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危重症患者监护

合集下载

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制度内容

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制度内容

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制度内容
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是指针对急危重症患者在医院内发生意外或病情突变时的紧急抢救措施和流程。

下面是常见的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的一些内容:
1. 快速判断:医务人员需要快速判断患者的情况,包括意识状态、呼吸、循环、体温等,以确定病情的严重程度和紧急性。

2. 召集急救团队:及时调动急救团队,包括医生、护士、呼吸治疗师等专业人员,进行联合抢救。

3. 保证通畅的呼吸道: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

可以通过气管插管、鼻咽通气管等方式来维持患者呼吸。

4. 快速建立静脉通路:迅速建立静脉通路,以便给予抢救所需的液体、药物等治疗。

5. 快速评估: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生命体征、病情变化、相关检查结果等,以确定抢救方案。

6. 给予急救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给予急救所需的药物、治疗和操作,如心肺复苏、药物输注、电除颤等。

7. 实施监测和观察:对患者进行持续的监测和观察,包括生命体征、心电图、呼吸功能、血氧饱和度等。

根据监测结果进行调整和判断。

8. 及时转送重症监护室:如果患者病情无法稳定或需要进一步抢救,应及时转送到重症监护室或相关专科进行进一步治疗。

9. 抢救记录和反馈:对抢救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抢救措施、药物使用、病情变化等。

同时,及时向患者及家属做出相应的解释和反馈。

以上是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的一些内容,不同医院和科室在具体实施时可能会有所差异。

在抢救过程中,医务人员需要密切配合,按照制度和流程进行操作,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抢救成功的概率。

急诊危重症患者的监护技术及急救护理操作技术

急诊危重症患者的监护技术及急救护理操作技术

急诊危重症患者的监护技术及急救护理操作技术一、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一)目的:以徒手操作来恢复猝死患者的自助循环、自主呼吸和意识,抢救发生突然、意外死亡的患者。

(二)实施要点1、评估患者:(1)判断患者意识:呼叫患者、轻拍患者肩部。

确认患者意识丧失,立即呼救,寻求他人帮助。

(2)判断患者呼吸:通过看、听、感觉(看:胸部有无起伏;听:有无呼吸音;感觉:有无气流逸出。

)三步步骤来完成,判断时间为10秒钟,无反映表示呼吸停止,应立即给予人工呼吸。

(3)判断患者颈动脉搏动:术者食指和中指指尖触及患者气管正中部(相当于喉结的部位),旁开两指,至胸锁乳突肌千元凹陷处。

判断时间为10秒钟。

如无颈动脉搏动,应立即进行胸外按压。

2.操作要点:(1)开放气道:①将床放平,如果时软床,胸下需垫胸外按压板,将患者放置与仰卧位。

②如有明确呼吸道分泌物,应当清理患者呼吸道,取下活动义齿。

③开放气道,采用仰头抬颌法。

(2)人工呼吸①口对口人工呼吸:送气时捏住患者鼻子,呼气时松开,送气时间为1秒,见胸廓抬起即可。

②应用简易呼吸器:将简易呼吸器连接氧气,氧流量8-10升/分,一手固定面罩,另一手挤压简易呼吸器,每次送气400-600毫升,频率10-12次/分。

(3)胸外按压:①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处。

②按压手法:一手掌根部放于按压部位,另一手平行重叠于此手背上,手指并拢,只以掌根部接触按压部位,双臂位于患者胸骨的正上方,双肘关节伸直,利用上身力量垂直压下。

③按压幅度使胸骨下陷4-5厘米,而后迅速放松,反复进行。

④按压时间:放松时间=1:1.⑤按压频率:100次/分⑥胸外按压:人工呼吸=30:2.⑦操作5个循环后再次判断劲动脉搏动及人工呼吸10秒钟,如已恢复,进行进一步生命支持;如劲动脉搏动及人工呼吸未恢复,继续上述操作5个循环后再次判断,直至高级生命支持人员及仪器设备的到达。

(三)注意事项1、人工呼吸时送气量不宜过大,以免引起患者胃部胀气。

eicu与icu的区别

eicu与icu的区别

eicu与icu的区别
EICU是指急诊重症监护室,ICU是指重症加强护理病房。

EICU多位于急诊科,对于急诊所收的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如肺部重症感染、急性重症胰腺炎、溺水、急性中毒、车祸伤、大面积烧伤等,常常需要在EICU进行抢救和治疗,待患者病情稳定后立即进行转诊治疗。

ICU多设于住院部,对于很多病情突然加重,大手术术后需要密切观察的患者可以进入ICU进行诊疗。

ICU的医疗设备先进、齐全,便于危重患者的抢救和诊治,但费用也较昂贵,一般家属不允许陪同,只可以在规定的时间进行探视。

ICU是危重症提升医护产房,为危重症或是晕厥病人出示最好的医护和有目的性的监测医治的产房。

收治病人的另一半包含:需要心肺复苏医治的或是是多内脏器官作用衰退的败血病,中毒了性休克病人或是是内脏器官移殖前后左右需要严实监测的病人,或是是比较严重外伤大手术治疗前后左右需要严实监测的病人。

eicu是门诊ICU。

简易了解就是说,随之icu产房的创立,临床医学对各种各样急危重症人救治通过率获得巨大提升,临床医学大夫又依据急危重症病人发病原因归类创立了每个大专icu,eicu就是说每个大专icu的1个支系,eicu关键是用以收治病人各种各样原因造成的呼吸衰竭,需要根据有创或是无创dna的吸气换气适用的病人,及其各种各样原因造成的心衰竭,历经一般产房解决没法改进或是调整的病人。

因此eicu和icu全是收治病人急危重症病人的产房,eicu是icu的支系,偏重于
门诊心脏功能不全病人的医治。

急危重患者抢救工作制度

急危重患者抢救工作制度

急危重患者抢救工作制度急危重患者的抢救工作制度是医疗机构为应对突发医学救治需要而建立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制度是为了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和提高抢救效果,明确抢救流程和责任分工,确保医疗团队能够迅速、高效地进行抢救工作。

以下是急危重患者抢救工作制度的主要内容。

一、抢救团队的组建医疗机构应根据医疗资源和医务人员的专业能力组建急危重患者抢救团队。

抢救团队应包括急诊医生、重症监护医生、麻醉医生、护士、检验、影像、药学等相关科室的专业人员。

抢救团队成员应定期接受培训,熟悉急危重患者的抢救操作和团队协作。

二、急危重患者的识别与评估医疗机构应建立急危重患者的识别与评估制度。

通过引入评分工具和临床经验,医疗团队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出急危重患者,并进行系统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患者病史、病情评估、生命体征监测、实验室检查等。

根据评估结果,医生可以快速作出抢救决策,并启动相应的抢救流程。

三、急危重患者的抢救流程医疗机构应根据国家急救指南或相关规范制定急危重患者的抢救流程。

抢救流程应包括:呼叫急救团队、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循环功能、稳定生命体征、紧急治疗等环节。

流程中应明确各个环节的操作方法和顺序,并制定相应的抢救措施。

四、急危重患者的监护与观察急危重患者在抢救过程中需要进行严密的监护与观察。

医疗机构应配备先进的监护设备,包括心电监护仪、呼吸机、血氧监测仪等。

抢救团队应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

同时,医护人员应注意患者的疼痛管理、情绪支持和家属沟通,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护理。

五、抢救效果的评估与总结医疗机构应建立抢救效果的评估与总结制度。

抢救后,医护人员应对患者的病情发展、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找出问题和不足之处,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同时,医疗机构应进行定期的抢救工作评估,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能力和团队协作水平。

六、信息管理与保密制度医疗机构应建立急危重患者信息管理与保密制度。

医护人员在抢救工作中应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保护患者的隐私和个人信息安全。

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指南

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指南

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指南一、迅速评估1.意识状态:观察患者的神志是否清楚,是否能回答问题。

2.呼吸状态:观察患者呼吸是否正常,是否有呼吸困难或停止呼吸。

3.循环状态:观察患者的脉搏是否正常,心率是否过快或过慢,血压是否正常。

4.其他体征:观察患者是否有出血、外伤等伴随症状。

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患者的危重程度和紧急程度。

二、采取紧急措施1.呼吸支持: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或停止呼吸,需要进行人工呼吸。

可以采用口对口呼吸或人工气道插管等方法。

2.心脏支持:如果患者出现心脏骤停,需要进行心肺复苏。

可以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等基本生命支持措施。

3.出血控制:如果患者有大量出血,需要及时控制出血源,止血措施可以包括压迫止血、包扎止血等。

三、进一步处理1.采集必要的检查样本:如血液、尿液等,以进行进一步检查和诊断。

2.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可以给予抗生素、抗休克药物等治疗。

3.导管插入:如果患者需要静脉输液等治疗,可以插入外周静脉导管或中心静脉导管。

4.病情监测:对于危重患者,需要进行密切监测,包括心电监护、血压监测等。

4.病情转诊:如果患者的病情无法在现场得到有效控制,需要及时转诊至更高水平的医疗机构。

四、持续关注和观察1.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呼吸、血压等,判断抢救措施是否有效。

2.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观察是否有新的症状或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给予支持治疗:根据患者的需要,给予适当的支持治疗,如营养支持、疼痛缓解等。

4.抢救过程记录:对患者的抢救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包括采取的措施、药物使用等。

提高危重病患监护的关键步骤与技术

提高危重病患监护的关键步骤与技术

提高危重病患监护的关键步骤与技术在医疗领域,危重病患的监护是至关重要的,可以直接影响病患的生命安全和康复效果。

为了提高危重病患的监护水平,医护人员需要采取一系列关键步骤和技术。

本文将探讨提高危重病患监护的关键步骤与技术,包括适时监测、有效沟通、合理用药、严密观察和应急处理等方面。

适时监测危重病患的生命体征是评估病情变化和疾病进展的重要指标。

在监护过程中,医护人员应该密切关注病患的呼吸、心率、血压、体温以及意识状态等生命体征的变化。

可以使用各种监护设备,如心电监护仪、血氧监测仪、无创血压监测仪等,以实时监测病患的生命体征,并记录监测数据,用于科学分析和判断。

有效沟通在危重病患监护过程中,医护人员之间的沟通是十分重要的。

有效的沟通可以确保医疗团队协同工作,减少误解和失误。

医护人员应当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和规范,包括定期开会讨论病患的监护方案,及时分享关键信息,确保每个人都了解病患的病情以及治疗计划。

合理用药危重病患的药物治疗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医护人员应根据病情和监护结果合理选用药物,严格按照给药途径、剂量和频率等要求给予药物,避免药物的过量或者不足。

同时,医护人员还应密切观察病患对药物的反应,并及时调整药物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严密观察对于危重病患的监护,医护人员应保持高度警惕,密切观察病患的病情变化。

在监护过程中,应随时观察病患的意识状态、呼吸情况、进食情况等,发现异常情况时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包括调整监护治疗方案、及时通知医生或调整护理措施等。

此外,医护人员还应对病患的伤口、导管等进行定期观察,防止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

应急处理在危重病患的监护过程中,突发状况可能随时发生,例如心脏骤停、呼吸衰竭等。

在这种情况下,医护人员需要迅速反应和处理。

因此,在监护过程中,医护人员应进行定期的模拟培训,提高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和效率,包括心脏复苏、机械通气等紧急救治技术。

结语提高危重病患监护的关键步骤与技术是医疗团队提供高质量医疗护理的基础。

三级医院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

三级医院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

三级医院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急危重患者是医院工作中最需要紧急救治的病患,他们病情变化快、需要专业技术和团队协作。

在三级医院中,应建立完善的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本文将从院内流程、人员配置和设备保障等方面,介绍三级医院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的要点。

一、院内流程1. 门诊患者转入急诊科三级医院应将急危重症患者依次导入急诊科。

急诊科需设立专门的绿色通道,确保患者迅速转移到急诊重症监护室(ICU)或其他相应科室。

2. 医务人员评估在急诊科内,主治医生应迅速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并及时召集多学科专家组成抢救团队。

评估内容包括症状、体征和病史等。

3. 病情评分与分类急危重患者应进行病情评分与分类。

可以采用重症评分表如APACHE II评分、Glasgow昏迷评分系统等,以此判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并作出相应的处理安排。

4. 快速抢救通道在急诊科和ICU之间设立一个快速抢救通道,以确保急危重患者能够迅速转运到ICU,并在转运过程中保证患者安全。

二、人员配置1. 抢救团队组成三级医院的急危重患者抢救团队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成员:主治医生、护士长、急诊科医生、麻醉医生、重症护士、放射科医生等。

根据患者需要,还可以随时召集其他相关专家,如心血管专科医生、外科医生等。

2. 交接班机制为确保患者得到连续的抢救治疗,三级医院应建立科室间的交接班机制。

交接班时,应详细记录患者基本情况、诊断和治疗方案等,以便后续医务人员能够及时了解患者状况并做出相应处理。

3. 抢救培训和演练针对急危重患者的抢救,三级医院应定期进行培训和模拟演练。

培训内容包括团队合作、急救技术、通讯协调等方面,以提高医务人员的抢救能力和协作效率。

三、设备保障1. 重症监护室设施三级医院应配置现代化的重症监护室设备,包括监护仪、呼吸机、除颤仪、中心静脉导管等,以满足急危重患者的监测和治疗需求。

2. 药物储备和配药系统为了保证急危重患者随时获得必要的药物救治,三级医院应建立完善的药物储备和配药系统。

急危重症护理学_ICU的管理与护理

急危重症护理学_ICU的管理与护理

我们的工作环境
医院感染(Hospital Infection
飞沫传播
直接接触
空气传播
间接接触
共同媒介
病媒
ICU感染类型
• 内源性感染 病原体来源于患者自身
• 人体四大贮菌库: 皮肤、口咽 泌尿生殖道、 肠道 • 特定条件下: • 抵抗力下降 免疫缺陷,器官移植 大量抗菌素应用等
ICU ICU感染类型 感染类型
保养及维修制度等管理规程的制定。
呼吸机
除颤器
监护仪器
返回
中央监护台
Central monitor:显示各床旁监护仪传送来的波形和数字信号。
自体—2000型血液回收系 统
• 新一代便携式“自体-3000P 型血液回收机”
制氧机
• 血氧饱和仪
药品的管理
建立各种药品的分类、摆放、数量配备、用
物品管理
进入人体组织、无菌器官的医疗器械、器 具和物品必须达到灭菌水平。 接触皮肤黏膜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 须达到消毒水平。 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 医疗器具必须一用一灭菌或使用一次性物 品。
物品管理 物品管理
• 非一次性物品按院内感染管理要求 进行清 洁、消毒、灭菌:监护仪、心电图机、输 液泵 • 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75%酒精擦拭消毒 • 尽量使用一次性呼吸机管路 • 氧气湿化瓶每日更换 • 抢救、监护器械更换使用者时进行表面消 毒
重在预防而不是治疗,主要是要减少或杜绝 可能的传播途径,如病房通风,单人病房, 医护人员勤洗手,坚持无菌原则以及合理 用药。
工作人员管理
患者与探视管理 环境管理 物品管理 合理使用抗生素
ICU感染 控制管理对策
工作人员管理
限制人员出入

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方法

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方法

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方法
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是医疗工作中十分重要的环节。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方法:
1. 快速评估:在开始抢救之前,首先要迅速评估患者的意识水平、呼吸、循环和生命体征等关键指标,以了解其病情严重程度。

2. 维持呼吸道通畅:确保患者的呼吸道通畅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发现患者无法自主呼吸或气道受阻,可采取包括清除分泌物、人工气道置入等方法来维持呼吸。

3. 提供氧气支持:急危重症患者通常需要额外的氧气供应。

可以通过给氧面罩、飞利浦面罩或气管插管等方式提供氧气支持。

4. 进行心肺复苏:对于心跳骤停的患者,立即开始心肺复苏是关键。

按照基本生命支持(BLS)和高级生命支持(ALS)的准则进行心肺复苏,包括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等操作。

5. 快速控制出血:急性大出血是急危重症患者中常见的情况之一。

在抢救过程中,必须迅速控制出血,并采取相应的止血措施。

6. 提供液体支持:在抢救过程中,可能需要通过静脉途径给予液体支持,以维持患者的循环功能。

7. 合理使用药物: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在抢救过程中可以使用一些必要的药物,如抗生素、镇痛剂、抗休克药物等。

8. 紧急手术干预:部分急危重症患者需要进行紧急手术干预,以解决可能威胁生命的病因。

抢救急危重症患者需要医疗团队的密切合作和高度专业化的技能。

在实施抢救措施时,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操作,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以上是一份关于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方法的简要介绍,希望对医疗工作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 张琦,刘灏. 临床急诊学:急危重症患者抢救与管理[M].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6.。

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制度

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制度

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制度一、各科抢救工作由科主任、护士长负责组织和指挥,科主任、护士长不在时,由职称最高的医师/护士主持抢救工作,但必须及时报告科主任、护士长。

二、特殊病人或特别重大的抢救工作或需跨专业协同抢救的病人,应向科主任汇报,由全科统一组织力量进行抢救,若需多科配合,应及时报告医务科、护理部、总值班和业务副院长,以便组织有关科室成立抢救小组共同进行抢救工作。

凡涉及纠纷或争议的要报告有关部门。

三、对病情危重,可能危及生命的患者均需积极组织抢救,按常规向家属或代理人发出病危通知单,并对病情危重性进行必要的讲解,将告知内容如实记入病程记录中,让家属在病危通知单上签名。

四、在抢救中,各级医护人员应本着高度认真负责的精神,做到观察细致,诊断准确,及时进行救治、记录完整,对疑难及诊断不明病人,应及时向上级医师报告或组织会诊。

五、医生未到前,护理人员应根据病情及时给氧、吸痰、测量血压、建立静脉通道,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配血、止血等,并提供诊断依据。

六、医护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各种器械、仪器的性能及使用方法,熟记抢救药品的编号、定位、用途、剂量、用法等。

各辅助部门及其它有关部门应积极配合,全力协助,不得以任何借口延误抢救工作。

七、及时、准确执行医嘱,医生下达的口头医嘱,护士应复述一遍。

抢救结束后医师应即刻据实补记医嘱。

八、对危重不宜搬动的病员,应就地组织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再由医护人员护送到病区,对需立即行手术的病员应在诊断确立后及时送达手术室施行手术。

急诊医师应向病区或手术医师直接交班。

九、各有关科室遇有危重病人之检查、治疗、取药、住院等均应及时处理,不得过分强调手续,以免延误抢救。

十、不得因抢救而忽视正规操作和传染病人之消毒隔离,严防事故和交叉感染发生。

十一、科室或病区的抢救药品、器材定点定位放置,每班交接清楚,指派专人负责,定期做好清洁、消毒、清理、补充工作。

十二、抢救结束,主管医师(主管医师不在时,由值班或参加抢救医生)在当日病程中据实完成抢救记录,准确、及时、完整记录病情变化、抢救经过、各种用药等,因抢救病人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的,有关医务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

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常规和抢救流程

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常规和抢救流程

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常规和抢救流程一、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常规1.院内急危重症患者的监护: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体温、动脉血氧饱和度等,并及时记录,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处理。

2.高度警觉:急危重症患者需要持续的监测和观察,护理人员要保持高度的警觉,及时发现和处理任何改变。

3.知道患者的病情:护理人员需要了解患者的基本病史、病情及诊断,以便根据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理和护理。

4.护理环境:为患者提供安静、整洁和舒适的护理环境。

5.预防并发症: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6.心理支持: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安慰,让患者感到安全和受到关心。

7.定期转移:对于不能自我翻身的患者,需要定期转移体位,以避免压疮的发生。

8.遵守隔离措施:对于具有传染性病原体的患者,遵守相应的隔离措施,以确保护理人员和其他患者的安全。

二、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流程1.警觉和报警:护士在发现患者出现急危重症的情况下,应当立即警觉并报警,通知医生和急救人员。

2.急救人员到达:等待急救人员的到来。

3.初步评估:急救人员到达后,进行初步评估,确保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包括意识状态、呼吸、血压、脉搏等。

4.氧气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及时给予氧气进行治疗,以保证患者的呼吸功能。

5.心肺复苏:如果患者出现心脏骤停,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措施,包括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

6.静脉通路建立:立即建立静脉通路,以便给予药物治疗和静脉输液。

7.快速输液: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合适的药物和液体进行快速输液,以维持体液平衡和血压稳定。

8.血气分析:进行血气分析,评估患者的酸碱平衡和氧合状态。

9.抢救措施: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适当的抢救措施,包括药物治疗、机械通气、心电监护等。

10.进一步评估:在抢救措施实施后,对患者进行进一步评估,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处理。

11.紧急转运:如果患者需要进一步治疗,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紧急转运,以便患者尽早接受更专科的治疗。

icu急危重症抢救流程

icu急危重症抢救流程

icu急危重症抢救流程
ICU(Intensive Care Unit)是指重症监护室,用于抢救和治疗危重病人。

ICU 急危重症抢救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急救评估:对病人进行急救评估,包括评估病情严重程度、收集病史和相关检查结果。

2. 呼吸支持:对呼吸功能受损的病人进行气道管理,如气管插管或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3. 循环支持:对循环功能不稳定的病人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和调整,如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液体复苏或机械辅助循环支持。

4. 代谢支持:对代谢紊乱的病人进行监测和治疗,如调整血糖水平、电解质平衡和营养支持。

5. 感染控制:对病人进行感染监测和控制,如使用抗生素治疗、消毒和隔离措施。

6. 疼痛控制:对病人的疼痛进行评估和控制,如使用镇痛药物或其他非药物治疗方法。

7. 心脏监测:对心脏功能异常的病人进行心电监测、心脏超声等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心脏问题。

8. 病情评估与调整:定期对病人进行病情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治疗计划的调整和优化。

以上是一般ICU急危重症抢救流程的大致步骤,具体的治疗方案和措施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定制。

同时,ICU急危重症抢救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医疗规范和操作规程,以确保病人的生命安全和治疗效果。

急诊科患者的病情评估与监护要点

急诊科患者的病情评估与监护要点

急诊科患者的病情评估与监护要点急诊科是医院中最重要的科室之一,因为它往往接收到各种各样的急危重症患者。

在急诊科工作的医护人员需要具备快速而准确的病情评估能力,以及有效的监护技能。

本文将就急诊科患者的病情评估与监护要点展开阐述。

1. 病情评估在急诊科,医护人员首先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病情评估,以便快速确定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病情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病史采集:医护人员需要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既往病史、过敏史、药物史等,以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

(2)体格检查:通过对患者的体格检查,医护人员可以了解患者的生命体征、症状表现等,帮助确定病情的严重程度。

(3)辅助检查:根据患者的情况,医护人员可以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如血常规、生化检查、影像学检查等,以帮助明确诊断。

2. 监护要点在急诊科,患者一旦被确诊为急危重症,就需要进行严密的监护,以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监护要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生命体征监测:医护人员需要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等,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2)液体管理:根据患者的情况,医护人员需要合理评估患者的液体需求,及时予以适当的液体支持,以维持患者的循环稳定。

(3)药物使用:在监护患者时,医护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合理使用药物,避免药物不良反应和过敏等情况的发生。

3. 急诊科团队协作急诊科是一个需要高度协作的工作环境,医护人员需要密切合作,共同应对各种急危重症情况。

团队协作要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分工:急诊科团队中的每个成员都需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任务,做好本职工作,共同努力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2)沟通协调:团队成员之间需要及时沟通、协调工作,共同商讨处理策略,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

总结:在急诊科工作中,病情评估与监护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医护人员需要具备快速准确的评估能力和有效的监护技能,以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eicu与icu的区别

eicu与icu的区别

EICU和ICU之间的区别如下:
1.含义不同
ICU是重症监护室,EICU是紧急重症监护室。

2.不同的用途
ICU的主要目的是为重症或昏迷患者提供最佳护理以及针对性的护理和治疗。

EICU是ICU的分支机构,专注于急救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

3.不同的患者
重症监护病房的主要患者是那些需要进行心肺复苏或败血症并伴有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患者,中毒性休克患者或在器官移植前后需要密切监测的患者,或者在重大创伤手术前后需要密切监测的患者。

EICU主要用于治疗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呼吸衰竭的患者,需要有创或无创呼吸通气的支持,以及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心力衰竭的患者,而普通病房治疗无法改善或纠正这种情况。

扩展数据:
ICU将为重症或昏迷患者提供隔离场所和设备,提供最佳护理,综合治疗,医疗和护理相结合,术后早期康复,关节护理和运动疗法等服务。

ICU已有30多年的历史,现已成为医院中危重病人的急救中心。

ICU的监控水平和先进设备已成为衡量医院水平的重要标志。

随着ICU病房的建立,各种急危重症患者的临床抢救成功率大大提高。

临床医生根据急性和重症患者的病因建立了各种专门的ICU。

EICU是每个专门ICU的分支。

EICU是一个紧急重症监护病房,一年365天向没有休息的患者开放。

它可以随时24小时工作,并可以随时治疗重症患者。

EICU应随时检查病房的病情,观察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

当患者的状况发生变化时,应在第一时间进行抢救和治疗。

《ICU重症监护》课件

《ICU重症监护》课件

ICU重症监护的挑战与前景
挑战
前景
• 患者状况复杂多变,需要紧急决策和处理危机。 • 高度专业性需要不断学习和持续提高。 • 团队合作和协调需要良好的沟通和领导力。
• 随着医学技术不断进步,ICU监护将变得更 加精准和有效。
• 科学研究将推动重症监护的进一步发展和改进。 • 提高公众的医学素养可以减少重症监护的需求。
《ICU重症监护》PPT课件
了解医学背景和重要性,解释ICU重症监护的Leabharlann 义和作用。重症监护的特点和要求
• 专注于危重患者的护理,需要高度专业的技能和经验。 • 24小时监测和支持生命体征,确保及时采取措施。 • 必须具备应对急危重症情况的能力,包括心肺复苏等。 • 重视患者和家属的心理支持,提供情感上的关怀。
4 多器官功能衰竭
多种原因导致的器官衰竭,需综合治疗和支 持。
常用的ICU重症监护技术和设备
心电监护仪
呼吸机
用于连续监测心脏的电活动,识别心律失常等问题。 辅助呼吸,向患者提供充足的氧气和通畅的气道。
血液透析机
帮助肾脏无法正常工作的患者排出体内的毒素和废 物。
输液泵
精确输送液体药物,确保患者得到正确的治疗。
ICU重症监护中的团队合作与沟通
医生、护士、药师和其他专业人员密切合作,以确保提供优质的护理和治疗。
ICU重症监护的常见疾病与治疗
1 心脏病
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需要紧急治疗的心脏 病。
2 呼吸系统疾病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哮喘等需要 机械通气的疾病。
3 感染疾病
严重感染引起的败血症、肺炎等需要抗生素 和支持治疗。

急诊EICU管理制度

急诊EICU管理制度

急诊EICU管理制度一、急诊EICU概述急诊EICU(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Unit)是指专门为急危重症患者提供抢救和监护的重症医学科室。

在EICU中,医护人员将采用先进的医疗技术和设备,对急危重症患者进行及时、全面的抢救和治疗。

急诊EICU管理制度是指对急诊EICU的人员、设备、工作流程等进行规范化管理,以确保急诊EICU能够有效地开展抢救和治疗工作,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本文将从急诊EICU的管理体系、人员编制、设备管理、工作流程等方面展开介绍,以期为医护人员提供科学的管理方法和规范,提高急诊EICU的抢救效率和治疗水平。

二、急诊EICU管理体系1. 急诊EICU管理机构设置(1)急诊EICU应当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配备专业管理人员。

管理机构应当包括院长、副院长、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护士长等职位,形成科学的管理层级。

(2)管理机构应当制定细致的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为EICU的开展提供规范和指导。

2. 急诊EICU管理体系(1)急诊EICU的管理应当遵循科学、规范、高效、安全的原则,切实履行抢救和救治的职责。

(2)急诊EICU应当依法依规行使管理职能,加强对医疗护理人员、设备和用药的监督管理。

(3)急诊EICU应当建立完善的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

(4)急诊EICU应当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工作素质和技能水平。

三、急诊EICU人员编制1. 急诊EICU人员概述急诊EICU的人员编制应当包括医师、护士、临床技术人员等多个方面的人员。

医师应当具备重症医学临床经验,护士应当具备急诊救护护理技术,临床技术人员应当具备相关技能。

2. 急诊EICU人员与职责(1)急诊EICU医师应当具有临床有效的抢救技术,能够及时、准确地判断病情,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

(2)急诊EICU护士应当配备专业的急救设备和药品,能够熟练使用,并按照医嘱和程序进行抢救救治工作。

重症监护

重症监护

ICU监测常规
有创监测:
ABP监测 PAP(肺动脉压) CVP(中心静脉压) CO(心排量)ICP(颅内)腹内压监测 静脉通道(浅、深静脉,必须一路是置管的)
无创监测:
心电监护 CO(心排量) R监测 神志、瞳孔 出入量监测 常规血、尿、大便 生化监测(包括血糖、尿常规) T监测 SpO2监测
第三节 监测技术
是重症医学学科的临床基地,它对因各种原因 导致一个或者多个器官与系统功能障碍及生命 或具有潜在高危因素的患者,及时提供系统的、 高质量的医学监护和救治技术,是医院集中监 护和救治重症患者的专业科室。(以救治各类重症
及多系统功能衰竭患者为主的诊疗体系,它集中必要的仪器和设 备,集中多科专家及经过专门训练的护士,对各科急危重症病人 集中加强治疗和护理。)
-降低 血容量不足
右心室(RVP)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正常值: 15~28/0~6mmHg 反映:SBP(收缩压)-右室前负荷
-右室充盈压
DBP(舒张压)

意义:
-SBP升高 肺动脉高压、肺动脉瓣狭窄。
-DBP升高 右心衰、心脏压塞
Swan-Ganz导管监测(C)
导管进入肺动脉,舒张压上 升,收缩压基本不变

3.临床意义
正常情况下,监测中心温度和平均皮肤温度差 应小于2℃. 当病人处于严重休克时,温差会增大;经采取 有效措施治疗后,温差减小。提示病情好转。

4.发热程度分类(口腔温度)
低热: 37.4~38℃
中等高热
高热

38~39℃
39~40℃
高热持续期的热型有:稽留热、驰张热、间歇热、 波状热和不规则热
(1)正常值:22-27mmol/L (2)临床意义:AB受代谢和呼吸因素的双重影响。 AB↓:代酸或呼碱代偿;AB↑:代碱或呼酸代偿;AB 正常,不一定正常,如呼酸+代酸,AB正常,应具体分 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肺功能监测
项目 潮气量(VT) 肺活量(VC) 每分通气量(VE) 每分肺泡通气量(VA) 功能残气量(FRC)
通气/血流比值(V/Q)
正常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5~7ml/kg 30~70ml/kg
男6.6L/min 女4.2 L/min 70ml/s 20%~30%
0.8
临床意义
<5ml/kg是进行人工通气的指征之一
6、ICU收治范围 的
※ ICU仅收治有生还希望者,不收治:
传染病、精神病、需长期治疗的慢性病、明确为 脑死亡、癌症晚期的病人
心肺脑复苏(CPCR)、MODS、各类休克、急性 中毒、溺水、电击伤、蛇咬伤、威胁生命的心脑血 管疾病、急性呼吸衰竭、ARDS、重症哮喘、急性肾 衰竭、重症胰腺炎、消化道大出血、严重创伤、多
ICU的产生背景 ICU的概念 ICU的任务 ICU的范畴
二、ICU的配置 1、ICU模式
综合 ICU
专科 ICU
部分 综合 ICU
独立的临床业务科 室,收治各科的危 重病人,期抢救水 平代表医院的最高.
专门收治某个专科的 危重病人。如心内ICU
(CCU)、新生儿 ICU(NICU)、呼吸 内科ICU(RICU)等。
<15ml/kg是进行人工通气的指征 >15ml/kg为撤机指标之一
>10L/min提示过度通气 <3L/min提示通气不足
VA不足为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的主要原因
FRC严重降低可导致小气道狭窄,甚至关闭, 结果使V/Q比例失调,肺内分流量增加,导 致低氧血症发生,如不及时纠正,可发生肺 不张
V/Q >0.8表示肺灌注不足 V/Q <0.8表示通气不足
介于专科和综合之间, 由医院内较大的一级临 床科为基础组成的ICU, 如外科、内科、麻醉科
ICU等。
目前,国内ICU 发展趋势仍然以
综合性和专科 ICU为主。
专科性ICU分类
SICU 外科ICU CCU 冠心病ICU RCU 呼吸系统疾病ICU ECU 急诊ICU PICU 儿科ICU
CPICU 心肺重症监护治疗病房 CSICU 心脏外科重症监护治疗病房 NSICU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治疗病房 UICU 危重肾病重症监护治疗病房 IICU 婴幼儿重症监护治疗病房
2、ICU规模
1
床位
一般综合性医院综
合ICU床位数占全 院总床位数2%-8%
2 室温
20℃ ~24℃ 湿度
55%-65%
3 噪音
白天<45分贝 夜间<20分贝 {空气过滤装置}
3、ICU的医务人员配备 : 医生与床位的比例 (0.8-1):1;护士与床位的比例为(2.5-3):1。 4、ICU医护人员专业要求 5、ICU的医疗管理
01 ICU的任务与配置
02 危重病情监测技术:
体温监测 呼吸监测 循环功能监测 肾功能监测 中枢神经功能监测 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监测
目录
ICU的任务与配置
ICU定义 重症监护病房( ICU )是以救治急危重
患者为中心的医疗单位,是应用先进的技 术对疾病进行集中监测和强化治疗的一种 特殊的组织形式。
皮肤温度低于中心温度3~4℃, 提示外周微循环差或存在低心排血情况。
二、呼吸功能监测
※呼吸频率 成年人为 10~16次/分
>20/min提示有潜 在的呼吸功能不全 >30/min常表现为
明显的呼吸窘迫
呼吸运动监测
(一) 呼吸的观察
※节律异常
呼吸深度异常:过度、浅快 潮式呼吸、间停呼吸、叹气样呼吸
陈-施氏呼吸,潮氏呼吸:
闭路电视探视系统、输液加温设备、简易生化仪和乳酸分析仪、脑 电双频指数监护仪、床旁脑电图和颅内压监测设备等。
监测设备
多功能生命 体征监测仪
呼吸功能监测装置
监测设备
血气分析仪
心电图机
影像学监测设备
床边X线机
床边X超声设备
治疗设备
输液泵
注射泵
治疗设备
呼吸机
纤维支气管镜
治疗设备
心脏除颤器
临时心脏起搏器
透析机
PART TWO
ICU常用监护技术
ICU常用监护技术 一、体温监测 二、呼吸监测 三、循环功能监测
四、肾功能监测
五、中枢神经系统监测
六、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监测
一、体温监测
※ 1、正常体温
1
2
口腔舌下温度 腋窝温度
36.3-37.2 ℃ 36-37 ℃
3
直肠温度
36.5-37.7℃
一、体温监测
发伤、复合伤、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严 重脓毒血症、高热患者、其他需要收入ICU的患者等。
7、ICU病房建设标准 方便转运、检查和治疗患者的区域并考
虑如下因素:
接近经常转来病人的其他病区、急诊抢救
室、急诊手术室、影像学科室、化验室和血 库等。
ICU开放病床的占地面积为每床单元15~18 ㎡,室温要求保持在20~25℃,尽可能将噪 声减少到最低水平20~45分贝,具备良好的 通风、采光,有条件者可装配空气净化系统。
由浅慢渐变为深快,再由深快变为浅慢,之后一段呼吸暂停, 再开始又一次如上呼吸,每一周期大约30-70m.表明呼吸衰 竭濒临死亡。常见于严重的充血性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 药物过量、颅内压增高等。
间断呼吸
又称毕奥氏呼吸,表现为呼吸与呼吸暂停现象交替出现。 其特点是有规律的呼吸几次后,突然停止呼吸,间断一 个短时间后,随即又开始呼吸。如此反复交替。多在呼 吸停止前出现,常见于颅内病变或呼吸中枢衰竭的病员。
8.ICU的监护设备配置
(1)每床单元配备完善的功能设备带 (2)ICU使用的专用病床、防压疮床垫 (3)床旁监护系统, (4)配备1台呼吸机,简易呼吸器。 (5)配备输液泵和微量注射泵。 (6)其他监护和抢救设备 (7)医院或ICU必须有足够的设备,随时为ICU提供床旁B超、X线、
生化和细菌学等检查。 (8)有条件者可视需要选配以下设备:
※ 2、测量方法
1
腋测法
2
口测法
最常用,腋下 口腔
3
肛测法
直肠
3、测温装置
4.体温过高(腋窝温度):
①低热:37. 4-38 ℃ ②中度热:38 -39 ℃ ③高热:39-41 ℃ ④超高热:41℃以上
5.体温过低(腋窝温度):
①轻度:34-36℃ ②中度:低于34 ℃
6、温度差
指皮肤与中心温度差。 温差应小于2℃。
(三)血液气体分析
项目 PH
正常值 7.35~7.45
PaCO2 PaO2 SaO2 AB
35~45mmHg 90~100mmHg 96~100% (25±3)mmol/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