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勒课程原理
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1. 引言说到教育,大家可能会想到那些严肃的课堂和高高在上的老师,但其实,教学的本质就是一场心灵的交流。
泰勒的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简直就是这场交流的金钥匙。
好比在做饭,得先有食材,再有配方,才能做出美味的佳肴。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位教育界的大咖——泰勒,他的理念到底有多重要。
2. 泰勒的教育理念2.1 教学目标的重要性首先,泰勒特别强调教学目标的重要性。
试想一下,没目标的学习就像无头苍蝇,东撞西碰,最后搞得一团糟。
泰勒认为,教育应该明确设定目标,清楚要让学生学到什么。
这样,教学就能有的放矢,像打靶一样,一箭穿心。
你看,给学生设定清晰的目标,就像给他们打开了一扇窗,阳光一照,知识的种子就开始发芽了。
2.2 教学内容的选择接下来,咱们聊聊教学内容。
泰勒认为,课程内容要与目标相匹配,就像做拼图,只有把对的块儿拼在一起,才能看出完整的画面。
比如说,如果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那课程里就得有相关的讨论和分析,而不是一味地灌输知识。
换句话说,教学就得与时俱进,符合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这样,课堂才不会变成“睡觉的天堂”,而是“思维的乐园”。
3. 教学方法与评估3.1 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说到教学方法,泰勒可不是随便说说。
他认为,不同的目标要用不同的方法来达成。
比如,若是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咱就得让他们参与到实践中去,而不是单靠书本。
想象一下,老师让学生们动手做实验,眼睛闪闪发光,激情四溢,那种氛围简直让人热血沸腾!这样,学生的学习就变得生动有趣,再也不是“枯燥的填鸭式教育”。
3.2 评估与反馈当然,光有好方法还不够,评估也很重要。
泰勒提到,评估要与教学目标相一致。
这就好比咱们买了个新车,得定期检查才能确保它跑得飞快。
通过合适的评估,老师能知道学生的学习效果,也能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反馈就像是学习的指南针,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不迷路,稳稳前行。
4. 结论总而言之,泰勒的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让我们看到了更清晰的教育图景。
泰勒的课程原理
泰勒的课程原理
泰勒的课程原理是管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它是由美国工业工程师弗雷德里
克·泰勒在20世纪初提出的。
泰勒主张,通过科学管理的方法,可以提高工作效
率和生产效率,从而实现企业的最大利润。
泰勒的课程原理包括科学管理、工作分析、工作标准化等内容,对于现代企业管理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泰勒的课程原理强调科学管理。
他认为,管理应该是一种科学,而不是
凭经验和直觉。
通过科学的方法,可以分析工作流程,找出最有效的工作方法,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泰勒提出的科学管理原则包括工作分析、工作标准化、奖励与惩罚等,这些原则至今仍然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中。
其次,泰勒的课程原理强调工作分析。
他认为,只有深入了解工作的实际情况,才能找出最有效的工作方法。
因此,泰勒主张对工作进行详细的分析,包括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工作环境等方面。
通过工作分析,可以找出工作中的低效环节,进而进行改进,提高工作效率。
另外,泰勒的课程原理还强调工作标准化。
他认为,通过制定统一的工作标准,可以确保每个工人都按照同样的标准进行工作,从而提高整体的生产效率。
泰勒提出了一系列的标准化方法,包括时间研究、动作研究、工序分解等,这些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制造和服务行业中。
总的来说,泰勒的课程原理对于现代企业管理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
科学管理的方法,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从而实现企业的最大利润。
因此,企业管理者应该深入理解泰勒的课程原理,将其运用到实际的管理中,从而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和进步。
泰勒课程原理(一)
泰勒课程原理(一)泰勒课程简介泰勒课程(Taylor Course)是一种针对创作者的学习系统,逐步帮助他们提高其创作的技能和水平。
本文将从浅入深地解释泰勒课程的相关原理,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学习系统。
什么是泰勒课程?泰勒课程是由资深创作者约翰·泰勒(John Taylor)创建的一种创作学习系统。
该系统旨在通过逐步学习和实践,帮助创作者提高其创作技能和水平。
泰勒课程提供了一系列的课程和教材,涵盖了从基础知识到高级技巧的各个方面。
泰勒课程的原理1. 渐进式学习泰勒课程采用渐进式学习的原则,将创作者的学习过程分为不同的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目标和任务,帮助创作者逐步提升其技能和水平。
通过分阶段的学习,创作者可以更好地吸收知识,并逐渐应用到实际创作中。
2. 实践导向泰勒课程强调实践的重要性。
除了理论知识的学习,创作者还需要通过实际的创作过程来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技能。
泰勒课程提供了丰富的实践任务和案例分析,帮助创作者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创作中。
3. 反馈和改进泰勒课程注重创作者的反馈和改进。
创作者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会得到来自导师和其他创作者的反馈和建议,帮助他们发现问题并改进创作。
泰勒课程提倡创作者之间的互动和交流,通过分享经验和观点,不断推动创作者的成长和进步。
泰勒课程的特点1. 系统化泰勒课程是一个系统化的学习系统,包含了从基础到高级的各个阶段。
创作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和学习路径。
这种系统化的学习方式帮助创作者更好地组织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果。
2. 多样性泰勒课程涵盖了各种创作领域和技能,包括写作、绘画、音乐创作等。
创作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长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和学习内容。
这种多样性的学习方式不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也能够满足不同创作者的需求。
3. 灵活性泰勒课程提供了灵活的学习方式。
创作者可以自由选择学习的地点和时间,并根据自己的进度进行学习。
课程的教材和资源也可以随时在线获取,方便学习者随时查阅和学习。
泰勒课程设计模型
泰勒课程设计模型
泰勒是目标模式的代表人物,目标模式是课程设计的主流模式。
泰勒基于对课程的规划和设计提出了以确定教育目标为核心的课程理论。
泰勒课程设计的原理如下:
1.形成课程目标
在课程设计之初,首先需要回答“达成什么教育目的”的问题,即要确定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的决定需要考虑学生、社会以及学科等的需求,并综合这些需求形成暂时的课程目标。
针对暂时的课程目标从教育哲学和学习心理学两个方面进行过滤,进而形成精确的课程目标。
精确的课程目标应当数量少而重要。
2.选择学习经验
选择学习经验,即确定需要提供什么样的学习内容或活动,才能达到之前确定的课程目标。
3.组织学习经验
在选择了众多的内容或活动后,需要回答“怎样将这些学习经验有效组织起来”的问题,即组织学习经验。
组织学习经验的过程就是要对选择
的内容或活动进行适当的分配、整合,并安排合理的学习顺序,形成指导学习活动的教材。
4.指导学习经验
指导学习经验阶段涉及到了实际教学活动的开展,即将课程通过教材内容或活动以及教师的教学引导,让学生开展学习。
5.评估学习经验
在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学习后,需要对已经开展的学习进行评估,以判断“是否达成了教学目标”,为后续的课程改善、调整或放弃提供信息支持。
泰勒的课程设计原理
泰勒的课程设计原理
泰勒的课程设计原理是由美国教育家拉尔夫·W·泰勒(Ralph W. Tyler)提出的,泰勒被认为是教育评估和课程发展的先驱
之一。
他的课程设计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要点:
1. 目标导向:课程设计应该以明确的教育目标为基础,为学生提供明确的学习目标和期望结果。
教师需要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学生达到什么样的能力或知识水平。
2. 学习者参与:泰勒认为学习者需要参与课程设计的过程,以便根据他们的需求和背景,使课程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3. 教学活动:泰勒强调学习者通过实际的教学活动来实现目标,例如小组讨论、实验、案例研究等。
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4. 评估与反馈:泰勒认为评估是课程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可以确定教学是否达到了目标,并提供反馈和指导。
5. 课程的连续性:泰勒认为课程设计应该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课程的每一个部分都应该与其他部分相互联系,并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通过泰勒的课程设计原理,教师可以更加科学地进行课程设计,明确教学目标,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并提供有效的评估和反馈机制,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课程教学的基础原理
(一)课程教学的基础原理:泰勒原理美国课程学者拉尔夫•泰勒在1949年出版的著作《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指出,开发任何课程与教学计划都必须回答四个基本问题:1.学校应该试图达到什么教育目标?2.提供什么教育经验最有可能达到这些目标?3.怎样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4. 我们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这四个基本问题可进一步归纳为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计划,由此构成了“泰勒原理”的基本内容。
这四个基本问题被称为课程开发的“永恒的分析范畴”。
泰勒原理被称为课程领域中“主导的课程范式”。
评价:(局限)泰勒原理是课程开发的一个非常理性的框架,它不可避免地带有那个时代科学至上的印记。
从本质上看,泰勒原理的深层价值取向是“技术兴趣(技术理性)”。
它力图有效控制课程开发过程,使课程开发过程成为一种理性化、科学化的过程,为课程开发提供一种普适性的程序,其对“技术兴趣”的追求是显见的。
“泰勒原理”的“技术兴趣”的本性倾向于把课程开发过程变成一种普适性的、划一的模式,这样,课程开发过程中的创造性不见了;每一具体学校实践的特殊性也容易被忽视;教师在课程开发过程中的主体性、创造性也不能得到应有的尊重;学习者是被控制的对象,他们在课程开发中、在教育过程中被置于客体地位,其主体性不可避免地受到压抑。
(贡献)泰勒原理一直被作为课程探讨入门的基本框架,奠定了课程开发与研究的基本思路和范围。
它综合了当时有影响的教育学流派和思想的各种主张,囊括可课程开发的诸种重要因素,形成一个系统的模式。
且该模式简洁明了、易于理解把握。
除了它的历史意义外,泰勒原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课程分析的可行思路,在世界各国课程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课程的目标取向:普遍性目标普遍性目标是基于经验、哲学观或伦理观、意识形态或社会政治需要而引出的一般教育宗旨或原则,这些宗旨或原则直接运用课程教学领域,成为课程教学领域一般性、规范性的指导方针。
泰勒课程原理
泰勒课程原理
泰勒课程原理是一种管理方法,旨在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力。
该方法由美国工程师弗雷德里克·泰勒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
初提出,并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组织管理领域。
泰勒课程原理的核心理念是通过科学分析工作流程,找出最佳的工作方法,并将其传授给工人。
泰勒认为,通过将工作任务分解为一系列简单而明确的步骤,并制定相应的标准和规范,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工人的生产效率。
泰勒课程原理的基本步骤包括:
1.科学管理:泰勒认为,管理者应该通过科学方法研究工作流
程和方法,找出最佳的工作方式。
2.科学分工:泰勒提倡将工作任务分解为一系列简单而明确的
步骤,每个工人只负责其中一部分任务,以提高专业化程度和效率。
3.科学选拔和培训:泰勒主张通过科学方法选拔和培训合适的
工人,以确保他们具备完成任务所需的技能和知识。
4.科学监督和控制:泰勒认为,管理者应该对工人进行监督和
控制,确保他们按照规定的标准和方法完成工作。
泰勒课程原理的应用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一些争议。
一方面,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力,减少浪费和错误。
另一
方面,一些批评者认为,泰勒课程原理忽视了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将工人视为机器般的执行者,可能导致工作压力和不满情绪的增加。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平衡科学管理和员工参与的关系,以实现最佳效果。
课程设计中的泰勒原理
课程设计中的泰勒原理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泰勒原理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应用;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泰勒原理分析和解决教学设计中的实际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学生培养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提高教学设计的质量和效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阐述泰勒原理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分析泰勒原理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3.运用泰勒原理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和评估教学效果;4.展现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提高教学设计的质量和效果。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泰勒原理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应用。
教学大纲如下:1.第一章:泰勒原理概述1.1 泰勒原理的起源和发展1.2 泰勒原理的基本概念1.3 泰勒原理的特点2.第二章:泰勒原理在教学目标设计中的应用2.1 教学目标的确定2.2 教学目标的表述2.3 教学目标的分解与整合3.第三章:泰勒原理在教学内容设计中的应用3.1 教学内容的选取3.2 教学内容的3.3 教学内容的呈现与传递4.第四章:泰勒原理在教学方法设计中的应用4.1 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4.2 教学媒体的运用4.3 教学活动的设计5.第五章:泰勒原理在教学评估与反馈中的应用5.1 教学评估的原则与方法5.2 教学评估的实施与反馈5.3 教学改进与优化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泰勒原理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讨论法:引导学生针对实际案例进行讨论,提高学生运用泰勒原理分析和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泰勒原理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4.实验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教学设计的过程,提高教学设计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
泰勒的课程原理
泰勒的课程原理
泰勒的课程原理是一种教学方法,它采用个别化的学习方式,通过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能力水平,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和指导。
泰勒的课程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个别化学习:泰勒的课程原理强调个别化的学习,即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量身定制适合他们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这样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积极性。
2. 学生主导学习:泰勒的课程原理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者和指导者,通过提供适当的资源和指导,帮助学生主动探索和构建知识。
3. 问题导向学习:泰勒的课程原理注重学生的实际问题和情境,将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经验和背景联系起来,使学习更加有意义和有价值。
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4. 反馈和评价:泰勒的课程原理重视及时的反馈和评价,将其作为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及时的反馈,学生可以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进展,并作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泰勒的课程原理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个别化的学习,可以更
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它适用于各个年级和学科的教学实践,并在教育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和影响。
泰勒课程原理的基本内容
泰勒课程原理的基本内容1. 引言泰勒课程原理(Taylor’s Principles of Teaching)是由美国教育家弗雷德里克·泰勒(Frederick Taylor)提出的一套教学原则和方法,旨在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成果。
该原理强调教育的科学性和系统性,通过分析学习者的需求、制定明确的目标、设计有效的教学方法和评估学习成果,以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
2. 泰勒课程原理的基本原则泰勒课程原理包括以下几个基本原则:2.1 学习者为中心教学应以学习者为中心,关注学习者的需求、兴趣和能力。
教师需要了解学习者的背景知识、学习风格和学习目标,以便根据学习者的特点和需求来设计教学活动和课程内容。
2.2 明确的学习目标教学应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以指导教学活动和评估学习成果。
学习目标应具体、可衡量和与学习者需求相适应。
教师需要清楚地向学习者解释学习目标,并与学习者共同制定达到目标的计划。
2.3 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方法的选择应基于学习者的特点和学习目标。
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实践、案例分析等,以促进学习者的主动参与和深度学习。
教学方法应具有启发性、互动性和趣味性,激发学习者的兴趣和积极性。
2.4 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多媒体资料、实验设备等。
教师应根据学习目标和学习者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并合理利用这些资源来支持教学活动。
教学资源的使用应能够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果。
2.5 评估学习成果评估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用于检查学习者是否达到了学习目标。
教师应采用多种评估方法,如测验、作业、项目等,来评估学习者的学习成果。
评估结果可以为学习者提供反馈和改进的机会,同时也可以为教师提供教学效果的反馈和改进的依据。
3. 泰勒课程原理的应用泰勒课程原理可以应用于各个教育阶段和学科领域,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成果。
以下是泰勒课程原理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示例:3.1 小学数学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目标,设计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教学活动。
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读书笔记
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读书笔记《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读书笔记》一、引言在现代教育理论和实践中,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是一部不可忽视的重要著作。
本书深入探讨了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的基本原理,为教育工作者和学生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建议。
本文旨在全面评估这本书的内容,并据此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以便读者能更深入地理解泰勒的教育思想。
二、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的概括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强调了教师在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中的重要作用。
他提出了“按学生的需要教学”的理念,强调课程应该围绕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展开,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
泰勒还强调了教学内容的结构化和系统性,提出了“学习活动、教学方法和评价的有机结合”理论,为教学实践提供了系统化的指导。
三、从简到繁的探讨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包含了丰富而复杂的教育理论。
他强调了课程设计应该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这与以往的教学理念有所不同。
他提出了“教学活动、教学方法和评价的有机结合”理论,为教师提供了具体的教学指导。
泰勒还探讨了教师在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中的作用,强调了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激励者。
四、总结与回顾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是一部极具价值的教育著作,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育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探讨了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的基本原理,为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建议。
值得注意的是,本书中的理论并非纸上谈兵,而是结合了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
我认为泰勒的教育思想对于现代教育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五、个人观点与理解在阅读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过程中,我深受其教育思想的启发。
他对于教育的重要性和教学的复杂性有着深刻的理解,提出了很多切实可行的教育建议。
在我看来,学生应该是教学的中心,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进行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
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采用泰勒教学法进行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的基本原则。
泰勒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调个性化教学,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发展。
在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有几个重要的方面需要我们深入了解和掌握。
首先,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强调个性化教学。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特点和学习需求,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和特点,设计和实施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个性化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其次,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发展。
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承担更多的学习责任,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主动探究和发现知识,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此外,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强调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生活性。
教学内容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实际需求,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帮助他们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强调教学过程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创设多样化的学习环境,满足学生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学习要求,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总之,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强调个性化教学、自主学习、实用性和生活性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只有深入理解和贯彻这些基本原理,才能更好地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泰勒《课程原理》
《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The Basic Principles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作者:R.W.Tyler導讀者:王秀玲壹、泰勒生平簡介泰勒(R.W.Tyler)在1902年4月22日,誕生於芝加哥。
1904年因父親返回內布拉卡斯州(Nebraska)擔任牧師,泰勒便在內州成長並接受教育。
雖然家庭經濟較差,但泰勒的學業表現優異,而且對數學與科學產生濃厚的興趣。
1921年泰勒畢業於道恩學院(Doane College),其後至高中教書,擔任生物、物理、化學、數學與幾何的教師,此一教學經驗是泰勒進入教育領域的開始。
為了成為一位更優秀的教師,泰勒繼續進修,1923年獲得內州林肯大學(Nebraska-Lincoln)教育碩士學位,並擔任該校科學講師。
1926年泰勒赴芝加哥大學,在賈德(C.H. Judd)指導下以一年時間完成博士學位。
此間並曾參與查特斯(W.W.Charters)的「聯邦師資訓練研究」方案,擔任統計研究助理的職務。
此一教育科學的訓練研究經驗,深深影響泰勒日後的課程研究工作。
1927年泰勒完成博士學位之後,應聘到北卡羅來納州教堂山大學(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擔任副教授,同時負責教育研究中心指導州立高中的考試方案,經常到當地的中小學授課,並與教師研討有關課程與測驗的問題外,又參與大學社會科學研究所的工作。
1929年泰勒前往俄亥俄州立大學(Ohio State University)服務,擔任教育系副教授與教育研究中心的副研究員。
由於泰勒經常與教師們討論教學問題,並且提供建議與解決途徑,因此被尊稱為「教育的家庭醫師」(Educational Family Doctor)。
後來泰勒擔任該中心成就測驗部門的主管,乃發展出成就測驗以測量教學目標,此概念與理論基礎替代了當時的測驗與考試,同時採用行為術語定義教育方案的目標。
泰勒课程原理
泰勒课程原理详解1. 引言泰勒课程原理(Taylor’s Principles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是一套教学理论和方法,由美国教育家爱德华·泰勒(Edward Lee Thorndike)于20世纪初提出。
该理论对于教学设计和实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习过程,并提供有效的教学策略。
本文将详细解释与泰勒课程原理相关的基本原理,包括目标设置、逐步指导、巩固与复习、反馈和评估等方面。
通过深入探讨这些原理,希望能够为教师提供有益的指导,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2. 目标设置目标设置是泰勒课程原理中的第一个基本原则。
根据该原则,教师应该明确设定每节课或每个学习任务的具体目标。
目标应该明确、可衡量,并与学生当前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相匹配。
设定明确的目标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并提供一个清晰的方向。
同时,它也为教师提供了一个评估学生学习成果的标准。
在设定目标时,教师应考虑以下几个要素:•可衡量性:目标应该能够通过具体的评估方式进行测量和评判,例如考试、作业或项目等。
这样可以让学生清楚地知道他们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挑战性:目标应该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使学生能够全力以赴,并不断进步。
然而,目标也不能过于困难,以免让学生感到沮丧和无助。
•与学生现有知识和能力相匹配:目标应该基于学生当前的知识水平和能力,避免过高或过低的设定。
3. 逐步指导逐步指导是泰勒课程原理中的第二个基本原则。
根据该原则,教师应该将复杂的任务分解为一系列简单、易于掌握的步骤,并逐步引导学生完成这些步骤。
逐步指导有助于避免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挫败感,并提供了一个渐进式的学习路径。
它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并逐渐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在进行逐步指导时,教师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明确目标和步骤:在开始任务之前,教师应该明确说明任务的目标以及需要完成的每个步骤。
这样可以让学生清楚地知道下一步应该做什么。
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精选完整ppt课件
19
(三)组织学习经验
泰勒提出了组织学习经验的三项原则: 连续性:是指直线式的陈述主要课程要素。 顺序性:是强调每一后继经验要以前面的经验为基础, 同时又要对相关经验加以深入,广泛的开展。 整合性:是指各种学习经验之间的横向关系,以便于学 生获得一种统一的观点,并把自己的行为与所学的课程 内容统一起来。P24
16
目标最有效的形式是什么?
是既能指出要使学生养成的那种行为,又能言明这种 行为能在其中的生活领域或内容。P22
精选完整ppt课件
17
什么是学习经验? 是指学生与环境中外部条件的相互作用。P23
精选完整ppt课件
18
选择经验的五条原则:
1,为了达到某一目标,学生必须具有使他有机会实践 这个目标的所隐含的那种行为经验。P23 2,学习经验必须使学生由于实践教育目的所隐含的那 种行为而活动满足感。P23 3,,学习经验所期望的反应,是在有关学生力所能及 的范围之内。P23 4,有许多特定的经验可用来达到同样的教育目标。
精选完整ppt课件
26
泰勒原理的反思与发展
对泰勒原理的修改和补充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更加关注学生的能动性P28 (二)强调学生的校外学习P29 (三)关于教育目标一般化和具体化的程度问题P30
精选完整ppt课件
27
选择学习经验的十条经验: 1,学生必须具有使他有机会实践目标所蕴含的那种行 为的经验。 2,学习经验必须使学生由于实践目标所蕴含的那种行 为而获得满足感。 3,使学生具有积极投入的动机。 4,使学生看到自己以往的反应方式的不当之处,以便 激励他去尝试新的反应方式。 5,学生在尝试学习新行为时应该得到某种指导。P28
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读后感
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读后感篇1:嘿,你知道吗?我最近读了一本书,叫做《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是泰勒写的。
这本书可真像是一本魔法书,让我对学习有了新的认识呢!“哇,真的吗?听起来好酷啊!”我的同桌小明眼睛亮晶晶地问我。
“当然啦!”我得意洋洋地说,“这本书就像是一个宝藏,里面藏了好多关于怎么教书的秘密。
”“那,那你说,书里讲了什么啊?”小明好奇地凑过来。
“嗯,让我想想。
”我假装沉思,然后神秘兮兮地说,“泰勒告诉我们,教书就像种菜一样,得先知道要种什么菜,然后再想怎么种。
”“哈哈,种菜?这比喻太逗了!”小明笑得前仰后合。
“对啊,就像妈妈做菜前要计划好菜单,老师上课前也得计划好教什么,怎么教。
”我解释道。
“那,那书里有没有说怎么让学习变得有趣啊?”小明眨巴着眼睛问。
“当然有啦!”我兴奋地说,“泰勒说,学习要像玩游戏一样,要有目标,有挑战,还得有奖励。
”“就像我们玩捉迷藏,要找到藏起来的小伙伴,还得不被抓住,对吧?”小明插嘴道。
“没错!就是这样!”我拍手叫好,“而且,泰勒还强调了反馈的重要性,就像我们玩游戏时,赢了会得到表扬,输了会学到怎么改进。
”“哇,那听起来学习真的可以变得很有趣呢!”小明的眼睛里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是啊,是啊!”我点头如捣蒜,“而且,泰勒还提到了评价,他说评价就像量体温,要准确知道我们学得怎么样。
”“哈哈,量体温,这个比喻太形象了!”小明笑得合不拢嘴。
“对吧,对吧!”我也笑了,“评价不是为了批评我们,而是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
”“那,这本书对你有什么启发吗?”小明好奇地问。
“当然有啦!”我认真地说,“我觉得,学习不应该只是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而应该是一场冒险,我们要像探险家一样,去发现新知识。
”“哇,听起来好刺激啊!”小明的眼睛里充满了向往。
“是啊,是啊!”我兴奋地挥舞着手臂,“而且,泰勒的书还让我明白了,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就像每片叶子都有自己的形状。
”“嗯,我明白了。
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泰勒课程简介1、泰勒课程是一种学习理论,由于它较其他学习模型具有许多先进的特性,而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2、泰勒课程的目的是通过在学习者、课程内容和教学环境之间建立有效的相互关系,以最大限度地帮助学习者获取最大吸收量的新知识和技能。
3、泰勒课程的设计特别注重学习者在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中获得技能、知识和自信。
同时,它也增强了学习者在之后的表现方面的能力,并且能够为学习者创造多种知识范畴。
二、泰勒课程的基本原理1、泰勒课程中把学习者视为探究课题的研究者,由学习者本人合作研究和发现知识和技能,以更深入地理解所学的知识。
2、泰勒课程的核心是它的反馈机制,它以及时和有效的方式衡量和评估学习者的学习进度,以便能够为学习者提供所需要的及时的支持。
3、泰勒课程的另一个特点是它的多学科内容融合,它将不同的学科知识结合在一起,以实现多方面的概念能力。
4、最后,泰勒课程注重培养学习者的责任感和自我管理能力,通过提供学习者参与学习的实践性机会,对学习者负责。
三、泰勒课程的教学1、教学旨在建立一种促进学习者全面发展的可持续的学习体系。
2、教师需要通过利用泰勒课程的反馈机制,实施改进学习中层级性的技巧,从而支持学习个体的发展。
3、教师也需要利用所有的可用资源,为学习者提供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从而使学习者能够参与学习,不断探究和反思。
4、泰勒课程教学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围绕学习者的兴趣、需求和目标,引导学习者朝着更具挑战性的知识水平前进。
四、总结泰勒课程的核心在于综合考虑并强调关注学习者与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达到最佳效果。
它让学习者可以利用自身的能力和知识,以及相关的学科的知识,一起参与一个充满挑战的学习体验,以实现他们的发展目标。
泰勒课程以及时、高效且有效的方式,以期望帮助学习者获得最大的学习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主要理论成果
确定教育目标 组织教育经验
选择教育经验 评价教育计划
确定教育目标
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一、三个来源
(1)对学习者自身的研究; (2)对当代生活的研究; (3)学科专家的建议。 二 、两个筛选器
(1)是教育和社会哲学;
(2)是学习心理学。
泰勒认为,目标的陈述 仅仅有合理的目标是不够的,还 必须把目标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
4.学习经验组织的一般步骤 (1)确定课程组织的一般框架。即采用分科课程、广域课程还是核 心课程等。 (2)确定每一课程领域的组织原则。即考虑学习经验组织的逻辑顺 序和心理顺序。 (3)确定低层次组织的方式。即采用课、课题还是单元的方式。
(4)制定灵活的 “资源单元”。供每位教师在与某一组学生打交 道时使用。
(二)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1.选择学习经验的五条原则 (1)给学生提供的学习经验必须既能使学生有机会实践该目标 所隐含的行为,又能使学生有机会处理该目标所隐含的内容。 (具有实践可能)
(2)必须使学生在从事教育目标所隐含的行为的过程中获得满 足。(使学生获得满足)
(3)所期望的反应是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的。(力所能 及) (4)有许多特定的经验能够用来达到同样的教育目标。(多种 经验→同一目标) (5)同样的学习经验通常会产生几种结果。(同一经验→多个 目标)
2.有助于达到目标的学习经验所必备的四个特征:
(1)有助于培养思维技能;
(2)有助于获得信息;
(3)有助于形成社会态度;
(4)有助于培养兴趣。
组织教育经验
(三)怎样才能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1.学习经验组织的两种方式 (1)纵向组织:指不同阶段(或时期)的学习经验之间的联系。 (2)横向组织:指不同领域的学习经验之间的联系。 2.学习经验组织的主要准则 (1)连续性:是指“直线式地重复主要的课程要素”。 (2)顺序性:或称序列性。是指“把每一后继经验建立在先前经验的基础上,同 时 又对有关内容作更广泛、更深入的探讨”。 (3)整合性:是指“课程经验的横向联系
(5)师生共同设计活动。这是课程的最终实现状态
评价教育计划
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1.评价的含义 评价过程实质上是确定课程与教学计划实际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 的过程。泰勒认为,评价有两个重要的方面: 第一,它寓意评价必须评估学生的行为。 第二,它寓意评价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包括一次以上的评估。否则, 我们无法了解变化是否发生。 。
2.评价的一般程序 ①先说教育目标;
②确认评价情境;
③设计评价手段;
④利用评价结果。
一是了解课程的 实际结果 二是提出改进课程的各种假设
原理评价
泰勒的课程评价模式是教育平价理论发展史上第一个比较完整的 评价模式,也是最有影响的模式。泰勒将学生、社会生活、学科专 家三个方面共同作为目标来源,使得目标模式获得了合理地基础。 将目标贯彻于课程编制的各个环节之中,使得目标具有极强的可操 作性。因此有人将泰勒称为课程编制模式的行为目标之父 。
拉尔夫· 泰勒 (Ralph Tyler)
一、了解泰勒
二、泰勒原理
三、原理应用 四、原理评价
一、了解泰勒
拉尔夫· 泰勒(Ralph Tyler),美国著名教育学家、课程理论专家、
评价理论专家。他是现代课程理论的重要奠基者,是科学化课程开
发理论的集大成者。由于对教育评价理论、课程理论的卓越贡献,
泰勒被美誉为“当代教育评价之父”、“现代课程理论之父”“行为目标
另外,也有许多人对目标模式提出了置疑和批评,认为现实中的
课程操作远远复杂于泰勒的直线式课程编制等问题。但无论如何, 泰勒对课程的贡献都是无庸置疑的。正如有人所言:“不管人们是 否赞同„泰勒原理‟,不管人们持什么样的哲学观点,如果不探讨泰勒
提出的四个问题,就不可能全面地探讨课程问题”。
优点:
一、它提供了一个课程研究的范式,泰勒本人
三、把课程编制作为一种直线式的过程。
3.学习经验组织的三个层次 (1)最高层次:①具体的科目(specific subjects)。②广域课程 (broad fields)。即将一个广泛的知识领域视为一个整体,并以此来设计 课程。如社会学科、语言艺术、普通理科、保健体育。③核心课程(core curriculum)。即以问题为中心的一种课程设计。④未加分化的课程。类
维”、“培养创新能力”、“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
能力”等等。 (2)二维图表陈述法 在分析批评常用的目标表述方式之后,泰勒提
出了自己关于目标表述的主张:“最为有效地陈述目标的形式,是以这
样的措辞来表达”
选择教育经验
(1)对已有陈述方式的批判 ①“把教育目标当作教师要做的事情来 陈述”。如介绍进化论,介绍杜威的教育思想;讲解一元一次议程的概 念; ② “列举一门或几门学程所涉及的课题、概念、概括或其它内容 要素”。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度”例如:一元一次 方程的概念、解法、应用;或以概括以形式来陈述, “物质等。 ③目标的陈述过于笼统或概括。例如:“发展批判性思
似我们现在所讲的经验课程,把整个教学计划视为一个整体,以学生生活
为基础设计课程。 (2)中间层次:①按序列组织的学程,如社会科学Ⅰ、社会科学Ⅱ、社 会科学Ⅲ;②以一学期或一学年为单位的学程。如四年级的中国历史,五 年级的世界历史。它们之间具有互补性,但较少考虑其联系和关系,合起 来并不构成一个整体的历史学科。 (3)最低层次:①课;②课题;③单元。 。
之父” 。他在1949年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Basic Prin ciples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
泰勒(Ralph Tyler)1902年出生于芝加哥,在内布拉斯加州成长并接受教育。 19岁大学毕业后,在南达科他州教自然科学的时候,Ralph Tyler迷上了教学, 后来便将他的专业从医学转向了教育。在芝加哥大学读研究生期间,他认识了 受人敬仰的教育家Charles Judd 和 W. W. Charters。两位教育学家关于教育和 考试的思想对他后来的工作颇有影响。1927年,他成为了俄亥俄州立大学的老 师,在那里他进一步研发了一种新的考试方法。 是斯坦福行为科学高等研究中 心的第一任主任,在位14年。他坚信为了获得研究上的独立精神,研究人员应 该有充分的自由。 是斯坦福行为科学高等研究中心的第一任主任,在位14年。 他坚信为了获得研究上的独立精神,研究人员应该有充分的自由。
也因此获得现代课程理论之父的美誉。 二、将评价引入了课程编制过程。这具有极高
的理论和实践价值,通过评价不断搜集有关的
各种信息,及时地改进和完善课程。 三、建立了课程编制的目标模式
缺点:
一、在“泰勒原理”的三个来源中,泰勒一直忽视了在 目标确定过程中学生的作用和要求,而只单方面强调教 育者的要求。
二、忽视对课程目标自身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