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课堂互动论文
“自主-互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实践论文
“自主-互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摘要:人类社会迈入21世纪,网络技术迅速发展,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网络化教学为这种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开辟了新的途径。
关键词:自主互动网络技术整合新课程基本理念与学生学习方式是以“自主-互动”为主轴的课堂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
认为:自主学习是对被动接受学习的超越,它是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以发展学生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为目的实践活动。
自主学习主要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
互动即交往、交互,是人与人之间在共同活动中发生相互作用和联系的基本方式。
当代迅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创造出一个全新的教育时空,给学习、教学过程带来了极其深刻的变化,为使两者实现最佳组合,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共同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实践基于网络技术的”自主-互动”课堂教学模式。
技术与学科教学融为一体,使技术成为学生学习资源、认识的工具、交流的平台。
探索形成三种方式:(一)自主或合作学习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在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结合教学实际,可以理解为:历史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以网络技术为载体,以知识的协作学习和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其学习步骤为:1、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学习的情境,可以是音视频、图文或一个主题性较强的网页,这是一个学习兴趣、情感激发的过程,让学生“乐学”。
2.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发布探究的问题,即呈现问题。
3. 学生登陆教师提供的参考性网站,浏览资源,理解问题。
或者利用教学平台,建立相应的小组讨论区,在区内对问题进行分析、理解,并且完成小组内的分工。
4.学生自由上网,浏览网页,查找、收集各种辅助音频、视频、图片、教学课件、练习及其他的资源。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论文
小议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摘要:为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必须根据初中学生学习的特点,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兴趣,锻炼、提升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以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适应初中学生正处于儿童期向青年期转变的过程中,初称为“心理断乳期”。
这个时期学生的独立性和逆反心理逐渐增强,有强烈的求知欲,学习态度积极,有很强的参与意识,创新欲望强,但学习持续时间不长,心理承受能力差,遇到困难容易灰心,思维活跃,但不能深入,抽象思维能力差,根据这些情况要满足教学的实际要求,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激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这种倾向对感知、注意具有指向性,它可以使人不知不觉地去观察、研究某种事物。
对某项事物感兴趣,就会主动地接近它、思考它,就会主动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见解。
因此,教师必须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
1.游戏情境中“玩”历史,让学生“玩中学”“学中玩”。
“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具有启真、启善、启美的功能,如果在课堂上适当设计一个与学生知识背景密切相关,又是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情境,无疑会有利于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激发学生的思维并引发他们的自主探索,一定会使学生学习活动生动有效,事半功倍。
2.生活情境中“找”历史,激发学习兴趣。
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当他们走进课堂的时候已不是一张白纸,他们已有了一定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我们的课堂不能脱离这些而另起炉灶,建立远离学生的空中楼阁,我们的课堂要让学生感同身受,让学生亲历其中。
比如,在讲述古希腊的建筑艺术风格时,向学生展示人民大会堂的照片,告诉学生人民大会堂的柱廊或结构是吸收了古希腊的建筑风格,会使学生感到原来看似遥远的历史就近在咫尺,触手可及。
3.利用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历史插图涉及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表达了文字难以表达的效果,是历史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
加强师生互动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论文
浅谈加强师生互动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摘要】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
在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的今天,社会竞争日益加剧,照本宣科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因此,素质教育被摆在了重要的位置上。
本文在深入研究现阶段我国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之上,提出几点有利于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可行性措施。
【关键词】初中历史师生互动教学一、目前我国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一)授课形式单调,以教师讲课为主目前我国初中历史课程的授课方式是非常刻板、单调的,绝大多数教师依然遵循着以讲述为主,学生负责记录知识点,并对教师强调的重点进行背诵,在课堂上很少出现师生互动的环节,学生对一切历史知识的掌握都通过教师的讲述来获取。
(二)学生对历史学习的积极性普遍偏低由于历史知识本身就比较单调、乏味,没有灵活多变的东西来吸引学生,再加上教师在课堂上一味地进行知识灌输,使学生无法积极学习历史学科,甚至会对历史产生厌恶感,大多数学生对待历史的态度则是通过考试即可。
(三)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掌握性低受传统的历史授课模式影响,学生只会对固定的知识点进行背诵,而不会去发掘知识。
笔者通过对部分初中生进行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可以对固定的历史事件时间、重要历史人物进行背诵,但是如果将同一历史事件转换角度,学生就感觉很陌生,甚至是无法回答。
以上种种现状表明,目前我国初中历史学科的授课方式并不利于我国素质教师的实行,因此,加强师生互动成为初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举措。
二、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加强师生互动的重要性(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就历史课程内容本身而言,是非常枯燥的,加上学生对教师的畏惧感,使学生对历史课的学习不会产生兴趣。
如果教师在历史课上充分与学生进行互动,就具体的历史事件进行讨论,会拉近学生与教师的距离,使学生对课程的学生产生兴趣,这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质量,还使学生的思考能力得到了一定提高。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范文两篇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范文两篇第一篇:历史教学中的多媒体应用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的可行性和效果。
通过对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介绍和分析,结合实际教学案例,得出了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如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等。
然而,也应注意多媒体教学的合理使用,避免过度依赖和滥用。
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历史教学作为一门知识性较强的学科,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以激发他们的兴趣和主动参与。
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技术成为了教育界的一个热门话题。
多媒体教学的定义与特点多媒体教学是指通过图像、声音、文字等不同媒介形式,以及多种研究工具和交互方式,将知识传达给学生的教学方法。
其特点包括信息呈现形式丰富多样、研究过程互动性强、可以激发学生的多种感官等。
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1. 提高研究兴趣: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丰富的图像、音频和视频等元素,使历史知识更加生动有趣,从而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积极性。
2. 激发思维能力:多媒体教学能够通过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培养信息素养:多媒体教学可以让学生熟悉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和应用技巧,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水平。
4. 拓宽研究渠道:多媒体教学可以借助互联网等现代科技手段,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研究资源和交流平台。
多媒体教学的合理使用虽然多媒体教学具有很多优点,但也需要注意其合理使用,避免产生负面影响。
以下是几点建议:1. 注意平衡:多媒体教学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手段,应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佳平衡。
2. 选材精准:在选择多媒体教学内容时,要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准选择材料,确保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匹配。
3. 引导思考:多媒体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呈现,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和探索。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用幽默点亮历史课堂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用幽默点亮历史课堂初中历史教学论文:用幽默点亮历史课堂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幽默元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分析幽默在教学中的作用、结合实际教学案例以及提出具体的实施策略,展示了幽默在点亮历史课堂方面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初中历史;幽默;教学方法一、引言还记得我小时候,对历史课的印象就是一堆枯燥的年代、人名和事件,背得头晕眼花。
但当我成为一名初中历史老师后,我就下定决心要改变这种状况,让孩子们能在欢声笑语中领略历史的魅力。
有一次,我在课堂上讲唐朝的历史,讲到唐太宗李世民的时候,我发现下面有几个同学眼神游离,明显心思不在课堂上。
我灵机一动,说道:“同学们,你们知道李世民为什么能当皇帝吗?那是因为他有一双善于发现人才的‘火眼金睛’,就像你们班的小李同学,每次考试都能发现老师出题的‘漏洞’!”同学们一听,哄堂大笑,那几个走神的同学也回过神来,开始认真听讲。
从那以后,我更加坚信,幽默是点亮历史课堂的一把神奇钥匙。
二、幽默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一)激发学习兴趣初中的孩子们正处于好奇心旺盛的阶段,枯燥的讲述很难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而幽默就像一颗“开心果”,能瞬间抓住他们的眼球。
比如,在讲秦始皇统一六国时,我会说:“秦始皇那可是相当厉害,一口气把六个国家都‘收入囊中’,就像你们收集游戏卡片一样,势在必得!”这样的比喻让学生们觉得历史不再遥远和陌生,而是充满了趣味。
(二)活跃课堂气氛历史课堂有时候会显得沉闷,尤其是在讲解一些较为复杂的历史事件和制度时。
这时,幽默就像一阵春风,能吹散沉闷的乌云。
比如,在讲科举制度的时候,我会模仿古人的腔调说:“各位学子,若想金榜题名,那可得‘头悬梁,锥刺股’,不然就只能回家种地咯!”同学们听了都会心一笑,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
(三)增强记忆效果幽默的语言往往更容易让人记住。
比如,在讲宋朝的经济发展时,我会说:“宋朝的商人那可真是聪明,做生意的手段一套一套的,就像现在的‘电商巨头’,懂得抓住商机,赚得盆满钵满。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论文
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课堂是艺术,承载课堂的教学语言当然不能等同日常的生活语言。
教学语言应该恰当地诠释教学流程,要紧密地围绕教学目标,让学生在教学语言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得到启迪和震撼,引起思考和共鸣。
如何提倡和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一、讲清发展,注重提问的多样性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历史的发展。
在课堂上,教师除了讲清块状的知识点外,还要注意纵向或横向的联系,突出关联,讲出“发展”来。
所谓关联,应该有三个方面:1、两堂历史课之间的关联。
2、一堂课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
3、历史与现实的关联。
前两点教参上多有说明,而后一种联系,教师一般不够重视。
如目前国内外重大新闻、古今中外科学文化知识等,都可作为联系课文的好材料。
如讲授《第一次世界大战》一章, 课文中提到的首次用于战争的简陋的飞机、笨拙的坦克、远程大炮等武器,教学时可联系现在先进的水陆两用坦克、隐形飞机、海湾战争中的“飞毛腿”和“爱国者”导弹。
教师略加讲解,学生即可饶有兴趣地了解到武器发展的粗略历史,明白现代技术的巨大进步给未来战争带来的残酷性。
再如讲《明治维新》,可从日本向西方学习获得巨大社会进步的事实,联系日本在奴隶社会末向中国隋唐学习、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的历史,使学生了解:一个民族的进步与发展,除了要有一定的历史条件之外,还需要有开放的胸怀,学习外国一切有利于自己的先进东西,从而提高了学生对当前改革开放的认识。
这样联系,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学生听来饶有兴趣,易于接受,思想觉悟、认识能力相应也随之而得到了提高。
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应该多样性,因课而异,因材而异,因受教育者的知识基础与生理心理特征而异。
特别是初中历史课所面对的全是11~13岁的少年,更应该注重提问的多样性。
变化多样的提问往往能给学生以新的刺激感,形成活跃的课堂氛围,给学生发挥聪明才智提供适宜的机会。
另外,还必须选择恰当的提问时机。
因为教学的方式方法是多样的,不能绝对地说哪种方法比哪种方法好。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论文9篇【论文】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论文9篇第一篇: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构建一、初中历史课堂存在的问题1.1历史老师方面的问题就历史老师而言,对于初中历史的教学可以说是完全按照框框条条来教学的,对于中考有要求的则大笔墨的进行描述,对于不在考纲之内的则完全不予考虑,这就给学生在历史学习中造成零散的错觉,无法形成一个整体,对于历史发展的脉络把握不清楚,只能对历史进行片面的断章取义,这是十分不利于学生日后的历史学习。
而且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由于历史至于语数英处于次要的地位,不受到重视,历史老师也就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所以历史老师在备课和讲课的过程中,并没有像语数英那样完全投入自身的精力,总觉得反正历史不是中考的目标,只是进行等级考试,就在心态上比较放松,往往是照本宣科,没有任何的新意,吸引不了学生的注意力。
1.2学生方面的问题在初中,语数英才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因为其他科目不是中考考察的科目,往往只要通过了等级考试,就可高枕无忧,所以对于这些科目并没有多加用心,尤其是对于历史而言还是开卷考试,只要在考试前将书看一遍就可过关,因此学生并不把历史的学习放在心上。
此外,由于语数英老师布置了比较多的作业,有些学生为了节省时间,就会在其他课上进行主课的学习,比如说历史,这样就给历史的学习设置了障碍。
此外,历史老师无聊的言论和腔调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对于历史的学习缺乏兴趣,往往在历史课堂上开小差,睡觉等,这都是不利于高效历史课堂的构建的。
二、如何构建高效的历史课堂2.1历史老师方面要想提高历史课堂的效率,首先就要从历史老师身上抓起。
在历史课之前,历史老师就要做好充分的备课工作。
在这个过程中,并不只是将历史课本进行简单的梳理,还要加入自己的思考,进行总结。
同时为了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可以适当的增加一两个有趣的和本堂课有关的历史故事,这样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的听课效率。
在进行历史课的教授过程中,历史老师要掌握良好的授课技能,做到口齿清晰,声音洪亮,要让班级每个学生听到你的声音,不能让自己的讲课成了学生的催眠曲。
初一历史论文范文范文2篇
初一历史论文范文范文2篇随着近年来我国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对初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中初中历史教学作为初中教育的重要部分,是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的关键。
因此,广大初中历史教师应当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积极转变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方式,充分利用课堂时间,通过激发学生的研究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历史课堂教学氛围,从而提升初中历史的教学效率。
本文将结合笔者多年的初中历史教学实践经验,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现状出发,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以促进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初中历史教育是学生价值观培养的重要阶段,但是受到中考升学压力的影响,当前的初中历史教育已经变成枯燥的历史知识灌输,而忽视了初中历史对于学生培养的本质!随着教育部关于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新课改更注重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基于这样形势,初中历史教师应当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在完成历史教学任务的前提下,通过创新课堂教学等方式,更注重历史教育对学生的培养作用,从而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一、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现状1.历史教学模式较为陈旧。
虽然我国已经大力推行新课程的改革,但是大多数初中汗青本文整理于网络,仅供阅读参考教学仍采用传统的教学形式进行授课,不仅教学形式单一,而且汗青课堂教学大多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对汗青知识进行高强度记忆,或者是照本宣科要求学生直接在课本中划出重点内容,以此来达到考试过关的目的。
譬如在戊戌变法这一汗青知识教授中,绝大部分教师仅把戊戌变法的过程大致宣讲一遍,然后就重点讲解该事件中考试的知识重点,致使学生对戊戌变法仅仅只有个简单认识,不能深入地理解这一汗青事件对近代中国发展的紧张意义。
这往往使得课堂教学变得枯燥乏味,浇灭学生研究汗青的热情,影响了汗青课堂教学效率,并且制约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2.初中历史教学缺少良性的课堂互动。
教师与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元素,应保持良好的沟通与交流,营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从而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质量。
初中历史教学课堂反思与互动范文
初中历史教学课堂反思与互动第一篇范文:初中历史教学课堂反思与互动在当今社会,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历史教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历史素养,是我们需要不断反思和探索的问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初中历史教学进行课堂反思与互动。
一、教学目标的设定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初中历史教学的目标。
历史教学不仅是为了让学生记住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激发他们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将这一目标贯穿始终,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问题。
二、教学内容的选取与处理历史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主要来源,但并不意味着照本宣科。
我们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和调整。
一方面,要注重历史知识的系统性,确保学生掌握历史发展的主线;另一方面,要关注学生的兴趣点,引入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案例,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创新传统的讲授法在历史教学中仍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过度依赖讲授法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厌倦感。
因此,我们应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情境教学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同时,还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网络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宽他们的历史视野。
四、教学评价的多元化传统的考试评价方式往往侧重于对学生历史知识的考查,而忽视了历史素养的培养。
因此,我们需要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既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也要关注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
例如,可以设置课堂讨论、历史小论文、历史人物扮演等环节,全面评价学生的历史学习状况。
五、师生互动与沟通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
我们应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与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同时,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初中历史论文优秀10篇
初中历史论文优秀10篇初中历史论文篇一一、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教学关键是教师在课前进行有效的备课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地反思自身的备课备课就是教学方案,教学方案对课堂教学来说是很重要的引导索,只有把初步的教学方案完善,在课堂中才能够有效地进行教学。
新课标的实施使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改变,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与自身的实际教学水平及时地反思自身的备课教案。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不断地总结自身备课的不足之处并且及时地加以改正,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完善自身的教学方案,这样教师才能保证课堂的教学质量。
二、有效教学的初中历史课堂关键是教师的课堂教学再好的教案最终都要落实到课堂上,因此,教师除了要重视课前的备课工作,更应该将工作重点放在历史课堂上的教学实践。
离开课堂教学实践,空谈备课教案,也只是纸上谈兵,没有实际的意义。
所以,教师要注重课堂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切实地落实教案内容。
1.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创建有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教师创建的教学情境下学习教师在课堂上如果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那么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和课堂的有效性。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创建有意思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从教师创建的教学情境中体会到历史文化的乐趣,缩小学生所生活的时代和历史课本中的时代的差距。
让学生从被动的位置转变到主动、积极的位置。
教师这样做能够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对历史问题进行思考,在课堂上营造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
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用诗词歌赋、歌曲、历史故事、图片和影视资料等引出课堂教学内容,教师这样导课,能够在课堂开始前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就能够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保障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2.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角色扮演历史教师让学生在课堂上扮演历史人物,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深入地感受历史文化,体会历史人物的情感变化,还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增加学生课堂的参与度。
初中历史论文
初中历史论文•相关推荐情的同时,还能够活跃课堂学习氛围。
本文就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情境教学;初中历史;应用引言分析当前初中历史教学,发现其并不能适应教育事业发展。
为实现教学改革目标,初中历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在教学实践中,初中历史授课容易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时候受到一定限制,降低初中历史教学效率。
为改善这种教学现状,初中历史教师就得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采用新型的教学模式,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实践证明,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能够取得理想的效果。
一、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与设计原则相对传统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
该种教学方法可将学生的情感与认知有效结合在一起,增强学生课堂教学的参与性与主动性,在强化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初中历史教师应用情境教学方法展开教学,可根据具体的课堂内容设计情境,提高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感悟。
同时教师还可利用语言设计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促使学生体验到人物与事件中包含的情感,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度。
采用这样的方式进行教学,有利于强化学生历史事件的记忆。
在情境教学中,需要师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交流。
根据教师创设的情境,学生提出问题。
而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引导,加深其对历史研究的感悟,激发学生对初中历史学习兴趣。
该种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必须以人的活动和环境作为基础,以此才可创设出符合历史情境的教学要求。
可见,情境教学就应达到情感丰富与主题明确的要求。
唯有满足这两项要求,才能够促使学生在情境在发现问题。
当然,情境教学方法,必须充分体现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教师通过创设的情境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以此才能升华其历史情感。
初中历史教师创设情境展开教学。
在此期间,情境创设需遵循相应的原则。
首先,实用性。
遵循实用性是增强学生历史知识的关键。
唯有在此基础上,才符合情境教学模式的要求。
初中历史互动教学反思实践与思考论文
初中历史互动教学反思的实践与思考摘要:本文研究反思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旨在提高教师对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意识及自我教学意识,增强自我教导、评价、纠错的能力,使教师能不断对教学诊断、纠错、创新,提高教学能力。
关键词:互动教学反思探索“初中历史师生互动教学反思”是指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实践师生互动教学反思。
教师创设情景,启发学生,让学生主动探索反思,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使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探究发现者。
一、研究内容1.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树立新课程理念,学会随时进行教学反思。
2.改变教师教法,课堂教学中实施师生互动教学反思教学。
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反思,生生互动反思,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组织、指导、师生共同积极参与反思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率。
二、实施过程1.增强互动反思的意识首先教师要增强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反思意识,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使历史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的过程。
2.将互动反思行为贯穿教学过程从课前钻研教材、设计教案、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等环节。
(1)课前设计互动反思教师在课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课堂,对课堂各种可能做出预设,精心设计教案,然而很少对设计好的教案进行反思,所谓课前设计互动反思,指教师在设计好教案后,上课之前对教案设计的每个环节进行反思,就必要性、合理性、有效性、灵活性等进行思考,力争达到优化的目的。
这种备课时的反思具有前瞻性,能有效地提高教师教学预测和分析能力,在不断反思修改问题的设计中,使问题更趋于合理,更具有启发性,从而引发出学生的学习动力。
(2)课中引导学生互动反思课堂教学时,教师要随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和行为,努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自主获得历史知识的过程。
在课堂上,因为学生的思维方式及回答问题的方向不同,随时调整了备课时的设计意图。
构建初中历史趣味课堂教学模式论文
构建初中历史趣味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过程中,兴趣是第一要素。
心理学研究和实践证明:初中生年龄尚小,注意力不易稳定集中,意志力比较薄弱,往往凭兴趣去认识事物,感兴趣的愿意去做,不感兴趣的就心不在焉了。
再加上历史学科在学生心目中的分量不大,让学生乏味。
历史教师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巧妙地运用各种教学技巧,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能够够积极主动地学习。
本文主要从教案、教法、学法三个方面来激发学生兴趣。
【关键词】兴趣教案教法学法心理学研究和实践证明:初中生年龄尚小,注意力不易稳定集中,意志力比较薄弱,往往凭兴趣去认识事物,感兴趣的愿意去做,不感兴趣的就心不在焉了;再者,历史学科在学生心目中分量不大,让学生乏味。
因此,本着切实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初衷,在教学中,我从以下三方面来激发学生兴趣。
一、教案中体现趣味在编写教案中,一是大量阅读有关资料,拥有讲课的常流水,筛选学生感兴趣的材料,例如:讲《想人性扼杀者宣战》时提到文艺复兴的先驱但丁,课文中介绍的较简单,为加深学生印象,同时让学生学习但丁杰出科学家刻苦钻研、注重实践、追求真理的精神,在教案中我穿插了课文中未详细提到的关于但丁与《神曲》的故事。
课堂上同学们来很感兴趣,课文内容记得很牢,二是用能引发学生兴趣的手法即编顺口溜等表现所讲内容。
例如:在讲“繁盛一时的隋朝”时,课文内容多,不好记忆,我就和学生一起编了顺口溜:“518年隋朝立,文帝灭陈南北一。
开皇之治科举创,经济繁荣民欢畅。
610年运河通,世界最长远名闻,炀帝暴政义军出,618年隋朝覆。
”这样课文重点内容通过编顺口溜很轻松的记住了。
三是板书要简洁明快。
“没有一位优秀的教师不重视板书,没有一个教改方案能够排斥板书”,好的板书能够突出课文内容重点,深化教学内容彰显教师个性,弥补教者语言之不足。
如执教《为民族独立而战》时,我在黑板上仅写了“原因、爆发、转折、意义”这几个字,并用彩色粉笔注,让学生引人注目,过目不忘。
历史小论文(最新4篇)
历史小论文(最新4篇)初中历史的小论文怎么写篇一一、初中历史教学中情境教学的内涵和重要性教学是一项工作,同时也是一门具有很高技术性的艺术。
贯穿教学始终的根本路线是教育学生,其中包括对学生的激励、鼓舞等。
自从我国实施课程政策以来,我国教育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情景教学的出现,其不仅改变了以往教育中的“死板”问题,还给教学带来了一股创新之风。
大量实践已证明,情景教学的方式完全匹配新课标的教育要求和理念,是提高学生历史学习质量的有效途径。
二、初中历史情境教学的实施途径1.积极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为情境教学的顺利开展营造平台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课堂氛围的前提和关键。
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要想提高学习历史的能力和历史教学的整体质量,如果仅仅依靠学生的智力因素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注意力的集中度等。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尤其是情景教学则更需要人的参与。
因此,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使课堂的气氛更加融洽、和谐,进而会促进历史教学的质量得到切实的提高。
此外,教师为了做到这一点,需要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努力,即:(1)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彻底的,实现平等、公平、自由的教学模式;(2)改变传统的“师为贵,学为贱”的传统思想,教师要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自己为课堂的参与者和学生的引导者;(3)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切不可将学生进行分门别类。
总之,教师在进行历史情境教学的过程中,要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们可以平等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使其在课堂中获得学习历史的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只有这样,才可以达到情景教学的根本目的。
2.利用多媒体激发兴趣3.利用语言情境,激起情感交流初中历史教材中涉及很多的历史场景,战争场面就是其中的一类。
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仅仅是按照教材内容进行介绍,这种方式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如果教师这时候可以利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历史场景进行再现,不仅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也可以深化学生对于课堂内容的理解。
学生自主,互动合作,构建高效历史课堂论文
学生自主,互动合作,构建高效的历史课堂摘要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是师生、生生互动合作与主动探究的互动过程,是新一轮课改的要求,互动合作与主动探究的历史课堂教学有力地促进了历史教学。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互动合作主动探究20世纪70年代,一位美国预言学家指出:“未来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那些没有学会学习的人。
”会学习是人的各个方面素质综合发展的基本条件,学会自主学习的人,必然具备较高主动学习能力。
在我实践的历史课中注重以下七个环节:一、课前预习,激发兴趣在课堂中发挥主体作用,积极参与探究学习,除了要有教师的引导,更离不开课前学生的带着问题去预习,因此课前预习凸显重要。
针对历史课堂我经常让学生在讲课前预习,在学案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预习思考、一个是预习检测,预习思考主要是以思考题的形式出现,而“预习检测”主要是把整课知识点以网络形式的填空题的形式出现。
例如在我讲授八年级上册《红军不怕远征难》这一课时,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预习思考题:(1)阅读第一自然段后,你能自己概括红军长征的原因吗?(2)如果让你从走长征路,你该怎么走?(3)遵义会议召开的时间、内容以及历史意义各是什么?(4)长征开始、结束、转折点各是什么?(5)怎样理解长征历史意义?什么是长征精神?在现实生活中有发扬长征精神的事例吗?请举例说明?(6)长征中有哪些艰难险阻?通过预习问题的设置,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尊重学生,体现“激发兴趣,促进发展”的教学理念,从而实现历史课堂教学互动合作与主动探究。
二、设置情景,巧妙导入导入是教学的起始环节,恰如其分的导入能迅速将学生的思维引入教学内容的情景中,导入形式可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多样,但应紧扣本课学习内容,具有启发性和思维价值。
把学生引入教学内容的情景中,把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引到探求新知识上来,同时教师也自然的把学习目标展现给学生,激起学生对新知的渴望和探求。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新课导入亦如此。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六篇)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六篇)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低效化;现象分析;对策初中阶段,历史科目所占的比重不及语文、数学等学科的重要,这让教师和学生对待历史学科的态度和热情降低不少,学习效果自然而然就会有所下降。
为了解决在历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这一问题,本文主要就对其问题存在的原因进行分析,然后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法,为提高历史课堂效率提出自己的意见。
1转变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应该抛开传统教学中的“满堂灌”的形式,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不断的变幻教学的花样,多利用比较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对于一些学生比较难理解的内容加以诠释,让学生理解起来更加方便。
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组织一些小活动和小竞赛,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上,既能帮助学生加强对历史知识的记忆能力,还能让学生更好的理清历史知识存在的关系,活跃课堂氛围,增强学生的历史学习体验。
对于一些条件允许的地方,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到当地的历史纪念馆或者是革命圣地进行学习,通过实物让学生对我国历史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帮助学生的学习更加立体。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让他们对自己感兴趣的历史知识进行课外拓展的学习和讨论,增强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和自学能力,同时还能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3利用课本插图,加强学生记忆现在的教材上有很多插图,这里的插图基本上都是和历史事件有关联的,不是单单就这样存在的,教师可以利用好教材上的插图,帮助学生把历史事件内容与插图上的内容结合在一块,还能帮助学生更加方便的理解插图与历史事件的意义。
另一方面,还能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把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对事件的讲解上了,而对于课本上的插图并没有加以利用,这样就浪费了插图的价值,学生们理解起来就会比较枯燥无味,有些抽象的内容还有可能无法理解和掌握。
如果教师能够把插图加以利用的话,有图像进行刺激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进一步的掌握,相互连贯的学习还能保证学习效果。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论文10篇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论文10篇第一篇: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历史是我们初中九大必修课程之一,他能够让我们了解我国的上下几千年的历史,也能让我们学到前人的经验和教训。
无论是对于做人、工作还是治家、治国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但是很多学生并不把历史放在眼里,上课不认真听讲的情况比比皆是。
如何提升自己的上课的有效性,如何化枯燥为有趣,如何让自己的学生爱上历史,如何达到教学大纲的目标,这都是我们老师在教学中需要克服的问题。
(一)学生对于历史的重视还不够。
有一部分学生认为历史是文科,自己以后主修的科目是理科,学习历史没有必要。
这样的心理就使得他们不再好好学习历史,上课期间不是写别的学科作业,就是开小差。
学生不能清楚地认识到历史的重要性,不管老师怎么费劲,有效性也不会有任何的提升。
学生不重视的原因还有一点,那就是中考的时候,历史是开卷考试,很多学生认为学习历史完全没有必要。
只需在书本上抄上足够的例题,考试的时候就什么都不怕了。
于是都把重点放在了数理化的学习上面。
(二)学生对于历史学习毫无兴趣。
历史这一门学科本来就是文科性质的。
他需要学生理解学习,但是更需要的是记忆。
历史本身也是在说明之前古人发生的一些事,他自身的性质就是枯燥乏味的。
这就使得学生的兴趣不能从根本上提升上来。
教学有效性的目标也达不到。
(三)学生的主体地位还是被忽略,课堂教学还是主要以老师为中心。
我们都应该知道的是,我们的学生才是课堂的中心,才是课堂的主体。
老师的脚步应该跟着学生走,而不是牵着学生的鼻子走。
但是现在我们很多初中历史老师在平时上课的时候,总是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一味地讲课,不管学生有没有听懂,不管学生有没有跟上,纯属为了完成自己的目标。
这样就导致学生的主体地位受到了威胁,学生上课也只是麻木地听老师讲课,丝毫不动脑子。
这样一节课上下来,学生也根本不知道老师在讲什么,老师也不了解学生的掌握度。
教学的有效性也只是天方夜谭。
(四)历史老师本身的资历不够好。
七年级历史小论文范文(实用3篇)
七年级历史小论文范文第1篇历史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对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初中七年级历史论文,供大家参考。
一、讲故事更加符合现代初中生的心理状态传统的历史教学方法可能很难适应现代初中生的学习兴趣,得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传统的课堂理论讲授只能挫伤初中生学习兴趣,不能有效地调动孩子对初中历史学习的积极性,很多时候不是中考的压力,许多学生就会放弃对历史的学习。
将一些历史故事加入课堂讲解中有利于孩子们学习兴趣的提高。
例如,我们的川教版教材七年级上册其中一课是《远古的传说》,在讲授之前可以准备一个故事——“大禹治水”,说的是大禹这个人物带领当地居民,与洪水作斗争的故事,大禹进一步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认为洪水不是堵就能堵住的,需要进一步疏导,通过泄洪完成水患的治理,这样的一个故事开场将有效引导初中生从下课的兴奋劲中迅速安静下来,激发他们认真听故事的情绪,从而进一步过渡到整个《远古的传说》这个课程的讲解之中。
可以在课程讲解之中进一步穿插“大禹治水”的故事,让学生疲劳的神经进一步激发出学习的兴趣,课程结束之后,也可以进一步讲述“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引发学生进一步的思考和思维拓展,培养学生“有了大家才有小家”的奉献精神。
二、讲故事更加符合现代初中生思维发展的需要初中生的思维开发还不够完善,学习的逻辑思维、发散思维、抽象思维等还不是很全面,有时遇到一些抽象的问题,初中生很难理解其中蕴含的道理。
川教版教材七年级的《西周的兴亡》这节课中,讲了西周的崛起是因为商纣王的昏庸造成商王朝的落败最终成就了西周的崛起。
这个过程对于初中生来说,相对比较枯燥而且没有什么样的感性认识,商纣王是怎样的昏庸,没有具体的概念,当时的西周是怎样休养生息的,这些都是学生知识空虚的基础问题,建立在这样基础之上的知识结构就是海市蜃楼,过了一段时间,学生就将这段历史知识点还给教师,如果教师在商纣王如何的昏庸方面具体说一些故事,例如,酒池肉林、丞相比干迫害等这些故事可以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商纣王昏庸无道的具体形象,也加深了学生对于商王朝覆灭的理解,这种理解将使学生对这《西周的兴亡》这节内容的记忆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有效筑牢了他们学习的根基,完全符合初中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因为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关于古代历史的讲解时间跨度相对比较大,很多时候古人的想法和思维方式由于这个原因而很难被学生理解,通过对“姜尚垂钓”等经典故事的讲述,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西周兴起必然性的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历史课堂的互动探究
摘要:在大力开展历史新课程改革、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新课改形势下的历史课堂,应该是开放的课堂,互动的课堂。
这样的课堂教学不仅能促进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和对历史知识的掌握,而且有利于培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
那么,究竟如何让初中历史课更高效呢?文章认为“课堂互动探究”的运用应是历史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的精髓。
关键词:参与;兴趣;互动;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12-089-01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导。
长期的以来的传统教学过于强调师之权威和学生在课堂上对师长的绝对尊从,使得“教学”过程变成了教师单向授课的“独角戏”,而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成分很少,甚至没有,这样便形成了历史悠久的“满堂灌”教学模式。
因此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改革的目标和方向,教师与学生应该是教学过程中的平等参与者。
那么,究竟如何在初中历史课开展互动探究呢?我简单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一、预设情境,参与课堂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的最高境界是乐学。
因此教学要用具体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素材引导学生投入教学活动中。
如
果知识内容能使学生产生兴趣,那么学生就会主动地、积极参与其中。
因此,教师要精心预设有效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怦然心动”,进而于不知不觉地爱上初中历史课。
如学习北师大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5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时,首先利用多媒体播放诗朗诵———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让学生体会到红军长征的艰难,然后用音响播放《长征组歌》中的“四渡赤水出奇兵……毛泽东用兵真如神”……,使教学内容具有动感和感染力,把教材变为活动的形式表现了出来,使学生的认知和理解至始至终处于活跃的状态,因此,在历史课堂教学上,要点燃学生探索的欲望,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
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从而提高教学实效,促进学生素质发展。
二、导之以情,师生互动
在历史课堂教学这个教学大“舞台”上,历史教师既是“导演”,又是“演员”,与学生(演员)共演一台戏。
教师要为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创造一个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沐浴在情感艺术的享受之中,从而激发学生参与课堂,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在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方法中,语言是最普遍、最直接、最常用的教学手段。
如果我们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生动描述历史长河中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动人故事去吸引学生,引起学生的共鸣,就能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
如在讲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宋金南北对峙》时,在讲到民族英雄岳飞的时候,我是这样描述的:宋朝有个人叫岳飞,他在母亲的教导下,从小立下了报国杀敌的远
大志向,勤学苦练,学了一身好武艺,又熟读了许多兵书。
当时,北方金国军队南下侵犯宋朝,到处烧杀抢夺,一直打到了宋朝都城汴梁,把皇帝、太上皇及大臣等8000多人俘虏了,国家和人民都处于灾难之中。
为了保家卫国,岳飞报名参加了抗金队伍。
出发前,岳飞母亲亲手用针在他背上刺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很快成为一名抗金名将。
通过我的生动讲述,学生学习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他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也就提高了。
三、晓之以法,互动探究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活动中从实际出发,启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来龙去脉,用简单明了和通俗的语言,巧妙引导学生一步步的深入研究。
在研究问题的课堂教学中,应先少一些知识再现性问题,多一些思考性问题。
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给学生多一些时间和空间,多一些领悟的过程,少一些死记硬背,只有沿着科学的思路,提炼出方法,课堂才会充满着探究的氛围,才会生机勃勃。
教学实践也反复证明,学生对即使是毫无直接兴趣的智力竞赛
活动,也会因渴望竞争取胜而产生间接兴趣,因而忘记事件本身的
乏味而兴致勃勃地投入到竞争中去。
为此,我们应设法把课堂变为“智力竞技场”,积极创设竞争氛围,在课堂上开展各种自学比赛活动,如抢答比赛等。
例如在九年级历史复习跨入近代社会的门槛这一单元时,我设计了一系列的题目如文艺复习最早开始于哪个国家、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什么等等由学生组成小组进行抢答比
赛,大家都踊跃回答,唯恐争不到机会。
再如,我在新授课北师大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8课《辛亥革命》时,组织学生讨论“你认为辛亥革命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当时课堂气氛相当热烈,在分组讨论中,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甚至同一组内的成员间也有不同的意见,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学生找出了许多教材中甚至电视电影中的知识作为理由,整个课堂尤如辩论赛的现场。
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率也自然得到了提高。
总之,师生互动就是让学生和教师充分参与课堂教学的重要宗旨,而只有师生充分动起来,才会让学生在一节课中获得最大的收效,既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又从学生身上学到了好的做法,才会培养出主动参与自主学习的学生,同时提高教师的文化素质和教学水平,实现教学中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