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文学作品中形象剖析教材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形象鉴赏+课件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形象鉴赏+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fccdb45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2f.png)
行动描写
行动描写能“以外显内”,可以反映人物的心理状况、 揭示人物的性格、品质。有时还能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葛朗台:老头儿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 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
神甫把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边,给他亲吻基督的圣像, 他却作了一个骇人的姿势想把十字架抓在手里,这一下最 后的努力送了他的命。
概括人物性格、形象、品质的常用词语
•2. 拼搏类:顽强拼搏、自强不息、不怕困难、坚强不屈、知难 而进、积极乐观、身残志坚、自食其力、自立自强、坚持不懈、 锲而不舍、矢志不渝、勤勉刻苦、不畏艰辛、吃苦耐劳
•(反面:贪图享乐、自暴自弃、拈轻怕重)
•3.奉献类:无私奉献、自我牺牲、任劳任怨、默默无闻、不事 张扬、默默奉献、毫无所求、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废寝忘食、 爱子情深、舐犊情深
分析:76岁的老头一见到金子,立刻焕发了“青春”,这一 “纵”一“扑”强烈地辐射着葛朗台对金子的专注、贪婪, 反映出他爱财如命的本质。
二、怎样考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
题干示例
审题定向
(1)(2019·全国卷Ⅰ)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
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
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
(6)场面描写——在特定的时间及环境中,展开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
生活画面的描写,主要体现在人与人之间发生关系而构成的人物活
动的“动态”描写上,同时也表现在作为人物活动背景的特定环境
的渲染上,通过环境及人物活动的描写,来烘托、渲染气氛,以刻
画人物性格。
2.间接描写及作用
描写技巧
表达效果或作用
赏
古代诗歌鉴赏之形象分析公开课课件
![古代诗歌鉴赏之形象分析公开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87e09bc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55.png)
古代诗歌鉴赏之形象分析公开课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国古代诗歌鉴赏》教材第三章“诗歌形象鉴赏”,具体内容为第一节“古代诗歌中的自然形象”和第二节“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通过学习,学生将深入理解古代诗歌中自然形象和人物形象的描绘手法及其所蕴含的意境。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古代诗歌中自然形象和人物形象的分类及特点。
2. 培养学生运用诗歌形象鉴赏方法,分析古代诗歌中的形象,提高审美能力。
3. 激发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兴趣,培养文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古代诗歌中自然形象和人物形象的描绘手法及其所蕴含的意境。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诗歌形象鉴赏方法,分析古代诗歌中的形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中国古代诗歌鉴赏》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描绘自然风光的画作,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美,进而引入古代诗歌中的自然形象。
2. 新课导入:讲解古代诗歌中自然形象和人物形象的分类及特点。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列举所学诗歌中的自然形象和人物形象,并分享感受。
4. 例题讲解:以《静夜思》为例,分析诗中自然形象的特点及其作用。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析《登鹳雀楼》中的自然形象,巩固所学方法。
6. 知识拓展:介绍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以《滕王阁序》为例,分析人物形象的描绘手法。
六、板书设计1. 古代诗歌形象鉴赏自然形象人物形象关注形象特点分析形象作用感受形象之美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分析《望庐山瀑布》中的自然形象,写出至少三种描绘手法。
a.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讨论等形式,让学生掌握了古代诗歌中自然形象和人物形象的描绘手法。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进行反馈。
同时,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古代诗歌,提高诗歌鉴赏能力,丰富文学素养。
课本小说鉴赏人物形象 PPT课件
![课本小说鉴赏人物形象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e56f7612e3f5727a5e9628b.png)
其次,有两段关于外貌、神情和风韵的描写:1.众人见黛玉时 对她的年龄、 举止言谈、身体面庞和风流态度的描写。2.宝玉见 黛玉时,对黛玉的外貌、神韵的描写,运用对偶、比喻等手法, 以华美对称的语言,写出了宝玉眼中所见的黛玉的娇容。表现黛 玉的共同点:美貌多情,体弱多病。尤其怕“哭”与“泪”,不但 照应第一回中的“木石前盟”,又为以后的情节发展埋下伏笔。
Company Logo
赏析小说的人物形象
⑷从社会环境、活动场景及人物关系中认识人物的典 型意义。
形象的典型意义往往要根据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来思 考,而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所、人物之间的关系等, 往往也与其典型意义有关。
⑸借助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把握人物基本特征。 包括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
Company Logo
小说鉴赏之人物形象(一)
概括或分析人物形象
Company LOGO
1、结合全文,概括王淡人的性格特征:
洒脱淡泊(悠闲自在),善良,医德高尚,轻视名利, 乐于助人,甘于奉献,急公好义。
2、结合全文,分析王淡人的性格特征:
3、结合全文,概括王淡人的形象特征:
Company LOGO
4、结合全文,分析王淡人的形象特征:
注意两个区别:
一、“概括”与“分析”的区别 二、“性格特征”与“人物形象”的区别
Company Logo
赏析小说的人物形象
1.常见题型 ⑴概括或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或形象特征; ⑵分析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与技巧; ⑶评价小说中的人物(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和读 者对人物的评价)。
2、人物描写的方法: ⑴正面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细节描 写、心理描写等。(注意概括介绍) ⑵侧面描写: 侧面烘托、环境描写、景物描写
《高考小说阅读之人物形象鉴赏》教案(含5篇)
![《高考小说阅读之人物形象鉴赏》教案(含5篇)](https://img.taocdn.com/s3/m/e2d3c4c7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93.png)
《高考小说阅读之人物形象鉴赏》教案(含5篇)第一篇:《高考小说阅读之人物形象鉴赏》教案高考小说阅读之人物形象鉴赏教案教学目标:明确高考小说人物形象分析的地位。
掌握小说阅读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
熟悉高考小说人物形象题答题模式。
教学重、难点:掌握小说阅读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步骤一、导入二、明确地位1、通过表格展示近三年全国卷对小说人物形象的考查三、常见设题模式1、简要分析人物形象2、分析塑造人物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3、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包括作者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4、分析次要人物在文中的作用5、通过人物分析主题思想四、简要分析人物形象1、常见题型(1)某某是一个怎样的人?(2)请概括出某某的主要性格特点。
(3)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某某人物形象。
2、答题方法第一,首先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
第二,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第三,画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等描写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
第四,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活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去理解。
五、实战演练1、文章的主人公朱丹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
《木笛》明确:朱丹是一位具有出色音乐才华,又有崇高民族精神的人。
文章的主人公朱丹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分析。
明确:朱丹是一位具有出色音乐才华,又有崇高民族精神的人。
(1)朱丹是一位具有出色音乐才华的人。
这主要表现在:他是两位参加决赛的选手之一;纪念碑前的吹奏表现出他出色的音乐才华,大师的高度称赞和最终被乐团录取也证明了这一点。
(2)朱丹是一位具有崇高的民族精神的人。
这主要表现在:宁可落选也不愿在南京大屠杀纪念日吹奏欢乐曲;到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凭吊死难同胞,并吹奏起悲壮的木笛曲。
高中语文_鉴赏小说人物形象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语文_鉴赏小说人物形象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53416e48964bcf84b9d57b59.png)
小说人物形象教学设计设计指导思想:高中语文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是:“为了适应高中教育发展的趋势,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和学生对语文教育的不同期待,高中语文课程必须体现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既要使学生的语文素养普遍获得进一步提高,同时也要为具有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更是强调:“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特别要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一、教学目标:1.了解小说人物形象题型及设问方式;2.掌握人物形象分析的基本方法;3.熟练掌握赏析方法,高效、规范答题。
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小说中人物描写的常见方法、人物形象分析题型做题方法、答题步骤;2.运用所学方法概括人物形象、性格。
三、学习方法:讲授法、练习法四、课时安排: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问:高考现代文阅读都考哪些类型的阅读文本?答:论述类文本、实用类文本、文学本文本。
问:那“文学类阅读文本”都考什么体裁的文章?答:小说、散文提到小说,我们首先会想到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来小说如何鉴赏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二)考情分析考纲中对“形象”的考查能力等级为D,即鉴赏评价能力:感受和鉴赏作品的形象。
(三)剑指高考其他设问方式:①XXX是一个怎么样的人物?② XXX有哪些优秀的品质?请结合文本分析。
③文中某人的性格特征怎么样?请简要概括。
(四)教材温故1.《林黛玉进贾府》片段一: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完整版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优质教案
![完整版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优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6bdc7dd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58.png)
完整版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学习《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这一主题,内容选自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五章《诗歌的鉴赏》。
具体包括:理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分类,掌握如何分析、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以及学会评价人物形象的艺术价值。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诗歌中人物形象的基本分类及其特点。
2. 学会分析、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提高审美能力。
3. 能够评价诗歌中人物形象的艺术价值,提升文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析、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评价其艺术价值。
教学重点:掌握人物形象分类,学会分析、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描绘不同人物形象的诗歌作品,引发学生对本节课主题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详细讲解人物形象分类,结合教材中的诗歌实例进行分析。
a. 知识讲解:介绍人物形象的分类(如英雄、美人、隐士等)及其特点。
b. 例题讲解:以教材中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为例,分析其中的人物形象。
c.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析另一首诗歌中的人物形象,进行课堂互动。
4. 实践环节:让学生尝试创作一首描绘人物形象的诗歌,并进行课堂展示。
六、板书设计1. 人物形象分类:英雄、美人、隐士等。
2. 分析、鉴赏方法:观察、联想、对比等。
3. 艺术价值评价:形象鲜明、生动、具有感染力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教材中的一首诗歌,描绘其中的人物形象,并评价其艺术价值。
2. 答案示例:以教材中的《登鹳雀楼》为例,分析其中的诗人形象,评价其艺术价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描绘人物形象的诗歌,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在创作诗歌过程中的表现,指导他们提升写作技巧。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2.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3. 实践环节的设计与实施;4.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答案示例的详细性;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文学欣赏教案读懂名著中的人物形象
![文学欣赏教案读懂名著中的人物形象](https://img.taocdn.com/s3/m/32476e61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31.png)
文学欣赏教案读懂名著中的人物形象文学欣赏教案:读懂名著中的人物形象导语:名著是文学的瑰宝,其中的人物形象是文学作品的灵魂。
通过深入分析名著中的人物形象,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感受文学作品中的情感体验。
本文将通过教案的形式,帮助读者更好地读懂名著中的人物形象,提升文学欣赏的能力。
一、教案概述1. 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 深入理解名著中人物形象的意义和作用;- 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和技巧;-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名著中的人物形象。
2. 教学重点:- 名著中人物形象的分析方法和技巧;- 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作用和意义。
3. 教学难点:- 如何从文学作品中准确把握人物形象;- 如何运用分析方法解读人物形象。
二、教学内容1. 人物形象的定义和作用:- 人物形象是文学作品中塑造的角色,通过作者的描写和塑造,展现出各种不同的特点和个性;- 人物形象是文学作品中情节推进和冲突发展的重要力量,是作品表达主题和传递意义的媒介。
2. 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和技巧:- 直接描写法:通过对人物外貌、性格、言行等方面的直接描写,把读者带入人物的内心世界;- 对比法:通过对比人物之间的相似和差异,凸显出人物的独特性格和特征;- 暗示法:通过间接暗示和人物的言谈举止,透露出人物内心世界的变化和情感变化。
3. 名著中的人物形象解读:- 以《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为例,通过分析他的性格特点和与其他人物的关系,理解他作为主角的意义和作用;- 以《鲁宾逊漂流记》中的鲁宾逊为例,通过分析他的勇敢和智慧,探讨他在荒岛生活中的心理变化和成长。
三、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给学生一段描述人物的文字,引导学生思考人物形象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并让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观点。
2. 理论讲解:通过PPT或黑板,向学生介绍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和技巧,详细解释直接描写法、对比法和暗示法的概念和运用方式。
3. 实践演练:- 选择一段名著中的人物描写,让学生分小组进行分析,并展示自己的分析结果;- 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鼓励讨论和互动,增强对人物形象的深入理解。
《文学类文本阅读:鉴赏小说中的形象》教学课件【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学类文本阅读:鉴赏小说中的形象》教学课件【高中语文必修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9e7c96d0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f2.png)
感受、分析人物形象特点揣摩人物的心理情感把握人物形象的意义
小说的形象
主要人物形象
物 象
人物形象
次主要人物形象
欣赏人物形象
一、小说人物形象基本知识
内容:有事物、景物、动物……地位:主体物象(贯串全文)和次要物象(只出现在文中某处)
文学类文本阅读目标
素养对标
知识清单
阅读策略
能力提升
巩固练习
Hale Waihona Puke 复习任务1.掌握有关小说人物形象的知识。2.了解两类特殊人物。
特级教师黄厚江如是说:王安忆说:小说是心灵的历史。毫无疑问,小说是写人的文学,小说要反映社会生活,要表现生活世界,必须写人,写人的心灵,写人的本性,写人与人的关系。人的性格、人的命运、人性的弱点、人性的美丽,无疑都是小说要表现的内容。就这个意义来讲,阅读小说就是读人,读人则主要是读人的内心世界。性格特点往往只是内心世界的一种表征,没有内心体验的小说阅读,没有走进小说人物内心世界的小说阅读,只能是隔空互望,所谓性格特点的概括也只能是贴个标签而已。 ——《由虚构故事走向生活世界》
形象
人物形象
物象
含义
作用
基本义
主旨义
象征隐喻义
人物:交代、烘托、衬托
环境:营造、衬托、暗示
主题:揭示、暗示、深化
情节:线索;推动发展
概括特点
分析作用
内涵特点
分析途径
次要人物
外在特征:类属、地位、身份、职业、相貌
思想性格特征
思想特征
性格特征
自身评价
小说阅读之形象分析与鉴赏 PPT课件
![小说阅读之形象分析与鉴赏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2e3050c52d380eb62946da2.png)
文中对应的答案要点 “卖笑人”并不想卖笑,可又必须“卖笑”。
内心的真实感情
反映的社会 外表的“笑”同
现实或现象 “笑”被
相脱离,
商品化、职业化
;人物逆来顺受、
隐忍苟活,精神世界充满忧伤、苦闷和绝望。 寄托的作者 作者有意以“我”来平静地叙述,在平静的背 情感或愿望 后是辛酸和痛苦,寄予了作者深切的 形象的社会 意义或影响 情况反映出资本主义社会中人被“
物象的作用
1.从人物塑造方面思考 物象衬托了人物品格,突出了人物形象。应格外注意物象本身的特点从哪些方 面对主要人物做了映衬,如从心理、行为、语言方面等。 2.从情节安排方面思考 物象往往是组织和推动情节发展的线索物件。物象反复出现,串起相关情节, 从而成为全文的线索,具有使结构更加严谨的作用。 3.从环境方面思考 一是指它对时代特色氛围做了怎样的揭示或暗示,二是指对人物活动的具体环 境的刻画作用。 4.从主题方面思考 “物象”往往具有衬托或象征意义,有揭示和深化主题的作用。
“我”见证了王有福的胆小怕事,见证了他的谦 侧面烘托, 衬托 了他的善良,所以 卑,“我”好心的提议, 个性鲜明 “我”的存在使主人公性格更加 鲜明 。
思考角度
文中对应的答案要点 “我”看待玻璃墙伤人事件,其实背后交织着伦
理观念、法治观念、诚信意识等不同理念的矛盾、 揭示主题, 困惑与冲突,所以文章通过“我”,便于揭示主 增添魅力 旨。(此点非本题要求的“主要作用”,可不 答。) 渲染气氛多为群体人物,文中没有体现;不过,
小说阅读之形象分析 与鉴赏
小说人物形象
• 鉴赏塑造形象的手法; • 概括形象特点;
• 分析形象作用。
一 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 • 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包括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直接描写 常用手法为人物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修辞手法初中就已 经学习,这里重点讲解人物描写手法: 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 作用阐释 交代人 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也体 物 , 突 现着人物的思想性格 出特点, (1)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 展 现 人 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 物 性 格 发展 品质 (2)描摹人物的语态,使形象 刻画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高中语文_鉴赏小说的人物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语文_鉴赏小说的人物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717c2a38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9b.png)
高中语文_鉴赏小说的人物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鉴赏小说的人物形象学习目标:鉴赏小说的人物形象学习重、难点:掌握鉴赏小说人物形象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文学即人学,以叙事为主的小说更是以写人为中心。
阅读小说,要把握去小说塑造的典型人物的典型性格及其社会意义。
命题者自然会从分析人物形象这一角度设置试题。
所以,这节课我们主要任务就是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
二、直击高考(2016年山东卷《琴声何来》文中的吴秋明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作简要概括。
(4分)2014.年全国新课标卷《古渡头》作品中的渡夫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6分)2013.年全国新课标卷《喂自己影子吃饭的人》小说主人公马里诺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6分)命题特点:分析人物形象这一角度具体说来,大致包括三种题型:1、概括人物性格特征,例如:XX有哪些优秀的品质?2、人物形象鉴赏:(1)概括特点。
例如: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2)分析人物形象。
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3、人物形象塑造的技巧,分析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
对小说的人物形象不管从哪个角度设题,都要从最根本的入手,那就是看作者是怎样刻画人物的,这也就是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
作者刻画人物形象一般采用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的方法。
【知识链接】人物描写的方法:正面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
侧面描写:侧面烘托、环境描写、景物描写。
【解题思路】第一,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第二,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活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去理解。
第三,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第四,从故事情节入手。
第五,从人物之间关系来分析。
第六,注意作者对人物的感情倾向。
【规范答题】答题格式1:概括人物形象/性格特点/品质+结合文本简要说明(总分)答题格式2:结合文本简要说明+总评(分总)三、实例演练。
欣赏作品的形象分析PPT学习教案
![欣赏作品的形象分析PPT学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ccb00337f1922791788e8be.png)
在学校20几年如一日,不随便给学生放一天 假,见其对教育事业无比忠诚与热爱,一切 以学生为重。
每天坚持拉水,大雪天也不例外,具有勤劳、 坚忍、无私奉献的品质。
第二年春天,原本只是支教的荣子又来到这 所师资奇缺的学校,是校长以自己的无悔的 付出,执着坚定感染了新一代年轻人投身于 山区教育事业。
的线索人物;对主要人物的丰富和补充; 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帮助揭示或凸显 主题。 物象的作用:线索;帮助突出人物性格; 帮助揭示深化主题
第19页/共36页
二 替嫂
3、有人说,香香这个人物可有可无,你同 意吗?为什么?
1、从情节的发展看,香香是贯穿始终的人 物。有香香的存在,才会出现替嫂。香香请 长假,才须请替嫂,有了热心的香香,才有 替嫂。
配合默契; (4)一声唿哨、最后一个过溜索:表现他的领袖
气质,粗犷豪迈。
第17页/共36页
八 保护人
2、小说中的玛兰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 简要分析。
①自私,趋炎附势,见风使舵;②伪善, 爱慕虚荣,自高自大;⑨天真,热心,却 没有原则。
第18页/共36页
形象作用:
主要人物形象作用:表现主题、有何社会 意义。 次要人物形象的作用: 衬托主要人物形象;贯穿全文,是小说
2、从人物形象的塑造上看,以香香的形象 丰富替嫂的形象。香香能干、善良、深得老 人喜欢,替嫂也是如此,以香香的好衬托替 嫂的好,文末通过香香的心理活动衬托替嫂 尽心深得奶奶欢心第。20页/共36页
3、从主题的表达看,香香和替嫂代表了 一类人——城市务工者,她们的境遇反 映了这群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城市务工者 的生活之艰难以及她们为城市发展所做 的贡献。结合文末来看,农民工在城市 里的生存也有危机感,这个人物有利于 强化文章的主题。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一)(人教版高三教案设计)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一)(人教版高三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d74bdd6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22.png)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一)(人教版高三教案设计)罗田县肖家坳中学顾解缙【教学目标】1、把握高考现代散文的阅读方法。
2、学会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3、培育同学的探究精神,增加同学解决问题的方法意识。
【教学重点】把握现代文阅读的一般程序及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的方法。
【教学难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的方法【状况分析】阅读力量的提高阅读习惯的培育不是一朝一夕,需要长期努力。
经过对同学调查,发觉现在同学阅读的主要问题是读不懂文章。
由于读不懂文章导致阅读题回答不出来。
这也是高考阅读得分率低的一个主要缘由。
在2023年全国到各省市的高考命题中,关于形象鉴赏的命题较之往年加大了比重,估计这是今后高考命题的重要方向,由于根据考点,对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鉴赏应当是顾及到三个方面,其中最主要的方面是对文学形象的鉴赏,而往年多集中在语言和表达技巧方面,这是违反文学作品阅读本质的。
文学作品阅读的本质是什么?就是写什么、怎么写、读出了什么。
写什么,就是一篇现代文学作品,到底塑造了什么样的文学形象,塑造这一形象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通过它反映了什么主题;怎么写,就是这篇作品是通过什么手段来塑造形象,表现主题的,包括语言风格的选择和表达技巧的运用;读出了什么,就是强调读者的主体意识,由于“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文学作品,我们平常重视共性化阅读,也必定会通过高考体现出来。
实际上也就是对形象的熟悉。
因此,对于形象的鉴赏,应当是今后命题的重中之重。
【教学方法】练习巩固法【学法指导】系统把握散文形象鉴赏的一般常识,在此基础上强化训练,巩固提高方法技巧。
【教学步骤】一、考点梳理《考试大纲》对本考点的要求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鉴赏评价是阅读最高层级的力量。
文学作品的形象是指文学作品中生动详细的、能激发人们思想情感的生活图景,它包括人物形象和景物形象,主要指人物形象,有时也包括物象,如对文中消失的动物、植物的形象的鉴赏。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二)(人教版高三教案设计)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二)(人教版高三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2deef1d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9f.png)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二)(人教版高三教案设计)三、鉴赏形象就注意的问题(一)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概念模糊。
对于什么是文学作品中的形象,通过什么手段塑造文学形象,塑造这一文学形象有什么意义,其作用是什么,这些概念在某些学生脑子中是模糊的,答题无从下手。
2、缺乏文体判断力。
鉴赏现代散文中的形象,文体判断是第一位的。
如上所述,人物形象主要出现在记人叙事类的散文中,物象主要出现在托物言志或写景状物的散文中,在鉴赏文学形象之前,判断文体是非常必要的。
3、缺乏整体把握和信息整合能力。
这是同学们的通病。
把握形象特点,文中有关于这一形象的关键词、关键句,你首先要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进行筛选和提取,然后在筛选、提取的基础上进行整合、提炼、概括,这样才能形成对这一形象特点的准确判断。
可我们不少同学在回答这样的问题的时候,往往是筛选、提取(照抄原文)一大堆,像散装零件一样地放在那里,不去整合、提炼、概括,抄写的文字很多,就是答不到点子上,得不到理想的分数。
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我们一些同学阅读能力的偏差。
这方面的能力一定要通过反复的阅读和训练进行强化。
4、堆砌概念,表达空洞。
有的同学只是从别处“拿来”一些鉴赏文学形象的术语,可不管是什么文学作品都往上面套,仿佛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须知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文学作品也是这样,每一篇文学作品都有其独特的形象特点,我们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我们只有避免以上问题,紧扣文本,牢牢把握形象特点,准确理解形象的意义和作用,以及它对于表达主旨的作用,再加上我们依据自己的阅读和生活体验,对形象进行个性化的再创造理解,才能谈得上对现代散文中的文学形象的真正鉴赏。
(二)主要应注意两点:1.从作品实际出发这就是从作品中具体形象自身所具有的东西出发。
这里的“东西”是指形象自身的言行以及作品对具所作其他种种描写和评述,而不应是用现成的概念往形象身上套,不能贴标签,更不解将形象自身所没有的东西强加于形象。
小说鉴赏之形象概括分析演示课件
![小说鉴赏之形象概括分析演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8265a0ba58da0116c1749de.png)
(2014·江苏)《安娜之死》14、安娜投到铁轨上之后有什么样的内心活动? 这样写有什么意义? 内心活动:恐惧、迷惑、悔恨 意义:表现了安娜之死的偶然性,增强了悲 剧意味 15、请探究作品结尾画线句的意蕴 蜡烛的比喻,写出了安娜死亡前意识从异常清醒到渐趋模糊、直至消失的 过程 这句话表现了安娜临终前的内心感受,又可以理解为作者对安娜之死 的总结 画龙点睛, 暗含着作者的喟叹同情。
舞》)
内在特征
性格(教养) (2019·浙江)小说中的“ 我”:乖巧、调皮、友善、 有点矜持。(《呼兰河传》
)
气质 (2018·全国Ⅰ)赵一曼身 上弥漫着拔俗的文人气质
和职业军人的冷峻。( 《赵一曼女士》)
心理 (2018·全国Ⅱ)二姐等市 民面对新奇事物的具体心 态:傲慢无知、故步自封、 焦虑不安。(《有声电影》
——《由虚构故事走向生活世界》
形象是小说的核心要素,“鉴赏作品的形象”,是指 对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或意义作用)进行概括 与分析,有时也考查小说中的物象。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查中要求: ①准确、全面地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的特点与作用; ②准确、全面地分析概括物象的意蕴与作用; ③掌握人物形象题和物象题的审答规范。
任务活动二 理解形象必备知识
1.人物形象特征构成
外在特征
身份 (2019·江苏)小说中的 “表姐”是一个捧着金饭 碗的城市劳动者。(《表
妹》)
地位(家庭环境) (2015·浙江)捡烂纸的老
《鉴赏人物形象》ppt课件剖析
![《鉴赏人物形象》ppt课件剖析](https://img.taocdn.com/s3/m/863db839a5e9856a56126024.png)
”却迷了路形成对比;“我”骗了问路的老人后得意洋洋地
“笑起来”与后来“我”迷了路“嘤嘤地哭”形成了对比;老 人向“我”问路,“我”骗了老人与“我”迷了路,大人带我
回家形成了对比。这些对比鲜明,使原本简单的故事情
节显得颇有起伏跌宕。
4.顽皮的“我”因幼稚懵懂而“迷路”,这能引发你关于社会、 人类或生命的怎样的联想?获得怎样的启示?
三、分析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是小说艺术的一个重要内容,小说的环境包 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描写对揭示小说的中心有
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对于环境描写的作用,可从五方面进行思考:①交代 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②暗示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特 征。③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④渲染气氛。⑤推动 情节的发展,为刻画人物做铺垫,打基础。
【整体剖析】
1.整体阅读,梳理故事情节。
通过快速阅读小说,可知小说的线索是________, 围绕这一线索,大致有以下情节: 开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命题时,也必定以此为出发点,先从整体上设置理解文章内 容的试题,其中最为典型的题目是概括故事情节,实现整体
感知。
对事件的完整叙述,可按照何时何地何人做何事的格
式加以概括(材料本身未涉及的除外),也可按照事件的开端、
发展、高潮、结局进行概括,找到小说的线索进行组织可取 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梳理时万万不能粗枝大叶,丢失了本该 有的要素,此为其一;其二,由于事件的复杂性,我们在概 括故事情节时,要避免前后情节的相互交错,还得注意事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安一模
7.第③段和第⑥段分别刻画了丝苔 法内特怎样的形象?(2分)
美丽、活泼、可爱;娇弱、落魄、惹人爱 怜。(各1分,意思对即可)
浦东一模 (1④)空踩间着角云度母。片先闪从烁平视的门土口路的进盆入花寨,子俯视,藏往居前全看貌一 切清是晰藏可居见门,口仰望鲜藏艳居的天盆台花,,一俯切显视得是井错然落有于序梯。田 (明的效,景果2山苹真)苹物。林 果正色果组的树的彩红合角藏的山得 到度居藏里醉 一。人 个红居的色,画白 天庄彩梨面鲜 台园分子中明 ,。明绿,的 好不,得绘盆样 像时惹形花子 来,人又五怜绘, 到头颜爱色了上仰六,,一苹望色作收个果有,者 到大林掩藏把 诗居山里映不 中红庄鸟于同 有白色 画,鲜彩 的 (3从声)啾感啾官角,度但。闻作鸟者语写不景见,从鸟自影身,的苹听果觉红(梨只闻子鸟绿语,)、 目光果所树及枝之叶处繁各种茂色,彩林等中角藏度居去仿写,佛通非过现作实者的的影所像见所。闻
鉴赏文学作品中的 形象
三大题型
是什么 • 写了……/塑造了……形象/是一个…… 的人物?
怎么样
• 如何写……/如何塑造了……形象/怎样 描写……/用了哪些手法塑造……的形象?
为什么 • 作者认为某某是个……的人的理由是?
6校联考 (23) 没想到水漫淹到山的顶尖,现在 美君看见的是两块破砖头泡在水里,就在水面 接触黄土的那条波线上。风很大,吹得人睁不 开眼,美君的白发凌空飞扬,我紧紧扶着美君, 满耳呼呼的风声,还有美君模糊的、破碎的语 音,“……爸爸───我来了,我就知道,你明 明跟我说你很冷……”
范晔的“独行列传”是专门记载“操行俱 绝”的“一介之夫”的,而温序的节操和言行 卓绝当世。“戍见序奇之”这一侧面烘托出温 序的奇异之才;为苟宇所拘,却坚守节操,生 死不惧;思念家乡,即使死了,还要托梦回归 故用了哪些手法塑 造……
象征、对比、类比、衬托
①赞美了郑贾人敬慕贤才、轻利重义、无功 不受禄的品格;②从侧面表现了知罃的美德; ③也佐证了楚王“晋未可与争”的观点。
20. 赏析第③段画线句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描 写。(3分)
“大怒”、“叱”、“楇”、“杀”等神态、动 作的描写和“‘虏何敢迫胁汉将!’”的语言描写, 突出温序面对叛贼的怒不可遏的激愤斥责,表现了 温序的勇敢无畏的豪情,体现温序的爱国思想以及 保持气节的风骨。
黄浦一模
21.作者把温序放在“独行列传”里,从上 文中概括这一归类的原因。(3分)
浦东一模
①环境描写,如
(乙)其二
“风劲”写天之
风劲衣单手屡呵, 幽窗轧轧度寒梭。 腊天日短不盈尺,
寒,“幽窗”写 夜色之深;
②细节描写,如 “手屡呵”;
何似妖姬一曲歌。 ③对比,织女整
16.简析乙诗是通过哪些艺术 天织布却衣着单
手法刻画织女形象的。(4分) 薄,一日辛劳不
及歌女一曲清歌。
浦东一模
9.第⑤段画线句子描写生动,议论深刻,试加以赏析。 (3分)
浦东一模
③知罃之在楚也,郑贾人有将置诸囊中以出, 既谋之,未行,而楚人归之,贾人如晋,知罃 善视之,如实出己。贾人曰:“吾无其功,敢 有其实乎?吾小人,不可以厚诬君子。”遂适 齐。
21.第③段补叙郑贾人与知罃的交往有何作 用?请简要分析。(3分)
为什么 评价人物
答
性格
题
主旨
角
结构
度
氛围、情感
答
具体分析人物性格
题
评价TA的社会、时代意义
步
骤
分条简述理由
浦东一模⑤行李因作家赠书其实早已超重,忍不 住之年出者斗答年细真写又宝的是拱在节土切和案买木土技”美,山地议:书 雕 山 术国再。湾表论画,宝湾,这旧用年达有线因塔艺雕座议金轻出机句为获工刻山曾论的作融通进得厂三经巴直艺 者 合过门 最 的 国参拿接术 在 ,想那 高 艺 故马加赞家 观 相象一 甲 术 事过太美精 摩 得(座 等 家 如平3了微 牌 益虚届令 大 , 空洋他细 楼 彰写世我 奖 他 城博们致 时 。)博惊 的 们 计览对地 的,会叹中运、会艺进 赞生,不国用草上术行叹动其已牌中船,的艺和地中的楼国借和深术感再1,传箭配情“创慨现91制统等套镇执作,了5作的,展着馆的描当, 出现最多的人物是关公。对着牌楼,想象那些年轻 的艺术家,弯着身子,一刀一刀地雕和刻,那么精 微和细致,对艺术若非有特别的深情,绝对不会愿 意把时间专心一意地用在精细的雕刻创作上。
• 多角度赏析第(23)段画线部分的描写。(4分) (4分)神态描写:“美君的白发凌空飞扬”,表现了 美君激动的心情、复杂的心绪;语言描写:“爸爸 ───我来了”,体现了美君对父亲的关爱思念之情; 动作描写:“我紧紧扶着美君”,体现我对母亲的关 爱理解;环境描写:“风很大,吹得人睁不开眼睛”, 创设了一种凄冷的氛围。
常 见
各类描写
手 法
白描、工笔细描、粗线条勾勒
物象组合方式
动作、肖像
(人物内心、性格特征)
景物 (展现风光;营造气氛;烘托情感、思想)
环境、场面 (人物活动背景;时间、地点;
描
渲染气氛)
写
语言 (人物性格;心理活动;促进情节;
描摹语态)
心理 (揭示内心;反映思想)
白描 (简洁传神描写人物;凸显特征)
我们也能品味到作者的所感:对嘉绒藏寨充满了满心欢喜 之情。 (评分说明:答到一点2分,两点4分。角度参考: 空间、色彩、听觉、视觉、视角的变化。)
请从景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④段。(4分)
黄浦一模
③ 宇等复晓譬之。序素有气力,大怒,叱宇等 曰:“虏何敢迫胁汉将!”因以节楇杀数人。 贼众争欲杀之。宇止之曰:“此义士死节,可 赐以剑。”序受剑,衔须于口,顾左右曰: “既为贼所迫杀,无令须污土。”遂伏剑而死。
③满山满眼的藏居,一下子似乎把我们看傻 了,梯田、树林、草丛、土路,什么是自然与 人居的和谐?眼前才真正是!城里人的毛病又 出来了,赶快拍照摄影,但也没办法,只有把 照片带回去才算是一个见证。初步的激动过后, 才回过神来,精彩的在后面呢,不急不急。
第③节中画波浪线的句子采用
其作用是
(3分)
描写,
第③节中画波浪线的句子采用 心理 描写,其作 用是表达了对藏寨美景的无比期待之情(1分), 并顺其自然地引出了下文对藏寨美景的描写(1 分)。(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