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师德(点题完整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考题总结
版本A:培训5班
一、名词解释
1、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就是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即“为师之道”;它是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在教师职业行为和职业关系中的特殊表现。A教师在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为师之道)
B教师在职业活动中将做教师应当遵循的原则和规范内化为自己的个体品质,然后通过自己教书育人的德行表现达到既有益于学生成长成才,同时也有利于教师自我完善人格品质和提升人生境界等精神需要的主体性追求(为师之德)009
2、教师职业素质:是教师做好教书育人工作的前提,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稳定的必备的职业品质,是教师的职业人格、专业知识和育人能力的综合反映,这种职业品质在一般生理条件合格的情况下,主要通过后天学习、训练、系统培养与反复实践中形成。主要有高尚的师德、正确的教育观念、合理的知识结构、较强的综合能力和健康的身体与心理等各方面。047
3、道德选择:是人类有目的活动的一定形式,当某一个人在特定场合面临几种可供选择的行为方案时,依据某种道德标准在不同的价值准则或善恶之间进行自觉自愿的选择,作出符合一定阶级或社会道德准则的决定,这就是道德选择。
4、道德评价:是通过赞扬和鼓励、谴责和批判、示范和劝阻,以肯定或否定某种行为的方法,使人的行为纳入到社会或阶级要求的轨道,并给人以潜移默化的影响。178
5、道德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灌输社会的道德要求、规范、原则和观念,对受教育者施以系统的教育和影响,使他们具备社会生活和职业活动所需的道德素质和品德,自觉地践行其道德义务的活动。207
6、道德冲突:指在道德行为选择中因价值观和价值量的不同而发生的善恶矛盾和对立状态,或者指人们在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上不一致时产生的矛盾。
7、敬业精神:就是对本职工作的专注和追求卓越的精神,是一种出自从业者内心的,从情感上对本职工作深深的爱恋;从行为上愿为本质工作倾尽全力,尽职尽责;在效果上始终追求一种自己力所能及的至善至美的境界的内在品质。它是一个人在从业过程中所追求的在职业情感、职业行为和职业结果等三方面的完美统一。
8.道德修养:指个人在道德上的自我锻炼、自我改造以及由此达到崇高的道德水平和境界的过程,是主体自身的道德活动形式之一,简而言之,即道德主体的自我道德教育。
二、简答题或论述(印象中袁顶国老师上课点过的)
1、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形成。028-030
(1)高等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各种利益关系是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形成的直接基础
(2)生产关系及其体现的阶级利益是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形成的现实基础
(3)历史上优秀的教师道德遗产是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形成的历史基础
2、高校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31-33
(1)目的的双重性:教书、育人。;(2)对象的特殊性:人--大学生;(3)手段的示范性:以身为教,为人师表;(4)过程的复杂性:教师对学生培养的劳动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充满复杂性的过程。;(5)内容的丰富性;(6)效果的滞后性:特殊的产品。
3、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考试重点)034-036
(1)道德人格的高尚性;(2)道德目的的明确性;(3)道德行为的示范性;
(4)道德内容的全面性;(5)道德影响的广泛性。
4、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社会功能。039-41
(1)完善个体人格,培养职业品质;(2)发挥评价功能,形成积极向导;
(3)树立人格榜样,增强育人效果;(4)引领社会风尚,推动文明进步。
5、高校教师职业素质。047-053
(一)专业文化素质(基础):
(1)比较系统的哲学理论修养;(2)深厚的专业知识;
(3)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4)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二)实践能力素质(关键):
(1)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2)创新能力;(3)语言表达能力;
(4)组织管理能力;(5)自我调控能力;(6)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三)职业道德素质(灵魂):
(1)热爱教育事业的崇高使命感和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2)以人为本,尊重和爱护学生的人道精神;(3)为人师表和严于律己的教师风范;(4)关心集体和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6、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053-055
(1)提高教师职业道德认识;(2)培养教师职业道德情感;(3)坚定教师职业道德信念;(4)锻炼教师职业道德意志;(5)养成教师职业道德习惯。
7、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考试重点)
2011年12月23日的《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这是继2008年《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之后,首次制定印发《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遵守宪法和法律法规,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依法履行教师职责,维护社会稳定和校园和谐。不得有损害国家利益和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言行。
敬业爱生:忠诚人民教育事业,树立崇高职业理想,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为己任。恪尽职守,甘于奉献。终身学习,刻苦钻研。真心关爱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公正对待学生,做学生良师益友。不得损害学生和学校的合法权益。
教书育人:坚持育人为本,立德树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注重学思结合,知行合一,因材施教,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严慈相济,教学相长,诲人不倦。尊重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拒绝学生的合理要求。不得从事影响教育教学工作的兼职。
严谨治学:弘扬科学精神,勇于探索,追求真理,修正错误,精益求精。实事求是,发扬民主,团结合作,协同创新。秉持学术良知,恪守学术规范。尊重他人劳动和学术成果,维护学术自由和学术尊严。诚实守信,力戒浮躁。坚决抵制学术失范和学术不端行为。
服务社会:勇担社会责任,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类进步服务。传播优秀文化,普及科学知识。热心公益,服务大众。主动参与社会实践,自觉承担社会义务,积极提供专业服务。坚决反对滥用学术资源和学术影响。1.热爱学术、追求真理;2.实事求是、客观公正;
3.学术自由、民主平等;
4.谦虚谨慎、团结协作;
5.服务社会,造福人类
为人师表: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淡泊名利,志存高远。树立优良学风教风,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和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模范遵守社会公德,维护社会正义,引领社会风尚。言行雅正,举止文明。自尊自律,清廉从教,以身作则。自觉抵制有损教师职业声誉的行为。
8、高校教师为什么要进行职业道德修养?
针对当前社会现实,教师的一些不良甚至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率被曝光,例如体罚学生致其残疾、猥亵强奸伤害学生、贪污科研经费中饱私囊等,严重损害了教师形象,造成了极坏的社会影响。另外据有关调查显示,大学生对高校教师的素质状况不尽满意。大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学术水平”、“人格魅力”、“敬业精神”、“教书育人状况”的平均满意率为五成上下。所以,对教师这个群体进行职业道德修养是很有必要的。
1.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培养合格教师的需要。道德修养是每个教师的事,是每个教师胜任工作的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