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学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第一章绪论1.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基本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在显微、亚显微和分子水平上,以研究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增殖、分化、衰老与凋亡,细胞信号传递,真核细胞基因表达与调控,细胞起源与进化等为主要内容的一门学科。
2、显微结构: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中能够观察到的细胞结构,直径大于0.2微米3、亚显微结构:在电子显微镜中能够观察到的细胞分子水平以上的结构,直径小于0.2微米.第二章细胞基本知识概要2.细胞学:研究细胞形态、结构、功能和生活史的科学.3.细胞:由膜转围成的、能进行独立繁殖的最小原生质团,是生物体电基本的开矿结构和生理功能单位。
4.病毒:迄今发现的最小的、最简单的专性活细胞内寄生的非胞生物体,是仅由一种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构成的核酸蛋白质复合体。
5.原核细胞:没有由膜围成的明确的细胞核、体积小、结构简单、进化地位原始的细胞。
第四章细胞膜与细胞表面1.生物膜:把细胞所有膜相结构称为生物膜。
2.细胞外被:又称糖萼,细胞膜外表面覆盖的一层粘多糖物质,实际上是细胞表面与质膜中的蛋白或脂类分子共价结合的寡糖链,是膜正常的结构组分,对膜蛋白起保护作用,在细胞识别中起重要作用。
3.细胞连接:细胞连接是多细胞有机体中相邻细胞之间通过细胞膜相互联系、协同作用的重要组织方式,在结构上常包括质膜下、质膜及质膜外细胞间几个部分,对于维持组织的完整性非常重要,有的还具有细胞通讯作用。
4紧密连接:紧密连接是封闭连接的主要形式,普遍存在于脊椎动物体表及体内各种腔道和腺体上皮细胞之间。
是指相邻细胞质膜直接紧密地连接在一起,能阻止溶液中的分子特别是大分子沿着细胞间的缝隙渗入体内,维持细胞一个稳定的内环境。
5.间隙连接:是动物细胞间最普遍的细胞连接,是在相互接触的细胞之间建立的有孔道的连接结构,允许无机离子及水溶性小分子物质从中通过,从而沟通细胞达到代谢与功能的统一。
6.细胞粘附分子:细胞粘附分子是细胞表面分子,多为糖蛋白,是一类介导细胞之间、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之间粘附作用的膜表面糖蛋白。
细胞学名词解释
1.cell biology(细胞生物学):从细胞的显微结构、超微结构和分子结构的各级水平研究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从而探索细胞生长、发育、分化、繁殖、遗传、变异、代谢、衰亡及进化等各种生命现象规律的科学。
2.cell theory:(细胞学说):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每个细胞作为相对独立的单位.也与其他细胞相互影响;魏尔肖后来对细胞学说做了重要的补充,强调细胞只能来自细胞。
3.protoplast(原生质体):除细胞壁之外的细胞内所有的生活物质。
4.cell(细胞):是由膜包围的能独立进行繁殖的原生质团,是生物体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具有进行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要素。
5.Prokaryotic cell(原核细胞):无核膜,DNA游离在细胞质中;染色体为环状,仅有一条;缺少发达的内膜系统,细胞小,多在0.2—10 um之间至今未发现细胞骨架。
6.eukaryotic cell(真核细胞):有膜结构围成的细胞核,DNA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质(体),基因组至少有两条染色体;有内膜系统,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线粒体、叶绿体等;具有细胞骨架系统。
7.archaeobacteria(古细菌):又称原细菌、古核生物,是一些生长在极端特殊环境中的细菌;最早发现的古核生物为产甲烷细菌类,后来又陆续发现盐细菌、硫氧化菌等。
8.plasmid(质粒):细菌内除了核区的DNA外,存在的可自主复制的遗传因子。
1、resolution(分辨串率):是指区分开两个质点间的最小距离。
9.f1uorescence microscopy(荧光显微镜技术):分子由激发态回到基态时, 由于电子跃迁而由被激发分子发射的光称为荧光。
荧光显微技术包括免疫荧光技术和荧光素直接标记技术。
荧光显微镜用于研究细胞内物质的吸收、运输、化学物质的分布及定位等。
10.autoradiography(放射自显影):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的电离辐射对乳胶(含AgBr或Agcl)的感光作用,对细胞内生物大分子进行定性、定位与定量的一种细胞化学技术。
细胞学说三大主要内容高中
细胞学说三大主要内容一、细胞学说的起源细胞学说是现代生物学的基础,对于我们了解生命的起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细胞学说最早出现在17世纪,由罗伯特·胡克等科学家提出。
在此之前,人们对生物的认识大多停留在宏观层面上,没有深入研究细胞的微观结构和功能。
然而,通过显微镜的发展,科学家们逐渐发现,生物世界中的每个个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二、细胞学说的核心内容细胞学说有三个主要内容,分别是: 1. 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无论是动物、植物还是微生物,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的。
这包括了人体中的各种器官和组织,它们都由细胞构成。
2.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功能单位:细胞是生物的基本组成单位,同时也是最基本的功能单位。
通过细胞的各种活动,生物能够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如呼吸、运动和繁殖等。
3.细胞来源于细胞:新的细胞只能通过已经存在的细胞产生,即细胞通过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
这个过程被称为细胞分裂。
细胞分裂是生物体持续生长和发育的基础。
三、细胞学说的意义和应用细胞学说对于现代生物学具有深远的影响,它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促进了生物学的发展:细胞学说的提出,推动了生物学从传统的形态学研究向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转变。
它为生物学的其他学科提供了基础,如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
2.解释了生物现象与机制:细胞学说提供了生物现象背后的解释和机制,比如通过研究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我们能够了解许多生物进化、发育和生理过程的本质。
3.应用于医学和药物研究:细胞学说的发展为医学和药物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通过研究细胞的病理变化以及药物对细胞的影响,可以开发出更有效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
4.促进了生物技术的发展:细胞学说的发展推动了生物技术的发展。
现在我们能够通过基因工程、细胞培养等手段对细胞进行修改和利用,从而创造出各种新的生物产品和应用。
在细胞学说的基础上,人们对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细胞器的概念,揭示了细胞内部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和信号传导网络。
细胞学基础
细胞器
内含物:糖原、脂滴、分泌颗粒……
1、线粒体(mitochondria)
(1)形 态(LM,EM)
内膜 内腔 基 粒
线粒体
(2)数目与分布 )
肝细胞约1800个线粒体,占细胞体积 的20%,许多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无线粒体。 通常分布在细胞功能旺盛的区域。 在肾细胞中靠近微血管,在精子中分布在鞭毛中区。
(3)、功能
动物细胞中绝大多数的ATP来源于线粒体,糖、脂肪和氨 基酸彻底氧化,电子经过一系列的传递,传至氧分子, 逐级释放能量,合成ATP。
线粒体的可能来源
2 、核糖体 核糖体 (核蛋白体,ribosome) 核蛋白体,ribosome)
(1)化学组成 化学组成
蛋白质 rRNA
单 体
(2)结构 结构
染色体的包装(2) 染色体的包装(2)
(4) 染色体的类型、数量
(5)染色体组型
人染色体核型图
附:
细胞分化
多细胞生物在个体发育的过程中,在 细胞分裂的基础上,彼此在形态、结 构及生理功能等方面产生稳定性差异 的过程。
细胞分化示意图
大亚基 小亚基
(3) 存在方式 聚 体
单体 多聚体
多
(4)基本类型
游离核糖体与附膜核糖体
(5)功能 附着的多聚核糖体, 附着的多聚核糖体,主 要合成分泌性 分泌性Protein 要合成分泌性
mRNA
RER
游离的多 聚核糖体, 聚核糖体, 主要合成 结构性 Protein
3 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
(2)结构:颗粒部与纤维部为主
(3)、功能:组装核糖体的大小亚基
细胞核
tRNA rRNA mRNA
第一章 细胞学基础
19:46
(4) 高尔基复合体(Golgi complex): 细胞加工厂,由 一层单位膜构成,可加工,浓缩蛋白质。
LM:网状
EM:扁平囊泡、小泡、大泡
19:46
(5) 溶酶体(lysosome):细胞内“消化器”、 “清除器”、“酶小体”,一层单位膜围成, 内含50 多种酸性水解酶。 1)初级溶解体:刚从高尔基复合体脱落形成,内 无消化底物. 2)次级溶解体:吞噬溶酶体(外源物) 自噬溶酶体(内源物)
19:46
细胞学基础
cytological basis
19:46
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
各 种 形 态 的 细 胞
19:46
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cell)是人体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的基本单位。人体细胞,功能不同,大小 不一,形态各异。
19:46
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19:46
19:46
一、细胞膜
糖链
嵌入蛋白质
磷脂亲水极
磷脂疏水极
生物膜分子结构图
细胞膜的液态镶嵌模型学说特点
19:46
1 、脂质分子排成双层,构成生物膜基本骨架 2、 蛋白质或联结于膜内表面,或嵌入或贯穿 于脂双分子层 3 、糖类或联结于膜外表面,与去层蛋白质和 脂质亲水端结合,构成糖蛋白或糖脂 4 、膜两侧结构不对称,各种成分不对称 5 、膜脂和膜蛋白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1)粗面内质网(RER): 有核糖体附着,可运输蛋白质。
2)滑面内质网(SER): 无核糖体附着。具解毒、代解 (合成脂类、类固醇激素)、 传递兴奋的功能。
滑面内质网
粗面内质网
19:46
(3) 线粒体(mitocchondria): 细胞供能站 LM:线状或颗粒状.
细胞生物学部分名词解释
第一章细胞学:是研究细胞的结构、形态、生理功能及生活史的科学。
(未作要求)细胞生物学:是指从细胞整体水平、亚细胞结构水平、分子水平三个层次研究细胞的结构、功能及生命活动本质与规律的科学。
(未作要求)第二章细胞培养:把机体内的组织取出后经过分散(机械方法或酶消化)为单个细胞,在人工培养的条件下,使其生存、生长、繁殖、传代,观察其生长、繁殖、接触抑制、衰老等生命现象的过程。
细胞系:在体外培养的条件下,有的细胞发生了遗传突变,而且带有癌细胞特点,失去接触抑制,有可能无限制地传下去的传代细胞。
原代细胞培养:直接从有机体取出组织,通过组织块长出单层细胞,或者用酶消化或机械方法将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在体外进行培养,在首次传代前的培养称为原代培养。
传代细胞培养:将原代培养的细胞从培养瓶中取出,进行大数量的培养。
细胞融合:两个或多个细胞融合成一个双核细胞或多核细胞的现象。
一般通过灭活的病毒或化学物质介导,也可通过电刺激融合。
第四章细胞膜:是包围在细胞质外周的一层界膜,又称质膜。
单位膜:细胞质膜和细胞内膜统称为生物膜。
它们有着共同的形态特征,在透射电镜下呈现为“两暗夹一明”的三层结构,即内外两个电子致密的“暗”层中间夹着电子密度低的“亮”层,其厚度为7nm,这三层结构又称单位膜。
脂质体(liposome):是根据磷脂分子可在水相中自我装配成稳定的脂双层膜的球形结构的趋势而制备的人工球形脂质小囊。
膜运输蛋白:细胞膜上具有转运功能的跨膜蛋白,能选择性地使非自由扩散的小分子物质透过质膜。
运输蛋白根据作用方式分成三类:载体蛋白、通道蛋白、离子泵。
Na+-K+-ATP酶:Na+-K+-A TP酶是一种离子泵,又称Na+-K+泵,是细胞膜上进行主动运输的一种载体蛋白。
吞噬:指细胞在摄入直径大于1微米的颗粒物质时,细胞部分变形,使质膜凹陷或形成伪足将颗粒包裹后摄入细胞的过程。
吞饮:是指细胞在摄入溶质或液体时,胞质下陷形成一小窝,然后小窝离开质膜形成小泡,把局部的细胞外液及其溶质大分子摄入细胞内的过程。
细胞学说的意义
细胞学说细胞是动植物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接下来分享细胞学说的意义。
细胞学说的意义
1.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2.揭示了生物间存在着一定的亲缘关系。
3.标志着生物学研究进入细胞水平,极大地促进了生物学的研究过程,为达尔文的进化论奠定了基础。
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
1.细胞是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所有细胞在结构和组成上基本相似;
3.新细胞是由已存在的细胞分裂而来;
4.生物的疾病是因为其细胞机能失常;
5.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6.生物体是通过细胞的活动来反映其功能的;
7.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
细胞学说的三个要点
1.细胞是一切多细胞生物的基本结构单位,对单细胞生物来说,一个细胞就是一个个体;
2.多细胞生物的每个细胞为一个生命活动单位,执行特定的功能;
3.现存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期中)
第一章绪论1、细胞生物学(cell biology):是研究细胞基本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在显微、亚显微和分子水平上,以研究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增殖、分化、衰老与凋亡,细胞信号传递,真核细胞基因表达与调控,细胞起源与进化等为主要内容的一门学科。
2、显微结构(microscopic structure):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中能够观察到的细胞结构,直径大于0.2微米,如细胞的大小及外部形态、染色体、线粒体、中心体、细胞核、核仁等,目前用于研究细胞显微结构的工具有普通光学显微镜、暗视野显微镜、相差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等。
3、亚3、显微结构(submicroscopic structure):在电子显微镜中能够观察到的细胞分子水平以上的结构,直径小于0.2微米,如内质网膜、核膜、微管、微丝、核糖体等,目前用于亚显微结构研究的工具主要有电子显微镜、偏光显微镜和X线衍射仪等。
4、细胞学(cytology):研究细胞形态、结构、功能和生活史的科学,细胞学的确立是从Schleiden(1838)和Schwann(1839)的细胞学说的提出开始的,而大部分细胞学的基础知识是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以后得到的。
在这一时期,显微镜的观察技术有了显著的进步,详细地观察到核和其他细胞结构、有丝分裂、染色体的行为、受精时的核融合等,细胞内的渗透压和细胞膜的透性等生理学方面的知识也有了发展。
对于生殖过程中的细胞以及核的行为的研究,对于发展遗传和进化的理论起了很大作用。
5、分子细胞生物学(molecular cell biology):是细胞的分子生物学,是指在分子水平上探索细胞的基本生命活动规律,主要应用物理的、化学的方法、技术,分析研究细胞各种结构中核酸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的构造、组成的复杂结构、这些结构之间分子的相互作用及遗传性状的表现的控制等。
第二章细胞的统一性与多样性1、细胞(cell):由膜转围成的、能进行独立繁殖的最小原生质团,是生物体电基本的开矿结构和生理功能单位。
细胞学分析技术
细胞学分析技术细胞学分析技术是一种用于研究和了解细胞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的重要方法。
通过细胞学分析技术,科学家们可以深入研究细胞的内部机制,发现疾病的原因,并为药物研发和治疗提供有力的支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细胞学分析技术及其在科学研究和医学领域的应用。
一、荧光显微镜技术荧光显微镜技术是一种常用的细胞学分析技术,它通过标记细胞内特定蛋白质或结构的荧光染料来观察细胞的形态和功能。
这种技术具有高分辨率和灵敏度的特点,可以观察细胞内的亚细胞结构和动态变化。
例如,研究人员可以使用荧光显微镜技术观察细胞的分裂过程、蛋白质的定位以及细胞信号通路的激活等。
二、流式细胞术流式细胞术是一种高通量的细胞学分析技术,通过将细胞悬浮液注入流式细胞仪进行分析。
流式细胞术可以快速检测和分析大量细胞,并根据细胞的大小、形态和荧光标记选择性地分离细胞子群。
这种技术广泛应用于细胞表型鉴定、免疫细胞分析、染色体分析等领域。
例如,在癌症研究中,流式细胞术可以帮助科学家鉴别癌细胞和正常细胞,并进一步研究癌细胞的特性和变化。
三、原位杂交技术原位杂交技术是一种用于检测细胞和组织中特定DNA或RNA序列的技术。
通过将DNA或RNA探针标记上荧光染料,然后与待检测的样本进行杂交,可以在细胞或组织中定位和检测目标序列的存在。
原位杂交技术广泛应用于基因定位、疾病诊断和研究等领域。
例如,在遗传疾病的研究中,原位杂交技术可以帮助确定与疾病相关的基因突变,并进一步了解这些突变对细胞功能的影响。
四、质谱技术质谱技术是一种用于分析细胞内各种分子的方法,可以同时测定细胞中的多种化合物。
质谱技术具有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的特点,可以帮助科学家们鉴别和定量细胞内的代谢产物、蛋白质和核酸等。
这种技术广泛应用于代谢组学、蛋白质组学和药物代谢学等领域。
例如,在新药研发过程中,质谱技术可以帮助科学家评估药物的代谢途径、副作用以及在体内的分布情况。
细胞学分析技术在科学研究和医学领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细胞学说的内容和意义
细胞学说的内容和意义主要内容:1. 细胞是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单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不可描述成“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因为病毒等生物并不具有细胞结构)2.所有细胞在结构和组成上基本相似3.新细胞是由已存在的细胞分裂而来4. 生物的疾病是因为其细胞机能失常。
5.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6. 生物体是通过细胞的活动来反映其功能的。
7. 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他自己的生命,又对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8. 新的细胞可以由老的细胞产生。
重要意义:细胞学说论证了整个生物界在结构上的统一性,以及在进化上的共同起源。
这一学说的建立推动了生物学的发展,并为辩证唯物论提供了重要的自然科学依据。
恩格斯曾把细胞学说誉为19 世纪最重大的发现之一。
施莱登和施旺的细胞学说为19 世纪细胞的研究指出了方向。
然而,他们虽然正确地指出新的细胞可以由老的细胞产生,却提出了一个错误的概念即新细胞在老细胞的核中产生,由非细胞物质产生新细胞,并通过老细胞崩解而完成。
由于这两位科学家的权威,使得这种错误观点统治了许多年。
许多研究者的观察表明,细胞的产生只能通过由原先存在的细胞经过分裂的方式来完成,1858 年德国病理学魏尔肖(Rudolf Ludwig Karl Virchow) 概括为“一切细胞来自细胞”(Omnis cellula e cellula) 的著名论断,这不仅在更深的层次上揭示细胞作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的本质,而且通常被认为是对细胞学说的重要补充,甚至有人认为直至于此细胞学说才全部完成。
尽管细胞学说的某些部分已成为历史的陈迹,然而其中心思想仍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了后来生物学的发展,任何生物学的重要问题都必须从细胞中寻求最后的解答。
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区别:1、真核细胞具有由染色体、核仁、核液、双层核膜等构成的细胞核;原核细胞无核膜、核仁,故无真正的细胞核,仅有由核酸集中组成的拟核。
细胞学说的基本要点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细胞学说的基本要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细胞学说是现代生物学的基石之一,它说明了所有生命形式都由基本的结构单元——细胞构成。
通过对细胞结构、功能和组成的研究,科学家们逐渐发现了细胞的原生质、核等重要成分,并揭示了细胞在遗传、代谢和增殖等方面的作用机制。
本文将深入探讨细胞学说的基本要点,包括其历史背景、基本特征和组成、功能与作用,以及其在生物科学中的应用与意义。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五个部分来阐述细胞学说的基本要点。
首先是引言部分,概述这篇长文将介绍的内容以及文章结构。
其次,我们将详细讨论细胞学说的基本要点,包括细胞理论的历史背景、细胞的基本特征和组成,以及细胞的功能和作用。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一些重要的发现与实验证据,如DNA的发现、线粒体和叶绿体起源与功能证据以及免疫细胞理论支持下有关细胞学说的实验结果。
然后,我们将探讨细胞学说在生物科学中的应用与意义,包括医学、生物工程和生态系统方面。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回顾细胞学说的基本要点,并探索其重要性和未来发展方向。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介绍细胞学说的基本要点及其相关内容,使读者对细胞学说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
通过阅读本文,读者可以了解到细胞理论的起源、细胞的组成与功能、以及这一理论在现代生物科学中的应用领域和意义。
最终,希望能够增强读者对于这一基本概念的理解,并为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提供思路和启示。
2. 细胞学说的基本要点细胞学说是现代生物学的基石,深刻影响着我们对生命的理解。
本节将介绍细胞学说的基本要点,包括其历史背景、细胞的基本特征和组成,以及细胞的功能和作用。
2.1 细胞理论的历史背景在17世纪初,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赫克尔首次提出了“一切生命都由细胞构成”的观点。
然而,直到1838年,德国植物学家马蒂亚斯·舒莱登提出了“所有植物体均由细胞组成”并给予了足够支持证据后,细胞学说才真正确立。
2.2 细胞的基本特征和组成根据细胞学说,所有生命体都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
细胞学说的概念
细胞学说的概念细胞学说是现代生物学的基础,它是指所有生命都由细胞组成的理论。
细胞学说是一个关于细胞的结构、功能和发展的科学理论,它是现代生物学的基础,也是生物学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
细胞学说最初由德国科学家Schleiden和Schwann提出,他们认为所有生物都由细胞构成。
这个理论后来被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现在已经成为了生物学的基石。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所有生物都由细胞组成。
细胞具有自我复制、自我修复、自我调节和自我适应的能力。
细胞可以通过分裂产生新的细胞,并且可以通过DNA的复制和传递来遗传信息。
细胞学说有三个基本原则:所有生物都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所有细胞都来自于已有的细胞。
这些原则构成了现代生物学的基础。
细胞分为两种类型: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原核细胞是最简单的细胞类型,没有核膜或其他复杂的细胞结构。
真核细胞则包含了许多不同的结构,包括细胞核、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等。
细胞膜是细胞最外层的结构,它控制着物质的进出。
细胞核则是细胞内最重要的结构之一,它包含了DNA,并且控制着所有的生命活动。
线粒体则是负责产生能量的结构,它们通过呼吸作用来产生ATP。
内质网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包括了许多不同的结构,包括粗面内质网、平滑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等等。
这些结构负责合成、储存和运输各种不同的物质。
高尔基体则是一个复杂的结构,它负责分泌蛋白质和其他重要的分子。
高尔基体还可以将蛋白质运输到其他部位,并且可以将垃圾和废物从细胞中清除出去。
总之,细胞学说是现代生物学最重要的理论之一,它提供了我们对生命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深入研究细胞的结构、功能和发展,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生命的本质,并且为未来的生命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细胞学说名词解释
细胞学说名词解释细胞学说,又被称为细胞论,是现代生物学的基础理论之一,是指一种关于细胞是生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的理论。
下面将对一些与细胞学说相关的名词进行解释。
1. 细胞: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最基本单元,是生命的基本单位。
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组成,能够进行代谢反应,维持生命活动并传递遗传信息。
2. 原核细胞:原核细胞是一个特指的细胞类型,其细胞内没有明显的细胞核。
原核细胞包括细菌和古细菌,其遗传物质以环状DNA形式存在于细胞质内。
3. 真核细胞:真核细胞是原核细胞之外的另一类细胞类型。
真核细胞的特点是有明显的细胞核,并包括有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用于完成特定的细胞功能。
4. 细胞刺激:细胞刺激是指外界的一种物理或化学因素,通过与细胞膜或细胞器接触,引发细胞内一系列的反应和改变。
细胞刺激能够影响细胞的代谢、增殖、分化等生理过程。
5. 细胞分裂:细胞分裂是指一个细胞通过有序的过程分裂成为两个细胞的过程。
细胞分裂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两种类型,分别用于体细胞的分裂和生殖细胞的分裂。
6. 细胞器:细胞器是真核细胞中的一种复杂结构,承担特定的生物学功能。
常见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等,它们通过相互协作完成细胞的代谢、合成、存储等功能。
7. 细胞膜: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层边界,由脂质双层构成。
细胞膜具有选择性通透性,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维持细胞内外环境的稳定。
8. 细胞骨架:细胞骨架是一种网络状结构,由微丝、微管和中间纤维等组成。
细胞骨架起到细胞形态维持、胞内运输和细胞运动等重要的功能。
9. 细胞信号转导:细胞信号转导是指细胞内外信息通过一系列的信号分子传递和转导,最终引发细胞内一系列的反应和改变。
细胞信号转导调控着细胞的生长、分化、存活等过程。
10. 细胞周期:细胞周期是指细胞从一个分裂周期直到下一个分裂周期的完整过程。
细胞周期包括有丝分裂期、间期和减数分裂期,不同类型的细胞周期长度不同。
细胞学和组织学
细胞学和组织学细胞学和组织学是生物学的两个重要分支,它们研究的是生物体内最基本的单位——细胞和由细胞组成的组织。
在生物学的发展史上,细胞学和组织学的研究成果对于人类的健康和生命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细胞学是研究细胞的结构、功能和生理特性的学科。
细胞是生物体的最基本单位,它们构成了生物体的各种组织和器官。
细胞学的研究内容包括细胞的形态、结构、代谢、分裂、分化等方面。
通过对细胞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和疾病的发生机制。
例如,癌症就是由于细胞的异常增殖和分化而引起的疾病,对细胞学的深入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治疗癌症。
组织学是研究组织的结构、功能和生理特性的学科。
组织是由一定数量的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组成的,它们构成了生物体的各种器官和系统。
组织学的研究内容包括组织的形态、结构、功能、代谢等方面。
通过对组织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生物体的各种器官和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从而更好地预防和治疗各种疾病。
例如,心脏组织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从而更好地预防和治疗心脏疾病。
细胞学和组织学在生物学的研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的研究成果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治疗各种疾病。
在现代医学中,细胞学和组织学的研究成果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例如,通过对癌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研究,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诊断和治疗癌症。
总之,细胞学和组织学是生物学的两个重要分支,它们的研究成果对于人类的健康和生命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细胞和组织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从而更好地预防和治疗各种疾病。
认识微生物和细胞学
认识微生物和细胞学微生物和细胞学都是生物学的重要学科,涵盖了生物体微观结构和生命等方面的研究。
微生物是指肉眼无法看到的微小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细胞学则是指研究细胞的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学科。
对于普通人来说,微生物和细胞学似乎很遥远,但实际上,微生物和细胞学对人类健康和生命的贡献不可小觑。
微生物是地球上最广泛分布的生物,在不同的环境中都有它们的生存方式和特征。
细菌是微生物中最多样化的一类,它们可以生活在水中、土壤中、空气中、甚至是沸水中。
虽然很多人经常把细菌和病原菌等混淆,但事实上只有少数细菌是致病的,而绝大多数细菌都对人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首先,细菌是一些非常重要的生物制造工厂。
它们可以利用各种有机和无机物质来合成蛋白质、维生素、激素等化合物,这些都是生物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举个例子,我们的肠道中就存在着大量的益生菌,它们可以分解一些难以消化的食物残渣,释放出营养物质,为我们的身体提供能量。
此外,细菌还能够用来制造发酵食品,如酸奶、酱油、豆腐等,为人类的饮食健康做出了贡献。
其次,细菌还能够净化环境。
很多污水处理设施就是利用了一些特定的细菌来分解有机物质,将污水变成清澈透明的水体。
在一些石油泄漏等环境污染事件中,有些细菌也能够分解石油等化学物质,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损害。
此外,一些细菌还能够吸收和转化二氧化碳,有助于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
然而,微生物中也存在一些致病菌,它们可以引发各种传染病。
这些病原菌可以通过空气、水、食物等途径传播,危害人体健康。
感冒、流感、肺炎、结核病、艾滋病等都是由病原菌引起的。
为了预防疾病的传播,我们需要加强个人卫生,养成勤洗手、勤通风等好习惯,同时还需要学会正确地使用抗生素和疫苗等工具。
除了微生物,细胞学对于人类健康和生命也具有重要的贡献。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所有生命现象都源自于细胞内的化学反应和调节。
细胞学的研究可以揭示细胞结构和功能,进而探究细胞在人体内所扮演的角色。
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和意义细胞学是研究细胞的结构、功能、发育和遗传等方面的学科。
它是现代生物学的基础,对于我们了解生命的本质和生物体的运作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细胞学的主要内容和意义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细胞学的主要内容1. 细胞的结构:细胞学研究细胞的组成和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器等各个组成部分。
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包膜,细胞质是细胞的基质,细胞核是细胞中的遗传物质的储存和复制中心,细胞器则是细胞内的功能区域,如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
2. 细胞的功能:细胞学研究细胞的各种功能,包括新陈代谢、分裂、分化、运动、感受等。
细胞通过新陈代谢来维持自身的正常运作,通过分裂来增殖和繁衍,通过分化来形成不同类型的细胞,通过运动和感受来对外界环境做出反应。
3. 细胞的发育:细胞学研究细胞的发育过程,包括细胞的分裂、分化和组织器官的形成等。
细胞的发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基因的表达调控、信号传导、细胞命运决定等多个层面。
4. 细胞的遗传:细胞学研究细胞的遗传特性,包括基因的传递、突变和表达等。
细胞通过遗传物质DNA来传递遗传信息,通过基因的突变来产生遗传变异,通过基因的表达来决定细胞的功能和特性。
二、细胞学的意义1. 揭示生命的本质: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学的研究帮助我们了解生命的本质和生物体的运作机制。
通过研究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我们可以揭示生命的起源、演化和多样性,进一步认识到生命的奇妙和复杂。
2. 促进医学发展:细胞学的研究对于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研究细胞的发育和遗传,我们可以深入了解疾病的发生机制,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细胞学的技术也广泛应用于细胞培养、组织工程、基因工程等领域,推动了医学的进步和创新。
3. 促进农业发展:细胞学的研究对于农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研究植物细胞的生长和发育过程,我们可以改良农作物的品种,提高产量和抗病能力。
细胞学的技术也被应用于植物组织培养、转基因技术等领域,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细胞学说要点
细胞学说要点细胞学是研究细胞结构、功能和发育的学科,它是现代生物学的基础。
细胞学的发展对于人们深入了解生命的本质和生命现象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从细胞学的要点出发,简要介绍细胞学的基本概念、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的分裂和细胞分化等内容。
一、细胞学的基本概念细胞学是研究细胞结构、功能和发育的学科。
细胞学的研究对象是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细胞学的发展对于人们深入了解生命的本质和生命现象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是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的。
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包层,它可以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质是细胞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中含有各种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
细胞核是控制细胞生命活动的中心,其中含有遗传物质DNA。
细胞具有营养摄取、合成物质、能量转换、排泄废物、维持稳态等多种功能。
三、细胞的分裂细胞的分裂是细胞生命周期中一个重要的过程,它可以分为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种类型。
有丝分裂是指细胞在分裂过程中形成染色体,然后将染色体均匀地分给两个子细胞。
无丝分裂是指细胞在分裂过程中不形成染色体,直接分裂为两个子细胞。
细胞的分裂是生物生长和繁殖的基础,也是细胞发育和组织修复的重要过程。
四、细胞分化细胞分化是指未分化的细胞通过分化过程形成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细胞。
细胞分化是多细胞生物体发育的基础,它使细胞能够分工协作,形成复杂的组织和器官。
细胞分化的过程中,细胞会逐渐失去一些功能和特性,同时表达和发展出其他功能和特性。
细胞学是研究细胞结构、功能和发育的学科,它对于人们深入了解生命的本质和生命现象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是细胞学的核心内容,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细胞的功能包括营养摄取、合成物质、能量转换、排泄废物、维持稳态等。
细胞的分裂和细胞分化是细胞生命周期中的重要过程,分裂是生物生长和繁殖的基础,分化是多细胞生物体发育的基础。
细胞学说
一、细胞学说:1、所有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
4、细胞来源于已经存在的细胞。
细胞学说从整个生物界的层面说明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细胞与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生物体中各种细胞的起源。
二、流动镶嵌模型(fluid mosaic model):主要把生物膜看成是球形蛋白质和脂类的二维排列的液态体,不是静止的,而是一种具有流动性特点的结构。
是膜结构的一种假说模型,膜蛋白分布的不对称性,脂类物质分子的双层,形成了膜的基本结构的基本支架,而膜的蛋白质则和脂类层的内外表面结合,或者嵌入脂类层,或者贯穿脂类层而部分的露在膜的内外表面。
三、常染色质(Euchromatin):指间期核内染色质纤维折叠压缩程度低,处于伸展状态,用碱性染料染色时着色浅的那些染色质。
在常染色质中,DNA包装比约为1/2000-1/1000,即DNA实际长度为染色质纤维长度的1000-2000倍。
构成常染色质的DNA主要是单一序列DNA和中度重复序列DNA(如组蛋白基因和tRNA基因)。
常染色质并非所有基因都具有转录活性,处于常染色质状态只是基因转录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四、异染色质(heterochromatin):间期核中染色质丝折叠压缩程度高、处于凝集状态的块状结构,碱性染料染色时着色较深,在电镜下为染色质盘绕形成的粗大颗粒。
异染色质主要分布于间期核的周边,位于核膜内表面的附近,部分异染色质可与核仁结合,成为核仁相随染色质的一部分。
异染色质中DNA分子与组蛋白等的结合非常紧密,染色质丝螺旋化程度高,因而该类染色质不转录或转录活性低。
五、核孔复合体::以主动运输方式进行大分子、颗粒物质运输的机制,目前认为与存在于核孔复合体上的核转运受体有关,具有选择性。
六、核小体(nucleosome)由DNA和组蛋白形成的染色质基本结构单位。
每个核小体由147bp 的DNA缠绕组蛋白八聚体近两圈形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病毒主要是由一个核酸分子(DNA或RNA)与蛋白质构成的核酸-蛋白质复合体,没有
细胞结构,专性活细胞寄生的生命有机体。
2.病毒增殖过程:吸附,侵入,复制,组装与成熟,释放。
3.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认为脂双分子层以液态形式存在,单个脂分子可以沿着膜平面侧向
运动。
而球形的膜蛋白分子以各种镶嵌的形式与脂双分子层相结合,有的附在内外表面,有的全部或部分嵌入膜中,有的贯穿膜的全层。
流动镶嵌模型强调了膜的流动性和不对称性。
4.细胞膜是由脂质(膜脂),蛋白质(膜蛋白)和糖类组成。
5.细胞融合实验(免疫荧光标记实验)证明了膜蛋白的流动性;荧光漂白恢复技术也证
明膜蛋白的流动性。
6.膜脂对膜的流动性的影响因素:(1)脂肪酸链的不饱和度;(2)脂肪酸链的长度;(3)
胆固醇含量;(4)卵磷脂和鞘磷脂含量的比值。
7.膜脂的不对称性主要表现在膜中或膜两侧分布的各类脂分子的含量不同。
8.膜蛋白的不对称性指膜蛋白分子在细胞膜上具有特定的方向性。
9.细胞连接可分为三大类:(1)封闭连接;(2)锚定连接;(3)通信连接。
与中间纤维相
关的锚定连接包括桥粒和半桥粒,而与微丝相关的锚定连接主要有黏着带和黏着斑。
10.参与桥粒连接的钙黏着蛋白有两种类型,分别称为桥粒芯蛋白和桥粒芯胶黏蛋白。
11.半桥粒主要作用是把上皮细胞与其下方的基膜连接在一起。
12.黏着带位于上皮细胞紧密连接的下方,在相邻细胞间形成一个连续的带状结构,起锚定
微丝的作用,参与黏着带形成的主要蛋白是钙黏着蛋白和肌动蛋白。
13.黏着斑是微丝与细胞外基质之间的连接方式。
14.胞间连丝是由穿过细胞壁的质膜围成的细胞质通道,直径为20~40nm,存在于所有高等
植物的活细胞之间,是植物细胞间特有的通信连接结构。
功能类似于动物细胞的间隙连接。
通过胞间连丝的分子运输也受到Ga2+浓度的调节。
15.参与细胞黏着的分子称为细胞黏着分子,细胞黏着分子都是跨膜糖蛋白。
16.细胞黏着分子可分为四大家族:钙黏蛋白,选择素,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整联蛋白。
17.细胞黏着分子相互作用的三种模式①同种细胞黏着分子间的相互识别与结合(同亲型结
合);②不同种细胞黏着分子间的相互识别与结合(异亲型结合);③相同细胞黏着分子借助细胞外的连接分子相互识别与结合。
18.钙黏着蛋白属同亲型结合的细胞黏着分子,其作用依赖于Ca2+。
选择素属异亲型结合的
细胞黏着分子,其作用同样依赖于Ca2+。
选择素主要参与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之间的识别与黏着,引导白细胞穿过血管内表皮到达炎症部位。
19.白细胞到达炎症部位的机制。
P61
20.糖胺聚糖(GAG)是由重复的二糖单位构成的长链多糖,其二糖单位之一是氨基己糖(氨
基葡萄糖或氨基半乳糖),故名糖胺聚糖,也称为氨基聚糖。
P64
21.蛋白聚糖(PG)见于所有结缔组织和细胞外基质及许多细胞表面。
P66
22.胶原蛋白石细胞外基质中最主要的水不溶性纤维蛋白,也是多细胞动物内含量最丰富的
蛋白质。
P67
23.弹性蛋白是弹性纤维的主要成分,是高度疏水的非糖基蛋白。
P69
24.层粘连蛋白和纤连蛋白。
P70
25.被动运输包括简单扩散,协助扩散。
P77
26.主动运输是由载体蛋白所介导的物质逆浓度梯度或化学梯度由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
侧进行跨膜转运的方式。
其特点是:逆浓度梯度运输,需要能量供给,膜转运蛋白参与。
主动运输分为由A TP直接提供能量(A TP驱动泵),间接提供能量(偶联转运蛋白)以
及光能驱动三种基本类型。
P78,
27.根据信号分子的溶解特性可以分为脂溶性信号分子和水溶性信号分子。
脂溶性信号分子
可以直接穿过细胞质膜进入靶细胞内;水溶性信号分子不能过膜,只能在细胞外通过与膜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到细胞内。
P83
28.根据靶细胞上受体存在的部位,可将受体分为细胞内受体和细胞表面受体。
P84
29.G蛋白偶联受体。
P85
30.cAMP信号途径。
P86
31.靶细胞对信号分子脱敏,①受体没收;②受体下行调节;③受体失活;④信号蛋白失活;
⑤产生抑制蛋白。
32.蛋白质的合成与脂肪酸的合成也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P126
33.有一种称为I细胞的疾病,患者由于N-乙酰葡萄糖胺转移酶单基因的缺损,因此不能合
成M6P,溶酶体的酶也就不能被受体识别,因此无法转运到溶酶体中。
P136
34.N-连接与O-连接的寡糖比较。
P137
35.蛋白质分选的基本途径:第一种是多肽链在细胞质基质中合成后转运到具体有膜的细胞
器;第二种是蛋白质合成起始后即由信号肽牵引转移至糙面内质网内,再经高尔基复合体运至溶酶体、细胞膜或分泌到细胞外。
P149
36.蛋白质分选的主要类型:①跨膜运输;②膜泡运输;③选择性转运;④细胞基质中蛋白
质的运转。
P149
37.染色质可分为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
P158
38.核小体是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提出了染色质结构的“串珠”模型。
P162
39.染色体DNA的三种功能原件①DNA复制起始点;②着丝粒;③染色体两端必有端粒。
P167
40.经染色体显带技术处理所显示的染色体带纹类型,一类是染色体带分布在整个染色体长
度上,如Q、G和R带;另一类是局部性显带,如C、N、F、cd、T带等。
P169
41.骨骼肌细胞的收缩单位是肌原纤维,肌原纤维由粗肌丝和细肌丝装配形成,粗肌丝的主
要成分是肌动蛋白,而细肌丝的主要成分是肌动蛋白、肌原蛋白和肌钙蛋白。
P199
42.肌钙蛋白含三个亚基:①肌钙蛋白C ②肌钙蛋白T ③肌钙蛋白I。
P200
43.肌肉的收缩受Ca2+控制。
P200
44.微管的功能(一)支架作用;(二)细胞内运输;(三)纺锤体组装与解聚;(四)纤毛
与鞭毛的运动;(五)基体和中心粒。
P208
45.纤毛和鞭毛均由基体和鞭杆两部分构成纤毛轴心含有一束“9+2”排列的平行微管;鞭
毛中的微管为9+2结构。
P209
46.根据细胞形态变化,可以将前期I人为地划分为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双线期、终
变期5个阶段。
P239
47.G1/S期转化。
P253
48.癌细胞的基本特征:①细胞生生长与分裂失去控制;②具有浸润性和扩散性;③细胞间
相互作用改变;④mRNA的表达谱及蛋白表达谱或蛋白活性改变。
P263
49.细胞凋亡的检测。
P277
50.细胞凋亡的机制。
P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