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三首《望岳》《春望》《石壕吏》ppt课件

合集下载

杜甫诗三首望岳、春望、石壕吏_图文

杜甫诗三首望岳、春望、石壕吏_图文

杜甫诗三首望岳、春望、石壕吏_图文.ppt
泰山之景 诗人的感受
远望 ——泰山秀美(虚写 )
近望 ——泰山高大(实写 )
细望 ——心情激荡、眼界开阔
想象中登泰山顶所望之景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 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 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பைடு நூலகம்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 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 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杜甫诗三首》PPT课件

《杜甫诗三首》PPT课件
下面的对联写谁? “草堂传后世,诗圣著千秋。”
——朱德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郭沫若
诗圣 ——杜甫
完整版课件ppt
1
杜甫诗三首
《望岳》
《春望》 《石壕吏》
完整版课件ppt
2
杜甫:唐代现实
主义诗人,字子美, 诗圣,其诗作称为 “诗史”,大部分 收集于《杜工部 集》。
代表作
思念妻儿
完整版课件ppt
23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两句反映了诗人饱经忧患,忧国忧民, 头发为之变白、稀疏,情境悲苦——满头的 白发越搔越短越少,简直要插不住簪子了。 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 更增添一层悲愁。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两种解释: • (1)以诗人为“感”“恨”的主体。诗人
被种种的念头所困扰,他怎能不见花而落泪, 闻鸟而惊心呢? • (2)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 鸟也惊心。这是诗人移情于物的结果。
感时恨别
完整版课件ppt
22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烽火连天,杀伐不断,诗人远离家 眷,由于战事紧张,音信隔绝,更觉 “家书抵万金”,在那种兵荒马乱的岁 月,一封普通家信是多么难得,多么珍 贵!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 情,很自然地使人共鸣。
岱宗夫如何? (写远望泰山的整体形象)
你想知道泰山是什么样子的吗?从
齐鲁青未了。 齐到鲁都望不尽它青青的山色。
造化钟神秀, (写近望泰山的秀美高大)
大自然把所有的神奇和灵秀都集中在泰山,
阴阳割昏晓。 山南山北的明暗由高拔的岱宗分割。
荡胸生曾云, (写细望泰山的景物、诗人感受 )
决眦入归鸟。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第25课 杜甫诗三首 《望岳》、《春望》 课件 (共22张PPT)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第25课 杜甫诗三首 《望岳》、《春望》 课件 (共22张PPT)
《春望》(被安史之乱叛军所俘,带回长安)
安乱时期 《石壕吏》“三吏”“三别”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安史之乱平息) 《蜀相 》 《春夜喜雨》 《江畔独步寻花 》
成都时期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老年时期 《登高》《 登岳阳楼》 《江南逢李龟年》
《望岳》时代背景
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 (736),年轻的诗人离开长安, 到兖(yǎn)州去省亲。他到处 漫游,在那里他结交了不少朋 友。这首诗就写于这期间。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仰望提出愿望,抒发远大抱负。
语出孔子的“登泰山而小天下”, 是诗人攀登泰山顶峰的宣言,也是 诗人攀登人生顶峰的宣言。
再读诗歌,领悟诗情 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热情歌颂了泰山高大雄伟的 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进而透 露出诗人早年远大的政治抱负。
杜甫(712-770),字子美, 是我国文学史上伟 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后称杜少陵、杜工部。
其诗反映出当时 社会现实与政治的腐 败,显示了唐代由开 元盛世转向分裂衰微 的历史过程,故被称 为“诗史”。诗风 “沉郁顿挫”,语言 精炼传神,对后世诗 人影响极大,诗人被 看作一代诗宗,被誉 为“诗圣”。
杜甫的诗歌: 青年时期 《望岳》(25岁,现存最早的杜诗)
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 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 极无聊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 几不胜簪。
“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 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 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 老2,0 则更增一层悲哀。
小结
前四句统在“望”字中。 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 从城到山河,再到花鸟。 感情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 进。再逐步转入低首沉思,过渡到后面 的想念亲人,忧心忡忡。 全诗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情感强烈 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杂乱。

杜甫诗三首PPT26 人教版 (共21张PPT)

杜甫诗三首PPT26 人教版 (共21张PPT)

诗文研读
3. 说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并阐述理由。
或者“这首诗什么地方最吸引你,指出来 并说明原因”,或者“这首诗历来被誉为 歌咏泰山的绝唱,你认为这其中的原因是 什么?”
《春望》写作背景

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诗人赴奉先 探家,未几,安禄山发动叛乱。次年五月, 贼破潼关,诗人被迫北上避难,安家于 鄜 州。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诗人闻讯后 前往投奔,不料中途为贼兵所俘,被押至 长安;因他官卑职小,未被囚禁。第二年 四月,他乘隙逃离长安,历尽千辛万苦, 终于到达了当时朝廷的所在地 —— 风翔县。 这首诗是诗人逃离长安前一个月写的。
《杜甫,笔底波澜;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满眼河山,大地早非唐李有; 一腔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杜甫
《望岳》
《春望》
《石壕吏》
岱宗:泰山
泰山风光
《望岳》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的早期作品。唐玄宗开 元二十四年 (736) ,年轻的诗人离开了长 安,到兖州去省亲——其父杜闲当时任兖 州司马。此后大约三四年内,他一直在山 东、河北一带漫游,结交了不少朋友,这 首诗就是这期间写的。
《石壕吏》写作背景

诗人这时被迫离去,经新安、石壕、 潼关等地回到华州。一路上他所看到的都 是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所听到的是别 家出征时的哭声。著名的“三吏”“三别” 就是根据这番经历写成的。 其中,《石壕吏》因构思巧妙、情节 生动而流传最广。
诗文研读
1. 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理清故事
情节,并概括诗歌的思想内容。
诗文研读
2. 诗中有几个人物形象?他们各有什么特
点? 3. 归纳诗歌的思想内容并分析诗歌流露了 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4. 有人说:《石壕吏》中老妇的“致词” 全都是吏步步紧逼出来的。你同意这个说 法吗?为什么?

杜甫诗《望岳》《春望》公开课课件

杜甫诗《望岳》《春望》公开课课件
诗歌鉴赏方法介绍
提供一些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和技巧,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欣
赏和理解中国古典诗歌。
THANKS 感谢观看
06 艺术特色总结
总结《望岳》和《春望》两首诗的主题思 想,包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对战争的痛 恨以及对和平的渴望等。
分析两首诗的艺术特色,如杜甫的炼字、 对仗、意象等,以及其在两首诗中的具体 运用。
情感表达总结
文化背景总结
总结两首诗中杜甫的情感表达方式,如通 过描绘景物、叙述事件等手法,表达出对 国家、人民和社会的深刻关注。
杜甫诗《望岳》《春望》公开课课 件
• 杜甫简介 • 《望岳》解析 • 《春望》解析 • 杜甫诗的意境与情感 • 杜甫诗《望岳》《春望》的朗诵
技巧与感悟 • 总结与拓展
01 杜甫简介
杜甫的生平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 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
实主义诗人。
杜甫出生于京兆杜氏,自幼好学 ,七岁能作诗。
02
该诗表现了作者对权贵的蔑视和 不屑,以及对自身遭遇的无奈和 感慨。
《望岳》的艺术特色
该诗以写景为主,语 言优美、精练,用词 准确、生动。
该诗结构严谨,层次 分明,表现了作者高 超的诗歌创作技巧。
该诗运用了对比、夸 张等修辞手法,表现 了泰山的雄浑和作者 的感慨。
03 《春望》解析
《春望》的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
唐肃宗至德二载九月,安禄山攻 破潼关,长安沦陷,杜甫身在长 安,眼见山河破碎,民不聊生, 感怀家国命运,写下了这首诗。
个人背景
杜甫在安史之乱中饱受颠沛流离 之苦,历经艰险,心中充满忧国 忧民之情。
《春望》的主题思想
忧国忧民
诗人通过描绘沦陷后的长安城破败景 象,表达了对国家前途和人民命运的 深切关注。

人教版必修三5.杜甫诗三首课件

人教版必修三5.杜甫诗三首课件

写作背景
公元758年,为平息安(安禄山)史(史思明)之乱,郭子仪、李光 弼等九位节度使,率兵20万围攻安庆绪(安禄山的儿子)所占的邺郡(今 河南安阳),胜利在望。但在第二年春天,由于史思明派来援军,加上唐 军内部矛盾重重,形势产生逆转,在敌人两面夹击之下,唐军全线崩溃。 郭子仪等退守河阳(今河南孟州),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公元759年 (乾元二年)春,杜甫由左拾遗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他离开洛阳,历经新 安、石壕、潼关,夜宿晓行,风尘仆仆,赶往华州任所。所经之处,哀鸿 遍野,民不聊生,这引起诗人感情上的强烈震动。他在由新安县西行途中, 投宿石壕村,遇到吏卒深夜捉人,于是就其所见所闻,写成这篇不朽的诗 作。
位于山东省中部的泰山,古称东岳,又称岱 岳,被尊为五岳之首。自古有许多吟诵泰山的诗 作,而以杜甫的这首《望岳》最为著名,因此被 刻于碑碣,立于山麓。
诵读全诗思考
这首诗描写了泰山怎样的特点?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春望》/《石壕吏》
杜甫诗三首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PPT教学课件
杜甫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 诞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 “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 • “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第一首诗
《 望 岳 》作者:杜甫
创作 背景
杜甫20—35岁时曾遍游中国的大江南北。 《望岳》这组诗就是在他24岁时写成的。这组诗 共三首,分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 (华山)。书上这首诗即东岳泰山,是现存杜诗 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充满着青壮年杜甫 那种蓬勃的朝气。

杜甫诗三首《望岳》《春望》《石壕吏》46页PPT

杜甫诗三首《望岳》《春望》《石壕吏》46页PPT
高峰。 小: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思
为“以……为小,认为……
神秀:天地之灵气,神奇秀 美。
小”。
• 泰山到底怎么样?在齐鲁大地上,那青翠的 山色没有尽头。
• 大自然把神奇秀丽的景色都汇聚于泰山,山 南和山北的天色被分割为一明一暗两部分。
• 冉冉升起的云霞荡涤我的心灵,睁大眼睛追 踪那暮归的鸟儿隐入山林,眼角好像要裂开 一样。
荡胸生曾云, (写细望泰山的景物、诗人感受 )
决眦入归鸟。
白日里层层云升腾,心胸摇荡;黄昏时飞 鸟归山,映入眼帘;
会当凌绝顶, (写诗人心底愿望 )
一览众山小。
终要登山泰山顶峰,一眼望去,四周重重 山峦都显得渺小了——勇攀绝顶,高瞻远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开头一句“岱宗夫如何”,以一 句设问统领下文。二句的“齐鲁青未 了”自问自答,生动形象地道出泰山 的绵延 、高大。“青”字是写青翠 的山色,“末了”是表现山势座落之 广大 ,青翠之色一望无际。这是远 望之景。这是借齐鲁两地来烘托泰山 那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 。
体悟诗情
全诗以简劲的诗句热情赞美了泰 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 显示出诗人蓬勃向上的朝气。表现了 一种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显示出诗人坚韧不拔的性格和兼济天 下远大的政治抱负。尤其是最后两句, 表达诗人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 雄心壮志而传唱千古。
写的是实景,乃细望所见。 泰山极高,白日里可以望见山腰 间的团团云气,层出不穷;又极 幽深,黄昏时可以望见归巢的鸟 儿渐渐隐入山谷之中。诗人抓住 这两个景物细节表达了心情的激 荡和眼界的空阔 。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主旨句
这是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 山而小天下”。写出了诗人不怕 艰险,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 的精神和气概,显示出他坚忍不 拔的性格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第24课《唐诗三首-石壕吏》课件(共15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24课《唐诗三首-石壕吏》课件(共15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家贫孙幼之苦 被迫应征之苦
古代兵役制度
《新唐书·兵志》的话:“开元旧例凡民二 十为兵, 六十而免。”
《旧唐书·食货志上》的记载:“二十为丁, 六十 为老。每岁一造计帐,三年一造户籍。”
差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苦
面对这样一个悲苦之人、困顿之家, 文中吏的反应 是什么?这个差役可能做了些什么?
怒!
(1)把你们的儿子叫出来,赶快上前线 服兵 役! (2)你们家还有什么人?都说出来! (3)好吧,快跟我走!
背景材料
唐肃宗乾元三年春,唐军在“安史之乱”中 全军溃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潼关一 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百姓流离失所, 家破人亡,城镇成墟,白骨遍野。




(1)工作辛劳之苦:怒中有劳累——有吏夜捉

人。(白天做了,晚上还得工作)


(2)不被理解之苦:怒中有无奈的苦痛——老
自读感知
1、结合注释读懂全文并积累字词。 2、概括文章内容(人物+事件)。
时 间
傍晚
地 点
石壕村
事 件
有吏夜捉人
人 物
吏、老妇、杜甫
“有吏夜捉 人”可以换成 “有吏正征
兵”?
找一找全文的中心句,并用现代汉语生 动形象地表达(可加语言、动作、神态等)。
吏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
两个差吏气势汹汹地闯进来:一个瘦高个儿, 满口黄 牙,手里拿着一根棍子;另一个矮胖儿,挺 着个大肚子, 手里持刀。此时,老妇人已吓得浑身 哆嗦,连头都不敢抬。
课后作业
1、必做题: 背诵古诗,并预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选作题: 尝试给杜甫写一封信,写出你读完《石壕吏》的所 思所感。

新课标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25课《杜甫诗三首·望岳·春望·石壕吏》PPT 版本:人教版2001·2015年6月印刷

新课标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25课《杜甫诗三首·望岳·春望·石壕吏》PPT 版本:人教版2001·2015年6月印刷

诗意朗读
听朗 读, 古体诗 古体诗 划分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朗读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节奏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并为 荡胸/生/曾(céng)云,决眦(zÌ )/入/ 归鸟。 蓝色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字注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会当凌绝顶,读
析诗内容
鉴诗写法
赏诗名句
写作背景
P185注解⑦ 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诗人赴奉先 县探家,未几,安禄山发动叛乱。次年五月,叛 贼攻破潼关,诗人被迫北上避难,安家于辘fū州。 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唐肃宗至德元年(756 年)八月,杜甫从鄜州(现在陕西富县)前往灵 虎(现在属宁夏)投奔肃宗,途中为叛军所俘, 后困居长安。因他官卑职小,未被囚禁。第二年 四月,他乘机逃离长安,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 达当时朝廷的所在地——凤翔县。这首诗是诗人 逃离长安前一个月写的。
析诗内容 首联: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 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 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 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 整句是说:故国沦亡,空对着山河依旧, 春光寂寞,荒城中草木丛深。以春景美 与现实景残对比写景,传达出忧国伤时 的感情。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 版本:2001人教版·2015年6月第7次印刷
学习目标
1、了解杜甫(知识目标) 2、能读、背、默三首诗,并掌握各诗 的主旨、结构及名句(阅读目标,重 点,涉及练习一、二) 3、学习古诗中的对偶修辞的运用(写 作目标,难点,涉及练习三)
第一课时学习 目 标
诗意朗读 听朗 春望 春望 读, 五律 五律 划分 国破山河在, 国破 /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城春/草木/深。 朗读 感时花溅泪, 感时 /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恨别/鸟/惊心。 节奏 并为 烽火连三月, 烽火 /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家书/抵/万金。 蓝色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白头 /搔/更短, 浑欲 /不胜/簪(z ā n) 。 字注 音

杜甫诗三首PPT4 人教版 (共24张PPT)

杜甫诗三首PPT4 人教版 (共24张PPT)

望岳
杜甫
背景简介
《望岳〉这首诗是杜甫的早期作品。唐 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轻的诗人 离开了长安,到兖州(今属山东省)去 省亲──其父杜闲当时任兖州司马。此 后大约三四年内,他一直在山东、河北 一带漫游,结交了不少朋友。这首诗就 是这期间写的。诗中热情地赞美了泰山 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 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历来被誉 为歌咏泰山的名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激励学生学习的名言格言 220、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221、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冯两努——香港著名推销商) 222、绊脚石乃是进身之阶。 223、销售世界上第一号的产品——不是汽车,而是自己。在你成功地把自己推销给别人之前,你必须百分之百的把自己推销给自己。 224、即使爬到最高的山上,一次也只能脚踏实地地迈一步。 225、积极思考造成积极人生,消极思考造成消极人生。 226、人之所以有一张嘴,而有两只耳朵,原因是听的要比说的多一倍。 227、别想一下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 228、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229、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 230、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 231、出门走好路,出口说好话,出手做好事。 232、旁观者的姓名永远爬不到比赛的计分板上。 233、怠惰是贫穷的制造厂。 234、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不为失败找理由,要为成功找方法) 235、如果我们想要更多的玫瑰花,就必须种植更多的玫瑰树。 236、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237、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238、回避现实的人,未来将更不理想。 239、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240、伟人所达到并保持着的高处,并不是一飞就到的,而是他们在同伴们都睡着的时候,一步步艰辛地向上爬 241、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 242、坚韧是成功的一大要素,只要在门上敲得够久、够大声,终会把人唤醒的。 243、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244、没有口水与汗水,就没有成功的泪水。 245、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99个只有兴趣者。 246、环境不会改变,解决之道在于改变自己。 247、两粒种子,一片森林。 248、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249、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 250、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独与老翁别。
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
整体把握
1、从内容上看,你认为它是叙事诗还是抒 情诗,为什么? 2、诗中哪些句子表现了战争的残酷?
3、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诗人对人民饱受战祸的深切同情, 同时也含蓄地揭露了捕吏的凶残。

整体把握:这首诗是杜甫的早期做作品。 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轻的诗人 离开了长安,到衮州(今属山东省)去省 亲—其父杜闲当时任衮州司马。此后大约 三四年内,他一直在山东、河北一带漫游, 结交了不少朋友。这首诗就是这期间写的。 诗中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 神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 大抱负,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
问题探究
有人说,《石壕吏》中老妇的“致词”全都 是吏逼问出来的。你同意这个说法吗?为什么? 作者究竟对这场战争持什么样的态度? 请阐述你的理由。
《望岳》 第一层(首联、颔联):着力写泰山的整体形象。 第二层(颈联、尾联):也写了泰山景物,但着力表现的是 诗人的感受。 《春望》 第一层(首联、颔联):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 第二层(颈联、尾联):写心念亲人的离愁,和忧国、伤时、 思家的沉痛。 《石壕史》 第一部分(前四句):写“致词”的由来,也交代了故事发 生的时间和地点。 第二部分(五、六句):写差使的凶横残暴和老妪的痛苦情 状。 第三部分(第三段):写老妪致词。 第四部分(后四句):尾声,暗示老妪已被差使抓走。
泰山简介
泰山,古称东岳,又名岱山、岱岳、岱宗、泰 岳、为五岳之首。 泰山拔起于齐鲁丘陵之上,长 达二百公里。主峰突兀,山势险峻,峰峦层叠, 形成“一览众山小”和“群峰拱岱”的高旷气势。 泰山多松柏,更显其庄严巍峨葱郁;又多溪泉, 故而不乏灵秀与缠绵。缥缈变幻的云雾则使它凭 添了几分神秘与深奥。
造化钟神秀
20-35岁:读书、壮游 35-44岁:长安求职 44-48岁:陷贼与为官 48-59岁:漂泊西南
“三吏”:
《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
“三别”: 《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望 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赏析和积累
诗歌语言精炼,包含哲理,你能赏析吗?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请你再说出几句富有哲理的诗句。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春 望

天宝,未几,安禄山发动叛乱。次年五月,贼破潼关, 诗人被迫北上避难。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今属宁 夏),诗人闻讯后前往投奔,不料中途为贼兵所俘,被 押至长安;因他官卑职小,未被囚禁。第二年四月,他 乘隙逃离长安,历尽千心万苦,终于到达了当时朝廷的 所在地—凤翔县。
整体把握
诗歌描写了怎样的社会状况?
战火不断,国破家亡,妻离子散,民不聊生
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诗人忧国伤时, 念家悲己的思想感情。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 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
石 壕 吏

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望岳》: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 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抒发了诗人早 年的远大抱负。 《春望》:表达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 己的感情。 《石壕史》:反映了诗人思想上的矛盾: 他歌颂石壕老妇勇于承担苦难的精神, 又写出了老妇一家的悲惨遭遇,表现了 他为战争给人民带来巨大灾难而深感悲 痛。
《望岳》 1、气象雄伟,意境深远。
2、托物言至,气魄非凡。
《春望》 1、运用自对,产生强烈对比。 2、起承开合,溶于一炉。 《石壕史》 1、构思巧妙,明、暗兼顾。 2、情节生动,动人心魄。
对联欣赏
泰山南天门联:“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
阶崇百级,俯临千嶂奇观。”
祝寿联:福似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翁。 开业联: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 结婚联:长天欢翔比翼鸟,大地喜结连理枝。 春联:春光一片连天碧,笑脸千张映日红。
阴阳割昏晓
荡 胸 生 曾 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整体把握
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 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昂扬 向上、积极进取的远大抱负。 《望岳》中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 “望”的角度不同。试对此做具体解释。
首联远望,颔联近望,颈联细望,尾联极望。
杜甫诗三首
对联中寓指的人物是谁? ---杜甫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 草堂留后世 诗圣著千秋。
满眼河山,大地早非唐李有; ★ 一腔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
杜甫(712-770),字子美,唐 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的诗歌风格沉郁顿挫,语 言瑰丽精确,成为我国古代现 实主义诗歌的高峰,杜甫则被 后世尊为“诗圣”。 他的诗作今存1400多首,真实深刻地反 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这转折过程中的种种 社会现象,反映了人民的疾苦,谴责了统 治阶级的残暴,揭示了尖锐的社会矛盾, 历来被誉为“诗史”。
杜甫诗句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