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古诗文鉴赏抒情手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 达 技 巧
表现手法
先抑后扬、联想想象、主客移位、白描、 工笔细描、正面描写、侧面烘托、对比 反衬、虚实结合、象征等。
修辞手法
比喻、比拟、借代、夸张、排比、对比、 对偶、设问、反问、反复、双关、顶真、 通感、用典、互文。
结构技巧
开门见山、起兴、起承转合、重章叠唱。
指出下列诗句分别采用了什么抒情手法?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诗 歌 抒 情 手 法
【复习目标】
1.能说出古代诗歌常用的抒情手法及其效果。
2.能按照“技法点睛”中“明确表达方式种类, 结合内容情感分析”的方法,先明确抒情手法 种类,再对照诗歌内容辨别种类,进而分析表 达作用,指出表达效果。
知 识 梳 理
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当 堂 检 测
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 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描摹画面 指出
作者在诗歌里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情感?简要分析。( 6分) 手法
评价效 诗歌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2分) 果 此诗描绘了一幅明丽和谐的春景图:春天阳光普 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 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 沙洲上静睡不动。(2分)。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 心境。含蓄,耐人寻味。(2分)。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元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注】 幢幢:晃动的样子。 这首诗末句在写法上与前三句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6分)
前三句属“叙事抒情”,结句“融情于景, 以景结情”。(2分) “暗风寒雨”渲染了凄凉冷清气氛,(2分) 烘托内心的惋惜、愤懑、悲凉与凄苦。给读 者留下无尽的想象空间,起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 艺术效果。(2分)
范仲淹(989一1052)
变法的结果和认识——
1.变法的结果:
太 宋 主要 太 皇 2.失败原因 ( 局限 ): 神 后 太 宗 ①触犯大地主、大官僚利益,遭到激烈反对 .(阻力大) 后
①变法取得一定成效
皇 ,新法被废及变质 ②神宗去世后
②执行过程中用人不当,出现一些危害百姓的现象,引 起民间不满 ③推行新法操之过急。 材料:吕惠卿是王安石着力培养提拔的人 …… 后来, 司马光( 1019 —1086) 宋神宗生母高皇太后像 为了能够大权独揽,居然诬陷王安石参与谋反。王安 材料:熙宁二年二月王安石拜参知政事。七月行均输法。九 ④变法后期宋神宗的动摇和去世,保守派重新得势. 石恢复相位后他贼心不死,又将王安石写给自己的一 月行青苗法。闰十一月行农田水利法。三年十二月行保甲法。 些私人信件抛出。 四年二月改革科举。十月行募役法。行太学三舍法。五年 三 司马光说:
例:曹操的《观沧海》 ①用了“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手法, ②借大海汹涌澎湃、辽阔壮美、吞吐日月的景象, ③抒发自己宏伟远大的政治抱负。情景交融,含蓄委婉。
景物类一:设题方式:
这首诗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哪些特点? 某几句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 的情怀? 这首诗(或某句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怎样 的思想感情? 请简述写景的作用。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借景抒情 叙事抒情
抒 情 方 式
间接抒情
托物言志 用典抒情 借古讽今
设题方式
这首诗采用了何种表达方式?
请从“表达方式”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情感的?
说说诗句在表达情感上的作用。
答题范式
明手法(用术语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阐运用(结合诗句阐释说明诗人运用了这种手法的依据) 析效果(写了什么景,营造了怎样的氛围,烘托了怎样 的心理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出关》
• 徐兰 • 凭山俯海古边州, 旆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 出关争得不回头?
“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 现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使用了“对比”和“象征”的艺术手 法。 作者将关内桃花烂漫与关外白雪茫茫 两个场景聚集到征马这一关节点上, 描写生动,对比鲜明。 “桃花”与“雪”分别代指家乡的温 馨和塞外的清冷生活,在诗中具有 象征意义。 蕴含了思乡 的情感。
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荀子《劝学》 2.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 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 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苏洵《六国论》
思考: 这两篇优秀的论说文在观点 的提出上有什么共同点?
开门见山 落笔扣题
——材料作文快速入题法
乌夜啼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 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 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 长东。
2北宋王安石变法
他是中国封建社会里,唯一不 愿让人抬轿的宰相,是拒奢拒 纳妾的宰相,也是唯一死后没 有任何遗产的宰相。 一个应 该大写的儒者。王安石是中国 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
天变不足畏:自然界的灾异不必畏惧
(这是对当时有人用各种所谓“天生异象”的奇谈怪论来攻击新法的回应)
祖宗之法不足守:前人制定的法度若不适应当前的需要甚至
阻碍社会进步,就要修改甚至废除,不能盲目继承效法;
人言不足恤:对流言蜚语无需顾虑。
北宋中期三冗二积造成严重社会危机
①财政危机;
②政治危机; ③边患危机。
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 丈深渊,我都将一往无前,义 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朱镕基总理
总 结 提 升
指明手法
借景抒情:找景物,绘图景,明意境
具体分析
托物言志:据外“形”,析内“神”,求契合
评价效果
情感+效果词
某诗(或某句)运用了“借景抒情”的 手法, 描绘了 景象,营造了(渲染 了) 意境(气氛), 表达了(烘托了) 情感(心 理),
达到了 委婉含蓄表达效果。
某诗运用了“托物言志”手法, 刻画(描写)了 形象 表现了 追求、志趣、情操、 品性
达到了 含蓄蕴藉 表达效果。
补充1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 南唐国君,961年-975年 在位,字重光,初名从 嘉,号钟隐、莲峰居士。 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南唐元宗李瑾第六子, 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 位,史称李后主。开宝 八年,国破降宋,俘至 汴京,被封为右千牛卫 上将军、违命侯。后为 宋太宗毒死。
孤桐(王安石)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 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
【注】①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②愠:疾苦、怨愤。③五弦 琴:桐木是造琴的上好材料。据《孔子家语》记载:帝舜曾一 面弹着五弦琴,一面唱“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1、从诗的内容上看,这是一首什么诗?前六句描写了 孤桐怎样的特点? (5分) 这是一首咏物诗。(1分) 特点:根深叶茂、高大笔直、顽强不屈、孤高虚心。 (4分) 茂盛、挺拔、正直、虚心

李煜虽不通政治, 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 精书法,善绘画,通 音律,诗和文均有一 定造诣,尤以词的成 就最高。千古杰作 《虞美人》、《浪淘 沙》、《乌夜啼》等 词。被称为“千古词 帝”。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 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 东流。
合 作 探 究
景物类三: 画堂春(秦 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 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撚①花枝。 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注】 ①撚(niǎn):持取,捻弄。 上阕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请作简要分析。(6分)
诗歌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2分) 通过描写“铺径之落红、弄晴之小雨、憔 悴之杏园、哀啼之杜鹃”等残春之景,营造了 衰败凄清的氛围,(2分) 表达了伤春(惜春)的无奈之情。(2分)

(2)“凭栏手捻花枝”“ 放花无语对斜 晖”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 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感情变化?(4分) 答: 这两句词主要的表现手法是: 细节描写。写动作描写也可。用捻花、放 花两个细节(动作)表现了词中人物由爱 春、伤春(惜春)到无奈春归的感情变化。 如果逐句分析,只要能答出由爱春、伤春 (惜春)到无奈的感情变化也可。
望江南(李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 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辨析这首词中情与景的关系?并就此加以赏析。 (6分) 这首词情与景成对比反衬关系。(2分) 词人起笔抒“恨”,随后却描写了“旧时游 上苑”的繁华盛况.(2分) 以乐景衬哀情,词人以旧时的繁华反衬今日 的亡国之恨。突显亡国之恨的深重。(2分)
花 月 正 春 风 !
车 如 流 水 马 龙 ;
还 似 Leabharlann Baidu 时 游 苑 ,
昨 夜 梦 魂 中 。
多 少 恨 ?
望 江 南
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寂寞梧桐 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 是离愁。别是一般 滋味在心头。
浪淘沙令
帘外雨潺潺,春意 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 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 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 人间。
核心内容:
富国强兵
如.理财(富国)措施
① 青 苗 法
均 输 法

② 募 役 法

农 田 水 利 法

方 田 均 税 法

市 易 法
“庆历新政” 严重的社会危机使得不少“以 天下为己任”的大臣,纷纷上书朝 廷,要求革新政治。宋仁宗庆历三 年(1043年),大臣范仲淹等人提 出了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 官长等十项以整顿吏治为中心的改 革主张,为仁宗所接受,遂推行新 政,这就是“庆历新政”。但是新 政触犯了官僚贵族们的既得利益, 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庆历五年 (1045年)初,范仲淹等人被相继 排挤出中央政府,新政宣告夭折。
孤桐(王安石)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 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
2、试分析这首诗的抒情手法。(6分) 本诗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2分) 借孤桐的形象.(2分)抒发诗人作为一个 杰出的改革者孤傲正直、坚强不屈、虚心向上 的人生态度及关心百姓疾苦,甘愿为解决百姓 疾苦而献身的人生追求。含蓄蕴藉.(2分)
直抒胸臆 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 西下。 借景抒情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的《己亥杂诗》 借物抒情 4、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 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叙事抒情 5、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用典抒情 ——杜牧《赤壁》
材料作文入题问题
1.不少同学忽视入题的重要性; 2.大多数同学入题慢。大有千回百转之姿 态,显示主旨的内容千呼万唤不出来。 3.照搬材料,缺少比较,观点不明确。 这是应试作文的大忌,给阅卷老师的 印象就像皮厚馅少的包子。
议论文怎样入题?
入题要求:准确快速 所谓快速入题就是指快速切近文章的话题,尽 快把主体内容表现出来。 入题方式:开门见山 开门见山,一种比喻的说法,指的是在文章开 头直截了当地亮明观点或态度,切入要旨。 效果:干脆利落,不枝不蔓,让阅卷人尽快了解文 章主旨。 高考作文字数要求不少于800字,因篇幅限制, 更要求写作尽早进入主体内容。特别是议论文更应 该尽早扣住话题,进入分析说理,三言两语,击中 要害,以增强说理的力度。
景物类二
采桑子 欧阳修
• 轻舟短棹西湖①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 隐隐笙歌处处随。 •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 惊起沙禽掠岸飞。 • 【注】 ①西湖:指颍州(今安徽阜阳)西 北颍河与泉河交汇处的天然湖泊。 • 问题:词的下阕主要是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描写西湖春色的?抒发了诗人的什么感情?
• 动静结合的手法或以动衬静(2分)
• 一、二句风平浪静,把水面比作明净平滑 的琉璃,更以船的缓慢移动写出了“静”。 三、四句写涟漪微起,惊动了沙洲上的水 鸟,水鸟掠过堤岸飞去,写出了“动”, 而西湖愈显其幽静。 • 动静相衬,动静结合写出了西湖春色的多 姿多彩。(2分) • 抒发了诗人流连山水的愉快心情。(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