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病因病机学说》七、病机学说
中医病机学说
表现: 阳极虚之虚寒证——可见面色苍白,四肢逆 冷,精神萎靡,畏寒倦卧,脉微细欲绝。 假热证——突然面红,烦热、口渴、脉大无根 等。
阳盛格阴
▪ 含义:又称格阴。指邪热极盛,深伏于里, 阳气被遏、郁闭于内,不得外达四肢而格阴 于外的病理状态。
▪ 形成: 多见于疾病后期,急性转为慢性;或慢病
久不愈,正虚驱邪无力而致。 ▪ 转归:
1.积极治疗和调理,正气增强,余邪散尽, 病趋好转或痊愈。
2.调养失当,正气难复,无力驱邪,或病 邪粘滞缠绵、难以速 除,使正气久而不复则 转为迁延性或慢性病证,或留下后遗症。
阴 阳失调
▪ 概念:指机体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 由于致病因素的影响,致机体阴阳双方 失去相对协调平衡,形成阴阳或偏胜、 或偏衰、互损、格拒、转化、亡失等的 病理变化。
阳邪入侵,从阳化热 邪自内生,气郁化火
阳热亢盛
表现
热——壮热、面红、目赤 动——脉数、心烦、躁扰 燥——口渴、便干、苔黄
阳胜则热
转归:实热兼阴亏病证(阳胜则阴病)。 虚热病证(久之由实转虚)。
阴偏胜
▪ 含义: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阴气病理性 偏盛,机能抑制,热量耗伤过多,病理性代谢产物积 聚的病理状态。
发展
《伤寒杂病论》发展了六经病机,发挥 了脏腑、经络、气血、痰饮病机。
《诸病源候论》为最早的中医病因病机 专著。
《小儿药证直诀》奠定了儿科病机理论 基础,阐明了儿科病机特点。
刘完素认为“六气皆从火化”。
李东垣确立“阴火”的病机概念。 朱震亨倡“相火论”,提出“阳有 余、阴不足”及阐发“六郁”病机。 温病学派阐发了卫、气、营、血病 机传变规律与三焦传变机理 《医林改错》丰富了瘀血病机理论。 《血证论》对血证与脏腑病机作出 了突出的贡献。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整理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整理一、中医哲学思想中医哲学思想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包括辩证唯物主义、整体观念、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等内容。
2.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健康和疾病都是由于整体功能的协调与失调。
3.阴阳学说:阴阳是辩证法的基本范畴,是中医理论中最重要的哲学概念。
阴阳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转化,阴阳失调则会导致疾病。
4.五行学说:将宇宙万物分为五行,即木、火、土、金、水。
五行相生相克,通过五行的相互作用来解释人体的生理和病理变化。
二、中医病因病机学说中医病因病机学说是中医理论中关于病因和发病机制的基本理论,包括外感、内伤、情志、饮食等因素以及病机的理论。
1.外感:指外界气候、病菌等因素侵袭人体引起的疾病。
外感包括风、寒、暑、湿、燥五种病邪。
2.内伤:指内因引起的疾病,包括饮食不当、情志不和、劳倦过度等。
3.情志:指情绪、思维、精神等因素对人体影响而引起的疾病。
不同情志对应不同脏腑,情志失调可导致脏腑功能紊乱。
4.饮食:指饮食不当引起的疾病,包括质和量两个方面。
5.病机:指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包括寒热邪正的关系、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紊乱等内容。
三、中医诊断学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医生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舌诊、脉诊等进行辨证施治的学科。
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切诊四诊法。
1.望诊:通过对病人的面色、舌质、舌苔等进行观察来判断病情。
2.闻诊:通过听病人的声音、呼吸、咳嗽等来判断病情。
3.问诊:通过询问病人的症状、体质、身体感受等来了解病情。
4.切诊:通过触摸病人的脉搏来了解病情。
脉诊是中医诊断学中一项重要方法,通过触诊脉搏的频率、强度、形态等来判断病情。
四、中医治疗学中医治疗学是中医医生根据辨证施治原则,通过药物、针灸、按摩等方法来治疗疾病。
1.辨证施治原则:根据疾病的病因、病机,结合患者的体质、年龄、性别等综合因素,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2.药物疗法:中药是中医治疗的主要方式,草药通过调整人体阴阳、气血、脏腑功能等来治疗疾病。
病因病机PPT课件
13
5、燥邪
燥邪:致病具有干燥、收敛清肃特性的外邪。
燥邪性质及致病特征
致病临床表现
燥邪其性干燥,侵犯 初起干燥症状:以口唇燥裂、
燥性干涩 人体,最易损伤津液,鼻干咽燥,皮肤干燥粗糙甚皲
易伤津液 出现各种干燥、涩滞 裂,毛发干枯不荣,小便短少等;
不利的症状。
甚阴损,阴虚生内热。
燥邪伤人,常自口鼻 干咳少痰或无痰,或痰粘难咯,
血热 致瘀
瘀 血
血 瘀 发 展
34
望诊:舌有瘀斑
35
瘀血致病的病机特征示意图
瘀血
血脉 心肝
脏腑 血脉
脏腑 失养
影响 血行
阻滞 气机
新血 不生
胸痹心痛 口唇青紫 皮肤瘀斑 舌有瘀点 脉涩不畅 出血暗红 局部青紫 肿胀疼痛
血入营分,扰乱心神。 高热,狂躁妄动,神昏谵语。
易致肿疡
热毒入血分,聚于局部,腐蚀 痈疽疮疡,以局部红肿热痛为特征。
血肉 , “热胜则肿”。
15
寒 邪
寒痹—膝盖的变形
屈伸不利
燥邪
署邪
16
腹部水肿
湿
湿痹 —下肢溃疡,反复发作
邪
下肢水肿
17
火
口舌生疮
邪
高热神昏
易致疮痈
18
(二)疠气
1、疠气的基本概念
●疠气:指一类具有强烈致病性和传染性的外感病 邪。
●传染途径:空气传染;口鼻侵入;饮食、蚊虫叮 咬、虫兽咬伤、皮肤接触等。
●疠气致病种类:大头瘟、虾蟆瘟、疫痢、白喉、 烂喉丹痧、天花、霍乱、鼠疫。
19
2、疠气的致病特点 (1)传染性强,易于流行; (2)发病急骤,病情危笃; (3)特异性强,症状相似。
中医基础医学理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和结构
1.哲学基础:哲学是关于世界最⼀般的运动规律的科学。
任何⼀门科学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哲学。
在哲学与⾃然科学尚未彻底分开的古代尤为如此。
中医学吸取了汉代以前的哲学成果,直接地⼤量地引⽤⽓、阴阳、五⾏、形神、天⼈关系等重要的哲学概念和学说,去阐明医学中的问题,使之成为中医学的重要概念和理论,把哲学理论与医学理论熔铸成为⼀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体现出中国古代东⽅的特殊思维⽅式。
中国古代哲学为中医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世界观和⽅法论基础,⽽中医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哲学。
中国古代哲学与中医学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元论:“⽓”在中国哲学是⼀个很重要的范畴,在中医学的学术思想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是中医学的哲学和医学理论的基⽯。
⽓是物质实体,是构成宇宙天地以及天地万物的最基本元素,具有运动的属性。
⽓的运动是⽓内部的相互作⽤,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和形以及两者的相互转化是物质世界存在和运动的基本形式。
阴阳学说:阴阳学说是在“⽓”的基础上建⽴起来的,与⽓⼀元论紧密地结合在⼀起,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对⽴统⼀理论。
阴阳是标⽰事物状态特征的范畴,⼀是代表两种对⽴的特定属性,⼆是代表两种对⽴的特定的运动趋向或状态。
阴阳是宇宙的总规律。
但是阴阻范畴不仅具有对⽴统⼀的属性,⽽且还具有另外⼀些特殊的质的规定,与现代辩证法的⽭盾范畴。
五⾏学说:五⾏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普通系统论。
中医学运⽤五⾏学说,从系统的整体观点观察事物,认为任何⼀个(类)事物的内部都包含着具有⽊、⽕、⼟、⾦、⽔五种功能属性的成分或因素,并且⽊、⽕、⼟、⾦、⽔这五个⽅⾯按照⼀定规律相互联系,形成这⼀事物的整体功能结构。
五⾏结构系统,通过与反馈机制相似的⽣胜乘侮关系,保持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平衡,从⽽论证了⼈体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之间的有机联系,以及⼈与环境的统⼀,即⼈体是⼀个统⼀整体的整体观念。
五⾏学说的朴素的系统观念是现代系统理论的原始形态,在最⼀般的原则上与现代系统论相⼀致。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之病因病机学说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之病因病机学说中医中药是医疗事业单位考试的重要考查内容,本文带着大家梳理相关知识。
病因,就是破坏人体相对平衡状态而引起疾病的原因。
古代中医病因学将致病因素分为三种:即外因(如六淫、疠气等),内因(如七情)和不内外因(包括饮食不节、劳逸损伤、外伤、寄生虫等)。
痰饮和瘀血是人体受某种致病因素作用后在疾病过程中形成的病理产物,又能直接或间接作用于人体某一脏腑组织,发生多种病证,故又属致病因素。
其实,中医的所谓“不内外因”,有的即是外因,如外伤等;有的则是内因为主,但常结合外因而致病的,如饮食不节、劳逸损伤等皆属此类。
没有一种致病因素既不属于内因,又不属于外因的,充其量是某一致病因素,可能由内因与外因的协同作用形成,因而严格说来,中医所认识的病因是内因与外因两大类。
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对病因有非常全面、深入的论述。
《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提到:“夫百病之所生者,必起于燥湿、寒暑、风雨、阴阳、喜怒、饮食、居处。
”这也许是目前有文字记载的关于天文、气候对人体影响的最早记录,大致意思是说环境中的干燥、潮湿、大寒、大暑、刮风、下雨、阴阳不调、过喜、过怒、饮食、居住环境都可以导致人体发病。
也就是说,《内经》所论述的病因内容主要有天气因素(风、寒、暑、湿、燥、火)、情志因素(怒、喜、忧、思、悲、恐、惊)和饮食起居(饮食、劳逸、房事、起居等)三大方面。
病机,是指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及其结局的机理。
以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藏象、经络、病因和发病等基础理论,探讨和阐述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机理及其基本规律,即病机学说。
具体内容:1.从整体上探讨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基本规律。
如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失常、津液代谢失常等。
2.从脏腑、经络等某一系统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基本规律。
如脏腑病机、经络病机等。
3.探讨某一类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基本规律,如六经传变病机、卫气营血传变病机和三焦传变病机等。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精华版】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精华版】一、阴阳五行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它将宇宙间的事物和现象归纳为阴阳两种相对的属性,并通过五行(木、火、土、金、水)的生克关系来解释事物的变化和相互关系。
1. 阴阳学说阴阳学说认为,一切事物都包含着阴阳两个方面,阴阳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转化。
阴阳平衡是人体健康的标志,阴阳失调则会导致疾病。
2. 五行学说五行学说将事物归纳为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元素,它们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
相生关系表示事物之间的促进作用,相克关系表示事物之间的制约作用。
五行学说在中医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调整五行之间的关系,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二、脏腑经络学说脏腑经络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脏腑学说和经络学说。
1. 脏腑学说脏腑学说将人体分为五脏(心、肝、脾、肺、肾)和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并详细描述了它们的生理功能和相互关系。
脏腑学说在中医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调整脏腑之间的关系,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 经络学说经络学说将人体分为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它们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
经络学说在中医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调整经络之间的关系,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三、病因病机学说病因病机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病因学说和病机学说。
1. 病因学说病因学说认为,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内外因素密切相关。
内因包括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和脏腑功能失调,外因包括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和疫疠。
病因学说在中医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调整病因,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 病机学说病机学说认为,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是由于人体气血运行失常、脏腑功能失调、经络阻滞等原因引起的。
病机学说在中医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调整病机,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四、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的核心方法,它包括辨证和论治两个环节。
中医 病因病机
(一)风
• 风是春天的主气。 • 风邪为病,春季多见,是六淫中
最主要的致病因素。
风邪的性质与致病特点
• 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伤阳位。 • 风邪具有轻扬、升散、向上、向外的特性。
–风性开泄是指风邪侵犯人体易使腠理疏泄开 张。
–易伤阳位是指风邪伤人易犯人体上部头面和 肌表。
• 生风动血 • 灼伤脉络 • 火热入于血分
– 聚于局部,营血阻遏,可化腐成脓。
二、疫 疠
疫疠,又称温疫、疫气、疠气、异 气、疫毒,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致病因 素,故名疫气。
• 疫疠非单纯一种,疫气不同,所致疾病也多种 多样,病状一般较为剧烈。
• 不同疫邪,专袭人特定的脏腑、经络,专发为 某病,常多人发病,相互染易,甚至引起瘟疫 流行。
病因病机学说以阴阳、五行、精气
学说为指导,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理 论为基础,探讨致病因素的特性与致病 特点,阐明疾病发展的病理变化与物质 基础,以及病机间的彼此联系,从而揭 示疾病的发生、形成、演变、转归的机 制所在,为辨证论治提供理论依据。
• 病因,指引起疾病的原因。
• 病因学说主要研究的是病因的性质与致 病特点。
• 寒性凝滞,主痛
– 寒邪束表,则头痛身痛。 – 寒伤中阳,则脘腹冷痛。 – 寒邪阻滞经络,则肢体
关节冷痛。
• 寒性收引
– 寒邪侵袭人体,易使气机收敛,筋脉肌腠收缩 挛急。
– 寒侵肌表,可使腠理毛窍闭塞,证见恶寒、无 汗、粟粒。
– 寒客经络关节,可见经脉拘急,肢体屈伸不利。
(三)暑
暑是夏天的主气,有明显的季节性。
– 气候异常或人体正气不足而发生了因 风、寒、暑、湿、燥、火而引发的外 感疾病时,六气就被称为“六淫”。
中医康复学的基础理论-病因病机学说
(八)其他病因
● 除上述病因之外的致病因素统称为其他病因。 ● 主要有外伤、寄生虫、医源性因素、先天因素等。
● 外伤主要是指机械暴力如碾压伤、撞击伤、金刃伤等外力所致损伤,也包 括冷冻、烧烫、蚊虫叮咬、蛇兽咬伤等,轻则皮肉损伤,血行不畅,重则 损伤筋骨、内脏。
(一)邪正盛衰
● 邪即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正 即正气,主要指机体对外界的适应 能力,抗邪能力及康复能力。邪正 盛衰是指在疾病过程中,机体正气 与邪气斗争所发生的盛衰变化。
1.实证
● 是以邪气亢盛为主要矛盾的一种病 理状态。即邪气的致病力强盛,而 正气的抗病能力未衰,正邪相搏, 斗争剧烈。临床表现为壮热、狂躁、 声高气粗、脉实有力等以亢奋、有 余为特征的实性病理变化。
2.阴阳偏衰
● 是指在疾病过程中,机体内阴阳双方中一方虚衰不足,不能制约对方而引 起对方相对亢盛的病理状态。
●(1)阳偏衰 即在疾病过程中,机体阳气虚损,而出现功能减退,代谢 减缓,产热不足的病理状态。临床表现为畏寒肢冷、神疲乏力、面色 白、 舌淡脉迟等“阳虚则寒”的虚寒症状。
●(2)阴偏衰 即在疾病过程中,机体阴气不足,阴不制阳而导致阳气相 对亢盛,功能虚性亢奋的病理状态。临床表现为潮热盗汗、五心烦热、颧 红口干、舌红少苔、脉细而数等“阴虚则热”的虚热症状。
●3.蒙蔽心神 痰浊为病,易蒙蔽清窍,扰乱心神。
●4.变化多端 痰饮停于体内,或从寒化,或从热化,或夹风,或夹热,变化 多端。
(七)瘀血
● 瘀血是体内血液停积而形成的病理 产物。
● 包括离经之血和因血液运行较慢, 停滞于经脉或脏腑组织内的血液。
七情与病
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人类情志变化,可归纳为喜、怒、忧、思、恐五志而配五脏。
七情学说是中医病因病机中的一个重要理论部分,同时它又是现代中医心理学中的基本组成部分。
早在《内经·阴阳应象大论》中就有:“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忧思恐。
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这是五气致病的最早记载,以后在宋代陈无择《三因极·病证方论》中将五气中增加悲、惊即为七情。
七情是人体脏腑功能活动的外在表现,与五脏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在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防止疾病发生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七情在地球生物圈中为人类所独有。
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机体,为宇宙万物之精灵。
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不断认识自我,完善自我。
人类在同疾病斗争中,就意识到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天然大药库,在《本草纲目》中人部第五十二卷记载人体物质入药就有近三十余种。
七情在中医基础理论中主要阐释为七种致病因素(指七情太过),其实它具有治病功能。
这里重点介绍人体内另一个自药系统——七情。
正常的七情活动并不影响人体健康,而能调节人体自身平衡,若太过或不及都会导致情志改变而引发各种心身疾病,损其有余,补其不足,起到防病治病功能,以至现在有人提出:“最好的医生是自己”。
七情如药,用之过则害于人,用之适当则益于人。
关于七情以后将分别阐述。
喜喜为七情之首,心气所发,心为五脏之首。
七情致病各有所主而都与心有密切联系。
心为君主之官,是精神活动的主宰,除了过喜伤心外,而怒、忧、思、悲、恐、惊都能伤及心,心气受损,其他各脏也将会造成影响,中医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之说。
中医认为心主神志,与人们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有密切关系,喜为心之志。
喜在正常情况下能缓和一下紧张情绪,使心情舒畅气血和缓,故有“喜则气缓”之说。
但是,喜乐过极则损伤心神,就可导致心的病变,出现乏力、出汗、胸闷、心悸、失眠、注意力不集中,重则神志错乱,语无伦次,哭笑无常,举止异常等。
病机学说的试题及答案
病机学说的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病机学说中的“病机”指的是什么?A. 疾病的名称B. 疾病的病因C. 疾病发生的内在机制D. 疾病的临床表现答案:C2. 以下哪项不是病机学说中的病因?A. 外感六淫B. 内伤七情C. 饮食不节D. 遗传因素答案:D3. 病机学说中“正邪相争”是指什么?A. 正气与邪气相互斗争B. 正气与邪气相互转化C. 正气与邪气相互依存D. 正气与邪气相互排斥答案:A二、填空题1. 病机学说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
答案:正邪相争2. 病机学说中,疾病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答案:起病阶段、发展阶段、转归阶段三、简答题1. 简述病机学说中“正邪相争”的具体含义。
答案:病机学说中的“正邪相争”是指人体正气与邪气之间的斗争。
正气是指人体的抗病能力,邪气则是指各种致病因素。
当邪气侵袭人体时,正气会与之抗争,以维护人体的健康状态。
如果邪气强盛,正气不足,疾病就会发生。
2. 病机学说中,如何理解“内伤七情”?答案:内伤七情是指由于情绪波动过大而导致的疾病。
七情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
当这些情绪过度或长期存在时,会对人体的脏腑功能产生影响,导致气血失调,进而引发疾病。
四、论述题1. 论述病机学说在中医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
答案:病机学说在中医诊断和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提供了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内在机制,帮助医生理解疾病的本质。
其次,通过分析病机,医生可以确定疾病的类型和阶段,从而制定出相应的治疗方案。
最后,病机学说还强调了预防疾病的重要性,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增强正气,减少疾病的发生。
中医第一站答题模板(3篇)
第1篇一、题目背景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代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为了传承和发扬中医文化,提高人们对中医的了解和认识,特举办“中医第一站”答题活动。
以下为答题模板,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作答。
二、答题内容1. 中医基础知识(1)中医起源与发展中医起源于我国古代,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请简述中医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2)中医基本理论中医基本理论包括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
请解释以下概念:①阴阳五行②脏腑经络③气血津液(3)中医诊断方法中医诊断方法包括望、闻、问、切四诊。
请简述四诊的基本内容。
2. 中医临床应用(1)常见病症的中药治疗请列举三种常见病症及其中药治疗方法。
(2)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
请简述针灸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3)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中医的一种常见治疗方法。
请简述推拿按摩的作用和适用范围。
3. 中医养生保健(1)中医养生原则中医养生原则包括顺应自然、调和阴阳、调养精神等。
请简述中医养生原则的主要内容。
(2)中医养生方法中医养生方法包括饮食养生、运动养生、情志养生等。
请列举三种中医养生方法及其具体操作。
(3)中医养生误区请列举两种常见的中医养生误区,并说明原因。
4. 中医与西医的关系(1)中医与西医的区别中医与西医在理论基础、诊断方法、治疗方法等方面存在明显区别。
请列举三种中医与西医的区别。
(2)中医与西医的融合近年来,中医与西医逐渐走向融合。
请简述中医与西医融合的意义。
三、答题要求1. 请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所学知识进行作答。
2. 答题内容应结构清晰,条理分明。
3. 答题字数不少于1500字。
4. 注意错别字和语法错误。
四、参考答案1. 中医基础知识(1)中医起源与发展中医起源于我国古代,历经夏、商、周、秦、汉、唐、宋、元、明、清等历史时期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①阴阳五行:阴阳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指自然界和人体内部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两种基本属性。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整理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整理一、整体观念二、病因学说中医病因学说以天人合一的观念为基础,将病因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
外感是指人体被外界邪气入侵引起的疾病,主要包括风、寒、暑、湿、燥等六淫;内伤是指由内因导致的疾病,主要包括七情、饮食不当、劳累过度等。
病因的认识对于中医的诊断和治疗起着重要作用。
三、病机学说中医病机学说是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的总结,对于中医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认为疾病发生主要由正气与邪气的相争产生,邪气侵入人体后与正气发生斗争,形成病机。
病机可以分为六淫、七情、饮食、劳伤、化瘀、痰湿等,不同的病机表现为不同的病症。
四、诊法中医的诊断方法主要有望诊、闻诊、问诊、切诊四诊法。
望诊是通过观察患者面色、舌苔、舌质、脉象等来判断疾病情况;闻诊是通过听患者语音、咳嗽声、腹部声音等来判断疾病情况;问诊是通过询问患者的症状、病程、生活习惯等来判断疾病情况;切诊是通过按摩患者的脉搏来判断疾病情况。
通过四诊法,中医能够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五、治法中医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针灸治疗、推拿治疗、食疗等。
其中,药物治疗是中医最常用的治疗方法,通过选用中药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针灸治疗是通过在人体的穴位上刺激来调整人体的气血运行,促进疾病的康复。
推拿治疗是通过按摩人体的经络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促进疾病的康复。
食疗是通过合理饮食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六、阴阳学说中医的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的重要理论基础,它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具有阴阳二气的属性,包括人体。
阴阳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两个方面,两者处于平衡状态时人体健康,失去平衡时会产生疾病。
中医通过调整阴阳的平衡来治疗疾病,达到恢复健康的目的。
阴阳学说对于中医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以上是中医基础理论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整理,这些知识点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对于理解和应用中医学具有重要的作用。
中医病因病机学说
中医病因病机学说中医病因病机学说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体系,它包含了关于疾病发生发展过程的认识和解释。
病因是指导致疾病形成的原因,病机则是指导致疾病发展的机制。
中医病因病机学说的核心思想是认为疾病的形成与人体的生理、病理、环境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
一、病因病因是疾病形成的原因,中医将其分为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1. 外因外因主要包括六淫和七情。
六淫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因素,当人体受到这些因素的侵袭时,会导致体内阴阳失调,从而引发疾病。
七情则是指喜、怒、思、忧、悲、恐、惊七种情绪,当情绪波动过大或长时间处于不良情绪状态时,也会影响人体的阴阳平衡,导致疾病的发生。
2. 内因内因主要分为先天和后天两个方面。
先天即人体自身遗传的因素,包括体质、先天禀赋等,如果先天体质较差,则易于受到外界因素的侵袭;后天则主要是指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工作环境等,这些因素如果不注意调节和保养,也会导致疾病出现。
二、病机病机是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机制和规律,主要涉及到脏腑、气血、阴阳等方面的变化。
1. 脏腑中医学将人体的脏腑分为五藏六腑,每个脏腑都有其特定的功能。
当人体出现疾病时,病理变化往往与脏腑有关,比如心包炎就是心脏功能异常引起的;肝病则是肝脏功能失调导致的。
中医通过观察脏腑的病变,以判断疾病的发展和预后。
2. 气血气血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物质基础,它们在人体内运行着并相互关系密切。
中医认为,气血的运行不畅,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比如血瘀会导致气血不畅,产生疼痛和其他病理变化。
3. 阴阳阴阳是中医学的核心概念,它们是相对而言的,也是互为根本的。
当人体阴阳失衡时,就会发生疾病。
比如阳盛则会出现发热、口渴等症状;阴虚则会出现口干、消瘦等病理变化。
调节阴阳平衡是中医治疗的关键。
三、应用中医病因病机学说在中医临床实践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对病因的把握,中医医生可以提供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减少疾病发生的可能性。
中医基础理论中的病因病机学说
中医基础理论中的病因病机学说中医学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累的经验总结,其中病因病机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
病因病机学说是指中医对疾病发生发展的原因和机理的认识与解释。
了解病因病机学说对于准确判断疾病的性质以及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1. 概述在中医理论中,病因是指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而病机则是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过程与规律。
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是由于人体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所导致的。
病因主要包括外感、内伤、情志、饮食等方面,而病机则包括邪正斗争、脏腑功能紊乱等方面的内容。
2. 病因学说2.1 外感病因外感病因是指来自外界的各种病邪侵袭人体所引起的疾病。
中医将外邪分为六种:风、寒、暑、湿、燥、火。
不同的外邪入侵人体会导致不同的病症,这与人体体质和处于的环境有关。
2.2 内伤病因内伤病因是指人体内脏器官功能失调或损伤导致的疾病。
内伤的原因可以有多种,如长期的不良饮食习惯、情志不畅、生活作息不规律等。
内伤导致的疾病多属于慢性病,发展缓慢但危害较大。
2.3 情志病因情志病因是指由于人的情绪变化所导致的疾病。
中医认为气机运行受情志的刺激而变化,情志不畅可能导致气机紊乱,从而引发或加重疾病。
常见的情志病因有喜、怒、忧、思、悲、恐等。
2.4 饮食病因饮食病因是指人体摄入的食物与饮品对于健康所产生的影响。
中医将食物分为五味,即酸、甘、苦、辛、咸。
不同的饮食习惯和不合理的食物搭配可能影响人体的健康状况,甚至导致疾病的发生。
3. 病机学说3.1 邪正斗争邪正斗争是指人体对外邪的抗争过程。
中医认为,人体内有正气和邪气两种力量,正气指人体的自身防御能力,保持正常生理功能;邪气指外邪侵袭人体所引起的病理变化。
当外邪入侵人体时,正气会与之斗争,帮助身体恢复健康。
3.2 脏腑功能紊乱脏腑功能紊乱是指人体脏腑功能失调所导致的疾病。
中医将人体内脏器官分为五脏六腑,每个脏腑有不同的功能。
当人体内某个脏腑功能失调时,就会引发疾病。
《中医病因病机》课件
阴阳失调
定义:指人体内 阴阳平衡关系失 调
表现:阳虚、阴 虚、阴阳两虚等
原因:饮食不节、 情志内伤、久病 失治等
治疗方法:调理 阴阳平衡,恢复 身体健康
气血津液失常
气虚:气不足,脏 腑功能减退
血虚:血液亏虚, 脏腑经络失养
津液亏虚:体内缺 乏津液,导致口渴 、便秘等症状
气血两虚:气虚和 血虚同时存在,影 响脏腑功能
外感六淫
内伤七情:喜、怒、忧、 思、悲、恐、惊七种情志 致病因素
饮食不节:饮食不当或过 食生冷导致脾胃损伤
劳逸失度:过度劳累或过 度安逸导致气血不畅
病理产物:痰饮、瘀血等 病理产物导致的疾病
其他因素:外伤、虫兽伤 等其他致病因素
内伤七情
七情概念:喜、怒、 忧、思、悲、恐、 惊
七情与脏腑的关系: 心、肝、脾、肺、 肾
总结与展望
《中医病因病机》课程总结
课程内容回顾:简要介绍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医病因病机的基本概念、分类、诊断方法等。 重点知识点总结:对课程中的重点知识点进行总结,包括各种病因病机的特点、治疗方法等。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展示中医病因病机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课程评价与展望:对课程进行评价,包括优点、不足之处等,并提出对未来课程的展望和建议。
七情致病特点:直 接伤及内脏,影响 气机,导致气血失 调
七情的治疗原则: 调理脏腑气机,调 理气血
饮食不节 劳逸过度 情志内伤 外邪侵袭
不内外因
中医病机
邪正盛衰
邪正盛衰的概念:邪气与正气的盛衰变化对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 邪正盛衰与疾病性质:邪气亢盛则病情严重,正气不足则病情缠绵 邪正盛衰与病情变化:邪气消长与病情轻重、病位深浅的转化密切相关 邪正盛衰的调节方法:通过调理人体正气与邪气的关系,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病因病机学说揭示中医对疾病发生发展的独特认识
病因病机学说揭示中医对疾病发生发展的独特认识中医学是一门源远流长的医学体系,有着独特的病因病机学说,用于揭示疾病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通过深入研究,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不仅有外在的原因,还有内在的机制。
本文将就病因病机学说揭示中医对疾病发生发展的独特认识进行论述。
一、病因学说中医学中的病因学说包括了多种因素,这些因素可分为外因和内因两大类。
外因主要指人体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所致的病因,包括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和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等。
内因则是指人体内部的因素,包括先天禀赋、机体失藏等。
在中医学中,强调了病因的多端性和综合性。
中医认为,人体与外界环境不断的相互作用,疾病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不是单一因素所致。
因此,对于治疗疾病,中医注重辨证施治,通过辨别病因,找到恰当的治疗方法。
二、病机学说病机学说是中医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
中医认为,外因侵袭导致的疾病进一步需要内因的共同作用才能发展。
病机学说主要涉及到了疾病的发展过程以及病因所致的机体变化。
根据病机学说,中医将疾病的发展过程分为不同的阶段。
例如,初始阶段,机体对病因的抵抗能力较强,此时症状较轻,若能及时干预,往往可以避免疾病的进一步恶化。
另外,中医也强调病因所致的机体变化,例如气机紊乱、阴阳失调等。
三、中医对疾病发生发展的认识基于病因病机学说,中医对疾病发生发展有着独特的认识。
首先,中医强调了病因与机体反应之间的关系。
中医不仅注重分析病因,还注重分析机体对病因的反应。
中医认为,同样的病因在不同的机体中可能有不同的反应,因此,对于每个患者来说,中医都需要根据病因和机体反应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其次,中医强调了治疗疾病不仅要治标,更要治本。
中医认为,治标是通过调节病机来消除症状,而治本则是通过调整机体内部平衡来达到康复的目的。
中医通过诊断得出这两方面的信息,并通过针灸、中药、推拿等疗法来实施治疗,以全面调整机体的功能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病因病机学说》七、病机学说疾病是错综复杂的,千变万化的,病机更是千差万别,变化多端。
什么是病机呢?病机,就是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理。
不同的病证,或是同一病证发生在不同人的身上,可以有不同的病机,不同的演变规律。
这就需要透过复杂的现象,认清疾病的本质,掌握病机变化的基本规律。
使我们在纷纭复杂的病证面前,能够纲举目张,执简驭繁地把握住要点。
尽管不同的病证可以有不同的病机,但就总的说来,病邪侵袭人体之后,必然受到机体的抵抗,这一矛盾,就是正邪斗争。
人体在受到病邪侵袭之前,或病邪作用于人体之后,导致机体阴阳平衡失调,脏腑气血功能紊乱,气化升降失常,产生了一系列病理变化。
由此看来,邪正斗争,阴阳失调,脏腑功能紊乱,气化升降失常等,是病机变化的基本规律。
从这些总的规律入手,分析各种疾病的病机,就能比较正确地认清疾病的发生及其发展变化的机理,并能判断出它的预后转归。
(一)邪正斗争首先需要介绍邪和正的概念。
邪和币是两个相对而又相互关联的概念。
邪,是指致病因素,又称病邪、邪气。
我们在前面所讲述的六淫、七情、钦食、劳倦、痰饮、瘀血以及外伤,虫兽所伤等,凡是能使人体发病的因素,都可以称为邪。
正,是指人体正常的机能活动和抗病能力,也称为正气。
正气包括的内容也是相当广泛的。
比如,风寒之邪侵想人体,首先作用于体表,而体表就有卫外的功能,中医≯称之为卫气。
经络之中具有的正常的生理功能,称之为终之气,也称为经气。
脏腑又有脏腑之气,也称之为脏气。
心有心气,肺有肺气,肝有肝气,脾有脾气,肾有肾气等等。
象卫气、经气、脏气等都属于正气的范畴。
每一脏腑,每一经络,每一器官都具有不同的抗病能力,同时,又共同的组成了正气的整体,形成强大的整体的防御系统。
邪正斗争,就是指机体的抗病能力与各种各样的致病因素的斗争。
这种斗争不仅关系着疾病的发生,而且直接影响着疾病的发展与转归。
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讲,疾病的过程也就是邪正斗争的过程。
分析病机,就是要分清邪气的进退和正气的强弱,以及了解邪与正斗争的关系变化。
1、邪正斗争与发病我们的机体发生病变的原因和条件是什么?这是人们非常关注的问题。
如果把这个问题搞清楚,就能采取积极的措施预防疾病,维护身体的健康,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既使发生了疾病也能采取有效的治疗办法,使身体尽快地恢复健康。
所以中外医学家对这一重大间题都进行过深入地研究,并从不同的角度做了科学的阐述。
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主要关系到两个方面:一是人的机体功能出现紊乱,正气相对的虚弱;二是邪气对人体的影响。
人类的生命活动是非常复杂的,是经过亿万年与外界各种因素相斗争,相适应,逐步地进化而来的。
人体本身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和抵抗各种病邪的能力,人体在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下,本来可以自主地恢复和保持机体的内环境的稳定状态。
如果致病因素的刺激,大大超过了机体的调节适应能力,或者是机体内部抵御病邪的能力降低了,以及平素体质上的某些陷,都可以导致疾病的发生。
所以说,疾病的发生,就是在一定的条件下邪正斗争的反映。
中医的发病学很重视人体的正气。
认为在一般情况下,人体的正气旺盛,邪气就不容易侵入,人体就不会生病。
这在《素问·刺法论》中就讲过“正气存在,邪不可干”。
只有人体的正气出现虚弱,不足以抵抗外邪的时候,邪气才能乘虚而入,侵犯到人体,就发生疾病。
《素问·评热病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就是讲的这个意思。
这充分地说明,人体抗病能力很强,即使有某些致病的因素存在也不会发。
例如,在某些传染病流行的时期,同时都有接触史,可是有些人发病,而有些人则不发病再比如,我们体内的某些部位存在着致病因素,但是并不一定就发病,可是一旦由于某种原因,机体的正气出现虚弱,抗病能力降低时,存在于体内的致病因素就猖獗起来,引起疾病的发生。
同时,人体某一部位的正气不足,又能决定着机体对某种致病因素的易感性。
这不但在中医理论中早有论述,就是在临床实践中也是屡见不鲜的。
例如吴德汉在《医理辑要》这本书里有过这样的记载:“要知易风为病者,表气素虚易寒为病者,阳气虚弱’易热为病者,阴气素衰;易伤食者,脾胃必亏;易劳伤者,中气必损。
须知发病之日,即正气不足之时”。
明朝末年的吴又可在《瘟疫论》中对这个问题以饮酒过量而醉的例子,形象而深刻地说明同时都是醉酒,但醉酒后的表现不一样。
人体受邪之后,发病的症状也各有不同,这是什么原因呢?吴又可说这是“因其气血虚实之不同,脏腑禀赋之各异”。
可见人体正气强弱不一,决定着不同疾病的发生。
例如,同一个地区,同一个时期流行的感冒,虽然病因、时间、地点相同,但临床表现可以见到很多不同的类型。
除去可以见到感冒所共有的发热、咳嗽、头身疼痛等症状外,有些患者则是凿啬恶寒比较明显,口不渴,尿清长;有些患者则以口干、便秘、尿黄短少比较突出’有些患者又可能出现胃脘痞满、头重如裹、肢体倦怠、舌苔厚腻等。
这就足以说明人的机体情况不一样,其发病的症状也不同,并且往往决定着疾病的发展过程和证候类型。
我们强调了正气在发病中的重要作用,并不是忽视病因的作用。
如果没有病因的存在,也不会发生疾病,甚至说世界上还没有无病因的疾病。
某些病因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金刃虫兽所伤,或者大疫流行,就不可避免的要发生疾病。
我们也要清楚地认识这一点。
所以《内经》对养生防病的间题一再强调“虚邪贼风,避之有时”“避其毒气”,就是这个道理。
因此,邪气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
但是,人体发病后所表现出来的证候轻重,除了平素体质因素以外,又往往决定感受邪气的轻重。
一般来说,邪气轻则病轻,邪气重则病重。
同时,病邪侵犯人体,病位不同,发病的证型也会有所不同。
《灵枢·刺节真邪》中曾做过论述:“虚邪之中人也,洒淅动形,起毫毛而发腠理。
其入深,内搏于骨,则为骨痹。
搏于筋,则为筋挛。
搏于脉中,则为血闭不通,则为痈。
搏于肉,与卫气相搏,阳胜者则为热,阴胜则为寒。
寒则真气去,去则虚,虚则寒。
搏于皮肤之间,其气外发,腠理开,毫毛摇,气往来行,则为痒。
留而不去,则痹。
卫气不行,则为不仁。
”《灵枢·五邪》又说:“邪在肺,则病皮肤痛,寒热,上气喘,汗出,咳动背。
”“邪在肝,则两胁中痛,寒中,恶血在内,行善掣节,时脚肿。
”“邪在脾腎,则病肌肉痛。
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则热中善饥;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寒中肠鸣腹痛。
”“邪在肾,则病骨痛阴痹。
阴痹者,按之而不得,腹胀,腰痛,大便难,肩背颈项痛,时眩。
”“邪在心,则病心痛,喜悲,时眩仆。
”从以上这些论述,可以知道,邪气侵犯人体部位不同,可出现不同的疾病。
综上所述,归纳出以下几点:正气强盛,邪气较弱,正能胜邪,不容易罹惠疾病,既使患病,也容易痊愈,如果邪气偏盛,正气虚弱,常可发病,并且容易形成邪气深入,病势加重。
疾病的证型与感邪性质有着直接关系。
感受阳邪,多为实热证;感受阴邪,多为寒实证。
疾病轻重与感邪轻重有着重要关系。
除正气强弱的因素外,邪气轻,多病势轻;邪气重,多病势重。
④疾病与邪气侵犯人体部位有着密切关系。
病邪所中部位不同,病证亦有区别。
总之,人体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根据邪气是发病的重要的客观条件。
2、邪正斗争与虛实变化从疾病的开始阶毀,一直到疾病的最末阶段,自始至终贯穿着邪正斗争。
其斗争的形式是互为消长的。
一般的说,正气增长则邪气消退,而邪气增长则正气消减。
正是由于邪正的消长变化,患病的机体就会反映出虚实不同的病机和系列证候,这就是《素问·通评虚实论》所说的,“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实:主要指在邪正斗争中邪气亢盛,并以邪气盛为矛盾的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映。
疾病在这一阶段,正气虽然相对不足,或者说体内脏腑虽然存在着功能失调的悄况,但悬正气并没有发展到严重亏虚的程度,所以邪气亢盛,正气仍能与之激烈抗争,在这邪气盛,正气与之抗争时所表现出来的病机、病证,就为实。
由于邪气的性质不同,病程的前后不一,以及发病部位的区别,实证的病机和证候就很不一样。
以外感病为例,在病程的初起和中期,多表现为实证,六淫之邪侵袭人体,在发病初、中期阶段,正气奋起与之激烈抗击,就会出现发热。
如果感受的邪气过盛,邪正斗争就更加激烈,发热的程度也就越高,邪气较轻,发热也就较低。
如果疾病发展到后期,正气战胜邪气,邪气消退,发热症状也就自然消失了。
或者是邪气未退,而正气虚弱,无力与邪抗争。
也会出现发热消失,这是病情恶化的趋向。
临床上常常可以见到高热的病人,体温突然降低,甚至出现四肢厥逆,冷汗出等证,这就是正不胜邪的危险现象。
另外,机体的不同部位,感受病邪后出现的症状也是有区别的。
例如:热邪内陷心包,暑秽、痰浊之邪蒙蔽心神,就出现烦躁、神昏、谵语,乃至于昏迷。
邪气侵入肺脏,肺的宣肃功能受到影响,就会出现咳嗽、痰盛、喘息、气粗。
实邪积于肠胃,可见有腹满胀痛拒按、大便秘结或滞下不爽。
水湿之邪潴留于内,可造成水肿、臌胀、小便癃闭等证。
这些都是邪气过盛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病理变化。
虚:邪正斗争的另一个病理改变就是虚。
虚是与实相对而从病机上分析,主要指正气不足,是以正气虚损为矛盾的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映。
正气不足的形成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先天不足,或者是素体虚弱;一是在疾病的邪正斗争进程中,邪气战胜正气,使正气逐渐消减而导致虚损。
多出现在疾病的后期,以及各种慢性疾病中。
例如,大病久病可以伤津耗气;大汗可以亡阳亡阴大吐大利,可以损及津液;大出血又能使气血被耗等等。
这些内容都属于“精气夺”之列。
由于正气虚弱,生理功能衰退而出现病理改变,从临床症状上可以见到面色苍白或萎黄无光、精神萎靡、疲倦无力、心悸气短、四肢不温、易汗怕冷或五心烦热、夜寐盗汗、大便滑脱、小便失禁、脉象虚弱无力等。
当然,这里所列举的症状,都是虚证的典型症状。
根据人体正气虚弱程度不同,临床症状可有轻有重,有多有少。
同时身体的不同部位,不同脏腑的虚损程度不一样,又可以表现为某一部位或某一脏腑的虚证。
邪正斗争的消长变化,可以产生虚实的病机,但在复杂的疾病发展过程中,纯属虚,或属实的病理改变并不多见。
而多呈现为虚实相兼,虚实转化。
从病机变化上说,病人的机体内,在同一时期存在着正虚与邪实两方面的病理改变,因而症状上可以见正气不足的虚证,也同时见到病邪亢盛的实证,这就叫做虚实相兼,或是称为虚实夹杂,也可以称虚实错杂。
如果在疾病的开始阶段是实证,随着病势的变化,或由于治疗“祛邪”,或正气与之抗争,使得邪气渐去,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正气也被耗伤,而转变虚证。
这一病机过程,称为由实转虚。
反之,机体本虚,临床上呈现的也是虚证。
但由正气不足,功能低下,体内气血津液运化失常,也常常酿成实证。
如肺气虚弱,脾肾不足,气化功能失司,水湿代谢反常,变化成为水湿内停的实证。
这一病机变化过程,中医又称为由虚致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