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核算讲座PPT课件

合集下载

《国民经济核算》课件

《国民经济核算》课件

产业部门分类是指按照产业部门的特 征和属性,将国民经济中的产业部门 进行归类。
常见的产业部门分类包括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等,这些分类有 助于了解不同产业的发展状况和趋势 。
地区分类
地区分类是指按照地区的行政区域或地理区域,将国民经济 中的地区进行归类。
常见的地区分类包括东、中、西部地区,城乡地区等,这些 分类有助于了解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特点。

会计核算方法
复式记账法
通过借贷记账原理,记录经济业务的发生和 变化,并形成财务报表。
折旧计算法
根据资产的使用情况和价值损耗程度,计算 资产的折旧费用。
成本计算法
根据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计算企业的利润和 亏损。
税务会计法
根据税收法规和会计准则,计算企业的应纳 税额和税后利润。
其他核算方法
01
02
03
展潜力。
05
国民经济核算的未来发展
新兴核算议题与方向
绿色国民经济核算
关注环境成本和自然资源 的价值,推动经济与环境 的协调发展。
幸福国民经济核算
将幸福感、生活质量等非 货币因素纳入核算体系, 以更全面的方式衡量经济 发展。
数字经济核算
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发展, 研究数字经济的价值、生 产与消费等方面的核算方 法。
利用国民经济核算数据,计算国内生 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物价指 数等综合经济指数,反映国家经济发 展水平和趋势。
利用国民经济核算数据,评估国家经 济发展水平,比较不同国家之间的经 济实力和发展差距,为制定国际经济 政策提供依据。
经济结构分析
通过对国民经济核算数据的分析,研 究产业结构、投资消费结构、区域经 济结构等,揭示经济结构变化及其对 经济增长的影响。

国民经济核算课件

国民经济核算课件
• 特征:*按货币单位计量 • *与时期长短有关 • -经济存量反映某一时点的资产和负债的状况。在国民经济核算中,
经济存量主要是期初和期末的资产、负债和净值的持有量。
• 特征:*与时点有关 • *一般表现为期初.期末等.
第一章 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理论
• 四、国民经济核算对象 • (七)、市场价格与要素价格 • 市场价格不仅是国民经济核算的同度量因
力、资本和政府的交易,以及收入和财富的再分配交易。
• 经常转移:收入税,财产税,其他经常转移 • 资本转移:对机构单位的储蓄或财富的再分配.
第一章 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理论
• (3、金融交易。它是指各类金融资产的净获得(净购买)或负债的净
发生过程中债权与债务资金上的交易。如银行存款.
• 4、内部交易。为了保证国民经济核算在生产、分配、消费、积累全
第一章 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理论
• 六、国民经济核算总量描述及国民经济核算的结构描述 • 国民经济核算的结构描述是通过宏观层次上的系统分类进行的。见教材第20
页国民经济核算分类体系示意图(图1一2)
• 1、生产领域,对生产成果分别进行国民经济产业部门分类和国民经济机构部
• 国民经济产业部门及其经济活动是国民经济生产核算的主
要对象,也是分析产业结构的重要基础。
第一章 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理论
• 四、国民经济核算对象 • (五)、国民经济活动中的交易 • 概念:交易是市场经济活动的内容,也是
国民经济核算的对象。在市场经济中,国 民经济活动的交易是机构单位之间根据市 场经济原则相互协议而进行的经济活动。 从性质上定义,交易包括经济权益的创造、 转移,具体性质的改变和消失。
一的价格形式是保证国民经济核算数据系统一致的重要条件。

国民经济核算(PPT 42页)

国民经济核算(PPT 42页)
包括:1、货物和服务交易(说明产品的来源和使用) 2、分配交易 3、金融交易 4、内部交易 5、其他积累交易
市场活动中的等价交换
交易的涵义
单向的经济转移(自愿无偿或强制的)
可以是货币交易,也可以是易货交易
可以是经济交易,也可以是积累交易
4、经济流量和存量
流量
反映一定时期内所有经济活动的变化的 价值数量。 其特点有:(1)按货币单位计量
3、国民经济帐户体系
概念 描述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一系列帐户的整体
层次
(1)微观机构单位(基层单位)帐户 (2)机构部门(产业部门帐户) (3)国民经济综合帐户
机构部门帐户体系示意图
生产帐户
增加值
期初资产负债表
收入初次分配帐户
原始收入
可支配收入及支出帐户
储蓄
资本帐户
贷出净额
金融帐户
资产负债 变动帐户
的联系
统计学、计量经济学为国民经济核算 提供了收集、整理、显示资料和核算、 分析资料的方式方法。
5、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发展
1992年正式颁布新SNA的试行方案 1995年全面推行新SNA 1998年正式在中国统计年鉴中公布该核算体系数据
二、国民经济核算的对象
1、国民经济核算目的
为经济行为监测、经济分析、国际比较、 政策分析和制定,以及宏观经济调控和管理服务
2、具体特征(三个特征,教材P9) 3、与机构单位的区别:隶属关系
产业部门
1、国民经济基层单位根据生产产品或服务的同质性 分类形成国民经济产业部门
2、三次产业分类 第一产业,主要是农业; 第二产业,主要是工业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主要是流通和服务业。
3、国民经济活动中的交易
交易是国民经济核算的对象 国民经济核算将所有的经济活动都按“交易”来处理

《国民经济核算》PPT课件

《国民经济核算》PPT课件
1、经济流量 2、经济存量
精选课件ppt
12
五、市场价格
1、国民经济核算中使用的价格均为市场价 格 2、市场价格的形式:
(1)要素价格 (2)基本价格 (3)生产者价格 (4)购买者价格
精选课件ppt
13
第三节 国民经济核算基本结构
1、国民经济核算总量描述P17 2、国民经济核算的结构描述P17
精选课件ppt
3
一、国民经济核算的产生
1、来源于国民收入统计的演化 2、国民核算一词的最早使用者 ——范·克利夫(荷兰)1941年
精选课件ppt
4
二、国民经济核算的发展
1、二战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2、两大核算体系的产生 (1)SNA (2)MPS 3、目前,全部实行SNA基础上的国民经济 核算体系
(2)金融机构(3)政府(4)住户 (5)为居民服务的非营利机构 (6)国外
2、基层单位——产业部门 三次产业分类
精选课件ppt
10
三、交易
1、包括经济交换与经济转移 包括货币交易与非货币交易
2、类型(1)货物和服务交易 (2)分配交易 (3)金融交易 (4)内部交易
精选课件ppt
11
四、经济流量与存量
精选课件ppt
5
三、国民经济核算与其它学科的 关系
1、经济学是国民经济核算的理论基础
如:生产理论、供求理论、再生产循环理 论等
2、会计学:国民经济核算运用了会计帐户 和复式核算方法
3、统计学:宏观经济
精选课件ppt
6
四、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发 展
1、计划经济时期——MPS 2、市场经济时期——新SNA 1984年开始 1992年提出试行方案 1995年全面实行

国民经济核算的讲义 PowerPoint 演示文稿-PPT课件

国民经济核算的讲义  PowerPoint 演示文稿-PPT课件

④股票以外的证券
⑤贷款
⑥保险专门准备金
⑦其他
二、金融交易帐户
1.特点: ①双方都是金融性的 ②一方金融,另一方为非金融 2.原则: ①时间:同时性原则(以非金 融方为准) ②价格:交易价格
三、金融帐户
1.原理:
资产净获得=负债净发生+净借入
2.表式
金融帐户 资产变化 负债变化 -2 黄金和特别提款权 2 净贷出 +/ 净借入 通货和存款 595 黄金和特别提款权 566 股票以外的证券 300 通货和存款 328 贷款 332 股票以外的证券 291 股票与其他产权 273 贷款 302 保险专门准备金 72 股票与其他产权 其他应收款项 56 保险专门准备金 71 74 其他应收款项 1630 合计 1630 合计
四、资本形成概念
1.资本形成: 机构单位间通过交易获得(处 理)生产资产 2.资本形成的交易: 当期 已有
3.资本形成的特性
①不同于消费品
②不同于中间消耗
③资本形成的实物构成与非金融
资产一致 ④资本形成是最终使用的一部分
4.原则:
时间:取得所有权时间
价格:实际价格
五、固定资本形成的核算
1.内容:有形资产、无形资产(软 件等)、附着在土地等的资本形成 2.方法:获取——处理
3.总额与净额:固定资本消耗(折
旧)
六、库存 1.库存变化:
①材料
②在制品
③产成品
④转卖
⑤政府储备
2.方法
当期获取——当期处理 会计对库存以成本核算, 不符合核算的要求,需采用后进先出法
第三节
金融交易核算
一、金融资产概念
1.概念:以金融债权、黄金、特别提款权 等形式存在的资产

国民经济核算概述(ppt 77页)

国民经济核算概述(ppt 77页)
国民经济核算
国民经济核算简介
第一部分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简介 第二部分 国民生产总值核算
第一部分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一、基本概念 (一)国民经济核算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对
象的宏观核算。它对社会再生产全过程进行系 统的计算、测定和描述,从数量上反映国民经 济运行状况及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生产、分配、 使用各环节之间以及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内 在联系,为宏观经济管理提供依据。
第一部分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对国民经济运行 过程全面计算和描述的宏观经济信息系 统。它有两层涵义:一是指为进行国民 经济核算制定一整套标准和规范;二是指 全面系统的国民经济核算资料。
(三)常住单位:在我国的经济领土上具有经 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
1、经济领土
定义:我国政府控制的地理领土
(五)消费范围
生产范围决定消费范围,用于最终消费的 货物和服务只能是生产范围内所包括的货物和 服务。
(六)资产范围
资产是根据所有权的原则界定的经济资产, 它必须为某个或某些单位所拥有,其所有者因 持有或使用它们而获得经济利益。
(七)机构单位和机构部门分类
1、机构单位的定义
机构单位指有权拥有资产和承担负债,
2、生产者的界定(生产主体)
常住生产单位:在我国的经济领土上具有经济 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称为我国的常住单位。
—地域范围的界定:国内≠地理边界 国内=经济领土
经济领土=领陆、领水和领空 +国际水域的大陆架 +飞地 +免税区 +由境外企业经营的保税区
2、生产者的界定(生产主体)
常住单位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九)流量和存量
1、流量:与一定时期对应的量,如工资

国民经济核算的讲义 PowerPoint Presentation-精品文档

国民经济核算的讲义  PowerPoint Presentation-精品文档
对货物的服务:运输、销售、修理、清洁 对生活需要的服务:客运、旅宿、医疗等 对精神需要的服务:教育、咨询、娱乐等 对生产及商业需要的服务:科研、保险、金融
四、生产核算范围:市场产出和非市场产出 市场产出:经过市场的产出 非市场产出:不需经过市场的产出
五、生产理论 生产理论的本质是指生产活动创造价值
一、增加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 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值之和
二、国内生产总值概念 一定时期内全部生产活动创造的价值总
和就是国内生产总值。 从生产角度看,GDP=全部最终产品之和
从收入分配角度,GDP由诸生产要素的收入 构成 从使用角度,最终产品用于最终使用:积累 和消费
三、国内生产总值核算
1.生产法计算 例题:
二、产业部门中间消耗核算
注意中间消耗与固定资产消耗的区别 1.小型工具属于中间消耗 2.固定资产的保养与修理 普通的保养与修理属于中间消耗 固定资产的更新与大修理属于投资 3.研究与开发:应作为投资型活动
三、产业部门增加值核算
1.生产法 2.分配法(收入法)
四、生产帐户
见P53
第四节 国内生产总值及相关指标的核算
2.分配情况 劳动报酬 11700 生产税净额 3950 折旧 1620 营业盈余 6750
GDP=劳动者报酬+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11700+1620+3950+4250+2500 =24020(亿元)
3.支出(使用)情况 居民消费 12300 公共消费 2870 固定资产形成 7400 库存增加 1150 出口4700 进口4400
部门 总产出 中间消耗
农业 9085
3343.28
工业 37066

《国民经济核算教案》课件

《国民经济核算教案》课件

《国民经济核算教案》PPT课件第一章:国民经济核算概述1.1 国民经济核算的概念与意义1.2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本框架1.3 国民经济核算的主要指标及其相互关系第二章:国内生产总值(GDP)2.1 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与计算方法2.2 国内生产总值的意义与作用2.3 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实例第三章:投入产出分析3.1 投入产出表的基本概念与结构3.2 投入产出分析的方法与应用3.3 我国投入产出表的编制与分析第四章:国民经济账户体系4.1 国民经济账户体系的概念与构成4.2 国民经济账户的主要指标及其相互关系4.3 国民经济账户体系的分析与应用第五章:国民经济总体分析与评价5.1 国民经济总体分析的方法与指标5.2 国民经济总体评价的标准与方法5.3 我国国民经济总体分析与评价的实践第六章:失业与就业6.1 失业与就业的基本概念及其衡量6.2 失业率与就业率的计算与分析6.3 我国的失业与就业现状及其政策第七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7.1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定义及其影响7.2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衡量指标7.3 我国的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问题及其对策第八章:财政与金融8.1 财政的基本概念与政策工具8.2 金融体系与金融市场的基本构成8.3 财政与金融政策的实践与效果分析第九章:对外经济关系9.1 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与政策9.2 我国的国际贸易现状及其影响因素9.3 对外经济关系中的其他问题如外资、外汇等第十章:国民经济预测与政策评估10.1 国民经济预测的基本方法10.2 国民经济政策的评估与调整10.3 我国国民经济预测与政策评估的实践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国民经济核算概述难点解析:理解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

二、国内生产总值(GDP)难点解析:掌握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及其在不同经济体系中的应用。

三、投入产出分析难点解析:理解投入产出表的编制过程及其在经济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四、国民经济账户体系难点解析:掌握国民经济账户体系的分析方法及其在经济决策中的应用。

《国民经济核算》课件

《国民经济核算》课件
影响
2 投资对国民经济的
影响
国际贸易对一个国家或 地区的经济增长、就业、 产业结构等方面产生重 要影响。
投资对经济增长、创新 能力、劳动生产率等方 面产生积极影响,是经 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3 政府财政对国民经
济的影响
财政政策通过税收、支 出和债务等方式影响国 民经济的发展速度、结 构和可持续性。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和技术的进步,核算方 法和指标将不断更新和完善。
《国民经济核算》PPT课 件
国民经济核算是研究一个国家或地区整体经济运行规律的重要工具。它通过 计量经济活动来了解和分析经济的运行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I. 简介
国民经济核算的定义
系统衡量和统计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经济部门的活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而得出国民经 济总量和结构的统计指标。
国民经济核算的作用
1
国民经济核算在宏观经济调控
中的应用
国民经济核算在企业经营决策 中的应用
2
帮助政府制定经济政策、评估政策效 果,推动经济平稳增长、调整产业结 构和改善居民生活水平。
为企业提供了经济数据和统计指标, 帮助企业制定营销策略、控制成本和
评估经营绩效。
VII. 国民经济核算的国际比较
国内外国民经济核算的比较
IV. 国民收入的分配
1
居民收入的构成及分配方式
居民收入主要包括工资、社会福利、财产收入等,分配方式涉及工资水平、福利 政策和财产租金等。
2
企业收益利润的构成及分配方式
企业收益利润由销售额、生产成本、税费等构成,分配方式涉及股东分红、再投 资和税收政策等。
V. 国民经济核算的影响因素
1 外贸对国民经济的
III. 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

国民经济核算知识讲座ppt课件

国民经济核算知识讲座ppt课件

一、生产法
• 生产法是从直接衡量生产活动成果的角 度来计算GDP的一种方法。它根据总产出 减中间投入等于增加值,先计算出各产 业部门的增加值,再汇总得到GDP。
• 计算公式:
产业部门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
GDP=∑产业部门增加值
a
22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经济领土
经济领土是指一国政府控制的地理领土 地域范围的界定:国内=经济领土 经济领土=领陆、领水和领空
+国际水域的大陆架 +飞地 +免税区 +由境外企业经营的保税区
a
7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 基本价格 +产品税(包括发票上的增值税或类似
可抵扣税) -补贴 =生产者价格
(+购买者缴纳的不可抵扣的增值税) +运输费 +商业附加费 =购买者价格
a
10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GDP核算中的价格运用
a
14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 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 层次到较高层次。
1、生理需求:食物、水、住房、衣着等基本需求。
四、国内生产总值何时记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
一、什么是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称 GDP):指一国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 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它是衡量生产活动新创造 的价值指标,而不是一个福利指标。 考虑到Domestic一词有“国内、地区、当地、家 里等多种涵义, 对于一个地区而言,将GDP的 中文译名称为地区生产总值。如浙江省生产总 值、杭州市生产总值、桐庐县生产总值等。
.
15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 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 层次到较高层次。
1、生理需求:食物、水、住房、衣着等基本需求。
2、安全需求:人身安全和生活稳定 ,主要表现为安全而 稳定以及有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退休福利等。
3、社交需求:包括对友谊、爱情以及隶属关系的需求。 休闲、娱乐、团体活动、温馨和谐人际关系。
国民经济核算知识讲座
绍兴县统计局 王坚根
2007年9月
.
1
内容提要: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基本理 论
第一部分 有关的基本问题 第二部分 GDP三种核算方法
第三部分 不变价GDP核算 第四部分 GDP核算的作用
.
2
第一部分 有关的基本问题
一、什么是国内生产总值? 二、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内容是什么? 三、国内生产总值由谁创造? 四、国内生产总值何时记录? 五、国内生产总值用什么价格核算? 六、国内生产总值如何分类核算? 七、与GDP相关的主要指标有哪些?
• 产业部门分类目的是为了比较准确地反 映各种类型产业活动的生产规模、结构 等。
• 随着统计基础的改善,产业部门分类要
逐步细化
.
14
产业部门分类
三次产业分类最早是英国经济学家阿·费希尔于1935年提 出。他从经济史的角度对生产活动发展阶段进行了概括,认为: 人类生产活动的发展有三个阶段,初级阶段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 第二阶段,以工业生产大规模的迅速发展为标志。第三阶段特征 是各种形式的服务活动得到发展,大量的劳动力流入到旅游、娱 乐服务、文化艺术、保健、教育和科学、政府等活动中。阿·费 希尔将经济发展的三个不同的阶段分别称作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和第三产业。指出,第一产业为人类提供满足最基本需要的食品, 第二产业满足人类更进一步的物质需要,第三产业满足人类除物 质需要以外的高级的需要。三次产业划分后经其他经济学家和经 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完善。目前国际上对三次产业划分还 存在分歧,分歧较大的是采掘业是属于第一产业还是第二产业, 建筑业、交通通讯及煤气、电力、自来水等公用事业是属于第三 产业还是第二产业。目前,我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将国民经济 按三次产业和产业部门分为以下20个产业部门:
(+购买者缴纳的不可抵扣的增值税) +运输费 +商业附加费 =购买者价格
.
11
GDP核算中的价格运用
—总产出:一般按生产者价格计算,在制 品、非市场性产出、自给性产出按生产 成本计算。
—中间投入:按购买者价格计算 —居民消费:按购买者价格计算 —政府消费:按成本计算
.
12
GDP核算中的价格运用(续)
GDP核算的生产范围:①所有货物的 生产②有酬服务的提供③自有住房服务。
自然资产的生长,如海中的渔、原始 森林等生长不是生产。
土地出让收入不是生产活动成果。
.
6
三、国内生产总值由谁创造的?
• 国内生产总值由常住单位创造。 —常住单位:在一国经济领土上具有经济利益中
心的单位。 —经济领土:一国政府控制的地理领土。 —经济利益中心:—单位(或个人)在一国经济
.
4
二、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内容是什么?
• 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内容是:生产活动的 最终成果。
—首先是生产活动的成果。 —同时必须是最终成果。即本期生产、本
期不再加工,可供最终用于消费、投资 和出口的货物和服务。
.
5
生产范围的界定
生产概念的界定:在机构单位的控 制和负责下,利用劳动、资本、货物和 服务投入,创造货物和服务产出的活动。
领土内具有固定场所(厂房或住宅)、从事生 产活动、超过一定的时间(一年),则在该国 具有经济利益中心。 对地区而言,常住单位就是本地区内所有单位, 不管该单位是外资、合资还是中央省直属。
.
7
经济领土
经济领土是指一国政府控制的地理领土 地域范围的界定:国内=经济领土 经济领土=领陆、领水和领空
+国际水域的大陆架 +飞地 +免税区 +由境外企业经营的保税区
• 按当期市场价格核算原则。 • 三种价格
—基本价格:不包括产品税,包括补贴。 —生产者价格:包括产品税、发票上列 的增值税,不包括运输费和商业附加费。 —购买者价格:包括产品税、发票上列 的增值税、运输费和商业附加费。
.10Leabharlann • 基本价格 +产品税(包括发票上的增值税或类似
可抵扣税) -补贴 =生产者价格
.
8
四、国内生产总值何时记录?
• 各类交易的记录时间按权责发生制 原则确定。
—总产出:在货物和服务在生产过程中 出现的时间记录。
—中间投入:在实际进入生产过程的时 间记录。
—增加值:与总产出的记录时间一致。
—最终使用:货物在所有权发生变更时 记录。服务在提供的时候记录
.
9
五、国内生产总值用什么价格核算?
—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按购买者价格、成 本价格计算
—存货增加:出库货物按出库时的市场价 格计算,入库货物按入库时的市场价格 计算。
—净出口:进口和出口都按离岸价格计算。
.
13
六、国内生产总值如何分类核算?
• 国内生产总值基本立足于生产法与收入 法核算,按产业部门分类核算。
• 产业部门分类:产业部门是根据主产品 的同质性原则对产业活动单位进行的部 门分类。
三、第三产业
6、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
7、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8、批发和零售业
9、住宿和餐饮业
10、金融业
11、房地产业
12、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13、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4、尊重需求:既包括对成就或自我价值的个人感觉,也 包括他人对自己的认可与尊重。如名声、地位和晋升 机会等。
5、自我实现需求:自我价值实现或是发挥潜能。
.
16
第一、二产业部门分类
第一产业 1、农林牧渔业 第二产业 2、采矿业 3、制造业 4、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5、建筑业
.
17
第三产业部门分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