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大气科学教学大纲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厦门大学海洋系理化组唐世凤教授等3名教师和18名学生调入青岛, 与山东大学海洋研究所合并成立海洋学系,赫崇本任主任,与景振华等筹建物理海洋学专业,著 名海洋生物学家童第周、曾呈奎教授也参加了筹建工作。1953-1954年文圣常、王彬华、牛振义 教授调入山东大学海洋学系,1954-1957年毛汉礼、束星北教授曾受聘来系进行教学和科研。
师资力量
海洋环境学院师资队伍结构较合理、实力较强、团结奋进、富有创新精神。学院拥有中国科学院 院士2名,博士生导师21名,教授35名;1人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和国家 科技攻关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荣誉称号获得者,3人为全国优秀教师,1人为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 技工作者,2人为全国优秀百篇博士论文获得者,2人为青岛市百名教育名家,2人为山东省劳动 模范,1人为"科技兴鲁"金质奖章获得者,4人为青岛市劳动模范,2人为山东省优秀教师;1人为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为中国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1人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 次入选者,4人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3人为山东省及青岛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23人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现职50岁以下教师中有博士学位者占68 %。
物理海洋研究所是1983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成立的,现设有海浪、浅海动力学、大洋环流、内波、 海-气相互作用、地球物理流体动力学等研究室。物理海洋研究所除承担科研工作外,还与海洋 学系和海洋气象学系共同承担本科生与研究生的教学工作。
物理海洋实验室是于1987年利用世界银行110万美元贷款和国内配套经费建立起来的,是全学院 科研的平台和基地。实验室于1989年被批准为国家教委部门开放研究实验室,1999年被教育部 确认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实验室的大型设备有:大型风-浪-流实验水槽、内波实验水槽、旋转 平台实验系统,还拥有粒子成像测速仪(PIV)、微波辐射计、多普勒声学流速仪、超声风速仪 等先进测量仪器。实验室对外开放,并设有开放课题基金。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为:上层海洋 动力过程、浅海动力过程、海洋环流、海洋-大气相互作用与气候变化、海洋环境探测机理与仿 真。
中国海洋大学考研专业目录
中国海洋大学考研专业目录
一、大气科学
大气科学专业是研究大气的各种现象(包括人类活动对它的影响),这些现象的演变规律,以及如何利用这些规律为人类服务的一门学科。
大气科学是地球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方向:
气候系统与气候变化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大气动力学与大气环流海洋与大气相互作用
二、物理海洋学
物理海洋学是海洋科学的一个主要分支,主要研究海洋中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特别是海洋中的水、热、盐、动量的输运和平衡等。
研究方向:
海洋动力学海洋热力学海洋声学海洋光学
三、环境工程
环境工程专业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的、交叉性强的工程技术学科,主要研究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环境污染问题的改善和防治、环境质量的提高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研究方向:
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环境监测与评价
四、电子信息
电子信息专业主要研究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
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已成为推动社会发展、提高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研究方向:
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与信息系统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以上就是中国海洋大学考研的专业目录,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独特的研究方向和深厚的学术底蕴,希望能为您的考研选择提供参考。
中国海洋大学 物理海洋学 课程大纲(理论课程)
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学课程大纲(理论课程)(本课程大纲根据2011年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或制定)【开课单位】海洋环境学院【课程模块】学科基础【课程编号】0701******** 【课程类别】必修【学时数】50 【学分数】 3一、课程描述1、教学对象海洋科学专业、大气科学专业的本科生2、教学目标及修读要求本课程旨在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物理海洋的基本理论及其发展全貌、理解已达到的水平和今后发展的方向。
要求掌握动力海洋(海流、海浪和潮波)的基本概念和运动变化的基本规律,学会分析研究海洋动力现象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3、先修课程(参照2011版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名称,课程名称要准确)《海洋学》、《海洋调查》、《流体力学》二、教学内容第一章:海流§ 1、引言§ 2、地转流§ 3、考虑摩擦的定常流动§ 4、非定常流动§ 5、风生大洋环流教学重点:大洋中的基本流动和风生大洋环流难点:大洋环流的西向强化教学手段:多媒体课堂讲授为主、随堂讨论与课后大作业为辅第二章:海浪§ 1、引言§ 2、线性波动理论§ 3、线性波动的合成§ 4、波动的折射和绕射§ 5、有限振幅波动§ 6、海浪的统计性质§ 7、海浪谱教学重点:线性波动、海浪谱难点:线性波动、海浪谱教学手段:多媒体课堂讲授为主、随堂讨论与课后大作业为辅第三章:潮波§ 1、引言§ 2、平衔潮理论§ 3、考虑地球形状的潮波§ 4、等深广阔水域中的潮波§ 5、海峡和海湾中的潮波§ 6、变截面海湾中的潮波§ 7、浅水潮波§ 8、三维潮波教学重点:平衡潮理论,广阔水域、海峡和海湾中的潮波、三维潮波难点:等深广阔水域中的潮波、三维潮波教学手段:多媒体课堂讲授为主、随堂讨论与课后大作业为辅三、考核方式及评价体系1、考核方式:闭卷考试2、评价体系:课程考核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构成,平时成绩根据出勤、课堂讨论、课后作业、期中检查等评定,所占比重一般不超过50%。
中国海洋大学《大气科学专业综合》2020年考研专业课复试大纲
大气科学专业综合
一、考试性质
大气科学专业综合考试是大气科学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
它的指导思想是为国家选拔具有较强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高层次人才。
大气科学类考生主要来自于本科专业为大气科学类专业的考生,复试考试需加试流体力学和普通物理等内容,要测试科技英语英语能力。
二、考查目标
要求大气科学类考生能系统理解高等数学、动力气象、天气学和大气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大气科学类考生还需要掌握流体力学和普通物理等内容。
能够熟练掌握专业科技英语应用。
三、考试形式
考试为闭卷考试(含专业综合考试与科技英语笔试),考试时间为180分钟,专业综合考试与科技英语均百分制。
四、考试内容
(一)动力气象、天气学和大气物理学(60%)
考试内容:动力气象、天气学和大气物理学的基本知识及其应用。
(二)流体力学和普通物理(20%)
考试内容:流体力学和普通物理的基本知识。
(三)高等数学(含线性代数)(20%)
1。
大气科学概论大纲
大气科学概论大纲大气科学概论教学大纲Introduction on Atmospheric Sciences一、课程基本情况课程编号: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课程学分:1 学分课程总学时:16 学时,其中讲课:16 学时,实验:0 学时,课外 0 学时课程性质:必修开课学期:第 2 学期先修课程:无适用专业:环境工程、环境科学、材料物理、遥感、材料物理、测绘工程、测控、电气工程、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物联网、光信息、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电信、电科、计算机科学、计科嵌入、物联网嵌入、软工嵌入教材:何金海、郭品文、银燕、申双和,大气科学概论,气象出版社,2012 年开课单位:大气物理学院大气物理系二、课程性质、教学目标和任务大气科学概论课程通过介绍大气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对专业课程中详细讨论的大气现象及其本质进行初步的描述和解释,重点在于解析一些基本的大气现象和大气运动的基本规律以及相关的科学问题,讲述常规气象探测以及遥感气象探测的方法,介绍基本的天气预报思路和方法,并通过大气环流及季风等气候知识的讲述,使学生能够初步且较为全面的了解大气科学这本学科所涵盖的主要内容以及研究手段。
通过这些基本知识的学习,将科学性和趣味性相结合。
使学生们初步建立起大气科学的理念,以培养并激发他们学习大气科学相关课程的兴趣。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第 1 章绪论掌握地球大气演化过程、地球大气主要成份理解垂直结构与分层特征熟悉表征大气的基本气象要素了解气象及其历史重点:大气的热力结构分层。
难点:表征大气湿度的方法。
第 2 章能量与辐射掌握电磁辐射基本定义理解太阳、地球大气辐射平衡熟悉太阳、地球和大气辐射基本规律重点:太阳与地气系统辐射过程、地气系统能量平衡。
难点:辐射基本定律。
第 3 章云、雾、降水掌握云、雾、霾基本定义熟悉云、雾的分类理解云、雾、降水的形成原因重点:云的分类,雾的形成与分类难点:雾与霾的区别第 4 章常规气象观测理解地面观测与高空探测概念;掌握气温、气压、湿度、风、降水的观测仪器与方法;初步理解地面观测中云、能见度、天气现象等参数的观测方法;了解自动气象站的主要功能及信号处理;了解高空气象探测中风、温度、湿度、气压的探测方法。
中国海洋大学关于本科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日历的规定[共5篇]
中国海洋大学关于本科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日历的规定[共5篇]第一篇:中国海洋大学关于本科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日历的规定中国海洋大学关于本科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日历的规定海大教字[2010]41号(2010年4月30日)一、为方便学生了解教学内容和课程进度安排,帮助学生有计划地开展课程学习,促进课程教学质量提高,依据《中国海洋大学本科教学章程(试行)》的相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二、开课院系需在课程开课前向教务处提交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日历,并由教务处在校园网选课系统及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予以公布,以便学生充分了解课程信息。
三、教务处设立公开信箱和邮箱,接受全校师生对公示教学文档的意见和建议。
四、教务处每学期随机抽查部分课程教学文档,并邀请同行专家进行评阅。
五、各开课院系收到教务处反馈意见后,要及时组织修撰教学日历及教学大纲。
六、教学文档公示及抽查情况做为开课院系教学工作重要考评内容,记录年终考评结果。
七、本规定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八、本规定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篇:中国海洋大学本科课程排课及调、停课管理办法中国海洋大学本科课程排课及调、停课管理办法海大教字[2007] 38号(2007年6月8日)为维护课程表的严肃性、权威性,规范本科教学管理,稳定本科教学秩序,依据《中国海洋大学本科教学工作章程(试行)》,制定本办法。
一、教务处根据教学计划按学期组织编制本科课程表。
二、本科课程表按照遵循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和有利于保证教学效果、有利于学生自主安排课程学习、有利于合理使用教学资源的原则进行编制。
三、编排课程表时,教务处会同各教学单位确定下学期开设课程、制定开课计划。
学生按开课计划进行选课,教务处依据选课结果确定并印制课程表。
四、制定学期开课计划以专业教学计划为依据,原则上不得改变教学计划中规定的课程、学时、学分和开课学期安排。
如确需更改,须由课程设置单位提出申请,报教务处审批,课程调整申请书由教务处和课程设置单位分别存档。
理论课程教学大纲参考体例-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国海洋大学大气科学概论课程大纲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Atmospheric Sciences【开课单位】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海洋技术系【课程模块】专业知识【课程编号】【课程类别】选修【学时数】32 (理论32 实践0 )【学分数】 2一、课程描述本课程大纲根据2011年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或制定。
(一)教学对象海洋技术专业本科生。
(二)教学目标及修读要求1、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大气科学基本过程的物理原理,特别是了解大气辐射传输过程,提高关于大气科学与海洋技术的结合点的认识,为今后结合海洋技术而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2、修读要求大气科学是研究大气和大气现象、并进行大气预测和改造的科学, 大气科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在环境科学、海洋学、人类活动及日常生活等各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当前世界许多地区出现的气候异常、环境恶化等问题,皆与大气和大气科学的研究有关。
本课程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适当配以多媒体教学,尽可能全面地向学生介绍与大气科学密切相关的专业领域,开阔学生的视野,并结合一些热点问题进行适当深入讲学与讨论,为将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教学内容上,主要向学生介绍大气成分及结构、大气辐射、气象要素分布、大气声、光、电现象、天气系统、大气热力学、大气动力学以及海-气相互作用、气候变化等。
专业领域介绍的广泛与某些热点问题的适当深入讲学与讨论并重,既不流于肤浅,也避免艰深专业内容的不容易理解。
(三)先修课程高等数学I1、I2二、教学内容注:教学要求分为:a掌握、b理解、c了解三个层次。
三、教学环节及学时分配本课程总学时32 学时,其学时分配见下表。
四、考核方式及评价体系(考核方式及成绩评价体系由老师根据课程自己设定)1、考核方式:闭卷考试,提交论文2、评价体系:课程考核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构成,平时成绩:50 %(包括出勤、课堂讨论、提交论文等),期末考试:50 %五、选用教材及必读参考书1、选用教材:大气概论,李万彪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1版2、主要参考书1)大气科学基础,王伟民等,气象出版社,2011年6月第1版2)大气科学概论,黄荣辉编著,气象出版社,2005年10月第一版3)气象学与气候学基础, 李爱贞等, 气象出版社, 2004年2月第2版4)大气-海洋学概论,陈月娟等编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5)Meteorology Today : An Introduction to Weather, Climate, and the Environment, C.Donald Ahrens, Brooks/Cole, 5th edition,19946)Atmospheric Science:An Introductory Survey,John M.Wallace,Peter V. Hobbs,2ndedition,Academic Press,2006六、撰写小组成员:陈文忠、管磊、赵朝方撰写时间:2012年 4 月16 日七、审核人:陈文忠八、院(系)学术委员会签章。
中国海洋大学大气科学专业教学计划
大气科学专业教学计划学科门类理学专业代码070901 毕业学位理学学士(从2006级本科生开始执行)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大气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气象学、气候学、大气物理、大气环境、大气探测和应用气象学,特别是与海洋相关的上述领域从事业务服务、科研和教学等工作的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本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大气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掌握数据分析和计算机应用的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知识更新能力和较广泛的科学适应能力。
毕业生应达到以下几方面的要求:1.系统掌握大气科学所必需的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流体力学、计算机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系统掌握大气科学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大气科学及相关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
3.掌握海洋科学和其它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
三、实践环节必修实践环节1.普通物理学实验153学时/4.5学分 6.数值天气预报模式17学时/0.5学分2.流体力学实验34学时/1学分7.天气学分析68学时/2学分3.海洋调查实习2周/2学分8.天气预报实习85学时/2.5学分4.大气探测17学时/1学分9.毕业论文14周/10学分5.数值天气预报基础17学时/0.5学分学生参加我校本科生研究训练计划(SRTP),可按规定获得相应学分。
四、学分分配项目准予毕业本科通识教育层面学科基础教育层面专业知识教育层面工作技能教育层面要求学分167.5 67.5 43.5 38 18.5五、课程设置1、本科通识教育层面最低要求学分:67.5 其中:必修56学分;限选11.5学分修课要求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课程英文名称学分学时先修课程建议选修学期讲授实践必修008101101023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Ideological andMoral Cultivationand the BasicCourse of Law3 511 008101101019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An Outline of MaoZedong Thought,Deng XiaopingTheory and the6 68 34 2,3Important Thought of Three Represents00810110102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Summary ofChineseContemporary andModern History2 34 2,300810110102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Basic Principles ofMarxism3 51 3,4008101101013 形势与政策ⅠCurrent Situation andPolicy Ⅰ0.5 17 2008101101015 形势与政策ⅡCurrent Situation andPolicy Ⅱ0.5 17 4008301101031 大学英语预备级ProbationaryCollege English2 68四年开课不断线,修满16学分即可008301101033 大学英语ⅠCollege English Ⅰ 4 68 008301101035 大学英语ⅡCollege English Ⅱ 4 68 008301101037 大学英语ⅢCollege English Ⅲ 4 68 008301101039 大学英语ⅣCollege English Ⅳ 4 68 008301101041 大学英语ⅤCollege English Ⅴ 4 68 008301101043 大学英语ⅥCollege English Ⅵ 4 68或另外一种外语的各个等级课程Other Foreign Languages16008201103019 体育ⅠPhysical EducationⅠ1 2 32四年开课不断线008201103021 体育ⅡPhysical EducationⅡ1 2 32008201103023 体育ⅢPhysical EducationⅢ1 2 32008201103025 体育ⅣPhysical EducationⅣ1 2 32008201101027 军事科学概论An Introduction toMilitary Science2 34 1008201101029 军事训练Military AffairsTraining2周 1008401101073 高等微积分ⅠAdvanced Calculus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VIP专享】中国海洋大学大气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5
2
23
10
69.5
17.5
2
128
22
150
五、专业核心课程
1.大气科学导论(32 课时,2 学分) 3.流体力学 I(64 课时,4 学分) 5.大气物理学(48 课时,3 学分) 7.天气学原理(64 课时,4 学分) 9.动力气象学(64 课时,4 学分)
六、专业特色课程
1.海洋学 I(64 课时,4 学分) 3.海洋-大气相互作用(32 课时,2 学分) 5.海气边界层与海雾(48 课时,3 学分)
大气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学科门类 理学 专业代码 070601 授予学位 理学学士
(2016 级本科生开始执行)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宽厚的数理、外语、计算机基础,具备大气科学综合知识和创新意识, 能在与海洋相关的气象、农业、生态、环保、交通、水文、能源、国防等领域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开发及管 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或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具体目标如下:(1)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德、智、体 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与人文修养及沟通交流能力;(2)掌握大气科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 能;(3)具备大气科学特定领域专项技能和综合分析能力;(4)具备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素养、创新精神和 职业操守;(5)面对新的学科发展需要,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知识更新和应用能力。
高等数学Ⅰ2
008601101093
008101101019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高等
008101101013 008101101015 008401101045 008401101047
形势与政策Ⅰ 形势与政策Ⅱ 高等数学Ⅰ1 高等数学Ⅰ2
中国海洋大学F0101 大气科学专业综合2021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复试考试大纲
F0101大气科学专业综合
一、考试性质
大气科学专业综合考试是大气科学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
它的指导思想是为国家选拔具有较强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高层次人才。
大气科学类考生主要来自于本科专业为大气科学类专业的考生,复试考试需加试流体力学内容。
二、考查目标
要求大气科学类考生能系统理解、动力气象、天气学和大气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大气科学类考生还需要掌握流体力学等内容。
三、考试形式
考试为闭卷考试,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四、考试内容
(一)动力气象、天气学和大气物理学(80%)
考试内容:动力气象、天气学和大气物理学的基本知识及其应用。
(二)流体力学(20%)
考试内容:流体力学的基本知识及其应用。
复试总成绩按照研究生院的相关规定和海洋与大气学院相关硕士研究生招生实施细则中的相关规定计算。
五、是否需使用计算器
否。
6。
宝玉石鉴赏教学大纲
宝玉石鉴赏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宝玉石鉴赏英文名称:Gem Appreciation周学时数:2 学分数:2教材:宝石学与宝石鉴定,韩宗珠等,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3年考核方式:考查开课院系:大气科学学院海洋科学系开课教师:吕海燕职称:讲师开课学期:2010-2011(二)课程简介:宝石玉石文化和现代文化生活、美学密切相关,但除极少数业内人士外,公众对宝玉石的知识非常缺乏,而且受到很多的误导。
本课程将从鉴赏的角度,讲授与宝玉石有关的基本矿物学知识和肉眼识别特征,以及宝石玉石鉴定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并简单介绍宝玉石行业的主要作假和假冒现象。
以常见的钻石、祖母绿、红蓝宝石、猫眼、玉石、有机宝石等为例,详细介绍了宝玉石的分类、属性、价值和加工过程等基本的鉴赏知识。
围绕趣味性与知识性,以历史故事、民间传说为切入点,增添宝玉石爱好者的宝石文化底蕴,初步了解宝玉石知识,为进一步学习宝玉石专业知识打下基础。
也可作为学生了解宝玉石文化,提高美学修养,初识宝玉石的入门课程。
教学中将采用大量的实物照片和图片进行讲解,考核方式为考查,即提交一篇指定内容的论文。
宝玉石鉴赏Gem Appreciation课程编号:学分:2学时:32(其中:讲课学时:32实验实习学时:上机学时:习题课学时)先修课程:无适用专业:全校教材:宝石学与宝石鉴定,韩宗珠等,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3年开课院系:大气科学学院海洋科学系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宝石玉石文化和现代文化生活、美学密切相关,但除极少数业内人士外,公众对宝玉石的知识非常缺乏,而且受到很多的误导。
本课程将从鉴赏的角度,讲授与宝玉石有关的基本矿物学知识和肉眼识别特征,以及宝石玉石鉴定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并简单介绍宝玉石行业的主要作假和假冒现象。
为学生了解宝玉石文化,提高美学修养,进一步学习宝玉石知识打下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及要求第一章宝玉石基础(2学时)1、教学内容:包括宝玉石的概念及所具备的条件,宝玉石的分类及简单的历史,宝玉石的各种价值,宝玉石的形成条件等内容;2、基本要求:掌握宝玉石的概念及分类,了解其价值和形成条件;第二章钻石的鉴赏(4学时)1、教学内容:钻石的基本特征,化学物理性质,质量评价,成因及分布,以及鉴别特征;2、基本要求:了解钻石的基本特征和化学物理性质,了解质量评价、成因和分布,掌握鉴别特征;第三章祖母绿的鉴赏(2学时)1、教学内容:祖母绿的基本性质,矿床成因及产地分布,主要的宝石品种及鉴别特征;2、基本要求:了解祖母绿的基本性质和成因分布,掌握主要的宝石品种和鉴别特征;第四章红蓝宝石的鉴赏(2学时)1、教学内容:红蓝宝石的基本性质,矿床成因及分布,各种类别的鉴别特征,质量评价;2、基本要求:了解红蓝宝石的基本性质和成因分布,了解质量评价,掌握各种类别的鉴别特征;第五章金绿宝石及其他宝石的鉴赏(4学时)1、教学内容:金绿宝石的基本特征,主要类别,鉴定和评价;水晶,尖晶石,碧玺,石榴石,橄榄石,托帕石,长石类宝石的基本特征,主要类别以及鉴别特征;2、基本要求:了解金绿宝石的基本特征、主要类别,其他宝石的基本特征和主要类别,掌握金绿宝石的鉴定方法和其他宝石的鉴别特征;第六章玉石和翡翠鉴赏(6学时)1、教学内容:翡翠的基本性质,矿床成因及分布,各种类别,质量评价,鉴别特征;软玉,蛇纹石玉,绿松石,石英质玉石,青金石,鸡血石,寿山石等玉石的基本性质,类别及鉴定特征;2、基本要求:掌握翡翠的鉴别特征及其他玉石的鉴别特征,了解翡翠及其他玉石的基本性质,成因分布和类别;第七章欧泊的鉴赏(2学时)1、教学内容:欧泊的基本性质,矿床成因及分布,品种及鉴别特征;2、基本要求:掌握鉴别特征,了解基本性质、成因分布和品种;第八章中国的玉石文化(2学时)1、教学内容:古代对玉石的认识,品种和用途,玉石文化的产生,玉文化与政治的关系,与古文化文学、著作的关系;2、基本要求:了解我国的玉石文化;第九章珍珠的鉴赏(2学时)1、教学内容:珍珠的产生、分布和分类,珍珠的质量评价,珍珠的保养,珍珠的鉴别特征;2、基本要求:了解珍珠的产生、分类、质量评价和保养,掌握珍珠的鉴别特征;第十章有机宝石的鉴赏(4学时)1、教学内容:珊瑚,琥珀,煤玉,象牙,龟甲的基本性质,产地,品种及鉴别特征;2、基本要求:掌握有机宝石的鉴别特征,了解它们的基本性质、产地及品质;第十一章宝玉石的加工及常用仪器(2学时)1、教学内容:工艺特点及技术要求,常用设备及工艺原料,常见款式和一般过程,用于鉴别的常见仪器和使用;2、基本要求:了解宝玉石加工的一般工艺特点和一般过程,掌握常用的鉴别仪器。
《大气科学大气环境方向毕业实习》教学大纲
大气科学大气环境方向毕业实习Graduation Practice一、课程基本情况教学周数:4周学分:4学分课程性质:必修先修课程:大气科学(大气环境方向)所有相关课程适用专业:大气科学(大气环境方向)教材:无开课单位: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系二、实习目标毕业实习是大气环境专业学生知识教育的重要实践环节,通过毕业实习使学生在掌握大气环境学科基本知识的基础上,了解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的联系,可以在理论和生产实践之间起到一个桥梁作用,并为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起到一个很好的过渡作用,奠定必要的思想基础、知识基础和技术基础。
三、实习基本要求通过让学生参加大气环境保护与研究方面的实际工作,检验自己所学专业知识的用途,了解书本知识与实际生产需要的联系与区别,体验自己所学知识的局限性和实际工作所需知识的多样性;了解大气环境保护与研究工作的性质,了解我国大气环境研究、环境管理机构、大气环境产业开发等部门的工作性质和任务,从而提高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通过毕业实习培养学生在生产实际中调查研究、观察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巩固和丰富专业知识;学习生产组织管理的初步知识,为将来学生参加大气环境保护与研究工作、选择就业方向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课程的内容和要求(一)实习内容大气环境专业生产实习的内容涉及面广,既包括专业课程设置所涵盖的内容,也包括教科书中还没有反映的相关内容。
主要有环境气象现象和大气环境问题调查分析方法,大气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大气环境质量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和治理技术方法,了解和分析生产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设想,力求能为实习单位解决实际问题。
(二)实习方式1、参观实习对实习单位进行全面参观,以了解其概况。
参观中应着重了解大气环境问题调查分析方法,大气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大气环境质量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和治理技术方法,大气环境科学理论研究方法,环境政策、法律和环境管理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气科学专业目录海洋学I (1)流体力学 (7)流体力学实验 (12)海洋调查实习 (16)理论力学 (22)计算方法 (25)大气物理学 (29)大气探测 (35)天气学原理 (40)动力气象学 (43)气象统计 (46)数值天气预报基础 (49)大气科学导论 (52)卫星气象学和雷达气象学 (54)大气环流引论 (56)非线性大气动力学 (58)气候学基础 (61)海洋-大气相互作用 (63)海洋气象学 (65)物理海洋学 (67)卫星海洋学 (73)海洋环流 (75)数值天气预报模式 (77)气象资料分析 (79)天气学分析 (81)天气预报实习 (84)海洋学I开课院系:海洋环境学院课程编号:070702101287课程英文名称:Oceanography课程总学时:68 总学分:4含实验或实践学时:学分:授课对象:大气科学专业本科生使用教材:海洋科学导论编者:冯士笮、李凤岐、李少菁主编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及版次: 2001年7月3版课程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海洋学》课程定位:是海洋科学和海洋技术各相关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内容宽泛、重点突出、概念准确的海洋科学入门课程,是进入高层次海洋研究的基础。
《海洋学》的主要教学内容,是以物理海洋学为核心和纽带,有机结合海洋化学、海洋生物学、海洋地质学等学科中的相关内容。
教学内容涉及与海洋有关的最基本的现象、过程、概念、理论以及观测手段、研究方法、研究成果及应用的最新进展。
目的使学生较全面认识海洋。
该课程以课堂授课为主,要求以浅显易懂、清晰准确的语言,描述海洋中发生的各种现象和过程。
教学方式以多媒体授课为主,结合课堂讨论、学生讲坛等形式。
考试形式:闭卷与开卷及平时练习相结合。
各部分比例:闭卷50%、开卷20%、平时思考题10%、平时练习20%。
学习参考书(注明编者,出版社,出版时间及版次):《海洋学》,杨殿荣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海洋科学概论》,陈宗庸等,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2;各种外文版教材,如:流体力学开课院系:海洋环境学院课程编号:070702101203课程英文名称:Fluid Mechanics课程总学时:85 总学分:5含实验或实践学时:学分:推荐使用教材:流体动力学编者:李心铭出版社: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及版次: 1997年课程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使学生系统掌握流体运动的一般规律及其有关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计算方法和基本实验技能,为以后的专业知识的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
考试形式:闭卷考试学习参考书(注明编者,出版社,出版时间及版次):吴望一,《流体力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0年。
流体力学实验开课院系:海洋环境学院课程编号:070702102205课程英文名称:Experiments of Fluid Mechanics课程总学时: 51 总学分:2含实验或实践学时:34 学分:1推荐使用教材:自编编者:流体力学实验室出版社:出版时间及版次:课程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培养学生的流体力学实验能力,掌握静态流动参数测试方法,更好地掌握基本的观测方法、仪器使用和数据分析方法,培养学生实验研究的兴趣和动手能力。
基本要求:实验前预习;实验时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认真读取实验数据;独立完成实验报告;掌握流体力学理论实验技能。
考试形式: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学习参考书(注明编者,出版社,出版时间及版次):1、《基础流体力学实验》杨立清等北京大学 2000、42、《流体力学水力学实验指导》王凤聪等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5.93、《流体力学实验CAI》毛根海等浙江大学海洋调查实习开课院系:船舶中心课程名称:海洋调查实习课程编号:070702103207英文名称:Marine Investigation推荐使用教材:《东方红2船海上实践教学指导》编者:《东方红2船海上实践教学指导》编写组出版社: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及版次:2006.1第一版课程总学时:2周总学分:2含实验或上机或听力学时:学分:课程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是否双语教学):《海洋调查实习》是中国海洋大学涉海专业必修课程。
配合《海洋学》理论教学,基于海洋调查基本理论,系统介绍海洋调查手段和方法,海洋调查资料由人工处理转向自动化处理。
对当今海洋调查的最新进展也给予介绍。
《海洋调查实习》的实践性很强。
在基本的理论授课前提下,主要注重海上实践的内容,确保学生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现场资料获取及资料分析能力。
使用中文单语教学,不使用双语教学。
注:授课模式指传统讲授、讨论、多媒体教学等学习参考书(编者,出版社,出版时间及版次):1.《海洋调查规范》国家海洋局,1975年和1991年2.《海滨观测规范》,国家海洋局,科学出版社,1987年3.《海洋调查方法》侍茂崇等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0年4.《中国云图》,气象出版社,1984年5.《大气物理学》,王衍明,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3年6.《大气物理学》,曹文俊,气象出版社,1993年7.《大气探测原理》,赵柏林等,气象出版社,1987年8.《海洋调查仪器使用手册》,国家海洋局海洋技术研究所编,海洋出版社, 2001年9.《海洋科学导论》,冯士筰等,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10.《A SHORT HISTORY OF CHEMISTRY》,James Riddick Partington,1957 年11.《分析化学》,武汉大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12.《中国海洋浮游硅藻类》金德祥等,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5年13.《中国北部海洋无脊椎动物》杨德渐等,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14.Seabird 911 plus CTD技术手册说明书15.RDI公司(美),声学多普勒海流剖面仪工作原理16.《多波束勘测原理技术与方法》李家彪等海洋出版社 1999年17.多波束操作手册18.CAP6600浅地层剖面仪操作手册理论力学开课院系:海洋环境学院海洋系课程编号:070702101313课程英文名称:Theoretical Mechanics课程总学时:51 总学分:3含实验或实践学时:学分:推荐使用教材:理论力学教程编者:周衍柏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及版次: 1986第二版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和学习,培养学生把简单的实际问题抽象为力学模型的能力;学会应用高等数学方法来处理物理问题;掌握有限自由度力学体系(如质点和刚体)机械运动的一般规律及其研究方法;为以后学习无限自由度的力学体系问题(如流体力学等)打下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基础。
课程基本要求:具有将实际问题抽象化,建立合理的理论力学模型的能力;能够恰当确定研究对象,坐标系,给出受力图,并正确运用给定条件分析受力平衡问题。
能运用合适方法描述质点和刚体的基本运动;熟练计算速度、加速度和角速度;能对一般形式的运动进行分析。
掌握质点和刚体的运动合成与分解的方法;会正确运用合成法求解复合运动中的速度和加速度问题,及平面运动中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正确、清晰地理解物体的力矩、动量、动量矩、动能、势能、冲量、功等物理概念,并能够给出求解计算。
理解和掌握各动力学基本定理和守恒定律,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正确选择和运用动力学基本原理求解实际中的简单理论力学问题。
了解分析力学思想,理解虚位移和广义物理量等概念,了解变分与微分的区别,了解力学变分原理。
掌握虚功原理、拉格朗日方程、哈密顿正则方程和哈密顿原理处理问题的思路及方法。
考试形式:课后作业和随堂测验占30%,期末闭卷考试占70%。
学习参考书:1、《理论力学》(第3版),马尔契夫著,李俊峰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
2、《理论力学教程习题解》,谢宝田,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年6月第一版。
3、《理论力学教程学习辅导书》,张宏宝,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11月第一版。
4、《理论力学》(上下),蔡泰信、和兴锁,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第一版。
5、《理论力学学习辅导》,程靳、程燕平,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8月第一版。
计算方法开课院系:数学系课程编号:070702101289课程英文名称:Computational Methods课程总学时:51 总学分:3含实验或实践学时:学分:推荐使用教材:《计算方法引论》编者:徐萃薇,孙绳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及版次:2001年第2版课程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这是为非“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生设置的计算数学入门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对数值计算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有准确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在计算机上对一些基本的方法予以实现。
考试形式:闭卷笔试70%,平时考查30%。
学习参考书(注明编者,出版社,出版时间及版次):1、王能超.《数值分析简明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4编写工作小结:1、实际讲授时可根据我校理工科不同专业具体情况适当增补取舍。
2、要求学生用所学的数值方法进行数值实验,这有助于加深对计算方法和理论的理解。
3、目前的计算方法教材有老化现象。
大气物理学开课院系:海洋环境学院课程编号:070703101291课程英文名称:Atmospheric Physics课程总学时: 68 总学分:4含实验或实践学时:学分:推荐使用教材:《大气物理学》编者:盛裴轩、毛节泰等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及版次: 2003年5月第一版课程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主要讲述大气中有气象和气候意义的各种成分的性质、大气的垂直分层、各气象要素的定义与计算;辐射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太阳短波辐射在大气中的传输(包括吸收和散射)、地球长波辐射在大气中的传输(包括吸收和放射);大气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各种热力过程和温、湿参量;大气层结稳定度;大气动力学、几种最简单的平衡运动;云物理学等大气学科的基础知识。
使气象和海洋专业的学生基本掌握上述各方面基础知识,为进一步学习其它知识打下基础。
考试形式:笔试,开卷。
学习参考书(注明编者,出版社,出版时间及版次):1、《大气科学概观》,[美]J.M.Wallace,P.V.Hobbs 编著. 王鹏飞等译。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年5月第一版。
2、《大气物理学》,盛裴轩等编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第一版。
3、《大气物理学》,大气物理学编写组编著。
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1月第一版。
4、《气象学》,陈世训、陈创买编著。
农业出版社,1982年12月第二版。
5、《大气辐射学》,刘长盛、刘文保编著。
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5月第一版。
6、《卫星气象学》,陈渭民等编著。
气象出版社,1989年4月第一版。
7、《热力学》, [美] K. 沃克编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5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