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工业公司噪声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噪音职业健康操作规程(3篇)
第1篇一、总则为了保障从事噪音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规程。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所有从事噪音作业的岗位,包括但不限于机械操作、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娱乐场所等。
三、职责1. 用人单位应建立健全噪音职业病危害防治制度,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
2. 从事噪音作业的员工应接受噪音职业病危害防治知识和技能培训,掌握正确的防护措施。
3. 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噪音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的监督检查。
四、噪音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1. 作业场所噪音控制(1)用人单位应采取工程技术措施,降低作业场所噪音水平。
如采用低噪音设备、改善工艺流程、设置隔音屏障等。
(2)对噪音源进行定期检查、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对噪音较大的作业场所,应设置警示标志,提醒员工注意防护。
2. 个人防护(1)从事噪音作业的员工应佩戴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帽、耳塞、耳罩等个人防护用品。
(2)个人防护用品应定期检查、更换,确保其有效防护。
(3)员工不得擅自拆卸、损坏个人防护用品。
3. 健康监护(1)用人单位应定期对从事噪音作业的员工进行健康检查,建立健康监护档案。
(2)发现疑似职业病病例,应立即隔离观察,并按规定程序进行诊断、鉴定。
(3)员工患有职业病,用人单位应按规定给予治疗、赔偿和安置。
4. 应急处理(1)发生噪音职业病危害事故,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危害。
(2)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制定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五、培训与教育1. 用人单位应定期组织从事噪音作业的员工进行噪音职业病危害防治知识培训。
2. 培训内容包括噪音职业病危害的基本知识、个人防护措施、应急处置等。
3. 培训结束后,应对员工进行考核,确保其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六、监督与检查1. 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噪音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的监督检查。
2. 用人单位应积极配合监督检查,如实提供相关资料。
噪声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噪声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为保障职工的安全和职业健康,防治职业病危害,结合各岗位实际,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1. 噪声作业人员必须经过相关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熟悉掌握本岗位职业病危害(噪声)的特性、危害后果、预防和应急措施。
2.进入噪声区域必须按照规定正确佩戴、使用防噪防护用品(如耳塞、耳帽等)。
3.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岗位,服从管理。
4.在噪声较大区域连续工作时,实行时间防护,宜分批轮换作业,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停留时间。
休息时离开噪声环境。
5.如隔音、消声设施出现故障时,要及时报告本单位相关领导,安排人员对故障进行维修处理,确保隔音、消声设施的正常运转。
6.加强日常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确保设备正常运转,有效控制设备异常而造成噪声的上升。
噪声岗位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
噪声岗位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1. 引言噪声是一种普遍存在于工作环境中的危害因素,长期暴露于高强度噪声下容易造成人体听力损伤,甚至引发其他健康问题。
为了保障噪声岗位从业人员的职业健康安全,制定本操作规程,旨在规范噪声岗位的操作行为,最大限度地减少噪声对从业人员的健康危害。
2. 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从事噪声岗位工作的员工。
噪声岗位包括但不限于机械加工、建筑施工、装卸运输、飞行作业等。
3. 安全责任噪声岗位从业人员有权享受到安全工作环境,同时也有责任遵守本操作规程相关要求,保障自身职业健康安全。
雇主有责任为噪声岗位提供相应的个人防护设备,并保障设备的有效性。
4. 噪声监测与评估4.1 噪声监测噪声岗位应定期进行噪声监测,以评估工作环境中噪声的强度和频率。
监测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并记录监测结果,确保数据的可追溯性。
4.2 噪声评估根据噪声监测结果,进行噪声评估,分析噪声岗位的危害程度,并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
5. 防护设施5.1 声屏障在噪声岗位周围应设置有效的声屏障,阻挡噪声的传播,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干扰。
5.2 降噪装置对于生产设备和机械设备,应选用降噪装置,降低其产生的噪声水平。
对于无法降噪的设备,应考虑对其进行封闭或隔离,减少噪声传播。
5.3 个人防护装备噪声岗位从业人员应使用符合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噪耳塞或耳罩。
防护装备应保证符合从业人员的个体特征,并进行有效的培训和指导。
6. 作业操作要求6.1 降低噪声产生噪声岗位从业人员应尽量降低噪声的产生,减少不必要的机械冲击、振动和摩擦声。
工作环节中应采用噪声较低的方法和工具,避免过度使用噪声源设备。
6.2 工作时间控制对于长时间暴露于高强度噪声环境的工作,应设定合理的工作时间控制措施,保证从业人员有足够的休息和康复时间。
6.3 工作间隔合理安排工作间隔,以减少连续工作对听力系统的负荷。
推荐每小时安排10至15分钟的休息时间,以保护从业人员的听力健康。
噪音岗位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正式版
噪音岗位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正式版【正式版】噪音岗位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护职工的职业健康安全,确保噪音岗位的工作环境达到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公司内所有涉及噪音作业的岗位,包括但不限于噪音产生、噪音传导和噪音接受等环节。
第三条本规程的执行机构为公司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部门。
第四条噪音岗位相关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本规程执行相关操作,对违反本规程的人员将受到相应的处罚。
第五条噪音岗位相关人员有权利对噪音岗位的工作环境进行检查、监督和提出改进建议。
第二章噪音岗位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第六条为降低噪音岗位的噪声水平,公司将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声音隔离、声音阻尼和声音减振等。
第七条噪音岗位的工作区域必须符合国家相关噪声控制标准,如超过标准限值,应采取措施予以改善。
第八条噪音岗位的工作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噪声控制标准,并进行定期的检测和维护。
第九条噪音岗位的工作人员必须戴上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防噪耳塞或耳罩,严禁不佩戴防护设备从事噪音岗位作业。
第十条噪音岗位的工作人员必须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对存在职业健康问题者,应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第三章噪音岗位培训和知识普及第十一条公司将对涉及噪音岗位的工作人员进行岗位培训,提高其对噪音的认知和防护知识的掌握。
第十二条噪音岗位的工作人员必须熟悉并遵守本规程以及相关的职业健康安全法规、标准和操作规范。
第十三条公司将定期组织噪音岗位的工作人员进行安全知识普及活动,增强全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养。
第十四条噪音岗位的工作人员应当主动关注和学习与噪音相关的政策法规、技术标准和最新防护措施,提升自身的职业健康安全能力。
第四章处罚和奖励第十五条对于违反本规程的人员,根据违规程度轻重,公司将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口头警告、记过、记大过、开除等。
第十六条对于噪音岗位职业健康安全工作表现出色的个人或团队,公司将给予相应的奖励和荣誉。
第五章附则第十七条本规程自颁布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三年,过期后需重新修订。
噪声职业危害岗位健康操作规程(范文)
噪声职业危害岗位健康操作规程(范文)第一篇:噪声职业危害岗位健康操作规程(范文)噪声职业危害岗位健康操作规程1、采取隔声、吸声、消声等降噪措施。
2、设置减震、阻尼等装置。
3、佩戴适宜的护耳器。
4、实行时间防护、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停留时间。
5、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粉尘职业危害岗位健康操作规程1、湿法作业,设备容器密闭,负压操作,保证除尘设备的良好运转。
2、佩戴防尘口罩3、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高温职业危害岗位健康操作规程1、持续接触热源时,应轮换操作和休息,休息时应脱离热环境,并多喝水。
2、现场配备防高温烫伤、防中暑药品。
3、工作人员佩戴防高温手套,穿隔热服。
4、采取通风降温措施,必要时加装通风机进行机械通风。
5、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一氧化碳职业危害岗位健康操作规程1、佩戴防毒口罩,加强工作场所通风,负压操作。
2、定期进行职业危害检测,设备定期维护保养和检验检测,3、发生中毒症状时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畅通,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术,及时就医。
4、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电焊工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1、电气焊作业操作人员在施工中应注意施工作业环境的通风或设置局部排烟设备,使作业场所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浓度控制在国家卫生标准之下,在难以改善通风条件的作业环境中操作时,必须佩带有效的防毒面具和防毒口罩。
2、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第二篇: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定稿]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一、总则1、为保障职工的安全和职业健康,防治职业危害,依据《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有关职业健康监督检查职责调整的规定,特制订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2、在安全生产中凡涉及职业危害的场所和工作地点必须严格执行本规程。
3、本规程适用于淄博市周村誉隆防腐设备厂所属车间、科室、班组。
二、名词解释1、粉尘是指能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在工业生产中产生的粉尘叫做工业粉尘。
《安全操作规程》之(噪声)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噪声)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1粉尘(煤尘)2术语2.1生产性粉尘:产过程中产生的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2.2作业场所:工人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经常或定时停留的地点。
2.3接触生产性粉尘(煤尘)作业:工作在生产性粉尘(煤尘)的作业场所,从事生产劳动的作业。
2.4生产性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生产性粉尘中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的质量百分比。
2.5工人接尘时间肺总通气量:系指工人在1个工作日的接尘时间内,实际吸入含有生产性粉尘的空气总体积。
2.6生产性粉尘浓度超标倍数: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度浓度超过该作业地点生产性粉尘最高容许浓度的倍数。
2.7致癌性:生产性粉尘具有致癌作用的特性。
2.8尘肺病:在生产活动中吸入粉尘而发生的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
2.9总粉尘:可进入整个呼吸道的粉尘3危害程度:粉尘(煤尘)进入人体后主要可引起职业性呼吸系统疾病,长期接触高浓度粉尘可引起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尘肺病,如:尘肺、呼吸系统肿瘤、粉尘性炎症等;对上呼吸道粘膜、皮肤等部位产生局部刺激作用可引起相应疾病。
4职业健康卫生标准10%≤游离SiO2含量≤50%;50%总尘PC-TWA(mg/m3)呼尘PC-TWA(mg/m3) 10.70.70.30.50.25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5.1除尘设施必须运行良好。
5.2在生产现场粉尘区域作业时,应佩戴好防尘口罩等防护用品。
5.3对接触粉尘环境中工作的职工应定期进行组织检查。
5.4在粉尘作业场所的职工操作室内,粉尘度不准超过国家卫生标准。
5.5操作工在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岗位,服从管理,正确佩带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5.6对生产现场经常性进行检查,及时消除现场中跑、冒、滴、漏现象,降低职业危害。
5.7按时巡回检查所属设备的运行情况,不得随意拆卸和检修设备,发现问题及时找专业人员修理。
5.8生产现场必须保持通风良好。
5.9生产现场及所属设备、管道经常保持无积水,无油垢,无灰尘,不跑、冒、滴、漏,做到文明清洁生产。
噪音岗位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操作规程编号:LX-FS-A91003噪音岗位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标准范本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噪音岗位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标准范本使用说明:本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
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1)操作工在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岗位,服从管理,正确佩带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2)对生产现场经常性进行检查,及时消除现场中跑、冒、滴、漏现象,降低职业危害。
(3)按时巡回检查所属设备的运行情况,不得随意拆卸和检修设备,发现问题及时找专业人员修理。
(4)生产现场及所属设备、管道经常保持无积水,无油垢,无灰尘,不跑、冒、滴、漏,做到文明清洁生产。
(5)各值班室噪音超标时,应采用适当的隔音措施。
(6)作业人员进入现场噪音区域时,应佩戴耳塞。
(7)在噪声较大区域连续工作时,宜分批轮换作业。
(8)对长时间在噪声环境中工作的职工应定期进行体检查。
(9)噪声作业场所的噪声强度超过卫生标准时,应采用隔声、消声措施,或按《工业企业噪声卫生(试行草案)》规定的时间,缩短每个工作班的接触噪声时间。
噪声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噪声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正式)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文件编号:KG-AO-8038-31 噪声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正式)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一、术语1、生产性噪声: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对职工健康和工作有妨碍的声音。
2、噪声作业:职工在作业场所接触噪声的作业。
二、危害程度给人带来烦恼,影响人们工作、学习、休息。
长期接触强噪声会引起听力下降、神经性衰弱综合症等病症。
三、职业卫生操作规程1、操作工在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岗位,服从管理,正确佩带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2、对生产现场经常性进行检查,及时消除现场中跑、冒、滴、漏现象,降低职业危害。
3、按时巡回检查所属设备的运行情况,不得随意拆卸和检修设备,发现问题及时找专业人员修理。
4、生产现场及所属设备、管道经常保持无积水,无油垢,无灰尘,不跑、冒、滴、漏,做到文明清洁生产。
5、作业人员进入现场噪音区域时,应佩戴耳塞。
6、在噪声较大区域连续工作时,宜分批轮换作业。
7、噪声作业场所的噪声强度超过卫生标准时,应采用隔声、消声措施,或缩短每个工作班的接触噪声时间。
8、采取噪声控制措施后,其作业场所的噪声强度仍超过规定的卫生标准时,应采取个体防护;对职工并不经常停留的噪声作业场所,应根据不同要求建立作为控制、观察、休息的隔声室,室内必须有足够的吸声衬面,以减少混响声。
噪音操作规程3篇
噪音操作规程3篇1【第1篇】噪音有害岗位职业健康操作安全规程1.本安全操作规程适合机械加工、打磨、起重、装配、冲砂作业岗位。
2.必须遵守本公司≪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总则≪规定。
3.作业人员要参加上岗前的体检和定期体检。
必须经过安全技术培训,掌握本工种安全知识和技能,对使用的工具及操作过程产生的危害应有基本了解,并在操作中严格执行劳动保护用品制度。
4.作业前按规定必须戴好口罩、耳塞及眼镜,并扎好袖口、领口。
女工戴好工作帽。
操作人员不准戴手套,戴项链,以免被机器卷入造成伤害。
5.开机前检查安全防护罩是否定位可靠,检查各部件有无工具或异物放置。
6.在操作中严格遵守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防止因误操作而产生异常噪音。
7.尽量减少各种设备的运转时间,用完后及时关闭。
8.使用加工中心的过程中,速度不要过快,尽量增大动作的均匀性,减小机械的震动。
9.保持设备保养,做好润滑,减少噪音的产生。
10.工作完毕后,应切断电源,确认各种设施设备停止运转后方可离开岗位。
【第2篇】噪音和震动防治:操作规程1、加强设备日检和巡回检查工作,保证设备正常运转。
2、加强维护人员的责任心,维护人员必须加强学习。
3、严格按照设备规定对其进行维护和保养。
4、对不能正常运行的配件应及时维修和更换,并定期加注润滑脂。
5、对噪声较大的设备和部件必须加装消音器和消音罩等。
6、对各种中产生震动较大的设备必须安装防震动底座和减震装置。
7、对噪声和震动较大的设备应采取人机分离同时缩短工作时间以降低其危害。
8、操作噪声和震动较大的设备的人员必须佩带防噪声和震动的个体防护用品【第3篇】噪音和震动防治操作规程1、加强设备日检和巡回检查工作,保证设备正常运转。
2、加强维护人员的责任心,维护人员必须加强学习。
3、严格按照设备规定对其进行维护和保养。
4、对不能正常运行的配件应及时维修和更换,并定期加注润滑脂。
5、对噪声较大的设备和部件必须加装消音器和消音罩等。
6、对各种中产生震动较大的设备必须安装防震动底座和减震装置。
噪音_粉尘安全操作规程(3篇)
第1篇一、总则为确保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预防和控制噪声及粉尘危害,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公司所有涉及噪声及粉尘作业的岗位。
二、噪声作业安全操作规程1. 防护用品配备与使用:- 进入噪声作业区域前,必须佩戴符合国家标准的防噪声耳塞或耳罩。
- 定期检查防护用品的完好性,如有损坏,应及时更换。
2. 噪声源控制:- 对噪声源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处于良好运行状态。
- 对产生较大噪声的设备进行隔离或安装消声器、减震器等降噪设施。
3. 作业时间限制:- 严格控制噪声作业时间,避免长时间暴露于高噪声环境中。
- 对连续作业超过一定时间的员工,应安排休息和调整工作班次。
4. 监测与记录:- 定期对噪声作业区域进行噪声监测,确保噪声水平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 对噪声监测结果进行记录,并存档备查。
三、粉尘作业安全操作规程1. 防护用品配备与使用:- 进入粉尘作业区域前,必须佩戴防尘口罩、防护服等防护用品。
- 根据粉尘的种类和浓度,选择合适的防尘用品。
2. 粉尘源控制:- 对产生粉尘的设备进行封闭或安装除尘设施,减少粉尘排放。
- 加强通风,确保作业区域空气流通,降低粉尘浓度。
3. 作业时间限制:- 严格控制粉尘作业时间,避免长时间暴露于高粉尘环境中。
- 对连续作业超过一定时间的员工,应安排休息和调整工作班次。
4. 监测与记录:- 定期对粉尘作业区域进行粉尘监测,确保粉尘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 对粉尘监测结果进行记录,并存档备查。
四、教育与培训1. 对所有从事噪声及粉尘作业的员工进行职业健康知识培训,使其了解相关危害和防护措施。
2. 定期组织员工参加安全操作规程的考核,确保员工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五、应急处理1. 发生噪声或粉尘事故时,应立即停止作业,组织人员进行紧急处理。
2. 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并报告相关部门。
3. 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制定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六、附则1. 本规程由公司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解释和修订。
噪声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书
噪声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书1. 引言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噪声岗位,旨在保护员工的职业卫生健康,减少噪声对员工的不良影响。
2. 安全管理责任2.1. 公司将确定噪声岗位的负责人,并明确他们的职责和义务。
2.2. 负责人应确保噪声岗位符合相关职业卫生标准,并对员工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教育。
3. 测量和评估噪声3.1. 公司将定期测量和评估噪声岗位的噪声水平。
3.2. 测量结果应记录并及时通知相关的负责人。
3.3. 如果噪声水平超过法律规定的限制值,应立即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
4. 控制噪声4.1. 公司将优先采取控制噪声源的技术措施,如使用噪声减震设备等。
4.2. 如果技术措施无法降低噪声水平至可接受范围,应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给员工。
4.3. 员工应正确佩戴和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并接受相应的培训和指导。
5. 健康监测5.1. 公司将为暴露于噪声岗位的员工提供适当的健康监测。
5.2. 健康监测包括定期的听力检查和其他相关的身体检查。
5.3. 监测结果应记录并及时进行反馈和处理。
6. 培训和教育6.1. 公司将为噪声岗位的员工提供必要的职业卫生培训和教育。
6.2. 培训内容包括噪声的危害、预防措施、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等。
6.3. 培训记录应保存并定期进行复查。
7. 事故报告和处理7.1. 员工应立即报告与噪声相关的事故或不良事件。
7.2. 公司将及时调查和处理报告的事故,采取必要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8. 审查和改进8.1. 公司将定期审查和改进本操作规程的有效性。
8.2. 审查可以包括噪声水平的再次测量和评估,员工的健康监测结果和培训记录等。
8.3. 改进措施应记录并及时落实。
9. 附则9.1. 本操作规程应通过内部通知的方式向所有噪声岗位员工传达,并确保他们的知晓和遵守。
9.2. 监管部门和职业卫生检查人员可以随时进行监督和检查,公司应积极配合与提供相关数据和资料。
以上为《噪声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书》的内容。
(噪声)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02
噪声岗位职业卫生标 准与法规
国家相关法规及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 防治法》
规定用人单位应当采取综合性措施,控制和 消除工作场所的噪声危害,保障员工健康。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 触限值》
明确规定了不同行业和岗位噪声的职业接触限值, 为噪声岗位的职业卫生管理提供依据。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
培训操作
对相关人员进行降噪设施操作 和维护培训,确保其能够正确
、安全地操作和维护设施。
04
噪声岗位操作规范与 流程
操作前准备及注意事项
了解噪声源
在操作前,必须了解工作场所中可能产生噪声的设备、机器或其 他声源,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佩戴个人防护用品
根据噪声强度和频率,选择合适的耳塞、耳罩等个人防护用品, 并确保其完好无损。
重点强调了噪声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 ,如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定期进 行听力检查、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休 息时间等。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与建议
智能化监测与管理
个性化防护用品
随着科技的进步,未来噪声监测和管理将 更加智能化,如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远程 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提高管理效率。
针对不同工种和个体差异,研发更加舒适 、高效的个性化防护用品,提高工人的防 护意识和效果。
07
总结与展望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01
噪声危害及防护措施
介绍了噪声对听力的危害,以及如何 通过工程措施、管理措施和个人防护 措施来降低噪声对工人的影响。
02
噪声岗位职业卫生要 求
详细阐述了噪声岗位的职业卫生要求 ,包括工作场所的噪声限值、噪声测 量和评估、工人健康检查等。
03
噪声岗位安全操作规 程
噪声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噪声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一、引言1.噪声监测和评估1.1对所有噪声岗位进行噪声监测和评估,包括对噪声源的分析和噪声暴露水平的测量。
1.2建立噪声档案,记录噪声源的特征、工作场所的噪声暴露情况以及职工的噪声暴露时间和水平。
1.3定期评估职工的听力状况,进行听力检查和记录。
2.噪声控制2.1噪声控制应遵循“减少噪声暴露量,控制噪声源”的原则。
2.2采取技术措施,例如使用降噪设备、声屏障和隔声材料,减少噪声源的发声和传播。
2.3组织进行噪声控制技术试验和改进,以提高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和职工的健康状况。
3.个人防护措施3.1对于噪声暴露时间较长和噪声暴露水平较高的职工,应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例如耳塞、耳罩等。
3.2指导职工正确佩戴和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在佩戴期间不得随意摘除或减弱密封性能。
3.3定期对个人防护装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的使用功能。
4.健康监测和教育4.1对于噪声岗位的职工,应建立健康监测档案,定期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和职业病检测,以及听力检查。
4.2开展噪声岗位职业健康教育和培训,向职工介绍噪声的危害、防护知识和操作规程,提高职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范能力。
5.紧急应急处置5.1制定噪声岗位的应急处置预案,包括发生噪声事故时的应急措施、急救方法和报警程序。
5.2组织定期的应急演练,提高职工对噪声事故的应急反应和处置能力。
6.监督和检查6.1监督部门应加强对噪声岗位的监督和检查,随时发现和纠正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
6.2噪声岗位的职工也应积极参与监督和检查工作,及时报告和整改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问题。
三、操作规程的执行与遵守1.相关部门和管理人员要落实噪声岗位的操作规程,确保执行和遵守情况。
2.职工要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积极参与有关的培训和教育。
3.发现操作规程存在问题或改进措施的,应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并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意见。
四、总结噪声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的制定和执行是保护职工健康和提高工作环境安全性的必要措施。
噪声作业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及应急措施
噪声作业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及应急措施1、职业卫生操作规程1.1员工上岗前要到专业的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进行岗前体检,确认没有岗位职业禁忌症者方能上岗工作。
1.2工作场所内要悬挂明显的职业危害告知卡,告诉员工高毒物的危害、防护措施和应急处置的方法。
1.3操作工在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岗位,服从管理,正确佩带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1.4严格执行设备操作规程和岗位作业指导书。
1.5对生产现场经常性进行检查,及时消除现场中跑、冒、滴、漏现象,降低职业危害。
1.6按时巡回检查所属设备的运行情况,不得随意拆卸和检修设备,发现问题及时找专业人员修理。
1.7作业人员进入现场噪音区域时,应佩戴耳塞。
1.8在噪声较大区域连续工作时,宜分批轮换作业。
1.9噪声作业场所的噪声强度超过卫生标准时,应采用隔声、消声措施,或缩短每个工作班的接触噪声时间。
1.10采取噪声控制措施后,其作业场所的噪声强度仍超过规定的卫生标准时,应采取个体防护;对职工并不经常停留的噪声作业场所,应根据不同要求建立作为控制、观察、休息的隔声室,室内必须有足够的吸声衬面,以减少混响声。
1.11按要求按时参加职业危害岗位的健康体检。
2、危害应急措施2.1佩戴耳罩或耳塞防护。
2.2发生噪声危害症状者,迅速撤离至安静的地方休息。
2.3造成耳朵听力下降、身体不适等情况到医院接受治疗。
2.4当设备设施突然发生故障,导致噪音陡然提升,人员在猝不及防下可能导致耳朵受到伤害,此时应采取以下应急措施:2.4.1立即用手捂住双耳,远离噪声区域,进入生活区域躲避噪声伤害。
2.4.2其他佩戴噪声防护装备的人员立即将故障设备停止使用。
2.4.3关闭休息室或者操作室的门窗,减少噪声危害。
2.4.4受到噪声影响的人员静坐休息,并尽快将自身情况告知他人,采取相关对策。
2.4.5立即通知应急小组,对人员进行救护。
噪声职业卫生的操作规程(3篇)
第1篇一、总则为保障职工在噪声环境下的职业健康,预防噪声对职工听力及其他生理机能的损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公司所有从事噪声作业的岗位及涉及噪声作业的场所。
三、噪声危害及防护措施1. 噪声危害噪声是指在一定频率范围内,对人体听觉器官及神经系统产生不良影响的声波。
长期暴露在高噪声环境中,可能导致噪声性耳聋、高血压、心脏病等职业病。
2. 防护措施(1)降低噪声源1)改进工艺流程,减少噪声产生;2)使用低噪声设备,降低噪声强度;3)加强设备维护,防止设备故障产生噪声。
(2)隔离噪声1)在噪声源周围设置隔音屏障,降低噪声传播;2)合理布局,将噪声源与人员活动区域分开;3)设置噪声监测点,实时监测噪声水平。
(3)个人防护1)为接触噪声的职工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防噪声耳塞、耳罩等个人防护用品;2)职工进入噪声作业岗位前,必须佩戴个人防护用品;3)加强个人防护用品的维护与管理,确保其使用效果。
四、操作规程1. 噪声作业岗位职工必须经过噪声职业健康知识培训,了解噪声危害及防护措施。
2. 进入噪声作业岗位前,职工需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如防噪声耳塞、耳罩等。
3. 严格执行噪声作业操作规程,降低噪声产生。
4. 定期检查噪声监测点,确保噪声水平符合国家标准。
5. 定期对噪声作业岗位职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噪声性耳聋等职业病。
6. 发生噪声性耳聋等职业病,应及时进行救治,并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给予职工相应待遇。
五、监督管理1. 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本规程的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2. 各部门、车间、班组应加强噪声作业管理,确保本规程的贯彻落实。
3. 对违反本规程的行为,应依法予以查处。
六、附则1. 本规程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规程由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3. 各部门、车间、班组应根据本规程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并报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备案。
第2篇一、总则为保障职工在噪声作业环境中的安全与健康,预防和控制噪声职业危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噪声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噪声岗位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为保障职工的安全和职业健康,防治职业危害,结合各岗位实际,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1、进入岗位操作前必须佩戴防声耳塞、耳罩或防声帽等岗位所需劳动保护用品。
2、进入岗位后要认真检查岗位配置的隔音、消声设施,确认隔音、消声设施无异常现象时,方可进行岗位操作。
3、如隔音、消声设施出现故障时,要及时报告本单位相关领导,安排人员对故障进行维修处理,确保隔音、消声设施的正常运转。
4、加强日常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确保设备正常运转,有效控制设备异常而造成噪声的上升。
5、岗位操作人员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的规定进行岗位操作,对未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的人员,一经发现将严肃处理。
6、生产现场严禁吸烟、饮水、就餐。
吸烟、饮水、就餐必须在无污染源的值班室进行、并认真对面部及手部进行清洗后方可吸烟、饮水、就餐。
7、下班前将工作服等生产现场使用的各类劳保用品进行更换后离开工作岗位,预防将污染源带离工作岗位后传播给其它人员。
8、离开岗位后,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及时对身体及衣服上粘附的污染物进行彻底清理,并清洗身体接触的各个部位,避免污染物进入体内。
9、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坚持下班洗澡等措施做好职业安全卫生工作。
噪声岗位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
噪声岗位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为了保障企业噪声岗位从业人员的职业健康安全,制定本操作规程,规定从业人员在工作中必须遵循的安全操作流程。
一、前言噪声是指声音的不快感或有害作用。
噪声岗位从业人员在工作中长期受到高强度噪声的影响,会造成听力损伤和其他健康问题。
为了保障从业人员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要求所有员工严格遵守噪声岗位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
二、岗位职责现场负责人要负责工作现场的噪声监测和评估,根据噪声测量结果制定相应的工作措施,并为该项工作提供必要的人、财、物等资源。
作业人员需要按照公司提供的规定穿戴好相应的防护用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任务。
三、安全操作流程3.1 个人防护噪声岗位从业人员必须穿戴符合标准的防噪音设备。
特别是在噪声超过80分贝的情况下,必须佩戴耳罩和耳塞。
同时,工作服应符合要求,保持整洁、干燥、柔软。
3.2 减少噪声(1)改变工作方法:尽量采用机器化或自动化生产方式,减少人工干预,比如在装配线上采用气动工具替代手动钉枪等。
(2)降低噪声来源的分贝:采用减振、隔声、加装吸音材料等提高机器的包裹性。
(3)隔音屏蔽:在机器实现封闭的同时,采用吸声材料增加吸音效果,起到良好的隔声屏蔽作用。
3.3 维护设备设备的正常维护是最基本的要求,非常必要的措施。
设备出现问题时应及时通知现场负责人,及时采取维护措施。
对于老化的设备应及时更新,避免因为一些技术原因导致噪声过大。
3.4 紧急情况处理在出现设备故障、操作不当等紧急情况下,员工必须立刻停止操作,采取安全措施。
维持现场秩序,排除隐患,避免噪声进一步扩散,造成更大的噪声污染。
四、后续处理当作业结束后,员工应将防护设备、工作服等配件进行清洁、消毒、维修等处理。
对于有噪声岗位从业人员陪同工作的机器,进行全面的清洁、维护,保证下一次正常使用。
五、尾声作为一项必不可少的生产行业,企业必须要重视噪声岗位从业人员的职业健康安全。
同时,从业人员也要认真遵照操作规程,保持状态,做好个人防护,避免造成噪声污染对健康的影响。
噪声岗位卫生操作规程(3篇)
第1篇一、总则为保障职工在噪声岗位上的健康与安全,预防、控制和消除噪声危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程。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公司所有从事噪声作业的岗位,包括但不限于生产车间、实验室、维修部等。
三、噪声危害及防护1. 噪声危害:长时间暴露在高分贝噪声环境中,会对人体听力、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造成损害,可能导致噪声性耳聋、高血压、神经衰弱等职业病。
2. 防护措施:(1)岗位设置:根据噪声源的性质和强度,合理设置噪声岗位,确保工作场所噪声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2)个人防护:进入噪声岗位的职工必须佩戴符合国家标准的防噪声耳塞、耳罩等个人防护用品。
(3)噪声隔离:对噪声源进行隔离处理,如使用隔音罩、隔音墙等,降低噪声传播。
(4)通风换气:确保工作场所通风良好,及时排除有害气体和粉尘。
四、噪声岗位操作规程1. 职工进入噪声岗位前,应进行岗前培训,了解噪声危害及防护措施。
2. 严格执行噪声岗位操作规程,减少噪声产生。
(1)操作设备前,检查设备运行状态,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操作过程中,注意调整设备参数,避免产生过大噪声。
(3)使用工具时,尽量选择低噪声工具。
(4)加强设备维护保养,降低设备运行噪声。
3. 噪声岗位职工应定期进行体检,关注听力、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方面的健康状况。
4. 噪声岗位职工应严格按照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规范,正确佩戴防噪声耳塞、耳罩等。
五、监督检查1. 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噪声岗位卫生操作规程的监督检查。
2. 定期对噪声岗位进行监测,确保噪声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3. 对违反本规程的行为,依法进行查处。
六、附则1. 本规程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规程由公司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3. 如有未尽事宜,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执行。
第2篇一、总则为了保障职工在生产过程中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预防、控制、和消除噪声职业危害,保护职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促进公司安全生产发展,特制定本规程。
(噪声)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噪声)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1 粉尘(煤尘)2 术语2.1生产性粉尘:产过程中产生的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2.2作业场所:工人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经常或定时停留的地点。
2.3接触生产性粉尘(煤尘)作业:工作在生产性粉尘(煤尘)的作业场所,从事生产劳动的作业。
2.4生产性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生产性粉尘中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的质量百分比。
2.5工人接尘时间肺总通气量:系指工人在1个工作日的接尘时间内,实际吸入含有生产性粉尘的空气总体积。
2.6生产性粉尘浓度超标倍数: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度浓度超过该作业地点生产性粉尘最高容许浓度的倍数。
2.7致癌性:生产性粉尘具有致癌作用的特性。
2.8尘肺病:在生产活动中吸入粉尘而发生的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
2.9总粉尘:可进入整个呼吸道的粉尘3危害程度:粉尘(煤尘)进入人体后主要可引起职业性呼吸系统疾病,长期接触高浓度粉尘可引起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尘肺病,如:尘肺、呼吸系统肿瘤、粉尘性炎症等;对上呼吸道粘膜、皮肤等部位产生局部刺激作用可引起相应疾病。
4职业健康卫生标准10%≤游离sio2含量≤50%;50%总尘pc-twa(mg/m3)呼尘pc-twa(mg/m3)10.70.70.30.50.25 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5.1除尘设施必须运行良好。
5.2在生产现场粉尘区域作业时,应佩戴好防尘口罩等防护用品。
5.3对接触粉尘环境中工作的职工应定期进行组织检查。
5.4在粉尘作业场所的职工操作室内,粉尘度不准超过国家卫生标准。
5.5操作工在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岗位,服从管理,正确佩带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5.6对生产现场经常性进行检查,及时消除现场中跑、冒、滴、漏现象,降低职业危害。
5.7按时巡回检查所属设备的运行情况,不得随意拆卸和检修设备,发现问题及时找专业人员修理。
5.8生产现场必须保持通风良好。
5.9生产现场及所属设备、管道经常保持无积水,无油垢,无灰尘,不跑、冒、滴、漏,做到文明清洁生产。
噪声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噪声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1职业危害因素噪声: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对职工健康和工作有妨碍的声音,或声强和频率的变化都无规律,杂乱无章的声音。
2噪声职业危害因素的特点、危害途径及职业接触限制2.1噪声危害特点长时间处于噪音环境,会引起听力减弱、下降,时间长可引起永久性耳聋;并引发消化不良、呕吐、头痛、血压升高、失眠等全身性病症。
2.2职业健康卫生标准2.2.1职业接触8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85dB;2.2.2职业接触4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88dB;2.2.3职业接触2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91dB;2.2.4职业接触1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84dB;2.2.5职业接触0.5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97dB;2.2.6职业接触0.25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100dB;2.2.7职业接触0.125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103dB;最高不能超过115103dB;3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3.1控制声源:采用无声或低声设备代替发出强噪音的机械设备;3.1.1对生产现场经常性进行检查,及时消除现场中的跑、冒、滴、漏现象,降低职业危害;3.1.2按时巡回检查设备的运行情况,不得随意拆除和检修设备,发现问题及时找专业人员维修;3.2控制声音传播:采用吸声材料或吸声结构吸收声能,吸音设备、设施保持完好、有效,不得随意拆除吸音设备。
3.3做好个体防护3.3.1操作人员遵守劳动纪律,正确佩戴和使用耳塞、耳罩、帽盔等防护用品;3.3.2在噪声较大区域连续工作时,应分批轮换作业;3.3.3缩短每个工作班的接触噪声的时间;3.3.4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适当安排工间休息,休息时离开噪音环境。
3.4加强作业人员的职业卫生知识教育,提高其职业卫生意识,自觉遵守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3.5定期对作业场所的噪声危害进行检测,对操作人员进行岗前健康体检,定期进行岗中体检;4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及个体防护设施4.1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利用吸声材料或吸声结构来吸收声能:佩戴耳塞、隔声间、隔声屏,将空气中传播的噪声挡住、隔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粮油工业公司噪声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1.目的
为保障职工的安全和职业健康,防治职业危害,结合各岗位实际,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各生产车间、区域噪声场所。
3.术语
3.1生产性噪声: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对职工健康和工作有妨碍的声音。
3.2噪声作业:职工在作业场所接触噪声的作业。
4.危害程度
给人带来烦恼,影响人们工作、学习、休息。
长期接触强噪声会引起听力下降、神经性衰弱综合症等病症。
5.工作场所接触噪声限值标准
职业接触8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85dB(A)
职业接触4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88dB (A)
职业接触2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91dB (A)
职业接触1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94dB (A)
职业接触0.5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97dB (A )
职业接触0.25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100dB ( A)
职业接触0.125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103dB (A)
但最高不能超过115dB (A)
6.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6.1操作工在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岗位
,服从管理,正确佩带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6.2对生产现场经常性进行检查,及时消除现场中跑、
冒、滴、漏现象,降低职业危害。
6.3按时巡回检查所属设备的运行情况,不得随意拆卸
和检修设备,发现问题及时找专业人员修理。
6.4生产现场及所属设备、管道经常保持无积水,无油
垢,无灰尘,不跑、冒、滴、漏,做到文明清洁生产。
6.5各值班室噪音超标时,应采用适当的隔音措施。
6.6作业人员进入现场噪音区域时,应佩戴耳塞。
6.7在噪声较大区域连续工作时,宜分批轮换作业。
6.8对长时间在噪声环境中工作的职工应定期进行身体检查。
6.9噪声作业场所的噪声强度超过卫生标准时,应采用隔声、消声措施,或按《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试行草案)》规定的时间,缩短每个工作班的接触噪声时间。
6.10采取噪声控制措施后,其作业场所的噪声强度仍超过规定的卫生标准时,应采取个体防护;对职工并不经常停留的噪声作业场所,应根据不同要求建立作为控制、观察、休息的隔声室,室内必须有足够的吸声衬面,以减少混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