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原理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学概论》复习提纲

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社会学发展史

第三章《人的社会化》

一、什么是人的社会化?其主要内容?最基本的内容是什么?(生活技能的社会化)

1、生活技能的社会化:即学习和掌握生活技能,是人的社会化的最基本的内容。

2、职业技能的社会化:传授生产技能和科学知识,为青年进入社会从事职业劳动打好基础。

3、行为规范的社会化:社会规范是维持社会秩序的重要工具之一。

4、生活目标的社会化:社会化的目的和意义,不仅要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社会成员,而且还要在此基础上培育出适应社会发展、时代要求的全面发展的新人。

二、了解人的社会化的主客观条件

本章要掌握的基本概念:依赖生活期、基本社会化、继续社会化、再社会化、同辈群体(一)社会化的主观条件(社会化的生物基础)(P86 )

个体的社会化是以人的生物遗传素质为基础的。离开了人的遗传素质,个体的社会化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1、语言能力;

2、思维能力;

3、学习能力;

4、较长的生活依赖期。

依赖生活期——所谓依赖生活期是指人类个体在出生后由于生理、心理、意识和行为能力尚未发展健全,不能独立生活,因此在生活上、心理上依赖他人、受他人照顾、监护的时期。这段时期大致经过乳儿期、少年期甚至青年期。

(二)社会化的客观条件——1、家庭;2、学校;3、同辈群体;4、社区;

5、职业场所;

6、大众传播媒介

(三)了解社会化的几种基本类型?继续社会化和再社会化的含义以及两者的区别是什么?(P84)

继续社会化和再社会化的区别:继续社会化是在基本社会化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指的是成年人为了适应新形势提出的角色要求而进行的不断学习的过程。而再社会化是指全面放弃原已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重新确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再社会化又分为主动在社会化和被动再社会化两种。

再社会化与继续社会化有着本质的区别:第一,继续社会化是在原有生活方式上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它着眼于人的进一步完善,而再社会化则是改变原有的生活方式或与过去断绝关系,进入新的方式,它着眼于人的改造;第二,再社会化,主要是指被动再社会化,其社会化的形式比继续社会化要剧烈。(要举例说明)

(四)为什么要继续社会化?一是因为个体在基本社会化中的内容较为单一,且生活经历又往往比较贫乏;而一进入成年期,他的生活和社会关系等就变得复杂化了,社会不仅赋予了他新的角色、新的责任和义务,同时还提出了新的期待和要求,这就会使个体感到不适应。

二是因为在基本社会化中,家庭和学校所受教育的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不仅教育者本身要受到以前自身社会化效果的制约,而且未来社会的具体变化又难以预测,即不可能预先对青少年的未来生活进行全面指导,因此青少年社会化时期所学的知识、技能和规范就会不断地受到冲击。

三是现代社会的急剧变化,促使个体通过继续社会化来不断地提高自己。同时,每一个个体的继续社会化又在改造着社会,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因此,继续社会化无论从个体或从社会方面来看,都是非常必要的。

(五)试述社会化过程中某一外在社会化因素对自身社会化的影响。—如家庭、职业场所。为什么说职业场所是成年人社会化不可缺少的社会环境条件?

首先,工作单位是个人进行职业社会化的主要场所。个人要在工作单位的职业活动中学

习职业要求他所掌握的职业技能和本领等;其次表现在个体要建立和处理种种新的人际关系;第三,工作单位给人们提供了个体检验和发展家庭及学校社会化成果的场所。

第四章《社会角色》

一、理解基本概念——社会角色、先赋角色、自致角色、表现性角色、功利性角色、角色冲突、角色失败

(二)了解角色失调现象有哪几种情形?角色冲突、角色不清、角色中断和角色失败四种。

1、角色冲突:角色冲突有角色间冲突、角色内冲突和新旧角色冲突三种情况。

角色内冲突又有三种情况:(1)角色紧张:(2)一个人所承担的几种角色,其行为规范互不相容,这时也会产生角色内冲突。(3)在单一的角色内部,有时也会发生冲突。

2、角色不清:

3、了解角色中断产生的原因及如何解决?如何解决因准备不足而产生的角色中断现象呢?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从角色承担者个人来说,应该对自己的人生有所设计,应该了解人的一生中不可避免地要相继承担那些角色的特点,并为未来的角色做些准备工作。

(2)从家长来说,应注意对子女的成长进行指导。

(3)从社会来说,应加强对各种不同角色的培养、培训和咨询工作。如我国有些机构开设婚前培训班、家政学校、各种职业技能培训班、大学生就业指导等。

4、了解角色失败的几种情形,正确认识角色失败。

第五章社会群体

一、要掌握的基本概念:社会群体、初级社会群体、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二、要理解和掌握社会群体的特征,了解其分类情况(P149)

三、初级社会群体的特点以及形成条件(P159…160)

它具有以下特点:

1、规模小,人数少;

2、面对面的互动,人际关系亲密;

3、感情色彩浓厚,非正式控制;

4、目标一致,聚合力强;

5、成员难以替代

初级社会群体的形成一般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必要条件:

第一,活动空间接近;第二,接触时间长;第三,成员间相互交往比较自由,不受过多的约束;第四,交往各方角色、地位间的社会差异较小。

四、如何分析和认识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初级群体的变化?(P165)

五、了解家庭的几种形式和特征、家庭的结构类型以及家庭的功能

(一)家庭的几种形式:

1、血缘家庭……这是人类的第一个家庭形式,它产生于人类的蒙昧时代,是群婚制的早期阶段。其特征是,同辈份的男女互为夫妻。

2、普那路亚家庭……普那路亚是夏威夷语,意思是亲密的伴侣。普那路亚家庭是群婚制的最高发展阶段。它排除了同一血缘的兄弟姐妹间的婚姻关系,是一种非血亲家庭形式。

3、对偶家庭……

4、一夫一妻制家庭……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的最后一种家庭形式。

(二)家庭的类型——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家庭构成,表现为不同的家庭类型。

1、核心家庭。核心家庭一般由一对夫妻及其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一般认为,这种家庭形式是一切家庭形式中最稳定的一种形式。这是中国家庭的主要类型。

2、扩大核心家庭。这是由核心家庭演变而来的直系双偶家庭,也有人称之为主干家庭。

3、联合家庭。这是一种多代多偶家庭。

4、其他家庭。

第六章社会组织

1、主要使学生了解社会组织的含义、构成要素及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