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伊春市带岭区寒月林场一带区域化探异常特征及找矿前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龙江省伊春市带岭区寒月林场一带区域化探异常特征及
找矿前景
摘?要文章分析了黑龙江省伊春市带岭区寒月林场一带区域化探异常特征及找矿前景。
关键词化探;找矿;特征;前景
中图分类号 p6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052-0207-01
黑龙江省伊春市带岭区寒月林场一带化探异常是经2009年1:5万化探和1:2万土壤逐步筛选出来的。这些地段所处地质背景、矿化蚀变特征均表明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现以区域地球化学异常为特征总结其规律性,为在本地区提出找矿方向。
1 区域地质背景
寒月林场一带大地构造位于兴安岭~内蒙地槽褶皱区(ⅰ级),伊春~延寿地槽褶皱系(亚ⅰ级),五星~关松镇中间隆起带(ⅱ级)向阳褶皱束(ⅲ级)中东部。
区内出露地层较单一,为第四系全新统(qh)沉积,分布于河床及沟谷,按成因分为冲、洪积和沼泽堆积两种类型。
区内地质构造较复杂,经历了古亚洲洋演化阶段和滨太平洋活动大陆边缘演化两大发展阶段。依据沉积建造,岩浆活动、构造变动等特征划分了5个构造小区。
区内岩浆岩十分发育,侵入岩主要表现为大面积分布的早白垩世
中细粒二长花岗岩(k1ηγ),晚三叠世:中细粒黑云母正长花岗岩(t3ξγ)、中细粒含角闪石似斑状二长花岗岩(t3ηγ)、中细粒石英二长岩(t3η0)、中细粒花岗闪长岩(t3γδ);中奥陶世中细粒似班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o2δγ)。
2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2.1 区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2.1.1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结果做偏度、峰度检验,该分布检验采用采用对数计算,置信度为0.05;通过图解和数值分析只有au、ag、mo呈正态分布,pb近似正态分布,其他元素均为非正态分布。
区内中ag、mo、pb、zn、w等元素较富集,as、bi、cu元素略高或接近,而au、sb等元素则在区内中较贫化。对测区元素变异系数由大到小排序依次为bi—cu—hg—w—as —au—mo—zn—sb—ag—pb,由此可见极有可能成矿的元素是bi、hg、cu、zn、w、mo。
2.1.2 元素的相关性分析
由r型聚类分析谱系图(图1)可以看出,当相关系数在0.0-0.5时,区内11种元素分为四群:第一组为 ag、as、sb、bi、cu、zn、w、hg,第二组为mo,第三组为pb,第四组为au。
2.1.3 元素区域分布规律
ag、cu、pb、zn、as、bi元素的高背景场多数处在内区的北部二叠系土门岭组沉积岩和五道岭组火山碎屑岩中,在花岗岩区cu、pb、
as元素的高背景场零星分布。au元素的高背景场在测区中部和南部沿构造带呈串珠状分布。mo元素在晚三叠至早侏罗世细中粒似斑状二长花岗岩(t3j1sηr)中集中分布2处高背景场,总体上高背景场在测区北部北东向呈串珠状分布,集中分布2处高背景场是区内找斑岩型钼矿的主要靶区。
图1 水系沉积物r型聚类分析相关图
2.2 区域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2.2.1 主要单元素异常区域分布特征
1)au元素异常区域分布特征。au元素异常零星分布,面积小,连续性差,主要分布在前进东山一带,异常多分布于二叠系土门岭组(p1t)和晚三叠至早侏罗世细中粒似斑状二长花岗岩(t3j1sηγ)中。
2)ag元素异常区域分布特征。ag元素异常呈零星分布,与cu、w元素异常套合较好。异常区多出露晚三叠至早侏罗世细中粒似斑状二长花岗岩(t3j1sηγ)。
3)cu元素异常区域分布特征。cu元素异常零星分布,面积较小,异常位于晚三叠至早侏罗世细中粒似斑状二长花岗岩(t3j1sηγ)和五道岭组火山碎屑岩(p3w)与晚三叠至早侏罗世细中粒似斑状二长花岗岩(t3j1sηγ)接触带上。
4)pb元素异常区域分布特征。pb元素异常面积较大,总体呈串珠状分布,异常区主要出露二叠系土门岭组(p1t)沉积岩、二叠
系五道岭组(p3w)火山碎屑岩。
5)zn元素异常区域分布特征。多呈nw向展布,连续性差,呈不规则状、椭圆状,zn元素异常区出露二叠系土门岭组(p1t)沉积岩、五道岭组(p3w)火山碎屑岩及晚三叠至早侏罗世细中粒似斑状二长花岗岩(t3j1sηγ)。
6)mo元素异常区域分布特征。异常呈nw向展布,mo元素异常主要与出露大面积晚三叠至早侏罗世细中粒似斑状二长花岗岩
(t3j1sηγ)有关。
2.2.2 1:5万水系沉积物组合异常分布特征及规律
测区内元素组合异常带,受北东向构造带控制,由北向南可划分为北、中、南三个异常带。
北部异常带:带内异常主要出露于二叠系土门岭组(p1t)沉积岩、二叠系五道岭组(p3w)火山碎屑岩中,总体呈近北东向展布。异常元素有:ag、cu、pb、as、sb、bi、au、zn、hg、mo、w。
中部异常带:总体近北东向展布,带内大部出露晚三叠至早侏罗世细中粒似斑状二长花岗岩(t3j1sηγ),带中组合异常面积大、中部强度高,向两侧逐渐减弱,异常元素有:au、ag、cu、pb、zn、as、sb、bi、hg、mo、w。
南部异常带:近北东向展布。带内出露晚三叠至早侏罗世细中粒似斑状二长花岗岩(t3j1sηγ),异常面积较大,异常元素有:pb、hg、mo 、w。
3 结论
1)与沉积岩和火山碎屑岩有关的有au、ag、pb等元素异常,反映出中低温热液成矿的特点;与花岗岩有关的有cu、zn、mo元素异常,反映出中高温热液成矿的特点。
2)圈定的多处cu、pb、zn、w、mo、ag元素组合异常,说明本区为一个较好的找矿远景区带。
3)化探找矿标志。本区钼成矿区内mo、w元素的地球化学场为高背景区,多伴有cu、pb、zn、ag异常、低au的地球化学场是良好的地球化学找矿标志。区内似斑状二长花岗岩是斑岩型钼矿的主要区域,以mo、w元素高背景场为主,与其他元素间分带不明显,mo元素与w、cu、pb、zn元素关系密切,mo等元素多呈非正态或近似正态分布。
参考文献
[1]吉林省第一地质调查所.黑龙江省伊春市五三零、寒月林场幅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报告.2009.
[2]蒋敬业等.应用地球化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