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数学 不退位减法及连续退位减法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4.3《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 |人教新课标(2018秋) (共12张PPT)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4.3《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 |人教新课标(2018秋) (共1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47e84decc22bcd126ff0ce0.png)
575
201
0上有点看做9
想一想还可以怎样计算?
2020/6/8
900-325
900-300=600 600-25= 575
400-199
400-200=200 200+1 = 201
2020/6/8
当堂训练:
副食店运来410千克鸡蛋,上午卖出152千克 下午卖出174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410 - 152-174=84(千克)
177
0上有点看做9
2020/6/8
例3 自学指导二: 500-185=?看数学书第24页例3,比较 500-185 500-100-85 500-185 500-200+15 思考:用竖式计算时,十位上是几减8?自己在本上试着 做一做(3分钟)
2020/6/8
检测题二:
900 -3 2 5
400 -1 9 9
410 -152
358
358 2+174)=84(千克) 152 410
+174 -326 326 84
答:还剩84千克.
2020/6/8
学习目标:
学会被减数中间有0的,三位数减三位 数连续退位减法。
2020/6/8
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
2020/6/8
脑快嘴快,我最棒!
16-8= 17-9= 13-8= 11-4= 14-6= 15-7= 18-9= 12-5= 16-7=
13-9=
2020/6/8
复习:
4 10 17
1 69
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要向前一位 借1当10。
2020/6/8
学习目标:
学会被减数中间有0的,三位数减三位 数连续退位减法。
2020/6/8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减)》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减)》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54f9832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b0.png)
板块二、探究新知
1.指名读题,提问:你知道哪些信息?要求什么问题?该怎样列式? 指名回答,板书算式:403-158=。 2.和刚才做的第一题比一比,两道算式哪里不同?个位3减8不够减怎么 办?十位上是0,该怎样退1呢? 小组讨论交流,然后学生尝试计算。
同学们提出了各种看法,下面我们一同用拨珠子的方法来研究解决这个 问题。 小组为单位,师生共同讨论并操作。 (1)先在计数器上拨出403。 (2)减去158,个位上3减8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十位上是0,怎么办 ? (3)启发学生思考:百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1个百,1个百等于几个十?
一、说教材
《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 四单元的课文内容。针对课程标准,认真挖掘教材资源,紧紧把握住教 学目标,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通过之前对简单减法竖式的学习,有了退 位的思想,从而学会三位数的笔算方法,并且能够正确计算。在教学过 程中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和主体作用的发挥,努力体现新课程的教 学理念,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学有所获的空间。
(4)百位上拨去1颗珠子,十位上就要拨上10颗珠子,十位上现在有珠子 了,再从十位退1颗珠子,个位上也要拨上10颗珠子,这样个位上现在一 共就有10+3=13颗珠子,从个位上13颗珠子里拨去8颗珠子还剩5颗;十 位退1颗给个位后还剩9颗珠子,再从9颗里拨去5颗还剩4颗;百位上4退1 给十位后还剩3颗,从3颗里拨去1颗还剩2颗。 得出结论:403-158=245。
板块三、课堂练习
新课讲授完以后,出示练习题。
1.口算。
46-17=
87-29= 134-27= 76-38=
100-14= 126-30= 145-55= 105-25=
2.竖式计算。
407-319= 900-786= 600-238=
新课标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连续退位减法》的教学反思
![新课标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连续退位减法》的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9e10c440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26.png)
新课标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连续退位减法》的教学反思1、新课标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连续退位减法》的教学反思二年级学生已掌握了退位减法,本节课的重点是被减数连续有几位不够减,都要从前一位退1,同本位上的数加起来再减,这节课是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中的.一个难点。
在教学中我分五个层次进行教学,第一层次我先带孩子们一起回忆了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这些回顾性的复习不仅是对知识的回忆,更是为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作好铺垫。
第二层次自己利用课件出示美丽云南情景图根据情景图让学生自学数学书22页的内容,提出自学要求,学生有计划,有步骤地去学习从而列出一个减法算式,并且知道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第三层次估算,你能估算出结果吗?把你的想法给同桌说说,交流估算方法。
第四层次笔算517-348=,连续退位减法并没有很多新知识,一部分孩子已掌握了,但一部分学生正处于跟着教师走,思维逐步训练发展的阶段,我先让学生尝试笔算,再交流算法,学生们各抒己见,同桌说,小组说,个别说,最后老师把算法打到课件上,学生对着课件说,达到让每个学生都说出笔算方法,被减数连续有几位不够减该怎么办,每个学生都很清楚,从而大家总结出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法则,第五层次当堂训练自己设计三个挑战,挑战一做一做,挑战二数学医院,挑战三送信。
这节课存在的不足:1、课后发现学生对于连续的退位减法还有一些问题,需在今后多加练习,同时继续培养学生的互帮互查的学习习惯。
3、在利用数学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的意识方面还有待今后不断提高。
改进建议:师生共同交流、分析计算过程:个位上7减8不够减,从十位退1当十,个位就变成了17,17减去8等于9;十位退了1还剩下0,0减4也不够减,从百位退1当十,10减去4等于6;百位退了1还剩下4,4减去3等于1。
应该再多让学生多说、采取全班说,同桌说、四人小组说,及时巩固。
2、《几分之一》新课标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在学习这个内容之前,学生已经知道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用几分之一来表示。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课时 不退位减法及连续退位减法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课时 不退位减法及连续退位减法](https://img.taocdn.com/s3/m/abbd1c5ca6c30c2259019efb.png)
第3课时不退位减法及连续退位减法课题不退位减法及连续退位减法新授课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三位数减三位数的算理,掌握万以内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三位数减法的笔算过程,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计算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作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并能体会学习数学的快乐。
教学重点会进行退位的三位数减法的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
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导案一.情境创设,揭示课题1.谈话,引出统计表。
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我国每年都会生产很多部动画片供同学们观看。
2.观察统计表,提出问题。
预设1:2009年和2008年一共生产多少部动画片?预设2:2010年比2011年少生产多少部动画片?预设3:2011年比2009年多生产多少部动画片?预设4:2005年比2011年少生产多少部动画片?……3.选取减法问题,引入新课。
(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索,兴趣维持1.教学例1。
出示例1中的问题。
2011年比2009年多生产多少部动画片?(1)分析问题,列出算式。
我们已知什么?要求什么?怎样列式?预设:已知2011年生产动画片435部,2009年生产动画片322部,要求2011年比2009年多生产多少部动画片,可列式为435-322。
(2)独立计算,交流算法。
预设1:400-300=100,30-20=10,5-2=3,100+10+3=113。
预设2:竖式计算。
重点交流竖式计算:竖式的书写格式“相同数位对齐”,及计算顺序“从个位减起”。
(3)思考比较:笔算和口算的计算方法,它们有什么关系?2.教学例2。
出示例2中的问题。
2005年比2011年少生产多少部动画片?(1)学生列式,并尝试列竖式计算。
435-86=(2)学生汇报交流,感悟笔算的算理和算法。
重点交流:①个位上5减6不够减,怎么办?(向十位“借1”)②十位怎样算?(被减数十位上的“3”,“退1”给个位剩下“2”,2减8不够减,再向百位“借1”,也就是12减8得4)③百位上写几?为什么?(百位上写“3”,4“退1”给十位剩下“3”)(3)小结算法,即时练习。
三年级上册数学习题-第3课时 三位数减三位数( 不退位和连续退位) 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习题-第3课时 三位数减三位数( 不退位和连续退位) 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8f26e34e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65.png)
281 222
提升点 2 解决实际问题
6.双十二购物狂欢节当天,某网店上午接了504个订 单,下午接了418个订单,到下午共发出了246个 订单。
(1)这个网店当天一共接了多少个订单? 504+418=922(个) 答:这个网店当天一共接了922个订单。
(2)这个网店当天还有多少个订单未发出? 922-246=676(个) 答:这个网店当天还有676个订单未发出。
第3课时 不退位减法及连续退位减法
教材习题
1.先说说十位、百位各怎样减,再计算。
.
438
.
392
..
940
.1Βιβλιοθήκη 5-256 -178 - 59 - 42
18 2
21 4
88 1
63
(选题源于教材P44第1题)
说一说略。
2.科技园内上午有游客 892 人,中午有 265 人离 开。下午又来了 403 位游客,这时园内有多少 位游客?
(选题源于教材P44第2题)
892-265=627(位) 627+403=1030(位) 892+103=1295(位)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
2
3
4
5
6
7
知识点 1 三位数减三位数(不退位)
1.列竖式计算。
845-223= 622 536-124= 412 1、围绕一个意思去写,要把步骤交待清楚。
知识点 2 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
2.列竖式计算。
475-47= 428
321-158= 163
数位 10
个 1
3.小鸡回家。(连一连)
2、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介绍书的主要内容、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和读书后的感想;欣赏书中有趣的插图、精彩的片段;讲述与书有关的 趣话、故事。(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介绍整本书介绍书的部分,不拘一格) 2、应特别重视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学应把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采用角色表演、游戏、情景对话、等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让学生有是非之分, 能发表正确的观点。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3不退位减法及连续退位减法-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3不退位减法及连续退位减法-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f74ac8b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e7.png)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3不退位减法及连续退位减法-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不退位减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概念。
2. 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不退位减法和连续退位减法进行计算。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不退位减法:当减数小于被减数的某一位数时,直接相减,不需要借位。
2. 连续退位减法:当减数大于被减数的某一位数时,需要从高位借位,连续借位直到可以相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不退位减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过程,避免出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减法的意义,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减法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导入:讲解不退位减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概念,让学生明确两种减法的区别。
3. 案例演示:通过具体案例,演示不退位减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过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两种减法的计算方法。
4. 练习巩固: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不退位减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6.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后继续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后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了解学生对不退位减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掌握情况。
2.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解答学生在作业中遇到的问题。
3. 通过课堂提问、课后作业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2. 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教学内容主要是不退位减法和连续退位减法,通过讲解、演示、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两种减法的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2 连续退位减法(2)-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2 连续退位减法(2)-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196f85b2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f8.png)
教案标题: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2 连续退位减法(2)-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1. 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
2. 连续退位减法的应用。
教学重点:1. 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
2. 连续退位减法的应用。
教学难点:1. 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
2. 连续退位减法的应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复习导入:让学生回顾一下上一节课所学的知识,引导学生说出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
2. 情境导入:创设一个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1. 教师讲解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
2. 学生尝试运用连续退位减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师给予指导。
三、巩固练习1.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分析错误原因,总结经验教训。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检查学生对连续退位减法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互相交流学习经验。
五、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准备下一节课的学习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复习导入、情境导入等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践,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
同时,通过巩固练习和课堂小结,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就是对《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2 连续退位减法(2)-人教版》的详细内容。
希望这份教案能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重点关注的细节: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连续退位减法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掌握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是学习的重点。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详细讲解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并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和掌握。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三位数减三位数的不退位和连续退位减法》教学设计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三位数减三位数的不退位和连续退位减法》教学设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179bf85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ab.png)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三位数减三位数的不退位和连续退位减法)教学设计教案教案设计设计说明(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开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根底之上。
所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应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
本节课以建构理论为指导,着重从问题情境出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新知。
1.激发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利用迁移,掌握算理。
在学习本节课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几百几十数减几百几十数一次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了解了计算时相同数位对齐,哪一位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当10的道理。
因此,本节课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让学生在独立尝试算出结果之后,针对例2重点商量“十位上的得数为什么是4而不是5〞,使学生利用旧知迁移类推,明确算理的根底上掌握算法,突破难点。
2.商量交流算法,归纳概括算法。
教材没有直接呈现出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计算方法,目的是为了给学生自己梳理和归纳的空间。
因此本节课在学生尝试计算例题之后,又进行了退位减法的练习,在此根底上,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概括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整理归纳的能力。
课前打算教师打算PPT课件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情境导入,猎取数学信息。
课件出示国产电视动画片生产情况统计表,让学生从中觉察数学信息,提出用减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国产电视动画片生产情况统计表年份(4)交流第二个问题的笔算方法。
①学生汇报:依据题意,先列出算式:435-86,然后列竖式计算。
列竖式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个位上5-6不够减,需要向十位借1当10,15-6=9,在得数的个位上写9;十位上被个位借走了“1〞,还剩2,2-8不够减,需要向百位借1当10,2加上借来的10再减,12-8=4,在得数的十位上写4;百位上被十位借走了“1〞,还剩3,落下来,在得数的百位上写3。
师依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
②依据小精灵提示,引导学生思考:十位上的结果为什么是4,而不是5(学生商量后汇报:因为个位5减6不够减,必须从十位借1当10。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1课时不退位减法及连续退位减法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1课时不退位减法及连续退位减法](https://img.taocdn.com/s3/m/479de541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78.png)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1课时不退位减法及连续退位减法当我站在讲台上,面对着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中“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这一章节,我心中充满了期待和激动。
我知道,这一章节的内容不仅是学生数学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们日常生活中必备的基础技能。
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将学习不退位减法及连续退位减法。
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理解不退位减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概念,掌握其计算方法,并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同时,我也希望学生们能够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用具体的例题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不退位减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我会让学生们先自己尝试解决这些问题,然后我会进行讲解和解析,再进行随堂练习,以确保学生们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在板书设计上,我会用简洁明了的方式,将不退位减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呈现出来,以便学生们能够清晰地理解和记忆。
对于作业设计,我会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们能够在课后进行复习和巩固。
我会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题目,以便学生们能够通过这些题目,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不退位减法和连续退位减法。
在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部分,我会让学生们思考这一章节的学习内容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以及他们还能够通过哪些方式来进一步巩固和拓展这些知识。
总的来说,我对这一章节的教学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我相信,通过我的教学,学生们一定能够理解和掌握不退位减法和连续退位减法,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我认为需要特别关注的。
不退位减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学生们需要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和方法。
如何通过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让学生们真正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也是一个重要的教学难点。
再次,板书设计和作业设计,也是需要特别注意的环节,它们直接影响到学生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连续退位减法及验算-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连续退位减法及验算-人教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00397a4d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3b.png)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连续退位减法及验算人教新课标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三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五章——连续退位减法及验算。
我们将通过例题和练习来掌握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并且学习如何进行验算,确保我们的计算结果是正确的。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并且能够熟练地进行验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们掌握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难点是让学生们理解并掌握验算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黑板、粉笔和一些练习题,学生们需要准备的是他们的课本和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通过一个实际的问题来引入今天的课题——小明有234个糖果,他吃掉了56个,还剩下多少个糖果?2. 例题讲解:然后我会用一个具体的例题来讲解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
例如:345128。
我会逐步展示如何从个位开始减,如果不够减就需要向十位借1,然后再从十位开始减,如果还是不够减就需要再向百位借1,以此类推。
3.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例题之后,我会给出一些类似的练习题让学生们当场进行练习。
4. 验算:我会教学生们如何进行验算,确保他们的计算结果是正确的。
例如,如果他们的计算结果是217,他们可以将217加上128,看看是否等于345。
六、板书设计我会将例题的步骤和验算的方法写在黑板上,以便学生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并理解。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345128=?2. 456239=?3. 567148=?答案:1. 2172. 2173. 419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在掌握了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之后,对于验算的方法还需要进一步的练习和理解。
在下一节课中,我会继续巩固学生们对于连续退位减法和验算的理解,并且会增加一些难度更高的练习题,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们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通过做一些额外的练习题来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2 笔算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减法(4)-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2 笔算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减法(4)-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09488ecf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9b.png)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2 笔算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减法(4)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准确、迅速地进行三位数减法计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1. 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2. 准确、迅速地进行三位数减法计算。
教学难点:1. 连续退位的处理。
2. 计算过程中的细节处理。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复习旧知,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三位数减法知识。
2. 提问:我们在学习三位数减法时,遇到了哪些困难?如何解决?二、新课讲解1. 讲解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减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通过例题,展示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减法的计算过程。
3. 强调连续退位时的注意事项,如借位、退位等。
4. 分析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
三、课堂练习1. 布置课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学生互相检查,交流计算心得。
3. 针对学生练习中的共性问题,进行讲解和指导。
四、巩固提高1. 布置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
3. 针对学生的个别问题,进行个别辅导。
五、课堂小结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减法的理解。
2. 强调计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提高学生的计算准确性。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练习、巩固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及时发现他们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让他们在互相学习中共同进步。
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家长签字,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教学延伸:1. 在课后,教师可以布置一些拓展性的练习题,让学生自主探究,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2. 鼓励学生参加数学竞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重点关注的细节: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及注意事项详细补充和说明: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减法是指在减法计算过程中,当某一位的被减数小于减数时,需要连续向高位借位的运算。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47bd89b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a0.png)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教案三年级数学《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教案 1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P22-P23页的例1及相关练习题。
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是学生在二年级已学过的笔算退位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在算理上是一样的,只是被减数连续两位不够减,要连续从前一位退1,在第二次退位后除了加上本位的数还要减去上次退的1,又加又减,计算上思维过程交为复杂,学生容易出错。
没有直观的算法,而是直接呈现口算和竖式计算的方法,引导学生把已有的知识、方法和经验迁移过来,解决新问题。
学情分析:虽然学生之前已学过两位数的退位减法计算,也掌握了一定的算理,但是三年级学生的思维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较弱,在被减数连续两位不够减的情况下应如何进行计算,这是教学中的难点。
因此在教学时,我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准备了课件和配套的画面,以增强教学的直观形象性。
另外,结合学生之前已学过的退位减法计算为基础,通过学生的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
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和掌握笔算减法中连续退位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减法的估算。
3、学生通过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体验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及估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常规的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一)简单描述昌江的`一大旅游景点---棋子湾(二)出示课件:棋子湾从石碌到棋子湾61千米,路途经过乌烈时是38千米,还剩多少千米?1、指名演板,并说说计算过程。
2、师:同学们,你们能说说在做笔算减法时我们应注意什么?(相同数位要对齐;再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就从十位退一当作10来减)3、小组合作探讨问题:“把还剩多少千米?”改为“大约还剩多少千米?”应该怎么解答?[设计意图:把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相结合;以我县的景点为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热情,产生学习动力,为下一个新知做铺垫。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课时不退位减法及连续退位减法(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课时不退位减法及连续退位减法(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a3ed8934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15.png)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课时不退位减法及连续退位减法(人教版)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课时:不退位减法及连续退位减法(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不退位减法和连续退位减法。
不退位减法是指在减法运算中,被减数的某一位不够减时,需要从它的前一位退一作十,和本位上的数合起来再减。
而连续退位减法则是指在减法运算中,需要连续从被减数的较高位退位。
我们将通过例题和练习来掌握这两种减法的运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不退位减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
2. 培养学生独立进行减法运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及实际应用。
2. 教学重点:不退位减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课件。
2. 学具:练习本、笔、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假设小明有13个苹果,他吃掉了5个,还剩下几个苹果?让学生尝试用不退位减法进行计算。
2. 讲解不退位减法:以135为例,从个位开始减,3不够减,就需要从十位退一作十,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减。
即135=8。
268=5724=8945=4. 情景引入:假设小红有25个糖果,她给了小明8个糖果,还剩下几个糖果?让学生尝试用连续退位减法进行计算。
5. 讲解连续退位减法:以258为例,从个位开始减,5不够减,就需要从十位退一作十,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减。
即258=17。
12538=476258=845567=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如下:不退位减法:被减数减数 = 差退位数借位合起来再减连续退位减法:被减数减数 = 差退位数借位合起来再减七、作业设计1. 不退位减法练习题:327=6518=9423=2. 连续退位减法练习题:14537=568291=936656=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不退位减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这两种减法的运算方法。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课时 不退位减法及连续退位减法(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课时 不退位减法及连续退位减法(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7075617d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c5.png)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课时不退位减法及连续退位减法(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课时主要围绕不退位减法和连续退位减法展开,教学内容包括:1. 不退位减法:即减数小于被减数的减法运算,学生需要理解在减法过程中无需借位的概念,并能够熟练进行计算。
2. 连续退位减法:当减数大于被减数时,需要从更高位借位,学生需要掌握连续借位的技巧,并正确进行减法计算。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学生能够:1. 理解并掌握不退位减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能够独立完成相关的习题,并保证准确性。
3.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时运用减法的技能。
教学难点连续退位减法是本课时的教学难点,学生可能会在借位过程中出现混淆,导致计算错误。
因此,教学中需要特别强调借位规则,并通过实例讲解和练习帮助学生克服这一难点。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计算器、教学PPT、黑板和粉笔。
2. 学具: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减法运算的必要性,让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减法知识。
2. 新课导入:介绍不退位减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概念,通过具体的例题演示计算过程。
3. 学生实践:学生分组讨论,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运用不退位减法和连续退位减法进行计算。
4. 巩固练习:教师提供一些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5. 总结讲解:教师总结学生练习中遇到的问题,对连续退位减法进行重点讲解和示范。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突出不退位减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步骤,通过清晰的板书帮助学生理解计算过程。
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布置一些不退位减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题,要求学生在课后独立完成。
2. 拓展练习: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减法知识解决。
课后反思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接受情况,特别是连续退位减法的掌握程度。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
---本教案设计旨在通过系统的教学步骤,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不退位减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概念,并能够在实际中灵活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79 564 804 695
差
391
66
138 159
105
看谁填的又对又快!
5.六一儿童节这天,希望小学的孩子们收到了来自实验小学 的礼物——书籍,其中故事书475本,绘画书268本,辅导 书比故事书少87本。 (1)故事书比绘画书多多少本?
475 - 268 = 207(本)
答:故事书比绘画书多 207本。
435-86= 349(部)
3 12 15
435 - 86
349
答:2005年比2011年少 生产349部动画片。
知识提炼
计算万以内的减法 要注意什么?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 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
小试牛刀 列竖式计算。
844-80 =764
7
844 - 80 764
353-123 =230
353 - 123
230
278-75 =203
278 - 75
203
小试牛刀
406-102 =304
406 -1 0 2
304
354-66 =288
24
354 - 66
288
480-85 =295
37
480 - 85
295
小试牛刀
133-74 =59
02
133 - 74
59
同学们是不是觉得很简单啊?反 正我是都会做的。
(2)六一儿童节这天,希望小学的孩子们收到了来自实验 小学的礼物——书籍,其中故事书475本,绘画书268 本,辅导书比故事书少87本。辅导书有多少本?
475 - 87 = 388(本)
答:辅导书有 388 本。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 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
作业1:完成教材练习九P44第6题。 作业2:完成教材详解对应的练习题。
加数 377 294 359 被减数 869 692 405
加数 403 233 471 减数 578 323 147
和 780 527 830
差 291 369 258
3.(选自教材P44练习九第4题)。
4.(选自教材P44练习九第5题)。
被减数 459 745 702 963 800
减 数 68
261-52 =209
5
261 - 52
209
正确答案:
被借走了“1”,那么 本身就要减少“1”。
1.先说说十位、百位各怎样减,再计算。
(选自教材P44练习九第1题)
.
438 -2 5 6
18 2
.
392 -1 7 8
21 4
..
940 - 59
88 1
.
105 - 42
63
2.(选自教材P44练习九第3题)
第4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 和减法(二)
第 3 课时 不退位减法及连续退位减法
1.经历三位数减两、三位数(不连续退位)的笔算
过程。 (重点)
2.掌握三位数减两、三位数(不连续退位)的笔算
方法。 (难点)
3.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国产电视动画片生产情况统计表
小智,你喜欢看 动画片吗?
看书使我快乐, 我从不看动画片。
例题分析
怎样列式?估 计结果是多少?
201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比2009年多生产多少部动画片?
国产电视动画片生产情况统计表
435-322= 113(部)
435
-322
答:2011年比2009年多
1 13
生产113部动画片。
例题分析 2005年比2011年少生产多少部动画片?
十位怎样算?
国产电视动画片生产情况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