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图观测实验报告
眼图观察测量实验
一、實驗目的及要求:1)實驗目的: 學會觀察眼圖及其分析方法2)實驗要求: 1 分析電路的工作原理,敘述其工作過程;2 敘述眼圖的產生原理以及它的作用;3 繪出實驗觀察到的眼圖形狀。
二、實驗原理:我們知道衡量整個通信系統的傳輸品質,最直觀的方法就是用眼圖來觀察傳輸畸變和雜訊干擾。
我們知道,在實際的通信系統中,數位信號經過非理想的傳輸系統必定要產生畸變,信號通過通道後,也會引入雜訊和干擾,也就是說,總是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碼間串擾。
在碼間串擾和雜訊同時存在情況下,系統性能很難進行定量的分析,常常甚至得不到近似結果。
為了便於評價實際系統的性能,常用觀察眼圖進行分析。
眼圖可以直觀地估價系統的碼間干擾和雜訊的影響,是一種常用的測試手段。
什麼是眼圖?所謂“眼圖”,就是由解調後經過低通濾波器輸出的基帶信號,以碼元定時作為同步信號在示波器螢幕上顯示的波形。
干擾和失真所產生的傳輸畸變,可以在眼圖上清楚地顯示出來。
因為對於二進位信號波形,它很像人的眼睛的過程眼圖。
在圖15-1中畫出兩個無雜訊的波形和相應的“眼圖”,一個無失真,另一個有失真(碼間串擾)。
(無失真及有失真時的波形及眼圖):(a)無碼間串擾時波形; 無碼間串擾眼圖(b)有碼間串擾時波形; 有碼間串擾眼圖圖15-1中可以看出,眼圖是由虛線分段的接收碼元波形疊加組成的。
眼圖中央的垂直線表示取樣時刻。
當波形沒有失真時,眼圖是一隻“完全張開”的眼睛。
在取樣時刻,所有可能的取樣值僅有兩個:+1或-1。
當波形有失真時,在取樣時刻信號取值分佈在小於+1或大於-1附近,“眼睛”部分閉合。
這樣,保證正確判決所容許的雜訊電平就減小了。
換言之,在隨機雜訊的功率給定時,將使誤碼率增加。
“眼睛”張開的大小就表明失真的嚴重程度。
為便於說明眼圖和系統性能的關係,我們將它簡化成圖15-2的形狀。
(眼圖的重要性質,其中U=U++U)(a) 二进制系统(b) 随机数据输入后的二进制系统三、實驗步驟:、眼圖觀察及分析實驗;、模擬眼圖觀察測量實驗;观察眼图SP109 SP614 SP615CPLD 32PN 码'()H ω观察眼图SP708PSK 译码SP614SP615'()H ω1、打開實驗箱右側電源開關,電源指示燈亮,按動帶鎖開關使L2(紅燈)點亮表示系統正常工作;2、連接SP614和SP109或SP809,送入基帶信號;3、用模擬示波器CH1觀察SP105,CH2觀察SP615,調節示波器特性調節電位器,可以觀察到有碼間串擾和無碼間串擾時的眼圖;4、當連接SP809是將PSK 解調模組解調還原的數位基帶信號送入眼圖電路。
眼图实验报告的数据
实验五眼图一、实验目的:1、理解受限信道上的数据传输率;2、观察眼图,分析不同参数设置对眼图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当一个信号通过一个受限的信道时,它的波形将发生变化。
如图5-1所示,当数据传输率提高时,波形的失真也增大,甚至使得数据不能传输。
图5-1 受限信道中的波形的前后变化眼图通常用于实时观察一个数字数据序列,它能够表达出很多有关传输质量的信息,而做这些仅一个常用的示波器和一位时钟序列就可以了。
通过观察眼图,可以测量出传输的质量及接收到的数据中发生错误的可能性。
其原理图如图5-2所示:图5-2 眼图产生的原理一个典型的眼图通常是用来显示传输在一个受限信道上的二进制序列,而这个受限的信道是忽略了噪音的。
如图5-3所示:图5-3眼图三、实验设备1、主机TIMS-301F2、TIMS基本插入模块(1)TIMS-153序列产生器(Sequence generator)(2)TIMS-148音频振荡器(Audio Oscillator)(3)TIMS-153 可调低通滤波器(Tuneable LPF)3、计算机4、PICO虚拟设备四、实验步骤:1、将TIMS系统中的音频振荡器(Audio Oscillator)、序列产生器(Sequencegenerator)、可调低通滤波器(Tuneable LPF)三个模块按图5-4连接。
2、PICO软件的设置:打开PICO软件,设置眼图参数。
在“Settings”菜单中选择“Options”选项,如下图所示:在弹出的窗口菜单中,在“Sco pe options”里的“Data to display”项选择“Accumulate”。
如下图所示:在Trigger项中应作如下图的设置:2、顺时针设置可调低通滤波器(Tuneable LPF)上的TUNE 和GAIN按钮,使其调至最大选择WIDE带宽模式。
根据设置的参数,观察波形幅度的最大最小值,“眼”张开的最大最小值、码元的宽度、过0点的宽度、幅度畸变的范围。
眼图观测实验 光纤通信_实验5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光纤通信实验名称:实验5 眼图观测实验姓名:班级:学号:实验时间:指导教师:得分:一、实验目的1、了解和掌握眼图的形成过程和意义。
2、掌握光纤通信系统中的眼图观测方法。
二、实验内容1、观测数字光纤传输系统中的眼图张开和闭合效果。
2、记录眼图波形参数,分析系统传输性能。
三、实验器材1.主控&信号源模块2.25号光收发模块3.示波器四、实验原理1、实验原理框图眼图测试实验系统框图2、实验框图说明本实验是以数字信号光纤传输为例,进行光纤通信测量中的眼图观测实验;为方便模拟真实环境中的系统传输衰减等干扰现象,我们加入了可调节的带限信道,用于观测眼图的张开和闭合等现象。
如眼图测试实验系统框图所示,系统主要由信号源、光发射机、光接收机以及带限信道组成;信号源提供的数字信号经过光发射机和接收机传输后,再送入用于模拟真实衰减环境的带限信道;通过示波器测试设备,以数字信号的同步位时钟为触发源,观测TP1测试点的波形,即眼图。
3、眼图基本概念及实验观察方法所谓眼图,它是一系列数字信号在示波器上累积而显示的图形。
眼图包含了丰富的信息,反映的是系统链路上传输的所有数字信号的整体特征。
利用眼图可以观察出码间串扰和噪声的影响,分析眼图是衡量数字通信系统传输特性的简单且有效的方法。
●被测系统的眼图观测方法通常观测眼图的方法是,如下图所示,以数字序列的同步时钟为触发源,用示波器YT模式测量系统输出端,调节示波器水平扫描周期与接收码元的周期同步,则屏幕中显示的即为眼图。
眼图测试方法框图●眼图的形成示意图一个完整的眼图应该包含从“000”到“111”的所有状态组,且每个状态组发送的此时要尽量一致,否则有些信息将无法呈现在示波器屏幕上。
八种状态如下所示:八种状态示意图眼图合成示意图如下所示:眼图合成示意图一般在无串扰等影响情况下从示波器上观测到的眼图与理论分析得到的眼图大致接近。
●眼图参数及系统性能眼图的垂直张开度表示系统的抗噪声能力,水平张开度反映过门限失真量的大小。
实验八M序列发生及眼图观测实验
实验八 M序列发生及眼图观测实验
四、实验原理
1、M序列
移位时 钟节拍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表1 m序列发生器状态转移流程图
第1级 a n1
0 1 0 0 1 1 0 1 0 1 1 1 1 0 0 0 1
第2级
an2
0 0 1 0 0 1 1 0 1 0 1 1 1 1 0 0 0
二、实验预习要求
认真预习《通信原理》中关于M序列及 眼图有关章节的内容。
通信工程专业实验室
实验八 M序列发生及眼图观测实验
三、实验仪器仪表
1、70MHz双踪数字存储示波器一台 2、实验模块:
数字编码模块——M序列输出 数字时钟信号源模块 眼图观测及白噪声输出模块
通信工程专业实验室
实验八 M序列发生及眼图观测实验
通信工程专业实验室
实验八 M序列发生及眼图观测实验
四、实验原理
2、眼图
所谓“眼图”,就是由解调后经过低通 滤波器输出的基带信号,以码元定时作为同 步信号在示波器屏幕上显示的波形。干扰和 失真所产生的传输畸变,可以在眼图上清楚 地显示出来。因为对于二进制信号波形,它 很像一只人的眼睛。
眼图是指利用实验的方法估计和改善(通
实验八 M序列发生及眼图观测实验
实验八 M序列发生及 眼图观测实验
【实验性质】:验证性实验
通信工程专业实验室
实验八 M序列发生及眼图观测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M序列等伪随机码的发生原理。 2、了解伪随机码在通信电路中的作用。 3、掌握眼图的观测。
通信工程专业实验室
实验八 M序列发生及眼图观测实验
t
(完整版)眼图观测实验
武夷学院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通信原理实验项目名称:眼图观测实验姓名:专业:通信工程班级:一班学号:同组成员:无
实验结果:
实验线路图如图1所示:
图1
打开示波器,进过调节可以得到图2所示的波形图,再调节可以得到最大“眼睛”的眼图如图3所示。
图2 图3 由图2、图3可以看出,示波器显示的眼图的线迹不完全重合,“眼睛”也没有张开到最大,可以判断这次的眼图是在有一定噪声和码间干扰下得到的。
可以由上图可以知道,此时并不是最佳抽样时刻,还可以看出斜率小于0.5,可见对位定时误差也不是很敏感;图中的阴影部分较大抽样时刻上信号受噪声干扰的畸变程度较大;图中央的横轴位置没有与眼睛的横对角线重合,表明判决门限略低于零电平;上下两阴影区的间隔距离之半为噪声容限,可见其值也不大。
实验操作成绩(百分制)__________ 实验指导教师签字:__________
实验报告成绩(百分制)__________。
1.眼图实验报告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信息学院12级通信工程1班班级第批第组姓名同组成员实验名称眼图实验实验设备(1)通信原理实验箱(2)示波器1、了解眼图与信噪比、码间干扰之间的关系及其实际意义;实验目的2、掌握眼图观测的方法并记录研究。
在预设ASK调制解调系统内,观测不同发送信号的眼图,学会眼图的观测方法,加实验内容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实验报告要求1、观察并记录眼图波形,分析改变滤波器截止频率对眼图观测有何影响;2、根据实验测试记录,在坐标纸上画出各测量点(ASK-NRZ、ASK-OUT、ASK-DOUT)的波形图,并分析实验现象;3、思考信噪比、码间干扰是如何在眼图中体现的?4、写出完成本次实验后的心得体会以及对本次实验的改进建议。
完成时间:2014年12月24日实验报告1.观察并记录眼图波形,分析改变滤波器截止频率对眼图观测有何影响?答:眼图波形如图所示。
滤波器的截止频率越大,眼图的“眼睛”张开的大,反之,则张开的小。
2.根据实验测试记录,在坐标纸上画出各测量点(ASK-NRZ、ASK-OUT、ASK-DOUT)的波形图,并分析实验现象。
答:波形图见附录一。
如图所示,ASK-NRZ是单极性不归零码,ASK-OUT是正弦波,ASK-DOUT是PN序列。
解调输出的信号波形和信号源的PN序列形状相似,但是高电平的脉冲宽度为原来的一半。
3.思考信噪比、码间干扰是如何在眼图中体现的?答:眼图的垂直张开度表示系统的抗噪声能力,水平张开度反映过门限失真量的大小,信噪比越大,“眼图”张开的越大。
眼图的张开度受噪声和码间干扰的影响,当输出端信噪比很大时眼图的张开度主要受码间干扰的影响,因此观察眼图的张开度就可以估算出码间干扰的大小。
4.写出完成本次实验后的心得体会以及对本次实验的改进建议。
答:通过实验,可以对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通过对眼图的直接观察进而调整信号的波形,从而可以对电路进行调整,从示波器上可以观测码间干扰及信道噪声,进行调节可得到眼图,估计系统性能的优劣。
眼图实验报告
眼图实验报告眼图实验报告引言:眼图是一种常用的电信测量工具,用于分析数字信号的质量和稳定性。
通过观察信号在示波器屏幕上的显示,我们可以获得信号的波形、噪声和时钟抖动等信息。
本实验旨在通过眼图分析方法,对数字信号进行测量和评估。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眼图实验,了解数字信号的质量和稳定性,并掌握使用眼图进行信号分析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眼图是一种通过示波器观察信号波形的方法。
在示波器屏幕上,我们可以看到一系列的“眼睛”,每个“眼睛”代表了一个数据位。
通过观察这些“眼睛”的开闭程度和位置,我们可以判断信号的质量和稳定性。
在眼图中,水平轴代表时间,垂直轴代表信号的电压。
每个“眼睛”由上下两条边界线和中间的开放区域组成。
边界线的位置和开放区域的大小反映了信号的噪声和时钟抖动情况。
边界线越平整,开放区域越大,表示信号质量越好;反之,表示信号质量较差。
三、实验步骤1. 连接示波器和信号源:将信号源的输出与示波器的输入相连。
2. 设置示波器参数: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示波器的触发模式、时间基准和垂直尺度等参数。
3. 调整示波器触发:通过调整示波器的触发模式和触发电平,使信号能够稳定地显示在示波器屏幕上。
4. 观察眼图:调整示波器的水平和垂直尺度,观察眼图的显示情况。
注意观察边界线的平整程度和开放区域的大小。
5. 分析眼图:根据眼图的显示结果,分析信号的质量和稳定性。
可以通过观察边界线的位置和开放区域的大小,判断信号是否存在噪声和时钟抖动。
6. 记录实验数据:将实验中观察到的眼图结果记录下来,以备后续分析和比较。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眼图实验,我们观察到了不同信号的眼图,并进行了分析。
在实验中,我们发现开放区域较大、边界线平整的眼图代表了较好的信号质量和稳定性,而开放区域较小、边界线波动较大的眼图则表示信号质量较差。
实验中,我们还观察到了一些常见的眼图特征。
例如,当信号存在噪声时,眼图的开放区域会变小,边界线会变得不规则;当信号存在时钟抖动时,眼图的边界线会出现波动。
实验2 眼图观察测量实验
plot(ss);
hold on; %保持图形(眼图的形成原理)
end
title('2进制双极性NRZ眼图');
3.通过 MATLAB 语言仿真观察基带信号(单极性归零、单极性不归零、双极性归零、双极性不归零波形)的功率谱密度图。
仿真结果:
代码:
Ts=1;
N_sample=8;
N=1000; %码元个数
dt=Ts/N_sample; %抽样频率
t=0:dt:(N*N_sample-1)*dt;
gt1=ones(1,N_sample); %单个码元,NRZ
gt2=ones(1,N_sample/2);
gt2=[gt2 zeros(1,N_sample/2)]; %单个码元,RZ
2.BPSK 信号线连接:
用专用导线将 4P01、37P01;37P02、3P01;3P02、38P01;38P02、P16 连接(底板右边“眼图观察电路”)。
注意连接铆孔的箭头指向,将输出铆孔连接输入铆孔。
3.加电:
打开系统电源开关,底板的电源指示灯正常显示。若电源指示灯显示不正常,请立即关闭电源,查找异常原因。
subplot(4,2,7);
plot(t,st44); %画双极性RZ波形
title('双极性RZ');
xlabel('时间/s');
ylabel('电压/v');
axis([0 32 -1.2 1.2]);
subplot(4,2,8);
plot(f4,10*log10(pxx4)); %画双极性RZ功率谱密度图
st22=st2(1:length(t));
基带信号眼图实验实验报告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实验名称:数字基带信号的眼图实验实验时间: 2012年12月11日指导老师:应娜学院:计算机学院班级:11052411(网络工程)学号:11054110 姓名:龚泽鑫一、实验名称数字基带信号的眼图实验二、实验目的1、掌握无码间干扰传输的基本条件和原理,掌握基带升余弦滚降系统的实现方法;2、通过观察眼图来分析码间干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并观察在输入相同码率的NRZ基带信号下,不同滤波器带宽对输出信号码间干扰大小的影响程度;3、熟悉MATLAB语言编程。
三、实验步骤1、程序框架图3-4 程序框架首先,产生M进制双极性NRZ码元序列,并根据系统设置的抽样频率对该NRZ码元序列进行抽样,再将抽样序列送到升余弦滚降系统,最后画出输出码元序列眼图。
2、参数设置该仿真程序应具备一定的通用性,即要求能调整相应参数以仿真不同的基带传输系统,并观察输出眼图情况。
因此,对于NRZ码元进制M、码元序列长度Num、码元速率Rs,采样频率Fs、升余弦滚降滤波器参考码元周期Ts、滚降系数alpha、在同一个图像窗口内希望观测到的眼图个数Eye_num等均应可以进行合理设置。
四、数据分析(1)部分程序分析:alpha=0.2; %设置滚降系数,取值范围在[0,1]Ts=1e-2; %升余弦滚降滤波器的参考码元周%期, Ts=10ms,无ISI。
% Ts=2*(1e-2); %Ts=20ms,已经出现ISI(临界点)% Ts=5*(1e-2); %Ts=50ms,出现严重ISIFs=1e3; %采样频率,单位Hz。
注意:该数%值过大将严重增加程序运行时间Rs=50; %输入码元速率,单位Baud% M=2;M=4; %输入码元进制Num=100; %输入码元序列长度。
注意:该数值 %过大将严重增加程序运行时间。
Samp_rate=Fs/Rs %采样率,应为大于1的正整数,即 %要求Fs,Rs之间呈整数倍关系% Eye_num=2; %在一个窗口内可观测到的眼图个数。
眼图观察测量实验
实验12 眼图观察测量实验一、实验目得1、学会观察眼图及其分析方法,调整传输滤波器特性。
二、实验仪器1、眼图观察电路(底板右下侧)2.时钟与基带数据发生模块,位号:G 3.噪声模块,位号E 4.100M双踪示波器1台三、实验原理在整个通信系统中,通常利用眼图方法估计与改善(通过调整)传输系统性能。
我们知道,在实际得通信系统中,数字信号经过非理想得传输系统必定要产生畸变,也会引入噪声与干扰,也就就是说,总就是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码间串扰。
在码间串扰与噪声同时存在情况下,系统性能很难进行定量得分析,常常甚至得不到近似结果。
为了便于评价实际系统得性能,常用观察眼图进行分析。
眼图可以直观地估价系统得码间干扰与噪声得影响,就是一种常用得测试手段。
什么就是眼图?所谓“眼图”,就就是由解调后经过接收滤波器输出得基带信号,以码元时钟作为同步信号,基带信号一个或少数码元周期反复扫描在示波器屏幕上显示得波形称为眼图。
干扰与失真所产生得传输畸变,可以在眼图上清楚地显示出来。
因为对于二进制信号波形,它很像人得眼睛故称眼图。
在图12-1中画出两个无噪声得波形与相应得“眼图”,一个无失真,另一个有失真(码间串扰)。
图12-1中可以瞧出,眼图就是由虚线分段得接收码元波形叠加组成得。
眼图中央得垂直线表示取样时刻。
当波形没有失真时,眼图就是一只“完全张开”得眼睛。
在取样时刻,所有可能得取样值仅有两个:+1或-1。
当波形有失真时,“眼睛”部分闭合,取样时刻信号取值就分布在小于+1或大于-1附近。
这样,保证正确判决所容许得噪声电平就减小了。
换言之,在随机噪声得功率给定时,将使误码率增加。
“眼睛”张开得大小就表明失真得严重程度。
为便于说明眼图与系统性能得关系,我们将它简化成图12-2得形状。
由此图可以瞧出:(1)最佳取样时刻应选择在眼睛张开最大得时刻;(2)眼睛闭合得速率,即眼图斜边得斜率,表示系统对定时误差灵敏得程度,斜边愈陡,对定位误差愈敏感; (3)在取样时刻上,阴影区得垂直宽度表示最大信号失真量;(4)在取样时刻上,上下两阴影区得间隔垂直距离之半就是最小噪声容限,噪声瞬时值超过它就有可能发生错误判决;(5) 阴影区与横轴相交得区间表示零点位置变动范围,它对于从信号平均零点位置提取定时信息得解调器有重要影响。
眼图测试
实验二数字光纤通信系统信号眼图测试一.实验目的1.了解眼图产生的基础,根据眼图测量数字通信系统性能的原理;2.学习通过数字示波器调试、观测眼图;3.掌握判别眼图质量的指标;4.熟练使用数字示波器和误码仪。
二.实验原理眼图是估计数字传输系统性能的一种十分有效的实验方法。
这种方法已广泛应用于数字通信系统,在光纤数字通信中也是评价系统性能的重要实验方法。
眼图是在时域进行的用示波器显示二进制数字信号波形的失真效应的测量方法。
图2.1是测量眼图的装置图。
由Aς5233X误码仪产生一定长度的伪随机二进制数据流(AMI码、H∆B3码、PZ码、NPZ码)调制单模光产生相应的伪随机数据光脉冲并通过光纤活动连接器注入单模光纤,经过光纤传输后,再与光接收机相接。
光接收机将从光纤传输的光脉冲变为电脉冲,并输入到Aς4451(500MHζ)示波器,示波器显示的扫描图形与人眼相似,因此称为眼图。
用眼图法测量系统时应有多种字型,可以采用各比特位上0和1出现的概率相等的随机数字信号进行测试。
Aς5233X误码仪用来产生伪随机数字序列信号。
在这里“伪随机”的意义是伪随机码型发生器产生N比特长度的随机二进制数字信号是数字序列在N 比特后发生重复,并不是测试时间内整个数字序列都是随机的,因此称为“伪随机”。
伪随机序列如果由2比特位组成,则共有四种组合,3比特数字信号有8种组合,N比特数字信号有2N个组合。
伪随机数字信号的长度为2N-1,这种选择可保证字型不与数据率相关。
例如N可取7、10、15、23、31等。
如果只考虑3比特非归零码,应有如图2.2所示的8种组合。
将这8种组合同时叠加,就可形成如图2.3所示的眼图。
图2.1 眼图测量装置许多数字通信系统的重要性能可以从眼图测试中得到。
为了理解眼图测量原理,考虑图2.4所示简化的眼图,可以得到关于信号幅度失真、定时抖动和系统上升时间等系统性能参数。
接收信号的最佳取样时间是纵向眼开度最大的时刻t1。
眼图观察实验
眼图观察实验实验九眼图观察实验实验内容1、PN码/CMI码的眼图。
2、噪声、码间干扰对眼图的影响。
3、眼图的垂直张开度与水平张开度。
一、实验目的1、熟悉基带信号的眼图观察方法。
2、学会用眼图判断数字信道的传输质量。
3、分析眼图的垂直张开度与水平张开度。
二、眼图观察电路眼图是在同步状态下,各个周期的随机信码波形,重叠在一起所构成的组合波形。
其形状类似一只眼睛故名眼图。
其形成是由于人眼的视觉暂留作用把随机信号在荧屏上反复扫描的波形复合起来。
眼图是用来观察数字传输系统是否存在码间干扰的最简单、直观的方法。
将示波器置于外同步状态,平台的输出时钟接往示波器的通道1,伪随机码接往示波器的通道2,缓慢调整示波器的“同步”旋钮,当时钟与信码的相位同步时即可在示波器屏幕上观察到眼图。
眼图的垂直张开度反映信码幅度的变化量,可用来表示系统的抗噪声能力,垂直张开度越大,抗噪声能力越强。
水平张开度则反映信码的码间干扰。
水平张开度越大,表示信码的码间干拢越小。
垂直张开度与水平张开度越大,越有利于信码再生器的判决,还原出来信码的误码率就越小。
Vt11垂直张开度E= 水平长开度E1= 0tV22V V 12 t 1 t 2图9-1 模型化眼图平台上专门设置有眼图观察电路,它是一级由运算放大器和RC网络组成的低通滤波器,把输入数字信号的高频分量滤除,得到一个模拟的升余弦波,以获得眼图观察效果。
输入的PN码数字信号由U101 CDLD可编程模块二内的数字信号产生电路产生,经过 U101 CPLD可编程模块二 70 CMI码 34 产生电路 35 5 36 31 PN2 2KB/S PN 32 码产生电路CMIOUTCMI MCMI 数字信号眼图FCMI 测试点测试点TP902 TP903 HPN2 FPN2 眼 HPN2 CMI码 1 图 HPN32 2 PN32 3 K02 观 FPN32 察 HC1 1KHz方波电产生电路 FC1 路 HC2 FC2 32KHz方波产生电路 U301 U302 FPGA可编程模块一 39 CMI码产生电路 47 2KB/S PN 码产生电路 48 32KB /S PN 码产生电路 ? ? ? ? 图9-2 眼图观察方框图 ? ? FPGA/CPLD模块选择开关K01和PN码/CMI码选择开关K02的3~2送入眼图观察电路。
光纤信道眼图观察讲解
实验报告光纤信道眼图观察实验者姓名:合作者姓名:专业:班级:学号:指导老师:实验日期:目录一实验目的 (2)二实验原理 (3)三基本操作过程? (4)四仪器与设备 (4)五安全注意事项 (4)六实验内容、数据记录与处理 (4)七思考题 (5)八结果与讨论 (5)参考文献*一、实验目的1.了解眼图产生原理。
2.用示波器观测扰码的光纤信道眼图。
二、实验原理本实验系统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电端机部分、光信道部分。
电端机又分为电信号发射和电信号接收两子部分,光信道又可分为光发射端机、光纤、光接收端机三个子部分。
在本实验中,涉及的电发射部分有两个功能模块: 8位的自编数据功能和扰码功能。
涉及的电接收部分就是收端均衡滤波器电路、时钟提取、再生、相应的解扰功能。
眼图观测的实验结构如下图所示:图1.1.1 CMI码光纤通信基本组成结构在整个通信系统中,通常利用眼图方法估计和改善传输系统性能。
我们知道,在实际的通信系统中,数字信号经过非理想的传输系统必定要产生畸变,也会引入噪声和干扰,也就是说,总是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码间串扰。
在码间串扰和噪声同时存在情况下,系统性能很难进行定量的分析,常常甚至得不到近似结果。
为了便于评价实际系统的性能,常用观察眼图进行分析。
眼图可以直观地估价系统的码间干扰和噪声的影响,是一种常用的测试手段。
什么是眼图?所谓“眼图”,就是由解调后经过接收滤波器输出的基带信号,以码元同可以在眼1.1.2 无失真及有失真时的波形及眼图(a) 无码间串扰时波形;无码间串扰眼图(b) 有码间串扰时波形;有码间串扰眼图在图6.6.2中画出两个无噪声的波形和相应的“眼图”,一个无失真,另一个有失真(码间串扰)。
图6.6.2中可以看出,眼图是由虚线分段的接收码元波形叠加组成的。
眼图中央的垂直线表示取样时刻。
当波形没有失真时,眼图是一只“完全张开”的眼睛。
在取样时刻,所有可能的取样值仅有两个:+1或-1。
当波形有失真时,在取样时刻信号取值分布在小于+1或大于-1附近,“眼睛”部分闭合。
实验2眼图观察测量实验
班级通讯1403学号2姓名裴振启指导教师邵军花日期实验 2眼图察看丈量实验一、实验目的学会察看眼图及其剖析方法,调整传输滤波器特征。
二、实验仪器1. 眼图察看电路2.时钟与基带数据发生模块,位号:G3. PSK调制模块,位号A4.噪声模块,位号B5. PSK解调模块,位号C6.复接 / 解复接、同步技术模块,位号:I7. 20M 双踪示波器 1 台三、实验原理在整个通讯系统中,往常利用眼图方法预计和改良(经过调整)传输系统性能。
所谓“眼图”,就是由解调后经过接收滤波器输出的基带信号,以码元时钟作为同步信号,基带信号一个或少量码元周期频频扫描在示波器屏幕上显示的波形称为眼图。
扰乱和失真所产生的传输畸变,能够在眼图上清楚地显示出来。
因为关于二进制信号波形,它很像人的眼睛故称眼图。
在图 2-1 中画出两个无噪声的波形和相应的“眼图”,一个无失真,另一个有失真(码间串扰 )。
图 2-1 中能够看出,眼图是由虚线分段的接收码元波形叠加构成的。
眼图中央的垂直线表示取样时辰。
当波形没有失真时,眼图是一只“完整张开”的眼睛。
在取样时辰,全部可能的取样值仅有两个: +1 或 -1。
当波形有失真时,“眼睛”部分闭合,取样时辰信号取值就散布在小于 +1 或大于 -1 邻近。
这样,保证正确裁决所允许的噪声电平就减小了。
换言之,在随机噪声的功率给准时,将使误码率增添。
“眼睛”张开的大小就表示失真的严重程度。
眼图图 2-1 无失真及有失真时的波形及眼图(a)无码间串扰时波形;无码间串扰眼图(b)有码间串扰时波形;有码间串扰眼图通讯工程实验教课中心通讯系统原理实验报告在图 2-2 中给出从示波器上察看到的比较理想状态下的眼图照片。
本实验主假如达成PSK解调输出基带信号的眼图观察实验。
(a) 二进制系统(b) 随机数据输入后的二进制系统图 2-2 实验室理想状态下的眼图四、各丈量点和可调元件作用底板右侧“眼图察看电路”W06 :接收滤波器特征调整电位器。
观察眼球模型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眼球的解剖结构。
2. 理解眼球各部分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3. 培养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眼球是人体重要的视觉器官,它能够感知外界光线并转化为神经信号,传递给大脑,从而产生视觉。
通过观察眼球模型,我们可以直观地了解眼球的解剖结构和功能。
三、实验材料1. 眼球模型一套。
2. 放大镜。
3. 记录本。
4. 铅笔。
四、实验步骤1. 观察眼球外观:首先观察眼球模型的整体外观,注意其形状、大小和颜色。
2. 观察眼球结构:- 眼球壁:眼球壁由外层纤维膜和内层视网膜组成。
纤维膜包括角膜和巩膜。
角膜透明,负责折射光线;巩膜白色,保护眼球内容物。
- 眼球内容物:眼球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
房水充满眼球前房,维持眼内压;晶状体位于虹膜后面,负责调节焦距;玻璃体充满眼球后房,使光线透过。
- 视觉通路:视觉通路包括角膜、瞳孔、虹膜、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和视神经。
光线通过角膜和瞳孔进入眼球,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折射后,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
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将物像转化为神经信号,通过视神经传递给大脑。
3. 观察眼球运动:观察眼球模型的运动情况,了解眼球如何通过肌肉运动进行转动。
4. 观察眼球适应:观察眼球模型在不同光线条件下的适应情况,如光线强弱、远近等。
五、实验结果1. 眼球外观:眼球呈圆形,直径约25mm,颜色透明。
2. 眼球结构:- 纤维膜:角膜透明,直径约12mm;巩膜白色,厚度约1mm。
- 眼球内容物:房水充满眼球前房,晶状体位于虹膜后面,玻璃体充满眼球后房。
- 视觉通路:光线通过角膜和瞳孔进入眼球,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折射后,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
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将物像转化为神经信号,通过视神经传递给大脑。
3. 眼球运动:眼球通过肌肉运动进行转动,包括上下、左右、旋转等。
4. 眼球适应:眼球在不同光线条件下能够进行适应,如光线强弱、远近等。
六、实验结论通过观察眼球模型,我们了解了眼球的解剖结构和功能。
眼图观察测量实验
实验12 眼图观察测量实验一、实验目的1.学会观察眼图及其分析方法,调整传输滤波器特性。
二、实验仪器1. 眼图观察电路(底板右下侧)2.时钟与基带数据发生模块,位号:G 3.噪声模块,位号E 4.100M双踪示波器1台三、实验原理在整个通信系统中,通常利用眼图方法估计和改善(通过调整)传输系统性能。
我们知道,在实际的通信系统中,数字信号经过非理想的传输系统必定要产生畸变,也会引入噪声和干扰,也就是说,总是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码间串扰。
在码间串扰和噪声同时存在情况下,系统性能很难进行定量的分析,常常甚至得不到近似结果。
为了便于评价实际系统的性能,常用观察眼图进行分析。
眼图可以直观地估价系统的码间干扰和噪声的影响,是一种常用的测试手段。
什么是眼图所谓“眼图”,就是由解调后经过接收滤波器输出的基带信号,以码元时钟作为同步信号,基带信号一个或少数码元周期反复扫描在示波器屏幕上显示的波形称为眼图。
干扰和失真所产生的传输畸变,可以在眼图上清楚地显示出来。
因为对于二进制信号波形,它很像人的眼睛故称眼图。
在图12-1中画出两个无噪声的波形和相应的“眼图”,一个无失真,另一个有失真(码间串扰)。
图12-1中可以看出,眼图是由虚线分段的接收码元波形叠加组成的。
眼图中央的垂直线表示取样时刻。
当波形没有失真时,眼图是一只“完全张开”的眼睛。
在取样时刻,所有可能的取样值仅有两个:+1或-1。
当波形有失真时,“眼睛”部分闭合,取样时刻信号取值就分布在小于+1或大于-1附近。
这样,保证正确判决所容许的噪声电平就减小了。
换言之,在随机噪声的功率给定时,将使误码率增加。
“眼睛”张开的大小就表明失真的严重程度。
为便于说明眼图和系统性能的关系,我们将它简化成图12-2的形状。
由此图可以看出:(1)最佳取样时刻应选择在眼睛张开最大的时刻;(2)眼睛闭合的速率,即眼图斜边的斜率,表示系统对定时误差灵敏的程度,斜边愈陡,对定位误差愈敏感; (3)在取样时刻上,阴影区的垂直宽度表示最大信号失真量;(4)在取样时刻上,上下两阴影区的间隔垂直距离之半是最小噪声容限,噪声瞬时值超过它就有可能发生错误判决;(5) 阴影区与横轴相交的区间表示零点位置变动范围,它对于从信号平均零点位置提取定时信息的解调器有重要影响。
眼图观察测量实验
实验六:眼图观察测量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学会眼图观察与测量方法 2.学会利用眼图对传输特性进行调整 二.实验仪器
1.RZ8621D 实验箱一台 2.20MHz 双踪示波器一台 3.平头小起子一个 三.实验电路连接
CPLD PSK 解调FSK 解调
TP708
图6-1 眼图观察实验方框图
四.实验预习测量点说明
实验前请预习规格化眼图的五项重点参量的定义,及观察眼图时示波器连接方法。
1、位同步提取是采用CPLD 软件编程实现位脉冲的提取及码元再生。
眼图观察是通过改变低通滤波器的传递函数H(f)使眼图图形随之改变。
用CPLD 实现位同步提取的功能框图如图6-2所示。
图6-2 数字锁相法位同步提取框图
数字锁相环框图中,频率为Nf B 的晶振产生方波振荡经两并联的窄脉形成电路,形成的输出信号为反向的方波。
分别加到扣除门和附加门,扣除门为常开门,附加门为常闭门。
因。
完整版眼图观测实验
武夷学院实验报告课程名称:通信原理实验项目名称:眼图观测实验姓名:专业:通信工程班级:一班学号:同组成员:匚-、实验准备[1L:实验目的1、掌握眼图观测的方法。
2、掌握相关眼图的测量方法。
实验内容1、观测眼图。
2、测量沿途的判决电平、噪声容限。
实验模块1、通信原理11号模块2、双踪示波器模块实验原理在实际系统中,完全消除码间串扰是十分困难的,而码间串扰对误码率的影响目前尚无法找到数学上便于处理的统计规律,还不能进行准确计算。
为了衡量基带传输系统的性能优劣,在实验室中,通常用示波器观察接收信号波形的方法来分析码间串扰和噪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这就是眼图分析法。
如果将输入波形输入示波器的Y轴,并且当示波器的水平扫描周期和码元定时同步时,在示波器上显示的图形很象人的眼睛,因此被称为眼图。
二进制信号传输时的眼图只有一只“眼睛”,当传输三元码时,会显示两只“眼睛”。
眼图是由各段码元波形叠加而成的,眼图中央的垂直线表示最佳抽样时刻,位于两峰值中间的水平线是判决门限电平。
最佳抽样时刻最大信号失真量噪声容限■ ————————— 1^——_可以抽样的时间过零点失真图23-1 眼图的一般描述在无码间串扰和噪声的理想情况下,波形无失真,“眼”开启得最大。
当有码间串扰时,波形失真,引起“眼”部分闭合。
若再加上噪声的影响,则使眼图的线条变得模糊,“眼”开启得小了,因此,“眼”张开的大小表示了失真的程度。
由此可知,眼图能直观地表明码间串扰和噪声的影响,可评价一个基带传输系统性能的优劣。
另外也可以用此图形对接收滤波器的特性加以调整,以减小码间串扰和改善系统的传输性能。
通常眼图可以用图7.6所示的图形来描述。
由此图可以看出:(1)眼图张开的宽度决定了接收波形可以不受串扰影响而抽样再生的时间间隔。
显然,最佳抽样时刻应选在眼睛张开最大的时刻。
(2 )眼图斜边的斜率,表示系统对定时抖动(或误差)的灵敏度,斜边越陡,系统对定时抖动越敏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眼图观测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和掌握眼图的形成过程和意义。
2、掌握光纤通信系统中的眼图观测方法。
二、实验器材
主控&信号源模块
25号光收发模块
示波器
三、实验原理
1、实验原理框图
2、实验框图说明
本实验是以数字信号光纤传输为例,进行光纤通信测量中的眼图观测实验;为方便模拟真实环境中的系统传输衰减等干扰现象,我们加入了可调节的带限信道,用于观测眼图的张开和闭合等现象。
如眼图测试实验系统框图所示,系统主要由信号源、光发射机、光接收机以及带限信道组成;信号源提供的数字信号经过光发射机和接收机传输后,再送入用于模拟真实衰减环境的带限信道;通过示波器测试设备,以数字信号的同步位时钟为触发源,观测TP1测试点的波形,即眼图。
3、眼图基本概念及实验观察方法
所谓眼图,它是一系列数字信号在示波器上累积而显示的图形。
眼图包含了丰富的信息,反映的是系统链路上传输的所有数字信号的整体特征。
利用眼图可以观察出码间串扰和噪声的影响,分析眼图是衡量数字通信系统传输特性的简单且有效的方法。
被测系统的眼图观测方法:
通常观测眼图的方法是,如下图所示,以数字序列的同步时钟为触发源,用示波器YT模式测量系统输出端,调节示波器水平扫描周期与接收码元的周期同步,则屏幕中显示的即为眼图。
眼图的形成示意图
一个完整的眼图应该包含从“000”到“111”的所有状态组,且每个状态组发送的此时要尽量一致,否则有些信息将无法呈现在示波器屏幕上。
八种状态如下所示:
眼图参数及系统性能
眼图的垂直张开度表示系统的抗噪声能力,水平张开度反映过门限失真量的大小。
眼图的张开度受噪声和码间干扰的影响,当光收端机输出端信噪比很大时眼图的张开度主要受码间干扰的影响,因此观察眼图的张开度就可以估算出光收端机码间干扰的大小。
其中,垂直张开度水平张开度
从眼图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信息:
(1)最佳抽样时刻是“眼睛”张开最大的时刻。
(2)眼图斜边的斜率表示了定时误差灵敏度。
斜率越大,对位定时误差越敏感。
(3)在抽样时刻上,眼图上下两分支阴影区的垂直高度,表示最大信号畸变。
(4)眼图中央的横轴位置应对应于判决门限电平。
(5)在抽样时刻上,眼图上下两阴影区的间隔距离的一半为噪声容限,若噪声瞬时值超过它就会出现错判。
(6)眼图倾斜分支与横轴相交的区域的大小,即过零点失真的变动范围;它对利用信号零交点的平均位置来提取定时信息的接收系统来说影响定时信息的提取。
四、实验步骤
1、登录e-Labsim仿真系统,创建实验文件,选择实验所需模块和示波器。
2、参考系统框图,依次按下面说明进行连线。
(1)将主控信号源模块的PN序列,连接至25号模块的TH2数字输入端。
(2)连接25号模块的光发端口和光收端口,此过程是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经光纤跳线传输后再将光信号还原为电信号。
(3)将25号模块的TH3数字输出端,连接至25号模块的TH5。
此过程是将基带信号送入一个可调带限信道,用于模拟实际传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信道衰减强度。
(4)示波器两个通道分别接信号源PN和25号模块的TH3数字输出端。
3、设置25号模块的功能初状态。
(1)将收发模式选择开关S3拨至“数字”,即选择数字信号光调制传输。
(2)将拨码开关J1拨至“ON”,即连接激光器;拨码开关APC此时选择“ON”或“OFF”都可,即APC功能可根据需要随意选择。
(3)将功能选择开关S1拨至“光接收机”,即选择光信号解调接收功能。
4、运行仿真,开启所有模块的电源开关。
5、进行系统联调和观测。
(1)设置主控信号源模块的菜单,选择【主菜单】→【光纤通信】→【眼图观测】。
自行设置【功能1】,使PN输出频率为16KHz,PN输出码型为PN127或PN15。
(2)调节25号模块中光发射机的W4输出光功率旋钮,改变输出光功率强度;调节光接收机的W5接收灵敏度旋钮和W6判决门限旋钮,改变光接收效果。
用示波器对比观测信号源PN序列和25号模块的TH3数字输出端,直至二者码型一致。
(3)停止仿真,以主控信号源模块上的CLK为触发,更改示波器探头分别接信号源CLK和25号模块的眼图观测点TP1,再运行仿真,调整示波器相关功能档位观测眼图显示效果。
(4)调节25号模块的W8眼开眼合旋钮,改变带限信道的影响强度,观测示波器中眼图张开和闭合现象。
(5)记录眼图波形并测量出眼图特性参数,从而评估系统性能。
五、实验报告
1.调节25号模块中光发射机的W4输出光功率旋钮,改变输出光功率强度;调节W6判决门限旋钮,改变光接收效果。
观察到PN序列和数字输出端二者码型一致。
2.调节25号模块的W8眼开眼合旋钮,改变带限信道的影响强度,随着w8值越大,示波器中眼图张开越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