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九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中国社会(优质学案)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教案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2.了解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2.掌握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新道路,认识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3.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和革命活动。
三、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资料;2.文字和图片材料;3.南京国民政府和中国共产党相关资料。
四、教学过程①情境引入从讨论中国革命的背景开始,引导学生理解南京国民政府掌权后所做的努力,谈及周围国家如日本计划通过对南京政权的干预而努力实现其在中国的dominancy。
然后让学生熟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政府的统治,以及中国共产党根据资本主义发展方向而采取的革命行动。
②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1.介绍国民政府的政治环境:介绍国民政府总督伍廷礼和首席部长林语堂在南京统治情况,及其发展,提出了实现五项改革的重要策略,包括:发展经济、改革金融体系、改建军队、改善社会关系及发展新的政体。
2.介绍南京国民政府及其工作:提供具体的南京国民政府的政策,已经执行的一些成果,以及相关的案例,以便学生对其政策结果有一定的了解。
③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1.介绍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和活动:介绍中国共产党在南京政权建立之后,怎样利用共产主义的思想来反抗外国和土著帝国主义,努力建设中国社会主义,倡导社会公平和共产主义的理念;2.介绍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介绍中国人民在反抗日本帝国主义和外国帝国主义的斗争中,激发起了反抗和发展民族国家的斗争精神,也参与到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的斗争中来。
④板书设计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1.伍廷礼总督;2.林语堂首席部长;3.实现五项改革;4.维护法治。
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1.弘扬共产主义思想;2.建设中国社会主义;3.倡导社会公平;4.反抗外国帝国主义。
高中历史必修上 《第22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最新教研教案教学设计
第22课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课标要求】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认识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的意义;认识红军长征的意义。
【教学目标】1.通过图片排序、识别地图,学生能够说出南京国民政府的政治概况、红军长征的路线和过程,增强时空观念。
2.通过分析扇形图、“两个德国人”和“两个三人团”等材料,学生能够得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信息,以及红军长征的原因和遵义会议的内容、意义,提高史料实证意识和历史解释的素养。
3.通过观看视频、阅读材料、诵读长征诗词等,学生了解和体会中国共产党根据国情探索革命新道路的艰难和伟大的长征精神。
对比两种道路和选择,认识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为之不懈奋斗的历程,培养唯物史观和家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重点:南京国民政府的政治、经济概况,中共开辟革命新道路的历程和意义。
难点:理解两种道路和选择的必然性。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再过几天就是10月1日国庆节了,今年的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日子,让我们一起期待盛世华诞。
大家知道10月10日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什么大事吗?学生:《双十协定》、武昌起义。
教师:为了纪念辛亥革命、武昌起义,10月10日成为中华民国国庆日。
1934年的10月10日,在南京国民政府首脑蒋介石看来更是值得庆祝的日子,他发动的对红军的第五次围剿取得了胜利,中共中央和红军总部在这一天离开了瑞金,开始长征。
那么,南京国民政府的一党专制统治是如何确立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又进行了怎样的抗争与探索?红军为什1/ 8么长征?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22课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我们以道路▪选择为主题分别来看国共两党,先来看南京国民政府。
一、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1.政治教师:请同学们看图片,排顺序。
结合所学知识和课本,可以同位两人讨论一下。
学生:排序。
教师: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肆捕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教学设计】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
《第21课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教学设计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本课立足于2017年版修订《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以地方历史人物为线索,从人物视角出发,利用书信、文稿、历史图片进行情境构建,塑造富有历史体验感的课堂。
通过小组合作、问题探究的方式,强化学生课堂参与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凸显学生在课堂上和学习上的主体地位。
教师利用问题牵引,调动学生思维,更有利于从而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生生合作等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发展。
在课程形式方面,本节课采用学案导学教学法,通过合理编制、兼顾学生学业水平差异的学案,力求获得因材施教的教育效果。
在内容设计方面,积极利用校本资源与地方史料,由历史人物的个人选择出发叙述历史脉络,帮助形成历史认识,提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教学背景分析(一)教材及教学内容分析从宏观上来看,本课是《中外历史纲要》必修上册第七单元第2课,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既是本单元“国民革命”,“中国共产党成立”等内容的延续,也是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与人民解放战争”相关内容历史背景上的补充。
从微观上看,本课共三个子目,分别是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和红军长征,第一子目讲述了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前期的国内政治、经济局面,在内容上兼顾了历史叙述的完整性,也是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的历史背景。
二三子目之间联系较为紧密,主要讲述了中国共产党从工农武装割据到长征胜利会师的艰辛历程。
对本课内容的理解性掌握对于学生而言不仅能够使其对土地革命时期的中国历史有知识上的成长,更是对其家国情怀构成的丰富,能够使核心素养得到渗透与培育。
(二)学生情况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为高一,在经历了初中历史课程后,对历史课堂上的探究、解读等教学方法不再陌生,程度较好的学生已掌握初步的史料解读方法,但在感悟革命精神在当代的时代价值、拓宽时空视野等方面仍需进行素养培育,需要老师在授课过程中进行积极引导。
纲要上第21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教案(表格式)(2024年)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教学设计重难点(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清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等历史事件;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的意义;红军长征的意义难点: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三、教学方法与教学过程设计(一)教学方法问题导学法,讲授法,提问法,多媒体教学法(二)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新课讲授:一、基础知识梳理二、重难点问题解析课堂小结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2min)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
——毛泽东《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通过毛泽东的这段话导入本课程的通过阅读材料,使学生理解中国革命的主要问题是农民问题,为了完成这一目标,中国共产党人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新道路。
(一)宁汉合流(二)二次北伐用地图和时间轴直观形象地展示国民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在政治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和二次北伐的进程【提问】通过《1930年底各军阀势力分布示意图》和两段文字材料让学生分析为什么说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实现了统一?①派系林立,军阀各自为政。
②内战不断,新军阀混战不休。
【提问】结合前面所学知识分析两次北伐的不同之处并完成表格。
(目的、对象、结果、主体)(三)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通过图片和文字材料说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让学生结合教材分析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
①南京国民政府实现全国基本统一。
②国民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的政策,民族资产阶级兴办实业的热情有所提高。
③中国人民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一)背景【提问】让学生根据材料分析前面四次反围剿都取得了胜利,为什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了?(二)过程(三)转折:遵义会议这是遵义会议前后中央军事指挥三人团的变化,据此指出:遵义会议做出了什么重要决定?具有什么伟大的历史意义?(四)意义【提问】请同学结合材料归纳长征的意义。
将红军长征与当前实际相联合。
第22课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教案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22课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课程标准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认识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和红军长征的意义。
学习目标1.结合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等史实,认识国民党统治在全国的确立及其性质。
2.知道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认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确立及其意义。
3.结合红军长征的过程,从“时空观念”角度认识红军长征的历程,认识长征的意义。
学习重难点1.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2.认识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的意义。
3.认识红军长征的意义。
学习过程一、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1.宁汉合流1927年7月15日,以汪精卫为首的武汉国民政府宣布正式与共产党决裂,制造七一五政变。
随后,汪精卫即表示愿意与南京国民政府“和平统一”,时值蒋介石宣布下野,终促成宁汉合流。
2.济南惨案济南惨案(又称五三惨案),民国十七年(1928年),蒋介石领导国民革命军进行北伐战争,日本军国主义担心中国一旦统一,就不能任日本肆意侵略,于是竭力阻挠北伐战争的进行。
1928年5月,日本以保护侨民为名,派兵进驻济南、青岛及胶济铁路沿线,准备用武力阻止国民革命军的北伐。
国民革命军于五月一日克复济南后,日军遂于五月三日派兵侵入中国政府所设的山东交涉署,将交涉员蔡公时割去耳鼻,然后枪杀,将交涉署职员全部杀害,并进攻国民革命军驻地、在济南城内肆意焚掠屠杀。
此案中中国民众被焚杀死亡者,达一万七千余人,受伤者二千余人,被俘者五千余人。
同时,日军在济南大量扣留车辆,截断交通线路,并强占胶济沿线的行政机关。
3.东北易帜皇姑屯事件:1928年6月4日凌晨5点30分,张作霖乘坐的专列经过京奉、南满铁路交叉处的三洞桥时,火车被日本关东军预埋炸药炸毁,张作霖被炸成重伤,送回沈阳后,于当日死去。
但秘不发丧。
其子张学良从前线动身,于6月18日赶回沈阳,稳定了东北局势,直到张学良21日继承父亲职务后,才正式公开发丧。
案发皇姑屯站以东,史称皇姑屯事件。
《南京国民政 府的建立》 导学案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南京国民政府建立的背景和过程。
2、掌握南京国民政府的政治体制和统治特点。
3、分析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二、学习重点1、南京国民政府建立的过程。
2、南京国民政府的政治架构和权力分配。
三、学习难点1、理解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本质和局限性。
2、分析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四、知识链接1、北洋政府的统治北洋政府(1912 年-1928 年)是指中华民国前期以袁世凯为首的晚清北洋军阀在政治格局中占主导地位的中国中央政府。
北洋政府时期,军阀混战,政治动荡,国家处于分裂状态。
2、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1924 年,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
1926 年,国共两党合作进行北伐战争,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五、学习过程(一)南京国民政府建立的背景1、北洋军阀的统治黑暗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各派军阀为争夺地盘和权力,连年混战,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同时,军阀们出卖国家主权,投靠帝国主义,使中国的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2、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的胜利国共合作的建立和北伐战争的顺利推进,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的势力,为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创造了有利条件。
3、蒋介石的崛起蒋介石在国民党内逐渐掌握了军权,并通过一系列政治手段排挤和打压其他政治势力,为其建立独裁统治奠定了基础。
(二)南京国民政府建立的过程1、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927 年 4 月 12 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标志着国共合作的破裂和大革命的局部失败。
2、七一五反革命政变1927 年 7 月 15 日,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正式宣布与共产党决裂,也标志着大革命的全面失败。
3、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1927 年 4 月 18 日,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与武汉国民政府相对抗。
随着宁汉合流和东北易帜,南京国民政府在形式上统一了全国。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导学案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导学案(原卷+答案)知识点1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1.“宁汉合流”1927年秋,____________与南京国民政府合并,史称“宁汉合流”。
它标志着中国国民党专制统治的确立。
2.改旗易帜(1)继续北伐:1928年,国民政府继续北伐,讨伐张作霖。
日本帝国主义为阻挠北伐,制造了________。
(2)皇姑屯事件:日本见张作霖不能满足他们的侵略要求,在皇姑屯将他炸死。
(3)东北易帜:1928年底,张作霖之子________通电全国,宣告东北三省服从国民政府,改旗易帜,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基本统一了全国。
3.民族工业发展(1)原因①国民政府建立以后,民族资产阶级________的热情有所提高。
②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蓬勃开展,抵制洋货、________的行动,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机遇。
(2)表现民族工业中的新兴部门如________、橡胶、搪瓷等,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4.官僚资本膨胀官僚资本凭借国家权力,迅速聚敛起巨额财富,________成为他们巧取豪夺的重要工具。
民族工商业受官僚资本的摧残、压迫越来越严重。
知识点2 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南昌起义爆发1927年8月1日,________、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了南昌起义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________的第一枪八七会议召开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________召开概况①总结了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②确定实行________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③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________中取得”的重要思想影响为正处于思想紊乱和________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方向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创建: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________的部队到达井冈山,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建立红色政权,开始创建第一个________根据地(2)会师:1928年,朱德、陈毅率领的革命队伍到达井冈山,和毛泽东领导的________会师(3)意义:点燃了“____________”的星星之火。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1927—1949)学案
高三班姓名学号专题九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1927—1949)(一)政治(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胜利)一、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1、武装起义①背景: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利益,是政权,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中,认识到掌握的重要性。
②南昌起义a.时间:年月日b.领导者:、c.意义:打响了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和的开始③秋收起义:a.时间:年月b.领导者:c.意义:开创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2、土地革命①背景:1927年,毛泽东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②主要内容:a.毛泽东“”思想(包括:、和)b.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三次反“围剿”斗争c.1931年冬,成立,当选临时中央政府主席,定都3、红军的长征(1934年10月——1936年10月)①背景:②起止时间: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③遵义会议:a.主要内容:军事上全力纠正等人的错误;政治上确立以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b.影响:1935年1月,党的历史上④长征胜利的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使中国革命成为激励当和人民继续前进的巨大动力;红军主力到达,具有伟大历史意义二、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1、日本侵华①日本侵华的根本原因: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困境,要迫切摆脱②日本发动侵华战争a.(1931年9月18日):东北三省沦为日本的殖民地,民族危机加重b.(1935年):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c.:(1937年7月7日)是日本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的开始③日军的滔天罪行a.(1937.12)b.c.的暴行2、中国人民的抗战防御阶段①国民政府正面战场四大会战(、、、)结果:虽然取得了、等战役的胜利,但无力阻止敌人进攻,失去大片领土②共产党敌后战场a.抗战初期: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是建立b.制定全面抗战路线:1937年,制定了人民战争路线,与国民党单纯依靠和抗战的形成鲜明对比c.开辟抗日根据地:(中共中央所在地)、(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等d.毛泽东《》发表:指明了抗战方向相持阶段①国民政府开辟国外战场,1942年,中国派遣到缅甸②共产党敌后战场a.: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大大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b.抗日根据地建设:政治上;经济上、;思想上,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基础c.评价: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战场,抗击半数以上的侵华日军,成为反攻阶段共产党敌后战场:年,中国在延安召开,确立了作为全党的指导思想抗战的胜利①标志:年月日②意义:a.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的b.为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大大提高了中国的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①日本发动的战争是侵略的、非正义的、法西斯战争,必然以失败告终。
连云港市灌云县四队中学高三历史总复习学案:中国近代史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
A.直接威胁了国民政府统治的中心
B.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
C.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主力 D.是蒋介石反动统治由发展到消亡的转折点 8.某中学历史研究学习小组,收集了下列历史图片。该组图片体现的最恰当主题是 B
3
中共一大会址 井冈山会师 中共七大会场 人民解放军占领总统府 A.新旧民主革命的艰难历程 B.中共对民主革命的探索 C.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D.国共关系的发展变化 9.2010 年 9 月 3 日是我国伟大的抗日战争胜利 65 周年纪念日, 国共两党都为此进行过 努力。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查第二期抗战开始以及我备战区本运动战、游击战相配合积小胜为大胜 之最高原则,以攻为守指导作战,屡遏凶焰,挫被顽敌,士气振奋精神日旺。台庄胜 利足为表征。惟是各军无论据守一点抑或转战匝月,其伤亡之重均感痛苦。苟为情况 所许则抽调整理补充早在计划中,然为顽敌所迫,势为难能,当此时若非以最后五分 钟坚忍之精神难保已得之胜利。试观前此残寇负隅峄枣,虽极小部之敌,在我包围攻 击之下亦保持攻击精神堪资借镜。诚恐我军各部久战之后不无精神弛缓贻误战局。即 希该长官等严令所属共体斯旨,纵部队在残缺苦战中亦不得稍堕志放弃任务,致于罪 戾。本委员长决本信赏必罚用达民族复兴之目的。望各勉力。 ——蒋介石(1938 年 4 月 27 日) 材料二 我们是一个很大的国家,我们的战争是进步的战争,我们又有国际的援 助,这三者同时结合在一块。这些都是我们的有利条件,不但已经存在,并在日益发 展之中。在这里,亡国论者与悲观主义者同样是瞎子,他们一点也看不见,而只看见 我们是弱国,是劣势,是半殖民地这一点,喃喃发出其“抗战必亡”“再战必亡”的 、 胡说,其中许多坏蛋就根据这种胡说暗地进行其投降妥协的阴谋,我们相反,我们要 根据十五个月经验中已经证明了的东西,向全国明确地指出我们国家与我们战争的长 处与短处,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并指出长处与有利条件在全面战争中占据着优势, 号召全国势力奋斗,发挥自己的长处,增强自己的有利条件,克服自己的短处与不利 条件,为争取最后胜利而斗争。最后胜利将是谁的呢?我们确定地答复:中国的。 ——毛泽东(1938 年 10 月 12 日) (1)依据材料一,概括这一时期蒋介石的思想。 (2)依据材料二,分析指出毛泽东提出的哪些思想? (3)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共两党领袖思想的共同之处,简要评价 国共两党在抗战中的地位与作用。 参考答案: (1)思想:认识到运动战与游击战的地位和作用;认识地坚忍不拔,绝不 气馁精神的重要性;有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坚信抗战必将胜利。 (2)思想:驳斥“亡国论” “抗战必胜” “再战必亡”等谬论;认为战争正向有利于中 国的方向发展;充分认识到战争的长期性;只要坚持抗战,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国。 (3)共同之处:都认识到抗日战争是持久战争;都认为最后胜利属于中国。 地位与作用: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中能以民族大义为重,携手合作,共同抗战;国民 党和共产党分别主导正面和敌后两个战场,都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统编人教2019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学案:第22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
统编人教2019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学案:第22课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第22课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III、学习目标初呈现一、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1.形式上统一全国(1)1927年秋,武汉国民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合并,史称“宁汉合流”。
它标志着国民党一党专制统治的确立。
(2)1928年,国民政府继续北伐,讨伐张作霖。
日本为阻挠北伐,制造了“济南惨案”,后在皇姑屯将张作霖炸死。
(3)1928年年底,张学良通电宣告东北三省服从国民政府,改旗易帜。
至此,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基本统一了全国。
2.经济发展(1)条件①国民政府建立以后,民族资产阶级兴办实业的热情有所提高。
②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蓬勃开展,抵制洋货、提倡国货的行动,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机遇。
(2)表现①除了原有的纺织、面粉等行业外,新兴部门如化学工业、橡胶工业、搪瓷工业等,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②官僚资本凭借国家权力,迅速聚敛起巨额财富,四大银行成为他们巧取豪夺的重要工具。
二、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1.南昌起义(1)背景: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
为了挽救革命,中国共产党决定用武装起义来回答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
(2)起义: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了南昌起义。
10月初,在潮汕地区遭到敌人的围攻而失败。
(3)意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2.汉口会议(1)时间、地点: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
(2)内容①会议总结了国民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
②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③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④毛泽东提出了“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重要思想。
3.秋收起义(1)八七会议后,毛泽东赴湖南组织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2)1927年9月,进攻长沙途中受挫,毛泽东决定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
最新中近史三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学案及答案
中近史三: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1927-1949)一、阶段特征: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实质上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统治。
政治上:阶级和民族矛盾交错,政局不断变化,中国先后经历了内战到民族战争再到内战的过程。
从影响中国政局的力量看,以国民党反动派为代表的反动力量逐步削弱,以中共为代表的革命力量日益壮大;日本侵略者从局部侵华到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最终被中国人民打败。
从国共关系看,经历了由到,再到的过程,最终国民党被赶到台湾,遗留下现代的“台湾问题”。
从主要矛盾的变化看,国共阶级矛盾与中日民族矛盾交错,其中1927年到1935年“华北事变”前阶级矛盾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1935年华北事变到1945年8月抗战胜利,中日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阶级矛盾降为次要矛盾。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到新中国成立,国共阶级矛盾再次成为主要矛盾,主要矛盾的变化是中国政局变化的重要原因。
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经历了起义、起义、井冈山斗争、工农武装割据、红军、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国共合作抗日、重庆谈判、解放战争(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挺进中原、三大战役、渡江战役)等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完成了的民主革命任务,使中国走上独立发展民主富强道路。
经济上:由于长期的战争和国民政府的独裁统治,民族资本主义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虽然国民政府实现了全国的基本统一后,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经济的措施,民族工业一度得到较快的发展。
但日本侵略者对沦陷区进行野蛮的经济掠夺,国民政府在国统区实施战时体制,强化对经济的全面统治,压榨民族资本牟取暴利,造成官僚资本的膨胀,民族资本的萎缩,民族工业遭受沉重打击。
新中国成立前,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
思想上:在国统区,为了加强专制统治,严格控制人们的思想,民主进步思想与反动统治之间的斗争激烈。
从中共的发展看,毛泽东思想形成和成熟,并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指导中国革命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为找到合适中国革命的道路和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专题九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中国社会(优质学案)
专题九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中国社会★知识回顾一.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求民主斗争(1)南昌起义背景:国民党叛变革命,疯狂屠杀共产党和革命群众。
概况:主要领导人有、、。
历史意义:打响了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创建了人民军队。
历史教训:走革命道路行不通。
(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背景:秋收起义攻打长沙受挫。
建立:1927年10月,毛泽东带领秋收起义军队进入井冈山区,通过开展和,建立起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意义:开辟了一条与中国革命具体情况相适应的革命道路,为其他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提供了榜样。
(3)红军长征原因:“左”的错误造成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概况: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开始长征,1935年到达陕北吴起镇;年10月,与红二、四方面军会师,三大主力红军会师,宣告胜利结束。
意义——粉碎了国民党的围剿,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播下了革命的种子。
长征精神——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百折不挠、克服困难的精神。
(4)遵义会议背景:党中央存在左倾错误;长征初期形势严峻。
内容——纠正左倾错误,肯定毛泽东正确主张,选举毛泽东为。
意义——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
成为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反映了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
(5)九一八事变背景:转嫁国内经济和政治危机;中国内战。
影响:东北三省沦陷;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民族危机加重。
2.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1)主要论著:《》《》、《》(2)核心理论——。
(3)理论特点——认为中国民主革命的重心在依靠的主体力量是。
(4)形成基础——社会基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
实践基础:的失败和根据地成功建立。
理论基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
(5)历史意义——指导了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广泛建立,为扭转革命危局和中国革命的胜利提供了理论指导。
3.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较快发展(1)原因:国民政府发起“币制改革”和“运动”;群众“抵制洋货、倡导国货”的反帝爱国运动。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导学案-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七单元第22课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学习目标】1.唯物史观:了解国民党统治前期的经济发展,认识官僚资本膨胀是特定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
2.时空观念:通过时间轴,梳理本课所涉及到的时间、空间、事件、意义等,进一步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
3.史料实证:利用图片和史料营造历史情景,开展史料研习,学生体会论从史出的学史原则。
4.历史解释:把握重要概念,对相关历史问题有自己的理解并能清楚表达。
5.家国情怀:认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各阶层救国救民的行动,体会其英勇抗争的精神。
【教材梳理】一、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1.统一全国⑴宁汉合流:1927年秋,武汉国民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合并;国民党专制统治确立。
⑵济南惨案:1928年,国民政府继续北伐,日本为阻挠北伐,制造了“济南惨案”。
⑶皇姑屯事件:张作霖败退东北,在皇姑屯被日本炸死,其子张学良继任。
⑷东北易帜:1928年底,东北三省服从国民政府,改旗易帜。
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
2.国民政府统治下的经济⑴背景:民族资产阶级兴办实业的热情提高;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开展。
⑵民族工业:纺织、面粉及新兴的化学、橡胶等行业,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⑶官僚资本:凭借国家权力,迅速聚敛起巨额财富,以四大银行为代表。
二、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1.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⑴南昌起义:1927.8.1,周恩来、朱德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⑵八七会议:1927.8.7,汉口,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⑶秋收起义:1927.9,毛泽东,湘赣边起义→长沙→井冈山区。
2.工农武装割据⑴开始:1927.10,毛泽东创建井冈山根据地;1928年,朱德、陈毅与毛泽东会师。
⑵道路: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⑶发展:到1930年夏,根据地发展到十几块,革命武装达十万人。
⑷政权:1931.11,在瑞金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毛泽东为主席。
专题九+南京国民政府初期(1927-1937)导学案 高三统编版历史三轮冲刺复习
九、南京国民政府初期(1927-1937)(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土地革命时期)一、阶段特征:政治经济思想宁汉合流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东北易帜长征、遵义会议九一八事变、华北事变西安事变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土地改革官僚资本主义毛泽东思想形成1.经济:南京国民府成立,在形式上完成了统一;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促进了民族工业的短暂发展。
中共在革命根据地进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使农民在政治上翻了身,提高了生产积极性。
官僚资本主义开始出现。
2.政治:宁汉合流,中国国民党专制统治确立;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八七会议,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秋收起义后,毛泽东在井冈山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遵义会议召开,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局部侵华。
华北事变,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国共十年对峙结束。
3.思想:毛泽东思想形成,创造性地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为革命指明了方向。
二、高考真题:无三、模拟练习:1、1935年12月,中共中央的一份报告指出:民族资产阶级和地主买办阶级是有区别的,地主买办营垒内部也不是完全统一的,“我们要把敌人营垒中间的一切争斗、缺口、矛盾,统统收集起来,作为反对当前主要敌人之用”。
这一报告表明,当时中国共产党()A.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B.将工作重心转向城市C.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 D.实行工农武装割据2、1936年5月5目,毛泽东、朱德发布《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明确放弃反蒋口号。
这表明当时()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影响深远B.国内阶级矛盾已经解决C.中国共产党致力于民族解放D.敌后抗日根据地不断壮大3、1929年4月,红四军政治部在江西南部于都发布了134条标语,主要包括“针对国民党以及帝国主义”、“共产党和红军的性质及任务”、“目前时局”、“共产青年团和青年妇女以及商人和工人利益”等等。
学案3:第22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第22课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自主学习】一、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1. 政治(1)宁汉合流:1927 年秋,武汉国民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合并,史称“”,标志着中国国民党的确立。
(2)二次北伐①目的:讨伐张作霖。
②事件2.经济: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1)发展曲折:凭借国家权力,聚敛财富,使民族工商业发展受阻。
二、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1.南昌起义(1)原因①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掌握的重要性。
②为了挽救革命,中国共产党决定用来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
(2)过程①1927 年8 月1 日,、贺龙等率起义军占领南昌城。
②起义军撤出南昌,南下广东,在潮汕地区失败后,一部分在朱德、陈毅的率领下,转战湖南;另一部分转移到地区。
(3)意义:打响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2.“八七会议”(1)时间、地点: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
(2)内容①会议总结了失败的教训。
②纠正了陈独秀的机会主义错误。
③确定实行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④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中取得”的重要思想。
3.秋收起义(1)时间:1927年9月。
(2)经过:组织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进攻长沙途中受挫,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
4.井冈山道路(1)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建立红色政权,创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2)井冈山会师:1928 年,、陈毅率领的革命队伍到达井冈山,和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
(3)影响①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点燃了“”的星星之火。
②中国革命走上了建立,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5.政权建设(1)建立: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召开,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选举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2)意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创建的宝贵探索与尝试。
6.土地革命(1)内容:“打土豪,”。
第22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教案)-【魅力中国史】2022-2023学年
第22课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教案)-【魅力中国史】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同步【课件+教案】精品实用教学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上)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2. 能够认识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的重要性和意义。
教学重点:1.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及其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
2. 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1. 如何深刻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及其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2. 如何让学生理解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的重要性?教学方法与手段:1. 课堂讲授、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
2. 图片、PPT、视频等多媒体手段。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投影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图片,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学习(40分钟)1. 讲解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及其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
(1)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和特点(2)南京国民政府的主要措施(3)南京国民政府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2. 介绍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的重要性。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思想基础(2)土地革命战争的胜利(3)抗日战争和敌后斗争的胜利三、练习(10分钟)小组讨论: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措施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有哪些?为什么?四、归纳(5分钟)1. 总结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及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
2. 理解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5分钟)撰写一篇短文,介绍南京国民政府的主要措施和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以及中国共产党如何开辟革命新道路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措施以及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同时也能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的重要性和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图片、PPT、视频等多媒体手段,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同时,在课后作业中,要求学生撰写短文也是为了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军和
军。
1937年9月,
发表《国共合作宣言》,两党第二
次合作最终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3)正面战场的抗战和敌后抗日斗争
①正面战场的抗战
凇沪会战:1937、8—11月,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但上
海、南京等地失陷。
太原会战:1937、9—11月,八路军参加会战,取得
大捷,
但最终华北大片地区失陷。
年份 占工厂总数比例 占工业资本总额比例 占工人总数比例
1937 16% 年
4.4%
7.3%
1942 58%
78%
49%
年
表2所示各种比例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抗日战争的影响B.抗日根据地扩大 C.国际援助的增多D.民营工业的发展
2.(08广东)下列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说法,不符合史实的是 A.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B.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C.抗日战争的胜利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D.中共一大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奋斗目标
获得较快发 展
遭到严重摧 残
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 ——工农武装割据思 想主要论著及主张
毛泽东思想成熟 ——新民主主义理论 方面的主要论著和主 张
解放战争时 期
挺进大别山、三大战役、中 共七届二中全会、新民主主 义革命的胜利
陷入困境
★知识回顾
一.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1.求民主斗争
(1)南昌起义
背景:国民党叛变革命,疯狂屠杀共产党和革命群众。
载,其中关于解放战争时期淮海战役的记载是
A.国民党中央官吏今日下午离开沈阳,解放军即入城 B.国民党军
放弃徐州
C.解放军入北京城
D.解放军三
千人在江阴渡江
7.(08广东)毛泽东曾在一篇文章中宣告:“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
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
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的主要标志是
概况:主要领导人有
、
、
。
历史意义:打响了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创建了人
民军队。
历史教训:走
革命道路行不通。
(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背景:秋收起义攻打长沙受挫。
建立:1927年10月,毛泽东带领秋收起义军队进入井冈山区,通过开
展
和
,建立起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意义:开辟了一条与中国革命具体情况相适应的革命道路,为其他农
专题九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中国社会
ADBCCBD (1)政治上:国共两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军事上: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共产党在敌后战场共同抗击日军。 (2)日本发动战争是为了争夺霸权,日本的对外战争给包括日本在内 的东亚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3)主要原因:中国人民的全民族抗战。 次要原因:世界反法西斯力量沉重打击(苏、美、英等国对日作战),美 国对日本投放原子弹。 (4)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新中国成立后,日本追随美国、敌视新中 国。 中日两国政府致力于发展两国友好关系,中日民间交流活动的推动。
徐州会战:1938春天,
战役沉重打击了日军,
但最终徐州等地失陷。
枣宜会战:1940年5月,国民党军总司令
为国捐
躯。
②敌后抗日斗争
1937年8月,中共召开洛川会议,制定
路线(动
员全民族一切力量抗日)。
八路军、新四军开展 战争,建立了敌后抗日根据地,
把敌人后方变成抗日前方。
1940年10月,彭德怀领导华北军民进行
倡导;日本全面侵华使国民党统治受到严重威胁;国内要求抗
日救亡运动的高涨;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②经过:1935年8月,中共发表
宣言,提出
。
1935年12月,中共召开
会议,确立建立抗日
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国民党答应停止内战,
联共抗日。
1937年,工农红军参加改编,建立
子。
长征精神——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百折不挠、克服困难的精神。
(4)遵义会议
背景:党中央存在左倾错误;长征初期形势严峻。
内容——纠正左倾错误,肯定毛泽东正确主张,选举毛泽东为
。
意义——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成为生死攸关的转折
点,反映了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
(5)九一八事变
背景:转嫁国内经济和政治危机;中国内战。
国转变为
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到社会主义
社会。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历史意义
国内意义——推翻了三座大山,结束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被奴役的历史,人民真正
成为国家的主人;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中国摆脱
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扫清了道路,创造了必要的前
提。
国际意义——削弱了帝国主义势力,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壮大了人民民主的
村革命根据地建立提供了榜样。
(3)红军长征
原因:“左”的错误造成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概况:
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开始长征,
1935年到达陕北吴起镇;
年10月,与红二、四方面
军
会师,三大主力红军会师,宣告胜利结束。
意义——粉碎了国民党的围剿,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播下了革命的种
,沉重打
击日军侵略气焰,振奋抗日信心。
(4)抗战的胜利及历史地位
①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
够胜利的原因:
(最主要原因);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
支持(如:苏联出兵东北、美国投掷原子弹等)。
史意义和历史地位:
国内——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洗雪了民族耻辱,捍卫
了民族尊严;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
(2)描绘一幅1927—1949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发展到消亡
的示意图。并指出你的理由。
2.1927—1937年间,中国共产党根据革命形势的变化先后进行了三次 重要的策略调整:第一次是从城市到农村,第二次是从南方到西北,第 三次是从反蒋到抗日。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哪些事件表明中国革命在效仿俄国革命模式?举例说明中国革命 是怎样“走向农村”的?这一实践形成了什么革命理论?
(2)什么原因导致中国共产党把革命中心从南方转移到西北?这一转 移是如何完成的?对后来中国革命产生了怎样影响?
(3)中国共产党是怎样完成由反蒋到抗日的策略调整的?中国共产党 这一调整的出发点是什么?
(4)上述三次策略调整贯穿着中国共产党怎样的思想路线?
3.有人说,中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有两次实现民主的机遇,但 都错过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是哪两次?为什么都错过了?对此你有 何启示?
础;
国际——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
争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2.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1)主要论著:《
》、《论持久
战》、《论联合政府》等;
(2)核心理论——
(3)主要观点:中国民主革命分
革命和
革命两个阶段;
革命对象是
;
革命动力是
;
革命发展前途是
。
4)历史地位:1945年中共七大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党的一切工作的指
3.(08山东)民主革命时期的标语宣传了党的政策,播撒了革命火 种。下图的宣传标语应出现于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4.(08海南)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就西安事变结束时的局势发表评
论说:“西安事变可能已经以一种地方性的失败告终了,却仍然是一次
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虽然缓慢而且伴有剧痛,终于在渐渐
附加题 1.(1)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使阶级矛盾发展成
为最主要矛盾。中国再次陷入内战。后由于日本加紧侵略中国,中 日民族矛盾逐步发展成为最主要矛盾,促使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共 同抗战。抗战胜利后,由于蒋介石坚持独裁内战政策,阶级矛盾再 次发展成为最主要矛盾,再次爆发内战。 (2)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采取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获得了较快发展,因此,1927—1936年间, 曲线呈上升趋势;后因日本全面侵华,国民党实行“统制”经济政 策,民族资本主义工业遭到严重摧残,曲线大幅下降;抗战后,由于 美国经济侵略,国民政府反动政策,官僚资本压制,内战破坏等原 因,是民族资本主义工业陷入困境,曲线应该继续下降。 2.(1)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1927年10月,毛泽东带领秋收起义军队 来到井冈山区,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武装斗争,建立了第一块农村 革命根据地,开启了中国革命“走向农村”的新局面。“工农武装 割据”理论。 (2)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长征胜利。使西北长期成为革命的指挥 中枢和总后方。 (3)1935年8月,中共发表八一宣言,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12月,中 共召开瓦窑堡会议,确立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出发点是以 民族利益为重。 (4)实事求是 3. 第一次是国民大革命时期。因为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统一战线 破裂,大革命失败,建立民主政治的机遇丧失。
力量;推动世界被压迫民族争取解放的斗争;增强了世界的和平力
量。
2.民族资本主义工业陷入困境
原因:美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国民党政府的反动政策;官僚
资本的压制;内战的破坏。
★阶段特征
1.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前期国内阶级矛盾为最主要矛盾,后因日本加紧侵
华,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最主要矛盾;国共两党
由斗争走向联合;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获得了较快发
专题九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中国社会
★专பைடு நூலகம்概要
主要阶段
反侵略、求民主斗争
民族资本主 义曲折发展
思想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