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铜蓝蛋白水平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病理关系的初步研究
血清免疫球蛋白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检测意义
血清免疫球蛋白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检测意义【摘要】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毒性肝炎,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健康负担。
血清免疫球蛋白作为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具有重要的检测意义。
通过血清免疫球蛋白的检测,可以更加准确地诊断患者的病情,监测疾病的进程,评估疾病的预后,并辅助治疗的选择。
血清免疫球蛋白的检测还在疫苗接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血清免疫球蛋白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具有重要性。
未来的研究应该继续深入探讨血清免疫球蛋白在慢性乙型肝炎中的作用机制,以及在临床应用中的可行性,为患者提供更加有效的诊疗手段。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血清免疫球蛋白、诊断、监测、预后、治疗、疫苗接种、重要性、研究方向、临床应用、前景展望1. 引言1.1 慢性乙型肝炎概述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肝脏炎症性疾病,它是全球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约有2亿人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其中大约有2.4百万人患有慢性乙型肝炎。
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在感染后持续时间超过6个月的HBV 感染,患者可能出现肝脏损伤、肝硬化、甚至肝癌等严重后果。
在慢性乙型肝炎的病程中,病毒持续复制并导致肝脏炎症,这可能会引起肝细胞的损害和纤维化。
慢性乙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包括血液暴露、性传播、母婴传播和共享注射器等。
该疾病的症状可能轻微或无症状,但也可能表现为乏力、食欲不振、黄疸等肝脏功能异常的症状。
慢性乙型肝炎的诊断一般通过检测病毒标志物、肝功能测试、肝脏超声等方法来确定。
及早发现和诊断慢性乙型肝炎对于预防疾病进展至肝硬化或肝癌具有重要意义。
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意义变得尤为重要。
1.2 血清免疫球蛋白的作用血清免疫球蛋白是一种人体免疫系统中重要的蛋白质,主要由B 淋巴细胞分泌。
它在机体的免疫应答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血清免疫球蛋白包括IgG、IgM、IgA、IgE和IgD等多种类型,每种类型都有不同的功能。
开题报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病毒标志物与cccDNA以及其余肝内病毒标志物的相关性分析)
RNA 转录酶
HBV DNA
HBcAg HBeAg
反转录负链DNA
移至胞浆
合成正链DNA
包含HBV DNA序列上
所有遗传信息的
作为C-mRNA
前基因组RNA(pgRNA)
﹢
HBsAg
S-mRNA
3种亚基因组 RNA
选题依据
理论上cccDNA与HBV DNA、HBsAg、HBeAg、HBcAg应呈正相关
研究内容
病人及肝组织:
2009年3月至2010年6月期间我院住院肝穿的101例病 人,其慢乙肝诊断标准均符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 肝穿组织经固定、脱水、包埋、切片裱片后备用。
血清HBV DNA、HBsAg、HBeAg的测定:
肝穿前后1周内留取血清,检测肝功、HBV DNA、乙 肝五项定量以及AFP、基因型、前C区/BCP区突变。
整合至宿主基因组的整合DNA
cccDNA 3、跨缺口荧光PCR
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石蜡包埋组织即可检测 采用内参校正减少误差 同类方法国外未见报道
2、RCA
不被扩增
扩增
只能扩增 闭合环状DNA
研究方法
肝内cccDNA的检测
1.主要试剂:
石蜡包埋组织切片DNA提取试剂盒(FFPE mini kit, 德国Qiagen公 司),不降解质粒的ATP依赖的DNA酶(PSAD, EPIBIO公司), phi29DNA聚合酶(NEB公司),Taq DNA聚合酶(TaKaRa公司)。
2.方法:
1) 切片脱蜡:石蜡包埋切片二甲苯、梯度酒精脱蜡 2) 提取DNA:FFPE试剂盒提取切片中DNA储存于-40°C冰箱备用 3) PSAD酶消化 (样品DNA8.3ul, PSAD酶0.2ul, ATP应用液0.5ul, 反应缓冲液
乙型病毒性肝炎及相关疾病蛋白质组学及临床诊断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乙型病毒性肝炎及相关疾病蛋白质组学及临床诊断
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背景与意义:
乙型病毒性肝炎(HBV)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肝脏疾病,是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有超过2亿名人感染了HBV,其中肝硬化和肝癌等严重后果直接导致了50万人的死亡。
HBV感染对人体免疫系统产生影响,导致慢性肝炎的发生。
尽管许多医学研究已经在进行中,但目前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仍不理想,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研究目的:
本项目旨在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对乙型病毒性肝炎及相关疾病进行系统研究,以寻找新的诊断和治疗靶点。
研究内容:
1. 收集HBV患者血样,制备血清蛋白质样品。
2. 利用质谱法和生物信息学技术对HBV感染和未感染患者血清样品进行蛋白质组分析,并进行质量控制。
3. 比较HBV感染和未感染患者血清样品中蛋白质组的差异,并筛选出潜在的生物标志物。
4. 对筛选出的生物标志物进行验证,评估其在诊断乙型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等相关疾病中的潜在价值。
预期结果:
通过本项目的研究,预计可以筛选出一些HBV感染和未感染患者血清样品中蛋白质组的差异,从而找到新的诊断和治疗靶点,并提供更准
确和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同时,本研究的方法和技术也有望在其他相关疾病的研究中得到应用。
慢性乙肝患者检测血清转铁蛋白、铜蓝蛋白水平的临床意义
慢性乙肝患者检测血清转铁蛋白、铜蓝蛋白水平的临床意义陈满红【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检测血清转铁蛋白和铜蓝蛋白的临床价值,为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诊治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30例,根据患者病情分为轻型组、中型组和重型组,另选取同期接受身体检查的健康者13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转铁蛋白、铜蓝蛋白水平.结果:三组患者的检测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重型组、中型组和轻型组患者间检测值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转铁蛋白和铜蓝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健康者,可以将其作为临床诊断的标准,此外上述两项检测指标会随着患者病情的发展而改变,可以将其作为病情分级和临床疗效的判定指标.【期刊名称】《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年(卷),期】2013(013)009【总页数】2页(P80-81)【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转铁蛋白;铜蓝蛋白;临床价值【作者】陈满红【作者单位】江西省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景德镇33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12.62乙型肝炎属于临床常见肝病之一,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该病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上升[1]。
由于该病的前期诊断与分级存在一定难度,致使不少患者未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治,逐步发展为重型乙型肝炎,严重影响生活工作质量[2]。
对此,如何提高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诊治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随着临床检验水平的不断发展,有关学者提出可以通过检测血清转铁蛋白(TRF)和铜蓝蛋白(CP)的水平对该病进行诊断与分级[3]。
因此本文选取2011年6月~2013年5月在我院接受临床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健康者各130例,通过检测转铁蛋白和铜蓝蛋白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
现报告如下: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6月~2013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30例,其中男性82例,女性48例,年龄31~77岁,平均(48.5±11.6)岁。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临床检验分析研究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临床检验分析研究发表时间:2018-08-20T14:40:43.267Z 来源:《健康世界》2018年14期作者:陈晨[导读] :针对血清免疫球蛋白指标在慢性乙肝患者群体中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并对其临床诊治的作用进行初步探讨。
云南省开远市人民医院检验科云南省开远市 661699摘要:目的:针对血清免疫球蛋白指标在慢性乙肝患者群体中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并对其临床诊治的作用进行初步探讨。
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的70例慢性乙肝患者有关检验资料,将其中的35例慢性重型乙肝患者列入观察A 组,35例慢性乙肝患者列入观察B组,另收集7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三组患者的血清IgG、IgA、IgM指标进行比较。
结合患者治疗效果再分为好转组与未好转组,对其免疫球蛋白、凝血酶原活动度及血清总胆红素指标进行比较。
结果:观察A组与B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水平高(P<0.05),观察A组患者比观察B组患者明显更高一些(P<0.05)。
在免疫球蛋白、凝血酶原活动度及血清总胆红素指标方面,好转组患者比未好转组患者明显低一些(P<0.05)。
结论:在临床诊治乙肝中,免疫球蛋白是一项重要指标,其检验结果对客观判断患者病情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而且在临床诊治乙型肝炎中同总胆红素与凝血酶原活动度检验具有比较明显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血清免疫球蛋白;慢性乙肝;临床检验1. 前言乙肝是由乙肝病毒感染导致的一种肝细胞损伤性疾病,临床分为急慢性两种,其中较难治愈的是慢性乙肝并具有较高的复发性,所以临床中非常重视慢性乙肝治疗。
免疫球蛋白属于具有抗体活性的抗体类似物,机体发生感染时,免疫球蛋白的合成明显增加,检测乙肝患者的免疫球蛋白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 资料与方法2.1 患者资料本研究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的70例慢性乙肝患者的相关检验资料,患者病情与慢性乙肝诊断标准相符。
吉林地区不同肝病患者血清铜蓝蛋白水平分析 王莎莎
在
肝豆状核变性组,97. 6% (41 / 42) 的患者血清铜蓝蛋白水平低于 0. 2 g / L,其中 88. 1% (37 / 42) 低于 0. 10 g / L。 不同肝功能状态的病
毒相关性肝病患者血清铜蓝蛋白水平差异显著,其中慢性病毒性肝炎、重症病毒性肝炎以及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血清铜蓝蛋
患者,包括:(1)WD 42 例,按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署知情同意书。
2008 年发布的《肝豆状核变性的诊断与治疗指南》[9]的 1. 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 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
结论 蛋白、前白蛋白呈正相关,与凝血酶原时间呈负相关( r 值分别为 0. 068、0. 091 和 - 0. 297,P 值均 < 0. 05) 。
铜蓝蛋白在肝豆
状核变性中通常显著下降,在其他肝病中也可能略有下降。 对于这些患者,应注意鉴别铜蓝蛋白下降是疾病本身肝细胞损伤所致,
还是确实存在肝豆状核变性。
level of < 0. 2 g / L and 0. 2% had a level of < 0. 1 g / L.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serum level of ceruloplasmin between the
, , patients with virus - related liver diseases with different liver functional states and the patients with chronic viral hepatitis severe viral hep , ( atitis and viral hepatitis cirrhosis had a significantly lower level than those with acute viral hepatitis and virus - related liver cancer P = , , , , , ) ’ , 0 005 P < 0. 001 P = 0. 001 P = 0. 027 P < 0. 001 and P = 0. 001 . In the patients without Wilson s disease serum ceruloplasmin ( , )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albumin and prealbumin r = 0. 068 and 0. 091 both P < 0. 05 and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prothrom ( , ) ’ , bin time r = - 0. 297 P < 0. 05 . Conclusion Ceruloplasmin often decreases significantly in patients with Wilson s disease with a , slight reduction in patients with other types of liver diseases. For these patients it should be determined whether the reduction in ceruloplas ’ min is caused by hepatocyte injury or the presence of Wilson s disease.
前白蛋白和胆汁酸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理分级临床价值的研究
前白蛋白和胆汁酸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理分级临床价值的研究【摘要】目的探讨前白蛋白(pab)、胆汁酸(tba)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理分级临床价值。
方法分析了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经确诊的83例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抽取患者血液,观察血清pab、tba水平,并与肝活检组织,肝炎的纤维化分期以及炎症分级、进行相关性的研究。
同时选择25例体检健康患者作为对照组。
结果肝脏病理组织活检,纤维化可以分为s1-s4期。
炎症分为gl-g4级,与对照组前白蛋白(pab)、胆汁酸(tba)比较前白蛋白(pab)下降明显、胆汁酸(tba)明显增加,纤维化各级组比较,随着纤维化程度的加重,差异显著。
相关性分析前白蛋白(pab)与病毒性肝炎炎症分级均有良好的相关性;胆汁酸(tba)与病毒性肝炎纤维化分期存在良好的相关性。
结论前白蛋白能够比较敏感反映病毒性肝炎患者肝脏的炎症程度,胆汁酸(tba)则反映出肝炎患者的纤维化程度。
【关键词】前白蛋白;胆汁酸;乙型病毒性肝炎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067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3570-02血清前白蛋白(pab)和胆汁酸(tba)是评价肝硬化患者肝脏的储备功能的常用指标,也是判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纤维化分期及炎症分级的重要指标。
因此,我们用其指标与肝炎病理分级进行对照研究。
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门诊收治83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其中男性患者49例,女性患者34例,年龄24-66岁,平均年龄48.6±16.4岁。
所有患者均经肝组织活检病理诊断。
选择健康对照组25例,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25-64岁,平均年龄49.4±15.6岁,各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均为阴性,肝功能正常。
1.2检测方法前白蛋白(pab)采用免疫比浊法,纤维化分为s1-s4期。
血清免疫球蛋白与慢性乙型肝炎进展的相关性分析
9现代养生 2021年10月第21卷第20期临床论著血清免疫球蛋白与慢性乙型肝炎进展的相关性分析冯建丽 张宝胜 吴倩民 朱满义【摘要】 目的 比较分析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探讨血清免疫球蛋白与慢性乙型肝炎进展的关系。
方法 选择医院2019年2月—2020年2月期间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60例为乙肝组,另选肝硬化患者156例为肝硬化组,选择同期乙肝表面抗原阴性健康人群160例为对照组。
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M、IgG)利用特种蛋白分析仪联合配套试剂检测,分析血清免疫球蛋白和疾病之间的关系。
结果 三组间血清IgA、IgM、IgG 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均以肝硬化组最高,乙肝组次之,对照组最低。
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血清IgA、IgM、IgG 水平明显高于代偿期患者,其中IgA 和IgG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与慢性乙型肝炎有关,且与慢性乙型肝炎的进展及病情有关,可作为检测乙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病情的重要指标。
【关键词】 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 R51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223(2021)20-009-02作者单位:730900 甘肃省白银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乙型肝炎病毒在我国发病率较高,感染者随着病情的迁延会转变为慢性乙型肝炎,严重的会发展为肝癌。
乙型肝炎病毒进入人体后会诱导机体免疫应答,导致肝细胞发生损伤。
免疫球蛋白直接参与到免疫反应中,可作为观察慢性肝炎进展的重要指标,以提高患者临床治疗预后。
乙肝医疗诊断领域认为形成乙肝的主要原因为患者自身免疫系统开展自卫行为,直接导致了肝脏细胞和组织的损伤,此种损伤也属于一种病理免疫类型,与传统领域认为的乙肝病毒导致的损伤有一定区别[1]。
得出以上结论与对乙肝病毒分析不断深入有关,乙肝病毒不具有细胞属性,不能对人体细胞和器官直接造成伤害,在人体免疫系统对抗病毒的过程中对肝细胞造成了伤害。
血清中甲状腺功能与铜蓝蛋白联合检测在慢性乙肝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 ywo d 】 He ai s ains T yodfn t n Ceuo ls n Ke r s p ti P t t; h i ci ; r lpa mi tB e r u o
0 )a dwi e ai s e a eb t n ed wn r e dwa r b iu . o cu in h i ee c f b v d x si eh p t i 5, n t h p ti B x c r ai s o wadt n smoeo vo s C n ls T edf rn eo o ei e e t e ais h t o t h r o a n nh t
B p t n s o i e e tc u s n o ma u a en a tt t a i i c n e wh c r v d s a fe t e a x l r n iao sf r t e a i t fd f r n o r e a d n r l m n b i g h ssa i i lsg f a c , ih p o i e n e ci u i ay i d c t r o e h sc n i v i h
・
1 61・ 5
TB 4例 T 、T 4 3高于正常对照组平均值 ,5例 F 4 S T 、T H高于正常 肝脏病变 时血 浆 甲状腺结合球 蛋 白 ( G )的浓度 改变 ,并可
对照组平均值 ,3 F 3高于正常对照组平均值 。见表 1 例 T 。
23 重度患者检测 结果 3 . 0例重度慢性 肝炎患者 中 2 6例铜蓝 蛋 白低 于正常对照组平 均值 ,T H、F 3 3全部低 于正常对 S T 、T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与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的相关性分析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与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的相关性分析刘津等摘要: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指标与肝组织纤维化分期及炎症分级的关系,寻找能够较好地反映肝脏组织学损伤的无创检查指标。
方法我们对14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肝穿刺活检,并采集静脉血检测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CⅣ)和Ⅲ型前胶原N端肽(PⅢNP),分别对这4项指标与肝组织纤维化分期及炎症分级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肝组织纤维化分期及炎症分级与HA、LN、CⅣ和PⅢNP均存在明显正相关(r分别为0.627,0.365,0.531,0.435及0.679,0.358,0.582,0.583,P值均<0.05)。
结论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Ⅳ型胶原和Ⅲ型前胶原N端肽对于预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组织损伤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肝脏组织学;肝纤维化指标肝纤维化是一个病理生理过程,是指由各种致病因子所致的肝内结缔组织异常增生,是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发展成为肝硬化的前期过程,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1]。
肝组织病理学检查是反映肝脏损伤的客观指标,而外周血血清中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层粘连蛋白(laminin,LN)、Ⅳ型胶原(collagen type Ⅳ,CⅣ)和Ⅲ型前胶原N端肽(collagen type ⅢN-peptide,PⅢNP)是临床常见的检测指标。
我们对144例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住院患者进行肝穿刺活组织检查,并对其肝纤维化分期及炎症分级与这四项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现做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4年9月~2015年6月在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44例,其中男性88例,女性56例,年龄16~66岁,平均年龄(37.5±12)岁。
该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制定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标准(2010版)[2],所有患者均除外甲型、丙型、丁型、戊型肝炎和其他病毒感染、结核病、风湿病等所致的肝脏疾病以及酒精肝,脂肪肝等;还有肝活检不符合标准的患者。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摘要】目的:探究慢性乙型肝炎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变化与影响。
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3月-2015年5月的1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慢乙肝组、重型慢乙肝组;选择同期接受体检的78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对三组免疫功能水平与病情变化情况对比。
结果:对照组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低于另外两组(P<0.05);重型慢乙肝组的IgG、IgA、IgM水平比慢乙肝组高(P<0.05);恶化组的IgG、IgA、IgM、总胆红素(TBIL)水平比改善组高,(P<0.05),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水平比改善组低(P<0.05)。
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与有关指标水平,能够将其肝脏功能受损情况充分反映,对患者病情与预后的判断具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中图分类号】R44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6-0106-02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常见传染病,对患者的健康与生活质量有直接影响。
肝脏属于机体新陈代谢的重要脏器,参与人体内蛋白质代谢的过程。
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受损程度有关[1]。
帮本研究探究慢性乙型肝炎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变化与影响,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的1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均来自于本院2014年3月-2015年5月期间,男96例,女84例,年龄20~68岁,平均(42.3±16.3)岁。
并根据对病毒性肝炎的防治方案将其分为2组,73例慢乙肝组,107例重型慢乙肝组;同时选择同期接受体检的78例健康人为对照组,男41例,女37例,年龄21~66岁,平均(42.3±15.1)岁。
三组基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样本采集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对生化指标与PTA进行检测,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试剂盒与校准品;免疫球蛋白与TBIL采用比浊法与重氮比色法进行测定。
血清免疫球蛋白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检测意义
血清免疫球蛋白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检测意义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肝脏炎症,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并造成了重大的公共健康问题。
血清免疫球蛋白是一种免疫系统产生的重要蛋白质,在乙型肝炎患者中检测其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和功能状态,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血清免疫球蛋白的检测可以用于评估乙型肝炎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
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过程中,免疫球蛋白可以参与抗病毒免疫应答,帮助清除病毒并保护肝脏免受炎症损害。
通过检测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和功能状态,可以了解患者的免疫功能是否正常,以及抗病毒免疫应答是否充分。
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乙型肝炎患者,可以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免疫功能,促进病毒的清除和肝脏的康复。
血清免疫球蛋白的检测还可以用于判断乙型肝炎患者的疫苗应答情况。
目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的最有效方法,但一部分患者在接种疫苗后无法产生持久的免疫力。
通过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和功能状态,可以判断患者是否对疫苗产生了充分的免疫应答,并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疫苗接种策略调整。
对于那些疫苗接种后仍然无法产生有效免疫应答的患者,检测免疫球蛋白的状态可以为采取其他治疗措施提供依据。
血清免疫球蛋白的检测还可以用于评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
病毒感染引起的免疫球蛋白异常水平可能与肝脏炎症程度和疾病进展相关。
检测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和功能状态,可以评估肝脏炎症的程度,预测疾病的进展和预后,并为临床治疗和干预提供指导。
血清免疫球蛋白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检测意义包括评估免疫功能状态、判断疫苗应答情况以及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
通过免疫球蛋白的检测,可以帮助医生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健康。
血清免疫球蛋白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检测意义
除了总体水平的变化之外,不同类型的免疫球蛋白在乙型肝炎中的变化也值得关注。特定的免疫球蛋白亚类可能在不同阶段的疾病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反映病情的变化和机体的免疫状态。
监测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变化可以为乙型肝炎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通过对免疫球蛋白水平的监测,可以更好地了解病情发展的趋势,并指导临床医生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3. 变异性:血清免疫球蛋白的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如个体差异、生理状况、药物干扰等,容易出现测定结果的波动,影响诊断和监测效果。
4. 研究不足:目前关于血清免疫球蛋白在慢性乙型肝炎中的研究尚不够充分,缺乏大样本、多中心、长期随访的临床研究,因此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仍有待进一步验证和探索。
3. 结论
3.1 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对慢性乙型肝炎的重要性
4. 深入挖掘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在慢性乙型肝炎中的局限性,并针对这些局限性提出改进方案和策略,以提高其临床应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3 总结
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是一项重要的辅助诊断手段。通过检测血清中免疫球蛋白的水平,可以及时发现患者的免疫状态,评估疾病的进展情况,并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血清免疫球蛋白在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不同类型的免疫球蛋白在疾病不同阶段的表现也有所区别,因此对于监测慢性乙型肝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2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病理与病毒学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32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病理与病毒学指标的相关性研究侯勇;万和荷;张国梁;李艳;曹霖霖;施美;吴文泽;翁美玲【摘要】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病理与肝组织中及血清病毒标志物等因素的相关性。
方法回顾322例HBsAg阳性超过6个月并行肝穿刺活组织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肝脏病理与肝组织中病毒标志物、血清HBeAg状态、血清HBV DNA水平及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水平的相关性。
结果 322例患者中,肝组织炎症分级(G)〉1且纤维化分期(S)〉1者314例,G≥3者44例,S≥3者40例。
G与S呈明显正相关(r=0.594,P〈0.05)。
肝组织HBsAg、HBcAg不同表达状态患者,不同血清HBeAg状态患者,不同血清HBV DNA水平患者的肝脏炎症分级及其肝脏纤维化分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不同血清ALT水平患者的肝脏炎症分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ALT水平与肝脏炎症分级呈正相关(r=0.322,P 〈0.05),而与肝脏纤维化分期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r=0.267,P〉0.05)。
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脏炎症及纤维化程度与肝组织中病毒标志物、血清HBeAg 状态、血清HBV DNA水平并无明显相关性,其炎症分级与血清ALT水平呈明显正相关。
【期刊名称】《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年(卷),期】2016(035)004【总页数】5页(P31-35)【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肝脏病理;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作者】侯勇;万和荷;张国梁;李艳;曹霖霖;施美;吴文泽;翁美玲【作者单位】[1]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安徽合肥230031;[2]六安市中医院肝病科,安徽六安237006;[3]安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安徽合肥23003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12.6世界卫生组织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全球约20亿人曾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其中3.5亿人为慢性HBV感染者,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肝细胞癌[1]。
血清免疫球蛋白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水平变化以及在临床诊治中的意义分析
血清免疫球蛋白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水平变化以及在临床诊治中的意义分析宋晓东【摘要】目的:研究血清免疫球蛋白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变化及所体现的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间入我院进行治疗的15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检测,分为慢性乙型肝炎(CHB)88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SHB)70例及同期6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作为受试对象,检测其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血清总胆红素(TBIL)及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并进行比较。
结果健康对照组、CHB组和SHB组三组患者的IgG、IgA及IgM水平成逐级增高关系,即SHB组高于CH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B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跟踪观察后发现,病情好转患者IgG、IgA及IgM水平低于未好转者,PTA水平高于未好转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血清免疫球蛋白可反映患者肝细胞的受损程度,对临床诊治具有重要意义,能为其治疗和预后提供依据。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5(000)026【总页数】2页(P52-52,53)【关键词】血清免疫球蛋白;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作者】宋晓东【作者单位】吉林省辽源市中医院检验科,吉林辽源136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12.6+2乙型肝炎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VB)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主要通过性接触、母婴及体液等传播。
HVB存在于患者肝细胞内,通过诱导人体发生免疫反应而引起细胞炎症、坏死,使细胞正常功能受到影响,导致肝脏代谢异常[1]。
慢性乙型肝炎是急性乙型肝炎发生时未得到有效且及时的诊治而迁延不愈后发展成为的,是乙型肝炎中一种较常见的类型,以目前医疗手段较难使其完全康复。
其症状较多,主要表现为乏力、恶心、肝区疼痛等[2]。
本研究为求证免疫球蛋白和乙型肝炎患者病程发展之间的关系,现对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收入院的158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进行检测分析,报道如下。
年龄和血清HBsAg、 HBV DNA预测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病理状态的研究
年龄和血清HBsAg、 HBV DNA预测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病理状态的研究张占卿;陆伟;王雁冰;周新兰;沈芳;冯艳玲【期刊名称】《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5(036)001【摘要】目的构建基于年龄和血清HBsAg、HBV DNA诊断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不同病理状态的Logistic回归模型,优化血清HBsAg、HBV DNA诊断肝组织不同病理状态的效能.方法经肝组织活检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72例,其中HBeAg阳性279例,HBeAg阴性193例.血清HBsAg和HBeAg采用Abbott Architect I2000及其配套试剂检测,血清HBV D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统计分析采用SPSS 13.0软件.结果 HBeAg阳性患者的血清HBsAg和HBV DNA与病理学分级和分期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HBeAg阴性患者的血清HBV DNA与病理学分级和分期呈显著正相关(P<0.01).预测HBeAg阳性和阴性患者不同病理状态的回归模型的预测概率诊断不同病理状态的ROC曲线下面积均显著大于对角参考线下面积(P<0.01).对HBeAg阳性患者,预测进展期纤维化的回归模型的预测概率和血清HBsAg诊断进展期纤维化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0.185和≤3.797 log10IU/ml,其对应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0.886、0.646、0.706和0.800、0.660、0.695;对HBeAg阴性患者,预测显著纤维化的回归模型的预测概率和血清HBV DNA诊断显著纤维化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0.603和≥3.095 log10IU/mL,其对应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0.636、0.720、0.668和0.669、0.653、0.663.结论基于年龄和血清HBsAg、HBV DNA构建的Logistic回归模型可提升血清HBsAg、HBV DNA诊断肝组织不同病理状态的效能.【总页数】8页(P50-57)【作者】张占卿;陆伟;王雁冰;周新兰;沈芳;冯艳玲【作者单位】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肝炎二科,上海201508;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肝炎二科,上海201508;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肝炎二科,上海201508;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肝炎二科,上海201508;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检验科,上海201508;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病理科,上海2015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5.2【相关文献】1.血清HBsAg和HBV DNA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病理状态的判别评价 [J], 张占卿;陆伟;王雁冰;周新兰;黄丹;丁荣蓉;沈芳;冯艳玲2.QIAGEN实时PCR与COBAS TaqMan检测血清HBVDNA预测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病理状态的性能比较 [J], 张占卿;陆伟;王平安;王雁冰;周新兰;丁荣蓉;李秀芬;黄丹3.血清HBsAg、HBcrAg和HBVDNA预测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病理状态的性能评价 [J], 张占卿;陆伟;丁荣蓉;翁齐铖;张智勇;王雁冰;周新兰;黄丹;李秀芬4.血清HBsAg、HBcrAg和HBV DNA预测慢性乙型肝炎肝脏病理状态的评价 [J], 张占卿;陆伟;翁齐铖;张智勇;沈芳;王雁冰;冯艳玲5.血清HBsAg和HBV DNA预测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病理状态的评价 [J], 张占卿;陆伟;王雁冰;周新兰;黄丹;丁荣蓉;沈芳;冯艳玲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血清中免疫球蛋白检验在乙型肝炎诊治中的效果分析
血清中免疫球蛋白检验在乙型肝炎诊治中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分析检验血清中免疫球蛋白水平在乙型肝炎诊治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50例乙型肝炎患者(疾病组)与50名健康体检者(正常组)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属于2015年8月1日至2017年3月31日。
均接受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
对比疾病组与正常组、疾病组中不同病情患者的免疫球蛋白水平。
结果:疾病组50例患者的免疫球蛋白A水平(3.52±0.48g/L)、免疫球蛋白M水平(3.76±0.69g/L)、免疫球蛋白G水平(16.74±5.12g/L)高于正常组,疾病组中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的免疫球蛋白A水平(3.81±0.28g/L)、免疫球蛋白M水平(4.16±0.47g/L)、免疫球蛋白G水平(17.84±2.69g/L)较慢性普通型乙型肝炎患者更高(P<0.05)。
结论:在乙型肝炎诊治过程中进行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可诊断疾病以及评估病情。
【关键词】乙型肝炎;诊治;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中图分类号】R57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0-0102-02乙型肝炎(乙肝)以肝细胞损伤为主要病理表现,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慢性乙肝反复性强,更难治疗[1],多数急性乙型肝炎控制不当会转为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诊断有利于疾病的治疗。
为了分析检验血清中免疫球蛋白水平在乙型肝炎诊治中的应用效果,笔者做了以下研究。
1.资料和方法1.1 资料从本院收治的乙型肝炎患者中抽取5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组成疾病组,选取同期50名健康体检者组成正常组,均属于2015年8月1日至2017年3月31日。
疾病组(n=50)——男性患者:女性患者=27:23;年龄范围(26~62)岁,平均年龄(43.26±10.25)岁;包括21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和29例慢性普通型乙型肝炎。
正常组(n=50)——男性:女性=26:24;年龄范围(25~64)岁,平均年龄(43.45±10.1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