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准与检定的主要区别(九点不同)
量具的校准与检定

量具校准与检定的区别一、目的不同校准的目的是对照计量标准,评定测量装置的示值误差,确保量值准确,属于自下而上量值溯源的一组操作。
这种示值误差的评定应根据组织的校准规程作出相应规定,按校准周期进行,并做好校准记录及校准标识。
校准除评定测量装置的示值误差和确定有关计量特性外,校准结果也可以表示为修正值或校准因子,具体指导测量过程的操作。
例如,某机械加工组织使用的卡尺,通过校准发现与计量标准相比较已大出O.2mm,可将此数据作为修正值,在校准标识和记录中标明巳校准的值与标准器相比较大出的O.2mm的数值。
在使用这一计量器具(卡尺)进行实物测量过程中,减去大出O.2mm的修正值,则为实物测量的实测值。
只要能达到量值溯源目的,明确了解计量器具的示值误差,即达到了校准的目的。
检定的目的则是对测量装置进行强制性全面评定。
这种全面评定属于量值统一的范畴,是自上而下的量值传递过程。
检定应评定计量器具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这种规定要求就是测量装置检定规程规定的误差范围。
通过检定,评定测量装置的误差范围是否在规定的误差范围之内。
二、对象不同校准的对象是属于强制性检定之外的测量装置。
我国非强制性检定的测量装置,主要指在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中大量使用的计量器具,包括进货检验、过程检验和最终产品检验所使用的计量器具等。
检定的对象是我国计量法明确规定的强制检定的测量装置。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第九条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使用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具,以及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方面的列人强检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实行强制检定。
未按规定申请检定或者检定不合格的,不得使用。
”因此,检定的对象主要是三个大类的计量器具。
这就是:1.计量基准(包括国际[计量]基准和国家[计量]基准ISO 1OO12—1<计量检测设备的质量保证要求》作出的定义是:国际[计量]基准:“经国际协议承认,在国际上作为对有关量的所有其他计量基准定值依据的计量基准。
检定与校准的主要区别

检定与校准的主要区别关于检定的概念ISO/IEC指南25—199O 《校准和检验试验室技术能力的通用要求》将“检定”定义为:“通过校验提供证据来确认符合规定的要求ISO 84O2/DADI—3.37;根据本指南的目的增加了注解..”注:1.为了与计量仪器的管理相衔接;检定的目的是校验计量仪器的示值与相对应的已知量值之间的偏差;使其始终小于有关计量仪器管理的标准、规程或规范中所规定的最大允许误差..2 .根据检定的结果对计量仪器作出继续使用、进行调查、修理、降级使用或声明报废的决定..任何情况下;当检定完成时;应在计量仪器的专门记录上记载检定的情况..国际计量组织对检定给出的定义是:“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它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关于校准的概念ISO1OO12—1《计量检测设备的质量保证要求》标准将“校准”定义为:“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计量仪器或测量系统的示值或实物量具或标准物质所代表的值与相对应的被测量的已知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 ”注:1.校准结果可用以评定计量仪器、测量系统或实物量具的示值误差;或给任何标尺上的标记赋值;2.校准也可用以确定其他计量特性;3.可将校准结果记录在有时称为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的文件上;4.有时核准结果表示为修正值、校准因子或校准曲线..根据以上定义;可以看出校准和检定有本质区别..两者不能混淆;更不能等同..1目的不同校准的目的是对照计量标准;评定测量装置的示值误差;确保量值准确;属于自下而上量值溯源的一组操作..这种示值误差的评定应根据组织的校准规程作出相应规定;按校准周期进行;并做好校准记录及校准标识..校准除评定测量装置的示值误差和确定有关计量特性外;校准结果也可以表示为修正值或校准因子;具体指导测量过程的操作..例如;某机械加工组织使用的卡尺;通过校准发现与计量标准相比较已大出O.2mm;可将此数据作为修正值;在校准标识和记录中标明巳校准的值与标准器相比较大出的O.2mm 的数值..在使用这一计量器具卡尺进行实物测量过程中;减去大出O.2mm的修正值;则为实物测量的实测值..只要能达到量值溯源目的;明确了解计量器具的示值误差;即达到了校准的目的..检定的目的则是对测量装置进行强制性全面评定..这种全面评定属于量值统一的范畴;是自上而下的量值传递过程..检定应评定计量器具是否符合规定要求..这种规定要求就是测量装置检定规程规定的误差范围..通过检定;评定测量装置的误差范围是否在规定的误差范围之内..2对象不同校准的对象是属于强制性检定之外的测量装置..我国非强制性检定的测量装置;主要指在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中大量使用的计量器具;包括进货检验、过程检验和最终产品检验所使用的计量器具等..检定的对象是我国计量法明确规定的强制检定的测量装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第九条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使用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具;以及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方面的列人强检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实行强制检定..未按规定申请检定或者检定不合格的;不得使用..”因此;检定的对象主要是三个大类的计量器具..这就是:1.计量基准包括国际计量基准和国家计量基准 ISO 1OO12—1<计量检测设备的质量保证要求》作出的定义是:国际计量基准:“经国际协议承认;在国际上作为对有关量的所有其他计量基准定值依据的计量基准..”国家计量基准:“经国家官方决定承认;在国内作为对有关量的所有其他计量标准定值依据的计量基准..”2.计量标准 ISO 1OO12—1标准将「计量标准定义为:“用以定义、实现、保持或复现单位或一个或多个已知量值;并通过比较将它们传递到其他计量器具的实物量具、计量仪器、标准物质或系统例:a.1kg质量标准中;b.标准量块;c.1O0Ω标准电阻;d.韦斯顿标准电池..”3.我国计量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明细目动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使用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具;以及凡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的;均实行强制检定..”在这个明细目录中;已明确规定59种计量器具列人强制检定范围..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明细目录》第二款明确强调;“本目录内项目;凡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使用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具;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的;均实行强制检定..”这就是要求列人59种强检目录中的计量器具;只有用于贸易结算等四类领域的计量器具;属于强制检定的范围..对虽然列入了59种计量器具目录;但实际使用不是用于贸易结算等四类领域的计量器具;可不属于强制检定的范围.. 以上三大类之外的测量装置则属于非强制检定;即为校准的范围..3性质不同校准不具有强制性;属于组织自愿的溯源行为..这是一种技术活动;可根据组织的实际需要;评定计量器具的示值误差;为计量器具或标准物质定值的过程..组织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规定校准规范或校准方法..自行规定校准周期、校准标识和记录等..检定属于强制性的执法行为;属法制计量管理的范畴..其中的检定规程协定周期等全部按法定要求进行..4依据不同校准的主要依据是组织根据实际需要自行制定的《校准规范》;或参照《检定规程》的要求..在《校准规范》中;组织自行规定校准程序、方法、校准周期、校准记录及标识等方面的要求..因此;《校准规范》属于组织实施校准的指导性文件..检定的主要依据是《计量检定规程》;这是计量设备检定必须遵守的法定技术文件..其中;通常对计量检测设备的检定周期、计量特性、检定项目、检定条件、检定方法及检定结果等作出规定..计量检定规程可以分为国家计量检定规程、部门计量检定规程和地方计量检定规程三种..这些规程属于计量法规性文件;组织无权制定;必须由经批准的授权计量部门制定..5方式不同校准的方式可以采用组织自校、外校;或自校加外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组织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采用自校方式对计量器具进行校准;从而节省较大费用..组织进行自行校准应注意必要的条件;而不是对计量器具的管理放松要求..例如;必须编制校准规范或程序;规定校准周期;具备必要的校准环境和具备一定素质的计量人员;至少具备高出一个等级的标准计量器具;从而使校准的误差尽可能缩小..在多数测量领域;标准器的测量误差应不超过被确认设备在使用时误差的1/3至1/10为好..此外;对校准记录和标识也应作出规定..通过以上规定;确保量值准确..检定必须到有资格的计量部门或法定授权的单位进行..根据我国现状;多数生产和服务组织都不具备检定资格;只有少数大型组织或专业计量检定部门才具备这种资格..6周期不同校准周期由组织根据使用计量器具的需要自行确定..可以进行定期校准;也可以不定期校准;或在使用前校准..校准周期的确定原则应是在尽可能减少测量设备在使用中的风险的同时;维持最小的校准费用..可以根据计量器具使用的频次或风险程度确定校准的周期..检定的周期必须按《检定规程》的规定进行;组织不能自行确定..检定周期属于强制性约束的内容..7内容不同校准的内容和项目;只是评定测量装置的示值误差;以确保量值准确..检定的内容则是对测量装置的全面评定;要求更全面、除了包括校准的全部内容之外;还需要检定有关项目..例如;某种计量器具的检定内容应包括计量器具的技术条件、检定条件、检定项目和检定方法、检定周期及检定结果的处置等内容.. 校准的内容可由组织根据需要自行确定..因此;根据实际情况;检定可以取代核准;而校准不能取代检定..8结论不同校准的结论只是评定测量装置的量值误差;确保量值准确;不要求给出合格或不合格的判定..校准的结果可以给出《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检定则必须依据《检定规程》规定的量值误差范围;给出测量装置合格与不合格的判定..超出《检定规程》规定的量值误差范围为不合格;在规定的量值误差范围之内则为合格..检定的结果是给出《检定合格证书》..9法律效力不同校准的结论不具备法律效力;给出的《校准证书》只是标明量值误差;属于一种技术文件..检定的结论具有法律效力;可作为计量器具或测量装置检定的法定依据《检定合格证书》属于具有法律效力的技术文件..。
检定和校准的九大区别

检定和校准的九大区别检定和校准,看似相近,实则不同。
两者都属于计量范围内,都需要使用比被计量器具精度更高的标准器具来作对比,以得出示值误差。
换句话说,检定和校准都是实现溯源性的重要形式,是确保量值准确一致的重要措施,但是两者又有许多不同,概念不容混淆。
两者区别一、目的不同检定——对计量特性进行强制性的全面评定。
属量值统一,检定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属自上而下的量值传递。
校准——自行确定监视及测量装置量值是否准确。
属自下而上的量值溯源,评定示值误差。
二、对象不同检定——国家强制检定:计量基准器;计量标准器;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的工作计量器具共59种。
校准——除强制检定之外的计量器具和测量装置。
三、依据不同检定——由国家授权的计量部门统一制定的检定规程。
校准——校准规范或校准方法,可采用国家统一规定,也可由组织自己制定。
四、性质不同检定——具有强制性,属法制计量管理范畴的执法行为。
校准——不具有强制性,属组织自愿的溯源行为。
五、周期不同检定——按我国法律规定的强制检定周期实施。
校准——由组织根据使用需要自行确定,可以定期、不定期或使用前进行。
六、方式不同检定——只能在规定的检定部门或经法定授权具备资格的组织进行。
校准——可以自校、外校或自校与外校结合。
七、内容不同检定——对计量特性进行全面评定,包括评定量值误差。
校准——评定示值误差。
八、结论不同检定——依据检定规程规定的量值误差范围,给出合格与不合格的判定,发给检定合格证书。
校准——不判定是否合格,只评定示值误差,发出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
九、法律效力不同检定——检定结论属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作为计量器具或测量装置检定的法律依据。
校准——校准结论属没有法律效力的技术文件。
结语检定是指由法制计量部门或法定授权组织按照检定规程,通过实验,提供证明来确定测量器具的示值误差满足规定要求的活动。
校准指校对机器、仪器等,使其准确。
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所指示的量值,或实物量具或参考物质所代表的量值,与对应的由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
校准、检定、校验、标定,你知道吗?

校准、检定、校验、标定,你知道他们的区别吗?在日常工作中我们经常遇到校准,检定,校验,标定等计量专业术语,因为工作中的精力和时间有限的关系,我们可能没有深究它们的差异。
今天与大家分享这4个词汇在计量专业领域中的异同点,让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运用得更专业。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四者的定义。
一、校准的定义校准在中国计量技术规范JJF 1001-2011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中的定义是“一组操作,其第一步是在规定条件下确定由测量标准提供的量值与相应示值之间的关系,第二步则是用此信息确定从示值与所获得测量结果的关系。
这里测量标准提供的量值与相应示值都具有测量不确定度。
”单独来看,感觉这个定义真的深奥呀!换一种说法:依据相关校准规范或校准方法,通过实验确定计量器具示值的活动。
通常采用与精度较高的标准器比对测量得到被计量器具相对标准器的误差,从而得到被计量器具示值的修正值。
——可简单粗暴地理解为依靠规范或方法,用高一等级的测量设备检测需校准的量检具与高一等级测量设备的对比误差,并计算出修正值的活动。
根据这种修正关系,校准的量检具(测量设备)所显示或代表的数值可以将其溯源到测量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上。
它一般作为技术文件,不具有法律效力,只评定测量设备的量值误差,不做是否合格的判断。
校准主要用于非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
备注:⒈校准可以用综述、校准函数、校准图、校准曲线或校准表格的形式表示。
某些情况下,它可以包括对具有测量不确定度的示值的修正,加修正值或乘修正因子。
⒉校准不应与测量系统的调整及常错误称作的“自校准”相混淆,也不要与检定相混淆。
⒊通常,只把上述定义中的第一步认为是校准。
二、检定的定义检定在中国计量技术规范JJF 1001-201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的定义是“查明和确认测量仪器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
”——它可简单粗暴地理解为判断需检定的量检具(测量设备)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活动或流程。
仪器设备检定和校准的区别精选文档

仪器设备检定和校准的区别精选文档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仪器设备检定和校准的区别一、检定和校准的定义1、检定是以保证量值准确统一、是否满足规程要求为目的的;校准是以保证量值统一、确定计量特征为目的的。
2、检定的特点是具有法制性;校准只要用户认可即可。
3、检定具有强制性,而校准是自愿的。
4、检定的依据是检定系统表和检定规程;而校准的依据是溯源链、校准技术文件、5、检定的对象是强检类计量器具,校准的对象是非强检类计量器具。
6、检定所出具的证书为:计量器具合格出具检定证书,计量器具不合格出具检定通知书;校准所出具的为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
7、检定的结论为合格;校准的结论是给出校准结果及测量不确定度。
8、检定结果须由已经建标且人员考核合格的进行确认;而校准只需经校准实验室认可即可。
9、检定的归属为量值传递;校准的归属为量值溯源。
二、检定和校准的相同之处⑴都是测量仪器的评定形式,是确保仪器示值正确的两种最重要的方式。
⑵都是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即都属于计量范畴。
⑶在大多数情况下,两者都是按照相同的测量程序进行的。
三、检定和校准的不同之处⑴法律制约力不同。
检定具法制性,属计量管理的执法行为,对象是法制管理范围内的计量器具,人员应取得有关计量行政部门颁发的检定员证,收费执行国家法规的规定,无论强制检定和非强制检定,都属于法制检定。
强制检定具有强制性。
而校准无法制性要求,它是用户的自觉自愿行为,服务范围、服务收费通过双方协议的形式确定。
⑵依据不同。
检定必须依据检定规程,检定机构须对被检器具作出合格与否的结论。
校准依据校准规范、校准方法或双方认同的其他技术文件,可以是技术规则、规范或顾客要求,也可以由校准机构自行制定,校准机构一般不需要作出符合性声明,由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根据校准结果对被校准的对象进行评价,必要时也可确定其某一性能是否符合预期的要求。
校准和检定的主要区别

根据JJG1001-1991,检定是"为评定计量器具计量特性,确定其是否符合法定要求所进行的全部工作"。
校准是"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计量器具示值误差的一组操作。
"这两个定义与国际上有关定义是一致或相近的。
它们的区别对比见下表:序号项目检定校准1 效力具有法制性,政府执法行为. 不具法制性,企业技术行为2 依据检定规程,分国家、地区、部门三种. 校准规范,也可是检定规程或校验方法的有关部门,国家,地区,部门,企业均可制定.3 内容全面确定计量特征,判别合格性. 仅确定示值误差,不判别合格性.4 证件合格:检定证书(合格级别). 不合格:检定结果通知书. 校准证书,给出示值误差值和校准不确定度(或等别).5 背景法制计量要求,计划经济体制下较多采用. 技术计量要求,市场经济体制下较多采用6 应用按规程规定的允许误差限考虑不确定.使用方便,但效益低. 按校准不确定度考虑不确定度,一般使用时示值进行修正,使用不便,但效益高一般对上表前5项认识较深,而对其应用上的不同认识不足,现举例说明:设某单值量具检定规程规定允许误差为±10(单位略,下同),检定/校准不确定度为±3,欲测量一个公差为±20的被测量,要求计量器具引起的不确定度不超过被测量公差的1/4,现有经检定和校准的A、B两个量具,对比见下表:量具示值误差不确定度MΦ 可用性A 校准:+5 4.4 ±3 (±3±20)<14,可用检定:合格 1.3 ±10 (±10±20)<14,不可用B 校准:+11 4.4 ±3 (±3±20)<14,可用检定:不合格不可用校准和检定的主要区别目的:校准——自行确定监视及测量装置量值是否准确。
属自下而上的量值溯源,评定示值误差。
检定——对计量特性进行强制性的全面评定。
校准和检定的概念不同

校准和检定的概念不同校准和检定是质量管理领域中常用的两个术语,它们分别指的是不同的概念和作用。
以下将对校准和检定的概念进行解释,并比较它们之间的区别。
校准是指通过对测量仪器或设备进行调整来确保其测量结果准确和可靠的过程。
它通常包括对仪器进行调整、修正或标定,以使其能够提供与已知标准一致的测量结果。
校准是一种技术操作,旨在修正测量装置的显示器来减小或消除其测量误差。
检定是指通过比较测量结果与一套已知标准来验证测量仪器或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过程。
检定旨在确定测量仪器是否满足特定要求或规范,以及其是否能够提供可信的测量结果。
检定通常包括对仪器进行一系列测试和比较,以确定其误差、线性度、重复性等性能指标。
校准和检定之间的主要区别有以下几点:1. 目的不同:校准的目的是调整仪器,使其与已知标准相符合,从而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而检定的目的是验证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判断其能否满足特定要求或规范。
2. 过程不同:校准是一种技术操作,通常需要进行仪器的调整、修正或标定,以减小或消除测量误差。
而检定是通过进行一系列测试和比较,验证仪器的性能指标和测量结果是否符合要求或规范。
3. 结果解释不同:校准的结果通常是校准系数或修正值,用于调整仪器的测量结果。
而检定的结果通常是判断仪器是否合格或符合特定要求的决定。
然而,尽管校准和检定有不同的概念和作用,它们在实际应用中通常是联系在一起的。
校准是为了获得准确和可靠的测量结果,而检定是对校准结果的验证。
在实际操作中,通常需要先对仪器进行校准,然后进行检定来验证校准效果和仪器的准确性。
总结起来,校准和检定是质量管理领域中重要的概念。
校准旨在通过调整仪器来提高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而检定旨在验证仪器的性能指标和测量结果是否符合要求。
它们在实际应用中通常是联系在一起的,通过校准和检定的组合来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检定和校准的主要区别

检定和校准的主要区别1对象检定:具有法制性,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四个方面且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明细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属于国家强制检定的管理范围。
校准:没有限制。
2目的检定:为了确认器具与技术要求符合性,对符合要求的给予检定合格结论,反之为不合格。
校准:给被校准对象的示值赋予校准值或修正值。
3方法检定:必须依据检定规程,如玻璃量器需依据JJG 1996-2006 常用玻璃量器检定规程。
校准:依据校准规范,玻璃量器国家无校准规范,可参考检定规程也可按照客户要求或指定方法。
4内容检定:对是否符合法定要求进行判断,给出合格与否的结论。
校准:得到校准值或修正值。
5结果检定:结果合格出具检定证书,不合格出具检定结果通知书。
校准:出具校准证书,给出校准值、修正值及不确定度。
6周期检定:必须按照检定规程的规定,如玻璃量器检定周期3年,移液器检定周期1年。
校准:根据使用的需要自行确定,可以进行定期校准也可以不定期校准,或在使用前校准。
出具证书单位•国家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可出具检定证书和校准证书。
•CNAS认可的第三方校准实验室可出具带CNAS资质的校准证书,可在CNAS官网查询该实验室的能力范围。
移液器和常用玻璃量器是做校准还是检定?1移液器和常用玻璃量器不在国家强检目录中,选择校准还是检定主要根据评审机构要求。
如无评审机构,建议选择校准证书,可获得修正值和不确定度。
2部分进口玻璃计量产品规格特殊,检定规程无此规格,无法出具检定证书,如4ml单标线吸量管,只能出具校准证书。
3移液器和10ml及以下瓶口分液器,可依据JJG646-2006出具检定证书或校准证书。
10ml以上瓶口分液器量程超出检定规程,只能出具校准证书。
4塑料计量产品没有国家检定规程或校准规范,可参考厂家方法或客户提供的方法出具校准证书。
校准和检定的区别

校准和检定的区别----Solomon_xi检定:在JJF1001-1998中,“检定”定义为: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它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
检定通常是进行量值传递、保证量值准确一致的重要措施。
校准:在JJF1001-1998中,“校准”定义为: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所指示的量值,或实物量具(或参考物质)所代表的量值,与对应的由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
校准是在规定条件下,给测量仪器的特性赋值并确定示值误差,将测量仪器所指示或代表的量值,按照比较链或校准链,溯源到测量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上。
在国际标准术语中,校准与检定的定义是不同的。
简单地说,校准是把被测仪器或测量系统与已知参考标准的比较过程,并报告比较的结果。
检定属于法制计量范畴,除与校准一样的比较过程外,检定还要对照技术规范——通常是计量器具厂家给定的技术指标,给出合格与否的结论。
校准与检定的对象都是测量仪器、测量系统或计量器具。
仪器校准校准——在经典仪表管理中一直使用"校验"这一名词,现在在计量管理中,称为"校准"。
校准(Calibration)是确定计量器具示值误差(必要时也包括确定其他计量性能)的全部工作。
一、校准与检定的异同校准和检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两者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校准一般是用比被校计量顺具精度高的计量器具(称为标准器具)与被校计量器具进行比较,以确定被校计量器具的示值误差,有时也包括部分计量性能,但往往进行校准的计量器具只需确定示值误差,如果校准是检定工作中示值误差的检定内容,那校准可说是检定工作中的一部分,但校准不能视为检定,况且校准对条件的要求亦不如检定那么严格,校准工作可在生产现场进行,而检定则须在检定室内进行。
有人把校准理解为将计量器具调整到规定误差范围的过程,这是不够确切的。
虽然校准过程中可以调整,但调整又不等于校准。
校准和检定的10点区别

校准和检定的10点区分校准与检定是计量学中的两个基本计量术语,很多人由于概念不清,简单将两者混淆或等同。
我们从以下十个方面来为大家区分。
一、对象不同校准的对象是属于强制性检定之外且没有计量检定规程或现行检定规程不适应以及无手段检定的计量器具。
检定的对象是我国计量法明确规定的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
二、依据不同校准的依据是校准规范或校准方法,可采纳国家统一规定也可自行订立。
在校准规范中,可规定校准程序、方法、校准周期、校准记录及标识等方面的要求。
检定的依据是按法定程序审批公布的现行有效的计量检定规程。
三、目的不同校准的目的是确定与对应标准量值之间的关系。
检定的目的是对计量器具的计量特性进行强制性全面评定,是自上而下的量值传递过程。
四、性质不同校准不具有强制性,是按校准规范步骤进行检测,不肯定全项。
检定具有强制性,是依照国家计量系统表进行,按计量检定规程步骤进行全项检测,具有法律效力。
五、主体不同校准的主体是具有校准资格的人员。
检定的主体是从事检定的工作人员必须是经考核合格,并持有有关计量行政部门颁发的检定员证。
六、方式不同校准的方式可以采纳自校、外校的方式进行。
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采纳自校的方式对计量器具进行校准,可以节省大量费用。
检定必须到有资格的计量行政部门或法定授权的单位进行。
七、周期不同校准周期依据计量器具使用的频次或风险程度自行确定,可以进行周期校准,也可以不定期校准,还可在使用前校准。
检定周期必须按计量检定规程的规定进行,不能自行确定。
八、内容不同校准的内容只是评定计量器具的示值误差,以确保量值精准。
检定的内容则是对计量器具的全面评定。
除包含校准的全部内容之外,还需要检定有关项目。
检定可以取代校准,而校准不能取代检定。
九、结论不同校准的结论不要求给出合格或不合格的判定。
只给出范围、误差或测量不确定度。
校准结果可记录在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中,也可用校准因数或校准曲线等形式表示。
检定必须依据检定规程规定的量值误差范围,给出计量器具合格或不合格的判定。
检定与校准的区别

校准的对象是除强制检定之外的测量仪器或装置。我国非 强制检定的测量装置,主要指在生产、服务等领域使用的计量 器具,包括进货检验、过程检验和最终产品检验所使用的计量 器具等。 3 性质不同
校准周期由单位根据计量器具的使用情况自行确定。可以 进行定期校准,也可以不定期校准,或在使用前校准。校准周 期可以根据计量器具使用的频次或风险程度来确定。 8 判定不同
检定必须依据《计量检定规程》规定的误差范围,给出测 量装置合格与否的判定。检定合格的应出具《检定证书》,检 定不合格的应出具《检定结果通知书》。
结束语:检定的结论具有法律效力,可作为计量器具或 测量装置检定的法定依据,检定合格证书属于具有法律效力的 技术文件。校准的结论不具备直接法律效力,给出的《校准证 书》或《校准报告》只是标明校准结果,未做合格判定,属于 一种技术文件。在通过实验室认可考核的情况下,校准结论在 一定领域或行业范围内予以互认。在国际技术交流日益发展的 今天,校准的应用更为广泛。
2018.No10 125
重庆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专栏
检定与校准的区别
姜玲邹波
(重庆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
摘 要 本文就计量器具的检定和校准的区别进行了综合 的阐述,以便在实际工作中得到正确运用。
关键词 检定 校准 区别 1 目的不同
检定的目的是对计量器具进行全面的强制性的评定。属于 统一量值的范畴,是自上而下的量值传递过程。检定应评定计 量器具的误差是否符合相应检定规程规定的误差范围要求。
校准与检定定义区别

校准和检定的主要区别解释一:目的:校准——自行确定监视及测量装置量值是否准确。
属自下而上的量值溯源,评定示值误差。
检定——对计量特性进行强制性的全面评定。
属量值统一,检定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属自上而下的量值传递。
对象:校准——除强制检定之外的计量器具和测量装置。
检定——国家强制检定:计量基准器;计量标准器;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的工作计量七类共59种。
依据:校准——校准规范或校准方法,可采用国家统一规定,也可由组织自己制定。
检定——由国家授权的计量部门统一制定的检定规程。
性质:校准——不具有强制性,属组织自愿的溯源行为。
检定——具有强制性,属法制计量管理范畴的执法行为。
周期:校准——由组织根据使用需要,自行确定,可以定期、不定期或使用前进行。
检定——按我国法律规定的强制检定周期实施。
方式:校准——可以自校、外校或自校与外校结合。
检定——只能在规定的检定部门或经法定授权具备资格的组织进行。
内容:校准——评定示值误差。
检定——对计量特性进行全面评定,包括评定量值误差。
结论:校准——不判定是否合格,只评定示值误差.发出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
检定——依据检定规程规定的量值误差范围,给出合格与不合格的判定.发给检定合格证书。
法律效力:校准——校准结论属没有法律效力的技术文件。
检定——检定结论属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作为计量器具或测量装置检定的法律依据。
解释二:校准和检定的主要区别如下:1?校准不具法制性,是企业自愿溯源的行为。
检定具有法制性,是属法制计量管理范畴的执法行为。
2?校准主要用以确定测量器具的示值误差。
检定是对测量器具的计量特性和技术要求的全面评定。
3?校准的依据是校准规范、校准方法,可作统一规定也可自行制定。
检定的依据必须是检定规程。
4?校准不判断测量器具合格与否,但需要时,可确定测量器具的某一性能是否符合预期的要求。
检定要对所检的测量器具作出合格与否的结论。
5?校准结果通常是出具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
校准证书和检定证书的区别

校准证书和检定证书的区别
1、仪器校准和检定的目的是不同的
仪器检定是对计量器具进行强制性的综合评价,对计量器具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得出是否合格的结论。
这是一个自上而下的价值传递过程。
仪器校准是指测量标准和评价测量仪器显示值的准确性。
同时,校准结果(校正值或校准因子)可用于测量过程中。
它是一个从下到上追踪价值来源的过程。
2、不同对象进行校准和验证
仪器检定是中国计量法明确规定的强制性检定计量器具。
仪器校准是一种非强制性检定的测量仪器。
3、仪器校准和检定的性质也不同
仪器检定的性质是一种强制性的执法行为,属于法定计量管理的范围。
仪器校准是非强制性的,它是一个组织的自愿溯源。
4、根据不同的检定证书是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规定:计量特征、检定条件、检定项目、检定方法、检定结果处理、检定周期),是法律技术文件。
校准证书是国家计量技术规范(JJF)(规定:计量特性、校准条件、校准项目、校准方法、校准结果处理、建议重新校准时间间隔),由单位根据实际需要制定校准标准。
5、仪器校准和检定方法是不同的
检定只能由有资质的计量部门或依法授权的单位进行。
校核由外部学校,自我校核或两者结合。
6、不同的校准和验证周期
按照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的规定进行检定。
校准是根据使用测量仪器的频率或风险程度来确定校准周期的。
它可以定期校准,不定期校准或在使用前校准。
7、校准和验证的内容不同
检定是完全按照国家计量检定规定对计量器具进行的一次完整的评价。
校准证书是一项小于检定,主要针对测量仪器的指示误差,一般只涉及定量检验。
校准与检定的定义与区别

“检定”和“校准”的含义及其区别姜作涛(烟台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 仲维杰(烟台华侨中学)关键词:术语;检定;校准摘要:“检定”和“校准”在实验室认可和计量认证工作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有些管理者实际理解和掌握得并不全面。
本文主要阐述了计量标准术语“检定”和“枝准”的含义,并对相互之间的关系和区别予以简要描述近些年来,随着实验室认可和计量认证工作的深入开展,无论是检测还是校准实验室,对相关设备的运行管理都十分重视。
但从掌握的多家实验室情况看,不少实验室管理人员对“检定”和“校准”这两个术语的准确含义,对其应用范围以及两者的关系和区别比较模糊。
所以,有必要在澄清概念的基础上充分认识“检定”和“校准”对仪器设备和计量器具的重要作用。
一、检定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及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加入WTO后,法制计量的范围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国家更注重强化检定的法制性,属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实施检定,非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采用校准、比对、测试等方式达到统一量值、溯源的目的。
通过检定,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满足法规中所规定的计量要求,技术要求及有关行政要求。
检定的依据是计量检定规程。
我国《计量法》第十条规定“计量检定必须按照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进行。
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由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制定。
计量检定必须执行计量检定规程。
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由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制定。
没有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的,由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分别制定部门计量检定规程和地方计量检定规程,并向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备案。
”根据国情,积极采用国际法制计量组织(OIML)发布的国际建议(R)、国际文件(D)以及有关国际组织(如ISO、IEC等)发布的国际标准,是我国编写计量检定规程的重要原则之一,这也符合WTO/TBT协定的原则。
从事检定的工作人员必须是经考核合格,并持有有关计量行政部门颁发的检定员证。
1.标准定义检定是指“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它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
校准证书和检定证书的区别

校准Calibration与检定Verification的主要区别在认证审核过程中,一些审核员经常向受审核方提出偏离标准的要求.其中一个明显的表现就是不能将校准和检定的概念加以区分.例如,根据实际需要及我国法制计量管理的规定,组织的测量装置通过校准就可以满足要求,而审核员却开出了“没有检定”的不合格报告,强制要求组织按检定实施控制,并强制要求组织到专业的计量部门进行检定,给组织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ISO1OO12—1计量检测设备的质量保证要求标准将“校准”定义为:计量器具分为两类:一类国家计量法“强制检定”的,实施“检定”;二类非国家强制检定的,只需要实施“校准”.检定:根据测量值,判定是否在规定的误差范围内,结论为合格或不合格;检定是一种全面的判定,除校准的全部内容外,还需要检定有关项目.校准:得出示值误差,可以在实际测量过程中进行修正.“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计量仪器或测量系统的示值或实物量具或标准物质所代表的值与相对应的被测量的已知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注:1.校准结果可用以评定计量仪器、测量系统或实物量具的示值误差,或给任何标尺上的标记赋值;2.校准也可用以确定其他计量特性;3.可将校准结果记录在有时称为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的文件上;4有时核准结果表示为修正值、校准因子或校准曲线.ISO/IEC指南25—199O校准和检验试验室技术能力的通用要求将“检定”定义为:“通过校验提供证据来确认符合规定的要求ISO84O2/DADI—3.37,根据本指南的目的增加了注解.注:1.为了与计量仪器的管理相衔接,检定的目的是校验计量仪器的示值与相对应的已知量值之间的偏差,使其始终小于有关计量仪器管理的标准、规程或规范中所规定的最大允许误差.2.根据检定的结果对计量仪器作出继续使用、进行调查、修理、降级使用或声明报废的决定.任何惰况下,当检定完成时,应在计量仪器的专门记录上记载检定的情况.’国际计量组织对检定给出的定义是:“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它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根据以上定义,可以看出校准和检定有本质区别.两者不能混淆,更不能等同.现就两者之间的主要区别做如下讨论.一、目的不同校准的目的是对照计量标准,评定测量装置的示值误差,确保量值准确,属于自下而上量值溯源的一组操作.这种示值误差的评定应根据组织的校准规程作出相应规定,按校准周期进行,并做好校准记录及校准标识.校准除评定测量装置的示值误差和确定有关计量特性外,校准结果也可以表示为修正值或校准因子,具体指导测量过程的操作.例如,某机械加工组织使用的卡尺,通过校准发现与计量标准相比较已大出O.2mm,可将此数据作为修正值,在校准标识和记录中标明巳校准的值与标准器相比较大出的O.2mm的数值.在使用这一计量器具卡尺进行实物测量过程中,减去大出O.2mm的修正值,则为实物测量的实测值.只要能达到量值溯源目的,明确了解计量器具的示值误差,即达到了校准的目的.检定的目的则是对测量装置进行强制性全面评定.这种全面评定属于量值统一的范畴,是自上而下的量值传递过程.检定应评定计量器具是否符合规定要求.这种规定要求就是测量装置检定规程规定的误差范围.通过检定,评定测量装置的误差范围是否在规定的误差范围之内.二、对象不同校准的对象是属于强制性检定之外的测量装置.我国非强制性检定的测量装置,主要指在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中大量使用的计量器具,包括进货检验、过程检验和最终产品检验所使用的计量器具等.检定的对象是我国计量法明确规定的强制检定的测量装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第九条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使用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具,以及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方面的列人强检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实行强制检定.未按规定申请检定或者检定不合格的,不得使用.”因此,检定的对象主要是三个大类的计量器具.这就是:1.计量基准包括国际计量基准和国家计量基准ISO1OO12—1<计量检测设备的质量保证要求作出的定义是:国际计量基准:“经国际协议承认,在国际上作为对有关量的所有其他计量基准定值依据的计量基准.”国家计量基准:“经国家官方决定承认,在国内作为对有关量的所有其他计量标准定值依据的计量基准2.计量标准ISO1OO12—1标准将「计量标准定义为;‘用以定义、实现、保持或复现单位或一个或多个已知量值,并通过比较将它们传递到其他计量器具的实物量具、计量仪器、标准物质或系统例:a.1kg质量标准中;b.标准量块;c.1O0Ω标准电阻;d.韦斯顿标准电池.”3.我国计量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明细规定,“凡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的,均实行强制检定.”在这个明细目录中,已明确规定59种计量器具列人强制检定范围.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明细目录第二款明确强调,“本目录内项目,凡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的,均实行强制检定.”这就是要求列人59种强检目录中的计量器具,只有用于贸易结算等四类领域的计量器具,属于强制检定的范围.对于虽列入59种计量器具目录,但实际使用不是用于贸易结算等四类领域的计量器具,可不属于强制检定的范围.以上三大类之外的测量装置则属于非强制检定,即为校准的范围.三、性质不同校准不具有强制性,属于组织自愿的溯源行为.这是一种技术活动,可根据组织的实际需要,评定计量器具的示值误差,为计量器具或标准物质定值的过程.组织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规定校准规范或校准方法.自行规定校准周期、校准标识和记录等.检定属于强制性的执法行为,属法制计量管理的范畴.其中的检定规程协定周期等全部按法定要求进行.四、依据不同校准的主要依据是组织根据实际需要自行制定的校准规范,或参照检定规程的要求.在校准规范中,组织自行规定校准程序、方法、校准周期、校准记录及标识等方面的要求.因此,校准规范属于组织实施校准的指导性文件.检定的主要依据是计量检定规程,这是计量设备检定必须遵守的法定技术文件.其中,通常对计量检测设备的检定周期、计量特性、检定项目、检定条件、检定方法及检定结果等作出规定.计量检定规程可以分为国家计量检定规程、部门计量检定规程和地方计量检定规程三种.这些规程属于计量法规性文件,组织无权制定,必须由经批准的授权计量部门制定五、方式不同校准的方式可以采用组织自校、外校,或自校加外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组织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采用自校方式对计量器具进行校准,从而节省较大费用.组织进行自行校准应注意必要的条件,而不是对计量器具的管理放松要求.例如,必须编制校准规范或程序,规定校准周期,具备必要的校准环境和具备一定素质的计量人员,至少具备高出一个等级的标准计量器具,从而使校准的误差尽可能缩小.在多数测量领域,标准器的测量误差应不超过被确认设备在使用时误差的1/3至1/10为好.此外,对校准记录和标识也应作出规定.通过以上规定,确保量值准确.检定必须到有资格的计量部门或法定授权的单位进行.根据我国现状,多数生产和服务组织都不具备检定资格,只有少数大型组织或专业计量检定部门才具备这种资格.-六、周期不同校准周期由组织根据使用计量器具的需要自行确定.可以进行定期校准,也可以不定期校准,或在使用前校准.校准周期的确定原则应是在尽可能减少测量设备在使用中的风险的同时,维持最小的校准费用.可以根据计量器具使用的频次或风险程度确定校准的周期. 检定的周期必须按检定规程的规定进行,组织不能自行确定.检定周期属于强制性约束的内容.七、内容不同校准的内容和项目,只是评定测量装置的示值误差,以确保量值准确检定的内容则是对测量装置的全面评定,要求更全面、除了包括校准的全部内容之外,还需要检定有关项目. 例如,某种计量器具的检定内容应包括计量器具的技十条件\检定条件、检定项目和检定方法,检定周期及检定结果的处置等内容.校准的内容可由组织根据需要自行确定.因此,根据实际情况,检定可以取代核准,而校准不能取代检定.八、结论不同校准的结论只是评定测量装置的量值误差,确保量值准确,不要求给出合格或不合格的判定.校准的结果可以给出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检定则必须依据检定规程规定的量值误差范围,给出测量装置合格与不合格的判定.超出检定规程规定的量值误差范围为不合格,在规定的量值误差范围之内则为合格.检定的结果是给出检定合格证书.九、法律效力不同校准的结论不具备法律效力,给出的校准证书只是标明量值误差,属于一种技术文件.检定的结论具有法律效力,可作为计量器具或测量装置检定的法定依据检定合格证书」属于具有法律效力的技术文件.。
检定、校准和校验的含义与区别

检定、校准和校验的含义与区别一、检定、校准和校验标定:使用标准的计量仪器对所使用仪器的准确度(精度)进行检测是否符合标准,一般大多用于精密度较高的仪器。
主要作用:(1)确定仪器或测量系统的输入输出关系,赋予仪器或测量系统分度值;(2)确定仪器或测量系统的静态特性指标;(3)消除系统误差,改善仪器或系统的正确度;(4)在科学测量中,标定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步骤。
校验:在没有相关检定规程或校准规范时,按照组织自行编制的方法实施量值传递溯源的一种方式。
主要用于专用计量器具、或准确度相对较低的计量器具及试验的硬件或软件。
检定:由法制计量部门或法定授权组织按照检定规程,通过实验,提供证明来确定测量器具的示值误差满足规定要求的活动。
校准: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计量仪器或测量系统的示值,或实物量具或标准物质所代表的示值,分别采用精度较高的检定合格的标准设备和被计量设备对相同被测量物进行测试,得到被计量设备相对标准设备误差的一组操作,从而的到被计量设备的示值数据的修正值。
二、标定与检定、校准、校验的主要区别(1)标定是属于测量时,对测试设备的精度进行复核,并及时对误差进行消除的动态过程。
(2)检定、校准、校验是按周期进行的静态计量过程。
三、检定和校准的主要区别(1)目的不同校准的目的是对照计量标准,评定测量装置的示值误差,确保量值准确,属于自下而上量值溯源的一组操作。
这种示值误差的评定应根据组织的校准规程作出相应规定,按校准周期进行,并做好校准记录及校准标识。
校准除评定测量装置的示值误差和确定有关计量特性外,校准结果也可以表示为修正值或校准因子,具体指导测量过程的操作。
检定的目的则是对测量装置进行强制性全面评定。
这种全面评定属于量值统一的范畴,是自上而下的量值传递过程。
检定应评定计量器具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这种规定要求就是测量装置检定规程规定的误差范围。
通过检定,评定测量装置的误差范围是否在规定的误差范围之内。
(2)对象不同校准的对象是属于强制性检定之外的测量装置。
校准与检定的定义与区别

“检定”和“校准”的含义及其区别姜作涛(烟台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 仲维杰(烟台华侨中学)关键词:术语;检定;校准摘要:“检定”和“校准”在实验室认可和计量认证工作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有些管理者实际理解和掌握得并不全面。
本文主要阐述了计量标准术语“检定”和“枝准”的含义,并对相互之间的关系和区别予以简要描述近些年来,随着实验室认可和计量认证工作的深入开展,无论是检测还是校准实验室,对相关设备的运行管理都十分重视。
但从掌握的多家实验室情况看,不少实验室管理人员对“检定”和“校准”这两个术语的准确含义,对其应用范围以及两者的关系和区别比较模糊。
所以,有必要在澄清概念的基础上充分认识“检定”和“校准”对仪器设备和计量器具的重要作用。
一、检定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及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加入WTO后,法制计量的范围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国家更注重强化检定的法制性,属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实施检定,非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采用校准、比对、测试等方式达到统一量值、溯源的目的。
通过检定,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满足法规中所规定的计量要求,技术要求及有关行政要求。
检定的依据是计量检定规程。
我国《计量法》第十条规定“计量检定必须按照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进行。
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由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制定。
计量检定必须执行计量检定规程。
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由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制定。
没有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的,由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分别制定部门计量检定规程和地方计量检定规程,并向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备案。
”根据国情,积极采用国际法制计量组织(OIML)发布的国际建议(R)、国际文件(D)以及有关国际组织(如ISO、IEC等)发布的国际标准,是我国编写计量检定规程的重要原则之一,这也符合WTO/TBT协定的原则。
从事检定的工作人员必须是经考核合格,并持有有关计量行政部门颁发的检定员证。
1.标准定义检定是指“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它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
校准与检定的主要区别(九点不同)

校准与检定的主要区别(九点不同)校准与检定的主要区别(九点不同)校准与检定的概念,极易混淆,甚至一些评审专家都存在搞混的现象,以下资料相信能让大家对此两个概念有个透彻的了解。
校准与检定的主要区别在认证审核过程中,一些审核员经常向受审核方提出偏离标准的要求。
其中一个明显的表现就是不能将校准和检定的概念加以区分。
例如,根据实际需要及我国法制计量管理的规定,组织的测量装置通过校准就可以满足要求,而审核员却开出了“没有检定”的不合格报告,强制要求组织按检定实施控制,并强制要求组织到专业的计量部门进行检定,给组织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ISO1OO12—1《计量检测设备的质量保证要求》标准将“校准”定义为:“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计量仪器或测量系统的示值或实物量具或标准物质所代表的值与相对应的被测量的已知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
注:1、校准结果可用以评定计量仪器、测量系统或实物量具的示值误差,或给任何标尺上的标记赋值;2、校准也可用以确定其他计量特性;3、可将校准结果记录在有时称为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的文件上;4 有时核准结果表示为修正值、校准因子或校准曲线。
ISO/IEC指南25—199O 《校准和检验试验室技术能力的通用要求》将“检定”定义为:通过校验提供证据来确认符合规定的要求(ISO 84O2/DADI—3、37,根据本指南的目的增加了注解)。
注:1、为了与计量仪器的管理相衔接,检定的目的是校验计量仪器的示值与相对应的已知量值之间的偏差,使其始终小于有关计量仪器管理的标准、规程或规范中所规定的最大允许误差。
2、根据检定的结果对计量仪器做出继续使用、进行调查、修理、降级使用或声明报废的决定。
任何情况下,当检定完成时,应在计量仪器的专门记录上记载检定的情况。
国际计量组织对“检定”给出的定义是:“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它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
”根据以上定义,可以看出校准和检定有本质区别。
仪器设备检定和校准的区别

仪器设备检定和校准的区别Modified by JACK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26, 2020仪器设备检定和校准的区别一、检定和校准的定义1、检定是以保证量值准确统一、是否满足规程要求为目的的;校准是以保证量值统一、确定计量特征为目的的。
2、检定的特点是具有法制性;校准只要用户认可即可。
3、检定具有强制性,而校准是自愿的。
4、检定的依据是检定系统表和检定规程;而校准的依据是溯源链、校准技术文件、5、检定的对象是强检类计量器具,校准的对象是非强检类计量器具。
6、检定所出具的证书为:计量器具合格出具检定证书,计量器具不合格出具检定通知书;校准所出具的为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
7、检定的结论为合格;校准的结论是给出校准结果及测量不确定度。
8、检定结果须由已经建标且人员考核合格的进行确认;而校准只需经校准实验室认可即可。
9、检定的归属为量值传递;校准的归属为量值溯源。
二、检定和校准的相同之处⑴都是测量仪器的评定形式,是确保仪器示值正确的两种最重要的方式。
⑵都是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即都属于计量范畴。
⑶在大多数情况下,两者都是按照相同的测量程序进行的。
三、检定和校准的不同之处⑴法律制约力不同。
检定具法制性,属计量管理的执法行为,对象是法制管理范围内的计量器具,人员应取得有关计量行政部门颁发的检定员证,收费执行国家法规的规定,无论强制检定和非强制检定,都属于法制检定。
强制检定具有强制性。
而校准无法制性要求,它是用户的自觉自愿行为,服务范围、服务收费通过双方协议的形式确定。
⑵依据不同。
检定必须依据检定规程,检定机构须对被检器具作出合格与否的结论。
校准依据校准规范、校准方法或双方认同的其他技术文件,可以是技术规则、规范或顾客要求,也可以由校准机构自行制定,校准机构一般不需要作出符合性声明,由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根据校准结果对被校准的对象进行评价,必要时也可确定其某一性能是否符合预期的要求。
检定与校准的区别

7.6条款校准与检定的主要区别在认证审核过程中,一些审核员经常向受审核方提出偏离标准的要求。
其中一个明显的表现就是不能将校准和检定的概念加以区分。
例如,根据实际需要及我国法制计量管理的规定,组织的测量装置通过校准就可以满足要求,而审核员却开出了“没有检定”的不合格报告,强制要求组织按检定实施控制,并强制要求组织到专业的计量部门进行检定,给组织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ISO1OO12—1《计量检测设备的质量保证要求》标准将“校准”定义为:“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计量仪器或测量系统的示值或实物量具或标准物质所代表的值与相对应的被测量的已知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
注:1.校准结果可用以评定计量仪器、测量系统或实物量具的示值误差,或给任何标尺上的标记赋值;2 校准也可用以确定其他计量特性;3 可将校准结果记录在有时称为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的文件上;4有时核准结果表示为修正值、校准因子或校准曲线。
ISO/IEC指南25—199O 《校准和检验试验室技术能力的通用要求》将“检定”定义为:“通过校验提供证据来确认符合规定的要求(ISO 84O2/DADI—3.37,根据本指南的目的增加了注解)。
注:1.为了与计量仪器的管理相衔接,检定的目的是校验计量仪器的示值与相对应的已知量值之间的偏差,使其始终小于有关计量仪器管理的标准、规程或规范中所规定的最大允许误差。
2 根据检定的结果对计量仪器作出继续使用、进行调查、修理、降级使用或声明报废的决定。
任何惰况下,当检定完成时,应在计量仪器的专门记录上记载检定的情况。
’国际计量组织对检定给出的定义是:“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它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
”根据以上定义,可以看出校准和检定有本质区别。
两者不能混淆,更不能等同。
现就两者之间的主要区别做如下讨论。
一、目的不同校准的目的是对照计量标准,评定测量装置的示值误差,确保量值准确,属于自下而上量值溯源的一组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准与检定的主要区别(九点不同)校准与检定的概念,极易混淆,甚至一些评审专家都存在搞混的现象,以下资料相信能让大家对此两个概念有个透彻的了解。
校准与检定的主要区别在认证审核过程中,一些审核员经常向受审核方提出偏离标准的要求。
其中一个明显的表现就是不能将校准和检定的概念加以区分。
例如,根据实际需要及我国法制计量管理的规定,组织的测量装置通过校准就可以满足要求,而审核员却开出了“没有检定”的不合格报告,强制要求组织按检定实施控制,并强制要求组织到专业的计量部门进行检定,给组织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ISO1OO12—1《计量检测设备的质量保证要求》标准将“校准”定义为:“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计量仪器或测量系统的示值或实物量具或标准物质所代表的值与相对应的被测量的已知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
注:1、校准结果可用以评定计量仪器、测量系统或实物量具的示值误差,或给任何标尺上的标记赋值;2、校准也可用以确定其他计量特性;3、可将校准结果记录在有时称为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的文件上;4 有时核准结果表示为修正值、校准因子或校准曲线。
ISO/IEC指南25—199O 《校准和检验试验室技术能力的通用要求》将“检定”定义为:通过校验提供证据来确认符合规定的要求(ISO 84O2/DADI—3、37,根据本指南的目的增加了注解)。
注:1、为了与计量仪器的管理相衔接,检定的目的是校验计量仪器的示值与相对应的已知量值之间的偏差,使其始终小于有关计量仪器管理的标准、规程或规范中所规定的最大允许误差。
2、根据检定的结果对计量仪器做出继续使用、进行调查、修理、降级使用或声明报废的决定。
任何情况下,当检定完成时,应在计量仪器的专门记录上记载检定的情况。
国际计量组织对“检定”给出的定义是:“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它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
”根据以上定义,可以看出校准和检定有本质区别。
两者不能混淆,更不能等同。
现就两者之间的主要区别做如下讨论。
一、目的不同校准的目的是对照计量标准,评定测量装置的示值误差,确保量值准确,属于自下而上量值溯源的一组操作。
这种示值误差的评定应根据组织的校准规程作出相应规定,按校准周期进行,并做好校准记录及校准标识。
校准除评定测量装置的示值误差和确定有关计量特性外,校准结果也可以表示为修正值或校准因子,具体指导测量过程的操作。
例如,某机械加工组织使用的卡尺,通过校准发现与计量标准相比较已大出0.2mm,可将此数据作为修正值,在校准标识和记录中标明巳校准的值与标准器相比较大出的0.2mm的数值。
在使用这一计量器具(卡尺)进行实物测量过程中,减去大出0.2mm的修正值,则为实物测量的实测值。
只要能达到量值溯源目的,明确了解计量器具的示值误差,即达到了校准的目的。
检定的目的则是对测量装置进行强制性全面评定。
这种全面评定属于量值统一的范畴,是自上而下的量值传递过程。
检定应评定计量器具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这种规定要求就是测量装置检定规程规定的误差范围。
通过检定,评定测量装置的误差范围是否在规定的误差范围之内。
二、对象不同校准的对象是属于强制性检定之外的测量装置。
我国非强制性检定的测量装置,主要指在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中大量使用的计量器具,包括进货检验、过程检验和最终产品检验所使用的计量器具等。
检定的对象是我国计量法明确规定的强制检定的测量装置。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第九条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使用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具,以及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方面的列人强检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实行强制检定。
未按规定申请检定或者检定不合格的,不得使用。
”因此,检定的对象主要是三个大类的计量器具。
这就是:1、计量基准(包括国际[计量]基准和国家[计量]基准ISO 1OO12—1<计量检测设备的质量保证要求》作出的定义是:国际[计量]基准:”经国际协议承认,在国际上作为对有关量的所有其他计量基准定值依据的计量基准。
”国家[计量]基准:”经国家官方决定承认,在国内作为对有关量的所有其他计量标准定值依据的计量基准2、[计量]标准ISO 1OO12—1标准将「计量]标准定义为:“用以定义、实现、保持或复现单位或一个或多个已知量值,并通过比较将它们传递到其他计量器具的实物量具、计量仪器、标准物质或系统(例:a、1kg质量标准;b、标准量块;c、1O0Ω标准电阻;d、韦斯顿标准电池)。
”3、我国计量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明细规定,”凡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的,均实行强制检定。
”在这个明细目录中,已明确规定59种计量器具列人强制检定范围。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明细目录》第二款明确强调,”本目录内项目,凡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的,均实行强制检定。
”这就是要求列入59种强检目录中的计量器具,只有用于贸易结算等四类领域的计量器具,属于强制检定的范围。
对于虽列入59种计量器具目录,但实际使用不是用于贸易结算等四类领域的计量器具,可不属于强制检定的范围。
以上三大类之外的测量装置则属于非强制检定,即为校准的范围。
三、性质不同校准不具有强制性,属于组织自愿的溯源行为。
这是一种技术活动,可根据组织的实际需要,评定计量器具的示值误差,为计量器具或标准物质定值的过程。
组织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规定校准规范或校准方法。
自行规定校准周期、校准标识和记录等。
检定属于强制性的执法行为,属法制计量管理的范畴。
其中的检定规程协定周期等全部按法定要求进行。
四、依据不同校准的主要依据是组织根据实际需要自行制定的《校准规范》,或参照《检定规程》的要求。
在《校准规范》中,组织自行规定校准程序、方法、校准周期、校准记录及标识等方面的要求。
因此,《校准规范》属于组织实施校准的指导性文件。
检定的主要依据是《计量检定规程》,这是计量设备检定必须遵守的法定技术文件。
其中,通常对计量检测设备的检定周期、计量特性、检定项目、检定条件、检定方法及检定结果等作出规定。
计量检定规程可以分为国家计量检定规程、部门计量检定规程和地方计量检定规程三种。
这些规程属于计量法规性文件,组织无权制定,必须由经批准的授权计量部门制定五、方式不同校准的方式可以采用组织自校、外校,或自校加外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组织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采用自校方式对计量器具进行校准,从而节省较大费用。
组织进行自行校准应注意必要的条件,而不是对计量器具的管理放松要求。
例如,必须编制校准规范或程序,规定校准周期,具备必要的校准环境和具备一定素质的计量人员,至少具备高出一个等级的标准计量器具,从而使校准的误差尽可能缩小。
在多数测量领域,标准器的测量误差应不超过被确认设备在使用时误差的1/3至1/10为好。
此外,对校准记录和标识也应作出规定。
通过以上规定,确保量值准确。
检定必须到有资格的计量部门或法定授权的单位进行。
根据我国现状,多数生产和服务组织都不具备检定资格,只有少数大型组织或专业计量检定部门才具备这种资格。
六、周期不同校准周期由组织根据使用计量器具的需要自行确定。
可以进行定期校准,也可以不定期校准,或在使用前校准。
校准周期的确定原则应是在尽可能减少测量设备在使用中的风险的同时,维持最小的校准费用。
可以根据计量器具使用的频次或风险程度确定校准的周期。
检定的周期必须按《检定规程》的规定进行,组织不能自行确定。
检定周期属于强制性约束的内容。
七、内容不同校准的内容和项目,只是评定测量装置的示值误差,以确保量值准确。
检定的内容则是对测量装置的全面评定,要求更全面、除了包括校准的全部内容之外,还需要检定有关项目。
例如,某种计量器具的检定内容应包括计量器具的技术条件、检定条件、检定项目和检定方法,检定周期及检定结果的处置等内容。
校准的内容可由组织根据需要自行确定。
因此,根据实际情况,检定可以取代校准,而校准不能取代检定。
八、结论不同校准的结论只是评定测量装置的量值误差,确保量值准确,不要求给出合格或不合格的判定。
校准的结果可以给出《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
检定则必须依据《检定规程》规定的量值误差范围,给出测量装置合格与不合格的判定。
超出《检定规程》规定的量值误差范围为不合格,在规定的量值误差范围之内则为合格。
检定的结果是给出《检定合格证书》。
九、法律效力不同校准的结论不具备法律效力,给出的《校准证书》只是标明量值误差,属于一种技术文件。
检定的结论具有法律效力,可作为计量器具或测量装置检定的法定依据检定合格证书,属于具有法律效力的技术文件。
校准与检定的异同一、校准与检定的异同校准和检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两者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校准一般是用比被校计量器具精度高的计量器具(称为标准器具)与被校计量器具进行比较,以确定被校计量器具的示值误差,有时也包括部分计量性能,但往往进行校准的计量器具只需确定示值误差,如果校准是检定工作中示值误差的检定内容,那校准可说是检定工作中的一部分,但校准不能视为检定,况且校准对条件的要求亦不如检定那么严格,校准工作可在生产现场进行,而检定则须在检定室内进行。
有人把校准理解为将计量器具调整到规定误差范围的过程,这是不够确切的。
虽然校准过程中可以调整,但调整又不等于校准。
二、校准的基本要求校准应满足的基本要求如下。
(1)环境条件校准如在检定(校准)室进行,则环境条件应满足实验室要求的温度、湿度等规定。
校准如在现场进行,则环境条件以能满足仪表现场使用的条件为准。
4(2)仪器作为校准用的标准仪器其误差限应是被校表误差限的1/3~1/10。
(3)人员校准虽不同于检定,但进行校准的人员也应经有效的考核,并取得相应的合格证书,只有持证人员方可出具校准证书和校准报告,也只有这种证书和报告才认为是有效的。
三、校准和检定的主要区别(1)校准不具有法制性,是企业自愿溯源行为;检定则具有法制性,属计量管理范畴的执法行为。
(2)校准主要确定测量仪器的示值误差;检定则是对其计量特性及技术要求的全面评定。
(3)校准的依据是校准规范、校准方法,通常应作统一规定,有时也可自行制定;检定的依据则是检定规程。
(4)校准通常不判断测量仪器合格与否,必要时可确定其某一性能是否符合预期要求;检定则必须做出合格与否的结论。
(5)校准结果通常是出具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检定结果则是合格的发检定证书,不合格的发不合格通知书。
检定:在JJF1001-1998中,“检定”定义为: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它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
检定通常是进行量值传递、保证量值准确一致的重要措施。
校准:在JJF1001-1998中,“校准”定义为: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所指示的量值,或实物量具(或参考物质)所代表的量值,与对应的由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