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工子弟学校家校合作问题及对策研究(改)

合集下载

浅谈农村小学家校合作育人问题及对策

浅谈农村小学家校合作育人问题及对策

浅谈农村小学家校合作育人问题及对策家校合作是教育工作者、家长和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而在农村小学中,家校合作更是一种迫切需要。

农村小学的教育条件相对较差,师资力量不足,学生家庭教育环境相对贫困,这就要求学校与家庭密切合作,共同育人。

本文就农村小学家校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一、家校合作中存在的问题1. 学校教育资源匮乏农村小学的教育资源普遍匮乏,教师队伍相对薄弱,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源不足。

这就导致学校无法提供足够的教育资源和支持,限制了学校在家校合作中的作用。

2. 家庭环境贫困农村家庭多为务农家庭,家长文化水平低,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缺乏对孩子进行有效的教育指导和资源支持。

这就给家校合作带来了较大的挑战,家长无法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3. 学校与家庭沟通不畅由于农村小学师资力量匮乏,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不畅,信息传递不及时,家长对学校的教育工作了解不够,也难以主动参与学校的活动。

这就影响了家校合作的有效开展和深入。

二、家校合作的对策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可以通过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和教学技能,使其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同时可以组织教师多参加各类专业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水平。

2. 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家长学校、家长讲座等形式,向家长传授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指导家长如何更好地关心孩子、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提升家长的教育水平和家庭教育质量。

3. 建立家校沟通桥梁学校可以通过建立家长委员会、家长微信群等形式,定期邀请家长到学校参观、交流,充分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让家长更直接地参与到学校的教育管理和决策中来,增进家校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信任。

4. 开展家校合作教育活动学校可以组织家庭教育月、亲子互动日、家校联欢会等系列教育活动,使学校和家庭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共同育人,增进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的教育资源共享。

农村小学家校合作育人是当前教育改革重要的一环,需要学校和家庭通力合作,共同育人。

浅析农村中小学家校合作的现状问题及应对策略

浅析农村中小学家校合作的现状问题及应对策略

浅析农村中小学家校合作的现状问题及应对策略农村中小学家校合作一直是教育领域关注的热门话题之一,它关系到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更是关系到家庭教育的有效推进。

目前农村中小学家校合作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不畅、合作意识淡薄、合作模式单一等。

我们有必要对农村中小学家校合作的现状问题进行浅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以期促进农村中小学家校合作的顺利开展。

一、现状问题分析1.沟通不畅由于农村地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方式相对单一,主要依靠家长会、家长信箱等传统方式,无法及时、全面地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情况,也无法及时、全面地将学校的教育教学信息传达给家庭。

2.合作意识淡薄农村中小学家长多为务农者,家庭经济状况较为贫困,他们普遍认为学校教育问题由学校来解决,家庭只需要履行监护义务即可,缺乏对学校教育的积极主动的合作意识。

3.合作模式单一目前农村中小学家校合作模式主要局限在家长会、家长参观日、家长课堂等传统形式,缺乏创新和活力,不能很好地促进学校和家庭之间的深入合作。

二、应对策略建议1.建立多元化的沟通渠道学校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建立学校网站、微信公众号、QQ群等平台,及时向家庭通报学校的教育教学动态、校园活动安排等信息,让家庭了解学校的工作,同时也便于家长向学校反映学生在家庭中的变化和需求,建立双向畅通的沟通渠道。

2.强化合作意识学校可通过家长学校、家庭教育讲座等形式,加强对家长的教育宣传,使他们了解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激发其参与学校教育工作的热情,增强合作意识。

3.拓展合作模式为了更好地促进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合作,学校可以创新合作模式,引导家长参与学校的日常管理和教学活动,比如组织家长志愿者团队,共同参与学校的卫生保洁工作、孩子们的课外活动等,让家长和学校教育更加深入地结合起来。

4.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学校应定期组织家长学校、家庭教育讲座等活动,通过专家的指导和家长之间的交流,加强对家长的教育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履行监护和教育孩子的责任,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

浅析农村小学家校合作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浅析农村小学家校合作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浅析农村小学家校合作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农村小学家校合作是指学校和家庭之间的互动与协作,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现实中,农村小学家校合作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沟通不畅、资源不足、角色不明确等。

本文将从这些问题入手,提出解决对策来促进农村小学家校合作的发展。

沟通不畅是农村小学家校合作的一大问题。

很多家长和教师之间在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双方沟通困难。

解决这个问题的对策是加强沟通,建立起家校之间的有效沟通渠道和机制。

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家长会议,邀请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活动,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意见。

教师应积极主动地与家长交流,定期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征求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资源不足也是影响农村小学家校合作的问题之一。

由于农村小学条件有限,家庭和学校都缺乏必要的教育资源,导致家校合作无法顺利进行。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加强资源共享。

学校可以与当地社区、企业等合作,争取更多的资源支持。

家长也可以积极参与学校的义务劳动,为学校提供一定的资源支持,促进家校合作的发展。

角色不明确也是农村小学家校合作存在的问题之一。

在一些情况下,学校和家长之间的角色界限不清晰,导致工作责任不明确,进而影响到合作的进行。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明确双方的角色和责任。

学校和家长可以共同商定家校合作的工作内容和分工,并建立起相应的工作制度和管理机制。

学校应该对家长进行相关培训,提高他们的家庭教育水平,确保双方能够在合作中发挥各自的优势。

农村小学家校合作存在沟通不畅、资源不足和角色不明确等问题。

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沟通,建立起有效的沟通渠道和机制;加强资源共享,争取更多的资源支持;明确双方的角色和责任,建立起相应的工作制度和管理机制。

只有通过这些努力,才能够促进农村小学家校合作的发展,提升学生的教育水平和整体素质。

浅析农村中小学家校合作的现状问题及应对策略

浅析农村中小学家校合作的现状问题及应对策略

浅析农村中小学家校合作的现状问题及应对策略一、家校合作在农村中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家校合作是指学校与家庭之间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共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努力。

在农村中小学教育中,家校合作更显得尤为重要。

农村家庭的教育观念相对滞后,缺乏对孩子教育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而学校又面临着师资力量不足、教学条件相对落后等问题,因此需要通过家校合作来共同努力,为孩子的教育提供更好的保障和支持。

家庭和学校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两个最重要的教育单位。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在家庭中,孩子培养了性情、品德、行为规范等方面的素养,而学校则提供了知识的输入和专业教育,两者的合作共同助力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家校合作对孩子的成长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不仅可以增进学生和家长之间的情感沟通,减少学生的心理适应问题,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加强农村中小学家校合作,对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教育发达地区,家校合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农村地区,家校合作存在着不少问题:1. 家校沟通不畅:由于农村家长多是务农的,他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和教育观念相对滞后,对孩子的学习情况不够关注。

而学校又缺乏有效的渠道和方式来与家长进行沟通,导致家庭和学校之间的信息交流不畅,无法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影响了家校合作的有效开展。

2. 家校互信不足:农村家长普遍对学校的教育水平和师资素质产生怀疑,而学校则对家长的教育方式和家庭环境持有偏见,缺乏对家长的信任和支持。

这样的情况下,家长和学校就难以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使得家校合作的效果大打折扣。

3. 家校协同不力: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学校教师的师资力量有限,教学条件较差,而家庭又缺乏对教育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这就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协同育人。

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学校和家庭往往缺乏合作的意愿和行动,导致家校合作的效果不佳。

民工子弟学校家校合作途径初探

民工子弟学校家校合作途径初探

试析民工子弟学校家校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只有学校教育而无家庭教育,或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复杂的任务。

最完备的教育是学校与家庭的结合。

”抚育子女是父母的义务,教育学生是学校的使命,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二者缺一不可。

我国研究家教合作的专家马忠虎认为,家校合作就是对学生最具有影响力的两个社会机构——家庭和学校形成合力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校在教育学生时能得到更多来自家庭方面的支持,而家长在教育子女时也能得到更多来自学校方面的指导。

只有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两者紧密结合,互相促进,形成合力,才能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最好的支持,才能打造和谐的家校关系,促进学生、家庭和学校的健康发展。

家校合作也是教育自身发展的题中之义,各级各类学校都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家校合作,但在这个过程中也显现出不少问题。

民工子弟学校以其特殊性,在开展家校合作过程中各种问题尤为凸显。

正视存在的问题,研究这些问题,探讨解决策略,方能提高家校合作的水平。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1、信息交流的单向性交流意味着双向沟通。

而目前民工子弟学校家校合作往往是以学校为信息源单向流向家庭,以传达代替交流。

以我省各校普遍采用的校讯通为例,我们通过调查发现,主要是教师利用这一平台向家长发布学校、班级和学生动态。

,很少有家长能主动利用这一手段与学校及教师取得联系。

又如传统形式的家长会,也往往流于教师向家长汇报学生在校情况,少有家长能主动让教师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在家表现。

合作,应该建立在互相了解的基础上。

从整体上来说,民工子弟学校学生的家庭情况相较于普通学校较为复杂,不弄清这些情况,不了解学生的在家表现,不可能真正做好学校教育。

2、合作主体的不平等性合作意味着交往。

一般交往是以交往主体双方受益为明确目的的,而家校合作虽必然使双方从中获益,但家校合作的根本目的是指向学生的,我们称其为“目标主体”,因而使得家校合作主体结构的三主体结构。

浅析农村小学家校合作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浅析农村小学家校合作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浅析农村小学家校合作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随着我国农村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家校合作在农村小学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家庭和学校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两个最为重要的环境,家校合作不仅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还能增强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凝聚力。

在实际上,农村小学的家校合作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家长参与度低、师生之间沟通不畅等。

本文将浅析这些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1. 家长参与度低在农村小学,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重视程度不高,存在“放任自流”和“依赖学校”现象,对于学校的家庭教育活动参与度较低。

一些家长忙于农忙时节和打工,没有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中。

由于一些家长自身教育水平不高,缺乏对孩子教育的正确指导,导致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的脱节。

2. 师生之间沟通不畅在农村小学中,由于一些教师和学生家庭条件的原因,师生之间的沟通不畅。

学校教师往往缺乏对学生家庭实际情况的了解,过分强调学习成绩,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导致了教育的偏离。

部分学生也因家庭贫穷而缺乏对学习的动力,对学校教育缺乏积极性和参与度。

二、解决对策1. 加强家校联系农村小学应加强家校联系,提高家长的参与度。

可以通过举办家长会、家庭教育讲座、家校互动活动等形式,加强学校和家庭的联系,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

学校还可以设立专门的家长进校园日,让家长走进校园,进行亲子活动,增进家校之间的合作与理解。

2. 建立师生关系学校应该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了解,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情况和学习情况,制定个性化教育方案。

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培养,不仅仅追求学习成绩,还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学校还可以设立助学金、勤工助学等项目,帮助家境贫困的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学校教育活动。

3. 增加家庭教育指导对于家庭条件较差的学生,学校还应该加强家庭教育指导。

可以通过成立学习班、开展亲子阅读活动、家庭教育培训等形式,提高家长对孩子教育的认识和理解。

学校还可以派遣学生干部定期走访学生家庭,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提供相关的帮助和指导。

浅析农村小学家校合作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浅析农村小学家校合作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浅析农村小学家校合作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农村小学家校合作是指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合作关系,旨在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实际操作中,农村小学家校合作存在一系列问题,包括缺乏家庭参与意识、信息沟通不畅、家校分工不清等。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农村小学家庭普遍缺乏参与意识,不愿意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

这主要是由于农村家庭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缺乏对教育的正确认识。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提升家庭教育意识。

学校可以积极开展家庭教育宣传活动,鼓励家长参与,并提供相关的教育指导。

农村小学家校之间的信息沟通不畅,导致双方之间的合作存在问题。

学校与家庭之间的信息沟通不仅仅是传递学生的学习情况,还包括教育教学理念、教育方式等方面的交流。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加强信息沟通渠道的建设。

学校可以通过建立家校微信群或者家校互动平台等方式,及时向家长传递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也可以向家长介绍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让家长参与到教育教学的决策中来。

农村小学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分工不清也是导致家校合作问题的原因之一。

学校只关注学生的学习,而忽视了学生的生活和品德培养。

家长则往往只关注学生的生活,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够重视。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明确家校分工。

学校应该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将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紧密结合起来;家长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学习上的帮助和指导。

双方要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农村小学之间的家庭背景和教育理念差异较大,也是导致家校合作问题的原因之一。

有些家庭对学生的要求太苛刻,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有些家庭对学生的要求太宽松,缺乏对学生的教育引导。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加强家校之间的沟通和理解。

学校要了解家长的情况和家庭教育的理念,为家庭提供相应的教育指导;家长则要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

浅析农村小学家校合作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浅析农村小学家校合作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浅析农村小学家校合作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当前,农村小学家校合作已成为教育发展中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加强家校沟通、协调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关系,能够有效地促进孩子全面健康发展。

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农村小学家校合作也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其有效开展和发展。

本文将从“家校合作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家校合作存在的问题1. 家长参与度低很多农村学校的家长参与度很低,往往只有少数家长会主动参加学校组织的家长会或者课堂观摩等活动。

这种情况说明部分农村家长对孩子的学习重视程度不够,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

2. 学校沟通不畅学校与家长之间,信息传递不畅,可能导致家长对孩子学习情况不清楚或者误解。

有些家长对学校的课程、教学方法等存在偏见或者误解,这也会影响其与学校的合作。

3. 家校合作内容单一部分农村小学家校合作内容只局限于家长参加家长会或者走进学校观摩课堂等简单形式,忽略了互动和交流。

家校合作应该是一种双向的、有意义的合作关系,而不是单纯的被动参与。

4. 家长参与意识不强有些家长缺乏教育常识,甚至存在负面情绪,对学校的主张不理解或者不信任。

使得家长难以认同、理解学校的教育目标,不利于家校共同发展。

二、解决对策1. 提高家长参与度建议通过加强家庭宣传、鼓励家长前来学校、家访等方法,提高家长参与度。

激发家长对孩子学习的兴趣和责任,推动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2. 加强信息沟通加强学校与家长之间的信息沟通,通过家庭信箱、班级通讯、互联网平台等方式提供学校和课程信息,以促进双方合作。

并在专业角度上,举行一些家长“学校行”等与学校相关的活动,增强家长对学校的理解。

3. 丰富家校合作内容建议学校在家校合作内容上丰富多样,拓展家长参与领域。

在家访、家庭作业辅导、学生教育讲座等内容上加强互动。

同时,探索家长与学校的深度合作,打造双赢的局面。

4. 强化家长参与意识加强家长对教育的认识,提高家长对学校的信任和理解,打造积极向上的教育环境。

浅析农村中小学家校合作的现状问题及应对策略

浅析农村中小学家校合作的现状问题及应对策略

浅析农村中小学家校合作的现状问题及应对策略农村中小学教育与发展一直是教育工作者和决策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在现代化进程中,农村学校面临着多重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学生素质不高和教师教育水平低。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家校合作成为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

本文将从家校合作现状问题和应对策略两方面进行分析。

一、家校合作现状问题1. 家长参与度低。

因为许多父母在学龄期就没受过教育,他们并不知道如何帮助孩子学习。

与此同时,他们也面临忙碌的生活和工作,在家庭教育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无法积极参与学校和孩子的生活。

2. 学校和家长之间的沟通不畅。

学校和家庭的沟通是家校合作的基础。

但是,缺乏及时和有效的沟通,使得家长无法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也无法了解学校发生的变化和规定。

同样的,学校也无法及时了解家长的反馈和需要。

3. 家校合作方案不够细致和有效。

在某些学校,家校合作只是形式化的,没有明确的计划和策略。

许多家长往往感到只是听到学校的反馈,而没有积极参与协作,也缺少有效的方法来帮助孩子的学习。

同时,学校也无法充分发挥家长在教育上的作用,也无法利用他们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和知识。

二、应对策略学校可以通过宣传和教育家长来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通过开展有关家庭教育的宣传教育活动,帮助家长了解如何帮助孩子学习和解决学习问题,增加他们对学校生活的参与。

学校可以采用各种途径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例如:定期举行家长会议,利用微信等网络平台进行实时信息交流和反馈,定期邀请家长到学校参观、做志愿者等活动,使家长能够获得及时的信息和反馈,也让学校更好地了解家长需求。

学校可以根据家长和学生的不同需求,制定不同的家校合作计划。

例如,针对学生学习上的困难,学校可以组织各种文化课程辅助教学,并邀请专业教师进行专业辅导。

针对家长的需求,学校可以开设家长论坛,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和教练服务。

同时,家庭可以参与学校的各种活动,配合学校对学生的教育。

农村小学家校携手育人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农村小学家校携手育人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农村小学家校携手育人的问题与对策分析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校合作对于孩子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在农村地区,小学家校携手育人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农村小学家庭教育观念相对落后。

在农村地区,由于许多家长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他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较低,缺乏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小学家校携手育人的第一个问题是如何提高农村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

对策是开展家庭教育知识培训,向家长传授科学的育儿知识和教育方法。

可以与农村社区合作,组织家长学校等活动,提供平台让家长们交流经验和学习教育知识。

农村小学家长的时间和精力资源有限。

在农村地区,很多家长都是农民,他们需要忙于务农和家务,无法全天候陪伴孩子学习和成长。

这就给小学家校合作带来了困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通过优化学校作业和家庭作业的安排,减轻家长的负担。

小学可以与社区合作,建立农村小学作业辅导中心,安排专门的辅导老师来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可以通过建立农村小学家校协作平台,让家长与教师进行线上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提供相应的指导。

农村小学生的综合素质相对较低。

在农村地区,由于教育资源的不足和家庭的经济困难,很多孩子缺乏全面的发展机会,他们的综合素质相对较低。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小学家校合作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来拓宽学生的视野,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实践课程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综合素质。

可以加强与社区、企业的合作,争取更多的资源支持,给农村小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发展空间。

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的素质不高。

在农村地区,由于教育资源的相对贫乏,很多小学教师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观念相对落后。

小学家校合作需要注重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专业素质。

可以通过开展教师培训和学习交流活动,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能力。

可以加强学校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和合作,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和支持,鼓励他们不断提升自己以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农村小学家校合作的现状问题及应对策略

农村小学家校合作的现状问题及应对策略

农村小学家校合作的现状问题及应对策略随着农村教育的不断发展,家校合作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农村小学家校合作仍然存在许多现状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并制定合适的应对策略。

一、现状问题1. 家庭教育观念滞后农村教育水平较低,家长普遍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孩子的教育责任完全交给学校,家庭教育作用较小,很少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

2. 家庭经济负担重很多农村家庭经济条件较差,不愿意或者无法为孩子的教育投入足够的精力和资源,导致家庭对于学校教育的支持力度不足。

3. 学校与家庭沟通不畅农村小学师资力量不足,学校工作繁忙,无法与家庭保持密切的沟通与联系,难以及时了解孩子的家庭情况和学习动态。

4. 家庭作业负担大农村小学学生普遍面临着沉重的家庭作业压力,家长往往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协助孩子完成作业或者进行学习指导。

5. 家庭不重视学校活动农村家庭普遍对学校的活动参与度不高,家长不愿意参与学校的家长会、家庭活动等,导致学校家庭合作薄弱。

二、应对策略1. 加强家庭教育观念宣传针对农村家长教育观念滞后的问题,学校和相关部门可以通过举办家庭教育讲座、发放教育宣传资料等方式,向家长普及现代家庭教育理念,提高家长的参与度和责任感。

2. 建立家长学校学校可以建立家长学校,定期邀请专家学者和教师为家长进行教育培训和知识普及,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来。

3. 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学校应该采取多种方式,如电话、短信、微信、家访等,与家长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了解孩子的家庭情况和学习动态,并积极向家长传达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

4. 减轻家庭作业负担学校在设计和布置作业时,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家庭背景,合理安排作业量和内容,尽可能减轻学生和家长的作业负担。

5. 拓展家校合作形式学校可以通过举办家庭日、家长会、亲子活动等方式,吸引家长的参与,增强学校与家庭的互动,促进家校合作的深入发展。

民工子弟学校家校合作问题及对策研究(改)

民工子弟学校家校合作问题及对策研究(改)

民工子弟学校家校合作问题及对策研究内容摘要:民工子弟作为特殊的群体,能否公平地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能否真正实现素质教育,将是近几年城市发展中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温州是全国的一个缩影,研究温州的问题对其他城市的民工子弟教育有借鉴意义。

研究发现温州民工子弟学校家校合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鉴于本研究发现的问题,笔者着重提出温州民工子弟学校家校合作对策。

关键词:民工子弟学校家校合作问题对策导论:(一)研究的背景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改革给落后的中国带来全方位的巨变,它提升了中国社会的整体进步,也导致了社会分化的加剧,由此出现了一个庞大的群体——民工。

温州是沿海十四个开放城市之一,温州以蓬勃发展的经济实力吸引了大量民工,1截至2010年底,温州市拥有320多万新温州人,有学龄在义务教育范围内的民工子女21.578万人。

全市906所中小学中,有72所民办学校和150所专门的民工子弟学校,共招收了外来民工子女21.576万人,入学率达99.97%,其余的少数民工子女回到老家或寄宿在别地就读。

其中,瓯海区新温州人子女达3.83万人,占全区义务教育学校在校生人数的55.34%。

瑞安、乐清两市均超过3万人,鹿城区和龙湾区也分别占全区义务教育在校生数的39.94%和49.48%。

温州民工学校的家校合作情况究竟如何?对教学又有何作用?这都是本文将要涉及的问题。

(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民工子弟学校教育可以在政府、有关部门及学校的引领下有序展开,民工子弟家校合作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有效融合提升,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不断开拓。

写作本文也是在这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

完善的家校合作关系有利于促进青少年身心的健康成长。

家校合作的目的就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让孩子充分享受来自老师和家长的关心爱护,以及教育给孩子带来的快乐。

但由于家庭的千差万别,家长对教育子女的目标和成才的观念各不相同,因此家长对子女的教育理念也不一致,所以家庭教育必须在学校教育的配合下,具体分析每个孩子的实际情况,正确引导孩子的健康成长,使他们成为有用之才。

城市民工子弟学校家校合作问题研究

城市民工子弟学校家校合作问题研究

城市民工子弟学校家校合作问题研究作者:邢敏村来源:《商情》2014年第43期【摘要】家庭与学校加强配合已经成为学校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

民工子弟教育问题已成为基础教育的难点之一。

本文就民工子弟所在学校的家校合作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探析其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家校合作 ;农民工 ;策略近年来,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的逐渐增多,伴随而来的是他们子女的教育问题。

民工子弟所在学校的家校合作状况也成为许多学者和教育部门关注的热点。

一、城市民工子弟学校家校合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归因分析(一)存在的主要问题1.对家校合作的认识存在误区从相关调查看,部分家长和教师都对家校合作的内涵缺乏正确而深刻的认识,实际上并未真正形成合作伙伴关系。

从家庭方面来看绝大部分家长由于自身文化水平不高,并没有认识到参与学校教育是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他们往往认为孩子上学了就是学校和老师的事,再加上民工工作的不稳定性和工种的特殊性也往往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问题,并不热衷于家校合作活动;从学校方面来看,一些学校和教师认为,家长的文化素养不高,并不懂得教育工作,真正让他们参与学校教育,反而会给学校的正常工作带来干扰。

2.家校合作没有系统性和针对性学校没有把家校合作活动真正纳入到学校整体教学工作计划之中,活动没有明确的目的,家长参与不够积极。

学校缺乏针对民工家长特点的家校合作活动。

3.家校合作缺乏双向交流,合作途径单一家校合作是双向的交流活动,相互了解与相互配合是合作的前提与基础。

但教师对民工家长配合教育的能力不信任,家长又对自己能力的不自信,在活动中始终以教师或学校为中心,占据主导地位,从而造成单向灌输的局面。

与其他学校相比,民工子弟学校的家校合作方式比较单一,家长会与家庭联系本是主要合作方式。

4.家校合作的频率低,层次低调查发现,民工家长普遍不愿主动与教师联系,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还是由于家长和教师沟通力度不够;从有关调查结果看,每学期家校合作的次数并不多,且活动多是浅层的。

浅析农村小学家校合作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浅析农村小学家校合作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浅析农村小学家校合作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摘要】农村小学家校合作一直面临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教师和家长共识不足、缺乏家庭教育指导等方面。

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建立起有效的沟通渠道,提高教师和家长之间的互信和合作,同时加强家庭教育的引导和支持。

为此,可以采取一些具体对策,包括建立家长委员会、定期开展家庭教育培训、强化学校和家庭的协作等措施。

通过这些对策的实施,可以有效提升农村小学家校合作的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展望未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农村小学家校合作将会逐步得到进一步完善和提升,为农村教育事业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关键词】农村小学、家校合作、存在问题、解决对策、缺乏有效沟通机制、教师和家长缺乏共识、家庭教育指导、总结分析、展望未来1. 引言1.1 背景介绍农村小学家校合作一直是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家庭、学校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密,家校合作已成为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农村地区,由于受经济条件、教育资源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家校合作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制约着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

了解并解决这些问题,对于促进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农村小学家校合作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关的解决对策建议,旨在为农村小学家校合作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些启示。

1.2 研究意义家校合作一直是教育领域中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尤其是在农村小学这个特殊的教育背景下,家校合作更显得尤为重要。

农村小学家校合作存在一系列问题,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

研究农村小学家校合作的意义在于可以促进学校教育的发展,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

加强家校合作可以增进教师和家长之间的互信和合作,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

家校合作还可以有效地引导家庭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深入研究农村小学家校合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对于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教育公平,促进农村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浅析农村中小学家校合作的现状问题及应对策略

浅析农村中小学家校合作的现状问题及应对策略

浅析农村中小学家校合作的现状问题及应对策略农村中小学家校合作是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旨在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和家庭教育的有效引导。

目前农村中小学家校合作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家庭教育参与度低、师生互动不足、信息沟通不畅等。

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

农村中小学家庭教育参与度低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农村家庭多数为农民家庭,由于农民工返乡、务工等原因,导致家庭教育参与度低。

针对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一是建立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培训家长教育工作者,引导他们到农村家庭进行家庭教育指导,提高家庭教育参与度。

二是鼓励学校开展家长学校活动,邀请家长参与课程设计、活动安排等,增加他们的参与感。

农村中小学师生互动不足也是一个问题。

农村教师多是外来教师,对当地农村文化和生活了解不多,难以与学生建立深入的联系。

为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一是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农村文化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以便更好地与学生沟通和交流。

二是组织师生交流活动,将学生带到城市参观学习,让他们感受城市的现代化教育理念,促进师生互动。

农村中小学家校间的信息沟通不畅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由于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和信息化水平相对较低,导致学校和家长之间的信息沟通困难。

为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一是推广信息技术在农村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建设数字化校园平台,方便学校和家长之间的信息沟通。

二是加强学校和家长的沟通培训,提高家长使用信息化手段的能力,促进双方之间的信息交流。

农村中小学家校合作仍存在一些问题,但通过合理的应对策略可以解决。

建议加强家庭教育引导,提高家庭教育参与度;加强师生互动,提高教师的农村文化素养;推广信息技术应用,方便学校和家长之间的信息沟通。

只有通过家校合作的有机结合,才能实现农村中小学教育的全面发展。

浅析农村小学家校合作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浅析农村小学家校合作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浅析农村小学家校合作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家校合作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农村小学尤为重要。

农村小学家校合作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家长参与度不高、沟通不畅等,这些问题需要加以解决。

本文将从家长参与、沟通方式和互信建立三个方面,浅析农村小学家校合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农村小学家长参与度不高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在农村地区,家长通常以务农为主要职业,时间和精力有限,很难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

一些家长教育观念陈旧,认为学校是专业教育机构,应该由学校全权负责。

家长对学校教育活动的参与度较低。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应加强家校之间的沟通,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活动,以增强他们的教育参与意识。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家长参与度较低的活动,如家长会、家访等,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和需求,并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

政府可以出台一些激励政策,鼓励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活动,如给予家长在农村教育决策中的发言权和参与度。

农村小学家校之间的沟通方式存在问题,往往无法实现及时高效的信息交流。

一方面,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网络和通讯条件有限,家校之间的信息传递速度较慢。

家长和学校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难以及时了解学校的教育动态和学生的学习情况。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首先需要加强农村地区的网络和通讯设施建设,提高信息传递速度和质量。

政府可以加大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提供更好的网络和通讯设施,以便家校之间能够更方便快捷地进行沟通。

学校可以通过多种渠道与家长进行沟通,如电话、短信、微信等,选择适合家长的沟通方式,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家庭背景。

农村小学家校之间的互信建立也是一个关键问题。

家校之间缺乏互信,会影响双方的合作效果。

在农村地区,一些家长对学校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存在质疑,往往难以相信学校的教育能力。

而一些学校也对家长的参与和意见持保留态度,难以与家长建立起互信的关系。

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学校应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家长对学校的信任感。

民工子弟学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民工子弟学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民工子弟学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民工子弟学校在解决流动儿童受教育难的问题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违规办学以及硬件落后两个方面,办学资格获取难度大与教育财政经费短缺是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应从制定合理的民工子弟学校的办学标准和改革政府投入机制两方面着手来解决这些问题。

[关键词]民工子弟学校问题原因对策近年来,民工子弟学校在解决流动儿童“上学难”的问题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较好地满足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需求。

然而,在其办学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如得不到及时有效地解决,将难以发挥民工子弟学校应有的积极性作用,直接影响流动儿童的教育成长,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民工子弟学校存在的问题(一)“非法”办学民工子弟学校面临的最大办学阻碍就是缺乏合法性地位。

由于民工子弟学校一般是由外地人创办,或租用公房、民房或自己租地建房,缺乏办学的必备条件,加之大部分流入地所制定的民工子弟办学标准普遍较高,因此,相当一批是无法通过审批的。

这些民工子弟学校一般都采用边修建、边招生、边申报的办法,先斩后奏。

这类不合格的学校,一般办学环境都比较差。

由于绝大多数民工子弟学校出于没有合法的办学手续,其经营大多处于一种“地下”状态。

为了躲避有关部门的查封,这类学校一般选择比较偏僻、隐蔽的地点办学。

这些地方大多交通不便、卫生条件交差,给流动儿童留下了安全隐患。

(二)硬件落后民工子弟学校既没有政府支持又没有积累,办学状况不容乐观。

这些民工子弟学校设施设备和校舍极为简陋,租用的厂房或民房基本都不适合作教室使用。

教师上课就靠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没有专用教室,没有教师的办公室。

学生的活动场地或根本没有或极为狭小,没有基本的实验仪器,没有体育、音乐、美术课的器材和教具。

有不少学校的桌椅是买来的旧桌椅,互不匹配或与学生的身高不符。

很多教室的采光、照明、通风条件极差,还有的教室甚至没有照明设备或完全不通风。

二、民工子弟学校问题产生的原因(一)办学资格获取难度大民工子弟学校要想取得办学合法性地位,往往需要申请由流入地政府所颁发的《社会力量办学许可证》才行,而由于多数民工子弟学校创办者以追逐经济利益为首要目标,他们不可能下大力气投入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

农村小学家校合作的现状问题及应对策略

农村小学家校合作的现状问题及应对策略

农村小学家校合作的现状问题及应对策略农村小学家校合作是教育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也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未来的成长。

在实际的教育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现状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小学家校合作的效果。

我们有必要对农村小学家校合作的现状问题进行深入地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现状问题分析1. 师生沟通不畅在农村小学中,由于师资力量匮乏和教学设施落后,导致师生间的沟通不畅。

教师难以全面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情况和学习情况,而学生也无法及时向老师反映自己的困惑和需求。

这就造成了教师和家长之间的信息孤岛,无法形成良好的家校互动。

2. 家长参与度低由于部分农村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较低,以及工作繁忙和缺乏教育知识,导致家长的教育参与度偏低。

家长无法有效地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和家庭作业管理,也无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的监督和指导。

3. 家庭教育环境落后农村家庭教育环境的落后也是制约家校合作的重要因素。

一些家庭缺乏良好的教育氛围和资源,导致学生缺乏家庭支持和指导,甚至部分学生的家庭条件十分贫困,无法保证学生的基本生活需求。

二、应对策略1. 加强师生沟通学校要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渠道,建立定期的学生家庭走访制度,以便及时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情况和学习情况。

学校可以建立家长QQ群、微信群等工具,方便教师和家长之间的交流,及时解答家长的疑问,积极将学校和家庭联合起来,形成良好的师生家三方互动机制。

2. 提高家长参与度学校要加强对家长的教育宣传,提高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程度。

并且,学校可以开展家长学校、家长讲座等形式多样的家长教育活动,让家长了解到自己在孩子教育中的重要性,提高家长的教育参与度。

3. 改善家庭教育环境孩子是家庭的未来,家庭教育环境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

学校可以通过发放教育宣传资料、开办家庭教育培训班等形式,帮助家长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创建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成长条件。

我国农村小学家校合作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研究

我国农村小学家校合作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研究

我国农村小学家校合作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研究我国农村小学家校合作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模式,旨在促进家庭与学校之间的紧密联系,加强家庭教育与校园教育的有机结合。

然而,在实际运作中,存在一系列问题。

本文将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首先,家长参与度不高是存在的一大问题。

农村家庭普遍存在教育观念陈旧、知识水平较低的问题,导致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投入不够。

因此,他们对家校合作教育缺乏真正的重视和参与,往往只把责任推给学校,而自己却没有积极的行动。

改进策略之一是加强家庭教育引导力度,通过开展家庭教育讲座、家访等方式,引导家长重视并积极参与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其次,农村小学师资力量不足也是一个问题。

在农村地区,优秀的教师资源相对紧缺,很多学校的教师水平和教学经验有限。

这导致了教师在家庭教育引导中的能力不足,无法给出具体的指导和建议。

改进策略之一是加大对农村小学教师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水平和家庭教育引导能力。

此外,可以引入学校外出的教育专家和志愿者来提供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另外,学校与家庭之间的信息沟通存在不畅的问题。

农村家庭往往和学校在地理位置上存在不小的距离,信息传递不便。

学校在家庭教育引导中的信息反馈也不及时。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改进策略之一是利用现代化的通信手段,比如手机,建立起学校和家庭之间的信息沟通渠道,及时传达学校的各类活动信息、学生成绩等重要教育信息,同时也及时了解到家庭中的情况,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最后,农村小学家校合作教育中存在着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

由于农村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学校在教育资源配置上往往受到限制。

一些农村学校缺乏先进的教育设备、图书馆、实验室等,无法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条件。

改进策略之一是加大对农村小学教育的投入,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和条件,改善学校的硬件设施,提高教育质量。

总之,农村小学家校合作教育在我国的推广和实施中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家长、教育部门、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农民工子弟校家校共育问题探究

农民工子弟校家校共育问题探究

农民工子弟校“家校共育”问题探究摘要:家庭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在中小学生教育环节中尤为重要;学校教育是学生开阔视野、走向成功的道路,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承担着学生发展的责任。

所以加强合作才是实现“家校共育”的需要,这也是遵循学生个体差异实现资源共享的需求,所以说“家校共育”才能使教育的连续性得到体现。

但是在农民工子女家庭中家长对“家校共育”看法存在误区,诸如家长文化水平不够,对“家校共育”参与度不高、合作形式单一、合作频率低等现象。

因此,如何在农民工子弟校中更好的落实“家校共育”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农民工子女;家校共育;家长教育;学生成长随着大重庆城市化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家背井来到城市中打拼,其子女也慢慢地涌入到主城区,成为城市里的“农民工子女”群体。

我所在的中学就是一个典型的农民工子弟校,由于这一部分学生刚从农村转入城市,在生活、学习等各方面都存在诸多的问题,因此“家校共育”在这个群体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家校共育”的优势1.对学生形成合力教育,相互补充使学生得到良好的发展。

学校是系统的教育环境,有专业的管理,正规的教师,合理的教学计划、教育教学目标,对学生的培养是有着长远的计划打算的。

但是学校教育不能涵盖学生的全部,因为家庭成员的朝夕相处、潜移默化的影响也至关重要。

家长的素质、言行、生活态度都会对学生差生相同的影响,而且父母如果能够有意识的对子女进行长期的积极引导,更能彰显家庭教育的作用。

因此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一定要形成合力,对学生提出统一的要求,始终贯彻,这种要求不仅是对学生成长有利,而且十分必要。

2.“家校共育”能使家长发现自身的不足,弥补家长问题,使家庭教育更加合理。

社会在进步,人们的思想也在进步,不管有没有文化的家长都知道教育很重要。

但是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经常会陷入迷茫,因为我们学校家长大都是农民工,文化层次多在高中以下,甚至有些家长小学都没毕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工子弟学校家校合作问题及对策研究内容摘要:民工子弟作为特殊的群体,能否公平地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能否真正实现素质教育,将是近几年城市发展中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温州是全国的一个缩影,研究温州的问题对其他城市的民工子弟教育有借鉴意义。

研究发现温州民工子弟学校家校合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鉴于本研究发现的问题,笔者着重提出温州民工子弟学校家校合作对策。

关键词:民工子弟学校家校合作问题对策导论:(一)研究的背景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改革给落后的中国带来全方位的巨变,它提升了中国社会的整体进步,也导致了社会分化的加剧,由此出现了一个庞大的群体——民工。

温州是沿海十四个开放城市之一,温州以蓬勃发展的经济实力吸引了大量民工,1截至2010年底,温州市拥有320多万新温州人,有学龄在义务教育范围内的民工子女21.578万人。

全市906所中小学中,有72所民办学校和150所专门的民工子弟学校,共招收了外来民工子女21.576万人,入学率达99.97%,其余的少数民工子女回到老家或寄宿在别地就读。

其中,瓯海区新温州人子女达3.83万人,占全区义务教育学校在校生人数的55.34%。

瑞安、乐清两市均超过3万人,鹿城区和龙湾区也分别占全区义务教育在校生数的39.94%和49.48%。

温州民工学校的家校合作情况究竟如何?对教学又有何作用?这都是本文将要涉及的问题。

(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民工子弟学校教育可以在政府、有关部门及学校的引领下有序展开,民工子弟家校合作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有效融合提升,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不断开拓。

写作本文也是在这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

完善的家校合作关系有利于促进青少年身心的健康成长。

家校合作的目的就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让孩子充分享受来自老师和家长的关心爱护,以及教育给孩子带来的快乐。

但由于家庭的千差万别,家长对教育子女的目标和成才的观念各不相同,因此家长对子女的教育理念也不一致,所以家庭教育必须在学校教育的配合下,具体分析每个孩子的实际情况,正确引导孩子的健康成长,使他们成为有用之才。

稳定的家校合作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校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主要渠道,学校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的要求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3331社论,扶持民工子弟学校促进社会和谐发展[N],温州日报,2010.12.育。

而家庭是学生所接受教育最早,时间最长的场所,家庭教育的模式是否适合,对其能否顺利接受学校教育的关系极大。

因此,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的协调和配合,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和谐的家校合作关系有利于促进学校和家庭之间的信息交流。

学校和家庭两方面教育是否密切配合,重要途径之一是要及时进行信息交流。

教师要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及对待父母的态度等,以便有针对性的进行学生的思想工作。

家长也想要了解孩子在学校中的表现,家校合作后,就能使这一渠道更加顺畅,学校与家庭教育更有针对性、目标要求更一致。

家校合作关系的建立能优化学校教育的环境。

学校教育虽然是严格按照国家的教育要求来办学,但社会和家长对学校的要求却是学校教育不断优化的一种强动力,因此,家长在家长委员会的牵头带动下,不断的提出改善学校教育的要求,调动家长及社会成员改善社会教育环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充分利用家长这一有力的教育资源去优化学校内外的教育环境,使学生接受的教育更趋完整。

解决民工子弟教育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民工子弟教育工作稍有失当,就可能增加社会边缘人群,他们就有可能滋生出某种反社会心理。

这种心理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抚慰和恰当的矫正,就有可能外显为非正常的、违法的社会行为。

其中一部分,可能会走上犯罪的道路。

其结果必将给社会治安带来压力,给城市生活造成威胁。

民工子弟能否公平地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能否真正实现素质教育,家校合作对民工子弟学校的作用如何,将是近几年城市发展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点。

解决这一庞大群体的教育问题,提升教育质量刻不容缓。

温州是全国的一个缩影,研究温州的问题对其他城市有借鉴意义。

(三)概念的界定农民工,通常简称民工,是中国大陆特有词汇,属于对具有农民和工人双重身份人的称呼,指从农村进入城市,依靠替雇主打工作为谋生手段的社会群体。

“家校合作”是一个含义不太明确的概念,至今仍然没有形成被广泛接纳的定义。

我国著名教育研究者马忠虎在谈及家校合作问题时,2认为:家校合作就是指对学生最具影响力的两个社会机构——家庭和学校形成合力来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校在教育学生时能得到来自家庭方面的更多地支持,而家长在教育子女时也能得到来自学校方面的更多地指导。

这一概念把家校合作所涉及的范围就界定在学校和家庭两个领域之内。

家校合作尽管尚无明确的定义,但是教育专家学者和教育实际工作者都一致认为应主要体现以下几点内涵:(1)家校合作是一种双向的活动,是家庭教育与4442马忠虎.基础教育新概念—家校合作[M],教育出版社,54页.1999.学校教育的相互密切配合。

家长应对学校教育给予支持,学校应对家庭教育做出指导,其中学校应起主导作用。

(2)家校合作活动围绕的中心是学生,学生是家庭和学校共同服务的对象。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家校合作活动的终极目的。

(3)家校合作是社会参与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家长的参与离不开社会大背景,因此,家校合作必然会进一步扩展到与社区及社会方方面面的合作。

(四)文献综述1、国内民工子弟教育及家校合作的研究我国最早提及民工子弟教育问题的文字是由记者李建平发表在1995年1月21日《中国教育报》上的文章“流动的孩子哪上学——民工子弟教育探讨”。

此后两三年,关于民工子弟教育问题的文字数量很少,散见于《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主要是报纸的记者报道。

一般认为, 署名为研究组的《天津市外来民工子弟的义务教育问题调查研究》,发表在1997年第2期《天津市教科院学报》上,是真正意义上对民工子弟教育问题进行单独的学术探讨的最早文章。

但经考证,由刘恒发表在1997年第1期《中华女子学院学报》上的《四川民工子弟入学状况的调查与建议》更早。

此外还有张达红老师刊登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上的《家校合作中的两难问题》文章中指出了我国现有的家校合作方式。

现有的论文,已在教育学之外,从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及法学等多个领域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

如朱镜德(2004),项继权(2005)则通过调查研究和理论分析,得出结论认为农民工子弟上学问题从根本上说是户籍制度和城乡二元化政策的产物。

沈小革(2005)从学生、学校、教学质量、家长四个方面对广州市外来人员子女教育模式进行分析,发现它会影响外来人员子女向上流动和与当地社会整合的机会。

刘潇潇( 2006)深层探讨了农民工子弟平等受教育权的法理依据,透析其平等受教育权保护的现状,来寻求实现农民工子弟平等受教育权的对策。

张军凤等(2007)对各主体针对民工子弟教育从而滋生的制度范型进行了多维度分析等等。

2、国外家校合作的研究及措施国外研究:从世界范围看家长参与已成为学校运行机制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并日益成为控制和影响教育发展的一大力量,如加拿大学校有家长—教师协会,协会的活动由低水平到高水平分为3个不同的层次,每个家长根据自己的时间、精力、兴趣、社会影响等情况活动在不同的层次上。

第一层次是沟通;第二层次是参与;第三层次是影响与决策。

我国香港的许多学校通过安排教师和家长培训课程以及义工服务,引导家长参加学校工作坊,让父母一起推行生命教育。

我国台湾这方面也比较好,而且直接影响到大陆台商子女学校。

如上海长宁区新虹桥小学,利用台湾学生家长资源、成立“故事妈妈工作室”,以故事课的形式开展生命教育取得良好效果。

北师大南奥实验学校家校互动的现状研究《网络条件下家校互动对构建和谐德育环境的作用研究》,其研究中提出开放性家校指导模式的重要原则:学生需要原则、鼓励选择原则、内化原则、互动原则。

采取了“线上交流”、“亲子俱乐部”、家园共建活动等方式的实践。

但总体来讲国外教育开展的时间较早,家校合作文化底蕴比较厚,所以家校协作要融合的好一些。

而大陆地区单独把家校协作抽离出来,提到课题和研究高度的还特别少见,这方面的理论认识、操作途径和策略都比较缺乏。

而零碎的、牵带的以及在做家校活动或德育教育的时候涉及相关内容的活动的情况比较多。

具体措施:(1)前苏联十分重视家校合作。

教育管理部门严格要求学校与家庭的合作必须是经常的和具体的,得有家长委员会、家庭和学校协助委员会等专门的组织机构。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在的帕夫雷什中学,就是家校合作的典范。

(2)在法国,人们普遍认为,家长、教师、学生相互通报情况,是实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及家校合作的最好手段(3)在德国,学校非常重视课外、校外活动,经常利用家长的学术专长、专业经验,来帮助学校开展课外活动。

(4)在日本,市镇村都设有社会教育主事,协调社会各界对教育的支持和关心。

社会教育设施不时充实和增加,如"儿童文化中心"、"少年自然之家"、"青年之家"等,作为将家庭、社会、学校三者联系的纽带,发挥了重要作用。

(5)在美国,许多组织如美国儿童研究协会、全国家长教育协会、全国家长和教师大会等,从事推动家校合作和社会、家庭、学校三者教育的结合。

近年来,美国的许多地方成人集体也为青少年儿童组织了"家庭-学校支援中心"、"儿童办公室",积极投入到家校合作的教育活动之中。

(五)本文研究的思路、研究方法研究的思路:本文通过对温州公办民工子弟学校及学生家庭情况、学生学习生活情况进行调查,从发展的眼光,依据民工子弟学校及学校教育的特殊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家长群体的特殊性的进行分析,提出民工潮带来的民工子弟受教育的问题;然后根据民工子弟学校及民工家庭、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民工子弟学校家校合作的存在问题进行详细论述和分析,最后提出相应的可操作对策措施,以期为民工子弟学校家校合作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在对民工子弟学校及家校合作分析的同时,辅之以相关的调查;通过民工子弟学校及家校合作的经验进行介绍的基础上,立足实际以批判的吸收和借鉴。

使整个文章体现理论和实际相统一、传统和创新相结合的特点。

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网络搜索、期刊查阅以及著作的阅读收集有关民工子弟学校的法律法规、书籍、文章和案例等资料,并对这些文献资料进行综述和分析,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和现实的依据。

2.比较研究法通过对不同家庭、学生、班级处理家校联系办法的介绍和分析,为我们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3.访谈法通过对几所学校里的学生、教师以及部分家长的访谈,了解他们在家校联系上的观念和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开展有效家校联系的建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