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刘彻的生平事迹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 1.2汉武帝生平简介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 1.2汉武帝生平简介

汉武帝简介汉武帝,名刘彻。

(出生于公元前157年7月14日,驾崩于公元前87年3月29日)字通,汉朝第7位皇帝,西汉时期的皇帝、政治家、战略家、诗人、民族英雄、文学家。

汉族。

汉武帝是汉景帝刘启的第十个儿子、汉文帝刘恒的孙子、汉高帝刘邦的曾孙,太上皇刘太公的玄孙,其母是皇后王娡。

公元前157年7月14日生于长安,公元前87年3月29日崩于五柞宫,享年70岁。

汉武帝5岁时被册立为胶东王,7岁时被册立为太子,16岁登基,在位五十四年(公元前141年—公元前87年),建立了西汉王朝最辉煌的功业。

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他也因此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皇帝。

汉武帝创造了六个“第一”第一:第一个用儒家学说统一思想的皇帝。

第二:第一个创立太学培养人才的皇帝。

第三:第一个大力拓展中国疆土的皇帝。

第四:第一个开通西域的皇帝。

第五:第一个用皇帝年号来纪元的皇帝。

第六:第一个用罪己诏形式进行自我批评的皇帝。

景帝对太子刘彻的教育,有他特殊的想法。

为了把太子刘彻培养成一个合格的皇帝,给他特意选配了一位儒学大师卫绾。

本来汉初至今,在道家黄老思想的影响下,几代君主都无一例外地提倡黄帝、老子之学,主张清静无为,因循守成。

但是,景帝面对纷乱的国内外现状,隐隐感到无为而治的黄老之学已不能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

他很有远见地开始寄希望于儒家学说。

为此,他决定把对儒家学说有着深湛修养的、为人行为端正的卫绾,选作太子刘彻的老师。

以后的实践证明,这一决定是非常正确的。

刘彻是个好学上进的皇太子。

他的兴趣十分广泛。

他学黄老,习儒术,调丝竹,作辞赋和舞刀剑。

他胸襟开阔,广结良友。

他作为皇太子,平时学习父皇如何理政,也注意观察大臣的举止言行。

为将来顺利接班,他作着全面的准备。

公元前141年,他16岁,景帝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冠礼。

加冠典礼的举行,说明皇太子可以有资格有能力独立掌权了。

不料,在冠礼之后,景帝突患重病死去。

当日,皇太子刘彻即位,君临天下,是为武帝。

关于汉武帝刘彻的故事_刘彻生平简介

关于汉武帝刘彻的故事_刘彻生平简介

关于汉武帝刘彻的故事_刘彻生平简介汉朝皇帝刘彻是中国汉朝著名的汉武大帝,他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力,那关于汉武帝刘彻有哪些故事呢?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关于汉武帝刘彻的故事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汉武帝刘彻的故事汉武帝和历史上多数的皇帝一样都是避免不了生老病死的,因为我们现代人都知道人是会生老病死的。

汉武帝曾经特别相信鬼神之说,为了求得长生不老,汉武帝在历史上与3个方士的故事被流传下来被人笑话。

汉武帝在公元前134年的时候,遇到了一位叫李少君的方士,李少君到了长安,自称活了几百岁,还有返老还童的仙方,田蚡邀请李少君到卡专家们还赴宴。

李少君借一位老翁成了“活神仙”,汉武帝立马将他请进宫中,并让李少君炼仙丹,还去了李少君说的东海找根本不存在的安期生,李少君病死汉武帝却说他是成仙了,对他非常的羡慕。

后来又来了一位齐少翁,当时汉武帝宠爱的李夫人刚死,汉武帝非常的想念李夫人,所以李夫人死后,让齐少翁为李夫人“招魂”,汉武帝在帷帐中似真似幻的看到了李夫人,其实知道的人都知道是假扮的,但汉武帝信以为真,并封齐少翁为“文成将军”。

但是后来齐少翁多年求不得神仙,又在牛肚子里的布帛假传天书,被汉武帝识破后处死。

后来汉武帝长了心眼,但是依然相信可以长生不老,因此这个栗大的方士不仅娶了汉武帝的爱女,而且加封栗大为“天道将军”,仅仅几个月的时间,栗大平日不敢想的东西全部得到了,但是汉武帝派他去东海找神仙的时候,派了心腹跟着他,最后识破了栗大的谎言,恼怒的汉武帝再次杀了栗大。

汉武帝一心求仙,但是最后还是病死五柞宫,年70岁。

汉武帝刘彻资料简介纵观中国古代、乃至世界历史,汉武帝都是堪称顶尖的皇帝,足以和亚历山大、拿破仑等世界之王相提并论。

汉武帝是一个帝国不朽的传说,纵观汉朝这么多英明神武的皇帝,但是也只有汉武帝可以这么耀眼,也只有汉武帝被无数人公认是大汉最伟大的皇帝。

在他的治理下,西汉帝国可以说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

汉武帝生平简介

汉武帝生平简介

汉武帝简介汉武帝,名刘彻。

(出生于公元前157年7月14日,驾崩于公元前87年3月29日)字通,汉朝第7位皇帝,西汉时期的皇帝、政治家、战略家、诗人、民族英雄、文学家。

汉族。

汉武帝是汉景帝刘启的第十个儿子、汉文帝刘恒的孙子、汉高帝刘邦的曾孙,太上皇刘太公的玄孙,其母是皇后王娡。

公元前157年7月14日生于长安,公元前87年3月29日崩于五柞宫,享年70岁。

汉武帝5岁时被册立为胶东王,7岁时被册立为太子,16岁登基,在位五十四年(公元前141年—公元前87年),建立了西汉王朝最辉煌的功业。

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他也因此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皇帝。

汉武帝创造了六个“第一”第一:第一个用儒家学说统一思想的皇帝。

第二:第一个创立太学培养人才的皇帝。

第三:第一个大力拓展中国疆土的皇帝。

第四:第一个开通西域的皇帝。

第五:第一个用皇帝年号来纪元的皇帝。

第六:第一个用罪己诏形式进行自我批评的皇帝。

景帝对太子刘彻的教育,有他特殊的想法。

为了把太子刘彻培养成一个合格的皇帝,给他特意选配了一位儒学大师卫绾。

本来汉初至今,在道家黄老思想的影响下,几代君主都无一例外地提倡黄帝、老子之学,主张清静无为,因循守成。

但是,景帝面对纷乱的国内外现状,隐隐感到无为而治的黄老之学已不能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

他很有远见地开始寄希望于儒家学说。

为此,他决定把对儒家学说有着深湛修养的、为人行为端正的卫绾,选作太子刘彻的老师。

以后的实践证明,这一决定是非常正确的。

刘彻是个好学上进的皇太子。

他的兴趣十分广泛。

他学黄老,习儒术,调丝竹,作辞赋和舞刀剑。

他胸襟开阔,广结良友。

他作为皇太子,平时学习父皇如何理政,也注意观察大臣的举止言行。

为将来顺利接班,他作着全面的准备。

公元前141年,他16岁,景帝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冠礼。

加冠典礼的举行,说明皇太子可以有资格有能力独立掌权了。

不料,在冠礼之后,景帝突患重病死去。

当日,皇太子刘彻即位,君临天下,是为武帝。

汉武是中国历史上的哪位重要人物?

汉武是中国历史上的哪位重要人物?

汉武是中国历史上的哪位重要人物?一、汉武帝的生平事迹汉武帝刘彻是西汉时期的一位重要君主,也是中国历史上帝王中的杰出人物之一。

他在位期间,不仅推行了一系列重要的改革和政策,还积极开展外交和军事活动。

汉武帝一生精明强干,对国家的发展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二、汉武帝的政治改革1.设立京师长安:汉武帝将国都迁至长安,这一举措对于统一中国的疆土、促进土地开发和交通便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推行科举制度:汉武帝的改革开创了世界上第一个科举制度,使得人才选拔更加公正合理,提升了政府的效能。

3.完善中央官制:汉武帝加强了官职的分工,完善了中央官制,使得政府运行更加有序高效。

三、汉武帝的经济政策1.推行均田制:汉武帝颁布了均田制度,实现了土地的公平分配,改善了农民的生活状况,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2.开发水利工程:汉武帝重视水利建设,大力推动河渠开挖、水库修建等工程,有效解决了灾害频发的问题,提高了耕地的利用率。

四、汉武帝的外交和军事成就1.与匈奴的战争:汉武帝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军事策略,成功地打击了匈奴的军力,巩固了中原地区的防线。

2.西南的平定:汉武帝亲自率军平定了西南地区的叛乱,确保了西南边疆的稳定。

3.外交手腕:汉武帝运用外交手腕,与朝鲜、南越等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推动了东亚地区的和平与繁荣。

五、汉武帝的文化贡献1.修撰《汉书》:汉武帝亲自参与编纂了《汉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于后世的历史研究有着重要的影响。

2.推动学术发展:汉武帝重视学术研究,提倡文化教育,为后世的文化繁荣奠定了基础。

综上所述,汉武帝作为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不仅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而且对于文化的推动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的思想和政策直接影响了后世,是中国历史上的杰出君主之一。

汉武帝刘彻简介_汉武帝刘彻功绩

汉武帝刘彻简介_汉武帝刘彻功绩

汉武帝刘彻简介_汉武帝刘彻功绩汉武帝刘彻是西汉第七位皇帝,汉景帝与王氏之子,雄才武略,创造了许多个中华民族历史上的第一。

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汉武帝刘彻简介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汉武帝刘彻简介汉武帝刘彻,别名刘彘,西汉第七位皇帝。

汉文帝时期,当时汉景帝还是太子,汉景帝的妃子王氏怀孕期间就梦到了太阳进入到她的怀中,她告诉汉景帝,汉景帝说:“此贵征也”刘彻还没出生,祖父汉文帝就逝世了,然后就是汉景帝继位,过了不久,刘彻就出生了,他也是王氏唯一的儿子。

公元前153年,景帝的长子刘荣被封为太子,刘彻被封为胶东王。

前151年,薄皇后被废,第二年,太子刘荣也被废,同年,王氏被立为皇后,其子刘彻被立为太子。

前141年,汉景帝逝世,只有16岁的刘彻继位。

为了巩固皇权,刘彻设置刺史,开创察举制来选拔人才,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的势力,并且采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

汉武帝还积极开拓疆土,击溃匈奴,东并朝鲜,南诛百越、西愈葱岭,征服大宛,奠定了中华疆域版图,并且还首次开丝绸之路,为汉朝乃至整个中国的历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汉武帝刘彻功绩汉武帝登基后,就进一步完善政治制度,调整经济政策,使得封建制度基本成熟和定型。

他做了哪些努力呢?第一,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辖,也就是强化中央集权。

因为以前诸侯亡国在地方的势力非常强大,他们的存在是对中央政权的威胁,所以汉武帝就将王国任用官吏的权利收归中央,并推行“推恩令”。

对于地方的强势势力,汉武帝也进行了打压,巩固了皇权。

其次,完善了官吏的选拔制度。

一方面加强和完善察举制度,还采用了史无前例的“征召”之制、“公车上书”之制和选用博士弟子。

他的察举之多也开启了历代封建国家科举考试制度的先河。

所以说汉武帝的官吏选拔制度对我国文官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第三,对经济也进行了改革管理,汉武帝加强了中央政府的经济实力,他收回了盐铁的经营权,使盐铁官营作为国家的经济政策,能大幅度的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

汉武帝刘彻简介

汉武帝刘彻简介

汉武帝刘彻简介汉武帝刘彻简介刘彻(前156—前87),西汉皇帝,史称汉武帝,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统帅。

刘彻是汉景帝子,初封胶东王,后立为太子。

公元前141—前87年在位。

武帝承文景之治而即位,为巩固统一的封建国家和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进行了多方面的活动。

元朔二年(前127),武帝下推恩令。

随后,又制订左官律和附益之法,严惩仕于诸侯王的犯罪官吏,严禁朝臣外附诸侯王,限制诸侯王结党营私。

诸侯惟得衣食租税,不得参与政事。

元鼎五年(前112),汉武帝借口列侯所献酎金分量和成色不足,夺爵106人。

诸侯王、列侯的势力日益衰落。

为了加强皇权,武帝于北军置八校尉,又设期门、羽林军。

他在裁抑丞相职权的同时,提拔许多贤良文学或上书言事的士人,让他们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

又把京畿七郡之外的郡国划分为13州部,每州派部刺史一人,按六条问事,考察吏治。

此外,还任用一批酷吏,打击各地的不法豪强,以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武帝即位不久,就著手准备对匈奴发动大规模的军事进攻。

元朔二年,卫青击败匈奴,收复了河南地(今内蒙古河套地区。

汉置朔方郡、五原郡,并从内地移民10万到那里定居。

元狩二年(前121)春,霍去病获匈奴休屠王祭天金人。

同年夏,攻至祁连山。

汉政府在河西地区,先后置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四郡。

匈奴经过汉军几次打击,被迫远徙漠北,此后再无力进行严重骚扰。

为了对匈奴发动攻势,汉武帝还派张骞出使西域,沟通了汉与西域各族之间的经常联系。

对闽越、东瓯和南越的少数族政权,武帝利用其内部矛盾,分别加以征服,置于汉政府的直接管辖之下。

与此同时,又在西南夷地区设置郡县。

汉武帝还派兵从海陆两道攻入朝鲜,设置真番、临屯、乐浪、玄菟四郡。

由于对边境各族用兵,使得国家长期积累的财富趋于枯竭,许多富商大贾囤积居奇,牟取暴利。

为了解决国家财政困难,武帝除了卖武功爵和募民入粟入奴婢拜官以增加收入外,又实行盐铁官营和均输、平准等经济统制措施,并法定货币官铸,府库岁入因而大大充实。

汉武帝的人生小故事

汉武帝的人生小故事

汉武帝的人生小故事(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合同协议、演讲稿、策划方案、报告大全、条据文书、公文素材、教育资料、散文诗歌、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 draft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documentary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prose and poetry,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汉武帝的人生小故事汉武帝的人生小故事汉武帝刘彻可以说是历史上比较与偶传奇色彩的一个人物。

汉武帝刘彻

汉武帝刘彻

公元前129年,匈奴兴兵南下,前锋直 指上谷。汉武帝果断地任命卫青为车骑将军, 迎击匈奴。这次用兵,汉武帝分派四路出击。 车骑将军卫青直出上谷,骑将军公孙敖、轻 车将军公孙贺、骁骑将军李广从各处出兵。 四路将领各率一万骑兵。卫青首次出征,但 他英勇善战,直捣匈奴祭扫天地祖先的地方 -龙城,斩首 700人,取得胜利。另外三路, 两路失败,一路无功而还。汉武帝看到只有 卫青胜利凯旋,非常赏识,加封关内侯。
介 高峰。 “功莫大于秦皇汉武”,他的雄才大
略、文治武功,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
大的国家,他也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伟大的
皇帝之一。此外,汉武帝是中国第一个使用
年号的皇帝。
汉武帝派张骞通西 域,打通了丝绸之 路,促进了中、西 双方的经济、文化 交流。
汉武帝时期写出了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 的史书《史记》, 对后世的史学产生 了巨大影响。
自我批评
汉武帝向天下人昭告:自己给百姓造成 了痛苦,从此不再穷兵黩武、劳民伤财, 甚至表白内心悔意。
发动对匈奴战争,开拓疆土
汉武帝对外采取软硬兼施的手段, 一方面自公元前133年马邑之战起结 束高祖以来对匈奴的和亲政策,开始 对匈奴正式宣战,先后派卫青、霍去 病征伐,解除了匈奴威胁,夺回河套 和河西走廊地区,扩张了西域版图, 将匈奴置于被动称臣的局面,保障了 北方经济文化的发展。
司马迁的在《史记》中由于个人的不幸遭 际和政治异见,他对武帝这个时代的评述 掺入了强烈的个人感情色彩和主观意识的 偏见。
但班固对汉武帝的雄材伟略基本给以肯定 , “如武帝之雄材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 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 焉”。
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 ! 他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 ! 他的国号成了一个伟大民族永远的名字!

汉武帝刘彻的生平年表记事

汉武帝刘彻的生平年表记事

汉武帝刘彻的生平年表记事前157年(文帝后七年)六月丁未日出生,汉景帝中子。

前153年(景帝前元四年)四月,汉景帝立庶长子、栗姬子刘荣为太子,史称“栗太子”;同日,封刘彻为胶东王,刘彻时年四岁。

前150年(景帝前元七年)四月,汉景帝废太子刘荣为临江王;王夫人封为皇后,七岁的胶东王刘彻以王皇后唯一的嫡子身份立为储君。

前148年(景帝中元二年)临江王刘荣“坐侵庙壖垣为宫”(侵占宗庙外空地扩建宫室而犯罪)入狱,不久自杀;九月,梁王刘武刺杀袁盎等十余人。

前141年(景帝后元三年)正月,汉景帝驾崩,十六岁的刘彻即位。

前139年(武帝建元元年)用赵绾、王臧开始新政,由于侵犯了宗室利益,赵绾王臧下狱自杀新政挫败,刘彻开始韬光养晦。

前138年(武帝建元二年)派遣张骞出使西域。

前137年(武帝建元三年)扩修上林苑。

前135年(武帝建元六年)窦太后病死,二十二岁的刘彻正式执政。

前133年(武帝元光二年)六月,马邑之围未能伏击匈奴而失利;开始与匈奴大规模交战。

前130年(武帝元光五年)车骑将军卫青大破龙城,取得了自汉朝开国以来对匈战役的首次胜利,从此,进入对匈的转折点。

前128年(武帝元朔元年)卫子夫生汉武帝长子刘据;三月,封卫子夫为皇后;武帝时年二十九岁。

前127年(武帝元朔二年)主父偃上书武帝,建议实行《推恩令》;不久正式实行;同年,卫青收复河朔之地,驱走白羊、楼烦王,筑朔方城,从此彻底解决了匈奴对长安的威胁。

卫青被封为长平侯。

前126年(武帝元朔三年)张骞出使西域归来,历时十三年。

前124年(武帝元朔五年)车骑将军卫青击败匈奴右贤王,并俘虏右贤稗王十多人,牲畜数千百万,天子在军中拜卫青为大将军,诸军都听命于大将军的号令。

前123年(武帝元朔六年)霍去病始战,封冠军侯。

前119年(武帝元狩四年)春夏之际,大将军卫青大战匈奴于漠北,伊稚斜单于逃走;霍去病的东路军击败左贤王,左贤王败逃而去,彻底解决了匈奴之患,从此“漠南无王庭”。

汉武帝刘彻生平事迹简介

汉武帝刘彻生平事迹简介

汉武帝刘彻生平事迹简介刘彻是中国西汉王朝最为强势的皇帝,他在位期间,刘彻建立了巨大的功勋,将汉朝推到了顶峰。

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汉武帝刘彻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汉武帝刘彻简介汉武帝刘彻是西汉第七位皇帝,汉景帝与王氏之子,雄才武略,创造了许多个中华民族历史上的第一。

汉景帝刘启的皇后薄氏没有子嗣,所以刘启立了栗姬之子刘荣为太子,刘启姐姐馆陶公主想让自己的女儿当上皇后,于是将女儿许给刘荣,但被栗姬拒绝了。

馆陶对此怀恨在心,于是将女儿嫁给了王氏之子刘彻,并时常在刘启面前说栗姬的坏话,而夸刘彻是可造之材。

刘启最后废了刘荣的太子之位,而改立刘彻为太子,并废皇后薄氏,改立刘彻之母王氏。

刘彻登上皇位后,建立中朝,设置刺史,开创察举制,进一步巩固了皇权。

刘彻建立了年号,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年号的皇帝。

用人方面,刘彻采取惟才是举的标准,其皇后卫子夫就是从奴婢中选出来的,而有名的将军霍去病则是从奴产子中选出来的。

在军事上,刘彻派霍去病等人击溃了匈奴,并吞并了朝鲜、百越、大宛等地,使汉地的范围进一步扩大。

文化方面,刘彻听从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刘彻在各个领域都有卓越的功绩,但其在位的后期穷兵黩武,又发生了巫蛊之祸,给刘彻留下了负面影响。

公元前89年。

刘彻下罪己诏,向天下人昭告:自己给百姓造成了痛苦,从此不再穷兵黩武、劳民伤财,甚至表白内心悔意。

公元前87年,刘彻在五柞宫去世,时年七十岁,死后由其小儿子刘弗陵继位。

汉朝皇帝刘彻生平事迹汉朝皇帝刘彻是中国汉朝著名的汉武大帝,他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力,从他之后人们开始独尊儒术,再一次结束了百家争鸣的场面。

刘彻通过千辛万苦才得以当上皇帝,因而他决心成为一个好皇帝,因其早年对陈阿娇有情,故而先封了陈阿娇为皇后,但是陈阿娇习性骄横,实在难以作为一个好皇后,所以后来被卫子夫所取代。

当然,刘彻一生中最大的贡献是在治国上面,他在位年间汉朝呈现出了鼎盛的局面。

汉朝皇帝刘彻在治国上大有作为,但是他在个人的感情上却有很多的牵绊。

汉武帝的生平经历有哪儿些

汉武帝的生平经历有哪儿些

汉武帝的生平经历有哪儿些
汉武帝(156年前后—87年),名刘彻,汉朝第七位皇帝,汉
高祖刘邦长孙,汉景帝刘启长子,生于太和二年(156年)。

以下
是他的生平经历:
1. 继承皇位:公元前141年,汉景帝去世,刘彻即位为汉武帝。

2. 推行雄才大略的内外政策:在位期间,汉武帝大力推行
改革,整顿军队,发展经济,加强封建制度的中央集权,苛捐杂税,推行海外探险,实现对匈奴的大规模进攻,创下了很多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成就。

3. 开启“西汉盛世”:汉武帝时期是汉朝的鼎盛时期,国家政
治经济、文化都出现了极大的繁荣。

汉武帝倡导开展文化事业,通
过制定文化政策和组织文化活动,大力推展教育,得到了较好的效果。

4. 改革法律制度:汉武帝在位期间,对法律制度进行改革,对
民间法律及婚姻、继承、财产等方面做出修订,建立起地方行政机构,进一步巩固了中央集权。

5. 贞观之治:汉武帝临终前规定了许多执政标准,使得随后的
几位汉朝皇帝分别实现了治理安定、税收合理、民生福利等优良局面。

此一时期,被后人捧为贞观之治。

6. 历史相遇:最著名的历史人物,诸如卫青、霍去病、李广等
大将军都和他谋得国力崛起,使得汉朝王朝走过漫漫岁月,于是开
启了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时期。

汉武帝被后世誉为“霸业之帝”,“威稳之主”,对于整个古代中国历史都起到了巨大作用,他的政治、文化、军事等领域的贡献深深影响了中华民族的历史。

汉武帝的传奇人生故事

汉武帝的传奇人生故事

汉武帝的传奇人生故事汉武帝刘彻,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重要皇帝,他的传奇人生故事给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汉武帝从小就展示出非凡的才智和勇气,在他的统治下,汉朝实现了长期的繁荣和稳定。

刘彻出生于汉景帝刘启与王昭君之子,因此他被宠爱有加。

然而,这并没有让他变得娇生惯养,相反,他展示了与众不同的坚韧和果断。

在他还是一个年轻的皇太子时,他就表现出对政治和军事的浓厚兴趣,经常与父亲一同参与国家事务。

汉武帝登基后,他立即展开了一系列重要的改革和政策。

他大力发展农业,通过减免税收和废除苛政,致力于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此外,他推行教育改革,普及教育,提升人民的知识水平。

他还建立了官方百官考试制度,以选拔人才,并且积极推动汉朝的军事和外交事务。

汉武帝的改革和政策扩展了汉朝的疆域,使其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

他积极进行战争,征服南越,击败匈奴,并向西部拓展,将中亚地区纳入汉朝的版图。

他还成功地发动了南征北伐,加强了中央政府的力量。

除了政治和军事上的成就,汉武帝还致力于文化和艺术的发展。

他非常推崇儒家思想,大力倡导经学,使儒家成为汉朝的国学。

他亲自选定了一批儒学家作为他的顾问,并且在他的统治下,出现了一批杰出的儒学大师,如董仲舒和扬雄。

汉武帝还为了纪念王昭君,特别建造了美艳的琉璃殿,以展示他的敬爱之情。

然而,汉武帝生活中也存在一些挑战和困难。

其中最大的问题是王氏藩王对汉朝的威胁。

王氏藩王是汉武帝亲信的王氏家族成员,他们通过掌控地方政权来削弱中央政府的权威。

汉武帝一直困扰于如何平息这一问题,最后通过实行严密的监察制度,限制藩王的权力,才得以解决。

此外,汉武帝也经历了病魔的折磨。

在他晚年,他身体逐渐衰弱,无法继续统治国家。

尽管他尝试过一些药物和疗法,但并未见明显效果。

最终,汉武帝在公元前87年逝世,享年60岁。

汉武帝的传奇人生故事激励了后世的无数人。

他展示了一个君主应有的品质,如果断、聪明和勇气。

他的改革思想和政策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至今仍被当作学习和借鉴的对象。

汉武帝的传奇人生故事(通用5篇)

汉武帝的传奇人生故事(通用5篇)

汉武帝的传奇人生故事(通用5篇)汉武帝的传奇人生故事篇1十六岁,就现在来说,还是一个孩子,一个已经进入了叛逆期的孩子。

而在公元前141年,十六岁的刘彻失去了父亲,登上了皇位。

我们无法考证刘彻在初登皇位时的所思所感,但从事后来看,当头戴皇冠,身披龙袍的少年刘彻,看着下面群臣跪伏于地的时候,他也许是热血沸腾、激情澎湃的。

大汉立国一甲子矣。

高祖皇帝雄才伟略,太宗皇帝继往开来,父亲孝景皇帝承前启后。

到刘彻一代,亦当守社稷于祖宗,施功烈于百姓,创他一个万民拥戴、万国来朝的大汉盛世。

直至建元六年(前135年)五月窦太后去世,汉武帝才得以掌握大权。

他进一步削弱诸侯王的势力,颁布大臣主父偃提出的推恩令,以法制来推动诸侯王分封诸子为侯,使诸侯王的封地不得不自我缩减,同时,他设立刺史,监察地方。

在此之前铸币、煮盐、冶铁,听任民间私营,实际上都操纵在少数豪强手里,成为他们剥削农民、扰乱社会经济的工具。

刘彻把铸币权收归中央,铸造新的五铢钱,通全国,严禁地方和私人铸钱,又把盐铁收归官营,在指定地区设官,专卖盐铁。

另外,他又设法调剂运输和平抑物价,各郡都设立均输官,负责收购和运输货物,调剂有无。

京城设立平准官,负责平抑物价。

这样,朝廷就掌握了大批物资,并从商人手里夺取了大量利润。

通过这些经济措施,国家财政收入大大增加,地方豪强势力在经济上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得到了经济上的保证。

为了能够选贤任能,汉武帝听取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表彰六经"就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持法家,道家等各家学说的读书人,均受排斥,武帝还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举办太学,以儒家五经为主要教材,不学习其他各家学说。

汉武帝的传奇人生故事篇2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划时代”的人物。

这个“划时代”指的是什么呢?我觉得中国古代的历史,在春秋战国之际是一个大的转折,下一个更大的转折,通常大家都说是秦始皇统一中国。

中国帝王汉武帝的历史故事

中国帝王汉武帝的历史故事

中国帝王汉武帝的历史故事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帝王,他统治期间实施了一系列改革和政策,对中国的社会、政治和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将为大家讲述一些关于汉武帝的历史故事。

汉武帝,原名刘彻,是西汉第七位皇帝,他在位期间为中国带来了繁荣和稳定。

他的统治时间长达五十四年,被誉为“千古一帝”。

汉武帝上位后,他积极推行改革,致力于巩固国家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他推行了裁军减税的政策,减轻了百姓的负担,提高了国家财政状况。

同时,他也高度重视农业的发展,推行了农田水利的建设,提高了全国的农作物产量,有效解决了粮食问题。

除了经济上的改革,汉武帝还十分关心教育和文化的发展。

他设立了太学,招聘儒学大师,推动了儒家思想的传播和发展。

他注重推动文化交流,与西方的大月氏国建立友好关系,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然而,汉武帝在扩张国土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他曾多次出征匈奴,成功地将匈奴势力推到了边境以外。

他还派出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国与西方的贸易往来。

此外,汉武帝还重视法律制度的建设,出台了《律令》和《食盐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保护了人民的权益并严惩腐败行为。

他还实行了选拔官员的科举制度,选拔了一批有才干的官员,为国家的治理提供了良好的人才保障。

总的来说,汉武帝是一位伟大的帝王,他在位期间进行了众多的改革和政策实施,使得国家繁荣稳定。

他的治理思想和政策成为后代帝王的楷模,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汉武帝不仅在政治、经济、军事上有着重大贡献,也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正是汉武帝的努力和杰出的统治才使得中国得以繁荣昌盛,他的历史故事令人敬佩。

我们应该缅怀汉武帝,传承其治国智慧和品德,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努力奋斗。

汉武帝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伟大的帝王,更是我们崇敬和学习的楷模。

汉武帝刘彻的本人生平介绍

汉武帝刘彻的本人生平介绍

汉武帝刘彻的本人生平介绍在中国历史上是发生了许多出色的君王的,这种地王可以领着着自身的时期迈向一个十分顶峰的阶段,例如李世民唐太宗,他在我国的各个朝代之中点评全是十分高的,也是有许多地王全是也他为楷模来整治自身的我国的,自然也是有一些君王,她们自身作出的考试成绩十分的高的,可是她们也是作出了一些十分坏的事儿,让她们的点评能够说成非常的艰难的。

例如我今天说的汉武帝刘彻,可以说便是一个古代历史十分知名的地君王。

下列是我给大伙儿收集的有关汉武帝刘彻的点评,热烈欢迎大伙儿参照参考!汉武帝刘彻的点评1对汉武帝刘彻这一独裁者的功罪早已并不是一个简易盖棺论定的难题了,只是需不需要鞭尸,何时鞭尸的难题?就算是在封建社会,一代又一代的儒家思想士人和史学家根据质朴的民本思想,针对汉武帝刘彻之鞭笞可谓是竭尽全力,前赴后继。

在汉武帝刘彻过世的两年后,汉朝朝中一声令下应不应该为纪念他写作庙乐而深入探讨。

在一片的赞歌声中,负责人皇太后宫的长信少府夏侯胜冲锋在前,奏疏果断抵制——武帝虽然有攘四夷广土斥境之功,然多杀士众,竭民资金,奢泰亡度,天地虚耗,老百姓颠沛,物故者半。

昆虫大起,赤地数千里,或老百姓相食,畜积迄今未复。

亡德泽于民,不适合为立庙乐。

——《汉书·卷75夏侯胜传》汉武帝刘彻的点评2夏侯胜位高权重,假如闭口不言,他当然可以长保荣华富贵,而不会深陷牢房当中。

但是,做为与汉武帝刘彻日常生活于同一时期的人,他本乎于质朴之良心,将汉武帝刘彻时期老百姓真正的惨象呈现在了大家的眼下。

千载下,大家感谢他的坦言。

要是没有他的坦言,后人之君王不为此为惕警,那麼老百姓的痛苦永无限期。

在砸开汉武帝刘彻的棺材上,夏侯胜的能量自然是极其的细微,殊不知终究是砸开了。

伴随着西汉王朝进入了末期,针对汉武帝刘彻的点评官方网基本上早已达到了客观性的的共识——孝武皇帝元狩六年,上海之粟红腐而不能食,都内之钱贯朽而不能校。

乃探平城之事,录冒顿至今数为边害,厉将兵,因惠民以攘服之。

【名人故事】汉武帝刘彻的故事

【名人故事】汉武帝刘彻的故事

【名人故事】汉武帝刘彻的故事汉武帝刘彻求仙的故事元封元年(公元前0年),汉武帝刘彻到泰山行封禅大礼,听信一些方士“蓬莱诸神山若将可得”的鼓惑,“乃复东至海”,以“望冀遇蓬莱”。

所希望见到的“蓬莱”仙山在山东海边没有“遇”到,其“并海”(并为沿之意)而“北至碣石”,沿着海边一直来到有“神岳”盛名的碣石山祭神求仙。

汉武帝此行碣石,使碣石山一带沿海地区的求仙活动在时隔百年之后死灰复燃。

而他搞的求仙活动,比秦始皇要热闹许多,如召鬼神、炼丹沙、候神等,各种名堂数不胜数,而且动辄就入海求“蓬莱”,指山说封禅。

当时,为了迎合他祀神求仙,“于是郡国各除道,缮治宫观名山神祠所”。

为此,碣石山一带又留下不少祀神求仙的各种各样的建筑。

在碣石山南麓,迄今存有汉武帝行宫的遗迹,958年在修建位于昌黎县城的西山东坡原二中(昌黎一中)校园操场时,曾出土了大量“千秋万岁”瓦当和大型汉瓦,其地当为汉武帝来碣石山时驻跸的行宫所在地。

在碣石山,刘彻也像是秦始皇一样,展开了刻石纪功活动。

对此,郦道元的《水经注?濡水》存有明晰记载:“濡水(滦河)又东南至?县碣石山……汉武帝亦尝登之,以望巨海,而尔其石于此。

”?县为昌黎在西汉时的县名,矗立在昌黎县城之北的碣石山主峰仙台顶上之所以又名“汉武台”,当以“汉武帝亦尝登之,以望巨海,而尔其石于此”李恩宙。

“汉武台”,极可能将为碣石山主峰最古的专有名称。

汉武帝刘彻金屋藏娇的故事“金屋藏娇”典故源自志鬼小说《汉武故事》,正史中无此记述。

《汉武故事》中写到:后短主还宫,胶东王数岁,公主抱复置膝上,反问曰:“儿欲得妇否?”短主指左右短御百余人,皆云“不必”。

所指其女曰:“阿chinabond否?”苦笑对曰:“不好,若得阿娇作妇,当做金屋储藏之。

”短主大悦。

实乃痛必须上,遂结婚矣。

陈皇后,小名阿娇,原为汉景帝刘启的外甥女,生得甜美妩媚、楚楚动人。

某日,其母带她入宫,汉景帝的儿子刘彻(即汉武帝)也在一边玩耍,便将刘彻抱起问道:“我把阿娇姐姐嫁给你为妻好吗?”阿娇年岁虽比刘彻小,但刘彻短居深宫,经常与阿娇玩耍,见到大姐姐皓齿明眸,又擅童玩玩,于是毫不考虑地提问:“不好啊!如果阿娇姐姐娶我,我就砌一栋黄金屋,把她藏之于内!”景帝听见,随口道去:“彻儿小小年纪,已懂‘金屋藏娇’!”。

汉武帝的有关故事

汉武帝的有关故事

汉武帝的有关故事1.秘得太子位,刘彻,景帝刘启的儿子,出生于前156年,卒于前87年。

汉景帝刘启归天后,由太子刘彻即位,是为汉武帝。

然而汉武帝当初是怎样当上太子的?却还有一段秘事。

原来,刘彻本为景帝爱妾王美人(后称王夫人)王姝所生。

景帝还有一个爱妃栗姬,生得也是娉婷婷,这两人在景帝面前互相争宠,成为情敌。

栗姬年轻漂亮,性格温柔,又善情绵,惹得景帝形影不离。

因此,就景帝而言,对栗姬更为爱恋情重。

当栗姬生第一个儿子荣时,景帝便秘许立为太子。

当王夫人生刘彻时,史书记载因有许多吉祥征兆,景帝便又想立刘彻为太子。

后因栗姬好事多磨,景帝又不好自食前言,便于公元前153年4月,立荣为太子,封刘彻为胶东王。

景帝立荣为太子后,王美人却不甘心。

正好这时长公主嫖(景帝的胞姐)有一个女儿,芳名阿娇,欲婚配太子荣。

长公主托人向栗姬说合,本料一说便成,但栗姬却坚决不允。

这以来,长公主感到大失面子,恼羞成怒,遂使粟姬十分不满,结下不解冤仇。

王美人知道后,认为时机已到,便趁此格外与长公主亲近。

当长公主说及女儿婚事被栗姬拒绝时,王美人也为其抱不平,而后转了一个弯又说:“可惜我没福气,没能讨得一个这样的好儿螅。

”长公主当时正在气头上,只是顺便说了一句:“干脆我们两上结亲,将阿娇许配给彻儿,也气她栗姬一气!”王美人说:“哟,这可使不得,阿娇是您的亲生爱女,可惜我那儿子又不是太子,实在是无法高攀啊!”长公主冷笑道:“太子废立,乃是常情。

她栗姬别高兴得太早,只要有我在,说让她那太子当不成就当不成!”王美人乘机又用话激道:“立太子,既关国家大事,也是很不容易的,栗姬为此费了好大的劲呢,请你千万别为这点小事把太子给废了!”长公主愈发气愤地说:“她不给我面子,我还顾得了她么!”王美人心中十分高兴,又进一步说道:“既是这样,你如不嫌弃,彻儿和阿娇的婚事就算定了。

今后,彻儿的事,全靠公主了。

”第二天,王美人见到景帝,将长公主求婚的事给景帝说了一遍,景帝表示同意。

汉武帝是东汉还是西汉

汉武帝是东汉还是西汉

汉武帝是东汉还是西汉汉武帝刘彻是西汉第五位皇帝,是汉高祖刘邦的曾孙。

属于西汉时期。

一.刘彻汉武帝刘彻,《汉武故事》载其初名为“彘”,西汉第七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

汉景帝刘启的儿子,母后为王皇后。

刘彻初封胶东王,七岁立为皇太子,十六岁继承皇位。

二.人物生平立为储君1.汉景帝前元四年(前153年)四月二十三日,汉景帝立栗姬所生的长子刘荣为皇太子,刘彻亦同时被封为胶东王。

刘彻的姑母馆陶公主刘嫖向栗姬为其女陈氏提亲,被栗姬拒绝,而王娡却许诺让刘彻娶陈氏,因此刘嫖不断向景帝诋毁栗姬而赞誉王娡,栗姬亦曾出言不逊而触怒景帝,天平遂逐渐向王娡母子倾斜。

前元六年薄皇后被废黜后,王娡暗中指使大行令奏请立栗姬为皇后,使景帝对栗姬的不满达到极点,于是处死大行令、疏远栗姬,在前元七年前正月废刘荣为临江王。

四月十七日,景帝立王娡为皇后;二十五日,立时年七岁的刘彻为皇太子。

2.刘彻成为储君后,景帝拜卫绾为太子太傅、王臧为太子少傅,让他们辅导刘彻。

汉景帝后元三年正月十七日,刘彻行冠礼。

十天后,景帝驾崩,刘彻继位。

— 1 —建元初政1.刘彻罢免了丞相卫绾和御史大夫直不疑,将两位外戚魏其侯窦婴、武安侯田蚡分别任命为丞相和太尉。

刘彻也分别任命儒者赵绾和王臧为御史大夫和郎中令。

所以从这套执政班子可以看出刘彻的崇儒意志。

刘彻很快就派人以安车蒲轮、束帛加璧征召申公,申公见了刘彻后,强调治国需要“力行”而非“多言”,但刘彻喜好文词,故对申公不甚满意,但毕竟已征召而来,就任命他为太中大夫2.御史大夫赵绾请求刘彻不要再将政务汇报给太后,窦太后大怒,斥责他又是一个新垣平,于是用自己搜集到的赵绾、王臧等非法牟利的罪证,要求刘彻将赵、王二人下狱治罪,二人皆死于狱中。

改以开国功臣后裔许昌、庄青翟为丞相、御史大夫。

明堂等儒家礼制也被废弃。

掌控朝纲1.建元六年五月,窦太后去世,刘彻得以完全掌权。

刘彻起用功臣外戚以外的官吏乃至出身微贱之人,如主父偃、公孙弘、张汤等,并拜公孙弘为丞相,封平津侯,打破了非列侯不得为丞相的惯例,开启了先拜相再封侯的先河。

汉武帝刘彻的生平事迹

汉武帝刘彻的生平事迹

汉武帝刘彻的生平事迹汉武帝刘彻是西汉第七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诗人。

刘彻独尊儒术,首创年号。

他开拓汉朝最大版图,功业辉煌。

但是连年征战,耗尽了国库,导致民生凋敝。

下面是店铺跟大家分享的汉武帝生平事迹,欢迎大家来阅读学习。

汉武帝人物生平1.早期经历汉武帝生于汉景帝前元年(公元前156年);据《史记》、《汉书》的后妃传记载,汉武帝生于汉文帝后七年(公元前156年)七月初八,生辰八字:乙酉癸未庚午庚辰。

母王氏,汉景帝中子。

其母王氏在怀孕时,汉景帝尚为太子。

王氏梦见太阳进入她的怀中,告诉景帝后,景帝说:“此贵征也。

”刘彻还未出生,他的祖父汉文帝就逝世了。

汉景帝即位后,刘彻出生,他亦是王氏唯一的儿子。

前元四年(公元前153年),刘彻以皇子的身份被封为胶东王.同年,景帝的长子、他的异母长兄刘荣获封为太子。

前元六年(公元前151年)秋九月,无子无宠的薄皇后被废。

第二年(公元前150年)春正月,废栗太子刘荣为临江王;夏四月乙巳,其母王氏被立为皇后,丁巳,刘彻被立为太子。

他成为太子与其母孝景王皇后和其姑母馆陶公主刘嫖有很大关系。

刘嫖许诺将她的女儿陈氏嫁给当时四岁(古代按虚岁计算)的胶东王刘彻。

刘彻后娶陈氏为妃,两人成婚的时间无考。

后元三年(公元前141年)正月,景帝逝世。

甲子,太子刘彻即皇帝位,尊皇太后窦氏曰太皇太后,皇后王氏曰皇太后。

2.君临天下登基之初,汉朝建立已经有六十多年了,天下安定,朝廷大臣们都希望天子举行祭祀泰山和梁父山的封禅大典,改换确定各种制度。

而皇上也崇尚儒家的学说,就通过贤良方正的科目招纳贤士。

赵绾(wǎn)、王臧等人靠文章博学而做官,达到公卿的高位。

他们想要建议天子按古制在城南建立宣明政教的明堂,作为朝会诸侯的地方。

他们所草拟的天子出巡、封禅和改换历法服色制度的计划尚未完成,正赶上窦太后还在推崇信奉黄帝、老子的道家学说,不喜欢儒术,于是派人私下里察访赵绾等人所干的非法谋利之类的事情,传讯审查赵绾、王臧,赵绾、王臧自杀,他们所建议兴办的那些事情也就废止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武帝刘彻的生平事迹汉武帝刘彻是西汉第七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诗人。

刘彻独尊儒术,首创年号。

他开拓汉朝最大版图,功业辉煌。

但是连年征战,耗尽了国库,导致民生凋敝。

下面是店铺跟大家分享的汉武帝生平事迹,欢迎大家来阅读学习。

汉武帝人物生平1.早期经历汉武帝生于汉景帝前元年(公元前156年);据《史记》、《汉书》的后妃传记载,汉武帝生于汉文帝后七年(公元前156年)七月初八,生辰八字:乙酉癸未庚午庚辰。

母王氏,汉景帝中子。

其母王氏在怀孕时,汉景帝尚为太子。

王氏梦见太阳进入她的怀中,告诉景帝后,景帝说:“此贵征也。

”刘彻还未出生,他的祖父汉文帝就逝世了。

汉景帝即位后,刘彻出生,他亦是王氏唯一的儿子。

前元四年(公元前153年),刘彻以皇子的身份被封为胶东王.同年,景帝的长子、他的异母长兄刘荣获封为太子。

前元六年(公元前151年)秋九月,无子无宠的薄皇后被废。

第二年(公元前150年)春正月,废栗太子刘荣为临江王;夏四月乙巳,其母王氏被立为皇后,丁巳,刘彻被立为太子。

他成为太子与其母孝景王皇后和其姑母馆陶公主刘嫖有很大关系。

刘嫖许诺将她的女儿陈氏嫁给当时四岁(古代按虚岁计算)的胶东王刘彻。

刘彻后娶陈氏为妃,两人成婚的时间无考。

后元三年(公元前141年)正月,景帝逝世。

甲子,太子刘彻即皇帝位,尊皇太后窦氏曰太皇太后,皇后王氏曰皇太后。

2.君临天下登基之初,汉朝建立已经有六十多年了,天下安定,朝廷大臣们都希望天子举行祭祀泰山和梁父山的封禅大典,改换确定各种制度。

而皇上也崇尚儒家的学说,就通过贤良方正的科目招纳贤士。

赵绾(wǎn)、王臧等人靠文章博学而做官,达到公卿的高位。

他们想要建议天子按古制在城南建立宣明政教的明堂,作为朝会诸侯的地方。

他们所草拟的天子出巡、封禅和改换历法服色制度的计划尚未完成,正赶上窦太后还在推崇信奉黄帝、老子的道家学说,不喜欢儒术,于是派人私下里察访赵绾等人所干的非法谋利之类的事情,传讯审查赵绾、王臧,赵绾、王臧自杀,他们所建议兴办的那些事情也就废止了。

后去世,汉武帝才得以掌握大权。

他进一步削弱诸侯王的势力,颁布大臣主父偃(yǎn)提出的推恩令,以法制来推动诸侯王分封诸子为侯,使诸侯王的封地不得不自我缩减。

同时,他设立刺史,监察地方。

加强中央集权,将冶铁、煮盐、酿酒等民间生意编成由中央管理,禁止诸侯国铸钱,使得财政权集于中央。

思想上,采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为儒学教育在中国古代的特殊地位铺平了道路,在长安创立专门的儒学教育——太学,是当时的最高学府。

汉武帝时期,汉朝亦不曾缺少法治思想。

在宣扬儒学的同时,汉武帝亦采用法规和刑法来巩固政府的权威和显示皇权的地位。

因此,汉学家认为这更应该是以儒为主以法为辅,内法外儒的一种体制,对广大百姓宣扬儒道以示政府的怀柔,而对政府内部又施以严酷的刑法来约束大臣。

经文景之治的休养生息等一系列的发展经济与民生政策之后,西汉王朝的国力已蒸蒸日上。

汉武帝在承袭这些政策同时,积极准备军事力量的发展。

在军事上,汉武帝先平定南方闽越国的动乱。

后开始着手以军事手段代替带有屈辱性质的和亲政策来彻底解决北方的匈奴的威胁。

派名将卫青、霍去病三次大规模出击匈奴,收河套地区,夺取河西走廊,征服西域,封狼居胥,将当时汉朝的北部疆域从长城沿线推至漠北。

在对匈奴的战争同时,采取和平手段和军事手段使西域诸国臣服。

丧失肥沃茂盛的漠南地区后,匈奴王庭远迁漠北,这就基本解决自西汉初期以来匈奴对中原的威胁,为后来把西域并入中国版图奠定基础。

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由此而始。

在天文历法上一直是汉承秦制,汉初一直推行秦历——颛顼历,以10月为岁首。

直至汉武帝太初改历,施行新历法。

而春节正是始于太初改历,汉武帝改正朔。

3.巫蛊之祸征和二年的巫蛊之祸是汉武帝末年皇室内部发生的重大政治事件。

当时人对神怪诅咒之说深信不疑,汉武帝也不例外。

有一天中午,他正躺在床上睡觉,忽然梦见几千个手持棍棒的木头人朝他打来,把他给吓醒了。

他以为有人在诅咒他,立即派江充去追查。

丞相公孙贺之子公孙敬声擅自动用军费1900万钱,事败后被捕下狱。

时值汉武帝下诏通缉阳陵大侠朱安世,公孙贺为赎儿子之罪,将朱安世捕获移送朝廷。

孰料朱安世在狱中上书,声称公孙敬声与阳石公主私通,在驰道上埋藏木人以诅咒皇帝。

汉武帝大怒,公孙贺父子死狱中,满门抄斩。

阳石公主、诸邑公主,卫青之子长平侯卫伉相继被牵连入内,被杀。

江充率领胡人巫师到各处掘地寻找木头人,并逮捕了那些用巫术害人。

江充一直搜查到卫皇后和太子刘据的住室,把事先准备好的木头人拿出来陷害太子。

此时汉武帝在甘泉宫养病,不在长安。

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七月壬午,太子派人假冒使者收捕江充等人,把江充杀了。

苏文逃到汉武帝处,向汉武帝控诉太子,汉武帝开始并不相信此说,派使者召太子,但使者不敢到太子那里,回报武帝说“太子反已成,欲斩臣,臣逃归。

”汉武帝大怒,下令丞相刘屈氂率兵平乱。

太子带人离去,将长安四市的市民约数万人强行武装起来,到长乐宫西门外,正遇到丞相刘屈髦率领的军队,与丞相军激战五日,死者数万人。

长安城有流言说太子谋反,所以人们不敢依附皇太子,而丞相一边的兵力却不断加强,最终,太子势孤力弱而兵败,唯有逃离长安。

汉武帝愤怒异常,唯有壶关三老令孤茂敢上书汉武帝为太子申冤。

太子向东逃到湖县(今河南灵宝西),隐藏在泉鸠里。

主人家境贫寒,经常织卖草鞋来奉养太子。

太子有一位以前相识的人住在湖县,听说很富有,太子派人去叫他,于是消息泄露;八月辛亥(初八),地方官围捕太子;太子知道自己难以逃脱,便回到屋中自缢而死;主人与搜捕太子的人格斗而死,二位皇孙也一同遇害。

太子有三子一女,全部因巫蛊之乱而遇害,太子之子、史皇孙刘进有一子刘病已幸存,尚在襁褓中,后改名刘询,为汉宣帝。

久之,巫蛊事多不信。

官吏和百姓以巫蛊害人罪相互告发的,经过调查发现多为有不实。

上颇知太子惶恐无他意,高寝郎田千秋讼太子冤曰:“子弄父兵,罪当笞;天子之子过误杀人,当何罢哉!臣尝梦见一白头翁教臣言。

”于是汉武帝霍然醒悟,立即就任命田千秋为大鸿胪,并下令将江充满门抄斩,将苏文烧死在横桥之上。

曾对太子兵刃相加的人也陆续被杀。

汉武帝怜太子无辜,就派人在湖县修建了一座宫殿,叫作“思子宫”,又造了一座高台,叫作“归来望思之台”,借以寄托他对太子刘据和那两个孙子的思念,天下闻而悲之。

4.轮台罪己汉武帝晚年求神仙又不成,又因巫蛊之祸造成父子相残、太子刘据自杀,种种打击使武帝心灰意冷,对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颇有悔意。

在登泰山、祀明堂之后,武帝下《轮台罪己诏》说“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

自今事有伤害百姓,糜费天下者,悉罢之!” 以表示承认自己的错误。

天下也因此又逐渐归于和谐,为昭宣中兴的盛世奠定了基础。

5.托孤霍光公元前88年,汉武帝叫画工画了一张“周公背成王朝诸侯图”送给霍光,意思是让霍光辅佐他的小儿子刘弗陵作皇帝。

在这段时间里(具体时间不详),刘弗陵的母亲钩弋夫人“因过”受到斥责,忧死于云阳宫。

一般认为是子幼母壮,为了防止钩弋夫人重演吕后称制的局面,汉武帝找借口处死了她。

公元前87年二月,汉武帝于弥留之际立刘弗陵为太子,四天后的丁卯日,汉武帝驾崩于五柞宫,享年七十岁。

三月甲申葬于茂陵。

霍光正式接受汉武帝遗诏,成为汉昭帝刘弗陵的辅命大臣,与车骑将军金日磾、左将军上官桀、御史大夫桑弘羊等人共同辅佐朝政。

其后继者昭帝(实为霍光掌政)和宣帝坚持执行武帝晚年制定的与民休息的政策,因而在西汉中期出现了被后世称颂的昭宣中兴局面。

刘彻去世后,谥号孝武皇帝,庙号世宗,葬于茂陵。

魏晋南北朝之前,去世的皇帝能否追尊庙号有非常严格的规定,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开国君主一般是祖、继嗣君主有治国才能者为宗。

西汉十四帝,历经211年,仅有四位皇帝拥有庙号,即太祖高皇帝刘邦、太宗孝文帝刘恒、世宗孝武帝刘彻、中宗孝宣帝刘询。

汉武帝的为政举措1.政治汉武帝即位初,一方面政治形势比较稳定,国家经济状况也比较好,另一方面诸侯王国的分裂因素依然存在,边境匈奴袭扰不断,而封建统治思想尚待确立。

经济上采纳桑弘羊的主张,由政府直接经营运输和贸易;军事上任用卫青、霍去病为大将,解除了匈奴的威胁,统一今两广一带,推动了经济文化的发展。

加强中央集权为加强中央集权,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即允许诸王将自自己的土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诸侯国。

内容主要是:诸侯王的王位除了由嫡长子继承以外,还可以用“推恩”(也就是广布恩惠,让更多的人来享受特权)的形式把其他的儿子在本侯国内分封。

新的侯国就脱离原来王国的限制,地域独立,而且政治权力也基本被剥夺,受当地郡县官吏的管辖。

这样,就使原来独立的地方王国自动地将权力上交给了国家。

此后,地方的王与侯仅仅享受物质上的特权,即享用自己封地的租税。

武帝还找借口,一次就削去当时一半的侯国。

汉武帝奠定了中国大一统的政治格局。

设立中朝在惠帝、文帝、景帝期间,丞相大多主要是随刘邦打天下的功臣丞相受到礼遇,汉武帝和丞相多有不合,经常会借口打压杀死丞相,导致朝中大臣不愿意接任丞相之职。

为贯彻自己的命令,他便设立中朝,尚书台也是这一时期出现的。

汉武帝削弱丞相的权力还有一个很有利的条件,这就是原来做丞相的都是开国的功臣,他们已经年老,或者去世。

汉武帝便利用这个有利的时机来让众多的儒生代替元老们,掌握国家政权,同时通过打击丞相来加强自己的权力。

在公元前124年,汉武帝便让平民出身的儒生公孙弘来做丞相,这样就改变了以前总是由贵族来做丞相的惯例。

建立年号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使用年号的皇帝,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以当年为元鼎四年,并追改以前为建元,元光,元朔元狩,每一年号六年。

但根据一些出土的文物来看,上面都标有建元、元光等年号,证明建元、元光等年号并非后来追命。

汉武帝时期所用年号年号时间建元公元前140年—前135年元光公元前134年—前129年元朔公元前128年—前123年元狩公元前122年—前117年元鼎公元前116年—前111年元封公元前110年—前105年太初公元前104年—前101年天汉公元前100年—前97年太始公元前96年—前93年征和公元前92年—前89年后元公元前88年—前87年设立刺史为了进一步加强君主权力,汉武帝用派御史的方式对地方的豪强、官吏进行监督。

公元前106年,将全国分成了十三个监察区,每个区叫做部,每部派出一名刺史,中央的刺史叫做司隶校尉,其他十二个州都叫刺史。

刺史的地位在当时是相当高的,相当于钦差大臣,而且是常年的,在地方还有自己的办公地点。

就"刺史"名字本身来说,其实它已经具备了这种特点。

"刺"即是刺举,也就是侦视不法,"史"是指皇帝派出的使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