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机的设计分析与选择
工控机
![工控机](https://img.taocdn.com/s3/m/a84131c8bb4cf7ec4afed07a.png)
工控机编辑工控机(Industrial Personal Computer,IPC)即工业控制计算机,是一种采用总线结构,对生产过程及机电设备、工艺装备进行检测与控制的工具总称。
工控机具有重要的计算机属性和特征,如具有计算机CPU、硬盘、内存、外设及接口,并有操作系统、控制网络和协议、计算能力、友好的人机界面。
工控行业的产品和技术非常特殊,属于中间产品,是为其他各行业提供可靠、嵌入式、智能化的工业计算机。
目录1概述2主要分类3软件系统4主要结构5适用领域6主要特点7日常维护8发展前景9国内市场1概述工控机全称工业控制计算机,是专门为工业控制设计的计算机,用于对生产工控机过程中使用的机器设备、生产流程、数据参数等进行监测与控制。
工控机经常会在环境比较恶劣的环境下运行,对数据的安全性要求也更高,所以工控机通常会进行加固、防尘、防潮、防腐蚀、防辐射等特殊设计。
工控机对于扩展性的要求也非常高,接口的设计需要满足特定的外部设备,因此大多数情况下工控机需要单独定制才能满足需求。
2主要分类目前工控机的主要类别有:IPC(PC总线工业电脑)、PLC(可编程控制系统)、DCS (分散型控制系统)、FCS(现场总线系统)及CNC(数控系统)五种。
1、IPC即基于PC总线的工业电脑。
据2000年IPC统计目前PC机工控机(图1)已占到通用计算机的95%以上,因其价格低、质量高、产量大、软/硬件资源丰富,已被广大的技术人员所熟悉和认可,这正是工业电脑热的基础。
其主要的组成部分为工业机箱、无源底板及可插入其上的各种板卡组成,如CPU卡、I/O卡等。
并采取全钢机壳、机卡压条过滤网,双正压风扇等设计及EMC(electromagneticcompatibility)技术以解决工业现场的电磁干扰、震动、灰尘、高/低温等问题。
IPC有以下特点:可靠性:工业PC具有在粉尘、烟雾、高/低温、潮湿、震动、腐蚀和快速诊断和可维护性,其MTTR(MeanTimetoRepair)一般为5min,MTTF10万小时以上,而普通PC的MTTF仅为10000~15000小时。
研华工控机选型手册简介
![研华工控机选型手册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b0573a11227916888486d792.png)
1. RS-232 COM 端口 x3
7. 电源开关
2. RS-232/422/485 COM 端口 8. 10/100B-T Ethernet
3. USB2.0 Host x 2
9. CF卡
4. PCI-104 槽
10. PS/2 x 2
5. 保险丝
11. 并口
6. 电源插口
4
5 10 3 8 11
专为运行 Windows® CE 而设计
采用相同LCD尺寸,都使用相同的外壳设计,同时使用相同的开 口尺寸。
丰富的 I/O 接口选项,包括串口、以太网端口和一个CAN 总线 端口,具有无线功能。
多个串口和以太网端口
CF 卡安装: 易于插拔,用于 外部存储
支持 Windows® CE 4.2/5.0
9
9
7
62
1
X86系统15”触摸式平板电脑(TPC)
TPC-1570H 系列
带有15”XGA TFT LCD 的Intel Celeron M 触摸式平板电脑(TPC)
1. RS-232 COM 端口 x 2 2. RS-232/422/485 COM 端口 3. VGA 4. USB2.0 Host x 2 5. 保险丝 6. 电源插口 7. 电源开关
4
触摸式平板电脑(TPC)概述
无风扇系统结构
无风扇系统: 整体采用无旋转机械部件(无风 扇)大幅提高系统可靠度。这种系统易于维护, 无需更换风扇滤网,使用低功耗 CPU和经过精 密计算与验证的整体散热结构进行散热。
符合 NEMA4 / IP65 标准
成熟工业设计
TPC 设计非常适合于工业应用。 该系列产品前 面板符合 NEMA4/ IP65 防护标准,使用满足工 业需求的 18~32VDC 电源范围此外,当用于电 源保护的保险丝损坏后可以非常方便的进行更 换。
《基于机器视觉的工件识别与定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机器视觉的工件识别与定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https://img.taocdn.com/s3/m/33d93f75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7f.png)
《基于机器视觉的工件识别与定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引言随着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制造的快速发展,工件识别与定位技术在生产线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传统的工件识别与定位方法往往依赖于人工操作,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出错。
因此,基于机器视觉的工件识别与定位系统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工件识别与定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法。
二、系统设计1. 硬件设计本系统主要由工业相机、光源、工控机等硬件组成。
其中,工业相机负责捕捉工件图像,光源提供合适的光照条件,工控机则负责图像处理和系统控制。
(1) 工业相机:选用高分辨率、高帧率的工业相机,以保证图像的清晰度和实时性。
(2) 光源:根据工件的特点和图像处理需求,选择合适的光源类型和布置方式,如环形光、同轴光等,以获得良好的图像质量。
(3) 工控机:选用性能稳定的工控机,搭载高性能的图像处理算法,实现工件的快速识别和定位。
2. 软件设计本系统的软件部分主要包括图像处理算法和控制系统。
(1) 图像处理算法:采用机器视觉算法对图像进行处理,包括图像预处理、特征提取、模式匹配等步骤。
其中,特征提取是关键环节,通过提取工件的形状、颜色、纹理等特征,实现工件的准确识别。
(2)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负责协调各个硬件设备的工作,包括相机的触发、光源的开关、工件的抓取等。
同时,控制系统还需要与上位机进行通信,接收上位机的指令并反馈系统状态。
三、算法实现1. 图像预处理图像预处理是机器视觉系统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图像滤波、二值化、边缘检测等步骤。
通过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可以消除噪声、提高信噪比,为后续的特征提取和模式匹配做好准备。
2. 特征提取特征提取是工件识别的关键环节。
本系统采用基于深度学习的特征提取方法,通过训练神经网络模型,自动学习工件的形状、颜色、纹理等特征。
在提取特征时,需要选择合适的特征描述符和特征匹配算法,以实现工件的准确识别。
3. 模式匹配模式匹配是工件定位的关键步骤。
工业控制计算机标准
![工业控制计算机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7be8705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80.png)
工业控制计算机标准工业控制计算机标准是指在工业控制系统中,为了保证计算机设备的安全、稳定和可靠运行,所制定的一系列规范和标准。
这些标准包括硬件、软件、通信协议、安全性等方面,对工业控制计算机的设计、制造、安装、维护和管理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规定。
首先,工业控制计算机的硬件标准是保证其性能和稳定性的基础。
在硬件方面,标准要求计算机设备应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能够适应工业环境中的恶劣条件,如温度、湿度、振动等。
此外,标准还规定了计算机设备的尺寸、外壳材质、散热系统、电源供应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设备在工业场景中能够稳定运行。
其次,工业控制计算机的软件标准是保证其功能和安全性的重要保障。
在软件方面,标准要求计算机设备应具有可靠的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能够实现工业控制系统的各项功能,并且具有一定的实时性和稳定性。
此外,标准还规定了计算机设备的系统更新、安全防护、故障诊断和远程维护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不会出现严重的故障和安全隐患。
此外,工业控制计算机的通信协议标准是保证其与其他设备互联互通的重要保障。
在通信协议方面,标准要求计算机设备应支持工业现场常用的通信协议,能够与PLC、传感器、执行器等设备进行可靠的数据交换和指令控制。
此外,标准还规定了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数据传输速率、通信协议兼容性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设备能够与其他设备实现稳定的通信连接。
最后,工业控制计算机的安全标准是保证其运行环境和数据安全的重要保障。
在安全方面,标准要求计算机设备应具有防火墙、加密通信、访问控制、数据备份等安全功能,能够保护设备和数据不受恶意攻击和意外损坏。
此外,标准还规定了计算机设备的安全审计、事件响应、应急预案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设备在面临安全威胁时能够做出及时有效的应对。
综上所述,工业控制计算机标准涵盖了硬件、软件、通信协议、安全性等多个方面,对计算机设备在工业控制系统中的设计、制造、安装、维护和管理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规定。
研华工控机——基础教程
![研华工控机——基础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4ce86d5f3b3567ec102d8aa3.png)
研华工控机基础教程(完整版)第一部分 引言工业控制计算机,中文简称工控机,英文简称IPC(Industry Personal Computer),在工业自动化背景下应运而生。
伴随着PC产业的发展,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尽管IPC在架构上也是基于X86为主,在用户使用端和PC电脑产业相同,但与个人PC电脑产业的发展却完全是不同的道路。
个人PC通常分为家用电脑和商用电脑两大类。
对于家用电脑,是以时尚的外形、较高的显卡性能、多媒体显示性能、丰富的扩展性能、多声道声卡等方面作为吸引消费者的卖点,有些高档家用电脑甚至配备遥控器,时尚的音响,俨然一个家庭多媒体中心。
对于商用客户,则是通过稳重的外观、完备的售后服务、有限的扩展性能、高速度的运算速度等来吸引商用客户采购。
工控电脑是完全不同的设计理念,工控电脑更多的是在恶劣的环境下使用,对产品的易维护性、散热、防尘、产品周期、甚至尺寸方面都有着严格的要求。
因此在设计和选择工控机平台的时候,考虑的更多的是机构的设计,然后才是对性能等的考虑。
第二部分 正文一、工控机的设计分析与选择。
1、工控机的尺寸设计工控机在很多情况下使用是应用于某个系统之中,因此常常被放置在某个设备之中或上架。
因此对尺寸有较严格的要求。
根据用户的使用情况,分为上架式和壁挂式两种设计。
上架式:现在市场上最为常见的研华工控机IPC-610就是标准的4U高度19英寸上架式机箱。
可以应用在标准的机柜之中。
如图1所示:<图1> IPC-610H针对客户的不同需求,我们会提供1U、2U、3U、4U、5U和7U高度的机箱。
一般来说,在1U或2U的机构设计上面。
由于机箱体积有限,但CPU的功耗日益加大(最新的P4CPU功耗已超过100W),因此内部散热风流设计变成了厂商面临的最大问题。
而机构散热设计的功力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 一个厂商的技术实力。
(关于机构散热的设计我们会在后期的文章中讨论)。
对于1U工控机,多用于对体积要求较高的电信领域,大多配合上架使用,工控机厂商通过PICMG1.0架构的CPU卡的体积优势,配合1U高度的蝶型底板,可支持最高2个PCI全长卡。
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与优化设计
![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与优化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229761c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3c.png)
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与优化设计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与优化设计是现代工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工业机器人被广泛应用于制造业的各个领域,扮演着关键角色。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工业机器人的系统集成和优化设计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实施这些任务。
工业机器人的系统集成是指将机器人与其他相关设备和系统进行无缝连接,形成整体的工作系统。
这样可以提高整个生产线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并降低生产成本。
一个成功的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需要选用适当的机器人和相关设备。
根据生产线的需求和工艺要求,选择合适的机器人品牌、型号和数量。
同时,还需要考虑其他配套设备,如传感器、视觉系统和控制系统等。
其次,在系统集成过程中,要确保机器人与其他设备之间的通信稳定和无误。
这包括机器人与传感器、视觉系统、控制系统和工控机之间的数据传输和实时控制。
这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通信协议和接口来实现。
另外,系统集成还需要考虑机器人的安全性和智能化程度。
工业机器人在工作过程中需要考虑人员的安全。
因此,系统集成要包括安全防护设施、紧急停机控制和报警系统等。
同时,通过集成智能化控制系统,可以提高机器人的自动化程度和工作效率。
除了系统集成,工业机器人的优化设计也是至关重要的。
优化设计旨在使机器人的性能最佳化,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以下是几个优化设计的关键点:首先,要优化机器人的动作规划和路径规划。
通过精确计算和规划机器人的运动轨迹,可以实现更快、更精确的操作。
此外,还可以通过优化机器人的动作规划减少能量消耗和机器人的磨损。
其次,要对机器人的控制系统进行优化。
控制系统是机器人的大脑,直接决定机器人的性能和工作效果。
通过优化控制算法和参数,可以使机器人的运动更加平滑、精确,降低误差。
另外,还可以通过优化机器人的传感器系统提高工作质量。
例如,通过改进视觉系统的算法和图像处理技术,可以提高机器人的识别和定位能力,从而提高装配和质检的准确性和效率。
《基于机器视觉的工件识别与定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机器视觉的工件识别与定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https://img.taocdn.com/s3/m/f8e32790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c8.png)
《基于机器视觉的工件识别与定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引言随着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制造的快速发展,工件识别与定位技术在生产线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传统的人工识别与定位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易受人为因素的影响。
因此,基于机器视觉的工件识别与定位系统应运而生,其通过计算机视觉技术实现对工件的快速、准确识别与定位,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工件识别与定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二、系统设计1. 硬件设计本系统硬件部分主要包括工业相机、光源、工控机等。
其中,工业相机负责捕捉工件图像,光源提供合适的照明条件,以保证图像质量,工控机则负责图像处理和算法运行。
硬件设备需具备高稳定性、高精度和高速度的特点,以满足生产线上的实时性要求。
2. 软件设计软件部分主要包括图像预处理、工件识别和工件定位三个模块。
图像预处理模块负责对原始图像进行去噪、增强等处理,以提高图像质量。
工件识别模块通过训练好的机器学习模型对预处理后的图像进行识别,提取出工件的特征信息。
工件定位模块则根据识别结果,确定工件在图像中的位置信息。
三、算法实现1. 图像预处理图像预处理是工件识别与定位的前提。
本系统采用去噪、二值化、边缘检测等算法对原始图像进行处理,以提高图像质量和特征提取的准确性。
其中,去噪算法用于消除图像中的噪声干扰,二值化算法将图像转化为黑白二值图像,便于后续的特征提取和识别。
2. 工件识别工件识别是本系统的核心部分。
本系统采用深度学习算法训练机器学习模型,实现对工件的快速、准确识别。
具体而言,我们使用卷积神经网络(CNN)对大量工件图像进行训练,提取出工件的特征信息,并建立特征库。
在识别过程中,系统将预处理后的图像与特征库中的特征信息进行比对,找出最匹配的工件类型。
3. 工件定位工件定位是在识别的基础上,确定工件在图像中的具体位置。
本系统采用模板匹配算法实现工件定位。
具体而言,我们首先在特征库中选取与待定位工件相似的模板图像,然后在预处理后的图像中搜索与模板图像相匹配的区域,从而确定工件的位置信息。
IPC工控机有哪些技术特点
![IPC工控机有哪些技术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6fc93491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d4.png)
IPC工控机有哪些技术特点IPC(Industrial PC)工控机是为工业现场设计并应用的一种计算机设备,具有以下几个技术特点:1.高可靠性:IPC工控机通常应用于恶劣的工业环境中,需要具备较高的可靠性。
它采用工业级的硬件设计,能够抵抗温度、湿度、尘埃、振动等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确保系统的可靠运行。
2.宽温设计:IPC工控机适用于各种温度范围的工业环境,可以在较高或较低的温度下正常工作。
它的主板和硬盘都经过特殊设计,能够耐受工业场所温度的波动,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3.防尘防水:IPC工控机通常采用全封闭的外壳设计,能够有效防止灰尘、水分等外界物质对设备的侵入。
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内部组件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4.抗震抗振动:IPC工控机通常需要工作在机械设备震动较大的工业环境中。
为了保证设备的工作稳定,IPC工控机采用了特殊的结构设计和固定方案,能够有效抵抗机械震动和振动的影响,确保系统的可靠性。
5.多种通信接口:IPC工控机通常需要与其他设备或系统进行数据交换和通信。
它具备多种通信接口,如串口、并口、USB、以太网等,能够与各种设备和系统进行数据的传输和交流。
6.高性能:IPC工控机的硬件配置通常比普通PC要高,以满足工业控制系统的高性能需求。
它采用高性能的处理器、大容量的内存、快速的硬盘等,能够快速处理各种数据和运算任务。
7.特殊的扩展能力:IPC工控机通常需要根据工业环境的具体需求进行扩展。
为了满足不同工业控制系统的需求,IPC工控机具备一定程度的扩展能力,可以通过扩展槽、接口等方式,连接各种外部设备和模块,实现更复杂的控制功能。
8.易于维护和管理:IPC工控机通常运行在长时间或连续工作的工业环境中,对维护和管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为了方便用户进行维护和管理,IPC工控机通常具备一些特殊的功能,如远程监测、远程管理、故障自诊断等,能够提高设备的可维护性和管理性。
总之,IPC工控机具有高可靠性、宽温设计、防尘防水、抗震抗振动、多种通信接口、高性能、特殊的扩展能力和易于维护和管理等技术特点,使其能够适应各种工业控制系统的需求,并在恶劣的工业环境中稳定可靠地工作。
一种通用工控机电源的分析与设计
![一种通用工控机电源的分析与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454f3af0029bd64783e2c96.png)
的优势在于 : 电源采用 了高频开关 技术 , 控 制电路
使 用 了集 成 脉宽 调 制 器 : 变换 器 磁 芯选 择 了铁 氧体
出二次稳压电路等部分 。
针对 电源 输 出要求 。 输入 电压 经 过滤 波 整 流之
磁芯 , 使电源的功耗和体积都有 了明显 的减小。电 源结构是独立 的插件形式 , 安装 、 调试 、 维修都 比较
方便 ,功 率器 件 直接 用 螺 钉 紧 固在 电源框 架 上 . 这 样 有 效 地 改善 了 电源功 耗 的散 热 条 件 。 电源 置 于机 箱 下 盖板 且 直 接 和设 备 相 连 , 散 热 面直 接 和外 界 环
后, 电源功率变换采用反激拓扑电路结构 . 由P WM
芯片 U C 2 8 4 3 A D控 制 变换 器 工 作 , 产生+ 5 V / 6 A. + 1 2 V / 3 A, 一 5 V / 5 0 0 m A, 一 1 2 V / 5 0 0 m A 共 4路 输 出 。输 出 的 + 5 V作 为 P WM 控 制 回路 的 主 反 馈 回
输入 2 2 0 V( 1 ± l 0 %) 、 频率 5 0 + _ 5 Hz 市电。 经 高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0 6 — 2 4
根据系统提出的技术指标要求 , 考虑 电源的体
—
.
5 4— —
国 厕
积 结 构后 , 决定 采 用反 激 式 电路 设 计 方案 。该 方 案 整 流 电路 、 辅助源 、 P WM 控制 器 、 功 率 变 换 电路 、 输
好
该电源共 4 路输 出电压 。 总功率 7 4 . 5 w。
电源输 出指标 如表 1 所列 。
工控机工作温度范围标准
![工控机工作温度范围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615549d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0f.png)
工控机工作温度范围标准工控机工作温度范围标准是指工控机能够正常工作的温度范围。
作为一种特殊的计算机设备,工控机在工业控制、自动化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由于工业环境通常具有较高的温度、湿度、震动等特点,因此工控机需要具备较高的耐温性能。
下面将从工业环境的特点、影响工控机工作温度的因素以及工控机的耐温性能等方面展开阐述。
工业环境的特点是工控机工作温度范围标准制定的重要基础。
相对于一般办公环境下的计算机设备,工业环境的温度通常较高。
在一些特殊行业,如冶金、钢铁、玻璃等行业,工作环境的温度甚至可以达到几百摄氏度。
同时,工业环境还存在着较高的湿度、较强的震动、尘埃等因素。
这些特点决定了工控机需要具备较高的耐温性能,以满足工业环境的需求。
影响工控机工作温度范围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工控机的硬件设计。
工控机的硬件设计需要考虑散热问题。
在高温环境下,如果工控机无法有效散发热量,就会造成设备过热,从而导致设备性能下降甚至损坏。
因此,工控机的硬件设计应考虑良好的散热结构,并采用高效的散热材料,以保证设备在高温环境下的正常运行。
其次是工控机的操作系统和软件。
不同的操作系统和软件对于温度范围的要求也不同。
一些操作系统和软件对于温度的要求较高,因此需要定制特殊的工控机硬件和软件来满足需求。
最后是外部环境因素。
外部环境的温度、湿度、震动等都会对工控机的工作温度范围产生影响。
因此,工控机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外部环境因素,以便在各种复杂的工业环境中稳定运行。
根据工控机的耐温性能,可以将工控机分为不同的等级。
一般来说,工控机可以分为常规型、高温型、低温型等。
常规型工控机的工作温度范围通常在0℃到50℃之间。
此类工控机适用于一般工业环境,能够满足大部分工业应用的需求。
高温型工控机的工作温度范围可以达到60℃甚至更高。
这类工控机一般采用特殊的散热设计和散热材料,能够在较高温度环境下正常工作。
低温型工控机的工作温度范围一般在-20℃到0℃之间。
中央电大《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基础》判断与选择题整理版
![中央电大《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基础》判断与选择题整理版](https://img.taocdn.com/s3/m/31b11fef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79.png)
中央电大《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基础》判断与选择题整理版中央电大《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基础》试题参考资料一、判断题1. A(×)按输出轴的转角误差最小原则,减速链传动中,从输入端到输出端的各级传动比应按“前大后小”分配。
2. A(√)按最小等效转动惯量原则设计时,各级传动比的分配应为前小后大。
3. B(× )闭环伺服系统中工作台的位置信号仅能通过电机上的传感器或是安装在丝杠轴端的编码器检测得到。
4. B(× )步进电动机的转动惯量越大,同频率下的起动转矩就越大。
5. C(×)产品的组成零部件和装配精度高,系统的精度一定就高。
6. C(×)采用偏心轴套调整法对齿轮传动的侧隙进行调整,结构简单,且可以自动补偿侧隙。
7. C(√ )齿轮传动的啮合间隙会造成一定的传动死区,若在闭环系统中,传动死区会使系统产生低频振荡。
8. C(√ )重复性是传感器静态特性指标之一,反映传感器输入量按同一方向做全量程连续多次变动时,输出输入特性曲线的不一致性。
9. C(× )迟滞是传感器的一种动态误差,是由于在传感器的正反行程中的输出输入特性曲线不重合引起的。
10. C(× )迟滞是传感器静态特性指标之一,反映传感器输入量按同一方向做全量程连续多次变动时,输出输入特性曲线的不一致性。
11. C()采用消隙机构,可以减小或消除回程误差,减小机械系统的传动误差。
12. C(× )采用虚拟样机代替物理样机对产品进行创新设计测试和评估,延长了产品开发周期,增加了产品开发成本,但是可以改进产品设计质量,提高面向客户与市场需求能力。
13. C(×)传动轴在单向回转时回程误差对传动精度没有影响。
14. C(×)传动机构的转动惯量取决于机构中传动件的质量、转速和尺寸参数。
15. C(×)传动机构的转动惯量取决于机构中传动件的质量和转速。
工业机器人设计方案
![工业机器人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cbe65f7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90.png)
工业机器人设计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制造业的发展和工业自动化的推进,工业机器人在生产线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机器人的运用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成本、减少人力资源浪费等,在制造业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项目概述本设计方案旨在设计一种具有自动化操作能力的工业机器人。
该机器人具备运动控制、视觉检测、感知能力等多种功能,可以适应不同工作场景中的操作需求。
三、设计方案1.机械结构设计根据所需的操作能力和工作场景的特点,机械结构应具备稳定性、灵活性和可调节性。
可以采用机械臂的设计,具备多个关节,可进行多轴运动控制。
机械结构材料应选用轻量化、高强度的材料,以保证操作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2.运动控制系统设计运动控制系统是机器人的核心,可以通过控制机器人的运动来实现不同的操作需求。
该系统应具备高精度、高速度的运动控制能力。
可以采用伺服电机或步进电机作为驱动装置,结合运动控制算法实现精确的运动。
3.视觉检测系统设计为了实现对环境的感知和对目标对象的识别,可以设计一个视觉检测系统。
该系统可以通过摄像头或传感器获取环境信息,并通过图像处理算法进行处理和分析。
可以使用OpenCV或其他视觉处理库进行图像处理和目标识别,以实现对工作场景和目标的感知。
4.传感器系统设计为了增加机器人的感知范围和感知能力,可以设计一个传感器系统。
该系统可以通过传感器获取环境中的各种参数和数据,以便在处理和决策过程中使用。
常用的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光传感器等,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和配置。
5.控制系统设计控制系统是机器人的大脑,可以根据传感器获取的数据和图像处理结果进行处理和决策,控制机器人的运动和操作。
该系统应具备实时性、稳定性和可靠性,能够适应复杂的工业环境。
可以采用嵌入式系统或工控机等设备作为控制器,结合控制算法实现对机器人的控制。
6.安全保护系统设计为了确保机器人的安全运行,可以设计一个安全保护系统。
该系统可以通过安全传感器、急停按钮等装置,实时监测机器人的状态,当检测到异常情况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生产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工控机试题及答案
![工控机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c4a68f3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56.png)
工控机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工控机的全称是()。
A. 工业控制计算机B. 工业控制机器C. 工业控制设备D. 工业控制单元答案:A2. 工控机通常不用于以下哪个领域?()A. 制造业B. 交通运输C. 家庭娱乐D. 自动化测试答案:C3. 工控机的核心组成部分是()。
A. 中央处理器(CPU)B. 内存C. 硬盘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4. 以下哪个不是工控机的特点?()A. 高稳定性B. 高实时性C. 高能耗D. 良好的扩展性答案:C5. 工控机在设计时通常不采用()。
A. 防尘设计B. 防震设计C. 散热设计D. 易损性设计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6. 工控机的操作系统可以是()。
A. Windows XPB. LinuxC. Windows 10D. MacOS答案:A, B, C7.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工控机的稳定性?()。
A. 温度B. 湿度C. 电磁干扰D. 软件兼容性答案:A, B, C8. 工控机在工业自动化中的作用包括()。
A. 数据采集B. 过程控制C. 机器视觉D. 娱乐播放答案:A, B, C三、判断题9. 工控机可以完全替代家用计算机完成所有任务。
()答案:错误10. 工控机通常需要7x24小时不间断工作,因此对稳定性和可靠性要求极高。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1. 简述工控机与家用计算机的主要区别。
答:工控机与家用计算机的主要区别在于设计目标、使用环境和性能要求。
工控机专为工业环境设计,具有高稳定性、高实时性和良好的扩展性,能够适应恶劣的工作环境,如高温、高湿、震动和电磁干扰等。
而家用计算机则更注重综合性能和成本效益,通常用于日常计算、娱乐和办公等。
12. 工控机为什么需要具备良好的扩展性?答:工控机需要具备良好的扩展性,因为工业应用场景多样,不同的生产线和设备可能需要不同的接口和功能模块。
良好的扩展性允许工控机通过增加或更换硬件模块来适应不同的工业需求,提高其灵活性和适用范围。
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e943367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92.png)
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方案一、引言自动化控制系统是通过使用计算机、传感器、执行器等设备,对工业过程进行监测和控制的系统。
本文将详细介绍一个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包括系统的目标、功能、硬件配置、软件设计以及系统测试等方面的内容。
二、系统目标本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目标是提高生产过程的效率、减少人力成本,并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通过引入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测和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三、系统功能1. 数据采集:系统通过传感器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参数进行采集,如温度、压力、流量等。
2. 实时监测:系统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并生成相应的报警信息,以便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3. 控制策略:系统根据预设的控制策略,对生产过程进行自动控制,如调整温度、压力等参数。
4. 数据存储和分析:系统将采集到的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并提供数据分析功能,以便进行生产过程的优化和改进。
5. 远程监控:系统支持远程监控功能,可以通过互联网实时查看生产过程的状态和数据。
四、硬件配置1. 控制器:选用高性能的工控机作为控制器,具有较大的计算和存储能力。
2. 传感器:根据生产过程的需求,选用适合的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等。
3. 执行器:根据生产过程的需求,选用适合的执行器,如电动阀门、电机等。
4. 通信设备:选用可靠的通信设备,确保系统与远程监控终端的连接稳定。
五、软件设计1. 界面设计:设计直观、易用的界面,以便操作人员能够方便地监控和控制生产过程。
2. 数据采集和处理:编写数据采集程序,实时采集传感器数据,并进行处理和存储。
3. 控制策略设计:根据生产过程的特点,设计合理的控制策略,实现对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
4. 报警系统:设计报警系统,及时提醒操作人员处理异常情况。
5. 数据存储和分析:设计数据库结构,将采集到的数据存储,并提供数据分析功能。
六、系统测试在系统设计完成后,需要进行系统测试,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完善性。
机械手臂运动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机械手臂运动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https://img.taocdn.com/s3/m/f8fb7c96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71.png)
机械手臂运动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一、引言机械手臂是一种重要的自动化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线和其他领域。
机械手臂的运动控制系统对其稳定性和精度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机械手臂运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原理和实现方法。
二、系统设计1. 机械手臂结构机械手臂通常由多个关节和执行器组成。
关节用于实现机械手臂的运动,执行器用于控制关节的力和位置。
根据应用需求和工作空间的限制,可以选择不同的机械结构和关节类型。
2. 传感器选择为了实现机械手臂的精确控制,需要选择适合的传感器来获取关节的位置和力信息。
常用的传感器包括编码器、力传感器、惯性测量单元等。
传感器的选择应考虑其精度、响应速度和适应性。
3. 控制算法选择机械手臂的运动控制算法主要包括位置控制和力控制。
位置控制算法实现机械手臂末端执行器的精确位置控制,力控制算法实现机械手臂对外部力的感知和适应。
常用的控制算法包括PID控制、自适应控制、模糊控制等。
4. 控制器设计根据控制算法的选择,设计机械手臂的控制器。
控制器可以采用单片机、PLC或工控机等嵌入式系统,通过与传感器和执行器的接口,实现对机械手臂运动的控制。
三、系统实现1. 硬件搭建根据系统设计,选择适合的硬件设备组建机械手臂运动控制系统。
包括机械结构、传感器和控制器等。
确保硬件设备的兼容性和稳定性。
2. 软件开发根据选择的控制算法,使用相应的开发工具进行软件开发。
根据实际需求编写控制程序,实现机械手臂的位置控制和力控制。
同时,为系统添加必要的安全保护功能,防止意外发生。
3. 系统测试与调优完成软硬件的搭建和软件开发后,进行系统的测试和调试。
通过对机械手臂的运动和控制性能进行测试,检验系统的稳定性和精度。
根据测试结果进行参数调优,提高系统的性能。
四、应用案例以汽车制造业为例,机械手臂运动控制系统广泛应用于车身焊接、涂装和装配等环节。
通过精确的控制和适应外部力的能力,机械手臂可以实现高效、高精度的汽车生产。
五、总结本文介绍了机械手臂运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原理和实现方法。
AGV调度系统的设计
![AGV调度系统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b6bb926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33.png)
AGV调度系统的设计AGV(Automatic Guided Vehicle)调度系统的设计是为了提高AGV的工作效率和灵活性,实现自动化物料运输和装卸作业。
本文将从系统架构设计、任务调度、路径规划和通信控制等方面展开介绍。
一、系统架构设计上位机可以采用工控机或者服务器来实现,其主要功能包括任务管理、路径规划、调度算法和系统监控等。
下位机一般由嵌入式控制器或者PLC来实现,负责AGV的运动控制和传感器数据的采集等。
通信网络可以采用以太网、无线网络或者CAN总线等方式。
对于大规模的AGV系统,可以采用分布式的架构,将不同区域的AGV和上位机通过网络连接起来,实现集中调度和管理。
二、任务调度任务调度是AGV调度系统的核心功能。
其任务调度算法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综合考虑AGV的数量、任务的优先级、路径的长度和AGV的剩余电量等因素。
任务调度算法可以采用先来先服务(FCFS)、最短路径优先(SPT)或者最短时间优先(LPT)等策略。
对于动态任务到达的情况,可以采用最佳适应性调度算法(BAF)来实现动态调度。
为了保证任务调度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可以设置任务队列和任务优先级机制。
任务队列用于存储待执行的任务,任务优先级机制可以根据任务的紧急程度和重要程度来确定任务的优先级。
三、路径规划路径规划是AGV调度系统中的另一个关键功能。
路径规划算法需要根据地图信息、AGV的位置和目标位置等因素来确定最优路径。
常用的路径规划算法包括Dijkstra算法、A*算法和遗传算法等。
这些算法可以根据地图的复杂程度和AGV的运行速度等因素进行选择和优化。
为了提高路径规划的效率,可以使用地标点和虚拟轨道等技术来优化路径规划算法。
地标点可以用于确定位置和方向,虚拟轨道可以用于分配路径和避免冲突等。
四、通信控制通信控制是实现AGV与上位机之间数据交互的关键环节。
通信控制需要确保数据的及时性和可靠性,以保证任务调度和路径规划的准确性。
高精度工业剪切机控制器的设计
![高精度工业剪切机控制器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1f5c4384b73f242336c5f9c.png)
高精度工业剪切机控制器的设计作者:黄琦龙汤金生张朋来源:《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年第12期摘要:以单片机为核心结合传感器技术设计出一种高精度的工业剪切机控制器。
反射式光电传感器将采集到的板材位置信息通过整形电路及A/D转换电路后送入单片机。
单片机根据传感器采集到的信号去精确控制送料电机的转速及剪切机的工作,从而实现高精度的剪切板材。
关键词:单片机;剪切机;反射式光电传感器引言目前国内中小板材生产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大都采用手工剪切方法实现板材的分割。
手工剪切虽然成本较低但是带来工作效率低,剪切误差大等现象。
很难实现高效的生产经营。
高精度工业剪切控制器是针对中小企业的手动剪切机而设计的一种自动化剪切控制器。
在原先的手动剪切机上安装上控制器后就可以实现全自动高精度的板材剪切工作。
控制器具有成本小,易于安装,效率高、精度准、设备稳定等特点,所以在中小企业具有广泛的市场空间。
1 系统结构设计1.2 MCU软件的设计在本系统中MCU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作用:第一:存储当前待剪切数目,第二:处理传感器信号,第三:输出控制控制信号。
综合考虑设计成本、产品开发周期以及适应性等方面的因素,选择了STC公司推出的51内核的工控机STC89C52RC-40I。
此款单片机是专门应用于工业控制现场,具有很强的抗电磁噪声干扰和抗振动干扰的能力。
3 结果与分析系统运行时的人机交互界面如图7所示,按键电路由6个功能键所组成,分别是位选键、位加键、位减键、开始键、暂停键和停止键。
显示电路由红色的LED数码管构成。
另外在主控处还有3个工作指示灯,其中绿灯是正常工作识别灯,每当程序跑飞时,绿灯会熄灭;黄灯是空闲状态灯;红灯是剪切状态指示灯。
每当系统处于空闲状态时,红灯灭,黄灯亮;处于剪切状态时,红灯亮,黄灯灭。
在工业现场的试验中,剪切6m定长钢板误差的绝对值可以小于1mm。
4 结束语本文设计的高精度工业剪切机控制器具有精度高、自动化程度高、工作稳定等特点,特别适合用于中小企业对手工剪切机的改造升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在板卡和机箱的接缝处,这个地方也是极其 容易引起电磁泄漏的地方,商用PC由于扩展 卡较少,很少有品牌在这个地方采用EMI弹片 设计。而工控机内部会插入多块板卡,板卡和 机箱的接触严密与否是电磁兼容是否优秀的一 个重要指标,因此做工优良的工控机会采用 EMI弹片确保板卡和机箱之间的接缝紧密可靠。
3、机箱表面的特殊设计
3、工控机的散热剖析
早期的CPU由于功耗问题并不突出,因 此工控机的散热不是设计的主要考虑因素。 但随着人们对CPU性能需求的增加,处理器 的功耗也日益增加。最新的Intel LGA775架 构的P4处理器最大功耗居然在100W以上。 工控机内部的散热问题也变得日益严峻起来。
• IPC-610系列,F版机箱
传统的商用母板上PCI、ISA数量固定, 早期主板由于面积所显,一般仅提供3个 PCI,3个ISA槽,后来ISA在民用市场面临 淘汰,因此诸多商用主板厂商基于成本考 量,取消ISA槽,或仅提供一个ISA槽。因 此对于工控用户的多样性,商规主板提供 的槽数难免捉襟见肘。PICMG1.0无源底板 标准最高可提供20槽,所提供的ISA、PCI 数量也可根据用户需求随意调整。
但由于处理器的频率的提升,单纯依靠板 卡本身在EMI方面的设计无法充分满足 EMC认证的要求。因此工控机机箱的 EMC设计变得更为重要了。
在解释工控机机箱的EMC设计之前, 我们先来看看商用PC机机箱的EMC设计, 商用PC机由于应用在家庭环境中,与人 体接触的时间更长,因此对EMC设计的 要求也十分严格。
• 商用PC上所见到的,是上面这样的散热 孔径,圆形而多孔。
• 实际上防止电磁泄漏的设计标准对散热 孔径的大小,以及形状是有诸多限制的, 研究实验表明,方形孔径要比圆形孔径 具有更出色的防止电磁泄漏效果。
• 工控机的散热孔的设计
2、机箱接缝处的EMC设计
• 根据理论,当机箱上两个接触点之间 的距离大于0.25xλ(波长符号)时,两 点之间就会很容易泄漏出有害的电磁辐 射。因此在机箱接缝处的设计,也是考 察EMC设计功底的一个重要指标。
610系列机箱IPC-610H
• 对中低端市场的IPC-610L,也在散热风扇 和过滤网的设计上有独特的设计理念。采 用前开口的单风扇设计,风扇可前置打开, 滤网也易于抽取。
• 610系列机箱IPC-610L
1U和2U的机箱内部散热设计。这类机器由于 机箱体积限制,都采用蝶型背板的设计, 并提供模块化的设计便于用户维护,但由 于小风扇的CFM都比较小,因此只能多采 用多风扇来增大风流。
对于4U,7U的机构设计,由于机箱的 体积变大,在狭小机箱中面临散热因素已 不是主要考虑因素。因此如何合理的利用 机箱空间在有限的空间内提供更多的驱动 器托架、如何提供多个扩展卡槽位、如何 支持双CPU卡、如何抗振动、如何易于维 护等因素变成机构设计的主要考虑因素了。
壁挂式:
由于某些设备制造商需要把控制中心 (IPC)放置在其设备之中。因此对工控机 的体积有较为严格的要求。传统的上架式 19英寸机箱体积基本很难满足要求,因此 针对此种客户需求,推出了壁挂式的机箱。
1U的机箱散热设计 2U机箱和ACP1000设计理念基本相同
壁挂式机箱的散热设计
壁挂式机箱要求机构设计紧凑以便满足各种 不同场合下的应用,机箱内部寸土寸金,每一个 空间都需要合理的应用。但小机箱内部由于体积 所限,采用的风扇功率也不能太大,因此小机箱 的散热更考察设计功底。 总体来说,小机箱里面有两个最重要的散热 对象:CPU和硬盘。 下面我们来看看壁挂式机箱IPC-6806的在 散热方面的设计及其后继版本的改进:
灰尘、散热、静电是造成计算机不稳定 的三大主要因素。 但商用PC机由于使用环境的不同,仅 在散热方面遵守AT、ATX、乃至最新的 BTX架构,而灰尘和静电问题在普通使用环 境下并不突出,因此商用PC对此考虑很少。
工控机使用环境比较特殊,经常在高温、 粉尘、供电条件不好的环境下运行,并大 多是在7X24小时环境下运行。而由于架构 的不同,商用PC的机箱设计理念也不能直 接照搬到工控机。因此在散热、防尘方面 工控机必须有自己的设计理念,散热的好 坏直接影响到工控机的稳定性,下面我们 重点来介绍一下工控机在散热和防尘的特 性。
应用在某设备内部
2、工控机内部机构设计
早在80年代初期,美国AD公司就推出了 类似IPC的MAC-150工控机,随后美国IBM 公司在85年正式推出工业个人计算机 IBM7532。
IBM 7532 工业计算机特色 .可以在差距很大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操作。 .具有防尘结构和磁盘保护装置。 .有极佳防震和防电击的外壳。 .供电装置受到避免外在噪声和电压频率 波动的保护。 .配置安全键锁。以防止不当操作,和保障数 据安全。 .备有系统重置开关,符合人体工学需求。 .附有19英寸顶架设计,易于和其它设备结合 操作。
虽大多数著名PC品牌由于行销全球, 也通过了各国的电磁兼容认证。但由于 用途的不同,商用PC通过的EMC认证和 工控机的EMC认证侧重点是不同的。 商用PC的EMC认证更偏向PC机本身对人 体的辐射量的考虑,所以在用料和机箱 设计上都基于这个方面考虑的。
• 工控机的应用环境较为复杂,EMC认证 涉及的范围也更为广泛,除了考虑工控 机的电磁辐射干扰外,防止外界的各种 因素对工控机内部设备造成的干扰也是 一个EMC设计要点。
• 商用PC机箱材料多采用镀锌钢板,并 考虑吸收机箱内辐射的有效性,在机箱 内部没有进行喷漆处理,因此机箱内壁 的镀锌钢板是可以导电的,也更容易吸 收电磁辐射,这也使得商用PC机在静电 防护、电磁屏蔽方面有着先天的优势。 商用PC的这种机箱在普通使用下没有问 题,但是如果用于工控环境则是十分不 合适的。
IPC-6806WH
改进版本IPC-6806W
EMC设计
我们分别从工控机机箱的分类、工 控机架构、工控机的散热设计等讲述了 工控机的设计理念。 我们现在来讲述工控机的EMC设计的思想。
•
当我们使用电子设备的时候,就会形 成电磁干扰。EMC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电磁兼 容性)现象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例 如我们在看电视的时候,如果手机放在 电视机旁边,在来电时手机信号会干扰 电视信号形成雪花片。而随着日常电子 设备的广泛使用,电子设备的EMC设计 正变得日益重要起来。
• 商用PC的EMC设计是对内的,而工控机 的EMC设计则是双向的。
1、散热口的EMC设计
• 无论对内还是对外,对付电磁辐射最好 的方法就是用一个全密封的金属盒子把 电磁辐射体遮蔽起来,而且屏蔽用的金 属层越厚越好。 • 这样无论对内还是对外,电磁屏蔽的效 果都最好。
• 但是由于散热、外接扩展设备的因素。 无论商用PC还是工控机,都无法做到严 格密封的状态。机箱关于防止电磁泄漏 设计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关于散热和电磁 泄漏之间的良好平衡性设计,既要充分 散热,也需要兼顾到电磁兼容方面的设 计。
工控电脑是完全不同的设计理念,工控电脑 更多的是在恶劣的环境下使用,对产品的 易维护性、散热、防尘、产品周期、甚至 尺寸方面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因此在设计 和选择工控机平台的时候,考虑的更多的 是机构的设计,然后才是对性能等的考虑。
工控机机构设计的理念
1、工控机的尺寸设计
工控机在很多情况下使用是应用于某个系统 之中,因此常常被放置在某个设备之中或 上架。因此对尺寸有较严格的要求。根据 用户的使用情况,分为上架式和壁挂式两 种设计。
工控机的设计分析与选择
对于家用电脑,是以时尚的外形、较高的 显卡性能、多媒体显示性能、丰富的扩展 性能、多声道声卡等方面作为吸引消费者 的卖点,有些高档家用电脑甚至配备遥控 器,时尚的音响,俨然一个家庭多媒体中 心。
对于商用客户,则是通过稳重的外观、完备 的售后服务、有限的扩展性能、高速度的 运算速度等来吸引商用客户采购。
引此工程师们想到另外一个方法,取 消母板架构,而把核心的CPU处理单元做 在一张插卡上,其它的扩展界面则做在底 板上,底板是由一些连接器和无源器件组 成的。这种结构使得系统更新和修复简单 而且停机时间最少。这种设计理念影响了 整个工控机的发展。
极佳的扩展性: PICMG1.0标准除了上文所阐述的系统更 新和修复时间短的主要优点外,还存在另 外一个主要优点:具有极佳的扩展性。
•
世界大多数发达国家都制定了EMC标 准,销往该国家或地区的电子产品必须 要符合相应的EMC标准,并通过其认证 才可以。其中比较知名的认证有
• • • •
美国的FCC认证 日本的VCCI认证 欧盟的CE认证 中国的3C认证等。
•
无论工控机还是商用机,EMC设计中 的最首先考虑的是板卡本身的EMI(电磁 干扰)设计 。 • 现代工控板都采用6层板设计,并在PCB 走线时严格遵循了时钟线等长的概念, 采 用减少电磁辐射(EMI)阻抗设计与串音 控制 , 走线拓扑的决定都充分尊守了 Intel 的规范标准。
上架式:
如图 IPC-610就是标准的4U高度19英寸上 架式机箱。可以应用在标准的机柜之中。
针对客户的不同需求,会提供1U、2U、3U、 4U、5U和7U高度的机箱。 一般来说,在1U或2U的机构设计上面。 由于机箱体积有限,但CPU的功耗日益加 大(最新的P4CPU功耗已超过100W),因 此内部散热风流设计变成了厂商面临的最 大问题。 对于1U工控机,多用于对体积要求较 高的电信领域,大多配合上架使用
•
现在商用PC机的机箱钢板厚度仅为 0.6mm,钢板的强度有限,难以保证机 箱本身受力后不产生形变,并且由于现 在商用PC基本多是立式机箱,因此侧开 口的面板也难以保证接缝处的紧密结合, 为了克服这些现象,一些高档商用PC在 机箱的接缝处留有EMI弹片设计。
•
但工控机的使用环境复杂多变,某些环境是 具有较强的振动性的,采用EMI弹片设计容易 在振动的环境下失去弹片的弹性。工控机采用 的机箱材料为1.2mm的优质钢板,本身具有优 秀的抗形变特性,由于工控机机箱多为卧式的, 顶部钢板自身的重量和钢材特性已经能够保证 机箱壁之间的严密接触。优秀的工控机机箱在 不采用EMI弹片的时候也完全可以通过CE, FCC等EMC认证。如果某些对电磁兼容极为严 格的环境,例如军工行业,我们会推荐客户在 机箱接缝处使用更为 烈腐蚀性的环境下,例如海上的海盐、 高速公路上排出的汽车尾气、化工厂的 气体都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因此机箱内 外表面都必须要做抗腐蚀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