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教学之我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教学之我见

诗言志,诗传情,古诗以其和谐的韵律,精巧的构思,精炼的语言,积淀着历史文化底蕴。学习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有益于培养他们的诗学素养。

教学古诗,我们似乎一直拿着自认为的万能钥匙:“释题目,知诗人;解难字,译全篇;悟情感,齐背诵。”按部就班地组织着课堂;期末的古诗复习课也就是把新授课的教学流程再炒一下冷饭,最后归纳着“饭名”,是思乡还是咏春,再来两首拓展,在如此机械化的课堂上,我们的学生不可能对诗人、诗情激起共鸣,体会到古诗词的斟字酌句,体悟到语言文字的魅力。

紧扣字眼,品悟诗情

有诗人在诗中直抒胸怀,诗旨直接体现在诗中的关键词上,这些字词就是全诗的“文眼”、“点睛之笔”,透过这个眼,我们才能读懂古诗的精妙,才能体悟到文字的魅力。

《望洞庭》一诗,描写的是秋夜,风平浪静时洞庭湖的美景,诵读整首诗:“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心中不免萦绕着一股清幽美好的情愫,夜是那样深,景是那样美,心是那样静,一切来源于何处?品读品读,不难发现,从“和”而来,“和”就是和谐、和美。诗人的眼中,有色彩的和谐:“银”—“青”,淡淡的银辉,青翠的绿色,那是山与水的融合,仿佛一幅水墨画,清新隽永。诗人的眼中,有意境的和

谐。把无风的湖面比作未曾打磨过的铜镜,把洒满银辉的洞庭湖比作一只精致的白银盘,把青翠的君山比作一枚小巧玲珑的青螺,诗人丰富多彩的想象,恰当的比喻,牵引着我们捕捉着那悠远、空灵的气息,诗文的意境之美,形象之美便力透纸背。因为在诗人的眼中,有着更高境界的和谐—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美景引人入胜,人已入景生情,情动而辞发,诗人对洞庭秋夜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便充盈读者的心灵。

一个关键字,就像撬动地球的那个支点,帮我们理解品悟古诗词的“象外之象、味外之味”,即古文追求的诗歌“韵外之致”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淡化诗意,感悟诗境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由于每个阅读者的生活阅历,文化底蕴,历史积淀,所呈现的阅读感受也是不同的。有位哲人说:正是儿童承袭了人类最初的诗性性格,他们的智慧即指向眼睛看到的地方,也指向心灵看到的地方。

王崧舟老师在上《枫桥夜泊》的时候,对于“江枫”的理解有老师曾提出质疑:“有人曾将‘江枫’理解为‘江春桥和枫桥’这两种客观的景物,而不是承载着许多‘愁绪’的王老师所解读的那个意思。”

王老师的解答是:“我们面对的是一首诗,它是一个文学的存在,是一种文学的现象。文学的真实当然基于生活,但它一定不会拘泥于生活……

“当诗一旦成为一个完型的存在,当诗的意境和意蕴一旦得到一个有机的统一的时候,我们反观它选择的意向,怎样的意象有助于形成诗的完美的意境呢?是把‘江枫’看作‘江边的枫树’那样一种具有秋天特征,具有悲秋性质的意向好呢?还是只是把它看作是两座桥更有利于突显作者的意境和心绪呢?……我们面对的是一

首诗,而不是一本地理杂志,不是一个历史的记忆。”

读罢此文,给我们理解诗歌的意向开启了一扇天窗,心中豁然开朗。诗歌是让我们感受语言的美妙的,诗意的解读,会如耳畔正在响起的乐声,拨动每一个人的心弦,从而真正走入诗境。而这正是古诗文的魅力所在。

归纳特点,陶冶诗性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这里所说的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理解、运用,就需要借助教师的力量去引领、点拨。

诗人作诗行文都有不同的方式,有的善用数字,有的善用景致……在《峨眉山月歌》一诗中,地点的连用—“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李白在这首仅仅二十八个字的绝句中,竟连用了五个地名,不但没有人敢于取笑他在开“路程单”,有人竟还以“四句入地名者五,古今视为绝唱”之赞。乾隆皇帝叹曰:“但见其工,则妙处不传。”意思是说,读起来只觉得妙不可言,

但真的好在哪里,却是无从捉摸。现在看来,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这五个地名依次出现,实际上就是渐次为读者展开的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引导学生欣赏,就是在引领学生跟随作者入情入境,感悟诗人心情。

这是这首诗中地名的一个归类欣赏,我们还可欣赏到一组动词的魅力。“入”、“流”、“发”、“向”、“下”连用五个动词,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更是作者寄情明月,托情于江水的感概。

夏丏尊先生曾指出:“在语感锐敏的人心里,‘赤’不但只解作红色,‘夜’不但只解作昼的反对吧。‘田园’不但只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只解作春天的雨吧。见到‘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焕然的造化之功、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情感。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寞等说不尽的诗味吧。真的生活在此,真的文学也在此。”我们培养的学生不是无情物而是有情人,他应有健康的人格、丰富的情感世界和艺术想象力。诗句中一个“下”,应指导学生细细品味。“思君不见下渝州”的“下”充满着依依不舍之情;“飞流直下三千尺”中的“下”则是激情澎湃、气势磅礴的;“烟花三月下扬州”的“下”则又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品读不同的诗句有不同的感受,品读相同的字词,同样也在培养着学生的文学气质,诗学素养,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力、洞察力,使学生徜徉在文学的海洋中,领悟语言文字的精妙。

走入教材,明晰诗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的基础。”我们的教材就是一本很好的人生指引书。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应该具备这样的敏感度,教材是想教给孩子什么?

四年级上册语文书,编者选择《望洞庭》、《峨眉山月歌》、《元日》、《江雪》四首古诗,前面两首写景,后面两首则蕴含着一定的人生哲理,是人生际遇的写照。《江雪》一诗,从字面上我们就能看到“千万孤独”,再看“鸟飞绝”、“人踪灭”、“孤舟”、“寒江雪”等意象构成了环境上的孤寂。通过了解柳宗元的创作背景,再现他的创作意境,我们能够感受到一个高大的诗人形象:宁可置身严寒,也不放弃抱负,宁可被弃之荒野,也要坚守品质。渔翁—诗人,诗人—渔翁,这样的形象就如一座丰碑矗立在我们的面前,更扎根于我们的心灵,对于学生则是树立正确人生观的启蒙。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也在接受心灵的洗涤、净化。

国学大师季羡林在生前提倡“开心学国学”,让我们引领学生在充满韵味的古诗词天地中尽情诵读,开心诵读,让美的国学素养浸润我们美的心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