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睡眠障碍与抑郁焦虑
抑郁症加焦虑症治疗方案
一、引言抑郁症和焦虑症是两种常见的心理疾病,它们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抑郁症是一种情感障碍,主要表现为持续的悲伤、失去兴趣、疲劳、睡眠障碍等;而焦虑症则是一种以焦虑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症,患者常常感到紧张、不安、恐惧等。
当这两种疾病同时出现时,治疗难度会更大。
本文将针对抑郁症加焦虑症的治疗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二、药物治疗1. 抗抑郁药:抗抑郁药是治疗抑郁症加焦虑症的首选药物。
常用的抗抑郁药有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s)、三环类抗抑郁药等。
(1)SSRIs:常用的SSRIs有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等。
这类药物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小、耐受性好的特点。
(2)SNRIs:常用的SNRIs有文拉法辛、度洛西汀等。
这类药物在治疗焦虑症方面效果较好。
(3)三环类抗抑郁药:常用的三环类抗抑郁药有阿米替林、丙咪嗪等。
这类药物对抑郁症和焦虑症均有一定的疗效,但不良反应较多。
2. 抗焦虑药:抗焦虑药可以缓解焦虑症状,常用的抗焦虑药有苯二氮䓬类药物、非苯二氮䓬类药物等。
(1)苯二氮䓬类药物:常用的苯二氮䓬类药物有阿普唑仑、氯硝西泮、地西泮等。
这类药物具有镇静、催眠、抗焦虑等作用,但长期使用易产生依赖性。
(2)非苯二氮䓬类药物:常用的非苯二氮䓬类药物有丁螺环酮、坦度螺酮等。
这类药物具有抗焦虑作用,不良反应较小。
三、心理治疗1. 认知行为疗法(CBT):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通过改变患者的认知模式和行为模式,帮助患者克服焦虑和抑郁情绪。
2. 人际关系治疗(IPT):人际关系治疗主要关注患者的人际关系问题,通过改善人际关系,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
3. 焦点解决治疗(FST):焦点解决治疗是一种短期的心理治疗方法,通过关注患者的优势、资源和目标,帮助患者解决问题。
4. 正念疗法:正念疗法是一种以正念为基础的心理治疗方法,通过训练患者的正念能力,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
icd-10抑郁症诊断标准
icd-10抑郁症诊断标准ICD-10是由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国际疾病统计分类与诊断标准,对于抑郁症的诊断也有详细的标准,以下是相关的参考内容。
抑郁症在ICD-10中的诊断分类为“F32”,具体的诊断标准如下:1. 症状:持续至少两周的(1)悲伤、沮丧或丧失兴趣与愉悦感;(2)减少或缺乏活动或兴趣;(3)疲劳和减少体力;(4)自卑感和无能感;(5)有无对自身负罪的感觉,丧失价值感;(6)注意力和集中力减退,决策和思维困难;(7)睡眠障碍和食欲改变;(8)伴有自杀念头和行为。
2. 障碍的严重程度:根据症状的数量和严重程度进行分级,例如:轻度抑郁性发作(至少两个症状);中度抑郁性发作(至少四个症状);重度抑郁性发作(多个症状,且伴有明显的痛苦和社交功能受损)。
3. 排除其他疾病:必须排除与其他精神疾病、器质性疾病或药物使用相关的症状类似的情况。
4. 经过追踪:必须对症状进行追踪,并确保其持续至少两周。
5. 特定情况下的诊断:对于经过明显应激事件引起或在特定情境中出现的抑郁症状,还可以进行特定的诊断,例如“适应障碍性抑郁发作”。
除了基本的诊断标准之外,ICD-10还提供了其他相关内容,如:1. 与其他精神障碍的鉴别诊断:ICD-10列出了可能与抑郁症相混淆的其他精神障碍,如躁狂发作、强迫症、广泛性焦虑障碍等,以帮助医生进行鉴别诊断。
2. 抑郁症的伴随症状:ICD-10提供了与抑郁症常见的伴随症状,如焦虑、恐慌发作、睡眠障碍等的诊断标准。
3. 其他相关问题:ICD-10还涉及到与抑郁症相关的其他问题,如不良谋杀倾向、抑郁性幻觉等,以便进行全面的评估和综合诊断。
这些是ICD-10中关于抑郁症诊断的主要参考内容。
医生在进行抑郁症的诊断时,应根据这些标准来评估患者的症状和严重程度,并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
值得注意的是,ICD-10只是一个分类和诊断标准,具体的诊断与治疗需要由专业医生进行评估和决定。
《中国成人失眠伴抑郁焦虑诊治专家共识》(2020)要点
《中国成人失眠伴抑郁焦虑诊治专家共识》(2020)要点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失眠和抑郁、焦虑的发生率日趋升高。
失眠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之一,长期失眠不仅会降低生活质量、影响社会功能,还会引发一系列躯体和精神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肿瘤等。
失眠是抑郁障碍独立的危险因素。
失眠与焦虑存在共同的病理生理机制且易于“共病”,在治疗上也应重视“同治”的原则。
失眠和抑郁、焦虑既可以独立发生,也可以相伴存在,在症状学和疾病的层面密不可分。
失眠伴抑郁、焦虑在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方面与单纯失眠有很大差别,且预后更差、危害更严重,需要高度重视及积极处理。
概述一、失眠与抑郁、焦虑的定义(一)失眠的定义临床上常使用的失眠概念包括“失眠症状”“失眠障碍”(或失眠症)。
“失眠症状”是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意,包括入睡困难、睡眠维持困难或晨间早醒等。
“失眠障碍”是指失眠症状达到了疾病的诊断标准,并引起具有临床意义的痛苦,导致社交、职业、学业或其他重要功能的损害,且不能解释为其他睡眠障碍、精神障碍、躯体疾病及物质滥用所造成的效应。
根据《国际疾病分类》第11版(ICD-11),失眠障碍分为3类:慢性失眠障碍、短期失眠障碍和未分类的睡眠减少。
本共识中的“失眠”特指“失眠障碍”。
(二)抑郁的定义临床上常使用的抑郁概念包括“抑郁情绪”“抑郁状态”和“抑郁障碍”。
“抑郁情绪”可以是一种正常的生理过程,持续时间短,不需要医学处理。
“抑郁状态”是一组以显著的抑郁心境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往往表现为病理性情绪、行为和躯体化症状,持续时间较生理性抑郁情绪略长,需要医学处理。
“抑郁障碍”即精神医学中所指的“抑郁症”,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一类心境障碍,持续时间超过2周,对患者社会功能有显著影响,达到临床诊断标准,需给予积极治疗。
抑郁障碍的诊断标准主要参考《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
本共识中的“抑郁”包括“抑郁状态”和“抑郁障碍”。
神经内科患者睡眠质量与焦虑抑郁现况调查
神经内科患者睡眠质量与焦虑抑郁现况调查文浩;兰娟;倪娜娜;杨帆;樊双义【摘要】目的了解北京市某医院神经内科患者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的发生率及其现状,为临床早期干预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431例神经内科就诊患者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14项(HAMA-14)、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HAMD-24)进行他评式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的431例患者睡眠障碍的发生率高达84.69%,68.91%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或抑郁,其中32.2%的患者肯定有焦虑,30.6%的患者有明显抑郁,23.9%的患者焦虑抑郁共病.PSQI平均分为(12.12±4.17)分,HAMA-14的平均分为(10.97±6.95)分,HAMD-24的平均分为(15.29±10.15)分.女性睡眠质量较男性差,更容易患焦虑(P<0.05);住院患者睡眠效率明显低于门诊患者(P<0.05);有焦虑或抑郁的患者睡眠质量显著低于一般患者(P<0.01).结论神经内科患者睡眠障碍与焦虑抑郁发生率较高,女性高于男性,住院患者睡眠效率更差,应引起医护人员的足够重视,并对患者进行早期预防及治疗.【期刊名称】《河北医药》【年(卷),期】2019(041)004【总页数】4页(P617-619,623)【关键词】神经内科患者;睡眠质量;焦虑;抑郁【作者】文浩;兰娟;倪娜娜;杨帆;樊双义【作者单位】100071 北京市,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原解放军第307 医院)神经内科;100071 北京市,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原解放军第 307 医院)神经内科;100071 北京市,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原解放军第 307 医院)神经内科;100071 北京市,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原解放军第 307 医院)神经内科;100071 北京市,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原解放军第 307 医院)神经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95.4我国正步入老龄化社会,睡眠与情感障碍问题日趋严重,有部分研究表明住院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高达45.6%,焦虑抑郁发生率高达47.86%[1,2]。
焦虑抑郁失眠的治疗策略
情感障碍多导睡眠监测的意义
监测REM潜伏期、REM周期和睡眠结构,
作为评价抑郁状态的客观指标 抑郁症的疗效评价
排除其他睡眠疾患
(三)焦虑障碍与失眠
• 惊恐障碍(Panic Disorder)
• 广泛性焦虑障碍(GAD)
• 恐怖障碍(社会焦虑障碍)
• 强迫症(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
•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共性:入睡难、多觉醒、多梦、睡眠剥夺等
惊恐障碍(PD)的失眠特点
70%患者存在失眠 睡眠惊恐发作出现在入睡后2-3小时, NREM的II—III转换期, 持续2-8分钟 病人对睡眠惊恐发作产生恐惧和紧张, 产生预期焦虑、上床睡觉回避行为,加重惊恐症状 鉴别:睡眠癫痫、梦惊、 RBD、睡眠惊跳、 OSAS 等
失眠是情感障碍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程1年以上失眠是发生抑郁和焦虑障碍的主要
危险因素
–发生中度抑郁症的相对危险度是较其他人的4倍
失眠是抑郁复发的重要危险因素,且提示
预后较差
–Reynolds等报道,老年抑郁症在维持治疗阶
段,睡眠质量较好的病人90%病情稳定;而主
诉睡眠质量差的病人中,只有33%病情稳定
认知行为、心理治疗
睡眠限制
• 睡眠日记 — 明确睡眠平 均时间 • 建立规律、合理的作息 时间 • 睡前不打盹 • 根剧5-7天的睡眠效果, 以15分钟为单位增加或 减少卧床时间
认知行为
• 正常睡眠和不良睡眠宣教 • 建立规律睡眠-觉醒周期 • 了解有关 失眠的非 现实期 望和误解
中国成人失眠伴抑郁焦虑诊治专家共识(全文)
中国成人失眠伴抑郁焦虑诊治专家共识(全文)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失眠和抑郁、焦虑的发生率日趋升高。
失眠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之一,长期失眠不仅会降低生活质量、影响社会功能,还会引发一系列躯体和精神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肿瘤等。
失眠是抑郁障碍独立的危险因素。
失眠与焦虑存在共同的病理生理机制且易于“共病”,在治疗上也应重视“同治”的原则。
失眠和抑郁、焦虑既可以独立发生,也可以相伴存在,在症状学和疾病的层面密不可分。
失眠伴抑郁、焦虑在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方面与单纯失眠有很大差别,且预后更差、危害更严重,需要高度重视及积极处理。
为此,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睡眠障碍学组及神经心理与行为神经病学学组共同组织相关专家撰写了本共识。
概述一、失眠与抑郁、焦虑的定义(一)失眠的定义临床上常使用的失眠概念包括“失眠症状”“失眠障碍”(或失眠症)。
“失眠症状”是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意,包括入睡困难、睡眠维持困难或晨间早醒等。
“失眠障碍”是指失眠症状达到了疾病的诊断标准,并引起具有临床意义的痛苦,导致社交、职业、学业或其他重要功能的损害,且不能解释为其他睡眠障碍、精神障碍、躯体疾病及物质滥用所造成的效应。
根据《国际疾病分类》第11版(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11th edition;ICD-11),失眠障碍分为3类:慢性失眠障碍(chronic insomnia disorder)、短期失眠障碍(short-term insomnia disorder)和未分类的睡眠减少(hyposomnia,not elsewhere classified)。
本共识中的“失眠”特指“失眠障碍”。
(二)抑郁的定义临床上常使用的抑郁概念包括“抑郁情绪”“抑郁状态”和“抑郁障碍”。
“抑郁情绪”可以是一种正常的生理过程,持续时间短,不需要医学处理。
“抑郁状态”是一组以显著的抑郁心境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往往表现为病理性情绪、行为和躯体化症状,持续时间较生理性抑郁情绪略长,需要医学处理。
睡眠障碍患者焦虑抑郁症状调查分析(一)
睡眠障碍患者焦虑抑郁症状调查分析(一)【关键词】睡眠障碍;焦虑;抑郁;国内常模【摘要】目的探讨睡眠障碍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特点。
方法对60例睡眠障碍患者,58例焦虑症患者,63例抑郁症患者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评定,并与国内常模比较。
结果睡眠障碍患者的焦虑发生率高于抑郁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同性别间焦虑、抑郁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60a者抑郁发生率高于<60a者,≥60a者焦虑发生率低于<60a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
睡眠障碍组焦虑、抑郁症状均高于国内常模,但其严重程度均低于焦虑症组和抑郁症组患者,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
结论睡眠障碍患者焦虑、抑郁症状发生率较高,在治疗的同时应给予抗抑郁剂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
【关键词】睡眠障碍;焦虑;抑郁;国内常模Investigationsandanalysesofanxiousanddepressivesymptomsforpatientswithinsomnia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featuresofanxiousanddepressivesymptomsofpatientswithinsomnia.Methods60patientswithinsomnia,59anxietyand63depressionwereassessedwiththe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and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andcomparedwithnationalnorm.ResultsTheincidencerat eofanxietywashigherthanthatofdepressioninpatientswithinsomnia,butthedifferencewasnotsignifi cant(P>0.05).Incidentrateofanxietyanddepressionhadnodifferenceinsex(P>0.05).Incidenceofdepre ssionoranxietywashigherorlowerinthepatientswhowasolderthan60yearsthaninonesyoungerthan60years,thedifferencehadsignificance(P0.05).Theanxiousanddepressivesymptomsinpatientswithins omniawerebothhigherthanthoseinthenationalnorm,buttheseveritywaslowerthanpatientswithanxi etyordepression,differencehadthemostsignificance(P0.01).ConclusionPatientswithinsomniahadhi gherincidenceofanxiousandthedepressivesymptoms,atthesametimeoftreatmentshouldbegivenan tidepressantsandpsychotherapy.【Keywords】Insomnia;anxiety;depression;nationalnorm失眠症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早醒、多梦、焦虑、身体不适等。
中国成人失眠伴抑郁焦虑诊治专家共识摘要(2020完整版)
中国成人失眠伴抑郁焦虑诊治专家共识摘要(2020完整版)失眠和抑郁、焦虑三者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
,40%~92%的失眠症状由精神疾病引发。
约70%以上的抑郁患者伴有失眠症状。
失眠伴焦虑的患者占20%~30%。
近期中国成人失眠伴抑郁焦虑诊治专家共识出台,指出失眠伴抑郁、焦虑在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方面与单纯失眠有很大差别,且危害更严重,需要积极处理。
共识介绍了失眠和抑郁、焦虑的主要表现:(1)抑郁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及愉快感下降,严重者有消极观念或自杀行为。
(2)焦虑以持续性的紧张、烦躁、恐惧情绪为主要特征,伴有紧张不安、不能静坐、肢体肌肉紧张等、或表现为腹胀、恶心、呼吸困难、胸部压迫感、心悸等。
对于失眠者,要注意抑郁和焦虑的核心症状共识指出,临床上如发现有失眠,需询问患者有无抑郁、焦虑症状,因为相对失眠来说,抑郁、焦虑症状似乎危害性更大,因此需有较强的问诊技巧。
应先询问患者的睡眠和躯体症状,由浅入深,充分考虑患者对情绪心理症状的病耻感,尽量避免直截了当地询问其情绪症状。
共识推荐,对于疑诊患者,可使用睡眠日记、失眠量表、抑郁量表(如PHQ‐9)、焦虑量表(如HAMA)进行评估。
具体的问诊要点及技巧要注意:(1)是否存在非特异性躯体症状,如头痛、头晕、耳鸣、肢体麻木、颈肩部不适、食欲减退、体重减轻、乏力、心悸等。
(2)询问抑郁、焦虑的核心症状,包括:是否有情绪低落、兴趣下降或缺乏,有无消极念头或自杀行为;是否存在无价值感、自责、绝望感;是否存在紧张、担心、烦躁、易生气、恐惧、坐立不安等情绪和行为;询问上述症状的持续时间,发病前有无心理应激事件。
(3)既往是否存在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疾病。
(4)问诊时应注意观察患者的表情和动作,如是否有表情忧伤、唉声叹气、动作迟缓、言语缓慢、注意力不集中、主动性减退、手抖、出汗、坐立不安等。
短期失眠伴抑郁、焦虑主要与心理应激事件有关该共识指出,短期失眠伴抑郁、焦虑主要与心理应激事件有关,应及时处理应激事件,辅以睡眠卫生教育和失眠的认知行为疗法,尽早控制失眠,防止出现不良应对模式而导致失眠慢性化。
精神科睡眠障碍患者护理要点
精神科睡眠障碍患者护理要点一、护理评估1.生理评估(1)评估4周来每天的睡眠时数,一般青年、成人为7.5h;追述患者儿时及成年早期的失眠情况。
(2)请患者主观评估睡眠质量,主要包括睡醒后是否感到精力恢复、疲劳缓解、头脑清晰,有无睡眠后的轻松、舒适感,以及日间是否保持良好的工作、生活状态。
(3)评估当前接受何种药物治疗。
(4)有无某种躯体、脑部器质性疾病。
2.精神症状评估(1)素质因素:如遗传、较高年龄、个性特点等。
(2)诱发因素:如患某种精神疾病。
(3)维持因素:包括焦虑、对卧室和床形成负性条件反射。
(4)不良的睡眠卫生习惯。
(5)使用镇静催眠药和酒类。
(6)继发性获益等使失眠慢性化的心理和行为变化。
(7)睡眠中断的异常行为。
3.心理一社会评估(1)各种生活事件、生活或(和)工作环境改变。
(2)个人经历的负性生活事件。
(3)家庭中成员间的关系矛盾状况。
(4)性格特征。
(5)既往史和药物过敏史。
二、护理问题(1)情绪焦虑与睡眠障碍导致的精神、躯体痛苦有关。
(2)有外伤的危险的相关因素:①与睡眠障碍所致的危险行为有关;②与镇静安眠药使用意外有关。
(3)缺乏特定疾病知识。
三、护理目标①缓解焦虑;②保证安全;③健康教育。
四、护理措施(一)缓解焦虑(1)对急性失眠者积极采取措施,执行药物治疗,观察用药后反应,焦虑与恐惧情绪是否缓解。
(2)消除环境中的不良刺激。
(3)倾听痛苦:护士要耐心倾听,理解患者的遭遇。
特别是对矛盾性失眠的患者不可以否认其痛苦的感觉,使患者得到尊重和理解。
(4)日间和夜间均要观察患者的睡眠觉醒情况,做好交接记录,把观察的结果与患者适当讨论。
(5)安排规律的生活,帮助患者建立睡眠规律,及时处理异常睡眠情况。
(二)安全护理1.掌握睡行病症发作的规律如患者在睡眠中出现起床、走动的复杂动作,并呈现出低水平的注意力、反应性和运动技能。
患者有时会走出卧室甚至家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面临意外受伤的危险。
睡眠障碍的种类和调节方法
睡眠障碍的种类和调节方法睡眠是人体健康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之一,充足的睡眠可以促进身体恢复,维护神经系统正常运转,并对心理健康有积极影响。
然而,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大以及环境污染等因素,导致很多人面临睡眠障碍问题。
本文将对睡眠障碍的种类和调节方法进行探讨。
一、睡眠障碍的种类1. 失眠失眠是指入睡困难、保持入睡不稳定或早醒等问题。
常见症状包括反复醒来、入睡时间延长以及早醒无法再次入睡等。
失眠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如焦虑、抑郁、压力和生活习惯等。
长期失眠会严重影响白天精力和注意力,并增加患疾病的风险。
2. 嗜睡嗜睡是指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容易感到困倦,并且经常需要打盹来维持清醒。
嗜睡可能源于多种原因,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长期使用某些药物、精神障碍或遗传因素等。
嗜睡患者可能在工作或驾车时出现严重危险。
3. 具体性睡眠障碍具体性睡眠障碍包括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周期性四肢运动障碍和不寻常的行为和梦境相关障碍等。
这些障碍往往与特定的生理或心理过程相关联,影响到正常的睡眠质量。
4. 行为相关性睡眠障碍行为相关性睡眠障碍是指在入睡前后及夜间发生的异常行为。
典型的例子有梦游症、夜惊症和畏寒症等。
这些行为通常会干扰到患者自己以及同床伴侣的睡眠。
二、调节方法1. 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建立固定的作息时间,保持规律的起床和就寝时间对于调节睡眠非常重要。
避免在就寝前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减少光线刺激。
饮食要均衡,避免过量摄入咖啡因或食物和饮料,以免影响入睡。
2. 营造适宜的睡眠环境确保卧室环境安静、温度适宜,并保持良好通风。
选择合适的床垫和枕头,使身体能够在舒适的姿势下休息。
遮挡窗户上的光线,尽量减少外界干扰。
3. 放松技巧采用一些放松技巧有助于入眠。
例如进行深呼吸练习、温水浴或使用精油等方法能够帮助放松身心并促进睡眠。
4. 心理调节焦虑和抑郁是常导致失眠的原因之一。
通过学习应对压力的技巧、培养积极乐观的态度和寻求心理支持,可以缓解睡眠障碍导致的精神状况问题。
失眠伴抑郁焦虑病例分享
失眠与精神障碍
失眠病人 (n = 811)
40% 的失眠病人有一种 或多种精神障碍
抑郁症或恶劣心境: 23%
焦虑障碍: 24% 酒滥用: 7% 药物滥用: 4%
Ford DE, Kamerow DB. JAMA. 1989;262:1479-1484.
失眠是精神障碍患病的危险因子
失眠患者发生抑郁的比率是非失眠患者的3倍 发生焦虑的比率是非失眠患者的2倍
病例一
辅助检查:头颅MRI+A、EEG、ECG、 甲功等检查正常;SAS中度焦虑、SDS、 MMSE正常。 诊断:焦虑症 治疗:赛乐特20mg qd、阿普唑伦0.2mg bid,0.8mg hs,配合支持性心理治疗和放 松训练。 ∆一周后,发作性头晕等明显减少,睡眠改善、 紧张、焦虑情绪减轻
97 70 85
40 20 0
20 15
23% 17%
18 12
23% 15%
24% 18% 24
18
SH (n=73)
24% 18% 18
14
GZ (n=67)
24% 19% 23
18
精神科
39%
2729% 20
心理科
13 10
15% 12%
失眠 抑郁
Total (n=210)
BJ (n=70)
神经科
=75%
=67%
=75%
=77%
=78%
=74%
=77%
QA1.一般来说,您一周内会有多少位门诊病人? QA2.平均在一周内,您所有门诊病人中有多少位抑郁症病人 ? QA3.在您的所有门诊抑郁症病人中有多少比例的病人同时伴有失眠 ?
体会
失眠与抑郁焦虑精选PPT课件
▪ 不良生活方式
精选2021最新课件
9
什么是抑郁?
人的一种常见情感 障碍,以心境低落为主 要特征,可表现为闷闷 不乐到悲痛欲绝,甚至 出现木僵状态,少数人 可伴发幻觉、妄想等精 神症状。
精选2021最新课件
10
抑郁的核心症状
抑郁实为肌体生命功能的抑制。
——德国 施耐德
• 情绪低落 • 兴趣减退、享乐不能 • 精力不足、过度疲乏
精选2021最新课件
19
广泛性焦虑临床症状
临床症状表现为:肌肉紧张、疼痛,不 能放松,易疲劳,坐立不安,手抖,出汗, 心慌,口干,尿频,胸部不适和紧压感,头 晕,呼吸困难,心率失调,畏光,对声音敏 感,控制不住的过分担忧,总担心会有什么 坏事或灾难降临,莫名其妙的胆小害怕,不 安全感,不敢单独外出或独自在家,回避社 交活动,入睡困难,多噩梦等。
精选2021最新课件
4
失眠的分类
根据病程分为
▪ 急性失眠(短暂性失眠):病程<1个月 ▪ 亚急性失眠:1个月<病程<6个月 ▪ 慢性失眠:病程>6个月
精选2021最新课件
5
失眠的分类
按病因划分
▪ 原发性失眠 (以焦虑、抑郁诱发失眠)占
50%左右
心理、生理性失眠
主观性失眠
特发性失眠
▪ 继发性失眠(各种器质性疾病诱发的失
狂抑郁症)
精选2021最新课件
17
焦虑障碍是一大组疾病的总称通常包 括广泛性焦虑障碍、 强迫症、 社交焦虑症、 惊恐障碍 创伤后应激障碍五大种疾病。
精选2021最新课件
18
广泛性焦虑障碍(GAD)
是一种慢性精神障碍,其特征为 莫明其妙的过分担心和焦虑,伴有植物神 经的症状,如心慌、气短、出汗和肌肉紧 张,运动不安等。
睡眠障碍的常见类型与治疗方法
睡眠障碍的常见类型与治疗方法睡眠是人体恢复体力和精神的重要途径,但许多人面临着各种睡眠障碍的问题。
睡眠障碍是指在入睡、持续入睡或保持良好睡眠质量方面出现的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导致白天疲倦、注意力不集中和情绪波动等一系列不良影响。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睡眠障碍类型以及相应的治疗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自己的睡眠问题。
一、失眠失眠是最为常见的睡眠障碍之一,表现为无法入睡或无法持续入睡。
这种情况可能会导致白天疲倦、注意力不集中和情绪波动等问题。
失眠通常由压力、焦虑、抑郁或不良的生活习惯引起。
治疗方法:1. 建立规律作息时间:每晚尽量在同一时间上床入睡,并设定固定的早晨醒来时间。
2. 提供良好的环境:确保寝室安静、舒适、黑暗,以及适合睡眠的温度。
3. 避免刺激性物质:避免咖啡因和尼古丁等刺激性物质的摄入。
4. 改善生活习惯:通过饮食调节、减少电子设备使用时间和适量运动来改善生活习惯。
5. 心理疗法:采用认知行为疗法或放松技巧,帮助改变睡眠观念和远离焦虑。
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紊乱,特征是在睡眠过程中出现反复的呼吸暂停和觉醒。
这可能导致频繁打鼾、氧气不足和白天嗜睡等问题。
肥胖、颌面部结构异常以及进食时过量摄入引起舌根后坠是该病发生的常见原因。
治疗方法:1. 气道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CPAP):在睡眠期间通过面罩提供正压气流,有效防止气道塌陷。
2. 动态颚垫(Mandibular Advancement Device, MAD):通过牙合板使下颌向前推进,增加上呼吸道软组织的张力,从而保持气道通畅。
3. 外科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病例,通过手术缓解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引起的气道梗阻。
三、周期性肢体运动障碍周期性肢体运动障碍是指在睡眠中出现的不自主、迭发性的四肢运动。
这些运动可能导致常规入睡困难和片断醒来,最终影响整晚的休息质量。
焦虑症和抑郁症的区别
焦虑症和抑郁症的区别焦虑症和抑郁症是两种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它们在症状和表现上有一些明显的区别。
本文将详细介绍焦虑症和抑郁症的区别,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区分这两种疾病。
首先,焦虑症是指一种持续性的不适感和担忧情绪,其特征是过度担心和害怕,常常伴随着自主神经系统的激活,如心跳加快、呼吸困难、出汗等。
焦虑症的症状包括焦虑和紧张情绪、睡眠问题、注意力不集中、疲劳和肌肉紧张等。
这种疾病常常与特定的恐惧对象或情境相关,如社交场合、高空、动物等。
与之相比,抑郁症是一种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和自我评价下降的心理疾病。
抑郁症的主要症状包括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睡眠问题、食欲变化、注意力困难、自卑感、自杀念头等。
与焦虑症不同的是,抑郁症的情绪问题更为严重和持久,患者常常感到无望、内疚和自责,对生活失去兴趣和乐趣。
在病因方面,焦虑症和抑郁症都有遗传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但焦虑症更常见于有强迫症家族史的人群,而抑郁症则更与生活事件的负性影响有关。
研究发现,焦虑症与大脑和神经递质的异常有关,如杏仁核的过度活跃和谷氨酸盐的不平衡等;而抑郁症与脑内多巴胺、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的减少有关。
治疗方面,焦虑症和抑郁症都可以通过心理疗法和药物治疗来缓解症状。
常见的心理疗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CBT)和心理动力疗法等,它们可以帮助患者认识和改变不健康的思维和行为模式。
药物治疗方面,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是常用的药物治疗方法,它们可以调节神经递质的水平。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治疗方案应根据个体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制定。
在日常生活中,焦虑症和抑郁症患者需要注意自我管理和保持心理健康。
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和放松训练,与亲朋好友保持良好的社交联系,都有助于改善焦虑和抑郁症状。
综上所述,焦虑症和抑郁症是两种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它们在症状、病因和治疗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
了解这些差异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和区分焦虑症和抑郁症,从而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帮助患者重返健康的生活状态。
焦虑症和抑郁症的区别
的程度必需到达使心理功能下降或社会功能受到损害。具体来说,抑郁症
(5)有躯体不适感、精神运动性担心和精神功能紊乱等症状。
有以下几种主要表现:
焦虑症和抑郁症的区分
(1)兴趣减退甚至消逝;
从发病年龄上看,焦虑的首发一般在 35 岁以上,多发生于老年人;
(2)对前途悲观绝望;
而焦虑抑郁症在全部年龄群都有发生;焦虑抑郁症患者对家属、伴侣表现
虑症和抑郁症的区分主要是什么?焦虑和恐惧不同,焦虑所感到的威逼和 在心情低落影响下,自我评价低,自卑,有无用感和无价值感,觉得活着
危急都是不现实或不十分明确的。
无意义,有悲观厌世和自杀准备,有自责自罪,认为活着成为累赘,犯了
焦虑症常常与焦虑抑郁症合并存在,临床统计,80%以上焦虑抑郁症 大罪,在躯体不适基础上出现疑病观念,认为自己患了不治之症。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页眉双击删除即可。
焦虑症和抑郁症的区别
(5)自我评价下降; (6)感到生活或生命本身没有意义。
焦虑症和抑郁症的区分
焦虑症是以焦虑症状为突出表现的一种神经官能症,具有以下特点:
焦虑症常常与焦虑抑郁症合并存在,临床统计,80%以上焦虑抑郁症
(1)焦虑是一种心情状态,患者基本的内心体验是可怕,如提心吊胆、
患者有焦虑症状。以下内容是品才网 pincai 为您细心整理的焦虑症 忐忑担心,甚至极端恐慌或恐惧;
和抑郁症相关内容,欢迎参考!
(2)这种心情是不快和苦痛的.,可以有一种迫在眉睫或马上就要虚脱
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与一般的焦虑心情是有区分的。但是, 昏倒的感觉;
许多人简单把焦虑症和抑郁症相混淆,患病了也不主动治疗,以致长期受
难。
而焦虑者可怕突然发生的社交接触等,可怕去公共场合;大体来讲,
中国成人失眠伴抑郁焦虑诊治专家共识(2020完整版)
中国成人失眠伴抑郁焦虑诊治专家共识(2020完整版)抑郁是一种情感障碍,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和愉悦感减退、疲劳、自我评价下降、注意力和认知功能减退等。
抑郁障碍是指抑郁症状达到了疾病的诊断标准,并引起具有临床意义的痛苦,导致社交、职业、学业或其他重要功能的损害,且不能解释为其他精神障碍或躯体疾病所造成的效应。
根据ICD-11,抑郁障碍包括轻度、中度和重度抑郁障碍[4]。
三)焦虑的定义焦虑是一种情感障碍,表现为紧张、不安、恐惧等情绪体验,伴随着身体不适和自主神经系统的兴奋。
焦虑障碍是指焦虑症状达到了疾病的诊断标准,并引起具有临床意义的痛苦,导致社交、职业、学业或其他重要功能的损害,且不能解释为其他精神障碍或躯体疾病所造成的效应。
根据ICD-11,焦虑障碍包括广泛性焦虑障碍、恐慌障碍、社交焦虑障碍、特定物质或情境相关的焦虑障碍和未分类的焦虑障碍[4]。
二、失眠、抑郁、焦虑的流行病学失眠、抑郁、焦虑是常见的心理问题,其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升高。
失眠的患病率在成年人中为10%~30%,女性高于男性;抑郁的患病率在成年人中为3%~5%,女性高于男性;焦虑的患病率在成年人中为2%~5%,女性高于男性[5,6]。
此外,失眠、抑郁、焦虑三者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失眠是抑郁和焦虑的危险因素,而抑郁和焦虑也是失眠的危险因素[1,2,7]。
三、失眠、抑郁、焦虑的诊断一)失眠的诊断失眠的诊断应基于详细的病史采集和睡眠记录,包括睡眠时间、入睡时间、睡眠维持时间、睡眠质量、睡眠环境、睡眠惯、睡眠障碍的持续时间、白天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心情低落等。
同时,应排除其他睡眠障碍、精神障碍、躯体疾病和药物所致的失眠。
失眠诊断的标准为: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意,持续时间≥3个月,每周≥3次,影响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8]。
二)抑郁的诊断抑郁的诊断应基于详细的病史采集和症状评估,包括情绪低落、兴趣和愉悦感减退、疲劳、自我评价下降、注意力和认知功能减退等。
睡眠障碍的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睡眠障碍对个体身心健康的影响,以及睡眠障碍与慢性疾病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睡眠障碍患者的睡眠质量、心理状态和生理指标进行观察和分析,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睡眠障碍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方法1. 研究对象:选取100名睡眠障碍患者作为实验组,年龄在18-60岁之间,男女比例均衡;同时选取100名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
2. 研究工具:采用睡眠日记、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等工具进行数据收集。
3. 数据收集: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包括睡眠质量、心理状态和生理指标等方面。
同时,对实验组患者进行生理指标检测,包括血压、血糖、血脂等。
4. 数据分析:采用SPSS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睡眠质量、心理状态和生理指标等方面的差异。
三、实验结果1. 睡眠质量:实验组睡眠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SQI评分较高。
实验组中,失眠、浅眠、易醒、醒后难以入睡、睡中多梦等睡眠障碍现象较为普遍。
2. 心理状态:实验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实验组心理状态较差。
3. 生理指标:实验组血压、血糖、血脂等生理指标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实验组生理指标异常率较高。
四、讨论与分析1. 睡眠障碍对个体身心健康的影响:睡眠障碍会导致睡眠质量下降,进而影响个体的心理状态和生理功能。
本研究结果显示,睡眠障碍患者睡眠质量较差,心理状态较差,生理指标异常率较高。
2. 睡眠障碍与慢性疾病之间的关系:多项研究证实,睡眠障碍与慢性疾病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本研究结果显示,睡眠障碍患者血压、血糖、血脂等生理指标异常率较高,提示睡眠障碍可能是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
3. 睡眠障碍的治疗与预防:针对睡眠障碍,临床医生应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生活方式干预等。
同时,加强公众对睡眠障碍的认识,提高睡眠质量,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
焦虑症和抑郁症的早期识别与处理PPT课件
The era of mental disorders is approaching
精神障碍(二)定义 DSM-5
现状
1.高患病率 2.用于诊治的资源投入少、 专业人员少、床位少 3.认识不足:得到正确诊 治干预者少
危害
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健康负 担和经济负担 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精神障碍(三)发病机制
2.慢性病:慢性躯体疾病伴发焦虑、抑郁,应促使症状持续缓解,防止症状波动发 展为慢性化,在急性期控制症状后还需要继续巩固治疗;
3.焦虑、抑郁等达到“障碍”标准应按照急性期、巩固期、维持期及停药期全病程 治疗观察。
焦/虑/症/和/抑/郁/症/的/早/期/识/别/与/处/理
XXX XXXX
焦虑症和抑郁症的早期识别与处理
抑郁
抑郁 状态
1.是一组症状综合征。 2.以显著抑郁心境为 主要特征,丧失兴趣或愉快感,表现有情绪、 行为和躯体症状。
抑郁症
1.是一类疾病诊断。 2.由各种原因引起,以 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 类心境障碍。
抑郁症与焦虑症识别
焦虑 情绪
1.一种处于应激状态时的正常情绪反应。 2.表现为内心紧张不安、预感到似乎要发 生某种不利情况。
精神障碍是一个综合征 是以个体在认知、情绪、行为上出现显著临床异常为特征 可导致患者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明显损害或失能 病程大多是持续迁延的 病前多有一定的心理素质和人格基础,起病常与心理社会因素 有关
精神障碍概述
生 ·遗传
物 学
·脑发育异常
因 ·躯体疾病
素
心
理 社
·性格特征
会 ·应对方式
因
素·
焦/虑/症/和/抑/郁/症/的/早/期/识/别/与/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睡眠障碍?
包括难入睡、睡眠不深、睡后易醒、自觉多 梦、早醒、醒后不易入睡、醒后感到不舒或 疲乏、或白天嗜睡; 上述睡眠障碍每周至少发生三次持续一月以 上;
引起睡眠障碍的原因有哪些?
心理因素:如遇到亲人离丧等事件或由于 焦虑、抑郁等情绪引起 躯体疾病:如脑动脉硬化、甲亢等; 或躯体不适:如疼痛、气急等 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加,睡眠障碍的发 病上升 药物因素: 兴奋性药物: 咖啡因、利太林等 镇静催眠药撤药所致的反跳性失眠
长期使用苯二氮罩类催眠药的危害:
成瘾性,剂量逐渐增大 神经毒性
催眠药使用原则 :
根据失眠类型使用不同的药物 使用最小的有效剂量 短期使用 逐渐停药
什么抗抑郁剂是睡眠障碍患者的最佳选择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赛乐特等,其改善 睡眠作用已被广泛证实,长期使用不会引起明 显副反应,尤其对于老年人和躯体情况较差的
睡眠障碍与抑郁焦虑
系列讲座(三)
什么是真正的睡眠?
睡眠是每昼夜规律性的生理状态,是人的基 本生理需要。人的一生中睡眠时间占去生命 的1/3时间,通过睡眠可以使人体的精神和体
力得到恢复,人在睡眠中活动减少、意识受
抑制,但可被唤醒。
我们需要多少睡眠?
• 平均6-8小时/天,因人而宜; • 充足的睡眠的标志:不需要闹钟的自然醒 来,白天精力充沛; • 误区:随着年龄的增长,睡眠时间逐渐减少 • 实际上,随着年龄的增长,睡眠形式与节律发 生变化(REM睡眠的比例逐渐减少),因此人们感 觉常常会醒来。
良好睡眠的小窍门
• 生活规律 • 睡眠时间充足 • 想睡觉时就上床睡觉 • 建立睡眠的“仪式”:同样的动作/顺序,放松 • 营造睡眠的环境 • 晚间不要进食太多 • 远离咖啡因和尼古丁 • 睡前4-6小时不饮酒 • 规律地体育锻炼 • 午睡时间不超过30分钟 • 尽量不使用睡眠药
患者,提供了较好的选择。
常见的处理方法
1. 心理疏导:
非药物方法
耐心解释睡眠机制,消除病人对失眠的恐惧心理;
改善人际关系,特别是夫妻关系、婆媳关系等;
2.
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
只在有了睡意才上床,把床作为睡眠专用场所,尽 可能不在床上做与睡眠无关的活动; 睡前用温水洗脚、喝些牛奶、看看不感兴趣的电视 等,可诱导病人出现睡意; 生活有规律化,无论睡眠如何,每天同一时间起床。
如果睡眠不足会怎样?
• 精力不足
• 易激惹 • 注意力不集中 • 白天倦怠 • 警觉性下降 • 免疫力下降
长期睡眠不足可导致情绪不稳定、冲动性行 为、幻觉,极端甚至可导致死亡。
你可能遇到的睡眠问题
• • • • • • • • • • 长期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差 开车时会睡着 活动量不大时就得强打精神,如看电视或读书时 难以集中注意力去工作、学习或生活 工作/学习业绩不佳 别人常说你昏昏欲睡 记忆力不佳 反应慢 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白天常打盹
原则
1. 讲究睡眠卫生、调整作息时间、改善卧室 和环境、减少或停用烟酒、茶及咖啡,适 当增加运动; 2. 治疗原发疾病,如老年抑郁症,脑A硬化哮 喘、甲亢等;
3. 合理使用药物助眠。
常见的处理方法
药物治疗Biblioteka 催眠药 苯二氮罩类:安定、氯硝安定等; 抗抑郁药
在抗抑郁焦虑的同时也有改善睡眠作用,如 赛乐特等
睡眠障碍与抑郁、焦虑的关系
失眠可使人产生抑郁焦虑情绪,而抑郁焦虑的 常见临床表现也是失眠
1. 前者先有失眠,最常见的是入睡困难, 数日后在睡眠无改善的情况下出现继发 抑郁焦虑情绪; 2. 失眠是抑郁焦虑的常见症状,如早醒和 白天嗜睡,感到乏力,入睡困难。而失 眠也加重了抑郁焦虑情绪。
常见的处理方法
睡眠障碍会引起那些情绪问题
思维不敏捷、工作效率下降、注意力不集中 抑郁:失望,兴趣缺乏、做事力不从心,思 维活动迟滞 焦虑:紧张、烦燥不安、易激惹、坐立不安、 神经过敏,尤其出现入睡前紧张和担心
睡眠障碍导致的不良后果?
1. 2. 3. 4. 98%出现焦虑或抑郁症状,78%白天正常社 会功能下降,如精力不集中等; 免疫力下降; 医药费用增加; 工作效益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