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3.2有限的耕地资源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特点课件晋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 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 第二节 土地资源(共30张PPT)

人教 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 第二节  土地资源(共30张PPT)

旱田为主的耕地主要分布在 半湿润、
。 的 平_原__、高原、丘__陵__上
半干旱区
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 半__干__旱_ 上。
的 高原、山地
山地、
林地主要分布在 湿润区 的 丘陵、 上。我国有三大林区,分别是东北 林区,西南林区,东南林区。
沙漠
难利用土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内 陆干旱、半干旱区的高原、山 地、丘陵。
5.目前,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着许多 诸多问题,_破__坏_土__地_资__源____的现象严重。其 中,__耕__地_面__积_减__少__、_质__量_下__降_____等问题尤为 突出。
6.我国把“__十_分__珍_惜__,__合_理__利_用____ ____土_地__和_切__实__保_护__耕_地__”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并采取了各种措施加以落实。
乱占耕地
变为高尔夫球场的耕地
过度放牧草场退化
过渡放牧问题十分严重,草场的退化也因 而十分严重。
乱砍滥伐 破坏林地
我国的森林资源日益减少,例如,新中国成立 初期,东北地区有成熟的原始森林资源约3.1亿立 方米,目前已减少2/3,有些地区已到了无林开采 的地步。
作为国土资源大调查重要成果及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专项,如长江中下游
某些区域普遍存在镉、汞、铅、砷等异常。城市及其周边普遍存在汞铅异常,部分城 市明显存在放射性异常。湖泊有害元素富集,土壤酸化严重。研究证实,镉、汞等重 金属元素与人类污染存在密切关系。重金属元素在土壤表层明显富集并与人口密集区、 工矿业区存在密切相关性。
土壤污染,或千百年难除;进入人体,能代代相传。
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小
你能说出图中显示的是哪种土地利用类型吗?
农业用地
耕地
草地

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3.2有限的耕地资源》说课稿1

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3.2有限的耕地资源》说课稿1

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3.2 有限的耕地资源》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3.2 有限的耕地资源》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节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我国耕地资源的分布特点、利用状况以及保护措施。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我国耕地资源的现状,提高学生对耕地资源保护的认识,培养学生保护耕地资源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我国的基本国情有所了解。

但是,对于耕地资源的分布、利用和保护等方面,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利用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直观地展示耕地资源的分布情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同时,教师还应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耕地资源保护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耕地资源的分布特点、利用状况以及保护措施,掌握我国耕地资源的现状。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地图、分析数据等方法,培养学生获取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保护耕地资源的意识,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耕地资源的分布特点、利用状况以及保护措施。

2.教学难点:耕地资源保护的原因和措施。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直观地展示耕地资源的特点和现状,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耕地资源的图片,引发学生对耕地资源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授新课:讲解我国耕地资源的分布特点、利用状况以及保护措施,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耕地资源保护案例,使学生了解耕地资源保护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耕地资源保护的措施,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新课标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三章第二节土地资源-课件

新课标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三章第二节土地资源-课件

思考: 你能说出图中显示的是哪种土地利用类型吗?
思考:
你能 说出 图中 显示 的是 哪种 土地 利用 类型 吗?
土 地 资 源 类 型
(图例可点击)
请同学们根据图片及68页图文 分组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请用红笔和兰色笔在图3.9上分别画出我400毫米 年等降水量线的位置和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
2.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季风区还是非季风区?
属于哪类干湿地区?属于何种地形?请总结耕地的 分布地区并举例。(一组做)
3.我国的林地主要分布在季风区还是非季风区?属 于哪类干湿地区?属于何种地形?请总结出林地的 分布地区并举例。(二组做)
4.我国的草地主要分布在季风区还是非季风区?属 于哪类干湿地区?属于何种地形?请总结出草地的 分布地区并举例。(三组做)
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图
土地资源类 型名称
主要分布地区
季风区或非 干湿地区 主要地形类
季风区

耕地 林地 草地 未利用土地
季风区平原丘陵等地区
湿润和半湿润地区
山地.丘陵等
干旱和半干旱地区 干旱地区
高原.山地等
高峻的高原.山地 等
土 地 资 源 利 用
水田为主的耕地
水田插秧
旱田为主的耕地
东北大平原的耕地
森林
大兴安岭的樟子松
海南岛热带季雨林
草原和草地
呼伦贝尔草原
戈壁、高寒荒漠、石山
敦煌附近的戈壁荒漠
沙漠
塔里木盆地中的沙漠
总结:分布不均
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 的平原、低缓的丘陵地区。 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不 足400毫米的西部内陆地区。 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 的山地。

3.有限的耕地资源-晋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3.有限的耕地资源-晋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有限的耕地资源-晋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耕地资源。

2.了解耕地资源的形成和分布。

3.掌握有限的耕地资源对人类的重要性。

4.学会保护耕地资源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1.耕地资源的概念和特点。

2.耕地资源的形成和分布。

3.有限的耕地资源对人类的影响。

4.保护耕地资源的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有限的耕地资源对人类的重要性和保护的方法。

2.难点:了解耕地资源的形成和分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老师在课前可以准备一些视频或图片介绍全球耕地资源的面积和分布,让学生了解中国的耕地面积在全球范围内占比情况。

通过一些数据或实例,引入本课话题。

2. 学习和探究1.耕地资源的概念和特点:老师可以通过幻灯片或黑板等方式,介绍耕地资源的含义和特点。

耕地不仅仅是农作物的生长场所,还可以是家畜的饲料来源和生产生物质能的原料基础等。

通过举例子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耕地资源的多重含义。

2.耕地资源的形成和分布:耕地资源的形成与地形、土壤和气候有关,老师可以通过图片或地图展示不同地区的耕地资源分布。

学生可以自主探究或小组讨论,总结不同地区耕地资源分布的规律和特点。

3.有限的耕地资源对人类的影响:耕地资源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

老师可以通过案例或数据,让学生了解全球耕地资源面积的变化趋势,以及耕地资源数量日益下降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如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等。

4.保护耕地资源的方法:老师可以介绍一些常用的保护耕地资源的措施,并让学生组织小组,探究耕地资源保护的方法。

3. 课堂讨论学生可以自主组织小组,讨论全球耕地资源的分布、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等问题。

老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问题作为引导,如为什么耕地资源越来越少?保护耕地资源的方法有哪些?如何利用资源更加可持续?等等。

4. 总结在课末,老师可以回顾今天课堂中探究的问题和学生们的结论。

可以让学生们展示自己小组探究的结果,或者通过简单的测试来检测学习的成果。

五、作业布置1.考虑自己生活环境中的耕地资源利用情况,写一篇300字左右的作文。

八年级地理上册 3.2 有限的耕地资源教案 晋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 3.2 有限的耕地资源教案 晋教版

《3.2 有限的耕地资源》教案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2.在地图上指出土地资源的主要种类及分布;3.知道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态度情感和价值观:1.为什么要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的观念2.我们在利用土地资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能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法;教学重点、难点和疑点重点:1.理解为什么要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2.如何解决土地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难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和各地土地资源的水、光、热、土配合状况。

疑点:如何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如何。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播放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

一片冬麦,一片高粱,十里荷塘,十里果香”导入:这是一首来自艺术家彭丽媛的中国民歌,她用自己纯朴、美丽的歌声描述着中国劳动人民世世代代的辛勤劳作。

在她歌声中的“田野”指的是?(板书)一、土地资源什么是土地资源?学们看一组图片然后再回答。

(各种自然和人文景观的图片)(学生回答)土地资源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主要空间,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资源。

(教师提问)按照利用状况不同,我国土地资源分为哪几种类型?(学生回答)土地资源按利用状况分为农业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三大类型。

农业用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和牧草地等。

建设用地包括城乡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和水利设施用地等。

未利用地指农业用地和建设用地以外的土地。

(板书)二、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我国陆地面积约有960万平方千米,在世界各国中居第三位,但人口多,每人占有土地面积不到世界人均的1/3。

“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讲述)我国幅员辽阔,地形、气候复杂多样,各地自然条件差异较大,土地利用类型较多、较齐全。

板书:类型齐全读图课本中图3.2 中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引导学生怎样看图)①在这个图中,耕地用什么颜色来表示?主要分布在哪里?②林地用什么颜色来表示?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哪些地方?③草地用什么颜色表示,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哪里?(黑板图示土地类型、分布表)通过读图3.2 “中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了解到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地区,西部耕地面积小、分布零星。

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3.2《有限的耕地资源》教学设计

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3.2《有限的耕地资源》教学设计

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3.2《有限的耕地资源》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有限的耕地资源》这一节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耕地资源的分布情况,让学生知道耕地资源的重要性,以及人类活动对耕地资源的影响。

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理解保护耕地资源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对地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他们对地理知识有一定的兴趣。

但是,他们对耕地资源的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具体的案例和数据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耕地资源的分布情况。

2.让学生知道耕地资源的重要性,以及人类活动对耕地资源的影响。

3.培养学生保护耕地资源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耕地资源的分布情况。

2.耕地资源的重要性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耕地资源的情况。

2.采用互动教学法,让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

3.采用实践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和数据。

2.准备课堂讨论的问题。

3.准备实践活动的方式。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我国耕地资源的分布图,让学生对耕地资源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2.呈现(15分钟)通过案例和数据,呈现耕地资源的重要性和人类活动对耕地资源的影响。

让学生了解耕地资源的利用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案例,分析案例中耕地资源的利用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

然后,每组给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4.巩固(5分钟)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答耕地资源的重要性,以及人类活动对耕地资源的影响。

5.拓展(5分钟)让学生思考如何保护耕地资源,提出自己的建议。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让学生知道耕地资源的重要性,以及保护耕地资源的方法。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内容。

以上是本人对《有限的耕地资源》这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如果有不足之处,还请指正。

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3.2《有限的耕地资源》说课稿

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3.2《有限的耕地资源》说课稿

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3.2《有限的耕地资源》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有限的耕地资源》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耕地资源的现状,以及耕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耕地资源的重要性,认识到保护耕地资源的必要性。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我国的基本国情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耕地资源的认识可能还比较模糊,对于耕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深入分析耕地资源的利用状况,从而提高他们的认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耕地资源的现状,知道耕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保护耕地资源的意识,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重点:我国耕地资源的现状,耕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难点:如何解决耕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案例分析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耕地资源的利用状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耕地资源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耕地资源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耕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如土地荒漠化、农药污染等,让学生深入了解耕地资源的现状。

3.讨论交流: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解决耕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保护耕地资源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5.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如何保护耕地资源,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我国耕地资源的现状、耕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保护耕地资源的方法。

通过板书,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加深他们对耕地资源的认识。

八年级地理上册《3.2 土地资源》课件 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3.2 土地资源》课件 新人教版

五、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1.从这几副图片中我们可以得出我国存在 哪些土地问题?
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乱占耕地
2.联系所见所闻,你还能举出我国存在 哪些土地问题?
五、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如何治理我国的 土地问题?
1. 法律保护: 《土地管理法》、《草原法》、《森林法》 2.土地国策: 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切实保护耕地 3.谈谈你的看法:
气候的影响
1、北方气温比南方低,大部分为暖温带、中温带甚 至是寒温带;而南方为亚热带和热带;
2、北方的降水少于南方,大部分为半湿润、半干旱 和干旱区,水资源不充足,而南方大部分为湿润地 区,水资源充足。
五、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水土流失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农 业耕种的国家,水土流失已 经使一部分地区几乎变成不 毛之地。据估计,我国水土 流失面积达150万平方千米, 每年流失土壤约50亿吨。仅 黄河水系每年流失土壤就达 16亿吨之多。如果将这些流 失的泥土堆成高宽各1米的堤 坝,就可以绕地球20圈以上。
土地荒漠化
我国的土地荒漠化正 以每年1000~2000平方千 米的速度蔓延。因过度 开垦、过度放牧引起的 草原退化、土地沙化面 积有160多万平方千米。 风沙蔓延导致许多地方 的牧场、良田和村庄被 毁坏、埋没。
乱占耕地
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耕地逐年减少, 耕地流失严重。
据调查统计,1980年~1999年的20年间,我国 挤占挪用及损毁的耕地超过600万公顷,平均每 年流失耕地超过30万公顷。耕地减少加剧了我国 人口与耕地的供需矛盾。
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交通不便 的深山区和边疆地区以及东南部的 山地。
大兴安岭的樟子松
海南岛热带季雨林

2022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自然资源第2节有限的耕地资源课件晋教版

2022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自然资源第2节有限的耕地资源课件晋教版

2.【中考•龙东】土地资源中,草地适合发展B ( ) A.种植业 B.牧业 C.渔业 D.林业
3.【中考•滨州】我国土地资源对农业发展的有利方 面表现在( A )
A.土地资源类型多样 B.人均耕地少 C.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D.山地多 ,平地少
【中考•福建】6月25日是我国土地日。图3-2-1示意我 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读图回答4~5题。
建设用地的分布与人口和农业用地的分布趋势大致 相同,东密西疏。 (3)难以开发利用的土地比例大,耕地后备资源不足 。
4.保护有限的耕地资源 将“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 地”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
1.我国土地类型多种多样,区域差异显著的原因 我国南北地跨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和寒温 带,从东到西又可分为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和干 旱四个地区,水热条件组合的差异和复杂的地形、 地势,悠久的农耕历史,各种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 ,形成了我国土地资源类型多样,区域差异显著的 特点。
结合图3-2-5,回答5~6题。
5.由甲到丙反映出该地区耕地逐渐减少的原因是A( ) A.城镇建设挤占 B.水土流失严重 C.风沙危害加剧 D.土地污染严重
3.图3-2-4为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判断下列 土地利用类型分布正确的是( )
A.Ⅰ为旱地 B.Ⅱ为草地 C.Ⅲ为林地 D.Ⅳ为水田
【点拨】图中Ⅰ位于秦岭—淮河以南,为水田;Ⅱ位 于秦岭—淮河以北,为旱地;Ⅲ位于我国的湿润山区 ,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为林地;Ⅳ位于半干旱地 区的高原,为草地。 【答案】 C
【答案】 C
1.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禾苗在农民的汗水
里抽穗,牛羊在牧人的笛声中成长……我们世世代
代在这田野上劳动,为她打扮,为她梳妆。”歌词

晋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3.2有限的耕地资源

晋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3.2有限的耕地资源

第二节有限的耕地资源一、教材、新课标分析1.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晋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

主要内容为土地资源、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保护有限的耕地资源。

本节课让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基本特点以及耕地资源不断减少现状,理解“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

对学生进行有关土地资源的国情、国策教育,使学生树立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珍惜土地、保护土地、合理利用土地的意识。

根据教材特点,教学时以课堂活动为主,组织学生讨论、探究、合作、交流。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地图及资料,分析、整理、归纳地理信息并得出结论,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学会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得广泛的地理活动经验。

2.新课标分析新课标提出,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地理课程要培育的核心素养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人地协调观是地理课程内涵蕴含的最为核心的价值观,综合思维和区域认识是学生建立人地协调观所需要的中药思维方式和能力,地理实建立则是学生秉持人地协调观,运用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方法,分析和解决地理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时所具备的行动力和意志品质,人们对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秉持的正确价值观,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协调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是建立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需要,人地协调观的培育有助于学生形成尊重和保护自然,绿色发展等观念,滋养人文情怀,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好奇心重、想象力丰富、表现欲极强。

通过对七年级地理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对城市的初中生来说,接触土地方面的知识较少,对土地资源的认识比较模糊、狭隘。

大部分学生把土地和耕地混为一谈,意识不到建设用地也属于土地资源。

因此,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从人类与土地的关系入手,让学生认识到土地是人类生存和活动的场所。

另一方面,学生通过第二章中国自然环境的学习,对我国地形、气候特点已有所了解。

八年级地理上册 3.2 有限的耕地资源课件 晋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 3.2 有限的耕地资源课件 晋教版

28
目前我国荒漠化面积262.2万千米2,占国土总面积的27.3%,且荒漠化
土地面积仍以每年2460千米2的速度扩展,吞噬着我们许多可利用的土地。
据此回答4~6题。
4.我国受荒漠化影响较大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有 ( A )
A.新疆,内蒙古
B.湖南,湖北
C.广东,海南
D.上海,浙江
5.造成我国土地荒漠化日趋严重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C)
27
1.我国耕地占比小的主要原因是
(B )
A.国土面积不大
B.山地多,平地少,平原面积小
C.人口基数大
D.我国东部降水量普遍偏低
2.我国耕地较集中的地区是
( D)
A.塔里木盆地中部 B.青藏高原西北部
C.柴达木盆地
D.四川盆地
3.我国土地资源中,面积最大的是 ( B)
A.耕地
B.草地
C.林地
D.难利用土地
草地主要分布 在北部、西部内陆 地区,东部草地较少, 而且分布零散。
15
东北林地
内蒙古草原
16
天山草场
17
青藏高原草地
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土壤肥沃, 生产力高,多耕地和林地
西北内陆光照充足,热量较丰富, 干旱少雨,多草地和荒漠
南方多丘陵、山地、湿 热多雨,以水田为主
北方平原广阔,降水偏 少,以旱地为主
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 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23
每年6月25日,为全国土地日
“非农业用地必须节约使用土地, 可以利用荒地的,不得占用耕地;可 以利用劣地的,不得占用好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24法》
水 土 流 失

八年级上册 地理 课件 3.2土地资源

八年级上册 地理 课件 3.2土地资源
全国土地日是哪天?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有时候谎言,经过精心的包装就有了一个更好听的名字:誓言。 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发展是硬道理,但硬发展是没道理。 谁不向前看,谁就会面临许多困难。 女人,不需要倾国倾城,只需要一个男人为她倾尽一生。 自己要先看得起自己,别人才会看得起你。 任何为失败找借口的人虽然他的心灵上得到了安慰,但是他将永远的拥有失败。 宁可笑着流泪,绝不哭着后悔。 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 不过,一切纪律都当小心地施用,除了诱导学生去把他们的工作完全作好以外,没有别种目的。——夸美纽斯 要想成为强乾,决不能绕过挡道的荆棘也不能回避风雨的冲刷。 友谊也像花朵,好好地培养,可以开得心花怒放,可是一旦任性或者不幸从根本上破坏了友谊,这朵心上盛开的花,可以立刻萎颓凋谢。—— 大仲马
草场退化
我国的草场过渡放 牧问题十分严重,草场 的退化也因而十分严重。 据我国北方和青藏高原 等10个牧业省区统计, 建国后,牧场放养牧畜 头数增加了2~3倍,而 草场面积却在减少。严 重地过度放牧,使我国 的草场退化问题十分严 重。
乱砍滥伐
我国的森林资源日益 减少,从1952年至 1985年人口由5.7亿增 加到了10.59亿,几乎 增加了1倍,而同期我 国的森林实际消耗量 大约为60~80亿立方 米,相当于现有森林 都已采伐了一遍。
第二节 土地资源
土地就在我们脚下, 土地是山川之根, 土地是万物之本, 土地是人类衣食父母, 土地是一切财富之源……
土地如此重要,看看身边,在我 们周围的土地都有怎样的用途?
土地资源的利用
1、土地资源的类型
2、土地资源的现状
耕地、林地、草地(农业用地)有利
建设用地

2023秋晋教版地理八上3 2《有限的耕地资源》课件

2023秋晋教版地理八上3 2《有限的耕地资源》课件

中国人均耕地面积与部分国家人均耕地面积比较图
17 695
16 180
0.63
13 004
0.86 12 498
耕地总面积(万公顷)
耕地人均量(公顷)
0.16
0.10
美国
印度
中国
俄罗斯
中国耕地面积、人均耕地面积与世界部分国家的比较
特点一: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小 。
其他21.6% 建设用地15.7%
中亚土地的荒漠化
• 中亚地区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人为过量灌溉用 水,乱砍滥伐森林,超载放牧,使草场退化、荒 漠化十分严重,成为世界四大沙尘暴活跃区之一。
土地荒漠化
• 目前,我国沙漠、戈壁及 沙漠化土地面积已达 149.6万平方千米,占我 国国土面积的15.5%。也 就是说我国960万平方千 米的土地上,超过1/7的 土地已沙化。另外,尚有 15.8万平方千米的土地正 在沙化,其中包括393万 公顷农田和493万公顷草 场。据专家估计,目前我 国的沙漠正以每年1560 平方千米的速度继续扩大。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二节:土地资源
序言
下载提示:该PPT课件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 决实际问题。PPT课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本编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PPT课件,如数学课件、语文课件、英语课件、地理课件、 历史课件、政治课件、化学课件、物理课件等等,想了解不同课件格式和写法,敬请下载!
E
0°C等温线及__8_00__毫米等降 水量线大体一致。
D
B
3、区域C为_东__北__林区,D 为
_西__南__林区. 4、区域E为_草_地__(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在_青__藏___高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