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的典型错误事例

合集下载

教育孩子失败的事例有哪些

教育孩子失败的事例有哪些

教育孩子失败的事例有哪些人们都说,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任老师。

由于部分家长教育孩子的观念和方法不正确,使孩子产生焦虑、自卑、偏激等心理。

下面店铺收集了一些关于教育孩子失败的事例,希望对你有帮助家庭教育失败的案例一、畸形的家庭教育观念会塑造出不良个性的孩子1、溺爱型家教造成孩子依赖心理溺爱型家庭教育的特点是:一切以孩子的喜怒哀乐为转移,以孩子欲望的实现为满足。

这点在男同学身上表现特别突出。

大部分都是家中的独子,父母及长辈都把他们视为掌上明珠,殊不知孩子也因此被宠坏。

据了解,现在学生的吃、穿、玩、学习等要求都能获得最大满足,对于孩子非常想买的物品,有77.8%的家长都能满足。

不少家长把孩子当作家中的“小皇帝”,一切围着孩子转,这样“疼爱孩子”,使孩子滋生了“一切以我为中心,唯我独尊”的思想。

如做作业要父母督促和陪伴,实践活动要家长代办。

久而久之,使这部分学生养成了娇气十足、极度依赖的不良品性。

案例一:学生黄××,由于平时长辈的溺爱,致使黄××从小就养成了“唯我独尊”的不良品性,一学期就写坏了五只好钢笔,我找他谈话,要他爱惜学习用品,他根本不听,还说:“反正家里有钱,这算不了什么”。

有一次,轮到扫地,他妈妈居然跑来帮他打扫卫生,如此种种,部分家长的溺爱造成孩子极端依赖的不良品德。

案例二:七年级一新生,本来生性聪颖,虽然偶尔有些调皮,但还能听老师的话。

可是,他的母亲说:“凡事不要胆小,我可以给你撑腰。

”于是该生照“旨”行事,经常违反纪律,无故殴打同学,事实证明:溺爱教育,只能造成青少年心理上的扭曲,形成不良的个性品质,以致毁灭一个人。

娇纵、偏袒子女的家庭,使孩子形成不良的个性品质。

生活在这类家庭环境中的孩子,父母或祖父母的偏袒、娇纵,使他们把老师的教导当作耳边风,甚至无法无天。

2、高期望型家教导致孩子自卑心理高期望型家庭教育是指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和目标,超出孩子的实际可能,致使教育效果常常不尽人意,家长常常失望。

父母教育反面典型案例范文

父母教育反面典型案例范文

父母教育反面典型案例范文现代社会中,父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引导者和教育者。

他们的教育方式和方法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和进步。

然而,有些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存在着一些反面典型的案例。

底下我们以小明一家为例,探讨这种父母教育反面典型案例。

小明是一其中同砚,他的父母是典型的“老虎父母”。

他们特殊重视小明的学业效果,时常给他施加压力。

他们追求完美,对小明的要求极高,不允许他犯任何错误。

父母总是用指责和指责的方式来教育小明,屡屡责骂他不努力,没有上进心。

即使小明在学业上有了进步,他们也不会表扬或鼓舞他,只会说:“你还差得遥呢。

”这样的教育方式让小明感到懊丧和无助,他觉得自己永久无法达到父母的期望。

除了学业上的压力,小明的父母也对他的爱好和爱好不感爱好。

小明对音乐很感爱好,期望能够进修钢琴,但父母认为这是浪费时间,对他的爱好不予支持。

他们认为只有进修才是最重要的,其他的都是多余的。

这种教育方式不仅限制了小明的进步,也让他感到无趣和厌倦。

父母的不良示范也对小明的行为产生了负面影响。

小明的父母屡屡为了一些小事争吵,甚至动手打架。

这让小明感到恐惊和忧虑全,他仿效父母的行为,也开始对同砚发脾气,甚至欺侮弱小的同砚。

这样的行为不仅影响了小明的人际干系,也对他的心理健康造成了损害。

综上所述,小明一家是典型的父母教育反面典型案例。

他们过于重视学业效果,轻忽了孩子的爱好和爱好;他们用指责和压力来教育孩子,给孩子造成了心理肩负;他们的不良示范也对孩子的行为产生了负面影响。

父母应该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关注孩子的全面进步,赐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

只有这样,才能培育出健康、乐观向上的下一代。

家庭教育经典案例优秀5篇

家庭教育经典案例优秀5篇

家庭教育经典案例优秀5篇案例,就是人们在生产生活当中所经验的典型的富有多种意义的事务陈述。

它是人们所经验的故事当中的有意截取。

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家庭教育经典案例优秀,盼望大家喜爱!家庭教育经典案例优秀1“蜗牛”带我去漫步早晨,我像平常一样催促儿子快点起床去幼儿园,然后好去练车,其次天要考试了。

我心急火燎,却发觉儿子把牙刷咬在嘴里,站在玩具架前玩玩具。

我气坏了,大声喊他的名字,并狠狠打了他屁股一巴掌。

儿子被我突如其来的举动吓坏了,傻傻地站在那儿,眼里充溢了恐惊,手里还拿着没拼好的磁力棒。

等我指责完,儿子怯怯地说:“妈妈,我想拼一个太阳花,你对着太阳花许愿,明天考试就必须会通过。

”我愣住了,一把把他拥在怀中,说不出话来。

工作和生活的压力时时让我身心俱疲、急躁焦虑,难免迁怒于儿子。

可我的“小蜗牛”却用他的爱和蔼良把我急躁的心熨平了。

点评:当孩子表现出不符合成人期望的行为时,成人时时会简洁、粗暴地加以指责,甚至打骂,这是对孩子极大的不敬重。

其实,假如耐性倾听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你会发觉,回报你的,必须是像“太阳花”一般暖和华蜜的爱和惊喜。

家庭教育经典案例优秀2还给孩子一个欢乐的童年女儿朵朵还没诞生,我就起先规划她的将来。

7个月起起先识字,把全部的家具都贴上汉字标签;从《三字经》、《千字文》到唐诗,一字一句地教她背诵。

朵朵的记忆力特别好,背得又快又准。

这令我傲慢不已。

可等她3岁,问题却来了:她太静谧了,同龄孩子都在外面玩,她却一个人在角落里看书。

这让我起先反思:我的操之过急会不会毁掉她本该欢乐的童年?我小时候和小伙伴欢乐无忧地玩耍,和奇妙的大自然亲近接触……哪有什么早教?哪认得什么字?此时此刻我不是也很好吗?我确定变更,不再强迫朵朵额外学太多学问,而朵朵的成果却始终名列前茅。

每天看着朵朵自由、快乐的笑脸,我感到无比知足。

点评:童年生活具有独特、不行替代的价值。

可孩子的童年却时时背负成人太多的期望,未诞生时就提前“规划”,7个月就提前教识字、背唐诗……“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代价就是牺牲孩子的欢乐和自由。

典型事例教育案例(2篇)

典型事例教育案例(2篇)

第1篇一、背景介绍小明,一个出生在普通家庭的男孩,从小就展现出对学习的热爱。

然而,随着年级的升高,小明的成绩却逐渐下滑,尤其在数学和英语这两门科目上。

家长和老师都十分担忧,担心小明会因此失去对学习的兴趣。

为了帮助小明走出困境,学校和家长联合制定了一系列的教育方案。

二、问题分析1. 学习方法不当:小明在学习过程中,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够深入。

2. 学习兴趣下降:随着学习难度的增加,小明逐渐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导致学习效率低下。

3. 家庭教育缺失:由于家长工作繁忙,缺乏对小明的家庭教育,导致小明在学习上缺乏自律和坚持。

三、教育措施1. 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针对小明的学习特点和问题,为其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包括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等。

2.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开展学习习惯培养活动,帮助小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按时完成作业、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等。

3. 家校合作: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了解小明的学习情况和心理状态,共同为小明的成长提供支持。

4. 心理辅导:针对小明学习兴趣下降的问题,为其提供心理辅导,帮助他树立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

5. 课外辅导:为小明提供课外辅导,针对其薄弱科目进行强化训练,提高学习成绩。

四、实施过程1. 个性化学习计划:根据小明的学习情况,制定了每天学习2小时,每周完成5篇英语阅读和3篇数学练习的计划。

2. 学习习惯培养:通过开展“优秀学生经验分享会”,让小明学习其他同学的良好学习习惯,并鼓励他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 家校合作:定期与家长沟通,了解小明的学习情况和心理状态,共同制定教育方案。

4. 心理辅导:邀请专业心理老师为小明进行心理辅导,帮助他树立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

5. 课外辅导:为小明提供每周2次的数学和英语课外辅导,针对其薄弱科目进行强化训练。

五、效果评估1. 学习成绩提升: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的数学和英语成绩有了明显的提升,其他科目也保持了稳定。

生活中常见的家庭教育错误事例

生活中常见的家庭教育错误事例

生活中常见的家庭教育错误事例作者:无为而有为一、孩子把水、牛奶等撒了一桌子错误做法:训孩子:“你怎么这么笨?连个杯子都拿不住。

”更有甚者顺手给孩子一巴掌。

结果:大人和孩子都很生气,事情一团糟,孩子学会通过发脾气、打人解决问题。

正确做法:安慰孩子:“孩子,没事,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下次注意啊。

你把桌子擦干净好吗?”结果:孩子得到的谅解,马上向大人道歉,并高兴的把桌子擦干净。

孩子学会宽容。

二、孩子考试不及格错误做法:训孩子:“你看你,考这么点分,你也不嫌丢人?你看谁谁,人家怎么就能考一百?你笨死了!气死我了。

”更有甚者使劲踢孩子几脚。

结果:孩子心情坏到了极点,心里想:“我完了,我这么笨,学不好了,再怎么学也学不好。

”正确做法: 安慰孩子:“孩子,我知道你心里也不好受,一次没考好不代表什么,关键是我们要找出没考好的原因,然后解决它,好不好,我和你一起分析一下。

我相信你,下次一定会有进步。

”结果:孩子认真地找原因去了,心里想:“我要努力,不辜负爸爸妈妈的期望,我一定行。

”三、孩子写作业磨,该睡觉了,作业没写完(孩子作业多,孩子没磨,不在此列)错误做法:训孩子:“你气死我了,怎么又没写完,我一会儿不看着都不行,快点写!我看着你。

”结果:孩子并不着急,依然慢慢悠悠,心里想:“写不完有我妈呢。

”正确做法:严肃地、平静地对孩子说:“孩子,写作业是你的事,你要对自己的事负责,没写完不准写了,该睡觉了,明天自己去学校跟老师解释吧。

”结果: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很后悔,心里想:“这下完了,怎么跟老师说呀,看来明天写作业得快点了,不然还得挨批。

”四、孩子作业写得潦草错误做法:发火:“怎么写的这么乱,你就不能写好点?”脾气大的会三把两把把孩子作业撕了。

结果:孩子茫然,不知所措。

正确做法:严肃地、平静地对孩子说:“孩子,我已经说过了,写不工整要重写,因为不工整,老师看不清楚,你看,这是规定不能破坏,所以你必须重写了。

你看,你可以应该这样写字(讲述写字规范,横平竖直,大小一致)。

家庭教育典型案例

家庭教育典型案例

家庭教育典型案例家庭教育典型案例有这样一个真实的事例:几个学生正趴在树下兴致勃勃地观察着什么,一个教师看到他们满身是灰的样子,生气地走过去问:你们在干什么?听蚂蚁唱歌呢。

学生头也不抬,随口而答。

胡说,蚂蚁怎会唱歌?老师的声音提高了八度。

严厉的斥责让学生猛地从槐安国里清醒过来。

于是一个个小脑袋耷拉下来,等候老师发落。

只有一个倔强的小家伙还不服气,小声嘟囔说:您又不蹲下来,怎么知道蚂蚁不会唱歌?请你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对该教师的行为作一评析。

简要分析:一、有关教育理论知识该事例摘自《人民教育》中的一篇文章,题目就叫蚂蚁唱歌,该案例涉及到的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即教师应具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及教育观念:(1)教育观: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

在教育取向上,不仅要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还要重视基本态度和基本能力的培养。

尤其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上,要重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学习的兴趣的培养以及学生个性的发展。

(2)学生观:要把学生看成是具有能动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人。

(是人,而不是容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在一切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地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促进其发展。

要尊重、信任、引导、帮助或服务于每一个学生。

师生要平等相待。

(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要平等对话,实行等距离教学)要坚持教学民主,要废除教学中的权威主义、命令主义。

二、围绕问题展开分析该案例的问题是对该教师的行为作一评析。

围绕该教师的行为运用现代教育理论进行分析。

(1)听蚂蚁唱歌呢。

孩子具有童心、童真与童趣,具有孩子特有的想象力,教师要善于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新的教育取向不只关注知识和技能,还要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体验。

听蚂蚁唱歌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教师要尊重并保护孩子的兴趣与想象。

)(2)一个教师看到他们满身是灰的样子,生气地走过去问;(学生在兴致勃勃地观察着什么,处于其自身的活动过程,学生是能动的、发展的人,教师要善于保护,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而该教师不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家庭教育典型案例家庭教育失败典型例子

家庭教育典型案例家庭教育失败典型例子

家庭教育典型案例家庭教育失败典型例子家庭教育典型案例越来越多的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表现出不良行为问题,有焦虑感和脾气暴躁。

这是为什么?德国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学家克丽丝蒂娜·鲁茨说:“毫无疑问,孩子带着自身的基因,性格特征和与教育无关的气质。

但对于较大的异常表现,很有可能是因为在孩子与父母间的关系中,存在某些干扰因素。

”那我们该如何做呢?克丽丝蒂娜·鲁茨对家长提出的要求是不容易做到的,甚至是痛苦的。

她说:“首先,检讨自己的行为;其次,看孩子自身,而不是他们必须满足我们的愿望。

”此外,她还说:“孩子就像一面镜子,如果我们敢于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他们将我们的弱点和缺点展示给了我们,因此,教育问题的解决方法也就有了。

如果承认自己的弱点和缺点,并改变自己的行为,那么,通常孩子也会这样做。

”我们举四个典型例子来说明:问题一:孩子不遵守规则父母经常会因为想要给孩子爱而让步。

这儿我们讲一个女作家阿斯特丽德·林格伦的故事“小飞人卡尔松”中的问题:胖叔叔卡尔森先生每天与一个七岁的小家伙一起玩,小家伙很想像卡尔松那样:卡尔松是贪婪自大的,有时他甚至让一个蒸汽机爆炸。

当我们给孩子讲这样的场景时,我们也会笑。

但是,如果这个成为现实,当自己的儿子或女儿也用这种过分的行为来挑衅呢?我们会怎么做呢?克丽丝蒂娜·鲁茨说:“那么就是家长可能有些误解。

全世界都在讲孩子的成长需要有自由,但这自由绝对不是无界限的,孩子也需要方向,而这个方向就是需要家长来指引的。

”许多家长很难做到,比如:饭前吃巧克力,或者是数学成绩差孩子还想看电视。

对于这些,家长通常会让步。

他们不与孩子讨论,而是慷慨地买孩子对自己的喜欢。

这种做法是简单而且节约时间的,但只是暂时的。

因为孩子会越来越让你觉得累:他们会养成掌握巨大权利的习惯。

而家长想要尝试与孩子讨论会越来越困难。

心理医生建议您应该自问,是否您对您的孩子有始终如一的坚持,您也应该思考一下,那么快的小妥协是因为什么,是否您想用这种方式弥补你们没有的共同时间?还是您害怕严格的教育方式会导致不被喜欢?这些担忧是没有根据的,因为孩子需要家长的扶持,使他们能够适应社会。

家庭教育的典型错误事例

家庭教育的典型错误事例

家庭教育的典型错误事例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家庭教育的典型错误事例一、孩子把水、牛奶等撒了一桌子。

错误做法:训孩子:“你怎么这么笨连个杯子都拿不住。

”更有甚者顺手给孩子一巴掌。

结果:大人和孩子都很生气,事情一团糟,孩子学会通过发脾气、打人解决问题。

正确做法:安慰孩子:“孩子,没事,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下次注意啊。

你把桌子擦干净好吗”结果:孩子得到的谅解,马上向大人道歉,并高兴的把桌子擦干净。

孩子学会宽容。

二、孩子考试不及格。

错误做法:训孩子:“你看你,考这么点分,你也不嫌丢人你看谁谁,人家怎么就能考一百你笨死了!气死我了。

”更有甚者使劲踢孩子几脚。

结果:孩子心情坏到了极点,心里想:“我完了,我这么笨,学不好了,再怎么学也学不好。

”正确做法:安慰孩子:“孩子,我知道你心里也不好受,一次没考好不代表什么,关键是我们要找出没考好的原因,然后解决它,好不好,我和你一起分析一下。

我相信你,下次一定会有进步。

”结果:孩子认真地找原因去了,心里想:“我要努力,不辜负爸爸妈妈的期望,我一定行。

”三、孩子写作业磨,该睡觉了,作业没写完。

(孩子作业多,孩子没磨,不在此列)错误做法:训孩子:“你气死我了,怎么又没写完,我一会儿不看着都不行,快点写!我看着你。

”结果:孩子并不着急,依然慢慢悠悠,心里想:“写不完有我妈呢。

”正确做法:严肃地、平静地对孩子说:“孩子,写作业是你的事,你要对自己的事负责,没写完不准写了,该睡觉了,明天自己去学校跟老师解释吧。

”结果: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很后悔,心里想:“这下完了,怎么跟老师说呀,看来明天写作业得快点了,不然还得挨批。

”四、孩子作业写得潦草。

错误做法:发火:“怎么写的这么乱,你就不能写好点”脾气大的会三把两把把孩子作业撕了。

结果:孩子茫然,不知所措。

正确做法:严肃地、平静地对孩子说:“孩子,我已经说过了,写不工整要重写,因为不工整,老师看不清楚,你看,这是规定不能破坏,所以你必须重写了。

苏州市检察院、市中级法院、市妇联联合发布家庭教育典型案事例

苏州市检察院、市中级法院、市妇联联合发布家庭教育典型案事例

苏州市检察院、市中级法院、市妇联联合发布家庭教育典型案事例文章属性•【公布机关】江苏省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江苏省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江苏省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布日期】2022.05.09•【分类】新闻发布会正文检察机关发布家庭教育典型案事例典型案例一亲职教育与监护考察跟进督促,唤醒沉睡的“母爱”——陈某某遗弃案一、基本案情陈某某在小区生下一名女婴,后遗弃于某公园。

案发后,检察机关联合妇联等部门督促陈某某接受家庭教育指导,共同开展训诫谈心、监护考察、综合帮扶等工作,经两次召开不公开听证会,最终对陈某某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

二、检察机关和妇联组织履职情况(一)提前介入妥善安置,训诫谈话分析遗弃原因。

检察机关第一时间提前介入,与民警将被害女婴及时送往医院医治肺部感染,协调医院免除全部治疗费用,出院后争取市未保中心支持,将被害婴儿安置于市福利总院临时照料。

引导公安机关依据轨迹分析快速锁定嫌疑人陈某某,并固定其有抚养能力但拒不履行的证据。

对陈某某开展训诫,责令具结悔过,与妇联巾帼志愿者共同开展谈心谈话,了解其个人情况,分析遗弃原因。

(二)亲职教育促成转变,综合帮扶提升抚养能力。

检察机关向陈某某发出“督促监护令”,并通过妇联委托家庭儿童服务中心对陈某某开展为期六个月的亲职教育,促使彻底转变抚养态度,同时将陈某某纳入妇女保护服务项目,由专业社工开展心理疏导、法治教育、工作资源链接、职业培训等帮扶工作,协同民政部门提供外来人口临时救助金,帮助陈某某建立抚养信心。

(三)联动开展监护考察,两次听证审慎处理。

针对陈某某重新抚养申请,检察机关召开不公开听证会,听取未保、妇联、团委、人大代表等各方意见后,依法作出同意决定,并联合居住地街道、公安、妇联、家庭教育机构组成考察小组,对陈某某开展六个月的监护考察,考察结果作为案件处理的参考及是否启动撤销监护人资格的依据。

考察期间,检察官及时跟踪被害人生活状况,协调异地公安机关帮助女婴完成户籍登记。

小学家庭教育案例

小学家庭教育案例

小学家庭教育事例小学家庭教育事例剖析小学家庭教育事例剖析六年级(1)班陈佳俊事例:班上一名叫柳书宇的男孩,聪慧,但极其懒散,缺少自觉性,不爱造作业,一份十分钟就能达成的作业就是不做,情愿次日被我罚做两遍也不做。

这仍是小事,更让我感觉可怕的是他很会说谎,一次他告诉我语文练习册没带,还山盟海誓地说绝对有达成,次日必定带来,可次日又说忘带了,第三天说练习册在妈妈家,他说头几日在妈妈那边写作业,今日妈妈出差了,他又去爸爸家生活几日。

所以没有带来,我听后一下子懵了,究竟这孩子家里是什么个状况。

经过和孩子的爸爸练习后得悉这孩子是单亲家庭,孩子给了妈妈,有时妈妈工作忙,就来爸爸家住几日。

正是因为这样的一种特别性,给了孩子以可乘之机。

原由剖析:我知道柳书宇是个较反叛的男孩,于是没有粗暴地责备他,我认为他这类谎话行为的形成,必定是有深刻的原由的。

要把本源找出来,才能帮助他。

于是我找到了他,以朋友的身份和他聊天,在聊天中我认识到:柳书宇的父亲母亲从前就离婚了,孩子给了妈妈,有时妈妈工作忙,就来爸爸家几日,两方老人又很疼这个孙子,平常要什么都会获取知足。

长此过去他便养成了这类坏习惯。

教育对策:这个孩子较早熟,有些反叛,于是我告诉他,人无完人,就算是你最钦佩的人,也是会有弊端的,就好似老师也有特别多的弊端,但老师向来努力更正就会愈来愈好。

你也同样有了错更正了就是棒儿童,并且你此刻已经是小学生了,学了这么多知识,应当懂得判断哪些事对,哪些事错。

我又问他,你想不想成为一个比老师更棒的小男子汉,他很坚定地说想。

1/11那很好,那你就要学会扬长避短,聪慧的他点点头说,老师我知道了,此后我要把四周人好的地方学来,不好的地方不学,从那次此后,这个孩子开始慢慢变好了,作业开始做了,说谎的次数也愈来愈少。

固然有时那些弊端仍是会频频,可是我相信,柳书宇已经开始懂事了,教育的道路是波折的,前程是光明的。

大王中心小学家庭教育典型事例大王中心小学家庭教育典型事例一、展开工作的背景跟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流动的现象也在不停发展变化的过程中。

因家风不好而产生不好后果的事例

因家风不好而产生不好后果的事例

家风在一个家庭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能够直接影响一个人的性格、行为习惯以及价值观念。

一个好的家风可以帮助孩子们建立自信、尊重他人以及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而一个不好的家风则可能导致孩子们产生不好的后果。

在本文中,我将探讨因家风不好而产生不好后果的事例,以及如何改善家风,帮助孩子们走上正确的道路。

1. 不尊重他人家庭中如果存在着不尊重他人的行为,比如大人之间经常发生争吵、相互指责、甚至出现家庭暴力等情况,孩子们就很容易学会这种不尊重他人的行为习惯。

他们可能会觉得这样的行为是正常的,于是在学校或社交场合中也会表现出不尊重他人的行为。

这种不尊重他人的行为会给孩子的人际关系带来负面影响,甚至会影响他们未来的事业发展。

2. 缺乏责任感如果家庭缺乏对孩子的教育和管理,孩子们就很容易缺乏责任感。

他们可能没有固定的作息时间,没有按时完成作业,甚至不愿意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

这种缺乏责任感的表现会让孩子在学校和社会中面临很多问题,也会影响他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3. 学习成绩不好在一些家庭中,家长可能会对孩子的学习成绩要求过高,导致孩子产生焦虑和压力。

另外一些家庭中,家长可能并不重视孩子的学习,导致孩子放任自流,成绩不好。

无论哪种情况,都会给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带来负面影响,甚至会影响他们的未来职业发展。

4. 缺乏自信如果家庭中长辈对孩子缺乏关爱和鼓励,孩子们就会缺乏自信。

他们可能会觉得自己无法成功,害怕失败,缺乏对未来的信心。

这种缺乏自信的心态会极大地影响孩子的人生发展和社交能力。

如何改善家风?要改善家风,首先家长们需要关注自己的言行举止,成为孩子的榜样。

他们需要学会尊重他人、拥有责任感、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并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鼓励,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家长们还需要和孩子保持良好的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结语一个好的家风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它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性格、行为习惯以及价值观念。

家庭教育案例分析

家庭教育案例分析

家庭教育案例分析家庭教育案例分析篇一四月的一天,我正在办公室批改作业,一位同学手拿一本字典走了进来,气冲冲地说:“张老师,又偷东西了,您瞧,我的字典从她书包里翻出来了。

”“不会吧?”我也有些吃惊。

“您看,她把我的名字给涂上了。

”说起,科任老师几乎都知道她。

从小就有爱拿别人东西的坏习惯,有一次,竟背着家人拿了几十元钱,上游戏厅,请同学吃饭,所以平时学生们谁丢了东西,大家都朝她那看,怀疑是她偷去了。

三年级以后,班里开展“争做四好少年”活动以来,师生共同帮助她,近一年的时间没有发生“偷东西”的现象。

“今天怎么了?”我安慰了这位同学,要他冷静冷静,暂时不要直接找,等我调查调查再说。

他回去了。

案例分析:班级再次发生“失窃”事件,而且事实证据俱在,看来确是这件事的实施者了。

但我还是觉得不应把她定位成“小偷”而大加责罚。

孩子的本性是善良的,因为他们还是成长中的人,其道德评价和道德意志力还处在较低水平,出现这些问题,并不等同于成人的犯罪行为。

从事件来看,她前一阶段爱拿别人东西的行为习惯经过集体的教育已经得以纠正,现在又发生这样的事,是她成长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反复,在这些反复中,她会更快地成长起来。

从另一方面看,凭着对了解,我觉得这事也许另有原因。

孩子心里往往有这样那样的顾虑,不肯对他人讲心里话。

我们判断问题,不能只看表面现象,更要避免武断,不可只凭主观猜测,去伤害孩子脆弱的心灵。

只有多一分耐心,让事实说话,用爱心感化,教育才能收到良好功效。

案例诊断:1、侧面了解,调查真相两天过去了,我一直在观察着,只见她默默无语,心事重重,有意在躲着老师的目光。

我并没有马上找她,而是先把经常和在一起的同学找来了解,孩子说:“那天,我俩在教室查13课的生词,当时,我们没带字典,我就从旁边的桌上拿了一本,查完后,就去参加早训练了,回家时,她桌上的东西是我给收拾的,字典是我随手装在她的书包里的。

”“字典不是她偷的,那字典上的名字又是谁涂的呢?”2、直接交流,爱心感化当天下午,我找到了。

【家庭教育】一个蠢妈误三代,我们有没有资格当母亲?

【家庭教育】一个蠢妈误三代,我们有没有资格当母亲?

而其中有几个典型的例子,令我终生难忘,每次想起都痛心不已。

一位中年妇女,在孩子很小时就不懂养生与健康教育,以为对孩子好就是鸡鸭肉超量伺候,结果把女儿喂得跟相扑运动员式的。

这样的节奏,在当下这个被商煽乎得女孩子们恨不得脱了臭皮囊只剩轻飘灵魂的时代,她女儿的痛苦可想而知?这位慌了神的妈妈在别人提醒下,终于醒过神来,而她的补救措施,一如她惯常的作风,极端而偏执,她为女儿制订了近乎于残酷的减肥方案,一整月一整月不许吃米饭和肉,她认为女儿良好的胃口是身材的大敌,于是用冰水、麻辣烫等强刺激食品,对胃进行强烈刺激。

最后,女儿终于瘦了下来,但瘦了不到半年,就离开了人间。

她去世时,她的老妈伤心欲绝,但她终究没搞明白,自己以爱的名义对孩子所做的一切,在整个悲剧中所起的作用。

这样的事例还很多。

一个从小物质化的母亲让女儿呀呀学语冒出的第一句囫囵话就是香奈尔,但女孩的家境,并不支持她对各种奢侈品牌的向往,结果,在14岁她偷了人生中的第一件东西,是一支品牌睫毛膏,18岁时,她为了一个LV包而成为别人的小三,而母亲还挎着那包,视为荣耀。

后来,女孩在街上遭遇大奶,被扒光衣服拍视频发布于网上,大半个人生几乎被毁。

还有一个母亲,强势而嘴尖舌利,每当儿子怯生生地说话时,都会受到她连珠炮式的训斥和指正,后来,孩子长大了,成为一个沉默寡言的结巴……有一位母亲,喜欢打麻将,时常带着儿子到茶楼,让儿子做作业,她打牌,孩子在麻将声中成长,成绩差得恨不得应该被人道毁灭。

在高二那一年的某一天,他站上七楼的阳台,让母亲帮他选择,继续读书向左,不读书向右——左边就是二十几米高深的楼底……这样的故事举不胜举。

有名言说:“一个伟大的成功者,必有一个伟大的母亲。

”童话大王郑渊洁说:“孩子的成长,成也母亲,败也母亲。

”而比尔·盖茨的母亲说的一句话更生猛:“两个民族的竞争说穿了是两位母亲的竞争。

”母亲的含义是影响!而事实上,失败者也不是从石头缝里崩出来的。

家庭教育案例及分析

家庭教育案例及分析

家庭教育案例及分析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

下面,我们将通过几个家庭教育案例来进行分析,希望能够给家长们一些启发和帮助。

案例一,家长缺乏耐心。

小明是一个活泼好动的孩子,但他的家长总是忙于工作,很少陪伴他。

每当小明调皮闹腾的时候,家长总是失去耐心,甚至动辄责骂。

小明在学校表现也不佳,老师反映他缺乏自控能力,容易冲动。

分析,家长缺乏耐心是导致小明行为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家庭教育中,家长应该多花时间陪伴孩子,倾听他们的心声,耐心引导他们,而不是一味地指责和斥责。

只有在家长的耐心陪伴下,孩子才能得到良好的成长。

案例二,家长过分溺爱。

小华是家里的独生女,父母对她百般呵护,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上都包揽一切。

小华长大后,面对挫折和困难时总是逃避,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分析,家长过分溺爱导致了小华缺乏自主能力。

家庭教育中,父母应该适当给予孩子自主空间,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自信心。

案例三,家庭教育方式单一。

小杰的家长总是以学习成绩为唯一标准,对他进行严厉的督促和约束。

小杰渐渐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成绩也一落千丈。

分析,单一的家庭教育方式容易让孩子感到压力过大,失去学习的乐趣。

家庭教育应该是多元化的,不仅要重视学习成绩,还要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和社交能力,让他们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健康成长。

综上所述,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家长们应该认真思考自己的教育方式,多花时间陪伴孩子,给予他们适当的自主空间,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可以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希望每个家庭都能够给予孩子良好的家庭教育,让他们茁壮成长。

家庭教育的典型案例范文(共13篇)

家庭教育的典型案例范文(共13篇)

家庭教育的典型案例范文第1篇家庭存在于人类有史以来的所有社会中,不论是在过去还是在现在,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一个国家的基础。

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那一刻起直到我们独立,我们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和父母一起度过的。

常言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青少年担负着国家的未来,是社会的期望,是整个未来世界的主人。

父母是否教育自己的孩子以及是否关心孩子的发展方向,都将对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从古至今,许多思想家都高度重视家庭教育。

“一个能够管理一个国家和世界的人一定是一个受过良好的教育而且能成功地支撑起自己家庭的人。

”正如中国儒家学说所论述的,家庭教育是治理国家的基础,所以每一个人都要把国家兴亡和教育联系在一起。

英国思想家JohnLocke认为家庭教育是一个人教育的起点,也起着导向性的作用。

家庭教育的典型案例范文第2篇幼儿家庭教育案例、背景随着独生子女的普及,生活水平的提高,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

最为明显的是家长对子女的百般溺爱和过多保护,对孩子提出的要求都想方设法给以满足。

久而久之,孩子便形成一种理应被包容、被关爱、被保护的依赖型人格,养成了一些不良的习惯。

比如稍有不顺心的事就乱发脾气,即“任性”的习惯。

幼儿家庭教育案例、描述又到吃饭的时间,我们一家人正吃饭。

家里养的小狗从门缝里钻了进来。

儿子见了就要把它赶出去。

我说“你快吃,不要管它。

”儿子一下就赌气了,说“:你不把它赶出去,我就不吃饭了。

”我听了就很生气,训了他几句。

儿子不但没听我的,反而哭着跑了出去。

我妈妈见了就把小狗赶跑了,并把儿子连哄带诱拉了回来。

而且还当着儿子的面说我什么什么不好,儿子才不哭了继续吃饭。

我与儿子的“较量”又以儿子的获胜而告终。

幼儿家庭教育案例、分析面对现代家庭中这样常见的事例,我不免思索:这是什么原因呢?首先,孩子的任性是儿童的心理思维特点所决定的。

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在2至7岁时思维具有不可逆性和自我中心主义。

家庭教育典型案例.doc

家庭教育典型案例.doc

家庭教育典型案例一、案例背景:王文畅家长通过近几年来家长学校学习后,在教育子女方面,无论是教育理念,教育方法,还是教育效果,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原来存在的一些误区,如“树大自然直”,放任孩子不管;“棍棒底下出孝子”,辱骂喝斥,拳打脚踢等错误理念在学习实践中已“旧貌换新颜”。

接下来就让我们通过一个实例来共同分析一下她教育孩子的独到之处。

二、事例过程:那次见面,她告诉我说,随着孩子一年又一年的长大,原来的书柜已经不够用,要添一只新的书柜,超市里买了一只组装的小书柜,趁家长开会那天,孩子作业少,她想让孩子自己动手把它组装起来。

孩子放学回家,看到放在他房间里的一包木板,听了她的建议很愿意自己动手组装书柜,但她只给了孩子工具,并没告诉他怎么拼装。

五点半该吃饭了,她让孩子放下工具和她一起吃晚饭,孩子说等装好了再吃。

于是,她就一边吃饭一边看他在客厅间组装书柜,大约过了十分钟,孩子抱怨道:“木板太重了,螺丝又很难拧,干活很费力,木板与木板的接缝开始是没注意,要重新返工,他感到自己笨手笨脚。

要是老板雇佣我这样的员工,企业一定要亏损的,那么我一定要被老板炒鱿鱼的”。

但她听后并没责怪他,而是立即提醒他,企业招收新员工时有三个月试用期,又进一步开玩笑:“要是你叔叔的公司招得到像你这样又聪明又肯吃苦的员工,妈妈每天都会高兴的。

”大概上第三颗螺丝时,因手劲太大,木板有点弄坏了,孩子着急得叫起来:“完了,我把它弄坏了。

”她走近一看,没大碍。

又鼓励他说:“别紧张,只管放手做,真的弄坏了,就算是妈妈送给你的一个大礼物,我再花50元钱给你买一个。

”等全家都吃完晚饭,孩子还是不愿放下手中的活,她并没催他,而是随他的意。

散步回来之后,她就去孩子的小房间,真是出人意料,小房间变了样,地板擦的很干净,书桌上放着整齐的文具,装好的小书柜放在一个最合适的位置,书柜里放着许多书,墙上还贴了他自己的画。

顿时像换了房子一样,空间变大了。

从那以后,孩子总喜欢动手做一些小玩物、手工品等,这不仅开发了他的智力,激发了他的创新意识,还让他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真是一举多得。

家长教育孩子典型事例

家长教育孩子典型事例

家长教育孩子典型事例三年级学生家长宁建成宁帅超,男,三年级的学生。

父亲管得非常严厉,简单粗暴,缺少与孩子交流,孩子对父亲不敢说话。

平时孩子不适应学校的规章制度的约束,纪律差。

同学之间的互不相让更是让他无法接受。

他想当学生干部,因表现不好,未能如愿;。

老师、同学也常向家长反映,家长的批评也逐渐增多,事事不顺心,引起他对老师与同学不满,也对家长不满,滋长了报复心理和攻击性行为,经常无理取闹,惹事生非,甚至有时还暴跳如雷。

他聪明,脑子灵活,也想进步。

有时上课较专心,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能积极大胆地发言,好表现自己,总希望能在大家面前露一手,得到夸奖,因为管不住自己,常常在课堂上做小动作,得不到老师和同学的信任,反过来又挫伤了自尊心。

具体事例(1) 喜欢管闲事,喜欢惹人家,因而大家都不喜欢他。

他也经常受到众人的嘲笑,感到自尊心受到损害,就喋喋不休地骂骂同学,一旦家长批评,他会发脾气,对家长提出的要求总是讨价还价讲条件。

(2)一次课间,他又去戏弄别的的同学,同学把这事告诉老师,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了他,他马上情绪激动,暴跳如雷,大嚷嚷起来,还冲着老师同学骂骂咧咧,直到老师让全班同学评理,他渐渐冷静下来。

事后,老师把这事告诉家长时,他还要在一旁争辩。

孩子家庭教育环境使他养成了“以我为中心”的心理和自由散漫的个性。

因行为习惯不好,与同学们不能友好相处而经常受到批评指责,产生了逆反心理,并形成了心理障碍。

他感情容易冲动,自控能力差,只要有一件不如意的事就会使他忘记场合,忘记对象大闹一番,以发泄心中的不满。

另一方面他思维方式偏激,心胸狭隘,敏感多疑,不能正视自己的缺点,总认为是别人和他过不去,对老师、同学与家长的批评极为反感,老是怀疑大家说他的坏话。

矫正措施(1)加强家校联系:我经常打电话或直接与老师交谈,及时了解他在校的表现,共同制定教育策略,并严格执行。

(2) 讲究辅导方式:用尊重、平等、商讨问题的方式与其沟通。

红楼梦家庭教育成败事例摘抄

红楼梦家庭教育成败事例摘抄

红楼梦家庭教育成败事例摘抄
在中国,《红楼梦》家喻户晓。

自它诞生以来,“红迷”众多,不分贵贱贫富,“红粉”无数,遍布三教九流;有人酷爱阅读原著,有人独喜戏剧红楼,有人迷恋红楼连续剧,也有人追星唯红楼。

而同样是阅读《红楼梦》,每个人喜欢书中的具体内容、人物也不尽相同。

有人爱好书中的诗词歌赋,有人喜欢书中的人物描写;有人说喜欢林黛玉,也有人偏爱薛xx。

“红楼”博大精深,“红学”专家层见,“红研”成果迭出。

而每一位专家和爱好者研究的具体内容也是五花八门,千奇百怪,而且还分出许许多多的门派。

有人专门考证作者是谁,据说已有数十个疑似作者上榜;有人倾心研究书中人物原型,有人仔细琢磨书中人物的服饰,有人专门分析贾家的菜谱,有人甚至推敲到具体句、词、字的用意。

还有人一遍一遍地读,认认真真地记,就是为了求得“大数据”书里到底写了多少个人,贾府中究竟有多少间房。

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也许,就是因为《红楼梦》除了“第一回”三个字,首先出现的就是一个人名,甄xx。

他既是第一个出场也是最后收场的重要人物,其谐音就是把真实事情隐藏起来,而且《红楼梦》开篇即表明“故将真事隐去”。

再加上中国人研究书籍、文章,本来就喜欢分析作者的意图。

我记得从小学到高中,语文老师重点就是教我们如何分析文章
的中心思想。

所以,很多人热衷于探究《红楼梦》中到底隐藏着什么重大秘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庭教育的典型错误事例一、孩子把水、牛奶等撒了一桌子。

错误做法:训孩子:“你怎么这么笨?连个杯子都拿不住。

”更有甚者顺手给孩子一巴掌。

结果:大人和孩子都很生气,事情一团糟,孩子学会通过发脾气、打人解决问题。

正确做法:安慰孩子:“孩子,没事,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下次注意啊。

你把桌子擦干净好吗?”结果:孩子得到的谅解,马上向大人道歉,并高兴的把桌子擦干净。

孩子学会宽容。

二、孩子考试不及格。

错误做法:训孩子:“你看你,考这么点分,你也不嫌丢人?你看谁谁,人家怎么就能考一百?你笨死了!气死我了。

”更有甚者使劲踢孩子几脚。

结果:孩子心情坏到了极点,心里想:“我完了,我这么笨,学不好了,再怎么学也学不好。

”正确做法: 安慰孩子:“孩子,我知道你心里也不好受,一次没考好不代表什么,关键是我们要找出没考好的原因,然后解决它,好不好,我和你一起分析一下。

我相信你,下次一定会有进步。

”结果:孩子认真地找原因去了,心里想:“我要努力,不辜负爸爸妈妈的期望,我一定行。

”三、孩子写作业磨,该睡觉了,作业没写完。

(孩子作业多,孩子没磨,不在此列)错误做法:训孩子:“你气死我了,怎么又没写完,我一会儿不看着都不行,快点写!我看着你。

”结果:孩子并不着急,依然慢慢悠悠,心里想:“写不完有我妈呢。

”正确做法:严肃地、平静地对孩子说:“孩子,写作业是你的事,你要对自己的事负责,没写完不准写了,该睡觉了,明天自己去学校跟老师解释吧。

”结果: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很后悔,心里想:“这下完了,怎么跟老师说呀,看来明天写作业得快点了,不然还得挨批。

”四、孩子作业写得潦草。

错误做法:发火:“怎么写的这么乱,你就不能写好点?”脾气大的会三把两把把孩子作业撕了。

结果:孩子茫然,不知所措。

正确做法:严肃地、平静地对孩子说:“孩子,我已经说过了,写不工整要重写,因为不工整,老师看不清楚,你看,这是规定不能破坏,所以你必须重写了。

你看,你可以应该这样写字(讲述写字规范,横平竖直,大小一致。

)孩子,你只要写得比你刚才的字有进步就行(和自己比),有信心吗?”结果:孩子懂得规定的重要性,心里想:“比刚才的字有进步,容易。

”充信信心。

五、孩子见人不打招呼,没礼貌。

错误做法:当众训孩子:“你这孩子怎么这么没礼貌?连问好都不会,我平时是咋教你的,没出息。

”结果: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很大损伤,觉得无地自容,自卑感油然而生。

正确做法:给孩子台阶下:“我孩子有点不好意思,慢慢就好了,他平时也挺有礼貌的。

”举个有礼貌的例子。

结果:孩子知道错了,心想:“这次没做好,下次一定做好,不能让父母失望啊。

”六、孩子的袜子脏了。

错误做法:家长:“把袜子脱下来,我给你洗。

”结果:孩子心安理得地接受了,心里认为父母就是为自己服务的,正常,反正他们也不累。

正确做法:和孩子商量:“孩子,你把自己的袜子洗了,好吗?妈妈今天很累啊,能不能把妈妈的袜子也洗了啊?谢谢孩子啊。

”结果:孩子受到尊重,洗袜子去了,心里想:“我以后要多关心一下爸爸妈妈啊,我也是家里的一员啊,他们越来越老了。

”七、孩子问了个问题,大人不会。

错误做法:不高兴:“别瞎问了,把学习搞好就行了,每天不知道想点啥。

”结果:孩子心里想:“哎,没劲,总说学习学习,烦死了,不问就不问。

”从此,遇到难题一概略过,不求甚解。

正确做法:高兴:“孩子,你能问这么难的问题,证明你动脑筋了,不错。

可是我不会,咱们一起研究研究吧,好吗?”结果:孩子心里很高兴,以后遇到问题一定锲而不舍,非研究明白不可。

八、孩子早上不起床。

错误做法:发火:“你怎么还不起?要迟到了!”顺手打两巴掌,手忙脚乱地给孩子找衣服穿衣服。

结果:下次依旧。

正确做法:平静地说:“孩子,我就叫你一次,如果你不起,就会迟到,会挨批,这是你自己的事,你自己处理好。

”孩子没及时起床,没吃早饭,还迟到了。

结果:下次一叫就起床。

九、一直看电视不睡觉不写作业。

错误做法:怒气冲天地把电视关掉,吼叫着叫孩子去写作业或睡觉。

结果:孩子满肚子不高兴地去了,心里恨你,说你是暴君。

正确做法:平静对孩子说:“孩子你该写作业了,如果写不完会挨批。

你还想看多久?”孩子:“我再看10分钟行吗?”家长:“行,说话算数,到时间就关电视。

”双方各退一步。

结果:时间到了,孩子主动关电视,去睡觉或写作业。

十、孩子正在写作业。

错误做法:一边看电视一边监督孩子,嘴里不停叨叨:“写快点。

”“别磨蹭。

”“不准看电视,好好学习。

”结果:孩子不高兴:“凭啥你就能看电视,我就不能看,真不公平。

”正确做法:大人也看书,不打扰孩子,家里学习气氛浓厚。

结果:孩子心态平和,心思都在学习上。

十一、大人做错事了。

错误做法:强词夺理或视而不见。

结果:孩子心里想:“凭啥你犯错误就不承认呢?嗯,当大人好,有错也不挨批。

”正确做法:承认自己的错误,向孩子道歉。

结果:孩子以后做错事了,主动道歉,觉得理所应当。

十二、家长会老师告状,家长挨老师批评了。

错误做法:一回家就把气撒在孩子身上,对孩子又打又骂。

结果:孩子没任何自信,要么学会暴力,要么胆小,一句话不敢说,学会撒谎,不敢和父母说真话,怕挨打。

正确做法:先把孩子的优点讲讲,然后分析不足的原因,鼓励孩子,相信孩子下次一定会有进步。

十三、孩子的日常生活。

错误做法:家长把孩子的生活安排的妥妥当当,一切都是大人的意见,孩子遵守就行了。

结果:孩子成了木偶,不用动脑,被动执行。

胆子越来越小,越来越没自信,能力差,不会做家务。

心离父母越来越远,自闭。

正确做法: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还鼓励孩子做家务。

家里有事和孩子商量解决,鼓励孩子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认真听取。

结果:培养了孩子家庭责任感,知道心疼父母,喜欢和父母交流,性格开朗,有自信,遇事有自己的主意。

以上观点,也有偏颇,仅供参考,教育要因人而异,灵活应用。

在我看来,孩子获得幸福,父母需要培养其四种能力。

一. 自我肯定的能力就是引导孩子相信自己,肯定自己,不会因为一时的挫败与困境而放弃对自我的信念其实,绝对爱自己是自恋,绝对爱他人是自卑,而当人能够爱自己也爱他人时,他就幸福了。

二. 自我反省的能力就是引导孩子勇于做自我批评,也愿意接受别人的批评。

在生活中, 自恋的人不愿做自我批评,自卑的人不停做自我批评,自信的人不怕做自我批评。

因为自我批评不是自我否认,而是自我激励。

三. 赏识他人的能力就是引导孩子为他人鼓掌, 分享别人的快了。

在生活中,欣赏自己而不欣赏他人是自恋,欣赏他人而不能欣赏自己是自卑,既欣赏自己又欣赏他人是自信。

四. 理解他人的能力就是引导孩子学会换位思维,同感共情,能够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

人只有先理解他人,才能获得他人的理解。

在心理学上,儿童成长的历程,就是走出自我中心的里程。

父母培养孩子的健康心智,需要引导孩子与自我表现的懒惰,自私,嫉妒,懦弱做斗争。

由此而来,现代社会,父母给孩子最大的礼物莫过于给他(她)一个健全的人格。

在儿童阶段,健全人格突出表现为:自信但不自恋,顽强但不偏执,谦虚但不懦弱,出色但不炫耀。

这一过程就是孩子自我完善,自我实现的过程。

慢慢修炼吧。

与孩子情感交流的秘方1、把这件事情讲给我听听.培养孩子的关键,首先就是要懂得孩子内心的秘密.而孩子内心最大的秘密是什么呢?是情感,或情感的焦虑.因此,如果父母想真正地理解孩子,就必须要掌握情感交流的秘方,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增强彼此之间的信任和感情.从孩子的方面来讲,如果他遭遇了什么情绪上的问题或烦恼,首先求助的,无疑也是父亲母亲.因此,如果做父母的不善于与孩子交流,也就从一开始就阻断了孩子与他人建立正常人际关系的可能.不幸的是,这往往是许多家庭的实际情形.因此,要达成和谐美满的亲子交流,做父母的也必须要对情感交流的技巧加以自觉的领会.做父母的如何才能架设好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的“桥梁”呢?比较实际的做法,就是从克服自己与孩子的情感交流的障碍开始.通常而言,当孩子试图与你谈论他内心的烦恼时,如下反应方式,都有可能加速交流障碍的形成:用命令、指示或指挥的语气,告诉孩子该去做什么事情,给他下命令:“我不管别的父母如何做,你必须给我……”;用警告、责备或威胁的语气,告诉孩子如果他做了某件事情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如果你知道好歹的话……”;用说教、教化或规劝的语气,告诉孩子他应该如何做:“你应当……”;以提出忠告、方法或建议的方式,告诉孩子该怎样解决问题:“为什么不用另一种方法来替代呢……”;用评判、批评、否定或指责的语气,对孩子进行负面的评判:“你那样做太不应该了……”;以漫骂、嘲笑或羞辱的方式,使孩子感到自己犯傻,把孩子归入另类,羞辱他:“你的行为像一个不懂事的孩子……”;通过解释、分析或诊断的方式,告诉孩子他的动机是什么,或者分析他为什么那样说,那样做.让孩子感到你在给他筹划,帮他分析:“你那样说是想……”;用保证、同情、安慰或支持的方式,努力使孩子感觉好受一些.劝说他从不良情绪中解脱出来,尽力消除他的不良情绪,否认不良情绪的影响:“不要担心,情况会变好的”;用探索、询问的方式,努力去找理由、动机和原因,获取更多的信息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关于这件事情,你还和那些孩子说过了?”;以退缩、转移或迁就的方式,努力使孩子从问题中摆脱出来,自己也避开问题,分散孩子对问题的注意力,引导孩子把问题搁置起来:“吃饭的时间咱们不谈这个”.而正确的反映方式则是基本不需要表达自己的意见、评判和感觉,让孩子把自己的意见、判断和感受充分表达出来,给孩子打开一扇门,引导孩子去说话,使孩子在交流过程中发泄自己的情绪,理清自己的思路,进而自己找出解决的方法.用这种态度来与孩子进行情感方面的沟通,以下一些回应方式是比较简单而又有用的:“哦!”“我懂了!”“喔!”“有意思.”“怎么样啦?”“真的?!”“我简直不相信,真是这样?”“是那样吗?”其他一些反应在诱导孩子去讲、去说方面,更为有效:“把这件事情讲给我听听.”“我想听听这件事情.”“讲下去.”“后来呢?”“我对你的观点很感兴趣.”“听起来你对这件事情有话要说.”“这件事看起来对你很重要.”“咱们一起来讨论一下吧.”“这件事你愿意谈谈吗?”2、看你的样子,今天的功课一定很重.十二岁的小莉是一个紧张而又爱哭的女孩子.她的表妹小珊来跟她住了一个假期.暑假快结束时,就要回家了.小莉非常舍不得,眼泪汪汪地对妈妈说:“珊珊就要走了,以后又是只有我一个人了.”妈妈很轻快地说:“你会另外再找到一个好朋友的.”小莉回答说:“可是我还是会很寂寞的.”妈妈开始安慰她:“过不了多久,你就会忘了.”“啊,妈!”小莉说着就哭起来了.妈妈生气了:“你都快念中学了,还是这么爱哭.”小莉狠狠地瞪了妈一眼,跑进卧室里,哭得更伤心了.照理说,这样一个场景会有一个圆满的收场的,结果却以一个小小的悲剧结束.原因在那里呢?原因在于,孩子长大到了一定的程度,他就有了对于友情、亲情的渴望.他们会对自己的感情需求很在意的.然而,处于成人的世故与冷漠,他们往往对孩子的这种情感需求很不在乎.这样,他们就会忽视孩子的感觉,对孩子细小的情感波动表现冷酷.这样一种对待孩子的情感的反应方式显然不利于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事实上,孩子们最需要的,就是我们对他的重视,哪怕是当时的实际情况一点也不严重,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或许在故事中的母亲看来,女儿不应该因为与表妹的分离就流泪哭鼻子,但是她的反应却不应该没有同情.做母亲的应该这么想:女儿很难过,我应该尽最大的努力来帮助她.尽量设法使她知道我明白她内心的感觉.如果这样想,她就可以用以下方式来安慰女儿:“珊珊走了,教人觉得很寂寞.”“你们俩这么要好,真舍不得让她走.”“你会想她的.”这种反应使父母与孩子之间产生亲密的感觉.孩子的内心感受一旦被父母了解了,他的寂寞和情感创伤就会消失.父母对于孩子的了解和同情是情感的绷带,可以治愈孩子受了损伤的自我.这种策略可以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比如,孩子放学回家,妈妈最好是能够在家欢迎他.这时,她不宜提出答案千篇一律的问题来问:“学校怎么样?”“很好.”“你今天做了些什么?”“没做什么.”相反,妈妈所说的话应该表达出她很了解孩子在学校所受的考验和苦难:“看你的样子,今天的功课一定很重,”“你一定巴不得赶快放学.”“回到家里很痛快.”如果妈妈不能在家迎接孩子回家,留一张便条说明自己在何处,对抚慰累了一天的孩子的情感来说,效果也很好.有一些父母喜欢以写信的方式,来加深他们与孩子之间的情感联系.因为写信比较容易表现他们对孩子的爱和重视.也有一些父母喜欢用微型录音机,将要对孩子说的话录下来,孩子可以一遍又一遍地听.总之,类似这样的留言方式,可以增进孩子与父母在心灵之间的零距离,让孩子真正的生活在一个充满爱与安全的环境里.3、像你这个年龄的时候,妈妈也曾痛苦过.许多成人在为人父母之后,就摆出一副长者的架势,试图扮演领导者的角色,这真是一件奇怪而不幸的事情.他们认为自己必须有一种父母的模样,事事显得胸有成竹、有主见、有把握.没有缺点、没有烦恼是他们理想中的自我.他们甚至会忘记自己也是一个普通人,和孩子没有什么两样.他们会刻意地回避自己过去作为“凡人”的经历,根本没有勇气告诉孩子自己过去的真相和现在的真实感觉.也有一些父母,因为要扮演好父母的角色,就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自己是何感觉,只要孩子有需求,就那自己抛在一边,无条件地接受和忍受孩子,随时随地为孩子做出牺牲.这样的父母必定会做出虚假的行为、虚假地接受孩子的要求.然而,这样的虚假行为不仅使自己难受,当孩子感受到了以后,他就会因为父母发出的语言信息与父母发出的非语言信息的矛盾而倍感困惑.这时,孩子就会处于进退两难之境.如果孩子被频繁置身于这样的情景,就会使孩子经常蒙受“考验”,使他们承载沉重的焦虑与负担,导致不安全感的发生.另外一些父母则完全是另一种类型.他们通常会在孩子面前承认自己的感受.比如,当孩子在面临困难的时候,孩子会觉得紧张,很害怕.这时,这些父母就会坦然地跟孩子说:“是啊,爸爸妈妈也很害怕.”、“是啊,爸爸妈妈在你这个年龄的时候,也很痛苦过.”这样,孩子就会想,既然连大人都会害怕,也会痛苦,那我也不必因为害怕、痛苦就觉得难为情.孩子对一些不良的情绪就不再抗拒,而是坦然接受.大家都能想像,对于某件事物,如果是抱着抗拒的心理,一定是处理不好的;相反,如果敢于勇敢地面对,才会处理得恰到好处.如果父母不羞于承认自己的感受,就自然会解除孩子的抗拒心理.接下来,父母再讲一些自己是怎么处理这些事情的例子,孩子自然就有了榜样.这样的亲子交流,既消除了孩子的不良心理,又拉近了父母与孩子的距离,做父母的为什么不大胆尝试呢?事实上,与孩子作亲密的情感交流的另一个秘方,就是对孩子表现出自己的坦率和真诚,获得孩子对我们的信任,成为孩子的挚友,把握孩子的内心,有的放矢地引导孩子.要做到这一点,父母应该从内心深处承认孩子是一个独立的、有自己的情感深度的、理智的人.虽然有些问题很难向一个不成熟的孩子解释清楚,但是,如果父母能够坦诚自己的观点,单单你的态度,就会赢得孩子的心.实际上,告诉孩子父母的真实体验,不仅能赢得孩子对你的信赖,同时,由于父母本人的真实生动的经历往往比起陌生伟人的壮举,更加贴近孩子的生活,因而更具有独特的震撼力,孩子更容易从中学到面对困境与坎坷的方法与精神.4今天有妈妈提到,自己孩子5岁,很爱撒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