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池塘边的叫声_0
《池塘边的叫声》教案
《池塘边的叫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池塘边的叫声》这篇课文的生字词及其含义;(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大意,把握课文结构。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2)培养学生善于发现、提出问题的能力;(3)学会通过课文内容发挥想象力,进行创意表达。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2)教育学生学会珍惜友谊,团结互助;(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感恩。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理解;(2)课文的朗读与背诵;(3)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感悟。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掌握;(2)课文中的一些比喻和象征意义的理解;(3)学生对课文情感的深入体会。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2)生字词卡片;(3)相关动物图片或视频;(4)课文朗读录音。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2)收集有关动物的知识;(3)准备课堂发言。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的美妙;(2)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让学生认读;(2)组内交流生字词的含义;(3)教师总结并板书重点生字词。
3. 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3)小组合作,探讨课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意义。
4. 朗读与感悟(1)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2)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3)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分享各自的感悟。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2. 结合课文内容,发挥想象力,绘制一幅“池塘边的叫声”图画;3. 写一篇关于“我眼中的动物”的短文,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之情。
六、教学拓展1. 教师出示与课文相关的动物图片或视频,让学生了解这些动物的生活习性;2. 学生分享自己收集到的有关动物的知识;3.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谈论如何保护这些动物,让学生树立关爱动物的意识。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池塘边的叫声》教案、教学设计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观察插图,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良好习惯。
2.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问题探究,发现课文中的语言美、意境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珍惜时光的情感。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乐于思考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
4.通过课文学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本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在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培养其综合素质,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3.学生在情感态度方面,热爱生活,乐于表达,但自信心不足,需要教师给予鼓励和肯定,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4.学生在合作能力方面,具备一定的小组合作意识,但合作技巧有待提高,教师需在课堂活动中加强引导和培养。
5.学生在创新思维方面,一年级学生的想象力丰富,敢于尝试,但思维方式较为单一,教师应引导学生多角度、多维度地思考问题。
2.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讲解课文中的优美句子和修辞手法,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3.教师通过示范朗读,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4.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设计问题链,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理解课文的主旨和结构。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角度(如:课文中的动物、景色、声音等)进行讨论。
2.教师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在池塘边的有趣经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池塘边的叫声》语文教案
《池塘边的叫声》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课文背景,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2.培养学生通过阅读理解、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3.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好奇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2.教学难点:分析课文写作特色,学会观察和表达。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听过池塘边的叫声?能描述一下吗?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池塘边的叫声》就是一篇关于大自然的声音的优美散文,作者是我国著名作家鲁迅。
二、课文阅读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和情感。
2.学生分享朗读感受,教师点评并指导。
三、课文解析2.分析课文写作特色,如: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四、课堂讨论1.请同学们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叫声分别代表了哪些生物?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写作特色。
二、课文解析1.请同学们分析课文中的叫声对环境氛围的渲染作用。
三、课堂讨论1.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对大自然的声音的感悟。
四、写作训练1.请同学们以“我听到的声音”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2.教师提供写作指导,如:选材、构思、表达等。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写作特色。
二、课文解析1.请同学们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技巧,如:观察、表达等。
三、课堂讨论1.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如何观察生活中的声音,并表达出来。
2.拓展训练:请同学们以“我眼中的大自然”为主题,进行写作练习。
第四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写作特色。
二、课文解析1.请同学们分析课文中的写作风格,如:平实、优美等。
三、课堂讨论1.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如何借鉴课文的写作风格,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2.布置作业:以“我心中的大自然”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五、教学反思1.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池塘边的叫声》教案设计及教学反思(精选4篇)
《池塘边的叫声》教案设计及教学反思(精选4篇)《池塘边的叫声》设计及篇1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表演。
2.培养学生对待朋友要互帮互助,懂得报恩。
3.写字“转”。
教学重、难点:1.表演课文内容。
2.培养学生对待朋友要互帮互助,懂得报恩的情怀。
教学过程:一、巩固识字1.游戏:开火车师:孩子们想不想和李老师一起到故事王国去看看。
(想)那就让我们一起开动这列到故事王国的列车吧。
小小火车哪里开?(生)师:火车到站了,把我们带进了故事王国。
故事发生在一个美丽的大池塘边。
有一只青蛙在池塘边又蹦又跳,可开心了。
有一条小鱼在水里快活的游来游去。
有一天,它们突然相遇了。
说了些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听听。
请翻开书第52页,老师读旁白。
二、精读课文1.一自然段师引读第一段:小鱼在池塘里遇到了青蛙,就上前打招呼(师手势):“青蛙大哥,你好!你在干什么?”青蛙说:“我在岸上玩了半天,太热了,来洗个澡。
”师:多么有礼貌的小鱼啊!谁来读一读小鱼的话?师:你的声音真好听。
能带上动作就更好了。
谁来试一试?(抽生读)师:真棒!老师看见你不仅用上了手,而且还用上了嘴巴。
所以“打招呼”这个词语既有提手旁又有口字旁。
谁来读这个词?(抽生读)师:谁能象小鱼一样,有礼貌的向青蛙大哥打打招呼?(生读小鱼的话)师:青蛙怎么说的?谁来读?师:女孩子当小鱼,男孩子当青蛙大哥,咱们来读一读。
(分角色读)师:孩子们,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青蛙平时可以在哪些地方玩啊?(水里,岸上)2.二自然段师:真聪明。
小鱼生活在哪的?(水里)师:对。
生活在水里的小鱼从来没有到过外面,它呀对岸上的事物可感兴趣了。
它从来没有去过岸上的哪些地方啊?(草地,)师:是呀,这么多的地方它都没去过,难怪它会这么感兴趣。
书上有个词就表达了小鱼这个心情。
哪个词?(好奇)师:谁来读一读。
(抽生读)你再来。
(再抽生读)师:老师看到了你把眼睛睁的大大的,语调上扬,很好奇的样子。
全班孩子像她一样读一读。
一年级语文下《池塘边的叫声》的优秀教案
一年级语文下《池塘边的叫声》的优秀教案一年级语文下《池塘边的叫声》的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进行朗读。
2、掌握本课的生字及生词,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读准多音字。
3、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青蛙的好品质,懂得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帮助。
教学重点:学生掌握课文及生字生词。
教学难点:正确的理解课文,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教具准备:课件、挂图、头饰、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朋友”这个单元的第一课:“冬冬读课文”。
在课堂上,丁丁帮助冬冬读好了课文,他们是一对好朋友。
今天老师带同学们走出校园去一个新的地方!看,这是哪儿?(板贴池塘美景图)2、在池塘边也生活着一对好朋友:青蛙和小鱼。
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下面,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
(出示课题)指"塘":这是今天要认识的生字朋友,大家一起读一读。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范读:请同学们轻轻打开书72页,把你们的小手指到课文上,听老师来读一读。
边听边注意你不熟悉的字老师是怎么读的。
(配乐)2、自由读:特别注意把不认识的字多读两遍。
看看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3、指名读(1)课文有几段?指名读课文。
要求:这些同学读的时候,其他同学用手指着每个字。
来当小评委听听他们把字音读准了吗?(2)学生互评:小评委们这些同学读得怎么样?(3)师对读书的学生及参与评价的学生进行评价。
4、认读生字(1)下面我们把生词朋友从故事中请出来,你还认识它们吗?课件同桌互读。
师巡视。
重点检查。
(2)小组活动:各组的小组长拿起生字卡片,看看你们组的同学谁交的生字朋友最多。
有不会的.字互相帮助多读几遍。
(3)“词语接龙”游戏:第一个同学读字,第二个同学组词。
看看哪个小组的同学把生字记的最牢!5、多音字检查(1)现在有几个生字朋友回家了,谁想起来读一读?课件出示两句话(2)谁再来读读这几个词?(“好奇”、“好办”、“背上”、“背着”四个词语变色)同学们,你们发现了什么?师强调:这是两个多音字,在读课文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它们不同的读音。
一年级下册《池塘边的叫声》教案
一年级下册《池塘边的叫声》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池塘边的叫声》,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池塘边的动物和它们的叫声。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辨能力,使学生能够通过听声音辨认不同的动物。
3.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点1.掌握一些池塘边的动物和它们的叫声。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辨能力。
三、教学准备1.《池塘边的叫声》课文。
2.课件或黑板、粉笔。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活动 (5分钟)教师通过与学生的简单互动,调动学生的兴趣,引入本课内容。
第二步:读课文 (15分钟)1.教师朗读课文《池塘边的叫声》,注意语音语调,让学生跟读。
2.学生独立读课文,并尝试模仿教师的语音语调。
第三步:整体理解 (15分钟)1.教师提问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以下问题:–故事的主人公是谁?–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池塘边有哪些动物?它们分别是什么样的?–每个动物有什么特点?它们的叫声怎么样?2.学生回答问题,并进行简单讨论。
第四步:分组活动 (2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一位代表。
2.教师把属于不同动物的叫声录制好,并按顺序播放。
3.学生借助听力,分辨不同动物的叫声,并由代表回答正确答案。
4.每个小组完成后,教师进行总结,让学生再次听一遍作正确答案的叫声。
第五步:拓展活动 (20分钟)1.学生将课文中的动物和它们的叫声连线。
2.学生在小组内编写一个简单的小故事,故事中要包含课文中的动物和它们的叫声。
3.学生选出各组最好的小故事,由代表进行展示,其他小组进行评价。
第六步:课堂小结 (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并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学生对《池塘边的叫声》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了解了一些池塘边的动物和它们的叫声。
通过听觉训练活动,学生的观察力和分辨能力得到了提高。
分组活动和拓展活动的设计,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而,本堂课仍有不足之处,比如在拓展活动中,学生应该更多地培养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一年级下册《池塘边的叫声》教案及反思池塘边的叫声续写优秀
一年级下册《池塘边的叫声》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池塘边的叫声》,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妙,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2.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升团队协作能力。
4.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歌曲《池塘边的叫声》的学习。
2.音乐实践活动:分组演唱、节奏游戏等。
3.自然环保教育。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学会歌曲《池塘边的叫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2.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音准把握。
四、教学过程1.课堂导入(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状态。
2.歌曲学习(10分钟)教师播放《池塘边的叫声》,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妙。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音准和节奏。
在学生熟练掌握歌曲后,教师可安排学生进行分组演唱,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音乐实践活动(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与歌曲相关的音乐游戏,如节奏接龙、音高猜猜等,让学生在游戏中提高音乐表现力。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培养环保意识。
五、教学反思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音乐学习中找到自信。
2.音乐实践活动要注重学生参与度,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在自然环保教育方面,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4.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六、课后作业1.学生回家后,练习歌曲《池塘边的叫声》,注意音准和节奏。
2.家长协助孩子进行音乐实践活动,鼓励孩子参与团队演唱。
3.家长和孩子一起关注大自然,培养环保意识。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掌握歌曲《池塘边的叫声》,提高音乐素养;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环保意识。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不断反思,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重难点补充:1.重点:歌曲《池塘边的叫声》的学习与实践,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一年级下册《池塘边的叫声》教案及反思池塘边的叫声续写优秀
《池塘边的叫声》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了解各种动物的叫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讨论、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通过绘画、表演,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2)培养学生勇敢、善良、乐于助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了解各种动物的叫声。
2.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
(2)培养学生观察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新课。
(2)板书课题《池塘边的叫声》,引导学生猜测课文内容。
2.朗读课文(1)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
(2)学生自读,注意语气、节奏。
(3)分角色朗读,体会各种动物的叫声。
3.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
4.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讲述课文大意。
(2)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观察与想象(1)学生观察图片,描述图片中的场景。
(2)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讲述自己听到的动物叫声。
6.课堂小结(2)教师点评学生的表现,给予鼓励。
四、课后作业1.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绘制一幅池塘边的场景画。
2.课后活动:(1)与家长一起观察生活中的动物叫声。
(2)分享自己的观察心得。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课文内容感兴趣,积极参与讨论。
2.学生在朗读课文时,能够注意语气、节奏,表现出对课文的理解。
3.学生在观察和想象环节,表现出较强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4.课堂氛围活跃,学生互动良好。
5.不足之处:(1)部分学生生字词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加强巩固。
(2)课堂时间分配不够合理,导致部分环节匆忙。
《池塘边的叫声》教案及教学后记
《池塘边的叫声》教案及教学后记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词,能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词。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比喻句和拟人句。
2.学生对动物叫声的模仿。
四、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
2.生字词卡片。
3.图片资料。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张池塘边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景色。
(二)自主学习1.学生自由阅读课文,注意理解课文内容,找出不认识的生字词。
2.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跟读并记忆。
3.学生再次阅读课文,尝试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三)课堂讨论1.教师提问:课文中都出现了哪些动物?它们分别发出了什么声音?3.教师提问:课文中的比喻句和拟人句有哪些?它们分别表达了什么意思?(四)实践活动1.教师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动物,模仿其叫声,并进行表演。
(五)巩固拓展1.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2.教师出示相关图片,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动物叫声。
(六)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六、教学后记本节课通过观察图片、讨论问题、自主学习、实践活动等方式,使学生充分理解了课文内容,学会了生字词,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大胆发言,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
同时,我还关注到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个性化的指导。
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的表现让我感到惊喜,他们不仅能准确地模仿动物叫声,还能通过动作和表情表现出动物的特点。
这充分说明,学生们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很高,学习效果良好。
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知识,提高了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为学生们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帮助他们快乐成长。
《池塘边的叫声》 教案教学设计
《池塘边的叫声》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池塘边的叫声》的故事情节,了解故事中各种角色的特点。
2. 通过学习故事中的对话,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富学生的词汇量。
3. 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池塘边的叫声》的阅读与理解。
2. 故事中出现的生词、短语的学习。
3. 故事情节的角色扮演活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生能够流畅地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掌握生词、短语。
2. 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词汇、短语进行对话,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与故事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学习和运用语言。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角色扮演法: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故事情节,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图片或实物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理解: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回答相关问题,理解故事情节。
3. 生词学习:讲解故事中出现的生词、短语,让学生通过语境理解其含义。
4. 角色扮演:分组进行角色分配,让学生根据故事情节进行角色扮演。
5. 互动讨论:引导学生就故事情节展开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6. 总结与拓展:总结故事主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自然环境。
六、教学准备1. 准备课文《池塘边的叫声》的纸质或电子文档。
2. 准备生词卡片或电子幻灯片,用于展示生词和短语。
3. 准备角色扮演道具和服装,如模拟池塘、小鱼、青蛙等。
4. 准备互动讨论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七、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池塘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
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提问检查理解情况。
3. 生词学习:教师展示生词卡片,学生跟读并解释词义。
4.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教师巡回指导。
5. 互动讨论:教师提出讨论问题,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池塘边的叫声9篇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池塘边的叫声9篇池塘边的叫声 1一.读好课题,复习生字,引入新课1. 读好课题,复习生字师:孩子们,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手指黑板课题)生:池塘边的叫声师:池塘边的什么?生:池塘边的叫声(拿出“叫声”的字卡,指导朗读)师:哪里的叫声?生:池塘边的叫声(指导写“边”字)师:池塘边的叫声是谁的叫声呀?生:青蛙的2. 复习生字师:你看,青蛙已经来到了池塘边。
(出示青蛙卡片)今天,青蛙大哥还带来了好多自己的小伙伴,要和坐得最端正的孩子做朋友。
3.引入新课师:青蛙阿,它是两栖动物,它既可以在池塘里游泳,又可以在荷叶上散步,还可以在岸上游玩,可让人羡慕了。
有一天,小鱼在池塘里遇到了青蛙,故事就这样开始了,翻开书p52,一起来读读第1、2自然段二. 细读课文,走进内心,读出形象1. 小鱼的愿望(主要练习小鱼的话)(1)学生齐读(2)老师对小鱼的话重点指导,体会“打招呼”、“好奇”师:青蛙和小鱼,咱们故事的两个主人公相遇了。
(贴在黑板上)小鱼给青蛙打招呼,孩子们,谁来学学小鱼给青蛙打招呼呢?生:“青蛙大哥,你好!你在干什么?”(点评、指导)师:真棒,真是一个懂礼貌的小鱼。
大家都来给青蛙大哥打个招呼吧,读生:“青蛙大哥,你好!你在干什么?”师:青蛙热情的说:“我在岸上玩了半天,太热了,来洗个澡。
”青蛙和小鱼的相遇,让小鱼更加的羡慕青蛙,于是,它好奇的问,“岸上什么样?我从来没去过。
”孩子们,你听出了什么?生:期待,失落……(对每个孩子的话做一句话评价)3个孩子(3)引读,引出小鱼的愿望师:真是灵耳朵的孩子,现在老师引读,女孩子读小鱼,男孩子读青蛙大哥,准备好了吗?生:准备好了。
师:小鱼在池塘里遇到了青蛙,就上前有礼貌的打招呼:生:“青蛙大哥,你好!你在干什么?”师:青蛙热情的说生:“我在岸上玩了半天,太热了,来洗个澡。
”师:小鱼好奇的问:生:“岸上什么样?我从来没去过。
”师:从你们的朗读中,我听出了青蛙大哥的热情;我也听出了小鱼内心强烈的愿望,它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池塘边的叫声教学案例9篇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池塘边的叫声教学案例9篇池塘边的叫声教学案例 1教学内容:北师大版第二册语文朋友单元第二篇主体课文教学要求:1、通过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快乐地学习,发展学生的语言,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创新能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感悟,体验朋友间的温情。
3、复习本课生字词。
教具准备:cai课件图片学具准备:头饰、优点卡、生字卡片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刚才小朋友唱歌唱得特别开心,学小动物的语言也学得特别像,现在你们知道吗?大自然妈妈有很多很多美妙、动听的语言,哪位小朋友愿意来学学小动物们的语言,小动物们的叫声?(生跃跃欲试)生1:我要学小狗--汪汪。
生2:因为我属狗,所以我学狗特别像--汪汪。
生3:我想学小狗,因为我也属狗--汪汪。
师:还能学点别的动物的叫声吗?生:能!(声音响亮,非常有信心)师:老师喊一、二、三,小朋友把你喜欢的小动物的叫声大声叫出来。
生:(激情满怀,特别兴奋)学动物的叫声。
师:我们的教室都成了动物乐园了。
现在有谁会学小鱼儿的叫声?(随意请一位小朋友尝试)生1:我不会。
师:没关系。
不会没关系。
生2:我看过电视上有小朋友说有些小鱼叫得好像小狗的声音--汪汪。
师:你懂得的真多,那小鱼儿冒泡的声音是什么?生:模仿小鱼儿冒泡的声音。
师:小朋友学得真像,小鱼儿特别开心。
(师边说边在黑板上贴上小鱼儿的图片)师:昨天我们已经学了《池塘边的叫声》小鱼儿还因为什么事情开心?生1:小鱼儿因为知道岸上是什么样儿的这件事情开心,因为青蛙在岸上给它讲故事。
师:在黑板上贴上小青蛙的图片二、读熟课文,认熟生字。
1、课件演示全文动画,生边看边听课文朗读。
师:小朋友边听边看小鱼儿是不是因为这件事情开心?(生睁大眼睛看得入了迷)师:谁来评价,小朋友(指为动画配音的小朋友)读得怎么样?(生个个举着小手争相评价)生:我想来评价这两个小朋友,这两个小朋友读得很好,又有感情。
小学一年级语文《池塘边的叫声》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新
小学一年级语文《池塘边的叫声》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篇一】学校一年级语文《池塘边的叫声》原文小鱼在池塘里遇到了青蛙,就上前打招呼:“青蛙大哥,你好!你在干什么?”青蛙说:“我在岸上玩了半天,太热了,来洗个澡。
”小鱼奇怪地问:“岸上什么样?我从来没去过。
”青蛙的大眼睛转了一下,说:“那好办。
你趴在我的背上,我背着你去看看。
”小鱼连连摆着尾巴,说:“不行,离开水我会干死的!”青蛙的大眼睛转了两下,说:“有方法了!每天傍晚,我到池塘边来,给你讲讲岸上的故事。
”小鱼兴奋地游到青蛙身边,亲了亲它,说:“太好了!感谢你啦!”从今,每天傍晚,池塘边就响起“呱呱“的叫声,那是青蛙在给小鱼讲岸上的故事呢。
【篇二】学校一年级语文《池塘边的叫声》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青蛙和小鱼是怎样成为伴侣的?生活中怎样和伴侣相处?2、了解青蛙既可以在水里游又可以在岸上跳,而小鱼只能在水里游。
3、学会编故事,仿照青蛙的语调给小鱼讲故事。
4、熟悉本课15个二类字,并熟读课文。
教学流程一、爱好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熟悉哪些动物,你能仿照出它们的叫声吗?同学乐观发言。
小狗:汪汪。
小羊:咩咩。
小牛:哞哞。
青蛙:呱呱……2、点题。
师:今日,咱们来学习《池塘边的叫声》。
板书课题:池塘边的叫声。
3、请同学第一次质疑:池塘边的叫声是谁发出的?师:想知道这个问题,读了课文后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认字。
1、同学自读课文,自己解决不熟悉的字。
(查二类字表,可以猜字,还可以问同桌。
)2、老师把二类字打到大屏幕上,等同学读完课文后,检查他们的认字状况。
3、听课文录音,进一步熟识课文,巩固生字。
检查生字:找来许多小动物的图片,每张图片背面写上一个生字,正面投射到大屏幕上,同学想要哪种动物,必需得熟悉背后的生字,然后把动物图画嘉奖给同学。
4、看动画,进一步熟识课文。
同学一边看动画,一边听老师复述课文,进一步熟识课文。
熟读了课文后,同学自然而然地知道叫声是青蛙发出来的,原来这叫声是青蛙在给小鱼讲故事呢。
池塘边的叫声教案教学设计
池塘边的叫声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讨论,理解课文《池塘边的叫声》的主要内容,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2.培养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好奇心,培养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2.教学难点: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准备1.课文《池塘边的叫声》2.PPT课件3.相关音频、视频资料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一张池塘边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画面中的景色。
(二)课文阅读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理解生字词。
2.教师带领学生逐段阅读课文,分析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3.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中的美妙。
(三)课堂讨论1.教师提问:课文中的主人公小猫为什么会对青蛙的叫声产生好奇?2.学生分组讨论,回答问题。
(四)拓展活动1.教师播放音频资料,让学生猜猜是什么动物发出的叫声。
3.学生分组讨论:如果你是小猫,你会怎样向其他动物学习叫声?4.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反思自己在生活中的环保行为。
(六)课后作业1.学生绘制一幅池塘边的景色画,并标注出其中的动植物。
2.家长协助学生查找资料,了解不同动物的叫声及其意义。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
课堂讨论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对动物的好奇心得到了满足。
拓展活动环节,学生通过模仿动物叫声,进一步了解了动物的生活习性。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但在课堂管理方面还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补充1.教师引导对话:“同学们,你们在课文中发现了小猫对青蛙叫声的好奇心是如何体现的吗?”“是的,小猫一直在模仿青蛙的叫声,想要弄明白它为什么会发出那样的声音。
”2.教师提问:“那么,小猫模仿叫声的过程中,它有什么感受呢?”“小猫感到很有趣,也觉得很好奇,它想要知道更多。
《池塘边的叫声》教案教学设计
03 总结归纳
总结归纳课文的主题、写作特点等,帮助学生全 面理解课文。
课堂活动
分角色朗读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分 角色朗读,加深对人物性格和情感的 理解。
情景剧表演
课堂讨论
针对课文中的主题、情节或人物形象 ,提出有争议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 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 达能力。
将课文改编成情景剧,让学生扮演不 同的角色,进行表演,培养学生的表 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作业布置
01
02
03
课后阅读
推荐与课文主题相关的其 他文章或书籍,让学生课 后阅读,拓展视野。
写作练习
布置与课文相关的写作练 习,如故事续写、读后感 等,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
复习巩固
布置与课文知识点相关的 练习题或复习题,帮助学 生巩固所学知识。
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水平。
作业评估
通过布置和批改作业,了解学生对课 堂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评估学生的 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自评与互评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以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和相互学习, 同时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
反馈机制
及时反馈
对学生的表现和作业 进行及时反馈,指出 学生的优点和不足, 并提供具体的建议和 指导。
会。
《池塘边的叫声》教案设计
06
总结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掌握故事的主要情节和 角色特点,理解故事的主题和意
义。
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通过分析和讨论,培养阅 读理解、表达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学生能够感受到故事中的情感和人 文精神,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价 值观。
池塘边的叫声教案一年级池塘边的叫声
池塘边的叫声教案一年级池塘边的叫声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了解青蛙和池塘边的叫声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提高观察力和想象力。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课堂参与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教学难点:青蛙和池塘边的叫声特点的理解。
将课文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或黑板。
2.生字词卡片。
3.课文插图。
四、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出示一张青蛙图片,引导学生观察青蛙的特点,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自由发言,分享对青蛙的了解。
2.课文朗读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变化。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生字词学习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跟读并记忆。
学生分小组,用生字词造句,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4.课文内容讲解教师讲解课文内容,重点讲解青蛙和池塘边的叫声特点。
学生跟随教师讲解,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5.情境体验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青蛙和池塘边的叫声。
学生通过实践,感受青蛙和池塘边的叫声特点。
6.课堂小结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互相鼓励。
7.作业布置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观察身边的青蛙,记录下它们的叫声特点。
五、课后反思1.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2.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找出不足之处,努力改进。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了课文内容,学会了生字词,并了解了青蛙和池塘边的叫声特点。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较高,课堂气氛活跃。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个别学生注意力不集中,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关注。
同时,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池塘边的叫声》教案
《池塘边的叫声》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池塘边的叫声》这首儿歌的歌词内容。
2. 培养学生用欢快的情绪演唱这首歌曲,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3. 引导学生通过歌曲体会自然界的和谐美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1. 学会《池塘边的叫声》这首歌曲的歌词。
2. 掌握三拍子的强弱规律,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三、教学难点:1. 歌曲中三拍子的节奏运用。
2. 歌曲的高音部分演唱。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钢琴或其他乐器。
3. 歌谱。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歌曲,引导学生回忆起欢快的节奏和优美的旋律。
2. 新课介绍:教师介绍《池塘边的叫声》这首歌曲,包括歌曲的背景、歌词内容等。
3. 学唱歌曲: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纠正发音和音准问题。
4. 分句教唱:教师分句教唱歌曲,引导学生掌握每个句子的节奏和旋律。
5. 练习合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唱练习,注意调整音量、音色,使合唱效果和谐。
6. 歌曲解析:教师讲解歌曲中的三拍子节奏,引导学生感受强弱规律。
7. 演唱展示:教师挑选几位学生进行演唱展示,鼓励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8. 课堂小结:9. 课后作业:学生回家后练习演唱《池塘边的叫声》,家长签字确认。
10.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六、教学延伸:1.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歌曲创作,以《池塘边的叫声》为模板,创作其他动物的叫声歌曲。
2. 学生可以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池塘边的场景,一边演唱歌曲,一边表演。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演唱表现、课堂纪律等。
2. 歌曲演唱评价:评价学生对歌曲的音准、节奏、情感表达的掌握程度。
八、教学建议:1. 对于年龄较小或音乐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适当简化歌曲难度,降低音域要求。
2. 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提问,解答他们的疑惑,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范文最新推荐------------------------------------------------------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池塘边的叫声
一、教学简介:《池塘边的叫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实验教科书第十二册12单元朋友中的一课,课文通过青蛙和小轻快活泼的对话展现了朋友之间相互关怀的美好境界。
二、教学要求:1、通过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快乐地学习,体验朋友间的温情,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小动物的热爱之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分层学习一、二类字,重点指导带有新部首的走之儿的边连过三个字。
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三、教学准备:CAI课件、生字词卡片、青蛙和小鱼头饰、磁性黑板、游戏卡片
四、教学时间:二课时
1 / 8
五、教学过程:
1、激趣揭题。
A(播放青蛙的叫声)同学们,这是什么声音?
B你们见过小青蛙吗?说一说。
(学生自由交流)
评: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C今天,让我们一起读一个和小青蛙有关的故事。
(板书课题,读课题。
)
2、初读课文。
A听读课文。
B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把自己不认识的字标出来。
C用平时最喜欢的方式自学这些不认识的字。
---------------------------------------------------------------范文最新推荐------------------------------------------------------ 评:学生通过半年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七八种识字方法,如看拼音条、看查字表、互相交流、联系前后课文猜、根熟字猜、回想生活经验等等。
这里允许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体现差异性、多元化。
D抽读生字卡片。
结合课文内容和学生生活经验,学习本课生词生字,字不离词、词不离字。
池塘:(教师随手在黑板上画池塘图)这就是池塘。
青蛙:学一学青蛙的叫声,像青蛙那样响亮地读出生字。
岸上:在书上指一指岸上是哪里。
洗澡:点出洗澡需要水。
好奇:强调好是多音字。
亲了亲:读准前鼻音。
肚皮:指指自己的肚子。
3 / 8
背、背:出示句子:你趴在我的背上,我背着你去看看。
让学生边做动作边读句子,自然读准多音字背的读音。
评:通过画一画、指一指、学一学、做一做将识字教学的最大限度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相联系,充分体现师生互动,挖掘识字教学的人文内涵。
通过多种活动形式让学生始终主动快乐地参与到学习中。
E在小组长的带领下用大家喜欢的方式抽读拼音条生字,都读对了就一起表示庆祝。
评:引导学生交流合作,鼓励学生有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合作,用独特的方式表达快乐的心情。
F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完后数数有几个自然段。
G分自然段个别读课文,学生评议。
(引导学生在欣赏他人的基础之上有礼貌地提出建议。
)
评:引导学生学会欣赏他人,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
这
---------------------------------------------------------------范文最新推荐------------------------------------------------------ 部分主要引导学生参与到读读说说做做等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充分读书,把课文读准、读通、读畅,为把课文读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尝试体验,读好课文。
A教师范读课文,引发学生对老师由衷地赞美和自己读好课文的愿望。
B小组内分自然段轮流读课文,互读互听互评。
C让两个学生个别读1—3自然段,教师引读。
让学生体验青蛙和小鱼互相打招呼十分亲热、小鱼好奇的心情,并通过师生交流指导读好课文。
D自由读后面的课文,就像丁丁告诉我们的那样,边读边想像青蛙和小鱼说话的样子。
并说一说、学一学青蛙动脑筋的样子、小鱼快乐地亲了亲青蛙的白肚皮的样子,并相机指导读好课文。
评:引导学生利用已经学过的阅读策略边读边想像,进行极具个性化的阅读活动。
以青蛙小鱼的身份进行角色体验,让学生走进美丽的小池塘,与青蛙和小鱼一起畅游、幻想、歌唱,实现了学生与文本
5 / 8
的互动对话。
E分角色朗读课文,可以边读边做动作。
评:在充分指导感受基础上,分角色朗读课文,对文本进行整体感悟,把握课文的基调。
F全班交流,寻找自己的好伙伴一起表演这个故事,表演时可以用自己的话说,不看书,记不得了看看书也可以。
评:在充分读好课文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进行创造性的表演,自由结对,自由展示,最大限度地尊重学生的差异性。
G(在美妙的音乐声中)如果你就是那只小青蛙,你会给小鱼讲什么故事?(学生自由发言。
)
评:让学生站在青蛙的角色上给小鱼讲故事,又一次走进了故事的情景。
4、复习生字、学写生字。
A结合学生讲的故事,教师巧妙地说:小青蛙的故事多好听啊,
---------------------------------------------------------------范文最新推荐------------------------------------------------------ 瞧,还有许多小鱼都想来听故事呢!你们愿意送他们去吗?(学生在游戏中识字。
)
B游戏结束,黑板上出现许多小鱼围着青蛙听故事的情景图,伴随着音乐,教师激情发问:你们想对青蛙和小鱼说点什么?(学生自由表达)
评:将识字教学寓于情景游戏之中,人文性与工具性在这里达到了和谐的统一。
C(出示课件)观察写一写的字,你发现了什么?
D教学新部首走之儿
E观察边连过笔顺,书空练习。
F教老师写字,怎样写才好看?
评:以学生观察发现为主线进行写字教学,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发现的能力。
通过师生角色换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7 / 8
H学生练习、评议。
5、下节课,让我们一起来表演这个故事,学写其他的生字。
并想一想:如果我是小青蛙,我还有别的办法让小鱼看到岸上的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