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阶段及影响

合集下载

课件3: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

课件3: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

阿拉伯半岛 东

高丽.日本 临明安州 广州 泉州 印 度
苏门答腊岛
农业

、 南 方
手工业
商业 都市 1.商业城市繁荣开封.临安

济 发 展
商业
对外 2.海外贸易发达市舶司 贸易



货币 3.北宋四川的出现交子南宋纸币和铜钱并行
北 宋 最 早 的 纸 币 交 子
四川
南宋纸币会子
讨论:
1.隋唐时期,科举制明确规定,商从及其子弟不得参加科举考试。 宋朝的科举放宽要求,允许商人中有“奇才异行者”应举,这说 明了什么?

商业 都市
1.商业城市繁荣 开封.临安



对外 2.海外贸易发达 市舶司
展 的
商业
贸易


货币
宋朝海外贸易为什么发达?有何表现?
(1)宋朝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达为海外贸易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宋朝有发达的造船业和航海技术,能够进行远洋航行。 (3)宋朝对海外贸易实行鼓励政策从而大大促进了海外贸易的发展。 表现:海外贸易超过前代;范围广;有闻名世界的大商港(广州.泉州); 设置市舶司;宋朝的外贸收入在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

农业
水稻产量居粮食首位

经 济
经济
棉花推广到长江流域

作物
茶树的种植栽培得到推广
展 的
手工业


商业
太湖圩(围)田
宋代耕获图
粮食作物景 德占镇城白稻的瓷引进与推广;苏湖成为粮仓;水
南 方
农业
稻产量居粮食首位 哥经窑济瓷作碗物 棉花.茶树的种植和栽培得到推广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阶段及影响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阶段及影响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阶段及影响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阶段及影响江苏周学平经济重心南移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反映了我国古代南北经济发展的巨大变化。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是中国开发最早的地区,人口集中,经济文化发达,成为最早的经济中心。

而南方经济后来居上,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我经济重心南移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东晋南朝:趋向平衡。

西晋灭亡以后,南方地区经历了东晋南朝的政权更替。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的开发使南北经济差距缩小、趋向平衡,为以后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打下了基础。

2.隋唐五代:开始南移。

隋唐时期,南北方经济均获得极大发展。

江南地区的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

但是安史之乱以后,北方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北方经济再次受到严重破坏,至唐朝后期,已经出现了“赋之所出,江淮居多”的现象。

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五代十国时期,北方战乱频繁,而南方战祸较少,相对安定。

整个五代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继续南移,南方日益成为全国经济的发达地区,人口数量超过了北方。

3.两宋时期:最终完成。

两宋时期,北方同样战乱频繁。

北宋灭亡以后,南宋政权偏安于东南一隅,使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

当时太湖流域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江南的农业生产已经超过北方,完全取代了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

至元朝,为解决“南粮北运”问题,大力兴办漕运,开辟了规模空前的海运,足以说明南方经济的重要性。

可见,南宋是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的阶段。

明清时期,南方经济中心的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具有三个明显特征:1.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体现了当时生产力的最高水平;2.南移趋势往往在国家分裂或割据战乱时最突出;3.政治中心的南移对经济中心的南移有一定影响。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1.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和平稳定。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阶段及影响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阶段及影响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阶段及影响江苏周学平经济重心南移就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反映了我国古代南北经济发展的巨大变化。

黄河流域就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就是中国开发最早的地区,人口集中,经济文化发达,成为最早的经济中心。

而南方经济后来居上,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我经济重心南移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东晋南朝:趋向平衡。

西晋灭亡以后,南方地区经历了东晋南朝的政权更替。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的开发使南北经济差距缩小、趋向平衡,为以后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打下了基础。

2、隋唐五代:开始南移。

隋唐时期,南北方经济均获得极大发展。

江南地区的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

但就是安史之乱以后,北方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北方经济再次受到严重破坏,至唐朝后期,已经出现了“赋之所出,江淮居多”的现象。

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五代十国时期,北方战乱频繁,而南方战祸较少,相对安定。

整个五代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继续南移,南方日益成为全国经济的发达地区,人口数量超过了北方。

3、两宋时期:最终完成。

两宋时期,北方同样战乱频繁。

北宋灭亡以后,南宋政权偏安于东南一隅,使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

当时太湖流域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江南的农业生产已经超过北方,完全取代了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

至元朝,为解决“南粮北运”问题,大力兴办漕运,开辟了规模空前的海运,足以说明南方经济的重要性。

可见,南宋就是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的阶段。

明清时期,南方经济中心的地位得到巩固与发展。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具有三个明显特征:1、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与经验,体现了当时生产力的最高水平;2、南移趋势往往在国家分裂或割据战乱时最突出;3、政治中心的南移对经济中心的南移有一定影响。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1、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与平稳定。

2、北方农民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为江南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

高中历史《宋元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的阶段和影响

高中历史《宋元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的阶段和影响

高中历史《宋元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的阶段和影响1.阶段
2.影响
(1)对城市交通贸易的影响。

经济重心的南移,推动了南方沿海沿江城市的迅速发展,海上交通和运输有了很大的改善,促进了海上贸易的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后的元明清时期,南方工商业城市增多,商品经济发达,一直到现在都受益匪浅。

(2)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北方人口的南迁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而经济重心的南移又反过来吸引了北方人口的南迁。

(3)对人才教育的影响。

经济重心的南移,促进了南方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4)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经济重心南移,导致南方某些地区开发过度,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1 页共1 页。

概述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历程

概述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历程

概述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历程,并简析导致重心南移的原因1、南移历程:江南经济原先比北方落后,后来逐渐赶上和超过北方,其经历了“初步开发——开始赶上——继续发展——超过北方”这样一个过程。

(1)先秦、秦汉时期,江南地区的社会生产比黄河流域落后,我国经济重心在北方。

春秋战国时期,南方曾经出现了楚、吴、越等强国,南方的诸侯国已经对江南一些地区有所开发,经济开始发展。

但涉及的范围较狭窄。

秦朝统一南方越族地区后,中原的铁器传到珠江流域,当地经济有所发展。

西汉时,牛耕、马耕在长江流域广泛使用。

东汉末年,北方各个军事集团混战,农民大量南迁,带去先进的耕作技术,与当地人民共同开发江南。

(2)初步开发:三国东汉末年和三国时,位于江南的吴国农业和手工业有了发展,两晋末年起,大批北方农民南迁,给南方带来先进的工具和技术,同南方劳动人民共同开发了江南地区,(3)大规模开发:东晋东晋和南朝时期,北方人民继续南迁,南方得到大规模开发。

(4)开始赶上:南朝末年开始赶上北方南朝时期,江南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开垦了大量良田,小麦种植开始推广,牛耕得到普及,水稻种植技术有了提高,江南经济开始赶上北方。

(5)开始南移:隋唐隋唐时期,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南北几无差距。

大运河开通促进经济发展;唐时南方越州瓷器闻名全国;唐中期以后,北方经过安史之乱,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南方政局则相对稳定,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6)继续南移:五代五代十国时期,吴越重视兴修水利,杭州成都丝织业发达,杭州广州等地商业繁荣;南方相对安定,统治者为增强实力都重视生产,北方人民继续南迁,这些使南方经济得到较大发展。

(7)超过:宋朝时期,通过北宋的继续开发,南方经济持续发展,农业发展,江南和两广地区都种上了北方的作物,“苏湖熟,天下足”,新开了许多茶园,景德镇成为著名的瓷都,苏州湖州成为全国的重要粮仓,棉花种植扩大,棉纺织业发展,造船业进步,泉州、广州和明州成为著名的海外贸易港口,海外贸易发达。

阶段特征(含经济重心南移).详解

阶段特征(含经济重心南移).详解
• 经济: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政府“不抑兼 并”,导致土地兼并严重。商业发展突破时空限制,出现交子 (纸币),民营手工业发展,海外贸易发达(海丝为主),指南 针用于航海,市民阶层发展。制瓷业(景德镇等众多名瓷窑)、 棉纺织业(棉花种植及技术推广到闽粤等地区) 。元:海外贸 易发达(大都、泉州),棉花已成为主要衣料。 • 思想文化:儒家思想发展为理学;科学技术仍处世界前列(三大 发明外传);宋词、元曲、宋四家以行书名世,文人山水画形成 潮流;《清明上河图》直观反映宋代工商业城市的繁荣。 • 民族关系:民族政权并立,各政权之间有战有和,以和为主。 • 中外关系:中外交流频繁,对外交往范围空前扩大;海上“丝绸 之路”发达;对外贸易以官方贸易为主,民间贸易也空前繁荣。
材料一 (汉)武帝用主父偃谋,令诸侯以私恩裂地,分 其子弟,而汉为定制封号,辙别属汉郡。汉有厚恩, 而诸侯地稍自分析弱小云。——《汉书•景十三王传• 中山靖王刘胜》 • 探究1:材料一中“令诸侯以私恩裂地”是针对汉代的 什么现象采取的措施?有何重要影响? • 提示:(1)针对汉初郡国并存,王国逐渐威胁中央集权 现象而采取的“推恩令”,通过分割王国封地的办法 削弱王国势力。
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220——907年):分 裂走向统一,中国古代文明走向繁荣 • 唐朝(公元618——907年) • 政治: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 门第——才学) • 经济:农业(均田制、筒车、曲辕犁);手工业 (青白瓷、唐三彩);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草 市(南北朝出现民间集市);夜市;经济重心南 移,扬一益二。 • 文化:唐诗(时代背景:政治、经济、民族、外 交);四大发明(雕版印刷术、火药唐末用于战 争);书画艺术(魏晋:书圣王羲之《兰亭序》 天下第一行书;唐: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楷 书,草书张旭怀素)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阶段及影响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阶段及影响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阶段及影响在中国古代历史中,经济重心南移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

由于地理、气候、资源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中心逐渐从北方向南方转移。

这种转移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北方经济中心的崩溃在中国古代,北方地区以其肥沃的土地和多样的资源而成为了经济的中心。

在这个阶段,北方地区的农业、手工业以及商业非常繁荣,大量的粮食、商品和财富都集中在北方。

然而,随着战争的频繁发生,社会秩序的混乱以及自然灾害的不断发生,北方经济中心逐渐开始崩溃。

这个阶段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北方地区的经济衰退导致了大量的人口流失和社会动荡。

许多人被迫离开北方,前往南方或者其他地区寻找生计,这加速了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

其次,北方地区的衰落使得南方地区获得了更多的机会和资源,南方的经济逐渐兴盛起来。

二、南方经济的崛起南方地区以其湿润的气候、丰富的水资源和适宜的耕地而被广泛认为是农业的天堂。

这个阶段,南方的农业生产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种植水稻和茶叶成为了南方经济的支柱产业。

除了农业,南方还拥有丰富的手工业资源,如丝绸、瓷器等,这些产品远销海外,给南方带来了巨大的财富。

南方经济的崛起对中国经济和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首先,南方的繁荣吸引了大量的人口迁徙,使得南方地区的人口逐渐增加,经济规模不断扩大。

其次,南方地区在农业和手工业方面的发展促进了城市化的进程,越来越多的城市在南方兴起。

这些城市不仅为南方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也成为了经济和文化交流的中心。

三、南方成为经济中心在这个阶段,南方已经完全取代北方成为了中国古代的经济中心。

南方地区的农业、手工业以及商业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南方的商品和财富不仅满足了国内需求,还远销到东南亚等地区。

这使得南方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贸易中转站和经济中心。

南方成为经济中心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南方地区的繁荣带动了中国整体经济的发展,使得中国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论文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论文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摘要: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由北方转移到南方,有其深刻历史背景,转移分三个阶段完成并有其特点。

经济重心转移深远影响了淮河流域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的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和社会生活。

关键词: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背景;过程;影响中图分类号:f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6-251-02世界文明大多发源大河流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黄河流域由于地理气候等优越条件,人口稠密,开发早,政治经济文化先进,发展成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

但随着时光推移,经济中心转移到南方长江流域。

一、原因(一)1、黄河流域经过数千年过度开发,资源枯竭,好些资源不可再生,用一点少一点,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短期内得不到补充。

2、北方战乱多,中国古代战争多发生在北方。

战争使人民生灵涂炭,掠卖为奴隶,毁坏资源,毁坏生产,严重破坏了生产力。

3、北方由于过度开发,环境遭到破坏,山崩地裂,水旱灾害,瘟疫疾病,水土流失,风沙泥石流等等,生存环境日益恶化。

4、统治阶级横征暴敛,残酷压榨剥削,水利失修,黄河多次决口改道,造成多次灾难。

5、中国古代人结婚较早,十三四岁、十五六岁结婚,有多子多福观念,人口繁殖快,出生率高,人口基数大,加剧了环境的承载力度,给环境造成很大压力。

原因(二)1、南方自然条件好,环境气候生产条件优越,光热雨水充沛,多河流湖泊水塘,原先基本无开发。

2、南方战乱少,相对和平稳定,有利于人民的生产发展和生活的稳定,为发展与繁荣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3、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带来了先进生产技术生产经验和生产工具,为江南经济发展与繁荣,提供了大量劳动力。

4、南方统治者为了发展实力,也为了能够对人民进行更多剥削,重视水利工程兴修,鼓励手工业发展,鼓励商业发展,鼓励发展对内对外贸易。

5、中外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与进步,为江南经济繁荣打下基础。

6、中国古代南北劳动人民的交流与共同的辛勤劳动,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与繁荣。

高考历史: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和人口的迁移知识点归纳

高考历史: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和人口的迁移知识点归纳

高考历史: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和人口
的迁移知识点归纳
一、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1.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2.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
二、中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
(一)人口迁移流向
1.边疆少数民族内迁:受中原先进文化吸引,北方边疆少数民族南迁到黄河流域。

2.中原人民南迁到江南地区:与经济重心南移基本同步。

3.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
明清时期是中国人口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乾隆时期全国人口突破三亿大关。

由于人地矛盾尖锐,大量内地贫民迫于生活压力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形成三股大的移民浪潮。

(1)闯关东:指华北地区的人民迫于生计(人口压力、粮食歉收、自然灾害等)向东北三省移民的活动。

(2)走西口:从明朝中期开始,成千上万的晋、陕等地人民前往长城以外的内蒙古等地垦。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阶段及影响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阶段及影响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阶段及影响江苏周学平经济重心南移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它反应了我国古代南北经济发展的巨大变化。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源地,是中国开发最早的地域,人口集中,经济文化发达,成为最早的经济中心。

而南方经济青出于蓝,经济重心渐渐南移。

我经济重心南移大概分为三个阶段:1.东晋南朝:趋势均衡。

西晋消亡此后,南方地域经历了东晋南朝的政权更替。

东晋南朝期间江南经济的开发使南北经济差距减小、趋势均衡,为此后我国经济重心的渐渐南移打下了基础。

2.隋唐五代:开始南移。

隋唐期间,南北方经济均获取极大发展。

江南地域的土地资源获取进一步开发,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

可是安史之乱此后,北方出现了藩镇盘据的场面,北方经济再次遇到严重损坏,至唐代后期,已经出现了“赋之所出,江淮居多”的现象。

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五代十国期间,北方战乱屡次,而南方战祸较少,相对平定。

整个五代期间,我国的经济重心连续南移,南方日趋成为全国经济的发达地域,人口数目超出了北方。

3.两宋期间:最后达成。

两宋期间,北方相同战乱屡次。

北宋消亡此后,南宋政权偏安于东南一隅,使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

当时太湖流域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示江南的农业生产已经超出北方,完整代替了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

至元代,为解决“南粮北运”问题,鼎力创办漕运,开拓了规模空前的海运,足以说明南方经济的重要性。

可见,南宋是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后达成的阶段。

明清期间,南方经济中心的地位获取稳固和发展。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拥有三个显然特点:1.北方人民大量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表现了当时生产力的最高水平;2.南移趋势常常在国家分裂或盘据战乱时最突出;3.政治中心的南移对经济中心的南移有必定影响。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由:1.北方战乱许多,南方相对和安稳固。

2.北方农民大量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为江南经济发展供给了大量的劳动力。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阶段及影响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阶段及影响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阶段及影响江苏周学平经济重心南移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反映了我国古代南北经济发展的巨大变化。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是中国开发最早的地区,人口集中,经济文化发达,成为最早的经济中心。

而南方经济后来居上,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我经济重心南移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 东晋南朝:趋向平衡。

西晋灭亡以后,南方地区经历了东晋南朝的政权更替。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的开发使南北经济差距缩小、趋向平衡,为以后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打下了基础。

2.隋唐五代:开始南移。

隋唐时期,南北方经济均获得极大发展。

江南地区的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

但是安史之乱以后,北方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北方经济再次受到严重破坏,至唐朝后期,已经出现了“赋之所出,江淮居多”的现象。

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五代十国时期,北方战乱频繁,而南方战祸较少,相对安定。

整个五代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继续南移,南方日益成为全国经济的发达地区,人口数量超过了北方。

3.两宋时期:最终完成。

两宋时期,北方同样战乱频繁。

北宋灭亡以后,南宋政权偏安于东南一隅,使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

当时太湖流域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江南的农业生产已经超过北方,完全取代了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

至元朝,为解决“南粮北运”问题,大力兴办漕运,开辟了规模空前的海运,足以说明南方经济的重要性。

可见,南宋是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的阶段。

明清时期,南方经济中心的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具有三个明显特征: 1. 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体现了当时生产力的最高水平; 2. 南移趋势往往在国家分裂或割据战乱时最突出;3.政治中心的南移对经济中心的南移有一定影响。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1.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和平稳定。

2.北方农民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为江南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阶段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阶段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阶段随着中国古代历史的演变,中国古代的经济重心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南移。

这三个阶段分别是:农耕文明南迁、商业繁盛的江南和藏南经济的崛起。

一、农耕文明南迁古代中国的农耕文明自古以来就以黄河流域为中心。

然而,由于黄河的频繁洪水和水患,古代人们开始探索南迁的道路。

随着时间的推移,黄河流域的人口日益增长,土地逐渐不足以供养更多的人口,于是农耕文明开始向南迁移。

在这个阶段,长江流域成为了新的农耕重心。

长江流域的气候条件更加温和,水资源丰富,土地肥沃,非常适宜耕种。

农民们开始在长江流域大规模种植水稻,从而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此外,长江流域的交通也十分便利,水路交通给南方带来了更多的商业机会。

二、商业繁盛的江南随着农耕文明的南移,中国古代的商业中心也逐渐向南方迁移。

江南地区作为南迁后的中心地带,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使得商业在这里蓬勃发展。

江南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适宜作物生长,农产品产量丰富。

丰富的农产品为商业提供了充足的供应,吸引了大量商贩和商人前来交易。

另外,江南地区的水网纵横,水陆交通发达,使得江南成为了商业活动的重要枢纽。

南方地区还有许多著名的商业城市如苏州、杭州等,这些城市聚集了大量商人,它们的繁荣壮丽成为当时商业繁盛的明证。

江南地区的繁荣不仅吸引了本地居民,还吸引了大量的外来移民。

这些移民带来了不同的文化和技术,推动了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

通过商业交流,江南地区与外部地区建立了广泛的贸易往来,不仅带来了物质财富的积累,也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三、藏南经济的崛起除了农耕文明的南迁和江南商业繁盛外,古代中国的经济重心还有一个重要阶段,即藏南经济的崛起。

藏南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人烟稀少,地形复杂,长期以来一直是边陲地区。

然而,在唐宋以后,随着中原地区政治中心的南迁,中原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停滞不前。

与此同时,藏南地区掌握了青稞和藏毯等独特的资源优势,开始了规模较大的农牧业生产。

另外,随着佛教的传入,藏南地区还成为了佛教的重要中心,吸引了大量的信徒和学僧。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南北分裂期(420-589年):随着北方中原地区的政治动荡
和契丹族、突厥族等游牧民族的入侵,南方地区成为政治和经济的重心。

南朝宋、齐、梁等南方王朝先后兴起,南方的江南地区成为了中国的经济中心,发展起粮食种植、丝绸、造船等产业,并与东南亚、印度等地进行贸易。

2. 唐宋时期(618-1279年):唐朝时,中央政权重新统一,
经济中心又向北方转移,唐朝的中原地区成为了中国的经济重心。

唐朝时期,中原地区经济繁荣,商业活动频繁,长安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

随着五代十国的战乱和北方辽、金、蒙古等族群的入侵,宋朝建立后,南方地区又再次成为中国的经济中心。

南宋时期,江南地区的商品经济、手工业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富饶的地区之一。

3. 元明清时期(1279-1912年):元朝时,中央政权再次南移
至南京,这一时期南方地区经济得到了再次发展。

明清时期,南方地区经济仍然较为繁荣,特别是清朝时期,南方的江浙沪地区成为了中国的商业和制造业中心,横跨海洋贸易和内陆贸易,成为了中国最为富庶和发达的地区。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受到政治因素、外族入侵和贸易需求等多方面的影响。

在南北分裂和战乱时期,南方地区因为地理优势和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成为了经济重心,而在中央政权统一较为稳定的时期,北方地区成为了中国的经济中心。


过,南方地区的经济实力在整个古代的时期中一直很强大,南方的经济中心地位具有一定的持续性。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阶段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阶段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阶段中国古代的经济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其中南方地区在历史上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随着时间推移,中国古代的经济重心逐渐从北方向南方移动,这一现象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东汉时期的转折、唐宋时期的巩固和明清时期的进一步南移。

第一阶段:东汉时期的转折中国古代的经济中心最初集中在黄河流域地区,然而,在东汉时期,南方逐渐开始崛起。

这一转折主要受到政治和地理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首先,政治上的动荡导致了南方经济的兴盛。

东汉末年,中央政府的衰落和地方势力的崛起,使得南方地区得到了相对的稳定。

同时,南方的地理优势也为经济转移提供了机会。

南方地区拥有广阔的江河网络和丰富的水资源,这为农业、水运和商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

其次,南方的气候条件和土地资源也是南移的原因之一。

南方地区温暖湿润的气候和肥沃的土壤使其适合种植水稻等农作物,从而促进了农业的繁荣。

同时,南方地区还富含铜、铁等矿产资源,这为手工业和冶铁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二阶段:唐宋时期的巩固经过东汉时期的南移,中国古代的经济重心逐渐稳定在了南方地区。

在唐宋时期,南方的经济发展进一步巩固,成为中国古代经济的中心。

唐宋时期,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迅速,特别是江南地区。

江南地区的盛产丝绸、茶叶和盐等商品,成为国内外贸易的重要品种。

同时,钱塘江和汴河等水运通道的畅通,也为南方商品的输出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除了商品贸易的发展,唐宋时期南方经济的巩固还体现在手工业和农业方面。

江南地区的手工业制造业发达,如织造业、陶瓷业等。

此外,南方地区的农田水利建设也得到了大力发展,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第三阶段:明清时期的进一步南移明清时期,南方的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成为当时中国经济的中心。

明清时期的南移主要有两个原因。

首先,明清时期中央政权对南方的重视程度增加。

南方地区在政治和经济方面的重要性逐渐得到认可,中央政权开始更加注重对南方的统治和管理。

同时,南方的农业和手工业发展也为中央政府带来了丰厚的税收。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阶段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阶段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阶段在中国古代经济史上,经济中心南移是一个漫长而持续的过程。

这个变迁并非突然发生,而是经历了三个明显的阶段。

本文将从历史角度探讨这三个阶段,以期为读者呈现清晰的脉络。

**一、东汉晚期至南北朝时期的第一阶段**在东汉晚期至南北朝时期,中国南方地区开始逐渐兴起。

长江流域的发展成为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

作为当时重要的交通要道,长江对于南方地区的通商贸易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同时,由于南方气候条件适宜,农业生产逐渐繁荣,使得南方经济得以快速发展。

与此同时,北方地区由于连年战乱、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经济逐渐萎缩。

这一时期,南方地区经济的崛起,标志着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开始逐渐南移。

**二、唐宋时期的第二阶段**进入唐宋时期,中国南方地区的经济继续蓬勃发展。

长江以南的地区成为当时最为繁荣的地带之一。

南方的开发利用在这一阶段达到了巅峰。

强大的水利工程、发达的农业生产和繁荣的商业贸易,使得南方地区成为中国经济的支柱。

尤其是唐代,长安作为当时的首都,与南方地区的经贸往来频繁,加速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至宋代,南宋时期更是南方经济繁荣的典范,广州、杭州等城市成为商业中心,经济实力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提升。

相比之下,北方地区经济逐渐式微,经济中心逐渐向南方转移。

**三、明清时期的第三阶段**明清时期,中国经济的南移趋势更为显著。

随着海上贸易的兴盛,南方沿海地区的经济地位日益提升。

广州、福建等地成为对外贸易的重要枢纽,吸引了大量商贾聚集于此。

与此同时,南方地区的手工业、纺织业等行业也得到了蓬勃发展,成为当时经济的支柱产业。

相比之下,北方地区由于战乱频发、交通不便等问题,经济相对滞后。

明清时期中国经济的南移达到了巅峰,南方地区逐渐成为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中心。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这一历史变迁经历了东汉晚期至南北朝的第一阶段、唐宋时期的第二阶段以及明清时期的第三阶段。

这一过程的展开,既受到地理、气候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也与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制度等因素密不可分。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3、(高考模拟题)五代十国及南宋时期南方 经济的发展可以说明 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B.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C.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D.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第3课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思考: 概括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及其 原因,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启示?
一、南移的过程: 1、魏晋南北朝: 南方初步发展(奠定基础)
南方逐渐超过北方(开始南移) 2、中唐以后: (“扬一益二” )
江南正式成为经济重心(完全南移) 3、南宋: (“苏湖熟,天下足”)
二、南移的原因和条件:
1、(2007江苏历史)东晋南朝时期,江南 经济迅速发展,乃至有“江南之为国盛矣”的 赞叹。该时期江南开发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A.北方大量人口南迁 B.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C.统治者推行劝课农桑等政策 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
2、(高考模拟题)“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说明了什么 A.北宋时江浙地区推广占城稻所取得的结果 B.王安石变法在太湖流域获得成效 C.南宋时经济重心移到南方,江浙地区成为 全国的经济重心 D.南宋政府重视农业生产,使江南经济超过 北方
1、北方连续战乱了劳动力 和先进的工具和技术。 3、南方地理条件优越,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4、南方政权对发展经济的重视和政策支持。
三、历史启示:
1、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必备条件。 2、充分合理地利用外来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 和生产技术就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3、经济的发展必须得到领导者的重视。

【初中历史】初中一年级历史复习资料之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主要阶段及

【初中历史】初中一年级历史复习资料之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主要阶段及

【初中历史】初中一年级历史复习资料之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主要阶段及【—初中一年级历史之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主要阶段及其原因】中国的经济中心分为三个阶段,下面我们介绍这三个阶段及其发生的原因,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主要阶段及其原因:第一个阶段,是从远古到西晋时期。

此阶段的特点是北方经济的发展远远超过南方,经济重心在北方,尽管其间经济重心也有所变动,但始终是在黄河中下游一线东西移动。

直到三国时期,孙吴地区的农业虽得到一定程度开发,但曹魏所在的黄河流域地区经济的发展仍然是超过吴和蜀两国的。

从古代到西晋,中国经济重心在北方的原因与北方黄河流域良好的自然条件、中国先民最早开发该地区以及北方主要朝代的都城密切相关;三代时期,吴南部、西南蜀国开始发展,但其经济基础薄弱。

这一发展只是部分成功。

曹魏地区的经济发展仍然超过吴蜀地区,这是未来西晋全国统一的基础。

第二阶段,从西晋末年至隋唐五代时期。

此阶段的特点是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经济发展从南北基本趋于平衡到南方开始超过北方。

西晋末年和十六国时期,南朝所在的南方得到进一步开发,南方社会经济发展速度比北方快一些。

但衡量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否超过其它地区,不能仅看其发展速度。

现实经验证明,由于经济发展的起点低,往往是经济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在起步阶段经济发展速度会大大超过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

据此,我们不能说此时南方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超过北方,而只能说南方此时正处于经济开发阶段,南方经济发展速度比较快。

隋唐统一,南北经济得到盛大发展,但唐朝“安史之乱”前,经济重心还是一直在华北平原,北方经济总的来说在整体上仍占一定优势。

直到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才开始南移,从五代起,南方经济才开始逐渐超过北方。

从西晋末年到隋唐五代,魏晋南北朝经济开始平衡的原因如下:① 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炎热,土地肥沃,农业发展条件优越;② 从西晋末年开始,大量人口从北方向南迁移,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③ 江南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相对稳定;④ 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的融合将加速经济发展;⑤ 北方和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阶段及影响
江苏周学平
经济重心南移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反映了我国古代南北经济发展的巨大变化。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是中国开发最早的地区,人口集中,经济文化发达,成为最早的经济中心。

而南方经济后来居上,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我经济重心南移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东晋南朝:趋向平衡。

西晋灭亡以后,南方地区经历了东晋南朝的政权更替。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的开发使南北经济差距缩小、趋向平衡,为以后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打下了基础。

2.隋唐五代:开始南移。

隋唐时期,南北方经济均获得极大发展。

江南地区的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

但是安史之乱以后,北方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北方经济再次受到严重破坏,至唐朝后期,已经出现了“赋之所出,江淮居多”的现象。

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五代十国时期,北方战乱频繁,而南方战祸较少,相对安定。

整个五代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继续南移,南方日益成为全国经济的发达地区,人口数量超过了北方。

3.两宋时期:最终完成。

两宋时期,北方同样战乱频繁。

北宋灭亡以后,南宋政权偏安于东南一隅,使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

当时太湖流域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江南的农业生产已经超过北方,完全取代了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

至元朝,为解决“南粮北运”问题,大力兴办漕运,开辟了规模空前的海运,足以说明南方经济的重要性。

可见,南宋是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的阶段。

明清时期,南方经济中心的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具有三个明显特征:1.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体现了当时生产力的最高水平;2.南移趋势往往在国家分裂或割据战乱时最突出;
3.政治中心的南移对经济中心的南移有一定影响。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
1.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和平稳定。

2.北方农民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为江南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

3.江南统治者为发展实力,比较重视发展经济。

4.南北方劳动人民共同辛勤劳动,开发了江南。

5.南方生产条件和自然环境比较优越。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
1.对我国交通贸易的影响。

由于经济重心的南移,造成了南方沿海城市的迅速发展,海上交通和运输也有了很大的改善。

在南宋完成经济重心南移后,南方城市一直到现在都受益匪浅。

2.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人口的转移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经济重心由北向南迁移,而经济中心的南移又反过来促使北方人民进一步南迁。

南方的人口迅速膨胀,我国南部、东南部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增长。

3.对人才教育的影响。

经济重心的南移,导致了人才教育的相应变化。

4.对民族关系的影响。

经济重心的南移,使我国各民族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北方人民的南迁,使游牧民族和汉族有了更深更广泛的交流和合作,促进了民族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发展。

作者简介:周学平,江苏省东台市梁垛中学教师,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

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初中历史教育教学工作,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成绩突出。

积极参与教学研究,在《中学生导报》、《新课程》、《少年智力开发报》等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多篇。

B从东晋南朝到南宋,我国的经济重心经历了一个逐渐南移的过程。

本文拟对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过程及影响问题略作探讨。

一、原因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发生南移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主要表现在:
1.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相对安定,为南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

例如隋唐时期社会经济比较繁荣,但后来由于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的影响,北方的社会安定受到了破坏;五代十国期间,北方几乎平均每十年就要爆发一次大规模战争;两宋期间。

与少数民族政权对峙,战争更是接连不断。

2.北方大量劳动人民为了躲避战乱而南迁,充实了南方的劳动力,并且带去先进的工具和技术。

例如从西晋末年到南朝开始,北方南迁的农民达九十万之多,占北方总人数的八分之一。

这就为南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南迁的北方人民还给南方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

南方地区从火耕水耨的原始耕作方法,发展到用粪来作肥料。

牛耕得到推广。

3.政治中心的南移(如南朝、南宋)或者东移(如明朝和清朝),加快了南方的开发。

南方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统治者在楚州“筑白水塘以溉田”;吴越兴修了许多水利设施,例如著名的捍海石塘等。

4.南方自然条件好,适合农业发展,而且对外贸易条件比北方优越。

二、过程
1.东晋南朝:趋向平衡。

西晋灭亡以后,南方地区经历了从东晋南朝的政权更替。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的开发使南北经济差距缩小、趋向平衡,为以后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打下了基础。

2.隋唐五代:开始南移。

隋唐时期,南北方经济均获得极大发展。

江南地区的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

但是安史之乱以后,北方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北方经济再次受到严重破坏,至唐朝后期,已经出现了“赋之所出,江淮居多”的现象。

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五代十国时期,北方战乱频繁,而南方战祸较少,相对安定。

整个五代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继续南移,南方日益成为全国经济的先进地区,人口数量超过了北方。

3.两宋时期:最终完成。

两宋时期,北方同样战乱频繁。

北宋灭亡以后,南宋政权偏安于东南一隅,使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

当时太湖流域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江南的农业生产已经超过北方,完全取代了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

至元朝,为解决“南粮北运”问题,还大力兴办漕运和开辟了规模空前的海运,足以说明南方经济的重要性。

可见,南宋是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的阶段。

明清时期,南方经济中心的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

三、影响
1.对我国交通贸易的影响。

由于经济重心的南移,造成了南方沿海城市的迅速发展,海上交通和运输也有了很大的改善。

在南宋完成经济重心南移后,南方城市一直到现在都受益匪浅。

一些有海港的城市利用海上交通和河运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促进了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和政治交流。

2.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人口的转移一定程度上致使了经济重心由北向南迁移,而经济中心的南移又反过来促使了北方人民进一步南迁。

南方的人口迅速膨胀,我国南部、东南部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增长。

3.对人才教育的影响。

经济重心的南移,导致了人才教育的相应变化,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状元的变化。

自唐至明清,状元籍贯地理分布具有明显自北向南逐渐推移的趋势。

唐宋两代来自北方的状元共68名,占全国总额的61%,北方籍状元占明显优势。

元明清三代状元籍贯的地理分布与前代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一时期全国共有状元194名,其中来自北方的仅26名,占全国总额的13.4%;南方状元则有168名,占86.6%,南方籍贯状元在数额上形成了绝对优势。

4、对民族关系的影响。

经济重心的南移,使我国各民族更好地融合在了一起,北方人民的南迁,使游牧民族和汉族有了更深更广泛的交流和合作,促进了民族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发展。

5.对南方环境的影响。

南方一些地区的过度开发,如“放火烧荒、围湖造田”等,在一定程度上破坏生态环境,影响可持续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