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的护理体会

合集下载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69例的护理体会(一)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69例的护理体会(一)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69例的护理体会(一)摘要目的:提高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护理技术和质量,以保障病人生活质量。

方法:对69例心脏起搏和传导功能障碍患者采用C型臂下静脉穿刺植入永久性起搏器,实施术前、中、后的护理及健康指导。

结果:消除了病人的思想负担,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

使病人不但在身体上而且在心理上都得到康复。

结论:通过加强对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患者提供系统而规范的护理,既保证了患者的手术安全,又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心脏起搏器;人工/护理;心脏辅助装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不可逆的心脏起搏和传导功能障碍疾病的根本措施。

1996年5月至2008年5月,我科共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69例,对缓慢型心律失常病人取得良好效果,在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前后在护理组的续贯工作中,保证了植入术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现将有关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系我院住院的缓慢型心律失常的病人69例,其中男43例,女26例,最大年龄88岁,最小年龄41岁,年龄平均69岁。

临床诊断Ⅱ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Ⅲ度房室传阻滞10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56例,房颤伴高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

临床表现为晕厥、头晕、黑朦、疲乏、心悸等。

确诊后在放射科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

1.2方法局部麻醉下锁骨下静脉穿刺成功后,借助于导引钢丝、扩张管和套管将电极送入右心室。

指导患者穿刺时应避免咳嗽和深呼吸,以防止空气栓塞1]。

当电极头位于适当位置后,通过翻身、拍背、咳嗽以检验电极头固定牢固否。

测定起搏器参数符合要求后,将起搏器与电极牢固连接后植入乳房上方胸大肌胸膜面,分层缝合皮下组织及皮肤。

心电图显示起搏心律,设置心率60~80次/分,起搏器工作正常状态,术后平均8天出院,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2护理体会2.1术前护理2.1.1医患沟通①要做好心理护理,全面掌握患者病情及思想状况,耐心细致做好患者以及家属的思想工作,消除其紧张情绪和思想顾虑,鼓励患者增强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起搏器的术后护理及观察要点

起搏器的术后护理及观察要点

起搏器的术后护理及观察要点
起搏器是一种植入体内的电子治疗仪器,通过脉冲发生器发放由电池提供能量的电脉冲,通过导线电极的传导,刺激电极所接触的心肌,使心脏激动和收缩,从而达到治疗由于某些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脏功能障碍的目的。

起搏器术后护理及观察要点如下:
1. 伤口护理:术后要注意伤口护理,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如有渗血、红肿等情况,应及时告知医生。

2. 活动限制:术后需要限制活动,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以免影响起搏器的工作。

一般来说,术后24 小时内需要卧床休息,之后可以逐渐增加活动量。

3. 饮食护理:术后要注意饮食护理,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避免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4. 观察症状:术后需要密切观察症状,如有头晕、乏力、心悸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

5. 定期复查:术后需要定期复查,一般来说,术后1 个月、3 个月、6 个月和1 年需要进行复查,之后每年复查一次。

复查内容包括起搏器功能检查、心电图检查等。

总之,起搏器术后需要注意伤口护理、活动限制、饮食护理、观察症状和定期复查等方面,以确保起搏器的正常工作和患者的健康。

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术后护理及出院指导

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术后护理及出院指导

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术后护理及出院指导关键词心脏起搏器;术后护理;出院指导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不可逆的心脏起搏和传导能障碍性疾病的主要方法。

随着我国心律失常介入治疗的迅迅速发展,心脏起搏器的临床应用日益广泛,而病人一旦安置了心脏起搏器,起搏器就成了保障病人生命安全的重要武器。

他将终年的陪伴病人,使病人能过正常的生活。

因此术后患者应做好心理护理、体位护理、生命体征观察、起搏器工作状况分析、伤口护理、饮食及排便的护理,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且出院后的日常生活指导、日常生活注意、随访指导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消除顾虑,使其以积极正确的心态面对今后的生活,即使出现一些异常情况,也能尽早争取时间治疗。

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50例,男39例,女11例;年龄最大84岁,最小56岁;Ⅲ度房室传导阻滞29例,Ⅱ度房室传导阻滞莫氏Ⅱ型14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7例。

结果:50例患者安装心脏起搏器后心律失常症状缓解,生活质量提高;术后4例心理负担重、情绪紧张,2例伤口周围有血肿,9例由于不习惯床上排便而引发便秘。

2术后护理2.1心理护理应加强术前心理护理。

患者思想顾虑多,心理负担重,情绪紧张,因此心理护理应从术前开始,术后在不影响患者休息的情况下,或利用治疗时多交流、多倾听、多解释。

向其解释安装起搏器后因心率较前增快而感到不适属正常现象,不必担心,不必有更多顾虑,如果顾虑、担心已影响到正常休息,应在医生指导下给予适当镇静剂。

2.2体位护理术后24h内绝对卧床,可取平卧位,这样可使右心室损伤处形成足量的胶原纤维包牢电极头,防止电极脱落。

72h后跟据病情可否下床,在室内轻微活动,这样可防止下肢血栓,可指导患者尽量左侧行事(把一些生活必需品,如水杯、尿壶、毛巾、纸张放在左侧),一周后同时指导患者做上肢及肩关节前后适当运动(防止做外展运动),这样可有效减少肩关节粘连,在此必须注意禁止激烈运动及负重。

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的护理

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的护理

A u g u s t 2 0 1 3 , V o 1 . 1 1 , N o . 2 4圈衄
旨,体 现了情 志护理在疾病 康复过程 中积极 的促 进作用。通过 中医情
志护理调 动患者的主观能 动性 ,使之在 心理 、生理上处于接 受治 疗的
最 佳状 态 ,配 合治 疗护理 顺利 完成 。这样 既保 证了各 项治 疗顺 利实 施 ,提 高了护理质量 , 达 到促进患者康复 的 目的 ,又能使 中医传统理 论在 临床心理护理方 面得 以运用和 发扬 。当然 ,不管那种 治法都切忌
2方 法
防止伤 口出血 。1 2 h 后观 察伤 1 5,若有渗血 渗液现象 则要适 当的延 长
沙袋压 迫时间及进行相应处理 。切 口进行隔 日 换药 ,观察是否有红 、 肿 、热、痛 、渗血渗 液等感染现象 ,注意皮肤 愈合 情况 ,用0 . 5 %碘伏 消毒 ,用无菌 纱布 包扎 ,并且保证 切 口的干燥 。⑤饮 食与排泄护理 : 由于心脏起搏器植 入患者身体较 为虚弱 ,抵抗力 比较差 ,有较严重 的 伤 口,并且 长期卧床 ,可能 出现便秘 情况 。所 以应该 为患者准备高蛋 白 ,高维生素 ,粗 纤维 ,易消化 的食 物 ,从而增 强患者体质 ,提高抵 抗力 ,促进 伤 口愈合 ,以利 患者排便 。由于患者在3 d 以内必须 卧床休 息,故应为患者准 备吸管饮水 ,以免 呛咳。 同时应 给予患者床上排便
预 防静 脉血 栓形成 。在一 周以后可以适量的做一些轻微运动 ,禁止剧 烈运 动及负重 。④伤 口护理 :手术后 的伤 1 5应遵照 医生嘱咐静脉输入 抗 生素 以防止伤 1 5感 染 ,并且 要用沙袋进 行压迫 护理 ,压迫 6  ̄ 1 2 h 以
将 会伴 随患者 终生 ,所 以必须 同 时做好 患者 出 院后 的护 理指 导工 作 以及 出院后 的随访 工作 。

1例永久起搏器手术后的护理体会

1例永久起搏器手术后的护理体会
作者所在科 室于4周前收治 1 名女性 9 O岁患 者, 诊断为 高度房 室传 导阻 问患者的 自觉情况 , 注意分析患者的不适感原因。术后 的 l 周 内, 要对患者进行 滞, 完善各项检查后 , 于3 周前安装永久起搏器 , 手 术情况 良好 。 持续 的心电监护 , 如果出现心律失常 , 心 电图示间歇停博或 者起搏失效 , 应考 虑 1 . 2护理方法 为电极脱落或导线断裂 , 通知医师诊疗 , 行起 搏测试 , 若确定为起搏 器 电极脱 落 1 . 2 l卧床修养护理 在手术完成后 , 应 当让 患者保持 较 跃时间的卧 床体 或导线断裂, 应尽快行电极置换 术。如果患 者出现 了长时 间的低 血压情 况 , 日 息, 以预防 出现电极移动或是脱 落的情况 。但 由于 长期 的卧床 , 会导 致患者 出 通过分析发现并非是 因为体位等 因素所导致 , 就应 当警惕 l 血 气 胸或是气 胸 , 并 现褥疮 、 坠积性肺炎的并 发症 , 所 以要加 强对 患者 的卧 床护理 , 要勤换 床单 被 做好对症处理。如果患者发生 了突然晕厥 的情况 , 一般是 因为充 赢性心衰 所导 褥, 指导患者进行力所能及的的运动锻炼 , 帮助患者按摩 肢体与受压 部位 , 促 进 致的 , 针对这样 的情况 , 要 通知 医生进行及时 的救治处理。 患 者血 液循环 。还 可以使用 电动气垫规律 充放气改变患者 床 L 肢体藿 力点 , 减 在患者出院前 , 要对其进行一次 全面 的身体情 况检查 , 并告 知其 出院后 的 少压迫, 帮助患者做好个人卫生。 各种注意事项 , 向患者及其家属核对复诊实践 , 嘱患者按 时复诊 , 如果有不适 的 1 . 2 . 2健康的饮食护理 术后患者的饮 食必须要 严格 的控制 , 饮食上 给予 异常情况发生 , 及时人院进行检查治疗 , 争取治疗时 间。 清淡 易消化 的半 流质 , 忌生冷 、 坚硬 、 辛辣 、 煎炸油 腻 以及其他刺 激性较 强 的饮 2结果 食。考虑到患者高龄, 饮食 的搭配 必须要科 学合理 , 给 予高蛋 白适 量维生 索和 在术后护理的干预下 , 患者术后康复状态 良好 , 勿任何并发症 出现。 种类丰富的食 物, 给 予餐问提供各种水果 的混合 汁, 例 如香蕉牛奶汁 , 密梨莲 藕 3讨 论 汁。这样 的饮食结构对于患者在术后的康复是非常有益的 。 . 永久性心脏起 搏器是 一 种 利用 电子 技术 , 模拟 人体正 常窦房 结 , 进行心 脏 1 . 2 . 3心理护理 在行永久起搏器手术 后 , 患者 的心理情况会 发生较 大的 起搏驱动的人造原件 , 它能够按一定频率发放 脉冲电流刺 激心肌 , 使 其起搏 , 以 变化 , 情绪可能波动较为明显 , 这对 于患 者的病情康复来 说 , 是较 为不利 的。所 维持生理循环功能。 以要 动员患 者的家属 , 一同做好对患者的陪护 , 让患者解 除心理的恐惧 和焦虑 , 在患者行永久起 搏器手术 后 , 庇 当加强 对患者 的术后 护理 , 以确 保患者 在 多关心患者 的主诉 , 及时 了解患 者的心 理变化 , 减轻 不适 。让 患者 知道不论 是 术后的康复质照。术后护理过程当中 , 因为手 术后患者将有很 长一段时 间会在 手术前, 还是手术后 , 身边 的人都会始终伴 随其左右 。介绍 成功案例 , 增加 患者 床上修养度过 , 所 以必须要注 意对患者 的卧床休 养护理 , 同时要通 过饮食来 帮 使患者获得充足的营养 , 要关注患者 的心理情况 , 做好对 患者 信心, 消除她在术后的种种担忧 、 顾虑 , 让她 可以积极 的面 对生活 , 配 合医护 工 助患者调理身体 , 作开展。对患者有充分耐心 , 患者 喜欢听红 歌 , 给予患 者每天 有 一 定 的时 间收 的心理护理与引 导, 帮助其树立积极 的生 活态度 , 加强 对患者 的术后 监护 , 指导 患者进行合理的运动 , 积极预 防并发症 , 出院前还需 要交代清楚各种注意事项 。 听歌曲, 保持心情愉快 , 促进康复 。 1 2 . 4加强对患者的监护 充分注意患者 的两便 问题 , 准确记录患者 的出 入量 , 患者有便秘 , 给予轻度 的缓泻剂 , 指导患者 家属正确合理使 用 , 防止虚脱 。 参考文献 同时根据医嘱按 时准确的给 予抗生 素预 防感 染 , 及 时监测 生命体 征 的变化 , 特 [ 1 ] 郝星 , 刘 西平 1 8 8例 永久 起搏器 植入 后并 发症 随访 与分析 [ J ]遵义 医 学 院 报 别是心电图 、 血压 、 心率 以及心律 等, 还要注意观察 患者有无 出现胸闷 、 胸痛 、 心 前 区不适 以及精 神烦 躁等情 况 , 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 2 ] 上海市卫 生局《 护理常规》1 9 9 9 : 3 3 7 1 . 2 . 5合理 的运动护理 患者 由于高龄 , 活动减少 , 卧床时 间长的特点 , 给 [ 3 ] 江卫峰 实用介入心脏病学 [ M]上海 : 科技教育出版社, 1 9 9 7 : 3 6 5— 3 7 5 予每天两次 的肢体 锻炼 。术侧 的肢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安置术后患者的护理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安置术后患者的护理

提 供 给 患 者 最 为 合 理 的 个 性 化 护 理 的过 程 I 。颅 脑 损 伤患 者 3 ]
的 辨 证 施 护 是 根 据 中 医 护 理 的 基 本 理 论 , 合 患 者 的特 点 , 结 及 时 正 确 的辨 证 , 取 相 应 的 护 理 措 施 _ 。 急 性 期 施 护 原 则 是 采 4 J 维 持 患 者 生 命 功 能 、 醒 和 预 防 并 发 症 的 发 生 l 。恢 复 期 施 促 5 ]
唤起 失 去 的 记 忆 。 ③ 饮 食 宜 选 择 滋 补 肝 肾 、 精 补 髓 的食 品 , 填
[ 参 考 文 献 ]
[ ] 胡 继 实 , 新 洪 , 峰 .重 型 颅 脑 损 伤 患 者 的早 期 康 复 治 疗 [] 1 朱 王 J. 中 国康 复 理 论 与 实 践 ,0 7 1 () 1 2—1 4 2 0 ,3 2 :6 6 [ ] 章 泾 萍 , 玉 .早 期 护 理 干 预 对 重 型 颅 脑 损 伤 患 者 功 能 康 复 的 2 孙 影 响 [] 临床 护 理 杂 志 ,0 7 6 5 : J .f 2 0 ,( )8—1 0 [ ] 蒋 利 群 . 论 中 医儿 科 辨 证 施 护 的基 本 原 则 及 实 施 要 素 [] 辽 3 试 J.
活 者 多 留有 不 同程 度 的 残 疾 , 重 影 响 了 伤 者 的 生 活 质 量 l 。 严 _ 1 J
[ ] 张柳 萍 7 5 3例颅脑损 伤病人 的中西 医结 合观察 与护理 [] J .深
圳 中西 医 结 合 杂 志 ,0 6 1 ( ) 13—14 2 0 ,6 2 :2 2 [ 收稿 日期 】 2 0 —0 —2 08 5 5
现 代 中西 医结 合 杂 志 MoenJunl f nert rdt nl hns adWetr d i 0 8D c 1 ( 4 dr orao t a dT a i a C i e n s nMein 20 e , 7 3 ) I g e i e o e ce

1例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气胸患者的护理体会

1例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气胸患者的护理体会
尿 管 及 引 流管 预 留 足够 的 长度 , 防止 牵拉 。
采 用 上 述 方法 对 阴 道 流出 的 尿 液 进行 收 集 共 7 , 天 收 集尿 d每
胸 , 积极 的治疗 与 护理 , 果 满意 , 报告 如 下 。 经 效 现
1 临床 资 料 患者 , ,7 , 以晕 厥 3 m n 之 主诉 入 院 , 院 前3 m n 者 男 7岁 “ 0 i” 人 0 i患
急诊床旁胸部x 线示 : 右侧气胸压缩8%、 0 急行胸腔 闭式引流 ,d 4
3 结果
厚则 影 响引 流 效 果 。 同时 注意 调 节 负压 的大 小 , 持 负 压 的稳 定 。 保
放 置于阴道外 口的引流管很容易滑脱而影响吸引效果 , 我们借助
导 尿 管 注 入 水囊 行 内 固定 , 法不 易 滑脱 , 将 引 流 管 与导 尿 管 此 而
捆绑一起可以起到很好 的固定作用。 但需注意给患者翻身时须将
认 为 以 上护 理 措 施 对 于促 进 患者 康 复 、 短 病 程 具 有 重要 的作 用 。 缩
关 键 询 : 搏 器植 入 术 ; 起 气胸 ; 理 护
中 图分 类号 : 436 R 7.
文 献 标识 码 : B
文 章编 号 :o 6 6 1(0 10 . 14 0 1o _ 4 l21 )5 0 3- 2 - 阻滞 、 发 室 早 、 室 静 止 。 诊安 装 了D D 搏 器 , 后 3 患 者 频 心 急 D起 术 天

l 4・ 3
T ODAY NURS Ma , 0 1 No5 E, y 2 1 , .
1 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 并发气胸 患者 的护理体会 例
冯 百宁摘要韩Fra bibliotek静 总 结 了 1 永 久 性 起 搏 器 植 入 术 后 并 发 气胸 患 者 的 护 理 体 会 , 例 包括 急 救 措 施 、 情 观 察 、 腔 闭 式 引流 的 护 理 和 心理 护 理 。 病 胸

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护理

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护理

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护理L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常见并发症⑴电极脱位:电极脱位是植入心脏起搏器术后的常见致命性并发症,早期主要依赖术后心电图表现对电极导线脱位进行鉴别,心电图可呈无脉冲信号,且未见心室激动波,仅表现为低于起搏频率的起搏心律或存在脉冲信号但缺乏有效起搏波或完全房室传导抑制等。

临床症状可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不适感,若患者对起搏器依赖严重,可产生眩晕、黑朦等,甚至会发生阿-斯综合征。

目前临床中认为起搏电极脱位可能与术后患者心内膜条件不良、活动不合理、电极导线固定不当或植入位置不佳等多种影响因素相关。

⑵电极断裂:电极断裂的发生并不常见,起搏电极断裂可引发起搏或感知功能异常。

初期断裂多由术者操作不合理所致,晚期断裂多由锁骨下间隙过小,肋骨、锁骨等和电极长时间摩擦引发。

另外,长期剧烈运动也是造成电极断裂的危险因素。

⑶囊袋感染:囊袋感染多由残留在囊袋中的细菌感染所致,常出现于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2~4d。

其临床表现为切口红肿热痛、迁延难愈或裂开部位渗出炎性分泌物,也可能导致囊袋处皮肤变薄,产生剧烈痛感,常并发全身症状。

罗军等⑺在研究中发现,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起搏器囊袋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患者年龄、手术时间、囊袋血肿及起搏器植入频次与囊袋感染存在一定关联。

⑷囊袋出血或血肿:囊袋出血与血肿在术后1周内比较常见。

其临床表现为囊袋处疼痛、麻木感,局部张力高,会触及波动感,使血象轻度偏高,部分患者可出现局部皮肤红肿或是轻微压痛症状,也可能出现瘀斑,色泽紫暗。

⑸起搏器相关的并发症:起搏器综合征是指在单腔心室起搏期间,于心房收缩过程中恰逢房室瓣关闭、心室起搏收缩,心房血至静脉返流,同时激发心房压力感受器,从而引起反射性血压降低等血流动力障碍。

⑹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是最为多发的并发症之一,其可见于起搏器安置的不同阶段,且于安置早期的发生风险。

心律失常的主要诱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心内膜感染与电极发生移位是其常见的影响因素,起搏器故障或电磁场影响其性能亦会导致心律失常发生。

高龄患者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的护理体会

高龄患者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的护理体会
t n i .M e h d 1 a i n s we e t e td wi o t p r t e n r i g,e h n e e l d c t n a d g i a c o i r v o t o s p te t r r a e t p s o e a i u sn 9 h v n a c d h a t e u a i n u d n e t mp o e h o t e c n e t o e fp o e t n Re u t h o c p fs l r tci . - o s l Al t e p t n s r c v r d se d l t o t s r u o s l h a i t e o e e t a i wi u e i s c mp ia in Co cu in e y h o l to . n lso c Hi h q aiy n r i g a d c r e th at ud n e c n r d c h ik o o l a i n a t rp c ma e g u l u s n n o r c e lh g i a c a e u e t ers fc mp i to fe a e k ri ln a i n a d i t c mp a t to n m— p o e t e q a i f1 e r v h u l y o i . t f
引起 的不适 均 属 于正 常 现 象 , 消 除顾 虑 。必 要 时 可 以 根据 患者 的病 情予适 量 的镇 静药 物 。 2 2 术后 监测 . 患 者术 后 回 C U 病 房 ,4小 时 专 人 C 2
患者 本 身机 体 的耐 受力 和 抵 抗 力 就低 下 , 常 伴 有不 且 同 的合并 症 , 因此 加 强对 高龄 患 者 的护 理 及 健 康 指导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安装术后护理体会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安装术后护理体会

随着 一 系 列 高 科 技 成 果 应 用 于 心 脏 起 搏 工 程 , 搏 器 不 起
但 不 宜 做振 动较 大 的 活 动 或 用 力 过 度 。 2 3 严 密 观 察 患 者 生 命 体 征 及 病 情 变 化 术 后 每 6h测 1 .
次体 温 , 般 4d可 有 低 热 , 温 3 . ~ 3 . 一 体 7 1 8 0℃ 。 于 3 ~4 d
断更 新 , 心脏 起 搏 器 的 临床 应 用 日益 广 泛 , 治 疗 不 可 逆 的 心 是
脏 起 搏 传 导 功 能 障 碍 的 安 全 有 效 方 法 , 别 是 治 疗 重 症 慢 性 特
心律 失 常 。现 在 越 来 越 多 的 患 者 接 受 了 这 一 治 疗 手 段 , 此 与
2 术 后 护 理
2 4 饮 食 与排 便 的 护 理 嘱 患 者 食 用 高 蛋 白、 脂 、 消 化 . 低 易 的粗 纤 维 食 品 , 目的 是 使 患 者 术 后 营 养 得 到 充 分保 证 , 防 止 且 便 秘 。为 此 凡 是 平 日大 便 较 干 燥 的患 者 均 在 术 后 饮 用 适 量 番 泻 叶水 汁 , 报 道 1 % 患 者 不 习惯 床 上 排 便 而 引 起 便 秘 , 据 3 其 中 5 % 患者 应 用 药 物才 缓 解 l 。 0 l j
损、 电池 耗 损 , 现 固 定 频 率 起 搏 而 无 按 需 起 搏 考 虑 感 知 不 出
2 5 1 出血 与 感 染 ..
起 搏 器 安 置 术 后 的 血 肿 和感 染 是 较 常
1 临 床 资 料
本 组 女 1 例 , 1 例 ; 龄 3 ~9 6 男 9 年 4 2岁 , 均 5 . 平 6 8岁 ; 窦 性停搏 、 窦性 心 动 过缓 1 6例 , 一 陕综 合 征 4例 , 室 传 导 阻 慢 房 滞 1例( 5 Ⅲ度 房 室 传 导 阻 滞 1 0例 , Ⅱ度 房 室 传 导 阻 滞 5例 ) 。 患者 术 后 症 状 缓 解 , 活 质 量 提 高 ; 生 2例 患 者 心 理 负 担 加 重 、 ; 例 患 者 出现 电极 脱 位 , 1 1 并 出现 黑 朦 、 厥 症 状 。 晕

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安装术中配合及护理体会

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安装术中配合及护理体会

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安装术中配合及护理体会心脏起搏器是一种植入于人体内的电子治疗仪器,由脉冲发生器和起搏电极组成。

应用脉冲发生器发放人工脉冲电流,通过电极与心肌相连,刺激心脏使之激动和收缩,以模拟心脏的冲动发生和传导等电生理功能,起到治疗由于某些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脏功能障碍的目的。

对于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应做好术前、术中、术后护理,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且对患者出院后的日常生活指导、日常生活注意事项、随访指导等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我院2010年10月~2012年10月共为10例患者安装了永久性起搏器,跟踪回访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0例患者,其中男性7例,女性3例,年龄51~83岁,平均年龄67岁。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3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7例。

其7例患者均有胸闷、心悸、头晕伴眼前黑朦或晕厥等症状。

1.2 结果:10例患者全部成功起搏,术后均未出现任何并发症,术后7-10天痊愈出院。

2 护理2.1 术前护理2.1.1 心理护理:由于患者受疾病的折磨,对起搏器植入术的认识不足及植入心脏起搏器费用昂贵的影响,要根据病人的年龄、文化程度、心理素质采用适当的方式进行心理疏导。

向患者及家属讲解与手术及疾病相关的知识,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他们说明手术的重要性、安全性及成功率,并且向患者讲解起搏器的安装术属于微创介入手术,在局部麻醉下就可将起搏器埋入胸部皮下,而且植入起搏器后,就可以和健康人一样快乐地生活。

可采取图片或板报的形式进行宣教,也可请已安装起搏器的患者与病人沟通,帮助患者消除恐惧、紧张、焦虑心理,使其以最佳心态配合手术。

2.1.2 术前宣教:向患者讲解手术过程,指导患者掌握术中配合技巧及术后的注意事项。

术前如有咳嗽症状,应立即通知医生,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止咳药;向患者及家属简明讲解心脏的解剖、生理及起搏器的特点,训练患者床上大小便,告知患者术后24小时绝对卧床的重要性,以防电极脱位。

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护理体会

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护理体会

16・ 1
缶 合 理用 药 2 1 床 00年 4月 第 3卷 第 7期
C i Jo l ia R tn l mgU e A r 00, o 3N . hn fCi cl ai a D s , pi2 1 V 1 o7 n o l .

临 床 监 护

永 久人 工 心脏 起 搏器 植入 术 的护 理体 会
白、 低脂 , 易消化食 品 , 保证 患者术 后营养 。防止便秘 , 日大 平 便较干燥 的患者均在术后 口服中成药麻仁丸。
13 4 并发症观察 : 1 感染及皮 肤坏死 : .. () 为安 置后最 常见的 并发症。局部 感染 可因埋藏囊 腔积血 、 炎症 感染或脓肿 形成 , 高龄及瘦弱患者 因皮下 组织 菲薄 , 致起 搏器磨 破皮 肤而 感 可 染。全身感染较少见 , 由于心腔 内电极易损 伤心 内膜 , 可 但 故 引起 严重的感 染性 心内膜炎。而皮肤 坏死 多发生于术后早期 , 消瘦 患者更 容易发生。( ) 2 电极 移位及导线 断裂 : 多发生于 术
线后 , 患侧 上肢仍不 可高举过头及负重 , 半年内勿提重物 , 不做 强体力活动 , 防止 电极脱位 。( ) 5 生命体 征观察 : 后 4 术 h测体
温 1次。一般 在 3 d后体 温恢 复正 常。 以后 每天测 体温 2次 。 脉搏与心率每小时测 1 , 次 正常情 况下 , 脉搏与起 搏频率 是一 致的 。若 表现不一 致时 , 测心 电图。血 压每 小时测 1次 , 续 连 测数次 , 无异常改变改为每 6小时测 1次 。( ) 6 局部 伤 口护理 : 局部伤 口迅速加压包扎并用 1 g沙袋压迫 8~1h 防止血肿 。 k 2, 观察有无渗 液或 渗血 。( ) 食与 排便 的 护理 : 7饮 给患 者高 蛋

起搏器术后的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

起搏器术后的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

起搏器术后的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引言起搏器是一种用于治疗心脏传导系统异常的医疗设备,它能够通过发放电脉冲来维持心脏的正常节律。

起搏器术后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它涉及到对患者术后恢复的关注和支持。

本文将探讨起搏器术后的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

术后并发症起搏器术后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包括:1. 感染由于手术切口或导线插入部位容易感染,因此患者需要密切观察是否出现红肿、疼痛、渗液等感染征象。

护理措施包括:•保持手术切口清洁干燥,定期更换敷料。

•定期观察手术切口是否有红肿、渗液等感染症状。

•鼓励患者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等。

2. 血肿手术切口周围可能会形成血肿,导致局部肿胀和疼痛。

护理措施包括:•冷敷手术切口,有助于减轻肿胀和疼痛。

•避免剧烈活动,以减少局部血液循环的加速。

3. 疼痛手术后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影响患者的舒适和恢复。

护理措施包括:•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及时给予镇痛药物。

•提供舒适的环境和心理支持,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受。

4. 导线脱位或断裂起搏器导线可能会发生脱位或断裂,导致起搏器功能异常。

护理措施包括:•定期监测起搏器的功能和导线的位置。

•鼓励患者避免剧烈活动,以减少导线脱位或断裂的风险。

术后护理措施起搏器术后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护理措施,以确保患者的恢复和起搏器的正常工作。

1. 观察患者病情及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心率、心律、血压等指标的监测。

护理措施包括:•定期测量患者的心率、心律和血压,并记录相关数据。

•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及时报告医生。

2. 定期更换电池起搏器的电池寿命有限,需要定期更换。

护理措施包括:•根据起搏器的使用时间和电池寿命,定期检查电池电量。

•提醒患者定期到医院进行电池更换。

3. 定期检查起搏器功能起搏器的功能检查是确保其正常工作的重要环节。

护理措施包括:•根据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起搏器功能检查。

•注意观察起搏器是否工作正常,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置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患者的护理体会

置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患者的护理体会
当 引 起 纵 隔 出血 ,影 响 检查 效 果 。
能 避 免 并 发 症 的 发生 和提 高标 本 的 准 确 率 。我们 在 本 组 资 料
中未 发 现 有 大 咯血 、纵 隔血 肿 、气 胸 等 并 发 症 。 表 明 TB NA 是 一 种 安 全 实 用 的检 查 方 法 。 参 考 文 献
者不 要 紧 张 。
Ch s , 1 9 e t 4, 1 9 06 ( ) 5 8 5 3 2 : 8 9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 荣 福 .经 支 气 管 针 吸 活 检 临 床 应 用 指 南 ,香 港 :香 港 医 药 出 版
社 , 1 9, . 9 49 9
置入 永 久性 心脏 起 搏 器 患 者 的 护理 体会
维普资讯
福 建 医 药 杂 志 20 年 第 2 07 9卷 第 4期
F j nMe Vo. 9 No 42 0 ui dJ i2 , . 0 7 a
1 39
进 行 针 吸 ,为 防 止 出 血 ,要 准 确 定 位 ,避 免 损 伤 大 血 管 及 周
1 1 一 般 资 料 :1 1例 患 者 中 ,男 6 例 , 女 5 . 2 9 2例 ;年 龄 6 岁~8 7岁 。所 有 患 者 均 有 不 同 程 度 脑 供 血 不 足 症 状 ( 晕 、 头 黑 或 晕 厥 ) 其 中 房 室 传 导 阻 滞 (Ⅱ度 Ⅱ型 、 Ⅲ度 )4 。 6 例 ,病 态 窦 房 结 综 合 征 6 5例 ,心 房 颤 动 伴 长 R 间 期 1 R O
总 之 , 只要 术 前 准备 充分 ,术 中操 作熟 练 配合 密 切 ,就
围器 官 。操 作 前 应 与 医 生 一 起 认 真 阅 读 C 片 ,确 定 大 血 管 T

老年患者植入起搏器的护理体会

老年患者植入起搏器的护理体会

老年患者植入起搏器的护理体会总结高龄老年患者植入起搏器的护理,包括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出院指导等,认为完善优质的护理能减少术后的并发症,延长患者生命,提高生存生活质量。

标签:心脏起搏器;护理:老年患者心脏起搏器是一种医疗电子仪器,它通过发出一定形式的电磁波,电脉冲,刺激心脏,使心脏激动和收缩,即模拟正常心脏的冲动形成和传导,以治疗由于某些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脏功能障碍(1)。

我科室2012年自开展起搏器植入术以来,成功安置起搏器40例,其中高龄患者占84.5%,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其中男28例,女12例,平均年龄78岁,高龄患者24例。

房室传导阻滞三度占10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6例,二束支阻滞和慢性双束支阻滞8例,急性心肌梗死相关的房室阻滞6例。

1.2 手术方法手术在局部麻醉下实行,选择电极导管的静脉入口,左右2侧均可选择,最常选用锁骨下静脉穿刺,也可选用颈内静脉穿刺。

穿刺成功后,在X线透视下,利用电极导管内导引钢丝,将电极头端置于左心室尖部或右心房耳部,然后取出导引钢丝,测心腔内心电图。

并观察电极位置,用起搏分析仪测量各参数。

在穿刺点前方固定电极导管,切开皮肤将电极与起搏器连接并固定,制作囊袋,将起搏器放入囊袋中,缝合伤口,10d左右拆线。

1.3 结果术后患者诉憋气,胸闷症状减轻,无头晕,黑朦发生,紫绀消失。

40例患者中有3例术后出现术侧腋窝处皮肤瘀斑,黑青,1例患者术后拆线后伤口处裂开。

2. 护理要点2.1 术前准备本组患者均为高龄,心功能减退,并发症较多,必须做好术前检查,术前准备,才能改善心功能不全及全身状况,提高手术疗效。

常规术前注射抗生素,避免伤口感染。

联合应用保钾利尿药,限制盐及液体的摄入量,心力衰竭者应用强心剂。

2.2 术后护理(2)2.2.1 心电监护:通过心电图的观察及时发现各种心律失常,了解起搏器的工作状态,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防止意外发生。

2.2.2 术后用沙袋压于起搏器囊袋皮肤上方,防止渗血。

永久起搏器置入术的护理配合

永久起搏器置入术的护理配合

永久起搏器置入术的护理配合人工心脏起搏器 (以下简称起搏器) 是一种利用电子学原理的医用电子仪器,它能发生一定形式的脉冲电流刺激心脏起搏。

心脏起搏器置入术是抢救和治疗某些危及生命的缓慢型心律失常或快速心律失常的重要而有效的方法之一。

其优点是手术创伤少,但技术操作难度大,无菌条件要求高,且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高。

因此,做好手术配合及术前、术后护理。

对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我院2005 年8 月-2012 年12 月已成功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18 例。

无一例发生感染、电极脱位、心肌穿孔、空气栓塞、气胸等常见并发症。

现将手术配合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男11例,女17 例,年龄最大者77岁,年龄最小者59岁,平均年龄为68岁,f0 (g,百拇医药1.2 治疗方法:患者入院后,均接受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同时采取了严密的观察护理及健康教育。

gf0 (g,百拇医药1.3结果:18例患者术后住院8〜12天,平均10天,均取得满意效果,患者无术后感染、电极移位、起搏器感知,起搏功能良好,均痊愈出院。

g2 护理2.1 术前护理2.1.1 心理护理由于患者对安装心脏起搏器知识不了解,均产生不同程度的紧张、恐惧和疑虑心理,护士应针对不同表现,向患者逐一耐心、细致地讲解安装永久起搏器的必要性和安全性、安装方法、过程及注意事项,可告知患者手术大约的时间,使其心中有数,消除顾虑,积极配合治疗。

2.1.2 一般护理术前一般禁食、禁水4〜6小时,保证良好的休息和睡眠,如睡眠不好,或精神紧张,一般在术前半小时给予安定10mg 静脉注射;安装起搏器的患者术后常需卧床24小时,有些病人不习惯在床上大小便,往往要给予导尿或使用开塞露,所以最好在术前1 〜2 天练习床上解大小便,去手术室前排空大小便,可以减少术后不方便。

如果病人正在服用阿斯匹林或注射低分子肝素等对凝血或止血有影响的药物,最好在术前5〜7天停用,否则可能会增加术后起搏器囊袋内出血及感染的危险;术前常规开放静脉通道,记录体温、心率、血压、安装好心电监护、备齐抢救药品、除颤仪以防出现意外。

心脏永久起搏器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防治和护理体会

心脏永久起搏器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防治和护理体会


摘 要 目的 探讨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防治和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三年来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患者共156例,其中囊袋破溃1例,囊袋血肿4例,囊袋感染2例,起搏器综合征6例,电极脱位3例。结果 全部经对症处理后并发症消失。结论 护理人员术前术后应严密观察,对并发症能做到预防、早期发现和治疗,同时采取必要的心理护理,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出现。 毕业论文
关键词 心脏永久起搏器 并发症 起搏器综合征 血肿 护理
近年来心脏永久起搏器成为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主要手段,并且在心力衰竭、快速性心律失常、肥厚型心肌病中有一定的应用。但植入起搏器多为老年人,常合并其他疾病、服用阿司匹林等,导致植入起搏器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多,临床中应充分作好术前评估、术中操作严谨、术后严密观察。结合江苏靖江人民医院近三年行永久起搏器植入的患者出现的并发症,总结其预防和护理体会。现报告如下。 l 临床资料 选取156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其中男68例,女88例,年龄65~86岁,平均68±6.1岁,病程2~8年,伴高血压8例,高心病4例,冠心病6例,糖尿病3例,胰腺肿瘤1例。出现中囊袋破溃1例,囊袋血肿4例,囊袋感染2例,起搏器综合征6例,电极脱位3例。 2 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2.1 术前健康宣教 健康宣教在临床处置中有很大作用,可以使患者更好的了解自己的病情,建立康复的决心,以便与医护人员积极配合。手术前后护士就应明确指导患者活动、进食和饮水,并进行适当的床上排泄训练。说明术后24 h内限制活动、避免右侧卧位、术后1个月内避免术侧手臂的过度高举或过伸等动作 避免禁食、禁水的时间过长,致血容量不足。指导患者进食清淡、易消化、低盐、低脂、 低胆固醇的饮食,保持大便通畅。 开题报告 lunwenzhidaokaitibaogao 2.2 心理护理 术前应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永久起搏器植入术的适应症,告知其植入起搏器的必要性,简单介绍手术的过程,说明在胸部作小切口,创伤小,从静脉导入电极至心房或心室,在胸部植入起搏器并与电极相连发挥起搏作用。手术时间短、微创、无痛苦,治疗缓慢性心理失常效果好,能很快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3 并发症的护理 3.1 囊袋破溃1例 起搏器植入术后5 d发生,该患者术后电极下端皮肤变青紫伴疼痛,经减少活动后无好转,故再次手术制作囊袋。原因考虑患者为老年人伴糖尿病,起搏器囊袋过小、分离未达胸大肌筋膜表面及皮下组织过小有关。为减少囊袋破溃发生,起搏器位置应远离肩关节,避免术后患者上肢及肩关节活动引起起搏器与皮肤摩擦而导致皮肤破溃。对于体质瘦弱者,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术后适当减少活动和避免局部皮肤磨擦。 3.2 囊袋血肿4例 均于术后3 d内发生,与停用阿司匹林或华法林时间过短有关,治疗予加引流条引流或局部使用凝血制剂[1]。护理人员术后应严密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触摸囊袋有无波动感,并监测血压变化。 3.3 囊袋感染2例 于术后3~7 d出现囊袋局部红、肿,伴脓性分泌物,均予以局部换药,全身规范应用抗生素等处理,病情好转。有报道囊袋破溃和囊袋感染可互为因果、互相影响[2]。术前消毒应准备充分,术中严格无菌操作,术前1 h、术后3 d常规使用抗生素可减少感染的发生。护理人员术后应观察体温变化,术后3 d内体温稍升高,可能为组织损伤所致,如3 d后仍有体温升高,局部皮肤红肿,需考虑囊袋感染。 简历大全 jianli 3.4 起搏器综合征6例和电极脱位3例 于术后30 d内发生。经减慢起搏频率或重新手术调整电极位置。护理人员术前术后应作好如下措施 ①术后24 h内限制活动 ②协助翻身,避免右侧卧位。由于起搏器电极置于右心室尖部,向右侧翻身可导致电极浮动移位而致起搏器功能不好 ③观察脉搏、心律、有无打嗝和肋间肌及腹肌痉挛。因胸壁及横膈肌的激动,提示可能有电极脱位 ④嘱患者术后1个月内避免术侧手臂的过度高举或过伸等动作,防止电极移位。因电极周围的瘢痕组织还未形成。 4 小结 随着永久起搏器植入患者人数的增多,作为有创性的手术治疗措施,相关的并发症不可避免的增多[3]。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面应该更进一步的加宽。不单纯只知道做护理工作,还应该掌握和了解起搏器的性质和功能、人工心脏起搏的电生理学、适用范围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等多方面技能。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提供咨询服务。对植入起搏器患者提供相关知识服务,即术前、术中、术后,包括并发症发生时出现的体征、症状等均应详细讲给患者及家属,提高患者防范意外发生的意识,以保持健康的最佳状态。对安装术前、术中、术后出现的问题,能迅速做出正确的分析判断,为临床医生提供有价值的第一手材料。 代写论文 5 参考文献 [1] Milic DJ,Perisic ZD,Zivic SS,et al.Prevention of pocket related complications With fibrin sealant in patients undergoing pacemaker implantation who are receiving anticoagulant treatment[J].Europace,2016,74:374. [2] Perucca A,Parravicini C,Iraghi G,et te pacemaker pocket erosion:epidemioligic analysis in a region of NorthWestern ItalyPiedmont and Valle d’Aosta[J].Ital Heart J Suppl,2016,63:157. [3] 杨鼎颐,黄治焯.人工心脏起搏和临床心脏电生理学[M].西安:西安大学出版,2016:101.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的护理体会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的护理体会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的护理体会作者:李巍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11期【摘要】目的:探讨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后病人的护理方法。

方法:总结分析我科近3年行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42例病人术后的临床护理及健康教育的方法。

结果:42例病人手术均获成功,无并发症的发生。

结论:合理有效的护理对病人的康复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护理【中图分类号】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315—01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不可逆的心脏起搏和传导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主要方法,病人一旦安置了心脏起搏器,起搏器就成了保障病人生命安全的重要武器。

它将终年的陪伴病人,使病人能过正常的生活。

因此,起搏器植入患者的安全有赖于科学、有序的护理。

现将我院2009年至2012年42例行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病人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病人共42例,其中男病人28例,女病人14例,平均年龄65岁。

2 护理2.1 术前护理2.1.1 心理护理由于患者对知识的缺乏,不同程度的存在紧张恐惧的心理,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他们说明手术的重要性、方法、安全性及成功率,可能的话邀请起搏器术后的患者介绍自己的术中感受及术后恢复情况,以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消除疑虑,增强对手术治疗的信心。

2.1.2术前准备术前常规作血凝四项、肝肾功能、电解质检查;停用抗凝药,以防止囊袋内渗血;做好皮肤准备,范围包括双侧锁骨上、下及腋窝、双侧腹股沟、会阴部的皮肤清洁工作,防止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2.2 术后护理2.2.1 术后入住监护病房,向手术医生了解术中情况以及起搏频率,持续心电监测。

2.2.2 体位及活动采用被动电极者需绝对卧床3~5天,采用主动电极者至少卧床1天。

难以平卧或配合者可于平卧1天后稍向左侧卧位。

植入起搏器肢体要求绝对制动,防止电极移位。

患者术后久卧病床,制动过久,心脏负担加重,且肩关节不能活动,易造成尿潴留、便秘、关节僵硬或疼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的护理体会(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关键词】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护理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不可逆的心脏起搏和传导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主要方法,病人一旦安置了心脏起搏器,起搏器就成了保障病人生命安全的重要武器。

它将终年的陪伴病人,使病人能过正常的生活。

因此,起搏器植入患者的安全有赖于科学、有序的护理,让患者了解起搏器的相关知识,以便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的护理,使起搏器最大程度地发挥作用,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存质量。

我科自2009年以来,共开展7例手术(其中男4例,女3例),采用重视术前心理护理和术后体位、皮肤伤口、生活护理、心电监护及健康指导等方法。

结果全部患者术后成功率100.0%,未见伤口感染与电极移位。

护理体会如下。

1术前护理
1.1心理护理患者由于对知识的缺乏,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紧张恐惧的心理,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他们说明手术的重要性、方法、安全性及成功率,而且应解释手术只能解决患者心律慢等心律失常的问题,如患者合并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其他疾病,仍需进行其
他治疗。

并向患者讲解起搏器安装术与需要全身麻醉的大手术不同,告诉患者在局麻下就可将起搏器埋入胸部皮下,而且植入起搏器后可以和健康人一样正常的生活而不会成为“废人”;其次,对那些心理特别忧虑、疑虑的患者,要对其加强心理支持,用具有说服力的语言疏导、解释,可能的话邀请起搏器术后的患者介绍自己的术中感受及术后恢复情况,以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消除疑虑,增强对手术治疗的信心。

1.2术前健康教育指导患者掌握术中的配合及术后注意事项,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心脏的解剖、生理及起搏器的功能和特点。

告知病人术后24小时绝对卧床的重要性,以防电极脱位;指导病人避免右侧卧位,以利于电极与右心室壁的紧密附着。

1.3术前准备术前常规作血凝四项、肝肾功能、电解质检查;停用抗凝药,以防止囊袋内渗血。

做好皮肤准备,范围包括双侧锁骨上、下及腋窝、双侧腹股沟、会阴部的皮肤清洁工作,有助于防止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2术后护理
做好术后的护理工作对于保证手术的治疗效果,防止全身及局部并发症的发生十分重要。

2.1体位术后绝对卧床24小时,并限于平卧位或略向左侧卧位并在锁骨下静脉穿刺处术后用盐袋压迫4—6小时,植入起搏器的同侧肢体要求绝对制动防止电极移位。

指导患者勿用力咳嗽,必要时用手按压伤口。

24—48h后嘱患者取半卧位,72h后允许下床在室内轻
度活动。

术后早期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伤口愈合,应说服患者,消除顾虑,同时指导患者做上肢及肩关节前后适当运动。

2.2皮肤护理及防止感染应保持局部敷料清洁干燥,如有敷料碰湿或脱落要及时更换。

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次日切口换药时注意观察皮肤色泽,伤口是否有压痛,局部有无血肿,如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3术后心电监测对术后患者常规进行术后3天以上的心电监护,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2.4并发症的观察、预防与处理起搏器术后可出现心律失常、电极移位及导线断裂、起搏阈值增高、感染及皮肤坏死、起搏系统故障、心功能减退等并发症,应仔细观察心电监测和询问患者症状。

发现征兆及时报告医生、及时给予相应的处理。

2.5心理护理病人起搏器术后会有伤口疼痛,体位不适产生烦躁情绪,还有些患者担心起搏器电极会脱位,因不习惯床上大小便,自觉限制饮食等等。

针对以上患者的心理活动,除做好生活护理外,应开展一些有关卫生知识的健康教育,教给他们一些消除疲劳的方法,鼓励患者进食,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帮助患者减轻痛苦,操作时动作要轻柔,根据不同程度给予相应的处理,彻底消除思想顾虑,使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3健康指导
3.1体力活动要适量,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术后1-3个月要避免剧烈的运动,可适当从事日常工作和家务活动,也可选择适当的
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等低强度活动,避免患侧肢体做剧烈重复的甩手动作、大幅度地外展、上抬及患侧肩部负重、从高处往下跳等活动。

3-6个月后,体质好的中青年可恢复工作,老年患者如不合并其他严重的心脏病,活动量以不出现气促、胸闷、胸痛和下肢浮肿为度。

3.2患者应保持良好的情绪,保证有规律的生活及作息制度,避免一切可能的不良因素。

合理安排生活,开朗、乐观、保持情绪稳定,少生气,戒烟酒,进食不宜过饱,保证充足睡眠。

应细心保护埋置起搏器处的皮肤,避免外力撞击,否则会影响起搏器的寿命。

3.3术后教会患者自测脉搏,是自我监测起搏器工作情况既简便又有效的方法。

术后监测脉搏应该保证每天在同一种身体状态下,如每日清晨醒来或静坐15分钟后。

监测脉搏应该坚持,尤其在安置初期及电池寿命将至时,初期探测脉搏可了解起搏情况,末期探测则可及早发现电池剩余能量。

3.4随访定期随访对患者非常重要,植入起搏器只是治疗的开始,决不是治疗的结束。

术后如有不适,应随时就诊,若无不适症状,一般一月内每周一次,三个月内每月一次,以后每半年一次。

当接近担保年限时再恢复到每周一次。

另外,出现电池耗竭的某些症状如:连续一周以上脉搏比设定频率减少10%以上、出现起搏器植入前的心悸、胸闷头晕、乏力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3.5坚持必要的药物治疗,治疗心脏的原发病,心脏起搏器不能根治心脏的原发病,因而病人仍需服用治疗原发病的药物。

3.6应随身携带心脏起搏器卡片。

起搏器担保卡上注明了患者的
姓名、植入时间、型号及医院,使起搏器术后患者无论何时何地遇到意外时都能得到及时的帮助和救护;如果乘飞机,要告诉机场安检的工作人员。

3.7避免外界因素对起搏器功能的干扰,心脏起搏器是一种精细的电子设备。

通常情况下家用电器、通讯器材不影响起搏器工作,但应避免接近强磁场,不能使用超声碎石、短波、红外线理疗,假如需要外科手术,应避免使用高频电刀、电凝器,不能进行核磁共振(MRI)检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