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教学之我见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低年级古诗教学中的趣味性教学之我见

小学语文低年级古诗教学中的趣味性教学之我见

小学语文低年级古诗教学中的趣味性教学之我见摘要:在当前的小学语文低年级古诗教学中,需要注意活动设计的趣味性,这不仅是出于新课程理念的一大举措,也是基于小学生学习特点的必要选择。

因为,趣味性教学可以有效地创新古诗教学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享受学习古诗的快乐,真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核心素养,古诗,趣味性引言:古诗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国经历几千年岁月洗礼的古典文学艺术。

小学语文低年级教材中的古诗篇幅短小,韵律鲜明,节奏感相对较强,在古诗词体系中堪称灵魂内容。

教师在开展低年级古诗教学活动时,应当积极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感受汉字的无限魅力,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鉴赏能力以及审美能力,喜欢上中国传统文化,树立爱国意识,拓展思维,为后期古诗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

一、小学语文课程中低年级古诗教学存在的不足之处1.1学生缺乏浓郁的学习兴趣小学低年级的古诗主要以五字或七字的形式呈现,语言短小精悍,且简明扼要,通常一个字就表示一个词的意思,甚至蕴含一个典故。

再者,部分古诗中涉及到众多生僻字,如古代的地名或专有名词,导致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难度。

此外,一些古人在创作诗歌的时候,通过特殊的表现方式来表达当时的内心情感,这让学生有距离感,加大了学生的理解难度,增加了学生的畏惧心理,导致学生难以提起学习古诗的兴趣。

1.2部分教师教学方式落后单一在语文教材中编排的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更是优秀文化的一种传播媒介。

古诗对于小学生的健康发展、高尚品格、文化自信的养成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对于这一点,大部分教师都有正确的认识。

但是,部分教师仍然存在落后单一的教学思维,只把教学当作是工作任务,没有从根本上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和能力。

教学目的不同,就使得教师对古诗教学的关注点不同。

导致部分教师仍然只将教学重点倾向于作品内容的介绍和诗文的死记硬背,主要的教学方法还停留在以往的“串讲法”,仅仅将诗文的授课停留在了字面意思的翻译上,这样一来,就忽视了对古诗深层内涵的引导,制约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

小学低年级古诗教学之我见

小学低年级古诗教学之我见

小学低年级古诗教学之我见小学古诗教学,是学生近距离接触、感受中华文化的一个窗口。

它是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热爱的一个切入点,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但是如何开展古诗教学呢?我认为低年级古诗教学要顺应儿童喜读好背、记忆力强的特点,鼓励学生多读、多背,教学重点应放在读、背和识字、写字上,古诗内容教师一般不要主动讲解,生字词稍加解释即可,对学生提问可作简要回答,要把时间放在熟读成诵和识字写字上,切不可逐句讲解。

下面我就从这几个方面浅显的谈谈几点自己的看法:一、以多种形式导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对于小学生来讲,兴趣则是他们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

我认为导入方式设计得巧妙精当,就能在顷刻之间引起学生对古诗的兴趣,使学生迅速步入精神兴奋状态,并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产生强烈的探究意向,从而为新的教学活动做好心理准备。

1.以故事导入。

低年级的学生非常喜欢听故事,故事对学生具有特别的吸引力,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选读或编说与教学活动密切相关的故事,以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习动力。

如教学骆宾王的《咏鹅》,我就引用了关于骆宾王七岁作《咏鹅》诗的故事,孩子们听的很入神,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浓厚的兴趣。

2.以画导入。

低段学生以具体形象的思维占主导地位,直观、形象、色彩鲜明的事物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

如教学《江南》、《村居》、《所见》等,在教学中,我利用ppt向学生展示美丽的图画,引导学生先从图中领略古诗的大致意思,给学生美得感受,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二、以读为本,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宋代的教育家张载所说:“始学之人,未必能继,妄以大道教之,是诬也。

”大量事实证明:低年级学生学古诗,靠老师的逐句串讲,根本行不通;必须更多地借助读,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识字、学词、析句、理解内容,培养阅读能力及习惯。

低年级古诗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始终以学生读书为本。

小学古诗教学之我见

小学古诗教学之我见

小学古诗教学之我见摘要:小学语义教材中设置了较多的古诗篇目,目的是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从小了解古诗这种在我国文学史上占重要地位的文学形式,从而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

古诗教学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怎样教好古诗已成为广大语文教师需要面对的一个难题。

本文仅就小学古诗教学谈谈自己浅显的认识。

关键词:情境意境诗眼语言之美古诗是我国文学体裁中最美的,古诗的课堂教学也应该是语文教学中最美的课堂。

如何把这种美落实是现在的语文教师在一直探索的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使出浑身解数,引进音乐、美术,让学生听音乐、唱诗、画画、表演,看动画,甚至跳舞,整节课热闹非凡,但听过之后总让人有一种失落的感觉。

通过这些好看的形式来表现古诗的美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诗的意境美,但如果只是停留在为了让课堂好看的浅层次上,不但不能对教学起辅助作用,还会给学生造成误解,认为古诗就应该是这样去学习的。

其实,语文有她自己丰富的学科特点和魅力,古诗更有她无尽的内涵和高远的意境,只有达到进入诗歌意境的较高层次的读诗境界,才能领悟到我国古代文化的精髓,才能达到我们教学古诗这一体裁所要达到的目的。

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达到这种境界呢?下面就古诗教学谈谈自己的浅显认识。

一、简介写作背景和作者,让学生明白写作时的情境好多的古诗是因情而发,那就需要读者明白写作时大概的历史背景。

古诗“寄意、抒情”,我们可通过作者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让学生置身于当时诗人所处的那种环境,使学生设身处地,感同身受,言犹己出。

如教宋代诗人陆游的《示儿》时,通过写作背景的介绍,让学生深切感受到,诗人临终的这篇以诗写成的遗嘱,概括的道出了自己一生的心事:对南宋统治者的屈辱求和,偏安江南的无穷悲愤,对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热烈向往和坚定的决心,从而更深切地揭示诗的内涵。

但由于小学生对古诗不如对一般文章熟悉、了解,因而在教学中首先帮助学生集中精力领会诗文的大体意思,让学生很快进入角色。

幼儿园古诗教学之我见

幼儿园古诗教学之我见
工 于音韵 , 句式 工整 , 读起来 朗朗上 口。 在幼 儿期学 习古诗 、 诵 接触天地 更广泛 了 , 文学 熏陶的 时间多了 , 喜爱 之情和 学习能
读古诗 , 可 以让幼儿 了解 中华 民族 的灿 烂文化 , 提 高幼儿 审美 力不断增 强 ,家长在 孩子进步 的表现 中感 受到 了读古 诗词 的 能力, 丰富知识 、 启迪智慧 、 发展潜 能 、 陶冶情操 。 好处 , 对我们 的教学倍加 赞赏 , 更加关注 。家 园的情感也 由此
幼儿 园古诗教 学之我见
河 南 省安 阳市 第 二 实验 幼 儿 园( 4 5 5 0 0 0 )贾 虹
[ 摘 要 ]引导幼 儿学 习古 诗 , 要是 幼儿 比较好 的理解 掌握 , 必须 下一番 功夫 , 要 开动脑 筋 , 根据 不 同的故事采 用不 同的方
法。在提 倡素质教 育的今天 , 使 幼儿受到 中国古代 文明的熏 陶, 在它们 幼小 的心灵 留下 比较 厚实 的文化积 淀 , 对 幼儿 成长具 有
1 由浅入深 的选择 。 激发 求知欲
得到 了沟通 。 家长抽 出时间与孩子 一块学 习 , 这样 既增进了父
选择适宜 的 、艺术性 和情感性 较强 的教学 内容让幼 儿充 子或母子 的感情 , 你又 学到了知识 , 何 乐而不为 呢? 分感受古诗 的画面 美 、 意境美 , 引导 孩子 由浅入深 。在孩子刚 4 创造环境 。 让 孩子应 用 学习时 , 家长 有意识的选 择一些 易于孩子理解 、 好记的 , 这样孩 学 习的 目的是应 用 , 也就是 学以致用 , 家长 积极给 孩子 创 子记得很快 , 会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望 , 起 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造应用 的环境 , 使孩子 学到的东 西应用上 , 有利 于培 养孩子 学

小学古诗教学之我见

小学古诗教学之我见

小学古诗教学之我见摘要在古诗教学中提供丰富的课外资料,构架知识桥梁,利用优美的文字和插图,营造情感氛围,入境悟情,引导丰富的想象,把握诗意,反复诵读,激发情感火花,让学生会学乐学。

改变传统的串讲模式,改变单纯理解诗意的教法,激发学习兴趣,从中学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关键词古诗教学学习方法课程改革古诗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它语言凝练含蓄,意境深远,备受人们喜爱。

它用简练、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色彩明艳、动静相宜的图画,创设了优美的意境,表现了丰富的情感,给人以启迪。

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

”学习古诗能让民族精神在后代身上传承,发扬光大。

修订版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第一次明确规定背诵诗文的篇数,并在大纲后附有古诗背诵推荐篇目80首。

在我们的课本中,每一册中都收录了一定数量的古诗,这都说明古诗学习的重要性。

但是,古诗教学一贯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

教师教学时缺少兴趣引导,轻视与作者创作背景的联系,忽视诗歌的意境,只是一味去逐字逐句解释,要求背诵。

这样无疑会剥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制约学生独立思考、发挥想象的空间,使学生无法体会古诗的意境美,丧失学习古诗的兴趣。

而新《语文课程标准》对古诗词教学的要求是这样的:“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景,体会诗歌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因此,在古诗教学中提供丰富的课外资料,构架知识桥梁,利用优美的文字和插图,营造情感氛围,入境悟情,引导丰富的想象,把握诗意,反复诵读,激发情感火花,让学生会学乐学。

一、走近诗人,品味其精髓学生要真正学好古诗,不走近诗人难以实现。

陶潜说:“诗由情而生。

”白居易说:“歌诗合为事而作。

”这些都说明诗人在赋诗时都是因情因事而为,而古诗意境深邃,语言含蓄,对于小学生来说领会诗的意境、体会做真的情感确实有很大的难度。

这时,教师应让学生走近诗人,了解诗人写诗的背景资料,如作者的身份、遭遇、人格等。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之我见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之我见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之我见河南省平顶山市湛河区北渡小学 李书华在新课程标准中,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地位越来越高。

近几年来,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古诗既适合小学生阅读,又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

老师在教学中应通过古诗词的教学,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

一、多种形式,激发诗趣小学阶段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有很强的好奇心。

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相应的古诗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随着科技的进步,多媒体教学已经走进了各所小学,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古诗教学,也可以通过猜谜语、讲故事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比如教学《画》这首古诗时,我一上课就先说:“同学们,老师给你们出个谜语,你能猜到吗?”孩子们一下子就变得兴奋起来,目不转睛地看着我,接着我把古诗内容读了一遍,问:“这是什么呢?对,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古诗——《画》。

”孩子们的学习兴趣立刻高涨起来,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古诗的状态中。

学习《小儿垂钓》这首古诗时,我先邀请两个孩子走上讲台,其中一个孩子手中拿着一根鱼竿,在专心致志地表演钓鱼的情景,而另一个孩子则表演问路的人,垂钓的孩子为避免鱼儿被吓跑而远远朝路人招手,孩子们的注意力立刻被吸引住了,学习古诗的兴趣也高涨了起来。

通过创设情境,孩子们也更加轻松、直观地理解了古诗的意思。

二、了解背景,作好铺垫学习古诗时,必须先让孩子们了解古诗的写作背景,为学习古诗 作好铺垫。

古诗的写作背景和诗人写这首诗时的心情、境遇等,都是学习古诗的重要因素。

因此,在进行古诗词教学前,我一般会让学生先在课下提前查阅作者的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在写这首古诗时的心情等,为上课学习古诗作好铺垫。

在查阅资料的同时,使学生学到更多的课外知识,也对古诗和诗人有了更多的了解和好奇心,对古诗的学习充满了期待和兴趣。

教师在布置这个预习任务的时候,要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指导,使学生明确这个任务的目标和方向。

课前搜集资料,不仅加强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而且还为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古诗词奠定了基础。

古诗教学之我见

古诗教学之我见

古诗教学之我见作者:吴铁剑来源:《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2年第01期一、诵读古诗,理解诗意小学古诗的教学,不要逐句串讲。

关键在于朗读。

朗读贯穿于古诗教学的全过程。

如果总是形式单一的朗读会使学生产生厌倦。

因此,在教学生朗读古诗时,不同年段的学生采取不同形式的朗读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我首先会很有感情地范读一遍,再一句一句地领读,同时严格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有停顿,有节奏,读出感情。

因为低年级学生最善于模仿。

在巩固练习朗诵时,我除了让学生分组读、比赛读之外,还会让学生通过拍节奏的方式朗诵古诗,让学生边拍边读,摇头晃脑读,也可一组拍节奏另一组按此节奏朗读,这样使学生掌握了古诗的节奏,课堂气氛也活跃起来了。

在学生比较熟悉古诗之后,则让学生表演背诵,学生通过表演提高了学习兴趣,还会通过一些动作或表情的辅助让学生很容易记住古诗内容。

这样不仅加深了对诗意的理解,而且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对高年级学生来说,则要让学生更好地读出古诗的韵味和情感。

比如,通过配上古典音乐让学生进行朗读,读出古诗的古典韵味。

让学生模仿诗人的样子,摇头晃脑的吟诗,学生们都是非常有兴趣的。

二、吟唱古诗,体会意境古诗具有节奏之美、音韵之美,给古诗配上音乐来演唱,其乐无穷。

像《静夜思》、《清平乐·村居》这些古诗,可以让学生自己随便地吟唱古诗,学生语调不同,节奏不同,但对学习古诗却有了浓厚的兴趣,学生唱得是不亦乐乎。

而学生更感兴趣的则是给古诗配上自己熟悉又喜欢的旋律来演唱。

记得在教学《江南春》这首古诗时,我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旋律吟唱,有一位学生配上《南泥湾》这首歌的旋律,效果非常好,无论是乐曲、节奏都配得很协调,全班同学都非常喜欢。

三、以画配诗,诗画交融古诗韵味深长,我们都知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指导学生根据对古诗的字面理解,把文字转化为具体的画面,使学生有如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之感。

小学古诗文教学之我见

小学古诗文教学之我见

小学古诗文教学之我见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安排了许多意境优美的诗词,篇章虽短,意境却大,对小学生了解中华文明、弘扬民族精神、塑造其良好的思想品德、健全其人格修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学生知识面很窄,理解能力低,要较好地实现《语文课程标准》中制定的总体目标,除了明确小学古诗文教学目的、遵循其教学的原则外,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研究并运用古诗文教学策略,选择最适合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我进行有效尝试,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

一、知诗人,解诗题题是文魂,破题方能入文。

诗人所处的时代,诗人所表达的情感及作品的风格,是古诗教学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

解决得好,会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但是在知诗人、解诗题时应注意,要简介时代背景,更不必引伸诗意,解题应点到为止,不可挖深挖细。

例如,古诗以《草》为题,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勉励之情,要像野草一样顽强不屈。

教学时,可以直接采用直观形象的插图,通俗易懂的导语描绘出草的嫩绿、茂盛,生命力强即可,大可不必精讲草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

二、解字词,明诗意字词教学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地方,学懂了字词,才能析句读文,特别是教学古诗,讲究一个“烁”字。

首先,应把单音节词译成现代的双音节词,然后连成一句,进行直译,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确切地理解词语和确切地翻译古诗的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准确地表达自己思想和有条理地组织自己的语言能力。

解字词、明诗意的教学方法,可以采取教师教第1句,半“扶”半“放”学第2句,最后采用全“放”的方法,让学生自学后两句,使之逐步掌握自学的方法。

例如,我在教学《小池》这首诗时,即采用这种方法,逐字指导理解“泉眼无声惜细流”,接着“半扶半放”,结合图画理解第二句,后两句在观察图画的基础上,按照解字词、明诗意的学习方法自学,充分地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效果较好。

三、赏意境,悟诗情在初步理解诗句及全诗大意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学生“赏意境,悟诗情。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教学之我见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教学之我见

的宝贵财 富。一个没有传统的民族是可怜的 , 一个拥有 传统 却 语 言训练有 识形 、 解义 、 运用 的训练 , 也 有 以声传情 的训 不 知道珍惜的民族是可悲的。优秀古诗词是小学教育的重要资 练, 通过诵读 , 使优 美的文 学作 品深入 内心 , 古诗教学尤其讲究 源 , 优美的诗词 , 深刻 的内涵 , 高远 的意境 , 流传的佳句 , 精湛 的
展 了 课 外 知识 。
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 自学 ,让他们静下心来认真思考 , 写写画画 , 动手查查 , 并让学生谈古诗 , 谈感受 。在 学生的过程 中渗透学习古诗 的方法 ,在潜移默化 中培养学生的 自学能力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中国古 典诗词言约意 丰 , 贵在含 蓄 , 时空跌宕 , 跳跃腾挪 , 的联想 、 想象 , 学 生也不可能通过 老师 的联想和想象 走进诗词
能实现读者与文本 的对话 , 最终实现意义的建构 。读者 阅读 的 础上, 感悟诗意 , 说 自己喜欢或不喜欢的句子 , 利用 自己的生活 过程 , 就是 以 自己的全部生 命体 验 、 生 命情 感和生命 意识与文 经验和调动 自己的情感来理解诗 意 , 读 出 自己的喜与恶 , 使自 本背后潜藏着的生命对话的过 程 , 就是实现读者 自我生命成长 己的阅读 I 青 感与诗人 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这时学生在表述的
f 隈黑孵黑 紫. . 誊 i i
小学语文教材 中的古诗教学之我见
李 政( 河南省林州市横水镇郭家窑小学。 林州 4 5 6 5 0 0 )
【 摘 要】 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 它短小精悍, 词句优美, 韵律和谐, 意境深邃, 情感真挚, 节奏性强, 倍受人们的喜
爱, 千百年 间, 万 口传诵 , 哺育 了一代又一代人 , 成为祖 国文化的命脉 。古诗集色彩美 、 画面美、 意境美与艺术妙笔为一体 , ‘ ‘ 诗 中有

小学古诗教学之我见

小学古诗教学之我见

小学古诗教学之我见古典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瑰宝,有着博大精深的艺术文化内涵,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蕴含着丰富的爱国情怀,承载着民族文化精髓和民族精神,千百年来成为滋养中华民族成长的宝贵精神财富。

然而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古诗的教学又是个难点。

因为诗歌字词短小易懂,却又情景浑然一体。

往往让老师觉得无从下手,无字词句段的释义串讲,就只能读两遍会背诵,能应付目前古诗文形式单一的测试题。

止于简单地灌给学生一些知识,却忽视对学生能力的提高,让学生错过那一个个愉悦的文化之旅,少了一双双发现中国古诗朦胧、含蓄、神秘、充满诗情画意的美的眼睛。

古诗教学若没有起到让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发展小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鉴赏力,弘扬民族文化、陶冶情操的作用。

那么,对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尤其是培养学生语感和阅读力来说是失败的。

就如何优化古诗课堂教学的策略,让师课易上,让生学有趣。

我有一点自己的心得。

一、像诗人一样读出韵味,读出诗的氛围我国古代诗歌本身就讲究对仗、韵律、格律,自身带有音韵美。

“读”之于诗歌,是一条最基本的可行路径。

曾国藩曾对他的儿子说:“读者如四书、《诗》、《书》、《易经》、《左传》、《昭明文选》,李、杜、韩、苏之诗,韩、欧、曾、王之文,非高声朗诵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

”。

生自读和师泛读结合,先读其音,新字、难读字、多音字、古今字的正音;再读节奏,停顿、声音的延长可用符号表示。

诗的“读”,需要体现其韵味,需要像一首诗,需要特别指导学生诵注意诗的节奏、韵脚及合适的音调,从而恰当地表现诗中的思想感情。

在一次次的诵读中抓住、传递出古诗本身的美学价值,不仅诗意自现,其情亦明,更能提高学生的鉴赏、审美素质。

读时学生会自己有独自的阅读体验,这是自然也是允许的。

而老师在生自读的基础上需引导学生读出层次,渐入佳境。

所以诗歌的氛围的营造就很有必要,如:在教授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时,可以参照这样的流程来层层铺垫,推进诗人的深挚感情。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古诗词教学之我见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古诗词教学之我见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古诗词教学之我见
河】 c 省 百 家 庄市 翟营 大 街 小学 寻 长 目 目
[ 摘 要 ]古 诗是 中华 文 化 的 一部 分 , 是 学 生 近距 离接 触 、感 受 中华 文 化 的 一个 窗 口。 它是 激 发 学 生 对祖 国传 统 文 化 的热 爱 的一 个切 入 点 。 小 学古 诗 的教 学 ,对 于 小 学 生认 识 中华 文化 的丰 厚 博 大 , 吸收 民族 文 化 智 慧 ,提 高 文化 品
位和 审美 情 趣 , 培养 热 爱祖 国语 言 文 字 的情 感 ,受 到 高 尚情 操 与趣 味 的 熏 陶 ,发 展 个 性 ,丰 富学 生 的 精神 世 界 有着 举 足 轻重 的意 义 。
[ 关 键词 ]古 诗教 学 小 学语 文 特 点 意义 方法
古 诗 词是 中华 传 统文 化 的 精 髓 ,也 是 世界 文化 艺 术 宝 库 中的 一 颗灿 烂 的明珠 。 通过 对 古 诗 的特 点 以 及学 习意 义 的描 述 ,体 现 小 学古 诗 教 学 的重 要 性 ,并 且对 古诗 教 学 方 式 进 行一 些 相 应 的探 讨 。 希望 能 为 老师 们 ,特 别是 为 小 学 老 NI " H起到 一定 的借 鉴作 用 。
音乐 美 ,古 诗讲 究押韵 和节奏 。音韵和谐 ,节奏 鲜 不思恢复 ,而是安于一隅 ,在杭州建明堂 ,修太庙 。达官 明 ,所 以读 起 来 琅琅 上 口 ,听起 来声 声 悦 耳 ,产生 了音 乐 显 宦 , 富商 巨贾 也 相 继 营造 宅 第 ,杭 州 成 了 他 们 的安 乐 美。 窝 ,具 有 了 当年 汴 京 的规 模 。而 当年 的汴 京 ,也是 巨宅 别 形 美 ,是 指 形 式 美与 形 象美 。例 如 杜 甫 的 《 绝句 》: 墅 ,秦 楼楚 馆 ,歌舞 无 虚 日,以至朝廷 倾覆 。 “ 两 个 黄鹂 鸣 翠 柳 ,一行 白鹭 上 青 天 。窗 含 西 岭千 秋 雪 , 有 了这 些知 识 ,我们 便 可 以正确 理 解 到 “ 山外 青 山楼 门泊 东 吴 万 里 船 。 ” 这 首 古 诗 ,对 仗 工 整 ,显 示 了形 象 外 楼 ” ,并 不是 南宋 的繁 华景 象 ,而是 苟 且偷 安 的证据 ; 美。 “ 西 湖 歌 舞 ”并 不 是 升 平 气 象 ,而 是 亡 国之 音 ; “ 游 人 学 习古 诗 的意 义 。首 先 ,古 诗 具 有 简 洁 、抒 情 、篇 幅 醉 ” 并 不是 对 太 平盛 世 的 陶醉 ,而是 乐 不 思蜀 的醉 生梦 死 短 小 而 丰 富的 特 点 ,学 习要 充 分 了解 诗 中意境 ,诗 句 的 言 之 态 。 外 之 意 ,就 要 靠 自己去补 充和 领悟 ,这 当 中就 发 挥 了学 生 围绕重 点词 句 展 开分 析 。大部 分 诗 ,它 的 内容 是 围绕 的想象 力 。同 时对 于 小学 生而 言 ,他 们 有 丰 富 的想 象力 , 个 词 或一 句 话 展 开 的 ,这就 是 诗 中 的重 点词 句 ,这些 词 可 以利 用 古 诗 作 为一 个起 点 ,去联 想 、补充 和创 造 ,以构 句 往 往是 诗 人 思 想感 情 的 一个 集 中点 ,或 是全 诗 内容所 围 设 想象 中 的图 画 。古 人云 :不 著一 字 ,尽得 风 流 。即是 这 绕 的 一个 中心 ,抓住 重 点 词句 有 利 于理 清 全诗 的思 路及 诗 个 道 理 。 由此 可 以 引 出 其 第 二 个 作 用 即 创 造 性 思 维 的训 人 所 要表 现 的思 想 。在 教 学 中 ,必须 重 视 找重 点 词 句 的方 练 。这对 于发 展创 造性 思 维不 能不说 是 一个有 益 的契机 。 法 ,并将它作为分析的切入 口或 “ 破译”诗意的重点。 古诗 教 学 给 了我 们 一 个发 挥 想 象 的空 间发 展创 造性 思 因 此很 显 然 ,作 为一 个 老 师 ,特 别是 小学 教 师 ,尽 管 维 ,进 行 艺术 再 创 造 。学 生 在读 古 诗 时 ,对 诗 中描绘 的各 小 学 生在 这 一 阶段 正 是 知识 的 旺盛 期 ,但 也不 能 一 味对 学 种形 象 大 都见 过 ,然后 利 用想 象 根 据 诗 意把 大 脑 中记 忆 的 生进 行 知 识 的填塞 ,以为越 多 越好 。相反 ,我 们 应 该根 据 各 种 意 象 进 行再 造 组 合 ,从 而 再 大 脑 中创 造 一 个 新 的 画 实 际情 况 ,针对 自己学 生 的特 点进 行 古 诗 教学 ,制定 相 应 面 。这 样 不仅 对 诗 意 的理 解更 加 深 刻 ,也 充 分 发挥 了主 导 的教 学计 划 ,如 此才 能事倍 功半 。 作 用 ,发展 了他 们 的创 造 性思 维 能 力 。这 对 于 提 高学 生 的 阅读 能 力 和作 文 能力 ,进 而提 高 学 生 的语 文 能 力 ,促 进 智

一年级古诗教学之我见

一年级古诗教学之我见

一年级古诗教学之我见第一篇:一年级古诗教学之我见―年级古诗教学之我见曲靖市沾益县西平小学李娟古诗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精华。

古代教育学家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

”诗言志,诗传情,古诗凝炼,魅力无穷。

常吟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有益于培养他们的诗学素养。

应当说古诗就像一杯陈年醇香的佳酿,滋养着炎黄子孙的血脉;又如一枚磁石,凝聚吸引着民族的魂魄。

所以,小语教材每一册都会安排相当数量的古诗教学,让学生在经典诗文的学习中走进宏大、开阔、高尚的精神世界,在诗文的意境中打开属于自己的想象视野。

《新课标》第一学段中关于古诗阅读有这样的要求: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向往美好的意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物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这是教师备课的重要指导。

但是,作为一年级的课文,古诗也承担着帮助学生识字的重任,而识字又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那如何在教学中实现让学生在快乐中识记汉字,在反复诵读中品味古诗的优美意境,并能在感受意境的同时能在古诗的引领下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呢?这是很多老师对小学低段古诗教学存在的困惑,笔者就这些教学困惑进行了探索,现就将在教学《古朗夜行》这一课的收获与大家进行探讨。

《古朗月行》是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名作。

《古朗月行》是乐府古题,全诗16行,这里只节选了诗的前四句。

诗人用浪漫主义手法,借助丰富的想象和神话传说,表现出诗人儿童时期对月亮的幼稚而美好的认识。

古诗的意思是说他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明月叫做白玉盘。

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云彩中间。

一、古诗教学中的“快乐识字”识字是学习古诗的基础,在学习生字的环节上,我首先播放音乐《小小的船》,用歌声引入新课,让学生们思考:叶圣陶老爷爷看到弯弯的月亮想到了小小的船,唐代有位大诗人叫李白,他小的时候看到了圆圆的月亮又想到了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写的这首非常有趣的古诗。

谈谈如何阅读与鉴赏古诗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之我见

谈谈如何阅读与鉴赏古诗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之我见

古诗 教学 往往 有 三个 目标 : 能正 确理 解 古诗 的大 概 意 如 . 教学 宋代 诗 人 杨万 里 的《 一 在 宿新 市 徐公 店》 , 们在 诵 时 我 思: 二体 悟古 诗意 味 : 三挖 掘古诗 意蕴 。 这三 个 目标 中每一 个 读理 解 的基础 上 . 引导 学 生想 象 : 凑了 这首 诗 , 你眼 前仿 佛 看 目标 的实 现 都 必须 借助 诵 读 . 学生 在 反 复诵 读 中 . 一 步 到 了什 么? 最想 说什 么? 生迅 速张 开想象 的翅 膀 , 让 进 你 学 简洁 的 领 悟诗 的 意境 . 悟作 者 的感情 感
诵读—一古诗教学的高效之路
■ 江苏省海安县海南小学 张 兵
中 国文化 遗 产 中的瑰 宝— — 古 诗 .在 我 国 文化 史 上 源 河 南河 北》 . 以 让学 生找 诗 眼一一 “ ” 以此 宋体会 十 甫 时 可 喜 . I : 远流长。 它语 言 精 练 , 韵 优美 , 音 意境 深 远 . 以独 特 的美 打 动 文 素 养 , 洁学 生 的 审 美情 趣 . 歌作 为语 文 教 学 的 内容 . 纯 诗 的喜 悦 、 动 之 情 . 而 明 白要 J轻 快 、 促 的 语 速 来 读 仝 激 从 } } J 急 人. 以真 挚 的感情 感 染 人 为 弘扬 民族 文化 . 养学 生 的 人 诗 , 培 能抓 住 “ 传 ”“ 忽 、喜欲 狂 ”“ 、即从 ”“ 下” 些词 季读 。只 、便 这 有 通过 这 样抑 扬 顿挫 的朗读 . 才能 真 正 理 解诗 的意 思 . 能 才 正 日益受 到人 们 的 重视 。《 文课 程 标 准 》 明 确要 求 小 学 与 作者 产生感 情 的共 鸣 语 中 生 诵 读 、 诵 优 秀 诗 文 . 学 阶段 不 少 于 10篇 . 学 生 从 背 小 6 让 ) 式上要 采 用 多种 方 式的诵读 . 形 . 小就 接受 优 秀 文化 的 熏 陶 .以获 得 终 身受 益 的 古诗 文经 典 的基 本修 养 经历 相 差 甚 远 , 加 上 教 师 教学 方 法 陈 旧 . 段 单 一 . 生 再 手 学 对一 篇篇 充 满 灵性 的 古诗 产 生 怕学 厌 学 的情 绪 .从 而失 去 对语 文学 习的兴 趣 在 阅读 过 程 中 . 无论 引 领小 学 生 真切 地 古 诗诵 读有 范读 、 自由读 、 别读 、 赛读 、 组赛 读 、 个 分 小 齐 读、 配乐 读 、 表演 读 等方 式 。这样 多种 方式 诵读 , 学 生存 轻 让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之我见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之我见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之我见作者:张龙来源:《新一代》2015年第09期; 摘要:古诗教学的意义不仅在于让学生从小就了解祖国传统文化,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古诗能使学生较为正确地认识古代社会,学习古人语言中有生命的东西,发展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并能增强爱国主义感情。

古诗是中国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小学生从诗歌中吸取精华、陶冶情操,也是培养其创新精神的一条有效途径。

在此,笔者结合教学实际就小学古诗教学作初步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由于古诗中所描写的景物事件、人物与学生生活的年代有一定距离,学生们并不能很好把握它的内涵。

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我总结出古诗教学的几点方法:一、反复吟诵,陶冶性灵古人有“七分诗三分读”的说法,可见在学习古诗时朗读的重要性。

通过吟诵古诗可以提高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进而增加其艺术修养。

所以古诗教学中必须要重视反复朗读。

就朗读的指导而言,应分三个阶段进行。

初读,感受诗意。

古诗的朗读必须注重节奏和音律,要做到抑扬顿挫,要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

这些在初读古诗时就应让学生有所感受,使学生达到意会的程度。

精读,加深理解。

初读是较为朦胧的理解,第二阶段的朗读要设置一些问题或引导学生发现一些问题,再与分析相结合,在朗读中加深理解,在理解中朗读巩固,呈螺旋式交替纵深发展。

品读,深化理解。

在这一阶段的朗读时要引导学生品味诗的关键词句,理解诗的表现方法,在理解的基础上,插上想象的翅膀,在脑海中描绘诗中的具体情景,感受诗歌的艺术力量,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简而言之,反复朗读是古诗教学中的主要方法,指导朗读时必须要有目的(不是光把诗背熟),要循序渐进。

既加深学生对诗意的理解,又陶冶了情操。

二、强化诵读,体会古诗的语言美诗歌的特点是富于节奏美、韵律美和意境美,诵读起来琅琅上口。

我坚持以诵读为本,要求学生在理解基本词义、句义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诵读,反复吟咏,体会古诗的语言美。

引导学生进行多种方式的诵读,如:范读、自由读、个别读、小组读、配乐读、背诵等,从形式各异的阅读中领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中的意境,激发学生感情上的共鸣。

小学低年级古诗教学之我见

小学低年级古诗教学之我见

小学低年级古诗教学之我见作者:李爱平来源:《文理导航》2013年第36期小学语文课本中收录的古诗,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颗颗瑰丽璀璨的宝珠。

它们琅琅上口,意境优美,思想深刻,不仅能使学生开拓美的视野,陶冶美的情操,还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欣赏能力。

新大纲明确地要求: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

可见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学习古诗的重要性。

但由于古诗的形式体制、遣词造句等方面与现在的语言习惯差别很大,古诗的学习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更是个难点。

因此,古诗的教学也应该激发兴趣,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发展他们的思维,锻炼他们的能力,让古诗教学也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特点。

一、为诗配画——“此中有真意”(一)恰当运用简笔画古诗是艺术创作的结晶,它追求情景交融的美妙意境,要让学生领略到这妙不可言的意境美,是古诗教学的难点,因此这就要靠语文教师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使古诗教学丰蕴起来。

教学中运用简笔画能让学生体会到诗文中的诗情画意,激起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敬仰之情。

曾经欣赏过于永正老师《草》的课堂教学录象,深深感受到绘画在古诗教学中的魅力。

“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

”诗情和画意融为一体。

于老师借助简笔画,画尽了草的枯荣,画出了草的生命力,更是以简洁的图画引领学生领悟了草的精神。

娴熟的绘画技巧和创造力,再加上他妙趣横生的语言,让学生既得到了语文能力的训练,又受到了艺术的享受。

实践证明:简笔画既生动又省时,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利于学生感受诗的画面美,加深对诗的理解。

在教学《咏鹅》这首诗时,我就把简笔画引入到课堂教学中,用“画”激趣,借“画”入境,以“画”悟情:三下两下,一方清清的池塘;三笔两笔,一只引吭高歌的白鹅……学生们通过绘画读词悟词,无须多做解释,他们已然明白了诗中“曲项向天歌”、“绿水”、“拨清波”等词语所表现的意境。

(二)变“静”为“动”如古诗《望庐山瀑布》,诗中涉及的许多景象很多是学生未曾见过的,教学时如果只出示书上那仅有的插图,或是简笔画,就很难唤起学生的感觉美,尤其是一些从未看过瀑布的学生,更是难上加难。

一年级古诗教学之我见

一年级古诗教学之我见

一年级古诗教学之我见一、不求甚解背诗文古诗是离学生生活经验较远的一种文学形式,它含义深湛,篇幅短小却包含很多内容,对语言理解能力处于发展阶段的一年级学生而言,学习古诗是比较困难的。

低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又决定了古诗文诵读的目的不在于要求学生理解内容的深度,而在于积累语言、增强语感、提高文学修养。

所以,不必要求每首古诗都字字明白,句句领会,只要学生大致了解主要意思,即“模糊解读”即可,重点可以放在引导学生诵读积累上。

诗词中更深层次的意思,自然会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文学素养的提高而逐步领会。

我们要利用儿童记忆力强的特点,要求学生多背诵经典诗文,不求甚解,但求熟背,记下一些永恒的诗篇,做一种终身可以去消化、理解、受益的文化准备。

从第一学期起,我就充分利用语文课预备铃与上课铃之间的那段时间,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背古诗。

刚开始,学生只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但一个星期下来,能够熟练背诵的学生还是比较多的。

第二周,在领背结束以后,我又让学生齐背上周背过的古诗,及时巩固。

尽管有的学生只会跟着大家滥竽充数,我却能感受到他们背诵的热情。

遇到有些拗口、比较长的古诗,我便延长背诵时间,保证一学期能背完10首古诗。

那次语文课上,学到生字“床”时,有个学生胸有成竹地说:“床,ch-u-án?,我会背一首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当时,我既惊讶又激动:这可是个经常要被我留下来背书、改作业的学生呀!看来,背古诗还是能在学生的记忆里留下痕迹的。

二、图文对照知诗意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大都绘声绘色,情景交融,展现出一幅幅栩栩如生、形象逼真的美好画面。

现行教材中,几乎每首古诗都配有插图,这些插图充分考虑到低年级学生思维的形象性、直观性的特点,往往都从某些角度揭示了诗意,为我们引导学生理解古诗搭好了台阶。

在进行古诗教学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插图资源”,先指导学生观察图画,在观图中让学生了解诗歌大意。

古诗教学之我见

古诗教学之我见

画中悟诗,画中作诗姓名:单兰壮单位:赣榆县墩尚中心小学【内容提要】现代语文课堂教学总是追求“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我认为古诗教学也不例外。

古诗的内容时空跨度大,它的话语风格离学生的现有语感也相去甚远;再加上学生的阅历背景又太浅,他们很难与诗人心同此情、意同此理,所以古诗教学应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知难而上,勇于求索。

【关键词】古诗教学创设情境诗画结合诗是艺术的皇后,把作者的生动体验传达给学生,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和经验上的交流是诗的目的,也是诗味之所在。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使人的情感。

”所以教师要为学生感悟诗歌意境提出一种导向,为其接受机制创设一种有利激发兴趣的情景氛围,诱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让学生与作者发生感情上的共鸣和经验上的交流,乃至补充、丰富和发展诗人所未尽之意象。

对此,我结合《望洞庭》的课堂教学,浅谈一下自己在古诗教学中的一些看法:一、创设情境,反复吟咏。

诗歌感情炽烈,想象丰富。

诗歌教学的目的就是要使学生能以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对诗中典型的画面,炽热的激情进行描绘和渲染,再现诗歌中的形象,体味它的情感,理解蕴藏在它优美动人艺术画面中的深广的思想意义,感受诗篇深厚的艺术力量,创设情境、反复吟咏也许是最好的方法之一了。

1、创设情境,进入古诗小学生有着丰富的想象力,我们可以从学生对诗意的理解为出发点,把诗中描绘的形象与学生大脑中记忆的各种意象进行联系,激发学生的情感,通过朗读感受到古诗所要体现的意境,体会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以在课堂刚一开始,我便千方百计创设情景,营造氛围,使学生仿佛置身于洞庭湖中。

如,利用多媒体出示洞庭湖的优美景色,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景象,接着引出古诗,为学生朗读创造一种氛围,引领学生进入古诗、进入作者心中。

2、反复吟咏,品味古诗俗话说“读书百遍”可以“其义自见”,古诗教学更需要这样的教学方法。

如《望洞庭》这首古诗,不少教师喜欢从分析古诗入手,让学生借助这种方式来学习古诗。

古诗词教学

古诗词教学

古诗词教学之我见古诗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宝贵遗产,是中华文学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它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髓。

《课程新标准》要求小学阶段背诵70首古诗词。

因此,古诗词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

如何搞好古诗教学,是值得我们共同探讨的问题。

那么,用什么方法,让学生乐学易学,我的看法如下:一、朗读是课堂的主旋律。

语文教学离不开读,古诗教学更离不开读。

“七分诗三分读”,可见在学习古诗时朗读的重要性。

读是学生对诗词理解的基础和前提。

只有在朗读中才能充分发挥诗歌的抒情、审美的艺术效果,也只有在朗读中,学生才能辨味诗的语言,才能加深对诗意的理解,才能被诗中的情感所感染并与之产生共鸣。

指导诗歌的朗读,要注意两点:其一要循序渐进,层层深入。

古诗的读可分为多个层次,一是字正腔圆,关注文字本身;二是抑扬顿挫,关注诗的声韵;三是读出画面,关注诗的内容、意境;四是声情并茂,关注诗的情感;五是积累延伸,关注学生的积淀。

如我在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时,先让学生逐字逐句读正确,扫清字词障碍;接着,引导学生读出诗的节奏,诗的韵味;再启发学生读懂诗的内容,诗中写了哪些事情和景物,诗人是怎样通过这些景物来抒发感情的;然后,再驰骋想象,依据诗中的内容,对诗中的情景展开相应的想象:在一个春光烂漫的日子里,诗人在黄鹤楼与老朋友挥手告别。

他的老朋友坐着小船,顺流直下到扬州去。

那只船,越走越远,渐渐的看不见了,只有一片孤零零的白帆,在蔚蓝色天幕的衬托下,还依稀可辨,最后,连这点孤帆也消失在蓝天尽头了,只剩见浩荡的长江水,孤独地向天边流去。

这时,诗人还伫立黄鹤搂头,怅然远望着朋友船只消失的远方……经过这种循序渐进的指导,学生对诗人在诗中表达的对朋友的深挚感情,就会有较深的理解和感受。

朗读起来就容易产生相应的激情,从而形发为声,准确地传达给听众。

另外,读的形式不拘一格。

可教师范读,指名读,齐读,分组读,再辅以朗读和及时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营造书声琅琅,其乐融融的课堂学习氛围。

小学古诗文教学之我见

小学古诗文教学之我见

小学古诗文教学之我见“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小学古诗词的教学要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教学的每一部分都尽量让学生尝试在前。

学生能学会的就不教,确实不能学会的也先学后教。

注意引导学生参照书上注释,必要时讲一下背景作为辅导,学生就不难疏通内容大意,领会思想感情,但不要求理解很透彻,不宜铺排讲解。

在教学中我很注意让学生尝试朗诵,尝试讲诗意,尝试自己解答疑难,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这说明他们已经学过不少古诗,并非“白纸一张”,我们完全可以放手让他们自己学习。

对学生的学习潜力估计太低,处处不放心,越俎代庖,实在是不必要的。

比如在教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在理解了“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一诗句后,我组织学生讨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作者在佳节就更加思念亲人?同学们联系实际生活谈到自己的切身体会。

通过运用多媒体减小古诗理解难度诗歌语言精炼意境优美寓意深邃。

但由于小学生知识面狭窄生活阅历浅表象储备贫乏缺乏基本的审美和想象能力使得学生难以感受古诗文的魅力对诗歌中所描绘的社会时代、人物思想、风土人情感到疏远。

教师应用多媒体进行古诗教学可以利用图画将古诗词语形体化更易于学生清晰理解诗意深刻领悟蕴含的哲理。

如教“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时教师可以在课件中穿插庐山的正面图、侧面图让学生观看、比较再配合诵读诗句。

图文结合揣摩、推敲使学生体味出多角度、多视野观赏庐山时其面目确是各不相同。

此外多媒体还具有立体性强的特点。

除了图片和文字之外配合事先准备好的课文示范朗读能给学生一种绘声绘色、生动形象之感。

与此同时教师再恰当地使用态势语言这样教师的语感、态势给学生以声感、形感的刺激使冰冷呆板的文字符号活化学生获得形象化的感知。

总之多媒体教学改变了以黑板和粉笔为主要工具的教学模式使课堂变得图文并茂、动静成趣直观而又生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加深了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以及语言感受力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为古诗教学增辉添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教学之我见
诗言志,诗传情,古诗以其和谐的韵律,精巧的构思,精炼的语言,积淀着历史文化底蕴。

学习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有益于培养他们的诗学素养。

教学古诗,我们似乎一直拿着自认为的万能钥匙:“释题目,知诗人;解难字,译全篇;悟情感,齐背诵。

”按部就班地组织着课堂;期末的古诗复习课也就是把新授课的教学流程再炒一下冷饭,最后归纳着“饭名”,是思乡还是咏春,再来两首拓展,在如此机械化的课堂上,我们的学生不可能对诗人、诗情激起共鸣,体会到古诗词的斟字酌句,体悟到语言文字的魅力。

紧扣字眼,品悟诗情
有诗人在诗中直抒胸怀,诗旨直接体现在诗中的关键词上,这些字词就是全诗的“文眼”、“点睛之笔”,透过这个眼,我们才能读懂古诗的精妙,才能体悟到文字的魅力。

《望洞庭》一诗,描写的是秋夜,风平浪静时洞庭湖的美景,诵读整首诗:“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心中不免萦绕着一股清幽美好的情愫,夜是那样深,景是那样美,心是那样静,一切来源于何处?品读品读,不难发现,从“和”而来,“和”就是和谐、和美。

诗人的眼中,有色彩的和谐:“银”—“青”,淡淡的银辉,青翠的绿色,那是山与水的融合,仿佛一幅水墨画,清新隽永。

诗人的眼中,有意境的和
谐。

把无风的湖面比作未曾打磨过的铜镜,把洒满银辉的洞庭湖比作一只精致的白银盘,把青翠的君山比作一枚小巧玲珑的青螺,诗人丰富多彩的想象,恰当的比喻,牵引着我们捕捉着那悠远、空灵的气息,诗文的意境之美,形象之美便力透纸背。

因为在诗人的眼中,有着更高境界的和谐—人与大自然的和谐。

美景引人入胜,人已入景生情,情动而辞发,诗人对洞庭秋夜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便充盈读者的心灵。

一个关键字,就像撬动地球的那个支点,帮我们理解品悟古诗词的“象外之象、味外之味”,即古文追求的诗歌“韵外之致”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淡化诗意,感悟诗境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由于每个阅读者的生活阅历,文化底蕴,历史积淀,所呈现的阅读感受也是不同的。

有位哲人说:正是儿童承袭了人类最初的诗性性格,他们的智慧即指向眼睛看到的地方,也指向心灵看到的地方。

王崧舟老师在上《枫桥夜泊》的时候,对于“江枫”的理解有老师曾提出质疑:“有人曾将‘江枫’理解为‘江春桥和枫桥’这两种客观的景物,而不是承载着许多‘愁绪’的王老师所解读的那个意思。


王老师的解答是:“我们面对的是一首诗,它是一个文学的存在,是一种文学的现象。

文学的真实当然基于生活,但它一定不会拘泥于生活……
“当诗一旦成为一个完型的存在,当诗的意境和意蕴一旦得到一个有机的统一的时候,我们反观它选择的意向,怎样的意象有助于形成诗的完美的意境呢?是把‘江枫’看作‘江边的枫树’那样一种具有秋天特征,具有悲秋性质的意向好呢?还是只是把它看作是两座桥更有利于突显作者的意境和心绪呢?……我们面对的是一
首诗,而不是一本地理杂志,不是一个历史的记忆。


读罢此文,给我们理解诗歌的意向开启了一扇天窗,心中豁然开朗。

诗歌是让我们感受语言的美妙的,诗意的解读,会如耳畔正在响起的乐声,拨动每一个人的心弦,从而真正走入诗境。

而这正是古诗文的魅力所在。

归纳特点,陶冶诗性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这里所说的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理解、运用,就需要借助教师的力量去引领、点拨。

诗人作诗行文都有不同的方式,有的善用数字,有的善用景致……在《峨眉山月歌》一诗中,地点的连用—“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李白在这首仅仅二十八个字的绝句中,竟连用了五个地名,不但没有人敢于取笑他在开“路程单”,有人竟还以“四句入地名者五,古今视为绝唱”之赞。

乾隆皇帝叹曰:“但见其工,则妙处不传。

”意思是说,读起来只觉得妙不可言,
但真的好在哪里,却是无从捉摸。

现在看来,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这五个地名依次出现,实际上就是渐次为读者展开的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

引导学生欣赏,就是在引领学生跟随作者入情入境,感悟诗人心情。

这是这首诗中地名的一个归类欣赏,我们还可欣赏到一组动词的魅力。

“入”、“流”、“发”、“向”、“下”连用五个动词,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更是作者寄情明月,托情于江水的感概。

夏丏尊先生曾指出:“在语感锐敏的人心里,‘赤’不但只解作红色,‘夜’不但只解作昼的反对吧。

‘田园’不但只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只解作春天的雨吧。

见到‘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焕然的造化之功、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情感。

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寞等说不尽的诗味吧。

真的生活在此,真的文学也在此。

”我们培养的学生不是无情物而是有情人,他应有健康的人格、丰富的情感世界和艺术想象力。

诗句中一个“下”,应指导学生细细品味。

“思君不见下渝州”的“下”充满着依依不舍之情;“飞流直下三千尺”中的“下”则是激情澎湃、气势磅礴的;“烟花三月下扬州”的“下”则又是一种情感的寄托。

品读不同的诗句有不同的感受,品读相同的字词,同样也在培养着学生的文学气质,诗学素养,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力、洞察力,使学生徜徉在文学的海洋中,领悟语言文字的精妙。

走入教材,明晰诗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的形成和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的基础。

”我们的教材就是一本很好的人生指引书。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应该具备这样的敏感度,教材是想教给孩子什么?
四年级上册语文书,编者选择《望洞庭》、《峨眉山月歌》、《元日》、《江雪》四首古诗,前面两首写景,后面两首则蕴含着一定的人生哲理,是人生际遇的写照。

《江雪》一诗,从字面上我们就能看到“千万孤独”,再看“鸟飞绝”、“人踪灭”、“孤舟”、“寒江雪”等意象构成了环境上的孤寂。

通过了解柳宗元的创作背景,再现他的创作意境,我们能够感受到一个高大的诗人形象:宁可置身严寒,也不放弃抱负,宁可被弃之荒野,也要坚守品质。

渔翁—诗人,诗人—渔翁,这样的形象就如一座丰碑矗立在我们的面前,更扎根于我们的心灵,对于学生则是树立正确人生观的启蒙。

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也在接受心灵的洗涤、净化。

国学大师季羡林在生前提倡“开心学国学”,让我们引领学生在充满韵味的古诗词天地中尽情诵读,开心诵读,让美的国学素养浸润我们美的心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