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的染色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的染色问题
应锡娜06990213@
(浙江师范大学初阳学院,浙江金华321004)
摘要:本文介绍了图染色问题的提出、应用及意义,主要对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及当今的研究状况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图;染色;色数
一、引言
图染色问题起源于著名的“四色猜想”[1]问题。
早在一百多年前的1852年,英国Guthrie提出了用四种颜色就可对任意一张地图进行染色的猜想。
即对世界地图或任何一个国家的行政区域地图,最多用四种颜色就可以对其染色,使得凡是相邻的国家或相邻的区域都着以不同的颜色。
二、研究与发展
“四色猜想”提出后,一些数学家着手研究这个猜想,力图给出证明。
时隔二十七年后,1879年Kempe给出了“四色猜想”的第一个证明,又过了十一年,1980年Hewood发现Kempe的证明是错误的。
但他指出,Kempe的证明方法虽然不能证明“四色猜想”,却可以证明用五种颜色就够了。
此后,“四色猜想”一直成为数学家们感兴趣而未能解决的世界数学难题。
直到1976年6月美国数学家伊利诺斯大学教授Appel与Haken宣布:他们用计算机证明了“四色猜想”是正确的。
因此,从1976年以后,就把“四色猜想”改称为“四色定理”了。
[2] 值得指出的是,Appel与Haken的证明,计算机运行了1200个小时。
诚然用计算机证明数学难题实在是一个伟大的尝试或创举,但是,世界数学家们仍期待着用常规的数学方法证明“四色定理”。
目前仍有许多数学家在潜心研究,寻求常规的证明方法。
地图的特点在于,多个区域位于同一平面上,每个区域可以是毫无规则的各种形状,任意两个区域可以有公共边界,但不能有公共区域。
于是人们开始研究所谓“平面图”。
人们把地图中的每一个区域称为一个“面”,地图染色就是对“面”染色。
进一步研究之后人们把地图中的每个区域的“面”视为一个点,若两个“面”相邻接,即地图中的两个区域有一段或几段公共边界,则在表示这两个区域的点之间连线,该连线可以是直线也可以是任意形状的曲线,并称之为边。
如此,就可以把一张地图改画为一个平面上的图,人们把该图称为地图的对偶图。
其特点是:所有的点及边均处在同一平面上,并且任意两条边除端点外可以不交叉,人们称这样的图为平面图。
例如图1的对偶图如图2所示。
图 1
图 2
若我们对图2中的点染色,凡是相互邻接的点染以不同的颜色,则对图2
的点染色等价于对图1的面染色。
显然,任意一张地图的对偶图均是一个平面图,或者说地图就是平面图。
另外,值得指出的是,并非一切图均是一个平面图,即处于同一平面上的有些图存在着边交叉的情况。
如图3所示的图,图中有4个点6条边处于同一平面上,其中边()315,v v e =与边()246,v v e =存在着交叉点,但是,图3可以改画为图4,而图4中不存在交叉边,即图4为平面图。
图3
图4
人们把可以改画为平面图的图称为可嵌入平面图或简称为可平面图,即图3是可平面图。
而有的图,如图5所示,图中有5个点10条处于同一平面中,边9e 与边10e 及5e 交叉且边10e 与边9e 及8e 交叉,但无论怎样改画图5均不能避免边的交叉,人们称这样的图为非平面图。
图5
1965年,Behzad M 在他的博士论文中首次提出并研究了图全染色问题,提出了著名的“全染色猜想”[4]。
所谓图全染色的问题,是指对一个图中的点、边、面全染色,并且使得凡相接或相关联的元素均染以不同的颜色。
如图6所示图,其中5个点为521,,,v v v ,7条边为721,,,e e e ,4个面是4321,,,f f f f 。
对图6全染色时,点1v 与2v 相邻接,故必须染以不同的色,边1e 与2e 相邻接也必须染上不同色,面1f 与2f 相邻接不能染以相同色。
并且,点1v 与边1e 相关联也得染不同色,而边1e 与面1f 相关联也须染上不同的颜色。
很显然,图6中共有16个元素,只要用16种颜色即可对其全染色,问题是所用颜色数能否减少?最少需要多少种颜色即可对其全染色,而这个最少的颜色数,人们称之为图的全色数
[3]。
Behzad M 的全染色猜想为:对于简单连通图G 有
()()()21+∆≤≤+∆G G X G r
其中()G X r 为图G 的全色数,()G ∆为图G 的最大度。
显然,()()G X G r ≤+∆1是成立的,而()()2+∆≤G G X r 至今尚未证明,这是图论界公认的又一个难题。
根据“全染色猜想”,由图6的最大度为4,即图6中的点5v ,得图6的全染色最多用6种颜色就够了。
图6
而图边染色可追溯到1880年,那时,Tait 试图证明“四色猜想”,但从1881年到1963年没有多大的进展,1964年Vizing 证明了每一个最大度为∆的图G 至多用1+∆种颜色就可给边染色。
这是边染色问题的一个惊人的突破。
这一结论推广了Johnson 的一个较早时候的称述:用四种颜色就能给立方图进行边染色。
迄今,数学家们已经证明了对树、圈、完全图、完全多部图及外平面图等特殊图,“全染色猜想”是正确的,还证明了对()3≤∆G 和()()4-≥∆G V G 的图,“全染色猜想”也是成立的。
三、 应用与意义
研究图染色问题有什么应用价值及理论意义呢?若仅就地图染色而言,用四种色或更多一些颜色并无多大实用价值。
然而,若将地图中的几个区域视为几种化学品,凡两个邻接的区域所代表的两种化学品有某种关系,例如该两种化学品若放在一起容易发生爆炸或引起变质等。
现欲建造仓库来存放几种化学品,显然建造几个仓库分别存放这几种化学品是万无一失的。
但建库费用大,怎样才能使建库数量最少,又能使这几种化学品的存放万无一失呢?显然,两两均无任何危险关系的几种化学品可存放于同一仓库中,即只要建造一个仓库就够了。
可见,这一建库问题就转化为图点染色问题了,所以研究图染色问题是具有实用价值的。
但是如此得到的图,一般并非平面图或可平面图,则可由研究非平面图的点染色问题求得解决。
至于图边染色,在电网络、时间表问题、拉丁方构造等方面都有很好的应用实例,这里不一一列举了。
虽然图染色问题已经取得了不少的理论研究及应用研究成果,但是染色问题的原本问题——“四色猜想”迄今尚未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致使“四色定理”的证明成为悬而未决的一大世界数学难题。
由于这一数学难题历时150多年尚未解决,就不能不使一些数学家们想到:很可能“四色定理”的证明必然伴随着一
个全新的数学方法的诞生,以至形成一个全新的数学分支。
若果真如此,研究“四色定理”的意义就远远超出其染色本身了,这将是数学家们对数学发展的一个重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卜月华图论及其应用[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2 197-225
[2]王邵文图的染色问题综述[J] 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 1995 10(2)59-65
[3]王邵文图的色数问题研究[J] 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 1997 12(1)15-20
[4]胡代强图的全着色与度序列[J] 太原机械学院学报 1994增刊
[5]H·P·叶著,姚兵、顾同新、张建勋译图论中的若干专题[M] 合肥:中国科
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