性病原微生物。
母猪产仔后,应每天清理一次粪尿,保持产仔舍的干燥与清洁,每2 天用0.5%的高锰酸钾消毒一次,以防止周围环境病原微生物的滋生与繁殖。
(2)给母猪注射疫苗,给仔猪补铁、补硒,提高仔猪的抗病能力在母猪临产前40 天和15 天,分别肌肉注射仔猪大肠杆菌K88、K99、987P三价灭活苗,每次每头2毫升,以增加母猪血清和初乳中抗大肠杆菌的抗体。
同时应加强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使之能够均匀地分泌性状优良、数量充足的乳汁,以利于仔猪的消化吸收和生长发育。
在仔猪3-4 日龄,肌肉注射富铁力1 毫升(每毫升含络合铁150 毫克,含硒化合物1 毫克),可有效增强仔猪体质,提高仔猪抗病能力。
也可在仔猪3 日龄内注射牲血素1 毫升、0 1%亚硒酸钠2 毫升来预防铁、硒的不足;在仔猪3-5 日龄补水时,可在水中加入适量人工盐,供仔猪自由饮用;7日龄起给仔猪补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饲料,以促进器官发育。
仔猪断奶一周内只
喂七八成饱即可,以后逐渐增加饲料供应,此时饲料中蛋白含量以17%-18%为宜,因为有试验表明,过量的蛋白质有利于致病菌的生长和繁殖,不利于预防该病。
(3)对发生仔猪水肿病例可采用下列药物进行治疗:①氯霉素首次量按每公斤10。
毫克深部肌肉注射,同时配合亚硒酸钠1-2 毫升,VB 巧-10 毫升进行肌肉注射。
②肌肉注射速尿,一次用量2 毫升做利尿排毒。
③隔8-10小时再深部肌肉注射氯霉素按每公斤30-50 毫升作巩固治疗,一般2-3 次即可治愈。
本病一旦发病,死亡率较高,带来损失惨重。
因此一旦出现本病,应早论断、早治疗、早预防,以防扩展,尽力降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