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涵水文知识点总结
桥涵水文课程总结报告
![桥涵水文课程总结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4c9546a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3d.png)
桥涵水文课程总结报告在此次桥涵水文课程中,我从中学到了许多关于水文学的知识和技能。
水文学作为一门研究水资源的科学,对于解决水资源问题和保护环境起着重要作用。
以下是我在本次课程中所学到的几个重点内容:首先,我对水文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水文学涉及到水文循环、水文平衡以及降水和径流等一系列过程。
我们学习了水文循环的各个环节,包括蒸发、降水、渗透和地下水流等。
同时,我也学习到了实际应用中常用的水文学指标和计算方法,比如降水量、流量和流域水量平衡等。
其次,我了解了水文学在水资源管理和工程规划中的应用。
水文学的研究成果对于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在课程中,老师向我们介绍了水文学在水资源管理中的关键任务,包括水资源评估、水量预测和水文模拟等。
我通过实际案例学习到了如何利用水文学方法来分析流域水循环过程,评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潜力。
另外,我还学习了一些常用的水文学工具和软件。
这些工具包括降水量测量设备、水文观测站和流域模型等。
通过实际操作,我学会了如何使用这些工具进行水文学实验和分析。
同时,我还熟悉了一些常用的水文学软件,如HYDROMED、HEC-HMS和SWMM等。
这些软件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模拟和预测流域水文过程,为水资源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最后,通过参加本次桥涵水文课程,我进一步认识到了水资源的重要性和脆弱性。
水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随着人口增长和工业化的不断发展,水资源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
学习水文学知识和技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管理和保护水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综上所述,本次桥涵水文课程让我对水文学有了更全面的了解,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水文学知识和技能。
通过学习水文学的理论知识、应用案例和实践操作,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水文学在水资源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这些知识和技能将对我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桥涵水文复习重点
![桥涵水文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41d8a0f1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52.png)
桥涵水文复习重点桥涵水文一、名词解释1)蒸发江、河、湖、海及地表以下液态水或固态水,因太阳热力作用而成气态水升入天空2)降水气态水因冷凝而成液态或固态,并以雨、雪、雹、雾、露等形式下降于大陆或海洋3)入渗地表水在土壤颗粒分子引力、毛管力和重力作用下,进入土壤或岩层。
4)河流沿地表线凹槽集中的经常性或周期性水流5)河床河谷中经常性被水所淹没的部分。
6)河底水面以下的河床表面。
7)河底坡度又叫河底纵比降,河段上游、下游河底高差与河段长度比值。
8)流域一个水系的流水区域9)流域面积流域面集水区的水平投影面积10)泾流模数单位流域面积上产生的流量11)输沙率单位时间通过过水断面的泥沙质量。
12)设计洪水道路桥涵规划,设计中所指定的各种设计标准的洪水13)设计洪水位规定的桥涵设计水位频率下的水位加上根据河流具体情况影响高度后的水位14)抽样误差抽样方法本身所引起的误差。
15)重现期水文破坏事件在长时间观测中可能再现的平均时间间隔16)设计流量将设计净雨转化为流域出口断面流量过程线,即为设计流量过程线17)洪峰流量实测流量过程线中流量最大值或曲线峰值流量18)洪水频率19)冲止流速河床冲刷停止时的流速20)临界水深一定流量下,断面比能达最小值时的水深。
21)径流总量一定时段内通过河流某一横断面总水量22)桥孔长度相应于设计洪水位时两桥台前缘之间的水面宽度23)过水面积控制法以冲刷系数P为控制条件推求桥下河槽冲刷前的最小过水面积。
从中确定桥孔最小净长度的计算。
24)冲刷系数冲刷后的过水面积与冲刷前的过水面积之比25)桥面高程是指桥面中心线上最低点的高程二、填空题1)河流的积水区可以分为地面集水区和地下集水区2)设计洪水的三要素设计洪峰流量不同时段设计洪水总量洪水过程线3)模型试验中原型长度与相对应的模型几何长度比例尺4)常见的河流水文要素5)将水流挑离河岸的调治构造物(丁坝、顺坝、挑水坝)6)判断淹没出流的几何要素桥下游水深大于临界水深1.3倍7)小桥孔径计算一般采用试算法和查表法多项选择(书本粗体字大点分类)三、问答题一、水文经验累积曲线绘制步骤1、将实测水文样本系列按大小递减顺序重新排列2、统计各实测值XI的频数及累积频率数=3、按数学期望公式计算各实测值的累积频率4、经验频率聚集点绘于平面坐标系中,通过这些点群的分布中心绘制一条光滑曲线,即得实测水文样本系列的经验累积频率曲线。
桥涵水文重点总结
![桥涵水文重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9d13464011ca300a6c390ea.png)
1,桥梁与环境
2,可能填空题
3.作图题
4.河流比降的计算
5 流域面积与分水岭
6 山区河流的河谷形式:v字形或u字形
7.平原河流按平面形态和演变过程分为四种类型的河段
8读图题
9我国河流水源的补给:雨源、雪源、冰雪源。
10了解
11 读图题测流断面和水尺布设图
12平均流速的计算
13水文资料的来源
14洪水比降概念
17重现期、累计频率
16水文现象三种分析方法
18.大桥小桥的分类(常识)
19维泊尔公式
20 均值……
均值是系列中随机变量的算术平均数。
中值系列中随机变量等权时,按大小递减次序排列,位于正中间的那个变量,众值:系列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变量。
三者关系
21.变差系数
偏差系数变化情况
三者与密度曲线的关系:均值位置变化、变差系数曲线高低、偏差系数曲线偏斜
三者与分布曲线的关系:均值:位置高低、变差系数:陡坦、偏差系数:曲率
22
23适线法步骤
24 国家高程基准
25.桥孔布设原则
26读图题
27什么是桥面高程?影响桥面高程的因素有哪些?如何确定桥面高程?
28泥沙的几何特性
29沉速
30河床粗化
31行径流速
32
33。
桥涵水文期末复习
![桥涵水文期末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19d3bcb6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17.png)
桥涵水文期末复习1、什么是水文循环?地球上的水因吸热而蒸发,蒸发的水随大气运动进入上空形成降水,产生径流,汇入何川,湖泊,在流入海洋,这种在太阳能和重力作用下循环往复的水循环。
2、影响水文循环的因素:气候因素、下垫面因素、人类活动因素3、xx水文现象的特点:水文现象在是时间变化山存在着准周期性和随机性、在空间分布上存在着地带性和特殊性、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存在着关联性和相似性、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存在着尺度性4、桥涵水文的研究方法:水文信息,数学方法与水文物理相结合的方法、水文数理统计法、水文成因分析法、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的方法5、一条发育完整的河流几部分:河源、上游、中游、下游及xx等河段。
4、产生横比降的原因:弯曲河段中的惯性离心力作用、地球自转偏向力的作用、流速分布不均匀的影响6、流域:一个水系(或者一条河流)的集水(地表水或地下水)区域。
7、xx径流的阶段:降水阶段、流域蓄渗阶段、坡面漫流就断、河网汇流阶段8、xx径流的影响因素:气候因素、流域的下垫面因素、人类活动因素9、我国河流流量和补给类型:雨源类河流、雪源类河流、雨雪源类河流、地下水补给类河流、湖泊与沼泽补给类河流、人工补给类河流、10、泥沙的运动形式:推移质运动与悬移质运动11、xx率:单位时间内通过水断面处的泥沙质量12、累积频率:在n次重复随机实验中,等量值或超量值累计出现的次数m与总的实验次数n的比值称为随机变量的累积频率。
13、重现期:就是水文破坏时间(例如洪水、干旱等)在长时期观测中可能再现的平均时间间隔,单位为a,重现期T与频率P之间的为一一对应的关系,即重现期是破坏率的倒数。
14、xx的三要素:设计洪峰流量,不同时段设计洪水总量、设计洪水过程线15、大中桥孔径计算主要是根据桥位断面的设计流量和设计水位,推算需要的桥孔的最小长度和桥面中心最低高程,为确定桥孔设计方案提供设计依据。
16、桥孔设计的主要任务:根据设计洪水、结合河段特性、河床断面形态和地质资料、桥头引线设计、确定桥孔净长、桥面高程和墩台最小埋置深度。
桥涵水文期末考试重点复习资料
![桥涵水文期末考试重点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a4d66a43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4d.png)
桥涵水文期末考试重点复习资料1.影响水文循环因素:气候因素,下垫面因素,人类活动因素2.河川水文现象的特点:a.水文现象在时间变化上存在着准周期性和随机性b.水文现象在空间分布上存在着地带性和特殊性c.水文现象在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上存在着关联性和相似性。
3.桥涵水文的研究方法:a.水文信息、数学方法与水文物理相结合的方法b.水文数理统计法c.水文成因分析法d.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的方法4.河流的分段:a.河源b.上游c.中游d.下游e.河口/外流河.内流河.内陆河5.中泓线.溪线:河流中沿水流方向各断面最大水深点的连线。
6.分水岭:划分相邻水系(或河流)的山岭或河间高地称为分水岭。
分水岭最高点的连线称为分水线。
7.流域长度即流域的轴长,通常用L 表示,流域长度经常用河流的干流长度代替8.河流泾流的影响因素:气候因素.流域的下垫面因素.人类活动因素9.侵蚀模数:每平方公里流域地面上,每年侵蚀下来并汇入河流的泥沙吨数。
10.水文资料的测验方法:水位观测.断面流量..流速测量.流量测量11.水文经验累积频率曲线的绘制步骤:a.将实测水文样本系列按大小递减顺序重新排列(不论其记录年序)。
为了简便,该系列仍记为x1>x2>x3....>xn b.计各实测值x i 的频数f i 及累计频数= f i c.按数学期望公式计算各实测值的累积频率P m =P(X>=x m )= .当各实测值x i 的频数f i 均为1时,P m =m/(n+1) d.将经验频率点据集{(P m ,x m )|m=1.2.3.....n }点绘制于平面坐标系中,通过这些点群的分布中心绘制一条光滑的曲线,即得该实测水文样本系列的经验积累频率曲线。
E.若实测系列的样本容量n>100,也可根据工程设计要求选取的设计频率p 作为横坐标值,在上述经验累积频率曲线上查得对应的纵坐标值,作为所求的设计值x p12.水文频率计算适线法计算步骤:a.收集水文资料系列x 1.x 2.x 3....x n ,并进行可靠性、一致性、代表性和独立性审查。
桥涵水文复习总结
![桥涵水文复习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ef0fb1214791711cc7917e3.png)
第二章河川径流一、概念:桥涵水文学:水文学的分支之一,主要研究与道路桥梁有关的水文现象的科学。
地面径流:降落到到地面上的水,除掉损失一部分外,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方向和路径流动,这种水流称为地面径流河谷:河水流经的谷地。
河床:河谷底部有水流的部分。
河川径流:受重力作用沿河床流动的水流河流:地面径流长期侵蚀地面,冲成沟壑,形成溪流,最后汇集而成河流。
河(水)系:脉络相通的大小河流所构成的系统,称为河系。
干流:水系中直接流入海洋、湖泊的河流支流:流入干流的河流标准基面:我国统一采用青岛附近黄海海平面作为标准基面。
一般的天然河流,从河源到河口可以按照河段的不同特性,划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三个部分。
上游是河流的最上端紧接河源,多处于深山峡谷中,坡度流急,河谷下切强烈,流量小而水位变化大,常有急滩或瀑布,河底纵断面多呈阶梯形。
中游是河流的中间段,两岸多为丘陵,河床比降较平缓,两岸常有滩地,冲淤变化不明显,河床较稳定。
下游是河流的最下端,一般多处于平原区,下游河槽宽阔,流量较大,流速和底坡都较小,淤积作用明显,浅滩和河湾较多。
河流的基本特征一般用河流断面、河流长度及河流比降来表示.一)河流断面有横断面和纵断面。
垂直于水流方向的断面称为河流横断面。
横断面内,自由水面高出某一水准基面的高程,称为水位。
河流的纵断面是指河流最大水深点的连线(深泓线)的断面。
河流纵断面能表示河床的沿程变化。
二)河流比降:任意河段两端的高程差与其长度之比称为该河段的纵比降。
三)河流长度从河源到河口的距离。
流域:降落到地面上的水,被高地、山岭分隔而汇集到不同的河流中,这些汇集水流的区域,称为某河流的流域。
1)分水岭:划分相邻水系的山岭或河间高地。
2)分水线:分水岭最高点的连线(山脊线)。
流域的特征① 几何特征:主要是流域面积和流域形状。
② 自然地理特征:主要指流域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根据流域的地形特征分为山区河流和平原河流。
山区河流:流域内坡面陡峻,岩石裸露,汇流时间段,降雨强度大,以致洪水暴涨暴落,河流比降大,流速大,水流流态紊乱,存在回流、漩涡、跌水、水跃。
桥涵水文知识点总结
![桥涵水文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84fa61b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01.png)
桥涵水文知识点总结一、水动力特性1. 水动力特性是指水流在桥涵结构周围的流动特性,包括水流速度、流态、水面流线、流速分布等。
2. 水动力特性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实测和模拟两种,实测方法通过流速仪、水位计等设备对水流进行采样和监测;模拟方法通过数值模拟、物理模型等手段对水流进行模拟和分析。
3. 不同类型的桥涵结构对水流的影响不同,一般可分为通航桥涵、非通航桥涵、堰洼桥涵等类型,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进行水动力特性的分析。
二、水力计算1. 水力计算是指通过水流的基本水理原理和方法,对桥涵结构的水力性能进行计算和分析。
2. 水力计算的主要内容包括流量计算、水位计算、水力疏导计算等,需要通过材料力学、流体力学等知识对水流进行动态和静态的计算。
3. 水力计算对于桥涵结构的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能够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三、水力学模型1. 水力学模型是指通过对水流流动特性的模拟和分析,对桥涵结构的水动力性能进行试验和验证。
2. 水力学模型可分为物理模型和数值模型两种,物理模型通过实验室试验对水流进行模拟;数值模型通过数学模型和计算机仿真对水流进行模拟。
3. 水力学模型是研究桥涵水文的重要手段,通过对水流的模拟和分析能够为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
四、水沙动力特性1. 水沙动力特性是指水流在含沙携砂条件下的水动力特性,包括含沙水流的流速、流态、水沙混合流的流态等。
2. 含沙水流对桥涵结构的冲刷和侵蚀作用较大,需要对水沙动力特性进行研究和分析,以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水沙动力特性的研究方法与水动力特性类似,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实测和模拟手段进行分析。
五、水力失效机制1. 水力失效机制是指在水流作用下,桥涵结构可能发生的冲刷、侵蚀、破坏等水力失效现象。
2. 水力失效机制的研究对于桥涵结构的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能够为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供依据。
3. 在水力失效机制的研究过程中,需要对水动力特性、水力计算、水力学模型、水沙动力特性等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考虑,以保证结构在水流作用下的安全性。
桥涵水文重点
![桥涵水文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cc727b20b52acfc789ebc9d3.png)
水文学定义:研究地球上水体存在、循环、分布和它在地面、地下运行变化规律的科学。
广义水文学:水文气象学(研究大气中水汽的运动规律)、水文地质学(研究地下水的运动规律)、地表水文学(陆地水文学与海洋水文学)。
陆地水文学分类:按照研究对象分:河流水文学、湖泊水文学、冰川水文学、沼泽水文学。
按照研究目的和方法分:水文测验学、普通水文学、水文地理学、工程水文学。
河流:是一种天然水体,它由一定区域内的地面水和地下水所补给,并经常或间歇地沿着由其自身所造成的连续延伸凹地流动。
流域:把地面水和地下水补给河流的区域,即河流的地面集水区和地下集水区,合称为流域。
河系:流域里大大小小的水流路线,构成脉络相通的系统,称为河系,又称水系或河网。
一般天然河流,按照河谷和河床的情况,冲淤程度,水情变化等特点,分为:河源、上游、中游、下游、河口。
河源:是指河流的发源地,可以是溪涧、泉水、冰川、沼泽或湖泊等。
河口:是河流流入海洋、湖泊或干流的地方。
河流的基本特征 :一般用河流断面、河流长度、河流比降、河道弯曲系数来表示。
垂直于水流方向的断面称为河流横断面。
横断面内,自由水面高出某一水准基面的高程,称为水位。
河流的纵断面是指河流最大水深点的连线的断面。
河流纵断面的坡度一般从上游往下游逐渐变缓。
河流比降:任意河段两端的高程差与其长度之比称为该河段的纵比降,即lH l H H i ∆=-=12 式中i 为河道纵比降,通常以千分率表示。
河流长度:从河源到河口的轴线长度。
河流弯曲系数:河段实际长度L 与该河段直线长度l 之比,即:lL K = 流域的特征:流域是河流的集水域。
有时我们称河流某一过水断面的流域,是指该断面以上的集水区域,即此集水区域的地面水和地下水,汇集到河流以后,通过该断面流出本区域。
流域的周界称为分水线。
分水线就是流域四周最高点的连线,在山区是流域四周的山脉脊线;平原地区是四周地面最高点的连线。
河流集水区域的面积大小,称为流域面积(A)或汇水面积(A)。
桥涵水文重点
![桥涵水文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8e5ddf32de80d4d8d15a4f38.png)
1、水文现象: 指地球上的水受外部作用而产生的永无休止的运动形式,即降雨,入渗,径流,蒸发等现象的统称。
2、径流(Runoff):陆地上的降水汇流到河流、湖库、沼泽、海洋、含水层或沙漠的水流3、渗流(Seepage flow):水从地表渗入地下及在地下流动的现象。
4、水文学定义:研究水存在于地球上的大气层中和地球表面以及地壳内的各种现象的发生和发展规律及其内在联系的学科.5、水温现象的特点:随机性、周期性、地区性6、桥涵水文现象的研究方法:(1)成因分析法:从径流和降水的成因关系,建立水文现象特征值的数学模型。
(2)地理综合法:通过实测资料的整理分析,建立水文特征值的地区性经验公式或计算用表。
(3)数理统计法:运用概率统计理论对长期观测的资料进行统计计算,以寻求其规律性。
7、水系:由河流的干流和各级支流,流域内湖泊、沼泽或地下暗河构成脉络相通的一个系统,称为水系,也叫河系。
8、河流的基本特征:河流断面(横断面):垂直于水流方向的断面1)河源:河流起点(溪涧,泉水,沼泽、湖泊)2)上游:紧接河源二多奔流于山谷的河流上段v3)中游:上游以下的中间河段u4)下游:中游的下段复式5)河口:河流的终点三角洲9纵断面:沿河流中泓线切出来的断面1)深泓线:河道中各横断面水流最大流速点的连线。
2)中泓线(溪线):河道中各横断面最大水深点的连线10、河流的基本特征:a河流长度( River Length ) 1)定义:河流源头至河口的距离b 河流弯曲系数( Tortuosity 1) 定义:沿河流中泓线两点间的实际长度与其直线距离的比值。
2) 特性:任何河段都有它的弯曲系数;它可反映河流流经地的地质地貌特征。
c河流比降1)横比降:河流沿横断面方向的水力坡产生横比降的原因:a)弯曲河段中惯性离心力的作用b)地球自转偏向力的作用;c)流速分布不均匀的影响2)纵比降a)长度内水面的落差。
b) 河底纵比降(河底坡度)11、流域:河流某断面以上的集水区域,成为该断面以上河段的流域或汇水区。
桥涵水文考试重点
![桥涵水文考试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afbb21fd770bf78a652954a0.png)
1、桥涵水文:以河川径流为对象,主要通过数理分析的方法,为桥涵工程提供设计依据并推求其未来的水文情势。
2、水文循环:水圈中的各种水体通过不断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落、下渗、地面和地下流动而形成的往复循环过程,称为水文循环。
3、降水:指空气中的水汽冷凝并降落到地表的现象,如雨、雪、冰、雹和霰(小雪珠)等现象。
4、地表径流:降水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路径(流域地面或地下)流动(向河川、湖泊、水库、洼地)的水流,称为径流,沿地表流动的水流,称为地表径流。
5、数理统计法:以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为理论依据,根据试验或观测所得数据,对研究对象的客观规律作出预估或判断的数学方法,称为数理统计法,在水文分析与计算中的应用,又称为水文统计法。
6、河川径流:地面径流和地下径流汇入河槽并沿河槽流动的水流,称为河川径流。
7、中泓线:河道各横断面表面最大流速点的连线。
8、深泓线:河流中沿水流方向各横断面最大水深点的连线。
9、纵比降:沿河流深泓线的剖面,称为河流的纵断面,其纵向的坡度(包括河底坡度和水面坡度),工程界惯称为纵比降。
10、汇水区域:河流某断面以上的集水区域,称为该断面以上河段的汇水区域。
11、径流模数:单位流域面积上的径流量。
12、入渗率:单位时间的入渗量,称为入渗率。
13、水位:水面高程,称为水位。
14、悬移质:在一定的水力条件下,泥沙处于运动状态,颗粒较细的泥沙被水流中的紊流漩涡带起,悬浮于水中向下游运动,这类泥沙称为悬移质。
15、推移质:颗粒稍大的泥沙,则在床面上滚动、滑动或跳跃着间歇性地向下游移动,前进的速度远小于水流的速度,这类泥沙称为推移质。
16、等容粒径:泥沙粒径又称等容粒径。
17、沉降速度:泥沙颗粒在静止清水中的均匀下沉速度,称泥沙的沉速,又称水力粗度。
18、泥沙起动:河床上的泥沙在水流作用下由静止状态转变为运动状态的现象,称为泥沙的起动。
19、河床演变:河床的几何形状,称为河床形态。
河床形态变化,称为河床演变。
桥涵水文考试重点
![桥涵水文考试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e063ea2c647d27284b7351eb.png)
扬动流速:当垂直平均流速超过起动流速时,河床上的泥沙就开始滑动,继而间歇性的跳跃前进,如果流速继续增大,跳跃的高度与距离也随之增大,当流速增大到一定程度后,泥沙就不再回到河床床面上,而是悬浮在水中,随水流一起运动,这时的水流速度称为扬动流速。
2.水文现象在空间分布上存在着地带性和特殊性
地带性主要反映了河川水文现象随空间变化存在着确定性的一面。河川水文现象随空间变化的不确定性是它的特殊性,这主要是各地的下垫面因素和人类活动因素呈现明显的局部性变化的缘故。
3.水文现象在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上存在着关联性和相似性
水文现象的关联性是指同一水文现象的自相关性,不同水文现象之间的相关性,以及水文现象与其他现象之间的相关性。水文现象的相似性是指,地理位置相近、气候因素与地理条件相似的河流或河段,其水文现象特性亦相似。这些相似性是缺乏实测资料地区移用相似地区实测资料的理论依据,水文学中称之为相似比照法或水文比拟法。
建桥后桥位河段的水流图式(86页)
a) b) c) d)
a)未建桥时河段水流状况b)无导流堤时的流水平面c)有导流堤时的流水平面d)河流中心纵断面
缓流河段的水流图式及其孔径计算方法适用于大多数桥梁的孔径计算。
图中字母及断面含义如下:B——河流的天然河槽宽度L——桥孔长度h ——桥前正常水深
由于水流受桥孔压缩的影响,桥前水面呈a 型曲线
独立样本法中一般洪水的经验频率为:
式中:m——实测洪水排位的序号n——实测洪水项数
l——实测值中提出作特大值处理的洪水个数
——特大洪水第m项的经验频率
桥涵水文桥墩和桥台冲刷(下)
![桥涵水文桥墩和桥台冲刷(下)](https://img.taocdn.com/s3/m/c1ef0d51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61.png)
桥台冲刷的类型
桥台冲刷可以分为一般冲刷和局 部冲刷两种类型。
一般冲刷是指水流对桥台基础及 其周围土体的整体冲刷作用,通
常发生在河流的河床部位。
局部冲刷是指水流对桥台基础及 其周围土体的局部冲刷作用,通 常发生在河流的岸边或河床的变
桥涵水文的研究对于保障桥梁和涵洞的安全运行, 以及河流的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桥涵水文的研究意义
桥涵水文的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桥梁和涵洞的冲刷与淤积机理,为工程设 计和维护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桥涵水文的研究,可以预测和评估桥梁和涵洞的安全风险,及时采取 措施进行加固和维护。
桥涵水文的研究还有助于保护河流的生态环境,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桥墩和桥台的形式和尺寸也会 影响水流对桥台基础及其周围 土体的冲刷作用,合理的桥墩 和桥台设计可以有效减轻桥台 冲刷的影响。
04 桥墩和桥台的防护措施
CHAPTER
防护措施的种类
直接防护
在桥墩和桥台周围设置防护结构, 如混凝土护岸、石笼、挡板等, 以抵抗水流的冲刷。
间接防护
通过改变水流方向或减缓流速,减 少水流对桥墩和桥台的冲刷力。例 如设置导流堤、改变河道形状等。
河床材料
河床材料的性质和组成会影响 其抗冲刷能力,不同材料的河 床对冲刷作用的抵抗能力不同 。
桥墩形状
桥墩的形状和尺寸会影响水流 在桥墩周围的表现形式,从而 影响对河床和桥墩基础的冲刷
作用。
03 桥台冲刷
CHAPTER
桥台冲刷的概念
桥台冲刷是指水流对桥台基础及其周 围土体的冲刷作用,导致土体流失、 桥台基础裸露或下沉的现象。
水力学与桥涵水文复习资料-精品.pdf
![水力学与桥涵水文复习资料-精品.pdf](https://img.taocdn.com/s3/m/71836f4c7375a417876f8f12.png)
三、 主要知识点: 1、水静力学的核心问题:
根据平衡条件建立压强分布规律,确定作用在建筑物表面上的静水总压力的大小、方向及 其作用点。 2、静水压强的特性(两大特性)
( 1) 垂直指向作用面 ( 2) 同一点处,静水压强各向等值
3、液体平衡微分方程
X- 1 P 0 , Y- 1 P 0 ,Z- 1 P 0 又称为欧拉平衡微分方程
x
y
z
结论:静水液体的平衡条件是单位质量力于其表面力相等。 4、静水压强分布的微分方程
dp= Xdx Ydy Zdz
结论:静水压强分布取决于液体所受的单位质量力。
5、等压面方程 按定义: p=const,dp=o Xdx+Ydy+Zdz=0 即单位质量力的合力 f 及合位移 ds, f ·ds=O
这表明等压面的质量力所作微功等于 0,但 f ≠ 0, ds≠ 0, 可见只有 f 和 ds 互相垂直。 6、水静力学基本方程
单位重量液体对计算点所具有的压力势能(单位压能) 。
G
z
p
--------
单位重量液体的全势能, (单位势能) 。
p
z
= C----- 静水中各点的全势能相等,全势能守恒。
13、测量压强的仪器主要类型有:液体测压计,金属压力表和其他非电量,电测仪表。 14、测量压强常见仪器
测压管(测较小地强) 、水银测压计(做成 U 型以便存放水银) 、低压测压计 、水银压差计、金属压力表 15、静水压力的计算方法:解析法和图解法。 解析法:
( 4)适应性:对于上、下两边不是水平的矩形平面(如涵管进口的圆形闸门) 定其压强分布的体积和重心比较麻烦,因此常用解析法求解。
,由于确
5
图解法: (1)静水总压力的大小 对于矩形平面,就用静水压强分布
桥涵水文课程学习总结
![桥涵水文课程学习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914e515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1c.png)
桥涵水文课程学习总结水文专业课程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要求同学们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
但是理论与实际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尤其是桥涵水文课程。
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我掌握到很多关于桥梁的设计原则及施工技术等方面的知识。
这学期,我主修《桥涵水文》课程,老师讲解细致入微,让人受益匪浅!现将此次课程总结如下:1、我们把观测的内容分为自动监测和手动监测;2、自动监测包括流量、含沙量、冰凌、波浪、淤积等项目;3、手动监测包括沉降、位移、倾斜、裂缝等项目;4、洪峰流量系数K=1/2×Q/Q, Q为上游最大断面流量, K为单宽流量系数;5、河床演变规律:河道冲淤平衡——不平衡——再冲淤平衡——稳定状态(自然);6、防洪标准按照防御50年一遇洪水设计,防御100年一遇洪水校核;7、防洪堤顶高程设置:城市防洪堤顶高程应低于两岸最高洪水位0.5m,重要建筑物背水坡防护墙顶高程宜高出相邻建筑物2m以上;8、桥梁孔径设计:桥梁孔径根据公路等级、荷载、跨度确定;9、钢筋混凝土薄壁箱形拱肋纵向连接构造:纵向联接采用焊接或栓钉连接,横向联接可采用搭接或焊接,当采用焊接时,必须符合焊接规范要求;10、桥头引道路线布局选择原则:尽量利用既有公路改扩建,避免新增加长度,减少拆迁补偿费用,节约投资; 11、桥台基坑开挖前后地质勘察报告编制要点:①基坑深度超过3m,需进行地质钻探取样检验,并绘制岩土工程图;②若场地条件允许,可适当放缓边坡,保证安全,且满足排水要求;③若无法放缓边坡,应做好临时支挡措施,严格控制填土速率,并预留沉降量;④开挖中发现软弱夹层或溶洞,立即停止作业,封闭基坑,待处理完毕后继续施工;⑤地表水或地下水丰富,而又未设截水沟或明渠时,应采用围井排除地表水或地下水,避免基坑浸泡。
12、涵洞:①涵身净空小于4m,或孔径小于1m时可采用盖板涵,宜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板;②涵身净空大于4m,或孔径大于1m时可采用圆管涵或箱涵,宜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板;③涵身净空大于6m,或孔径大于1m时,宜采用钢筋混凝土箱涵。
桥涵水文总复习
![桥涵水文总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c1bec8848762caaedd33d43c.png)
(5 − 10)
记
Zmin = ZM + hm + ∆hD
ZS = ZP
(5 − 11)
∑∆h = ∆h1 + ∆h2 + ∆h3 + ∆h4
1 ∆h = ∆hy , ∆h2 : 急流冲高,对缓流河段∆h2 = 0 急流冲高, 1 2
2 1 ∆h3 = ∆hL , ∆h4 = ∆hw , 河湾超高 3 2
3、设计水位、设计流速计算 、设计水位、 ① 桥位断面有实测资料 由设计流量Q ,直接利用桥位断面Z~Q 关系曲线、 关系曲线、 由设计流量 P,直接利用桥位断面 Z~V关系曲线,求出设计水位ZP、VP。 关系曲线,求出设计水位 、 关系曲线 ② 桥位断面无实测资料 利用实测桥位断面图,用谢才利用实测桥位断面图,用谢才-曼宁公式计算 Z~Q、 Z~ω、 Z~V关系曲线,然后推求 P、VP。 、 关系曲线, 、 关系曲线 然后推求Z 、
Lcj = Lc − n′d
Qc QcP = QP Qc + Qt′
′ Q左t
ZS
L
Lc
′ Q右t
(6 − 8)
Qc
Zm
′ ′ Qt′ = Q左t + Q右t
当桥孔压缩部分河滩,桥下河槽会扩宽至全桥, ③ 当桥孔压缩部分河滩,桥下河槽会扩宽至全桥, 则认为桥下全部为河槽, 则认为桥下全部为河槽,Lcj=Lj=L-nd,QcP=QP, h不 - , c 变。
ZS
L
Lc
′ Q右t
′ Q左t
Q2 = QcP , B2 = Lc Qc QcP = QP Qc + Qt′
Qc
Zm
(6 − 8)
QcP 0.90 Bc hP = 1.04( A ) Qc µ(1 − λ)Lc
桥涵水文
![桥涵水文](https://img.taocdn.com/s3/m/d9c0a5cad5bbfd0a7956730a.png)
第一章:桥梁环境1 桥梁环境的定义:一个组织在其间运作的周围事物(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和人类)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2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两层含义:3 生态公路的定义:建设者在公路规划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将自然、人和公路进行有机结合,融入生态设计的方法,形成行车安全舒适、运输高效便利、景观和谐、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的公路模式。
第二章:河川径流1 研究自然界中水的运行变化规律的科学,称为水文学。
2 河流流经的谷地称为河谷。
3 河谷底部有水流的部分称为河床。
4 上游是河流的最上段,紧接河源,多处于深山峡谷中,坡陡流急,河谷下切强烈,流量小而水位变化大,常有急滩或瀑布,河底纵断面多呈阶梯形。
5 中游是河流的中间段,两岸多为丘陵,河床比降较平缓,两岸常有滩地,冲淤变化不明显,河床较稳定。
6 下游是河流的最下段,一般多处于平原区,河槽宽阔,流量较大,流速和底坡都较小,淤积作用明显,浅滩和河湾较。
7 流域的几何特征主要是流域面积和流域形状。
相同的自然地理条件下,流域面积越大,径流量就越大,洪水涨落较平缓;流域面积越小,径流量就越小,但洪水涨落较急剧。
流域形状狭长而呈羽形,出口断面流量小,径流历时较长;流域形状宽阔而呈扇形,出口断面流量大,径流历时较短。
8 平原河流特点:有广阔的河滩,洪水时河滩被淹,枯水时露在水面以上。
9 地面径流的形成过程,就水体的运动性质看,分为产流和汇流;就发生的区域看,分为流域面上和河槽内进行的过程。
10 降雨、蓄渗、坡面漫流和河槽集流,是从降雨开始到出口断面产生径流所经历的全过程,它们在时间上无截然的分界,是同时交错进行的。
11 由于洪水坡影响,河流同一断面上,同一次洪峰的最高水位稍迟于最大流量。
12 流量计算步骤:a将测流断面划分为若干部分b计算各测速垂线的垂线平均流速(五、三、二、一点法和平均法)c 计算各个部分面积的断面平均流速d 计算各个部分面积的流量e 计算全断面流量。
桥涵水文复习总结
![桥涵水文复习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91cd5b3f121dd36a32d8241.png)
水力学1.水力学:研究水体平衡和运动规律及工程应用的科学2.静水压力:指液体对固体壁面的作用力3.液体平衡微分方程:此方程的物理意义是:在静止流体中,某点单位质量流体的质量力与静压强的合力相平衡。
4.只有在有势的质量力作用下,不可压缩均质流体才能处于平衡状态,这就是流体平衡的条件。
5.同一种静止相连通的流体的等压面必是水平面(只有重力作用下)自由表面、不同流体的交界面都是等压面。
6.静水压强基本方程适用范围是:重力场中连续、均质、不可压缩流体。
7.流场中液体质点通过空间点时所有的运动要素都不随时间而变化的流动称为恒定流;只要有一个运动要素随时间而变化,非恒定流。
8.迹线——是指某液体质点在运动过程中,不同时刻所流经的空间点所连成的线9.流线——是指某一瞬时,在流场中绘出的一条光滑的矢量曲线,其上所有各点的速度向量都与该曲线相切。
流线不能相交,不能为折线10.流管——由流线构成的一个封闭的管状曲面。
元流——充满以流管为边界的一束液流。
总流——在一定边界内具有一定大小尺寸的实际流动的水流,它是由无数多个元流组成。
过流断面——与元流或总流的流线正交的横断面11.均匀流是流线为彼此平行的直线;过水断面为平面,且过水断面的形状和尺寸沿程不变;同一流线上不同点的流速应相等,从而各过流断面上的流速分布相同,断面平均流速相等;同一过水断面上各点的测压管水头为一常数12.明渠:天然河道、人工渠道统称为明渠。
13.明渠水流:明渠中流动的液体称为明渠水流。
14.明渠渠底纵向(沿水流方向)倾斜的程度称为底坡。
15.断面形状、尺寸及底坡沿程不变,同时又无弯曲的渠道,称为棱柱形渠道。
断面形状、尺寸或底坡沿程改变的渠道,为非棱柱形渠道。
16.明渠均匀流有下列特性:(1)过水断面的形状和尺寸、流速分布、流量和水深,沿流程都不变;(2)总水头线、测管水头线和渠底线都互相平行,因而它们的坡度相等17.明渠恒定均匀流的各种特性,可见只有同时具备下述条件:(1)明渠中水流必须是恒定的,流量沿程不变;(2)明渠必须是棱柱形渠;(3)明渠的糙率必须保持沿程不变;(4)明渠的底坡必须是顺坡,同时应有相当长的而且其上没有建筑物的顺直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河川径流1..地面径流:降落到地面上的水,除掉损失的一部分以外,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方向和路径流动形成的水流。
(地面径流长期侵蚀地面,冲成沟壑,形成溪流最后汇聚而成河流)河谷:河流流经的谷地。
河床:河谷底部有水流的部分。
河川径流:受重力作用沿河床流动的水流。
2.河流的基本特征: 河流断面,河流长度和河流比降。
3.流域:几何特征和自然地理特征。
4.山区河流特点:坡面陡峻,岩石裸露,汇流时间短,而且降雨强度大,以致洪水暴涨暴落,但持续时间短,水位和流量的幅度变化极大。
5.径流形成过程:一,降雨过程;二,流域蓄渗过程:三,坡面漫流过程;四,河槽集流过程。
(及其直接的关系)6.影响径流的因素:一,气候因素(包括降雨和蒸发);二,下垫面因素。
7.水量补给来源:一,雨源类(秦岭,淮河以南地区)二,雨雪源类(华北,东北和部分西北地区)三,冰雪源类(西北地区新疆、青海等地)第二章水文统计原理1.水文现象特征:周期性、地区性和偶然性。
2.水文现象研究方法:成因分析法(小型)、地区归纳法(中型)、数理统计法(大型)。
3.频率:在一系列不重复的独立重复试验中,某一时间出现的次数与试验总次数的比值。
4.几率:在一定的条件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若用一个具体的数值表示出现的可能性大小,该数值称为几率。
(及其频率与概率的区别,注意!)5.累积频率(P):大于和等于某一流量值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比值。
重现期:T(年)=1/P2%的频率表示平均50年出现一次,但不表示100年一定出现两次。
6.维泊尔公式:P=m/n+1; P——统计系列中m项随机变量的经验频率;n——统计系列的容量;m——计算随机变量的序号7.根据我国多年使用经验,认为皮尔逊Ⅲ型曲线,比较符合我国多数地区水温现象的实际情况。
8.σ(均方差)21()n i i X X n σ=-=∑模比系数i K ,i i X K =i Q X Q= 2211(K 1)1()/(1)=n i n i v i i C XX n X X n σ==-==--∑∑ (用样本推算总体) 2211(K 1)1()/=n i n i v i i C X X n X Xn σ==-==-∑∑ (按总体计算) 331(1)/(3)ns i v i C K n C ==--∑ (用样本推算总体)331(1)/n s i v i C K nC ==-∑ (按总体计算)对于年最大流量系列 (1)p v p Q C Q K Q =Φ+=9.皮尔逊曲线族都是密度曲线,密度曲线的函数成为密度函数,皮尔逊Ⅲ曲线为一段有限,一段无限的偏态曲线,正偏态时,左边有限,右端无限的偏斜铃型曲线。
pp P σσ'=± 经验频率P 的相对均方误差X X X σσ'=± 统计参数均值的相对均方误差v v C C v C σσ'=± 变差系数的相对均方误差s s C C sC σσ'=± 偏差系数的相对均方误差Pp X v X P P C B =X K n σσ'=±± 频率曲线纵坐标值的相对误差 10.变量之间的关系:完全相关;零相关;统计相关。
最常用的是简单相关中的直线相关。
第三章 设计洪水流量1.适线法步骤(1)将已知随机变量系列,按大小递减次序排列,计算各项变量经验频率,并在几率格纸上绘出经验频率点,必要时也可以目估会出经验频率曲线(2)用矩法公式算出平均Q 和变差系数Cv ,并假定Cs=m ,我国一般取m=2~4,在有经验频率点群的同一几率格纸上绘出理论频率曲线(3)观察理论频率曲线和经验频率曲线的符合程度,反复调整统计参数,直到两者符合得最好为止即可确定统计参数平均Q ,Cv 和Cs2.系列中出现特大值,表明特大洪水流量与一般洪水流量之间缺少资料,是一个不连续系列3.地区经验公式一般使用用于流域面积F 小于50 000平方千米的中等流域的桥位4.推理公式和经验公式一般应用于流域面积100平方千米以下的小河沟。
水利科学研究院水文研究所1958年制定的推理公式,应用范围对多余湿润地区,300到500平方千米以下,干旱地区为100到200平方千米以下。
5.降雨扣除各种损失后称为净水。
第六章桥墩和桥台冲刷1.墩台周围河床的冲刷过程分为自然(演变)冲刷、一般冲刷和局部冲刷。
2.根据泥沙在河槽内运动的状态,分为悬移质和推移质两类。
3.在一定的水力条件下,泥沙处于运动状态,颗粒较细的泥沙被水流中的紊流旋涡带起,悬浮于水中向下运动,这种泥沙称为悬移质。
4.泥沙的主要特性:几何特性(粒径、粒径级配曲线、平均粒径和中值粒径)、重力特性、水力特性。
5.在水流推动下,床面泥沙颗粒由静止开始运动,称为泥沙的起动。
泥沙起动是泥沙运动和河床变形开始的临界状态。
6.含沙量(g)是单位体积内水流中所含悬移质的质量,单位是kg/m3.。
7.河床中的水流,受河床壁面的制约和河床走向的影响,形成了与总的流动趋势一致的主流。
由于过水断面形状的改变货河湾的影响,伴随着主流,在水流内部形成一种尺度较大的旋转流动,这种从属主流而存在的旋转流动,称为副流。
8.副流分为三类:立轴副流(回流)、平轴副流(滚流)、顺轴副流(螺旋流)。
9.影响河床演变的三个主要因素:(1)上游来水条件,既流量的大小和变化。
(2)上游来沙条件,既上游沙量及其粒径组成。
(3)河床地质、土质条件、河床比降为河床演变提供了边界条件。
10.理解桥下河床断面的一般冲刷的两种原理公式。
11 .修建在河床内的桥墩,经受着桥位河段及桥下断面的一般冲刷,同时,桥墩阻挡水流,水流在桥墩两侧绕流,形成十分复杂的、以绕流旋涡体系(填空)为主的绕流结构,引起桥墩周围急剧的泥沙运动,形成桥墩周围局部坑。
12, 桥墩周围的水流主要包括前水面涌波、桥墩迎水面的向下水流和尺度很大的旋涡体系。
第七章调治构造物1.调治构造物是桥梁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各种形式的导流堤、丁坝及其他桥头防护工程。
2.导流堤的平面线形有两大类:椭圆堤和圆曲线组合堤。
美国:椭圆堤。
前苏联:上游椭圆堤,下游圆弧和直线组合的组合线形。
我国:圆曲线组合堤。
3.丁坝是一种与河岸或路堤成一定角度,伸入水中的构造物。
4.丁坝可分为漫水丁坝和不漫水丁坝两类,其中不漫水丁坝挑水能力强。
第八章小桥和涵洞孔径计算 (20分)1.小桥和涵洞勘测的主要任务:外业勘测和内业设计2.小桥和涵洞勘测的主要内容1) 勘测前的准备工作:地形资料、地质资料、水文资料、气象资料、其他资料、组织与配备完成工程勘测任务的人员、仪器和工具等2) 小桥和涵洞位置的选择3) 小桥和涵洞测量4) 小桥和涵洞类型选择3.下游天然水深的大小可分自由出流(k t h h 3.1≤)与淹没式出流(k t h h 3.1>)4.在孔径计算中,小桥涵与大中桥有不同特点。
大中桥允许桥下河床发生一定的冲刷,一般天然河槽平均流速作为设计流速。
小桥涵一般不允许河底发生冲刷,可以根据河床加固的类型,选择适当的容许流速作为设计流速。
5.根据已知的设计流量和拟定的河床容许流速,计算小桥孔径与桥前壅水高度。
计算程序:1)判别桥下水力图式2)确定小桥孔径长度L3)确定桥前水深H4)确定路基和桥面最低标高6.根据漏洞出水口是否被下游水面淹没,可分自由式出流与淹没式出流两类。
7.按涵洞进水口建筑形式不同与涵前水头高低,水流通过涵洞可分为:1) 无压力式:当涵洞的进水口建筑为普通型而涵前水深T h H 2.1≤,或者进水口建筑为流线开,而涵前水深T h H 4.1≤时,水流在进水口处受到侧向束窄,水面急剧下降,在洞口不远处形成一个收缩断面,水流流经全涵洞均保持自由水面。
2) 半压力式:当涵洞的进水口建筑为普通型,且水流充满进口,涵前水深T h H 2.1>时,但收缩断面以后在整个涵洞内都具有自由水面3) 压力式:当涵洞的进水口建筑为流线形,而涵前水深T h H 4.1>,且涵底纵坡w i i <,或者下游洞口被淹没时,则整个涵洞的断面都充满水流。
8.小桥和涵洞的选用,主要根据设计流量、路堤高度、河床纵坡以及建筑材料确定。
当跨越常年有水但流量较少,或季节性水流且漂浮物和上游泥沙较少,路堤高度能够满足壅水高度和宣泄设计流量的要求时,宜采用涵洞。
当设计流量较大,或河道漂浮物和泥沙运动较多,或河沟地处陡峭深谷并填土过高时,都应采用小桥。
9.根据涵洞洞身的构造形成不同,涵洞可分为圆管涵、拱涵、盖板涵、箱涵、倒虹吸管10.涵洞洞口形式的选择1)八字翼墙式或锥式护坡式洞口2)一字墙护坡洞口3)跌水井式洞口4)流线形洞口5)斜交涵洞洞口11.涵洞进出口沟床的处理是与涵洞本身设置的坡度和涵洞上下游河沟的纵坡有关,加固防护类型根据土质和流速而定(了解以下里面的一些有关数字的地方)。
第九章桥位勘测设计的主要任务1. 桥位勘测设计的主要任务是为桥位设计,桥型选择及墩台基础设计提供必要而可靠的基本资料;定制不同的桥位和接线方案,进行比选;定制不同桥位和不同接线方案组应的桥孔长度,桥梁高度和河床最低冲刷深度及引道,调治构造物设计方案。
桥位勘测设计的主要工作2. 现场勘测前的技术准备工作主要是向有关部门搜索必要的技术资料,包括以下几方面:1)地形的测量资料2)水文资料3)气象资料4)流冰,流木资料5)通航资料6)地质资料7)其他资料3. 桥位勘测的外业工作1)桥位选择2)水文调查和测量3)桥位测量4)桥位工程地质勘察4. 桥位勘测设计的内业工作1)水文资料整编和水文水利计算2)测量资料整编3)地质资料的整编5. 桥位选择的桥位方案比选十桥位勘测设计的中心工作。
6. 桥位应满足水文地形地质通航方面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