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第三章1-3节
第三章 土体中的应力计算(1-3节)
3.均质、等向问题 理想弹性体是均质且各向同性的。天然
地基是各向异性的。但当土层性质变化 不大时,这样假定对竖直应力分布引起 的误差通常在容许范围之内。
5
二、地基中的几种应力状态
1.三维应力状态(空间应力状态)
局部荷载作用下,地基中的应力状态属 三维应力状态。每一点的应力可写成矩 阵形式
24
25
在空间将z相同的点连 接成曲面即形成应力泡。
当地基表面作用有几个集中力时,根据弹 性体应力叠加原理求出附加应力的总和
26
(二)水平集中力作用-西罗提解
z
3Ph
2
xz 2 R5
(3- 9)
27
28
二、矩形面积上各种分布荷载作用下的附 加应力计算
(一)矩形面积竖直均布荷载 1.角点下的应力
x
K
s x
p
τ
xz
K
s xz
p
(3- 25) (3- 26)
剪Kx应s和力K分xzs布分系别数为(水表平3向-5应)力,m分布x ,系n 数z和。
BB
55
P
56
57
(三)条形面积竖直三角形分布荷载 条形面积上竖直三角形分布荷载在地基
内引起的应力也可利用应力叠加原理, 通过积分求得。
zM ' (KsI KsII KsIII KsIV ) p
(3 -13a)
37
第二种情况:计算矩形面积外任一点M’ 下深度为z的附加应力(图3-17b)。设法使 M’点为几个小矩形的公共角点,然后将 其应力进行代数迭加。
zM ' (KsI KsII KsIII KsIV ) p
29
高考数学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高考数学第三章知识点总结第一节直线和方程1. 直线的方程直线的方程有两种常见的表示方法:一般式和斜截式。
一般式是Ax+By+C=0,斜截式是y=kx+b。
2. 直线的性质直线有斜率和倾斜角的概念,斜率是直线的倾斜程度,倾斜角是与x轴的夹角。
3. 直线与坐标轴的交点直线与x轴的交点是y=0处的x坐标,与y轴的交点是x=0处的y坐标。
第二节函数及其性质1. 函数的概念函数是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表示为y=f(x)。
2. 函数的性质函数有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等性质。
3. 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基本初等函数包括常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和三角函数等。
4. 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函数的图像可以通过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单调性、极值、奇偶性等来描述。
第三节数列和级数1. 数列的概念数列是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数字序列,可以是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斐波那契数列等。
2. 数列的通项公式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用来表示数列的任意一项的通用表达式。
3. 级数的概念级数是数列的和的概念,可以是等差级数、等比级数等。
4. 级数的性质级数有收敛和发散的性质,可以通过极限的概念来分析级数的和是否存在。
第四节不等式与不等式组1. 不等式的性质不等式有加法、减法、乘法、除法以及取对数、指数等运算的性质。
2. 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可以用图像法或者代数法来解决。
3. 一元二次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可以通过解二次方程的方法来求解。
4. 不等式组不等式组是由多个不等式组成的方程组,可以用图像法、代数法来解决。
结尾总结高考数学第三章主要涉及直线和方程、函数及其性质、数列和级数、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等知识点。
这些知识点在解决各种数学问题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掌握这些知识对于高考数学的学习至关重要。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系统的学习和练习,掌握这些知识,为高考取得优异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知识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知识总结
本章将对物理必修一第三章中学习到的内容进行总结:
第一节牛顿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运动状态,若无外力作用,则物体保持原状,即物体的总动量保持不变,这叫做牛顿第一定律。
2.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其受力的大小就等于物体质量和施加力的方
向上的速度变化率乘积,这叫做牛顿第二定律。
3.牛顿第三定律:表示两个物体之间作用的力,有着相等相反的作用力,这叫做牛顿
第三定律。
第二节求解动量定律的问题
1.匀加速直线运动:解决匀加速直线运动问题,可以用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根据质量和加速度的变化,求得时间下的运动位移,以及初始和末时的速度。
3.圆周运动:解决圆周运动问题,可以使用平动量定律,根据质量、半径和速度的变化,求的时间内的旋转角度和初末的角速度。
第三节物体碰撞
1.完全弹性碰撞:完全弹性碰撞是指碰撞后动量和能量完全守恒,可以使用牛顿第三
定律来解决,根据动量定理可以求得合动量、反方向速度、碰撞时间等信息。
3.部分弹性碰撞:部分弹性碰撞也可以用动量定理和能量定理来求解,求得碰撞后每
粒子的速度、动能的损失和有效功率信息。
综上,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的内容总结主要为牛顿定律以及利用这些定律求解动量定律
的问题,以及碰撞定律的求解。
总之,物理必修一第三章中学习到的内容可以有效地提升
学习者对物理学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第1节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一、制备细胞膜的方式(实验)原理:渗透作用(将细胞放在清水中,水会进入细胞,细胞涨破,血红蛋白和无机盐等内容物流出,取得细胞膜)选材:人或其它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鸟类,两栖类的不能做为实验材料)原因:因为材料中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细胞器提纯方式:差速离心法细节:取材用的是新鲜红细胞稀释液(血液加适量生理盐水)本实验只是通过观察红细胞形态转变来理解制备细胞膜的方式和原理,不能直接观察和取得细胞膜。
若想取得较纯净的细胞膜得在试管中离心和过滤二、细胞膜主要成份:脂质和蛋白质,还有少量糖类①脂质(50%):以磷脂为主,是细胞膜的骨架,含两层;②蛋白质(40%):细胞膜功能的表现者,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细胞膜功能越复杂;③糖类:三、细胞膜的结构大体骨架——磷脂双分子层大体结构 镶、嵌、贯穿——蛋白质分子外侧——糖蛋白(与细胞识别有关)结构特点:必然的流动性...举例:(变形虫变形运动、白细胞吞噬细菌) 3、细胞膜功能:①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保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②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控制具有相对性)(方式: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功能特点:选择透过性.....(取决于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举例:(腌制糖醋蒜,红墨水测定种子发芽率,判断种子胚、胚乳是不是成活)③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方式:三种P42)(和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紧密相关)四、细胞壁植物:纤维素和果胶(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可以在不损伤细胞内部结构的前提下除去细胞壁)原核生物:肽聚糖结构特点:不具有选择透过性。
作用:支持和保护第2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⒈显微结构: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构;亚显微结构:电子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构;细胞质细胞质基质:胶状物质,是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细胞器:具有特定功能的各类亚细胞结构的总称。
(差速离心法)一.细胞质基质概念:细胞质中除细胞器之外的液体部份功能:1.细胞质基质中有多种酶,是多种代谢活动的场所。
第三章第1-3节透镜
一、学习目标:1、能区分凸透镜和凹透镜,知道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2、知道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3、了解生活中的凸透镜。
二、重点、难点:重点: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难点: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三、考点分析:凸透镜成像规律:1. F点是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2. 2F点是像放大与缩小的分界点(2F点上,像与物等大等距倒立);3. 物体越靠近F点,像越大;物距越小,像越大,像距越远。
凸透镜成像规律图示:1. F点是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2. 2F点是像放大与缩小的分界点:3. 物体越靠近F点,像越大;物距越小,像越大,像距越远:4. 综合图示:知识点一:认识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例:将一个大烧杯倒扣在桌面上,里边充以烟雾,用手电筒通过杯底自上而下照射,调节手电筒的聚光圈,使通过烟雾的光成粗细均匀的柱形光束(如图甲):(1)烧杯内充以烟雾,是利用了烟尘微粒对光的来显示光通过的路径。
(2)烧杯底上放一个凸透镜,观察到的现象如图乙所示,说明凸透镜对光有作用。
(3)烧杯底上放一个凹透镜,观察到的现象如图丙所示,说明凹透镜对光有作用。
【解析】从图甲中可以看出手电筒聚光灯发出的是一束平行光,光在空气中传播,不易看到它的传播路径,可以利用“烟雾”“小雾”“灰尘”等物质,使光在这些小微粒上发生“漫反射”,从而看到光的传播路径;乙图中的烧杯底上放了凸透镜,使光线会聚到一个点,说明凸透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通过丙图观察光的路径发现光是发散的,说明凹透镜对光具有发散作用。
【答案】漫反射会聚发散【针对练习】太阳光穿过浓密的树叶孔隙,在地面上形成明亮的光斑;用凸透镜正对太阳光,有时也能看到一个明亮的光斑。
前者光斑的形成说明____,后者光斑的形成说明____。
【答案】光沿直线传播(小孔成像)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知识点二:透镜的光路图例:完成下列光路图(1)根据图甲中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画出入射光线.(2)图乙是一束平行于主光轴并射向凹透镜的入射光线,请画出穿过透镜的折射光线。
八年级上册物理人教版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第三章:物态转变第一节:温度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人程度,热的物体温度高,冷的物体温度低。
2、测量工具:温度计(体温计,实验室用温度计,寒暑表),常常利用的温度计是按照液体的热胀冷缩规律制成的。
3、温度的单位:摄氏度,符号℃。
4、摄氏温度的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滚水的温度为100℃,0和100℃之间等分成100份,每一份代表1℃。
五、温度计的利用方式:1.要认清它的量程,即温度计所能测量温度的范围。
2.要认清它的零刻线,即零摄氏度的位置。
3.要认清它的分度值,即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值。
4.温度计的玻璃泡应该全数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着容器底或容器壁。
5.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略微等一会,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6.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
6、体温计:体温计用于测量人体温度。
按照人体温度的转变情况,体温计的刻度范围一般为35~42 ℃。
玻璃泡和直玻璃管连接处的管孔特别细,而且略有弯曲,使直管内的水银不能退回玻璃泡内,所以离开人体后,体温计仍能准确地显示人体的温度。
7、生活中常见的三种温度计的区别项目实验室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用途测物体温度测气温测体温量程-20~110℃-30~50℃35~42℃分度值 1 ℃1℃℃测温物质水银、煤油酒精水银构造玻璃泡上部是均匀的细管玻璃泡上部有一段细而弯的“缩口”使用方法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不能甩可以离开人体读数,使用前要甩几下第二节熔化和凝固1、物质有三态:固态、液态、气态。
2、物质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叫做物态转变。
3、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4、凝固:物质从液太变成固态:5、晶体: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如海波、冰、食盐、萘、各类金属6、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如蜡、松香、玻璃、沥青7、熔点和凝固点(1)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2)凝固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
2.特点(1)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跟它的熔点相同,非晶体没有肯定的熔点或凝固点。
马原第三章总结
马原第三章总结第⼀节社会基本⽭盾及其运动规律⼀、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历史观的含义社会历史观是⼈们对于社会及其历史的总看法和根本观点●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两种根本对⽴的历史观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及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谁是第⼀性、谁是第⼆性,谁决定谁的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主义的唯⼀标准唯⼼主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唯物主义1、唯物史观(1)基本观点:唯物史观坚持⼈类社会的发展是⼀个有规律的⾃然历史过程,⽣产⽅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量,社会基本⽭盾是社会发展的动⼒,⼈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唯物史观创⽴的意义1)宣告了历史唯⼼主义的破产;2)为研究社会历史提供了科学⽅法:3)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4)对⽆产阶级政党制定正确的路线、⽅针、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2、唯⼼史观(1)基本观点:唯⼼史观否认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主张⽤个别⼈物的思想动机来说明历史的发展,或从社会外部去寻找某种精神⼒量作为社会发展根源,否认社会基本⽭盾是社会发展的动⼒。
(2)唯⼼史观的表现形态宿命论唯意志论主观唯⼼主义认为:⼈们的主观思想动机,特别是少数英雄⼈物的思想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量,也称唯意志论。
梁启超说:“⼤⼈物⼼理之动进稍易其轨⽽全部历史可以改观”“舍英雄⼏⽆历史”。
—(摘⾃《饮冰室合集》)胡适:英雄⼈物“⼀⾔可以兴邦,⼀⾔可以丧邦”—(摘⾃《饮冰室合集》)客观唯⼼主义:则把社会历史之外的某种神秘的、虚幻的精神⼒量,如“天命”、神等看成社会发展的决定⼒量,也称宿命论。
⿊格尔认为:历史不是个⼈随意创造的,⽽是决定于某种“客观精神”。
伟⼤⼈物是“世界精神的代理⼈”,拿破仑代表了“世界精神”,他“骑着马,驰骋全世界,主宰全世界”。
世界历史是伟⼤⼈物和王朝的历史,“⽽不是⼀般⼈民的历史”。
——(摘⾃⿊格尔《历史哲学》)(3)唯⼼史观的根本缺陷:思想决定⼀切,个⼈决定⼀切(⼆)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1、社会存在(1)含义: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活条件,是社会⽣活的物质⽅⾯,包括地理环境、⼈⼝因素和物质资料的⽣产⽅式。
7年级上册第三章人类的家园-地球知识点总结
七上科学第三章人类的家园----地球知识点总结第1节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1.地球的形状(1)人类逐步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①古代中国人:a.盖天说:天圆地方(“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和“天如斗笠,地似覆盘”);b.浑天说: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②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数学家首先提出大地是球形的设想;③观察月食:发现大地投射到月球上的影子是弧形的,这是对地球认识的第一次飞跃;④1519年至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的环球航行初步证明地球是球形的;⑤现在,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证明地球是椭球体,蓝色是,白色是。
(2)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例:①远去的帆船总是先消失,后消失;②驶来的帆船总是先出现,后出现;③ (填“走得到”或“走不到”)到天涯海角;④站的高,看的远-----古诗有云:“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⑤月食时被蚀部分总是成;⑥;(最早证明地球是球形的)⑦从卫星上拍摄的地球照片。
注意:太阳东升西落(填“能”或“不能”)证明地球是球体,只能说明地球绕太阳自转。
(3)证明地球是球形的方法------探索实验:铅笔在篮球和木板上移动对比实验结论:①铅笔在木板上由近及远移动,看到的铅笔长度(有或没有)变化。
②铅笔在篮球表面从最高点由近及远移动,看到的铅笔(填“笔尖”或“笔尾”)先消失,这与海岸上远去的帆船(填“桅杆”或“船身”)先消失的情况相似,这说明地球的形状是的。
2.地球的大小(1)地球的真实形状:地球是一个 的不规则球体。
(2)地球的大小:①地球半径:赤道半径 km ,两极半径 km ,仅差 %②地球赤道周长: 千米-----“坐地日行八万里”③地球表面积: 平方千米3.地球内部的结构(1)地球的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地震波。
(2)从外到内(地表到地心)把地球分为 (蛋壳)、 (蛋白)和 (蛋黄)三个圈层。
①地壳:平均厚度为17千米。
海拔越高,地壳越 ;海拔越低,地壳越 。
②地幔:在地壳以下到2900千米深处,分为 和 。
七年级数学第三章 第1-3节 字母能表示什么;代数式;代数式求值北师大版知识精讲
初一数学第三章第1-3节字母能表示什么;代数式;代数式求值北师大版【本讲教育信息】一、教学内容代数式及代数式的值1. 用字母来表示数.2. 代数式的概念及列代数式.3. 会计算代数式的值.二、教学目标1. 能用字母表示以前学过的运算律和计算公式;体会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形成初步的符号感.2. 掌握代数式的概念,能解释一些简单代数式的实际背景或几何意义,发展符号感.3. 会求代数式的值,感受代数式求值可以理解为一个转换过程或某种算法.三、知识要点分析1. 用字母表示数(这是重点)(1)字母可以表示任何数如字母a可以代表0或-3,或2,只要是学习过的数,字母都可以表示.(2)字母可表示公式和法则如:圆的面积可以用πr2表示,其中r表示圆的半径;长方形的周长可表示为2(m+n),其中m、n分别表示长方形的长和宽.若用a、b表示两个数,那么加法交换律可表示为:a+b=b+a.说明:Ⅰ. 只要是学过的公式,都可以用字母表示.Ⅱ. 字母表示公式和法则,一定要说明其中的字母表示什么量,在不同的公式中,相同的字母可以代表不同的量.Ⅲ. 字母“π”一般来说只表示一种量:圆周率.2. 代数式的概念(这是重点)(1)像a+b,ab,2(m+n),st等式子都是代数式,但代数式中不含“=”“>”或“<”.(2)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 如a,-2都是代数式.(3)代数式的写法:①字母相乘:乘号用“·”即可,也可省略.如:a×b可写作a·b或ab.②数字与字母相乘:数字放在前面,且“×”可用“·”表示或省略.如:b×a×3可写作3a·b或3ab.③除法:一般“÷”可用分数线代替.如:2÷b可写作2 b .3. 代数式的意义代数式中的字母代表的含义不同,则整个代数式所代表的含义也不同.如:x+y.若x表示一斤黄瓜的价钱,y表示一斤胡萝卜的价钱. 则x+y表示买一斤黄瓜和一斤胡萝卜共需多少钱.若x表示动物园一X成人票的价格,而y表示一X儿童票的价格,则x+y表示一X 成人票和一X儿童票共花的钱.若x表示大正方形的面积,而y表示小正方形的面积,则x+y表示大、小两个正方形的面积和.由此可知:代数式中的字母可以代表很多的量,字母代表的意义不同,代数式的含义也不同.4. 代数式的求值.代数式中的字母可以代表很多的数,当字母的取值不同时,代数式的结果也就不一样. 而所说的代数式求值,就是①用数值代替代数式中的字母,②按照运算顺序求出相应的值.如:代数式3x+y若x=2,y=-1,代数式的值就是3×2+(-1)=5.若x=2,y=2,代数式的值就是3×2+2=8.【典型例题】考点一:用字母表示数例1:(1)小明步行的速度是v米/秒,而他骑车的速度是步行的3倍,那么他骑车的速度是_______米/秒.(2)某药店上月盈利a元,本月比上月多挣100元,则本月盈利__________元.【思路分析】(1)骑车速度是步行速度的3倍,所以用步行速度×3即可;(2)上月+100即得本月盈利. 结果后面若有单位,而结果本身又有“+”“-”号相连(即以后要学的多项式),则需加上括号.解:(1)3v;(2)(a+100)方法与规律总结:正确理解题意,根据题目所提示的运算关系,用字母表示出运算的式子.例2:用火柴棒按下图的形状搭建图形:(1)填写下表(2)第n个图形需多少根火柴棒?【思路分析】(1)①②③这三个图的火柴棒数可以直接数出来,并且通过观察后面一个图比前一个图都增加5根火柴棒,可以计算出后面的结果.(2)有了这三个图形,可根据前面讲过的方法,发现规律,找出答案.解:(1)7,12,17,22,27,32.(2)第一个图形用7根,,以后每增加一层,就增加5根火柴棒. 第n个图形应有n层图形,比①增加了(n-1)层,即增加了5(n-1)根火柴棒. 所以第n个图形一共用[5(n-1)+7]根火柴棒.友情提示: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能够分析出它的排放规律,然后用字母进行表示.考点二:列代数式及代数式的意义例3:根据下列语句列代数式.(1)a与b的和的3 5 .(2)a与b的35的和.【思路分析】列代数式关键是找出运算的顺序,即语句中叙述的顺序. (1)中先求和,再将和乘以35,而(2)中先求b乘以35的结果,再把结果与a相加,得到和.解:(1)35(a+b)(2)a+35b友情提示:(1)中加括号保证了先算加法再算乘法,35写在括号前是因为“数字与字母相乘,数字在前,且可以省略乘号”;(2)中的加法、乘法混合运算,本身就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故35b不需加括号.例4:代数式(1+8%)x表示什么?而代数式6a3又可代表什么?【思路分析】由题意可知第一个代数式表示增长,只要让x表示一个量即可. 而6a3中进行立方的是a,一般来说求体积比较常用立方,也可直接用a3代表一个量.解:此题答案不惟一,现给出一个X例:①若x表示某人第一年的工资,第二年他的工资增加8%,则(1+8%)x表示此人第二年的工资数.②若a表示小正方体的边长,则a3表示小正方体的体积,则6a3表示6个边长为a的小正方体的体积共是多少.友情提示:掌握代数式意义的真正含义,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说明它的意义.考点三:代数式的求值例5:两个数x、y有如下关系:y=0. 01x2+2计算当x=-10,20,40时,y相应的值.【思路分析】将x=-10,20,40分别代入式子,求出y即可.解:当x=-10时,y=0. 01x2+2=0. 01×(-10)2+2=0. 01×100+2=3.当x=20时,y=0. 01×202+2=0. 01×400+2=6.当x=40时,y=0. 01×402+2=0. 01×1600+2=18.答:当x=-10,20,40时,y分别为3,6,18.友情提示:对于代数式求值,书上没有出现格式. 在这里给出简单的书写方法,当代入的底数为负数或分数时,一定要加括号.例6:当a+b=5,a-b=2时,求代数式2(a-b)3-4a b++(a-b)+2的值.【思路分析】所给出的代数式中都是以(a+b),(a-b)为整体,所以代入时,(a+b),(a-b)作为整体代入代数式.解:2(a-b)3-4a b++(a-b)+2=2×23-45+2+2=1195.友情提示:在代数式求值中,把字母代入代数式求值有很多种方法,其中整体代入是种经常用的方法,同时也能提高运算速度.【本讲涉及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本讲主要讲述列代数式和求代数式的值,本节课主要用到的数学思想是转化的数学思想,目的是用字母表示数,当字母取一定值时,又能把字母代入代数式中求出代数式对应的值.预习导学案(同类项、去括号及探索规律)(一)预习前知1. 同类项的概念及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是什么?2. 去括号的法则?3. 怎样找数学问题中的规律?(二)预习导学探究与反思探究任务1:同类项的概念?【反思】在概念中提到了两个“相同”,分别指的是什么?探究任务2: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反思】(1)合并同类项的实质是什么?(2)法则中一个“不变”指的是什么?探究任务3:去括号的法则?【反思】(1)去括号时,什么情况下括号内的符号变,什么情况下括号内的符号不变?(2)对法则中“每项都变号”你是怎样理解的?(三)牛刀小试1. 2x-x等于()A. xB. -xC. 3xD. -3x.2.若-3x m -1y 4与13x 2y n是类项,则m=________;n=_______. 3. 合并同类项 -12x 2+23x 2-56x 2=_________.4. 化简-4x +3(31x -2)等于( )A. -5x +6B. -5x -6C. -3x +6D. -3x -65. 观察一串数:3,5,7,9……第n 个数可表示为() A. 2(n -1)B. 2n -1C. 2(n+1)D. 2n+1【模拟试题】(答题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 某班的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的12多16人,若男生人数是a ,则女生人数为( ) A.12a+16 B.12a -16 C. 2(a+16) D. 2(a -16)2. 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v 千米,则t 小时可到达,若每小时行x 千米,•则可提前( )小时到达。
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第三章物态变化§第1节温度◇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温度计,测量温度的工具。
◇物态变化:物质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叫做物态变化。
□家庭和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根据液体液体热胀冷缩规律制成,液体用酒精,水银,煤油等。
◇温度单位:开尔文(K),基本单位;摄氏度(℃),常用单位。
摄氏温度这样规定:标准大气压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摄氏度,沸水的温度定为100摄氏度分别用0℃和100℃表示。
□温度计的使用:量程,即温度计所能测量温度的范围。
※实验: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要点:1)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
2)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入被测液体,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3)温度计浸入液体稍等一会儿,示数稳定了再读数。
4)读数时温度计的液泡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液面相平。
□体温计:刻度范围通常为35~42℃,分度值为0.1℃,玻璃泡和直玻璃管做得很细,毛细弯管(缩口)方便读数。
可以从病人身上拿开,在测量前必须把液柱甩回玻璃泡中。
§第2节熔化和凝固□物态变化,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
物质各种状态间的变化叫做物态变化。
□热传递,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或者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过程叫热传递。
只能存在在有温差的环境中。
(热传递:传导,对流,辐射)□熔化和凝固,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实验,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器材】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烧杯、试管、水、温度计、秒表、海波、蜡等。
【提出问题】不同物质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相同吗?【猜想或假设】熔化的过程中一定要加热,所以物质一定要吸收热量。
这是温度可能也是不断上升的。
【设计实验】(1)参照图组装好实验器材。
(2)点燃酒精灯开始加热。
(3)待温度升至40℃(为了数据处理和绘图方便)左右,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待海波完全熔化后再记录4~5次。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生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对于单细胞生物而言,整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对于多细胞生物而言,其生命活动依赖于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方能完成;对于非细胞生物(病毒)而言,只有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即寄生生活。
注意: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
3.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
主要特征:①个体微小,一般在10~30nm之间,大多数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②一般仅具有一种类型的核酸,DNA或RNA;(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③结构简单,一般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外壳(衣壳)所构成。
④专营细胞内寄生生活;(有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噬菌体三大类)..4.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其中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细胞最大的生命系统:生物圈...注意:①单独的物质(如水)并不能表现生命现象,故不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
②植物组织主要包括分生、营养、输导(导管和筛管)和保护组织,没有系统;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③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既可以属于细胞层次,也可属于个体层次。
④动物的组织包括上皮、肌肉、神经和结缔组织,其中血液、韧带为结缔组织;血管则属于器官。
第一章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同一性1.细胞种类: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①原核细胞:细胞较小;无核膜、无核仁;无成形的细胞核,被称之为拟核;...遗传物质为裸露的DNA分子,不和蛋白质联分解染色体;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有细胞壁,成分为肽聚糖。
②真核细胞:细胞较大;有核膜、有核仁;有真正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为DNA分子,与蛋白质分子联分解染色体;除核糖体外还有多种细胞器;植物的细胞壁,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
初三化学第三章知识点完全总结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完全总结第一节分子和原子一、分子和原子的异同分子原子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性质质量小、体积小;不断运动;有间隔;同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同。
联系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以再分。
备注1.所有金属、稀有气体、金刚石(石墨)和硅是由原子构成的,其他大多数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2.在受热的情况下,粒子能量增大,运动速率加快。
3.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原因是构成物质的粒子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
4.气体容易压缩是因为构成气体的粒子的间隔较大。
5.不同液体混合后总体积小于原体积的和,说明粒子间是有间隔的。
6.一种物质如果由分子构成,那么保持它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分子;如果它由原子构成,那么保持它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原子。
二、验证分子运动的探究实验【实验操作】如右图,取适量的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小烧杯C,加入约5mL浓氨水。
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烧杯B置于大烧杯外。
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烧杯A中的酚酞溶液由上至下逐渐变红。
【实验结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注意事项】浓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浓氨水具有挥发性,能挥发出氨气。
三、从微观角度解释问题1.用分子观点解释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没有新分子生成的变化。
(水蒸发时水分子的间隔变大,但水分子本身没有变化,故为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分子本身发生变化,有新分子生成的变化。
(电解水时水分子变成了新物质的分子,故为化学变化)2.纯净物和混合物(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区别: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3.分子和原子的联系: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同种原子结合成单质分子,不同种原子结合成化合物分子。
4.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第三章包舱包板运输1-3节
第三章包舱包板运输第一节包舱包板简介一、包舱、包集装箱(板):是托运人根据所运输的货物在一定时间内需要单独占用飞机部分或全部货舱、集装箱、集装板,而承运人需要采取专门措施予以保证。
1、固定包舱:托运人在承运人的航线上通过包板(舱)的方式运输时,托运人无论向承运人是否交付货物,都必须支付协议上规定的运费。
2、非固定包舱:托运人在承运人的航线上通过包板(舱)的方式运输时,托运人在航班起飞前72小时如果没有确定舱位,承运人则可以自由销售舱位,但承运人对对代理人的包板(舱)的总量有一个控制。
二、包舱包板的意义1、减少承运人的运营风险,有一个稳定的收入2、能充分调动承包人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挖掘市场潜力3、有利于一些新开辟的航线、冷航线的市场开发4、对承运人营销力量比较薄弱的回程、中间站航线比较有利三、包舱、包板存在的问题1、打乱了航空货运的市场价格,包舱、包板使得代理人掌握着舱位价格的制定权2、不利于承运人的收益最大化3、助长不正之风的蔓延(1)包“热”不包“冷”(2)容易诱发黑箱操作第二节包机运输一、定义包机运输是指托运人包用承运人整架飞机运输货物或邮件的一种运输方式。
包机费用包括飞机及货物在仓库与飞机之间的地面运输、装机、卸机等地面服务费用,但在始发地和目的地的地面运输,货物装卸集装器以及海关检查和税收等其它费用由包机人自行办理、并承担费用,且此项费用不计入包机费用中。
二、包机申请包机人至少应提前20日向航空公司提出书面包机申请,申请包机时应出示介绍信或个人有效身份证,同时提供货物品名、件数、重量、尺寸、体积、始发站及目的站等。
航空公司根据包机申请人的以上信息向包机人提供包机机型和包机价格。
三、包机合同包机运输合同至少一式四份,一份交包机人,一份随货运单财务联报财务部门审核,一份收运部门留存,一份随货运单存根联留存,一份随货运单运往目的站。
1、除天气或其他不可抗力原因外,合同双方应当履行包舱运输合同规定的各自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三章章节总结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三章章节总结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第三章主要介绍了随机变量及其分布、随机变量的离散概率和连续概率、期望和方差的计算、贝叶斯统计学等内容。
以下是本章的总结:
1.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第三章第一小节介绍了随机变量的定义和性质,并介绍了离散型和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区别。
然后,章节第二小节介绍了随机变量的分布,其中包括概率分布、密度函数、期望和方差的计算方法。
这些内容对于理解随机变量的分布非常重要。
2. 随机变量的离散概率和连续概率
第三章第三小节介绍了随机变量的离散概率和连续概率。
离散概率讨论的是离散型随机变量在某一范围内的取值概率,而连续概率讨论的是连续型随机变量在某一区间内的概率。
这些概念对于理解随机变量的性质和分布非常重要。
3. 期望和方差的计算
第三章第四小节介绍了期望和方差的计算方法。
期望是指一个随机变量的平均值,可以通过计算各个取值的概率和总和来实现。
方差是指一个随机变量在各个取值之间的差异,可以通过计算各个取值的差值和总和来实现。
这些内容对于计算随机变量的期望和方差非常重要。
4. 贝叶斯统计学
第三章第五小节介绍了贝叶斯统计学的原理和应用。
贝叶斯统计
学可以用来预测未来事件的概率,也可以用于概率模型的建模和优化。
这些内容对于实际应用非常有帮助。
综上所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第三章主要介绍了随机变量的分布、离散概率和连续概率、期望和方差的计算、贝叶斯统计学等内容,是学习概率论和统计学的重要基础。
经济地理学第三章知识总结
第三章农业与⼯业区位理论第⼀节杜能农业区位理论⼀、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背景与⽬的背景:企业型农业的成⽴时代。
19世纪德国乃⾄整个欧洲的社会历史背景复杂,⽣产⼒状况呈现⼤变⾰的趋势,企业型农业开始成⻓。
杜能,他本⼈是⼀个农业资本家,(德)1783-1850,以下简称杜能)于1826年出版了《孤⽴国》⼀书,⾸次系统地阐述了农业区位理论的思想,奠定了农业区位理论的基础。
⽬的:农业⽣产⽅式的地域配置原则。
泰尔:合理农业论——以轮作式农业⽣产⽅式全⾯取代三圃式农业⽣产⽅式(⿊⻨区、⼤⻨区、休闲轮作区)杜能:圈层式农业区位理论——不同地⽅对中⼼城市距离远近所带来的运费差决定着不同地⽅农产品纯收益或“经济地租”⼤⼩,将形成以城市为中⼼,由内向外呈同⼼圆分布的六个农业地带⼆、杜能农业区位理论概要1、理论前提(“孤⽴国”的假设条件)肥沃的平原中央只有⼀个城市;不存在可⽤于航运的河流与运河,⻢⻋是唯⼀的交通⼯具;⼟质条件⼀样,任何地点都可以耕作且收成相同;距城市80km之外是荒野,与其它地区隔绝;⼈⼯产品供应只来源于中央城市,⽽城市的⻝物供给则只来源于周围平原;矿⼭和⻝盐坑都在城市附近;此外,追求利益最⼤化也是其重要的前提条件。
2、形成机制地租收⼊公式如下:R=PQ-CQ-KtQ=(P-C-Kt)QR——地租收⼊;P——农产品的市场价格;C——单位农产品的⽣产成本;Q——农产品的⽣产总量(等同于销售总量);K——为⽣产地距城市(市场)的距离;t——农产品的运费率。
两点结论:(1)在“杜能条件下”同⼀产品的地租只与Kt(运费)有关;(2)运费不能⽆限制增加,否则要改变经营⽅式(R不能为负)地租曲线当地租收⼊为零及以下时,即使耕作技术可能,经济上也不合理,因⽽零地租点成为农作物的耕作极限点。
由市场点(运费为零)到耕作极限点的地租收⼊数值连结曲线被称为地租曲线。
每种作物都有⼀条地租曲线,其斜率⼤⼩由运费率决定,不容易运输的农作物⼀般斜率较⼤,相反则较⼩。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知识点总结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知识点总结第一节水循环1.水循环的概念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通过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等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分类:根据发生的空间范围,水循环可分为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
类型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领域海洋与陆地之间陆地上空海洋上空环节海水蒸发变成水汽。
水汽上升到空中,被气流输送到大陆空中,部分在适当条件下凝结,形成降水。
一部分在地面流动。
形成地表径流;陆地上的水通过蒸发和植物蒸腾,形成水汽。
被气流带到陆地上空,冷却凝结形成降水海水蒸发形成水汽,进入大气后在海洋上空凝结形成降水,一部分渗入地下,形成地下径流。
两者经过江河汇集,最后又回到海洋。
又降到海面意义使陆地水得以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是最重要的水循环补充陆地水的数量很少,对内陆地区意义重大水循环的参与水量最大【知识拓展】(1)三种水循环跨越领域最大的是海陆间循环;从参与水量看最大的是海上内循环。
(2)百川入海属于地表径流;台风登陆属于水汽输送。
(3)长江是外流河,参与海陆间循环;塔里木河是内流河,参与陆地内循环。
3.水循环的地理意义①更新陆地淡水资源水循环把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有机联系起来,使地球上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从而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
②进行物质迁移与能量转换4.水循环是地球上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的重要过程。
①物质迁移:降水和地表径流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地表径流源必修源不断地向海洋输送大量的泥沙、有机物和无机盐类,水循环成第为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②能量转换:水循环对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能起到吸收、转化和传输的作用,缓解了不同纬度地区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③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由于水循环的存在,在定时期内,全球的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不会增多,也不会减少,从而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
④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水循环还影响着全球的气候和生态,对全球自然环境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第三章第一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一、细胞膜的成分1.制备生物膜:①取材:细胞原因:没有和众多的、没有。
②原理:细胞放到中,细胞吸水,细胞内容物流出,可得到细胞膜。
③再经过和方法,可获得较纯净的细胞膜。
④结果:消失,体积,细胞,内容物流出,获得细胞膜。
注意:①红细胞用生理盐水,作用②注意该盖玻片的方法,防止出现③用吸水纸吸引时,注意不要把细胞吸走。
④滴蒸馏水操作在杂物台上进行,载物台应保持水平。
否则易使蒸馏水流走。
⑤实验中,持续观察细胞的变化与引流前观察到的细胞形态形成对照。
2.细胞结构①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和,还有少量的注意:不同种类的细胞,细胞膜的成分含量不完全相同;不同生理状态下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不同。
②细胞膜成分的特点: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含量最丰富,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二、细胞膜的功能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①图A通过信号分子完成交流②图B两细胞间交流,例如③图C相邻两个细胞之间形成,携带信息的物质通过进入另一个细胞,例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形成三、细胞壁1.主要成分①植物:和②真菌:③细菌:2.主要功能:对植物细胞有和的作用。
3.特性:细胞膜对细胞内外的物质具有性,而细胞壁具有性。
明辨正误1.细胞膜难以杜绝所有对细胞有害物质的进出,说明其控制作用进出的能力是有限的。
()2.植物细胞之间的胞间连丝具有物质运输的作用。
()3.细胞间的信息交流都依靠于信息分子和受体的识别。
()4.植物细胞与细菌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均为纤维素和果胶。
()5.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磷脂和多糖。
()6.细胞膜中不含胆固醇。
()7.细胞膜中的糖主要是纤维素。
()3.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除细胞膜之外的其他膜结构。
()第三章第二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一、细胞器之间的分工4.双层膜的细胞器项目线粒体叶绿体()()亚显微结构()()()()()()增大膜面积方式功能分布酶的种类和分布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分布于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于和中和中相同点①都具有层膜;②都含有少量的和;③都与能量转换有关;5.单层膜的细胞器细胞器名称结构功能分布①参与细胞内蛋白质内质网的和;②以及的合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地球与宇宙
第一节我们居住的地球
1、古代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中国人:天圆地方“盖天说”“浑天说”;印度人:大地是个
圆盾; 巴比伦人:大地是个空心山
2、说明地球是球体的现象
◆轮船远去,船身先消失;轮船返回,船的桅杆先出现。
◆麦哲伦环球航行;天涯海角总是走不到边。
◆月食时的阴影是圆形的。
◆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3、地球的形状
地球是一个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球体,地球的赤道半径________千米,两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短_________左右,仅差0.33%。
地球的赤道周长约为________千米。
第二节地球仪与地图
地球仪:就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的地球模型。
作用:可直观地表现地球面貌和地理事物的分布,能演示地球运动等自然现象。
1、经线和纬线
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做__________,也称_______.在南北两极中间,与两极等距,并且与经线垂直的线叫做___________,与它平行的线叫做_________.
(1)经线是半个地球的大圆,每条经线的长度都相等,约为2万千米。
(2)纬线都是一个完整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长约4万千米。
(3)由赤道到两极,纬线的长度逐渐减小。
3.经度和纬度的划分方法
(1)经度的划分是以本初子午线为00经线,向东、西各分为1800。
0度经线以东(右)为东经,以西(左)为西经。
注:向右经度数升高的为东经;向左经度数升高的是西经;(2)纬度的划分是以赤道为00纬线,向南北各划分900。
赤道以南(下)为南纬,以北(上)为北纬。
注:向上纬度数升高的为北纬,向下纬度升高的为南纬。
4.半球的划分。
1)东西半球:以西经200,东经1600为界。
2)南北半球:以赤道为界。
5、地图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1)比例尺:定义: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比例尺类型:文字式;数字式;线段式
大小比例尺:大比例尺:大于或等于 1:100000 小比例尺:小于或等于 1:1000000
判断方法:a 经纬网定向法(最准确) b 指向标定向法
c 没有上面两种,就为一般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3)图例和注记
图例:地图上用来表示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的符号。
注记: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的文字说明。
(4)地图的类型:政区图、旅游图、平面示意图等。
6.重要规律:
(1)同一经线上的点只存在正南正北的关系,同一纬线上的点只存在正东正西的位置关系。
(2)北极点是地球上的最北点,四周都是南;南极点是地球上的最南点,四周都是北。
(3)若两地同位于东经,经度值大的在东面;若两地同位于西经,经度值小的在东面。
(4)若两地同位于北纬,纬度值大的在北面,同位于南纬,纬度值较小的在北面。
第三节 :太阳与月球
1、在宇宙中与地球关系最密切的两个星球是:太阳(恒星)月球(卫星)
2、太阳:本身能发热、发光,是地球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1)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日地平均距离约1.5亿千米).
(2)太阳直径约为140万千米,表面温度约6000℃,中心达1500万℃.
(3)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分为三层:光球层(平时看到的部分)、色球层、日冕层.(4)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太阳黑子(活动周期为11年),太阳活动激烈的标志:耀斑。
(1)月地距离为38.44万千米,约为日地距离的1/400
(2)月球直径约为3476千米,约为太阳直径的1/400,约为地球直径的3/11
(3)月球的体积约为地球的四十九分之一(1/49),质量约为地球的八十一分之一(1/81);(4)月球的表面明亮的是高原和山脉,称为月陆。
黑暗的是广阔的平原或盆地,称为月海。
(5)月球表面最显著的特征是分布着众多的环形山,是由陨石撞击和火山爆发造成.(6)月球没有大气层,造成月球上昼夜温差大,不能传声,无天气变化和四季变化.(7)月球对物体的吸引力比地球弱,造成物体在月球上很轻.(跳高跳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