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第一、二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方式来说,都是

a反馈 b反映
c反射
d反应
6.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它说明只要外界有刺激,
人就会作出一定的反映。
7.人的心理的实质是什么?
“ 狼 孩 ” 的 故 事
行为动力 第一节 需要
一、需要的含义
(一)什么是需要 需要是由生理上或心理上的缺失或
不足所引起的一种内部紧张状态,是个 人活动积极性的源泉。它具有对象性、 阶段性、社会制约性和独特性四个方面 的特征。
含义
举例
外在动机
由外在条件(即诱因)诱发 学生为获表扬和奖励而努力学
出来的动机

根据动机 的起因
内在动机
由内在条件(如好奇、兴趣 学生因对某门功课有特殊兴趣
等)引发出来的动机
而努力学习
根据动机 的正确性 或社会性 质
正确动机 符合某种社会要求或道德准 (高尚动机) 则的动机
错误动机 违背某种社会要求和道德准 (卑劣动机) 则的动机
一、什么是兴趣
兴趣是指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
及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人认 识需要的情绪表现,反映了人对客观事 物的选择性态度。
兴趣是需要的一种表现方式,人们
的兴趣往往与他们的直接或间接需要有 关。一个人对某种事物感兴趣,就会产 生接近这种事物的倾向,并积极参与有 关活动,表现出乐此不疲的极大热情。
动机=需要+诱因
二、动机的分类
分类标准
动机种类
含义
根据动机起 源
生理性动机 以生物性需要为基础的动机 社会性动机 以社会需要为基础的动机
根据对象性 质
物质性动机 以物质性需要为基础的动机 精神性动机 以精神性需要为基础的动机
举例 食物、水、空气、躲避危 险等 劳动动机、成就动机、交 往动机等
食品、服饰、用品等
(二)需要的种类 1.生物需要与社会需要 2.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
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一)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基本内容
1.生理需要——维持生存及延续种族 的需要。
2.安全需要——希望受保护与免遭威 胁从而获得安全感的需要。生命安全、财 产安全和职业安全是典型的安全需要。
3.归属与爱的需要——指每个人都有 被他人或群体接纳、爱护、关注、鼓励及 支持的需要。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实验
https://v.qq.com/x/page/z0352t3ourl.html?
斯金纳的小白鼠
https://www.iqiyi.com/w_19rvbpewbx.html
根据刺激物的性质可把信号系统划分为第一 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
1.第一信号系统——人和动物共有的 对具体刺激物(如声音、颜色、气味等 )发生反应的皮质机能系统。如望梅止 渴。 2.第二信号系统——人独有的 指对语言、文字等条件刺激物发生反应 的皮质机能系统。如谈虎色变。
课堂练习
1.科学心理学诞生于
年,创始人是
国心理学家

2.心理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客观”是就其反映

而言;“主观”是就其反映的 而言。
3.大脑最基本的活动方式是

4.下列活动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a吮吸 b狗听见铃声会分泌唾液 c异物入眼会流泪
d“望梅止渴”
5.一切心理现象,无论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就其产生
第一章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与发展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心理与心理学 心理学的源流 心理学的研究
第一节 心理与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与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自我——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
一、心理学的任务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都是探索心理现象的事实、 本质、机制和规律。具体来说,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主要受自我意识支配; (3)人具有个人发展的潜能和自我成长的需要。
心理学派
学派名称
构造主义
机能主义
主要人物
冯特和铁钦纳
詹姆斯
基本观点
意识内容可以分为感觉、意向、激情 三要素。
意识体验的适应目的要比结构更重要。
格式塔心理学 行为主义
韦特海默、考夫卡、 意识体验和知觉大于部分之和。 苛勒
华生和斯金纳
心理学只研究可观察的外显行为。
(1)主张研究意识,强调“意识流”; (2)研究要回答的关键问题是:“行为的
机能或目的是什么?” (3)意识的作用就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 研究方法:观察法、测验法、问卷调查法
詹姆斯
机能主义的主张推动了美国心理学面向实际生活的发展进程。
(三)格式塔心理学
时间:1912年—20世纪40年代 代表人物:韦特海默、苛勒、考夫卡 基本观点:知觉经验虽得自外在刺激,各个刺激
二、兴趣的种类
根据兴趣的目的不同可将兴趣分为 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直接兴趣是 由于有意义事物本身在情绪上引人 人胜而引起的,例如,学生对一堂 生动的课、电影、歌曲等的兴趣就 是直接兴趣。直接兴趣具有暂时性 的特点。
二、兴趣的种类
间接兴趣是指对某种事物或活动本身没 有兴趣,但对其结果感到需要而产生的 兴趣。如有的学生对某些课程并不感兴 趣,甚至感到乏味,但意识到学好这些 课程对将来服务于社会有重要作用,因 此刻苦学习,并对此产生兴趣。间接兴 趣具有较稳定的特点。间接兴趣在一定 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直接兴趣。
成就、交往等
根据影响范 围和持续作 用的时间
近景性动机 与具体活动本身联系,影响范围小, 学生仅仅为考试得高分做
(暂短性动机) 持续作用时间短的动机
出的应付性努力
远景性动机 与活动的社会意义相联系,影响范 一个学生想在将来成为一
(长远性动机) 围大,持续时间长的动机
名优秀教师而进行的努力
分类标准 动机种类
4.尊重的需要——在以上需要得到基 本满足之后产生的自己对社会价值追求的 需要。
5.求知的需要——个人对自身和 周围世界的探索、理解及解决疑难问 题的需要。
6.审美的需要——对对称、秩序、 完整结构,以及对行为完美的需要。
7.自我实现的需要——个人渴望 自己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希望自己 越来越成为所希望的人物的需要。
(一)结构主义
时间:1879年—20世纪20年代 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 基本观点:
(1)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 (2)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三种元素; (3)强调内省方法,即在精确的实验条件下,准确地
观察并描述经验到的心理状态。
(二)机能主义
时间:1890年—1930年 代表人物:詹姆斯 、杜威 基本主张:
可能是分离的、零散的,但知觉却是 有组织的。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简 而言之,人对事物的认识有整体性。 主要概念:知觉、格式塔(完形)、顿悟
韦特海默 苛勒
(四)行为主义——心理学第一势力
时间:1913年—20世纪50年代 诞生:1913年,华生发表《一个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 代表人物:华生、斯金纳 基本观点:
预测:根据现有的资料,估计将来某一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例如:二孩时代到来。
控制:操纵影响某一事项的条件或决定因素,以使该事项 能产生预期的变化。
例如:加大学前教育建设力度。
二、心理学的对象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第二节 心理学的源流
心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科学。说它古老, 是因为在古代哲学中,包含有丰富的心理学思想, 它具有悠久的思想史;说它年轻,是因为现代心 理学从哲学中分化独立出来只有一百余年的时间, 它只有短暂的科学史。
精神分析学派
弗洛伊德
儿童时期的无意识经验是人格特征与 心理障碍的根源。
认知心理学
奈瑟、西蒙、皮亚杰 心理学需要了解人是如何获取、储存 和加工信息的。
人本主义心理学
罗杰斯和马斯洛
人是自主的理性的动物,具有自我发 展的潜能,与动物有本质的区别。
第三节 心理学的研究 一、研究的基本原则
1
客观性
2
教育性
.
3
4
系统性 伦理性
二、研究的主要方法
1
观察法
2
调查法
.
3
个案法
4
实验法
科学的心理观
一、心理的本质
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 映。人脑是心理产生的物质基础,只为 心理的产生提供可能性,而要把这种可 能性转化为现实性,必须通过社会实践 活动。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 客观现实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二)马斯洛需要层次之间的关系
1.出现的顺序由低到高;
2.各层次需要在全人口中所占 比例由大到小;
3.七个层次可概括为两种水平。 (基本需要和成长需要)
第二节 动机
一、动机的含义 (一)什么是动机
动机是引起、维持个体活动 并使活动朝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 动力。它对于个体活动具有激活、 指向、维持和调整功能。
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
(一)感知运算阶段(0—2岁) (二)前运算阶段(2— 7岁) (三)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四)形式运算阶段(11岁— )
(七)人本主义心理学 ——心理学第三势力
时间:20世纪50年代 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 基本观点: (1)心理研究应以正常人为研究对象; (2)强调人性本善,注重人的独特性和社会性,其行为
二、心理是脑的机能
神经系统最基本的活动方式是反射,反射 根据产生的条件不同可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 反射。
1.非条件反射——先天固有 机体在种系发展过程中形成并遗传下来的
反射。比如吮吸反射、抓握反射。 2.条件反射——后天学习 机体通过后天学习而建立起来的反射。比
如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发射和斯金纳的操作性 条件反射。
在完成某项任务中所表现出的 利他行为
在完成某项任务中所表现出的 损人利己行为
归因理论
韦纳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 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 归因,可控归因和不可控归因。同时将 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归结为 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 务难易、运气好坏、身体状态、外界环 境等。
(一)描述和测量 (二)说明和解释 (三)预测和控制
(一)描述和测量
在质和量上确定心理生活的具体事实,解决“是什么” 的问题。
例如:后进生的课堂表现。
(二)解释和说明
解释和说明心理现象和行为,找出产生所观察到的心 理现象的原因,解决“为什么”的问题。
例如:后进生学习程度不好,为什么?
(三)预测和控制
(六)认知心理学
诞生:1967年,奈瑟,《认知心理学》 代表人物:皮亚杰、西蒙 基本观点:心理学需要了解人是如何获取、
储存和加工信息的。
皮亚杰
西蒙
皮亚杰的儿童发展观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发展是一个 不断演变的建构过程,在这一过程 中,儿童主体的活动是第一性的, 是发展的根本原因,遗传与环境因 素只是儿童发展的必要条件。
心理学
课程性质与地位
心理学是师范类专业学生一门重要的必 修课程。心理学不仅是师范类专业学生的一 门基础课程,而且也是教师资格证考试和事 业单位考试的重要内容。
本门课程的考核方式与成绩计算
(一)考核方式:考试 (二)成绩计算:
平时成绩(30﹪)+期末 考试成绩( 70﹪ )
推荐书目:
1.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 版社,2008.
(1)主张研究行为,拒绝意识; (2)主张用实验方法,反对内省法; (3)环境决定论及教育万能论。
华生:“给我一打儿童,在良 好的、由我做主的环境中,不管 他们的天资、能力、父母的职业 和种族如何,我可以任意把他们 培养成医生、பைடு நூலகம்师、艺术家、大 商家,甚至乞丐或小偷。”
——环境决定论
(五)精神分析学派——心理学第二势力
诞生:19世纪末20世纪初,弗洛伊德和布罗伊尔,《癔症的研究》 代表人物:弗洛伊德、卡尔·荣格、埃里克森 基本观点: (1)人格动力观——潜意识、生本能、死本能 (2)人格结构观——本我(id,快乐原则)
自我(ego,现实原则) 超我(superego,道德原则) (3)人格发展观——性心理发展阶段:口欲期、肛门期、性器期、 潜伏期、两性期 (4)自我防御机制:否认、压抑、合理化、投射、反向作用等
心理学有一长期的过去,但仅有一短期的历史。
—艾宾浩斯
一、心理学的流派
1879 年 , 德 国 著 名 心 理 学 家 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 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 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的实验研究 ,使心理学从哲学中脱离出来, 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这一事件 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冯特 因此也被成为心理学之父。
1.小丽认为自己考试成绩不理想是因为 试题太难,依据韦纳的归因理论,这属 于( ) A.稳定、外在、不可控归因 B. 稳定、 外在、可控归因 C.不稳定、外在、不可控归因 D. 不稳 定、外在、可控归因 2.一般而言,把学习成败归因于以下哪 一因素对学习动机的激励作用最大( ) A.努力程度 B .能力高低 C .任务难度 D .运气好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