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降低临床血液检验误差的措施分析

合集下载

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原因及控制

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原因及控制

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原因及控制1. 引言1.1 背景信息血液检验是临床诊断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检测患者血液中的各种成分来帮助医生判断疾病病情。

在进行血液检验时,可能会出现误差,这些误差可能会对诊断结果产生影响,甚至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方案。

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既包括标本采集过程中的错误操作,也包括实验室和仪器操作过程中的问题。

为了避免误差对结果造成不良影响,实验室人员需要严格遵循相应的质控措施和质量管理措施。

通过对血液检验中可能出现的误差及其控制措施进行分析和总结,可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障患者的健康与安全。

在本文中,将详细探讨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原因及控制措施,为相关医疗人员提供参考和指导。

2. 正文2.1 标本采集过程中的误差标本采集过程中的误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不合适的采集时间、不规范的采集技术、标本污染、标本容器选择不当等。

采集血液标本的时间选择对于某些检测指标的影响非常大,比如空腹血糖、空腹胆固醇等指标必须在晨起且空腹状态下采集才能保证准确性。

采集技术不规范也会导致误差,比如采集操作不规范可能使血液溶解,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标本污染也是造成误差的重要原因,比如采集时使用了不洁净的器具或者靠近开放性伤口等,都会导致污染血液标本。

标本容器的选择不当也可能引起误差,比如使用了不符合要求的抗凝剂、保存时间过长等。

为了减少标本采集过程中的误差,有必要对所有参与血液标本采集的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确保他们掌握正确的采集技术。

要加强对采集器具和容器的选择和消毒过程的管理,保证采集过程的无菌和规范。

建立严格的采集时间规范和标本处理流程,确保采集的标本质量可靠。

加强对采集过程的监督和质控,及时发现并纠正存在的问题,确保血液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2 实验室操作过程中的误差实验室操作过程中的误差可能是造成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实验室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以下误差:1. 样本混淆:在实验室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样本混淆的情况,导致不同标本被错误地进行检测或分析。

探析降低临床血液检验误差的有效措施

探析降低临床血液检验误差的有效措施

探析降低临床血液检验误差的有效措施随着我国科技的进步与经济的快速发展,血液检验手段也在不断进步,但是误差会严重影响检验结果。

在临床血液标本检验中,由于血液未完全凝固就分离、各种原因引起的标本溶血、标本受污染或保存不当等,都会导致检验误差。

本文试探究一下降低临床血液检验误差的有效措施。

标签:降低;临床血液;检验误差各类标本的采集是临床护士的一项基本功,检验标本采集的是否规范直接关系到检验标本数据的准确性,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据统计,国内外临床检验中误差分析显示,检验分析前误差占实验室总误差的50%~80%。

检验结果失真,严重干扰临床医生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甚至可造成错诊和误诊,不但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同时又浪费了卫生资源,所以必须减少检验误差。

1不合格标本的特征不合格标本就是指没有按照各种临床标本采集方法以及在储存和运送的过程中没有按照正确要求加以实施获得的标本。

不合格血液标本的常见原因包括抗凝的标本出现凝固或有凝块、不抗凝的全血或血清标本出现抗凝、标本的量不够、严重溶血、标本污染等。

2降低误差的一些有效措施2.1患者要提前准备紧张、情绪激动可影响神经内分泌功能,致使白细胞、血糖、乳酸、非酯化脂肪酸升高,这样就会使血液异常,造成检验误差,所以应该在采集血液标本前应向患者解释采集标本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克服患者的紧张情绪。

某些血液成分受饮食影响较大,护士在标本采集前要告诉患者明确的禁食时间及禁食内容,以避免饮食因素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如血脂检测至少两周内保持一般飲食,患者应在采血前二十四小时禁食高脂肪饮食,十二小时禁食空腹采血,且前一天晚禁止大量饮酒。

强烈的肌肉运动明显影响体内代谢,丙酮酸、乳酸可升高,对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的测定明显影响,可造成假性升高。

住院患者可在起床前抽血,匆忙起床到门诊的患者应至少休息十五分钟后采血。

药物对血液成分的影响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

采集标本应尽量选择在未使用各种药物前。

浅析降低临床血液检验误差的有效措施

浅析降低临床血液检验误差的有效措施

浅析降低临床血液检验误差的有效措施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血液标本采集质量和检验结果之间的关系,同时分析影响血液质量的因素。

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2015年6月出现误差的52例临床血液标本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找出造成标本产生误差的原因,并对主要环节的因素进行分析,制定相应对策。

结果:患者自身原因有16例,比例为30.77%;采集原因有13例,比例为25.00%;标本送检原因有19例,比例为36.54%。

标本检验原因有4例,比例为7.69%。

结论:只有注意每个环节,提升医务人员以及患者自身的重视度,严格把握每一个环节,这样才能很好的解决问题,最大限度的降低血液检验中出现的误差。

关键词:血液检验;降低误差;关键性;对策现代医学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越来越依赖于实验室检验,很多诊疗的决定是根据实验室的检验结果做出的,所以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在诊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对血液标本进行正确采集和规范及时送检,是保证血液检验质量的基本前提。

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2015年6月出现误差的52例临床血液标本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析其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降低检验误差的措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2015年6月出现误差的52例临床血液标本作为本次研究对象,血液标本均来自于本院的消化科、内分泌科、血液内科等其他科室。

其中男性血液标本为29例,女性血液标本为23例,年龄为18~76岁,平均年龄为(39.4±3.7)岁。

在所有出现误差的情况中,27例为标本凝血,14例为标本稀释,8例为标本污染,另3例为其他情况。

1.2检验方法本次研究由临床科室和检验科室来分析不合格的血液标本,且找出造成标本产生误差的原因,并对主要环节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制定相应对策。

具体方法:①对患者的基础信息进行了记录和分析,如患者的饮食情况、用药情况等;②对采集到的标本进行统一、科学的处理;③检验人员标注出明确存在着误差的血液标本,并详细记录不合格的具体情况,再将其反馈给各临床科室。

探析降低临床血液检验误差的有效措施

探析降低临床血液检验误差的有效措施
2 结 果
2 3 7例 0~5岁 急性腹泻 患儿粪便标 本中共检 出 A群轮 状病毒 阳性 1 1 1例 , 总检出率为 4 6 . 8 %, O - _ 6月 患儿 4例, 占阳性患儿 3 . 6 %; 6月一2 岁患儿 7 l例 , 占6 4 . 1 %; 2 _5岁患儿 3 6例 , 占3 2 . 4 %。其 中蛋花汤样 便 5 O 例, 占阳性标本 4 5 . O %, 水样 便 3 2 例, 占2 8 . 8 %, 其他 性状 粪便共 2 9 例, 占2 6 . 2 %。
地使 血液与抗凝剂混匀 , 防止剧烈摇 动使 细胞损 伤。采集标 本 的技 术要 求: 采血 时止血带捆扎时间在 1 m i n之 内, 禁止拍 打手臂 或反复握拳 屈肘 及反 复穿刺等 , 否则会使血钾 上升 0 . 8 m m o l Z L 。采 血部位定位 和进 针准 确, 禁止针尖在静脉 中反复穿刺 , 否则易造成血肿 和血 样溶血 。注射 器和 针头连接不 紧, 采血时空气进 入产生 泡沫 ; 皮肤 穿刺 时, 为增加 血流 而挤 压穿刺部位或从皮肤上直接吸血以及抽血速度过快都 可造成溶 血。采集 标本 时患者 的体位 : 坐位或 卧位对检 验结果无 大 的差 异 ; 站 立时 , 血 液 中 成分浓缩 , 蛋 白、 酶类 、 钙、 镁 等结果 偏高 。标本 的送检 时间 : 血标本 采集 后应尽快送检 , 时 间最好不超过两小时 。血沉应于两小 时内测定 完毕 , 否 则血沉减慢 。心肌损伤标志物检验要求总周转 时间小 于一小 时。血气分 析、 细菌培养标本等应该在 三十分 中 内测定 。血糖测定 应于 半小时 内送 检, 因为采血后 室温放置 , 由于糖酵解作 用 , 每小 时可降 低 0 . 0 5 m m o l / L , 夏季采血后血糖将 以每小时 7 %~ 1 0 % 的速度分解 , 标本 留置 时间过久易 影响血糖 的检验结果 。送检要求 : ①建 立标本传送系统 , 加强对送检 人员 的培训 、 教 育及监督 。②做好 标本交 接手续 , 减少标 本丢失 、 损坏 时人为 地复制 或补充标本 , 以虚假 的标本影 响检验 标本 的真实性 。③ 确保 运送 过程 的规范性及标本安全性 。对护 士的要求 : ① 护 士在血液 标本采 集过 程中 , 应 具有高度 的责任心 。②严格按照操作规程采 集 , 严格执行查 对制 度, 强化质 量意识 , 最大限度确保血液标本 的分析 前质量。③采集 血液标 本前应认 真核对床号 、 姓名 、 标本的需求量 、 一次性注 射器的有效 期、 容器 是否符合、 真空采血试管有否漏气 , 确保无误后 方可采集标本 。④ 采集 的 血液标本在标 明床号 、 姓名等标记后还应注 明采集 的时问 , 在规定 的时间 内及时送检以确保检验标本 的准确性。

探析降低临床血液检验误差的有效措施

探析降低临床血液检验误差的有效措施

探析降低临床血液检验误差的有效措施摘要:目的:本次主要对临床血液检验降低误差的有效措施进行探讨。

方法:根据相关规范和条例,明确质量控制标准,对工作人员进行素质、道德、工作能力各方面的培养,确保文件化内容的清晰、有效,以及各个工作的有效配合,做好对器具的质量检查。

结果:在血液质量的工作当中,不断完善工作质量,进行有效培训,进行血液质量工作更加规范,能够促进血液质量的合格。

结论:想要保证血液质量的合格,与多方面因素相关,抽血前告知抽血者注意事项,抽血时确保其情绪的稳定,控制抽血速度;医疗工作者方面,需要确保其拥有丰富的经验、业务能力的专业性、道德水平,定期对设备仪器进行把关和检验,从而确保完善质量工作。

关键词:血液检测;降低误差;措施分析生化检验质量中,最为重要的工作是标本的采集,这一步骤对于检验结果的合格与否至关重要,除此之外对采血过程中及采血的后质量把关也对结果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1]。

因此,为了确保患者病情得到确诊,提升医院的威望,本次主要对临床血液检验降低误差的有效措施进行探讨,为临床检验提供重要依据,现以文字报告的形式进行探讨,详细报告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时间段为2019年1月~2019年12月在此期间我院参加临床生化检验8424人,在所有研究对象中,有50人出现血液检验结果不合格,不合格标本中男性30人,女性20人,年龄分布在18至78岁,平均(46.54±3.23)岁,本次通过回顾的方法对生化检验结果不合格的相关原因进行分析。

1.2 血液检验结果不合格原因①部分进行输液的患者与抽血的肢体为同一只手,或从输液管中取“血”,导致取得的标本不合格。

②患者在抽血前饮食,导致血液的质量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③在进行抽血时,抽血量不符合标准。

④血培养应在发热高峰期或者发热初期采血,常规而言,应当在运用抗生素前,当患者已经使用药物,应当下次再予以采血操作。

(这属于微生物检验,不属于生化检验范围)⑤抽取血液后,送检时间过长,影响血液质量。

浅析降低临床血液检验误差的有效措施

浅析降低临床血液检验误差的有效措施

浅析降低临床血液检验误差的有效措施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医学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提高。

而作为医生检验判断的重要参数,准确的血液检验结果有利于医生做出正确判断。

然而在实际的血液检验过程中,血液检验却经常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为了消除这些影响和误差,确保临床血液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笔者将在下文中简要谈谈降低临床血液检验误差的有效措施。

标签:临床血液检验相关误差有效措施1 影响临床血液检验结果的相关因素1.1病患自身原因情绪: 由于人们对于临床血液检验的采集等过程都具有一定的认识,因此笔者在这里就不再多花笔墨进行赘述,而是简要谈谈影响临床血液检验结果的相关因素,我们只有弄清楚了这些因素,才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血液检验的误差。

首先是患者自身的原因,如病患在精神紧张或者极度兴奋的状态下进行血液检验,这样就会造成血液检验结果的不准确,因为人在兴奋或者紧张状态时,身体内的肾上腺素分泌会增加、血清胆固醇增高、血儿茶酚胺上升,由此就会造成不小的偏差;而某些血液检验是在患者饮食、餐后及延长空腹时间即饥饿时进行的,此时患者血液的化学成分会由于饮食、饥饿等产生一系列的变化,因而此时测出的结果也是不准确的;另外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运动时由于剧烈呼吸与出汗运动消耗病患体内存储ATP,这会增加血液中代谢产物酒精会引起病患高三酸甘油脂血症,在输液过程中抽血送检的标本会因输入的药物产生较大差异结果,这些都是由于患者的原因造成的检验结果的偏差。

1.2标本采集原因:标本采集的不恰当也会严重影响到临床血液检验误差的结果。

下面笔者将举出相关的例子进行说明:首先是采血量的影响,采血量的多少是有一定的标准的,并不是越多越好,若是采血量控制不好,其就会与试管内抗凝剂比例失调从而产生易凝固或血培养阳性率降低;此外采集时间、体位、部位也不是凭主观臆断的,而是由一定的标准的,不同的采集时间、体位、部位会影响血浆浓度,而血浆浓度一旦发生变化,则血液样本的检验结果就会受到相应的波动;最后则是一系列的常见的血液样本采集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了,即溶血、凝血、脂血等问题。

探析降低临床血液检验误差的有效措施

探析降低临床血液检验误差的有效措施

探析降低临床血液检验误差的有效措施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检验在现代医疗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临床血液检验中存在着一定的误差,这些误差的出现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因此,如何降低临床血液检验误差已成为医疗领域中至关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析。

一、规范操作流程和标准临床血液检验是一项细致复杂的工作,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差错都可能导致误检、漏检等问题。

因此,规范操作流程和标准非常重要。

首先,检验仪器的使用、维护应符合相关的规范。

其次,各项检验的操作顺序、时间和方法都需要按照规范要求进行,保证检验的准确性和符合性。

最后,每项检验结果应与标准值进行比较,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通过规范操作流程和标准,能有效降低临床血液检验误差的产生。

二、严格质量控制在临床血液检验中,质量控制非常重要。

在日常检验中,需要参照国家标准和质量控制要求,建立可靠的、精细的质量控制程序。

通过质量控制程序,及时发现检验错误,及时排除偏差和干扰,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在质量控制中还应该选择合适的质控品,严格按照实验室的规程、流程加以规范化使用。

做好质量控制,可以有效降低临床血液检验误差。

三、提高人员素质和技能医疗工作人员是进行临床血液检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提高人员素质和技能,使其能熟练、精准地操作检验仪器和检验程序,是降低临床血液检验误差的关键。

对于新进入实验室的人员,应进行充足的培训和考核,严格把关他们的操作质量。

对于老员工,更应不断加强继续教育和培训,跟上行业发展的步伐,提升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

只有通过提高人员素质和技能,才能提高临床血液检验的质量和准确性。

四、建立质量保障体系建立质量保障体系可以保障临床血液检验的质量。

这个质量保障体系应当包括标准规范化的标本采集,标本处理,质量控制,检测仪器的标准化使用以及检验结果信息的管理。

核心环节要按照标准规范化的流程进行全面控制。

建立全方位的质量保障体系,能够与多个部门相互配合,进行交叉检验,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提高临床检验的水平。

降低临床血液检验误差的有效措施分析

降低临床血液检验误差的有效措施分析

降低临床血液检验误差的有效措施分析目的分析降低临床血液检验误差的有效措施。

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集的1000份血液检验标本,分析血液检验误差出现的原因,并对降低临床血液检验误差的有效措施进行探究。

结果在所有出现误差的92份血液检验标本中,有52例是由于标本采集原因,有18例为标本检验原因,12例为患者自身原因,10例为标本送检原因。

结论造成血液检验误差出现的原因有很多,应加强对血液检验各环节的检查,并且规范医护人员的各项检验操作,以减少临床血液检验误差的出现。

标签:误差;临床血液检验;标本;措施血液检验是一种最常见的检验血液系统疾病的检验方法,同时也能对其他系统疾病进行检验。

但在临床血液检验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检验结果仍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出现与患者的症状不符的情况[1]。

因此,需要分析血液检验误差出现的原因,并探究降低临床血液检验误差的有效措施。

对此,我院专门成立研究小组,分析血液检验误差出现的原因,研究降低临床血液检验误差的有效措施,现将研究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于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集的1000份血液检验标本,其中有92份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在所有出现误差的情况中,40例为标本凝血,28例为标本稀释,16例为标本污染,另8例为其他情况。

1.2方法对1000份血液标本的存放情况、凝血情况、采血部位、采血时间、采集量以及患者自身情况进行严格审核,并做好记录,以判定其与检验标准是否相符[2]。

在血液检验时一旦发现误差,工作人员立即将出现误差的标本送入相关的科室,对检验误差的产生原因进行进一步地分析。

1.3统计学分析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经过对血液检验出现误差的标本的详细分析发现,血液检验误差的出现可分为以下几个原因:患者自身原因、标本检验原因、标本送检原因、标本采集原因。

降低临床血液检验误差的有效方法是什么?

降低临床血液检验误差的有效方法是什么?

降低临床血液检验误差的有效方法是什么?血液细胞检验作为临床医学检验的主要组成部分,常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为医生的治疗方案提供准确的参考,因此,血液细胞检验的准确性非常重要。

血液细胞检验的主要内容包括血小板、红细胞、白细胞以及血红蛋白。

然而在实际的临床医学血液细胞检验过程中,仍然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而使得检验结果有误差,血液细胞检验质量直接影响医生对患者病情的判断,甚至会危害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因此,如何降低临床血液检验的误差量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1、在临床血液检验时出现误差的原因有哪些?血液检验中出现误差的原因有以下几种:(1)患者自身的因素:①患者的情绪、采集血液的时间、服用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儿茶酚胺类药物或者抗生素等)、剧烈运动或者季节转变等原因都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引发血液中白细胞、钠离子、血小板以及尿素氮水平异常。

②饮食的原因,患者暴饮暴食或长时间的饥饿会造成血液化学成分发生变化。

③女性在月经期间血液检验结果也会受到影响,因月经期间体内的血液成分有所改变,与患者正常的状态下血液指标会有所偏差进而是血液检验出现误差。

(2)采集标本的原因:采血人员没有一次性采血成功,多次进行针刺取血可能造成水肿、组织液混入血液和溶血等现象;在采集血液采错抗凝管,比如血常规标本选用枸橼酸盐作为抗凝剂,此外,抗凝剂的使用比例也会影响检验准确率,比如血凝试验等;若采血后没有及时颠倒混匀也会发生凝血。

血液标本离体后没有及时将其送检或者在送检的过程中发生了摇晃、被污染或者受到日光照射等因素,这些原因都会使血液检验结果出现误差。

(3)检验系统的因素:实验室的温湿度达不到范围要求,仪器的性能是否处于良好状态,试剂的线性范围和开瓶效期等等会影响检验准确率。

(4)检验人员的因素:检验人员的医学检验理论基础和严谨的工作态度,应急处理事务的能力均能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2、如何降低临床血液检验的误差?降低血液检验误差对其进行质量控制极为必要,必要的措施如下:(1)检验前的质量控制:在进行血液标本采集之前,对患者进行血液检验前的健康教育,叮嘱患者检验前应空腹,采集血液标本前1天不要喝酒,也不要服用会影响血液检验准确性的药物,不要做剧烈运动。

有效降低临床血液标本检验误差的措施

有效降低临床血液标本检验误差的措施
张 永青
3 1 7 5 0 7浙 江 温 岭 市箬 横 中 心 卫 生 院 根 据 申请 单 要 求 , 准 确 抽 取 血 液标 本 量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7 —6 1 4 x . 2 0 1 3 .
03. 3o 4
CHl NE sE C( ) MM L j Ni T Y 0( ) c T0 Rs
护理 论著
具 有 重 要 的 意义 。
预[ J ] . 天津护理 , 2 0 1 l , 1 9 ( 6 ) : 3 4 2—3 4 3 . 3 顾惠英. 社区门诊输液室安全隐患及其防治对 策[ J ] . 社区卫生保健 , 2 0 1 1 , 1 0 ( 1 ) : 6 6— 6 8 . 4 信 秀华. 丰 十区输 液 搴安全 隐患 及预 防对策 [ J ] . 中闺民康 医学 , 2 0 0 8 , 2 0 ( 1 0 ) : 1 0 1 5 . 5 付迎新. 探 讨丰 十 区输 液窒存 在 的安全 隐患 及防范措施[ J ] . 心理 医生 , 2 0 1 1 , 1 0 : 1 5 3 3
储存等 方面 阐述 了有效 降低 血液 标本检 验误差 的问题 。
明 确 检 验 目的 。 有效 区 分 标 本 类 别
在 日常工作 中, 检 验人 员体会最深 的是血 清钾离子 ( K+) 会 随存 放 时问 延长 而升 高, 血糖 ( G L U) 会 随 时间 的延长 而降 低。 前者 因为细胞 内 的钾 随时 间延 长 由细胞 内渗 出 到 细胞 外 而 引 起 血 钾 升 高 , 后者由 于时 间长 细菌分 解代 谢而 导致 血糖 下降
因 此 遇 到 此 类 患 者 要 留 心 多 抽 吸 一 些 血 液, 避免 因标 本量 不够 而重新 采 取血 样 ,

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原因及控制

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原因及控制

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原因及控制血液检验是临床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检测患者的身体健康状况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血液检验中,有时会出现误差,即检验结果与真实值之间存在差异。

血液检验误差的出现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 人为因素:人为因素是血液检验误差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包括操作不规范、技术不熟练、记录错误等。

操作不规范指的是操作过程中没有按照标准化的流程进行,例如采血时未经充分消毒、混匀血液时时间不够充分等。

技术不熟练指的是操作者对操作步骤和仪器的使用不够熟悉,导致误差的出现。

记录错误则是指在记录检验结果时出现的错误,例如读数不准确、携带病历号错误等。

2. 仪器因素:仪器因素是血液检验误差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血液检验仪器是自动化的,通过仪器进行血液指标的检测。

仪器在操作过程中也会出现一定的误差。

仪器的灵敏度不够高,对低浓度的物质检测不准确;仪器的质量控制不佳,导致读数不准确等。

3. 标本质量因素:标本质量是血液检验误差的关键因素之一。

血液标本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标本质量不好会导致血液样本中杂质过多、凝血影响等问题,从而影响到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血液标本凝结不良会导致血液指标的检测不准确;血液样本中存在溶血现象会导致血红蛋白检测结果的误差。

针对血液检验误差的原因,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进行控制:1. 加强培训和质量控制:针对人为因素的误差,可以通过加强操作人员的培训和质量控制来进行控制。

培训包括操作规范、技术熟练程度的提高等方面,提高操作者的操作水平和技能。

质量控制则包括定期进行质量评估、质量控制样品的使用等方面,确保血液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定期维护和校正仪器:仪器因素是血液检验误差的重要原因之一。

为了保证仪器的正常运行和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校正。

维护包括对仪器的日常清洁和保养工作,校正则是指定期对仪器进行校准,确保仪器的读数准确。

3. 标本质量管理:标本质量是影响血液检验结果准确性的一个关键因素。

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原因及控制

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原因及控制

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原因及控制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是临床检验中常见的问题,对于医学诊断和治疗都可能带来一定的影响。

误差的出现既可能是由于实验操作不当,也可能是由于标本采集、运输、保存等环节出现问题。

我们需要深入了解误差出现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下面将对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及控制进行详细介绍。

一、误差的原因1. 标本采集不当血液标本采集不当是导致误差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果在采血时不按标准操作,例如使用不洁净的采血针、不合适的抗凝剂、采血过程中震动标本管导致血液凝固等,都会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

2. 标本保存问题血液标本的保存也是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关键因素。

如果血液标本保存不当,如过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或者冷藏条件不符合要求,都可能导致血液成分的改变,从而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4. 实验操作问题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实验室设备的维护情况等都会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实验操作人员的误差、仪器的校准不准确等都可能导致误差的出现。

5. 样本混淆或标签错误在医院实验室中,由于医护人员工作繁忙,有时容易发生样本混淆或标签错误的情况,这也是导致误差的重要原因之一。

6. 检测方法选择不当不同的检测方法对样本的要求有所不同,如果选择的检测方法不合适,也有可能导致误差的出现。

二、误差的控制1. 严格规范采血操作在进行采血操作时,医护人员应该严格按照规范操作,选择合适的采血针和抗凝剂,避免血液凝固、肿胀或者溢出,确保采集的血液标本干净、完整。

2. 标本保存条件在采集血液标本后,要选择合适的保存条件,比如避光、防震、低温保存等,确保标本的稳定性。

对于需要长时间保存的标本,可以进行冷藏或者低温保存,避免血液成分的改变。

3. 标本运输环节在标本运输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和容器,避免血液标本受到震动或者高温等影响,造成血液成分的改变。

4. 实验操作规范实验操作时,医护人员需要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操作,规范使用仪器和试剂,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减少把误差带入实验。

探析降低临床血液检验误差的有效措施 (2)

探析降低临床血液检验误差的有效措施 (2)

探析降低临床血液检验误差的有效措施目的:对临床血液检验出现误差的基本原因与控制措施进行分析与研究。

方法:资料选自2013年2月-2014年2月本村镇卫生院收集到的560份血液标本,将其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

通过对临床血液检验出现误差的基本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再提出相关控制措施。

结果:临床血液检验误差的主要因素包括四种,分别是患者本身因素、标本采集因素、标本送检因素以及标本检验因素等。

结论:临床血液检验误差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产生的结果,因此在血液标本的临床检验中,必须规范标本的采集流程,通过提升医护人员的责任意识与职业素养,从根本上提升临床血液检验整体质量。

标签:降低;临床血液检验;误差;有效措施临床血液检验属于判断机体血液系统是否存在着疾病的主要方式之一,同时还是鉴别其他系统类疾病的辅助性手段,因此在临床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就目前而言,临床血液检验还存在着明显的误差,除了检验结果和临床症状不相符之外,甚至存在着检测结果出现错误的情况,因此降低临床血液检验误差已显得迫在眉睫[1]。

笔者将560份血液标本当做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对其误差因素进行回顾与分析,旨在探讨降低临床血液减压误差的有效措施,取得了一定的研究价值,现做如下报道: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资料选自2013年2月-2014年2月本村镇卫生院收集到的血液标本560份,出现检验误差的有46份,误差情况分别如下:标本稀释有15份,标本凝血有20份,标本量不足有3份,标本污染有8份。

1.2方法⑴根据申请项目的具体内容,安排检验人员对标本的溶血情况、采集量以及外观等进行严格核查;⑵查看血液采集部位、采集剂量、存放温度、采集体位、采集时间以及患者的基本情况等进行准确判断,查看其是否符合相关要求;⑶检验人员标注出明确存在着误差的血液标本,并详细记录不合格的具体情况,再将其反馈给各临床科室。

2.结果临床血液检验误差的主要因素包括患者本身因素、标本采集因素、标本送检因素以及标本检验因素等。

有关降低临床血液检验误差的措施分析

有关降低临床血液检验误差的措施分析

有关降低临床血液检验误差的措施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在临床血液检验中降低误差的措施。

方法:此次抽取2017年3月—2018年6月在我院做血液检验的患者(20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乙组、甲组,每组100例。

本次乙组常规血液检验,而甲组是总结血液检验误差原因并实施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总结血液检验的误差情况。

结果:甲组血压检验的总误差率(4.0%)低于乙组(12.0%),差异显著(χ2=4.348,P=0.037)。

结论:在临床血液检验中,误差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患者自身、标本检验、标本送检以及标本采集,针对上述原因实施有效措施可降低血液检验的误差率。

【关键词】血液检验;误差;原因;解决措施【中图分类号】R44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1-0024-02【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measures to reduce errors in clinical blood test. Methods The patients(200 cases) who were examin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7 to June 2018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Group B and Group A, each with 100 cases. This group B routine blood test, and Group A is to summarize the reasons for blood test errors and implement targeted solutions to summarize the errors of blood test. Results The total error rate(4.0 %) of Group A blood pressure test was lower than Group B(12.0 %),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χ2 = 4.348, P = 0.037). Conclusion In clinical blood examination, the main reasons for errors are patients themselves, specimen examination, specimen examination and specimen collection. Effective measures for the above reasons can reduce the error rate of blood examination.【Key words】Blood test; Error; Reasons; Solutions临床中,血液检验属于疾病诊断重要的一种辅助手段,是患者诊治基础,关系到患者生命安全[1]。

探究降低临床血液检验误差的关键性措施

探究降低临床血液检验误差的关键性措施

探究降低临床血液检验误差的关键性措施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是对临床血液检验产生的误差原因进行了探讨分析,从而总结出相关有效的解决措施。

方法:选取我院血液检验科2012年5月到2014年5月存在的60份血液检验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这些患者血液标准产生误差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同时采取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结果:30例患者为血液样本采集因素,占49.2%,10例患者为血液样本检验因素,占23.1%,15例患者自身因素,占16.9%,5例由于血液样本送检因素,占10.8%。

结论:影响血液检验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因此检验人员必须加强对各检验环节的质量控制,严格按照实验室规程进行操作,从而降低临床血液检验误差,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关键词】临床血液检验误差措施血液检验作为医院实验室质量管理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更是一种应用于临床实验室中的检查技术。

检验结果是否准确可靠将会对医生的诊断与治疗有着直接的影响,但是,在实际的血液标本采集过程中,一般都是由护理人员完成这项工作,但血液标本的送检通常都是由家属进行,由于他们并未意识到标本规范化的重要性,很容易延误血液标本的送检时间,最终造成检验结果出现误差,这样就很难为疾病的诊断提供更多有效有价值的信息。

因此,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笔者针对降低临床血液检验误差的关键性措施进行了研究讨论,并得出以下相关结论,以供参考交流。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自2012年5月到2014年5月血液检验科中60例血液检验标本作为主要研究对象。

其中男性患者40例。

女性患者20例。

年龄18-60岁。

这些患者大部分来自外科和内科以及其他科室。

而在对60例患者进行血液标本采集过程中发现,有10例患者的血液标本受到了污染,另外10例患者的血液由于自身原因导致血液检验结果出现误差,其余40例患者的抽血量不是过多,就是过少。

1.2方法静脉采血法:静脉采血法主要包括开放式采血和真空采血,将肘正中静脉作为采血点,医护人员做好采血准备工具,如采血针管、酒精、无菌医用棉以及无菌试管等,使用医用棉沾酒精对肘正中静脉上方皮肤进行擦拭,使用一次性采血针管静脉穿刺,采集血样,然后密封储存血液样本,贴标签后进行检验。

降低临床血液检验误差的有效措施研究

降低临床血液检验误差的有效措施研究

降低临床血液检验误差的有效措施研究摘要:目的:通过汇总、分析临床血液检验存在误差的原因,进一步探讨降低其误差的有效措施。

方法: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4年10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集且存在一定检验误差的33份血液检验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针对误差原因,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结果:病患自身原因、标本采集原因、送检原因及检验原因是导致血液检验出现误差的主要原因。

结论:由于临床血液检验出现误差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必须重视各血液检验环节,并根据相关规章制度要求,规范各项检验流程,从而达到降低临床血液检验误差的目标。

关键词:临床血液检验;误差;措施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及医疗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目前,血液检验不仅已逐渐成为判断患者血液系统是否存在疾病的有效诊断依据之一,而且还能为其他系统疾病的诊治提供有利的重要信息,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诸多临床血液检验过程中,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临床血液检验误差不断,且逐渐呈现不断增高趋势,因此,本文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4年10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集且存在一定检验误差的33份血液检验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是探明导致血液检验误差的原因,以此采取相应预防措施,从而有效降低血液检验误差率。

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新疆塔城地区塔城市医院2014年10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集且存在一定检验误差的33份血液检验标本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其中,男性血液标本18例,女性血液标本15例,血常规检验误差20例,占60.6%,血液生化检验误差13例,占39.4%。

1.2方法由血液检验科室的相关工作人员根据临床医师所提供的血液检查项目对患者血液标本进行严格核查与反复检验,核查内容主要包括:密切观察血液采集量、外观以及凝血等情况,并详细询问患者自身情况、血液采集时间以及血液存放温度等信息,以此准确判断并确定该患者的血液标本检验结果确实存在误差。

探析降低临床血液检验误差的有效措施

探析降低临床血液检验误差的有效措施

探析降低临床血液检验误差的有效措施【摘要】目的:探讨降低临床血液检验误差的有效措施。

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4月我院检验科收到的血液标本560份,对收集到的血液标本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出出现误差的主要原因,根据原因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措施。

结果:经过研究后发现,在560份血液标本中有53份出现误差情况,所占比例为9.46%,通过分析后发现,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有四个方面:1、患者自身原因;2、标本在采集的过程中出现问题;3、标本在送检过程中出现问题;4、标本在检验过程中出现问题。

结论:在临床血液检验的过程中误差情况的出现是可以避免的,从本次研究的结果上来看在血液检验的各个环节都有可能发生误差情况,因此相关医护人员需要严格遵守各项工作相关规范。

【关键字】血液检验;误差;主要原因;有效措施;回顾性分析【中图分类号】R45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6194(2015)01-0220-02【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ive measures to reduce the clinical blood test error. Methods: 560 blood samples were selected in our hospital in 2013 October -2015 year in April received, blood samples of collected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summed up the main reasons of the errors, according to the reasons to propose targeted measures. Results: after a study found that, in 560 blood samples with 53 errors, the proportion of 9.46%, through the analysis, the main reasons for the errors in four aspects: their own reasons, 1 patients; 2 specimens,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collecting specimens, there are problems in the 3; in the process of inspection; 4, sample problems in the inspection process. Conclusion: in the process of clinical blood test in error can be avoided, from the results of this research on the various links in the blood tests are possible errors, so the medical staff should strictly abide by the relative regulations.【Keyword】blood test; error; reason; effective measures; retrospective analysis血液检验就是医护人员从患者身体中提取血液标本,并且通过实验室的检验仪器对血液标本进行分析,这样能够得到检验的结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临床血液检验标本误差与防控对策

临床血液检验标本误差与防控对策

临床血液检验标本误差与防控对策摘要:目的:分析引起临床血液检验标本错误的因素,并探讨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方法:从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随机抽取600个血液样本进行分析和搜索。

总共发现了56个错误样本。

找出了这56个样品的误差原因,并提出了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以改善测试结果。

准确性。

结果:本研究对600份血液样本进行统计分析,发现56份样本有错误,占9.33。

导致错误的主要因素是患者因素(23例,41.07)和收集因素(15例,26.79)。

检查因素(13例,占23.21),检查因素(5例,占8.93)。

患者因素还包括饮食影响(7例,12.5),药物影响(7例,12.5),月经影响(7例,12.5),剧烈运动或过度紧张(2例,3.57)。

采集因素包括不正确的采血时间(5例,8.93),采血管错误(5例,8.93)和采血不足(5例,8.93)。

提交检查的因素包括检查时间过长(6例,占10.71),不同的申请形式和样品(4例,占7.14)以及样品剧烈振动(3例,占5.36)。

测试因素包括抗凝剂使用不正确(3例,5.36)和治疗不当(2例,3.57)。

其中,患者自身的因素是导致临床血液测试样本错误率最高的因素。

结论:份临床血液标本有很多影响因素。

因此,应加强管理,定期对实验室人员进行培训,以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加强医护人员之间以及医患之间的沟通,最终降低标本的错误率,为临床提供良好的依据。

治疗。

关键字:验血;标本误差防控对策引言血液检查是临床医学中常用的相对基本的检查方法。

临床血液检验不仅可以为血液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而且可以为其他身体疾病患者的鉴别诊断提供必要的信息。

可以看出,正确采集血液样本是确保血液检测结果真实有效的必要前提。

不正确的验血结果不仅不利于医师的诊断和治疗判断,而且不利于患者及时就医。

然而,在临床实践中已经发现血液测试结果并不总是正确的,并且仍然会不时发生错误。

为了减少临床血液标本检验的误差,检查人员应从各个方面入手,认真分析误差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关降低临床血液检验误差的措施分析
发表时间:2018-11-30T15:40:21.537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31期作者:丁倩倩1 邹萍2
[导读] 探讨和分析在临床血液检验中降低误差的措施。

方法:此次抽取2017年3月—2018年6月在我院做血液检验的患者(200例)进行研究
丁倩倩1 邹萍2
(1苏州市立医院本部医学检验江苏苏州 215002)
(2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实验室江苏苏州 215006)
【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在临床血液检验中降低误差的措施。

方法:此次抽取2017年3月—2018年6月在我院做血液检验的患者(20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乙组、甲组,每组100例。

本次乙组常规血液检验,而甲组是总结血液检验误差原因并实施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总结血液检验的误差情况。

结果:甲组血压检验的总误差率(4.0%)低于乙组(12.0%),差异显著(χ2=4.348,P=0.037)。

结论:在临床血液检验中,误差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患者自身、标本检验、标本送检以及标本采集,针对上述原因实施有效措施可降低血液检验的误差率。

【关键词】血液检验;误差;原因;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R44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1-0024-02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measures to reduce errors in clinical blood test. Methods The patients(200 cases) who were examin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7 to June 2018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Group B and Group A, each with 100 cases. This group B routine blood test, and Group A is to summarize the reasons for blood test errors and implement targeted solutions to summarize the errors of blood test. Results The total error rate(4.0 %) of Group A blood pressure test was lower than Group B(12.0 %),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χ2 = 4.348, P = 0.037). Conclusion In clinical blood examination, the main reasons for errors are patients themselves, specimen examination, specimen examination and specimen collection. Effective measures for the above reasons can reduce the error rate of blood examination.
【Key words】Blood test; Error; Reasons; Solutions
临床中,血液检验属于疾病诊断重要的一种辅助手段,是患者诊治基础,关系到患者生命安全[1]。

但是在血液检验中,会受到很多因素影响,导致检验结果出现误差,明显降低血液检验的准确性[2]。

所以,为降低误差,检验人员应分析、总结误差影响的相关因素,制定合理措施,避免各种干扰,保证检验结果准确,从而为为疾病的诊治提供准确参考依据[3]。

为了探讨和分析在临床血液检验中降低误差的措施,此次抽取2017年3月—2018年6月在我院做血液检验的患者(200例)进行研究,研究具体内容是。

1.资料以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抽取2017年3月—2018年6月在我院做血液检验的患者(20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乙组、甲组,每组100例。

其中甲组男性60例,女性40例;患者年龄在20~72岁之间,平均为(44.12±5.33)岁;乙组男性为59例,女性为41例;患者年龄在21~71岁之间,平均为(44.20±5.38)岁;比较两组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可做研究。

1.2 方法
本次乙组常规血液检验,而甲组是总结血液检验误差原因并实施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1.2.1误差原因
1.2.1.1患者自身
饮食:患者长时间饥饿或者餐后,对血液化学成分产生影响;运动或紧张:采集血液前患者剧烈运动或者采集时紧张,致使血清胆固醇、血儿茶酚胺以及肾上腺素上升,对血液中的血小板、尿素氮、白细胞以及钠离子产生影响;女性例假:干扰血液样本;药物:部分药物会改变患者的血液成分,一些药物代谢产物同血液检验试剂可发生反应。

1.2.1.2标本检验
仪器保养不足、操作不规范,对血液检验产生影响。

1.2.1.3标本送检
血液离体后,其血细胞呈代谢状态,温度适宜下,红细胞糖酵解,而且血清蒸发,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标本送检中,剧烈摇晃、震动、被污染和日光照射,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标本同申请单不一致也会出现误差。

1.2.1.4标本采集
试管内的抗凝剂同采血量的比例失调,致使血液凝固,亦或血培养阳性率下降;通过注射器抽取血液后,未取下针头便把血液直接注入到试管中,受震荡、挤压后,血液易发生溶血;抗凝剂同血液无法混合时,发生凝血。

1.2.2措施
1.2.2.1对患者情况详细了解
采集标本前,先安抚患者的情绪,对病情进行详细的询问,嘱患者在检验前一天不要饮酒或者服影响检验药物,明确采血时间,不要在餐后或者运动后采血,减少、消除误差。

1.2.2.2强化标本检验的控制
对检验仪器定期进行维护,在检验前对仪器进行校准,防止由于仪器的原因而产生误差;强化检验人员管理,定期组织培训和学习,使其自身的专业素质提高;把控血液和抗凝剂的比例,防止发生凝血;标本的检验温度在8~25℃之间,降低误差发生的风险。

1.2.2.3标本及时送检
随标本放置的时间延长,患者的血液标本中一些物质会出现变化,比如钾离子的存放时间越长,就容易从细胞中渗出,致使血液中的钾离子水平增加;血糖恰恰相反;所以在血液标本采集后,要及时送检,对于血常规检验来说需在采集完成1h内进行。

标本送检中,要避
免剧烈震动、摇晃、污染以及日光照射,保证标本可靠。

1.2.2.4标本采集工作要做好
根据检验项目,检验人员严格计算患者的采血量,选择恰当试管以及注射器采集;在采集前询问病情,指导患者选择适合、舒适体位,按检验要求严格把握患者的采血时间;对于静脉输液患者,尽量选择对侧采集血液,降低静脉输液稀释影响;通过干燥、洁净的试管、注射器采集、存放血液,严格无菌操作,保证血液采集规范。

1.3 观察指标
本次记录血液检验误差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选SPSS21.0软件对数据做出分析,(%)表示血液检验误差,做χ2检验,如果P值不足0.05,那么两组的差异就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总结血液检验误差情况,甲组血压检验的总误差率低于乙组,差异显著(χ2=4.348,P=0.037)。

见表。

3.讨论
在患者的诊治中,血液检验已得到普及,主要分血型鉴定、交叉配血检验以及一般检验等,该方法检出患者疾病的概率高,通过检验结果可观察各项血液指标,为疾病诊治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4]。

所以,在血液的采集中要按照标准进行,防止患者自身、标本检验、标本送检以及标本采集等造成失误[5]。

而且在血液检验中不当操作还会致使患者晕血甚至休克等症状,因此医护人员应保证血液检测准确,降低检验误差发生的风险[6]。

为了探讨和分析在临床血液检验中降低误差的措施,此次抽取2017年3月—2018年6月在我院做血液检验的患者(200例)进行研究,得到的结果是:甲组血压检验的总误差率(4.0%)低于乙组(12.0%),差异显著(χ2=4.348,P=0.037)。

综上所述,在临床血液检验中,误差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患者自身、标本检验、标本送检以及标本采集,针对上述原因实施有效措施可降低血液检验的误差率。

【参考文献】
[1]廖莎莎.探讨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J].饮食保健,2018,23(17):235.
[2]荣仕成.临床血液检验标本误差与防控对策[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19(15):2197-2198.
[3]高晶.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影响因素及防范方法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8,27(21):323.
[4]何光红.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25(9):44-45.
[5]于春杰.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原因及防控[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18(12):167,169.
[6]高振庄.80份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探讨[J].保健文汇,2018,33(4):18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