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试题带答案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试题及答案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a1bf4d5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95.png)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当代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国际贸易的自由化B. 国际资本的流动C. 国际劳动力的自由流动D. 国际信息的交流答案:C2. 以下哪个组织不是推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力量?A. 世界贸易组织(WTO)B.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C.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D. 世界银行答案:C3.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经济增长B. 技术进步C. 就业机会增加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4. 政治多极化是指在国际关系中,多个国家或国家集团拥有相对平等的权力和影响力。
以下哪个国家不属于当前国际政治多极化的主要力量?A. 美国B. 中国C. 俄罗斯D. 巴西答案:D5. 以下哪个事件不是冷战时期美苏对抗的表现?A. 古巴导弹危机B. 越南战争C. 朝鲜战争D. 伊拉克战争答案:D6. 当代世界政治中,以下哪个概念不是用来描述国家间合作的?A. 多边主义B. 单边主义C. 集体安全D. 经济制裁答案:D7. 以下哪个国际组织不是以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为主要宗旨?A. 联合国B. 欧盟C. 非洲联盟D. 东盟答案:B8. 以下哪个国家不是金砖国家成员?A. 巴西B. 俄罗斯C. 印度D. 墨西哥答案:D9. 以下哪个国家不是G7成员国?A. 美国B. 英国C. 意大利D. 澳大利亚答案:D10. 当代世界政治中,以下哪个概念不是用来描述国际关系的?A. 软实力B. 硬实力C. 地缘政治D. 国际法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因素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动力?A. 技术进步B. 国际分工的深化C. 国际政治的稳定D. 国际组织的推动答案:A、B、D2. 以下哪些因素是导致国际政治多极化的主要原因?A. 经济力量的分散B. 军事力量的分散C. 信息传播的全球化D. 国际组织的增加答案:A、B3. 以下哪些是国际政治中常见的合作形式?A. 双边合作B. 多边合作C. 单边主义D. 集体安全答案:A、B、D4. 以下哪些是影响国际政治稳定的关键因素?A. 经济全球化B. 国际恐怖主义C. 核武器扩散D. 民族冲突答案:B、C、D5. 以下哪些是国际政治中常见的冲突类型?A. 贸易冲突B. 宗教冲突C. 领土争端D. 意识形态对立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请简述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世界经济概论》试题及答案1-6
![《世界经济概论》试题及答案1-6](https://img.taocdn.com/s3/m/d659a3ab14791711cd79170d.png)
《世界经济概论》试题(一)(适用于商学院××级××专业××学生)一、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1个正确选项,每题分,共30分)1.国际分工按照各国不同生产领域之间媒介不同可分为()。
A.以商品为交换为媒介的国际分工B.以资本为媒介的国际分工C.垂直型国际分工D.混合型国际分工2.经济全球化的成因主要包括()。
A.科技革命的大发展B.市场经济体制向全球扩展C.贸易、投资、金融自由化的发展D.跨国公司的大发展3.国际经济协调的作用和影响主要有()。
A.减少了国际经济交往中的不确定性B.缓和了不同国家和国家集团的利益冲突C.避免了世界经济和金融的剧烈波动D.抑制了世界生态环境和国际安全环境的恶化4.战后科技革命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全世界的生产力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更是十分巨大的,充分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主要表现有()A.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B.扩大了资本积累C.增加了就业D.保证了劳动力的供应5.人口老龄化给各有关国家带来了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A.劳动力的年龄结构老化B.劳动力短缺C.经济发展加快D.社会保障负担加重6.下列属于发达国家推行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是()。
A.通过技术和经济援助,转移污染工业,把危险性大和对环境具有潜在威胁的产品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生产B.在国家环保政策的调控下,增加环保资本和技术的投入,实行清洁化生产。
C.通过发展高科技和技术创新,提高增长的质量,减少单位产值中资源的消耗及污染的排放量。
D.维持的是其原有的高消费生活方式7.战后,特别是近一、二十年来,国际贸易的内容具有突出的新特点()。
A.国际贸易的内容在比例、结构上发生了重大变化。
B.多边贸易的内容和范围大大扩展。
C.商品贸易、服务贸易、技术贸易及与贸易有关的投资四位一体迅速发展,互相促进。
D.军火贸易不断增长。
8. 经过近30年的探索,中国市场化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明显进展,具体表现在()。
世界经济概论试题及答案
![世界经济概论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f2823ec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09.png)
《世界经济概论》期末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代码字母填在括号内;每题1分,共20分1.在工业革命之前,形成了以(为中心的商品国际化。
A.西欧B.北美C东亚D.地中海沿岸2.第二次科技革命将世界生产力推向新水平,为资本国际化奠定了技术基础。
第二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时间是(。
A.18世纪60年代3.19世纪30年代C.19世纪后30年D.20世纪50年代3.(作为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角和生产国际化的载体,已成为推动当代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承担者和体现者。
A.国际经济组织B.非政府组织C.跨国公司D.各国消费者4.产业转移从动态的角度反映了由科技革命所带来的先进国家在技术上的主导地位,技术上的主导地位又使(在国际分工中占据主导地位。
A.新兴工业化国家B.经济转轨国家C.欠发达国家D.先进国家5.世界经济区别于一般国民经济的根本原因是(。
A.经济活动主体多8.国民价值增值机制C.经济调控手段差异D.经济边界长9.国际贸易流向中的主要部分是(。
A.南北贸易10东西方贸易C.北北贸易D.南南贸易7.发达国家间的贸易主要是产业内贸易,可以解释的主要理论是(。
A.比较优势理论B.要素禀赋理论C.产业内贸易理论D.产品生命周期理论8.(是推动企业进行国际生产的所有权优势的核心。
A.创新和研发9.品牌C.资本D.专利10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是当代最有影响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它的代表人物是(。
A.海默11卡森C.邓宁D.斯蒂芬斯10.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并购风起云涌,从地区分类看,主要发生在(之间。
A.发达国家B.发展中国家C.新兴市场经济体D.转轨国家11.发展中国家越来越多地参与国际生产网络之中,参与全球生产网络的发展中国家集中在(。
A.东亚地区B.拉美地区C.中东地区D.中东欧地区12.通过贸易壁垒扶持本国弱小工业的成长,提高其竞争力以使之最终能与先进国家进行自由竞争,这是(的核心内容。
A.比较成本理论B.幼稚产业保护理论C.超贸易保护理论D.战略性贸易理论13.发展中国家为了引进技术和资金,不得不满足跨国公司的某些要求,在不危害国家根本利益的前提下让渡部分(,作为加快经济发展的代价。
世界经济概论试卷AB卷带答案期末考试卷模拟测试题综合测试题
![世界经济概论试卷AB卷带答案期末考试卷模拟测试题综合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eb0d8695011ca300a7c39038.png)
《世界经济概论》试卷一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动力。
A.国际贸易B.国际投资C.科技革命D.国际金融2、()是国际间交易结算所采用的货币制度,即各国间进行支付的系统规定、做法与制度。
A.国际金本位制B.国际货币体系C.布雷顿森林体系D.牙买加体系3、世界上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大致可分为四种模式,其中包括以()为代表的政府主导型经济模式。
A.美国B.德国C.瑞典D.日本4、俄罗斯在1992年至1994年采取的经济转型方案称为()。
A.缓慢疗法B.休克疗法C.渐进式改革D.新方案改革5、从投资周期是与产品和主要设备的更新寿命相对应的现象出发,提出平均第一周期的长度约为9-10年的经济周期被称为()。
A.朱格拉周期B.基钦周期C.库兹涅茨周期D.康德拉季耶夫周期6、()是指一国的政府、银行、其他金融机构、公司企业以及国际金融机构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向其他国家的政府、银行、其他金融机构、公司企业以及国际机构提供的贷款,反映了国际间借贷资本的活动,是国际间接投资的重要形式。
A.国际债券投资B.国际信贷C.国际股票投资D.国际期货投资7、()是指致力于建立和发展本国的制造业以代替同类制成品的进口,实现国家工业化和经济独立自主的战略。
A.内向型工业化B.外向型产品生产导向C.进口替代D.外向型工业生产导向8、二氧化碳与水蒸汽结合形成的()具有极大的破坏作用,被人们称为“空中杀手”,它使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建筑物受到腐蚀,人类健康受到危害。
A. 大气污染B.臭氧层破坏C.温室效应D.酸雨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世界经济的特点包括( )A.市场性B.整体性C.不平衡性D.复杂性2、国际分工可以分为()等几种类型。
A.垂直型分工B.水平型分工C.一体型分工D.混合型分工3、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类型包括()。
A.自由贸易区B.关税同盟C.完全经济一体化D.保税区4、中国经济转型的特点包括()A.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市场化B.宏观控制下的稳定化C.渐进模式下的自由化D.公有制主导下的私有化5、按照进入海外市场的方式,国际直接投资可划分为( )等类型。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试题及答案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7eed676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a3.png)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当代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国际贸易的扩大B. 跨国公司的增加C. 国际资本流动的加剧D. 各国经济的完全一体化答案:D2. 下列哪个因素不是导致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原因?A. 科技革命B. 冷战结束C. 市场经济的普遍化D. 国际组织的推动答案:B3. 在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A. 环境污染B. 经济结构调整C. 国际竞争压力D. 文化冲突答案:C4. 世界贸易组织(WTO)的主要职能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制定国际贸易规则B. 解决贸易争端C. 提供技术援助D. 监督成员国的贸易政策答案:C5. 下列哪个国家不是二十国集团(G20)的成员国?A. 中国B. 印度C. 巴西D. 新西兰答案:D6.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常任理事国不包括以下哪个国家?A. 美国B. 俄罗斯C. 德国D. 法国答案:C7. 当代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A. 经济实力的分布B. 军事力量的对比C. 文化影响力的差异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8. 以下哪个国际组织主要负责促进全球环境和可持续发展?A.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B. 世界卫生组织(WHO)C.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D.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答案:D9.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经济增长B. 技术进步C. 文化多样性的减少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10. 当代世界政治中,恐怖主义的主要威胁是什么?A. 国家安全B. 经济发展C. 社会稳定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的影响包括哪些方面?A. 资本输出增加B. 国内市场扩大C. 就业机会减少D. 技术优势的发挥答案:A, B, D12. 当代世界政治格局中,多极化的特点包括哪些?A. 经济区域集团化B. 国际关系民主化C. 军事同盟的强化D. 文化交流的频繁答案:A, B, D13. 联合国的主要宗旨包括哪些?A. 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B. 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C. 协调各国行动D. 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答案:A, B, C14. 下列哪些因素是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动力?A. 科技进步B. 跨国公司C. 国际政治动荡D. 贸易自由化答案:A, B, D15. 当代世界经济中,主要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包括哪些?A.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B. 世界银行C. 亚洲开发银行(ADB)D. 欧洲中央银行(ECB)答案:A, B, C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积极影响。
大学商学院课程《世界经济概论》试题及答案(三)
![大学商学院课程《世界经济概论》试题及答案(三)](https://img.taocdn.com/s3/m/ec68d7e96c175f0e7dd137d8.png)
商学院课程《世界经济概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1个正确选项,每题1.5分,共30分)1.世界市场的结构主要是指各种市场的内部构成,主要包括()。
A.国际商品市场 B.国际人才市场C.国际资本市场 D.外汇市场2.下列各种现象属于经济全球化以整个世界的负面作用的是()。
A.非法收入的国际转移 B.毒品越境走私的泛滥C.传染病的国际蔓延 D.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3.跨国公司在结构方面的特征主要表现在()。
A.营业规模B.经营环境C.地理分布 D.股权结构4.战后科技革命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全世界的生产力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更是十分巨大的,充分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主要表现有()。
A.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B.扩大了资本积累C.增加了就业 D.改善了扩大再生产必需的物质条件5.国际直接投资按照投资者控制被投资企业产权的程度可以分为()。
A.独资经营B.国有经营C、合资经营 D.合作经营6.下列属于实现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条件的是()。
A.保持经济增长,提高经济增长质量B.满足人的全部生存需求C.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D.维持、扩大和保护地球的资源基础7.下列列属于全球性经济协调组织的有()。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B.欧洲联盟(EU)C.世界银行(IBRD) D.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8.作为生产资本国际化实现形式的国际直接投资,与作为货币资本国际化实现形式的国际间接投资相比,具有自己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
A. 投资者拥有企业控制权B. 能够实现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C. 主要通过跨国公司进行D. 投资周期长、风险大9.战后科技革命的主要特点有()。
A.全面性和世界性B.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同步发展,并形成科学-技术-生产一体化C.革新了机器体系、劳动方式和生活方式D.科技发展和在生产中的应用得到了政府的有力支持10.各国和地区的对外贸易政策通常包括()。
当代世界与经济试题
![当代世界与经济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fdddec866529647d272852e7.png)
一、单选题(每小题 2 分,共10 分)1. 冷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发展最基本的特征是_____A.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更加猖獗B. 社会主义国家力量遭到很大削弱C. 多极化趋势不断发展D. 总体趋向缓和,但动荡因素很多2. 亚太地区有组织的经济合作正式起步是——A.1989 年11 月在澳大利亚堪培拉举行的亚太经济合作部长会议B.1991 年11 月在汉城举行有中国参加的亚太经济合作部长会议C.1993 年6 月正式启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名称D.1993 年11 月美国西雅图非正式首脑会议的召开3. 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阶级结构中兴起的新中间阶层主要是指——A. 小手工业者、商人B. 经理资本家C. 中等资产阶级D. 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自由职业者4.. 战后确立美元在资本主义世界金融领域享有中心地位的是______A. 《华盛顿协定》B 《布鲁塞尔议定书》C 《布雷顿森林协议》 D ..《罗马条约》5.. 亚非国家历史上第一次在没有西方国家参加的情况下自主召开的国际会议是________A. 万隆会议 B 开罗会议C雅加达 D 曼谷会议二、不定项选择<每小题2 分,共10 分>1. 西方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有________A. 保障个人权利原则B. 主权在民原则C.分权制衡原则 D 代议原则2.20 世纪60 年代,世界格局发生的重大变化可以概括为________A 旧的两极格局已经崩溃瓦解B. 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发生了变化C. 第二世界开始崛起D. 美苏合作主宰世界3 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获得较快发展是多方面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________A. 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经济的快速增长B. 社会生产关系领域进行了重大调整C. 国内外环境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外部条件D. 掠夺第二世界的廉价原材料4. 关于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_________A. 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制度比较复杂,呈多种类型B. 战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其政治制度多是资本主义性质的C. 军人政权是发展中国家政治民主化的产物D. 宗教问题是造成发展中国家政局不稳的原因之一5. 下列关于联合国的表述,正确的是________A. 联合国是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当今世界最大的国际组织B. 联合国正式成立于1945 年6 月26 日,《联合国宪章》生效之时C. 联合国现有 6 大机构,大会对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负有特别责任D. 联合国在建立后的最初阶段,其性质曾经遭到霸权主义大国扭曲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 分,共12 分>1. 布雷顿森林体系2. 七十七国集团3. 世界经济全球化4. 雅尔塔体制四、简答题(每小题 5 分,共30 分>1. 简述区域集团化的形式2. 简述当前世界政治发展的趋势和特点3. 简述尼克松主义4. 简述知识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5. 简述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社会政策的调整6. 为什么说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是世界不安定因素之一?五、论述题<每小题10 分,共20 分>1. 论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并结合我国实际加以说明2 论南北关系。
世界经济概论试题及其答案及复习重点
![世界经济概论试题及其答案及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7b83b37bcc22bcd127ff0c58.png)
《世界经济概论》网上试题题一、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1个正确选项,每题1.5分,共30分)1.世界市场主要包括的领域有()。
A.国际商品流通领域 B.国际资本流通领域C.国际人才流通领域 D.国际货币流通领域2.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内涵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A.经济全球化是经济范畴和历史范畴的统一B.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与时空相联系的概念C.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及其载体扩张的全球化D.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其结构中存在着多种不对称3.下列列属于全球性经济协调组织的有()。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B.欧洲联盟(EU)C.世界银行(IBRD) D.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4.产业结构发展变化的新趋势()。
A.高技术化 B.服务化 C.信息化D.融合化5.人口过快增长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影响包括()。
A.而且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B.经济发展负担沉重C.加剧发展中国家的贫困问题 D.两极分化问题日益突出6.下列属于实现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条件的是()。
A.保持经济增长,提高经济增长质量B.满足人的全部生存需求C.控制人口的数量增长,不断提高人口素质D.维持、扩大和保护地球的资源基础7.一般说来,各国制定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在于()。
A.保护本国的市场 C.促进本国产业结构的改善和升级B.扩大本国的出口市场 D.积累资本或资金8.GATT规定了许多关于贸易的国际规则,但其基本原则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A.无歧视性待遇原则B.关税减让原则C.取消数量限制原则D.透明度原则9.跨国公司作为一个微观经济主体,它之所以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必然有许多微观层面的动因。
具体来看,一个企业从事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大体上有()。
A.充分利用本企业在技术、资金、管理等方面的垄断优势B.推动自己的成熟产品在海外市场的销售C.为了充分利用东道国在特定产业部门的比较优势D.通过跨国内部化交易,实现降低成本、减少风险的目的10.跨国公司对东道国经济的正面影响()。
世界经济概论试题1
![世界经济概论试题1](https://img.taocdn.com/s3/m/e9314d036bd97f192279e955.png)
《世界经济概论》试题(A卷)一、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1个正确选项,每题1.5分,共30分)1.新兴工业化经济体,之所以能够在经济发展中取得明显成绩,同其选择的发展模式密切相关。
其中的发展模式有()。
A. 中东模式B. 雁形模式C.东亚模式D. 拉美模式2.波兰、匈牙利分别是休克疗法和渐进改革两种转轨战略的典型,它们的不同特点主要有()。
A. 宏观经济政策紧缩的力度不同B. 价格自由化的步骤不同C. 实行货币可兑换的步骤不同D. 外贸自由化的步骤不同3.国际经济协调的作用和影响主要有()。
A.减少了国际经济交往中的不确定性B.缓和了不同国家和国家集团的利益冲突C.避免了世界经济和金融的剧烈波动D.抑制了世界生态环境和国际安全环境的恶化4.战后科技革命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全世界的生产力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更是十分巨大的,充分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主要表现有()A.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B.扩大了资本积累C.增加了就业D.保证了劳动力的供应5.一般说来,各国制定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在于()。
A.保护本国的市场C.促进本国产业结构的改善和升级B.扩大本国的出口市场D.积累资本或资金6.GATT规定了许多关于贸易的国际规则,但其基本原则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A.无歧视性待遇原则 B.关税减让原则C.取消数量限制原则 D.透明度原则7.战后,特别是近一、二十年来,国际贸易的内容具有突出的新特点()。
A.国际贸易的内容在比例、结构上发生了重大变化。
B.多边贸易的内容和范围大大扩展。
C.商品贸易、服务贸易、技术贸易及与贸易有关的投资四位一体迅速发展,互相促进。
D.军火贸易不断增长。
8. 经过近30年的探索,中国市场化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明显进展,具体表现在()。
A.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B. 收入分配领域的改革逐步深入C.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基本建立D.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了基础性作用9. 特别提款权是()在第二次美元危机时创造的储备资产。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_试卷含答案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_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cda55c9bb4cf7ec4afed0f2.png)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试题库第一章当代世界经济一、单项选择1、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C、1995年2、亚太经合组织的性质是()D、地区经济论坛二、不定项选择题1、知识经济的特点主要有()A、智力型经济B、信息化经济C、创新型经济2、当前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重点在A 、争夺人才B、发展核武器C 、维护经济安全D、加大科技和教育投入E、进行经济结构和经济政策的调整,提高国际竞争力3、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是()A、强调权利与义务的平衡B、以发展中国家身份加入C、没有中国加入的世界贸易组织是不完整三、论述题1、试述经济全球化对国际关系的影响经济全球化作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任何国家也回避不了。
不仅是各国经济,而且各国的政治和国际关系都受到这一发展趋势的影响。
(1)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关系的内容更加丰富,国际行为主体更加多元化。
传统的国际关系主要是国家间关系,政治和军事是核心内容。
而当今国际关系包括经济、文化、环境、科技等各方面的内容,非国家行为主体越来越多地介入国际关系,对世界政治和各国政治都产生了影响。
(2)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相互依存不断加深,有助于制止战争,推动国际合作。
(3)发展中国家利用经济全球化提供的机遇,可以加快发展,增强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
(4)经济全球化使传统的主权观念受到冲击。
由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经济中占有优势,从经济全球化中得到的利益最大,因此更多地强调主权过时的观点,甚至直接干涉发展中国家的内政。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主权问题上的斗争更加复杂、尖锐。
(5)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动荡加剧、以西方文化为主的强势文化渗透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国内稳定带来新的安全挑战。
能否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成为获益者,取决于各国自身的实力和把握机遇、战胜挑战的能力。
根据联合国《1997年世界投资报告》资料整理请回答:(1)指出材料1反映的90年代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
(2)结合材料3评析材料费的观点。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试题库(含答案)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试题库(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ed2e08b0b4e767f5bcfce38.png)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试题库一、单项选择题:1、当代世界经济大发展的首要条件是:( B )A、生产力的大解放和生产关系的大调整B、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C、国际环境的长期相对稳定D、世界贸易的空前扩大2、在战后初期,美国对不发达国家推行“技术援助落后地区计划”,即通过技术、经济援助等形式,来实现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渗透与控制。
这一计划又称:( C )杜鲁门《国会咨文》第四点A、“马歇尔计划”B、“道奇路线”C、“第四点计划”D、“杜鲁门主义”3、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开始于:(B)A、20 世纪 60 年代B、20 世纪 70 年代C、20 世纪 80年代D、20 世纪 90 年代4、欧洲联盟成立于:(C)A、1958 年B、1967 年C、1993 年D、1995 年5、第三世界被称作“失去的十年”是指 20 世纪(C )A、 60 年代B、70 年代C、 80 年代D、90 年代6、按照 APEC 的目标规定,中国与 APEC 其他成员间实现贸易与投资自由化应该在:( C )A、2010 年B、2015 年C、2020 年D、2025年7、在APEC 发展过程中,确定在亚太地区实现贸易与投资自由化目标的重要会议是:(A )A、茂物会议(1994 印尼)B、大阪会议C、马尼拉会议D、奥克兰会议8、世界贸易组织的前身是:( D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B、世界银行C、国际复兴开发银行D、关税及贸易总协定9、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 D )A、1945 年 12 月B、1947 年 10 月C、1986 年 12 月D、1995 年 1 月(正式运行)10、1983 年,为与苏联争霸,美国总统里根提出了一项计划,拉开了新一轮世界科技战的序幕。
这一计划是:( B )A、“信息高速公路”计划B、“星球大战”计划C、“尤利卡”计划D、“863”计划11、当代世界经济发展表现出明显的不平衡趋势,其中最大的不平衡是:( C )A、发达国家内部发展不平衡B、发展中国家内部发展不平衡C、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发展不平衡D、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发展不平衡12、当今世界各国的经济结构调整中最为突出的是调整:( A )A、产业结构B、部门结构C、就业结构D、地区结构13、“三个世界”开始形成是在:( A )A、20 世纪 60 年代B、20 世纪70 年代C、20 世纪 80年代D、20 世纪90 年代14、当今世界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是:( A )A、美国B、中国C、加拿大D、德国15、当今世界最大的贸易国是:(A)A、美国B、德国C、日本D、中国16、当今世界最大的债权国是:(C)A、美国B、日本C、中国D、德国17、当今世界最大的债务国是:(A)A、美国B、日本C、中国D、德国18、下列关于美国总统的说法中唯一正确的是:( C )A、具有对外宣战权B、直接对国会负责C、直接对选民负责D、任命最高法院法官不需经国会批准19、美国总统乔治. 布什执政是代表:( D )奥巴马是共和党人A、自民党B、民主党C、社会党D、共和党20、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执政是代表:(D)菅直人是民主党人,并且是民主党创始人A、民社党B、公明党C、社会党D、自民党21、《日本国宪法》规定,日本天皇:( A )A、是日本国的象征B、是日本国国家元首C、可任命经国会提名的最高法院法官D、对政府有一定的监督权22、下列关于美国两党政治制度的说法中唯一正确的是:( D )A、两党均有确定的党纲、党章、党徽B、两党均有固定的党员C、党的地方组织隶属党的中央组织D、是两大竞选集团23、在西欧国家中,实行总统制最为典型的国家是:( B )法国现任总统为萨科齐A、德国B、法国C、瑞士D、奥地利24、在西欧国家中,实行委员制的国家是:( C )A、德国B、法国C、瑞士D、奥地利25、在英国政坛长期轮流执政的两个党是:( C )A、民主党和共和党B、激进党和保守党C、保守党和工党D、民主党和社会党26、当今英国首相执政是代表:( C )卡梅伦A、民主党B、共和党C、保守党D、工党27、1986 年,欧共体第三次扩大,成员达到12 国。
世界经济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世界经济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4ebc08e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54.png)
世界经济概论考试内容一、名词解释1.科技革命:科技革命是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的合称。
一般地讲,科学革命是指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质的飞跃,它表现为新的科学理论体系的诞生;技术革命是指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新飞跃,它表现为生产工具和工艺过程方面的重大变革。
科技革命是科学知识或理论加速转化为技术革命,进而引起生产力飞速发展的过程.2.跨国公司:跨国公司主要是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企业,以本国为基地,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世界各地设立分支机构或子公司,从事国际化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垄断企业.3.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通过签订条约或协议,甚至让渡部分经济主权,逐步减少直至消除区域内的各种壁垒,使商品和各种生产要素在成员国间自由流动,从而达到共同繁荣和发展的区域性经济安排.同经济全球化一样,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4.绝对成本理论: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的每个国家都有其适宜于生产的某些特定的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则对所有交换国家都有利,而不必发展那些不具备优势条件的工业绝对成本理论: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来的,亚当·斯密认为,每一个国家都有其适宜于生产的某些特定的产品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去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则对所有交换国家都有利,这就是“绝对成本论”。
绝对成本论是早期的分工贸易理论的理论内容之一.比较成本理论: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在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认为每个国家不一定要生产各种商品,而应生产那些有利程度较大或不理程度较小的商品,然后进行国际贸易,在资本和劳动力不变情况下,生产总量将会增加,如此形成的国际分工对贸易各国都有利5.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生产要素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都承认经济全球化是生产要素的全球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都以高科技的大发展和生产力的进步为前提;都认为经济全球化的具体内容是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等的全球化。
世界经济概论期末试题
![世界经济概论期末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4f8865a8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50.png)
世界经济概论期末试题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1.世界经济概论的研究对象是()。
A. 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B. 世界经济的发展规律C. 世界各国的经济政策D. 世界各国的经济指标2. 以下哪个不是国际经济组织?A. 世界贸易组织(WTO)B.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C. 亚洲开发银行(ADB)D. 世界卫生组织(WHO)3. 下列关于全球化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全球化是以经济为主导的一种现象B. 全球化主要体现在文化交流方面C. 全球化使国家特色文化逐渐消失D. 全球化只有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一定水平后才会出现4.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量是()。
A. 国家对外开放政策B. 科技进步和信息技术革命C. 国家间的经济合作与合作项目D. 外商对本国经济的投资5. 现代化的指标主要包括()。
A. 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水平B. 文化传统和历史沿革C. 政府机构和法律制度D. 社会制度和民族特色6. 以下哪个国际组织的总部设在日内瓦?A.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B. 国际清算银行(BIS)C. 国际劳工组织(ILO)D. 世界卫生组织(WHO)7. 经济增长率指的是()。
A. 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年度变化率B. 国内生产总值(GDP)与国民生产总值(GNP)之差C. 年平均工资与年平均消费水平之差D. 国家外汇储备的增长速度8. 当前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是()。
A. 美国B. 日本C. 中国D. 德国9. 联合国最高机构是()。
A. 安全理事会B. 联合国大会C. 联合国秘书处D. 联合国国际法院10. 下列哪个国际组织的总部设在华盛顿特区?A. 世界银行集团B.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C. 亚洲开发银行D. 国际清算银行二、简答题(共5题,每题8分,共40分)1. 简述世界经济概论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答:世界经济概论的研究对象是世界经济体系,主要内容包括:国际经济环境、国际经济组织、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国际贸易与投资等。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试题及答案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ce43e58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aa.png)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试题及答案试题一:全球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近年来,全球化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而且对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请你回答以下问题:1. 全球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是什么?全球化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增长。
通过降低贸易壁垒和促进贸易自由化,全球化为各国提供了更多的贸易机会。
国际贸易的增加不仅带来了更多的货物和服务供应,还促进了国家之间的经济交流和合作。
2. 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是什么?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是双重的。
一方面,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使其能够参与到全球价值链中,并从中受益。
另一方面,全球化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挑战,包括剧烈的市场竞争、资源流失以及不平等的经济发展。
3. 全球化是否对就业产生了影响?全球化对就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方面,全球化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得到了更多的机会。
另一方面,全球化也导致了一些传统产业的衰退和工作岗位的流失。
因此,全球化对就业市场的影响是复杂的。
试题二:全球政治格局的变化全球政治格局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各国力量的崛起而发生了变化。
请你描述以下问题:1. 当代世界的超级大国有哪些?当代世界的超级大国主要包括美国、中国和俄罗斯。
这些国家拥有庞大的经济实力、强大的军事力量以及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地位。
2. 全球治理体系是否发生了变化?是的,全球治理体系发生了变化。
随着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和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传统的全球治理体系正在受到挑战。
新兴经济体要求在决策制定过程中有更大的话语权,而传统大国则试图保持现有体系的稳定。
因此,全球治理体系正面临着调整和变革的压力。
3. 美中关系对全球政治格局有何影响?美中关系对全球政治格局具有重要影响。
作为世界上两个最大的经济体和军事大国,美国和中国之间的关系不仅影响了两国之间的利益,还对整个世界的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两国之间的竞争和合作关系对地区冲突、全球经济和贸易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
世界经济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世界经济期末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84d5274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2b.png)
世界经济期末考试题及答案试题:世界经济期末考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是什么?A. 技术创新B. 贸易自由化C. 资本流动D. 所有以上选项2.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主要职能是什么?A. 促进国际经济合作B. 监督成员国经济政策C. 提供国际贷款D. 所有以上选项3. 下列哪个不是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基本原则?A. 非歧视原则B. 市场准入原则C. 贸易保护原则D. 透明度原则4.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负面影响不包括以下哪项?A. 环境破坏B. 文化同质化C. 经济独立性增强D. 社会不平等加剧5. 什么是“华盛顿共识”?A. 一系列旨在促进全球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B. 一个国际经济合作组织C. 一种国际贸易协定D. 一个关于世界经济的学术会议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世界银行的主要职能。
7. 什么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它对世界经济有何影响?8. 解释“比较优势”理论,并举例说明其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9. 论述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
10. 分析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下,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答案:一、选择题1. D2. D3. C4. C5. A二、简答题6. 世界银行的主要职能包括提供贷款和赠款以支持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项目,进行经济政策研究,以及提供技术援助和咨询。
7.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1944年建立的国际货币体系,其主要特征是固定汇率制度和美元与黄金挂钩。
它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包括促进了战后经济的稳定和增长,但也导致了后来的货币危机和体系的解体。
8. “比较优势”理论是由大卫·李嘉图提出,它认为即使一个国家在所有生产领域都不具有绝对优势,它仍然可以通过专注于生产相对成本较低的商品或服务来获得贸易利益。
三、论述题9. 全球金融危机导致信贷市场冻结、资产价格暴跌、消费和投资减少,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
大学商学院课程《世界经济概论》试题及答案
![大学商学院课程《世界经济概论》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8c63fd7b4daa58da1114ad8.png)
商学院课程《世界经济概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有1个正确选项,每题1.5分,共30分)1.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认为国际贸易的根本原因是()。
A. 各国生产要素禀赋不同B. 各国劳动生产率不同C. 各国技术水平不同D. 各国产品技术含量不同2. 下列贸易理论与规模经济有关的是()理论。
A. 议协分工B. 技术差异C. 产品差异D. 自然资源禀赋3. 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斯蒂芬·海默创立了()理论,成为关于国际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理论的基础。
A. 垄断优势B. 产品生命周期C. 市场内部化D. 国际市场折衷4. 反对需求管理政策,认为只要增加供给才能摆脱“停滞膨胀”学派,是()A. 后凯恩斯学派B. 货币主义学派C. 理性预期学派D. 供应学派5. 熊彼特提出的(),可用来解释康德拉季耶夫周期。
A. 二元经济模型B. 创新理论C. 经济成长阶段理论D. 货币主义6. 凯恩斯学派认为,滞胀是由于经济体内部发展不平衡引起的,发展较快的部门引起物价上涨,发展较慢或停滞的部门引起高失业。
这种理论是()通货膨胀。
A. 结构性B. 混合型C. 需求拉起的D. 成本推动的7. 凯恩斯学派与货币主义、供应学派,在国家宏观调控理论主要分歧是()。
A. 是否对宏观经济进行微观分析B. 边际消费倾向是否递减C. 是否主张实行公私混合经济D. 是否主张实行大幅度减税8. 在经济增长水平方面,经济全球化的不平衡性突出表现在()之间。
A. 发达国家B. 发展中国家C. 新兴工业化国家D.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9.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没有出现的国际经济新现象是()。
A. 国际贸易增长速度超过世界生产增长速度B. 跨国公司产值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以上C. 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全面开放D. 发达国家采用各种非关税壁垒保护本国市场10. 战后国际分工的发展及特点主要表现为()。
A. 多种形式的部门内分工发展缓慢失B. 国际分工完全专业化C. 企业内分工和国际分工密切结合D. 产业内分工基本上消11. 在下列投资方式中,属于国际直接投资的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判断1.多元化、立体性、整体性、国际化、全球化和一体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特性。
(第3页)(对)2.一体化是全球化的前提条件,全球化是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第10页)(错,反了)3.生产力先进国家及其产业转移过程决定国际分工格局。
(第38-39页)(对)4.世界经济的生产一体化阶段是由第二次科技革命推动的。
(第42页)(错第三次)5.跨国公司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竞争与垄断并存的世界市场竞争格局。
(第59页)(错)6.根据GATS,国际服务贸易主要包括跨境交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和自然人流动等四种模式。
(第60页)(对)7.跨国公司的战略合作与网络垄断是当代国际分工的新形式。
(第103页)(对)8.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是由英国的邓宁在1876年提出的,是垄断所有权优势、生产区位优势和市场内部化优势理论的综合。
(第84页)(错 1976年)9.坚持开放、规避风险、分享收益、促进发展是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政府职能。
(第106页)(错)10.经济全球化引起政府经济职能的根本变化,从而导致各国主权的分化与让渡、强化与削弱等问题。
(第122页)(对)11.金融市场国际化、金融交易国际化、金融机构国际化和金融监管国际化是金融国际化的四种主要表现形式。
(第131页)(对)12.金融创新是市场经济和金融业高度发展的产物,也是金融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第143页)(对)13.《关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并正式生效是贸易自由化的标志与主要推动者,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替代关税贸易总协定继续促进贸易自由化进程。
(第161页)(对)14.关贸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并称为世界经济的三大支柱。
(第165页)(对)15.作为经济全球化载体的世界贸易组织,是21世纪全球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者和协调人。
(第173页)(对)16.世界贸易组织建立的主要目的是推进贸易自由化、提供贸易谈判场所和解决贸易争端。
(第179页)(对)17.按照一体化程度的不同,区域经济一体化可依次分为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同盟和完全经济一体化5种形式。
(第195页)(对)18.“北北合作型”、“南南合作型”与“南北合作型”一体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现实模式。
(第197-198)(对)19.根据经济周期性波动的持续时间,一般将经济周期分为长周期、建筑业周期、投资周期和短周期。
其中建筑业周期长度为15—25年,也被称为朱格拉周期。
(第224页)(错,库兹涅茨周期)20.科技革命延缓了世界经济周期的微波化。
(第228页)21.收入分配状况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
(第241页)(核心内容改为关键问题)22.科技革命是世界经济不平衡发展的根源。
(第247页)(对)23.世界经济中的相互依赖以及深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存在方式和发展途径。
(第273页)(对)24.根据建立国际经济组织的目的,可将国际经济组织分为综合性组织和专门性组织。
(第282页))(对)25.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矛盾是发达国家加速全球化的迫切需要和发展中国家快速融入全球化可能性之间的矛盾。
(第291页)(错基本矛盾之一是国家加速·······)26.决策参与权、利益分配、成本分担以及国家地位的不平等是经济全球化中的不平等的主要形式。
(第292页)(对)二、名词1.世界经济:是全球意义上的经济体系,其内涵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2.经济全球化:、指在国际化的基础上,随着分工的深化和市场的扩大,各国经济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的程度日益加深,国际经济活动的障碍不断减少。
3.国际分工:是国与国之间所形成的产业分工、产业内分工、产品生产分工、产品生产过程分工,以及产品研究开发的分工,它是超越国民经济的社会分工,是人类社会生产分工的国际化和全球化。
4.垂直型国际分工:是指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之间的分工,一般指先进国家与后进国家之间的分工。
5.国民价值增值机制:这种特有的机制是世界经济区别于一般国民经济的根本原因,也是决定世界经济运行的原动力。
6.国际服务贸易(第60页):从传统进出口的角度看,一国或地区的劳动力向另一国或地区的消费者提供服务,并相应获得外汇收入的过程;以此相对应,一国或地区的消费者购买他国或地区劳动力提供的服务的过程,便形成了服务的出口。
各国的服务进出口活动,便构成了国际服务贸易。
7.跨国公司:是通过资本投资或契约安排,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设立分支机构或子公司,从而拥有或控制生产设施、销售机构和其他资产,并在统一的决策体系下从事国际生产和经营活动的企业。
8.国际直接投资(第83页):是一国的资本所有者对另一国的经济实体的购买或控制9.进口替代战略(第115页):是指发展中国家用农业的收益,发展过去依靠进口来满足国内需要的部分工业品的生产。
10.出口导向战略(第115页):是指扩大非耐用消费品的出口,即用新的出口商品(劳动密集型制成品)代替传统出口商品(初级产品)以此带动工业化发展。
11.金融国际化(第131页):是指一国的金融活动超越本国国界、脱离本国政府金融管制,在全球范围展开经营、寻求融合、求得发展的过程。
12.金融创新(第139页):是指金融领域的市场结构、制度安排、机构设置、交易工具、业务品种、经营方式等方面的创造性变革。
13.国际贸易自由化(第157页):是指民族国家之间国际贸易障碍的减少或消除。
14.关贸总协定(第165页):是成员国间关于国际贸易行为规范的一项多边协定,在1948-1995年的47年间,它是国际贸易自由化发展的最重要的推动者。
15.世界贸易组织(第173页):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一个处理国与国之间贸易规则的国际组织,其核心是《WTO协议》16.国民待遇原则(第178页):是指在民事权利方面一个国家给予在其国境内的外国公民和企业与其国内公民、企业同等待遇,而非政治方面的待遇。
17.区域经济一体化(第195页):是指在特定区域内的国家或地区通过达成经济合作的某种承诺或者组建一定形式的经济合作组织,谋求区域内商品流通或要素流动的自由化以及生产分工最优化,直至形成各种经济政策和区域经济体制某种程度的统一。
18.自由贸易区(第196页):是指在区内消除关税壁垒和数量限制,达成贸易自由化协议的区域性一体化形式。
19.世界经济可持续增长(第222页):是指在各国经济保持总体平衡以及世界经济与环境、资源和人口保持协调的条件下,世界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
20.世界经济周期(第224页):是指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活动交替出现扩张与收缩的波动过程,具体表现为世界经济增长率上升与下降的反复交替过程。
21.发展(第240页):一个国家摆脱贫困落后状态,走向经济和社会生活现代化的过程,包括三方面的含义:经济量的增长,经济结构的改进和优化,经济质量的改善和提高。
22.发展中国家(第249):是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相对较低或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
23.世界经济均衡(第269页):是全球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同时实现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一种状态,即各国国内实现充分就业、较低通胀和较高增长,各国对外实现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和汇率的基本稳定。
24.世界经济中的相互依赖(第272页):是指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取决于其他国家的发展和政策,一个国家的发展和政策又影响到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
25.国际经济传递机制(第275页):在一般意义上是指一国的经济变动和经济政策会对其他国家经济乃至整个世界经济产生影响,在具体意义上是指各国间通过贸易、货币、投资、生产、技术、劳动力和信息等渠道相互传递和扩散失业、通货膨胀、经济衰退、经济周期运动、汇率波动和国际收支失衡等宏观经济现象。
26.国际经济协调(第277页):是指以发达国家或国际经济组织为主体,在承认世界经济相互依存的现实的前提下,就贸易政策、汇率政策、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进行磋商和协调,适当调整现行的经济政策或联合采取干预的政策行动,以缓解政策溢出效应和外部经济冲击对各国经济的不利影响,实现或维持世界经济平衡,促进各国经济稳定增长。
三、简答1.简述当代经济全球化的特点与趋势。
(第11-14页):(一)贸易自由化进一步走向制度化;(二)生产一体化进一步走向深层次;(三)金融全球化寻求安全保障;(四)技术进步在全球化推动中显示更强威力2.简述科技革命对当代世界经济的影响(第17-18页):首先,科技革命产生了一大批新兴产业;其次,科技革命使先进国家普遍获益;第三,科技革命使产品日益复杂,要求各国在产品零件生产乃至工艺上进行分工合作;最后,科技革命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3.简述国际分工的形成原因及其特点。
(第34-39页):原因: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方面的原因;国际分工首先取决于各国的自然禀赋和社会生产力,以及生产关系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比较优势和经济制度这是国际交换产生的基础,是国际分工的起点。
特点:(一)国际分工不断深化;(二)国际分工不完全;(三)国际分工格局不断变动;(四)国际分工格局由生产力先进国家决定;(五)国际分工格局由先进国家产业转移过程决定;(六)国际分工格局受各国发展战略的重大影响。
4.简述信息革命对国际分工的影响。
(第43-46页):1).信息产品领域的国际分工呈现特殊性;2).发展中国家在信息时代国际分工中挑战与机遇并存;3).经济信息化从信息产业与传统产业两方面影响国际分工。
5.简述世界市场的特点。
(第50-53页):1.扩展性;2.延伸性;3.网络性;4.统一性;5.层次性;6.不平衡性;7.竞争性;8.市场规律作用的局限性。
6.简述价值增值机制对世界经济的意义。
(第56-57页):(一)价值增值机制是世界经济的原动力;(二)价值增值机制是世界经济的结合力;(三)价值增值机制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能源。
7.简述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
(第77-80页):1).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动力;2).跨国公司是全球化经济中的主体;3).跨国公司集中反映了全球化经济中的新矛盾。
8.简述国际直接投资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93-94页):(一)资本的国际流动;(二)技术的国际扩散;(三)人力资源和管理技术的国际交流;(四)出口能力的国际转移。
9.简述国际贸易战略的类型及作用。
(第116-118页):国际贸易战略分为两类: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1)坚定地外向型战略;(2)一般的外向型战略;(3)一般的内向型战略;(4)坚定地内向型战略]作用:1.贸易战略与宏观经济状况的关系;2.贸易战略和工业化的执行情况的关系3.贸易政策和经济增长的关系;4.贸易战略与积累、投资和生产力的关系10.简述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政府经济职能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