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将亡于中药(深刻到绝望的好文)
当中医消亡时(精)
中医消亡时就是人类走身灭亡的时候……悲哀啊!人类的悲哀!这么一个优秀的东西,即将成为古董!随关时间的不断推移,能够掌握中医诊法的人是越来越少,中医的传承将是很大的问题,用不了多久,他们将成为不可回复的东西!中医的诊法在现阶段懂的会的人越来越少,中医理论理解的人是凤毛鳞角!中医的理论西医至少要在本世纪末才能以未来的科技水平来实现中医的诊法至少要在五十年之后才会有现代医学有所突破(如果到时候还有人会懂的话)中医如果消亡了,那将是人类文明史上最大的悲剧中医如果消亡了人类对于自身的研究至少要放慢五百年中医如果消亡了……上帝都不会原谅你的中医如果消亡了……连神仙都救不了你中医和西医是两个不同的理论系统.很多人否定中医,其中肯定有你现在所受的教育是自然科学和西医是一样的,所以你更容易接受,而中医(的一些阴阳五行)是一些所谓扯淡知识.因为中医的好多东西自然科学现在的手段是不能解释的.但有一个不争的事实:他存在了4000年,而且早于西医(历史多说500年).而且现在一部分外国人正积极的寻求用中医的手段治疗.一些西医被判死刑的人被中医救活了.我觉得中医不是没有发展,是国家对于中医的管理没有一个好的系统.唐朝一个针灸大夫的毕业考核:在身上有经络的铜人中装水再用蜡封,扎准的铜人出水.如果有几个错误就被Pass了,那是上百个啊.而现在的学生能全背下来就觉得不容易了.考试也就是一张纸而已,更何况看病呢?把脉也一样,古代10个要看对6个(有人说脉还不一人一个样,错.找的是典型的,医生公认的)以上才能毕业,而现在中医院校的学生有五分之一说自己会把脉那么这个学校的老师就很厉害了.想想,原来一个中医大夫最多带4各徒弟,现在扩招了,一个专业200~300人,累死也教不过来啊!!中医强调的是实践和言传身教.中医治疗的方式方法又因人而异,因为他强调疗效.所以学生学起来就更迷糊了.西医则不然.他是在解剖实验基础上得出的结论.一个片子,只要是这个病,多少知名教授得出的结论肯定一样.学生自然就很确定,也很明白.中药中的问题:1 中药过不了药检,不是因为毒性,是因为我们国家的中药农残很高,达不到国外标准.2 中药有毒,古人已经告诉我们了,是药三分毒,氧气超过含量的12%还会加速衰老,我们不照样呼吸吗?.3 中药成分复杂,很多都是微量成分起作用.而且起作用的不仅仅是单一组分.河豚毒素的致死量就很少,而且中药中有十八反十九喂.龙胆泻肝丸后来发现有肾衰毒性,但你知道,发明666农药(一种高残留,高毒性的农药)的科学家获诺贝尔化学奖了吗?还有反应停事件.4 有一点要承认是我们的中药药理学很弱.但我觉得中药就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的,又何必强加到自然科学中呢?理解中医自然就理解中药.人家抵触的东西又何必强加呢??!!有人说西药很好,我在一定程度上承认,因为它组分单一,作用靶位,机理明确.而且起效快;总不能拿中药汤抢救心梗吧.这话对,但为什么不能拿中药预防呢?骂中药的人问问自己,中国的西药在哪里?大部分的仿制药充斥市场,辉瑞在中国没有研发单位,想一想,为什么?有一个原因就是,中国人的仿制能力惊人,人家花上千万甚至几个亿去开发新药,很容易就被中国的科研人员盗用仿制(这当然是好事,让我们少走弯路).提高西药研发能力也是当务之急.我劝大家收起这些争论,事实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中药的国际市场中,日本占80%的份额,韩国占13%,而中国一个被成为国粹的中医药,仅仅有7%的份额.西药更不用说.那些挑起争论的人,你们吃饱了后想想怎么能加快我们自己的医药事业,哪怕中药以后论证是假的(不太可能),我们就用它去骗日本人.最起码别让人家挣我们的钱!!!!!!!!。
中医正在被摧毁作文600字
中医正在被摧毁作文600字
在古老的中国,中医就像是咱们的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治好
了无数人的病。
但如今啊,这宝贝好像被埋没了,被那些西药广告
给盖住了。
你看啊,满大街的西药广告,闪得眼睛疼。
大家都追求那种
“吃一片,病就走”的神奇效果,中医那套“望闻问切”的方法,
好像都没人知道了。
医院的诊室里,西医仪器一大堆,中医的针灸、拔罐都快成摆设了。
说实话,中医的理论啊,对咱们现代人来说确实有点玄乎。
阴
阳五行、气血津液,听起来就像天书一样。
科学家们都追求精确数据,中医这套“和谐平衡”的理论,他们可看不懂。
所以,中医的
疗效也经常被质疑。
但说实话,中医可不仅仅是治病,它还是咱们生活的一部分。
中医讲究“天人合一”,就是说咱们人的身体和大自然得和谐相处。
中医觉得,生病就是因为身体内部环境失衡了,所以治病得从调整
体内环境开始。
这种思想啊,对咱们现代人来说特别有用,得好好
琢磨琢磨。
不过啊,现实情况可不太乐观。
西医发展得太快了,中医的生存空间就越来越小了。
再加上有些骗子打着中医的旗号骗钱,让中医的名声也受损了。
这中医的未来啊,看起来有点悬。
但咱们得明白啊,中医可是咱们的宝贵财富。
咱们得好好保护它、传承它,别让它就这么没了。
毕竟啊,这中医可是咱们老祖宗留给咱们的宝贝啊!。
药苦诗词 药苦的诗词
药苦诗词药苦的诗词今天给各位分享药苦诗词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药苦的诗词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现在开始吧!关于医药的七言诗句关于医药的七言诗句1、妙手银针驱病痛,中华医药赛神灵。
西学东渐势头汹,中药中医被废行。
幸遇毛公多倡导,方得起死又重兴。
2、赞美中医杏林春暖沐朝霞,绿叶扶疏绽百花。
救死扶伤尽天职,嘘寒问暖众人夸。
爱心真挚连千里,医德崇高惠万家。
明谢铎《病中怀黄世显李宾之》十日高眠昼起迟,缓寻方药得中医。
3、[宋] 黄庭坚《木之彬彬》木之彬彬,非取异於人。
可宫室则斩则伐,可笾豆则捋则撷。
草之茸茸,非求显於世。
中刍牧则刈则鉏,中医和则剥则枯。
白话释义树木的彬彬有礼,并取不同于人。
4、赞美中医的七言绝句有:九重天子寰中贵,五等诸侯门外尊。
争似布衣狂醉客,不教性命属乾坤。
——《赠李德成(德成善医)》唐代:吕岩(吕洞宾)。
关于味道苦涩的诗句关于味道苦涩的诗句苦涩的诗句有:最为苦涩的是我昨日欢乐的回忆,始信茱萸茶苦涩。
苦涩的诗句有:苦涩未须嫌,兼行苦涩诗。
拼音是:kǔsè。
注音是:ㄎㄨˇㄙㄜ_。
词性是:形容词。
结构是:苦(上下结构)涩(左右结构)。
味苦的诗句有:灯前儿味苦思量,吟肠无味苦搜难。
味苦的诗句有:旗亭有酒味苦短,难尝世味苦酸咸。
拼音是:wèikǔ。
结构是:味(左右结构)苦(上下结构)。
苦水的诗句有:连年苦水旱复来,辛苦水楼残笔。
苦水的诗句有:锸涂得苦水,春夏多苦水。
拼音是:kǔshuǐ。
结构是:苦(上下结构)水(独体结构)。
词性是:名词。
注音是:ㄎㄨˇㄕㄨㄟˇ。
吃药很无奈的诗句吃药很无奈的诗句误吞丹药移真骨,偷下瑶池脱旧胎。
——《咏红梅花得“梅”字》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纳兰性德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
天啊,中药真的也太难喝了吧,和它僵持了十几分钟,还是喝了它吧。
这中药真的猛,舌头好苦好麻,幸亏喜欢的人更猛,把药压下去!我说胃不好在喝中药,你说那好苦呀!跟生活相比它甜多了。
告别中医中药
告别中医中药中医中药的历史悠久,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人民的传统医学和健康保健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中医中药的疗效产生怀疑。
作为一名与医学相关的人士,我认为告别中医中药并不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首先,中医中药在治疗某些疾病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中医主张以人为本,注重个体特征和治疗方法的个性化。
相比之下,西医主要采用标准化的治疗方案,忽视了个体差异。
在一些慢性病的治疗中,中医中药能够有效地缓解病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其次,中医中药在预防和健康保健方面也有其独特价值。
中医强调调整身体的阴阳平衡,以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适当地应用中药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对一些慢性病、亚健康状态以及老年人来说,中医中药的保健作用尤为重要。
此外,中医中药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中医中药的发展历程反映了中国人民对健康和生命的探索精神,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智慧。
告别中医中药,意味着我们失去了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也削弱了我们国家的软实力。
然而,尽管中医中药有其优势和价值,我们也不能忽视其中存在的问题。
一些不合规范的中药制造商和医生滥用中药,导致中药市场疑云重重。
此外,中医学术体系和标准化尚不完善,仍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因此,要想保留中医中药的优势和价值,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加强对中医中药的科学研究,提高其临床疗效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其次,加强对中药制造商的监管,切实保障中药的安全和质量。
此外,还应加强对中医医生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专业素质和医术水平。
总之,尽管中医中药在当代医学中存在一些争议,但其独特的优势和文化价值使得我们无法轻易地告别它。
我们应该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中医中药,并进一步探索和发展其潜力。
只有在充分发展和利用中医中药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和促进人们的健康与幸福。
随着中药材的堕落,中医已然回天无力
随着中药材的堕落,中医已然回天无力我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揣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凶残到这地步。
——鲁迅《纪念刘和珍君》中医药有没有效果?当然有,但现在似乎效果不怎么好,原因在哪里?鄙人高见有两点:1.)传统中医人才的培养是师徒制,《神医喜来乐》中那种,徒弟跟师父吃住在一起,耳濡目染师父如何诊断如何处方,一个师父也就那么一两个徒弟,一带就是十几二十年才能出师。
你再看看现在的培养方式,本科五年,三年半理论,一年半实习,批量化生产。
三年半的理论学习不仅仅只学中医,西医的解剖生理病理药理内外妇儿一样也不能少,导致学生毕业后完全不能按照中医那一套去看病,只能借助于西医的检查结果去治疗。
中不中西不西,不中不西,不是东西。
中医类硕士论文要搞到细胞水平,博士论文要分子水平,这哪里是中医嘛,完全是西医的套路。
2.)中药已经不是老祖宗用的中药。
中医用药讲究道地药材,什么是道地药材呢,四川的黄连、附子,甘肃的枸杞子,山西的党参,广东的陈皮,东北的人参、五味子,湖北、云南的茯苓,山东的阿胶,河南的四大怀药,即怀地黄、怀山药、怀牛膝、怀菊花等,都属于道地药材。
一方山水养育一样药材,换个地方种就不行,这就是道地。
川贝母是四川的名药,自然生长在青藏高原海拔3000—4500米的高山灌丛及草甸地带,主要分布于横断山区和西南高原气候区域,四川阿坝州、甘孜州是其道地产区,换了其他地方就不行。
白术是浙八味之一,适宜在自然植被好,雨量充沛,保水保肥能力强,排水性能良好,有机质、氮、磷、钾及微量元素含量较多的中性偏酸土壤中生长发育,浙江盘安县、新昌县、天台县一带,群山连绵,素有“群山之祖,诸水之源”之称,是浙江四大水系的主要发源地,最适宜白术生长。
中药材总数有一万多种,临床常用的有400-500种,这其中道地药材大概200味,但用量却达到了总量的80%,可见道地药材是中药材的精华,是中医保证疗效的关键所在。
遗憾的是,如同其他东西造假一样,药材也有造假。
中医必将没落
中医必将没落——《灵素商兑》读后感中医的理论和方法没有随自然科学的发展而发展。
崇古尚古是中国文化的特点,也是中医的主要特点。
古代人因为科技水平的限制、认识的限制而创造的医学,在当时是先进的,为人类的健康做出了当时应有的贡献。
我们人类对自然、对科技、对人体的认识发展到了今天,医学却依然停留在几千年前,对自然、人体、疾病的认识还停留在当时,在今天看来是“愚昧”、“可笑”、“小儿科”的阶段,这怎么适应现在的情况、现在的社会。
崇古尚古者认为古人比现代人智慧,古人比现代人进步,古人比现代人认识更高明,对人体的认识更科学,比现代人治疗疾病更有效。
这种思想增么可能正确?我们用“天圆地方”的理论推导出来的医学,在今天能够适用吗?我们“地心学说”的理论下产生的医学,在今天“日心学说”的理论下能够适用吗?我们在认为“月球里住着嫦娥”的年代认识的人体科学,在如今人类探月数度的时代还能算科学吗?一、看看古人的平均年龄,看看“人生七十古来稀”的俗语,看看古代死于传染病的人口比例,再看看现在死于传染病的人口比例,看看产妇、婴幼儿死亡率的变化,我们还能说古代医学必当今发达吗?还能说西医传入前中国的医疗成就有多大吗?回首近百年中西医一消一涨。
百年前西医传入中华大地,几无人去看西医。
妇女则羞于袒胸露腹,常人恐于开胸剖腹,疑于红帽绿眼之西医生,畏于迥异与草根树叶的白色小药片。
然再观百年后今日中国医疗现状,手术、药片、检查,西医之占比,恰似百年前中医占比。
由此可见中医之未来。
浩浩荡荡不可阻挡,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1914年余云岫“废止中医案”,2008年“中医是否科学大讨论”,言犹在耳。
两次讨论均未最后结论,但回首看近百年中西医发展,已是最好的证明,无需多说一句话。
中医之所以不倒有文化的因素,有中华文化认同的需要,有骗子们骗人的需要,有现实的因素。
百年前西医所占比重百不过一,西医人员之少,西医根基不深,国人几不可接受西医。
大量的中医医师将何处去?那是一种力量。
中医毁于中药,中药死于贪婪!
中医毁于中药,中药死于贪婪!中药病了吃药还是吃饭?近年来中药材大幅涨价,让不少病人时时面对如此艰难的选择。
是什么让过去一直以“简、便、验、廉”深入人心的中草药,疯狂暴涨,甚至一天一个价?同样令人揪心的是,如今膏方进补大行其道,中药材质量却一地鸡毛,让人声声叹息!花大价钱买来人参,有可能是提炼过精华的“药渣”;头发白了可服何首乌,可为此闹肚子的比比皆是,只因为传统炮制技术被弃置一旁;道地药材到处移植,农药肥料频频催生,转基因技术也匆忙上阵……即使扁鹊重生,无药可用徒唤奈何?治病救人的药如果“病”了,病人还有救吗?吃了药,吃不起饭……他们遭遇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四轮中药价格大涨。
这次,是涨势最凶猛的一次。
“今年眼看着太子参的价格往上涨,像发疯一样。
”张春华的大儿子看着自己手上的药方划价单惊呼!从2008年开始为母亲配这服抗肿瘤的中药,方子没有什么变化,可每月总价已经从820元涨到了1700多元,翻了至少一倍。
仅太子参这一味药,就“贡献”了涨幅的四分之一。
有人也许会说,癌症病人每月1700元的药费支出,相对于西医治疗而言,已经是很便宜了。
但这张方子,如果不是辗转从大城市配药后寄回老家,而是在张春华所在的县城直接配制,价格还要贵上一倍,而且药材里每每混有老鼠屎、蟑螂屎……更令她庆幸的是,如果不是有熟人打招呼,这张方子还需按“行业惯例”加上冬虫夏草。
按市价,虫草已经涨到每克240元到680元不等,售价堪比黄金。
一两,那就是一万多元啊!为了这服药,张家大儿子已经一搬再搬,搬到了每月租金800元的陋室,买房娶妻那是被无限期搁置了,已经36岁的他倍感无奈。
他们遭遇的,正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四轮中药价格大涨。
这次,是涨势最凶猛的一次。
“药你苦”遇上一位好中医,原本是张春华的幸事。
没想到中药材涨价,使得每月一次的配药,变成了一项无比艰巨的“大工程”。
这位66岁的普通农村妇女,2003年查出乳腺癌,经过化疗,如果5年不再复发,就可宣告化险为夷。
中医将亡于中药(祝之友)
中医将亡于中药
祝之友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洪雅)
《中国中医药报》2014年9月29日第一版: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近期对全 国31个省(区、市)开展“中药材及饮 片”专项抽检,结果显示全国多家大医 院中药材和中药饮片不合格、染色、增 重、掺伪、掺假等问题严重。
抽检品种有蒲黄、柴胡、川贝母、血竭、
而且中药材和中药饮片质量,国外的和香港、
澳门、台湾的比大陆的质量好,因为优质中 药均出口了,所以目前一种怪现象,有钱人 国内看病、国外买药。一位日本朋友告诉我, 我们的中药大部分从你们中药进口,但质量 比你们的好,疗效比你们国内的高。中医中 药根在中国,而香在国外。
好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已开始重视中医中药
据骆诗文介绍,早在1999年,我们西南某省
就利用转基因技术,研究提高机构等中药材 的抗病虫害能力和提高药材产量,现在国家 投资几个亿在黄河以南某省搞黄芪转基因研 究。人们对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问题以很纠 结,而今转基因中药也来到我们的身边。
“中药作为一个复杂的化合物集合体,转基
因之后是否会影响其性味功能。这事谁来 管?根本没有人来管,中药饮片多头管理, 但谁也管不了,科研经费才是大家最关心 和重视的事情”。该研究的不研究,如用 硫黄熏杀中药材问题……有些科研对中医 的发展和人民的健康到底有什么用?中医 中药的科研经费国家花得不少吗?
全国优选培养中药临床人员300多名,每 个省均有10名,用3年时间。但我们目前 中药的教学模式不改革,很难培养出合 格的中医临床药学人才。
但愿中医中药的春天早日到来.
中医中药万岁﹗
这就是多年来纠结中医药界;“证准、方对、药不 灵”的最好注解。药不灵,临床疗效就差,即便诊 断准确,方亦对证,亦令中医无奈,中医西化,西 学中成效低这亦是原因之一。正如《中医药报》指 出的那样:长此以往,医生诊断水平和信誉就会受 到影响,中医疗效受到质疑,中医医疗机构又岂能 独善其身?最受伤害的则是广大人民群众,不合格 中药饮片不仅可能危及他们的健康,还将击碎他们 对中医的信任。而这种信任的缺失,将给蓬勃发展 的中医药事业带来极大的消极影响。
中药病了 中医死了
中药病了中医死了?2015-06-21沈文朋首页字号:小中大经常听病人甚至中医说,现在的中药的疗效差甚至不能治病了。
再看看《新民周刊》2011年第45期的《中药病了中药已死》,我也很感慨。
确实在治病救人的过程中,自己也遇到过不地道、质量差影响疗效的事。
不过,我感触更多的不是药材炮炙不规范、质量差的问题,更多的是对中药的管理的西医思维,很多治病救人的中药因为有西医认为的毒性无法购买到,而耽误了治疗。
其实,中药毒性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合理范围内,只是的中药的偏性,中医正是利用了中药的偏性来纠正人失去的阴阳平衡,没有这些有较大偏性的所谓“毒药”,中医药在疑难杂症和危急重症治病救人就十分棘手,疗效大大削弱。
就好像军队要打仗却没有武器。
另外,源自张子和的《儒门事亲》“十八反歌”和源自刘纯的《医经小学》“十九畏歌”也成了中医的教条,成了法律。
这极大限制了中医用药。
本来医圣张仲景就没这玩意,其用药很多就是十八反、十九畏的。
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市场司司长骆诗文曾叹息,最可悲的事情莫过于,连治病救人的药都“病”了。
南京中医药大学周仲瑛教授断言:“中医将亡于药!”(见《新民周刊》2011年第45 期的《中药病了中药已死》)。
我可以理解他们的痛心疾首。
据统计,治大病治疑难杂症的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实际用药206种,其中绝大部分为普通用药。
我也治过很多危急重症和疑难杂症,我的用药也是普通药店抓的药,但绝大部分都疗效显著,少数疗效不好的大多是辩证不准,重新辩证准确后,也能效如桴鼓。
我在想,如果辩证不准,再好的药也会没有疗效甚至加重病情,比如医生用红参而且是野山参治热性很大的病人,我看药越好,问题越大。
如果辩证准确,就算药稍差,最多就是药量大点、治疗的时间长点,不会没疗效更不会加重病情。
我觉得,如果说中药病了,则中医则是病入膏肓了。
没有真正的中医,再好的中药也是一堆烂草甚至于一堆毒药,不但不能治病,反而可能要命。
就好像用鱼雷来打飞机,用地对空导弹炸潜艇,哪能打打仗?中医药,中医才是真正的核心技术。
中医害人源于中药已死
本人从事过3年的中药行业,深知此中“奥秘”,试为各位读者略作解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首先,90%以上的饮片都是用硫磺熏过的,即使同仁堂也不例外。说起硫磺,是即便宜又好用,经硫磺熏过的药材,不仅颜色好看,还能防虫,防霉,所以广大药农在药材收获之后和加工(切片等)晒干之前要用硫磺熏,以便存储和保持鲜亮颜色。而过期的陈药材和发霉的药材经过硫磺熏后也会焕然一新。但是,中医上说“硫乃火中精”,吃了用硫磺熏的药材必然要上火,特别是癌症病人,吃了必死无疑。这是中药害人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次,以次充好,假药泛滥,各种造假手法层出不穷,不是"久经沙场”的专业人士根本无法辨别中药材的好坏。假药对病人的危害我想就不必多说了。
所以在此奉劝各位,千万不要买市场上及医院的中药,要吃中药,就要自己去寻找品质可靠的原药材(即未经加工的,刚成熟的药材),然后自己按照书上的加工方法进行加工,服用,才能产生相应的疗效。
中医确实是个好东西,怎奈中药已死,导致中医已名存实亡,成为害人不浅的伪劣中药材的替罪羊。若想拯救中医,需从整治中药,从寻找中医药界人士的良知开始。
中医是我国古代人民在朴素的唯物论和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是我国的宝贵财富。但随着改革开放,西医全面进入中国,使得中医越来越被轻视,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谁富裕谁光荣”、“先富带动后富”等思想的引导下,广大药农、药商及部分医务工作者在财富的驱使下,弄虚作假、以次充好,使得中药毁坏殆尽,严重危害了病人的健康,也使得中医成为病人久治不愈甚至病情越治越严重的“替罪羊”。
安发国际甘诺宝力—中医将亡于药(二)
中医将亡于药可悲可叹的国粹命运(看了这篇文章,你还敢随便吃中药了吗)一言难尽话炮制很多人都听说过何首乌能治少白头,但为此闹肚子的也比比皆是。
原来生首乌中含有一种蒽醌衍生物,能滑肠致泻。
必须经过炮制,让蒽醌衍生物水解成无泻下作用,降低毒性,才可以正常行使乌须黑发的功效。
红顶商人胡雪岩开设的胡庆余堂,收藏着一套国家一级文物——金铲银锅。
紫雪散祖传最后一道工序,就是放入白银钵内,用黄金铲搅拌煎熬。
很多人以为这不过是药店的噱头,后来经过化验证实,白银含有硝酸银、弱蛋白银,对人体黏膜有抗菌消炎作用:金箔则具有镇惊、安神功效。
“中药加工炮制,一是减毒性,二是增加疗效,三是改变归经。
”骆诗文告诉记者:“半夏有毒,临床大都经炮制后使用,分为法半夏、姜半夏、童子尿半夏。
用盐卤、生石灰炮制的法半夏,用于健胃。
童子尿半夏,主治跌打损伤、胃里咳血。
姜半夏则是治疗妇女妊娠反应。
而生半夏则是催吐的。
”但据骆诗文观察,现在的药厂和医院,虽然有炮制标准,但都锁在柜子里,好多都是不炮制,或者炮制不到家。
即使某些著名的大药店也存在此类现象。
“炮制首乌传统用黑豆煮,药材商代以锅底灰,甚至用墨汁染色。
白术就是往锅里一倒,根本不翻炒,上面是白的,中间是黄的,下面的则是焦黑的。
”炮制不得法,轻则减效,重则害命。
一名具有40年临床经验的中药师发现,炮制用醋如果用工业醋酸或食用醋酸配制的食醋,都有一定的毒性,能引起30%左右的小鼠死亡,而使用发酵米醋则无此不良反应。
马兜铃则闹出过肾病风波,一时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主要原因就是国外为了减肥,把马兜铃直接当茶饮,而不知道我们药典规定马兜铃要用蜂蜜炮炙解毒。
一位医生告诉记者,他们已经收治过多位因服用了炮制不到家的中药材,而导致中毒的病人。
更令人担忧的是,虽然炮制技术乃是中药的核心,但是后继无人,很多饮片厂甚至雇佣了对中药炮制一知半解的初中生、高中生来作业。
“现在善鉴别精炮制的中药专家,全国只剩下两位‘高徒’:83岁高龄的王孝涛和85岁高龄的金世元,所有中药炮制方面的专家加在一起,总共40多位。
中医毁于中药,虽然不愿看到,但现...
中医毁于中药,虽然不愿看到,但现...中医毁于中药,虽然不愿看到,但现实就是这么残酷!作为一名中药师,曾经我听到“中医的落寞是因为中药…”之类的话时,我并不觉得是正解。
直到我抓起这把牡丹皮时(下图),我瞬间明白,我还是太单纯了!中医的落寞,中药是要承担最起码80%的责任。
中医,是我国的传统医学。
自古以来,中医对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中医运用自然界一切可利用的包括植物、动物、矿物等,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
中医的优势在于,中医学是一门不断成长的自然科学,是历代医者们通过对自然环境、人体、药物药性的研究,经过几千年的时间积累而成。
可能很多人觉得现如今中医与西医相比有些落后,这只是他们不了解中医而已。
中医是建立在阴阳五行、藏象学说等基础上的,具有自己独特的理论。
虽然对于普通人来说,这套理论很难懂。
但是经过几千年的实践验证,足以证实其可靠性。
并且中医是在不断成长的。
古时候由于科技水平和人们的认知较落后,免不了会出现一些错误。
但是经过历代医者实践之后,则不断纠正其中的错误。
用药方面,也避免使用那些毒性较大的药物,比如马兜铃等。
现在,中医也会运用各种先进仪器和借助化验结果作为诊断依据。
就因如此,中医才没有像其他西方那些传统医学,被淘汰于历史的长河中。
但现如今,中医却逐渐“日莫西山”,现状令人堪忧!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很多,“逐利”是最主要的原因。
外部逐利因素:人类社会会自动摒弃没有利益可图的行业,中医没有西医赚钱。
资金流向哪里,哪里自然就发展得好,所以中医自然得不到发展。
内部逐利因素:中医治病,大部分是靠中药发挥作用,如果中药质量存在问题,自然在疗效方面大打折扣。
抛开假药不谈(我不相信,也不愿相信现在中药市场还有假药,但不能排除),劣药是“害群之马”,就像我买到的这些牡丹皮,虽然不是假药,但在我眼中,只有一粒是合格的。
牡丹皮,顾名思义,药用部位是皮。
而这一把牡丹皮,只有一粒是不带心的,其他都不是纯皮。
【初一作文】人生如一味中药
【初一作文】人生如一味中药
人生是一个悲剧。
在下一个街角,偶然抬起来,心中荡漾,原来“只有为之”煎熬才
可以使它散发出功效。
记得在很小的时候,我就被中药包围了,每天一睁眼,浓郁的中药味便鼻子中间回荡,每每妈妈都会端着那个天青色的小瓷碗,我却总是会报怨道:“怎么这么苦”!可每每也
只会一皱眉,就咽下了,苦味在喉中久久回荡。
这也许就是古人所谓的“良药苦口利于病”吧!
大些了,仍难逃中药的追随,也渐渐明白了:“这就是自己的处境。
”妈妈仍就是可
以端的着那瓷碗,难闻的中药味依然挥之不去。
与之前相同的就是,妈妈并没使我快快喝下,而是趴在我的床头,说道:“孩子,中药不好吃,谁也晓得,但它并不痛,只有痰时
存有获准开办的感觉罢了,就像是金桔,像是人生,先苦后甜,谁的人生可以就是一帆风顺,甜甜蜜蜜的,如果将世间的苦想变成浪漫,那么痛将永远的装饰人生的幸福”。
随即,我捧起那青瓷碗,看着发黑,发苦的中药,一饮而尽。
这一次苦却成了醇香,
在舌尖余味无穷,人生是一个悲剧,苦涩不已,却也散发着质朴的香。
那味道不浓,不烈,滋味刚好。
就是这样,人生例如一味中药,例如没露珠冲洗的花瓣不能轻松。
没“中药”刺苦的
人生不能轻松。
起身去,不要再逃走。
中医亡 则中国亡
中医亡则中国亡原文地址:则中国亡----思考我们的今天和明天"href="/s/blog_85ed64f30102v0pb.ht ml" target="_blank">中医亡则中国亡----思考我们的今天和明天作者:北京丰瑞华中医药研究院中医的确不是西方标准定义的科学,更不仅仅是治病的技术,说它是科学和技术显然都贬低了它,因为它超越并包容科学技术。
它既是形而上之道,无形无象,通天达地;又是形而下之器,有形有像,医病救人,同时也是一种渗透于东方世俗生活的文化、哲学、艺术、价值观,甚至就是一种美的生活方式。
我相信,学了中医生活一定会更美好,所以我以为每个中国人都该学中医。
《黄帝内经》、《道德经》、《易经》的经典语录应该直接进入大中小学的课本,因为这些都是中医的源头。
试想,你即使不给人治病,学了中医也能给自己养生保健,这也是积德行善,因为你减少了自己的痛苦,也就减轻了亲友的麻烦。
则中国亡----思考我们的今天和明天"name="image_operate_54781409671134032" alt="[转载]中医亡则中国亡----思考我们的今天和明天"src="/DownloadImg/2014/09/1 709/45343178_1"real_src="/DownloadImg/2014/09/1709/45343178_1"action-data="http%3A%2F%%2Fmw690 %2F002s3SvNzy6LJBWCf1l1f%26690"action-type="show-slide"> 中医与儒释道共同构成了中国的核心文化内涵,对道的追寻令它们异曲同工。
无论皇家的正统学说还是民间的世俗文化都与天人合一、阴阳五行之道密不可分,而中医兼俱道与术之特征,并彻底融入世俗生活,且雅俗共赏,所以不仅人人皆可学习中医,进一步努力还可成为业余郎中,事实上这也正是中国从古到今的一种现象,一种典型的中国特色。
一个被中医药毒害的患者临死之前的感悟(一)
一个被中医药毒害的患者临死之前的感悟(一)二第一点:现在真的没有什么值得信任的中医生。
对于中医本身,我在对各种名医治疗失望之后曾经自行研究过一阵,现在看来很可笑,看过黄帝内经,读过几本名家著作就以为懂得中医了吗,中医是不是伪科学我无从论证,但黄帝内经里的理论经过我本人的体验很多都是有道理的,可惜这些理论要转化为实践性的东西就很难了,因为人体实在是个很复杂的系统,而每个人的先天以及后天的情况都不同,西医所命名的同样的疾病,在每个人身上实际病理都可能不同,一名中医没有火眼金睛,要如何把握病人的实际情况?望,闻,问,切?现在有几个中医做了这几点,很多连听病人讲述病况的耐心都没有吧,而且就我所知,一个人的舌象是多变的,只能做参考,而脉象太复杂了,光理论就好几个流派,把理论再对应到病人的身上更难,除非医生自己生过病研究过自己的脉象或对病人有持续性的研究。
帮我开壮阳药的中医没有把出我的孕脉,我的火发出来后曾经找过同仁堂的御医世家传人,把了好半天说我是肝郁,给我开了理气舒肝的药,我再三强调吃壮阳药吃出火来,后来吃了寒凉药,这不该理气舒肝吧,人家很自信。
我之前寒气上冲的时候曙光中医院的中医还说我是抑郁症,极力推荐我吃精神病的西药。
所以现在的中医把脉的能力基本没有,脉弦就是肝郁,要理气舒肝,其实大部分是阴虚造成,越理气越伤阴,当然这些恶果都是以后才会体现。
让一个搞不清楚你身体状况的中医拿着各种方子忽悠着在你身上赚钱,中医生也要生存嘛,运气好方子比较对证你的病好了皆大欢喜,运气不好恶果几年后体现你只以为是自己身体原因医生却完全不用负责,从这点上看中医生赚钱比西医容易。
所以不要被那些名老中医的抬头给忽悠了,只有真正的祖传中医世家的中医生可能才懂点中医,我找到一个但是他把脉和看舌象看不出来,听了我描述的情况只是说没碰到过这种情况不知怎么办,(我现在知道这种情况是不治)好歹说了实话。
中医亡于中药,中药亡于什么?失德!
中医亡于中药,中药亡于什么?失德!谢锡亮:山西省侯马市人,1926年生于河南原阳县(主任医师,历任山西襄汾县中医院院长,山西省针灸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针灸讲师团教授,中华自然疗法世界总会顾问,中国澄江学派侯马针灸医学研究所所长,1953年与针灸教育家承淡安创建的中国针灸学研究社实习研究班毕业,受到承师亲炙教诲,尽得真传,从医70余年,现如今仍在继承师志,弘扬澄江学派针灸医学,发扬灸法特色而做贡献)2009年8月山西省针灸学会授予谢锡亮“针灸泰斗”称号,谢老在中国艾灸疗法和传承上功勋卓著。
前一些日子,有一篇文章引起了轰动,题目大概是:中医将亡于中药。
经常有朋友问我的看法,我觉得倒是没有那么严重,中药不行,还有针灸拔罐刮痧推拿呢,中医倒是不至于就亡了。
但是,中药这事儿确实要重视的。
| 次品的中药之次,超出了我的想象 |我之前没有太多注意中药,觉得一般情况没有问题,所以经常说:只要医术好,用再次品的中药,也是可以治病的。
可是,后来我却改变了之前的看法,就是次品的中药之次,超出了我的想象。
有患者按照我的方法,在用了一般的草药无效,最后买到了老字号的高质量的药后,居然康复,于是提醒我:罗老师,您关注一下药品的质量吧,否则对您自己声誉有影响。
这样,我才开始关注药材的质量,结果发现,这里面大有文章,这让我现在甚至用了很大的精力,来参与此事。
中医认为,各地的土地、气候等等条件都不一样,所产的药物,其药性也存在着差异,古人通过实践,总结了哪味药,在什么地方,它的药性最好,古人管这叫“道地药材”,比如孙思邈说的:“用药必依土地”。
实际上,我们可以断定,在中药出现的最初阶段,地域特点就已经非常明显了,比如在《神农本草经》里面,药的名字,就出现了很多的地域特色,比如:巴豆、巴戟天、蜀椒、蜀漆、秦椒、秦皮、吴茱萸、代赭石等,其中的第一个字,都是古代的地名,大家看看,这是不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后世,这样的药材就更多了,比如怀山药、怀牛膝、川牛膝、川贝母、浙贝母等等。
那些死去与即将死去的中药
那些死去与即将死去的中药那些死去与即将死去的中药金风玉露中药包括植物、动物、矿物及一些物件、加工品。
有一些已经死去,有一些即将死去。
作为酷爱中医的一员,我们为什么不能旗帜鲜明,大刀阔斧来除旧迎新?难道说那些死去的与即将死去的中药都是药效奇特,融高妙而具巧思,含精微而存玄奥?难道我们要死守腐朽堕落,为亡灵守夜?难道我们要抱残守缺,高呼“祖宗之法不可变,万世之宗不可移”?何谓死去的中药,我这里指的是那些为社会生活所不容,或者说格格不入的中药:有的是不符合卫生条件及要求,有的是不符合人伦事理;有的是不符合当代保护动植物的要求。
有一些中药显然已经不为时代接受,早已淘汰掉了。
仅就《本草纲目》所载,试举若干死去的中药:梁上尘、寡妇床头尘土、头垢、膝头垢、耳塞(即耳垢),既有污秽恶心的地方,又有迷信之处。
裤裆(附:月经衣)、汗衫、孝子衫、自经死绳、灵床下鞋、死人枕席、妇人月水、阴毛、人骨、天灵盖,比前述尘垢有过之而无不及。
我这里不是诋毁李时珍,至少李时珍是有先见之明的,他写“妇人月水”道:“妇人入月,恶液腥秽,故君子远之…呜呼,愚人观此,可自悟矣”,又写“人血”道:“夫润燥、治狂犬之药亦伙矣,奚俟于此耶?始作方者,不仁甚矣,其无后乎?”所以鲁迅小说中的华小栓,吃“人血馒头”,不能全怪人家李时珍?!即将死去的中药,是指的较之死去的中药程度为轻,但也逐步不能为我们现如今所接受,属于待淘汰或者也是该踢出中药队伍的一类。
比如喝人尿止呕血,古今记载都很多,假如真有人敢大范围使用,毕定会遭遇方方面面的阻挠。
治疗呕血的药物何其多,为什么要让人闻到那股难闻的臊味,品尝那种特有的酸涩?虫类中药,近年来研究者不少。
如果说蜈蚣、蝎子、僵蚕内服外用尚能接受,且置之不提。
但即便是地龙,如北京齐强介绍蒲辅周先生的一则验方,蚯蚓水点眼治疗急性结膜炎。
其法用白砂糖化鲜蚯蚓3—5条(洗净),取水点眼。
估计蒲辅周先生那个缺医少药的年代可派上用场,现在我看就是蒲先生的后人也不大敢用了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将亡于中药(深刻到绝望的好文)2006年,记者采访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市场司司长骆诗文,他曾预言:“我们执行错误的‘中药现代化’路线与国际接轨三四年,已经使得中药加速走向衰败。
如果这种情况再让它继续5年,中药就无法挽救了。
”2011年,记者拜访骆老,再度提及此事,他直言:“医药不分家。
现在传统中药已经不复存在,医也完了!”“前些日子得了结肠炎,一直拉肚子,最严重的时候一天十几次。
”骆老解释说。
这位学徒出身、从事中药工作53年的退休老人,有点头疼脑热从来都是自己开方、抓药。
结肠炎病程缓慢,反复发作,缠绵难愈。
为了根治,骆老从医书找到一方。
该方需要的药材,有一味颇为独特:伏龙肝。
伏龙肝就是灶心土,可治腹痛泄泻、便血。
骆老托了朋友,终于在湖南农村寻找到了传统的老灶台。
他特意交代:“要挖取灶底中心烧得最红的那一块,有多少要多少。
”——这东西如今太金贵了,骆老保存了整整一大包,以备后用。
为了保证这服药的品质,骆老亲自按古法炮制。
果然几剂而愈。
很多人都以为“中医是慢郎中”,有时候连骆老的女儿都不例外。
一次孩子发烧,咳得很厉害,工作繁忙的她为了快速治愈,也是直接送医院挂水去了,没想到连着一星期都没见好。
而北京中医院一位医生,是名老中医的孙子,仅用了5味药,3服下去,小朋友就活蹦乱跳了。
这位医生姓周,夫人也是名门之后,是京城名医施今墨的第三代。
周医生用药有何高明?骆老说,重点是他每一味药都经过自己精心炮制。
而现在的医院大多不炮制、或者乱炮制。
一位老医生则对记者说:“不能怨老百姓骂中医。
现在中药不灵了。
价格涨得那么厉害,假冒伪劣又空前严重,老百姓怎么能不骂?从来没有见过中药材质量像今天这么差,过去三五服中药下去疗效就出来了,现在十服八服也没见疗效。
”最可悲的事情莫过于,连治病救人的药都“病”了。
骆老说:“我搞了50多年中药,现在的中药连我自己都不敢吃。
不是危言耸听,很可能吃出问题。
我吃中药,都得自己跑到药材市场亲手选药材,自己炮制。
”南京中医药大学周仲瑛教授断言:“中医将亡于药!”作为华夏5000年文化结晶的传统中药,到底怎么了?“一袋袋包装扎实的枇杷叶码得像小山一样,一辆12吨的载重货车整装待发……”这是一名记者在全国最大的枇杷叶收购大户,福建仙游县书峰乡林文喜的收购站,看到的“壮观场面”。
自2005年起,林文喜就以每吨700元至1000元的价格,向山民收购枇杷叶。
并相继敲开了广州医药公司、山东制药厂、同仁堂的大门。
原来落到地上随其腐烂的枇杷叶,随便捡来就能换钱,瞬间激发了村民们的积极性,连残疾人都加入了捡叶大军。
一位年逾古稀的老大爷,一年仅靠卖枇杷叶,就能收入4000元左右。
枇杷叶应该如何采集、炮制?骆诗文为记者详细地讲解:“今年用的枇杷叶必须是去年从树上摘下来的老叶,树龄至少三五年。
用鬃刷把枇杷叶背面的毛刷得干干净净,放在竹垫上晾到八九成干,以一公斤为单位,一叶一叶码好用绳子扎起来,再立起让它彻底干燥。
做药的时候,拿出来,用药刀切成0.5厘米厚的丝,锅里加炼熟的蜂蜜和适量开水,放入枇杷丝拌匀,用文火炒到枇杷丝既能很均匀地沾上蜜,又不黏手,取出放凉即可。
”但现在农民们一般都是怎么采集落叶?“我亲眼看到,都是直接用一根金属的或者竹制的长签扎地上的落叶,管它老叶、新叶。
很多叶子在泥里已经腐烂,再一下雨,浸泡过后还有什么用?采回来洗都不洗,毛也不去,晒干一扎。
炮制的时候,甚至连绳子都不解,蜜炙就更不用提了,直接往提取罐里倒。
”中药材历来讲究原产地,是为“道地”。
骆老解释说:“这是五千年来通过实践摸索出的规律。
大量验证表明,一旦改变了环境,药效往往就不行了。
”据骆老所言,“文革之前,中药如果需要异地种植,必须经过三代,考察是不是有疗效。
用第一代的种子种第二代,第二代的种子再种第三代,直到三代药材的疗效和原产地药材一致,才允许移植。
现在则随心所欲了,想去哪里种就去哪里种。
“前一段时间检查出鱼腥草有问题。
什么问题?从原料上就不对。
过去鱼腥草主要生长在深山的水沟溪泉两边,没有污染,煮了以后给小孩退烧很快就能见效。
现在云南、贵州、四川,把鱼腥草洒在大地里,像种蔬菜一样。
本身那个地是农田,已经施过很多年的化肥农药。
长出来后用耙一耙,装在竹筐浸到水塘里,把泥洗掉就挑到集市上去当蔬菜卖了。
当天卖不完怕烂掉才拿回去晒干,卖出去做药。
肺炎发烧,以小孩居多。
小孩病情变化很快,以往一服药就能扳过来,延误了就可能致命。
你说拿这样没什么疗效的鱼腥草做药,吃了能不死人吗?”不道地的药材一轰而上大量供应,优质的原产地药材则遭到人们竭泽而渔式的掠抢。
如今浙江各中药房,已经难以看到原汁原味的“浙八味”了。
云南白药最重要的原材料野生重楼,又名七叶一枝花,已经濒临灭绝。
道地药材大多产于老少边穷地区,无论用什么手段,如果能使产量倍增,对当地都是有吸引力的。
麦冬使用壮根灵后,单产可以从300公斤增加到1000多公斤。
党参使用激素农药后,单产量也可增加一倍。
但药效可想而知。
“就像我们吃黄瓜,头尾两端味道不一样,当归各个部位的药效不同。
当归头止血,当归身补血,当归尾破血(催血),不能乱用。
以前用当归,都要分清部位,一钱一钱算得很仔细。
现在去配药,药房的人跟我说,当归都长得很大,给你一整根,都啃光也不会出事情,当然,也没什么疗效,跟吃萝卜差不多。
”一名老医生告诉记者。
药材中农药残留超标的真相更令人震惊,这也是我国中药材出口最大的拦路虎。
从检测统计可以看出,我国中药材中农药残留污染具有普遍性,几乎在所有的样品中都有检出。
二三十年前,为了消灭长白山上的松毛虫,政府曾组织飞机在林区大规模洒下666等剧毒农药,至今该成分仍不时在长白山区的人参中被检出。
岷县当归又称“岷归”,为药材界公认的“道地药材”。
前段时间岷县“毒当归”闹得沸沸扬扬。
由于黄芪、当归、党参等药材常发麻口病,束手无策的农民最后只能用各类高毒高残农药一起“招呼”。
吓得不少想买当归的朋友,不惜从香港绕道订购。
就在人们为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纠结不已时,转基因中药也已来到了我们身边。
早在1999年,成都就利用转基因技术提高枸杞等药材的抗病虫害能力和药材产量。
“现在国家投资了好几个亿,在黄河以南的某省份搞黄芪转基因研究。
黄河以北的黄芪疗效才好,到黄河以南有什么用?”骆老透露,“中药作为一个复杂的化合物集合体,转基因之后是不是会影响它的性味归经,这事没有人管,科研经费才是大家更重视的。
”目前列为转基因研究项目中药包括:金银花、忍冬藤、连翘、板蓝根、鱼腥草、人参、太子参、大枣、枸杞、核桃仁、丹参、绿豆、黄芪、百合、青蒿、何首乌、龙眼肉、杜仲、甘草、半夏、桔梗、银杏、麻黄、防风、芦根、地骨皮、竹叶、菊花、广藿香、巴戟天、枳壳、夏枯草等。
“抢青”之祸内行人都知道这句谚语:“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砍来当柴烧。
”药王孙思邈更在一千多年前直接指出,不按时节采摘的中药材,有名无实,跟烂木头没有什么两样。
骆诗文说,中药市场放开以后,药材变成了“农副产品”,没多少人再指导农民种药了。
现在种药主要靠价格调节,哪个上涨种哪个,哪种方法长得最大最快就用哪种。
为了尽早上市,药农采收的天麻里面都是瘪的。
桔梗生长两三年才能达标,现在人工种植一年就可以了。
杜仲等皮类药材,过去选择的标准是皮必须有0.3厘米厚,树龄一般10-15年,折断后杜仲丝拉都拉不动,那才有效。
现在不管年限,也不管加工、研炒了,当年种的都拿来用,都是薄皮和枝皮的,也根本没有丝,疗效相差极大。
黄芩五寸长才能用,现在才长到一寸长就被挖出来了。
甘草、大黄三年以上的才能达标,可农民一旦遇到价好的年份,就会提前采收。
还有药用价值极高的辽五味子,本应到10月才能采收,已经提前3个月遭受了抢青之祸,采回来的青果还要喷上药水焐红,而真正自然成熟的五味子则无处寻觅。
中药也有“三聚氰胺”药材采集之后,最基本的工作是除去泥沙和混杂物。
然而目前市场上的药材,茵陈、蒲公英、菟丝子等所含泥沙重量几乎占20%以上。
丹皮不刮皮抽心,白芍不去老根,板蓝根不去根头部,桃仁、杏仁不去皮,酸枣仁大量含壳,麦冬、莲子不去心……饮片切法不同,药效也不同。
板蓝根薄片的浸出物还原糖含量明显高于斜片、厚片。
但现在药工怕切到手,随意把药片薄片改厚片,厚片改块状。
片薄如飞的天麻,只能停留在老药工的记忆中了。
既然在加工修治上竭尽全力偷工减料,功夫都花到哪里去了?——“面子工程”,俗称“打磺”。
既为了饮片色泽好看,延长保质期,又能让霉变药材焕然一新。
打磺本来是传统的熏制方法,目前的问题是反复打磺,造成硫超标。
更有甚者是直接将硫黄粉洒在药材上面,注重养生的老百姓叫苦不迭,从我国进口药材的韩国商家也是颇为头痛。
为了获得二氧化硫不超标的白芷,他们只能每年从中国直接进口新鲜白芷自己加工。
当今中国,已经被戏称为“化学大国”,中药商在这方面的“追求”更是孜孜不倦。
近年来为了让药材更好看,除了打磺,还增加了用双氧水浸泡天麻漂白,用氧化铁水洗丹参染色,拿洗衣粉搓掉霉斑……一言难尽话炮制很多人都听说过何首乌能治少白头,但为此闹肚子的也比比皆是。
原来生首乌中含有一种蒽醌衍生物,能滑肠致泻。
必须经过炮制,让蒽醌衍生物水解成无泻下作用,降低毒性,才可以正常行使乌须黑发的功效。
红顶商人胡雪岩开设的胡庆余堂,收藏着一套国家一级文物——金铲银锅。
紫雪散祖传最后一道工序,就是放入白银钵内,用黄金铲搅拌煎熬。
很多人以为这不过是药店的噱头,后来经过化验证实,白银含有硝酸银、弱蛋白银,对人体黏膜有抗菌消炎作用:金箔则具有镇惊、安神功效。
“中药加工炮制,一是减毒性,二是增加疗效,三是改变归经。
”骆诗文告诉记者:“半夏有毒,临床大都经炮制后使用,分为法半夏、姜半夏、童子尿半夏。
用盐卤、生石灰炮制的法半夏,用于健胃。
童子尿半夏,主治跌打损伤、胃里咳血。
姜半夏则是治疗妇女妊娠反应。
而生半夏则是催吐的。
”但据骆诗文观察,现在的药厂和医院,虽然有炮制标准,但都锁在柜子里,好多都是不炮制,或者炮制不到家。
即使某些著名的大药店也存在此类现象。
“炮制首乌传统用黑豆煮,药材商代以锅底灰,甚至用墨汁染色。
白术就是往锅里一倒,根本不翻炒,上面是白的,中间是黄的,下面的则是焦黑的。
”炮制不得法,轻则减效,重则害命。
一名具有40年临床经验的中药师发现,炮制用醋如果用工业醋酸或食用醋酸配制的食醋,都有一定的毒性,能引起30%左右的小鼠死亡,而使用发酵米醋则无此不良反应。
马兜铃则闹出过肾病风波,一时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主要原因就是国外为了减肥,把马兜铃直接当茶饮,而不知道我们药典规定马兜铃要用蜂蜜炮炙解毒。
一位医生告诉记者,他们已经收治过多位因服用了炮制不到家的中药材,而导致中毒的病人。
更令人担忧的是,虽然炮制技术乃是中药的核心,但是后继无人,很多饮片厂甚至雇佣了对中药炮制一知半解的初中生、高中生来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