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3-2 加强Linux用户网络访问权限的安全控制

合集下载

安全风险分析及安全措施

安全风险分析及安全措施

安全风险分析及安全措施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越来越成为各个行业和组织面临的重大挑战。

针对这些挑战,进行安全风险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成为保障企业和个人信息安全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就安全风险分析的步骤和安全措施进行详细探讨。

一、安全风险分析的步骤1.辨识风险:通过分析应用、系统和网络的不同组件,确定潜在的安全风险。

可以通过检查网络日志、安全审计报告、网络扫描、恶意代码分析等手段,识别潜在的安全威胁。

2.评估风险:对辨识出的安全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估,确定其严重程度和概率。

通过建立合适的评估标准和方法,对安全威胁进行相关性、影响力和风险指数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风险情况。

3.风险管理: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

包括避免、减轻、转移和接受等各种策略。

避免风险是通过采取强化控制措施、加强敏感信息的保护等方式,将安全风险降至最低。

减轻风险是在风险无法避免的情况下,通过降低风险的潜在损害和概率,减少可能的损失。

转移风险是通过购买保险、签订外包合同等方式,将部分或全部风险转嫁给第三方。

接受风险是在无法避免风险的情况下,直接承担风险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4.控制风险:制定合适的安全措施,通过技术和管理手段控制风险。

包括物理安全控制、访问控制、网络安全控制、恶意代码防护等多种措施。

物理安全控制是指采取措施保护服务器、网络设备等物理设备,防止物理入侵和破坏。

访问控制是通过身份识别认证、访问权限控制等手段,限制和监控系统和应用的访问权限,防止非授权用户访问敏感数据。

网络安全控制是通过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技术手段,保护网络免受入侵和恶意代码侵害。

恶意代码防护是通过反病毒软件、恶意代码扫描等手段,保护系统和应用免受恶意代码的攻击。

5.监控风险:建立安全事件监测和响应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事件。

包括实施安全审计、建立安全事件响应团队、制定应急预案等。

安全审计是通过监测日志、检查网络活动等手段,发现安全事件和异常行为。

数据库安全使用管理制度(2篇)

数据库安全使用管理制度(2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数据库安全管理,保障数据库系统稳定、安全运行,防止数据泄露、篡改和丢失,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数据库系统的安全使用和管理。

第三条数据库安全管理遵循以下原则:1.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2. 规范管理,责任到人;3. 依法合规,持续改进。

第二章数据库安全组织与管理第四条成立数据库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数据库安全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第五条数据库安全管理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1. 制定数据库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2. 组织开展数据库安全培训;3. 监督检查数据库安全工作的落实情况;4. 定期评估数据库安全风险,提出改进措施;5. 处理数据库安全事故。

第六条设立数据库安全管理办公室,负责数据库日常安全管理工作。

第七条数据库安全管理办公室的主要职责:1. 负责数据库安全政策的宣传、培训和实施;2. 负责数据库安全事件的报告、调查和处理;3. 负责数据库安全日志的监控和分析;4. 负责数据库安全漏洞的修复和补丁的部署;5. 负责数据库访问权限的管理和审计。

第三章数据库安全策略第八条数据库安全策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访问控制策略:严格控制数据库访问权限,确保只有授权用户才能访问数据库。

2. 安全审计策略:对数据库操作进行审计,记录操作行为,以便追踪和调查。

3. 安全漏洞管理策略:定期对数据库进行安全漏洞扫描,及时修复漏洞。

4. 数据备份与恢复策略:制定数据备份计划,确保数据在发生故障时能够及时恢复。

5. 数据加密策略: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防止数据泄露。

6. 网络安全策略:加强数据库网络安全防护,防止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

第四章数据库安全操作规范第九条数据库操作人员应遵守以下规范:1. 使用强密码,定期更换密码;2. 不得使用默认密码或弱密码;3. 不得将密码泄露给他人;4. 不得越权访问数据库;5. 不得随意修改数据库结构和数据;6. 不得在数据库中存储无关信息;7. 不得将数据库操作日志删除或篡改。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防范措施[论文]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防范措施[论文]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防范措施【摘要】本文分析了影响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主要因素和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缺陷及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防范措施,确保网络信息的安全、完整和可用。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措施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3)06-00094-01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网络方式获取和传播信息已成为现代信息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

网络技术的成熟使得网络连接更加容易,人们在享受网络带来的便利的同时,网络的安全也日益受到威胁。

安全的需求不断向社会的各个领域扩展,人们需要保护信息,使其在存储、处理或传输过程中不被非法访问或删改,以确保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害。

因此,网络安全必须有足够强的安全保护措施,确保网络信息的安全、完整和可用。

一、影响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主要因素(一)网络系统在稳定性和可扩充性方面存在问题由于设计的系统不规范、不合理以及缺乏安全性考虑,因而使其受到影响。

(二)网络硬件的配置不协调一是文件服务器。

它是网络的中枢,其运行稳定性、功能完善性直接影响网络系统的质量。

网络应用的需求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设计和选型考虑欠周密,从而使网络功能发挥受阻,影响网络的可靠性、扩充性和升级换代。

二是网卡用工作站选配不当导致网络不稳定。

(三)缺乏安全策略许多站点在防火墙配置上无意识地扩大了访问权限,忽视了这些权限可能会被其他人员滥用。

(四)访问控制配置的复杂性,容易导致配置错误,从而给他人以可乘之机。

(五)管理制度不健全,网络管理、维护任其自然二、计算机网络中的安全缺陷及产生的原因(一)tcp/ip的脆弱性因特网的基石是tcp/ip协议。

但不幸的是该协议对于网络的安全性考虑得并不多。

并且,由于tcp/ip协议是公布于众的,如果人们对tcp/ip很熟悉,就可以利用它的安全缺陷来实施网络攻击。

(二)网络结构的不安全性因特网是一种网间网技术。

它是由无数个局域网所连成的一个巨大网络。

当人们用一台主机和另一局域网的主机进行通信时,通常情况下它们之间互相传送的数据流要经过很多机器重重转发,如果攻击者利用一台处于用户的数据流传输路径上的主机,他就可以劫持用户的数据包。

信息安全概论-访问控制

信息安全概论-访问控制
信息安全概论(gàilùn)-访 问控制
2021/11/5
第一页,共83页。
安全(ānquán)服务
安全服务(Security Services):
计算机通信网络(wǎngluò)中,主要的安全保
护措施被称作安全服务。
根据ISO7498-2, 安全服务包括: 鉴别( Authentication) 访问控制(Access Control) 数据机密性(Data Confidentiality) 数据完整性(Data Integrity) 抗抵赖(Non-repudiation)
审计(shěn jì)
操作(cāozuò)日志。 记录用户对系统的关键操作(cāozuò)。 威慑。
第十三页,共83页。
访问控制
在安全(ānquán)操作系统领域中,访问控制一 般都涉及
自主访问控制(Discretionary Access Control,DAC)
强制访问控制(Mandatory Access Control, MAC)两种形式
每一行:用户 每一列:目标 矩阵元素:相应的用户对目标的访问许可。
目标X
目标Y
目标Z
用户A 读、修改、管理
读、修改、管理
用户B
读、修改、管理
用户C1

读、修改
用户C2

读、修改
第七页,共83页。
访问控制关系(guān xì)图
第八页,共83页。
多级信息安全系统(xìtǒng)
将敏感信息与通常资源分开隔离(gélí)的系统。
第十五页,共83页。
安全模型(móxíng)的特点
能否成功地获得高安全级别的系统,取决于对安全控制机制的设计和实施投入多 少精力。但是如果对系统的安全需求(xūqiú)了解的不清楚,即使运用最好的软 件技术,投入最大的精力,也很难达到安全要求的目的。安全模型的目的就在于 明确地表达这些需求(xūqiú),为设计开发安全系统提供方针。

linux操作系统实训教学大纲

linux操作系统实训教学大纲

实训教学大纲《操作系统》实训教学大纲(适用专业:计算机软件课程)一、本课程课时:80课时学分:4实训课时:40二、实训性质与目的:《操作系统》课程计算机软件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主要围绕操作“系统干什么,操作系统如何干”等基本问题展开。

课程以Linnx操作系统为背景,讲述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

本课程在内容上力求突出应用能力的培养,在保证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学、练、做的学习方法强化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本课程实训目的是通过学习,要求学员能够灵活掌握Linnx操作系统的安装与配置方法、常用命令和shell编程、用户管理和文件管理等操作方法,为今后就业提前打基础。

为今后从事相关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是专业必修课程。

本课程在学习之前要求有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基础等作为其先修课程,并具备一定计算机操作水平。

三、实训内容与要求(一)内容:基本目标:掌握Linnx操作系统基础知识,通过Linnx操作系统的安装和配置,常用命令的操作应用了解操作系统的五大管理功能,最终目标是使学生从理论到实践全面了解现代操作系统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

具体目标:Linnx操作系统的安装是以Red Had Linux为蓝本,在完成安装的基础上,完成Linux系统的图形界面的使用,Linnx系统的基本操作,vi编辑器和简单shell编程,Linux系统管理、Linnx网络配置等一系列实训。

(二)要求1、Red Had Linux安装:要求了解操作系统的发行版本,了解Linux系统对硬件资源的要求,掌握分区的方法和具体的安装过程。

2、Linux系统的图形界面的使用:设置系统面板,桌面图标的设置、桌面环境的设置,Nautilus文件管理器的设置,添加/删除应用程序。

3、Linnx系统的基本操作:了解Linux操作系统的启动/登录及关闭方法、掌握Linux的常用命令及文件管理。

4、vi编辑器和简单shell编程:掌握vi编辑器的使用方法,熟悉shell的种类及基本功能。

操作系统安全性分析

操作系统安全性分析

操作系统安全性分析什么是操作系统安全性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组件,负责管理、控制和协调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提供给应用程序一个统一的接口。

操作系统安全性是指操作系统抵御恶意攻击和未授权访问的能力。

操作系统安全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访问控制:操作系统能够对用户、进程或文件进行身份验证、授权和访问控制,防止未授权的访问和修改。

2.数据保护:操作系统能够保证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防止数据泄露、篡改和损坏。

3.系统完整性:操作系统能够保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防止未经授权对系统进行恶意改变或破坏。

4.资源分配:操作系统能够根据安全策略对资源进行管理和分配,防止恶意用户或进程独占系统资源。

操作系统安全威胁操作系统安全受到多种威胁,包括:1.病毒和恶意软件:病毒和恶意软件可以利用操作系统的漏洞进行攻击,窃取数据或损坏系统文件。

2.网络攻击:网络攻击是利用网络连接的漏洞执行攻击,包括网络扫描、拒绝服务攻击、入侵和窃取机密信息等。

3.用户错误:错误的用户行为可能会导致系统数据损坏、系统崩溃或者泄漏敏感数据。

4.物理攻击:物理攻击是指攻击者通过直接接触、短路、注入电磁脉冲等手段对固定在计算机内部的芯片、线路等进行破坏。

操作系统安全保护措施针对操作系统安全威胁,有多种保护措施可供选择:1.防病毒和恶意软件:使用杀毒软件和防火墙等保护系统,定期进行更新。

2.网络安全管理:对网络进行安全管理、网络流量监测和入侵检测等。

3.访问控制:采用准入控制或强制访问控制等技术,限制用户和进程访问权限,防止未授权访问和修改。

4.用户教育:加强用户安全意识,教育用户正确使用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避免错误操作和行为。

5.加密技术:使用加密技术保护敏感数据,防止泄漏和篡改。

6.物理安全:加强服务器机房、数据中心的物理安全,采取物理访问控制措施,防止物理攻击。

操作系统安全评估为确保操作系统安全风险的可控性和降低对企业业务造成威胁,有必要对操作系统安全进行评估。

云平台网络安全等级保护2.0三级建设方案

云平台网络安全等级保护2.0三级建设方案
第二阶段
进行系统服务的调研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 制定安全防护方案,并进行方案的实施。
实施步骤与详细方案
01
第三阶段
进行应用服务的调研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安全防护 方案,并进行方案的实施。
02
详细方案
每个阶段都需要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包括具体的操作步 骤、实施时间和责任人等。
03
第一阶段
对网络设备进行安全配置,包括禁止不必要的端口和服务 、限制访问IP等;对服务器进行安全配置,包括安装补丁 、关闭不必要的服务等;对数据库进行漏洞扫描和安全配 置,包括设置强密码、限制访问权限等。
网络隔离与访问控制
通过VLAN、VPN等技术实现网络隔离,确保数据只 能被授权用户访问。
数据安全
数据加密
采用数据加密技术,确保数据在存储和传输过 程中被窃取后仍无法被非法获取。
数据备份与恢复
制定完善的数据备份与恢复策略,防止数据丢 失给业务带来严重影响。
数据访问控制
对数据进行分类,设置不同的访问权限,确保敏感数据只能被授权用户访问。
安全制度培训与宣传
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安全制度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确保员工了解并遵守相关安全制度。
安全运维管理
安全漏洞发现与修复
01
建立安全漏洞发现与报告机制,及时发现并修复安全漏洞,防
止漏洞被利用。
安全审计与监控
02
建立安全审计与监控机制,对系统、网络、数据等资源进行实
时监控和审计,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行为。
实施风险与应对措施
实施风险
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以下风险和挑战
人员技能不足
需要具备专业的网络安全知识和技能,如果人员技能不足,可能 会影响实施效果。

Linux防火墙的配置与管理:防火墙的包过滤功能设置

Linux防火墙的配置与管理:防火墙的包过滤功能设置

Linux防火墙的配置与管理为了保护校园网的安全,需要使用防火墙。

防火墙位于网络边界,用于保护局域网(LAN)内网和DMZ区,免受来自因特网(WAN)的攻击。

防火墙的工作实质是报文过滤。

一、项目简介(一)含有DMZ区的防火墙概述防火墙通常有三个接口(端口),分别是WAN、LAN和DMZ。

如图表3-1所示。

图3-1 防火墙拓扑结构图在网络中,非军事区(DMZ)是指为不信任系统提供服务的孤立网段,其目的是把敏感的内部网络和其他提供访问服务的网络分开,阻止内网和外网直接通信,以保证内网安全。

含有DMZ的网络,包括六条访问控制策略。

1、内网可以访问外网内网的用户可以自由地访问外网。

因此防火墙需要进行源地址转换。

2、内网可以访问DMZ内网用户使用和管理DMZ中的服务器。

3、外网不能访问内网由于内网中存放的是公司内部数据,这些数据不允许外网的用户进行访问。

4、外网可以访问DMZDMZ中的服务器本身就是要给外界提供服务的,所以外网必须可以访问DMZ。

同时,外网访问DMZ需要由防火墙完成对外地址到服务器实际地址的转换。

5、DMZ不能访问内网很明显,如果违背此策略,则当入侵者攻陷DMZ时,就可以进一步进攻到内网的重要数据。

6、DMZ不能访问外网此条策略也有例外,比如DMZ中放置邮件服务器时,就需要访问外网,否则将不能正常工作。

(二)Linux防火墙简介Linux下的防火墙是iptables/netfilter。

iptables是一个用来指定netfilter规则和管理内核包过滤的工具,它为用户配置防火墙规则提供了方便。

与大多数的Linux软件一样,这个包过滤防火墙是免费的,它可代替昂贵的商业防火墙解决方案,完成封包过滤、封包重定向和网络地址转换NAT等功能。

1、netfilter的组成netfilter主要包括三个表(table):filter、nat和mangle,分别用于实现报文过滤、网络地址转换和报文重构。

操作系统的访问控制

操作系统的访问控制

操作系统的访问控制摘要:操作系统的访问控制是操作系统安全控制保护中重要的一环,在身份识别的基础上,根据身份对提出的资源访问请求加以控制。

访问控制是现代操作系统常用的安全控制方式之一。

本文介绍了常见的基于客体的控制保护机制(自主访问控制和强制访问控制)的原理和实现访问控制是计算机保护中极其重要的一环。

它是在身份识别的基础上,根据身份对提出的资源访问请求加以控制。

在访问控制中,对其访问必须进行控制的资源称为客体,同理,必须控制它对客体的访问的活动资源,称为主体。

主体即访问的发起者,通常为进程,程序或用户。

客体包括各种资源,如文件,设备,信号量等。

访问控制中第三个元素是保护规则,它定义了主体与客体可能的相互作用途径。

访问控制机制这里引入保护域的概念。

每一主体(进程)都在一特定的保护域下工作。

保护域规定了进程可以访问的资源。

每一域定义了一组客体及可以对客体采取的操作。

可对客体操作的能力称为访问权(Access Right),访问权定义为有序对的形式<客体名,权利集合>。

一个域是访问权的集合。

如域X有访问权<文件A, {读,写}>,那在域X下运行的进程可对文件A执行读写,但不能执行任何其他的操作。

保护域并不是彼此独立的。

它们可以有交叉,即它们可以共享权限。

如下图,域X和域Y对打印机都有写的权限,发生访问权交叉。

图1 有重叠的保护域主体(进程)在某一特定时刻可以访问的客体(软件,硬件)的集合称为客体。

根据系统复杂度不同,客体可以是静态的,即在进程生命期中保持不变,或动态改变。

为使进程对自身或他人可能造成的危害最小,最好在所有时间里进程都运行在最小客体下。

一般客体的保护机制有两种。

一种是自主访问控制(discretionary access control),一种是强制访问控制(mandatory access control)。

所谓的自主访问控制是一种最为普遍的访问控制手段,用户可以按自己的意愿对系统的参数做适当修改以决定哪些用户可以访问他们的文件,亦即一个用户可以有选择地与其它用户共享他的文件。

网络安全运行与维护:M3-3 加强Linux文件系统安全访问

网络安全运行与维护:M3-3 加强Linux文件系统安全访问
Samba是在Linux和UNIX系统上实现SMB协议的一个免费软件,由服务器及客户端程序构成。
samba是一个工具套件,在Unix上实现SMB(Server Message Block)协议,或者称之为NETBIOS/LanManager协议.SMB协议通常是被windows系列用来实现磁盘和打印机共享.需要注意的是,NetBIOS是基于以太网广播机制的,没有透明网桥是不能跨越网段的,也许用WINS和LMHOSTS可以,但我没试过.我感觉samba是把SMB绑定到TCP/IP上实现的,samba只在IP子网内广播(很多时候我不得不指定IP地址:-().所以在win95上与samba通讯既要装NetBEUI协议,也要装tcp/ip协议!
M3-3
场景设计
所需设备:计算机3台;二层交换机1台;网络线若干根;RedHat Linux Enterprise Server AS4.0(1套);。
场景搭建:
NFS环境:将3台计算机连接到二层交换机上,并且需要将计算机上安装Redhat Linux操作系统,配置本地连接,在其中一台计算上安装NFS软件,启动NFS服务。
(4)要求提供一个软件共享目录,存放一个常用软件,供公司员工使用.
(5)提供临是文件目录,任何用户都可以对其进行读写(最好是,谁放在这里面的,谁可以删)
教学
条件
1.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2.实验环境:专业实训室或计算机机房
3.硬件需求:计算机3台、二层交换机1台、网络线(若干根)
4.软件需求:Redhat Linux Enterprise Server AS4.0(1套)
步骤
主要内容
教学组织
任务
引入
在网络应用环境中,使用NFS可以节省资源和更加活,但其是个网络文件系统同时带来一点的风险,所以需要对NFS进行安全的配置。

linux操作系统安全配置内容

linux操作系统安全配置内容

linux操作系统安全配置内容
1. 更新操作系统:确保在系统中安装了最新的安全补丁和更新,以修复已知的漏洞和弱点。

2. 强密码策略:设置密码策略,要求用户使用强密码,包括至少8个字符,包含字母、数字和
特殊字符,并定期更改密码。

3. 用户权限管理:为每个用户分配适当的权限,并限制对敏感文件和系统配置的访问权限。


免使用管理员权限进行常规操作。

4. 防火墙设置:配置防火墙以限制网络流量,并只允许必要的端口和服务通过。

拒绝来自未知
来源或可疑IP地址的连接。

5. 安全审计:启用并配置安全审计工具,以跟踪对系统和文件的访问、登录尝试和其他安全事件。

6. 文件和目录权限:设置适当的文件和目录权限,以防止未经授权的用户访问和修改敏感文件。

7. 禁用不必要的服务和端口:禁用不必要的服务和端口,以减少攻击面。

8. 加密通信:对重要的网络通信采取加密措施,如使用SSL/TLS进行安全的远程登录、传输
和数据传输。

9. 安全日志管理:配置日志记录和监控系统,以及定期检查日志以发现潜在的安全问题。

10. 定期备份:定期备份系统和重要数据,以防止数据丢失和恶意破坏。

11. 安全性测试和漏洞扫描:进行定期的安全性测试和漏洞扫描,以发现并修复系统中的安全
漏洞。

12. 非必要软件和服务的删除:删除不必要的软件和服务,减少系统的攻击面。

13. 安全培训和意识提升:为用户提供安全培训和意识提升,教育他们遵循最佳的安全实践,
如不点击垃圾邮件的链接或下载未知来源的文件。

堡垒机使用手册

堡垒机使用手册

堡垒机使用手册第一部分:介绍堡垒机是一种网络安全设备,用于管理和控制网络中的各种终端设备及其访问权限。

它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对网络资源的集中管理和安全控制,提高网络访问的可控性和安全性。

本手册将详细介绍堡垒机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帮助用户快速上手并灵活应用。

第二部分:安装与配置1. 系统要求在安装堡垒机之前,需要确保满足以下系统要求:- 操作系统:建议使用Linux操作系统,如CentOS、Ubuntu等。

- 硬件配置:至少有2个网卡,并且具备足够的计算和存储能力。

2. 安装步骤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堡垒机的安装:- 下载堡垒机安装包。

- 解压安装包并执行安装脚本。

- 配置基本参数,如IP地址、端口号等。

- 配置管理员账号和密码。

- 完成安装并启动堡垒机服务。

第三部分:基本功能1. 用户管理堡垒机支持用户的注册、认证和授权,可以细分用户角色和权限,并提供用户操作日志的记录和审计功能。

2. 会话管理堡垒机可以监控和记录用户终端登录会话的详细信息,包括IP 地址、登录时间、命令执行情况等,可用于审计和追溯。

3. 终端访问控制堡垒机可以对终端设备进行访问控制,包括白名单、黑名单机制、访问时间策略等,有效防止未授权设备的访问。

4. 远程管理堡垒机提供基于Web或SSH等协议的远程管理功能,可以对远程终端进行批量管理、远程协作和命令执行等操作。

5. 安全审计堡垒机具备安全审计功能,可以将各种操作和事件进行记录和审计,包括用户登录、命令执行、文件传输等,保证网络安全可追溯。

第四部分:高级功能1. 单点登录(SSO)堡垒机支持单点登录,用户只需登录一次堡垒机即可访问所有被授权的终端设备,提高用户体验和工作效率。

2. 会话录像堡垒机可以对用户的会话进行录像和回放,不仅方便用户进行回顾和总结,也为后续的安全审计提供重要依据。

3. 业务系统集成堡垒机支持与企业内的业务系统进行集成,如LDAP、AD等,实现用户认证的统一管理和终端权限的集中控制。

浅谈计算机网络安全及控制

浅谈计算机网络安全及控制

科技旧疏忿湘浅谈计算机网络安全及控制杨进王金波(海军南海舰队,广东湛江524001)£}商要】随着互联网应用的不断创新与发展,信息与网络安喹迪.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网络安全领域听面,挎的挑战日益严峻,网络安全问题不仅拾广大网民带来了不便,甚至影响到我国信息化建设的进一步深化,威胁到国家的信息安全和经济发展。

供键词]网络安全;信忽安全;网络管理;威胁1网络安全面临的主要威胁1.1软件漏洞由于软件程序的复杂性和编程的多样性,在网络信息系统的软件中很容易有意或者无意地留下一些不易被发现的安全漏洞。

例如操作系统的安全漏洞、数据库的安全漏洞、T CP/I P协议的安全漏洞以及网络软件与网络服务的漏洞等。

12恶意攻击1)拒绝服务攻击(D D O S攻击)。

简单的讲,拒绝服务就是用超l i i被攻--.Z-目标处理能力的海量数据包消耗可用资源、带宽资源,致使网络服务瘫痪的一种攻击手段。

2)口令破解。

网络中的身份鉴别方法中很重要的一种是用户名加口令,它实现起来简单,被广泛地使用。

黑客利用黑客程序记录登录过程或用户口令破解器来获取口令,进而在网络上进行身份冒充,从而对网络安全造成威胁。

3)电子邮件炸弹。

英文是E—M al l B om b。

黑客通过不断地向某邮箱发电子邮件,从而造成邮箱的崩溃,如果接受为邮件服务器,则可能造成服务器的瘫痪。

4)信息战。

这是一种以获得控制信息为目标的无硝烟战争。

信息战的攻击目标包括各种军事命令、通信、能源、运输和金融等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密切相关的系统。

在和平时期,信息战处于绝对隐蔽状态。

但是,一旦战争爆发,信息战将会出其不意地发挥出巨大的破坏力。

5)窃听。

在广播式网络信息系统中,每个节点都能读取网上的数据。

对广播网络的基带同轴电缆或者双绞线进行搭线窃听是很容易的,安装通信监视器和读取网上的信息也很容易。

6)病毒入侵。

网络是当今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病毒通过网络入侵,具有更高的传播速度和更大传播范围,其破坏性也不言而喻,有些恶性的病毒会造成系统瘫痪、数据破坏,严重地危害到网络安全。

北信源内网安全管理系统用户使用手册

北信源内网安全管理系统用户使用手册

北信源内网安全管理系统用户使用手册北京北信源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二〇一一年支持信息在北信源内网安全管理系统使用过程中,如您有任何疑问都可以通过访问我公司网站http://www.vrv。

com。

cn或者致电我司客服中心获得帮助和支持!热线支持:400—8188—110客户服务电话:010—62140485/86/87在您使用该产品过程中,如果有好的意见或建议的话也请联系我们的客服中心,感谢您对我公司产品的信任和支持!正文目录第一章概述 (1)特别说明 (1)产品构架 (1)应用构架 (3)第二章北信源内网安全管理系统 (5)策略中心 (5)策略管理中心 (5)网关接入认证配置 (26)阻断违规接入管理 (26)补丁分发 (26)数据查询 (26)本地注册情况统计 (27)本地设备资源统计 (27)本地设备类型统计 (27)USB标签信息查询 (27)设备信息查询 (28)审计数据查询 (29)分发数据查询 (29)非Windows操作系统设备 (30)终端管理 (30)终端管理 (30)行为控制 (30)远程协助 (31)运维监控 (31)报表管理 (32)报警管理 (32)报警数据查询 (33)本地区域报警数据统计 (33)本地报警数据汇总 (33)级联总控 (33)级联注册情况统计 (33)级联设备资源统计 (33)级联设备类型统计 (34)级联管理控制 (34)区域管理器状态查询 (35)区域扫描器状态查询 (35)级联上报数据 (36)级联报警数据 (36)系统维护 (36)系统用户分配与管理 (36)用户设置 (39)数据重整 (39)审计用户 (40)第三章北信源补丁及文件分发管理系统 (42)区域管理器补丁管理设置 (42)补丁下载配置 (42)文件分发策略配置 (43)策略中心 (43)软件分发策略 (46)其他策略 (47)补丁分发 (47)补丁自动下载分发 (48)补丁下载服务器 (48)补丁库分类 (49)补丁下载转发代理 (49)客户端补丁检测(一) (50)客户端补丁检测(二) (52)第四章北信源主机监控审计系统 (53)策略中心 (53)行为管理及审计 (53)涉密检查策略 (55)其他策略 (55)数据查询 (55)第五章北信源移动存储介质使用管理系统 (57)策略中心 (57)可移动存储管理 (57)其他策略 (57)数据查询 (57)第六章北信源网络接入控制管理系统 (59)网关接入配置认证 (59)策略中心 (60)接入认证策略 (60)其他策略 (64)环境准备方法 (64)安装RADIUS (windows IAS) (64)各厂商交换机配置 (83)Cisco2950配置方法 (83)华为3COM 3628配置 (84)锐捷RGS21配置 (87)第七章北信源接入认证网关 (89)网关接入配置认证 (89)策略中心 (90)第八章系统备份及系统升级 (92)系统数据库数据备份及还原 (92)系统组件升级 (92)区域管理器、扫描器模块升级 (92)升级网页管理平台 (93)客户端注册程序升级 (93)检查系统是否升级成功 (93)级联管理模式升级及配置 (93)附录 (95)附录(一)北信源内网安全管理系统名词注释 (95)附录(二)移动存储设备认证工具操作说明 (95)USB标签制作 (95)USB标签制作工具 (97)移动存储审计策略 (109)移动存储审计数据 (110)附录(三)主机保护工具操作说明 (110)附录(四)组态报表管理系统操作说明 (111)模版制定 (111)报表输出 (117)附录(五)报警平台操作说明 (120)设置 (120)日志查询 (123)窗口 (123)更换界面 (124)帮助 (124)附录(六)漫游功能说明 (124)漫游功能介绍 (124)漫游功能配置 (126)附录(七)IIS服务器配置说明 (130)WIN2003—32位IIS配置说明 (130)WIN2003—64位IIS配置说明 (132)WIN2008-64位IIS配置说明 (134)图目录图1—1北信源终端安全管理应用拓扑 (4)图2—1创建新策略 (5)图2—2下发策略 (6)图2—3策略控制 (6)图2-4硬件设备控制 (8)图2-5软件安装监控策略 (10)图2—6进程执行监控策略 (11)图2-7进程保护策略 (12)图2-8协议防火墙策略 (15)图2—9注册表 (16)图2-10IP与MAC绑定策略 (17)图2—11防违规外联策略 (19)图2—12违规提示 (19)图2-13文件备份路径设置 (23)图2—14注册码配置 (25)图2-15阻断违规接入控制设置 (26)图2-16本地注册情况信息 (27)图2—17本地设备资源信息 (27)图2-18本地设备类型统计 (27)图2—19软件变化信息 (29)图2—20注册日志信息 (29)图2-21交换机扫描管理配置 (32)图2—22设备信息统计图表 (33)图2—23级联设备信息 (34)图2—24级联设备系统类型统计 (34)图2-25级联管理控制 (35)图2—26下级级联区域管理器信息 (35)图2-27区域管理器状态信息 (35)图2—28区域扫描器状态信息 (35)图2—29级联上报数据 (36)图2—30系统用户列表 (36)图2-31添加系统用户界面 (37)图2—32用户管理列表 (37)图2-33终端控制权限 (38)图2-34屏幕监控权限 (38)图2—35密码初始化提示框 (39)图2—36密码初始化完成提示框 (39)图2-37修改ADMIN用户密码 (39)图2—38数据重整信息表 (40)图2-39审计用户登录 (40)图3-1区域管理器补丁管理设置 (42)图3—2分发参数设置 (43)图3-3补丁自动分发 (45)图3-4补丁下载服务器界面 (48)图3-5补丁下载服务器设置 (49)图3-6补丁代理传发支持 (50)图3-7补丁下载设置 (50)图3—8登录页面 (51)图3—9工具下载页面 (51)图3-10补丁检测中心 (52)图3—11客户端补丁漏打检测 (52)图6—2重定向配置 (60)图6—3用户添加 (60)图6—4补丁与杀毒软件认证策略 (61)图6—5接入认证策略 (62)图6—6802.1X认证界面 (63)图6-7802.1X认证界面 (63)图6-8安全检查没有通过,802。

网络安全技术与实践第6章 (3)访问控制

网络安全技术与实践第6章 (3)访问控制

6.3 访问控制技术
在Linux系统中,访问控制采用了DAC(自主 访问控制)模式,如下图中所示。高优先级主体可将客体 的访问权限授予其他主体。
案例6-3
Linux系统中的自主访问控制
6.3 访问控制技术
(2)强制访问控制 强制访问控制(MAC)是系统强制主体服从访问控制 策略. 是由系统对用户所创建的对象,按照规则控制用户 权限及操作对象的访问.主要特征是对所有主体及其所控 制的进程、文件、段、设备等客体实施强制访问控制. MAC安全级别常用4级:绝密级、秘密级、机密级和无级 别级,其中T>S>C>U.系统中的主体(用户,进程)和客体 (文件,数据)都分配安全标签,以标识安全等级。
6.4 计算机安全审计
2. 安全审计的类型 从审计级别上可分为3种类型: (1)系统级审计。主要针对系统的登入情况、 用户识别号、登入尝试的日期和具体时间、退出的 日期和时间、所使用的设备、登入后运行程序等事 件信息进行审查。 (2)应用级审计。主要针对的是应用程序的活 动信息。 (3)用户级审计。主要是审计用户的操作活动 信息。
6.3 访问控制技术
3. 综合访问控制策略
(1)入网访问控制 (2)网络的权限控制 从用户角度,网络的权限控制可分为3类: ①特殊用户,指具有系统管理权限的用户。 ②一般用户,系统管理员根据用户的实际需要为这些用户 分配操作权限. ③审计用户,负责网络的安全控制与资源使用情况的审计。 (3)目录级安全控制 (4)属性安全控制 (5)网络服务器安全控制 (6)网络监控和锁定控制 (7)网络端口和结点的安全控制
6.3 访问控制技术
6.3.5 准入控制技术及发展
1. 准入控制技术概述
思科公司和微软的网络准入控制NAP其原理和本质一 致,不仅对用户身份进行认证,还对用户的接入设备进行 安全状态评估(包括防病毒软件、系统补丁等),使每个 接入点AP都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和健壮性,从而保护网络 基础设施。华为2005年推出端点准入防御产品。

linux系统安全措施

linux系统安全措施

linux系统安全措施
在Linux系统中,有许多安全措施可以采取来保护系统的安全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Linux系统安全措施:
1. 防火墙设置:通过配置防火墙规则来限制入站和出站流量,只允许必要的网络连接。

2. 更新系统:保持系统和应用程序的最新版本,以获取最新的安全补丁和修复程序。

3. 强密码策略:使用复杂的密码,并将其定期更改。

可以通过将密码策略配置为要求密码长度、包含字母、数字和特殊字符来增加密码的强度。

4. 限制用户访问权限:仅将最低必要的访问权限授予用户,减少系统被未授权用户访问的风险。

5. 使用安全套接层(SSL)/传输层安全性(TLS):通过对网络通信进行加密来保护敏感信息的传输。

6. 文件和目录权限设置:为敏感文件和目录设置适当的权限,以确保只有授权用户才能访问。

7. 日志记录和监控:定期监控系统日志以发现任何异常活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8. 安全更新管理:及时应用系统和应用程序的安全更新,以修
复已知的漏洞和安全问题。

9. 禁用不必要的服务:只启用必要的服务,禁用不必要或不安全的服务,以降低系统遭到攻击的风险。

10. 使用安全软件:安装和使用可信赖的安全软件来提供额外的保护措施,例如防病毒软件和入侵检测系统。

11. 定期备份数据:确保数据定期备份,以防止数据丢失或受到恶意软件的攻击。

12. 安全认证和授权:使用安全认证和授权机制,例如SSH密钥身份验证和访问控制列表,以确保只有授权用户可以访问系统。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Linux系统安全措施,实际上还有许多其他的安全策略和措施可以采取,具体取决于系统的需求和安全性要求。

安全测试报告

安全测试报告

安全测试报告Xxxx公司2022年xx月xx日有效性声明1、本测试报告封面及结论未盖章无效;2、本测试报告需经审批和授权签字人签字,否则无效;3、本测试报告应妥善保存,不得擅自扩大分发范围;4、本测试报告不得部分复制;5、本测试报告仅对该系统当前版本有效;6、本测试报告仅对测试时间段有效;7、测试报告版权归委托方和xxxx公司共有,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无权使用本测试报告。

1.测试目的 (4)2.引用标准及参考资料 (4)3.测试范围 (4)4测评结果总结 (4)5.入网安全测试结果 (5)5.1操作系统 (5)5.2数据库 (7)5.3中间件 (8)5.4应用系统 (9)6.系统测试记录 (10)6.1测试环境配置 (10)6.2网络安全 (11)6.2.1整体结构安全 (11)6.2.2访问控制 (11)6.2.3入侵防范 (11)6.3工具 (12)6.4主机安全 (12)6.4.1身份鉴别 (12)6.4.2访问控制 (12)6.4.3安全审计 (13)6.4.4入侵防范 (13)6.4.6资源控制 (14)6.4.7数据安全备份与恢复 (14)6.5数据库系统安全 (15)6.5.1身份鉴别 (15)6.5.2访问控制 (15)6.5.3安全审计 (16)6.5.4入侵防范 (16)6.5.5数据安全及备份恢复 (17)6.6中间件安全 (17)6.6.1身份鉴别 (17)6.6.2访问控制 (17)6.6.3安全审计 (18)6.6.4通信保密性 (18)6.6.5资源控制 (18)6.6.6入侵防范 (18)6.6.7数据安全与备份恢复 (19)6.7应用系统安全 (20)6.7.1身份鉴别 (20)6.7.2访问控制 (20)6.7.3安全审计 (20)6.7.4通信完整性 (21)6.7.5通信保密性 (21)6.7.6软件容错 (21)6.7.7资源控制 (22)6.7.8数据保密性 (22)6.7.9代码质量 (22)6.7.10后台安全 (22)6.7.11页面篡改 (23)6.8移动应用安全测评技术要求 (23)6.8.1身份鉴别 (23)6.8.2访问控制 (23)6.8.3重要操作安全 (23)6.8.5网络通讯安全 (23)6.8.6会话安全 (24)6.8.7认证安全 (24)6.8.8抗抵赖 (24)6.8.9客户端保护 (24)6.9漏洞扫描 (24)6.9.1主机风险分布 (24)6.9.1.1 存储性跨站脚本攻击(高危) (24)6.9.1.2 任意文件读取(高危) (25)6.9.1.3 多个反射性跨站脚本攻击(高危) (25)6.9.1.4 多个未授权访问(高危) (25)6.9.2漏洞风险分布 (26)6.9.3高危漏洞的主机分布 (26)6.9.4操作系统主机分布 (26)6.9.5操作系统漏洞分布 (26)6.9.6漏洞详细 (26)6.10渗透测试 (26)1.测试目的为了保障应用系统上线后安全稳定的运行,确保最终应用系统满足产品需求并且遵循系统设计要求,为系统提供有效的安全依据。

边缘计算的数据隐私保护与安全性分析

边缘计算的数据隐私保护与安全性分析

边缘计算的数据隐私保护与安全性分析边缘计算作为一种新兴的计算模式,以其高效性和低时延的特点,为大规模数据处理和实时应用提供了更好的解决方案。

然而,在边缘计算环境下,数据的隐私保护和安全性问题也日益凸显。

本文将对边缘计算的数据隐私保护与安全性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1. 边缘计算环境下的数据隐私保护边缘计算允许数据在离用户更近的地方进行处理,同时也使得数据的隐私面临更大的威胁。

为了保护数据的隐私,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1 数据加密在边缘计算环境下,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是一种常见的保护措施。

可以使用对称加密或非对称加密算法对数据进行加密,在数据传输和存储过程中,只有拥有相应解密密钥的用户才能够访问和使用这些数据。

1.2 数据去标识化去标识化是一种将敏感信息与个体识别信息分离的方法。

通过去除或替换数据中的个体识别信息,比如姓名、身份证号码等,可以有效降低数据泄露的风险。

1.3 访问控制在边缘计算环境下,严格的访问控制机制是保护数据的重要手段。

通过设置合适的权限管理和身份认证机制,限制用户对数据的访问权限,可以有效地防止未经授权的用户获取敏感数据。

2. 边缘计算环境下的数据安全性分析除了数据隐私保护外,边缘计算环境下的数据安全性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以下是对边缘计算环境下数据安全性的分析:2.1 网络安全边缘计算涉及大量的网络通信,因此网络安全是保障数据安全的重要方面。

在边缘计算环境中,应加强网络设备的安全配置,加密数据传输,检测和阻止恶意攻击,以防止恶意用户入侵和数据泄露。

2.2 安全认证在边缘计算环境中,通过合理的安全认证机制确保用户身份安全非常重要。

采用基于密码学的认证方法,比如使用数字证书等,可以有效地保护用户身份信息,防止用户被冒充或伪造。

2.3 安全监控在边缘计算环境下,设置安全监控系统可以及时发现和应对可能的安全威胁。

通过实时监测数据传输和处理过程,及时响应安全事件,可以有效地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网络安全保护企业信息资产的关键措施和策略

网络安全保护企业信息资产的关键措施和策略

网络安全保护企业信息资产的关键措施和策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企业信息管理和交流的重要手段。

然而,随之而来的网络威胁也在不断增加,这使得企业的信息资产面临着越来越大的风险。

因此,采取有效的网络安全保护措施和策略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网络安全保护企业信息资产的关键措施和策略进行探讨。

一、加强网络设备安全控制网络设备是企业信息系统的基础,保护好网络设备的安全对于保护企业信息资产至关重要。

企业应该加强网络设备的安全控制,包括:1. 设立有效的防火墙:企业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防火墙系统,对外网和内网之间进行有效的隔离,限制恶意攻击和未经授权的访问。

2. 加密通信:企业应该使用加密协议,确保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同时,建立合适的访问控制机制,只允许特定的用户进行访问。

3. 安装更新及时的安全补丁:网络设备厂商会定期发布安全补丁,企业应该及时安装这些安全补丁,以修复已知漏洞,提升网络设备的安全性。

二、完善访问控制策略访问控制是网络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应该完善自己的访问控制策略,确保只有合法用户才能访问企业的信息资产。

具体措施包括:1. 密码策略:企业应该制定强密码策略,要求员工使用复杂密码,并定期更换密码,避免密码泄露带来的风险。

2. 多因素身份验证:企业可以采用多种身份验证方式,如指纹识别、短信验证码等,提高身份认证的安全性。

3. 用户权限管理:企业应该根据员工的职责和权限分配相应的网络访问权限,确保每个员工只能访问到其工作所需的信息。

三、加强网络监测与入侵检测企业应该加强网络监测和入侵检测,及时发现和应对网络威胁。

具体措施包括:1. 日志记录与分析: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日志记录与分析机制,及时发现异常行为和潜在的威胁。

2. 实时监测与警报:企业可以使用安全监控系统,实时监测网络流量、访问行为等,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报警。

3. 入侵检测与防御系统:企业可以部署入侵检测与防御系统,及时发现并阻止入侵者的攻击,保护企业信息资产的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任务实施
❖ 〖步骤7〗限制根存取权限
▪ ② 修改/etc/pam.d/su配置文件
任务实施
❖ 〖步骤7〗限制根存取权限
▪ ③ 重新测试用户user2能否切换到root
任务实施
❖ 〖步骤7〗限制根存取权限
▪ ④ 将user2加入wheel组中
▪ ⑤ 再次测试用户user2能否切换到root
总结
▪ 第3步:在PC上验证测试
任务实施
❖ 〖步骤6〗使用PAM禁用根权限
▪ 第1步:启动FTP服务
• ① 在SERVER上启用FTP服务
任务实施
❖ 〖步骤6〗使用PAM禁用根权限
▪ 第1步:启动FTP服务
• ② 查看FTP服务是否运行
任务实施
❖ 〖步骤6〗使用PAM禁用根权限
▪ 第2步:在PC上测试user1和user2能成功登录
▪ ④ 打开“服务配置”窗口
任务实施
❖ 〖步骤2〗在SERVER上搭建FTP服务
▪ ⑤ 启动vsftpd服务
任务实施
❖ 〖步骤3〗禁止根shell和用户本地登录
▪ 第1步:黑客登录FTP服务器
• ① 管理员在SERVER上创建用户user1和user2,并设置密码 • ② 黑客通过PC登录到FTP服务器上,对根目录中的文件进行操作
❖ 本任务主要加强Linux用户网络访问权限的安全控制能力 ❖ 主要采用以下技术方法来实现
▪ 禁止根shell ▪ 禁止根登录 ▪ 禁止根用户SSH登录 ▪ 使用 PAM 禁用根权限 ▪ 限制根存取权限
任务实施
❖ 〖步骤2〗在SERVER上搭建FTP服务
▪ ① 通过以下命令来查询是否安装了FTP服务
任务实施
❖ 〖步骤2〗在SERVER上搭建FTP服务
▪ ② 启用FTP服务。
任务实施
❖ 〖步骤2〗在SERVER上搭建FTP服务
▪ ③ 使用如下命令来查看FTP服务是否运行
任务实施
❖ 〖步骤2〗在SERVER上搭建FTP服务
▪ 第2步:禁止根shell
• ③ 测试配置结果
任务实施
❖ 〖步骤3〗禁止根shell和用户本地登录
▪ 第3步:禁止用户本地登录
• ① 修改配置文件/etc/passwd,禁止user1登录
任务实施
❖ 〖步骤3〗禁止根shell和用户本地登录
▪ 第3步:禁止用户本地登录
• ② 在本地以用户user1登录服务器时,会提示登录错误
任务实施
❖ 〖步骤3〗禁止根shell和用户本地登录
▪ 第3步:禁止用户本地登录
任务实施
❖ 〖步骤4〗禁止终端登录
▪ 第1步:启用Telnet服务
• ① 查询Telnet服务的状态
任务实施
❖ 〖步骤4〗禁止终端登录
▪ 第1步:启用Telnet服务
• ② 启用Telnet服务
任务实施
❖ 〖步骤4〗禁止终端登录
VLAN
▪ 使用安全审计加强Linux主机的安全维护
能力单元2
加强Linux用户网络访问权限的 安全控制
任务描述
❖ 通过口令方式可以加强系统安全,但用户还存在非法登录 、非法使用特殊权限、非法使用一些不安全服务的风险, 所以信息中心还希望进行以下设置,以真正保证用户之间 进行网络访问的安全。 • 禁止根shell • 禁止根登录 • 禁止根用户SSH登录 • 使用 PAM 禁用根权限 • 限制根存取权限
▪ 第2步:本地登录服务器
• ① root用户可以使用终端登录Linux系统,使用命令cat /etc/securetty查看
任务实施
❖ 〖步骤4〗禁止终端登录
▪ 第2步:本地登录服务器
• ② root用户可以通过11个终端进行登录,可以使用 Alt+F1~Alt+F11键

任务实施
❖ 〖步骤4〗禁止终端登录
《网络安全运行与维护》
模块三 Linux桌面系统安全管理与维护
总体概述
▪ 通过系统口令加强Linux系统安全防护
Internet
▪ 加强Linux用户网络访问权限的安接全入控子制公司
接入互联网
单臂路由
Vlan trunk
Vlan trunk
NFS
VLAN
VLAN
Vlan trunk
▪ 加强Linux文件系V统LAN安全访VL问AN
▪ 第3步:禁用根登录
• 编辑配置文件/etc/securetty,将配置文件内容清空,禁止根登录。
任务实施
❖ 〖步骤4〗禁止终端登录
▪ 第4步:验证测试 ▪ 在文本界面下,使用root用户进行登录
任务实施
❖ 〖步骤5〗禁止根用户SSH登录
▪ 第1步:根用户在PC上使用SSH登录远程服务器
任务实施
• ② 保存文件,重新启动FTP服务器
任务实施
❖ 〖步骤6〗使用PAM禁用根权限
▪ 第4步:在PC上验证配置
• ① 用户user1登录FTP服务器
任务实施
❖ 〖步骤6〗使用PAM禁用根权限
▪ 第4步:在PC上验证配置
• ② 用户user2登录服务器
任务实施
❖ 〖步骤7〗限制根存取权限
▪ ① 测试用户user2能否切换到root
❖ 〖步骤5〗禁止根用户SSH登录
▪ 第2步:禁用根SSH登录
• ① 修改配置文件/etc/ssh/sshd_config,修改 “PermitRootLogin no”
任务实施
❖ 〖步骤5〗禁止根用户SSH登录
▪ 第2步:禁用根SSH登录
• ② 保存退出之后,重启SSH服务
任务实施
❖ 〖步骤5〗禁止根用户SSH登录
▪ PAM最初是集成在Solaris中的,目前已移植到其它系统中, 如Linux、SunOS、HP-UX 9.0等。
拓扑结构
任务实施
❖ 〖步骤1〗实验准备
▪ ① 在黑客PC和SERVER上安装Red Hat Linux Enterprise Server AS 4.6操作系统。
▪ ② 按照拓扑图连接网络 ▪ ③ 配置计算机的IP地址,并测试网络的连通性
任务分析
❖ 为了保证服务器的安全,防止黑客利用抓包工具窃取普通 用户账号入侵服务器,这样需要对普通用户禁止根shell。
❖ 根用户能通过系统上的各类通信设备、控制台和原始网络 接口来登录。如果用户以根用户身份使用Telnet方式登录 ,在网络中明文传送根口令,就会造成口令泄密危险,因 而要阻止根用户登录。
相关知识
❖ VSFTP
▪ VSFTP(Very Secure FTP)是一款在Linux发行版中最受 推崇的FTP服务器程序。其特点是小巧轻快,安全易用。安 全是其开发者Chris Evans考虑的首要问题之一。
相关知识
❖ PAM
▪ PAM(Pluggable Authentication Modules)是由Sun公司提 出的一种认证机制。它通过提供一些动态链接库和一套统一 的API,将系统提供的服务和该服务的认证方式分开,使得 系统管理员可以灵活地根据需要给不同的服务配置不同的认 证方式而无须更改服务程序,同时也便于向系统中添加新的 认证手段。
任务实施
❖ 〖步骤3〗禁止根shell和用户本地登录
▪ 第2步:禁止根shell
• ① 修改配置文件/etc/vsftpd/vsftpd.conf,禁用根shell
任务实施
❖ 〖步骤3〗禁止根shell和用户本地登录
▪ 第2步:禁止根shell
• ② 重启vsftp服务
任务实施
❖ 〖步骤3〗禁止根shell和用户本地登录
• ① 用户user1登录FTP服务器 • ② 用户user2登录FTP服务器
任务实施
❖ 〖步骤6〗使用PAM禁用根权限
▪ 第3步:在SERVER上配置PAM模块 ▪ 设置FTP服务器允许user1登录,而不允许user2登录。
• ① 修改配置文件/etc/vsftpd.ftpusers,在其配置文件中加入 user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