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孤的象征意义在中国文化中的演变(一).
孤和独在古代的意思
孤和独在古代的意思《古代的“孤”》在古代呀,“孤”这个字可有着特别的含义。
比如说,在帝王家,那些皇帝会自称“孤”。
像三国时期的曹操,他就说过“孤纵横天下三十余年”。
为啥皇帝要这么称呼自己呢?因为他们觉得自己高高在上,独一无二,没有能和自己平等并肩的人,所以用“孤”来显示自己的尊贵和与众不同。
还有一种情况,失去了父亲的孩子也被称为“孤”。
比如说有个小孩,他的父亲在战场上英勇牺牲了,那周围的人可能就会可怜地说:“这孩子成孤了。
”这里的“孤”就代表着失去了依靠,孤苦伶仃。
再来讲个故事吧。
从前有个小皇子,他的母亲早早去世,父亲也在争夺皇位的斗争中被杀害。
从此,他就成了众人眼中的“孤”。
但他没有放弃,努力学习,成功登上皇位,摆脱了“孤”的命运。
在古代,“孤”这个字既有尊贵的意味,也有可怜、孤单的含义。
《说说古代的“孤”》咱们今天来聊聊古代的“孤”。
您知道吗?古代的一些诸侯或者大官也会用“孤”来自称。
就好像他们站在高处,周围没啥人能真正懂他们,心里有点儿孤单,所以就说自己是“孤”。
给您举个例子,春秋时期有个叫重耳的公子,他在外流亡多年,吃了好多苦,那时候他就觉得自己挺“孤”的。
还有啊,那些打了败仗,或者陷入困境的将军,也会感叹自己“孤”。
比如在一场激烈的战斗中,军队损失惨重,将军看着身边倒下的战友,会悲叹:“吾今为孤矣!”在古代的诗词里,也常常能看到“孤”这个字。
像“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那江面上孤零零的一艘小船,多孤单啊!所以说,古代的“孤”包含了好多复杂的情感呢。
《聊聊古代“孤”的含义》古代的“孤”,挺有意思的。
有时候,它代表着一种身份。
像一些有权力、有地位的人,会用“孤”来强调自己的独特和权威。
比如说,古代有个很厉害的王爷,他手握重兵,但却被朝廷里的其他人嫉妒和排挤。
他就常常感慨自己是“孤”,意思是说没人真正支持他、理解他。
还有啊,“孤”也能形容一种心情。
当一个人在异乡漂泊,身边没有亲人朋友,那种孤独无助的感觉,就可以用“孤”来表达。
分析狐文化的发展与流变
分析狐文化的发展与流变作者:王晨峰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17年第03期狐因其善于变化、神通广大而又颇通人性为人们所崇拜,是中国古代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民间信仰之一。
就狐文化对中华民族的民族心理、民间文化和文学创作所产生的巨大影响而言,其重要性堪与龙凤文化相媲美。
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国狐文化的产生与流变过程进行梳理以及对狐文化在当代中国的演变进行介绍,使人们了解狐文化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性,为人们更深层次挖掘狐文化素材,繁荣中华多元文化做出贡献。
一、狐文化释义狐,俗称狐狸。
依照正规说法,狐和狸事实上是两种动物。
只有狐有仙气,狸只是俗物。
只因人们叫习惯了,统称狐狸。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狐狸的形象意义,始终亦正亦邪。
自其产生以来,就与中华民族渊源颇深。
它曾经是中华民族的图腾符号和瑞兽象征,与黄鼠狼、刺猬、蛇、老鼠同为中国古代民间动物祭祀的五仙,又简称黄白柳灰。
狐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演变,逐渐分化为狐仙文化和妖精文化两大文化,而后者是狐文化的主要方面。
作为妖精,狐妖为妖精群中的一个庞大分支,堪为妖精之最。
中华瑰丽的狐魅文化在不断演变中逐渐形成,并成为中国文化史上浓墨重彩、不可或缺的一笔。
即使到了今天,狐文化对人们的影响依然有迹可循。
二、狐文化的历史发展狐在中国有很多分类,青狐、白狐、九尾狐等。
一般认为,中国关于狐的最早记载是《山海经·南山经》中所著的“青丘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
”以及《山海经·海外东经》中所著的“青丘国在其北,其狐四足九尾。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狐展现在世人面前的主要是它的动物性,它以其模仿人的特性和食人的恶性令人心生畏惧,并没有太多的神话色彩。
到了战国时期,《田俅子》里说“殷汤为天子,白狐九尾”,则首次表明了狐的政治象征性。
由此引申发展出了秦汉时期的符瑞文化。
自秦到汉武帝年间,官方的瑞狐文化一直沉寂,作为一种民间信仰一直存在,例如秦末陈胜吴广篝火狐鸣发动戍卒起义,如《史记.陈涉世家》所载“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先秦文学中的狐意象
先秦文学中的狐意象[内容摘要]狐是中国文学中重要的文学意象,狐文化也是中国文化重要的一部分,先秦时期,狐已经是人们熟悉的动物,也是文学中常出现的神兽形象,狐在上古时代有着多重的象征和复杂的文化内涵,从生活中原生态的动物到原始氏族的族徽,人们崇拜的对象,进而到文学中的不同的象征意象,狐文化经过了不断发展和演化。
[关键字]狐;青丘;狐意象;狐裘狐,从古代到现代为人们所熟知,狐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独特而又带有神秘色彩的一道风景。
早在先秦时期,狐已经是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的动物形象之一,经过不断的演化与发展,狐意象有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复杂的象征意义,对后世文学及整个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就从先民生活中狐的原型着手,探析先秦文学中狐意象的类型及其文化内涵。
一、原生态的狐意象狐狸本是两种动物,《左传·襄公十四年》:“狐狸所居,豺狼所号。
”狸的别名极多,又称山猫、猫狸等,躯体较小,今日统称狐狸,其实偏向狐居多。
甲骨文中并无“狐”字,仅有“狸”,至《周易》才有明确的猎狐记载,因此,狐这种北方常见的动物,在华夏文明早期即以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之物。
《诗经》中共有十篇诗歌提到了“狐”,其中《国风》七篇,《小雅》二篇,《大雅》一篇。
如《诗经·齐风·南山》:“南山崔崔,雄狐绥绥”之“雄狐”;《邶风·北风》:“莫赤匪狐,莫黑匪鸟”之“赤狐”;《豳风·七月》:“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之“狐狸”;《小雅·何草不黄》:“有芃者狐,率彼幽草”之“芃狐”。
构成一个个鲜活动人的审美意象。
上古时代,“貉”与狐狸不分,《毛传》:“于貉,谓取狐狸皮也。
”《毛传》尚且如此,更不必说《诗经》产生的年代了,而且除此之外,《魏风·伐檀》还写到了“貆”,“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具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郑笺》云:“貉子曰貆。
”还说“冬猎曰狩,宵田曰猎。
象形字典狐的象形字狐的甲骨文狐的字形演变
象形字典狐的象形字狐的甲骨文狐的字形演变狐的说文解字狐的词组狐的解释狐的含义狐的引申狐的书法狐的金文篆文隶书楷书行书草书在线汉语字典
亡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丢失。
狐甲骨文(犬代表狩猎)(亡丢失)表示善于躲藏、容易跟丢的猎物。
造字本义:名词猎人难以捕捉的狡猾野兽。
有的甲骨文将“犬”写成。
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亡”写成形象不明的。
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亡”写成“瓜”(瓜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孤”的省略)表示“狐”是“独来独往”动物。
----------------------------------------------------------------------------------------------------------------------------------------------------------------------------------------------------------------------------------------
附文言版《説文解字》:狐獸也。
鬼所乘之。
有三徳:其色中和小前大後死則丘首。
从犬瓜聲。
附白话版《说文解字》:狐妖兽。
是鬼骑的怪兽。
狐有三徳:毛色中和体形小前大后死则头朝出生时的山丘。
字形采用“犬”作边旁“瓜”是声旁。
唐诗中狐意象象征意蕴浅析
唐诗中狐意象象征意蕴浅析提要:唐诗中,狐不再是自然意义上富有灵性的动物,而是被诗人赋予众多文化内涵的象征物。
唐诗中的狐意象意蕴丰富,既有祥瑞与高贵的光环,又有邪恶、蛊惑与多疑的阴影,体现出唐诗人对狐意象的多角度开掘和深层次把握。
关键词:狐;唐诗;意象;象征意蕴自然界的万物向来是文人传情达意的载体,其中富于灵性的狐便是历代文学家青睐的对象,频繁出现在中国文化典籍中。
在文化典籍中,狐超越了动物本身的内涵,不再是流连山林间的小动物,而是被文人赋予了更多审美内涵的象征意蕴。
“象征一般是直接呈现于感性观照的一种现成的外在事物,对这种外在事物并不直接就它本身看,而是就它所暗示的一种较广泛较普遍的意义来看。
因此,我们在象征里应该分出两个因素,第一是意义,其次是这意义的表现。
”①典籍中狐意象即“这意义的表现”,其“意义”指狐丰富的象征意蕴。
《全唐诗》中写狐的诗歌有150余首,诗人达90余人。
从狐意象所体现的内涵来看,唐诗中狐象征意蕴有数端:(一)祥瑞的象征远古时代,狐作为部族图腾,具有神圣性。
狐作为一种灵异神兽,被视为祥瑞象征的传说和记载,见于诸文化典籍。
《山海经·大荒东经》载:“有青丘之国,有狐九尾。
”郭璞注云:“太平则出而为瑞也。
”可见九尾狐出是太平祥瑞的象征。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认为狐的毛色、体形等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中华民族中庸、尊卑、仁义的美德,于是古人便对九尾狐肃然起敬并加以崇拜,视其为太平盛世的象征,继而狐祥瑞之说在民间盛传开来。
汉纬书《通帝验》云:“白狐,祥瑞兽也。
”白狐、九尾狐的出现在封建帝王社会具有非凡的政治意义,古人认为社会太平,政治清明,国家一统,便会有白狐、九尾狐出来献瑞。
唐代,人们以狐为祥瑞的寓意依然存在。
唐诗人在对狐意象的生发中,传达出中国民族意识中的祥瑞观。
李朝威的传奇《柳毅传》中有洞庭龙君作《宴柳毅诗》:“狐神鼠圣兮,薄社依墙。
”诗句中,“狐神”指狐仙,这里狐脱离了原本的兽性,演化为高居神坛的神灵之狐。
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狐意象
( ) 一 九尾 狐 图腾
上古神话有一个关 于禹娶涂 山女 的故事 , 载在东汉赵 记 晔《 吴越春秋》 卷六《 赵王无余外传》 : 中
’
禹三十未娶 , 到涂 山 , 时之 暮 , 行 恐 失其 制度 。乃辞 云 :
综 上, 我们可 以知道在原始以部 落或氏族 为生 产组织形
化 , “ 命神授” 符瑞文化 , “ 本思想” 儒道文化 , 到 天 的 到 人 的 狐
屈 原 《 问 》 这样 的一 段 话 : 天 有 浞 娶 纯狐 , 眩玄 妻 爰 谋 。何 弈 之 射 革 , 交吞象分别代表了其 中的“ 图腾神” 符瑞象征和狐妖狐 精等诸 , 多形象。从而使狐这单一 的表象大放 异彩 , 成为最具 魅力的
式的社会 , 此时的人们 思想愚 昧, 自然许 多不可知 因素无 对
“ 吾娶也 , 必有 应矣。 乃有 白狐九 尾 , ” 造于 禹。禹 日: 白者 , “
[ 收稿 日期 ]0 8 9— 6 2 0 —0 2 [ 作者简介 ] 张智峰 (9 2 , , 18 一)男 蒙古族 , 内蒙古通辽市人 , 内蒙古 民族大学文学院 20 级硕士研究生。 06
色中和 , 后大 , 小前 死则 守丘 , 之三 德。 “ 色 中和” 符合 谓 ”其 ,
中庸 之 道 ;小 前 后 大 ” 象 征 尊 卑 有 序 ; 死 则 守 丘 ”是 说 具 “ , “ ,
备不忘本的德行 。这 就使狐从 单纯 的物质层 面上 升到精神
层面 。其次 , 狐的精神价 值 , 也就是 狐的文 化 内涵。人 们通 过对狐 的夸 张、 变形 、 虚化 , 断的加工再创 造 , 而使 狐成 不 从 为一种观念的载体 。狐被赋予了文化层面 的内涵, 无论是宗
古代帝王自称孤的意思-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古代帝王自称孤的意思-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在古代帝王的称号中,有一种特殊的自称,即自称孤。
这个称号可能对我们今天来说有些陌生,但在古代中国的帝国中却非常常见。
自称孤意味着帝王的孤独,独自一人承担着国家的重任和责任。
这个自称背后蕴含着深远的意义,既表达了帝王的威严和尊贵,也承载着帝王作为国家元首的孤独与孤立。
古代帝王自称孤的概念可以追溯到中国封建王朝的起源。
当时的帝国统治者认为自己是天命所归的君主,代表着神圣的力量和天地间的秩序。
因此,他们往往将自己视为独一无二的存在,与众不同,与世隔绝。
这种自我认知也反映了帝王们的虚荣心和权力欲望,他们希望通过自称孤来展示自己的独一无二和超然地位。
古代帝王自称孤的含义可以从多个角度去解读。
首先,作为统治者,帝王需要承担重任,独自面对国家的兴衰荣辱。
他们需要作出各种艰难的抉择,并承受来自各方的压力和挑战。
此外,帝王们也意识到自己的地位使其与普通人民存在隔阂,无法与之平等相处。
自称孤成为了一种形容帝王独特身份与高贵地位的表达。
古代帝王自称孤也对当时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种自称一方面加强了帝王的威望和统治力量,从而巩固了王朝的统治。
同时,它也使得帝王与人民之间的距离进一步拉大,助长了等级制度和封建压迫。
这种思想观念也导致了统治者对个人权力的过度追求,不顾人民的疾苦和福祉。
总结起来,古代帝王自称孤是一种表达帝王独特身份和尊贵地位的称号。
它起源于中国封建王朝,代表了帝王承担重任和孤独的责任。
这种自称在古代社会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既强化了帝王的统治力量,又加深了统治阶级与人民之间的隔阂。
对于当代社会,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启示,反思权力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体在社会中的责任和角色。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三个部分进行阐述:古代帝王的自称孤的起源、古代帝王自称孤的含义以及古代帝王自称孤的影响。
每个部分将进一步展开相关细节,以探究古代帝王自称孤的本质和意义。
古代文学著作狐意象文化演变
古代文学著作狐意象文化演变在中国古代爱情神话中,人与妖相恋的母题是文学创作的滥觞,而其中没有任何一种动物能像狐一样受到如此深的青睐[1]。
狐狸精的形象在远古神话、先秦文献中都有记载,甚至在魏晋南北朝后期志怪小说、唐传奇、宋元话本小说和明清小说中都是被作家引用最多的文学意象。
然而,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学创作是由不同的社会形态和创作思想决定的。
马克思、恩格斯都认为,不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而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
[2]所以狐的意象文化在不同历史发展时期大致经历了图腾崇拜和符命化———巫术化———世俗化———艳情化的演变过程。
1狐图腾崇拜。
在远古时期的上古神话中就有关于狐的神话记载。
东汉赵晔《吴越春秋》卷六《越王无余外传》中记载禹三十未娶,行到涂山,恐时之暮,失其度制。
乃辞云吾娶也,必有应矣。
乃有白狐九尾,造于禹。
禹曰白者,吾之服也;其九尾者,王之证也。
涂山之歌曰‘绥绥白狐,九尾尨尨。
我家嘉夷,来宾来王。
成家成室,我造彼昌。
天人之际,于兹则行。
'明矣哉!禹因娶涂山,谓之女娇[3]。
这个神话说的是禹到涂山,看见一只九尾白狐,又听到涂山人唱的九尾白狐歌,感到自己的婚姻就应在此处,于是便娶涂山女为妻。
九尾白狐在这里无疑是一个象征物,是一种文化意象的表现。
这也可理解为九尾白狐是涂山的灵兽,是涂山女的象征或化身,涂山人对九尾白狐的讴歌也恰恰是对涂山女的讴歌。
禹见到涂山九尾狐实际上就是见到了涂山女,故而决定要娶她为妻。
.而人与动物婚配,在原始神话当中很常见,著名的盘瓠神话讲的就是五色犬盘瓠做了高辛氏女儿的丈夫[4]。
禹到底娶的是涂山女还是九尾白狐,对我们来说并不是很重要。
通过对远古时期社会形态的分析,我们可以很清晰地了解到,涂山氏族实际是以白狐为图腾的一个部落。
涂山氏是夏部族以外的一个氏族或部族,其宗教形式处于原始自然崇拜的图腾崇拜阶段。
在远古时期,很多氏族部落以动物或者植物作为崇拜对象,加以信仰敬重。
分析狐文化的发展与流变
一、狐文化释义
狐,俗称狐狸。依照正规说法,狐和狸事实上是两种动物。 只有狐有仙气,狸只是俗物。只因人们叫习惯了,统称狐狸。在 中国传统文化中,狐狸的形象意义,始终亦正亦邪。自其产生以 来,就与中华民族渊源颇深。它曾经是中华民族的图腾符号和 瑞兽象征,与黄鼠狼、刺猬、蛇、老鼠同为中国古代民间动物祭 祀的五仙,又简称黄白柳灰。狐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演变,逐 渐分化为狐仙文化和妖精文化两大文化,而后者是狐文化的主要 方面。作为妖精,狐妖为妖精群中的一个庞大分支,堪为妖精之 最。中华瑰丽的狐魅文化在不断演变中逐渐形成,并成为中国文 化史上浓墨重彩、不可或缺的一笔。即使到了今天,狐文化对人 们的影响依然有迹可循。
二、狐文化的历史发展
狐在中国有很多分类,青狐、白狐、九尾狐等。一般认为, 中国关于狐的最早记载是《山海经·南山经》中所著的“青丘之 山,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 蛊。”以及《山海经·海外东经》中所著的“青丘国在其北,其狐 四足九尾。”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狐展现在世人面前的主要是它 的动物性,它以其模仿人的特性和食人的恶性令人心生畏惧,并 没有太多的神话色彩。
到了清代,狐的形象就更加丰富了。《聊斋志异》、《阅微 草堂笔记》等著作的狐妖、狐仙的故事更数不胜数。在清代《醒 世姻缘传》中,狐精仍被视为破坏封建伦理道德的祸水。经历了明 清时期,狐在中国古典长篇小说中,由纯情少女一变而为亡国破家 的祸首,是狐狸形象的又一大转变。
经过上述的演变与发展,狐给国人留下了“妖媚”、“邪 气”、“仙灵”、“神秘”、“狡猾”等印象。至此,中国狐文 化基本形成和奠定起来。当代中国狐文化在此基础上继续发展。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无论在古代还是当代,狐文化 都与爱情题材密不可分。但与以往文学中狐的狡诈、破坏者、迷 惑他人的形象和悲剧结局不同,今天以狐为主题的爱情文学中, 无论是狐的形象还是故事的结局都具有明显的变化,更有甚者, 有的甚至还多少帯有褒扬狐的倾向。如现代很多以狐为主题的网 络小说和电视剧,改变了以往狐狸的悲剧结局,多以美满结局收 尾,展现了狐狸对爱情的忠贞,表达了新时代下人们对于爱情与 浪漫的释放与倾述。
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狐形象探析
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狐形象探析狐,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一个形象。
它既是神话传说中的精灵,也是道家文化中的仙灵,更是文学作品中展现出的隐喻和象征。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狐的形象常常被赋予了复杂的内涵,表现出不同层次的意义。
本文将从神话传说、道家文化以及文学作品中的狐形象这三个方面进行探析,旨在揭示狐在古代文学中的多重意义。
狐在神话传说中常被赋予神秘的属性,成为了一种神灵的象征。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狐被人们视为神灵的化身,代表着来自天地间的神秘力量。
比如《山海经》中,就有关于狐的描写,认为狐是一种鸟兽,其形状如狐而白如玉,其鸣如婴儿。
在《封神演义》中,也有关于狐妖的故事。
狐在这些神话故事中,常常被塑造成神秘而充满魅力的形象,代表了人们对于未知力量的想象和向往。
狐在道家文化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道家文化强调自然与人的和谐,强调修炼成仙成佛,而狐在这种文化中被视为仙灵的象征。
《庄子》中就有关于狐的记载,认为狐可以变化成人形,是道家修炼的化身。
在道家文化中,狐通常被描绘成聪明而深邃的形象,它们拥有非凡的智慧和超凡的能力,在与人类互动中,常常扮演着启迪者或者试炼者的角色,引导着人们走向修行的道路。
狐在文学作品中的形象也常常被赋予丰富的象征意义。
《聊斋志异》中的狐妖故事就是文学作品中狐形象的典型代表。
在这些故事中,狐通常以人类的形象出现,以迷惑人心的魅力引诱人类,或者扮演着调和人类感情的角色。
这些故事中的狐往往被赋予了爱情、悲剧甚至是悲怆的情感,成为了文学作品中的一个重要形象。
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狐形象具有丰富的内涵和象征意义。
它不仅代表了神秘的神灵力量,也是道家文化中的仙灵象征,更是文学作品中的隐喻和象征。
狐在古代文学中的形象展示了中国人对于神秘力量的向往、对于超越凡俗的追求,以及对人性情感的理解和表达。
在当代,狐的形象在文学创作中依然有着广泛的表现空间,值得我们深入挖掘和探讨。
古诗歌中“孤”之美
古诗歌中“孤”之美孤,是古代诗歌中常常出现的词汇之一,它在古代诗人笔下往往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和美感。
在古诗歌中,“孤”可以指孤独、孤寂、孤单,也可以指独特、独立、独行。
无论是表达孤独之苦,还是颂扬独立之美,古代诗人们都将“孤”赋予了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美学情感。
孤独之美,是古代诗歌中最为常见的主题之一。
在古代社会,由于交通和通讯的不便,人们在追求个性化的同时往往也要承受着一种孤独。
许多古诗歌就以“孤”为切入点,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情感。
比如孟浩然的《夜泊牛渚怀古》中写道:“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诗中通过对夜晚牛渚孤独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世事沧桑的感慨和对独处的思考。
这种孤独之美,体现了古代诗歌中的典雅与内敛,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共鸣。
除了孤独之美,古代诗歌中还有许多以“孤”为主题的作品,它们往往赞颂了孤独自由的境界。
在古代社会中,“孤”被理解为独立、自由和超脱尘世的境界,在古诗歌中得到了极为丰富的表现。
比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诗人通过对自然山水的描绘,呼应了人们对心灵自由和超然境界的追求。
这种以“孤”为主题的作品,体现了古代诗歌中的清新与豪放,赋予人们一种豁达和博大的心境。
古诗歌中“孤”之美,既表现了古人对孤独的感慨和思考,又赞颂了孤独自由的境界和独立坚贞的品质。
这些作品通过对“孤”的深入探索和丰富表现,折射出古代中国文化中独特的审美情怀和人文精神。
在当下,我们也可以从古诗歌中感受到“孤”的美,去领略古代诗人对孤独与自由的追求,去品味他们对坚韧与高尚的赞美,以及他们独特的生活情感和审美情趣。
愿我们能够在这些古代诗歌中,找到共鸣,感受孤独之美,领略独处之趣,也在现实生活中,用“孤”的态度去面对世间的琐碎和纷扰,追求内心的自由和独立,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精神光芒。
中日古典文学作品中的狐意象研究
中日古典文学作品中的狐意象研究作者:严敏来源:《北方文学》2017年第32期摘要:提起狐,人们的第一反应是它美丽动人的姿态、敏感多疑的性格和聪明狡黠的特点。
在世界各个国家的文学作品和一些民间传说当中,狐本身就是诡计多端、变幻莫测及性感妖媚的典型代表。
本文主要对中日古典文学作品中狐的意象进行了研究和对比分析。
关键词:中日古典文学作品;狐;意象一、狐文化在原始社会当中狐也是有生命意识的,在上古时代的图腾崇拜当中,狐是那个时代的重要产物。
在原始时代,人们由于对图腾的崇拜,会把狐狸的牙齿加工成一些美观的装饰物佩戴在身上。
在美洲的印第安部落当中会以狐狸作为最主要的图腾,人们在出去打猎的时候会模仿狐狸的动作,同时也会模仿狐狸的姿势和噪声等,获得来自图腾所带来的一些“力量”。
总的来说,狐狸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的具体现象,在世界各个国家的原始部落当中存在,同时也在人们古老的信仰和精神当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中国文学作品中的狐在我国的古代文学作品当中,最早对狐这种普通崇拜进行体现的作品是《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等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搜神记》开始介绍了很多关于狐狸变妖怪的故事,而胡博士的原型也是从这里开始诞生的。
到了我国的唐宋时期,关于狐神和狐妖的传说越来越盛行,因此在这两个时期的文学作品当中,狐狸皮有着非常重要的文化价值和地位。
不仅在文学作品当中,在一些民间故事当中也有很多关于狐精作怪故事的流传,当时的人们对于狐狸有着一种崇拜的情感,同时也对它们的通神特点有着敬畏之情。
在这样的背景下就可以发现,在唐宋时期的一些传说当中也狐精作为主体的作品非常多,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沈既济的《任氏传》。
在这部作品所呈现出来的狐的印象塑造特征当中可以发现,这里对于狐狸的描写会从从前单纯的精怪描写当中进行突破,通过狐狸精来进行人的描写,从而对当时社会的一些现实生活进行侧面的反映[1]。
总的来说,在唐宋时期,爱情故事都是以狐印象作为中心的,并且向着人性的角度进行发展,最终走到一个成熟的状态当中。
中国古代文学中狐意象的演变
中国古代文学中狐意象的演变
李妺
【期刊名称】《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8(000)003
【摘要】狐意象作为动物意象中的一种代表意象,在中国古代文学中起着重要作用.而狐意象从最开始代表祥瑞的神到最后变为淫邪象征并定格为女性妖怪,中间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这个现象产生变化可以归结为两大原因,一是父系文明中有驱逐女神现象;二是男性对女性的畏惧和爱恋的心理.本文从叙述狐意象发展的流变、狐意象产生的社会原因和人的心理原因来分析狐意象,探究中国历史上这一别具特色的文化现象.
【总页数】2页(P59-60)
【作者】李妺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吉林长春13002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2
【相关文献】
1.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狐意象文化的嬗变 [J], 李姗姗
2.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狐意象 [J], 张智峰;苏秀燕;王莉媛
3.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九尾狐形象起源——以《山海经》为例 [J], 张晓红
4.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九尾狐形象起源--以《山海经》为例 [J], 张晓红;
5.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狐形象研究 [J], 曾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以文学发展的视角论狐狸文化符号的认知变迁
以文学发展的视角论狐狸文化符号的认知变迁作者:侯乃铭来源:《西部学刊》2021年第05期摘要:从中国古典文学发展的视角来看,在魏晋南北朝以前,人们对于狐狸形象的认知是正面的,九尾狐曾一度被视为瑞兽,但也是在这一时期,志怪小说兴起,能化身为人的狐妖故事开始出现。
唐代白居易的诗作《古冢狐—戒艳色也》将妲己与褒姒比作“狐妖”,间接地影响了后世《全相武王伐紂平话》《封神演义》的创作,以及《西游记》对于狐妖形象的刻画。
此外,程朱理学在客观上促进了妖狐这一独特的文化符号及认知观念的形成。
关键词:文学发展视角;狐狸文化符号;认知变迁中图分类号:I02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1)05-0088-04一、对狐狸文化符号的分析不论东方还是西方,自古以来狐狸都是猎人捕猎的重要目标。
由于其特殊的生活习性、娇小敏捷的身形和多疑的性格,要想捕杀到一只狐狸对于绝大多数猎人来说都非易事。
因此,历来狐狸这种动物在人们的认知中都是非常狡诈的。
在当今人们的思想观念中,狐狸有时是一种负面的动物形象,比如成语“狐朋狗友”,多用于比喻那些不务正业的朋友;成语“狐虎之威”中强大的虎多被视为当权者,而狐则多被视为狡诈的爪牙,这增强了狐狸在人们心目中的狡诈和仗势欺人的形象。
在中国,年老狡诈的人通常也会被称作“老狐狸”。
此外,狐狸还可以用来比喻部分貌美的女性群体,比如“狐魅”一词就是专门用来形容女性艳丽的样貌。
华夏文明长久以来都是农耕文明,狐狸对于人们生存的危害性远远比不上豺狼虎豹,对于人们生产的危害也无法和蛇虫鼠蚁等相提并论,而这种主要靠捕食鱼、蚌、虾、蟹、鼠、鸟、昆虫等小型动物为食、体型偏小的犬科动物,为什么会被中国人用来比喻狡诈的人和某些特定的女性群体?这其中的缘起与文化内涵是什么?下面笔者就此进行阐述。
二、狐狸在中国文化中的正面形象(一)狐狸在中国古代的正面形象屈原曾在《哀郢》中写道:“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论“狐”形象在中日民俗文化的异同
中外互鉴 |论“狐”形象在中日民俗文化的异同□吴为/文本文首先分析了“狐”这一动物意象在中日两国民俗文化的形象特点。
结合中日两国民间在风俗习惯上,乃至文学作品里对狐狸及其衍生的“狐仙”“狐妖”等各类狐狸形象,并且联系中日民族对狐狸推崇的地位也有所异同等多方面展开分析。
最后结合中日两国民族的社会文化背景,进而分析出中日两国“狐”形象分别形成的原因,论述中日两国民俗文化交流的深远影响。
1 中日民俗文化中“狐”形象的类别与特性人们对某一类动物最直观的反应,体现在动物园里的客观实物印象。
而“狐”这类被视作有灵性的动物,会具有像“人神妖魔”等各类形象则是人对其赋予的主观信仰精神。
且各民族常以动物本身的行为习惯及其特征,冠以该动物幻化为人形后的善恶是非之分[1]。
以本文研究分析的狐狸为例,在中日民俗文化中经常提及。
在这之中,虽然因地理环境和社会背景不同而对“狐”推崇的地位高低也随之不同。
中国古代对“狐”这一形象的更替,也随着朝代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如由祥瑞之兆的“神狐之身”,到妖言惑众的“害人精”,再到后世由妖狐民俗文化发展的各类细小分支等。
到了宋代,文化更加繁荣,思想得到解放,人们开始关注自然万物。
所以狐的形象也被赋予了更多的神性[2],不仅有了“狐仙”“狐妖”这一类带有人间意味的神仙形象,还衍生出了“狐媚”“狐妖”这样一类带有强烈妖气的异类。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狐仙们就彻底成为真正的“人”了。
事实上,由于历史上人们对狐狸的理解过于简单化、脸谱化,所以在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中大部分呈现出的都是狐狸的“负面形象”。
但是在日本文化中大部分的“狐”形象则是被他们塑造成“一种神秘而高贵的存在”“不可亵渎”的形象存在。
而日本是在大约公元794年的平安时代开始,“狐狸崇拜”才逐渐地取代了原始的“蛇崇拜”并把狐狸看作是庇佑日本村民们丰收的神明的使者等。
尽管如此,中日两国不约而同地对邪恶形象的“狐”都归类到祸事的“狐妖”“狐狸精”等以色相绝佳,却常做伤天害理之事的祸水形象一类。
浅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狐形象-古代文学论文-文学论文
浅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狐形象-古代文学论文-文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古代文学作品欣赏论文(精华版8篇范文)之第三篇摘要: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之众多兽类意象之中, 狐狸这一意象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且狐意象在远古时期呈现出文化层面的变迁发展, 具有特殊的文化意义及社会价值。
本文简要分析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狐形象, 其中主要包含九尾狐、玄狐、天狐三种, 并论述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狐形象的演变历程及狐形象演变的内在动因, 旨在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狐形象的特点及其产生原因。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兽类意象,狐形象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狐形象是经过千百年来历史文化的洗礼而逐渐产生并发展起来的文化意象, 是中国古代文学创作中世俗的角色。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狐形象的产生是根据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 就历史发展规律而言, 社会生产技术及文化的进步推动着人们认识能力及觉悟水平的提升, 从远古时期的无性别文化到雄性文化, 再到雌性文化的演变之中, 文学作品皆受到社会中主导性别的影响而不断发展。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 狐形象充溢在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小说创作之中, 而狐女这一形象的出现更是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美丽女性的人性。
一、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狐形象(一) 九尾狐在传统文化及社会制度的影响之下,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狐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形态, 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独有的文化形象。
狐狸与其他动物形象不同, 其拥有着一种观念载体, 具有精神性、超物质性, 并携带着中国古代极为重要的传统观念。
在中国古代作品中, 狐形象丰富多样且形态各异, 其中, 九尾狐这一形象主要分为两种, 即祥瑞的九尾狐及生殖崇拜的九尾狐。
祥瑞的九尾狐形象是太平祥瑞征兆, 如青丘国的九尾狐是太平则出而为瑞也。
时至汉代时期, 符命思想得到了极大发展, 《白虎通》认为九尾狐、凤凰、麒麟等为太平盛世的祥瑞之物。
[1]生殖崇拜的九尾狐在后世解说纷纭, 其中主要包含两种说法, 一是九尾狐是以天命启示的意义出现在大禹面前, 并暗示其娶涂山女为妻;二是九尾狐即是涂山女的化身, 代表着图腾民族的生育观念, 代表着子孙繁息。
孤组词和部首
孤组词和部首:深入探究汉字的奥妙汉字,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其博大精深令人叹为观止。
一个简单的汉字,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
本文将以“孤”字为例,深入探讨其组词和部首,并以此为切入点,展现汉字构词造字的规律和魅力。
一、“孤”字的释义与演变“孤”字,现代汉语解释为:独自一个,没有同伴;孤独;孤立;偏僻;珍贵稀少。
其含义丰富,涵盖了情感、状态、地理位置等多个方面。
从字形演变来看,“孤”字的甲骨文形似一个孤立的人形,体现了其基本含义——独自一人。
金文、小篆基本沿袭了甲骨文的写法,只是笔画有所简化。
隶书、楷书则进一步简化,最终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见的“孤”字。
这种字形演变的过程,也反映了汉字书写方式的不断改进和完善,以及人们对汉字理解的不断深入。
二、“孤”字的部首:孑(jié)“孤”字的部首是“孑”,读作jié。
“孑”字本身也具有“孤单、独身”的含义,与“孤”字的含义相通。
“孑”作为部首,主要用于表示与孤单、独立相关的含义,例如“孑遗”、“孑然一身”等词语。
选择“孑”作为“孤”字的部首,体现了汉字构词造字的精妙之处,通过部首就能直观地了解字义的关联。
值得注意的是,“孑”部首的字相对较少,这体现了汉字构词的严谨性和选择性。
汉字的部首并非随意组合,而是经过长期演变和规范,最终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体系。
三、“孤”字的常见组词“孤”字可以与许多其他汉字组合,构成丰富的词语,其含义也随着搭配汉字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以下列举一些常见的“孤”字组词,并分析其含义:•孤单(gū dān):独自一人,没有伴侣或朋友,感到寂寞。
这是“孤”字最常见的用法,直接体现了其基本含义。
•孤儿(gū ér):失去父母的儿童。
此词语强调了儿童失去亲人的孤单无助状态。
•孤寡(gū guǎ):指老年人丧偶独居。
此词语侧重于老年人的孤独和生活状态。
•孤寂(gū jì):寂寞冷清,没有生气。
此词语强调的是一种环境和氛围。
关于狐字的研究报告
关于狐字的研究报告摘要:本文以“狐”字为研究对象,从语义和语用两个方面探讨了其特征,分析了其文化、历史、演变、语法和用法等方面的变化与发展。
研究结果表明,狐字经过长期的演变和发展,其语义特征包含了多种含义,文化传统和历史发展的影响对其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同时在语法和用法方面也有着独具特色。
关键词:狐字;语义特征;语用特征;文化传统;历史演变;语法;用法引言:狐是一种具有灵性的动物,被赋予了很多神话和传说的色彩。
在汉字中,“狐”字作为一个重要的词汇,不仅具有丰富的语义特征,而且在语用方面也有着独特的表现。
本文主要从语义和语用两个方面探讨狐字的特征,分析其文化、历史、演变、语法和用法等方面的变化与发展,以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狐字的含义和特点。
一、狐字的语义特征狐字的语义特征包括了多种含义,常见的有以下几个:1、指一种狗科动物,形似狗,尾巴像狐的动物,其形态多样,如花狐、红狐、灰狐、银狐等。
2、指狐精,狐仙,即传说中具有灵性的狐狸,被认为能够变化成人形,拥有超自然的力量和能力。
因此,狐字在道教、佛教、民间信仰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地位。
3、指狡猾、奸诈的人。
4、指美貌、妖娆的女人。
5、在一些地方方言中还有雌鸟的意思。
二、狐字的语用特征狐字在语用方面也有着独特的表现,常用的语用特征有以下几个:1、表示狡猾、狡诈、奸猾等性格和行为特点,如“狡狐”、“狐假虎威”等。
2、用来描述某些美貌、妖娆的女子,如“狐媚”、“狐狸精”等。
3、在官方文献和文艺作品中,用来描述某些具有特殊能力或灵性的动物,如“狐仙”等。
4、在道教、佛教和民间信仰中,狐字有着特殊的含义,在一些宗教仪式、法事和祭祀中也有着重要的用途。
三、狐字的文化、历史、演变、语法、用法方面的研究报告(一)文化传统中国文化中的“狐”具有丰富的意义和文化内涵,尤其在道教、佛教和民间信仰中更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道教中,“狐仙”被认为是一种能够变化成人形,拥有超自然的力量和能力的灵性动物。
礼记礼运中孤独的意思
礼记礼运中孤独的意思
《礼记》中的“礼运中孤独”是指在礼仪运行的过程中,有时需要孤立个体或群体,让其与众不同,达到特殊的效果或目的。
在古代中国的礼仪制度中,有时会出现需要强调个体或群体的独特性或特殊地位的情况。
通过让其与众不同,与其他人或群体分隔开来,让其显得独一无二或更加特别。
这种孤立的行为可以加强对其个体或群体的尊重、崇拜或赞美,也可以起到警示或威慑的作用。
例如,出国迎接外国使节时,会有以特殊礼仪接待的仪仗队伍,他们会孤立地行走并执行特殊的礼节,以突出他们的重要性和特殊地位。
又如皇宫中的皇后、皇子等成员,在大殿上会有特殊的座位、容器等,使他们与其他人群有一定的物理隔离,以彰显其地位的独特性。
总之,“礼运中孤独”的意思是在礼仪运行中,以特殊的方式对个体或群体进行孤立,突出其独特或特殊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析孤的象征意义在中国文化中的演变(一)论文关键词:孤象征意义原生态次生态再生态演变论文摘要:孤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文化象征意义,文章试着从这些不同的象征意义中梳理出孤形象在中国文化中的演变流程。
从先秦时期的典籍到魏晋时期的志怪小说,再到后来的笔记小说、文言小说以及民间的信仰里,都有着各具风格、面貌迥异的狐形象存在。
不同的历史时期里狐形象的转变一方面映射出特定时期民间信仰的特点以及时代思潮的变迁,同时也反映了中国人思想观念及信仰的变化。
本文从狐在时代变迁中的三种形态出发,对其意象作出具体的阐释。
一、原生态的狐意象—狐图腾崇拜图腾是动物的一种形式,是人的祖先,图腾神大多都是以动物的形式出现的。
早在远古时代,人类社会处于文明的蒙昧阶段,“万物有灵”的观念显示万事万物与人类的区别在人类意识中是模糊的,人类往往以自己的形象特征来比照外界事务,从而对狐的认识带着半好奇半恐惧的朴素心态。
在先秦典籍中已有多处提及,如:狐死首丘(《礼记·檀弓上》)狐假虎威(《战国策·楚策一》)有亢者狐,率彼幽草。
(《诗经·小雅·何草不黄》)彼都人士,狐裘黄黄。
(《诗经·小雅·都人士》)这些典籍中的狐是作为普通的动物性狐出现的。
有关狐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易》和《山海经》。
这里注意的是狐不同于人而长成的那条毛茸茸的大尾巴,也就出现了九尾狐的传说:《山海经》:又东三百里,曰青丘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郭璞注:即九尾狐),其音如婴儿,能食人。
食者不蛊。
(《南山首经》)又南三百里,曰姑逢之山。
无草木,多金玉。
有兽焉,其状如狐而有翼,其音如鸿雁,其名曰撇撇。
见则天下大旱。
(《东次二经》)撇撇,狐属也。
又南五百里,曰尧丽之山。
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篇石。
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九首、虎爪,名曰鳌侄。
其音如婴儿,是食人。
(《东次二经》)有青丘之国,有狐,九尾。
(《大荒东经》)此类记载中的狐已具有了一些“怪异”的特征,但形象上还只是“蠢然一兽”,仅在兽形上较普通的狐多了一些东西(如头或尾或翼之类),显得狰狞一点、异样一点而已。
若论狐怪作为一种能魅惑人的妖魅、灵物出现,则不能不提及先秦典籍中的这类“始祖型”的狐怪,即上古时期,有狐之图腾祟拜,涂山氏、纯狐氏、有苏氏等部族均属狐图腾族。
自汉代始,这种一致的狐观念发生重大变化:九尾狐作为原始狐图腾的一种遗存,被汉代经学家视为纬之言的载体,由吉兽升格为象征君德国运的瑞应之兽—这是狐在符命文化系统中的定位;而自然狐却由吉兽坠为“鬼所乘之”(许慎《说文解字·犬部》)的妖兽—这时狐所传达的兽性特征仍然没有改变。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先民们在与禽兽杂处的居住环境中认识最早最多的动物大概就是老鼠和狐狸了,但有庐舍丘墓之所便有它们的踪迹,“城狐社鼠”一词从某个侧面看正反映了狐鼠在人居环境中与人的关系之密切。
由于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常常可以见到狐的活动,故而往往引起他们特别的兴趣,把这些狐的活动和习性加以总结而反映在他们的谣谚和生活认识中。
二、次生态的狐意象—狐的怪化、妖化、神性化狐在先秦两汉时期,与龙、麒麟、凤凰一起并列四大祥瑞之一。
汉代石刻画像及砖画中,也常有九尾狐与白兔、蟾蛛、青鸟并列于西王母座旁,表示祯祥。
这些都显现出了狐的一种神性。
但当东汉许慎以“妖兽”释狐时,狐瑞观念尚在盛行的时候,狐妖观念同时也在流行,至少一部分狐已经从图腾神、祥兽、瑞兽的神圣地位跌落下来,进人了精怪的行列。
瑞兽之为妖兽,神灵之为妖精,是狐文化内部的一个根本性的转移。
狐为妖兽之说从此延续下去,三国吴虞翻《周易注·未济》云:“狐,野兽之妖者。
”南宋朱熹《诗集传》注《邺风·北风》:“狐,兽名,似犬。
黄赤色。
·一皆不详之物,人所恶见者也。
”九尾狐被妖化后,同中国历史上商纷的王妃—姐己紧密的联系了起来。
姐己是九尾狐精,最早的资料是日本《本朝继文粹》卷一一江大府卿《狐媚记》中记载的:“殷之姐己为九尾狐。
”《狐媚记》记康和三年事,相当于中国北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说明至迟在北宋末年已有姐己为九尾狐之说,并流传至日本。
这种说法的流传结果,实在元代出现了讲史话本《武王伐封书》(又称《武王伐封平话》),通过小说形式把姐己为九尾狐之说非常明确地确定了下来。
姐己被说成是九尾妖狐并不是偶然的,这是女色亡国观念和狐媚观念结合的产物。
狐化为淫妇媚人,姐己之流贵为后妃而媚主亡国,乃是淫妇之尤,也只能用狐妖之尤的九尾狐来配她。
古人的观念,大凡亡国之君总有个坏女人伴随,夏粱之妹喜,商封之姐己,周幽之褒姐就是如此。
狐在这种情况下,既是美女的象征,也是恶毒女子的一种象征。
中国的民间信仰一大特点是“万物有灵观”,山川大地、龙凤龟鹤、神鬼仙怪都是中国民间信仰的对象。
先秦三代至春秋战国的民间信仰是以天地风雨自然神崇拜、祖先崇拜和上帝崇拜为主要内容的,狐很少进入民间信仰的视野。
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社会上一批记述神仙方术、鬼魅妖怪、殊方异物、佛法灵异等志怪小说的集中出现,民间流传的有关狐的故事也被大量收录在内,此时的狐形象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一)怪化、妖化的狐形象中国古人对狐的特别关注及附会诊释,为后世狐怪传说的广泛流传伏下了引线。
狐怪,古又称“狐魅”、“狐妖”,或简称为“狐”、“老狐”。
其“怪”字之含义,按照《白虎通德论》的说法:异之言怪也。
凡行之诡异日怪。
看来,狐怪形象的出现与人们平时印象中狐活动的诡异感有关。
在先民的眼里,狐的活动是十分诡异、神秘的,这种印象使人们把狐当作了一种“悖正逆常”的“妖”或是“怪”。
“怪”在秦汉以后多指“物怪”,即各种动植物或日常用物年深日久所成之“精”。
扬雄《太玄经》说:怪分青、赤、白、黑、黄,皆物怪也。
中国历代所传的狐怪即属“物怪”之次。
狐怪印象之出现,至迟在先秦的部分典籍中已有表现:《庄子·庚桑楚》:步初之丘陵,巨兽无所隐其躯,而孽狐为之祥。
《战国策·秦策》:鬼神狐祥无所食。
鲍彪注:狐祥,狐之为妖者。
《庄子》、《战国策》中“狐祥”诸语说明当时狐已经在人的印象里形成了“能为妖祥”的观念,这与后世志怪中的各类狐怪、狐魅便十分接近了。
此二则材料似可视为中国狐怪传说的滥筋所在。
以后秦汉之际的“簧火狐鸣”一案,大概也多受了先秦时代这种俗说的影响。
在汉代,或许是与这一时期俄纬之学的盛行有关系,其民间也巫风大畅、鬼道颇炽,各种关于狐怪及物怪的传言在这一时期也大畅其说,并且广有人信。
《周礼·春官宗伯·神仕》:凡以神仕者,掌三辰之法,以犹鬼神示之居,辨其名物。
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以夏日至,致地物魅。
以国之凶荒、民之礼丧。
《史记》中:黄帝以上封禅,皆致怪物与神通。
(《封禅书》)学者多言无鬼神,然言有物。
(《留侯世家》)王充《论衡》:物之老者,其精为人。
亦有未老,性能变化,象人之形。
(《订鬼》)《焦氏易林》:三足狐鸣,灵鸣督邮,思过罚恶,自贼其家。
(《小畜》之《未济》)老狐屈尾,东西为鬼,病我长女,哭涕拙指。
《睽》之《升》)老狐多态,行为蛊怪,为魅为妖,惊我王母。
(《萃》之《既济》)《焦氏易林》中的几则卦词显示出:狐“善为妖魅”的说法在汉代已经非常流行了,《说文》中给狐下的“妖兽”的定义可充分证明这一点;《焦氏易林》中“老狐屈尾,东西为鬼”一条则昭示了至迟在西汉末,狐魅惑人的说法已获认同,这预示着,狐怪很快将以人的形象在俗说中出现。
王充《论衡·订鬼》中“物之老者,其精为人”一节就似乎已为魏晋六朝志怪诸说开了先河。
(二)神性化的狐形象远古时期,人们常常根据自己的想象把一些超乎常人的本领强制的加到动物身上去,强迫它成为“神”。
人们对狐有着一种敬畏的心理,在古代,人们相信见到狐预示着某种征兆,或许是喜事,或许大难临头。
如果狐跑到家中,全家人奉若神明,任其自由活动,不能伤害。
路途中看见狐会立即双手合十向它膜拜,祈求狐保佑平安。
就连日常言语中避免直呼狐名,多以“大仙”、“胡三爷”、“胡仙姑”等代替。
另外人们对狐的信仰里也包含着一种功利的心理。
许多研究者认为中国人信仰神灵的基本目的和态度,就是避灾祈福,功利性非常明显。
中国古代低下的生产力,残酷的自然环境,使民众对自然界产生了一种敬畏感和神秘感。
人们观念中认为人自身是无法主宰和安排周围一切的。
要得到什么,实现什么,只有借助神和祟拜物才能实现。
中国人如此广泛热衷地信仰狐,而且历久不衰,目的也在于此。
狐在人们眼中,是法力高强,通天人地,无所不能的神仙。
记载中的九尾狐能给国家带来繁荣昌盛:“必九尾者何?九妃得其所,子孙繁息也。
龄尾者何?明后当盛也,’;“德至鸟兽,则凤凰翔,莺鸟舞,麒麟臻,白虎到,狐九尾。
”小说中的狐能够随意变幻外形,修道成仙,“狐五十岁能变化为妇人,百岁为狐女,为神巫,为丈夫,与女人交接,能知千里外事;善蛊魅,使人迷惑,失智。
千岁即与天通,为天狐。
”狐的生命力很强,人们由此认为祭祀狐可以免除灾难疾病困扰,如:“各家于小儿种痘时,祀狐最虔,称之为花老太。
据之稍有不敬,小儿必无幸免者。
”人们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而信仰狐,期望借助狐的高超法术逢凶化吉,降福免灾。
明清时期,民间对狐的信仰达到顶峰,不仅众多行业把狐作为本行业保护神供奉,清朝县衙内的金库、粮仓供奉狐来驱鬼防盗,清代各官衙为防官印被盗,常把狐作为“守印大仙’,供奉。
三、再生态的狐意象—狐妖的人性化狐形象由魏晋时期的“狐怪”发展到中唐小说《广异记》中的“狐精”,对狐的描写渐渐抛开了民间信仰的视角,狐形象也逐步具有了人性化特点。
当唐代人性化狐故事的最高代表《任氏传》出现后,狐故事演变为文学化的“人”故事。
从而,志怪小说中的狐怪形象出现了新的内容—狐正式以人的形象出现,“狐幻人形”的说法从此开始畅行。
唐代张蔫说:“唐初以来,百姓多事狐神,房中祭祀以乞恩,食饮与人同之,事者非一主。
当时有谚日:无狐魅,不成村。
”狐形象在唐代逐渐开始转变成了人的形象,这种演变和人们在唐代时期的信仰观念的变化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