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陆的变迁》详细说课稿荣获荆州市一等奖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陆的变迁》详细说课稿荣获荆州市一等奖

《海陆的变迁》说课稿

谢婷指导老师:赵老师

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我叫谢婷,是石首市的一名中学地理老师。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海陆的变迁》。下面我将按照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这四个步骤来说课。

首先,说教材,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三个方面分析。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从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来看,是在学生从静态角度认识海陆分布的基础上,又从动态方面了解地球表面的海陆格局也是不断变化的,其目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探究精神,初步形成世界海陆不断变化的观念。因此,本课的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制定教学目标的理论依据:

(1)初中地理课程标准的总目标:“掌握基础的地理知识,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和方法”

(2)新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能运用实例说明海陆变迁,了解大陆漂移学说,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运用板块学说解释有关地理现象的成因,如火山和地震。

②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阅读、讨论等,培养学生的读图、想象、推理能力和合作能力。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学生进行科学史教育,使学生初步形成

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内容,世界火山、地震主要分布规律。

难点:“大陆漂移假说”;世界火山和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二、本课的教法

在教学中,把生活实际和地理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能力;既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也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因此,本节课的教学运用启发探究式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小组合作讨论等方法来落实重点。通过学生自己观察、探究讨论使学生有所感悟突破难点,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

三、说学法

现代教育对受教育者的要求,不仅是学到了什么,更主要的是学会怎么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本节课在学生学习方法上作以下指导:

1、读图观察法:指导学生读图、观察、分析、归纳,培养学生观察、想象、综合分析的能力。

2、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动画导入,激发兴趣

七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幽雅动听的音乐,鲜艳夺目的色彩,美丽斑斓的图画,都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我选用沧海桑田的动画来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又点明了主题,沧海桑田即海陆变迁。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课

教师引导:出示三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海陆的变化,并且让他们思考:1、为什么喜马拉雅山会出现海洋生物化石?产生这种沧海

变桑田的原因是什么?2、我国东部海底发现的古河流和古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说明过去这里是什么状况?这种桑田变沧海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3、荷兰的国土面积不断扩大,反映了什么活动也能引起沧海桑田的变化?

学生活动:学生带着我提出的三个问题认真阅读教材,经过独立思考,相互交流,逐一解决。这样安排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典型实例,将沧海桑田的实例举证和原因分析融合在一起,引导学生从中感悟体会,重在帮助学生树立海陆变迁的观念。

你还能举出哪些实例?我们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例子?学生分组讨论,师生交流。联系家乡的沧海桑田,体现了地理就在身边的教学理念。教师过渡:海陆在变迁曾经有人发现了吗?他是怎样发现的呢?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魏格纳的事迹,他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他还提出了一个什么假说?设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出魏格纳生病时的偶然发现。他发现南美洲和非洲轮廓非常吻合,魏格纳受到启发提出大陆漂移假说。接着我再播放大陆漂移的过程,让学生观察:1、两亿年前的地球有几块大陆?2、6500万年前这块大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现在地球的海陆轮廓如何?学生通过上述活动,了解大陆漂移假说的基本内容。正确的论断需要科学的依据来支持。有哪些证据能证明该假说成立?学生阅读教材找证据, 学生得出三个有力证据:大陆古老岩层的相似性,海牛、鸵鸟在非洲和南美洲大陆分布的相同性。

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家求真求实、勇于探索的精神。多媒体演示大陆漂移过程,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

教师过渡:许多地理科学研究结果表明大陆确实在漂移,大陆为什么会漂

移?引导学生思考,引出板块构造学说。

画图记忆:用课件展示六大板块分布,指导学生读图说出六大板块名称并掌握其分布。思考:哪一个板块比较特殊?并且在之前学习的七大洲地图上描出六大板块,增强了学生对六大板块的记忆以及一些细节,如:印度半岛和阿拉伯半岛虽然在亚洲,但是属于印度洋板

块。

小组讨论:播放板块运动的视频,让学生小组讨论,运动方向相对时表示什么?运动方向相反时表示什么?并且思考:喜马拉雅山是如何形成的?红海为什么不断扩张?

小组讨论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能在课堂上积极交往的机会,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让学生观察“六大板块和世界火山地震图”,发现了什么现象?学生看图交流,明确火山地震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谈一谈地震带来的灾难及怎样逃生,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三)课堂小结,升华思维

课堂小结我是这样这样安排的:地球上海陆轮廓的形成和分布都是板块运动的结果,同学们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我在学生交流学习成果的基础上,指出本节学习的主要内容:运用实例说明海陆变迁,知道板块学说的主要理论。

(四)练习思考,知识巩固

地理课程具有生活性,表现为课程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突出反映学生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地理现象和可能遇到的地理问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能力。为此,我设计了4道选择题和一道填图题,来检验本节课学生的掌握情况。

(五)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