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哲学课件:物质及其存在形态

马克思主义哲学课件:物质及其存在形态

物质及其存在形态的本质
我们将总结物质及其存在形态的本质,并探讨物质对于人类的意义和实践的 意义。
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及辩证法
我们将深入了解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并探讨辩证法在物质世界中的作用。
如何实践改变物质世界
最后,我们将讨论如何通过实践改变物质世界,以及实践的重要性。
物质的存在形态
物质以多种形式存在。我们将探索物质的存在形式,并探讨物质对于人类的意义。
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
物质世界中的辩证法。
实践与物质世界
实践在与物质世界的关系中具有基础性地位。我们将探讨实践的重要性,并 了解如何通过实践改变物质世界。
马克思主义哲学课件:物 质及其存在形态
本课程将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物质及其存在形态的重要概念。从物质 的基本属性到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我们将一起深入了解。
物质的概念及其基本属性
物质是存在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的总称,具有质量和占据空间的特性。通过 自然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质。

马原ppt 物质存在及其形式

马原ppt 物质存在及其形式

凡是物质都是运动着 的物质,世界上没有 不运动的绝对静止的 物质存在。 运动总是物质的运动, 世界上根本不存在没 有物质、脱离物质的 运动。

“应用到物质上的运 动,就是一般的变化。

RED
规律的含义
规律
不是什么 是什么
人们主观想象的联系
事物现象间的联系 事物外部偶然的联系
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
RED
时间与空间
“四方上下曰宇,往古今来曰宙”
——战国· 尸佼:《尸子》 世,三十年为一世。——《说文》 界,境也。——《说文》 界,垂也。——《尔雅》
宇宙 空间 + 时间 = 世界
RED
时间概念
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 持续性、顺序性。
事物之间运动 过程有一个先 后顺序 。
物体运动 所持续的 过程。
RED
计时工具
英国巨石阵
RED
计时工具
日晷 天体仪
漏刻
浑仪
RED
计时工具
电子表
沙漏
原子钟 机械钟
RED
距离确定
银河系的直径 大约是10万光年, 中心厚度约为1.2 万光年地球到银河 系中心的距离约为 3万光年。
RED
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
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是指时间和 空间作为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是客观的, 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的时空观念 不过是客观存在的时间和空间的反映。时空的 客观实在性是不变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 的。
德谟克利特
RED
牛顿
• “绝对的空间,按其实质永远是 均匀的和不动的,与任何外界情况 无关。” • “绝对的、真正的和数学的时间, 按其自身并按其本质来说,在均匀 地流动着,与外界任何对象没有关 系。” • “时间、空间是一切事物的贮藏 所。” • “超距作用”无需任何物质作媒 介。

马克思主义哲学课件:物质及其存在形态

马克思主义哲学课件:物质及其存在形态

“晋王质入山采樵,见二童子对奕。童 子与质一物,如枣核,食之不饥。局终,童 子指示曰:汝柯烂矣。质归乡里,已及百 岁。” ——南北朝· 任昉:《述异记》
一群猴都来叩头,迎接进洞天深处,请 猴王高登宝位,一壁厢办酒接风,都道: “恭喜大王,上界去十数年,想必得意荣 归也?”猴王道:“我才半月有余,那里 有十数年?”众猴道:“大王,你在天上 不觉时辰。天上一日,就是下界一年哩。 ”
——明· 吴承恩:《西游记》
时间与空间
“四方上下曰宇,往古今来曰宙”
——战国· 尸佼:《尸子》 世,三十年为一世。——《说文》 界,境也。——《说文》 界,垂也。——《尔雅》
宇宙 空间 + 时间 = 世界
时间概念
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 持续性、顺序性。
事物之间运动 过程有一个先 后顺序 。
物体运动 所持续的 过程。
机械唯物主义承认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认为世界上除了物 质实体之外不存在其他任何东西,一切物体都受着力学 规律的支配,具有机械运动的属性。
结构层次说
原子是世 界的本原, 物质是由原 子构成的, 原子的特性 就是物质的 特性。
原 子 世界之砖
结构层次说
化学和 物理实验 中可以观 察到的原 子是物质 世界的共 同本质。
当费尔巴哈是一个唯物主义者的时候,历史在他的视野之外; 当他去探讨历史的时候,他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
B、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旧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扬弃:受动性与能动性的统一与互动
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 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 把他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所以,结果竟是这样, 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 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三章世界的物质性-第四章实践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三章世界的物质性-第四章实践

一、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二、 实践的本质 三、 实践的内在矛盾 四、 实践的基本类型
一、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实践”:
中国哲学:“践行”、 “实行” 或 “行”,尤指道 德伦理行为。
西方哲学:伦理和政治行为(亚里士多德) 生产劳动——抽象的精神活动(黑格尔) 理论的活动是真正人的活动(费尔巴哈)
性。
• 首先, 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 是整 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 其次, 生产劳动作为最基本的社会实 践活动, 是一种物质性的活动,是人 与自然对象之间的物质性的相互作用。
• 最后,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 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它集中体现了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三、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哲学意义
第三章 世界的物质性 第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章 实践与世界
第三章 世界的物质性
第一节 物质及其存在形态
一、物 质概念
二、运 动、时 间和空

三、自 然存在 与社会
存在
一、物质概念
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 人们自然 会提出这样的问题: 在杂多与变化的现象中 是否有某种本原性的实在作为其统一的基础。 这就是世界的本原问题或世界的统一性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 形成了唯物主义与 唯心主义两种基本观点。
第三个环节:
从动物心理到
人类意识—— 决定性的环节。
意识固然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但意识的产生 却不仅仅是自然界的产物。意识是与人类社会一起产 生, 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
劳动和语言不仅是人类意识得以产生的主要推动力, 而且还是人类意识不断发展并日趋复杂和严密的主要 推动力。
意识是不能独立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 意识是物质 的特殊属性, 即人脑这种特殊物质的机能。意识就 其反映的形式来说是主观的, 而就其反映的对象和 内容来说则是客观的。

物质及其存在方式马原简答

物质及其存在方式马原简答

物质及其存在方式——马原简答物质的本质及其存在方式物质是构成世界的基本要素,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出发点。

物质具有客观存在性和客观性的特点,能够通过我们的感觉和意识来认识和了解。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物质被视为可以感知的真实存在,是独立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客观实在。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是无限可分割的,具有客观存在的真实性,并通过普遍联系和相互关系来构成世界。

无论是自然界中的物质形态,还是社会中的物质实体,都是以一定的运动方式存在于世界中的。

物质存在方式的两个基本方面物质的存在方式可以从两个基本方面进行讨论:物质的形态和物质的运动。

首先,物质的形态是指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所呈现出的具体特征。

在自然界中,物质可以表现为不同的形态,如固体、液体和气体等。

这些形态与物质的分子结构、以及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

其次,物质的运动是指物质在时间和空间中的变化和流动。

物质的运动是普遍存在的,包括微观层面的分子运动和宏观层面的物体运动。

运动是物质存在的表现形式之一,通过运动可以使物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

物质存在方式的相互关系物质的形态和运动密切相关,二者相互作用,共同构成物质的存在方式。

物质的形态决定了其运动方式,而物质的运动又能够反作用于其形态。

通过物质的运动,形态不断发生变化,促使物质的发展和演变。

在自然界中,不同形态的物质具有不同的运动方式。

例如,固体的分子运动较小,分子之间的相对位置相对固定;液体的分子运动较大,分子之间可以自由流动;气体的分子运动则更加剧烈,分子之间几乎没有固定的相对位置。

在社会中,物质的形态和运动方式也相互作用。

社会中的物质实体经过人类的劳动和改造,从而改变了其形态和运动方式。

例如,人类通过劳动将自然资源转化为商品,改变了物质的形态,并使其成为社会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结一下物质及其存在方式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基本概念之一。

物质具有客观存在的真实性,通过其形态和运动方式来表现。

物质的形态和运动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物质的存在方式。

【哲学】第三章 世界的物质性ppt模版课件

【哲学】第三章 世界的物质性ppt模版课件
从产生来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从机能来看,意识是人脑这种特殊物质的机能。 从内容来看,意识是对物质世界的主观反映。
意识的本质 意识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
意识的形式(感觉、经验、概念、判断、推理) 是主观的,但意识的内容来自于物质世界,是客观 的。
意识是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的统一。
第二节 意识及其本质
一、意识的产生与本质
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意识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
意识的产生
自然界物质长期发展逐渐形成了意识的物质器 官——人脑。
人类的社会劳动创造发展了意识活动的必要手 段——语言。
意识的产生是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共同作用的 结果。
意识以物质为前提
意识的能动性
意识以物质为前提和基础,意识受客观现实所 制约。但意识不是完全被动的,而是具有很强的主 动性和建设性,即主观能动性。
在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前提下,应该强调意识 的主观能动性。
意识主观能动性的表现
第一,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物质世界,并且能 够揭示物质存在的本质和规律。
第二,意识能够指导人的物质活动,指出活动 的目标,提供活动的方法。
哲学上的物质不仅包括自然界的物质,也包括 社会存在的物质。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物质无非是 各种实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 象出来的;物质这个词无非是个简称,我们就用这 种简称把感官可感知的许多不同的事物依照其共同 的属性概括起来。
哲学的物质和各种特定的、实存的物质不同, 它不是感性地存在着的东西。这正是黑格尔所说的 难处:我们固然能吃樱桃和李子,但是不能吃水果, 因为还没有人吃过水果本身。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形式。没有时间和空 间之外的物质运动,离开物质运动也没有时间和空 间。

物质及其存在形式课件

物质及其存在形式课件
物质及其存在形式课 件
目 录
• 物质概述 • 物质的存在形式分类 • 物质的状态转换 • 物质的微观结构 • 物质的物理性质 • 物质的化学性质 • 物质的分类与应用
01
物质概述
物质的定义
物质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 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凝固条件
凝固需要释放热量,不同的物 质凝固所需的热量不同。
汽化与液化
汽化定义
物质从液态转化为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
液化定义
物质从气态转化为液态的过程称为液化。
汽化条件
汽化需要吸收热量,不同的物质汽化所需的 热量不同。
液化条件
液化需要释放热量,不同的物质液化所需的 热量不同。
升华与凝华
01
升华定义
物质从固态直接转化为气态的过程 称为升华。
极性共价键是指共用电子 对偏向某一个原子,而非 极性共价键是指共用电子 对均匀分布在两个原子上 。
化学反应可以按照热力学 和动力学来进行分类。热 力学关注的是反应的能量 变化,而动力学关注的是 反应的速度和机制。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剂与还原剂
氧化剂是指能够夺取电子的物质,而还原剂是指能够给出电子的 物质。
相变温度
每种物质都有其特定的相 变温度,即发生相变的温 度点。
相变现象
物质在相变过程中会吸收 或释放热量,产生体积变 化等现象。
熔化与凝固
01
02
03
04
熔化定义
物质从固态转化为液态的过程 称为熔化。
熔化条件
熔化需要外界提供热量,不同 的物质熔化所需的热量不同。

《物质及其存在形式》课件

《物质及其存在形式》课件
物质是组成宇宙万物的实 体,具有质量和占据空间 的属性。
物质的分类:
固态、液态、气态及特殊 存在形式
了解分类的意义:
分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 研究物质的性质和行为。
类型一:固态物质
固态物质是最常见的一种形态,其分子之间有较强的吸引力,常具有稳定形 状和体积。
类型二:液态物质
液态物质的分子之间的吸引力弱于固态,可以流动变形,占据容器的底部。常见于日常生活中的液体。
《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PPT课件
通过这个PPT课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们将深入探讨物质及其存在形式的重要性和分类,以及 特殊存在形式。
引言:介绍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的重要性
物质是构成宇宙的基本要素,了解物质存在形式的重要性不仅有助于我们更 好地理解世界,还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物质的定义与分类
什么是物质?
类型三:气态物质
气态物质分子之间的吸引力很弱,能够自由运动,充满容器。常见于气体和 蒸汽形态。
特殊存在形式:等离子体
等离子体是物质的第四种基本状态,在高温或高能环境下产生。具有电离的性质,常见于太阳和闪电。
结论和要点
1 物质是构成宇宙的基本要素。 2 物质存在形式包括固态、液态、气态和特殊存在形式。 3 了解物质的分类有助于研究其性质和行为。

自然界的物质及其存在方式

自然界的物质及其存在方式
对于“自然界物质形态的多样性”可以从不同的角 度,用分类的方法去把握它。
在此,介绍三种分类方法
1.根据有无生命、规模等进行分类:
地球及其上的各 种物质形态
宏观
太阳系及其中的 各种物质形态
自然界
非生命界
“我们的宇宙” 中的各种物质形 态
地核、地幔、地壳、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等
太阳、九大行星、慧星、数量达2000多颗的小行 星、星云(弥漫在宇宙空间的尖埃)等
▪ 如,眼睛的视觉波段是,在“可见光”范围内,“红橙黄绿 青蓝紫”,而其它波段,可以借助于其它仪器,照样能够研 究它。
▪ 如,人们制成的射电望远镜,就能观察在“可见光”范围之 外的其他波段,因此天文学在20世纪60年代有四大发现—— 脉冲星、类星体、微波背景辐射、星际有机小分子
第三,列宁的“物质”概念揭示了自然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可知性,是一切物质形态的共性
太阳系、恒星、恒星团、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 、星系团,超导系团、类星体、总星系等。 其中,恒星包括:红外星、主序星、红巨星、高密星 体(白矮星、墨矮星、中子星、墨洞)等。 星系包括:棒状星系、椭圆球体星系、旋涡星系、不 规则星系等。
分子——由原子组成,包括单原子分子、双原子分子、多原子分子等
自 然
恩格斯的三句话:
1 “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 神活动的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 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没有任何东西是不 动的和不变的,而是一切都在运动,变化,产生和消失。” 《反杜林论》
2 自然界的物质“不仅有相互邻近的历史,而且也有先后相继 的历史。” 《自然辩证法》
电场、磁场、引力场、介子场等
场是法拉第提出的。将“场”定义为:它是“以太的紧张状态,如同被压缩 或拉伸的弹簧一样。”

马原第二章第一节

马原第二章第一节

第二章第一节世界的物质性和发展规律一、物质及其存在形式(一)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即世界本源问题、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

世界本源问题产生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产生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世界上的事物是孤立的还是相互联系的,是静止的还是发展运动的,产生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辩证法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内部矛盾。

形而上学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4.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产生历史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历史唯心主义片面夸大精神因素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夸大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否认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二)物质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类意识而存在的,能够被人类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

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范畴是对物质世界多样性和统一性的最高概括,是对世界本原和统一性的最高抽象。

区别于古典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中的物质概念,哲学概念的物质与自然界的具体物质形态的区别是一般和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3.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意义:①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物质对于意识的独立性、根源性,意识对于物质的依赖性和派生性,这种对立只在本体论的范围内区分第一性第二性才有意义。

②坚持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③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将物质范畴与具体物质结构联系在一起,又看到其中的区别,从个性中看到个性,克服形而上学的缺陷。

④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将实践纳入物质的理解,将物质范畴拓展到社会历史领域,深化对自然物质的理解。

(三)物质的存在形态1. 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运动囊括一切事物和现象变化和过程,从位置的变动到思维变化。

运动和物质不可分割。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的是物质,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2.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运动是绝对的、一般的、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静止包括空间相对位置的不变和物质根本性质的暂时不变。

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物质及其存在形式本节小评本节应重点把握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以及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要注意划清在这两大问题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试题例析1. (1994,理,单选)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A.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B. 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界定的C.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D. 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界定的答案:A解析:考查的知识点是: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范畴是指基本概念,哲学范畴则是最大的类概念。

给概念下定义,通常采用“属加种差”的方法,可由于“物质”是最大的类概念,没有更高的属概念,故而不能采用这种方法。

逻辑学认为,给最大的类概念下定义的方法是:最大类概念=全部种概念-全部种差“物质”是最大的类概念,形形色色具体的物质形态是全部的种概念。

如果减去全部种差,就剩下了客观实在性,这是物质的惟一特性。

同“物质”概念并列,还有“意识”概念。

客观实在性为物质所特有,意识并不具有,这是两大概念在内涵上的根本区别。

列宁正是通过界定这一区别给物质下定义的。

因此,A为应选项。

B之所以是淘汰项,是因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是个别,以客观实在为内涵的物质是一般。

在这里,个别与一般的关系并没有涉及物质与意识的对立,而如果不涉及这一对立,不可能准确地把握物质的内涵。

同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也不属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故而,C也是淘汰项。

D之所以是淘汰项,是因为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属于认识论范畴,而给物质下定义属于本体论范畴。

2. (2000,文,多选)中国古代哲学家方以智指出:“气凝为形,蕴发为光,窍激为声,皆气也。

”这句话在哲学上表达了A. 多元论的思想B. 万物都是物质的不同表现形式的思想C. 朴素辩证法的思想D. 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的思想E. 物质运动形式多样性的思想答案:BCDE解析:考查的知识点是: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题干中的命题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命题。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作为唯物主义基本形态之一,也主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一、物质及其存在形态

一、物质及其存在形态

——物质运动在 一定条件下的稳 定状态
一、物质及其存在形态(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㈢马克思主义运动观 2.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动中有静 静中有动
相互依赖 相互渗透 相互包含
一、物质及其存在形态(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㈢马克思主义运动观 2.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
运动的绝对性
——运动的无条件性和永恒性
一、物质及其存在形态(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㈡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和意识论 1.马克思主义科学物质观
物质无非是各种 物的总和,而这个概 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 抽象出来的。-恩格斯
一、物质及其存在形态(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㈡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和意识论 1.马克思主义科学物质观
哲学物质概念 同各种实物 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一、物质及其存在形态(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㈢马克思主义运动观 1.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是标志一切 事物、现象的变 化及其过程的哲 学范畴
一、物质及其存在形态(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㈢马克思主义运动观 1.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物质与运动不可分
物质都是运动着的物质 没有不运动的物质
设想不运动的物质 将导致形而上学
一、物质及其存在形态(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㈢马克思主义运动观 1.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物质与运动不可分
运动总是物质的运动没有无物质的运动
一、物质及其存在形态(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㈢马克思主义运动观 1.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物质与运动不可分
运动总是物质的运动没有无物质的运动
万物皆动 无物常住
一、物质及其存在形态(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离不 开运动).设想无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 而上学.
刻舟求剑者在物质和运动关系上犯 了什么样的错误
物质
运动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 动的主体.(运动离不开物质)设 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运动形式
运动主体
机械运动
宏观物体
物理运动 分子、原子、基本粒子和场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对于证实 马克思主义时空观的重大意义
•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揭示了时间和空间同运 动着的物质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揭示了 时间和空间的特性为物质运动的特性所制 约,是随着物质运动特性的变化而变化的. 否定了把物质和时空分裂开来的机械时空 观,推翻了不受物质制约的“绝对时间”、 “绝对空间”的理论.
(一)静止的含义
❖没有发生质变
静止的表现形式
❖没有发生相对位置移动

在标准大气压下,
100
C

水保持其自己液体的 物理性质的度就是
0℃—100℃.这个度的
50 C

两端,即0℃和100℃就 是关节点或临界点.
0
C

欣赏革命歌曲并思考:歌词包含什么哲理
























物质
相对的 有条件的
三、时空观
A. 什么是时间和空间
时间指的是物质运动
的持续性、顺序性.
特点是一维性,即 一去不复返.
持续性 是指物 质运动 经历的 或长或 短的过 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3章重点内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3章重点内容

总结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前三章要点复习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第一节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一、物质及其存在方式(一)哲学的物质范畴世界是物质的世界。

客观实在性的意义:1.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2.坚持能动的反映论(意识的反作用)和可知论3.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4.自然论与历史观的统一(二)物质的存在方式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的基本存在形式。

二、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一)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从起源来看:1.意识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2.意识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二)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1.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2.意识具有创造性3.意识具有指导实践的作用4.意识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三)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要处理好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1.尊重客观规律性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2.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四)意识与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人的意识能动性的特殊表现,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现实化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统一于物质。

其表现为:1.自然界是物质的2.人类社会本质上是物质的3.人的意识统一于物质第一章第一节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马克思:实践物质概念恩格斯:物的总和列宁:客观实在——客观实在的意义物及其存在方式运动是绝对的物质的存在方式:运动静止是相对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物质与意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关系意识与人工智能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世界统一于物质第二节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普遍联系引起事物的运动发展。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集中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一)事物的普遍联系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具有以下特点:1.客观性2.普遍性3.多样性4.条件性(二)事物的变化发展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因为:1.新事物适应了环境变化2.新事物否定了旧事物消极腐朽的因素,保留了旧事物合理的、适应新条件的因素二、对立统一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唯物辩证法的规律是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是根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二章第一节 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二章第一节 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运动不能离开物质 载体单独存在
二、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运动形式
机械运动
运动主体
宏观物体
物理运动 化学运动
社会运动
分子、原子、基本粒子和场 原子、离子、原子团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生物运动 蛋白质、核酸、生物个体、生物种群
二、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唯心主义运动观 有无物质的运动
既非旗动,亦非风动,仁者心动。 旗动! 风动!
物质无非是各 种实物的总和,而 这个概念就是从这 个总和中抽象出来 的。
科学物质观:
物质 标志客观实在
的哲学范畴
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 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能被人的意识反映
科学物质观产生的意义
唯物主义哲学物质观的巨大飞跃 使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哲学与唯 心主义、旧唯物主义、不可知论 划清了界限 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严 整性和彻底性奠定了坚实的理不变。
董仲舒
二、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形而上学不变论 有不运动的物质 动者恒动, 静者恒静。外力, 只有外力才是改 变事物运动状态 的唯一原因。
牛顿
二、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
物质都是运动着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 运动总是物质的运动,没有无物质的运动
运动总有物质载体
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
社会运动
生物运动
高 级
化学运动
高级运动源于 并包含低级运动, 但不能把高级运动 简单地归结为低级 运动。
在一定条件下 各运动形式可以相 互转化。
物理运动
机械运动
低 级
三、空间和时间是物质运动 的存在形式
三、空间和时间是物质运动 的存在形式
空间时间同物质运动不可分割

马克思主义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第二章

(2)不了解相对静止, 不了解相对静止, 就不可能理解物质 的多样性。 的多样性。
物体相对静止的可能性, 物体相对静止的可能性, 暂时的平衡状态的可能性, 暂时的平衡状态的可能性, 是物质分化的根本条件, 是物质分化的根本条件,因 而也是生命的根本条件。 而也是生命的根本条件。 恩格斯 恩格斯
其次,物质可以被人们所认识, 其次,物质可以被人们所认识,坚持了彻 底的可知论和唯物主义反映论, 底的可知论和唯物主义反映论,同不可知 论划清了界限。 论划清了界限。 反映论 可知论 先验论 不可知论
第三, 第三,物质范畴深刻的辩证性
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原理, 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原理,已为人 类实践和科学的发展所证明, 类实践和科学的发展所证明,随着社会实践和科学 的发展,不断得到新的证实、丰富和深化。 的发展,不断得到新的证实、丰富和深化。 现代科学的新发现和新理论, 现代科学的新发现和新理论,进一步从综合性与跨 学科的高度证实着这一原理。 学科的高度证实着这一原理。世界的物质形态既具 多样性,又具有同源性 从微观世界到宇观世界, 同源性。 有多样性,又具有同源性。从微观世界到宇观世界, 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生物界到人类世界, 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生物界到人类世界,这些多 样性的形态都有是物质自身分化和演进的结果, 样性的形态都有是物质自身分化和演进的结果,都 同源于物质本身。从个性中看出共性,从相对中找 同源于物质本身。从个性中看出共性, 物质本身 出绝对,从暂时中把握永恒, 出绝对,从暂时中把握永恒,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 范畴体现着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内在统一。 范畴体现着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内在统一。
3、实践的基本形式: 实践的基本形式:
(1)、处理人和自然之间关系的活动,即物 )、处理人和自然之间关系的活动, 处理人和自然之间关系的活动 质生产活动。 质生产活动。 )、处理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活动 处理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活动, (2)、处理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活动,即 人类的社会交往以及组织、 人类的社会交往以及组织、管理和变革社会 关系的活动。 关系的活动。 )、以观察 实验为内容的科学活动, 以观察、 (3)、以观察、实验为内容的科学活动,即 科学实验活动。 科学实验活动。

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在运动和物质关系问题上的错误观点
如果割裂了运动和物质的关系势必导致维 系主义和形而上学。
否认“物质离不开运动”,也就是主张存 在静止不动的物质,这是形而上学唯物主 义运动观。
否认“运动离不开物质”,也就是主张存 在着不以物质为承担者的纯粹的运动形式, 强调精神之动,这是唯心主义运动观。
运动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形而上学不变论
董仲舒:道之大出于天,天不变,道义不变 芝诺:古希腊哲学家、逻辑学家。他认为所谓运
动不过是我们感官的种种感觉,而唯一可信的是 我们理性的思考和逻辑的推导。据此,芝诺提出 了四个逻辑证明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 飞矢不动; 二分法; 运动场; 阿基里斯追不上乌龟。
物质形态的多样性

对运 性动 的的 关相 系对 。性
和 相
称的动静运 又(的的动都运运 为稳过止动 能运、物之处动动 相定程,的 打动无质中在,的 对或中是相 破既条。,永是绝 静平,指对 条受件运没不指对 止衡处物性 件条的动有停任性 。状于质即 制件。是不息何即
态暂在相 约限 绝运的物绝 ,时运对 )制 对动运质对
科学的物质观
哲学意义上的物质范畴,是对物质现象高度抽象的 概括,是最高意义上的哲学概括。以往的物质定义 都未能摆脱具体物质现象的束缚,只能就物质来定 义物质,最终陷入了循环定义的逻辑陷阱。对于物 质范畴的界定,恩格斯曾经做过积极探讨,列宁在 此基础上给出了科学的物质定义。
科学的物质观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 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 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 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 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 摄影、反映。”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运动的定义 运动和物质的关系 运动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