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和氮的氧化物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教学设计表
课程名称设计者单位(学校)授课班级
章节名称硫和氮的氧化物学时 1
学习目标课程标准: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第一课时
本节(课)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1、帮助学生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帮助学生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3、帮助学生了解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
过程和方法:1、学生通过小组实验,探究二氧化硫溶于水的特点、氧化性和还原性、漂白性等,提高学生实验设计能力、观察
能力、分析能力、探究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2、教师通过设计问题,学生通过类比预测、实验探究、理
论分析、实际应用来探究二氧化硫的溶解性、还原性、
漂白性等,学生能够更好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科学思
维方法,提高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了解二氧化硫的性质、用途及酸雨的控制与
科学处理,学生能够进一步认识化学在生活中的
作用,进一步认识化学的价值。
2、通过实验设计的微型化和环保化操作,帮助学生
形成科学的态度,增强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和社
会责任感。
学生特征
高一上学期的学生已经基本适应了高中生活,有一定的化学学习基础、实验技能和学习方法。
在知识构成上,在化学必修一前几章学过氧化还原反应,掌握了通过得失电子判断氧化剂、还原剂,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方法。
在技能和方法上,学生经过初中阶段的实验操作的锻炼,已经具有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能够熟练准确的描述实验现象。能够对实验现象进行对比、分析和归纳。知道并能够应用控制变量法分析解决问题。
学习
目标描述知识点
编号
学习
目标
具体描述语句
4.3.1-1 4.3.1-1
4.3.1-2 4.3.1-3 4.3.1-4 4.3.1-1 4.3.1-1. .2.3.4 4.3.1-4 4.3.1-1.
2.3.4 4.3.1-2. 3
4.3.1-1.
2.3.4
知
识和能
力
过
程与方
法
情感
态度
与价
值观
1、了解酸雨形成过程
2、掌握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
3、理解二氧化硫的还原性
4、掌握二氧化硫的氧化性
5、掌握二氧化硫的漂白性
1、通过动态图,让学生通过直观图像了解二氧化硫溶于水的过
程
2、通过设疑启发学生,学会利用化学知识,进行大胆猜想,设
计实验,验证猜想。
3、通过观看实验视频,资料卡片的学习,掌握二氧化硫的氧化
性。通过教师的演示实验,掌握二氧化硫的漂白性,以及二氧化
硫漂白不稳定这个特点。
4、通过小组实验,巩固二氧化硫的重要性质。
1、结合二氧化硫化学性质的教学过程,对学生进行事物联系和
发展的普遍规律的观点的教育。
2、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感受化学的奇妙。
项目内容解决措施教学重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实验探究以及动态图演示教学难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实验探究以及动态图演示
教学媒体(资源)的选择知识点
编号
学习
目标
媒体
类型
媒体内容要点
教学
作用
使用
方式
所得结论
占用
时间
媒体
来源4.3.1-1
4.3.1-2
4.3.1-3
4.3.1-3
4.3.1-4
知识与
能力
过程与
方法
过程与
方法
过程与
方法
过程与
方法
课件1
课件2
课件3
课件4
课件5
动态图
图片、语句
视频
图片、语句
图片、语句
A
G
EF
CEG
DEF
C
A
F
G
F
二氧化硫物理性质
二氧化硫的还原性
二氧化硫氧化性
二氧化硫漂白性
二氧化硫性质
4分钟
3分钟
5分钟
5分钟
8分钟
自制
自制
自制
自制
自制
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自定义。
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 边播放、边议论;I.学习者自己操作媒体进行学习;J.自定义。
板书设计
二氧化硫
一、物理性质
有刺激性气味、气体
易溶于水、有毒
密度比空气大、易液化
二、化学性质
1、溶于水显酸性
2、还原性
3、氧化性
4、漂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