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态律动教学法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运用分析
体态律动教学法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体态律动教学法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2e334d9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bf.png)
体态律动教学法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分析【摘要】体态律动教学法是一种结合了身体姿势和节奏感的教学方法,在音乐教学中有着独特的应用。
本文首先介绍了体态律动教学法的概述,然后探讨了其在音乐教学中的原理和具体应用。
通过案例分析和教学效果评估,进一步展示了该教学法在提高学生音乐能力和表现力方面的有效性。
结论部分讨论了体态律动教学法在音乐教学中的意义,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体态律动教学法为音乐教学注入了新的元素,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潜能,提升他们的表现水平。
随着研究的深入,该教学法将会在音乐教学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体态律动教学法、音乐教学、教学方法、原理、应用、案例分析、教学效果评估、意义、未来研究方向、总结。
1. 引言1.1 背景介绍体态律动教学法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分析引言在过去的音乐教学中,学生们往往只是被要求听音乐、弹奏乐器或唱歌。
这些传统的方法并不能全面地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和表现力。
体态律动教学法通过让学生们在音乐中动起来,更好地体验和理解音乐,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能力和感受力。
体态律动教学法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体态律动教学法在音乐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希望通过对这一教学方法的深入研究,为音乐教育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2 研究意义体态律动教学法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这项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的节奏和节拍,提高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表现技巧。
通过体态律动教学法,学生可以通过身体的动作和姿势来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情感,使音乐教学更加生动和有趣。
这种教学方法还可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研究体态律动教学法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不仅有助于提升音乐教学的质量,还可以为教育教学领域提供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对体态律动教学法在音乐教学中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深入分析体态律动教学法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探讨其在提高学生音乐表现力、表达力和艺术感悟力方面的有效性。
体态律动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现状及策略
![体态律动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现状及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8f596eb3680203d8ce2f24fc.png)
摘要众所周知,体态律动已经成为现在很多幼儿园音乐教学当中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
体态律动以它自己特殊的吸引力,深受幼儿的喜爱,而且通过体态律动的运用可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
幼儿园当中的体态律动教学法与其他的教学法在本质上有着很大的不同,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体态律动与音乐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并且学龄前时期幼儿的思维是以直观动作思维为主,同时具有好奇心强、好动、喜欢模仿的特点,因此很容易让她们在体态律动活动中感受到表现和创造的快乐。
但是就目前体态律动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现状来看,由于大家对体态律动的特点、及其意义认识的不全面,因此导致了体态律动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所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需要幼儿园、教师共同努力去改变目前的状况,从而使体态律动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更好的实现它的价值。
因此本论文的目的就是通过问卷法和教学活动观察法来表现出体态律动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现状,分析出当下所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问题找出解决的策略,以至于为幼儿教师在以后的音乐教学活动中提供合理的建议,从而使教师能够在教学中更好地运用体态律动教学法,更大程度上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体态律动;幼儿园音乐教学;现状;策略AbstractAs we all know, body rhythm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commonly used teaching methods in kindergarten music teaching. Body rhythm with its own special appeal, loved by young children, but also through the use of body rhythm can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physical and mental.Eurhythmic teaching kindergarten and other teaching methods are quite different in nature, why do you say that, because there is a close relation between body rhythm and music, and the preschool period of children's thinking is based on the intuitive thinking action, and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rong curiosity, active, love to imitate therefore, it is easy to let them feel the joy of creation and performance in Eurhythmics activities. But the current body rhythm in kindergarten music teaching situation,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body rhythm characteristics, is not comprehensive, resulting in a variety of which appears in the kindergarten music teaching body rhythm of the problem, so the need for kindergartensand teachers together to change the current situation, to the body rhythm to realize its value better in music teaching in the kindergarten.Therefore,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using the method of questionnaire and teaching observation showed the application status of Eurhythmics in kindergarten in music teaching, analyzes some problems existing at present, through to find solutions that provide reasonable suggestions for kindergarten teachers in the future in music teaching, so that teachers can better the use of Eurhythmics teaching method in teaching, to a greater extent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iciency.Key words: Posture rhythm; kindergarten music teaching; present situation strategy目录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15608 摘要 IAbstract II目录 III引言 1一、体态律动的内涵 1(一)概念界定 11.体态律动 12.教学法 13.幼儿园音乐教学 1(二)体态律动的特点 11.灵活性 12.即兴-创造性 23.空间性 2(三)体态律动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价值 21.增强感受力 22.提高审美能力 23.培养创造力 2二、体态律动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现状 3(一)将体态律动误认为舞蹈 3(二)使用体态律动频率低 5(三)教学形式单一 5三、问题原因分析 6(一)教师专业素质不强 61.专业知识匮乏 62.幼儿年龄特点认识不足 7(二)教师灵活性差 8(三)认识不全面 8(四)幼儿园重视程度不够 9四、改进幼儿园体态律动运用现状策略 9(一)加强教师专业素质培训 91.加强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 92.借鉴优秀幼儿教师的教学方案 9(二)加强教师职后的反思与进修 91.更新教育观念 92.取长补短寻求不足 103.教师要主动参与 10(三)改进内容设置 10(四)加强幼儿园的重视 10(五)灵活的在音乐教学中运用体态律动教学法 111.体态律动的运用方法 112.体态律动结合游戏的运用 123.体态律动在导课时的运用 124.体态律动在学习歌曲时的运用 125.体态律动在音乐欣赏中的运用 12结语 13参考文献 14附录 15致谢 17引言随着体态律动教学体系的不断推广,很快引来了许多幼儿教师的关注与重视,并且由于体态律动本身所具有的独特魅力,也引起很多幼儿园在教学中纷纷探究与尝试。
浅谈体态律动在幼儿园音乐活动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体态律动在幼儿园音乐活动教学中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36f4d3fcb7360b4c2e3f64e1.png)
浅谈体态律动在幼儿园音乐活动教学中的运用浅谈体态律动在幼儿园音乐活动教学中的运用李习霞(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幼儿园)摘要:运用体态律动教学,有助于肢体解放,能更好地提高小朋友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所以,教师要因材施教,突出主题,师生共同参与,联系实际、动静交替,用体态律动表现音乐情绪,适当渗透律动的简单要求,循序渐进地推进体态律动。
关键词:幼儿园;音乐教学;体态律动19世纪末,瑞士作曲家、音乐教育家爱弥尔·雅克·达尔克罗兹创立了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
该教育体系由视唱练耳、体态律动和即兴创作三部分组成,体态律动为其中最为核心的一个部分。
体态律动主要是鼓励学生在放松的状态下聆听欣赏音乐,并用身体运动表达内心情感。
运用体态律动教学,可以让小朋友跟着音乐动起来,有助于小朋友肢体解放,能更好地提高小朋友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展现幼儿的独特个性,对孩子的成长进步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本人结合教学实践,就体态律动在幼儿园音乐活动教学中的运用谈谈自己的建议,以期推进体态律动在幼儿园音乐活动教学中广泛而深入地运用和发展。
一、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地推进体态律动幼儿园音乐教材的教学目的是让幼儿在编创与活动中去体验音乐的美感,对小朋友们来说,重要的是在做的过程中去体验、发现,这样才能提高他们的音乐感受、表现、创造的能力,给孩子们足够的自由,让他们"动"起来。
因此,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因材施教。
首先,教师可根据小朋友的音乐实际水平将体态律动与各项教学内容结合在一起开展活动,而活动又应该围绕一定的主题展开,这样才能够激发小朋友的兴趣,给小朋友带来快乐。
例如,大班音乐活动《快乐的脚步》的活动目标是激发幼儿积极参与舞蹈活动的愿望,在游戏中教会小朋友前踢步、后踢步、跑跳步等基本舞步,体验舞蹈活动的快乐。
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整个活动不能被主题教学所约束,要注重体态律动给幼儿带来的兴趣和快乐。
同时,注意循序渐进,让小朋友通过身体的运动来体验音乐的美,并将这种美的体验化为具体的感受和认知。
体态律动法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体态律动法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3963cba6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a3.png)
体态律动法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探究【摘要】本文探讨了体态律动法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情况。
首先介绍了幼儿园音乐教学的重要性以及体态律动法的概述。
接着分析了体态律动法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理论基础和具体应用方法,探讨了其对幼儿音乐素养的影响,并评价了其实际效果。
指出了体态律动法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
最后总结了体态律动法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意义和前景展望,探讨了未来研究方向及发展趋势。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看出体态律动法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提高幼儿音乐素养和促进其整体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幼儿园音乐教学、体态律动法、理论基础、具体应用方法、音乐素养、影响、实际效果评价、改进建议、意义、前景展望、研究方向、发展趋势1. 引言1.1 幼儿园音乐教学的重要性幼儿园音乐教学在幼儿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音乐是幼儿感知世界、表达情感、发展潜能的重要媒介,通过音乐教学可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在幼儿园阶段,音乐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音乐技能和表现能力,还可以促进幼儿社会性、语言能力和情商的提升。
通过音乐教学,幼儿可以感受到美、喜爱音乐、培养对生活的热爱,从而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音乐教学还可以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增强幼儿的注意力、记忆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
幼儿园音乐教学对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是幼儿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探究体态律动法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 体态律动法的概述体态律动法是一种以身体姿势和动作为主要媒介的音乐教学方法。
通过学生的身体运动,体态律动法可以促使幼儿更好地感知和理解音乐节奏、节拍、旋律等要素,培养幼儿的音乐表现力和艺术感知能力。
体态律动法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被广泛应用,因为幼儿在这个年龄段对身体运动和感官刺激有着天然的好奇和兴趣。
体态律动法不仅能够促进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和动作灵活性,还可以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和表现能力。
体态律动教学法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体态律动教学法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297e1ef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86.png)
体态律动教学法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体态律动教学法是一种将音乐与身体动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它通过体验音乐节奏与
旋律的身体动作来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和表达能力。
在音乐教学中,体态律动教学法的运
用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感知能力和表现能力的综合发展。
体态律动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和积极性。
学生在体验音乐的过程中,通过
模拟身体动作来感知音乐的节奏和旋律,这种亲身参与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
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音乐学习,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体态律动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通过身体动作的模拟,学生可以更直
观地感受到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学生可以通过身体摆动的幅度和速度来表达音乐的快慢和
轻重,通过身体姿势的变化来表达音乐的变化和情感变化。
这种身体动作的模拟可以帮助
学生更好地感知和理解音乐,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敏感度和感知能力。
体态律动教学法可以促进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
在音乐的体验和表演过程中,学生需
要通过身体动作的协调来与音乐进行互动。
学生需要通过手部动作与音乐的节奏进行呼应,通过身体的摆动与音乐的旋律进行配合。
这种身体协调的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身体的协
调能力和灵活性,对于学习其他舞蹈、体育等方面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体态律动教学法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体态律动教学法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542e533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ab.png)
体态律动教学法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分析体态律动教学法是一种将身体的姿势与音乐的节奏结合起来进行教学的方法。
在音乐教学中,它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运用来提高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音乐感知能力。
体态律动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的节奏感。
在音乐中,节奏是非常重要的元素之一,它决定了音乐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通过利用体态律动教学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按照音乐的节奏做出相应的身体动作,使学生更好地感受到音乐的节奏感。
这样一来,学生在演奏音乐时就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表达音乐的节奏感。
体态律动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
在音乐表达上,除了音符的准确演奏外,还需要音乐家通过身体的姿势和动作来表达音乐的情感。
通过体态律动教学法,学生可以学会利用身体的姿势和动作来表达音乐的情感。
在演奏柔和的乐曲时,学生可以通过缓慢的身体动作和流畅的姿势来表达音乐中的柔和情感。
这样一来,学生在演奏时就可以更加准确地传达音乐的情感。
体态律动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在音乐教学中,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是非常重要的,它对学生的音乐学习和音乐表达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体态律动教学法,学生可以通过身体的动作来感受音乐的魅力,进而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这样一来,学生就会更加主动地参与音乐教学活动,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体态律动教学法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音乐感知能力,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它为音乐教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艺术修养。
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应积极运用体态律动教学法,提高教学效果。
体态律动教学法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实践
![体态律动教学法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c3c6c933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5e.png)
体态律动教学法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实践摘要:在素质化的教学背景下,音乐教学是培养幼儿综合素质的重要课程之一,这门课程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起着关键性的影响。
体态律动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音乐教学方式,能深化幼儿对于音乐的感悟,并有效培养幼儿对于音乐的学习。
本文针对体态律动教学法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实践展开分析,并提出一些有效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体态律动;幼儿园音乐;教学实践引言:音乐律动教学作为综合性的艺术创造形式,对幼儿的综合素养培养至关重要。
因此,音乐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内容,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艺术学习视野,高效陶冶幼儿的艺术学习情操。
为了有效推动音乐课堂与体态律动的融合训练,教育工作者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采取科学合理的交流方式,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引导幼儿参与其中体态律动教学与音乐课堂进行结合,对教师有着全新的要求。
教师在展开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融入创新式教学法,激发幼儿主动参与课堂学习。
在实际的音乐教学中,有些教师习惯性按照既定的方案及模式来开展音乐教育与情感教育活动,弱化了情感教育的实施效果,降低了幼儿的课堂参与度。
因此,教师要在明确幼儿的主体地位的基础上来适当转变自身教育风格或课堂身份,以更亲和的方式来拉近与幼儿之间的距离,从而为情感教育的有效融合打开新渠道。
关注音乐课堂情境构建,丰富课堂教学模式的内容,让幼儿在相应情境中完成音乐欣赏,保证课堂互动的效果。
创设情境,该教学模式的关键是音乐课堂的情境构建,让幼儿沉浸在情境中进行体会,保证音乐知识的吸收效果。
情境构建环节,教师需要结合教材内容并关注课堂互动的效果,将互动话题与课堂知识在情境中完成学习,实现幼儿音乐素养的陶冶。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播放各大晚会关于有关舞狮的节目,让幼儿感受到这项传统艺术之美,学会欣赏美好的舞蹈。
随后,教师再进行歌曲播放,引导幼儿主动模仿与学习,这种教学方式潜移默化的加深了课堂活跃度,能让幼儿在课堂中感受到更多的趣味性。
体态律动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合理运用
![体态律动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合理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59266b03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3e.png)
体态律动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合理运用体态律动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合理运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幼儿教育越来越重视综合素质的培养,而音乐作为一种重要形式的艺术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而幼儿阶段是音乐教育的重要阶段,因此如何合理运用体态律动来进行幼儿音乐教育,已经成为一个热点话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体态律动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理论依据1.幼儿的身体素质发展需要体态律动。
身体素质是指人体各个器官和系统的发育状况,而幼儿身体素质的发展需要在多方面得到促进,而体态律动可以很好的促进幼儿的身体素质发展。
2.幼儿音乐教育的综合性。
幼儿时期的孩子一般喜欢玩耍、跑跳,对音乐也有良好的感知和感受能力,同时也具备较强的好奇心、想象力等。
这样的幼儿音乐教育不仅能发展幼儿的音乐素养,还能发展幼儿智力和情感素质。
二、体态律动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实际应用1.动作与节奏的结合。
在音乐教学中,可以通过动作来表达音乐的节奏和韵律。
可以让孩子们跟随音乐节奏做出相应的动作或动作序列,既能增强身体素质,又能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力。
2.游戏与音乐的结合。
在幼儿音乐教学中,可以通过游戏与音乐的结合给幼儿带来更好的体验。
例如可以让孩子们在音乐的节奏下玩一些小游戏,如“瞪大眼睛看数字”等,这样可以让幼儿在保证体育素质发展的同时也提高其音乐鉴赏能力。
三、运用体态律动进行幼儿音乐教育的优势1.提高音乐教育的趣味性。
通过使用体态律动,在音乐教学中可以让孩子们非常愉快和愉悦地表达和传达自己的感受和情感,从而提高音乐教育的趣味性。
2.增强幼儿身心素质的发展。
通过体态律动,可以让幼儿在玩耍的过程中,得到身心的锻炼和培养。
这对于幼儿的身心素质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合理运用体态律动进行幼儿音乐教育最终得以实现,并且在幼儿音乐教育过程中能够获得比传统教学方式更好的效果。
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总结,有助于培养幼儿音乐素养,增强幼儿的情感交流能力、创作能力和艺术审美能力,从而为幼儿的全面素质发展和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体态律动法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体态律动法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0382210e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87.png)
体态律动法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体态律动法是一种利用身体动作和节奏感来教授音乐的教学方法。
它通过让幼儿在音乐教学中通过各种体态和动作来表达音乐的节奏、旋律和情感,提高幼儿的音乐感知和表达能力。
下面将详细探讨体态律动法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体态律动法可以帮助幼儿感受音乐的节奏。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有节奏的动作,如拍手、跳跃、挥动手臂等,让幼儿跟随节奏进行体态律动。
这样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音乐中的节奏感,提高幼儿的音乐节奏感知能力。
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体态律动法具有很多优势。
它能够结合幼儿自身的身体特点和兴趣爱好,使学习更加愉快。
幼儿通常喜欢动起来,通过体态律动法的教学方式,可以充分利用幼儿的活泼性格和好动特点,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体态律动法可以促进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和运动发展。
通过各种身体动作的练习,可以锻炼幼儿的肌肉,提高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和灵活性。
这对幼儿的身体健康和全面发展非常有益。
体态律动法可以培养幼儿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通过肢体动作的表达,幼儿可以更深入、更直观地感受音乐,并将音乐的情感通过肢体表达出来。
这样可以提高幼儿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体态律动法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它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感受音乐的节奏、旋律和情感,提高幼儿的音乐感知和表达能力。
通过体态律动法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幼儿的身体发展和艺术创造力的培养。
幼儿园教师应积极运用体态律动法,将其运用到音乐教学中,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体态律动教学法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体态律动教学法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1d52fbb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ad.png)
体态律动教学法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研究作者:林明燕来源:《天津教育·中》2020年第02期[摘要]喜欢音乐、喜欢运动是幼儿的天性,在幼儿园日常活动中,我们常常看到,当幼儿听音乐时,会自然而然地摇头晃脑、手舞足蹈,身体自然地随节奏晃动,而且许多音乐活动的表现与展现都最终落实在幼儿的身体动作上。
这正与达尔克洛兹创立的“体态律动”教学法相符合。
达尔克洛兹认为,音乐必须从身心两方面同时入手,让幼儿不仅能学习用听觉去感觉音乐,同时,学习用整个肌肉和心灵去感受节奏疏密、旋律起伏、音乐情绪变化。
只有身心两方面都真正投入音乐进行中去,内心对音乐的感受、理解才可能是精确、生动的。
我园立足音乐教学,开展体态律动节奏活动、创造性律动活动、集体舞活动,使体态律动成为幼儿体验音乐、体验隋感,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达尔克洛兹;体态律动;身体运动一、体态律动节奏运动——发展身体运动与音乐节奏的通感(一)身体随乐运动身体运动离不开身体,在音乐素材里有很多关于认识身体的歌曲,如《我的身体》《头发、肩膀、膝盖、脚》《小手爬》《合拢放开》等,这些歌曲既能让幼儿认识身体的结构,还能让幼儿学习按照歌曲的语词指令与动作指令有序指认和运动身体。
我们经常让幼儿结合儿歌、童谣中语词、节奏、乐句进行各种跺脚,拍腿,拍手和捻指的声势动作,感受稳定的节拍。
如《幸福拍手歌》,幼儿运用拍手、跺脚,转圈的动作表现歌曲;《泰迪熊》中幼儿跟着泰迪熊一起感受蹲、站、趴、躺、举等不同的身体姿势;《碰一碰》中,幼儿跟着音乐中的语词指令与乐句变化,不断运用肢体接触同伴不同的身体部位;《拉大锯》《炒盐豆》《三轮车》《跷跷板》《摇呀摇》中幼儿跟着音乐节奏与语词指令与同伴共同体验拉、翻、登、摇等动作,在身体的随乐运动中,获得稳定的节拍意识。
(二)感受身体部位的运动方式身体部位有不同的运动方式,在音乐活动中开展感受身体部位运动方式的活动有助于丰富幼儿的动作语汇,在开展《身体动一动》音乐活动中,我们选择不同节奏、不同性质、不同风格的音乐引导幼儿拍掌、摇摆、转动、踏步、指挥、弯腰、旋转等动作的练习;在《身体变变变》活动中,我们引导幼儿自由探索每个部位的不同的运动方式,帮助他们学习通过改变某动作的姿态、节奏、幅度、力度、方向创编新动作,如头部的点头、摇头、转头等不同的动作;手臂的弯曲、摇摆,舞动、指挥、转动的动作;脚步的踏步、跳跃、踢腿等的基本动作;手脚组合动作、四肢运动、全身运动不同方式,让幼儿掌握动作变化与组合的规律,使幼儿感受许多运动的变式,丰富了音乐活动中的动作语汇。
体态律动法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体态律动法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71200e6f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ef.png)
体态律动法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探究【摘要】本文探究了体态律动法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在分析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
在包括体态律动法的基本概念、作用、具体应用案例、对幼儿的发展影响以及与音乐教学的结合方式。
结论部分总结了体态律动法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体态律动法通过肢体动作和音乐结合,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音乐素养和身体协调能力。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入探讨体态律动法在音乐教学中的具体效果和教学方法,为幼儿园音乐教学提供更多创新思路和实践经验。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指导幼儿园音乐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运用体态律动法,促进幼儿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关键词:体态律动法、幼儿园音乐教学、发展影响、结合方式、重要性、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目的、基本概念、具体应用案例、未来研究方向、总结。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幼儿园音乐教学一直被视为培养幼儿审美情感、发展音乐能力和培养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
在现实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传统的音乐教学方式单一,难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幼儿园师资力量不足,音乐教学难以得到充分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探究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显得尤为重要。
1.2 研究意义研究表明,体态律动法可以帮助幼儿培养良好的节奏感和音乐感,加强幼儿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促进幼儿的动作协调能力和专注力的发展。
通过体态律动法的运用,还可以提升幼儿的情感表达能力,增强幼儿对音乐的喜爱和参与度。
研究体态律动法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深入探究体态律动法在幼儿音乐教学中的作用,并结合实际应用案例进行分析,可以为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为幼儿园音乐教学的改进提供借鉴和参考。
也有助于促进幼儿园音乐教学水平的提升,实现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究体态律动法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和影响,深入了解这种教学方法对幼儿音乐素养、身心健康和综合发展的促进作用。
体态律动法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体态律动法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eaa39cf6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8b.png)
2.2 体态律动法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理论依据
体态律动法强调了身体与音乐之间的密切联系。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通过身体的动作和姿势来表达音乐的节奏、旋律和情感,可以让幼儿更直观地感受和理解音乐的内涵。
本文将重点探究体态律动法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旨在探索一种新颖而有效的音乐教学方法,为幼儿园音乐教学的创新提供有益参考。
1.2 问题提出
本文将结合体态律动法的基本概念、理论依据和实际操作,探讨其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及效果评价。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和案例分析,旨在发现体态律动法对幼儿音乐教学的积极作用和潜在启示,为幼儿园音乐教学的改进提供参考和借鉴。
1.3 研究意义
体态律动法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探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通过深入探讨体态律动法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情况,可以促进幼儿园音乐教学方式的创新和发展,为提高音乐教学质量提供参考和借鉴。研究体态律动法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效果评价可以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有效的评估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幼儿园音乐教学的实际效果,从而不断改进和优化教学方案。通过研究体态律动法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启示和展望,可以为未来的教育实践提供新思路和方向,为促进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发展做出贡献。研究体态律动法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
体态律动法还可以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在音乐教学中运用体态律动法,可以让幼儿在动感音乐中得到释放,减轻学习压力,增加活力,促进身心发展的平衡。
体态律动法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效果明显,不仅提高了幼儿的音乐素养,培养了其表演能力和节奏感,还促进了身心健康的发展。应该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推广体态律动法在幼儿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以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体态律动法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体态律动法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5d8163d9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cd.png)
体态律动法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探究体态律动法是音乐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动作表现出乐曲中的节奏、旋律和情感,通过感受和准确地表达音乐,来提高音乐水平以及身体协调性。
在幼儿园音乐教育中,体态律动法也同样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下面就来探讨一下体态律动法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一、培养幼儿音乐兴趣幼儿期是音乐感知和表达的关键时期,而体态律动法能够通过让幼儿参与到音乐中来,让他们更加深入地感受和了解音乐。
由于幼儿的身体协调性较差,因此使用体态律动法能够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体会音乐,使他们能够通过身体的运动,更加深刻地领悟音乐的意境和内涵,从而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
二、提高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体态律动法能够让幼儿通过感受音乐的节奏、旋律和情感,从而提高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
在体态律动法中,幼儿通过模仿教师所示的动作,来准确表达音乐的节奏和旋律,这样就能够培养幼儿的听觉和感知能力,让他们更加敏感地感受音乐。
三、提高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幼儿的身体协调性较差,因此在体态律动法中,幼儿需要在动作中准确地表达音乐的节奏、旋律和情感,这样就能够锻炼他们的身体协调性。
通过使用体态律动法,幼儿能够很好地锻炼身体协调性,使他们的身体更加灵活,并更好地表达音乐。
四、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在体态律动法中,幼儿需要表达音乐的节奏、旋律和情感,这需要他们勇敢展示自己,并且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认可和赞许。
这样就能够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让他们在参与音乐表演时更加自信和从容。
总之,体态律动法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提高幼儿的音乐水平,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以及提高他们的身体协调性和音乐感知能力。
因此,幼儿园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中加强对体态律动法的应用,从而更好地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体态律动教学法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体态律动教学法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0c2c8d3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af.png)
体态律动教学法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分析1. 引言1.1 引言体态律动教学法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分析体态律动教学法是一种结合了身体和音乐的教学方法,通过对学生的体态和律动进行训练,以提高其音乐表现能力。
在音乐教学中,律动和节奏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而体态律动教学法正是通过培养学生的体态感和律动感来提升他们的音乐表现能力。
通过对学生进行体态和律动的训练,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音乐的节奏和韵律,增强音乐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体态律动教学法在音乐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2. 正文2.1 体态律动教学法概述体态律动教学法是一种结合体态和律动的教学方法,在音乐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
体态指的是身体的姿势和动作,而律动则是指音乐中的节奏和韵律。
体态律动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正确的身体姿势和动作,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音乐的节奏和韵律,从而提高演奏技巧和表现力。
2.2 体态律动教学法在音乐教学中的意义体态律动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音乐表现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通过动态的身体律动,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音乐节奏和情感,从而更好地表达音乐的内涵和情感,使演奏更加生动和富有感染力。
体态律动教学法在音乐教学中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
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音乐表现和演奏技巧,还可以丰富学生的音乐体验和感受,使音乐教学更加生动和有效。
体态律动教学法应该得到重视和推广,以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全面提升。
2.3 体态律动教学法在音乐节奏训练中的应用体态律动教学法在音乐节奏训练中的应用非常重要。
通过利用身体的姿态和动作来感知和表达音乐的节奏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音乐的节奏结构。
在音乐节奏训练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身体的律动和动作来体验音乐的节奏感,从而加深他们对音乐节奏的理解。
教师可以让学生用手拍打节奏,配合身体的摆动来感受音乐的节奏变化,进而准确地演奏出音乐作品中的节奏要求。
通过体态律动教学法,学生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音乐节奏感和节奏准确性,还可以增强他们的音乐表现力和音乐感染力。
体态律动教学法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体态律动教学法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953585f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f1.png)
体态律动教学法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体态律动教学法是一种基于身体的、锻炼身体的方法,可应用于音乐教学中。
首先,体态律动教学法可帮助学生感受节奏和乐感。
体态律动教学法将节奏和动作结
合在一起,通过身体的节奏性动作,让学生更容易感受到音乐的节奏和乐感。
例如,在教
学节拍时,可以利用体态律动教学法让学生在敲打乐器时跟随身体的节奏做出相应的动作,从而更容易理解和掌握节拍。
另外,体态律动教学法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表演技巧。
表演技巧是音乐演奏的重要能力
之一。
当学生能够在表演中使用体态律动教学法时,他们将能够通过动作和节奏表达音乐
的情感,并使演出更具感染力。
例如,在逐渐建立对学生的信心和能力的基础上,可以通
过让学生通过踩踏、手舞和身体晃动等动作加强他们的演奏技能,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表演
能力。
最后,体态律动教学法可促进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
身体协调是学习音乐所必需的重
要技能之一。
通过运用体态律动教学法来锻炼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可以让学生更加灵活地
应对各种不同的音乐要求。
例如,在教授学生弹奏钢琴时,可以使用体态律动教学法让学
生在钢琴键上描绘出不同的动作和节奏,以提高他们的身体协调能力。
总之,体态律动教学法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有无数的好处。
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
解和掌握音乐技能,提高他们的表演技巧和身体协调能力。
正是由于这些优点,因此,在
未来的音乐教学中,我们应该更加重视体态律动教学法,以更好地帮助学生从中获得收
获。
体态律动法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体态律动法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efd86fd93169a4517623a37f.png)
体态律动法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探究摘要:音乐教育能够有效提升孩子的音乐素养,对于培养孩子形成高效品质,获得更丰富的人格内涵有着重要作用。
幼儿园音乐教学中,要想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必须要转变理念,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
体态律动法作为一种当前较为新鲜的教学方式,被众多幼儿教师应用到实际教学中。
本文将针对该法在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并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体态律动法;幼儿园音乐;教学应用引言:音乐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重要的艺术形式,能够反映人的真实感情,音乐教育能够提高人们心灵的敏感和反应能力。
素质教育理念背景下,我国更加重视幼儿园幼儿音乐教学工作。
如何在音乐教学中提高教学有效性,让幼儿处于主动地位成为当前的重点问题。
体态律动法是一种较为新鲜的方式,能够激发幼儿兴趣,拓寬幼儿的思维空间,实现幼儿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
一、音乐教育理念及特点1.教育理念在素质教育理念日益普及的今天,音乐教育工作必须要重视幼儿的主体地位,以幼儿为本,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传授相关的音乐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实现幼儿全面发展。
在音乐教学课堂中,音乐并不是全部教学内容。
尤其是对于幼儿园的孩子们来说,他们活泼好动,专注能力较差,一直学习理论知识将产生厌烦。
奥尔夫音乐教育理论中明确指出,音乐教学要将舞蹈动作、语言表达紧密结合起来,让教师和幼儿共同参与到音乐的创作当中,只有保有这样的理念,才能够使音乐教学更加有效。
2.教学特点音乐能够带给人听觉和想象力上的享受,从理性转向感性。
因此,音乐教育必须要重视对幼儿感受的培养,尤其是在听觉、嗅觉和思维等多个角度。
并且要将这些不同的感受与幼儿行为结合起来,激发幼儿的音乐潜力,在音乐教学中迸发出独特的思维火花,将个人情绪转变为音乐表达出来。
由此可见,音乐教学具有创造性的特点。
作为一门艺术,音乐需要用耳朵、嘴巴、动作和语言的相互配合,不同的音乐类型需要不同的表达方式。
体态律动教学法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实践探析
![体态律动教学法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实践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881a30ac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b5.png)
体态律动教学法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实践探析发布时间:2023-01-15T17:17:31.426Z 来源:《中国教师》2023年1月作者:项登清[导读] 幼儿时期是孩子思想灵魂培育和身体素质发展的关键阶段,孩子在这一时期表现出灵活好动的特点和对音乐韵律的喜爱,这符合幼儿发展的规律。
在幼儿园场地,孩子们听着老师播放轻松、欢快的音乐,一边享受一边运动是最为常见的场景。
这一过程既包含了孩子们对音乐节奏、韵律的感知,也提高了孩子们的活动能力,促进身体发展。
这一双向促进的过程被称为“体态律动”教学法,研究表明,此教学方法适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是保障音乐课堂教学实效和幼儿健康成长的关键,因此体态律动教学法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项登清云阳教师进修学院 404500【摘要】幼儿时期是孩子思想灵魂培育和身体素质发展的关键阶段,孩子在这一时期表现出灵活好动的特点和对音乐韵律的喜爱,这符合幼儿发展的规律。
在幼儿园场地,孩子们听着老师播放轻松、欢快的音乐,一边享受一边运动是最为常见的场景。
这一过程既包含了孩子们对音乐节奏、韵律的感知,也提高了孩子们的活动能力,促进身体发展。
这一双向促进的过程被称为“体态律动”教学法,研究表明,此教学方法适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是保障音乐课堂教学实效和幼儿健康成长的关键,因此体态律动教学法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体态律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3)1-011-01引言体态律动教学法,顾名思义,就是将身体与音乐旋律相结合,利用幼儿善于也乐于倾听欢快放松音乐的特点,帮助幼儿通过听觉去感受音乐,同时,结合自身肢体的活动、运动与音乐中的旋律、节奏彼此呼应,随着音乐的变化身体形态也随之发生变化。
体态律动教学法是幼儿园开展音乐教学实践活动重要的组织方式,教师采用律动教学法,开展创新性体态律动活动,通过体态律动呈现不同的音乐节奏,通过体态变化的节奏和速度进而表达音乐所包含的情绪,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体态律动教学法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体态律动教学法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dcb4c56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58.png)
体态律动教学法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分析体态律动教学法是一种利用人体本身的动态来进行学习,促进学生体态美和音乐感知能力的教学方法。
它融合了音乐、体育、舞蹈等多个领域的理论和技巧,提供了一个全面而丰富的教学体系。
在音乐教学中,体态律动教学法可以用来辅助节奏感的培养、旋律感的培养以及乐感的提高。
首先,通过身体的律动来辅助节奏感的培养是体态律动教学法应用最广泛的领域之一。
学生可以通过模仿教师或者其他学生的动作来感受音乐的节奏,进而逐渐掌握正确的节奏感。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选择适合学生的音乐作为教学素材,如歌曲或者简单的鼓点,并提供合适的引导和反馈来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表现。
其次,体态律动教学法也可以用来培养孩子们的旋律感。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身体语言来模仿音乐中的旋律,如通过手势、头部的摆动、跳跃等方式来表现出音乐中的旋律走向。
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的结构和旋律轮廓,从而更轻松地进行学习和记忆。
此外,体态律动教学法还可以用来提高学生的乐感。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身体上的律动,如头的摆动、胸的起伏、手臂的动作等方式来刺激自然的乐感,并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更好地体悟和表现音乐。
对于年幼的学生来说,这种方法是非常有效的,它可以通过身体的直觉反应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于乐感的提高有着很好的效果。
总之,体态律动教学法是一种别具特色的音乐教学方法,它通过让学生利用自身的身体语言来进行学习,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表现能力,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来灵活运用该方法,并且注重过程的引导和反馈,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
浅析体态律动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体现
![浅析体态律动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体现](https://img.taocdn.com/s3/m/d86abce9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cf.png)
浅析体态律动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体现摘要:幼儿教育属于针对孩子的初始教育,教育效果和幼儿今后的成长与发展有着直接影响。
而音乐教学是幼儿教育当中的重要一环,关乎到幼儿的艺术发展。
对此,要提高幼儿园音乐教学效率与质量,可尝试将体态律动运用其中,改善以往教学的不足之处,使幼儿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
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体态律动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希望能够为大家带来一些参考。
关键词:体态律动;幼儿园;音乐教学;策略;探究体态律动最早在19世纪被提出,主要是让学生可以在放松的状态下欣赏音乐,使用肢体完成内心的情感。
将体态律动运用到幼儿园音乐教学之中,会让孩子们跟随音乐节奏律动起来,帮助幼儿解放天性,使他们更为深入的感受音乐作品传递的情感。
因此,教师要了解到体态律动在教学中运用的价值,引发幼儿主动想象与创造,在具体的情境当中感受音乐作品,强化孩子们对音乐作品的认知。
一、注重因材施教,灵活渗透体态律动。
幼儿园音乐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让幼儿感受音乐的美感,在学习中获得良好体验,使幼儿的创造力、表现力以及感染力获得提升。
对此,幼儿教师要按照幼儿的年龄特征因材施教,灵活完成体态律动在教学中的渗透。
在教学中教师可把体态律动和教学内容联系到一起,围绕着主题展开,调动起幼儿的参与积极性,使孩子主动加入到音乐教学中[1]。
比如,在开展大班音乐活动《快乐的脚步》这一教学时,教师可引入体态律动,在音乐和律动的配合下做出后踢步、前踢步、跑跳步等动作,感受律动为孩子们带来的快乐。
但教师应注意一点,体态律动不要被教学主题所约束,多关注幼儿快乐的获取。
当幼儿们掌握了歌词内容以后,教师可提出体态律动的难度,在教室中准备手鼓,可以让孩子们在走动中随着节奏敲击鼓,并随着音乐的改变调整速度。
此种教学方式,更加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也会锻炼孩子们的节奏感。
二、利用情境教学,创造良好教学氛围。
为了进一步提高体态律动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教师可创设有关情境,营造出一种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幼儿感受到音乐教学的多元化,在发展幼儿思维的同时,使他们全神贯注学习音乐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态律动教学法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运
用分析
摘要:幼儿时期,是孩子成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对运动以及音乐具有较为强
烈的兴趣以及喜好,这符合幼儿成长发育规律和特性。
故此,在现阶段幼儿园开
展幼儿教育培养工作期间,积极播放适合幼儿成长的音乐,让幼儿在无形中伴随
音乐的旋律而舞动。
基于此,本文就体态律动教学法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有效
运用展开深入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体态律动教学法;幼儿园音乐教学;运用分析
引言:体态律动作为达尔克罗兹教学法中核心要素,能够为幼儿音乐教学创
新完善工作需求提供极大满足。
体态律动教学模式的根本目的在于,让学生将自
身获取到的声音凭借合理、形象的体态律动进行完美展现和表达,结合音乐节奏、速度以及情绪的实时改变,为幼儿打造更为舒适、轻松的学习空间,凭借律动感
受音乐,以此让幼儿自身音乐感知能力得到良好培养和适时强化。
一、体态运动节奏运动
(一)身体伴随音乐运动
身体运动与自身协调能力以及身体具有紧密联系,在音乐素材中包含多种关
于了解和认识身体的歌曲,例如《我的身体》《小手爬》以及《合拢放开》等,
此类歌曲一方面能够让幼儿对身体的结构进行初步了解和必要掌握,另一方面,
也能够让幼儿在遵循歌曲的语词指令以及动作指令下进行准确正确指认以及运动
身体。
就现阶段幼儿园幼儿教育工作来看,其积极组织幼儿凭借儿歌、童谣中词
语以及音乐节奏等进行多种跺脚,拍腿,拍手等声势动作,让幼儿在此过程中亲
身感受稳定有序的节拍。
就以《幸福拍手歌》为例,幼儿通过拍手跺脚以及转圈
等多种动作,将歌曲进行形象呈现。
再比如,在播放《泰迪熊》过程中,幼儿在
歌曲的领导下与泰迪熊一同感受蹲、站、趴、躺以及举等多种身体姿势。
在进行
《碰一碰》过程中,幼儿遵循音乐中的词语指令以及乐句的实时变化,让幼儿通
过肢体与同伴身体发生一定接触,以此让幼儿彼此间的距离得到极大拉近,让幼
儿身体伴随音乐旋律的改变进行运动,从而让幼儿自身稳定的节拍意识得到良好
培养和适时提升。
(二)感受身体部位的运动方式
不同的身体部位,其运动方式和形式也存在一定差异,将深层次感受身体部位,运动方式和形式的运动与相关音乐活动进行有机结合,以此让幼儿自身动作
语汇得到进一步丰富扩展,在进行《身体动一动》相关音乐活动过程中,幼儿教
师可将多种节奏,不同性质,多样风格的音乐进行有机结合和合理运用,并循序
渐进引导幼儿进行拍手摇摆转动以及弯腰旋转等多种动作的练习[1]。
而在进行
《身体变变变》音乐活动期间,有效引导并积极鼓励幼儿自主探寻各部位不同的
运动形式,以此为培养幼儿凭借对某种动作的姿态、节奏以及力度等的合理、科
学改进和变化,创造出崭新的身体动作提供必要支持和强有力保障。
与此同时,
在对各种身体动作进行了解和掌握的过程中,一方面,让幼儿对动作的变化以及
组合规律得到充分掌握和深入了解,另一方面,也能够让幼儿更为切实感受到多
种运动形式的变化,以此让音乐活动中存在的动作词汇以及相关音乐活动成效得
到进一步提升。
(三)凭借身体运动了解音乐各要素
相关学者认为,音乐与身体运动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以及一一对应的表现要素:音乐可以凭借多种手势的合理运用实现在空间层面和位置的形象呈现,音响
强度可根据肌肉力度的强弱进行决定,音色可凭借身体不同部位的多样化表现,
而旋律则是多种动作的连续表现。
例如,在针对D-—D'音阶的讲解和认识工作过
程中,幼儿凭借对多种身体部位的合理运用将音阶进行充分表现,同时,伴随音
高的适时改变向前或者向后移动步伐将音乐的上行或者下行进行有效表示。
对于
以体验速度为核心的《火车快飞》音乐活动而言,幼儿凭借快跑,小跑以及走等
多种动作,将汽车快行以及渐慢速度进行充分表现。
在开展《听辩长短音》音乐
活动过程中,幼儿凭借对身体存在长短差异的部位进行触摸,以此来实现对音乐,中长短乐曲的有效表达。
凭借对体态律动与名曲的多种多元化音乐元素进行有机
结合,让幼儿每天适时开展表现性律动,感受以及学习活动等相关活动,在具备
一定稳定性和重复特性的音乐环境中,充分结合音乐的速度,力度以及情绪的实
时变化等做出相应幅度或者力度的身体动作,合理科学运用动作,对多种音乐元
素进行更深层次的感受,让自身对音乐的情感得到充分形象表达和呈现,进而为
实现音乐欣赏与体态律动融合化,常态化提供强劲助力和强有力保障。
二、创造性体态律动活动
结合相关研究表明,人体大脑左半球与形象思维以及知觉和空间具有紧密联系,对人体自身音乐能力、绘画能力、综合能力以及几何空间鉴别能力具有一定
影响,体态律动模式能够对人体大脑以及身体各部分之间的协调能力进行良好训
练和进一步提升,因而,在现阶段,幼儿音乐教学工作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和作用。
身体肢体得到有效舒展,充分融入音乐才能让相关工作成效以及质量得
到显著提升,与音乐融合进程的不断深入,对肢体空间进行更为深入了解以及掌握,脚步得到进一步放松和舒展,才能让与音乐的契合度得到进一步提升。
对此,现阶段幼儿园积极尝试开展镜面模拟雕塑以及空间碰触等个人造型或集体创意造
型等相关活动,以此让幼儿对身体全方位的了解,实现攻坚意识培养和掌握、多
种造型感受适时强化。
就以镜面模仿活动《猴子学样》来说,幼师可要求幼儿两
人组队,做一致的造型以及动作[2]。
在开展《拍照》《熊和小孩子》相关听辨音
活动过程中,幼儿在获取到特定静止信号的同时,身体立即停止运动变为一个雕像,以此让幼儿在实际活动中感受运动的状态以及静止的造型。
在开展空间碰撞
游戏时,可以将一定数量的凳子随意摆放在教室空间内,音乐播放过程中幼儿可
以在教室内随意走动,音乐停止播放后,找出椅子,幼儿遵照相关指令,凭借身
体多个部位碰触椅子,进而达成身体造型创造目的。
在开展《爬山虎》活动过程中,幼儿凭借多种身体动作并合理运用不同的身体姿势达成对多种创意动作的形
象表现,同时,在实际过程中,让幼儿感受到更多的乐趣。
结束语:总而言之,将体态律动教学模式与幼儿音乐教学工作进行有机结合,能够良好培养幼儿凭借心灵、情绪以及律动等对音乐的感知和了解逐渐深入,以
此让幼儿对音乐学习的热情以及积极性得到极大调动,同时让幼儿自身音乐、运
动以及交流沟通等诸多领域的潜能得到全面开发和良好培养,实现幼儿全方位、健康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王璇. 体态律动教学法应用于幼儿园音乐教学的问题与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20.
[2]林明燕. 体态律动教学法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 天津教育,2020,(05):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