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盆浊积扇沉积特征及与油气的关系
准噶尔盆地阜康凹陷浊积扇系统成藏特征
准噶尔盆地阜康凹陷浊积扇系统成藏特征黄芸;马志亮;陈勇;袁波;王军;吴玉萍【摘要】在准噶尔盆地阜康凹陷东侧侏罗系三工河组中发现了湖相滑塌浊积扇系统.滑塌浊积扇均发育在坡折带之下,位干深水湖相泥岩中,其上方则发育滨浅湖相三角洲沉积,是三角洲前缘砂体在触发因素作用下,主要以浊流方式再次向深水区搬运沉积的结果.扇体中的水道砂体为良好的油气储集体.由于滑塌浊积扇砂体直接被深水湖相泥页岩包裹,临近烃源岩,可以形成良好的岩性油气藏.滑塌浊积扇系统的发现对准噶尔盆地阜康凹陷东斜坡侏罗系岩性油气藏的勘探意义重大,是(诙)区域一个新的油气勘探领域.【期刊名称】《新疆石油地质》【年(卷),期】2011(032)002【总页数】3页(P109-111)【关键词】准噶尔盆地;阜康凹陷;滑塌浊积扇;沉积特征;岩性油气藏【作者】黄芸;马志亮;陈勇;袁波;王军;吴玉萍【作者单位】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11;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11;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11;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11;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11;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12准噶尔盆地是我国大型含油气盆地之一。
该盆地油气藏储集砂体主要以洪-冲积扇砂砾岩、滨浅湖相三角洲砂体为主,滑塌浊积扇类型的油气藏在盆地腹部虽有报道[1],但对准噶尔盆地阜康凹陷东斜坡滑塌浊积扇系统前人尚未进行详细研究与报道,揭示这种类型的油气藏在准噶尔盆地东部的发育特点及识别特征,对开拓盆地东部侏罗系岩性油气藏勘探新领域有着重要意义。
阜康凹陷位于准噶尔盆地东南部,研究区为阜康凹陷东斜坡(简称阜东斜坡),属白家海凸起南斜坡,而白家海凸起一直为准噶尔盆地最有利的成藏区带之一(图1)。
大型坳陷湖盆沉积坡折带特征及其对砂体与油气的控制作用_以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
文章编号:1000-0550(2010)04-0717-13①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项目(合同编号:070103-1)资助研究成果。
收稿日期:2009-11-05;收修改稿日期:2010-02-20大型坳陷湖盆沉积坡折带特征及其对砂体与油气的控制作用①———以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为例李相博刘化清陈启林完颜容魏立花冯明廖建波马玉虎(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兰州730020)摘要在海相盆地和断陷湖盆中都发育坡折带,并对层序和沉积起重要控制作用,这一观点已得到广泛关注并被普遍接受。
利用地震反射剖面及沉积微相组合特征,对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的研究表明,在大型坳陷湖盆中也发育坡折带,按照在湖盆中的所处位置,可明显划分出深水沉积坡折与浅水沉积坡折两类,前者位于三角洲坡型前缘深水区,后者位于三角洲台型前缘或三角洲平原附近。
研究表明,深水沉积坡折主要控制砂质碎屑流与浊流等深水重力流砂体沉积,浅水沉积坡折主要控制正常牵引流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沉积。
进一步研究认为,除对砂体成因类型具有控制作用外,深水与浅水沉积坡折对延长组中部砂体厚度变化、平面展布形态以及砂体物性变化也具有明显控制作用。
在此基础上,文章还讨论了坡折带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认为延长组油气分布受坡折带与层序格架双重控制,坡上/坡下、高位域/低位域/水进域均能成藏,但规模较大的油气田大多数都位于层序界面附近,要么受坡折带控制,要么受低位域砂体控制,或者二者共同控制。
关键词坡折带砂质碎屑流沉积物重力流坳陷湖盆延长组鄂尔多斯盆地第一作者简介李相博男1965年出生博士石油地质E-mail :lixiangbo911@sina.com中图分类号TE122.2文献标识码A0问题提出坡折带是在研究海相沉积盆地的沉积学和层序地层学基础上形成的重要概念,指地形坡度发生突变的地带。
近十年来,经典海相层序地层学理论中的坡折带概念被引入到了我国陆相湖盆研究中,日益受到油气勘探部门和学术界的普遍重视。
中国三大类型盆地油气分布规律
中国三大类型盆地油气分布规律康玉柱【摘要】中国主要发育有古生代克拉通盆地、中东部的中新生代断陷盆地及西部中新生代前陆盆地,这3大类型盆地控制了全国油气资源的85%左右,目前已发现的油气田主要分布在这些盆地中。
经过多年研究和实践,总结了这3大类型盆地油气分布规律,以期对当前和今后我国油气勘探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There are three major types of petroliferous basins developed in China. They are the Paleozoic cratonic basin, the east-central Meso-Cenozoic fault basin and the western Meso-Cenozoic foreland basin, about 85% of domestic oil and gas resources are controlled by them, and the oil and gas fields' discovered up to now a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m.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oil and gas distribution regularities in the three major types of basins through several years of researches and practices for the purpose of playing a certain role in guiding the current and future China's oil and gas exploration.【期刊名称】《新疆石油地质》【年(卷),期】2012(033)006【总页数】5页(P635-639)【关键词】中国;含油气盆地;油气田;分布规律【作者】康玉柱【作者单位】中国石化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11.1中国有各类盆地约400多个,现已发现500多个油气田,其中特大和大型油气田约55个。
东风港油田沙三上浊积扇的“叠置扇”沉积特征
东风港油田沙三上浊积扇的“叠置扇”沉积特征王亚青;林承焰;董春梅【摘要】陆相断陷盆地浊积扇体的发育受构造运动、湖平面变化、沉积物供给、古地貌等多因素的控制.以断陷湖盆济阳坳陷车镇凹陷缓坡带东风港油田为例,在系统调研和大量实际工作的基础上,针对陆相浊积扇规模小、分布分散、呈多层薄层状、识别和预测十分困难的特征,建立断陷湖盆缓坡带浊积扇沉积的“叠置扇模式”.“叠置扇模式”具体表现为“垂向叠置,扇上有扇;侧向迁移,扇外有扇”.在油气勘探中,根据“叠置扇模式”的发育特征和控制要素分析,可以更好地预测有利勘探开发目标.济阳坳陷车镇凹陷东风港油田大量小型浊积扇的成功勘探开发充分证明了这一点.%The development of turbidite fans in faulted lake basin is controlled by external factors,such as tectonic setting,lake level fluctuation, sediment supply rate and paleogeomorphology. Generally, the turbidite fans are of small scale and disperse distribution and they are composed of thin layers. So it is difficult to recognize these turbidite fans. Dongfenggang Oilfield locates in gentle slope zone of Chezhen Sag in Jiyang Depression which is in faulted lake basin, in which turbidite fans are developed. Taking the oilfield as an example, a development mode of turbidite fans in gentle slope of faulted lake basin - " superimposed fan" is put forward based on systematic investigation and a lot of practice. The superimposed fan mode is featured by " fan bodies superimposing vertically, overlaying on each other,and moving laterally,standing side by side" . The study of development characters and the analysis of control factors of the superimposed fan can provide guidance for explorationactivity and searching favorable exploration area,which are verified in the successful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 lot of turbidite fans in Dongfenggang Oilfield.【期刊名称】《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2(027)004【总页数】6页(P36-41)【关键词】缓坡浊积扇;沉积模式;叠置扇;控制要素【作者】王亚青;林承焰;董春梅【作者单位】中海石油研究总院,北京100027;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山东青岛266500;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山东青岛266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2据统计,世界上1 200~1 300个油气田(包括开发和未开发的)储层为深水浊积岩及相关沉积体系,其储量在世界油气藏储量中占有重要比例[1].浊流及其相关理论的研究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80年代,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为其鼎盛时期,该时期大多数学者试图建立单一模式来描述所有的海底碎屑体系,具有代表性的模式有Bouma序列[2]、Normark的现代扇模式[3]、Mutti的古代扇模式[4]和Walker的综合海底扇模式[5].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是研究的重要转折点,开始有学者注意到外部因素对扇体发育的控制作用,如Stow和Shanmugam建立了细粒浊积岩的垂向相模式[6],Lowe建立了粗粒浊积岩的垂向相模式[7],Mutti分析了海平面变化对扇体发育的影响[8],Shanmugam&Moiola建立了不同构造背景的扇体沉积模式[9-10].20世纪90年代国外许多学者对已有扇模式进行重新评价和废弃,如Normark重新评价了其叠覆扇的有效性,并废弃了其1970年的叠覆朵叶体概念[11],Walker废弃了其1978年建立的综合性海底扇模式[12].该时期深水扇研究的热点从建立单一综合性扇模式转变为建立反映外部因素控制作用的多个扇模式,如H.G.Reading 和M.Richards根据沉积物供给体系和供给粒度,建立了12种类型的扇模式[13-14].虽然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注意到外部因素对扇体发育的控制作用[15-21],但由于Walker扇模式的简单性和可预测性,目前在陆相浊积扇研究中仍然被广泛应用,从而忽略了每个扇体发育的独特性,不能适用于实际油气藏勘探开发的要求.本文在系统调研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工作,针对东风港油田沙三上浊积扇规模小、分布分散、呈多层薄层状的沉积特征,建立了适合研究区的“叠置扇”沉积模式,有助于识别和预测有利勘探目标,有效指导油气勘探开发.1 地质概况东风港油田位于济阳坳陷车镇凹陷车西洼陷南部缓坡带.南部缓坡带被一组北东向的弧形盆倾断层切割成4个顺向断阶,研究区车40-44区块位于靠近洼陷带的2个断阶带内,其东南边界为控制沉积的二级断层,整体构造表现为东西高、中间低的形态.研究区沙河街组沙三上亚段为一套深水浊积扇沉积,物源主要来自于南部的无棣和义和庄凸起.沙三上亚段划分为4个砂层组,每个砂层组又进一步细分为若干小层,如主力含油层位3砂层组从下而上细分为由6到1共6个小层.2 沉积特征2.1 岩石学特征图1 车40井相图Fig.1 Single-well facies analysis of Che-40 well研究区紧邻缓坡带底部,距物源较远,沙三上亚段岩性普遍较细,以灰色粉砂岩、细砂岩为主,局部出现含泥砾砂岩,砂岩夹于厚薄不等的深灰色泥岩、褐灰色灰质油泥岩、油页岩之中.发育压扁、透镜状、波状层理和冲刷面,同时发育大量同生变形构造和泥岩撕裂屑(图1).粒度累计概率曲线以直线形或呈宽缓向上拱起的弧形为主,在C-M图上,样品点基本平行于C=M基线.垂向上发育不完整的鲍玛序列,常见的序列组合类型有:BCDE、CDE、DE.结合区域沉积背景分析得知,研究区沙三上亚段为三角洲前缘的浊积扇沉积.2.2 单井相从车40井单井沉积相分析可知,车40-44区块沙三上亚段主要发育扇中和扇端亚相.其中,扇中亚相进一步划分为辫状水道、辫状水道间和扇中前缘等微相.沙三上亚段总体上表现为推进式复合叠置的向上变厚变粗的反旋回特征,可划分为沙三上4-沙三上3和沙三上2-沙三上1砂层组2个次级反旋回.车40井沙三上4时期处于深湖-半深湖环境,砂体不发育,局部发育扇端薄层粉砂岩沉积.沙三上3时期,水体变浅向上发育浊积扇相,主要为扇中前缘、辫状水道沉积.沙三上2时期水体再次变深,以深湖-半深湖深灰色泥岩沉积为主.沙三上1时期水体变浅,为浊积扇扇中和扇端沉积,进一步划分为辫状水道、辫状水道间沉积.每一个砂层组内部都表现为复合旋回,由于断陷湖盆规模较小,盆地边缘和内部断层不断活动,湖平面升降变化频繁,同时由于远离物源,沉积物供给较少,造成每个旋回内部发育多期薄层砂体,表现为层多、层薄、层层叠置的特征.2.3 剖面相从车40区块靠近断层根部且平行于断层的剖面相来看(图2),由于受沉积物供给方式的影响,单期浊积扇发育多个主水道,平面上发育多个扇体,扇体侧向连续性相对较差.从垂向上看,发育多期扇体,由于单期沉积物通量较少且粒度较细,同时缓坡带坡度较小,导致流体的侵蚀能力较弱,水道下切作用不明显,不同期次水道沉积之间隔层发育稳定,后期发育的扇体叠置在早期扇体之上,造成多期扇体在垂向上层层叠置.单期水道沉积较薄,据统计,研究区沙三上亚段单期浊积扇体储层平均厚度为2.9 m,垂向变化很快.受古地貌和沉积物供给的控制,浊积扇主水道发育位置并不固定,不同时期的扇体发育位置发生侧向迁移.扇体的发育演化与湖平面变化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沙三上4砂层组时期,水体较深,扇体发育较薄,且侧向连续性差,分布分散;沙三上3砂组时期,水体变浅,扇体发育规模明显扩大,主要分布在剖面的中部和西部,水道发育较好,而东部扇体发育较差,主要为辫状水道间和外扇沉积;沙三上2砂组时期,水体再次加深,扇体发育规模减小,侧向连续性很差,扇体主要发育在车40-17-17井和车40-25-29井附近;沙三上1砂组时期,水体变浅,扇体发育规模明显扩大,主要分布在中部和东部,不同时期水道存在明显的侧向迁移.而从垂直于断层贯穿车40-44区块的剖面相来看,扇体从断层根部逐渐由扇根向扇端演化,垂向上同样发育多期扇体叠置.垂向上扇体的发育与湖平面变化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图2 车40-44区块剖面(平行于断层)Fig.2 Profile of Che 40-44 block(along the fault)2.4 平面相图3 东风港油田沙三上36小层沉积相Fig.3 Sedimentary facies of 36layer of upper Sha-3 sub-member in Dongfenggang Oilfield由于构造运动、湖平面变化,沉积物供给和古地貌等要素的变化,导致每个小层的沉积相展布呈现不同的特征,下面以沙三上3砂组为例,说明每一个复合旋回内部沉积相的展布特征.沙三上3砂组共划分为6小层,其浊积扇体的发育可分为3个时期,早期为5—6小层,中期为4小层,晚期为1—3小层.浊积扇早期(5—6小层),构造运动较为活跃,湖平面较高,可容空间形态较为深窄,沉积物供给不足,扇体规模较小.同时受三角洲前缘辫状水道供给控制,平面上发育多个垂直于断层走向的扇体,扇体之间彼此互不连通,呈孤立分布.在不同方向沉积物供给量存在差异,导致扇体发育规模具有差异性.如在6小层沉积时期,研究区西部物源供给相对较少,发育滑塌形成的小规模无根式扇体.中部和东部物源供给相对较多,扇体发育规模较大,同时受物源方向和古地貌的控制,沉积物供给由南东方向向北西向低洼处进积,扇体呈南东—北西向展布(图3).在5小层沉积时期,西部物源供给增多,浊积水道向古地貌低洼处推进,发育小型扇体;中部扇体向西迁移;东部扇体的发育对早期有一定的继承性.浊积扇中期(4小层),由于构造运动强度减弱,湖平面开始下降,可容空间形态变得较为宽广,沉积物供给充足,浊积扇体的分布范围明显增大.如4小层东部和西部物源供给停止,而中部物源供给充足,在研究区中部,相邻2个浊积扇体侧向对接,形成了大片连通状扇体,扇体平面分布主要沿分支水道最大主推进方向延伸.由于其沉积主要表现为构造低洼处的填平补齐作用,水道下切作用不明显,以加积型水道为主,因此,在水道前端不发育厚层水道化叠覆扇叶状体(图4).图4 东风港油田沙三上34小层沉积相Fig.4 Sedimentary facies of 34layer of upper Sha-3 sub-member in Dongfenggang Oilfield浊积扇晚期(1—3小层),由于湖平面再次上升,沉积物供给减少,浊积扇体发育规模减小,平面发育多个独立小型扇体.如在3小层沉积时期,研究区中部扇体演变为2个独立扇体.同时由于东部和西部物源再次供给,平面上发育4个垂直于断层走向的扇体,扇体间相互独立,互不连通.从浊积扇发育位置来看,其并不是沿着前期浊积扇的供给水道继续向前推进,形成Walk扇模式中的叠覆扇,而是叠置在前期浊积扇体之上.同时受沉积物供给和前期沉积充填的影响,主水道位置发生侧向迁移,但由于同时受古地貌的控制,浊积水道向古地貌低洼处推进(图5).2小层时期,同样平面上发育4个垂直于断层走向的扇体,叠置在前期浊积扇体之上,同时由于湖平面进一步上升,扇体发育规模减小,且扇体向西发生迁移(图6).1小层时期,水体最深,沉积物供给不足,发育薄层小型扇体.图5 东风港油田沙三上33小层沉积相Fig.5 Sedimentary facies of 33layer of upper Sha-3 sub-member in Dongfenggang Oilfield图6 东风港油田沙三上33-32小层沉积相叠合Fig.6 Congruent sedimentary facies of 33-32layers of upper Sha-3 sub-member in Dongfenggang Oilfield3 “叠置扇”模式从研究区浊积扇平面展布特征与垂向演化规律看,其表现为:垂向上发育多期扇体,层层叠置;单期浊积扇层薄、规模小、分散展布;平面上浊积扇体主水道以加积型为主,发育位置常发生侧向迁移.与Walker“深切水道-叠覆扇”模式存在明显差异: 首先,湖平面变化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在Walker扇模式中,假设了沉积物供给充足、海平面持续稳定的情况,后期供给物总是不断下切向前推进,形成“深切水道-叠覆扇”,垂向上发育海底扇的推进式相模式,而没有考虑海平面变化对浊积扇体发育的控制作用[12].在陆相断陷湖盆,由于构造运动活跃,湖平面频繁变化控制了扇体的发育和废弃,导致垂向上发育多期薄层扇体,并以层层叠置的方式沉积,而不是在早期浊积扇体前端沉积新的叠覆扇.同时受湖平面变化等因素的控制,不同期次的扇体可发生进积和退积(图7).图7 “叠置扇”和“Walker叠覆扇”推进方式比较Fig.7 Difference in pushing way between superimposed fan and Walker's suprafan其次,两者沉积物供给特征和方式存在重要差异.Walker“深切水道-叠覆扇”为单一的主水道供给模式,固定了供给物输入点的位置,多期供给物总是沿已发育的深切水道向前搬运,从而基本固定了扇体的发育位置和展布方向.而对于研究区发育在三角洲前端的浊积扇,由三角洲前缘水道直接供给,存在多个供给水道,因此同期平面上发育多个扇体.同时由于三角洲前缘供给水道的迁移、废弃,不同时期沉积物输入点的位置并不固定,侧向迁移频繁(图7).最后,由于外部因素的控制,浊积扇体内部结构具有差异性.在Walker“深切水道-叠覆扇”模式中,扇根部位的主水道为侵蚀性水道复合体,其结构可划分为主沟槽、主边滩,在主沟槽内发育一系列不同期次的次级水道和次级边滩,整体发育规模较大,沉积较厚.在研究区,浊积扇体沉积主要表现为构造低洼处的填平补齐作用,由于研究区物源较远、坡度较缓,水道下切作用不明显,主要发育单一加积型水道,同时湖平面的频繁变化和供给水道的侧向迁移,导致水道发育规模相对较小,沉积较薄.因此,根据研究区浊积扇的发育特征,建立了“叠置扇”模式.“叠置扇”是指在同一沉积环境的地层单元内,多期扇体在垂向上相互叠置,依次向前推进或向后退缩,表现为“垂向叠置,扇上有扇”.同时不同期扇体在平面上时常发生侧向迁移,表现为“侧向迁移,扇外有扇”的展布形式.同一沉积环境内,无论是较长的时间单元,还是较短的时间单元内,扇体的发育一般呈现叠置扇的特征.研究的精度取决于资料的分辨率和实际工作的需要.“叠置扇”模式可能是断陷湖盆浊积扇的一种典型模式(图8).图8 “叠置扇”发育模式Fig.8 Development mode of superimposed fan4 叠置扇在勘探开发中的应用叠置扇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垂向叠置,扇上有扇;侧向迁移,扇外有扇”.“垂向叠置,扇上有扇”表明在垂向上多期扇体叠置,单期扇体较薄,因此勘探开发中需要多套砂体兼顾,注意寻找“扇上扇”.同时结合湖平面变化的控制作用,在多套砂体兼顾的情况下,根据主力小层扇体发育情况进行井网部署,提高储量控制程度.“侧向迁移,扇外有扇”表明在已发现扇体的两侧古地貌低部位可能会发育新的扇体,因此,平面上注意在古地貌低“洼”处寻找“扇外扇”,即侧向迁移所形成的扇体,而不必总是沿着扇根向前端勘探.根据“叠置扇模式”的发育特征,在车40-44区块分别向已钻遇扇体的东西两侧进行滚动扩边,在“古沟槽、今高点”区域钻遇多个小型浊积扇体,如在车44块西部成功完钻4排18口开发井,新增含油面积1.0 km2,新增探明地质储量70万t.5 结论东风港油田沙三上亚段浊积扇发育于断陷湖盆缓坡带三角洲前端,构造运动、湖平面变化频繁,导致其沉积特征不同于Walker的“深切水道-叠覆扇”模式,表现为垂向叠置,扇上有扇;侧向迁移,扇外有扇;单期规模小、分布分散的“叠置扇”沉积特征.因此,对于陆相断陷湖盆缓坡带浊积扇的研究,应注意其发育的独特性,结合研究区的沉积背景,分析扇体发育的控制因素,从而合理认识扇体的发育特征,正确指导下一步的勘探开发.参考文献:[1] Stow D A V,Mike Mayall.Deep-water sedimentary systems:New models for the 21st century[J].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2000,17:125-135.[2] Bouma A.In sedimentology of some flysch deposits:a graphic approach to facies interpretation[J].Amsterdam: Elsevier,1962:168. [3] Normark W R.Growth patterns of deep sea fans[J].AAPG Bulletin,1970,54:2170-2195.[4] Mutti E,Ricci,Lucchi F.Turbidites of the northernApennines:introduction to facies analysis[J].International Geology Review,1972,19:125-166.[5] Walker R G.Deep water sandstone facies and ancient submarine fans:models for exploration for stratigraphic traps[J].AAPG Bulletin,1978,62:932-966.[6] Stow D A V,Shanmugam G.Sequence of structures in fine-grained turbidites:comparison of recent deep-sea and ancient flysch sediments [J].Sedimentary Geology,1980,25:23-42.[7] Lowe D R.Sediment gravity flows:II-depositional model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deposits of high-density tur-bidity currents[J].Journal of Sedimentary Petrology,1982,52:279-297.[8] Mutti E.Turbidite systems and their relations to deposition sequences[M]//Zuffa G G.Provenance of Arenites.Dordrecht:D Riedel Publishing Company,1985:65-93.[9] Shanmugam G,Moiola R J.Submarine fan models:Problems and solutions[M]//Bouma A H,Normark W R,Barnes N E.Submarine Fans and Related Turbidite Systems.New York:Springer-Verlag,1985:29-34. [10]Shanmugam G,Moiola R J.Submarine fans:Characteristics,models,classification,and reservoir potential[J].Earth-Science Reviews,1988,24:383-428.[11]Normark W R.Turbidite elements and the obsolescence of the suprafan concept[J].Giornale di Geologia,1991,53 (2):1-10.[12]Walker R G.Turbidites and submarine fans[M]//Walker R G,James N P.Facies Models:Response to Sea Level Change.New-foundland:Geological Association of Canada,1992:239-263.[13]Reading H G,Richards M.Turbidite systems in deep-water basin margins classified by grain size and feeder system[J].AAPG Bulletin,1994,78:792-822.[14]Richards M,Bowman M,Reading H G.Submarine-fan systemsI:Characterization and stratigraphic prediction[J].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1998,15:689-717.[15]Sinclair H D,Tomasso M.Depositional evolution on confined turbidite basins[J].Journal of Sedimentary Research,2002,72(4):451-456.[16]Takano O,Tateishi M,Endo M.Tectonic controls of a backarc trough-fill turbidite system:The Pliocene Tamugigawa formation in the Niigata-Shin'etsu Inverted Rift Basin,Northern Fossa Magna,Central Japan[J].Sedimentary Geology,2005,176:247-279.[17]Mallarino G,Beaubouef R T,Droxler A W,et al.Sea level influence on the nature and timing of a minibasin sedimentary fill(Northwestern Slope of the Gulf of Mexico)[J].AAPG Bulletin,2006,90(7):1089-1119. [18]Covault J A,Normark W R.Highstand fans in the California Borderland:The overlooked deep-water depositional systems[J].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2007,35(9): 783-786.[19]Emmanuelle D,Sébastien M,Thierry M,et al.Evolution of the Nile deep-sea turbidite system during the Late Quaternary:Influence of climate change on fan sedimentation[J].Sedimentology,2009,56(7):2061-2090.[20]Rüdiger H,Yvonne C,Helge M.Climate and sea level induced turbidite activity in a canyon system offshore the Hyperarid Western Sahara(Mauritania):The Timiris canyon[J].Marine Geology,2010,275(1/4):178-198.[21]Aas T E,Howell J A,Janocko M,et al.Control of Aptian palaeobathymetry on turbidite distribution in the Buchan Graben,Outer Moray Firth,Central North Sea[J].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2010,27(2):412-434.。
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带深水浊积扇沉积及油气勘探意义
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带深水浊积扇沉积及油气勘探意义
刘桠颖;徐怀民;李林;黄芸
【期刊名称】《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年(卷),期】2009(29)4
【摘要】通过对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带侏罗系三工河组的岩性组合、粒度分析和地震反射特征等方面的研究,认为储油砂体主要为浊积岩,岩性为灰色泥岩、灰色中砂岩和灰色粗砂岩夹砂砾岩.岩石成份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均较低,见典型鲍马沉积序列,浊积扇是不稳定三角洲前缘砂质沉积物向坡折带及深水盆地的再分配的结果.研究该区具有多个浊积扇体,其中阜16井已获得低产油气流,说明阜东斜坡带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
【总页数】6页(P29-34)
【作者】刘桠颖;徐怀民;李林;黄芸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北京,102249;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乌鲁木
齐,830011;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121.3~+2
【相关文献】
1.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带石树沟群地震相分析及沉积体系预测 [J], 常迈;韩军;刘震;梁全胜;关强
2.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区侏罗系层序地层及沉积体系展布 [J], 操应长;户瑞宁;王健;徐琦松;陈洪;宿云国;
3.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区侏罗系层序地层及沉积体系展布 [J], 操应长;户瑞宁;王健;徐琦松;陈洪;宿云国
4.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区头屯河组二段沉积特征 [J], 邹志文;余朝丰;陈洪
5.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阜19井区三叠系韭菜园子组沉积正演模拟 [J], 何文军;刘敏珠;吴俊军;杨彤远;朱卡;李啸;姚同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冲积扇的特征及石油地质意义.
一、冲积扇储层沉积特征
4、总结
扇根到扇缘沉积物粒度变细,分选、磨圆变好,稳定
组分相对增加;单层厚度变薄,块状层理大型层
理小型层理;冲刷面少多少
一、冲积扇储层沉积特征
岩性组合:色红、粒粗、混杂,杂基多
4、总结
扇顶:砾石大于90%;扇中:砾石大于50%,细粒小于30%;扇缘:细粒沉积为主
3、相序特征
由于冲积扇多 是成群出现, 朵叶体之间往 往相互叠置, 或者以洪泛平 原沉积、干盐 湖沉积把各朵 叶体区分开。 因此,在横向 剖面上,主要 特征为各种类 型的沉积物 (近端、远端、 盆地)交替出 现。
曹成寅,2011
一、冲积扇储层沉积特征
3、相序特征
横向上,向源区方向与残积相、坡积相邻接,向沉 积区与冲积平原组合或风成-干盐湖相邻接
2012级博士
冲积扇与油气的关系
姓 时 名:桂丽黎 间:2012.11
Hale Waihona Puke 纲一、冲积扇储层沉积特征二、冲积扇储层构型解剖 三、冲积扇与油气的关系
一、冲积扇储层沉积特征
储层沉积特征:冲积扇以岩性粗、颜色红、
厚度大为其沉积特征,平面上呈扇形、剖
面上呈楔状碎屑岩体。
石油地质学意义:冲积扇沉积与储层关系 密切。
一、冲积扇储层沉积特征
2、相沉积特征
扇中:坡度较小,辫状河(漫流)沉积、砂 -砾比增 大,平行层理和交错层理
伊振林,2010
一、冲积扇储层沉积特征
2、相沉积特征
扇中微相:辫流线、沙岛、漫流带
辫流线:主槽进入扇 中部位产生分叉,分 支河道即为辫流线。 具有辫状河道特征, 向上变细的旋回特征。 沙岛:又称辫流沙坝 沉积,主要是垂向加 积和进积作用形成。 为中细砾岩夹砂泥质 层。
砂体成因类型(沉积环境)
岩性粗、厚度大、颜色红
结构:
粒度粗,成 熟度低,分 选、磨圆差。
扇中砂砾岩粒度 适中,分选相对 较好,为油气储 集的有利地带
1)冲积扇砂砾岩体储层
1、分布:
◆沉积盆地边缘, 沿山麓分布,多沿边 界大断裂
◆常成群分布, 横向连片可形成扇裙
青 海 红 三 旱 一 号 构 造 一 高 点
1)点坝(边滩)砂体
主要砂体
2、曲流河砂体
2)溢岸沉积砂体
次要砂体
天然堤
决口扇 废弃河道填谷砂体 河漫滩
河道棕 黄色
砂岩的 板状 交错 层理
河道 砂岩 体的 前积 斜层
理
大型河流相斜层理,同向倾斜。河道
河道砂
大型槽状交错层理
曲流河
河流砂体储层-曲流河辫状河比较
辫状河
(1)二元结构完整 (2)间断性正韵律明显 (3)边滩发育
具有大型板状交错层理、平行 层理、槽状交错层理
泥质夹层少
• 废弃河道充填砂体:
砂体一般也较粗, 可发育泥质薄夹层,宽度一般 小于河道宽度,连续性差
天然堤、决口扇不发育
(1) 河流特征
• 弯曲度大,单一河道, 河道稳定;
•河道窄而深,宽/深比小
•坡降缓,流速较缓,流 量变化小,推移质/悬移 质比值小,搬运的碎屑物 较细;以砂、粉砂、泥为 主
主要岩石类型为砂岩、砂砾岩的不同粒序层组成。但最显著
的特点在于其主体是浊流沉积组合,具有正旋回、正粒序层 理并且其中鲍马序列发育。
3)滑塌浊积扇
砂体特点:
• 岩性受浅水区岩性 控制,一般较细;
惠民凹陷曲堤扇三角洲/水下扇体系成因模式
湖岸线
古地貌台阶
湖泊水下扇的沉积特征及形成机制__省略_城油田沙三中亚段6_10油组为例_秦志勇
文章编号:1006-4095(2005)06-0009-04湖泊水下扇的沉积特征及形成机制———以濮城油田沙三中亚段6-10油组为例秦志勇(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分公司第一采油厂,天津300280)摘要:通过岩石学、岩石粒度、沉积构造及沉积背景综合分析,确定濮城油田沙三中6-10油组为水下扇沉积,且主要为扇中到扇缘沉积,发育沟道、沟道间、席状砂、泥石流等沉积微相。
微相平面分布具有扇形结构特征。
在单井微相及微相平面分析基础上,建立了沙三中水下扇沉积模式。
对水下扇形成机制进行了讨论,认为构造及沉积地形、气候、基准面变化控制了水下扇形成。
关键词:湖泊;水下扇;沉积模式;形成机制;沙三中;濮城油田中图分类号:TE111.3 文献标识码:A1 引言东濮凹陷是中国东部渤海湾盆地最西南端的一个新生代断陷沉积凹陷。
沙三时期(ES3),在东部边界大断层兰聊断裂的控制下,凹陷稳定下沉,水体变深,形成深水环境的沉积。
由于研究程度低,开采时间不长,对其沉积环境是属于扇三角洲还是水下扇一直存在争论。
通过对本段地层取心井的系统观察,结合区域沉积背景,认为沙三中6-10油组为水下扇沉积,总结了其沉积特征及形成因素,为下一步的油气勘探以及开发决策制定提供了依据[1,2]。
2 湖泊水下扇识别标志通过对濮城油田沙三中6-10油组8口取心井岩石学、岩石粒度、沉积构造分析,结合区域沉积背景,表明沙三中6-10油组沉积与扇三角洲及湖底扇沉积有明显区别,属于水下扇沉积。
2.1 岩石学特征研究区以细砂岩、粉砂岩沉积为主,中、粗砂岩、砾岩极其少见,砂岩单层厚度小,底部冲刷现象不明显;多为多个正韵律的沉积序列,单个序列顶部大都有厚度不一的泥岩层,泥岩多为深灰色,表明其沉积时粗粒沉积物供应不足,沉积时水体较深,水动力较弱。
在岩心中还观察到泥流及泥石流沉积,此外,在远离湖岸的深灰色厚层泥岩中发育有薄层的重力流沉积。
这种沉积在正常三角洲沉积中不发育。
岩石样品的分析表明,砂岩中碎屑成分含量60%~90%,平均为80%,填隙物含量8%~40%,平均为20%。
济阳坳陷车15井区浊积扇沉积及油气勘探意义
济阳坳陷车15井区浊积扇沉积及油气勘探意义
济阳坳陷车15井区位于鲁西地区,是一个典型的浅海扩张盆地。
目前该地区已钻探了多口井,其中车15井是一口重要的
勘探井。
车15井区出露的主要地层是第三系沉积岩,其中以
浊积扇沉积最为发育。
对该区的浊积扇沉积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和油气勘探价值。
浊积扇是指由泥沙、碎屑等混合物形成的扇形沉积体。
其具有分布广、厚度大、岩性多样等特点,且易聚烃,因此是油气勘探的好对象。
在车15井区,浊积扇的分布面积很大,厚度可
达几百米,受力复杂,且叠置层段多,是测井和地震资料处理的难点。
但是,浊积扇沉积具有优良的储油、储气性,偏重于流体储集空间,因此探明了浊积扇沉积对勘探人员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对车15井等勘探井的地层岩心和地震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发现该区层序演化较为典型,层段叠置了13个微循环,且
断层构造呈现横向扭曲状,形成了多个具有油气勘探潜力的陷落凸起,成为该区的勘探热点。
同时,浊积扇沉积的特点也为油气勘探提供了方向。
例如,浊积扇沉积分布在盆地边缘或者盆地转折处的往往是油气聚集的重要场所。
而在在浊积扇的沉积体中,岩性交替复杂,且夹杂水平变化巨大的岩性边界,是优良的措施岩层,常常会出现油气聚集和油气富集的情况。
总之,对车15井区的浊积扇沉积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地质意
义和油气勘探价值,不仅能够促进勘探成果的提高,更能够为降低勘探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提供市场策略。
水下扇沉积特征
[ 1]
述、 测井曲线和地震资料的对比, 发现本区存在有大量的湖泊水下扇沉积。扇三角洲沉积和湖 泊水下扇沉积在流动机制和相标志上有着很大的区别。吴崇筠等
收稿日期 : 2001- 10- 22 改回日期 : 2002- 01- 25
吉林大学 , 吉林长春 130061
吉林油田分公司研究院, 吉林长春 130087
伊地堑的南段 , 是郯 庐断裂带的 北延部分 , 其西 北缘
摘要
伊 通地堑位于吉林省中部 , 属佳
为主控断裂 , 而东南缘为补偿极性断层 。 主控深大断裂和 狭长的盆地分 布使得该地 堑的构造 和沉 积比 较复杂 , 发育有多个小的断 陷盆地 。 莫 里青断 陷是其 中的一个 主要含 油气二 级断陷 盆地 , 其 沉积盖层主要为古近系 , 属于扇三角洲沉积体系 和湖泊水下扇沉积体 系 。 油气主要 分布在双 阳组 不同的沉积体系中 。 水下扇和扇三角洲在岩相组合 、 测井 曲线特征和地 震反射结构 上均有较 大的 区别 。 水下扇的内扇 、 中扇和外扇随 着时间 的变化 在平面 上的分布 有很大 变化 , 而西北 边缘的 扇 三角 洲一直保持不变 。 本区水下扇的形成与构造 、 物源和 湖平面变化 等因素有 关 。 控盆断裂 的长 期活 动使得在双阳组二段沉积时期发育大量的水下扇 , 而 物源供给规模 决定着水下 扇的时空 分布 形态 , 直接物源形成的扇体规模较大 , 间接物源形成的扇体较小 。 关键词 伊通地堑 莫里青断陷 郯庐断裂 湖泊水下扇 沉积特征 第一作者简介 朱建伟 , 男 , 1961 年生 , 博士 , 副研究员 , 现在吉林 大学地球 科学学院任 教 。 主 文献标识码 A
14-4湖泊相(沉积岩与沉积相)
干旱地区内陆水系的湖泊,通常是大量化学沉 积物的沉淀场所。
二、陆源碎屑湖泊沉积模式
永久性湖泊按洪水期、枯水期湖面的位置及水 体深度分为滨湖区、浅湖区、深湖区。 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沉积特征、砂体类型及所 处位置,将陆源碎屑湖泊相分为湖成三角洲、扩张湖、 滨湖、浅湖、半深湖、深湖、滩坝、湖湾和湖泊重力 流等亚相。
⑵按沉积物特征
碎屑沉积湖泊 化学沉积湖泊 近海湖泊 内陆湖泊 高原湖泊 平原湖泊
⑶按湖泊所处位置
构造湖(断陷湖、拗陷湖)
河成湖(如鄱阳湖、洞庭湖)
⑷按湖泊的成因
火山湖(如长白山的天池) 岩溶湖 冰川湖
⑸库卡尔(Kukal, 1971)的分类
陆源碎屑沉积型 永久性湖泊 化学沉积型 生物沉积型 湖沼沉积型
2、扩张湖亚相
扩张湖亚相或称洪水漫湖亚相,是指枯水期湖 面与洪水期湖面之间的沉积地带。 扩张湖沉积物主要在洪水期发生堆积。
在地层剖面上表现为河流砂砾岩、泥质岩与分 布稳定的湖相杂色泥岩、泥灰岩的频繁互层。 大面积扩张湖沉积物多形成于气候干旱、沉降 缓慢、地形平缓、面积较大的拗陷型盆地,断陷湖 泊不易发育扩张湖沉积。
分布范围比河流相大,比海相小,相带、岩性 和厚度大致呈环带状分布。
岩性和厚度横向变化比河流相稳定,比海相差。
五、湖泊沉积与油气的关系
碎屑湖泊相常具有油气生成和储集的良好条件
目前我国发现的绝大多数油气田,如大庆、胜 利、辽河、大港、中原、南阳、江苏、江汉等油田 都分布在碎屑湖泊相沉积中。 深湖和半深湖亚相水体深,地处还原或弱还原 环境,适于有机质的保存和向石油的转化,是良好 的生油环境。
三、碎屑湖泊沉积相组合
1.沉积相平面组合
湖泊是大陆上流水汇集 的地带,故在平面上它总是 与河流相沉积共生,并为河 流相沉积所包围。
湖相浊积砂体沉积特征及油气勘探意义
积序列等的分析表明 , 其具有浊积扇的相标志, 属于
者
根据浊积岩 的沉积层序 、 平面展布特征和剖
深湖沉积 , 其总体特 征与公认 的近岸浊积扇大体一
致, 并归为一类 。由于此类 扇体 为近岸 、 深水沉积 体, 从成因机制分析为浊流沉积 , 且形态为扇形体 , 故称为近岸浊积扇 。 随着浊积扇体 的产生 、 发育和消亡 , 平面各相带
较长的同一峡谷浊流夹带大量的泥 、 、 砂 砾石 , 人湖 后再经缓坡滨浅湖 的长距离搬运 , 到半深湖一深湖 区的断层下降盘或低洼地区快速撒开堆积形成的砂 砾岩体 。湖底扇是 由海底扇引申来的。由于 , 远岸 浊积扇主要分 布于地形相对较缓 的斜坡 和湖盆底
维普资讯
油
20 06年 9月
气
地
质
与
采
收
率
第 l 3卷 第 5期
P T E ROL EUM GEOL GY O AND RE OV Y F CI NCY C ER EF I E
湖相浊积砂体沉 积特征 及油气 勘探 意义
韦东晓,田景春, 倪新锋
的砂泥砾顺着陡坡直泻而下 , 冲人深湖相 泥岩 中形 成的扇体中、 端具有鲍玛序 列的扇形体。这一储 末
层类型以高密度浊流和低密度浊流沉积 为主 , 在搬
运机制和沉积作用上有别于分布在湖盆浅水区的水 下冲积扇 , 是一种快速堆的深湖扇形沉积体 , 具有
收稿 日期 20 0 6-0 0 : 回 日期 20 0 6- 9 改 0 6— 7—2 。 0 作者简介 : 韦东 晓 , , 0 女 2 3年毕业于成都 理工大学材料与生物工程学院应用化学专业 , 0 现为该 校沉 积地质 研 究院沉 积学专业 在读硕 _研 上
箕状断陷湖盆湖底扇特征及油气勘探——以二连盆地赛汉塔拉凹陷腾格尔组二段为例
成 与 同沉 积 断 裂 的长 期 活 动 密切 相 关 , 模 大 小 受 断裂 活 动 、 地 貌 坡 度 、 源 供 应 等 因 素 控 制 。 湖 底 扇 砂 岩 体 具 有 毗 邻 规 古 物 烃源岩, 易形 成 岩 性 圈 闭 , 气 运 移 和 聚 集 条 件 好 等 优 越 条 件 , 油气 勘 探 具 有 重 要 的 意 义 。 图 9参 1 油 对 4 关 键 词 : 状 断 陷湖 盆 ;湖 底 扇 ; 积 特 征 ;沉 积 模 式 ;油 气 勘探 ;赛 汉塔 拉 凹 陷 箕 沉
箕 状 断 陷湖盆 湖底 扇 特 征 及 油气 勘探
以二 连盆 地 赛 汉塔 拉 凹陷腾 格 尔 组二 段 为 例
陈广 坡 ,王 天 奇 ,李 林 波 ,李 书 民 ,李 娟
( . 国石 油 勘 探 开 发 研 究 院 西 北分 院 ;2 中 国石 油 华 北 油 田公 司勘 探 部 ) 1中 . 基 金项 目 :中 国石 油低 渗 透 油 田 开 发 科技 攻 关 项 目( t 一 5 1 0 8 kt 0 0 2—) ]
Ch n Gu n p 。W a g Tin i,L n o ,Li h m i ,Li a e a g o n a q iLib u n S u n J
( .Notzet a c 1 rhas Brn h,PerC iaReerh I s tt f Per lu Ex o ain& Deeo me t a z o 3 0 0,C ia to h n sa c n t ueo toe m plr t i o vlp n ,L n h u7 0 2 hn ; 2 .Ex lr t nDe t fPerChn ae l ed Co a y,Re qu 0 2 5 ,C ia p oai p .o to ia Hu biOi l mp n o fi n i 6 5 2 hn )
冲积扇类型特征及对油气开发的影响研究_曹智博
169冲积扇在中国准噶尔盆地二叠系和三叠系、酒泉盆地的白垩系、渤海湾盆地古近系和新近系均有发育。
1 冲积扇的分类冲积扇有干旱扇和湿润扇2种类型。
湿润扇上发育有常年性的河流,并被有效的植被覆盖,其面积通常比干旱扇大得多,扇面的坡度也较低。
碎屑颗粒呈现向下游变细的趋势,粗大砾石主要集中在扇首且多为碎屑支撑的块状层,砾石磨圆较好。
扇中主要为砂岩、砂砾岩和砾岩的互层。
而干旱扇是规模较小的锥形堆积体,在横向剖面上呈凸状,在纵向剖面上呈凹状。
沉积物多呈红色,扇首缺乏内部构造,仅局部见叠瓦状砾石排列。
泥石流沉积侧向分布广,槽洪沉积底部具侵蚀面,分选相对较好。
扇中冲刷-充填构造发育,扇缘以砂质沉积为主。
2 冲积扇特征研究2.1 岩石学特征选取研究区密闭取心井的岩心进行观察,发现S74—S71层的岩心均为灰黑色、灰绿色或灰色。
只有少数岩心表面受钻井液污染而呈现红色,指示当时的沉积环境并非氧化环境,而是还原环境。
在部分井的S63小层上,泥岩显示棕红色,指示氧化环境。
2.2 沉积物组分特征岩心中都没有看到煤层和根土岩,因此冲积扇并不是典型的湿润扇。
但泥岩又都保持灰色或灰绿色等还原色,可见该区的冲积扇也不是典型的干旱扇,而应该是介于湿润扇和干旱扇之间的过渡类型。
2.3 沉积构造特征从取芯沉积构造看,冲积扇冲刷-充填构造发育反映的是干旱扇的特点。
而板状交错层理、槽状交错层理等沉积构造发育,反映的是湿润扇特征。
2.4 沉积旋回特征从沉积旋回角度看,S74至S63表现为一套退积型的正旋回,说明冲积扇是退积型的,河流规模随着气候由湿润变为干燥而逐渐缩小,物源供给减少,冲积扇的规模也逐渐缩小。
平面上同一位置,在S74层发育槽流砾石体、漫洪内砂体等粗粒沉积;在S73-3、S73-2层发育片流砾石体、漫洪外砂体等粗粒沉积。
S63层以水道间细粒为主,见薄层的径流水道,粒度比辫流水道和辫流砂砾坝等4级构型更细,说明自下而上也是从粒度较粗的4级构型逐渐向粒度较细的4级构型变化。
涠西南凹陷南部斜坡带中段流一段湖底扇沉积特征研究及油气勘探
涠西南凹陷南部斜坡带中段流一段湖底扇沉积特征研究及油气勘探严恒;王丽君;方小宇;李茂;姜平【摘要】涠西南凹陷为典型的箕状断陷盆地,广泛发育与湖底扇有关的岩性油气藏,本文以其中一个最为典型的湖底扇油气藏为例,从岩心、测井、地震多方面对湖底扇的岩石学特征、结构、构造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流一段湖底扇比较发育,具有浊流沉积所形成的不同段数的鲍玛序列,在沉积结构上具有典型浊流沉积的粒度分布特征和沉积构造现象,另外在测井曲线和地震反射特征上也具有明显的浊流沉积响应.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湖底扇的成因机制与分布规律,认为丰富的物源供给、一定的触发机制和较为发育的断裂坡折带的存在是该区湖底扇形成的重要条件.该区湖底扇沉积于中深湖环境中,封堵条件好,同时邻近生油洼陷,能够形成利于油气聚集的岩性圈闭,是勘探的有利目标.【期刊名称】《复杂油气藏》【年(卷),期】2015(008)004【总页数】7页(P7-12,18)【关键词】湖底扇;沉积特征;断裂坡折带;岩性油气藏勘探;涠西南凹陷【作者】严恒;王丽君;方小宇;李茂;姜平【作者单位】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广东湛江524057;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广东湛江524057;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广东湛江524057;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广东湛江524057;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广东湛江52405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1.3湖底扇一词最早来源于众多学者对Walker等提出的海底扇的研究,是指湖盆深水环境中由重力流搬运并沉积于浪基面以下的碎屑岩扇体,为典型的重力流沉积[1-2]。
湖底扇在涠西南凹陷广泛分布,最近几年已经成功发现了4个与湖底扇砂体有关的岩性油气藏,而且发育的层位都是流一段,说明涠西南凹陷流一段具有良好的岩性油气藏勘探前景[3-6]。
本文以其中的一个最为典型的湖底扇岩性油气藏为例,综合岩心、测井、地震等方面的资料,探讨湖底扇沉积特征、形成机制及发育规律,分析湖底扇沉积对油气勘探的意义,旨在为涠西南凹陷岩性油气藏勘探提供可供参考的范例[7]。
不同类型三角洲的沉积特征及其与油气分布的关系
不同类型三角洲的沉积特征及其与油气分布的关系摘要:本文主要介绍在不同的沉积环境及构造背景下形成的四种主要类型的三角洲沉积体系即正常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和浅水三角洲。
并分别从以上四种三角洲类型的定义、形成条件、沉积特征差异进行比较。
进而得出各类三角洲相与油气分布的关系。
关键字:正常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浅水三角洲三角洲的现代定义是河流在稳定的水体中或靠近水体处形成的、部分露出水面的一类沉积物。
它包括四个方面的含义:三角洲沉积物来源于一个或几个可以确定的点物源;其主要以进积结构为特征;其均发育于盆地边缘,最终充填盆地;最大沉积面积受物源供给的限制。
三角洲类型划分:根据河流、潮汐、波浪作用强弱的差异将三角洲分为建设性和破坏性三角洲。
建设性三角洲以河流作用为主、泥砂在河口区的堆积速度大于波浪作用的改造速度,主要以河控三角洲为例。
破坏性三角洲以海洋作用为主,波浪、潮汐、海流的能量大于或等于河流堆积泥砂的能量,故泥砂堆积被改造至破坏,浪控和潮控三角洲均属此类。
由三角洲沉积区与物源区的关系、三角洲平原河流类型及三角洲沉积物的粒度差异可将三角洲划分为正常三角洲(经典曲流河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浅水湖泊三角洲和扇三角洲。
苏联学者以三角洲形成的不同的大地构造单元为依据将其划分为地台区的三角洲沉积、褶皱带周缘的三角洲沉积、山间拗陷内的三角洲沉积。
还有基于三角洲的沉积特征和沉积物的粒度的依据可将三角洲划分为细粒和粗粒三角洲。
本文将主要从流域盆地特征、沉积物供给、水体深度、沉积粒度等方面总结三角洲的控制因素探讨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浅水三角洲和正常三角洲的沉积特征及其与油气分布的关系。
一、辫状河三角洲由辫状河体系前积到停滞水体中形成的富含砂、砾的三角洲,其辫状分流平原由单条或多条底负载河流提供物质。
与扇三角洲不同, 一旦静止的水体移开, 辫状三角洲必然重新变为单条河流。
(一)发育条件辫状三角洲是由单条或多条辫状河入湖( 海) 形成的沉积体系, 一般远离断裂带的古隆起、古构造高地的斜坡带发育, 在沉积盆地的长轴和短轴方向均可发育, 沉积地形和坡度较扇三角洲更缓, 比正常三角洲更陡。
鄂尔多斯盆地环江-合水地区长61油层沉积相特征
2 沉积相浊积特征2.1 浊积微相划分该地区发育内扇、中扇、外扇,包含了亚相以及微相,内扇中包含了浊积主水道、水道漫溢、中扇包括了浊积分流水道,浊积分流水道间深湖,外扇包括了,浊积分流水道以及浊积分流水道间深湖六个微相。
反映出合水地区浊积特征如表1所示。
表1 合水地区浊积特征浊积扇内扇水道漫溢中扇分流水道分流水道间深湖外扇分流水道分流水道间深湖图2中展示了合水地区单井相庄145井浊积扇沉积序列,该序列研究测井平稳,主要发育沉积相为沉积亚相和沉积微相包0 引言由于上个世纪学者提出了沉积学中的沉积物以及重力流理论的模式[1],许多学者对沉积环境非常的重视,首次公开了关于沉积相中沉积物在重力流作用下的不同成果来进行研究[2]。
由于鄂尔多斯盆地地理位置优越该地区储量较大,合水地区长61油层是我国发现的较大的一个典型的油藏该地区砂体储集较好,该文对合水地区长61油层组进行了单井相分析,对合水地区的浊积扇进行研究,充分的找出该地区粘土矿物改造开发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影响。
1 区域地质概况合水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地理位置于伊陕斜坡西南部宁县地区,东南部位于庆阳地区,东北部邻山府地区,合水地区把各个县分为两个部分呈现出了,东去西流的河水走势,该地区海拔1298.9米该地区油气分布稳定,构造简单。
地区主要发育岩屑长石砂岩,该地区主要发育深湖。
构造位置如图1所示。
图1 构造位置图鄂尔多斯盆地环江-合水地区长61油层沉积相特征高荣杰(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分公司欢喜岭采油厂,辽宁盘锦124114)摘要:根据岩心、镜下的观察、测井资料等一系列区域地质背景的综合分析,对合水地区长61油组沉积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研究认为合水地区长61组为浊积砂体沉积,浊积体可划分为了三个沉积亚相,6个沉积微相,讨论了湖底滑塌浊积扇的形成条件,描述了其剖面、展布特征,分析了该地区为深湖浊积沉积的地质意义,并对合水地区沉积相进行研究深度的探讨了该时期合水湖盆的变化也找到了相应的证据来说明合水地区湖盆早起形成后对储集地区的影响,也证实了该地区为有利储集区。
冲积扇河流湖泊
冲积扇河流湖泊
冲积扇河流湖泊
⑶辫状河Braided river 多河道,多次分叉和汇聚构成辫状。 河道宽而浅,弯曲度小,其宽/深比值>40,弯 度指数<1.5,河道砂坝(心滩)发育。 河流坡降大,河道不固定,迁移迅速,亦称 “游荡性河”。 多发育在山区或河流上游河段以及冲积扇上。
特征: 泥石流经常发育在扇体的上部; 砾、砂、泥混杂,分选极差; 层理一般不发育。
冲积扇河流湖泊
冲积扇可以由某种单一的或几种沉积类型共同 组合而成。
总体来说,以漫流和泥石流沉积为主。
2、亚相划分
扇根亚相 冲 积 扇中亚相 扇 相 扇缘亚相
冲积扇河流湖泊
四、古代冲积扇的鉴别标志
1、岩性
差别较大。以砾岩为主, 也可由含砾的砂、粉砂岩组成。
于河床最底部,向上过渡冲积为扇河边流湖滩泊 或心滩沉积。
冲积扇河流湖泊
②边滩沉积微相
“点砂坝”或“内弯坝”
冲积扇河流湖泊
沉积物以砂为主,混有砾、粉砂和粘土; 沉积物成分复杂,成熟度低,不稳定组分多, 长石含量高;
层理以大型交错层理为主,尤其以板状交错层 理最发育,还有平行层理及槽状交错层理,上部可 出现沙纹层理;
永久性湖泊按洪水期、枯水期湖面的位置及水 体深度分为滨湖区、浅湖区、深湖区。
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沉积特征、砂体类型及所 处位置,将陆源碎屑湖泊相分为湖成三角洲、滨湖、 浅湖、半深湖、深湖、滩坝、湖湾和湖泊重力流等亚 相。
冲积扇河流湖泊
一个理想的陆 源碎屑湖泊的沉积 模式具有沉积物绕 湖盆呈环带状分布 的特点,即从湖岸 至湖盆中央大致依 次出现砂砾岩、砂 岩、粉砂岩和泥岩。
冲积扇河流湖泊
二、河流
河流是流水由陆地流向湖泊和海洋的通道,也是 把沉积物由陆地搬运到海洋和湖泊中去的主要营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扇 中是浊 积扇 的主体 , 育辫状 分 流水道 , 性 发 岩 为块状 或 具鲍 玛序 列砂岩 与 泥岩互 层 。在辫 状水 道 或河 谷 里 , 以卵 石 质砂 岩 或 含砾 砂 岩 和块 状 砂 岩 为 主 , 含或 很少 含有 泥岩夹 层 。 大、 不 在 小水 道 中 , 常 最 见 的沉积 是近 源 A—E序 列 和 B E序列 的浊 积岩 。 — 由于 辫状 水 道 的迁 移 和 加积 作 用 , 沉积 的卵 石质 使 砂 岩 和块 状 砂 岩连 续 出现 , 成 孔 隙 度 和渗 透 率都 形 非 常好 的厚 层油 气储集 层 。 、
浊积 扇 是 一种 远 岸 的深 水 浊 流沉 积 体 , 以发 可 育 于盆 地 陡坡 的水 下 扇 或扇 三 角 洲 的前 方低 洼处 , 也 可发 育于 缓坡 及 长 轴 三角 洲 的 前方 低 洼 处 , 一般
位 于湖盆 的底部 。在 断陷 湖盆 中 , 由于 冲积扇 、 三 扇 角洲 、 角 洲等 提 供充 足 的 物 源 , 三 在坡 度 较 陡 、 水体 较深 的部 位 , 积物发 生滑 塌作 用 , 沉 常形成 深水 浊积 扇。 浊积岩 的 明显 特征 是具 有递 变层 理 , 垂 向组合 其
扇根 以发 育 主补 给 水道 或 海 底 狭谷 为 特 征 , 其
主要作 用 是将 砂砾 输 送 到深 水 中去 , 水道 充 填 由多 层 叠置 块状 砂 砾岩 组 成 , 可能 被 后 来沉 积 的粗 粒 也 物质 或很 细 的泥 、 岩充填 。在 扇根 的前 端斜 坡上 , 泥
置条 件 下 , 相断 陷湖盆 中往 往形 成 富集高 产 的浊 陆
关 键词 : 陷湖盆 ; 断 浊积 扇 体 ; 气 藏 油 中图分 类号 : 8 2 TE 3 文献 标识 码 : A 1 浊 积 扇 的 沉 积 特 征
文章编 号 :O 6 7 8 (O O 2 一O O 一 O 1O— 912 1 )2 O3 2 发 育粉 砂 质 泥岩 、 坡 水 道砂 、 砾 以及 滑塌 、 皱 斜 砂 揉 沉积 物 ; 在坡脚 地 带发 育滑 塌层 和紊 乱层泥 石 流、 碎 屑 流沉积 物 。沿水 流 向下 , 次 出现 泥石 流 、 屑流 依 碎 沉 积 。在水 道 堤 或 阶地 外 缘 , 由于 漫溢 作 用 可发 育
12 扇 中 .
上, 陡坡深 水 浊 积砂 体 周 围被 半 深 湖 、 深湖 相 泥 岩 、
油页岩 所包 围 。纵 向上 沉积 厚 , 回性 明显 , 旋 向上 呈 变细 的韵 律 沉积 , 有 各 种变 形 层 理 、 行 层 理 、 见 平 冲 刷构造 等 。 粒度 概率 曲线上 , 现为悬 浮组 分 含量 在 表 高、 各组 分线段 斜 率小 的特点 , 明为 泥 、 、 混杂 表 砂 砾 的高密度 浊 流产物 。 浊积 扇规 模一 般较 小 , 规模 较 对 大的扇体 可识 别 出扇根 、 中、 扇 扇端 三种 亚相 类 型 。
是鲍 马序列 。 陡坡深 水浊 积扇是 岸上 洪 流携带 大量 泥 、 、 砂 砾 石顺 断崖直 泄而下 , 直抵 深水 区 , 冲蚀湖底 形 成水 并 道, 继续 向前 推进 一定距 离 , 而形 成 的扇形 体 。平面
C E序列 浊积 岩 。沉 积物 分布严 格受 地形 控制 , — 特 别 是砾 岩 更严 格 地受 水 道 的 限制 , 由于 水 道 的迁 移 和加 积作 用 , 可使砂 砾岩 分 布 的宽 度更 大 。
21 年第 2 期 00 2
内 蒙古 石 油 化 工
3
湖盆 浊 积 扇 沉 积 特 征 及 与油 气 的关 系
梁 才 岭
( 原 油 田建 设 集 团公 司 , 中 河南 濮, 在 浊积 扇体 是 一种远 岸 的深 水浊 流沉积 体 , 一般位 于湖盆 的底部 。 浊积 扇 沉积 的明 显特征 是具 有递 变层理 , 垂 向组合 为鲍 马序 列 。浊积 岩是 重要 的一 类含 油 气储 层 , 其 在有利 的 配置条 件 下 , 陆相 断 陷湖盆 中往往 形 成 富集 高产 的浊积 岩 油气藏 。
境科 学 , 9 8 1 ( ) 5 0 1 9 ,7 1 1 ~2 . 拓万 全 , 丰年 等 , 沙 对 黄 河 内蒙 载 风 [ 1 杨 根 生 , 1] 古 河段河 道 泥沙 淤积 的影 响 口] .中国沙 漠 ,
2 0 , 3 2 : 5 ~ 1 9 0 32 ( )l2 5.
[ 2 郭建 宁 , 少 勇 , 相灿 等.滇池 福保 湾 沉积 1] 卢 金
物不 同形 态磷 的垂 向分布 口] 环境 科 学研 究 ,
2 0 ,0 2 :8 8 . 0 7 2 ( ) 7 ~ 3
[ 3 韩 伟 明 .底泥释 磷 及其 对 西湖 富营 养 化 的影 1] 响 [] J .环 境 污 染 与 防治 , 9 1 1 ( ) 3 ~ 1 9 , 3 5 :1
3 . 4
[ 4 1]
G o t r a I. S di e t a ou c f le m n H e m n s sa s r e o
p s ho us o a ga g owt I ho p r f r l l r h n: H L
1 3 扇 端 .
扇 端 与扇 中无水 道部 分相 接 , 形平坦 , 积物 地 沉 分 布宽 而层 薄 。由较 薄粉 、 细砂 岩与 深水 泥岩组 成 。 沉 积是 C E和 D E序 列 的典 型 浊 积 岩 和深 水 粘 — —
土岩。 2 浊 积 岩 油 藏 实 例 浊 积 岩是 重 要 的一 类 含 油气 储 层 , 有利 的配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