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景观规划
论乡村景观及乡村景观规划
论乡村景观及乡村景观规划乡村景观及乡村景观规划一、引言乡村景观是指乡村地区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包括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建造景观。
乡村景观规划是指对乡村地区进行景观设计和规划,以实现乡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目标。
本文将详细介绍乡村景观及乡村景观规划的相关内容。
二、乡村景观的特点1. 自然景观:乡村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山川、湖泊、田园等。
这些自然景观是乡村地区的独特魅力,也是吸引游客和居民的重要因素。
2. 人文景观:乡村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传统的村落建造、民俗活动、手工艺品等都是乡村地区的人文景观,展示了乡村地区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底蕴。
3. 建造景观:乡村地区的建造风格多样,有传统的农舍、庙宇、古堡等,也有现代化的度假村、农家乐等。
这些建造景观不仅是乡村地区的重要标志,也是吸引游客和居民的重要因素。
三、乡村景观规划的目标1. 保护自然景观:乡村景观规划的首要目标是保护乡村地区的自然景观,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确保自然景观的完整性和可持续性。
2. 传承人文景观:乡村景观规划要注重传承和保护乡村地区的人文景观,保护传统村落建造、民俗活动等,宏扬乡村地区的文化和历史。
3. 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乡村景观规划要关注居民的生活需求,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和公共服务设施,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
4. 促进乡村旅游发展:乡村景观规划要充分利用乡村地区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开辟乡村旅游产品,吸引游客,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带动乡村经济的繁荣。
四、乡村景观规划的内容1. 自然景观保护:在乡村景观规划中,要划定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保护自然景观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同时,要加强对水资源、土壤资源和植被等的保护和管理,确保生态环境的良好状态。
2. 人文景观保护:乡村景观规划要保护传统村落建造、古迹遗址等人文景观,修复和保护历史建造,传承和宏扬乡村地区的文化遗产。
同时,要加强对民俗活动、传统手工艺品等的保护和传承。
论乡村景观及乡村景观规划
论乡村景观及乡村景观规划引言概述:乡村景观是指农村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的综合体,是农村地区的重要组成部份。
乡村景观规划是为了保护和提升乡村景观的漂亮和可持续发展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划和措施。
本文将从乡村景观的定义、乡村景观的重要性、乡村景观规划的目标、乡村景观规划的原则以及乡村景观规划的实施等五个部份进行详细阐述。
一、乡村景观的定义1.1 自然环境:乡村景观包括了农田、山川、水体等自然元素,这些元素构成为了乡村的自然环境,为乡村景观提供了基础。
1.2 人文景观:乡村景观还包括了农村的村庄、农舍、田园体面等人文元素,这些元素展现了乡村的历史和文化特色。
二、乡村景观的重要性2.1 生态保护:乡村景观是生态系统的一部份,保护乡村景观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
2.2 文化传承:乡村景观承载了丰富的农耕文化和乡土传统,保护乡村景观有助于传承和宏扬这些文化。
2.3 旅游发展:乡村景观具有独特的自然体面和人文景观,开辟和保护乡村景观有助于发展乡村旅游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三、乡村景观规划的目标3.1 生态目标:乡村景观规划的首要目标是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持生态平衡。
3.2 文化目标:乡村景观规划应注重保护和传承乡村的历史和文化,宏扬乡土特色和农耕文化。
3.3 经济目标:乡村景观规划应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推动乡村产业的转型升级。
四、乡村景观规划的原则4.1 可持续性原则:乡村景观规划应注重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避免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辟和破坏。
4.2 保护性原则:乡村景观规划应注重对乡村景观的保护,保留和修复乡村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4.3 综合性原则:乡村景观规划应综合考虑自然、社会、经济等各方面因素,制定全面而有效的规划方案。
五、乡村景观规划的实施5.1 规划编制:乡村景观规划应由专业规划师进行编制,依据乡村的自然和人文特点,制定具体的规划方案。
5.2 资金投入:乡村景观规划的实施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加大对乡村景观规划的资金投入。
论乡村景观及乡村景观规划
论乡村景观及乡村景观规划乡村景观及乡村景观规划一、引言乡村景观是指农村地区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包括山川、水域、村庄、农田、田园风光等元素。
乡村景观规划是指对乡村景观的整体规划和设计,旨在保护和提升乡村景观的价值,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详细介绍乡村景观及乡村景观规划的相关内容。
二、乡村景观的特点和价值1. 自然景观:乡村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山脉、河流、湖泊等。
这些自然景观为乡村增添了独特的美感和魅力。
2. 人文景观:乡村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古老的村庄、传统的农田和农村建筑等人文景观展示了乡村独特的文化魅力。
3. 农业景观:农田、果园和农舍等农业景观是乡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
乡村景观的价值包括:1. 生态价值:乡村景观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提供生态服务,如水源涵养、土壤保持和气候调节等。
2. 经济价值:乡村景观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投资,推动了农村旅游和农产品销售等经济活动。
3. 文化价值:乡村景观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传统,是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
4. 社会价值:乡村景观提供了居住和工作的环境,对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社交活动有积极影响。
三、乡村景观规划的目标和原则乡村景观规划的目标是实现乡村景观的保护、提升和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的繁荣。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乡村景观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1. 生态原则:保护乡村景观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持。
2. 文化原则:保护和传承乡村的历史和文化遗产,提升乡村的文化品质和文化内涵。
3. 社会原则: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提供良好的居住和工作环境,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4. 经济原则:发展乡村旅游和农产品加工业等产业,提升乡村经济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乡村景观规划的内容和方法乡村景观规划的内容包括:1. 乡村景观分析:对乡村景观的自然、人文和农业景观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了解乡村景观的现状和问题。
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分析
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分析近年来,美丽乡村建设成为中国乡村发展的热词之一。
乡村景观规划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保护乡村景观的功能,更重要的是能够提高乡村居民的生活品质和经济收益,同时也能够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本文将从美丽乡村建设背景出发,探讨乡村景观规划的必要性和实现途径。
一、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对于美丽乡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旅游消费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乡村生活和乡村旅游体验。
据统计,仅2019年全国农村旅游接待总人数就达到了44.55亿人次,同比增长10.3%。
同时,乡村旅游业也成为了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和增加就业的有效途径。
然而,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推进,乡村发展面临着多种挑战。
一方面,城市化过程中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乡村失去了重要的劳动力来源,导致乡村经济发展缓慢。
另一方面,一些农村地区因为缺少规划和保护,遭受了环境和资源的破坏,生态环境越来越恶劣,乡村景观也越来越丑陋,甚至已经影响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二、乡村景观规划的必要性乡村景观规划是指在对乡村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乡村的规划定位、发展方向、景观形态和空间格局,系统规划乡村景观的植被、水系、建筑等要素,保护和提升乡村景观特色和品质,促进乡村经济与社会发展。
乡村景观规划有助于解决乡村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
首先,乡村景观规划可以为乡村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乡村景观是乡村旅游的重要资源,良好的乡村景观不仅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同时也能够为乡村居民提供更多的旅游就业机会。
其次,乡村景观规划可以提升乡村居民的生活品质。
乡村景观不仅是居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能够营造出秀美的自然环境和良好的社区氛围,提高居民的生活幸福感。
再次,乡村景观规划有助于提高乡村的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水平。
乡村景观规划可以对乡村资源进行科学规划和整合,合理利用乡村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和提升乡村生态环境。
乡村景观设计
乡村景观设计引言概述:乡村景观设计是指对农村地区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以营造漂亮宜居的乡村环境。
乡村景观设计旨在保护和提升农村自然环境,传承和发展乡村文化,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从乡村景观设计的整体规划、自然环境保护、文化传承、生活质量提升和可持续发展五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整体规划1.1 乡村规划:乡村景观设计的第一步是进行整体规划,包括确定乡村的发展方向、功能定位和空间布局等。
1.2 空间组织:乡村景观设计要合理组织乡村空间,包括农田、村庄、道路、水体等要素的布局和组合。
1.3 绿色交通:乡村景观设计要注重绿色交通的规划,推动步行、自行车和电动车等低碳交通方式的发展,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二、自然环境保护2.1 生态保护:乡村景观设计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合理规划农田、水体和自然保护区等区域,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2.2 水资源管理:乡村景观设计要合理规划水资源的利用和管理,建立农田灌溉系统和雨水采集系统,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2.3 绿化建设:乡村景观设计要注重绿化建设,通过植树造林和建设绿色景观,增加植被覆盖率,改善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
三、文化传承3.1 乡土特色:乡村景观设计要注重保护和传承乡土文化,通过保留传统建造、民俗活动和乡村风貌等方式,展示乡村的独特魅力。
3.2 农耕文化:乡村景观设计要注重农耕文化的传承,通过农田景观和农业生产活动的展示,宏扬农耕文化的价值和意义。
3.3 乡村旅游:乡村景观设计要结合乡村旅游的发展,打造具有吸引力的旅游景点和体验项目,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播。
四、生活质量提升4.1 居住环境:乡村景观设计要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提供舒适、安全、便利的住房条件,提高农民的居住品质。
4.2 公共设施:乡村景观设计要建设完善的公共设施,包括学校、医院、商店、公园等,提供便利的生活服务。
4.3 社区活动:乡村景观设计要注重社区活动的组织和推动,通过举办文化活动、农民市集等方式,丰富农民的生活内容,增强社区凝结力。
美丽乡村建设中,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有哪些要点?
美丽乡村建设中,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有哪些要点?乡村景观介于城市景观和纯自然景观之间,是有自己生产生活方式的田园风光,因其具有自然与人文并蓄的特色,也是一种独特的旅游资源。
村落、农田、道路、河流等等都是乡村景观,甚至祠堂、石墙、洗衣场所、晾晒稻子的架台等都是有趣的乡村生活风景。
美丽乡村建设中,如何将这些独特要素进行规划设计?应遵循哪些原则与技巧?本期,跟着古建中国一起来看看吧。
一、乡村景观要素1.乡村景观有什么?村落:民房,房前屋后林,聚落等;农田:耕地,村头聚会地,篱笆等;道路:农用道路,田间小道等;河流水系:自然河流,池塘等;树林:近郊山林,杂木林等;其它:祠堂,石佛,石碑,石墙,洗衣场所,水井,水车,小木屋,晾晒稻子的架台等生活风景。
2.乡村景观分类乡村聚落景观:乡村聚落景观是完全有别于城市景观。
首先对于乡村景观而言,建筑体量相对较小,建筑形式多以当地特色建筑形式为主,且建筑材料多以当地的石材、木材为主,房屋稀疏;其次,对于乡村的建筑大多会设置房前屋后的庭院,这也就在根本上有别于城市建筑。
同时,这也造就了乡村建筑密度低的主要原因。
乡村文化景观:乡村文化景观,于村庄而言,是村庄表面现象的复合体,它反映了该村庄在该地区的地理特征,以及在村庄整个发展历程中所形成的特有的地域文化。
他是人类活动的历史记录以及文化传承的载体,同时也具有着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乡村植物景观:乡村植物景观是一个由自然生态环境,农耕文明形态、人文生态环境共同作用下的生态共合体,它包括农田里的庄稼,果园里的林木,溪流边的杂草等,乡村植物景观就是一个地方地域特色的标签。
二、乡村景观设计原则、要点1.设计原则生态性原则:在乡村景观设计中应该严格遵守景观的生态设计,充分尊重乡村原始的自然生态环境。
经济性原则:构成乡村景观的主要内容是经济结构。
乡村是重要的经济单元,受到农业技术、自然资源、耕作方式等的影响,农业的粗放性一直是困扰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乡村景观提升工程方案
乡村景观提升工程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乡村的发展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乡村景观提升工程是为了改善农村环境,提升乡村形象,推动乡村振兴而进行的综合性工程。
乡村景观提升工程涉及的范围广泛,包括村庄整容、庭院绿化、农田景观、文化景观等多个方面。
因此,乡村景观提升工程方案应该是一个系统、综合、可持续的规划,并且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二、项目目标1. 改善乡村环境通过提升乡村景观,改善农村环境,增强乡村的整体形象,使乡村更加美丽宜居。
2. 促进乡村振兴通过景观提升工程,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金流入乡村,推动乡村振兴。
3. 保护生态环境在乡村景观提升工程中,应该注重保护和修复农村的生态环境,提高农村的生态素质,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项目内容1. 村庄整容对农村村庄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包括房屋外观、道路交通、庭院绿化等方面的提升。
通过设计美化村庄的外观,提高村庄的整体形象。
2. 庭院绿化为农村居民提供有吸引力的庭院绿化设计方案,通过植物配置、景观绿化和庭院装饰等手段,打造美丽的庭院环境。
3. 农田景观通过农田景观提升工程,规划合理农田布局,注重景观农田的设计,使农田不仅具有生产功能,同时也具有观赏性。
4. 文化景观保护和修复乡村的传统文化景观,注重村落历史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升村落的历史文化价值。
四、项目实施步骤1. 调研评估在启动乡村景观提升工程之前,需要开展对当地农村环境、村庄整体情况、居民生活环境等方面的调研评估工作,了解当地的实际情况。
2. 制定规划根据调研评估结果,制定乡村景观提升规划方案,包括整体规划、设计草图等内容。
规划应该考虑当地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人文风貌等因素,形成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规划方案。
3. 实施方案按照规划方案,确定乡村景观提升工程的具体实施方案,包括工程造价、项目工期、实施方案等内容。
4. 施工管理组织相关部门和专业人员进行乡村景观提升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并加强对施工过程的质量、安全、进度等方面的监管。
乡村景观的规划和设计
浅谈乡村景观的规划和设计摘要: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加快,加大乡村景观的规划和设计成为建设新农村的热点问题。
为了适应新的发展需要,融入现代化发展的大潮流,就必须注视乡村景观的规划设计。
本文就乡村景观的内涵、原则、方法措施出发,浅析对乡村景观的规划和设计,为加快新农村建设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乡村景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1、乡村景观的含义乡村景观是不同于城市景观和自然景观的一种独特的景观。
是世界上出现的最早,而且在全球范围内分布最广泛的景观类型。
是在整个乡村的地域范围内形成的镶嵌体。
在形成的过程中不仅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很大程度上也受到人类经营活动的影响。
按照地理学和景观生态学定义为:乡村景观就是在乡村地域范围,由农田、果园、林地、农场、水域、村庄等不同的土地单元构成的嵌块体,主要体现农业特征。
并且是依据自然景观基础,通过人为后天构建的综合体,因此嵌块体的形状、大小、配置、性质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是共同兼具经济、社会、生态、美学价值。
乡村景观的构成既有农舍、农田、果园、自然风光,又有与之紧密相连的乡村人文景观。
这种乡村人文景观主要是以农业活动为特征,是人与自然相结合共同构建的景观,在不同的乡村地域拥有不同的特点。
2、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和原理2.1 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含义乡村景观规划和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乡村人民营造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跟随时代潮流,实现乡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不仅要对乡村土地进行合理的安排、规划、设计和利用,还要运用多方面的知识,比如景观学、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建筑学等知识,为乡村景观设计提供强大的知识基础支持。
乡村景观规划设计要强调以乡村景观作为复杂的生命系统,和供人们生存、欣赏、创造效益的规划设计理念。
规划设计过程要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体现人、社生息环境。
2.2 乡村景观规划设计。
应坚持共生原理乡村景观的规划和设计必须在共生原理的基础上展开,人类的各种生活经济活动都必须以景观生态特点为前提,设计目标和任务都是谋求人与景观协调稳定发展。
乡村景观特征评估与规划
乡村景观特征评估与规划乡村景观特征评估与规划引言:乡村景观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提供美丽宜人的环境,还能够传承乡土文化和乡村特色。
然而,随着城市化发展的加速和现代化的要求,许多乡村地区面临着环境破坏、文化断裂和社会问题等一系列挑战。
因此,对乡村景观特征进行评估与规划变得至关重要。
第一部分:乡村景观特征评估1. 乡村自然特征评估乡村地区的自然特征包括地形、水系、土壤和植被等。
评估这些特征可以帮助了解乡村地区的自然资源状况,为合理规划乡村景观提供依据。
例如,地形的优劣会影响水资源的积蓄和分布,进而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2. 乡村文化特征评估乡村地区的文化特征体现在其历史建筑、传统产业和民俗习惯等方面。
评估乡村的文化特征可以帮助了解乡土文化的传承情况,为保护和利用乡村文化遗产提供参考。
例如,评估历史建筑的保存状况和价值,可以有效保护具有代表性的古建筑。
3. 乡村社会特征评估乡村社会特征包括人口结构、居民生活状况和社会组织等方面。
评估这些特征可以帮助了解乡村地区的人口状况和社会需求,从而为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例如,评估人口结构可以了解劳动力和消费者的情况,有助于指导乡村的产业结构调整。
第二部分:乡村景观规划1. 保护乡村自然景观乡村地区的自然景观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保护生物多样性至关重要。
在乡村景观规划中,应当注重保护自然景观,合理规划农田、林地和湖泊等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式。
通过合理的规划和科学的管理,可以保护水源、防止土壤侵蚀,并提供适宜的栖息环境,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2. 传承乡土文化乡土文化是乡村地区的重要特征,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乡村景观规划中,应当注重传承和发展乡土文化,通过规划合适的文化场所和设施,提升乡村的文化内涵和旅游价值。
同时,加强对传统产业和民俗活动的保护和传承,提升乡村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3. 推动社会发展乡村地区的社会发展是乡村景观规划的重要目标之一。
《2024年乡村景观特征评估与规划》范文
《乡村景观特征评估与规划》篇一一、引言乡村景观,是自然风光与人文环境和谐共生的典型代表。
其独特之处不仅在于它的自然美、宁静和传统气息,还在于它的功能多样性以及人类活动与其紧密的联系。
因此,乡村景观特征评估与规划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其对于维护生态平衡、推动农村可持续发展以及传承和弘扬地域文化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乡村景观特征评估乡村景观特征的评估是对其各种元素的识别、理解以及量化。
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自然景观特征评估自然景观包括地形、水体、植被等。
通过地形分析,我们可以了解乡村的地理特征和空间布局;水体则对乡村环境产生重要影响,包括灌溉、交通以及景观价值;植被的丰富度与多样性是衡量乡村生态健康的重要指标。
2. 人文景观特征评估人文景观包括建筑、文化遗产、民俗活动等。
建筑风格和传统构造方式是乡村文化的重要体现;文化遗产如历史遗迹、传说故事等是乡村文化的精神财富;民俗活动则展现了乡村生活的活力与多彩。
3. 生态功能与社会经济价值评估乡村景观在维护生态平衡和提供生活服务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如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农业生产的支持等。
同时,乡村景观也具有较高的社会经济价值,如旅游资源的开发、文化传承等。
三、乡村景观规划基于乡村景观特征评估的结果,进行合理的规划是关键。
规划的目标是保护和提升乡村景观的生态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经济价值。
具体措施包括:1. 保护与恢复自然景观保护地形、水体和植被的完整性,防止过度开发导致的生态破坏。
实施水体治理,提高水体的质量与数量。
加强植被保护,增加绿化面积,提高植被的多样性和丰富度。
2. 保护与传承人文景观保护传统建筑和文化遗产,尊重和保护地域文化的独特性。
挖掘和传承乡村文化,鼓励民间活动的开展,提高村民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感。
3. 优化空间布局与功能分区根据乡村的自然条件、人文特色和经济发展需求,进行合理的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
如设置生态保护区、农业发展区、文化旅游区等,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景观规划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景观规划乡村振兴是当前中国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实现城乡发展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改善乡村的环境质量,提升乡村的景观品质,使乡村成为吸引人才和资金的地方。
乡村景观规划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为了改善乡村的整体环境品质,增强乡村的吸引力,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提升乡村的居住和工作环境,增加农民的收入。
乡村景观规划需要充分考虑乡村的自然环境,文化传统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
在这个背景下,本文将探讨乡村景观规划的重要性,内容和方法,并提出一些具体的建议。
一、乡村景观规划的重要性1. 提升乡村形象。
乡村景观规划可以通过对乡村环境的整体规划和设计,改善乡村的居住环境,提升乡村的形象,吸引更多的人才和游客到乡村发展和旅游。
2. 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乡村景观规划可以规划开发乡村旅游资源,提升乡村的旅游吸引力,促进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增加乡村居民的收入。
3. 促进农业现代化。
乡村景观规划可以规划开发农业观光园区,提升农业的品质和效益,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
1. 自然环境规划。
包括对乡村的地貌、水系、植被、气候等自然环境的规划和设计,保护和提升乡村的自然环境品质。
2. 文化古迹保护规划。
包括对乡村的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规划,弘扬乡村的历史文化传统,提升乡村的文化品质。
3. 乡村建筑规划。
包括对乡村的建筑风貌、住宅、公共建筑等的规划和设计,改善乡村的建筑环境,提升乡村的人居品质。
4. 乡村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包括对乡村的公共设施、交通、水电、教育、医疗等的规划和布局,提供乡村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
5. 乡村产业发展规划。
包括对乡村的产业结构、产业发展方向和产业支撑设施的规划和布局,促进乡村产业的转型升级,增加农民的收入。
1. 科学规划。
乡村景观规划应该充分考虑乡村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经济条件,科学制定乡村的规划方案,确保规划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浅论美丽乡村景观规划设计
浅论美丽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美丽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是指通过合理、科学的手段,对乡村地区的自然和人文资源进行整合利用,使之达到良好的生态环境、精美的景观效果和便利的生活设施,从而提升乡村的整体形象和居民的生活品质。
美丽乡村景观规划设计要充分考虑自然环境因素。
乡村地区的自然资源是美丽乡村的重要基础,因此在规划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
要根据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等因素,合理选择植被类型和分布,以营造出和谐的自然景观。
还要合理规划水资源利用和排水系统,以保护水环境和提供灌溉用水。
美丽乡村景观规划设计要重视人文因素。
乡村地区的人文景观是乡村旅游的重要吸引力,也是居民身心健康的重要保障。
在规划设计中要重点考虑传统村落、古建筑、民俗文化等人文资源的保护和传承。
还要合理规划乡村公共设施,如学校、医院、文化娱乐设施等,以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和社交需求。
美丽乡村景观规划设计要注重交通网络的建设。
乡村地区的交通条件对于居民和游客的出行至关重要,也是提升乡村整体形象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规划设计中要充分考虑交通网络的布局和建设,合理规划道路、步行和自行车道等交通设施,以便居民和游客能够方便快捷地到达各个景点和设施。
美丽乡村景观规划设计要重视可持续发展。
乡村地区的资源有限,过度开发和使用会带来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等问题。
在规划设计过程中要注重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合理规划土地利用和资源配置,以保持乡村的生态平衡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美丽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是一项复杂而综合的工程,需要考虑自然、人文、交通等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
只有在各个方面的协调统一下,才能实现乡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的美好生活。
美丽乡村村庄绿化景观工程专项规划引导
美丽乡村村庄绿化景观工程专项规划引导1、规划内容对村庄亮化、绿化、美化、生态优化、管理优化等各项行动提出规划布局与行动措施,绿化主要以环村绿化、街道绿化、庭院绿化、隙地绿化、路渠堤塘绿化、公园绿地为主坝上地区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20%以上,坝下山区、丘陵区达到35%以上。
1)制定道路、街口和广场亮化规划及实施计划,明确路灯布局数量和照明要求。
2)确定各村庄绿化建设目标。
确定本地绿化植物种类;对村庄内部公共活动场地和公共建筑附近、村庄边缘等重要节点进行设计指引,明确植物配置类型。
3)制定村庄全域内开展保护山水植被、提升村落和田园景观,创造良好生态环境的各项工程及实施计划。
提出村庄休闲、游憩绿地布局方案。
4)根据地域片区的不同,研究确定村庄整体风貌。
2、规划设计指引1)植物配置植物配置与村庄山形水体、建筑相协调,充分利用现有自然条件。
植物种类选择应考虑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及植物的生长习性,以乡土树种为主,适当引进观赏性植物。
做到常绿植物和落叶植物相结合,合理组织绿化空间,注重植物季相搭配,色彩搭配,考虑乔木、灌木、藤本植物、草本植物、花卉等多种植物的重叠交错,形成四季有绿、季相分明、层次丰富的绿化景观。
乔木配置可选择孤植树、对植树、丛植树、群植树、列植树等方式。
2)四边绿化大力推进村边、路边、水边、房边以及村口、庭院、公共活动空间等绿化美化。
村庄周边设置一定宽度的环村绿化带,绿化以乔木、果树为主。
充分利用村边荒地、荒滩和环村路,营造用材林、防护林,建设名优果品观光采摘基地。
路边绿化可采用乔木列植或乔灌混植的方式。
次要道路绿化接近村民生活,可以形式多样,小乔木、灌木、乡土花卉、爬藤植物均可,形成乡土气息浓厚的路旁绿化景观。
种植形式可以三五品种成组团列植。
道路两侧有高压线等设施的选择小乔木或花灌木。
路旁有农田的,还可以种植果蔬及农作物。
道路硬化工程完工后,应及时进行绿化,以稳固路基、保护路面、美化环境。
水边绿化要以生态保护、水土流失治理、绿化美化河岸为目的,体现乡土特色,一般种植耐水性较强的乔木以及水生花卉。
乡村景观规划定位方案
乡村景观规划定位方案引言乡村景观规划是指通过合理的布局和设计,提升乡村的自然环境和人文风貌,提供宜居宜游的环境,促进农村发展和旅游产业的繁荣。
本文将针对某乡村地区的景观规划进行定位方案的设计,通过分析该地区的环境特点、人文资源和市场需求,制定合适的规划定位,以期实现乡村发展和景观保护的双重目标。
地区概况该乡村地区位于山区,地势起伏,河流交错,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人文遗产,如山水画廊、传统农耕文化、民俗风情等。
当地农民以种植水稻和果树为主,旅游业也有一定基础,但发展潜力尚未得到充分挖掘。
环境特点分析自然环境该地区山清水秀,景色优美,气候宜人。
有多条河流穿过乡村,水质清澈,水资源丰富,适合开展水上旅游和渔业。
同时,山林茂密,空气清新,适合发展登山和森林游乐。
人文资源乡村地区拥有悠久的农耕文化和民俗传统,当地农民的生活方式和农业技术具有代表性,对外具有很高的吸引力。
此外,乡村还有一些古迹、庙宇和民居,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对于历史爱好者来说具有很高的参观价值。
市场需求分析自驾游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自驾游,寻求身心放松和接触自然的机会。
该地区地理位置优越,周边有较多的大城市,自驾游市场潜力较大。
农业体验随着都市化进程的发展,农业体验成为一种新兴的休闲方式。
人们希望通过亲手体验农耕生活,感受土地的温暖,来寻找内心的宁静和平衡。
农业体验主要包括农田观光、采摘活动、农家乐等。
该地区农业资源丰富,为农业体验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文化传承乡村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对于历史文化爱好者是一种极具吸引力的旅游选择。
提供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体验活动,如传统手工艺品制作、农耕技艺传承等,可以满足市场对于文化传承的需求。
规划定位方案基于以上环境特点分析和市场需求分析,我们制定以下乡村景观规划定位方案:1. 生态休闲基地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目标,将一部分山林开辟为自然保护区,保留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乡村景观规划
乡村景观规划乡村景观规划是指对乡村地区进行整体景观设计、规划和管理,以提高乡村环境质量、保护和改善乡村生态环境为目标的一项工作。
乡村景观规划需要综合考虑乡村的历史文化、生态环境、乡村产业和人居条件等因素,以达到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提高居住环境和促进经济发展的综合目标。
首先,乡村景观规划要注重保护和传承乡村的历史文化。
乡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承载地,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资源。
规划要保护乡村的古建筑、传统村落、民俗文化等,同时结合现代需求,将乡村历史文化融入到景观设计中,打造具有乡村特色和历史文化底蕴的景观。
其次,乡村景观规划要注重改善乡村的生态环境。
乡村是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最为丰富的地方,规划要保护和改善乡村的水域、山地、湿地、农田等自然景观,强调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规划要鼓励农民生态农业、绿色产业发展,推动农田生态修复和农村生态环境整治,保护乡村的自然生态系统。
再次,乡村景观规划要注重提高乡村的人居条件。
乡村是农民的生活和工作场所,规划要关注农民的居住、生活、工作等方面的需求,提供良好的人居环境和基础设施,包括交通、供水、供电、通信等,提升农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规划要注重农村集体经济和社区建设,发展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和农村社区文化活动,提高农村社区的凝聚力和文化氛围。
最后,乡村景观规划要注重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乡村是农业和农村产业发展的重要空间,规划要结合乡村发展的产业方向和特色,打造乡村特色产业带和农业观光景区,吸引游客和投资,促进乡村旅游、休闲、度假、观光农业等产业的发展,提高乡村经济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总之,乡村景观规划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充分考虑乡村的历史文化、生态环境、人居条件和经济发展等因素,并结合乡村的特点和需求,制定相应的规划方案,以保护和改善乡村环境,提高乡村品质和竞争力。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让乡村成为具有吸引力和发展潜力的地方。
乡村景观保护与规划
城市周刊2019/10 CHENGSHIZHOUKAN 63乡村景观保护与规划魏 波 绥中农业农村局摘要:目前,我国的农村发展十分迅速,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不仅可以优化乡村历史面貌,而且可以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在有效保护区域特色景观的前提下,塑造经济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乡村环境。
基于此,本文对乡村景观特点、问题、规划原则、规划模式等进行综合分析,探索乡村景观规划建设策略。
关键词:乡村景观;规划;建设新农村建设是为了进一步优化我国乡村居民的生活环境,而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又是新农村建设中的关键。
根据目前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交通、技术以及文化等都比较落后,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乡村的建设与发展。
因此,需要设计人员在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中能够结合实际的情况,以科学的设计理念与方法来实施具体工作。
一、农村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1)符合生产需要农村景观设计应当在农村经济振兴的背景下进行,强调农村景观的设计有助于推动农业生产的进行。
农村景观应当起到防控农业生产污染的作用,强调农业生产区与生活区的有效分割,通过农村景观达到对农业生产区域进行有效规划的目标[1]。
设计人员还要在农村景观的过程中符合方便劳动生产需要,发挥农村景观在农村生产中的实用价值,承担一部分农业生产的功能,从而更好的符合农民的生产生活意愿。
特别是在机械化生产与传统农业加工的碰撞中保留一定的原有文化特征。
(2)符合自然风貌农村景观应当符合农村地区的自然风貌,保证农村景观与农村人文环境的有效契合。
首先,应当充分的尊重自然地理特征,强调根据地方的地形地貌、自然资源的承载力,防治环境污染问题进行农村景观的设计。
其次,还要尽可能的保留农村的自然风貌,强调尽可能的不加改造,做到尊重农村群众情感的进行景观设计,发挥农村景观的乡情归依作用。
二、乡村景观保护与规划1.聚落景观设计。
聚落景观是由乡村居民生产环境、生活环境以及周围环境所组成,因为不同地区的乡村居民生活习惯、民风、民俗不同,各地区聚落景观有着特定的韵味和美感,不仅可以满足乡村居民基本的需求,也可以实现对当地文化的传承。
美丽乡村规划方案
美丽乡村规划方案美丽乡村规划方案是指通过合理的城乡规划,将农村地区打造成美丽宜居的乡村环境。
以下是一份700字的美丽乡村规划方案。
一、乡村环境整治1. 加强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建立健全垃圾分类处理制度,并落实垃圾污染治理措施,确保农村环境整洁。
2. 鼓励农民进行农村环境美化,如进行庭院绿化、植树造林等,打造美丽乡村景观。
3. 加强对农村水环境的治理,修复河流湖泊等水域,保持水质清洁,提供健康的生活水源。
二、乡村基础设施建设1. 加强乡村道路建设,改善农村道路状况,提高乡村交通便利度。
2. 加强农村供水、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3. 修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图书馆、博物馆、文化广场等,提供文化娱乐活动场所。
三、农村产业发展1. 鼓励农村产业多元化发展,通过引进农业科技和加强农民培训,提升农村产业的竞争力。
2. 支持农民发展农村旅游业,打造乡村旅游景点,丰富农村经济发展渠道。
3. 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和附加值,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四、农村教育和医疗服务1. 加强农村教育资源建设,提高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为农村儿童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
2. 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改善农村医疗设施,提高农村医疗水平,满足农民的基本医疗需求。
五、乡村治理与社区建设1. 加强农村治理体系建设,健全农村自治机构,促进农村居民自治能力的提升。
2. 建立农村社区服务中心,提供社区信息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增加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3. 加强农村党建工作,鼓励农民参与到社会公益事业中,提升村民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以上规划方案,可将农村地区打造成美丽宜居的乡村环境。
这不仅可以提高农村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还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实现农村现代化发展的目标。
论乡村景观及乡村景观规划
论乡村景观及乡村景观规划乡村景观是指农村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包括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社会经济景观。
乡村景观规划是为了保护和提升乡村景观的质量,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而进行的一系列规划和管理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乡村景观及乡村景观规划的相关内容。
一、乡村景观的概念及特点乡村景观是指农村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包括山水、田园、村落、农田、湖泊、河流等自然景观,以及农民的生活方式、习俗、建筑、文化遗产等人文景观。
乡村景观具有以下特点:1. 多样性:乡村景观具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元素,包括不同类型的山水、农田、村落等,呈现出多样的景观特色。
2. 历史性:乡村景观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反映了农村地区的历史演变和文化传承。
3. 生态性:乡村景观是农村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如保护水源、调节气候等。
4. 可持续性:乡村景观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可以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实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二、乡村景观规划的目标和原则乡村景观规划的目标是保护和提升乡村景观的质量,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
在制定乡村景观规划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 生态原则:保护和修复乡村生态系统,提高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
2. 文化原则:保护和传承乡村的历史文化遗产,弘扬乡村的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
3. 经济原则: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收入水平。
4. 社会原则:关注农村社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服务和公共设施。
5. 参与原则:鼓励农民和乡村居民参与乡村景观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增强其主体地位和积极性。
三、乡村景观规划的内容和方法乡村景观规划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自然景观保护:保护和修复乡村地区的自然景观,包括山水、湖泊、河流、森林等,保护乡村的生态系统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
2. 人文景观保护:保护和传承乡村的人文景观,包括村落、农田、传统建筑、文化遗产等,保护乡村的历史文化特色。
3. 乡村规划设计:制定乡村的规划设计方案,包括乡村的整体布局、建筑风格、交通组织等,提高乡村的空间品质和居住环境。
论乡村景观及乡村景观规划
论乡村景观及乡村景观规划乡村景观及乡村景观规划一、引言乡村景观是指农村地区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包括农田、山水、建筑、文化遗产等元素。
乡村景观规划是为了保护和提升乡村景观的整体质量,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而进行的规划工作。
本文将详细探讨乡村景观及乡村景观规划的相关内容。
二、乡村景观的特点1. 自然景观:乡村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山脉、河流、湖泊等,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
2. 农田景观:农田是乡村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不同的农作物种植和农田布局,形成了多样性的农田景观。
3. 建筑景观:乡村地区的建筑风格多样,有传统的农村民居、古老的庙宇和寺庙等,构成了独特的建筑景观。
4. 文化遗产:乡村地区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如古老的村落、传统的手工艺品等,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
三、乡村景观规划的目标1. 保护自然景观:乡村景观规划的首要目标是保护和恢复自然景观,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2. 优化农田景观:通过科学的农田规划和农作物种植,优化农田景观,提高农田的产出和经济效益。
3. 保护和修复建筑景观:保护传统的农村建筑,修复古老的庙宇和寺庙,保护和传承乡村的建筑文化。
4. 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保护古老的村落,传承传统的手工艺品,保护和传承乡村的文化遗产。
四、乡村景观规划的内容1. 自然资源调查:对乡村地区的自然资源进行调查和评估,包括地形地貌、水资源、植被分布等。
2. 乡村景观评估:对乡村景观的现状进行评估,分析其优势和不足之处,为规划提供依据。
3. 乡村景观保护区划:根据乡村景观的特点和保护需求,划定乡村景观保护区,制定相应的保护政策和措施。
4. 农田规划:根据农田的土壤质量、水资源等条件,制定科学的农田规划,优化农田布局和农作物种植结构。
5. 建筑景观保护:对乡村地区的传统建筑进行保护,修缮古老的庙宇和寺庙,保护乡村的建筑文化。
6. 文化遗产保护:保护古老的村落,传承传统的手工艺品,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景观规划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景观规划乡村振兴是指在当前新型城镇化进程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形势下,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大战略举措,是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举措。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景观规划,旨在通过规划建设具有地方特色、文化内涵和生态价值的乡村景观,提升农村环境质量、促进农村旅游和休闲产业发展,激发农村振兴的活力和动力。
一、乡村振兴的背景和意义乡村振兴战略是以农业农村为重点的现代化建设战略,是实现农村全面振兴、实现“两个健康”(人民身体健康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乡村振兴的背景是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农业农村发展总体滞后、农民收入增长速度放缓等问题。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有力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提升乡村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
乡村振兴的意义在于,实现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愿景。
乡村振兴战略紧密围绕城乡一体化发展,以乡村建设和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为重点,推动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创新全面发展模式,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提升了农业农村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乡村振兴战略强调农业农村发展的质量效益,致力于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升级,推动农业现代化、农村一体化发展。
注重了完善乡村环境和乡村治理体系。
乡村振兴战略着力提升农村环境质量和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推进农村规划和建设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农村基层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二、乡村振兴下的乡村景观规划的必要性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从提升农村环境质量和促进乡村旅游休闲产业发展等方面全面补齐乡村振兴短板。
这就要求制定和实施乡村景观规划,以规划引领建设,打造富有乡土特色、生态安全、生态文明、生态美丽的乡村景观。
1.促进农村旅游发展乡村景观规划的实施将有利于促进农村旅游业的发展,扩大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空间。
通过规划建设风景宜人、历史悠久、人文韵味浓厚的乡村景观,吸引游客游览观光,提高农村旅游的品质和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综述方法》课程论文乡村景观规划授课老师:王艳梅院系:林学院专业:城市规划与设计学生:翟耀学号:08202017完成时间:2009年04月乡村景观规划翟耀(农业大学,450002)摘要:总结近年来国外乡村景观规划的发展现状,分析乡村景观的类型,归纳乡村景观规划的特点,并重点研究了我国乡村景观规划的发展前景和重点,指出其存在的不足,并对未来乡村景观规划的趋势做了进一步的分析。
关键词:乡村景观;乡村景观规划;类型;特点;发展趋势Rural Landscape PlanningZhai Yao(He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Zhengzhou,Henan 450002) Abstract: Summarize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rural landscape planning both home and abroad in recently years. Analyze the types of rural landscape, includ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landscape planning, and focus on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 and emphasis of rural landscape planning in our country, point out its shortcomings, and makes a further analysis of the future trend of rural landscape planning.Key words:rural landscape;rural landscape planning;type;characteristics; development tendency1 国外乡村景观规划的发展现状1.1国外乡村景观规划的发展国外开展景观生态学的应用研究和农业或乡村景观规划较早的主要是欧洲一些国家,如捷克、德国、荷兰等。
一般认为这方面的研究始于50~60年代,并逐渐形成了完整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对世界的农业与乡村景观规划起了推动作用。
如著名的捷克斯洛伐克景观生态规划与优化研究方法LANDEP系统,德国Haber等人建立的以GIS与景观生态学的应用研究为基础的用于集约化农业与自然保护规划的DLU策略系统,都在乡村景观的重新规划和与城市土地利用协调上起了重要作用。
此外,美国Forman近年来提出了一种基于生态空间理论的景观规划原则和景观空间规划模式,特别强调了乡村景观中的生态价值和文化背景的融合。
以Van Lier为主席的“国际土地多种利用研究组(the International Studygroup onMultiple Use of Land)”简称ISOMUL,则是一个由来自世界各国从事乡村土地利用和景观规划的著名学者组成的研究组织,在推进乡村景观规划的理论与方法,保护和恢复乡村的自然和生态价值,协调城镇边缘绿地和乡村土地利用之间的特殊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起到了核心指导作用。
他们提出了以“空间概念(spatial concepts)”和“生态网络系统(ecological networks)”等描述多目标乡村土地利用规划与景观生态设计的新思想和方法论。
亚洲的国、日本等,其农业或乡村景观规划研究在城市化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对保护农耕地和传统乡村景观起了决定性作用。
在国,分布于丘陵沟谷和河川平地之间的传统而安静的乡村群落和规划有序的梯田稻田、人工草地和果园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这样的优美景观大大推动了本国乡村旅游业和生态旅游业的发展。
正如日本学者Masao T saji博士曾论述过:乡村土地利用与景观规划的实质就是要科学地协调好土地资源利用过程中的“公共资源(common goods)”的一面和“私有资源(private goods)”的一面,并且公共资源优化的实现就是通过严格限制和优化各种私有资源来达到的,同时他还指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公共资源的优化经常受到忽视,而必须通过科学的乡村土地利用规划或景观规划来保证。
1.2国乡村景观规划的发展在国对农业或乡村景观问题的研究大致可概括为3个方面。
一是从传统的农业或乡村地理学方面进行的一些有关研究,例如郭焕成等在80年代末开展的“黄淮海平原乡村发展模式与乡村城镇化研究”,结了改革开放以来,乡村发展的经济问题,探讨了区域乡村发展机制与模式,因此严格来讲,这只是从乡村地理学的角度研究了与农村景观相关的一些问题。
二是比较全面而积极地从景观生态学方面进行的应用研究,目前其主要研究重点是针对一些生态脆弱地区(如黄土高原、西北农牧结合带以及土石丘陵山区等)和城乡交错带进行景观系统分析和景观生态设计的研究,在1989年和1996年的第一、第二届全国景观生态学术研讨会和1998年亚太地区景观生态学国际研讨会上有比较集中的反映[1]。
其中,中国科学院应用生态研究所在组织和推动景观生态学在中国的基础性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肖笃宁等先后主编出版了《景观生态学:理论、方法及应用》和《景观生态学研究进展》等2本具有代表意义的系统性研究文集。
此外,景贵和、傅伯杰、昌笃、王仰麟、俞孔坚等在农业景观分析、景观系统分类、景观生态设计和布局等方面做了不少研究工作,一些研究成果在国是具有开创性的。
如景贵和的“土地生态评价和土地生态设计”,肖笃宁等的“西郊景观格局变化的分析”,傅伯杰的“黄土区农业景观空间格局分析”,王仰麟的“景观生态分类的理论与方法”等。
三是目前在一些高强度土地利用区进行的乡村土地整理或乡村土地利用规划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其侧重点主要在优化配置土地利用,以及调整不合理的乡村住宅用地和规模化合并农业用地,改善乡村景观面貌,充分挖掘土地资源潜力上,但并没有深入到更加具体的农业或乡村景观系统分析、景观模型研究和生态规划上去。
当然,这部分工作应该是乡村景观规划的具体研究容之一[2]。
从以上分析来看,对城镇化发展所引起的农村生态环境和土地利用问题已有一些不同侧面的研究;同时在景观生态学方面的应用性研究也有很多基础,但是在系统地进行乡村景观规划的理论和方法论方面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的推进。
2 乡村景观的类型从乡村景观的类型看主要有以下几种:种植业景观:指观光功能的现代化种植,利用现代农业技术开发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作物品种园地,或利用现代化农业栽培手段,向游客展示农业最新成果。
如引进优质蔬菜、绿色食品、高产瓜果、观赏花卉,组建多种农业观赏园、自摘瓜果园、农俗园、农果品尝中心等。
林业景观:指具有观光功能的人工林场、天然林地、林果园、绿色造型公园,开发利用人工森林与自然森林所具有的多种旅游功能和观赏价值,为游客观光、野营、探险、避暑、森林浴,提供空间场所。
牧业景观:指具有观光性的牧场、养殖场、狩猎场、森林动物园等,为游客提供观赏和参与农牧生活的乐趣。
如草原放牧、马场赛马、猎苑狩猎等活动。
农村副业景观:包括与农业相关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工艺品展出及其制作过程,都可以作为观光副业进行开发。
如利用竹子、麦秸、玉米叶编制的多种工艺品,南方用椰子壳制作的具有纪念意义的茶具等,可以让游人观看艺人的精湛技艺,也可让其亲自参与制作过程。
生态农业景观:建立农、林,牧,渔,土地综合利用生态模式,强化生产过程的生态性、趣味性、艺术性,生产丰富绿色保洁食品,为游人提供观赏和研究良好生态环境的场所,形成新的农业生态景观。
如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果基鱼塘及供灌溉和养殖的水库等生态农业典。
风俗民情景观:田园风光,水乡景色,憨厚的民风民俗,美味的农家饭菜,是当代城市生活的人们节假日休闲的好地方。
由此看出,乡村景观是经历了很长时间特定文化渲染的综合产物,不是一种纯粹的自然资源,具有比单纯的应用价值更为重要的社会价值和美学价值[3]。
3 乡村景观规划的特点3.1它涉及景观生态学、乡村地理学、乡村社会学、建筑学、农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具有高度综合性,是一种全方位的规划。
3.2它集中于乡村景观的结构和空间布局与生态过程的相互关系。
根据景观优化利用原则,通过一定地点的最佳土地利用或一定利用方式的最优地点进行布局规划和设计。
3.3它不仅关注景观中的核心问题——“土地利用”、景观的“土”及人类的短期需求,更强调景观作为整体生态单元的生态价值、景观供人类观赏的美学价值及其带给人类的长期效益。
3.4它的任务是协调土地利用竞争,提出生态安全上恰当、美学上满意的规划方案,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
3.5它既协调了自然、文化和社会经济之间的各种矛盾冲突,又强调生物环境的多样性,以丰富多彩的空间格局为各种生命提供持续的、多样性的生息条件。
4我国乡村景观规划的发展前景和重点80年代以来,乡村城市化的冲击已经对我国的农业与乡村景观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
目前,我国大部分乡村地区正处于由传统农业景观向现代农业景观的转变过程中。
这一过程的特点是大量的化肥、农药、除草剂及现代农业工程设施的使用,以及向土地利用多样化、均匀化、易变性方向发展,其结果是使乡村景观中人类活动过程和自然生态过程交织在一起,生态特征和人为特征的错综镶嵌分布。
农村各产业的蓬勃发展,农村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不断改变区域乡村景观格局,农业资源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4]。
例如,耕地遭到蚕食或被破坏,土地利用布局趋于零散和无序,乡村布局混乱而出现了所谓的“空心村”现象,以及片面追求形式上的城市化现象而破坏了千百年来保留下来的乡土风貌和文化景观等。
这种乡村景观时空格局的改变以及随之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使得传统的农业生态系统研究不能满足农业或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因此,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对乡村景观进行整体性的规划设计显得日益迫切。
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东部沿海地区和大城市近郊区,是近阶段进行乡村景观规划的重点地区。
乡村景观规划必须体现出乡村景观资源提供农产品的第一性生产、保护与维持生态环境平衡以及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观光资源3个层次的功能。
传统农业仅仅体现了第1个层次的功能,而现代农业的发展除立足于第1个层次功能外,越来越强调后2个层次功能。
由于不同地区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状况存在差异,乡村景观规划的侧重点也应有所不同。
景观生态学和现代景观规划在我国得到广泛重视和发展仅是在80年代中期以后,而对乡村景观规划的注重也只有最近10来年的时间。
因此,今后有关乡村景观规划方面的研究和发展将主要集中在继续完善系统性的理论和方法论上的探讨,以及一些重点区域的典型研究和应用实践。
理论和方法论上的研究主要包括:(1)乡村景观综合评价方法和标准,这是研究和评价乡村景观状况和演变规律的基础,也是开展景观规划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