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分水岭梗死采用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脑分水岭梗死采用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摘要] 目的探讨对患急性脑分水岭梗死的患者采用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效果如何。方法方便选取2018年1月—2020年2月在该院就诊的患急性脑分水岭梗死的患者72例,对这些患者都采用血管内介入治疗的诊治方法。观察这些患者手术前后的颈动脉狭窄情况,对这些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分。结果经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方法治疗后,有68例(94.4%)急性脑分水岭梗死患者狭窄解除,有2例(5.6%)患者转为轻度狭窄;这些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0.4±2.9)分也低于手术前的评分(24.5±5.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后回访这些患者,都没有急性脑分水岭梗死状况的复发。结论结合患急性脑分水岭梗死的患者自身的身体状况,对他们采用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方法,能够控制并改善患者的病情,预防患者疾病的复发。
[关键词] 急性脑分水岭梗死;血管内介入;临床疗效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intravascular interventional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acute watershed infarction.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8 to February 2020, 72 patients with acute watershed infarction were selected conveniently, and all of them were treated with intravascular interventional therapy. The stenosis of carotid artery was observed before and after operation, and the neurological deficit of these patients was evaluated. Results after intravascular interventional therapy, 68 patients (94.4%) with acute watershed infarction were relieved of stenosis, and 2 patients (5.6%) turned to mild stenosis. The score of neurological deficit after operation (10.4 ± 2.9) was also lower than that before operation (24.5 ± 5.3),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One year later, none of the patients had relapse of acute watershed infarction. Conclusion combined with the physical condition of the patients with acute watershed infarction, the method of intravascular interventional therapy can control and improve the patients' condition and prevent the recurrence of the disease.
[Key words] acute watershed infarction; intravascular intervention; clinical effect 脑分水岭梗死(Cerebral watershed infarction,CWSI)也被称作边缘带的脑梗死,是一种发病率很高的脑血管疾病,也就是在脑内相邻动脉的供血区域之间的边缘部位出现的脑梗死,脑分水岭梗死约占全部脑梗死的10%[1]。脑分水岭梗死患者依据梗死地方的不一样,具体在临床上的表现也不一样,发病最多的部位主要是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后动脉之间,然后是大脑前、中动脉之间,大脑前、中、后动脉之间,还有就是梗死也会发生在小脑交界区。大致来说分为3种类型,①皮质下型,②皮质前型,③皮质后型。随着今年临床上介入治疗的技术发展,更多的脑分水梗死患者都开始选择使用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方法治疗疾病。该次研究方便选取了2018年1月—2020年2月在该院就诊的急性脑分水岭梗死患者72例,来分析血管内介入疗法对此病的诊治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在该院就诊的患急性脑分水岭梗死的患者72例,其中男性40例,女性32例,年龄在46~69岁之间,平均(59.4±6.9)岁;其中皮质下型的是12例,皮质前型的是50例,皮质后型的是10例;在临床表现上,运动型失语的12例,精神障碍的10例,智能障碍的8例,精神障碍并智能障碍的9例,中枢神经性偏瘫25例,偏瘫并语言障碍的8例。每例急性脑分水岭梗死患者在性别、
年龄、临床表现等一般资料上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 方法
1.2.1 诊断方法对全部急性脑分水岭梗死患者采用全脑血管造影检查(DSA),在进行此DSA检查的前3 d,所有患者都要服用75 mg/d的氯呲格雷和150 mg的
阿司匹林。在诊断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幕上脑血流因责任病变血管影响发生的变化,重点观测血管内介入的路径,测量出狭窄动脉的狭窄程度。
1.2.2 治疗方法全部患者都采用血管内介入疗法。首先,对患者实行局部麻醉,然后对患者全身实行肝素化,具体是用Seldmger股动脉插管技术从右侧股动脉穿刺过去,然后将6 F或者8 F动脉鞘放置进去[2]。用泥鳅导丝将6 F导引导丝引领
到狭窄部近心端,然后放置下来。然后再根据诊断时对血管的测量得出的数据,
用路径图引导,在病变远心端颈内动脉内放入远端保护栓塞装置,然后把适宜的
自膨式支架按照远端保护栓塞装置的导丝方向放到病变血管的部位,明确放置部
位后,要小心翼翼精准地把支架放进去。手术后对穿刺部位进行局部的消毒包扎,带鞘的话要送到重症监护病房进行观察,等到ACT小于180 s之后再拔出动脉鞘,然后再进行消毒包扎,之后的5 d内都要给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抗凝。手术
之后的6个月内都要给急性脑分水岭梗死患者服用75 mg/d的氯呲格雷和150
mg/d的阿司匹林。
1.3 评价标准
依照北美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实验标准来判断急性脑分水岭梗死患者治疗前
后的颈动脉狭窄程度,0%~29%归为轻度狭窄,30%~69%归为中度狭窄,70%~100%归为重度狭窄[3]。手术前以及手术后3个月在对急性脑分水岭梗死患者回访时,使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来评价术前术后急性脑分水岭
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神经性功能缺损情况月严重,神经性功能缺损评
分就越高[4]。
1.4 统计方法
对所有的数据使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
准差(x±s)表示,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n(%)]使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急性脑分水岭梗死患者诊断结果
对全部急性脑分水岭梗死患者进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DSA)后,就责任血
管的位置来说,有22例患者为颈总动脉,有22例患者为颈内动脉,有14例患
者为颈动脉窦部,有14例患者为颈浅动脉。就发病血管的方位来说,发病位置
在左侧的为28例患者,发病位置在右侧的为44例患者。就狭窄血管狭窄程度来说,狭窄程度是中度的是22例患者,狭窄程度为重度的是50例患者。
2.2 急性脑分水岭梗死患者治疗结果
全部急性脑分水岭梗死患者经过手术,都成功的将支架放入到发病责任血管内,成功率达到了100.00%。具体来说,有68例患者的颈动脉狭窄解除,有4例
患者的颈动脉狭窄情况转变为轻度狭窄。总的来说,这些急性脑分水岭梗死患者
治疗后的颈动脉狭窄情况较治疗之前都得到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3 急性脑分水岭梗死患者手术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
在手术前对急性脑分水岭梗死患者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手术前这些患者的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24.5±5.3)分。在手术之后3个月对急性脑分水岭梗死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