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养性的名言_名人名言完整版
强调修身养性重要性的名言
强调修身养性重要性的名言强调修身养性重要性的名言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优秀的名言吧,名言可以用来鞭策自己,帮助我们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树立信心。
还苦于找不到优秀的名言?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强调修身养性重要性的名言,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强调修身养性重要性的名言1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精忠报国。
——《宋史岳飞列传》3、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4、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
——《荀子修身》5、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爱莲说》6、一诺千金。
——《史记?季布栾布列传》7、為人不為己,所以才能成己。
8、微笑是静态的慢跑。
9、平日行善之人,冥冥中自有神祐。
10、你敬人一尺,人敬你一丈。
11、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
12、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果:果断13、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晁错论》14、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庄子?鱼父》15、有阴德者,必有阳报。
16、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后汉书》17、夫人必知礼然后恭敬,恭敬然后尊让。
——《管子-五辅》1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下》19、有福之人,可逢上智。
20、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古辞《长歌行》21、对方像一面镜子,你笑他也笑。
22、—范仲淹《岳阳楼记》23、让步非耻,认错非辱。
24、忠孝节义,感天地,动鬼神。
25、人虽憎我,我不憎人。
强调修身养性重要性的名言21、寡言养气,寡事养神,寡思养精,寡念养性。
2、时间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愿意挤,总还是有的。
——鲁迅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子4、那最神圣恒久而又日新月异的,那最使我们感到惊奇和震撼的两件东西,是天上的星空和我们心中的道德律。
——康德5、诽谤别人,就象含血喷人,先污染了自己的嘴巴。
6、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但丁7、学无止境。
励志_修身励志名言
修身励志名言修身励志名言1. 正心以为本,修身以为基。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司马光2. 修身不言命,谋道不择时。
唐代诗人元稹3. 修身处世,一诚之外更无余事。
明末清初教育家朱之瑜《诚诚二首》4. 修其身而后交,善其谋而后动。
战国时期哲学家杨子5. 心正而后修身,修身而后齐家。
曾参,春秋末年儒家大师曾参6. 乐太盛则阳益,哀太甚则阴损。
东汉历史学家班固7. 贪则多失,忿则多难,急则多蹶。
明代文学家、戏曲家冯梦龙《东周列国志》8. 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
西汉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司马迁《史记》9.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明代文学家王守仁《传习录》10. 有人问我修身法,只种心田养此身。
吕岩又名吕洞宾,唐末、五代著名道士吕岩11. 修身遵曾子三省,从政秉周官六廉。
明代明臣于谦12. 君子之修身也,内正其心,外正其容。
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左氏辨》13. 思诚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为思诚之本。
南宋哲学家、教育家、诗人朱熹《四书集注孟子集注》14.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唐代文学家韩愈《原道》15. 以治气养生,则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则配尧舜。
荀况,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子16. 处世须存心上刃(忍),修身切记寸边而(耐)。
明代小说家吴承恩17. 不修身而求今名于世者,就貌甚恶而责妍影于镜也。
南北朝教育家和文学家颜之推18. 欲理会七尺,先理会方寸;欲理会六合,先理会一腔。
明代文学家,思想家吕坤《呻吟语》19. 言轻则招忧,行轻则招辜,貌轻则招辱,好轻则招淫。
西汉学者扬雄《法言修身》20. 修身以不护短为第一长进。
人能不护短,则长进者至矣。
明代文学家,思想家吕坤关于修身励志名言1) 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
2) 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3)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5)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6)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关于修身养性的名人名言
关于修身养性的名人名言关于修身养性的名人名言11、存平等心,行方便事,则天下无事。
怀慈悲心,做慈悲事,则心中太平。
2、遇顺境,处之淡然,遇逆境,处之泰然。
3、人不求福,斯无祸。
人不求利,斯无害。
4、物质是养老的基础,精神是养老的支柱,科学是养老的法宝。
要有正确的养老观,开创人生第二春。
——王兴华5、少肉多菜,少糖多果,少酒多水,少烟多茶,少盐多醋,少怒多笑,少衣多浴,少说多做,少停多动,少药多炼。
6、人生匆匆如烟云,欣逢晚年好光景。
经常活动健身体,昼养生更要紧。
——许海清7、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
改过必生智慧。
护短心内非贤。
8、最有力量的菩萨,就是我们的手脑。
9、孝顺要及时,行善也要及时。
10、兄弟是身边那份充实;是忍不住时刻想拨的号码;是深夜长坐的那杯清茶......11、修养,要知羞而学,知错而改,知耻而思。
12、竞技场上出明星,晨练场里出寿星。
——周二合13、人生百年不足奇,早起早睡健身心,少停多动添活力,乐观开朗有裨益。
——高德江14、念头端正,福星临,念头不正,灾星照。
15、自爱是一已之爱,博爱是众生之爱;不弃自爱,弘扬博爱,才是真爱。
16、滴水穿石,不是力量大,而是功夫深;成绩优良,不是天资高,而是辛勤学。
——新格言17、心量狭小,则多烦恼,心量广大,智慧丰饶。
18、平生无一事可瞒人,此是大快。
19、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刘备20、心慈者,寿必长。
心刻者,寿必促。
21、待人要有平等心,对已要有平常心。
22、以科学锻炼益寿延年中外有例,靠迷信健身长生不老古今无据。
——王顺明23、莫嫌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
——韩琦24、势不可使尽,福不可享尽,便宜不可占尽,聪明不可用尽。
25、平生不做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
须交有道之人,莫结无义之友。
饮清静之茶,莫贪花色之酒。
开方便之门,闲是非之口。
26、心中有爱,才会人见人爱。
27、善人行善,从乐入乐,从明入明。
修身养性的名言15篇
修身养性的名言15篇修身养性的名言11、不怨天,不尤人。
——《论语》(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2、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3、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译: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
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4、小人之过也必文。
——《论语》(译: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5、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译: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6、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论语》(译: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
)7、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译:君子认为说得多做得少是可耻的。
)8、三思而后行。
——《论语》(译:每做一件事情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考虑后才去做。
)9、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译:坏事做得太多,终将自取灭亡。
)10、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1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
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12、学而不思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译: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不会感到迷茫,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疲倦而没有收获。
)1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应当说不知道,不弄虚作假,这才是明智的行为。
)14、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译:事业或学业的成功在于奋发努力,勤勉进取。
太贪玩,放松要求便会一事无成;做人行事,必须谨慎思考,考虑周详才会有所成就。
关于修身养性的名人名言
关于修身养性的名人名言关于修身养性的名人名言篇11、少思以养神,少欲以养精,少劳以养力,少言以养气。
——张南轩2、夫精神气志者,静而日充者以壮,躁而日耗者以老。
——刘安3、借问多寿翁,何方自修育?惟云顺所然,忘情学草木。
——元结4、必要的身体需要,还是应该保证的,凡事都有个适应范围,“不及”固然不好,但“太过”亦未必尽善。
——印会河5、口腹不节,致病之因;念虑不正,杀身之本。
——林逋6、莫怪今憔悴,多愁定损人。
——寒山7、对于有追求的人来说,自然年龄纵然可以老,但是精神状态不可也不会老。
这样的人是永葆青春的。
——林启武8、养心莫善寡欲,至乐无如读书。
——郑成功9、爱精保神,如持盈之器,不慎而动,则倾泻天真。
——王冰10、且夫善摄生者,要先除六害,然后可以保性命延驻百年。
何者是也?一者薄名利,二者禁声色,三者廉货财,四者损滋味,五者除佞妄,六者去妒忌。
——《太上老君养生诀》11、口勿妄言,意勿妄想,可以延年。
——龚庭贤12、口之所嗜,不可随也,心之所欲,不可恣也。
——葛洪13、养生在凝神,神凝则气聚,气聚则形全,若日逐攘忧烦,神不守舍,则易于衰老。
——翁藻14、生活之艺术只在禁欲与纵欲的调和。
——周作人15、过度的纵情作乐,使意志成为奴隶,也不给判断力自由。
——威·柯珀16、多思则神殆,多念则智散,多欲则智昏,多事则劳形。
——孙思邈17、人之致思发虑,致一思,出一神,生一念,如分火焉。
火愈分油愈干火愈小,神愈分精愈竭神愈少。
——《养生肤语》18、对于一切沉溺于口腹之乐,并在吃喝、情爱方面过度的人,快乐的时间是短的。
——德谟克利特19、老人之情欲豪畅,不欲郁阏,可以养生。
——吕坤20、神静而心和,心和而形全;神躁则心荡,心荡则形伤。
——刘昼21、善养生者必使百节不滞,而后肢体丰腴,元气自足。
——梁章钜22、养老之要,耳无妄听,口无妄言,身无妄动,心无妄念,此皆有益老人也。
——孙思邈23、不欲极饥而食,食不过饱;不欲极渴而饮,饮不过多。
修身养德的名言警句_修身养性的名言
修身养德的名言警句_修身养性的名言1 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2 凡是有良好教养的人有一禁诫:勿发脾气。
——爱默生3 凡建立功业,以立品为始基。
从来有学问而能担当大事业者,无不先从品行上立定脚跟。
——徐世昌4 对于事实问题的健全的判断是一切德行的真正基础。
——夸美纽斯5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孔丘6 历史使人贤明,诗造成气质高雅的人,数学使人高尚,自然哲学使人深沉,道德使人稳重,而伦理学和修辞学则使人善于争论。
——培根7 无论你怎样地表示愤怒,都不要做出任何无法挽回的事来。
——培根8 峣峣者缺,皎皎者易污。
《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范晔9 有真道德,必生真胆量。
凡怕天怕地怕人怕鬼的人,必是心中有鬼,必是品行不端。
——宣永光10 骄谄,是一个人。
遇胜我者则谄,遇不知我者则骄。
——申居郧1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诸葛亮2 君子忧道不忧贫。
——孔丘3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子贡4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荀况5 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
——韩非6 蜜蜂从花中啜蜜,离开时营营的道谢。
浮夸的蝴蝶却相信花是应该向他道谢的。
——泰戈尔7 人在智慧上应当是明豁的,道德上应该是清白的,身体上应该是清洁的。
——契诃夫8 应该热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谈道德。
——德谟克利特9 奢则妄取苟取,志气卑辱;一从俭约,则于人无求,于己无愧,是可以养气也。
——罗大经10 修身以不护短为第一长进。
人能不护短,则长进者至矣。
——吕坤11 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
——邹韬奋12 要留心,即使当你独自一人时,也不要说坏话或做坏事,而要学得在你自己面前比在别人面前更知耻。
——德谟克利特13 一种美德的幼芽蓓蕾,这是最宝贵的美德,是一切道德之母,这就是谦逊;有了这种美德我们会其乐无穷。
古代关于修身养德的名言警句
古代关于修身养德的名言警句1. 中国古代关于明理修身的名人名言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出自宋代范仲淹《岳阳楼记》译文:为官者(作者当时的身份)应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分愁担忧,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力,表现出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和伟大的胸襟胆魄。
2、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
——战国荀子《荀子·修身》译文:通过品德修养达到自强,则名声可与古代圣贤尧、禹齐名。
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宋·周敦颐《爱莲说》译文:莲花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
表达的是一种洁身自爱的品质,不受身边环境的污染。
4、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晁错论》宋代·苏轼译文:自古以来凡是做大事业的人,不仅有出类拔萃的才能,也一定有坚韧不拔的意志。
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出自战国孟子《孟子·滕文公下》译文:在富贵时,能使自己节制而不挥霍;在贫贱时不要改变自己的意志;在强权下不能改变自己的态度,这样才是大丈夫。
2. 古人关于修身养性的诗文名句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出自两汉:诸葛亮《诫子书》白话文释义: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出自春秋《孟子·滕文公下》白话文释义:在富贵时,能使自己节制而不挥霍;在贫贱时不要改变自己的意志;在威武时不能做理亏的事,这样才是大丈夫。
3,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临深渊。
——出自春秋《诗经·小雅·小旻》白话文释义:君子修身讲究谨慎,犹如脚踩在薄薄的冰面上,或站在悬崖边上一样,时时唯恐失坠。
4,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出自清·郑燮诗《竹石》白话文释义: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它依然那么坚强,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能经受得住,还会依然坚韧挺拔。
修身养性名言
修身养性名言: 关于修身养性的名人名言、警句修身养性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种重要理念,它强调个人修养、道德修身以及培养品德。
以修身养性为主题的名人名言和警句,不仅有助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还能够引导我们追求内在修养和精神提升。
本文将介绍几位名人关于修身养性的名言和警句,让我们一同品味其中的智慧和哲理。
名人名言孔子•“君子修身,忘物而后可以安宅。
”•“人之相识,贵在修身而后可以相知。
”•“不患无位,患失位。
”孔子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在论述修身养性时,强调了个人修身的重要性。
第一句名言告诉我们,只有忘记追求物质利益,才能获得内心的安宁。
第二句名言则强调了修身对于人际关系的影响,只有通过修身,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和了解他人。
最后一句警句告诉我们,不要急于追求地位,更应该注重在地位中的修身养性。
朱熹•“修身者,先治其心。
”朱熹是南宋时期的儒家思想家,他着重强调修身的内在特质。
这句名言告诉我们,修身的首要任务是治理自己的内心,通过正确认知和正确的道德观念来提升个人修养。
王阳明•“发奋诚念,即是修身之道。
”•“心能知道,当下勿念。
”王阳明是明代儒学学者,他在修身养性方面提出了独特的见解。
第一句名言强调了发奋诚实和专注,是修身道路上的关键。
第二句名言则告诫我们,在当下要专注于眼前的事情,不要被琐事或过去的思绪所困扰。
名人警句孟子•“人之以道修身,若不同心,则虽有知亦无益。
”•“当以德性立身,以道德养身。
”孟子是孔子的学生,也是中国儒学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通过这两句警句提醒我们,在修身的过程中,要保持内心的一致性和专注。
只有在道德的基础上修身,才能真正受益和成长。
陶渊明•“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陶渊明是东晋时期的文学家和哲学家,他通过这句警句告诫我们,不要因为他人修身的进程比我们快就感到沮丧或自卑。
修身养性的道路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步伐和时间,我们应以自我提升为目标,不要过度关注他人的成就。
古今中外关于修身养性的名言
古今中外关于修身养性的名言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以下是为大家分享的古今中外关于修身养性的名言,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浏览!古今中外关于修身养性的名言警句1.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宋欧阳修•伶官传序)2.骨宜刚,气宜柔,志宜大,胆宜小,心宜虚,言宜实,慧宜增,福宜惜,虑不远,忧亦近。
3.盈缩之期不尽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曹操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6.7.择善人而交,择善书而读,择善言而听,择善行而从。
7.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三国诸葛亮•诫子书)8.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9.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
10.人生是一条没有回程的单行线,上帝不会给你一张返程的票。
11.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12.一杆子,两杆子,三杆子,杆杆增寿;八十岁,九十岁,一百岁,岁岁平安。
横批:上不封顶。
——梁步庭13.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宋陆游•病起书怀)14.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15.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远忧。
16.平生无一事可瞒人,此是大快。
17.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唐刘禹锡•陋室铭)18.养生在动,养心在静;知足常乐,无求常安。
——陈立夫19.劳逸结合,动静结合,养炼结合康乐寿。
——庄炎林20.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21.征服世界,并不伟大,一个人能征服自己,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
2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三国曹操•龟虽寿)23.世事忙忙如流水,休将名利挂心头;粗茶淡饭随缘过,富贵荣华莫强求。
2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25.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26.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
(宋欧阳修•戏答元珍)27.微笑是静态的慢跑。
修身养性的名言警句
修身养性的名言警句修身养性的名言警句1、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2、诚者,天之道;思诚者,人之道。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8、平生无一事可瞒人,此是大快。
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0、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1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2、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13、一个人如果不被恶习所染,幸福近矣。
14、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15、遇顺境,处之淡然,遇逆境,处之泰然。
1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7、滴水穿石,不是力量大,而是功夫深。
18、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19、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
20、能付出爱心就是福,能消除烦恼就是慧。
2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22、不自重者,取辱。
不自长者,取祸。
不自满者,受益。
不自足者,博闻。
23、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
增一分享受,减一分福泽。
24、致虚极,守静笃。
25、须交有道之人,莫结无义之友。
饮清静之茶,莫贪花色之酒。
开方便之门,闲是非之口。
26、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
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
27、智者顺时而谋,愚者逆时而动。
28、把自己的欲望降到最低点,把自己的理性升华到最高点,就是圣人。
29、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0、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31、人生至恶是善谈人过;人生至愚恶闻己过。
32、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33、情生智隔。
34、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
改过必生智慧。
护短心内非贤35、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36、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37、唯其尊重自己的人,才更勇于缩小自己。
38、宁可清贫自乐,不可浊富多忧。
39、积德为产业,强胜于美宅良田。
【名言警句】修身养性的名言警句
修身养性的名言警句修心养性,如春雨润物,无声却有力。
古人云:“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此言不虚,以下是一些蕴含智慧的名言警句,愿能启迪心灵,砥砺前行。
世间繁华,心自安宁,君子之行,静以修身。
——诸葛亮《诫子书》不为五斗米折腰,只愿清风明月伴。
——陶渊明《归园田居》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诸葛亮《诫子书》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操《观沧海》人贵有自知之明,知足常乐,方能心宽体胖。
——《论语》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
——《论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范仲淹《岳阳楼记》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诫子书》心若不静,万事皆乱。
——《道德经》淡如秋菊,静似古井。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李白《将进酒》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林则徐世间万物皆可度,唯有情不可量。
——白居易《长恨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刘彝静坐常思已过,闲谈莫论人非。
——《增广贤文》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毛泽东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岁月静好,与君语;细水长流,与君同。
——徐志摩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李白《将进酒》浮生寄此身,何处安吾心?——杜甫《登高》岁月悠悠,人生几何?——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纳兰性德《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岁月静好,与君语;细水长流,与君同。
——徐志摩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浮生寄此身,何处安吾心?——杜甫《登高》岁月悠悠,人生几何?——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纳兰性德《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
古人修身养性的名言
古人修身养性的名言古人修身养性的名言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名言都不陌生吧,名言可以用来鞭策自己,帮助我们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树立信心。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名言才经典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古人修身养性的名言,欢迎大家分享。
古人修身养性的名言11、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论语》2、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5、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8、学而不思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9、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论语》10、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11、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12、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13、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14、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19、不怨天,不尤人。
——《论语》20、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21、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22、小人之过也必文。
——《论语》2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2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论语》2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26、三思而后行。
——《论语》27、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28、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29、不以一眚掩大德。
——《左传》30、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31、知耻近乎勇。
——《中庸》32、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中庸》33、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孟子》34、人皆可以为尧舜。
修养名言_精品文档
修养名言一、修身养性篇1.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 《论语》这句名言出自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的《论语》中,强调了修身养性的重要性。
修身意味着个人的修养和道德修炼,强调个人修养的重要性。
一个人只有修身齐家,才能更好地治理国家,实现天下的和平。
这句名言提醒我们,个人修养是人生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只有通过修身养性,才能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2. “修养源于内心,内外和谐达人生。
” -- 佚名这句名言强调了修养源于内心的重要性。
一个人的修养不仅仅表现在外表的举止,更关键的是内心的修养。
只有内心和谐,才能使个人生活达到和谐。
内外和谐是修养的体现,它能够使人在面对外界的压力和困难时保持冷静和担当。
因此,通过修养内心,我们才能在繁忙的生活中保持平静,让自己的人生更加美好。
3. “修身者,修心也。
” -- 陶渊明陶渊明是中国古代文学家和哲学家,在他的作品中,他强调了修身的重要性。
修身不仅仅是指外在的修养,更重要的是内心的修养。
修心是修身的关键,只有通过修心,我们才能真正提升自己的品德和道德修养。
修心使我们更加谦虚、宽容和有爱心,从而成为更好的人。
二、言传身教篇1. “行百里者半九十。
” -- 《战国策》这句名言强调了实践和行动的重要性。
在修养的过程中,光有理论知识是不够的,更需要实际行动来验证和巩固。
只有通过实践,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修养的精髓。
这句名言提醒我们不要只停留在空洞的理论中,而是要通过实际行动来践行修养,使其成为自己行为的基准。
2. “言者无罪,行者无功。
” -- 《战国策》这句名言强调了行动比言辞更为重要。
一个人只有通过实际行动来表达自己的修养和品格,才能真正取得成果。
单单口头的承诺或夸夸其谈没有实际行动是没有意义的。
因此,这句名言告诫我们要注重实际行动,用行动来证明自己的修养和能力。
3. “事不三思,必有所失。
” -- 佚名这句名言强调了审慎思考和计划的重要性。
在我们的修养过程中,我们不能冲动行事,而是要审慎思考,计划周密。
修身养性的经典诗句格言
修⾝养性的经典诗句格⾔1、宁静可以致远,淡泊可以明志——诸葛亮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3、吾⽇三省吾⾝——为⼈谋⽽不忠乎?与朋友交⽽不信乎?传不习乎?——曾⼦4、⼈⽽不仁,如礼何?⼈⽽不仁,如乐何?——孔⼦5、夫志,⽓之帅也;⽓,体之充也-----孟⼦6、平静如⽔,正直如绳。
-------严遵7、芝兰⽣于深林,不以⽆⼈⽽不芳;君⼦修道⽴德,不为窘困⽽改节。
------孔⼦8、⽣得贞⼼铁⽯坚,肯将识见与时迁?--------郑思肖9、世道别颓波,我⼼如砥柱。
--------刘禹锡10、孟⼦:“⽣于忧患,死于安乐。
”11、范仲淹:“先天下之忧⽽忧,后天下之乐⽽乐。
”12、⽼⼦:“千⾥之⾏,始于⾜下。
”13、孔⼦:“不义⽽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4、屈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求索。
15、宝贵贫贱,总难称意,知⾜即为称意。
16、⼭⽔花⽵,⽆恒主⼈,得闲便是主⼈。
17、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意,望天外云卷云舒。
18、海纳百川,有容乃⼤;壁⽴万仞,⽆欲则刚。
19、浮躁⼀分,到处便抬尤悔;因循⼆字,从来误尽英雄。
20、任⼈须知⼈,⼈须容⼈,⼈和事就;⽆事不找事,有事不怕事,事在⼈为。
21、安能尽如⼈意,要当⽆愧我⼼。
23、修⾝岂为名传世,作事惟思利及⼈。
24、事在⼈为,休⾔万般都是命;境由⼼造,退后⼀步⾃然宽。
25、功者难成⽽易败,时者难得⽽易失;天与弗取,反受其咎,时⾄不⾏反其殃。
26、凡事预则⽴,不预则废。
(礼记•中庸)27、学然后知不⾜,教然后知困。
(礼记•学记)28、⽟不琢,不成器;⼈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29、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求索。
(屈原•离骚)30、尺有所短,⼨有所长。
(楚辞•⼘居)31、尽信书,不如⽆书。
(孟⼦•尽⼼下)3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公孙丑)33、穷则独善其⾝,达则兼济天下。
(孟⼦•尽⼼上)3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和。
修身养性的名言
“宁可比山高,不可比心贱。
宁可比海深,不可比意滑。
宁可比天晓,不可比念长。
”——出自《后汉书·梁谭传》
“修身养性,才能问天下;立德立言,能受天下重。
”——出自《后汉书·张鲁传》
“勤以修身,学以充盈;事亲重德,谋友于义。
”——出自《孟子·滕文公下》
“处之泰然,去畏无他;平易乐人,修身养性。
”——出自《左传·成公一年》
“人既已有了智慧,就应当灵活运用,修身养性,创造一个自己的清新美好的世界。
”——出自《诗经·常卫》
“当尽点滴之能,修身养性力竭力行,以备内心平安之时。
”——出自《新唐书·张衡传》
“修身正起,常学优习,为人正直,审慎处事,忠心谨慎,乐以于己乐以于人。
”——出自《三国志·耿弇传》
“宽恕他人,修身养性,守节义贞,完善自我。
”——出自《史记·淮南子·礼运》
“修身养性,以善言谆谆,禁欲克己,以德载物。
”——出自《诗经·邶风·行行》
“受天之戒,修身养性,存真心意,可以导人。
”——出自《易经·乾卦》
“仁者安可,修身养性,戒虚实实,受命而行。
”——出自《庄子·外物》
“莫言莫行,修身养性,进行正道,尊敬精神。
”——出自《易经·象曰》。
关于修身养性的名言-名人名言
关于修身养性的名言_名人名言
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精忠报国。
——《宋史岳飞列传》
3、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4、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
——《荀子修身》
5、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爱莲说》
6、一诺千金。
——《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7、為人不為己,所以才能成己。
8、微笑是静态的慢跑。
9、平日行善之人,冥冥中自有神祐。
10、你敬人一尺,人敬你一丈。
11、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
12、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果:果断
13、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晁错论》
14、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庄子?鱼父》
15、有阴德者,必有阳报。
16、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后汉书》
17、夫人必知礼然后恭敬,恭敬然后尊让。
——《管子-五辅》
1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下》
19、有福之人,可逢上智。
20、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21、对方像一面镜子,你笑他也笑。
22、—范仲淹《岳阳楼记》
23、让步非耻,认错非辱。
24、忠孝节义,感天地,动鬼神。
25、人虽憎我,我不憎人。
(名人名言)关于修身养性的名人名言大全
关于修身养性的名人名言大全修身养性是现代很多年轻缺乏的东西,以下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关于修身养性的名人名言大全,期望可以帮到大家1、人生贵相知,何必金与钱。
李白2、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王勃3、宁可清贫有志,不行浊富多忧。
释道远4、滴水穿石,不是力气大,而是功夫深;优良,不是天资高,而是辛勤学。
新格言5、人生至愚是恶闻已过,人生至恶是善谈人过。
申居郧6、平生不做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崔待诏生死冤家皱眉事:指坏事。
切齿人:指痛恨到极点的人。
自己不做伤天害理的事,就不会有憎恨你的人。
冯梦龙7、心地和善的人,富于幻想的人比冷酷残忍的人更简洁聚合。
约翰逊8、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刘备9、有规律的生活原是健康与长寿的秘诀。
巴尔扎克10、智者顺时而谋,愚者逆理而动民谚11、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祸。
不自满者受益,不自是者博闻。
格言联璧12、人往大处看,鸟往高处飞。
佚名13、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王安石14、有什么别有病,没什么别没钱,缺什么也别缺健康,健康不是一切,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15、人之心胸,多欲那么窄,寡欲那么宽。
16、受思深处宜先退,得意浓时便可休。
17、势不行使尽,福不行享尽,廉价不行占尽,聪慧不行用完。
18、平生不做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
须交有道之人,莫结无义之友。
饮清静之茶,莫贪花色之酒。
开便利之门,闲是非之口。
19、“我欲〞是贫困的标志。
事能常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20、莫妒他长,妒长,那么己终是短。
莫护己短,护短,那么己终不长。
21、十者寿,即:合理膳食者寿,体动心静者寿,清心寡欲者寿,勤于动脑者寿,修身养性者寿,与人为善者寿,谨慎认真者寿,忘病忘忧者寿,听乐观景者寿,老有所为者寿。
22、施惠勿念,受恩莫忘。
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
人有喜庆,不行生嫉妒心。
人有祸害,不行生喜幸心。
善欲人见,不是真善。
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有关修身养性的名言(精选175句)
修身养性的名言有关修身养性的名言(精选175句)勿施小惠伤大体,毋借公道遂私情。
以情恕人,以理律己。
以下是小编精心准备的有关修身养性的名言,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修身养性的名言11、有真才者,必不矜才;有实学者,必不夸学。
2、廉而洁,一身正气;勤而俭,两袖清风。
3、骥走崖边须勒缰,人至官位要缚心。
4、廉不言贫,勤不言苦。
5、为官以廉为先,从政以勤为本。
6、平静如水,正直如绳。
7、语言间尽可积德,妻子间亦是修身。
8、读书是修身之道,守廉乃为官之德。
9、宽厚者,毋使人有所恃;精明者,不使人无所容。
10、多植荷花塘自清,勤反腐败政自清。
11、无心者公,无我者明。
12、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1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4、意粗性躁,一事无成。
心平气和,千祥骈集。
15、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16、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17、人皆可以为尧舜。
18、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
19、小人治理自己的形为,君子修养自己的身心。
20、见侮而不斗,辱也。
21、智者顺时而谋,愚者逆时而动。
22、追求名誉不如修养自身,好的名誉不能掩盖丑恶。
23、不悲叹道路的艰难,只悲叹自身修养不好。
24、能容小人,是大人;能培薄德,是厚德。
25、立志言为本,修身行为先。
26、性情的修养,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增强生活能力。
27、不怕法律无情,就怕自身不清。
28、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29、修身养性,然后才可以管理国家。
30、君子处其实,不处其华;治其内,不治其外。
31、身不修则德不立,德不立而能化成于家者盖寡矣,而况于天下乎。
32、海阔凭鱼跃,天空任鸟飞。
33、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
3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5、真正的谦虚只能是对虚荣心进行了深思以后的产物。
36、有德行的人修养自己的身心,内在要端正自己的思想,外在要端正自己的仪容。
37、有德行之人所说的话,估计自己可以做到,然后才可以要求别人。
修身养性的名言15篇
修身养性的名言15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常常会遇到需要使用名言的情形吧,名言作为一种引导、激活、推动教学的手段,具有释疑解惑、点拨诱导、强化联系、深化认识的功能。
那什么样的名言才算得上是经典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修身养性的名言,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修身养性的名言1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作者:孟子)2、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3、罗马人凯撒大帝,威震欧亚非三大陆,临终告诉侍者说:“请把我的双手放在棺材外面,让世人看看,伟大如我凯撒者,死后也是两手空空。
4、有些事情,不谈是个结,谈开了是个疤。
5、如果抱怨成习惯,心灵就像上了枷锁,没有一刻解脱。
唯有放下抱怨,才能体会到生命的自在与幸福。
6、曾有的落莫都消失在天边云间那分愉悦就是兄弟相伴男生的泪不轻易浮现一杯酒把自我迷惑到天边谁说生活是无聊和寂寞相伴谁说美酒是在寂寞痛苦才灌7、每个人的生活里都有阴影,但是若没这些阴影,又如何能知道我们正站在光里。
8、请一定要有自信。
你就是一道风景,没必要在别人的风景里面仰视。
9、忍耐好,忍耐是奇宝。
一朝之念不能忍,斗胜争强祸不小。
忍气不下心病生,终生将你苦缠绕,让人一步有何妨,量大福大无烦恼。
10、不是不能见义,怕的是见义而不勇为。
(作者:谢觉哉)11、不执着的意思是我们可以控制自己感情,欣赏自己的喜怒哀乐,但不会被它冲昏头,使自己顺其自然。
12、该坚持时就坚持,以不变应万变;该改变时就改变,以万变应不变。
13、做人,要有勇气,才能在人世间的横逆挫折中,愈挫愈勇。
因此,真正的勇者,没有多年的修心养性,是不容易成功的。
"真正的勇来自内心的定力,可控的把握,成熟的自信,知道自我到时候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不管别人怎样说,怎样看,认准了,那就义无反顾,坚决去做;人生最成功的是寻找到机遇,最惬意的是抓住了机遇,最后悔的是机遇的错过,最需要的是抉择时刻的勇气。
14、修身,先律己;文明,先识礼;诚信,先立德;包容,先宽人;为仁,先孝善;成功,先勤奋;正气,先守廉;富强,先团结;爱心,先行动!15、五千年,文明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修身养性的名言》1、寡言养气,寡事养神,寡思养精,寡念养性。
2、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陈廷焯(译:知识总是在运用时才让人感到太不够了,许多事情如果不亲身经历过就不知道它有多难。
)3、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
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4、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孔子5、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
武则天(译:如果想建立个人幸福的小家,务必先让国定安定,繁荣起来。
)6、莫妒他长,妒长,则己终是短。
莫护己短,护短,则己终不长。
7、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译:国家的兴旺衰败,每一个人都负有很大的职责)。
8、欲诚其意,先致其知。
(《大学》)9、节欲戒怒是保身之法,户外节食是强身之法,随便自然是省心之法,修身养性是处世之法,收敛安静是治家之法,艰苦勤奋是立业之法!1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译:为国家分忧时,比别人先,比别人急;享受幸福,快乐时,却让别人先,自我居后。
)11、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已千之。
(《中庸》)12、不怨天,不尤人。
《论语》(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职责推向别人,之后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13、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中庸》(译:勤奋好学就接近智,做任何事情只要发奋就接近仁,懂得了是非善恶就是勇的一种表现。
)14、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译:不把半步一步积累起来,就不能走到千里远的地方,不把细流汇聚起来,就不能构成江河大海。
)15、处世不可太分明,一切贤愚好丑要包容得。
16、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译:玉石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有用的玉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懂得事理。
)17、忍与让足以消无穷之灾悔,古人有言:终身让路,不失尺寸。
18、君子诸已而后求人,无诸已而后非诸人。
(《大学》)19、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译:想看到更远更广阔的景物,你就要再上一层楼。
想学到更多更深的知识,你就要比原来更发奋。
)20、宁静能够致远,淡泊能够明志诸葛亮21、任难任之事要有力而无气,处难处之人要有知而无言。
22、步步占先者,必有人以挤之;事事争胜者,必有人以挫之。
23、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祥是处事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
24、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
顾炎武(译:学习时不好在渊博浩翰的知识面前感到自卑,也不能正因学到一点点知识而骄傲自满。
)25、不以一眚掩大德。
《左传》(译:评价一个人时,不能正因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
)2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劝学》(译: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抓紧时刻勤奋学习,到老了想读书却为时已晚。
)27、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诗经》(译:想起父母,做子女的是多么为他们感到心痛啊!他们生我育我,花费了多少辛勤的劳动啊!)28、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
(《中庸》)29、须交有道之人,莫结无义之友。
饮清静之茶,莫贪花色之酒。
开方便之门,闲是非之口。
30、一寸山河一寸金。
[金]左企弓语(译:祖国的每一寸山河比一寸黄金还要宝贵,是绝不能让给外人的。
)31、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三国]曹植《白马篇》(译:在国家有危难的时候要敢于挺身而出,把死当作回家一样。
)32、择善书而读,择善言而听,择善行而从,择善人而交。
走路朝前看,做事往后看,以礼义为交际之道,以廉耻为律己之法!33、心术,以光明笃实为第一;容貌,以正大老成为第一;34、温故而知新,能够为师矣。
《论语》(译:学了新的知识又常常温习已学过的知识,(励志一生)不断地学习,温习,学问和修养必须会很快得到提高,这样的人就能够成为老师了。
)35、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译: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
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36、见己不是,万善之门。
见人不是,诸恶之根。
37、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38、知耻近乎勇。
《中庸》(译:知道什么是可耻的行为,那就是勇敢的好表现。
)39、多门之室生风,多言之人生祸!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饮清静之茶,莫贪花色之酒,开方便之门,紧闭是非之口人生至恶是善谈人过!40、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我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到达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我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41、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42、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大学》)43、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孟子》(译:君子最大的长处就是用高尚仁义的心去对待别人。
)44、喜闻人过,不如喜闻己过;乐道己善,何如乐道人善?45、善人行善,从乐入乐,从明入明。
恶人行恶,从苦入苦,从冥入冥。
46、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译: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人类的知识是无限的。
)47、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
[明]吕坤《呻吟语卷上》(译:对国家有利的事情要勇敢地去做,就算有死亡的危险也不躲避。
)48、以淡字交友,以聋字止谤,以刻字责己,以弱字御侮。
49、何以息谤?无辩。
何以止怨?不争。
50、学不能够已。
《荀子》(译:学习是不能够停止的。
)51、知而好问,然后能才。
《荀子》(译:聪明的人还必须得勤学好问才能成才。
)52、为善,最乐;读书,便佳。
53、世人喜言无好人,此孟浪语也,推原其病,皆从不忠不怒所致,自家便不是个好人,更何暇责备他人乎。
5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译:自古以来,谁都难免会死的,那就把一片爱国的赤胆忠心留在史册上吧!)5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应当说不知道,不弄虚作假,这才是明智的行为。
)56、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明]顾宪成(译:风声雨声琅琅读书声,都进入我们的耳朵,因此,作为一个读书人,家事国事,天下的事情,各种事情都就应关心,不能只是死读书。
)57、我欲是贫穷的标志。
事能常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58、遇顺境,处之淡然,遇逆境,处之泰然。
59、对自我讲自律,对事业讲奉献,对学习讲勤奋,对社会讲职责,对生活讲俭朴,对工作讲创新,对他人讲礼貌,对长者讲尊敬,对亲人讲爱心!60、食养生,德养性,静养心,动养身!养身在动,但动过则损;养心在静,而静过则废,任何时候把握度是科学健身首要问题!61、明镜止水,以澄心;泰山乔狱,双立身;青天白日,以应事;霁月光风,以待人。
62、学而不思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译: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不会感到迷茫,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疲倦而没有收获。
)6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增广贤文》(译:勤奋是登上知识高峰的1条捷径,不怕吃苦才能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遨游。
)64、欲论人者,先论己;欲知人者,先自知。
65、不自重者,取辱。
不自长者,取祸。
不自满者,受益。
不自足者,博闻。
66、持身不可太皎洁,一切污辱垢积要容纳得;67、子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
(《中庸》)68、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译: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69、以恕己之心恕人,以责人之心责己。
70、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译:君子之间的交往,像水一样的平淡纯净,这样的友谊才会持久;往小人之间的交像甜酒一样的又浓又稠,但不会长久。
)7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译:发奋学习却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不感到厌倦。
)72、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
《后汉书》(译:人们都认为只有获取别人的东西才是收获,却不知道给予别人也是一种收获。
)73、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汉]陈蕃语(译:有志气的人活在世上,应当敢于跟各种不利于国家的行为作斗争,哪能只满足于处理好自我小家的小事呢?)74、淡泊名利,生活知足,性格合群,待人和睦,节制饮食,起居规律,手脚勤快,坚持户外,笑口常开,大事清楚,小事糊涂!75、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
《尚书》(译:人如果不学习,就像应对墙壁站着,什么东西也看不见。
)76、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三国志》(译:读书务必反复多次地读,这样才能明白书中所讲的意思。
)77、以情恕人,以理律己。
78、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始终。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大学》)79、三思而后行。
《论语》(译:每做一件事情务必要经过反复的思考后才去做。
)80、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
黄睎(译:学习知识不能从中明白一些道理,这和不学习没什么区别;学到了道理却不能运用,这仍等于没有学到道理。
)8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译:尊敬爱戴别人的长辈,要像尊敬爱戴自我长辈一样;爱护别人的儿女,也要像爱护自我的儿女一样。
)82、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83、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大学》)84、临事,须替别人想;论人,先将自我想。
85、多门之室生风,多言之人生祸。
86、无心者,公;无我者,明。
87、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论语》(译: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
)88、名不贪,利不贪,贫也安然,富也安然,无欲无求,宁静致远。
自我知足是良药,不是神仙胜似神仙。
89、小人之过也必文。
《论语》(译:小人对自我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90、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
91、恶,莫大于纵己之欲;祸,莫大于言人之非。
92、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
林逋《省心录》(译:知道自我的不足并发奋学习就是聪明的人,不好问又骄傲自满的人是可耻的。
)9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译:自我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好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94、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译: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犯了猎误,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95、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大学》)96、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孟子97、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
葛洪(译:学问的渊博在于学习时不知道厌倦,而学习不知厌倦在于有坚定的目标。
)98、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诗序》(译: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是没有罪过的。
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要仔细反省自我,有错就改正,无错就当作是别人给自我的劝告。
)99、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苏轼(译:广泛阅读,多了解古今中外的人和事,把其中好的部分牢牢记住;积累了超多的知识材料,到需要用时便能够很自如恰当地选取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