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颜色及鉴定方法
土壤定性定量分析
土壤定性定量分析一、土壤样品的采集、制备l.采样时间土壤中有效养分的含量随着季节的改变而有很大的变化, 其变化的因素主要有温度、水分、施肥等。
因此, 采取土样时要注意时间因素, 同一时间内采集的土样分析结果才能相互比较。
土壤因化验目的不同, 采样时间也不同。
为解决随时出现的问题而进行土壤测定时, 应随时采样。
2.采样方法①选点土壤因成土母质、土壤类型、地形、种植品种等的不同而有差异。
根据地块形状和肥力的均匀程度, 可选用对角线式、棋盘式或蛇行路线随机定点采土, 考虑土壤肥力的全面, 减少人为误差, 提高样品代表性。
采样面积较大时, 按“S”形的路线均匀分布5~10 个点; 二是在采样面积较小或一块田内时, 以“十”字形或对角线分布5 点, “十”字顶端的点距中心点约100 米左右。
采样点要避开田边、路边、沟边和堆肥处等特殊部位。
各点取土量相同, 采样面积不应超过3.3 公顷。
②深度每点采集时, 先除去地表杂质, 再用铁锹切成“V”形小坑, 取0~20 厘米深、10 厘米宽、l~2 厘米厚的土片, 约400 克作土样。
将此5 点(或多于5 点)所采集的土壤放在一个木盘子或塑料布上, 用手捏碎混匀, 用四分法(将从各点采集的土样充分混合均匀, 摊平,划分十字耙土分为四份, 取对角二份)缩分至 1 千克左右。
3.土样装袋土样放入样品袋前, 内外附上标签, 要一式两份, 土袋内外各1 份。
标签上写明采样地点、日期、取土深度、代表面积、土壤类型、编号、采集人等事项。
4.土壤样品的制备①风干将采回的土样, 放在木盘中或塑料布上, 摊成薄薄一层,置于室内通风阴干。
在土样半干时, 须将大土捏碎, 以免完全干后结成硬块, 难以磨细。
风干场所要求干燥通风, 防止酸蒸气、氨气和灰尘的污染。
样品风干后, 拣去动植物残体和石块。
若石子过多, 应将拣出的石子称重, 记下所占的百分数。
②过筛将风干的土样按化验项目, 用四分法缩分至200~500 克后, 用木棍研细。
土壤机械组成方法
实验土壤机械分析--比重计速测法、目的要求土壤矿物质颗粒是上壤固相的主要组成部分,其颗粒直径大小,对土壤理化性状及肥力有较大的影响。
通过土壤颗粒分析,测定各粒级所占的百分含量,可以确定土壤质地,它是土壤学实验中的基本的分析项目之一。
土壤质地对土壤形成、土壤理化性质、肥力因素、植物生长及微生物活动都有很大影响。
因此,测定土壤颗粒组成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采用比重计速测法,按卡庆斯基质地分类(简制)确定土壤质地名称。
二、方法原理比重计速测法是将一定数量的土样(<1毫米),经过化学与物理处理,使其充分分散成单粒,然后置于一升容积的水中,让其自由沉降,其沉降速度符合司笃克斯定律(即球体(土粒)在介质(水)中沉降,其沉降速度与球体(土粒)半径的平方成正比,而与介质(水)的粘滞系数成反比)。
根据不同温度下土粒沉降时间,可以用甲种比值计测定悬液的比重。
比重计读数直接指示出悬液在比重计所处深度上的悬液中小于某一粒径的土粒的含量,再据卡庆斯基质地分类表查出质地名称。
司笃克斯定律:其中:V 半径为r的土粒在介质中沉降的速度,重力加速度土粒的半径di 土粒的密度,平均为2.65克/厘米3d2 介质(水)的密度卩介质(水)的粘滞系数三、试剂及仪器1. 0.5mol •L-1(N&C2Q)草酸钠溶液:称取33.5克草酸钠(化学纯),加蒸馏水溶液解后稀释至1升,摇匀。
2. 0.5 mol •L-1(NaOH氢氧化钠溶液:称取20克氢氧化钠(化学纯),加蒸馏水溶液后稀释至1升,摇匀。
3. 0.5 mol •L-1(NaPO 6六偏磷酸钠溶液:称取51克六偏磷酸钠[(NaPO)6](化学纯),加蒸馏水溶解后稀释至1升,摇匀。
4. 天平(感量0.01克)、铝盒、有柄瓷钵、橡皮塞玻棒、大漏斗、定时钟、沉降筒、搅拌棒、温度计等。
5. 甲种比重计(鲍氏比重计):刻度范围为0—60,最小刻度单位1克/升。
刻度代表比重计所处深度上的土壤悬液的平均比重。
土壤机械组成方法
实验二(1) 土壤机械分析——比重计速测法一、目的要求土壤矿物质颗粒是土壤固相的主要组成部分,其颗粒直径大小,对土壤理化性状及肥力有较大的影响.通过土壤颗粒分析,测定各粒级所占的百分含量,可以确定土壤质地,它是土壤学实验中的基本的分析项目之一。
土壤质地对土壤形成、土壤理化性质、肥力因素、植物生长及微生物活动都有很大影响。
因此,测定土壤颗粒组成具有重要意义.本实验采用比重计速测法,按卡庆斯基质地分类(简制)确定土壤质地名称. 二、方法原理比重计速测法是将一定数量的土样(<1毫米),经过化学与物理处理,使其充分分散成单粒,然后置于一升容积的水中,让其自由沉降,其沉降速度符合司笃克斯定律(即球体(土粒)在介质(水)中沉降,其沉降速度与球体(土粒)半径的平方成正比,而与介质(水)的粘滞系数成反比)。
根据不同温度下土粒沉降时间,可以用甲种比值计测定悬液的比重。
比重计读数直接指示出悬液在比重计所处深度上的悬液中小于某一粒径的土粒的含量,再据卡庆斯基质地分类表查出质地名称。
司笃克斯定律:μ21292d d gr V -=其中:V 半径为r 的土粒在介质中沉降的速度, g 重力加速度 r 土粒的半径d1 土粒的密度,平均为2.65克/厘米3 d2 介质(水)的密度 μ 介质(水)的粘滞系数三、试剂及仪器1.0.5mol·L -1(Na 2C 2O 4)草酸钠溶液:称取33.5克草酸钠(化学纯),加蒸馏水溶液解后稀释至1升,摇匀。
2.0。
5 mol·L -1(NaOH )氢氧化钠溶液:称取20克氢氧化钠(化学纯),加蒸馏水溶液后稀释至1升,摇匀。
3.0.5 mol·L —1(NaPO 3)6六偏磷酸钠溶液:称取51克六偏磷酸钠[(NaPO 3)6](化学纯),加蒸馏水溶解后稀释至1升,摇匀。
4.天平(感量0。
01克)、铝盒、有柄瓷钵、橡皮塞玻棒、大漏斗、定时钟、沉降筒、搅拌棒、温度计等。
土壤鉴定方法
土壤鉴定方法土壤鉴定方法是根据土壤的化学、物理、生物特性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以确定土壤的性质、肥力和适宜用途。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土壤鉴定方法。
首先是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土壤样品的采集应选取代表性的样点,通常选择一个面积较大、坡度相对较小的区域,然后在该区域内取样,混合均匀。
采样时应避免直接暴露于太阳光下,也不要使用塑料袋,以免对土壤的分析结果产生干扰。
其次是土壤的物理性质测定方法。
土壤的物理性质主要包括质地、密度、通透性等。
质地是指土壤中不同颗粒(如沙粒、粉粒和黏粒)的比例。
常用的方法有颗粒分析法和水分滴定法。
颗粒分析法是通过将土壤样品经过筛网分成不同粒径的颗粒,然后用天平称量各个颗粒的质量,计算出各种颗粒的百分含量。
水分滴定法是利用水的黏度来确定土壤中颗粒的含量。
然后是土壤的化学性质测定方法。
土壤的化学性质主要包括酸碱度(pH值)、有机质含量、养分含量等。
酸碱度的测定通常使用玻璃电极测定仪器来测定土壤的pH值,它反映了土壤的酸碱性,pH值低于7表示酸性,高于7表示碱性,等于7表示中性。
有机质含量的测定通常使用凯氏或热解法,凯氏法是将土壤中的有机质与酸反应生成气体的数量用双氰胺蓝比色法测定,热解法是将土壤样品加热至一定温度,然后测定样品的质量变化。
养分含量的测定通常使用原子吸收光谱仪、光度计等仪器,常测定的养分有氮、磷、钾等。
最后是土壤的生物学性质测定方法。
土壤的生物学性质通常包括微生物数量、土壤酶活性等。
微生物数量的测定通常使用平皿计数法,即将土壤样品分散到含有适宜培养基的平皿上,培养并计数微生物的数量。
土壤酶活性的测定通常使用测定土壤中的底物降解情况来判断,如尿素酶活性可以用尿素为底物,硝化酶活性可以用硝酸盐为底物,等等。
综上所述,土壤鉴定方法主要包括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土壤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生物学性质的测定。
通过对土壤性质的综合分析和评价,可以为合理利用土壤资源、提高农田肥力和保护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土壤颜色及鉴定方法
2 非单一颜色
斑块状颜色 斑点状颜色 条纹状颜色 大理石纹状颜色
第二节 土壤颜色的成因
一 土壤的化学和矿物组成的影响
1 黑色:腐殖质,某些硫化物(水化黄铁矿),氧化锰,暗色 原生矿物,木炭,磁铁矿,含铁蒙脱石等;
2 白色:石英、高岭石、石灰和水溶性盐类以及某些原生矿 物和石膏等;
紫色土
黑色土
暗棕壤
棕壤
黄棕壤
褐色土
褐土 灰褐土
灰色土
灰漠土
火山灰 土
农作物的收成跟土壤颜色有关
• 科学家得出结论,农作物的收成跟土壤表层的颜色有关。
通常认为。光合作用对叶子正面产生作用。但是,新的调查 表明。土壤的反光对叶子的背面也有极重要的意义。实验者给 土壤铺上层彩色的塑料薄膜或干草,结果,红色土壤上生长的 西红柿增收达20%,白色土壤中的马铃薯增收25%,辣椒产量 比黑色土壤中的高20%。
落叶的颜色受土壤颜色的影响
新英格兰人责怪今年的落叶无光泽并归于天气干燥,但是一份新的报告说,如果 你不喜欢你院子里的颜色,你应该责怪的可能是土壤。从夏洛特贝卡罗来纳州大学毕业的 Emily Habinck开展一个毕业生研究项目,她发现秋天树叶的颜色与土壤的肥沃相关。 她发现,北卡罗来纳州的漫滩黑色土壤很肥沃含有丰富的硝酸盐——一种含有营养的 氮——土壤上长满了黄色的树叶。但是在它背面的山腰上相对来说贫瘠的灰白色的土壤 上更多的却是红色的叶子。纵使在这棵长满红叶的树上也有区别,颜色越淡也就是更贫瘠 的土壤上的叶子更红。Habinck以她导师的研究为基础研究,漫滩上的树叶倾向于黄色, 而土壤养分可能与之有关系。当Habinck进行她的研究时,蒙大纳州立大学植物生理学 者William Hoch写了一篇文章指出,红叶色素、花青素与秋天太阳之间存在关联。树叶 是在树开始停止营养生产时开始变颜色并且下落的,同时从树的根部吸取营养。
地理野外实习考察之——土壤调查
地理野外实习考察之——土壤调查一、土壤调查的目的与任务1.通过实地调查了解土壤形成发展的过程及分布的规律;2.掌握观察和描述土壤剖面的基本方法;3.根据成土因素,综合分析成土过程和土壤性质,鉴定土壤发生类型,诊断土壤肥力水平,评价土壤质量。
二、准备工作1.人员组成级地理专业学生;指导教师。
2.实习计划的拟定2.1地点:三清山2.2时间:年月日——月日。
2.3路线:以金沙为基地,进行四条路线的土壤勘察(1)金沙——地震台——岭头村——玉帘瀑布;(2)金沙——西坑村——紫湖镇中学;(3)金沙——玉灵观——风门——三清福地——玉京峰;(4)金沙——西坑村——南山乡(枫林)。
2.4内容:本次考察的主要内容有两项(1)三清山水稻土类型与特点,分布状况,土壤质量评价,利用改良措施等。
此项主要结合上述第一、二两条路线进行。
(2)三清山自然土壤的发生学分类,各类型的剖面特点,土壤分布规律与垂直带谱。
此项主要结合上述第三、第四两条路线进行。
2.5主要观察剖面点的选址范围:01号点:金沙断桥处,实习考察方法与程序的训练;新生体观察:铁、锰结核的特征及分布层的位置关系;冷浸田特点及改造、农耕措施的理论解释。
02号点:三清山山门处,自然土壤的发育程度:母岩矿物组成与土壤矿物组成的关系;根据水稻土的水热条件、地形、母质来源等的综合影响进行分类、分布的考察研究,并绘制路线分布草图。
03号点:西坑村,自然土壤:丰厚均质土状堆积物,淀积层特点、剖面中粘粒含量情况,基岩与母质的关系等;水稻土:平田、冲田的物质组成特点,访问农户作社会经济条件调查04号点:紫湖镇中学,自然土壤:剖面颜色特点,利用现状观察;水稻土:平田特点,访问农户作调查;等高线种植方式的考察。
问题与讨论:(1)山地红壤与基带红壤的区别与联系;(2)成土因素在地带性土类形成过程中的作用;(3)不同母质的红壤剖面形态的特殊性;(4)不同水稻土类型的分布规律;(5)等高线种植方式与水土保持的关系。
法庭地质学与泥土物证检验
法庭地质学与泥土物证检验郭洪玲;王萍;朱军;胡灿;权养科;梅宏成;王桂强【摘要】\"法庭地质学\"是将地质科学知识和技术应用于法庭科学的一种现代科学,其研究内容非常丰富,涉及化学、物理学、生物学、考古学、工程学等多个学科,更涉及诸如泥土、矿物、植物、孢粉、微生物检验等多个方面.通过对法庭地质学材料,特别是在案件中常见的泥土物证的检验,可以实现两个目的,第一是通过对现场提取到的地质材料与已知来源样品的比对,证实嫌疑人或物品是否与犯罪现场有关联;或者通过附着在工具上的泥土与现场泥土比对检验,判断嫌疑人是否使用过该工具等.第二是通过对相关地质材料的检验,推断该物证的可能来源,为案件侦查提供方向和线索.因此,对与犯罪有关的地质材料物证进行检验,成为一项重要的物证鉴定任务,形成了\"法庭地质学\"的研究和检验领域.国外法庭科学领域开展对\"法庭地质学\"研究和利用相对较早,对其应用也非常重视,国际刑警组织第15~18四届国际法庭科学研讨会上专门设立\"法庭地质学\"的专题报告.世界上大型犯罪调查实验室都提供泥土物证检验的服务.很多国家,特别是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家,对法庭地质学的研究和应用较为广泛,将地质学知识应用于犯罪现场调查以及法庭审判的成功案例不计其数.但是,在国内法庭科学领域,将地质学信息应用于法庭科学中的工作几乎还未开展,虽然少数物证检验实验室在泥土物证检验和利用方面做了一些零星的工作,但并不系统也不完善.还有很多业内人士甚至对\"法庭地质学\"的概念也不熟悉.因此亟须发展法庭地质学,建立包括多种地质材料在内的系统检验方法,合理解释和利用检验结果,解决目前检验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为我国的案件侦破和审理工作服务.【期刊名称】《刑事技术》【年(卷),期】2019(044)001【总页数】7页(P53-59)【关键词】法庭地质学;微量物证;泥土检验;物证溯源【作者】郭洪玲;王萍;朱军;胡灿;权养科;梅宏成;王桂强【作者单位】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北京 100038;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北京100038;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北京 100038;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北京 100038;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北京 100038;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北京 100038;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北京 10003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F794.31 法庭地质学概述1.1 法庭地质学(forensic geology)的概念法庭地质学是将地质科学知识和技术应用于法庭科学的一种现代科学,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
土壤的鉴别方法
土壤的鉴别方法土壤是地球表面的一种自然资源,是植物生长的基础,也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条件。
土壤的鉴别方法是指通过对土壤的物理、化学、生物等性质进行分析,以确定土壤的类型和特征。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土壤鉴别方法。
一、土壤颜色鉴别法土壤颜色是土壤的重要特征之一,不同类型的土壤颜色也不同。
通过观察土壤的颜色可以初步判断土壤的类型。
一般来说,红色土属于酸性土壤,黄色土属于中性土壤,黑色土属于富含有机质的土壤,灰色土属于碱性土壤。
二、土壤质地鉴别法土壤质地是指土壤中不同粒径颗粒的比例和组成。
不同类型的土壤质地也不同。
通过手感和观察土壤颗粒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初步判断土壤的质地。
一般来说,沙质土壤颗粒较大,粘土质土壤颗粒较小,淤泥质土壤颗粒呈均匀的颗粒状。
三、土壤pH值鉴别法土壤pH值是指土壤中酸碱度的大小,不同类型的土壤pH值也不同。
通过测定土壤的pH值可以初步判断土壤的类型。
一般来说,酸性土壤的pH值在4.5-5.5之间,中性土壤的pH值在6.5-7.5之间,碱性土壤的pH值在8.5-9.5之间。
四、土壤有机质含量鉴别法土壤有机质含量是指土壤中有机物的含量,不同类型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也不同。
通过测定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可以初步判断土壤的类型。
一般来说,富含有机质的土壤属于黑色土壤,贫含有机质的土壤属于黄色土壤。
五、土壤微生物鉴别法土壤微生物是指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不同类型的土壤微生物群落也不同。
通过分离和鉴定土壤微生物可以初步判断土壤的类型。
一般来说,富含微生物的土壤属于肥沃的土壤,贫含微生物的土壤属于贫瘠的土壤。
土壤的鉴别方法是通过对土壤的物理、化学、生物等性质进行分析,以确定土壤的类型和特征。
不同的鉴别方法可以相互印证,从而得出更加准确的结论。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鉴别方法,以达到最佳的鉴别效果。
土壤污染鉴定方法
土壤污染鉴定方法土壤污染是指土壤中存在有害物质的情况,它会严重影响土壤质量和生态系统的健康。
因此,及时准确地鉴定土壤污染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土壤污染鉴定方法。
首先,化学分析是最常用的土壤污染鉴定方法之一。
化学分析通过分析土壤中有害物质的种类和浓度来评估土壤的污染程度。
常见的化学分析方法包括土壤采样、样品前处理、仪器分析等。
通过化学分析,可以准确地确定土壤中污染物的种类和含量,从而确定土壤是否受到了污染。
其次,生物监测也是一种常用的土壤污染鉴定方法。
生物监测是利用一些生物物种(如昆虫、蠕虫、细菌等)对土壤环境敏感的特性来鉴定土壤污染。
通过观察生物物种的数量、种群结构以及生物指标的变化情况,可以判断土壤是否受到了污染。
例如,土壤中存在有毒物质时,生物物种会减少或死亡,种群结构可能发生变化,生物指标(如酶活性、生物多样性等)可能发生异常。
生物监测方法可以较早地发现土壤污染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理。
另外,物理分析也可以用于土壤污染鉴定。
物理分析主要是通过测量土壤的物理性质来评估土壤的污染情况。
土壤的物理性质包括土壤质地、含水量、密度等。
土壤污染会改变土壤的物理性质,如重金属污染会使土壤质地变硬、色泽异常,有机物污染会使土壤变得容易湿润并出现异味等。
因此,通过物理分析,可以初步鉴定土壤是否受到了污染。
最后,环境检测技术也可用于土壤污染鉴定。
环境检测技术是指利用现代科学和技术手段对土壤执行检测和监测的方法。
常见的环境检测技术包括光谱分析、电化学分析、气相色谱质谱法等。
这些技术可以对土壤中的污染物进行精确的鉴定和定量。
例如,光谱分析可以通过检测土壤中的光谱吸收情况来判断土壤中存在的化学成分,进而鉴定是否受到了污染。
综上所述,土壤污染鉴定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
它涉及到多领域的知识和技术,需要综合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检测和分析。
只有通过准确的鉴定方法,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土壤污染问题,保护土壤的生态功能和人类健康。
东北平原主要土壤类型分布与特点
东北平原主要土壤类型分布与特点东北平原主要土壤类型分布与特点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又称松辽平原,位于东北地区中部。
介于北纬 40`25’~48`40’,东京118`40’~128`.南北长1000多公里,东西宽300~400 公里,总面积约35 万平方公里,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平原。
东北平原在大兴安岭和长白山之间,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的两个省和一个自治区的114 个县(市)。
东北平原由三部分组成,北部叫松嫩平原,南部是辽河平原,东北部是三江平原。
南北两块平原又合称松辽平原,是东北平原的主体。
由于它们是松花江和嫩江冲击而成,所以地面平坦,海拔多在200米以下。
一土壤类型分布1) 三江平原。
是东北平原组成部分之一,又称三江低地,位于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汇流处。
土壤类型主要有黑土、白浆土、草甸图、沼泽土等,以草甸土和沼泽土分布最广。
三江平原素以“北大荒”著称。
2) 松嫩平原。
西北东三面为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东部山地的山麓平原和台地,南为松辽分水岭,大体呈菱形,面积几乎占东北平原的三分之二。
土壤类型主要有黑土、黑钙土、草甸土。
3) 辽河平原。
位于辽东丘陵与辽西丘陵之间,铁岭--彰武之南,直至辽东湾。
因多河曲和沙洲,土壤类型主要有草甸土和潮土。
二土壤类型特点1)黑土: 黑土是半湿润草原草甸下,具有深厚腐殖质层,通体无石灰反应,呈中性的黑色土壤。
黑土质地黏重,结构良好,土壤密度 1.0~1.5,孔隙度大,持水量大,通气性较差,呈中性至微酸性反应,PH 值 5.5~ 6.5 ,有机质含量3%~6%. 黑土的主要亚类有:黑土、草甸黑土、表潜黑土、白浆化黑土等。
2)黑钙土: 黑钙土是温带半湿润草甸草原植被下,由腐殖质积累作用形成较厚腐殖质层,和碳酸钙沉积作用形成碳酸钙沉积层的土壤。
黑钙土主要的成土作用有腐殖质积累作用和钙积作用(腐殖质的积累不如黑土多,钙积作用使碳酸钙淋移到土层下部聚积起来,形成明显的钙积层)。
土壤功能地理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对土壤功能的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了解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功能及其对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的影响。
通过本次实验,使学生掌握土壤功能地理的基本调查方法和分析技术,提高学生对土壤地理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实验内容1. 实验地点:XX地区2. 实验时间:2021年X月X日-2021年X月X日3. 实验分组: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4-5人。
4. 实验器材:土壤取样器、GPS定位仪、记录本、相机、土样袋、烘箱、天平、pH计、电导率仪等。
三、实验步骤1. 野外调查(1)选择实验地点:根据土壤类型、地形地貌、植被覆盖等因素,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土壤类型进行野外调查。
(2)确定调查点:利用GPS定位仪确定调查点的经纬度坐标,记录相关信息。
(3)采集土壤样品:使用土壤取样器采集不同土层(0-20cm、20-40cm、40-60cm)的土壤样品,并记录样品的采集深度、土壤类型、植被覆盖等信息。
(4)观察土壤剖面:观察土壤剖面结构,记录土壤颜色、质地、结构、湿度等特征。
(5)植被调查:调查植被类型、生长状况、覆盖率等。
2. 室内分析(1)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分析:测定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全氮、全磷、全钾、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等指标。
(2)土壤微生物活性分析:测定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数量等指标。
(3)土壤水分分析:测定土壤含水量、土壤孔隙度等指标。
(4)土壤养分有效性分析:测定土壤中氮、磷、钾等养分的有效性。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本地区土壤pH值范围为5.5-7.5,有机质含量在1.0-2.0%之间,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分别为0.1-0.3%、0.1-0.3%、1.0-2.0%。
土壤质地以沙壤土为主,土壤结构较好,水分含量适中。
2. 土壤微生物活性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本地区土壤酶活性较高,其中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活性分别为0.5-1.5U/g、0.5-1.5U/g、0.5-1.5U/g。
东北平原主要土壤类型分布与特点
东北平原主要土壤类型分布与特点东北平原主要土壤类型分布与特点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又称松辽平原,位于东北地区中部;介于北纬 40`25’~48`40’,东京118`40’~128`.南北长1000多公里,东西宽300~400 公里,总面积约35 万平方公里,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平原;东北平原在大兴安岭和长白山之间, 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的两个省和一个自治区的114 个县市; 东北平原由三部分组成,北部叫松嫩平原,南部是辽河平原,东北部是三江平原;南北两块平原又合称松辽平原,是东北平原的主体;由于它们是松花江和嫩江冲击而成,所以地面平坦,海拔多在200米以下;一土壤类型分布1 三江平原;是东北平原组成部分之一,又称三江低地,位于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汇流处;土壤类型主要有黑土、白浆土、草甸图、沼泽土等,以草甸土和沼泽土分布最广;三江平原素以“北大荒”着称;2 松嫩平原;西北东三面为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东部山地的山麓平原和台地,南为松辽分水岭,大体呈菱形,面积几乎占东北平原的三分之二;土壤类型主要有黑土、黑钙土、草甸土;3 辽河平原;位于辽东丘陵与辽西丘陵之间,铁岭--彰武之南,直至辽东湾;因多河曲和沙洲,土壤类型主要有草甸土和潮土;二土壤类型特点1黑土: 黑土是半湿润草原草甸下,具有深厚腐殖质层,通体无石灰反应,呈中性的黑色土壤;黑土质地黏重,结构良好,土壤密度 ~,孔隙度大,持水量大,通气性较差,呈中性至微酸性反应,PH 值~ ,有机质含量3%~6%. 黑土的主要亚类有:黑土、草甸黑土、表潜黑土、白浆化黑土等;2黑钙土: 黑钙土是温带半湿润草甸草原植被下,由腐殖质积累作用形成较厚腐殖质层, 和碳酸钙沉积作用形成碳酸钙沉积层的土壤;黑钙土主要的成土作用有腐殖质积累作用和钙积作用腐殖质的积累不如黑土多,钙积作用使碳酸钙淋移到土层下部聚积起来,形成明显的钙积层;土壤多成中性至微碱反应; 黑钙土主要亚类有:黑钙土、淋溶黑钙土、石灰性黑钙土和草甸黑钙土等;3 潮土:是在地下水位较高的近代河流沉积物上,经过长期耕作影响形成的土壤; 潮土成土作用:主要是潮化作用,土壤下部土体氧化还原两个作用交替进行,形成了氧化还原层,潮土成土作用还有旱耕熟化过程;PH值左右,具有养分丰富等特性;潮土的主要亚类有:潮土、灰潮土、湿潮土和碱化潮土等;4白浆土:发育于温带和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条件下,有周期性滞水淋溶的土壤; 主要特征:是在腐殖质层下有一灰白色的紧实亚表层,即白浆层,厚 20~4 0 厘米;白浆土主要分布于半干旱和湿润气候之间的过渡地带,世界各地都有存在;中国主要分布在黑龙江东部、东北部和吉林东部, 以三江平原最为集中;白浆土分3个亚类:①白浆土,黑土层较薄,厚 12~17 厘米,白浆层明显,肥力较低;②草甸白浆土,黑土层厚14~23厘米,白浆层发育较弱,肥力较高,是白浆土向草甸土过渡类型;③潜育白浆土,黑土层厚15~22厘米,地表有短期积水,是白浆土与沼泽土之间的过渡类型;白浆土改良的中心环节是补充有机质和矿质养分,深耕打破心土层或逐步加深耕层,改善土壤水分及物理性状;5草甸土:发育于地势低平、受地下水或潜水的直接浸润并生长草甸植物土壤;属半水成土;其主要特征是有机质含量较高,腐殖质层较厚,土壤团粒结构较好,水分较充分;分布在世界各地平原地区; 草甸土的形成:有潴育过程和腐殖质积累过程;草甸土有腐殖质层、腐殖质过渡层和潜育层; 草甸土可分为:暗色草甸土、草甸土、灰色草甸土和林灌草甸土4个亚类;形成: 主要有两个过程:①潴育过程;在地下水或潜水1~3米的影响下,水分通过土壤毛细管作用,浸润土层上部;土壤中的氧化、还原过程也随水分的季节变化和干湿交替而交错进行,在土壤剖面上形成锈色斑纹和铁锰结核;由于各地气候以及母质和地下水的组成不同,在土壤剖面上有的出现白色二氧化硅粉末东北地区;有的则有盐化现象,或有石灰反应和石灰结核内蒙古、新疆地区;在接近地下水和潜水的地方,还可见到潜育层;②腐殖质累积过程;由于草本植物生长茂盛和土壤水分较多,土壤的腐殖质积累过程较为明显,形成不同厚度的暗色腐殖质层;性状草甸土有3个土层,即腐殖质层、腐殖质过渡层和潜育层;土壤的主要特性是:①有机质含量较高,腐殖质层也厚;②土壤团粒结构较好;③土壤水分较充分;④植物营养元素含量较高;类型可分为4个亚类,并具有明显的地带性;①暗色草甸土;多见于相对湿润、草类生长繁茂的地区,常与黑土、黑钙土共存;有机质含量相对最高,色较暗,呈中性反应;大部分不含碳酸盐, 也无盐化现象;②草甸土;多见于半湿润地区的棕壤、褐土地区;有机质含量较高,色较浅;部分有碳酸盐,或有盐化现象;③灰色草甸土;多见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常与栗钙土和棕钙土共存;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呈灰色;一般都发生盐化,局部有碱化现象;④林灌草甸土,又称胡杨林土;多见于荒漠地区;有机质累积不明显,含盐量较高,有苏打盐化现象;6沼泽土:受地表水和地下水浸润的土壤;形成包括土壤表层有机质的泥碳化或腐殖质化和土壤下层的潜育化两个基本过程;沼泽土主要问题是水分过多,通气不良植物养分不平衡; 沼泽土的主要亚类有:草甸沼泽土、腐殖质沼泽土、泥炭腐殖质沼泽土、泥炭沼泽土、泥炭土; 三土壤形态特征: 土壤形态特征是指土壤基本性状的外在表现,包括土壤的颜色、物质组成、结构性以及土层构造等;辨认和熟悉土壤的形态特征,是认识土壤的基础,也是区分土壤类型的重要依据; 土壤的形态特征的外部性状,包括土壤颜色、之地粗细、松紧和空隙状结构性、墒情、新生体、侵入体、植物根系分布、土壤动物和石灰反应等;土壤颜色变换关系1土壤颜色是土壤最显着的特征之一,它是土壤内在特征的外部表现;有的土壤就以颜色命名的,如换土、红壤、黑土、紫色土等;通过土壤颜色的感官就可以初步判断土壤的固相组成和性状,例如:1我们北方土壤腐殖质含量高时,土壤颜色就深;腐殖质含量达 1%左右,则土壤呈灰色:2~3%时则为深灰色,>3~5%时则为黑色;在腐殖质相近时,则质地愈粗,染色愈明显;2土壤湿度愈大,土色愈深;故在鉴定土壤时必须注意其湿度;3SiO2、CaCO3、CaSO4、NaCL、Na2SO4 等结晶或粉末:高岭石、石英、氧化铝、白云母等矿物都为白色或无色,它们在土壤中含量较多,使土色变浅,极多时则成灰色,甚至白色,土色愈浅说明养分含量较贫乏;在描述土壤颜色时,一般把主色放在后面,副色放在前,并冠以深、暗、浅等词以形容颜色的深浅程度;如浅黄棕色,主色为棕色、副色为黄色前面冠以浅加以形容;土壤由多种成分组成,故颜色并非单一,各种土壤颜色之间的相互关系还可以土色卡进行判定;2土壤质地:土壤质地粗细程度对土壤水、肥、气、热状况、植物扎根难易及耕性影响很大,不同粗细的土层在剖面上的排列状况对土壤肥力,乃至土壤生产力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粗质地土壤疏松,通气透水,有利于植物扎根,但不保水不保肥,养分贫乏:细质地土壤紧实,扎根困难,通气透水不良,养分含量较多,但可利用的养分较少:壤质土水、肥、气、热协调,是一种良好的土壤质地;简单的辨认土壤质地的方法是:取一把土,加水少许至半饱和状态,即粘手又不粘手或半湿半干状态,然后按以下方法辨认砂土--无论加多少水,也不能搓成球;砂壤土--可搓成小球,但球面不平,有裂口易碎;轻壤土--可搓成粗约3 毫米小细条,但拿起来立即碎成数段;中壤土--可搓成细条,但当弯成直径2~3 厘米小圆环时,即刻裂口和碎断;重壤土--可搓成粗约2~3 厘米小环,将小环压扁时出现裂隙;粘土--可搓成小球--细长条--弯成小环,压扁后无裂隙;室内辨认土壤质地手法:按“先看后摸、先砂后粘,先干后湿”的三先三后的顺序进行,此法简单快捷易于掌握;3土壤结构:指土粒互相团聚或胶结而成的团聚体;常见的土壤结构,耕层有团粒、坷垃、板结和结皮:梨底层有片状:底土层有核状或粒状、柱状和棱柱状等结构;。
土壤的一般形态特征
形成机制
沉积作用的形成机制包括流水沉积、风力沉积、冰川沉 积等。流水沉积是地表径流在流动过程中携带的物质由 于流速减缓而沉积下来;风力沉积是风力搬运的物质在 风速降低或遇到障碍物时沉积下来;冰川沉积是冰川在 融化过程中携带的物质沉积下来。
防治策略以减轻侵蚀沉积危害
生物措施
工程措施
通过植树造林、种草等措施增加地表植被 覆盖,提高土壤抗侵蚀能力。
随着水分含量的变化,土壤颜色也会发生相应变化。例如,干燥时土壤颜色可 能变浅,湿润时则可能变深。
水分含量对质地的影响
水分含量会影响土壤的粘性和可塑性。在干燥条件下,土壤粘性减弱,易于松 散;而在湿润条件下,土壤粘性增强,易于塑成各种形状。同时,水分含量还 会影响土壤的硬度和结实度。
土壤表面形态与结
土壤剖面从地表垂直向下的深度,通常 根据土壤形成过程和特性进行划分。
VS
层次划分依据
主要依据土壤的颜色、质地、结构、松紧 度、根系分布等变化进行划分。
各层次颜色、质地变化规律
颜色变化
随着深度增加,土壤颜色可能逐渐变深,反 映土壤有机质含量和氧化还原状态的变化。
质地变化
土壤质地在不同层次中可能存在差异,如表 层土壤质地较细,深层土壤质地较粗。
推动土壤保护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应用 实现土地资源永续利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THANKS.
植物根系、土壤动物和微生物的活动对土壤表面形态有显著影响,如根系的穿插、动物的挖掘和微生 物的分解作用。
生物活动对土壤结构的影响
生物活动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孔隙度和稳定性,提高土壤肥力。同时,过度的生物活动也可 能导致土壤结构的破坏和退化。
剖面构造和层次划
03
分
土壤学实验指导
⼟壤学实验指导⼟壤学实验指导⽬录实验⼀⼟壤机械组成分析和质地鉴定 (2)实验⼆⼟壤有机质的测定 (6)实验三⼟壤有效养分的速测⽅法 (8)实验四⼟壤容重的测定和孔隙度的计算 (17)实验五⼟壤酸碱度的测定 (20)实验六⼟壤剖⾯的观察和记录 (23)实验⼀⼟壤机械组成分析和质地鉴定⼟壤粒径分析过去也称机械分析,是⼟壤科学最古⽼的测定技术之⼀。
⼟壤基质由不同⽐例的、粒径粗细不⼀,形状和组成各异的颗粒(通称⼟粒)组成,⼀般分为砾、砂、粉粒和粘粒4级。
砾是最粗的⼟粒,我国主要农区⼟壤并不多见,只是在⼟⽯区,近河滩的⼭坡⼟壤中才出现砾,以致影响⼟壤的基质特征。
粗砂的⽐表⾯积⼩,表⾯只能吸附少量⽔分⼦(包括⽔汽分⼦),在其表⾯形成极薄的⽔分⼦导。
粗砂粒间的孔隙粗,⼤多超过⽑管孔径,所以它所保持的⽔是在粗砂粒间的接触点,为弯⽉⾯⼒所保持。
在与植物根接触时也能被吸收。
这种情况在砂砾混合或以砾为主时更为明显。
细砂和粗粉粒的矿物组成与砂粒类似,两者的性质相近。
它们已有明显的表⾯吸附分⼦能⼒,颗粒间孔隙的孔径表现为最活跃的⽑管作⽤,⽑管⽔上升迅速,上升⾼度可达2~3。
中、细粉粒的矿物组成仍与砂粒相同,但表⾯积增⼤,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属粘粒范围的若⼲性质。
表⾯吸附⽔分⼦的⼒和⽑管⼒都较强。
⽑管⽔⽑管⽔上升运动缓慢,上升⾼度可能相当⾼,但需时间很长,速度过慢,实践意义不⼤。
粘粒是⼟壤中最细部分,粘粒矿物是扁平的⽚状或盘状,具有极⼤的⽐表⾯积,粘粒表⾯有负电荷与其邻近的⼟壤⽔中的阳离⼦形成双电层。
巨⼤的表⾯积和表⾯负荷使粘粒有极强的吸附⽔分⼦能⼒,形成与其粒径⽐较相对厚的⽔层或⽔膜。
粘粒间的孔隙极细,粘粒吸附的⽔膜就有可能充满或堵塞这些极细的孔隙。
粘粒孔隙在吸附⽔膜外侧可能还有少许空间借助⽑管作⽤保持少量⽔分,在⽔膜不堵塞孔隙的前提下,孔隙越细⽑管⼒越强。
不⾔⽽喻,粘粒在⼀定含⽔量范围表现极强的粘结性、粘着性和可塑性,⼲缩湿胀的程度极⾼,经湿润后的⼲粘粒容易出现较厚的结⽪,并且形成坚硬的坷垃和⼟块,要极⼤的⼒量才能调⽪敲破打碎,因⽽需要很⾼的耕作技术才能得到较好耕作质量。
农业现场鉴定报告模板
农业现场鉴定报告模板
农业现场鉴定报告模板
一、鉴定目的:(简明概述需要鉴定的问题,例如农作物的病虫害情况、土壤的污染程度等)
二、鉴定人员及时间:(列出参与鉴定的人员姓名、职务以及鉴定的具体时间)
三、鉴定现场:(描述需要鉴定的领域的具体现场情况,例如农田面积、生长情况等)
四、鉴定方法:
1. 实地调查:(详细描述鉴定人员所进行的实地调查内容及所得结果,包括彩色照片或影像资料)
2. 样品采集与检测:(描述样品采集的方法和样品的数量、类型,以及检测方法和结果)
五、鉴定结论:
1. 鉴定问题概述:(对于鉴定目的进行简要概述,明确鉴定问题的核心)
2. 鉴定结果分析:(对鉴定所得结果进行详细分析和解释)
3. 错误排除:(排除其他可能性,并说明为何选定了该项鉴定结果)
4. 功能建议与改进措施:(根据鉴定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与改进措施,如防治病虫害的方法、改善土壤质量的措施等)
六、鉴定依据:(列出本次鉴定的相关文件、法规和常规标准等依据)
七、参考文献:(列出本次鉴定过程中所参考的文献和资料)
八、备注:(对于鉴定过程中的特殊情况或需要补充说明的事项进行备注)
以上所述为农业现场鉴定报告的基本模板,根据具体的鉴定问题,可以对内容进行适当调整与补充。
同时,在编写农业现场鉴定报告时,应注意客观、准确、详尽的原则,确保报告内容与实际情况一致,以提供科学、权威的鉴定结果。
实验三 土壤剖面的野外观察
实验三土壤剖面的野外观察一、实验目的土壤的外部形态是土壤内在性质的反映,我们可以通过土壤的外部形态来了解土壤的内在性质,初步确定土壤类型,判断土壤肥力高低,为土壤的利用改良提供初步意见。
本实习在土壤基本形态观察的基础上,要求学会掌握土壤剖面形态的观察描述技术。
二、实验器材铁锹,门塞尔比色卡,土壤坚实度计,10%盐酸溶液,pH混合指示剂,白瓷板、玻璃棒、pH标准比色卡,皮尺,剖面刀,铅笔、塑料袋,标签,纸盒,土壤剖面记载表,文件夹。
三、实验内容(一)选择土壤剖面点选择原则:1、要有比较稳定的土壤发育条件,即具备有利于该土壤主要特征发育的环境,通常要求小地形平坦和稳定,在一定范围内土壤剖面具有代表性。
2、不宜在路旁、住宅四周、沟附近、粪坑附近等受人为扰动很大而没有代表性的地方挖掘剖面。
(二)土壤剖面的挖掘土壤剖面一般是在野外选择典型地段挖掘,剖面大小自然土壤要求长2米、宽1米、深2米(或达到地下水层),土层薄的土壤要求挖到基岩,一般耕种土壤长1.5米,宽0.8米,深1米。
挖掘剖面时应注意下列几点:(1)剖面的观察面要垂直并向阳,便于观察。
(2)挖掘的表土和底土应分别堆在土坑的两侧,不允许混乱,以便看完土壤以后分层填回,不致打乱土层影响肥力,特别是农田更要注意。
(3)观察面的上方不应堆土或走动,以免破坏表层结构,影响剖面的研究。
(4)在垄作田要使剖面垂直垄作方向,使剖面能同时看到垄背和垄沟部位表层的变化。
(5)春耕季节在稻田挖填土坑一定要把土坑下层土踏实,以免拖拉机下陷和折断牛脚。
(三)土壤剖面发生学层次划分:土壤剖面由不同的发生学土层组成,称土体构型,土体构型的排列入其厚度是鉴别土壤类型的重要依据,划分土层时首先用剖面刀挑出自然结构面,然后根据土壤颜色、湿度、质地、结构、松紧度、新生体、侵入体、植物根系等形态特征划分层次,并用尺量出每个土层的厚度,分别连续记载各层的形态特征。
一般土壤类型根据发育程度,可分为A、B、C三个基本发生学层次,有时还可见母岩层(D),当剖面挖好以后,首先根据形态特征,分出A、B、C层,然后在各层中分别进一步细分和描述。
土壤学实验--土壤剖面的野外观察
实验一土壤剖面的野外观察(3课时)一、选择土壤剖面点选择原则:1、要有比较稳定的土壤发育条件,即具备有利于该土壤主要特征发育的环境,通常要求小地形平坦和稳定,在一定范围内土壤剖面具有代表性。
2、不宜在路旁、住宅四周、沟附近、粪坑附近等受人为扰动很大而没有代表性的地方挖掘剖面。
二、土壤剖面的挖掘土壤剖面一般是在野外选择典型地段挖掘,剖面大小自然土壤要求长2米、宽1米、深2米(或达到地下水层),土层薄的土壤要求挖到基岩,一般耕种土壤长1.5米,宽0.8米,深1米。
挖掘剖面时应注意下列几点:(1)剖面的观察面要垂直并向阳,便于观察。
(2)挖掘的表土和底土应分别堆在土坑的两侧,不允许混乱,以便看完土壤以后分层填回,不致打乱土层影响肥力,特别是农田更要注意。
(3)观察面的上方不应堆土或走动,以免破坏表层结构,影响剖面的研究。
(4)在垄作田要使剖面垂直垄作方向,使剖面能同时看到垄背和垄沟部位表层的变化。
(5)春耕季节在稻田挖填土坑一定要把土坑下层土踏实,以免拖拉机下陷和折断牛脚。
三、土壤剖面发生学层次划分:土壤剖面由不同的发生学土层组成,称土体构型,土体构型的排列入其厚度是鉴别土壤类型的重要依据,划分土层时首先用剖面刀挑出自然结构面,然后根据土壤颜色、湿度、质地、结构、松紧度、新生体、侵入体、植物根系等形态特征划分层次,并用尺量出每个土层的厚度,分别连续记载各层的形态特征。
一般土壤类型根据发育程度,可分为A、B、C三个基本发生学层次,有时还可见母岩层(D),当剖面挖好以后,首先根据形态特征,分出A、B、C层,然后在各层中分别进一步细分和描述。
土层细分时,要根据土层的过渡情况确定和命名过渡层:(1)根据土层过渡的明显程度,可分为明显过度和逐渐过度。
(2)过渡层的命名,A层B层的逐渐过程可根据主次划分为AB 或BA层。
(3)土层颜色不匀,呈舌状过渡,看不出主次,可用AB表示。
(4)反映淀积物质,如腐殖质淀积Bh ,粘粒淀积Bt,铁质淀积Bir等。
土壤颜色知识点总结
土壤颜色知识点总结一、土壤颜色的形成1. 有机质: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会影响土壤的颜色。
有机质较多的土壤颜色一般比较深,因为有机质本身呈深褐色。
而有机质较少的土壤颜色则比较浅。
2. 氧化物:土壤中的氧化物质如氧化铁、氧化锰等也会影响土壤的颜色。
土壤中氧化铁含量较多时,土壤常常呈红色或黄红色;氧化铁含量较少时,则土壤颜色较浅,可能为灰色或浅黄色。
3. 风化过程:土壤中的风化作用也会影响土壤颜色。
土壤经过了较长时间的风化过程,其中的矿物颗粒会发生氧化、充填等变化,使得土壤颜色逐渐深化。
二、土壤颜色的分类根据土壤颜色的参数值,可将土壤颜色分为明度、色度和色相3个参数。
明度是指土壤颜色的明暗程度,色度是指土壤颜色的纯净程度,色相是指土壤颜色的种类。
1. 明度土壤的明度是指土壤颜色的明暗程度。
土壤颜色分为明度值1-9级,值越小表示颜色越暗,明度值为1时表示土壤颜色最暗,为9时表示土壤颜色最亮。
明度的测定要求在光线充足,天气晴朗的条件下进行。
2. 色度土壤的色度是指土壤颜色的纯净程度。
色度值范围为0-8,值越小表示土壤颜色越纯净,色度值为0时表示土壤颜色最纯净,值为8时表示土壤颜色最混杂。
色度的测定要求在观察样本的中心位置进行。
3. 色相土壤的色相是指土壤颜色的种类。
根据Munsell土壤颜色图和颜色书表,可以将土壤颜色确定在其颜色三角形上的位置,进而得出土壤的色相。
色相分为红、黄、黑、灰、绿和褐等多种类型。
三、土壤颜色与土壤性质的关系1. 有机质含量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越高,土壤颜色一般越深。
有机质含量对土壤颜色有着显著的影响,因为有机质呈深褐色,能够使土壤颜色变深。
2. 氧化物含量土壤中的氧化物质含量也会显著影响土壤颜色。
例如,土壤中的氧化铁含量较多会使土壤呈现红色或黄红色,氧化锰也能使土壤呈现黑色。
3. 风化程度土壤的颜色会受到风化程度的影响。
通常来说,经过了较长时间风化的土壤颜色相对较深,因为风化过程会使得土壤中的氧化物质含量增加。
野外土壤质地鉴定
野外土壤质地鉴定质地特性肉眼观察干测法湿测法手指搓干土面手指压土块湿时搓成土球(直径1cm)湿时搓成土条(约4mm粗)湿时压成片(薄片)砂土几乎全是砂粒感觉全是砂粒,搓土面时沙沙作响不成土块为松散的单粒不能搓成球,强搓成,一触即碎搓不成条压不成片砂壤土以砂为主有少量细土感觉主要是砂粒,稍有土的感觉,搓时有沙沙声土块用手轻压或在铁铣上很容易散碎可以搓成球,轻压即碎强搓成条,但易断可成片,片面很不平整,易碎轻壤土砂多,细土二三成感觉有较多的黏质颗粒,搓时仍有沙沙声用手压碎土块相当压断一根火柴棒的力可以搓成球,压扁时边缘裂缝多而大可成条,用手轻轻提起即断可成片,片面较平整,边缘有裂口中壤土还可以看到砂粒感觉砂粒大致相当,有面粉状感觉用手较难压碎干土块搓成球压扁时边缘有小裂缝可成条。
弯曲成2cm直径圆时易断可成片,片面平整,边缘有小裂口重壤土几乎见不到砂粒感觉不到砂粒的存在,土面细腻平滑用手很难压碎干土块可搓成球,压扁时边缘有很少小裂缝可成条及弯成圆。
压扁无裂缝可成片,片面平整,有弱反光,边缘无裂口黏土看不到砂粒用手难以磨成粉面,土面细用手不碎干土块,锤击也不会成粉末搓成球,球面有光泽,压扁后边缘无裂缝可成条及弯成圆。
将圆圈压扁时有裂缝可成片,片面平整,有强反光。
土壤颜色的实验报告
土壤颜色的实验报告1. 引言土壤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其种类和质量直接影响着植物生长和生态系统的健康。
土壤的颜色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它可以提供有关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水分状况和微生物活性的信息。
因此,了解土壤颜色的变化对于评估土壤质量和农田管理至关重要。
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实验和分析,探索土壤颜色与土壤性质之间的关系。
通过这些实验,我们将了解如何利用颜色来评估土壤质量,并了解土壤颜色变化的原因。
2. 实验方法2.1 实验材料- 4种不同类型的土壤样本- 酸性、中性和碱性水溶液- 色度计或是RGB颜色测量仪2.2 实验步骤1. 采集4种不同类型的土壤样本,包括沙质土壤、粘质土壤、淤泥土壤和壤土。
2. 将每种土壤样本分成3个等分。
3. 用酸性、中性和碱性水溶液分别淋溉3个土壤样本。
4. 每天测量土壤样本的颜色,并记录下来。
5. 使用色度计或RGB颜色测量仪测量每个土壤样本的颜色值。
3. 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多天的实验观察和数据收集,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1. 酸性、中性和碱性水溶液会对土壤的颜色产生影响。
主要表现为土壤颜色的明度和饱和度的变化。
酸性水溶液会使土壤颜色变暗,饱和度降低;碱性水溶液则会使土壤颜色变亮,饱和度提高。
2. 不同类型的土壤样本对酸性、中性和碱性水溶液的响应不同。
沙质土壤对这三种水溶液的反应较弱,而淤泥土壤对它们的反应较强。
3. 随着实验时间的推移,土壤样本的颜色会发生变化。
颜色变化的速率和程度也因土壤类型和水溶液类型的不同而不同。
4. 结论通过本实验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土壤的颜色是一个重要的土壤质量指标,可以提供关于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水分状况和微生物活性的信息。
2. 酸性、中性和碱性水溶液的施用可以改变土壤的颜色。
酸性水溶液使土壤变暗而饱和度降低,碱性水溶液则使土壤变亮而饱和度提高。
3. 不同类型的土壤对酸性、中性和碱性水溶液的反应不同。
淤泥土壤对这三种水溶液的响应较强,沙质土壤则反应较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土
橙色土
黄土
紫色土
黑色土
暗棕壤
棕壤
黄棕壤
褐土
褐色土
灰褐土
灰色土
灰漠土
火山 灰土
农作物的收成跟土壤颜色有关
美国科学家得出结论,农作物的收成跟土壤表层 的颜色有关。
通常认为。光合作用对叶子正面产生作用。但 是,新的调查表明。土壤的反光对叶子的背面也 有极重要的意义。实验者给土壤铺上层彩色的塑 料薄膜或干草,结果,红色土壤上生长的西红柿 增收达20%,白色土壤中的马铃薯增收25%,辣椒 产量比黑色土壤中的高20%。
2)明度:
土壤颜色的相对明亮度,以无彩色 (neutral colour)为基准,把绝对黑记为0, 绝对白计为10,灰色在中间,因此从0到10逐 渐明亮。
3)彩度:
指物体呈现颜色的鲜艳程度,与相对纯度 或饱和度有关。颜色彩度随鲜艳程度增加而 增加,对于绝对无彩色的颜色(纯灰、白、 黑)彩度为0。从0开始,按等间距逐渐增加, 最大值达到20,但在土壤中不存在。中国只 达到8。
揭秘“变色怪坡”
重庆郊外白人塘的一座山上经常发生一些怪事:大雨来临前,山坡 就会变得一片血红!当地盛传这是鬼魂作怪。变色的真正原因到底 是什么?
第三节 土壤颜色的鉴定
国际上普遍采用芒塞尔土色卡(Munsell Soil 已进入标 准化和定量化阶段。我国现在通用南土所和西安
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1989联合编制的《中国标准
比色卡》。
一 颜色的描述
颜色描述采用两个互为补充的内容: 1 颜色名称,指形容颜色的标准术语; 2 芒塞尔颜色标记,包括色调(Hue),明度 (Value)和彩度(Chroma)
系统排列; 2 、比色时光线需明亮,一批样本应在同一光亮 情况下比色; 3 、待测土应取其新鲜断面; 4 、如土壤的芒塞尔值在两个色片之间,可取中 间值; 5 、当彩度很低(1),明度也很低(<=3)时,应 特别注意色调;
6 、如颜色不均匀,应分别测定。如:棕灰
(5YR 5/1)有橙(5YR 6/6,6/8)和亮红棕(2.5YR 5/8)斑纹; 7 、干土与湿润的土壤在明度上可相差0.5-3个 单位,彩度上0.5-2个单位,故需注明; 8 、色片不宜长时间曝光,不能强光照射; 9 、色卡保持清洁,禁止用任何有机溶剂擦洗。
土壤的颜色与鉴定方法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土壤的颜色特征 土壤颜色的成因 土壤颜色的鉴定
一 土壤颜色:
土壤对太阳辐射能在在视觉器官能够感受的 光谱范围内的选择吸收和散射的结果,是土壤内 在物质组成(矿物和化学组成)在外在色彩上的 表现。 二 颜色分布的类型:
1 单一颜色: 整个剖面的颜色呈现单一色彩; 均匀单一颜色; 非均匀单一颜色。
1)色调:指区分物体所呈现的颜色主要特征,与该
物体的主波长相关。 共有10个基本色调: 5个主要色调: R、Y、G、B、P, 5个中间色调: YR、GY、BG、PB、RP。 整个色调环在R和RP之间被等分为100分。在土壤比 色卡中是以2.5分作为一个基本单位。
其级别表示为等分在前,符号在后,
如:5YR,7.5R
2 非单一颜色
斑块状颜色 斑点状颜色 条纹状颜色 大理石纹状颜色
第二节 土壤颜色的成因
一 土壤的化学和矿物组成的影响
1 黑色:腐殖质,某些硫化物(水化黄铁矿),
氧化锰,暗色原生矿物,木炭,磁铁矿,含 铁蒙脱石等; 2 白色:石英、高岭石、石灰和水溶性盐类以 及某些原生矿物和石膏等; 3 红色:弱水化或非水化的游离氧化铁在土壤 中聚积的结果;
落叶的颜色受土壤颜色的影响
美国新英格兰人责怪今年的落叶无光泽并归于天气干燥,但是一份 新的报告说,如果你不喜欢你院子里的颜色,你应该责怪的可能是土壤。 从夏洛特贝卡罗来纳州大学毕业的Emily Habinck开展一个毕业生研究项 目,她发现秋天树叶的颜色与土壤的肥沃相关。她发现,北卡罗来纳州 的漫滩黑色土壤很肥沃含有丰富的硝酸盐——一种含有营养的氮——土 壤上长满了黄色的树叶。但是在它背面的山腰上相对来说贫瘠的灰白色 的土壤上更多的却是红色的叶子。纵使在这棵长满红叶的树上也有区别, 颜色越淡也就是更贫瘠的土壤上的叶子更红。Habinck以她导师的研究 为基础研究,漫滩上的树叶倾向于黄色,而土壤养分可能与之有关系。 当Habinck进行她的研究时,蒙大纳州立大学植物生理学者William Hoch写了一篇文章指出,红叶色素、花青素与秋天太阳之间存在关联。 树叶是在树开始停止营养生产时开始变颜色并且下落的,同时从树的根 部吸取营养。
4 棕色:含有大量伊利石、云母类矿物和不同水化 度的氧化铁混合物的土壤,红、黄、白和黑色 以不同比例混合; 5 紫色:游离态的锰氧化物;
6 蓝色:蓝铁矿[Fe3(PO4)2.8H2O] ;
7 绿色: 绿高岭石、辉绿石等。 8 黄色:水化氧化铁,黄钾铁矾(铁的硫酸盐)铁 质尚未能高度氧化
二 成土过程的影响
4)颜色标记的排列顺序为色调-明度-彩度。 完整的命名为: 颜色名称+芒塞尔颜色标记 如:亮红棕(5YR 5/6), 棕灰(10YR 6/1)
Munsell土壤颜色卡图式
Munsell土壤颜色卡图式
不同颜色的土壤
二 使用说明
1 、色调位置由RP R YR Y GY G BG B PB P 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