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试卷】高考化学复习专题四 数据、图表、图象信息的归纳结论和运用(复习必备)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图像图表专题复习

高中化学图像图表专题复习

高中化学图像图表专题复习一、图象题对于化学有关图象问题,可按以下的方法进行分析:1、看图像,认清坐标系,搞清纵、横坐标所代表的意义,并与勒夏特列原理挂钩。

所谓看图像,是指:一看轴(即横坐标和纵坐标的意义),二看点(即起点、折点、交点和终点),三看线(即线的走向和变化趋势),四看辅助线(如等温线、等压线、平衡线等),五看量的变化(如温度、浓度、压强、转化率、产率、百分含量等的变化趋势)等,这是解题的基础。

2、紧扣可逆反应的特征,搞清正反应方向是吸热还是放热,体积增大还是减小、不变,有无固体、纯液体物质参加或生成等。

3、看清速率的变化及变化量的大小关系,注意图像的走向是否符合给定的反应,在条件与变化之间搭桥;也可以根据坐标的数据,判断反应物或生成物在方程式中的系数,或据此求反应速率。

4、看清起点、拐点、终点,注意图像是否经过“原点”,即是否有“0”项,尤其是特殊点的意义,看清曲线的变化趋势。

5、先拐先平。

例如,在转化率-时间图上,先出现拐点的曲线先达到平衡,此时逆向推理可得该变化的温度高、浓度大、压强高。

6、定一议二。

勒夏特列原理只适用于一个条件的改变,所以图像中有多个变量时,先固定一个量,再讨论另外两个量的关系。

7、注意图像题中物质的转化率与百分含量的关系:某物质的转化率与其“百分数”相反。

(一)化学平衡图像【例1】.(2011全国II 卷28) 反应aA(g)+bB(g)催化剂cC(g)(ΔH <0)在等容条件下进行。

改变其他反应条件,在Ⅰ、Ⅱ、Ⅲ阶段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0.01.02.03.04.05.06.0 5.0 10.0 15.0 20.0 0.0 5.0 10.0 15.0 0.0 10.0 15.0 浓度/(m o l ·L -1) BA C3.00 2.001.001.860.76 0.621.501.00 0.50时间/minIⅡⅢ回答问题:(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 为_____________;(2)A 的平均反应速率v I (A)、v Ⅱ(A)、v Ⅲ(A)从大到小排列次序为_________; (3)B 的平衡转化率αI (B)、αⅡ(B)、αⅢ(B)中最小的是_____,其值是__________;(4)由第一次平衡到第二次平衡,平衡移动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 (5)比较第Ⅱ阶段反应温度(T 2)和第Ⅲ阶段反应温度(T 3)的高低:T 2 T 3(填“>”“<”“=”),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达到第三次平衡后,将容器的体积扩大一倍,假定10min 后达到新的平衡,请在下图中用曲线表示第IV 阶段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曲线上必须标出A 、B 、C )。

【最新】高考化学(课标版)二轮复习解题策略讲解课件:三、图表、图象题型(共30张PPT)

【最新】高考化学(课标版)二轮复习解题策略讲解课件:三、图表、图象题型(共30张PPT)

第13页
第二篇

(2)对于气体参与的反应, 表示平衡常数 Kp 时用气体组分(B) 的平衡压强 p(B)代替该气体物质的量的浓度 c(B),则反应Ⅱ的 Kp=________(用表达式表示)。 (3)假设某温度下,反应Ⅰ的速率(v1)大于反应Ⅱ的速率(v2), 则下列反应过程能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________。
第二篇

【解析】
(1)反应Ⅰ为熵增、吸热反应,其能自发进行的
p4CO2 条件是高温。 (2)反应Ⅱ的 Kp 可表示为 4 。 (3)在相同条件下 p CO 反应Ⅰ的速率(v1)大于反应Ⅱ的速率(v2), 说明反应Ⅰ的活化能比 反应Ⅱ的小,又反应Ⅰ为吸热反应,反应Ⅱ为放热反应,所以 C 项符合题意。(4)通过监测反应体系中 SO2 和 CO2 的浓度的变化 判断反应Ⅰ和Ⅱ是否同时发生。(5)从曲线可知,增大 CO 初始 体积百分数能有效降低 SO2 生成量, 同时, 降低温度也有利于降 低 SO2 生成量,B、C 项符合题意,D 项不符合题意;当向体系 中加入 CaCO3 时, CaCO3 分解会产生 CaO 和 CO2, 体系中 CO2
第7页
第二篇

2.化学平衡图象题的解题技巧 (1)先拐先平:在含量(转化率)—时间曲线中,先出现拐点的 则先达到平衡,说明该曲线反应速率快,表示温度较高、压强较 大、有催化剂等。 (2)定一议二:当图象中有三个量时,先确定一个量不变, 再讨论另外两个量的关系,有时需要作辅助线帮助判断。
第8页
第二篇
第10页
第二篇

(2) 想原理:结合图象联想原理规律。根据题中、图中信息, 明确涉及哪些化学反应原理, 如涉及化学反应, 写出可能发生的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并与相关数据结合起来, 有效 地做到数形结合。 (3) 巧整合:在识图象、想原理的基础上,将图象与原理结 合起来思考,找准切入点。 两点提醒:一是任何条件下,只要溶液中 c(H+)=c(OH -)一 定呈中性;二是溶液中电荷一定守恒。

高考化学 专题21 化学图象、图表信息获取和迁移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含解析)

高考化学 专题21 化学图象、图表信息获取和迁移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含解析)

专题21 化学图象、图表信息获取和迁移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高频考点解读】1.能够通过对图形、图表的观察,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的印象,并进行初步加工、吸收、有序存储的能力;2.能够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成果,用正确的化学术语及文字、图表、模型、图形等表达,并做出解释的能力。

用图表描述化学过程或呈现背景信息是化学化繁为简的基本表达方式,能从简约化、抽象化的图表中获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是理科考生应具备的一种重要思维能力,对该类问题的考查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以多种元素的特征性质和递变规律设置图表进行元素推断,考查元素周期律、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知识的应用。

(2)将反应过程和数据处理融为一体设计图像进行推理判断,考查对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速率、三大平衡(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溶解平衡)、三大常数(化学平衡常数、电离常数、溶度积常数)的理解和应用。

(3)以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知识为背景,借助氧化还原反应、沉淀量的变化、电化学原理等,考查分析图表信息、处理数据的计算能力。

【热点题型】题型一多变量图象题例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研究光化学烟雾消长规律,在一烟雾实验箱中,测得烟雾的主要成分为RH(烃)、NO、NO2、O3、PAN(CH3COOONO2)及各种物质的相对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记录于图中。

根据图中数据,下列推论最不合理的是( )A.NO消失的速率比RH快B.NO生成NO2C.RH及NO2反应生成PAN及O3D.O3生成PAN【提分秘籍】多变量图象题是高考考查的一个方向和趋势,它是指在一个图上存在多个变量的图象,如各种离子浓度的变化,多个条件的曲线变化等。

此类题的特点是:一方面信息量大,考查了读图能力;另一方面多变量的存在,考查了分析推理能力。

常见有三种类型:(1)环境污染因素的多变量;(2)溶液中离子变化的多变量;(3)化学平衡体系中的多条件变化。

解答这类题需要“两会”:(1)会识图:一看面、二看线、三看点(弄清纵、横坐标的含义;弄清起点、拐点、终点的含义;看清曲线的变化趋势)。

高考化学总复习总结数据图表信息试题分析

高考化学总复习总结数据图表信息试题分析

第九讲、数据图表信息试题分析【知识要点】高考的考纲显示,高考命题将更加注重图表语言的考核。

用图表表述化学过程或呈现背景信息是化学的基本表达方式,简约化是理科考生应该具有的最基本的思维特征,而图表正是化繁为简的妙法。

在这其中,图表型的计算题将数据处理与化学问题融为一体,信息量大,信息加工涉及诸如信息的寻找、选择、整理、重组、应用等各方面,因此学生普遍反映困难较大。

因此在平时的化学学习中我们应自觉地去了解图表所呈的化学含义,掌握化学图表最基本的分析剖析方法,从中提炼出相关的化学信息,尝试应用图表分析解决化学问题,表述自己的思路与思维的结果。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识表识图能力,更能通过这个过程训练与优化自己的思维策略。

【例题分析】[例题1]已知:2H 2S +SO 2=3S ↓+2H 2O 。

某同学向100mL 氢硫酸溶液中通人标准状况下的二氧化硫气体,所得溶液pH 变化如图所示。

他据此得到的下列四条关于二氧化硫和亚硫酸的说法。

请分析其中正确的是A .SO 2是弱电解质B .H 2SO 3不是强酸C .亚硫酸是比氢硫酸还弱的酸D .原氢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0.05mol ·L -1[例题2]将固体FeC 204·2H 20放在一个可称量的容器中加热灼烧,固体质量随温度升高而变化,测得数据如下: 根据计算分析推理,完成下列填空:(1)写出25℃~300℃时固体发生变化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

(2)350℃~400℃发生变化得到的产物是__________,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

(3)500℃时产物的含氧质量分数为________。

(4)写出600℃~900℃时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例题3]常温下在20 mL 0.1 mol ·L -1Na 2CO 3溶液中逐滴加入0.1 mol ·L -1 HCl 溶液40 mL ,溶液的pH 逐渐降低,此时溶液中含碳元素的微粒物质的量浓度的百分含量(纵轴)......................也发生变化(CO 2因逸出未画出),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20mL 0.1 mol ·L -1Na 2CO 3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其溶液中所有阳离子和阴离子的浓度有何关系?(用等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谈高考化学图表信息题的解题技巧——以2014年福建高考理科综合试卷化学试题为例

例谈高考化学图表信息题的解题技巧——以2014年福建高考理科综合试卷化学试题为例

例谈高考化学图表信息题的解题技巧——以2014年福建高
考理科综合试卷化学试题为例
郑志壮
【期刊名称】《中学教学参考》
【年(卷),期】2014(000)035
【摘要】图表信息题是历年高考常见题型,旨在考查学生的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图表信息题常以数据记录表、曲线图、化工流程图、实验装置图、有机物结构图、有机物合成路线图等形式呈现,提供的信息量远大于文字信息,是高考试题推陈出新之处,也是学生解题思维的瓶颈和失分之处。

2014年福建省高考理科综合试卷化学试题中通过分析坐标、图表、流程、转化关系呈现信息的试题一共有15处。

下面以试卷中部分图表信息试题为例谈谈图表信息题的解题技巧。


【总页数】2页(P85-86)
【作者】郑志壮
【作者单位】福建宁德市民族中学 355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2000年高考理科综合试卷化学试题分析及2001年高考复习建议
2.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考化学试题评析
——以2020年高考全国卷化学试题为例3.基于化学学科理解的高考化学试题分
析——以2021年高考全国甲卷理综化学试题为例4.探索新高考化学试题的新变化——以2021年广东高考化学试题为例5.浅析新课标背景下高考化学试题的特点——以2014年全国新课标理综(1)卷化学试题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精品]新高考化学考点图像、图表数据和结果的分析及答案

[精品]新高考化学考点图像、图表数据和结果的分析及答案

高考考点图像、图表据和结果的分析[]标准答案(1)2F3++===2F2++2+(2分)(2)第一种:F2+--===F3+(2分)第二种:①在滤渣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并搅拌(1分)过滤,并用适量蒸馏水洗涤滤渣(1分)将滤渣干燥即得铜(1分)②(1分) 使用细铁粉,还原得细铜粉,铜粉颗粒越小,与酸接触的表面积越大,内部的铁与酸反应越快,即除铁效率越高(2分) ③0120 0 g(2分) 004550 g(2分)(3)①c(1分) NO能将F2+氧为F3+,且反应能消耗H+,增大溶液的pH使F3+沉淀(2分) ②8550%(2分)评分细则(1)不按要求书写不得分。

(2)写成2F2+-2-===2F3+不扣分。

①用其他酸溶解,该问不得分。

②必须强调出接触面积大方可得分。

③有效字错不得分。

(3)①氧F2+、消耗H+各占1分。

②有效字错不得分。

解题思路(1)解图像、表格中字的意义,巧妙地将表格语言转换成语言。

(2)顺图像、表格中据间的变趋势,联系相关的知识,寻找其中的变规律,快速准确地解决问题。

表像解读(1)图表是高考试题的字语言,用图表表述反应过程或者呈现信息情景是近几年高考综合试题常见的表达方式。

它往往拥有较大的信息存储量,能够很全面地考查生分析、比较、概括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2)图像是高考试题的形象语言,图像题是一种利用中的二维图像描述问题的题型,它体现了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它考查范围广,中中的所有内容,如元素合物、基本概念和论、实验、计算等均可以此方法进行考查。

近几年这种形结合的试题频频出现,成了高考的热点题型。

图像是题目的主要组成部分,把所要考查的知识简明、直观、形象的寓于坐标曲线上。

1.(11分)甲醇(H3OH)是一种重要的工原料,合成甲醇的主要反应为O(g)+2H23OH(g) ΔH<0原料气的加工过程中常常混有一定量O2,为了研究不同温度下O2对该反应的影响,以O2、O和H2的混合气体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原料气各组分含量不同时,反应生成甲醇和副产物甲烷的碳转率是不相同的。

2024届全国高考(新高考)化学复习历年真题好题专项(结构与性质综合应用)练习(附答案)

2024届全国高考(新高考)化学复习历年真题好题专项(结构与性质综合应用)练习(附答案)

2024届全国高考(新高考)化学复习历年真题好题专项(结构与性质综合应用)练习1.[2023ꞏ全国甲卷][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将酞菁—钴钛菁—三氯化铝复合嵌接在碳纳米管上,制得一种高效催化还原二氧化碳的催化剂。

回答下列问题:(1)图1所示的几种碳单质,它们互为________,其中属于原子晶体的是________,C60间的作用力是________。

(2)酞菁和钴酞菁的分子结构如图2所示。

酞菁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其中p轨道能提供一对电子的N原子是________(填图2酞菁中N原子的标号)。

钴酞菁分子中,钴离子的化合价为________,氮原子提供孤对电子与钴离子形成________键。

(3)气态AlCl3通常以二聚体Al2Cl6的形式存在,其空间结构如图3a所示,二聚体中Al 的轨道杂化类型为________。

AlF3的熔点为1 090 ℃,远高于AlCl3的192 ℃,由此可以判断铝氟之间的化学键为________键。

AlF3结构属立方晶系,晶胞如图3b所示,F-的配位数为________。

若晶胞参数为a pm,晶体密度ρ=________gꞏcm-3(列出计算式,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

2.[2022ꞏ湖南卷]铁和硒(Se)都是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且在医药、催化、材料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回答下列问题:(1)乙烷硒啉(Ethaselen)是一种抗癌新药,其结构式如下:①基态Se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________;②该新药分子中有________种不同化学环境的C原子;离子(填“>”“<”或“=”),原因是③比较键角大小:气态SeO3分子________SeO2-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富马酸亚铁(FeC4H2O4)是一种补铁剂。

富马酸分子的结构模型如图所示:①富马酸分子中σ键与π键的数目比为________;②富马酸亚铁中各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

2019.5高考化学专题复习《陌生信息图像图表题审题与答题思路》及试题卷附答案

2019.5高考化学专题复习《陌生信息图像图表题审题与答题思路》及试题卷附答案

到平衡,相应的点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答案】 ①0.108×0.108 0.7842
②k 正/K
1.95×10-3
③A
3
E
【典型例题 3】【考试说明·样 12(新增)2014-I-28 节选】 已知乙烯气相直接水合反应 C2H4(g)+H2O(g)==C2H5OH(g)的 H = —45.5 KJ﹒mol-1
③CO2(g)+H2(g) CO(g)+H2O(g) △H3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反应①中的相关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
化学键
H-H C-O C≡O
E/(kJ.mol-1) 436 343 1076
H-O C-H 465 413
由此计算△H1= kJ.mol-1,已知△H2=-58kJ.mol-1,则△H3= (2)反应①的化学平衡常数 K 的表达式为
kJ.mol-1 ;图 1 中能正确反映平衡常数 K 随
温度变化关系的曲线为
(填曲线标记字母),其判断理由是

4
(3)合成气的组成 n(H2)/n(CO+CO2)=2.60 时体系中的 CO 平衡转化率(a)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如图 2
所示。a(CO)值随温度升高而
(填“增大”或“减小”),其原因是
II,III 等】的复杂表述。
【典例 1】
(2016·全国卷Ⅰ节选)CrO
和 2-
4
Cr2O
27-在溶液中可相
互转化。室温下,初始浓度为 1.0 mol·L-1的 Na2CrO4溶液中 c(Cr2O27-)
随 c(H+)的变化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溶液酸性增大,CrO 24-的平衡转化率______(填“增大” “减小”或“不变”)。根据 A 点数据,计算出该转化反应的平衡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原理中的图像图表和数据分析题知识点归纳及专题练习题(含答案)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原理中的图像图表和数据分析题知识点归纳及专题练习题(含答案)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原理中的图像图表和数据分析题知识点归纳及专题练习题(含答案)一、知识点归纳规律方法巧抓“6点”突破电解质溶液图像图表数据分析题(1)抓起点,明确电解质溶液的浓度或pH 。

(2)抓反应“一半”点,判断溶质成分和量的关系。

(3)抓“恰好”反应点,溶质的成分、溶液的性质和是什么因素造成的。

(4)抓溶液“中性”点,溶质的成分、哪种反应物过量或不足。

(5)抓反应“过量”点,溶质成分、判断谁多、谁少还是等量。

(6)抓“两倍”点,溶质成分,溶液性质。

思维建模解化学平衡图像题的“五看”“两法”五看⎩⎪⎨⎪⎧看两轴——认清两轴所代表的含义看起点——判断反应物和生成物看拐点——由拐点可判断反应速率看是否是突变点——看改变条件时是否脱离原平衡点判定反应条件看曲线的变化趋势——判断平衡的移动方向两法⎩⎪⎨⎪⎧先拐先平——判断反应条件的差异定一议二——固定单一条件,讨论另外两个条件变化产生的影响二、专题练习题角度(一) 化学平衡中的图像图表和数据分析题1.(2016·新课标全国Ⅰ,27改编)CrO 2-4和Cr 2O 2-7在溶液中可相互转化。

室温下,初始浓度为1.0 mol·L -1的Na 2CrO 4溶液中c (Cr 2O 2-7)随c (H +)的变化如图所示。

根据A点数据,计算出该转化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

解析由图中A点数据,可知:c(Cr2O2-7)=0.25 mol·L-1、c(H+)=1.0×10-7 mol·L-1,则进一步可知c(CrO2-4)=1.0 mol·L-1-2×0.25 mol·L-1=0.5 mol·L -1,根据平衡常数的定义可计算出该转化反应的平衡常数为1.0×1014。

答案 1.0×10142.(2016·全国Ⅱ,27改编)以丙烯、氨、氧气为原料,在催化剂存在下生成丙烯腈(C3H3N)和副产物丙烯醛(C3H4O)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①C3H6(g)+NH3(g)+32O2(g)===C3H3N(g)+3H2O(g) ΔH=-515 kJ·mol-1②C3H6(g)+O2(g)===C3H4O(g)+H2O(g) ΔH=-353 kJ·mol-1(1)图(a)为丙烯腈产率与反应温度的关系曲线,最高产率对应的温度为460 ℃,低于460 ℃时,丙烯腈的产率________(填“是”或“不是”)对应温度下的平衡产率,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于460 ℃时,丙烯腈产率降低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双选,填标号)。

高三化学复习专题化学图表题解法课件

高三化学复习专题化学图表题解法课件
高考复习 高中 考点 试题 高考 2020 复习 教材高考 高考资料 高考复习 高三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英语 高中生物 高中地理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物理 初中 化学 初中英语 初中生物 初中地理 初中历史 初中政治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英语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中考,复习,初中,考点,试题,2019,数学,课件 PPT模板 活动策划 工作计划 策划书 工作汇 报 教育教学 教育培训 教学课件 主题教育 班会育人 教学计划 班会 课件 教学研究 模板 家长会 思想教育 小学教学 中学教学 大学教学 幼儿教学 安全教育 小升初,小考,复习,考试
mol/L,反应经20分钟就达到平衡, 。
(3)设实验3的反应速率为V3,实验1的反应速率为V1,则V3
=、<=),且C3
1.0mol/L(填>、=、<、=)
V1(填>、
(4)比较实验4和实验1,可推测该反应是
热)。理由是
.
反应(选填吸热、放
解决表格题的基本思路
理解:理解表格中各个列项中数字的意义,巧 妙地将表格语言转换成化学语言。
总结:
同学们,本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有关化学图 表题的解题方法。我们认为图表语言是个表现 方式,化学知识是载体,理解是关键,化学能 力的培养是我们的最终目的,而这一目标的达 成则往往借助于语言这一媒介,只有语言的理 解能力得到充分提高,思维素质才会有很大发 展。
理顺: 理顺表格中数据间的变化趋势,联系相 关的化学知识,寻找其中的变化规律,快速准 确地解决问题。
三、图表综合语言
例5. 某种发动机燃料由A、B两种物质混合而成,A、B两种物质含有C、
H、O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已知常温下A、B及CO、H2的燃烧热如下: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压轴题专练 图像表格中数据和结果的分析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压轴题专练 图像表格中数据和结果的分析

魁夺市安身阳光实验学校压轴题四图像表格中数据和结果的分析策略模型纵观近几年的高考化学试题,每年都有试题以图表方式呈现相关实验结果及化学信息,要求学生在获取信息后对相关化学现象、事实作出合理解释,在推理基础上作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试题的新颖度、难度和区分度在一定程度上都借助于图表的创新得以体现,这也是新课程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

所以,图文转化能力是学生适应高考的必备能力。

(1)图形题——坐标曲线图。

坐标曲线题解题时可以拆分为识图、析图、用图三个步骤。

其中识图是基础,析图是关键,用图是目的。

①识图。

识图的关键是三看:一看轴即横、纵坐标所表示的化学含义(自变量X轴和函数Y轴表示的意义),寻找X、Y轴之间的关系,因为这是理解题意和进行正确思维的前提;二看点即曲线中的特殊点(顶点、始点、终点、拐点、交叉点);三看线即曲线的走势(变化趋势是上升、下降、波动、正态、偏态等变化)。

②析图。

分析:图中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特殊点,曲线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趋势和走向,分析曲线变化的因果关系;联想:通过联想,把课本内的有关化学概念、原理、规律等与图像曲线中的图形与相关点建立联系。

③用图。

迁移:将相关的化学知识与图像曲线紧密结合,在头脑中构建新的曲线——知识体系,然后运用新的曲线——知识体系揭示问题的实质,解决实际问题。

(2)表格题——数据表格分析题。

该题常常以列表形式传递有关化学的概念、原理等基础知识的信息,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获取并处理信息,综合分析问题等能力。

题目信息一般比较隐蔽,它要求学生作答时首先要能够从题目中获取相关的信息,并能够将此信息与教材相关的理论紧密结合,从而寻找解答题目的切入点。

解题步骤:①审题。

要明确行标题、列标题和数据标题的含义;分析各行各列的数据变化,最大值、最小值和平衡点。

②找答案。

把表格转变成文字,经联想找出所要考的知识;分析各行各列的数据变化,最大值、最小值和平衡点的原因。

高考总复习 化学 (新人教版)--核心素养提升26 图像、表格类试题信息的获取与应用--(附解析及答案)

高考总复习 化学 (新人教版)--核心素养提升26 图像、表格类试题信息的获取与应用--(附解析及答案)

素养说明:化学核心素养要求考生能依据新发现、新信息,分析、评价已有的认识模型,能指出存在问题,提出改进、优化模型的意见。

通过对图像、表格类试题信息的规范审读,进一步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获取信息类型]类型一:从表格信息总结规律类型二:从图中信息总结规律类型三:从题中信息总结规律并作图类型四:从题中信息总结规律并分析原因分析方法:1.提取什么?审清题,明确目标,并做好标注。

2.怎么提取?分析变化趋势和斜率变化。

3.答题模板:其他条件不变,随着自变量(横坐标)变化(增大或减少),XX因变量(纵坐标)逐渐(增大/减少)。

或者就横坐标、自变量分区作答(非单调曲线)。

写规律时的原则:先整体后局部。

分析原因型分析方法:答题模板:什么因素的改变使什么平衡向什么方向移动,结果是什么。

作图策略:分析图表信息,确定横纵坐标,做好“三点一变化”:起点、终点、转折点和变化趋势。

【例】用CaSO4代替O2与燃料CO反应,既可提高燃烧效率,又能得到高纯CO2,是一种高效、清洁、经济的新型燃烧技术,反应①为主反应,反应②和③为副反应。

① 1/4CaSO 4(s)+CO(g)1/4CaS(s)+CO2(g)ΔH1=-47.3 kJ·mol-1② CaSO 4(s)+CO(g)CaO(s)+CO2(g) +SO2(g)ΔH2=+210.5 kJ·mol-1③ CO(g)1/2C(s)+1/2CO 2(g)ΔH3=-86.2 kJ·mol-1反应①~③的平衡常数的对数lg K随反应温度T的变化曲线见下图,结合各反应的ΔH,归纳lg K~T曲线变化规律:。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训练 压轴题四 图像表格中数据和结果的分析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训练 压轴题四 图像表格中数据和结果的分析

1.热重分析法是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物质的质量与温度的关系的一种实验技术。

现有一CaC2O4·n H2O试样,分别在氮气气氛、氧气气氛中进行热重分析,得到如下热重(TG)曲线。

(1)图中曲线上有三个失重台阶,分别表示加热过程中依次发生了三个反应。

根据第1步反应的失重数据计算试样CaC2O4·n H2O中的n值为__________(精确到整数)。

(2)根据第2步反应的失重数据推测第2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观察曲线说明氧气存在时有利于第2步反应进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3步反应中释放的气体产物是__________。

观察曲线可判断出,氧气存在时不利于第3步反应进行,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数据分析能力是新课程中对学生提出的一项要求。

下表是用沉淀法测定KHCO3和Na2CO3混合物的组成的相关数据。

实验过程是每次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溶于水制成溶液,向其中滴加相同浓度的Ba(OH)2溶液,每次实验均充分反应。

实验记录见下表:实验次数称取样品的质量/g所加Ba(OH)2溶液的体积/L测得生成沉淀的质量/g1 0.518 0.5 0.9852 1.036 0.53 1.554 0.5 2.9554 2.072 0.5 3.9405 2.590 0.5 3.9406 3.108 0.5 3.940(1)第2次实验中产生沉淀的质量是多少克,请将结果填在表格相应的空格中。

(2)样品中KHCO3和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室温下,取上述Ba(OH)2溶液50 mL,加入0.05 mol·L-1的盐酸,反应后所得溶液的pH=2,求出所加盐酸的体积(溶液混合时不考虑体积变化,写出计算过程)。

高考化学考前争分特训压轴题四图像表格中数据和结果的分析

高考化学考前争分特训压轴题四图像表格中数据和结果的分析

题型四 离子反应型1. 下列解释事实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 .钢铁发生吸氧腐蚀:2Fe +O 2+2H 2O===2Fe(OH)2B .SO 2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SO 2+H 2O===SO 2-3+2H +C .利用NaOH 溶液除去金属铝表面的氧化膜:Al 2O 3+2OH -===2AlO -2+H 2OD .84消毒液和洁厕灵混合使用会产生有毒气体:Cl -+ClO -+2H +===Cl 2↑+H 2O 答案 B解析 B 项,SO 2+H 2O H 2SO 3H ++HSO -3,错误。

2.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1.0 mol·L -1 KNO 3溶液:H +、Fe 2+、SCN -、SO 2-4B .c (H +)/c (OH -)=10-10的溶液:K +、Ba 2+、NO -3、Cl -C .pH =0的溶液:Al 3+、Ag(NH 3)+2、Cl -、SO 2-4D .c (ClO -)=1.0 mol·L -1的溶液:Na +、SO 2-3、S 2-、SO 2-4答案 B解析 A 项,酸性条件下,NO -3氧化Fe 2+,不能大量共存;B 项,c (OH -)=10-2 mol· L -1,呈碱性,能大量共存;C 项,酸性条件,Ag(NH 3)+2和Cl -、SO 2-4反应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D 项,ClO -能氧化SO 2-3、S 2-,不能大量共存。

3. 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漂白粉露置在空气中:ClO -+CO 2+H 2O===HClO +HCO -3B .用过量氨水吸收二氧化硫:SO 2+NH 3·H 2O===HSO -3+NH +4C .用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氮:3NO 2+2OH -===2NO -3+NO +H 2OD .在强碱溶液中次氯酸钠与Fe(OH)3反应生成Na 2FeO 4:3ClO -+2Fe(OH)3+4OH -===2FeO 2-4+3Cl -+5H 2O答案 D解析 A 项,漂白粉露置于空气中,发生Ca(ClO)2+CO 2+H 2O===CaCO 3↓+2HClO ,错误;B 项,氨水过量应生成SO 2-3;C 项,离子方程式应为2NO 2+2OH -===NO -3+NO -2+H 2O ,错误;D 项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精心设计**整理制作)专题四数据、图表、图象信息的归纳结论和运用反应原理简述题(一)高考试卷中的体现:纵观近几年的广东高考化学试题,每年都有试题中常以图表方式呈现相关实验结果及化学信息,要求学生在获取信息后对相关化学现象、事实作出合理解释,在推理基础上作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试题的新颖度在一定程度上都借助于图表的创新得以体现,这也是新课程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

主要考查学生实验设计能力,数据读取、分析与处理能力,图像的识别与分析能力,运用数学工具能力,以及灵活运用一些重要化学概念、规律与原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图文转化能力是学生适应高考的必备能力。

图示形式主要有坐标图、表格图、流程图、模型图等。

(二)此类题的解题思路:解答图表题需要“两会”:(1)会识图:一看面、二看线、三看点(弄清纵、横坐标的含义;弄清起点、拐点、终点的含义;看清曲线的变化趋势)。

(2)会析数:分析数据,弄清各数据的含义及变化规律,分析图像中的隐含信息,将数据和图像加工成化学语言,同时联系化学概念、化学原理等理论知识进行分析解答。

(三)此类题的解题策略:1、坐标图的特点及解题策略坐标图是用来显示某一变量(应变量)是如何随着另一变量(自变量)而变化的。

其优点是不但显示了所测量的点,还可以用来预测一些实验中没有测量的数值。

解答时要求学生首先弄清楚自变量和因变量各代表什么样的化学量,然后根据化学知识分析概念———图象———数量三者之间的关系。

具体步骤可以概括为“一明标”,“二析点”,“三识线”。

2、表格题的特点及解题策略表格题是把经过整理的概念,物质的性质与用途、规律的形成过程和运用过程,以及伴随这些过程的科学探究方法有条理、有系统地编排在一定的表格里,以便确切而清晰地揭示和反映客观事物或过程的某种内在规律性或关联性。

表格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记录表的形式,命题的内容主要是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渗透。

特点为:围绕所探究的主题,以实验报告的形式分析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实验现象;或是对研究性课题的实验目的,仪器,现象、假设、数据进行分析讨论,填写实验报告;或对实验记录的数据进行定量计算等。

另一种是比较或归纳概括表,它是提供一个有序的框架,根据你所需要了解的特性对事物进行比较,或对同一问题进行归纳小结。

特点是在表格中设置横标目和纵标目。

横坐标目的内容是要比较的具有一定逻辑关系的几个化学量,纵坐标目的内容是作比较所依据的特性。

相应的格子里则填每一件事物关于各个特性的信息。

表格题解答的关键在于分析表格中已存在的文字信息点,了解图表的内容及答题方式,然后根据所示信息点,利用问句中的关键词语,在头脑中搜索相应的信息,提取问题的答案。

巩固练习1.“碘钟”实验中,3I- + S2O82- = I3- + 2SO42-的反应速率可以用I3-与加入的淀粉溶液显蓝色的时间t来度量,t越小,反应速率越大。

某探究性学习小组在20℃进行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下表:实验编号①②③④⑤c(I-)/mol·L- 0.040 0.080 0.080 0.160 0.120c (S2O82-)/mol·L-0.040 0.040 0.080 0.020 0.040t /s 88.0 44.0 22.0 44.0 t1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的目的是。

(2)显色时间t1= 。

(3)温度对该反应的反应速率的影响符合一般规律,若在40℃下进行编号③对应浓度的实验,显色时间t2的范围为(填字母)A、<22.0sB、22.0~44.0sC、>44.0sD、数据不足,无法判断(4)通过分析比较上表数据,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甲醇(CH3OH)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合成甲醇的主要反应为:CO(g)+2H2(g)CH3OH(g)ΔH < 0。

Ⅱ.原料气的加工过程中常常混有一定量CO2,为了研究不同温度下CO2对该反应的影响,以CO2、CO和H2的混合气体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原料气各组分含量不同时,反应生成甲醇和副产物甲烷的碳转化率是不相同的。

实验数据见下表:CO2%-CO%-H2%(体积分数)0–30–70 2–28–70 4–26–70 8–22–70 20–10–70 反应温度/℃225 235 250 225 235 250 225 235 250 225 235 250 225 235 250碳转化率(%)CH3OH 4.9 8.8 11.0 36.5 50.7 68.3 19.0 33.1 56.5 17.7 33.4 54.4 8.0 12.0 22.6 CH40 0 0 0 0 0 0 0 0 0 0 0 2.8 2.8 2.8(1)由上表数据可得出多个结论。

结论一: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温度越高,碳转化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验证结论二,有科学家又用以下五组不同组成的原料气再次进行实验。

组别体积分数(%)CO CO2H2N2第1组19.7 0.0 59.1 21.2 第2组20.7 0.3 62.1 16.9 第3组16.9 1.3 50.7 31.1 第4组19.8 5.5 59.4 15.3 第5组20.3 10.9 60.9 7.9进行该验证实验时,控制不变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几种常见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25℃)如下表。

①若把HCO3-、H2PO4-、HPO42-都看作是酸,则它们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Na3PO4溶液的碱性比Na2CO3溶液_______(强/ 弱)。

4.已知H2CO3和H2SO3的电离常数如下表,写出碳酸氢钠溶液中通入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1)下表为烯类化合物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的相对速率(以乙烯为标准)烯类化合物相对速率(CH3)2C=CHCH3 10.4CH3CH=CH2 2.03CH2=CH2 1.00CH2=CHBr 0.04据表中数据,总结烯类化合物加溴时,反应速率与C=C上取代基的种类、个数间的关系:。

(2)下列化合物与氯化氢加成时,取代基对速率的影响与上述规律类似,其中反应速率最慢的是______________(填代号)。

A、(CH3)2C=C(CH3)2B、CH3CH=CH CH3C、CH2=CH2D、CH2=CHCl6.己知羰基化合物与饱和NaHSO3溶液可以发生以下反应:(1)羰基化合物和饱和NaHSO3的反应速率如下:羰基化合物CH3CHO CH3COCH3C2H5COCH3CH3CH2CH2COCH3产率(1小时内) 88.7 56.2 36.4 23.4羰基化合物(CH3)2CHCOCH3(CH3)3CCOCH3C2H5COC2H5C6H5COCH3产率(1小时内) 12.3 5.6 2 1可见,取代基对羰基化合物和NaHSO3反应的影响有(写出3条即可)①,酸电离方程式电离平衡常数KCH3COOH CH3COOH CH3COO—+H+ 1.76×10-5H2CO3H2CO3H++HCO3—HCO3—H++CO32—K1=4.31×10-7K2=5.61×10-11H3PO4H3PO4H++H2PO4―—H2PO4―H++HPO42―HPO42―H++PO43—K1=7.1×10-3K2=6.3×10-8K3=4.2×10-13物质电离常数(25℃)H2CO3K1=4.4X10-7 K2=4.7X10-11H2SO3K1=1.23X10-2 K2=5.6X10-84644 42 40 反应时间t/minCO浓度/(mol/L)② , ③ 。

(2)利用以上可逆反应可以分离醛和酮的混合物,请写出能使醛与NaHSO 3生成的沉淀重新溶解的试剂的化学式 (写出2种,属于不同类别的物质)7.碳氧化物的转化有重大用途,回答关于CO 和CO 2的问题。

己知:① C (s) + H 2O(g)CO (g) +H 2 (g)对于化学平衡①,在不同温度下,CO 的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由图可得出如下规律:随着温度升高,①;② 。

8.为了研究步骤Ⅲ的工艺条件,科研小组测定了(NH 4)2Ce(NO 3)6在不同温度、不同浓度硝酸中的溶解度,结果如右图。

从图中可得出三条主要规律:① (NH 4)2Ce(NO 3)6在硝酸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二甲醚是重要的有机中间体,利用二氧化碳加氢合成二甲醚能变废为宝,且可替代汽油作为新型清洁燃料。

常温常压下,二氧化碳加氢可选择性生成二甲醚或一氧化碳:①CO 2 (g)+3H 2(g)=CH 3OH(l)+H 2O(l) △H =-55.7 kJ/mol②2CH 3OH(l) = CH 3OCH 3(g)+H 2O (l) △H =-23.4 kJ/mol ③CO 2 (g)+3H 2(g) =CO (g) + H 2O (l) △H >0合成二甲醚往往选用硅铝混合物作催化剂,硅铝比例不同,生成二甲醚或一氧化碳的物质的量分数不同。

下图是硅铝比与产物选择性图:A·二甲醚物质的280o C·B根据以上两条曲线,写出其中一条变化规律: ___________________。

10.在容积相同的两个密闭容器内(装有等量的某种催化剂),分别充入同量的NO x 及C 3H 6,在不同温度下,同时发生以下反应:18NO(g)+2C 3H 6(g)9N 2(g)+6CO 2(g)+6H 2O(g); 18NO 2(g)+4C 3H 6(g)9N 2(g)+12CO 2(g)+12H 2O(g); 并分别在t 秒时测定其中NO X 的转化率,绘得图像如下图所示: ① 从图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结论一:相同温度下,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